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竞争力指标体系研究_赵德兴

城市文化竞争力指标体系研究_赵德兴
城市文化竞争力指标体系研究_赵德兴

S O C I A LS C I E N C E SI NN A N J I N G N o.6 J u n.2006 文化研究 

 二★★六年第六期 南京社会科学 

城市文化竞争力指标体系研究

赵德兴1 陈友华2 李惠芬3 付启元4

(1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史所所长、教授 南京 210018)

(2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导 南京 210096)

(3,4南京市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 南京 210018)

摘要:本文从概念的界定出发,探讨了构建城市文化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与难点,详细阐述了城市

文化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时应遵循的原则,探讨了指标数值的标准化与指标权重的确定问题,并具体构

建了城市文化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城市;文化;竞争力;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06)06-0020-06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内涵,是城市的希望和生机

之所在。着力提高城市文化竞争力,既是城市化建

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保证。但由

于城市文化竞争力涉及面很广,受各种社会、经济、

自然要素影响,加之具有综合性、动态性、区域性等

特点,使得对其进行定量描述十分困难。因此,建

立一套能测度城市文化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就

显得非常重要〔1〕。

一、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内涵

“城市文化竞争力”作为一个完整概念被提

出,首先需要其内涵作一界定。这涉及到“文化”、

“竞争力”、“城市竞争力”与“城市文化竞争力”四

个子概念。

1.文化。文化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很

高的一个概念,又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尽管人

们经常提及“文化”两字,但究竟什么叫文化,恐怕

很少有人能完全解释清楚。《辞海》对“文化”一词

给出了三种不同的解释。一是指人类在历史发展

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

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二是考古

学用词,指同一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

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

造技术等,是同一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

化。三是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其一般知识水

平。〔2〕

2.竞争力。何谓竞争力?不同的人对此的理

解可能是很不相同的。曾有学者认为:所谓竞争力

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竞争者在竞争过程中所表

现出来的相对优势、比较差距、吸引力与收益力的

一种综合力。这一概念应包含四个方面的含义:

(1)竞争力是竞争主体之间相互比较、较量,没有

竞争主体之间的相互较量、竞争,也就不存在竞争

主体的竞争力问题。(2)竞争力是指某个竞争主

体的竞争力量,从单个竞争主体自身的角度讲,竞

争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竞争力量是它的能力或素

质的表现。(3)从竞争主体争夺的竞争对象看,竞

争主体的竞争力是对竞争对象的吸引力或获得力。

(4)从竞争的结果看,竞争力是竞争主体最终取得

某种收益或某种利益的能力。

本文认为,竞争力是指一个行为主体与其他行20

DOI:10.15937/https://www.360docs.net/doc/773998966.html, ki.issn1001-8263.2006.06.003

 文化研究 S

O C I A LS C I E N C E SI NN A N J I N G N o .6 J u n .2006

二★★六年第六期 

京社会科学 

为主体竞争某种(些)相同资源的能力。竞争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行为主体的竞争力只有行为主体在与其他行为主体的相互比较中才能显现出来。

3.城市竞争力。界定城市竞争力概念的内涵,必须确立以城市为竞争主体的前提。城市竞争力是指城市通过提供自然的、经济的、文化的和制度的环境,集聚、吸收和利用各种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文明要素的能力,并最终表现为比其它城市具有更强、更为持续的发展能力

〔3〕

。城市竞争力主

要取决于其在国家或国际城市体系中的地位,交通、通讯、电力及食水供应之基建、有效之城市管治、研究与开发能力、教育及人力资源的力量

〔4〕

4.城市文化竞争力。城市竞争力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牵涉到城市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资源与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一个城市竞争力的强弱是城市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资源与环境等诸多竞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城市文化竞争力是由城市竞争力派生出来的一个概念,因而可以将城市文化竞争力理解成为城市在文化方面的竞争能力。因此,所谓“城市文化竞争力”,是指一座城市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背景下,与其它城市比较,在文化资源要素流动过程中,所具有的抗衡甚至超越现实的和潜在的竞争对手,以获取持久的竞争优势,最终实现城市文化价值的能力。

二、城市文化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难点与应遵循的原则

1.必要性和可行性。城市文化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一是具有引导作用。要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就必须了解城市文化竞争力现状和潜力,必须了解哪些因素将影响城市文化竞争力,更需要知道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主要路径。通过对城市文化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便于各城市更加清楚地看到在文化竞争过程中各自的竞争优势与竞争薄弱环节,采取针对性措施,在努力保持各自竞争优势的情况下,加强对影响城市文化竞争力的薄弱环节的建设,从而努力提升城市的文化竞争力。

二是具有规范作用。由于对城市文化竞争力

认识上的不一致,必然导致城市文化建设运作上的不规范,特别在运作机制等诸多方面需要由相应的政策、法规加以规范,而目前这方面还存在许多有待改善的地方。在这种状况下,采取对城市文化竞争力进行评估的方法,逐步加以规范,并为今后有关政策和法规的出台,提供实践经验,积累资料,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

三是具有激励作用。利用对城市文化竞争力的评估及其不同时期的对比分析,能对城市文化建设工作的成效作出较客观公正的评价,本身就是一种有力的激励,有利于推动城市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从而对提升城市的文化竞争力起推动作用。

现阶段制定城市文化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之所以可行,这是因为:一方面,世界许多城市研究制定了城市文化建设发展规划,实施旨在提高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发展战略,并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经验;另一方面,理论界对城市竞争力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为科学地制定城市文化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2.难点。对城市文化竞争力进行测度,必须建立一套严格而科学的指标体系。然而如同企业竞争力一样,城市竞争力的测度是相当困难的。虽然国内外对竞争力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也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然而对城市竞争力评价牵涉到的内容过多与过于复杂,因而到目前为此,就城市竞争力概念的内涵与应包含的主要内容等仍存在着许多的争论,更没有形成一套大家普遍接受的测度城市竞争力的方法及其指标体系。

从城市竞争力的内涵来看,它主要涉及到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与其他城市相比可以精确测量的相对地位与水平,如城市规模、人均G D P 、城市产品在国内或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利用外资规模等;二是无法精确测量但确实构成城市竞争优势的一些不可舍弃的重要因素,如城市知名度、城市影响力、城市创新能力等。对于前者,可以采用一系列的显性指标来反映,以测量城市竞争力的水平;对于后者,则适宜用相应的非显性指标解释城市竞争力的情况。出于一些重要的数据国内各个城市的

