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设计思想

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设计思想
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设计思想

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设计思想

摘要:建筑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herzog & de meuron)是一对很独特的组合。和绝大部分的现代主义建筑师不同,他们的设计并不

是从建筑的形状和外观出发,而是从建造的过程和材料出发,思考

有什么搭配的机会。

关键词: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表皮”艺术;材料,表皮,建构。abstract: the architect herzog & de meuron is a special team. different from most of these modernism architects, their design does not come from the shape and appearance of the architectures, but come from the process and materials of the architectures, and think the chance of collection.

key words: herzog & de meuron, the art of epidermis, material, 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合作经历

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两人有着惊人的相似背景,同年出生于瑞士巴

塞尔,同年毕业于瑞士苏黎世联邦高等工业大学(eth),同一个专业——建筑学,这些都为他们两人今后天衣无缝的合作奠定了基础。1978年两人在巴塞尔共同建立了herzog & de meuron建筑事务所,从此,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名字就连在了一起,如同左右手一般不

可分割。

创立建筑事务所不久,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才华便不断地在他们的作品中被世人所认可,而他们以后一直恪守的”表皮”艺术也在其设计生涯的开端就埋下了伏笔,这可以从他们的早期作品”blue house”(1980)和”stone house”(1988)中得以体现。

和许多初出茅庐的设计师一样,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在早期作品中的经费极其有限,但这恰好迎合了他们的口味。当他们在建造石屋的场地附近看到许多废弃的石块砖瓦,两人便萌生出利用这些乱石块堆砌一栋建筑的想法。

这栋石屋一经落成立即引来了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大家竞相将它称作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但也有人趣称之为”孤独的屋

子”(lonely house),因为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外部环境,这间石屋看上去都是那么的突兀。对于此,两人解释道:”我们所希望缔造的是建筑物与地平面的分明感,利用框架与内容间既统一又对立的关系构成建筑物与场地之间的张力与矛盾。”

而真正彰显出这种张力的还在于乱石材料的运用:混凝土与石工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共同作用,使其不能仅仅被解读为又一例填充墙的构筑物;竖向的混凝土构件更是巧妙地实现了室内空间的划分。

对建筑表皮的探索

如果说蓝屋和石屋开启了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对材料的兴趣,那么之后的两人就踏上了对”表皮”材料一丝不苟的征程。

很多设计师在这个时候往往会迅速找到或是加入一种风格,而此时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也渐渐开始被人们冠以”极少主义”的帽子。而事实证明这并不是两人所希望的,和库哈斯类似,赫尔佐格和德梅隆没有什么主义,比如现代主义、解构主义,他们把建筑作为一种回归。他们追求的并不是越新越好的现代主义形式,而是把老的图像重新弄活,并在他们的建筑中产生新的生命。建筑师就是把以前的东西的一小部分拿出来,然后重复地用上,在用上的时候引进一个新的活力。这里有一个关键是”重复性”,因为自然界的生命是通过由生到死不断重复,才得以发展起来的。所以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认为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事物就会得到发展。对于阿尔道夫·卢斯(adoif loos)”装饰就是罪恶”(ornament and crime)这类反对装饰的言论,赫尔佐格与德梅隆用他们的才华和勤奋突破了禁忌,这首当其冲地表现在那些将图像连续印刷在玻璃或混凝土表面的项目中。

优秀建筑作品

3.1通往普利兹克——泰特现代美术馆

有人说:”没有到过泰特现代美术馆,就等于没有到过伦敦”,这座地球上访问量最大的现代美术馆由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在1995年应邀担当设计完成,也为两人赢得了2001年的普利兹克(pritzker)奖。普利兹克(pritzker)奖评委会主席 j. carter brown 这样评价道:”历史上很少有像他们两人一样将建筑物的表

皮呈现得如此富有想象力和艺术感。”他们就是这样最大限度地利用发电厂原有的砖结构建筑,尊重并保留了其古典建筑的风格,并将玻璃材料与原有的砖结构进行了完美的结合。

他们把原来在发电厂里的一个巨大涡漩车间改造成既可举行小型聚会、摆放艺术品又具有主要通道和集散地功能的大厅。他们在主楼顶部加盖了两层高的玻璃盒子,不仅为美术馆提供充足的自然光线,还为观众提供罗曼蒂克的咖啡座,人们在这里边喝咖啡边俯瞰伦敦城。在巨大烟囱的顶部,他们又加盖了一个由半透明的薄板制成的顶,每当夜晚,从”烟囱”射出晶莹的光芒,这件透明华丽的外衣使整座美术馆恍如一座灯塔。

这第一次举世瞩目的外观重塑,使2007年确定实施的泰特美术馆新馆更令人期待,业内人士称,新的展馆堪与弗兰克·盖里的毕尔巴鄂古根汉姆博物馆、贝聿铭的巴黎罗浮宫这两项经典的展览馆改扩建工程相媲美。在新展馆的方案中,材料仍然是透明玻璃,但在整体结构上赫尔佐格和德梅隆有此次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整个新馆就像是一个用巨型玻璃箱堆叠而成的金字塔,并且是一个不规则的、外形被扭曲了的金字塔。其空间组合的多样性,不仅增强了建筑本身的观感,也体现了未来派的设计风格。有评论说,”泰特”新馆就像是小孩子随意垒起的玩具积木。对于这个奇特的建筑造型,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诠释道:”它仿佛是金字塔被销蚀的状态,然而在此过程中,它似乎又在逐渐显现。”

3.2.国家主体育场鸟巢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给了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与中国合作的机会,国家奥林匹克体育场”鸟巢”的横空出世也再一次让世人领略了两人对表皮的执着追求。”鸟巢”的设计方案尽管备受外界的批评和争议,两人却认为”鸟巢就像是当年的埃菲尔铁塔,最终人们还是会认清它的价值的”。

和以往相同,他们这次也是通过表皮来营造建筑,而对于”鸟巢”来说,这层表皮同时又有结构上的功能,同时也渗透出中国的传统文化:”鸟巢”灰色矿质般的钢网上覆盖着一层透明的膜,其中包含着一个土红色的碗状体育场看台。而在这个建设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中镂空的手法、陶瓷的纹路、红色的灿烂与热烈都融入其中,与现代最先进的钢结构设计完美结合。但想要铸造这样一个巨大”鸟巢”却并非易事,必须攻克钢结构问题、开启式屋顶和钢结构外层膜三大难题,鸟巢也曾经在开工半年就被叫停,人们认为它在安全性能上存在问题。两位设计师与中国专家一起决定为”鸟巢”减肥,新方案中减少了9000多个观众席。被”砍”掉的9000多个席位位于”碗”上边缘的东西两侧,而且全部是临时席位, “鸟巢”内部的空间也大大加宽,有效地增强了通透性。

