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森林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甘肃省森林生态旅游的SW OT 分析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Ξ杨阿莉

(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兰州730070)

摘要:森林生态旅游是国际上正在兴起的一种有利于保护森林生态的新型旅游产业。本文介绍并使用SW OT 方法,对甘肃省森林生态旅游发展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甘肃省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不断加强社会各界可持续的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意识、全方位筹集资金、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可持续的森林旅游人才资源开发方略、加大森林生态旅游产品促销力度。

关键词:森林生态旅游;SW OT 分析;可持续发展;对策;甘肃省

中图分类号:F59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709(2006)03-0224-05

SWOT Analysis on Forest E cotourism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G ansu

Y ANG A -li

(T ourism C ollege of N orthwest N 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China )

Abstract :F orest ecotourism ,a new tourism industry ,has been prevailing internationally which is benefi 2cial for protecting forest eco -environment.By introducing and using the method of SW OT ,this thesis an 2alyzes the strength and weakness ,opportunity and threat of forest ecotourism G ansu.Based on above analy 2sis ,s ome strategies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rest ecotourism of G ansu are put forward ,such as ,en forcing concern of em ploying forest res ources and management ,gathering capital all -rounds ,expediting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cultivating manpower res ources ,increasing sails prom otion forest ecotourism prod 2ucts.

K ey w ords :forest ecotourism ;SW OT analysi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ic ;G ansu province

生态旅游的兴起是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环境保护不断增强的结果,被看作是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具体体现和实现途径之一。据世界旅游组织估计,目前生态旅游收入已占世界旅游业总收入的15%~20%[1]。在多种多样的生态旅游活动中,为广大旅游者所钟情的是森林生态旅游。联合国在1992年环

境与发展会议上所形成的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主题性文本———《21世纪议程》中指出,生态旅游等“非破坏性”的使用,可以提高森林的价值[2]。利用森林兴办旅游是提高森林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重要形式。开展森林生态旅游,就是以丰富的森林资源为依托,为满足人们求新、求知、求美、猎奇、探险、休闲、娱乐、健身等各种需求,以保护自然,教育旅游者认识自然和了解保护自然的重要性,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活动。甘肃省森林生态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成为林业的支柱产业。1984年在永登县连城林区的吐鲁沟开辟了全省第一个森林风景旅游区,森林生态旅游开始起步。经过近20年的发展壮大,以森林公园为主体的森林生态旅游已经成为甘肃旅游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森林生态旅游人数持续增长,市场对“回归自然”的森林生态旅游产品需求逐渐扩大这一良好的机遇下,甘肃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什么样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着什么样的威胁和挑战,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甘肃森林生态旅游业要取得长足发展,关键在于要抓住机会,发挥优势,科学决策,合理开发,从而取得成功。本文尝试在对甘肃省森林生态旅游发展进行SW OT 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其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策略。

第26卷 第3期2006年6月出版 林业经济问题(双月刊)Problems of F orestry Economics Vol.26 №3J une 2006

Ξ收稿日期:2005-06-19

基金项目:2005年甘肃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基金资助项目(NW NU -QN -04-08)作者简介:杨阿莉(1969-),女,甘肃庆阳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旅游地理学方向的研

究,(电话)0931-*******,(E -mail )yal @nwnu 1edu 1cn 。

1SWOT 分析法及其在森林生态旅游中的运用

SW OT 分析法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企业战略决策教授安德鲁斯(K Andrens )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所谓的SW OT 分析法,是一种综合考虑企业内外部环境各种因素,进行系统评价,

从而选择最佳经营战略的方法[3]。这里,S 是指企业内部的优势(Strength ),W 是指企业内部的劣势

(Weakness ),O 是指企业外部环境面临的机会(Opportunity ),T 是指企业外部环境面临的威胁(Threat )。

对森林生态旅游发展进行SW OT 分析,就是通过分析和评价自己的旅游产品供给内外环境,并同竞争对手进行充分的比较,明确森林景区在内部条件上的优势和劣势,识别环境中影响景区的主要方面和因素及其变化趋势,从而把握住环境中的有利机会,避免不利的环境威胁,使自己相对于竞争对手在满足旅游者个性化需求方面树立品牌、创造特色、提供供销对路的旅游产品,集中自己的强项和优势寻找尚未为众人察觉的机遇,从而保持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并形成景区的核心竞争能力。通过SW OT 分析,目的是使森林旅游经营与管理者能够充分利用和巩固自己的优势,清楚地意识到本旅游区在发展道路上所处的环境和可能遇到的威胁与挑战,以及这些竞争会威胁到自己的哪些旅游产品、顾客和市场,从而抓紧时间策划自己的CI (企业文化),用经济的观点和意识去考虑问题、分析问题,针对其本身内在条件巩固优势、减少劣势、抓住机会、减少威胁,以便使本旅游区域最具有优势的方面保持并创新核心竞争力。