21

S O C I A LS C I E N C E SI NN A N J I N G N o.6 J u n.2006 文化研究 

 二★★六年第六期 南京社会科学 统计口径还有差异,许多关键资料的准确性乃至真

实性有所欠缺,再加上城市竞争力涉及大量的非显

性指标,因此,目前采用一整套的指标体系来测量

国内城市竞争力的方法还不成熟,也不可靠,主要

还是依据专家系统,采用调查、打分的方法予以确

定。而作为城市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文化

竞争力,人们对其的研究更少,因而可资借鉴的前

期研究成果极少。

3.指标选取的原则。评价城市文化竞争力的

强弱,必须要有一套明确的量化指标体系,且城市

文化竞争力的基本特征、主要内容和主要方面都应

在该量化指标中反映出来。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在

构建城市文化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必须从

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基本内涵出发,以增强城市的创

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为主要特征的城市文

化竞争力与提高市民整体素质作为其出发点与归

宿点,遵循以下原则:

(1)系统性。城市文化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

包括文化资源、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等子系统。城

市文化竞争力是由各种要素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它的强弱取决于各个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果只

强调其中一个因素或几个因素,都会产生盲目性和

片面性。因此,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将是一项系统

工程,必须从整体出发,全面考量,始终把握系统的

整体特性和功能,对城市文化竞争力作出整体性的

分析和评价,从而达到在整体上增强城市文化竞争

力的目的。

(2)层次性。系统是具有层次性的,在城市文

化竞争力评价过程中,应该把城市文化竞争力系统

划分为若干层次,对每个层次设置若干指标进行评

价。这样一方面使分析评价更加简明,另一方面还

可以反映出城市文化各个层次的竞争力状况以及

差距。因此,指标体系应该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的

复合体。指标的设置必须按照其层次的高低和作

用的大小进行细分。

(3)代表性。文化门类众多,涉及面广泛,如

果评价指标过于庞杂,就难以抓住城市文化竞争力

的主要方面。因此,评价城市文化竞争力,要选择

有针对性的一些核心指标进行评价。应抓住主要

门类和最有代表性的项目,提炼表现文化内涵的最

基本因素,指标不宜过多过繁。一套指标体系选取

数百个指标,看似全面复杂,实际上由于在指标取

舍上忽视了指标的重复性和相互间关联的机理,造

成部分指标的作用因素过度加大,反而使测评结果

失真。

(4)易获得性。易获得性是城市文化竞争力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时需要注意遵循的又一重要原

则。构建城市文化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要以现有

统计制度为基础进行指标筛选。如果超越了现行

统计制度的范围,就可能在具体指标的采集上产生

困难,提高指标数据采集的成本〔5〕。因此设定的

指标,最好能从常规的统计年报中取得,除少数十

分重要的指标需要另作专门调查外,一般到年终就

可借助统计数据进行检测,这样有利于实施与检

查。

(5)可操作性。所谓可操作性,是指指标设计

要求概念明确、定义清楚,能方便地采集数据和收

集信息,或者能用合理的成本获得。而且,指标内

容不应太繁太细,不要过于庞杂和冗长,否则会给

评价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6)简明实用。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

所选择的评价指标不可能、也不应该面面俱到,否

则会使评价指标体系十分繁杂,不便操作,甚至操

作失灵。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最易出现的毛

病就是指标的过多过滥,从而大大影响评价指标体

系的使用效率。世界上得到普遍认可与广泛使用

的指标体系(如生活质量指数P Q L I、人类发展指数

H D I等)无一不是由几个相互独立、代表性强、最

常用、同时也是最易获得、综合、信息量大的指标所

构成的。因此,合理地、正确地选择有代表性、可比

性、独立性、信息量大的指标是构建高效、系统的评

价指标体系的关键。

(7)独立性。任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都必须

遵循一定的独立性原则,也即同一类别中的各项入

选指标之间至少在分析性质上应该相对独立,彼此

之间不存在显著的交互影响或线性关系。反映城

市文化竞争力的指标较多,这些指标间彼此可能存

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如人均G D P与人均收入间22

 文化研究 S

O C I A LS C I E N C E SI NN A N J I N G N o .6 J u n .2006

二★★六年第六期 

京社会科学 

存在极强的正相关关系),在挑选一组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时要注意所选指标间的相关性问题,所选择的指标间的独立性要强。这也是以往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常忽视的问题。但是,严格按照统计检验的标准来要求独立性,往往又会排除许多重要的指标。因此,这里贯彻独立性的方式仍然要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6〕

(8)可测性。为了使城市文化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有效地运用于实际分析,选取的指标必须具有可测性,并具备相应的数据支持,不能片面地追求理论层次上的完美。纳入该体系的各项指标必须概念明确,内容清晰,能够实际计量或测算,以便进行定量分析。过于抽象的分析概念或理论范畴不能作为指标引入体系;现阶段还无法实际测定的指标也暂时不予考虑。有些指标虽然在理论上可行,但缺乏数据来源,或虽能取得数据,但可信度较低或者获取的成本较高,这样的指标宁可暂缺。

(9)可比性。城市文化竞争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个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强弱只有通过在与其它城市的比较中才能显示出来。为便于进行不同城市间的比较研究,应尽量使指标和资料的口径、范围与国际常用的指标体系相一致。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清楚地看到所研究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强弱,相对竞争优势与相对竞争劣势,以及与文化竞争力强的城市之间的差距,也可以学习其它城市在提升文化竞争力方面很多好的经验,为我所用,使城市文化竞争力得到更快的提升。

三、指标数值的标准化与指标权重的确定1.指标数值的标准化。城市文化竞争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在与其他城市相比较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因此,在城市文化竞争力评价指标转换过程中,本课题组采用如下的转换方法:对于正向指标,采用如下转换方法:

у=X x m a x

×100对于逆向指标(指标数值越小越好,即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城市文化竞争力强弱呈负相关关系),则采用如下转换方法:

у=X m i n

x

×100

上式中,X m i n 与x m a x

分别表示参与比较的城市中某一指标的最小值与最大值,而X 表示所考察城市该指标的实际值。

2.指标权重的确定。单个指标信息零散、不能给人以整体印象。因此,在构成指标体系的各指标选取完成以后,还要在此基础上构建综合指标,以便借此能对所研究事物进行总体概况。常用的综合指数构建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加权综合指数法,另一种是综合评分法。综合指标的构建一般都要牵涉到各指标的权重问题,而指标权重的确定。常用的方法有三种:一是采用德尔斐法(即专家调查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二是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权重;三是采用层次分析法(简称A H P 方法)确定权重。本文在构建城市文化竞争力指数时采用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本质特征以及各指标反映这些本质特征的程度而给予不同的权重。

四、城市文化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1.指标的选取。城市文化竞争力评价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包括了城市文化资源、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甚至经济与环境竞争力诸多方面的内容。因而城市文化竞争力不是能用一两个指标,而是要用若干个指标来衡量。