“鸟巢”还有个别名叫”向日葵”,因为除了特殊的钢结构以及外形之外,”鸟巢”另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透明顶棚。”鸟巢”的顶棚由两层膜组成,其中外层膜,也就是我们

现在看到的”鸟巢”外观共由884块etfe膜组成,这是一种特殊的建筑材料,中国无法生产,全部需要进口,其价格高达每平方米2000元左右,”鸟巢”项目总预算为31亿元人民币。赫尔佐格和德梅隆正是通过这座体育馆测试大量最新技术来”实现将’表皮’和’建构’融为一体的新建筑的梦想”。

总结

他们的作品,直接从“材料”、“表皮”、“建构”入手,摒弃芜杂的手段,以最纯粹的心灵拷问上帝。在他们的作品中,材料始终是第一位的。在概括自己的建筑思想时赫尔佐格他们的作品不追从任何一个潮流,不会遵循哪一种风格,当然也不会刻意与谁区别;他们随性而成,你看看一棵树的变化,在夏天是那么丰盛,在秋天开始凋零,到冬天就会变成枯枝,不同的时空总是造就不同的情形,所以我们的建筑是自然的。

参考文献

1.wilfried wang 《gg 赫尔佐格和德梅隆》wilfried wang

2.(德)格哈德·马克《赫尔佐格与德梅隆全集》(德)格哈德·马克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建筑大师皮埃尔·德梅隆赏析

皮埃尔·德梅隆 ------建筑大师欣赏 姓名:席洋 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班级:土木1206 学号:12231164

说起建筑方面的大师,自己了解的甚少,不如说是我对建筑感兴趣而缺乏对建筑大师的了解。现在要欣赏以为建筑大师,不又想到了鸟巢的设计师之一。他就是皮埃尔·德梅隆(Pierrede Meuron),瑞士人,世界建筑界大师级人物,2001年普利策建筑奖获得者。因与赫尔佐格共同设计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而尽人皆知。皮埃尔·德梅隆与同是建筑大师的雅克·赫尔佐格,他们都是瑞士人,他们创办了同一个建筑事物所。网上一搜,可他的资料不是很多,于是只能参考部分高水平的分析,来升华自己的评析。 关于他的设计思想,我总觉得有点哲学的意味。在当下,现代主义建筑具有较高水平的理性主义的功能主义特征!重视的是立面的真实表皮效果。从“空间”转化到“表皮”,他认为建筑的形式和功能之间的关系除了像皮肤和肌肉及骨骼外,还可以借鉴人类个体多样性和社会丰富在感受上的关系——就像人们用各自的衣服与身体展现了丰富。甚至迥异的社会面貌。 说说他的作品吧。 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 场馆设计如同一个的容器,高地起伏变化的外观缓和了建筑的体量感,并赋予了戏剧性和具有震撼力的形体,国家体育场的形象完美纯净,外观即为建筑的结构,立面与结构达到了完美的统一。结构的组件相互支撑,形成了网络状的构架,它就像树枝编织的鸟巢。

外形上看,错综复杂的网状结构看上去很混乱,不同于有棱有角的方形建筑那样整齐,但这正反映了德梅隆的设计理念。他主张反映人性中的实质,人的体内错综复杂,看似杂乱却严正有序,保证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鸟巢的设计正与此呼应,杂乱的结构却稳固如山。他不照办其他的设计版图,从自己的思维出发,利用独特的刚性结构,创新的造就了一个新式体育场,可为建筑的一个奇迹! PRADA东京旗舰店 Prada的东京旗舰店是一座由菱形框架和数百块玻璃构成的水晶般的玻璃塔,整个建筑就像一个大橱窗,完全可以穿透看到里面的产品。这个Prada旗舰店建造费用是8300万美元,总面积3000平方米,玻璃的外表是在整体平板上,由向建筑外侧弯曲的凸板和向内侧弯曲的凹板组合而成。每块玻璃的重量因固定框架的位置和形状而异,每块大约有300公斤左右。由于表面凹凸不平,虽说是透明材料,却给人一种充满重量的感觉。在光影折射下,外部空间产生了一种近似突变的视觉效果,建筑的玻璃外表面上有雕刻效果,使得它本身的特点经常转变。凸的、凹的、平的玻璃经过各种组合,装饰在建筑物的玻璃外表面上。这些不同的几何体产生出许多小块的反射,这使得观察者能看到变化的图像。建筑物旁边则特意留下一块公共空间来营造广场的气氛,室内很奇幻的感觉。这些都是专家对他们的描述,在我看来,该建筑造型同样奇特,玻璃墙想法很好,体现着奢华大气。也许是因为他让材料做主的思想,他的作品很少用钢筋混凝土。德梅隆的