2甘肃省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的SWOT 分析

211S 优势分析

首先是资源优势。甘肃位于祖国大陆西北部,东邻陕西,西连青海和新疆,南靠四川,北与宁夏、内蒙古接壤。国土总面积42158万km 2

,总人口为2575124万人。甘肃省植被分布自南向北呈明显的地带性分布,包括常绿阔叶、针叶阔叶混交林带,落叶阔叶林带,森林草原带,草原带,荒漠草原带和荒漠带,祁连山、西秦岭及甘南高原山区,植被垂直带显著。丰富的森林资源类型为开发森林生态旅游产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国有林场、乡村林场和自然保护区等林业基层单位的森林资源和较好的基础设施,是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不绝源泉和依托。目前,甘肃拥有国有林场220个,800多个林业站;自然保护区31处,其中国家级4处,省市级27处。截至2004年初全省已经建立森林公园74处,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12处,省级森林公园58处。据统计2002年森林公园接待国内旅游总人数263144万人次,占全省接待旅游人数的3114%,实现森林旅游总收入213015万元,其中门票收入78014万元,住宿收

入42711万元,娱乐配套服务收入33214万元,其他收入59016万元[4]。以森林公园为主体的森林生态

旅游已经成为甘肃旅游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其次是旅游线路及景点布局优势。旅游区景点布局为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提供了巨大的空间。经过10多年的发展,甘肃目前已开拓形成的森林旅游线路如下:⑴陇南山水洞窟三国文化森林生态旅游线,主要景点及森林公园有:麦积山、玉泉观、大象山、鸡峰山、天池、曲溪等;⑵陇东黄土风情寻根问祖森林生态旅游线,主要景点及森林公园有:崆峒山、云崖寺、太统山、王母宫石窟、周祖陵、小崆峒、五龙山、莲花台等;⑶甘南原始森林草原风光宗教文化生态旅游线,主要景点及森林公园有:松鸣岩、黄河三峡、龙首山、炳灵寺石窟、则岔、三角石、柏木沟、腊子口等;⑷祁连冰雪大漠风光生态旅游线,主要景点及森林公园有:马蹄寺、海潮坝、黑河、焉支山、三峡、山丹军马场、七一冰川、肃南康隆寺狩猎场、沙漠公园、阳关、党河峡谷等;⑸陇中都市风光、黄河风情森林生态旅游线,主要景点及森林公园有:兴隆山、吐鲁沟、石佛沟、徐家山、贵清山、遮阳山、黄河石林、寿鹿山等。这些线路上的各景区资源组合状况较好,品极高,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212W 劣势分析

首先,基础服务设施劣势。表现在交通、住宿业等方面。同全国一样,甘肃省以森林公园为依托的森林生态旅游区一般所处的位置远离城市,虽资源价值高,但区位条件较差,偏离交通干线,交通设施滞后,许多森林景点交通不便,可进入性差,一些景区的餐饮条件极差,卫生质量难保,饭菜价格昂522 第3期 杨阿莉:甘肃省森林生态旅游的SW OT 分析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贵;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不能满足各类游客的要求,交通瓶颈制约着森林旅游业的发展。

其次,季节性劣势。受气候影响,甘肃森林旅游的季节性十分明显,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劣势所在。夏秋时节,森林旅游景区气候宜人,景色秀丽,为旅游旺季,游客量大,旅游企业效益较好;而冬春时节,甘肃森林旅游景区气候寒冷干燥,游人很少光顾,旅游资源及宾馆饭店设施大部分闲置,旅游企业收益一落千丈。

第三,从业人员劣势。目前甘肃省一些景区存在着接待人员素质不过硬、服务不周到的问题,专业人员和熟悉森林旅游景点、森林旅游知识的人员较少,一些从业人员没有经过专门培训,缺乏必要的从事森林旅游业的技能和知识。2000年11月份,甘肃省林业厅组织了首届森林公园导游培训班,参加的

49名学员中仅有5人有导游证,还不足10%[5]。部分森林公园至今无一名专职导游,其余从业人员整

体服务意识不浓,服务质量不高,这显然很难适应21世纪森林旅游业的发展要求,制约着甘肃森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第四,资金劣势。资源是产业开发的基础,旅游开发是对旅游资源的加工再造。甘肃省由于资金短缺,极大限制了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薄弱的经济基础奠定了甘肃森林旅游基础设施滞后,投资环境差,投资效益低下,发展步伐缓慢的现状。如小陇山曲溪森林公园有着极为秀丽的自然山水风光,自1999年开发以来到现在变化不大,虽距天水市仅有30km ,但在旅游旺季仍显得比较冷清,反差极大,这与其资源开发中资金投入不足有极大的关系。