首先,文化建设离不开经济实力的支撑,城市越发展,对文化的需求与要求也越来越高。经济发展为城市文化竞争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城市间的文化竞争首先是各城市间经济实力的竞争。而反映城市经济竞争力的指标较多,常用的绝对数指标有G D P ,人均G D P ,财政收入,人均财政收入,人均纯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劳动生产率,单位能源使用产出的G D P 等。在上述这些指标中,反映经济规模的G D P 与反映人均水平的人均G D P 两者无疑是最重要和最常用的。除此之外,人均收入也是度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最常用指标。但考虑到人均收入数据的获得相对比较困难(与人均G D P 数据获得相比)与数据的准确性相对较低等因素,这里在城市文化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时不得已将其舍弃掉。由于人均G D P 、人均纯收入与人均可

23

S O C I A LS C I E N C E SI NN A N J I N G N o.6 J u n.2006 文化研究 

 二★★六年第六期 南京社会科学 支配收入三者之间存在着极强的正相关关系,因

此,这样做的结果应该是可行的。

其次,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城市文化之

间的竞争实际上是本地经济纳入世界经济体系强

弱的竞争,也是各城市对外经济交往能力的竞争,

同时还是各城市文化交流能力的竞争。而反映城

市经济纳入世界经济体系与对外经济交往能力的

指标较多,常用的指标有进出口总额,外贸依存度,

外商直接投资数量,外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外

企从业人员数,外企从业人数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

重,国际大公司(全球500强)数,境外金融机构

数,国际会展指标,出入境人数,常住境外人口比

例,旅游业增加值等。在这些指标中,反映总量规

模的进出口总额与反映结构(相对水平)的外贸依

存度无疑是最为重要的。

第三,城市间文化的竞争某种意义上是城市间

文化资源占有之间的竞争。文化资源包括(历史)

文化资源(人文)与自然文化资源两部分。文化资

源包括历史人物、文物古迹、民俗、建筑、工艺、宗教

信仰、语言文字、戏曲等。广义的文化资源是难以

给出具体的界定的,一般地讲,只要是体现人类追

求和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产品或活动,均应划入文

化资源的范畴〔7〕。

文化资源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一

是文化资源的文化价值,二是文化资源的时间价

值,三是文化资源的消费价值,四是历史文化资源

的保护等级〔8〕。鉴于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

际组织和国内的有关机构,经常对相关文化资源的

保护作出等级评审。例如人类文化遗产的评级、国

家级或省级保护文物评定等。因此,在下面的指标

设计中本课题组充分利用了文化资源的等级评定

结果(定性资料的定量化处理)。

本文构建了一个指标———城市历史文化资源

得分,并以该指标得分的多少来反映城市的文化资

源竞争力的强弱。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得分的具体

定义如下:

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得分=10×S1+5×S2+3

×S3+1×S4

上式中,S1、S2、S3与S4分别表示世界文化遗

产数、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数

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数(注意:历史文化资源得分

以最高等级计算,例如某一历史文化资源既是世界

文化遗产,同时又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以

世界历史文化遗产论处,也即不重复计算)。

反映城市自然文化资源的指标有世界自然文

化遗产数量,各级风景名胜区数量,各级自然保护

区数量,国家森林公园数量,等等。与城市历史文

化资源得分一样,这里本课题组也构建了一个指

标———城市自然文化资源得分,并以城市自然文化

资源得分来反映城市自然文化资源的竞争力。城

市自然文化资源得分的具体定义如下:

城市自然文化资源得分=10×H1+5×H2+3

×H3+1×H4

上式中,H1、H2、H3与H4分别表示世界自然

文化遗产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数、省级风景名胜

区数与市级风景名胜区数(城市自然文化资源得

分以最高等级计算,例如某一自然文化资源既是世

界自然文化遗产,同时又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时,

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论处,也即不重复计算)。

第四,文化资源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要

素,产业化的开发是重中之重。反映城市文化产业

发展规模与水平的指标较多。常用的反映城市文

化产业发展规模的指标有文化产业增加值,文化产

业税收总额,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数量,旅游业增加

值,旅游业从业人数,年接待国际(国内)游客人次

数等;而常用的反映城市文化发展相对水平的指标

有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 D P比重,人均文化产业增

加值,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旅游业增加值占

G D P比重,年接待国际(国内)游客人次数与城市

人口数比例等。在这些指标中,城市文化产业增加

值与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 D P比重无疑是最为重要

的两个指标。

第五,城市文化事业之间的竞争也是城市文化

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常用的反映城市文化事业

发展规模与水平的指标有城市大(中、小)学在校

学生数,大(中、小)学入学率,大(中、小)学教师

数,医院床位数,人均病床数,医生数,每千人医生

数,专业团体文艺人员数,科技人员数,科技人员占24

 文化研究 S

O C I A LS C I E N C E SI NN A N J I N G N o .6 J u n .2006

二★★六年第六期 

京社会科学 

就业人数比重,R &D 投入数量,R &D 投入占G D P 比重,专利数,人均专利数,公共教育支出占G D P 的百分比,人均公共教育支出,科技成果数,各种文化设施(如文化馆、影剧院、图书馆、展览馆、体育馆等),等等。些指标中,R &D 投入占G D P 比重无疑是最为重要的指标。

第六,区位竞争力对城市间文化竞争力的大小具有重大影响。区位竞争力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经济区位、资源区位、政治区位等状况。城市区位状况决定着城市的聚集力、吸引力和辐射力的高低,影响城市生产费用和交易成本,包括交通费用和交换成本,影响着城市和城市文化的形成和演化。有利的区位能吸引众多的劳动力、产业和资本、技术等资源

〔9〕

反映区位竞争力的指标较多,这些指标可以被划分成自然区位,经济区位,资源区位与政治区位。城市是被赋予管辖权的,不同的城市,其管辖权可能差异极大,因而不同的城市在集聚各种文明要素上所能提供的条件和资源是大不相同的。尤其是中国的城市,不同等级的城市具有不同的政策权限,组织资源的力量相差很大。本课题组在此给城市行政级别打分:首都(北京)20分,省会城市10分,省会以外的副省级城市8分,地级市5分,县级市1分,这样就得到一个指标———城市等级得分。考虑到资料来源的限制,这里本课题组选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城市等级得分两指标作为城市区位竞争力的测度指标。

第七,城市环境质量的高低对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大小具有重要影响。城市环境可分为城市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反映城市自然环境质量高低的常用指标有市区噪音达标率,年晴好天数,人均道路面积,大气质量等级,空气质量指数,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城市污水处理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三废”处理率,每平方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人均环保经费,城市整洁度等。我们选用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空气质量指数与城市污水处理率三指标来反映城市的环境质量。