系统论价值观学习笔记1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 贝塔朗菲强调, 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他用亚里斯多德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名言来说明系统的整体性,反对那种认为要素性能好,整体性能一定好,以局部说明整体的机械论的观点。同时认为,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素是整体中的要素,如果将要素从系统整体中割离出来,它将失去要素的作用。正象人手在人体中它是劳动的器官,一旦将手从人体中砍下来,那时它将不再是劳动的器官了一样。 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优化系统观点看问题,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普遍存在的。大至渺茫的宇宙,小至微观的原子,一粒种子、一群蜜蜂、一台机器、一个工厂、一个学会团体、……都是系统,整个世界就是系统的集合。 系统论的任务,不仅在于认识系统的特点和规律,更重要地还在于利用这些特点和规律去控制、管理、改造或创造一系统,使它的存在与发展合乎人的目的需要。也就是说,研究系统的目的在于调整系统结构,协调各要素关系,使系统达到优化目标。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 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就社会和群体而言,由于人员更替和环境的变化,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传统价值观念会不断地受到新价值观的挑战。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构成了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价值观念是一种主观意识它会随客观环境变化 而改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对人们的成长很有帮助,要树立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价值观念是对政治、道德、金钱等事物是否有价值而进行主观判断后,形成的主观看法。一个人的价值观念会不断变化。人接触任何事物都会下意识的运用与之相近的、已有的对某一方面的价值观念对新事物进行评价,然后指导自己的下一步反应。价值观念的高级形式就是价值观。当一个人零碎的、不完整的价值观念形成了理论性的、系统的观念时,人就拥有了自己的价值观。价值观念是后天形成的,是通过社会化培养起来的。家庭、学校等群体对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其他社会环境也有重要的影响。个人价值观有一个形成过程,是随着知识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而逐步确立起来的。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形成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定势,是不易改变的。但就社会和群体而言,由于人员的更替和环境的变化,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传统价值观念会不断地受到新价值观的挑战,这种价值冲突的结果,总的趋势是前者逐步让位于后者。价值观念的变化是社会改革的前提,又是社会改革的必然结果。所谓价值观念,是指在某种世界观的基础上对各种事物、行为以及可能做出的选择等进行评价的标准和据此采取的某种行为的态度及倾向,人类社会的各种规范,实际上是特定的价值观或价值标准的具体体现。(中国大百科全书第四卷第2572页,2004年)

柯布西耶设计理念 柯布西耶与多米诺体系

柯布西耶设计理念柯布西耶与多米诺体系 柯布西耶简介 现代主义建筑是在大约二十世纪期间,欧洲建筑的一种主流思潮。通过对柯布西耶简介,来了解一下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发展和风格。 1887年10月6日,勒·柯布西耶出生于瑞士拉绍德封的小镇里。他的家庭世代以制作钟表为主,其父母是当地一所学校的钢琴教师。青年时期的柯布西耶基本从事美术工作,他毕业于该镇上的一所美术学校。 1907年,柯布西耶对意大利进行了一次毕生难忘的旅行。在参观了意大利埃玛修道院和比撒广场之后,对其印象尤其深刻。因此在回到故乡之后,柯布西耶的职业开始朝着建筑学方面转变。 1910年,柯布西耶结识了当时的建筑大师彼得·贝伦斯。彼得·贝伦斯对柯布西耶提供了许多工业经验和建筑设计知识,使得柯布西耶在建筑学方面的造诣开始有了突飞猛进。在此期间,柯布西耶塑造了其独具一格的古典风格设计,其灵感主要来自于雅典卫城。 1919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柯布西耶来到了布达佩斯和巴黎,和另一位建筑大师维克多·拉卢学习钢筋混凝土。但由于他患有癫痫病,因此被维克多·拉卢驱逐驱逐。此后柯布西耶又来到德国,在孟德尔松事务所工作,在那里他有认识了建筑师巴克敏斯特·富勒和密斯·凡·德·罗。他们三个人将各自的建筑学思潮融为一体,互相影响,创建了功能主义建筑的思潮。 1927年,柯布西耶来到巴黎定居,一直从事绘画和室内设计工作,期间又和一些人合伙办起了《华丽精神》杂志。 1965年8月27日,柯布西耶在游泳中忽然心脏病发作而去世,享年78岁。 柯布西耶设计理念

柯布西耶设计理念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是其于50年代以前,主要以功能性、合理性为主。后一个阶段,主要是后现代以及表现主义为主。 早在1937年,柯布西耶定居巴黎时出版的一部著作,名为《走向新建筑》。这部作品虽然出版于四十年代,其中有许多文章是柯布西耶早就完成的,因此可以代表其第一阶段的设计理念的象征。这个时期,其主要以钢筋水泥替代传统的承重墙设计,以钢筋水泥柱子将建筑物腾空于地面之上,最典型的代表有马塞公寓和萨伏伊别墅。当时的柯布西耶,比较赞美机械美学,认为钢筋混凝土已经在建筑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传统的古典主义建筑完全可以被现代主义风格建筑所替代。这正是在一个科学蓬勃发展之下的必然产物。 朗香教堂是柯布西耶设计理念的第二个阶段。在此阶段中,柯布西耶已经完全摒弃了古典主义建筑。从独具特色的朗香教堂的设计中可以看出,这个阶段的柯布西耶,在设计建筑时,保持其应有的功能性和合理性的同时,更倾向于表现主义。朗香教堂是个具有创意性和代表性的现代主义建筑,他与其说是一座建筑,更不如称其为一件艺术品更为贴切。如果你们去过那里,就会惊讶地发现,教堂内部的墙面,几乎没有一面是直的,大多都以弯曲的流水线为主,甚至有部分墙面还是倾斜的,这让整座教堂看起来更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最大的特点是,教堂的墙面上,被镂空了大小不一的窗户,用玻璃镶嵌,当阳光投射的时候,会产生一种别样的氛围与情调。这也难怪朗香教堂被成为当时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柯布西耶建筑风格 柯布西耶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其著作中提出“住宅是居住的机器”的观点,认为建筑设计应有革新意识。柯布西耶建筑风格也完全摒弃了古典主义风格,对学院派的建筑思想具有一定力度的冲击。 从柯布西耶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其风格和特点。在他初期设计的建筑作品中,萨伏依别墅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这是一座外表看上去极其简单的建筑,室内、室外几乎没有任何装饰,横窗是其唯一的点缀。但是他紧紧地抓住了建筑学的三个要素,阳光、空气和草地。在这个时期,他虽然尚未完全挣脱古典主义风格对其的影响,但已经较完美地将古典、现代风格融为一体。