213O 机遇分析

首先,市场机遇。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甘肃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国内市场空间。2003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美元,国内旅游市场需求急剧增长,西部经济加速发展,甘肃周边省份及省内的旅游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这将为甘肃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源。森林生态旅游一经出现便风靡全球,每年以10%以上的增长速度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旅游的热点。国家林业局统计数字表明,近十年来,我国森林生态旅游人数都保持30%的高增长率,巨大的市场需求,为甘肃森林生态旅游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次,政策机遇。加入WT O 后,我国旅游服务市场终将全方位开放,这不仅扩大了国际客源市场,而且促进了中国旅游业与国际接轨的步伐的加快,也为甘肃旅游业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迎来较多的境外游客。同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稳步实施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甘肃旅游业的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西部大开发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甘肃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配套支持。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四期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的实施,是甘肃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不绝源泉。甘肃省已经全面启动“生态省建设”战略,发展生态旅游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甘肃省政府大力扶持,期望能将品牌做大做强。近几年,甘肃省林业厅和有关地方政府把建设森林公园,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作为林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大举措来抓,加大了投资力度,这些都必然促进甘肃森林生态旅游的进一步持续发展。

214T 挑战分析

首先,其他旅游产品的竞争。甘肃是一个文化大省,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是甘肃旅游的主要依托,

尤其“丝绸之路精品游”一直是甘肃旅游的形象和标志,在省内居于龙头地位[6]。因此,无论是国外还

是国内的游客,其旅游首选就是甘肃高品级的历史文化旅游产品。这无疑对生态环境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甘肃森林旅游构成威胁。因此,对甘肃森林生态旅游的产品进行充分的定位、对其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在产品创意上做足文章,并考虑如何突出生态特色,发挥后发优势,打造旅游精品路线,形成竞争力,这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其次,社会各界的可持续利用意识有待加强。生态旅游是一种亲近自然、生态回归的体验性旅游活动,相对常规旅游而言,更为科学、文明和高雅,是人与自然达到永久和谐关系的桥梁和纽带。但事实上,甘肃一些生态旅游区,过度的旅游开放和不文明旅游行为对资源的破坏还时有发生。有些景区开发商出于对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过分追求,常常做出一些“短视”行为,如在自然环境优美的风景区内建造旅游接待设施过多,尤其是集中的接待设施群,造成景区内的城市化,这不仅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6

22 林 业 经 济 问 题 第26卷 

氛围,而且容易超过旅游环境容量的负荷。此外,一些游客的生态保护意识较薄弱,常有游客在珍稀古木上“题词”,在景区内乱丢垃圾和废弃物,而一旦废弃的物质和能量超出旅游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将造成生态环境污染,这种超负荷的污染达到一定程度,又会造成旅游资源的破坏。因此,培养社会各界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意识刻不容缓。

3甘肃省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生态旅游要长久繁荣发展,旅游产业要兴旺发达,就必须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走可持

续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思维,一种战略选择[7]。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就是对森林资源的开

发利用既要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甘肃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必须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在全面系统分析自己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遇与威胁的基础上,科学决策,合理开发。要实现甘肃森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1加强社会各界可持续的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意识

森林资源是发展森林旅游业的基础,森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之上。可持续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经营是发挥森林生态和社会经济功能的必要手段[8]。甘肃森林旅游

资源的地区差异大,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平衡,对旅游的要求各不相同,因此,必须搞好规划,合理布局,科学指导森林旅游资源开发。各市、县要在全省森林旅游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制定相应的区域性实施规划。各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区,要按照旅游发展规划要求,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因地制宜、高起点、高标准地规划森林旅游项目,突出森林景观和地方特色,并进行科学论证,避免重复建设。在景观资源利用上,要突出生态旅游的特点,以保护为主,保护与合理开发相结合;可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商前来投资,兴建避暑山庄、度假村和其旅游基础设施。同时可以旅游业为龙头,在风景区内大力发展种植、养殖和加工服务等第三产业,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系列产品,以增加旅游收入,发展地方经济。

实施可持续森林资源管理,第一,要充分认识森林资源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开发建设方案,保护森林风景的自然特色,制定相关的保护措施。科学分析森林资源的环境承载能力,研究游人对森林风景的不利影响,加强环境监控,尽量减少旅游活动对森林及其环境的负面效应。第二,要加强森林旅游行业管理和法制建设。加强行业管理,理顺部门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多头管理、多方插手等问题,为森林旅游业营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和旅游环境。尤其要加大森林公园行业管理的力度,做好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坚持生态与经济并重,坚持森林特色、持续发展观念,防止掠夺性开发。加快森林公园的立法步伐,在现有的《森林法》和《森林公园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基础上,制定有关实施细则,尽快使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以保证甘肃省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第三,要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严禁破坏、捕杀等行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时,要注意防止影响森林可持续发展的灾害性因素的发生,诸如大面积砍伐、火灾、病虫害以及天然林的人工林化等。