第八,提高城市文化竞争力的终极目标就是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与构建和谐社会。而衡量居民生活质量高低与社会和谐与否的指标较多,常用的有恩格尔系数,人均收入,人均储蓄余额,人均居住面积,城市人均道路面积,绿化覆盖率,平均预期寿命,每千人医生数,平均受教育年限,全社会教育支出占G D P 比重,常用家用电器普及率,用于卫生保健的公共支出占总公共支出的比例,高(中、低)收入人口比例,基尼系数,贫富差距,失业率,每万人刑事案件发案率,社会保障覆盖率等。

考虑到资料来源的限制,本课题组选用恩格尔系数、人均居住建筑面积、平均受教育年限、平均预期寿命与每万人刑事案件发案率最为居民生活质量高低的度量指标。

本文从八个层面构建了中国城市文化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供专家批评,以期在讨论中提升学术含量。

注:

〔1〕王益澄:《城市文化现代化指标体系及其评价》,《经济地理》,2003年第2期。

〔2〕申维辰:《评价文化,文化资源评估与文化产业评价研究》,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

〔3〕徐康宁:《论城市竞争与城市竞争力》,《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4〕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05年,第351页。〔5〕张建华、卞亚萍、王宏阳:《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统计监测体系》,《统计与决策》,2003年第8期。

〔6〕福建省社科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中心课题组:《福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东南学术,2004年第3期。

〔7〕〔8〕申维辰:《评价文化,文化资源评估与文化产业评价研究》,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

〔9〕吴利华、郑垂勇:《城市竞争力分析与评价》,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4期。

〔责任编辑:春 潮〕

25

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排行榜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研究所倪鹏飞博士牵头,两岸四地城市竞争力专家共同携手,国内著名高校、国家权威统计部门和地方科研院所近百名专家历时大半年时间联合完成,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于2010年4月26、27日分别在北京和香港发布。 在外部经济危机、内部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2009年中国城市在国际地位提升的同时,国内城市竞争力格局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总体来看,五区域分享前十,沿海城市北进南退;全国城市整体起飞,潜力城市各具特色。东南优势略有下降,全国城市间差距缩小;浙江城市竞争力有所下滑,内蒙古吉林竞争力增长连续领先。 报告对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比较发现: 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前十名城市依次是:香港、深圳、上海、北京、台北、广州、天津、高雄、大连、青岛。 综合增长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鄂尔多斯、铁岭、通化(前三个城市并列第一)、辽源、松原、营口、清远、白山、包头、巴彦淖尔。 经济规模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香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天津、台北、佛山、杭州、东莞。 经济效率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香港、台北、高雄、新竹、台中、澳门、深圳、东营、台南、东莞。 发展成本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海口、亳州、三亚、香港、成都、咸阳、随州、常德、长春、基隆。 产业层次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香港、北京、台北、新竹、深圳、上海、高雄、台中、基隆、台南。 收入水平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香港、澳门、上海、深圳、台北、北京、新竹、厦门、高雄、鄂尔多斯。 报告对样本城市的竞争力进行了回溯计算。过去五年竞争力稳步提升的十个城市分别是防城港、清远、赣州、通化、鄂尔多斯、乐山、廊坊、咸阳、澳门、大连。它们分别属于不同的区域、规模和发展阶段,这反映出中国城市竞相争先的态势,不同类型的城市都有提升最快、潜力最大的城市。 报告对全国56个重点城市的八个分项竞争力进行比较发现: 人才本体竞争力前10名城市依次是:香港、北京、深圳、天津、上海、澳门、杭州、中山、东莞和武汉。 企业本体竞争力前10名城市依次是:上海、苏州、唐山、深圳、北京、广州、武汉、包头、绍兴和南京。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 体系研究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作者:上海艺术研究所《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来源:添加日期:10年08月27日 一、研究背景 21世纪是世界城市大竞争的时代,这意味着国际化大都市之间的竞争程度更为激烈,竞争范围更为广泛。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与之间、城市之间的竞争内容,已经从经济综合竞争力层面逐步扩大到文化竞争力的层面。当国际化大都市的“硬实力”——经济综合竞争力具备了相当的条件时,“软实力”——文化竞争力则成为竞争的重要“筹码”。这表明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程度,已经从单一指标转向多重指标。根据世界城市发展的实际,在城市的经济力、政治力要素指数相差无几的情况下,最具竞争意义、发展潜力、时效性的要素,往往是城市拥有的文化实力。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文化既是经济、政治发展水平的精神投影,也是经济、政治发展的物质表现,是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中最难以把握却又必须把握的要素,在未来的城市竞争力要素中将会占很大比重,城市之间新型竞争将基于文化领域与经济领域的双重博弈。本世纪成功的城市将是文化的城市,有文化竞争力的城市。① 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文化底蕴的深厚和文化发展体制的现代化。许多发达国家在经历工业文化的长期发展之后,已经认识到城市文化的复兴对于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近年西欧展开城市复兴运动,其中文化旗舰项目成为城市复兴的重要战略,这项重要的发展战略计划包括对一些传统产业已经衰落的城市进行复兴。因为在产业衰落的同时,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均遭到破坏。城市复兴计划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手段,在物质空间、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等方面,对城市进行全面改善,使城市的经济活力重生,恢复已失效的社会功能,改善生态平衡与环境质量,并解决相应的社会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举办盛大庆典活动、文化旅游、体育赛事等文化措施,使这些城市综合提升其文化、经济和城市形象。这一举措将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采取经济手段激活城市发展力的同时,国际组织及各国文化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的文化政策,以实现文化的长期与稳定的发展。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文化政策促进发展政府间会议”。会议制定的《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指出,“发展最终可以用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

城市发展的文化思考

城市发展的文化思考 摘要: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随着城市化的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文化面临着一系列不足和困境,城市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快速城市化发展中的主要课题与命题。城市文化发展涉及很多方面,需要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生态环境保护、城市规划设计中文化因素的强调等多方面关系,以达到城市发展与文化发展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目的。 关键词:城市;文化;发展 “文化”是一个特殊的词汇,就其一般意义而言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历史形成的,特定的社会群体所共同具有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心理状态和精神风貌。它是人类特殊的生活方式和活动方式,是社会成员共同的文明素质和心理结构,是民族的集体智慧、集体性格,是凝结在社会成员中的核心价值、行为定势。 具体到城市而言,正如美国著名学者刘易斯•芒福德( Lew is Mum ford)在《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一书中所说:“古代的社区过于稳定,它墨守成规旧俗,不愿采纳新的生活方式;如果古代人类有意突破这种保守社区的孤立和封闭状态,那么对此问题能够找到的最好答案莫过于