勒.柯布西耶:思想与形式

根据William J.R. Curtis《勒.柯布西耶:思想与形式》整理) Curtis, William J.R., “Le Corbusier: Ideas and Forms”, Oxford: Phaidon Press Limited, c.1986. La Chaux-de-Fonds:柯布西耶(1887年)的出生地,家乡,位于瑞士汝拉(Jura),是个生产手表的小镇。拉绍德封(La Chaux-de-Fonds)的海拔有1000米,处在群山环绕的谷地,而今天,属地上,La Chaux-de-Fonds已经靠近了法国边境。在柯布西耶出生的时候,这座小镇的人口在27000人左右,镇上原来的旧中心区在1794年的大火中全部烧掉,所以,镇上的房子多是后来建造的;而缺少明显的历史遗迹,也让这个小镇上的精英阶层在建筑上和艺术上总在向别处的传统寻找源头,甚至发明地方的历史。 Charles Edouard Jeanneret:夏尔.爱德华德.让纳雷是柯布西耶的原名。家里人多叫他“爱德华德”。他的父亲叫Edouard Jeanneret-Gris, 在当地的表厂里负责为手表上釉,母亲叫Marie Charlotte Amelie,是当地的音乐教师。Albert是柯布西耶的哥哥,比他大19个月。柯布西耶的母亲是位虔诚的基督教的新教教徒,而父亲这一边,则属于法国朗格多克(Languedoc)大区天主教中主张“苦行冥想”卡塔尔教派Catharism 的“异端教派”【此教派,也认为创造物质世界的上帝是邪恶的,而创造精神世界的上帝才是正义的】。晚年,柯布为天主教的多米尼格派设计修道院时,还真是具有一定的讽刺意义;越是接近晚年,柯布对于父辈的这一支宗教教派的学说越感兴趣——这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话题,因为这就会解密柯布在晚年对待宗教组织、教会建筑、仪式空间的态度和手法。 Charles L’Eplattenier(1874-1946):夏尔.勒.波拉特尼埃。柯布西耶在La Chaux-de-Fonds的Ecole d’Arts(工艺美术学院)上学(1902年)时的导师,对年轻的柯布有着很大的影响。勒.波拉特尼埃在布达佩斯特和巴黎的布扎美术学院、装饰艺术学院接受的教育和训练,崇尚拉斯金和莫里斯的手工工艺理念,喜欢Owen Jones琼斯的《装饰的语法》。Curtis指出,柯布西耶从拉斯金那里学到了仔细观察自然的态度(P19);从老师勒.波拉特尼埃身上,柯布西耶学到了提炼所见事物结构的本领。柯布读书时,很多的绘画主题都是树木、岩石和风景。而且,逐渐演变成为抽象的图案。柯布在1905到1907年期间,和同学们一道,曾经参与当地的the Union Chretienne de Jeunes Gens的设计,老师的邻居Matthey-Doret的琴房设计;还为附近的一座礼拜堂做过室内的改造装修设计;以及工艺学院的校监会成员Louis Fallet设计和装饰的一栋房子。1907年9月,拿了Fallet住宅的报酬,柯布身上揣着丹纳(Hippolyte Taine)的《意大利的旅行》和拉斯金的《佛罗伦萨的早晨》,按照老师指定的路线,开始前往意大利旅行学习。一口气走完了意大利北部的16座城市。此时,柯布的兴趣有些拉斯金式,对古典建筑和文艺复兴建筑不那么感兴趣,初次意大利之行,留下了许多彩色的关于装饰的细部绘画。不过,有一栋建筑,在柯布的建筑生涯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就是在靠近佛罗伦萨的艾玛(Ema)山谷靠近Galluzzo的卡尔特会僧侣修道院(Carthusian monastery)。Curtis认为,柯布每当面对建筑中如何解决私人与社群关系的问题时,就会回到艾玛修道院的这个原型上来。在意大利之后,柯布和Perrin还经停布达佩斯、参观了维也纳。初访维也纳,柯布并没有觉得这个代表着当时欧洲现代建筑中心的都市怎么了不起,他在给老师的信上抱怨这里缺少自然、建造上不诚实、细部处理过于装饰化。到了1908年的年初,柯布仍然在旅行的路上,并开始盘算是到奥地利还是到德国读书,或是先到一家建筑师的事务所里工作。柯布在维也纳的时候,见到过Josef Hoffman,后者看到柯布画得不错,答应给他一个工作的机会。柯布没有接纳,而是和Perrin一起去了慕尼黑、Nuremberg,然后去了巴黎,在那里待上了14个月(柯布是在1909年11月返回汝拉的)。 Auguste Perret:在柯布边旅行边打工的生涯中,柯布机缘巧合地在Perret Freres事务所那里,找到份工作。而佩雷正在研究钢筋混凝土的结构。不仅是在技术上,从佩雷那里,柯布才开始从拉斯金的浪漫主义那里挣脱出来,学习到了建筑设计中的理性主义态度,尤其是通过佩雷,柯布接触到了法国建筑理论家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

课题: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 (一)教学设计思想与理论依据: 《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的教学强调通过该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体验客 观世界的计算机对象化表征和算法思维,掌握几种基本算法;能运用面向对 象的方法,设计解决简单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一种面向对象的程序设 计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该问题。 (二)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以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选修一)《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五章第一节内容为结构框架,本节主要介绍面向对象思想产生的必然性和面向对象思想的机制,以及通过对同一个问题采取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两种不同思想解决的区别,让学生感受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优越性。 (三)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学完教材前四章内容,基本掌握了传统的面向过程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有一定的程序设计基础。 (四)教学策略与模式: 采用讲解、任务驱动、实践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五)教学资源: 硬件:多媒体电脑教室,投影仪,广播系统 软件:学生机安装vb6.0 (六)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面向对象思想的由来,并能够举例说 明现实世界与面向对象系统之间的对应关系。 2.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优越性并初步理解其实现的机制。 过程与方法 经历分析、调试解决同一问题的两种不同实现思想的程序,初步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优势及面向过程程序设计的缺陷。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关注传统结构化程序设计存在的问题。 (2)产生学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的愿望。 (3)关注面向对象技术是当前程序设计的重要发展方向。 (七)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传统结构化程序设计存在的问题 (2)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所具有的优点。 教学难点 (1)面向对象思想的产生。 (2)传统结构化程序设计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点比较。 (3)实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机制。 教学过程:

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相关搜索: 心理学, 奥地利, system, 系统论, 格式塔 一般系统论的历史背景系统的存在是客观事实,但人类对系统的认识却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对简单系统研究得较多,而对复杂系统则研究得较少。 直到20世纪30年代前后才逐渐形成一般系统论。一般系统论来源于生物学中的机体论,是在研究复杂的生命系统中诞生的。 1925年英国数理逻辑学家和哲学家阿弗烈·诺夫·怀海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文中提出用机体论代替机械决定论,认为只有把生命体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才能解释复杂的生命现象。系统思维最早出现在1921年建立的格式塔心理学,还在工业心理学研究中1958年Parry J.B.提出了系统心理学(system psychology)的词汇与概念。 1925年美国学者A.J.洛特卡发表的《物理生物学原理》和1927年德国学者W.克勒发表的《论调节问题》中先后提出了一般系统论的思想。 1924~1928年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L.von贝塔朗菲多次发表文章表达一般系统论的思想,提出生物学中有机体的概念,强调必须把有机体当作一个整体或系统来研究,才能发现不同层次上的组织原理。他在1932年发表的《理论生物学》和1934年发表的《现代发展理论》中提出用数学模型来研究生物学的方法和机体系统论的概念,把协调、有序、目的性等概念用于研究有机体,形成研究生命体的三个基本观点,即系统观点、动态观点和层次观点。 1937年贝塔朗菲在芝加哥大学的一次哲学讨论会上第一次提出一般系统论的概念。但由于当时生物学界的压力,没有正式发表。1945年他发表《关于一般系统论》的文章,但不久毁于战火,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1947~1948年贝塔朗菲在美国讲学和参加专题讨论会时进一步阐明了一般系统论的思想,指出不论系统的具体种类、组成部分的性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存在着适用于综合系统或子系统的一般模式、原则和规律,并于1954年发起成立一般系统论学会(后改名为一般系统论研究会),促进一般系统论的发展,出版《行为科学》杂志和《一般系统年鉴》。虽然一般系统论几乎是与控制论、信息论同时出现的,但直到60~70年代才受到人们的重视。 1968年贝塔朗菲的专著《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总结了一般系统论的概念、方法和应用。1972年他发表《一般系统论的历史和现状》,试图重新定义一般系统论。贝塔朗菲认为,把一般系统论局限于技术方面当作一种数学理论来看是不适宜的,因为有许多系统问题不能用现代数学概念表达。 一般系统论这一术语有更广泛的内容,包括极广泛的研究领域,其中有三个主要的方面。 ①关于系统的科学:又称数学系统论。这是用精确的数学语言来描述系统,研究适用于一切系统的根本学说。②系统技术:又称系统工程。这是用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来研究工程系统、生命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等复杂系统。③系统哲学:它研究一般系统论的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并把它上升到哲学方法论的地位。贝塔朗菲企图把一般系统论扩展到系统科学的范畴,几乎把系统科学的三个层次都包括进去了。但是现代一般系统论的主要研究内容尚局限于系统思想、系统同构、开放系统和系统哲学等方面。而系统工程专门研究复杂系统的组织管理的技术,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不包括在一般系统论的研究范围内。

最新柯布西耶的思想及作品

柯布西耶的思想及作品 摘要: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1965年),是对当代生活影响最大的建筑师,是20世纪文艺复兴式的巨人,是毕生充满活力,永无休止进行创造的设计大师、建筑大师和艺术大师,在现代建筑运动中,他最有效地充当了前后两大阶级的旗手:20年代的功能理性主义和后来更广泛的有机建筑阶段。论文主要从勒·柯布西耶的生平简介、建筑规划理论、杰出作品分析来对勒·柯布西耶的思想进行归纳,最后阐述了勒·柯布西耶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勒·柯布西耶机器现代建筑矛盾 引言: 不谈及勒·柯布西耶,就无法理解20世纪的建筑。他不仅仅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个人建筑作品,而且赋予我们许多形、思想、城市发展的构想和对历史的思考。没有其他的建筑师能在那个时代掌握如此多层面的问题。勒·柯布西耶是建筑师、画家、雕刻家、城市主义者和作家,甚至是一位反思人类现代生存状况的哲学家。他给形于思想并反映时代精神,用一种普遍性的论调来阐述他的发现和智慧。不管我们喜欢与否,这些伟大的发现已经成为我们传统的一部分。二十世纪的建筑师很少有人不参考他的例子,而且有许多人只是简单地模仿他的一些发现便获得荣誉。沃特·格罗皮斯说的也许是正确的:“勒·柯布西耶创造了新的价值尺度,这足够丰富后代的建筑师了。” 勒·柯布西耶反对表面的复兴和物质性的功能主义,他以崇高的精神对待建筑。他抓住了古老人类关于艺术的本质,唤起了莱特所宣称的:“所有伟大建筑所具有的内在法则和规律。”勒·柯布西耶认为新事物最好同时应与历史相联系。他既是一个传统主义者,又是一个现代主义者,他感到在他的时代,建筑的纯化必须源于它的根源。在勒·柯布西耶的整个建筑生涯里,坚持不懈地把象征赋予他的时代和技术,在“基本”的秩序中感受自然和传统。勒·柯布西耶认为:历史是他“仅有的真正的大师”。他在历史上不同风格的建筑中寻求共同的主题,把它们综合在一起,通过变形以适合自己的需求。他不断地对宏伟的和谦逊的建筑勾勒草图,目的是从中得出一些本质的、显著的特征,然后使这些印象浸入他

以系统论的思想指导行业科学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22926298.html, 以系统论的思想指导行业科学发展 作者: 来源:《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上半月》2013年第04期 当前,全国正在召开人大和政协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和中央工作经济会议精神。对于我们铝门窗幕墙行业来说,关键是要从系统论出发,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做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经营方式的创新。认真履行行业的社会责任,是我们协会和每一个会员单位需要认真思考和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下面我分三个方面来讲。 一、系统论概述 首先我简要介绍一下系统论的有关概念,不论是思维,还是工作我们都要有系统论的观念。 1.定义 从定义上来看,系统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和功能四大概念,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个方面的关系。系统论的核心是系统的整体观念。也就是说我们今天讲门窗、幕墙,要有整体的系统概念。 系统科学是以系统为研究和应用对象的一门科学。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它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开发的学科组成的学科群。它着重考察各类系统的关系和属性,揭示其活动规律,探讨有关系统的各种理论和方法。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正在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向社会科学广泛转移。 系统科学是以系统思想为中心、综合多门学科的内容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综合性科学门类,客观上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系统科学一般是指贝塔朗菲著作《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中所提出的将"系统"的科学和数学系统论、系统技术、系统哲学三个方面归纳而成的学科体系。广义的系统科学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突变论、运筹学、模糊数学、物元分析、泛系方法论、系统动力学、灰色系统论、系统工程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学、知识工程学、传播学等一大批学科在内,是20世纪中叶以来发展最快的综合性科学。 2.特点 系统科学所研究的系统具有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和时序性,这些特性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