312全方位筹集资金,加快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

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壮大,加快了林区改革开放的步伐,改善了林业产业结构,增强了国有林业单位的实力。在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下,森林生态旅游将是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是国有林业单位生存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增加人们的环保意识,为甘肃旅游业的发展增活力、作贡献的最佳时机。因此,必须加强横向联合,采取多种措施,加快旅游基础的设施的建设和景点开发,在目前管理体制还不健全和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协调好林业与建设部门、主管部门与其它部门的关系,各部门只有互相支持,密切配合,共同协商,才能共同发展。开放旅游区,建设和改造旅游基础设施,需要启动大批资金,可通过财政拨款、银行贷款、社会集资、引进外资、回笼资金等多种渠道解决,坚持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外资“六个”一起上、全方位筹集资金可有效解决资金短缺问题。采用自办、联办、合办、参股等多种形式,兴建景区内的旅游景点、宾馆、酒楼、购物中心及通讯、交通、绿化、环保等基础设施。

722 第3期 杨阿莉:甘肃省森林生态旅游的SW OT 分析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313实施可持续的森林旅游人才资源开发方策略

森林旅游是一项高层次的综合性旅游,无论是开发建设,还是经营管理,都需要专门的人才。人才资源开发是各种资源开发的基础。要使森林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就先必须要有一定支精通森林旅游专业知识、能进行旅游资源开发、规范设计、旅游管理与营销等各种类型的专业人才。甘肃省林业学校

于1999年开设了森林旅游专业,近年来的毕业生可缓解森林旅游人才的不足,但这还远远不够[5]。目

前,甘肃众多的森林旅游景区内,无论是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还是旅游景点、宾馆饭店和旅游行业的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导游人员等旅游从业人员都必须努力提高业务素质,提高管理水平,强化市场意识。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多渠道培养、引进一批高素质的森林旅游开发、管理、服务人才,另一方面对现有森林旅游从业人员要分期分批地培训,提高整体素质,进而提高全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以可持续的森林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来保障森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14加大森林生态旅游产品促销力度

在全省文化旅游的大格局中,甘肃省应科学合理地设置独具特色的森林生态旅游线路,这既能延伸游客消费链,又能快速提升全省旅游业的整体品位和外部形象,使游客在感受甘肃历史文化的同时,也感受到良好生态的愉悦。森林公园开展森林生态旅游除了给人们提供一个观光、度假的空间外,其实也

是一个环保教育的“大课堂”[9]。而森林公园的开发,不能光靠山区优美的风景资源,再好的风景若开

发后无人知晓、无人问津,也只能“独养深闺人未识”。森林旅游产品具有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无形性、不可储存性和不可转移性等特点,因此只有通过促销,将旅游者吸引到森林公园来,才能实现森林旅游产品的消费和销售。因此,必须要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培育森林旅游市场,加大促销力度,形成全省森林旅游信息服务系统。可以摄制专题风光片,撰写文章,突出森林旅游特色,增加宣传的渲染力,吸引力和竞争力;也可以利用各种媒体,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资源特色,传播旅游形象,展示规划蓝图,采取走出去散发宣传资料,请进来观光旅游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充分吸引潜在投资商的关注;还可以采取横向联合、整体联合、联合促销的方式开展宣传促销,各景点商家、各森林公园、各县(市)、各地区联手合作,联合促销,共同受益,推动宣传促销工作深入地进行,从整体上树立森林公园、森林旅游业的良好形象和信誉。

参考文献:

[1]杨絮飞.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的主要方向及进展[J ].世界旅游地理,2003,(12):33-34.

[2]钟新民.森林生态旅游开发建设与可持续发展[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3):74-76.

[3]陆相林.SW OT 分析模型在福建省旅游发展中的应用[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12):35-36.

[4]张英.甘肃森林公园和森林生态旅游业发展前景分析[J ].甘肃林业科技,2003,(9):39-41.

[5]王晓春,芦维忠.甘肃森林旅游现状不容乐观[J ].中国林业,2001,(4):20-21.

[6]杨阿莉.丝路文化打造特色旅游[J ].西部论丛,2004,(12):28-30.

[7]杨桂华,钟林生,明庆忠.生态旅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4-40.

[8]张逸.森林生态旅游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策略的研究[J ].林业经济问题,2002,(2):57-59.

[9]谢新华.对森林公园开展生态旅游的思考[J ].四川林勘设计,2004,(9):45-46.

(责任编辑 杨伦增) 8

22 林 业 经 济 问 题 第26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