城市这一发明了。”“城市是一种特殊的构造,这种构造致密而紧凑,专门用来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纵观历史,城市最早产生于古代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它经历了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四个发展时期。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大规模的近代工商业在城市中迅速发展,城市规模、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以大工业为中心的近代城市;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城市发展又进入了新的时期,有学者称之为现代化城市或信息化城市时期。越来越多的人由农村迁移到城市,伴随着文明的演进而发展,城市越来越成为人类文化的摇篮和容器,成为文明生长的肥沃土壤,逐渐发展出自己特有的品格。 “城市”这一概念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学、政治学、地理学的范畴, 它同时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高级形态。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城市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文化发展的历史。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随着社会劳动分工的加深,随着人类社会秩序的完善,随着社会文化的日益发达,城市文化也随之一日千里包罗万象,形成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 人类建造城市,城市同样反作用于人类,城市文化通过城市物质要素表达出来,又依靠个人而存在发展下去,在此意义上,城市自身和人类共同造就城市文化。城市文化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就其内涵和外延来看,城市文化不完全等同于其他文化,它具有鲜明的城市特点,是赋予城市朝气和独特性

城市竞争力研究

基于SWOT模型的横琴新区竞争力分析引言 1.1选题背景 1.2选题意义 1.3研究方法 1.相关城市竞争力理论梳理 1.1竞争力界定及评价模型 1.1.1竞争力的界定 1.1.2竞争力评价模型 1.2城市竞争力界定及评价模型 1.2.1城市竞争力的界定 1.2.2城市竞争力的评价模型 1.3SWOT模型简述 2.基于SWOT模型的横琴新区竞争力分析 2.1横琴新区发展现状分析 2.2横琴新区发展优势(S)分析 2.2.1地缘优势 2.2.2经济优势 2.2.3政策优势 2.2.4产业优势 2.2.5资源优势 2.3横琴新区发展劣势(W)分析 2.3.1产业发展不均衡 2.3.2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2.3.3区域合作较差 2.3.4产业升级滞后 2.4横琴新区发展机会(O)分析 2.4.1国家政策支持 2.4.2国际化分工合作逐渐形成 2.4.3广东省发展规划 2.5横琴新区发展威胁(T)分析 2.5.1人才集聚北京、上海等城市 2.5.2国际环境复杂多变 2.5.3横琴新区发展相对滞后 2.6横琴新区SWOT矩阵分析 3.提升横琴新区竞争力的策略分析 3.1建立低碳经济区域经济 3.1.1推行低碳生活理念 3.1.2建立低碳监督机制 3.1.3推行产业低碳化发展 3.2以产业结构优化促进横琴新区竞争力提升 3.2.1构建适合产业发展的软环境 3.2.2升级产业发展硬环境 3.2.3以服务业促进城市服务质量的提升

3.3构建人文横琴新区新特色 3.3.1发挥科技、教育的功能 3.3.2创新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3.3.3树立横琴新区文化新形象 3.4建立横琴新区开放型文化 4.结论 参考文献: [1] (美)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著,陈小悦译.竞争战略[M]. 华夏出版社, 1997 [3] 王秉安等主编.区域竞争力理论与实证[M]. 航空工业出版社, 2000 [4] 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编,黄朗辉主编.新中国城市50年[M]. 新华出版社, 1999 [1] Markku Sotarauta,Reija.Linnamaa.Urban, Competitiveness and Management of Urban Policy Networks. Conference Cities at the Millenium . 1998 [2] Halla R Sahely,Christopher A.Kennedy,Barry J. Adams.Developing sustainability criteria for urban infrastructure systems. Canadian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 2005 [3] Markku Sotarauta,Reija.Linnamaa.Urban,Competitiveness and Management of Urban Policy Networks. Conference Cities at the Millenium . 1998 [4] IainDeas,Benito Giordano.Measuring Urban Competitiveness in English Cities.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 2001 [5] Baden Wurttemburg.Metropolitan governance and strategic planning. Progress in Planning . 2002 [1] 沈正平,安宇,顾晓波. 都市圈与经济区整合及协调发展研究——以边缘性的徐州都市圈与淮海经济区为例[J]. 中国软科学. 2003(11) [2] 沈正平,马晓冬,戴先杰,翟仁祥. 中国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J]. 经济地理. 2002(01) [3] 宁越敏,唐礼智. 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和指标体系[J]. 现代城市研究. 2001(03) [4] 郝寿义,成起宏. 上海等城市的竞争力与城市建设关系的研究[J]. 南开学报. 1999(01) [1] 周德群,樊群,钟卫东. 城市竞争力:一个系统分析框架及其应用——淮海经济区城市竞争力的测度与分析[J]. 经济地理. 2005(01) [2] 邹君. 湖南省中心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5(05) [3] 牟芳华,王红梅,杨冬梅. 我国省际城市竞争力综合测评[J]. 价值工程. 2006(07) [4] 李宇加,蒋雯静,韩春春. 全国城市综合竞争力分析[J]. 现代商业. 2010(36) [5] 沈正平,马晓冬,戴先杰,翟仁祥. 中国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J]. 经济地理. 2002(01) [6] 张婷婷,胡恩生. 基于因子分析的福建省各城市竞争力比较分析[J]. 统计与咨询. 2011(02) [7] 刘泽琴,刘胜花,霍鹏. 河北省城市人力资本竞争力比较分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08(07) [8] 王栋,孟祥华. 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竞争力评价与提升策略[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9(18) [9] 郝金连,王国梁,安树伟. 省会城市竞争力实证研究[J].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3) [10] 邱旭辉. 浙江省城市竞争力实证分析[J]. 现代商业. 2008(35)

公司核心竞争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架

公司核心竞争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架 一、对公司目标与战略的回忆与阐释 1、对公司经营目标及战略的简要描述 短期目标:2—4年时刻,销售收入排名挤身世界半导体材料行业的前10名; 长期目标:10—20年时刻,销售收入排名挤身世界半导体材料行业的前5名; 战略:以我们专门的技术、人才和成本的优势,做好行业巨人的战略合作伙伴。 2、对公司短期目标与战略的详细阐释 2.1、短期目标的阐释: 2—4年时刻,销售收入排名挤身世界半导体材料行业的前10名,销售收入达10亿人民币。(截止年份:2008年) 做国内半导体材料行业的领先者,成为国内目标客户的首选。 做国际半导体材料行业产业升级换代的及时补充者,成为国际目标客户降低成本的首选,直至战略合作供应商。 2.2、战略重点的阐释 技术开发:连续的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适时用全新的产品或新工艺方法制造的产品满足顾客的需要。 人才素养:确保技术人员在国内同行业中技术水平的一流,能适时跟踪和把握国际上的技术进展态势,能及时做出创新性的技术开发和工艺改进;确保治理人员的国际视野和务实作风,能充分借鉴行业内的最佳实践,并能及时按照公司经营重点的转移对治理进行适时优化。 比较成本: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充分发挥比较成本优势;国际上保证高品质的低成本优势,国内保证高品质的竞争性价格优势。 二、从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后续增长和风险操纵等五个方面对公司战略做出阐释 财务方面:在满足目标顾客需求的基础上,实现收益的连续稳固增长;最大限度的发挥现有资产的价值,实现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低成本运营。