柯布西耶作品赏析

勒.柯布西耶 本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现代建筑运动的积极分子和主将。他和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并称为现代建筑派或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主张建筑走工业化道路,把住房比作机器,要求建筑师向工程师理性学习。同时,又把建筑看做是纯粹精神的创造,一再说明建筑师是造型艺术学。 [[1926年]]柯布西耶就自己的住宅设计提出著名的“新建筑五点”,它们是: * 底层架空:主要層離開地面。獨特支柱使一樓挑空。 * 屋顶花园:將花園移往視野最廣、濕度最少的屋頂。 * 自由平面:各層牆壁位置端看空間的需求來決定即可。 * 横向的长窗:由立面來看各個樓層像是個別存在的樓層間不互相影響。 * 自由立面:大面開窗,可得到良好的視野。 按照“新建筑五点”的要求设计的住宅都是由于采用框架结构,墙体不再承重以后产生的建筑特点。勒·柯布西耶充分发挥这些特点,在二十年代设计了一些同传统的建筑完全异趣的住宅建筑。萨伏伊别墅是一个著名的代表作。柯布西耶的建筑设计充分发挥了框架结构

的特点,由于墙体不再承重,可以设计大的横向长窗,他的有些设计当时不被人们接受,许多设计被否决,但这些结构和设计形式在以后被其他建筑师推广应用,如逐层退后的公寓,悬索结构的展览馆等,他在建筑设计的许多方面都是一位先行者,对现代建筑设计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 勒·柯布西耶还对[[城市规划]]提出许多设想,他一反当时反对大城市的思潮,主张全新的城市规划,认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完全可以既保持人口的高密度,又形成安静卫生的城市环境,首先提出[[高层建筑]]和立体交叉的设想,是极有远见卓识的。他在20和30年代始终站在建筑发展潮流的前列,对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现代化起了推动作用。 朗香教堂(Notre Dame du Haut) 又译为洪尚教堂,位于法国东部浮日山区的一个小山 顶上,1950年由勒.柯布西耶设计。它是勒.柯布西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重要作品,代表了勒.柯布西耶创作风格的转变,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朗香教堂勒规模不大,仅能容纳200余人,教堂前有一可容万人的场地,供宗教节日时来此朝拜的教徒使用。 这是一座位于群山之中的小小天主教堂,它突破了几千年来天主教堂的所有形制,超常

着名管理思想-系统理论与权变理论(参考Word)

弗里蒙特·卡斯特:系统理论与权变理论 弗里蒙特·卡斯特,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美国华盛顿大学都授。 他是西方管理学中所谓权变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提出的“权变理论”思想对管理学理论的发燕尾服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思想概述】 弗里蒙特·卡斯特这位权变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在管理学上的主要贡献在于他提出了权变理论。他认为,企业管理首先必须要从企业的经营现状出发来制定管理目标和管理方法。而企业的经营现状由于受到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是不断变化着的。所以,企业管理者在制定管理计划时也要跟着变化,以适应经营善的客观事实,这就叫权变理论。这个理论的提出对管理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卡斯特的主要著作有:《组织与管理的权变观点》、《科学、技术与管理》、,《组织与管理》、《组织与管理的权变观点》等。 【背景故事】 弗里蒙特·卡斯特,1962年出生于加利福尼亚,1944年加入美国海军,1946年获圣何塞州大学学士学位,1949年获斯坦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并于同年任纽约州锡拉丘兹大学讲师。1956年获得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并于1961年为华盛顿大学教授,1979年为该校研究生院副院长。《组织与管理:系统与权变的观点》于1970年出版,是权变理论学派的代表作之一,受到了管理学界的重视,其后一再再版发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思想精要】 组织与管理之间的关系 卡斯特认为,在人类历史上,真正巨大的成就是为了达到其他成就而建立起来的“组织”及其有效的“管理”。所谓组织,就是人们在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共同工作或协作一个系统,组织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有结构性和整体性,并且如果没有组织存在,经济结构就无从建立,社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组织作为一个人的集合,怎样才能调动起每个人的协作精神和进取心呢,这需要管理。所谓管理,指的是协调组织中各子系统的一种手段,目的是求得组织与环境之间以及组织内部各子系统之间最大的一致性。在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的普及、知识的增长、人员的日益多样化、政府作用的增强,当代组织也日益复杂。这就要求管理者应该更好地了解各种环境的变化趋势,了解个人与组织的行为。 系统管理理论 如果我们把组织看成是一个从属于更广泛环境的子系统,其本身又由多个理小的子系统所构成。同时,组织又是社会结构就是由不同层次的系统所组织成的,这就是所谓的系统论。 系统可分为开放的系统和封闭的系统两种。开放的系统是指系统在本身决策时充分考虑外在的环境给系统带来的影响。封闭的系统是指系统在决策时,对外界环境因素不予考虑。这两种系统适应的是不同的条件,并无好坏之分。在外在环境对系统带来的影响不是很大或根本没有时,就可以用封闭系统的决策方法来制定计划。 卡斯特认为,在组织内部,可以分为目标和价值子系统、技术子系统、组织结构子系统、社会心理子系统和管理子系统等各个组成部分。下面分别简要地介绍一下这几个系统: 1、目标和价值子系统。它包括管理者的人个动机、群体观念、群体信仰、思想方法等。它是一个概念上的系统,起到指导其他子系统发挥作用的功能。组织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建立起来的,组织的目标又受到价值观的影响,而组织的价值观则来源于广泛的社会文化环境。