顾客方面:我们要保证向目标顾客及时提供符合顾客要求(顾客的技术标准和产品标准)的产品和服务,对顾客的任何埋怨做出负责任的适时反馈,树立公司在顾客心目中务实、诚信的形象,以实现对已有顾客的保持和新顾客的开发(专门保证对国际上战略性顾客的爱护与开发),保证我们市场占有率的连续增长。 内部流程方面:为连续持续的满足顾客的需求,最大限度的保证产品的低成本优势,我们要保证适度的产品创新和适时的工艺创新,优化产品的制造流程,实现产品制造的准时、高效、品质、安全和低成本。 后续增长方面:我们要保证高素养的职员和战略性技术的储备与开发,保证各项制度体系的适时完善和严格实施,实现职员、组织、制度体系之间的和谐,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基础上兼顾实现职员价值。 5、风险操纵方面:我们要本着稳健经营的原则,根植于硅材料那个我们安身立命的主营业务及其有关领域,保持组织意识的平复与清醒,保证任何一项决策都要围绕着把企业做精、做细、做实、做强,保证决策质量;在日常运营中要兼顾长、短期业绩的均衡,实现有所为和有所不为,保证现金流的充足,保证财务安全。 三、从公司目标与战略要求动身,在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后续增长和风险操纵等五个方面确定衡量公司核心竞争能力所需考虑的评判指标体系 1、构建衡量公司核心竞争力评判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体现公司整体性战略规划,紧扣目前及今后的工作重点,以评估公司目前的竞争能力和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为最终目标。 评判指标体系重点突出、简洁明了、环环相扣,抓要紧矛盾。 评判指标要具备综合性、可度量,指标间有因果关联。

XXXX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

2010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中国城市排名2010---内含2010年江苏省城市排名(搞笑版)及湖北各城市经济分析 2010年09月17日星期五22:01 中国网北京4月26日讯中国社会科学院今日发布2010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蓝皮书指出,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前十是香港、深圳、上海、北京、台北、广州、天津、高雄、大连、青岛。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倪鹏飞表示,中国城市竞争力的总体报告可以用五句话来概括:东南沿海相对下降,北部中部快速提升;五区域分享前十名,沿海城市北进南退;全国城市整体起飞,潜力城市各具特色;东南优势略有下降,全国城市建差距缩小;省区城市竞争力逆转,中西部省份增长迅速。 倪鹏飞表示,去年是四区域分享前十名,今年是五区域分享前十名。再细分一下,在前十名里,珠三角有三个城市,长三角只有一个城市,台湾地区有两个城市,环渤海有三个城市,东北地区过去没有,今年已经有一个城市大连,沿海城市竞争力北进南退。 2010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发布暨中国城市竞争力研讨会26日上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中国网进行了现场直播。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研究所倪鹏飞博士牵头,两岸四地城市竞争力专家共同携手,国内著名高校、国家权威统计部门和地方科研院所近百名专家历时大半年时间联合完成,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于2010年4月26、27日分别在北京

和香港发布。 2010年中国城市GDP排行前70名 1、上海市14900.93亿元增长8.2%(沪) 2、北京市11865.9亿元增长10.1%(京) 3、广州市9112.76亿元增长11.5%(广东1) 4、深圳市8201.24亿元增长10.5%(广东2) 5、天津市7500.8亿元增长16.5%(津) 6、苏州市7400亿元增长11%(江苏1) 7、重庆市6527亿元增长14.9%(渝) 8、杭州市5098.66亿元增长10%(浙江1) 9、无锡市5000亿元增长11.5%(江苏2) 10、青岛市4900亿元增长11%(山东1) 11、佛山市4814.50亿元增长13.5%(广东3) 12、武汉市4500亿元增长13%(湖北1) 13、大连市4410亿元增长15%(辽宁1)

城市文化研究

序号:————— 编码:————— “挑战杯”济宁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复赛作品正文 作品名称:城市文化研究 系全称:信息技术系 申报者姓名 (集体名称):毕晓宁 类别: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 □科技发明制作A类 □科技发明制作B类

城市文化研究 济宁学院信息技术系06级1班毕晓宁 城市是什么?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第八十章) 在低级野蛮社会中,各个部落常住的家是用栅栏围起来的村落。……在中级野蛮社会中,开始出现了用土坯和石头盖造的群宅院,好似一个碉堡。但到了高级野蛮社会,在人类经验中首次出现了以环形垣垒围绕的城市,就表明已经有了稳定、发达的田野农业,已经有了成群的家畜,有了大量的商品贸易,有了房产和田产,……人们逐渐感到需要行政长官和法官,需要大大小小的文武官吏,还需要一套措施来征募军队和维持兵役,那就需向公众征收赋税。 ----摩尔根《古代社会》 城市在西方自古代就出现了,古希腊文明的标志就是城邦的繁荣。罗马帝国时代大规模城市已经出现,当时的罗马城据说已有几十万人口。那个时候城市主要是消费场所和政治中心,功能较为单一。罗马帝国解体以后,采邑成为欧洲主要的经济形式,商品交换的数量和规模一时跌入谷底,城市也随之衰败。封建时代初期,许

多城市的建筑毁于火灾,城市的人口由于瘟疫大幅度减少,蛮族入侵则摧垮了城市的权力基础。"在西罗马帝国城市"遗址"的围墙内只住有少数居民和一名军事、行政或宗教的首领。城市首先是主教驻在地,寥寥无几的世俗人聚居在相对来说多得多的教区周围;经济生活局限在一个小地方,也就是交换日常必需品的市场内。"城市的复兴是从12世纪开始的,其标志是商业的发达、人口的增加、行政中心的形成等。 商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关系密切起来以后,欧洲封建时代的以自给自足为标志的采邑经济便开始瓦解。在思想和观念方面,与商业文明相关的的变化随之发生。商业的发展导致衡器和量具的标准化和普及化,商品交换的频繁使人们感到交换工具(衡器和量具)标准化的重要性,守时、讲信誉等观念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商业世界观在城市中得以流行。结果"一是经济上强迫接受衡具和量具的发明,结束了城市建立以前质朴的交换,二是军事上强迫接受城墙,从此隔离代替了亲近。" 一,城市人口的发展(popuiation deveiopment) (1)人口数量的发展 城虽大,人虽众,无过三千家者。(《战国策. 赵策》) 宜阳之城方百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战国策.》) 临淄之中七万户,……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如雨,家殷人足。(《史记. 苏秦列传》)隋唐以来,开始出现了百万人以上的大都市。隋唐首都长安、