柯布西耶设计理念柯布西耶与多米诺体系

柯布西耶设计理念柯布西耶与多米诺体系柯布西耶简介 现代主义建筑是在大约二十世纪期间,欧洲建筑的一种主流思潮。通过对柯布西耶简介,来了解一下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发展和风格。 1887年10月6日,勒·柯布西耶出生于瑞士拉绍德封的小镇里。他的家庭世代以制作钟表为主,其父母是当地一所学校的钢琴教师。青年时期的柯布西耶基本从事美术工作,他毕业于该镇上的一所美术学校。 1907年,柯布西耶对意大利进行了一次毕生难忘的旅行。在参观了意大利埃玛修道院和比撒广场之后,对其印象尤其深刻。因此在回到故乡之后,柯布西耶的职业开始朝着建筑学方面转变。 1910年,柯布西耶结识了当时的建筑大师彼得·贝伦斯。彼得·贝伦斯对柯布西耶提供了许多工业经验和建筑设计知识,使得柯布西耶在建筑学方面的造诣开始有了突飞猛进。在此期间,柯布西耶塑造了其独具一格的古典风格设计,其灵感主要来自于雅典卫城。 1919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柯布西耶来到了布达佩斯和巴黎,和另一位建筑大师维克多·拉卢学习钢筋混凝土。但由于他患有癫痫病,因此被维克多·拉卢驱逐驱逐。此后柯布西耶又来到德国,在孟德尔松事务所工作,在那里他有认识了建筑师巴克敏斯特·富勒和密斯·凡·德·罗。他们三个人将各自的建筑学思潮融为一体,互相影响,创建了功能主义建筑的思潮。 1927年,柯布西耶来到巴黎定居,一直从事绘画和室内设计工作,期间又和一些人合伙办起了《华丽精神》杂志。 1965年8月27日,柯布西耶在游泳中忽然心脏病发作而去世,享年78岁。 柯布西耶设计理念 柯布西耶设计理念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是其于50年代以前,主要以功能性、合理性为主。后一个阶段,主要是后现代以及表现主义为主。 早在1937年,柯布西耶定居巴黎时出版的一部着作,名为《走向新建筑》。这部作品虽然出版于四十年代,其中有许多文章是柯布西耶早就完成的,因此可以代表其第一阶段的设计理念的象征。这个时期,其主要以钢筋水泥替代传统的承重墙设计,以钢筋水泥柱子将建筑物腾空于地面之上,最典型的代表有马塞公寓和萨伏伊别墅。当时的柯布西耶,比较赞美机械美学,认为钢筋混凝土已经在建

柯布西耶的思想

柯布西耶的思想

柯布西耶的思想 [ 摘要 ] 柯布西耶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他所提倡的反对纯装饰,强调建筑本身的功能与形式的结合,建立新的机械与技术的美感,提倡预制和装配等观念是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够快速大量的建成大规模住宅的重要方法。本文试图从他的规划思想产生的背景,基础入手,谈了他的功能理性主义和形式理性主义思想,然后与莱特,霍华德的思想进行比较 [关键词 ] 功能理性形式理性光明城 背景概述 在整个欧洲大陆已经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之后,技术已经被提到一个很重要的层面上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整个欧洲大陆一片破败,百废待兴,新的建筑思潮有了发挥作用的大背景。柯布西耶所提倡的建筑观在这个时代有了他最适合发挥的场所。他所提倡的反对纯装饰,强调建筑本身的功能与形式的结合,建立新的机械与技术的美感,提倡预制和装配等观念是在当时

的情况下能够快速大量的建成大规模住宅的重要方法。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也是新兴的工业战胜传统工业的重要标志。战争对传统城市的破坏以及新旧城市的交替和对人文的关怀是柯布西耶提出明日之城的最大前提。 思想基础 柯布西耶是现代建筑运动与城市规划的激进分子与主将,是现代城市运动的狂飙式人物,毫无疑问,它也是影响现代建筑运动、现代城市规划的最重要的巨人,对于西方建筑与城市规划中“机械美学”思想体系和“功能主义”思想体系的形成、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柯布西耶出生于瑞士的一个平民家庭,后来长期生活、工作在法国,他是一个自学成才的建筑、规划大师,从小就在瑞士从事指标的生涯对他后来机械主义建筑、规划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随着柯布西耶设计思想的逐步成熟,1923年他出版了论文集走向新建筑,明确地提出了机械美学的观点和相应的理论体系。与霍华德、赖特等人的思想截然不同,柯布西耶主张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要向前看,他否定传统的装饰和含情脉

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思想及实践中的问题

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思想与启发 一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思想 柯布西耶是上个世纪伟大的建筑大师,他的机械美学为人所津津乐道,但作为一个城市规划师,他在当代城市规划建筑上也有伟大的贡献。他曾提出过关于城市规划的观点。我们可以把他总结成四点: 第一:他认为传统城市,由于规模的增长和市中心拥挤程度的加剧,已有功能老朽。需要通过技术改造以完善它的集聚功能。 第二:关于拥挤问题可用提高密度的方法解决。 第三:主张调整城市内部的密度分布。 第四:他论证了新的城市布局形式可以容纳一个新型的且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 总之他就是认为城市应当集中发展,由此而带来的城市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采用大量的高层建筑来提高密度和建立一个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 二柯布西耶的伏埃森规划 1925年他做了巴黎中心区的改建设计,即伏埃森规划。他设计了16幢60层供国际总部大厦等使用的高塔。地面完全开放,可自由地布置高速道路和公园、咖啡馆等。这样使空间从四面八方展开去。 概括一下他对巴黎规划的总体思路,其内容为将城市分为三个区:中心区、商业区、行政区。在他看来,城市需要建高楼,高楼之间建绿地,这套建筑空间理论中带有一定的社会主义色彩。但这个巴黎方案并没有被采用。 现有一个问题提出来了,为什么这个方案未被采纳? 我们先看这个规划,它还是提倡城市集中发展,我们知道那个时代分散主义思想盛行,尤其是霍华得的田园城市在欧洲影响很大,而且当时巴黎城市地区无限膨胀,中心城用地紧张,人口过度膨胀,为了解决这个困局,巴黎当局偏向分散的规划理念,认为城市应该一步一步分离,城市中心功能应被进行分担。此时,由田园城市理念发展而成的卫星城更符合这个思想。因为卫星城的作用就是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业,解决城市人口膨胀问题。所以不可避免的这个规划未被采纳。 三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思想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启发 要知道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思想对我国有何借鉴意义就得从我国规划国情出发来探讨我国将来的规划怎么走。 我们知道由于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我国曾长期沦为不同宗主国的殖民地,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经济不发达,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产业革命对我国城市发展的推动力很小。解放后,我国长期推行传统计划体制,其旧城仍不同程度地反映出计划分配、自给自足的封闭式城市结构特点。我国真正意义的产业革命(相当于英国18世纪的产业革命)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目前尚处于城市化的初步发展阶段。因此,中国城市更新具有其独特的历史。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城市更新有着自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解放初期直至70年代,我国为摆脱旧中国遗留下来的贫穷落后状况,依靠自力更生,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发展经济,城市建设在“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城市建设为生产服务,为劳动人民服务”方针指导下,一直以生产性建设为主,建设重点在于发展工业生产,项目集中于城市新区。由于当时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城市问题太多,而且能力十分有限,对旧城的政策只能是“充分利用,逐步改造”。所谓旧城改造主要是着眼于改造棚户和