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建设

.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建设 作者:曹阳来源:添加日期:11年03月01日 城市文化是一门城市管理科学,它不是单指某一特定的城市文化设施、市民的知识水平、教育程度高低等狭隘的文化现象,而是包括了城市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及其所形成的管理系统。 一、城市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城市文化是一门综合管理城市的学科,是城市组织体系的基本架构和行动方略的指导系统。城市文化的构成要素有城市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建筑文化、自然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它们是自然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结合,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城市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1、培育具有现代素质的市民。市民是城市的主体,是城市社会文明的创造者和体现者,也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城市市民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广大市民只有不断增强城市意识、开放意识、法制意识和现代生活环境意识,促进一个城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精神风貌,有浓郁的崇文意识、有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个城市才能现代化。 2、塑造城市形象文化。城市形象文化主要指城市的外观形象,它包括城市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时尚的外观形象。诸如,城市的空间布局,建筑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道路,广场,公园,雕塑,路灯,栏杆,甚至路牌和广告等等。独特的文化来源于独特的自然和生态环境,所以,要建设和谐城市就必须充分认识自己城市的自然特色,保护自然和城市的文化特色。城市的发展是以健康的自然环境为前提的,自然环境是孕育城市文化的摇篮,因此,只有遵从自然规律的城市发展,才能产生经久不衰的城市文化。 3、充分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表现,是一个城市文化个性的生动体现,也是一个城市最独特的文化优势。历史文化使一个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充分挖掘利用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历史文物和文物依存的周边环境,是树立城市文化个性、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捷径之一。历史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资产,它可以与旅游、文化产业联姻,产生投入小、回报大的经济效益,它所起的品牌效应,绝非商业铺面和房地产等近期利益所能比拟的。 4、有繁荣发达的文化产业。所谓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文化娱乐产业、影视及音像制品业、新闻出版业、文化旅游业以及一些与文化相关的美食、美容、时装、休闲、美术品产业等等。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既可以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也可以极大地提高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

湖南省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省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作者:周海燕来源:红网添加日期:10年05月18日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化战略的实施,城市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城市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十五”期间,各地政府均致力于推进城市化进程,不断提高城市竞争力。特别是新经济和全球化使城市之间的竞争空前激烈而广泛,为应对新经济和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挑战和竞争,提升城市竞争力成为共识。客观地测度城市竞争力并进行分析和比较,明确城市所处的环境和地位、优势和劣势,可为科学地制定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指明方向。省城市化进程较慢,中心城市规模较小,综合实力较弱,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不甚明显,直接影响到全省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本专题研究运用定量的方法,通过构建省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模评价型,对全省地级市城市竞争力进行评价和分析,并提出若干增强竞争力的对策和措施。 一、国外城市竞争力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竞争力的概念最早来源于企业管理研究。目前,竞争力已被引入区域和城市领域研究中,城市竞争力(urban competitive power)不同于企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主要表 现为城市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强弱,其本质是城市为发展而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其战略目标是促进城市及其所在区域社会经济的高效运行和持续发展,其最终目的是创造最适宜于人类生活的栖居地。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于城市竞争力及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不仅受到国外经济学、地理学、城市规划相关学者的日益关注,同时也受到各级政策决策者的日益关注。学者们从各个不同层面对城市竞争力进行了研究,如,Iain Begg,Martin Boddy,Paul Cheshire,Jensen,Butler等人对城市之间的竞争过程进行研究;D Arcy,Keogh,Rogerson,Gordon等人对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因素及其竞争后果进行了研究,包括地方生活质量、房地产市场、劳动力市场、接近电信网络、在协作网获得外部经济性、市场需求和有效的组织结构等。另有一些学者研究了城市竞争的尺度问题。波特(M E Porter)从产业角度研究竞争,认为生产因素、市场需求、相关与辅助产业、企业的策略、结构与竞争对手、机遇、政府是影响各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六大因素,并构建了“钻石模型”。美国有专门从事“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机构;英国在20世纪90年代就城市竞争力出台了一系列“白皮书”;OECD针对城市竞争力,特别是“新经济”、“新产业”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作了相关的报告。2000年5月,世界银行和世界议会在华盛顿举办了“城市竞争力全球会议”。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国际管理与发展研究所(IMD)在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过程中形成了国家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原则、方法和指标体系并逐渐得到认可,其公

华为公司公司级关键绩效指标(KPI)体系

“建立完善统一、合理、平衡,不断强化公司整体核心竞争力和以责任结果为导向的价值评价体系。” “减人、增产、增质、增效,以及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是我们考核各级干部能力的主要指标。” ——摘自《99年管理要点》刊号:第80期 标题:各系统对公司级KPI体系的讨论意见 2月3日到2月5日,公司各系统对“华为公司公司级关键绩效指标(KPI)体系(草案)”进行了认真讨论。经过讨论,对本次制订公司级KPI 的思路、原则有了更深入和更具体的理解,尤其是增强了对强化公司整体核心竞争力、形成连带责任和坚持最终成果导向的价值评价体系的全面理解。 研发系统的讨论要点及修改建议 大家共同感到,本次公司级KPI体系简练、重点突出、主线清晰,兼顾了公司规模的成长扩张,人均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控制,指标间相互制约,有利于形成面向市场最终成果的良好运作模式和运作机制。 讨论的焦点集中在几个关键矛盾上。(1)强调了新产品销售额比率的增长,会不会忽视老产品的稳定和优化;(2)强调了成本控制,会不会忽视质量;(3)强调了人均新产品毛利的增长,会不会产生短期行为,只重视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利益和潜力的增长;(4)如果市场部不积极销售新产品,影响了研发系统关键绩效指标的达成怎么办。 经过反复讨论和争论,大家的认识逐渐趋向下述观点: (1)新产品销售比率和人均新产品毛利的增长,是研发系统对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的责任和贡献,为了防止可能发生的短期行为,应对“新产品”的概念合理定义,使之能够包括老产品的优化与稳定,以及为进入新的市场领域对老产品的完善和改进。此外,为防止短期行