两种程序设计思想

1、实体、对象与类的概念 2、类的定义 3、对象声明与引用 4、私有、公有与保护 5、日期类的设计 6、两种程序设计思想 7、汽车类的设计 8、几何图形圆类的设计 9、构造函数的定义10、重载构造函数11、析构函数的定义12、整数翻译函数13、实际意义的析构函数14、Person类的设计15、对象与指针16、this指针

?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Structured Programming) ?以功能为中心,通过分解功能,采用函数来描述操作 ?数据与函数分离,数据(类型或结构)一旦发生改变,函数也要相应改变?例如排序函数:void sort(int a[],int n);只能排序整数数组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以数据为中心,采用对象来描述内部属性和操作方法 ?将数据和函数当作一个统一体,采用软件对象模拟客观世界中实际对象?例如:钟表类、日期类

?抽象:实体特征+实体功能 ?如钟表、日期、分数等实体的抽象描述 ?封装:数据和函数封装组成统一体 ?通过公有成员函数修改数据、显示数据、取得数据 ?继承:将对象(实体)之间的差异通过继承性加以抽象描述?动物→ ?{人、大象、鸟…}→ ?{学生、工、农、兵…} → ?{大学生、中学生…} →… ?多态性:指相同语法结构(数据或操作)代表多种功能 ?如+、—、*、/

?开发时间短,效率高,可靠性高 ?重用,共享,可维护性,精简 ?适合于大型程序长时间的团队开发工作

?为什么要引入数组? ?太多的变量(全班同学的C++成绩) ?为什么要引入函数? ?结构化程序设计:功能分解,代码重用 ?为什么要引入指针? ?加快速度、参数传递、动态分配内存 ?为什么要引入结构体? ?复合数据结构,不同数据类型的聚合在一起

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设计思想.

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设计思想 摘要:建筑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 (herzog & de meuron是一对很独特的组合。和绝大部分的现代主义建筑师不同 , 他们的设计并不是从建筑的形状和外观出发 , 而是从建造的过程和材料出发 , 思考有什么搭配的机会。 关键词:赫尔佐格和德梅隆; “表皮”艺术;材料,表皮,建构。 abstract: the architect herzog & de meuron is a special team. different from most of these modernism architects, their design does not come from the shape and appearance of the architectures, but come from the process and materials of the architectures, and think the chance of collection. key words: herzog & de meuron, the art of epidermis, material, 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合作经历 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两人有着惊人的相似背景 , 同年出生于瑞士巴塞尔 , 同年毕业于瑞士苏黎世联邦高等工业大学 (eth,同一个专业——建筑学 , 这些都为他们两人今后天衣无缝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1978年两人在巴塞尔共同建立了 herzog & de meuron建筑事务所 , 从此 , 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名字就连在了一起 , 如同左右手一般不可分割。 创立建筑事务所不久 , 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才华便不断地在他们的作品中被世人所认可 , 而他们以后一直恪守的”表皮”艺术也在其设计生涯的开端就埋下了伏

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一般系统论的历史背景系统的存在是客观事实,但人类对系统的认识却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对简单系统研究得较多,而对复杂系统则研究得较少。 直到20世纪30年代前后才逐渐形成一般系统论。一般系统论来源于生物学中的机体论,是在研究复杂的生命系统中诞生的。 1925年英国数理逻辑学家和哲学家阿弗烈·诺夫·怀海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文中提出用机体论代替机械决定论,认为只有把生命体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才能解释复杂的生命现象。系统思维最早出现在1921年建立的格式塔心理学,还在工业心理学研究中1958年Parry J.B.提出了系统心理学(system psychology)的词汇与概念。 1925年美国学者A.J.洛特卡发表的《物理生物学原理》和1927年德国学者W.克勒发表的《论调节问题》中先后提出了一般系统论的思想。 1924~1928年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L.von贝塔朗菲多次发表文章表达一般系统论的思想,提出生物学中有机体的概念,强调必须把有机体当作一个整体或系统来研究,才能发现不同层次上的组织原理。他在1932年发表的《理论生物学》和1934年发表的《现代发展理论》中提出用数学模型来研究生物学的方法和机体系统论的概念,把协调、有序、目的性等概念用于研究有机体,形成研究生命体的三个基本观点,即系统观点、动态观点和层次观点。 1937年贝塔朗菲在芝加哥大学的一次哲学讨论会上第一次提出一般系统论的概念。但由于当时生物学界的压力,没有正式发表。1945年他发表《关于一般系统论》的文章,但不久毁于战火,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1947~1948年贝塔朗菲在美国讲学和参加专题讨论会时进一步阐明了一般系统论的思想,指出不论系统的具体种类、组成部分的性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存在着适用于综合系统或子系统的一般模式、原则和规律,并于1954年发起成立一般系统论学会(后改名为一般系统论研究会),促进一般系统论的发展,出版《行为科学》杂志和《一般系统年鉴》。虽然一般系统论几乎是与控制论、信息论同时出现的,但直到60~70年代才受到人们的重视。 1968年贝塔朗菲的专著《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总结了一般系统论的概念、方法和应用。1972年他发表《一般系统论的历史和现状》,试图重新定义一般系统论。贝塔朗菲认为,把一般系统论局限于技术方面当作一种数学理论来看是不适宜的,因为有许多系统问题不能用现代数学概念表达。 一般系统论这一术语有更广泛的内容,包括极广泛的研究领域,其中有三个主要的方面。 ①关于系统的科学:又称数学系统论。这是用精确的数学语言来描述系统,研究适用于一切系统的根本学说。②系统技术:又称系统工程。这是用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来研究工程系统、生命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等复杂系统。③系统哲学:它研究一般系统论的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并把它上升到哲学方法论的地位。贝塔朗菲企图把一般系统论扩展到系统科学的范畴,几乎把系统科学的三个层次都包括进去了。但是现代一般系统论的主要研究内容尚局限于系统思想、系统同构、开放系统和系统哲学等方面。而系统工程专门研究复杂系统的组织管理的技术,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不包括在一般系统论的研究范围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