为,应坚持数年地推行这一指标体系,以形成有利于长期效益增长和公司潜力增长的研发系统运行机制。 (2)以新产品销售比率增长率和人均新产品毛利率考核研发系统,最直接的效果是促使在开发中降低新产品成本,在设计中构建成本优势,尽管没有直接强调质量和稳定性的指标,但由于质量和稳定性是造成成本上升的重要原因和影响新产品销售的主要原因,因此研发系统在分解公司级KPI指标时,必须把提高产品质量和稳定性放在突出位置。 (3)为了进一步强调质量和稳定性的重要性,降低质量成本,建议将“技术和元器件复用率提高率”指标,更换为“用服费用率降低率”指标。以体现研发系统必须对产品寿命周期成本负责,促进中研、中试、用服的一体化。 (4)研发系统KPI指标的完成依赖营销和其他系统,而营销系统和其他系统KPI指标的完成也依赖研发系统,这正体现了任总要求在指标设计中要相互制约的思路,有利于打破与部门界限,促进部门之间的协作。 采购系统的讨论要点和修改建议 采购系统在讨论公司级KPI指标时,特别对“准时合格物料采购率增长率”指标中的“准时”(是否该用“及时”)进行了充分地讨论。 主张采用“准时”概念的同志认为,它强调的是满足采购计划要求,有利于促使生产系统提高物料需求的计划性,进而提高采购的计划性,改善物料供应。供应链管理和降低物料采购成本,这与公司正在引进实施的IBM的物料采购系统的理念是一致的,从而有利于全面提升公司采购系统的管理水平和保障程度,加快与国际接轨。而强调“准时”,绝不意味着忽视“及时”供应的责任,采购系统必须保持对生产系统物料要求及时作出响应的责任和能力,但双方都应朝着提高计划性的目标努力。

如何评价广州这座城市

如何评价广州这座城市 很多人认为,上个世纪90年代,风靡大江南北的流行音乐,是广州文化的巅峰,因为只有那时广州的文化才走向了全国。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评价广州的范文,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评价广州范文1 而其实,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广州的强大正在于其极具生命力的草根文化。无人售票、饭后打包、AA制,这些当年让初到广州的人无不瞠目结舌的行为习惯,如今已渗透到了全国。看似不起眼的日常细节,改变着每一个来到广州的人,他们慢慢接受并慢慢被改变,然后又被他们带回家乡,进而改变了很多地方的生活方式,影响至今。 20XX年广州市GDP突破了2万亿广州为什么成为全世界唯一千年不衰的商业城市?广州在地理条件上,就是全世界少有的“福地” 地理环境、地缘优势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广州这座城市两千多年来从未中断过的文化张力以及她给这座城市的人们所带 来的从容、淡定、开放、包容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难得的“规

则意识”,并且把这种“规则意识”转化为市场经济中的契约精神,降低了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带来了商业的持续繁荣。 骨子里的包容,深藏于民间的开放 1995年,24岁的青年丁磊从宁波来到广州,创办网易。8 年后,他成为全国首富。他曾坦诚地说过这样一段话:“在我的心目中,广东是一片真正的热土。我在广州的城中村住过,从零起步,广东包容我、接纳我,给我机会。” 评价广州范文2 1992年,许家印从河南舞阳钢铁厂辞职后先到深圳,在站稳脚跟后,他自告奋勇到广州成立一个新的分公司,许家印带着一个司机三个员工奔赴广州,在城中村租了三间小屋子,随后凭借珠岛花园项目一战成名。 1996年,许家印在广州注册成立恒大地产,开始了独自创业,这年他38岁。22年后的今天,许家印已经成为全国首富。恒大足球两次夺得了亚冠联赛的冠军,一时风光无两。 这个城市的舞台中心,似乎一直都是外来的创业者处在聚光灯下。而本土成长起来的知名人物,你记得几个? 这并不是偶然。在黄埔古港的南海神庙,有一座达奚司空塑像——一位皮肤黝黑、高鼻深目的外国人,左手举于额前,作望海状。传说,达奚司空是唐朝波罗国(今印度)一名海员,回程时

2014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

一、2014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 城市的综合实力是一个城市整合自身经济资源、社会资源、环境资源与文化资源参与区域资源分配竞争及国际资源分配竞争的能力。 《GN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涵盖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四大系统,由包括综合经济竞争力、产业竞争力、财政金融竞争力、商业贸易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社会体制竞争力、环境/资源/区位竞争力、人力资本教育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和文化形象竞争力等在内的10项一级指标、50项二级指标、217 项三级指标构成。

二、2014中国城市成长竞争力排行榜 城市成长竞争力就是城市在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充分挖掘其潜在的潜能,不断完善城市的社会组织体制,展示其创新活力并依据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规律逐步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的能力。 《GN中国城市成长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由实力指数、潜力指数、活力指数、能力指数四大指标综合而成,包括4项一级指标,29项二级指标,67项三级指标。

三、2014中国城市资产质量排行榜 城市资产质量的特点是:城市发展动力强、经济运行良好、财政风险可控、负债率较低、投资环境较好、城市发展具备可持续性。 《GN中国城市资产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由包括城市实力指数、城市资源指数、城市财政管理与无形资产指数、城市发展动力指数4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80项三级指标构成。

四、2014中国城市十大风云首脑排行榜 风云首脑主要特征是:具国际国内影响力,领导、决策、学习、创新能力强,组织能力突出,性格魅力独特,对突发事件有很强的反应和处置能力。 《GN中国城市首脑经营管理素质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由包括个人能力、城市经济影响力、社会影响力、环境影响力等4项一级指标、36项二级指标构成。

[创意,城市发展,产业]文化及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研究

文化及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民众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创意产业开始逐步走入公众视野。从总体上看,文化创意产业对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竞争力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本文就文化及创新产业与城市发展进行相关研究,希望能对我国城市相关发展带来的一定启发性建议。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城市发展 0 前言 随着我国总体经济增长速度的不断放缓,文化创意产业这一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经济发展的手段早已成为我国相关学界的研究热点。不夸张地说,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称得上是一个城市的新型发展动力,更是城市本身竞争力的综合表现,所以对文化创意产业及城市发展进行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 1 我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政府着重提出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便踏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在我国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1 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可持续快速发展态势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民众的消费结构开始不断变化,原本以日常消费为主的消费结构开始向文化休闲消费转变,这种变化使我国各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开始了高速发展。据有关权威机构调查,在前几年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中,中国平均文化创意产业增速平均达到23.5%,比当时我国的GDP增长速度快了近一倍,由此可见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其发展潜力。现阶段,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发展大多还只局限于大型城市,一般来说,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得也会较为迅速,而发展迅速的文化创意产业又会反哺当地经济发展,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结构,促进城市整体的发展与城市地位的提升。[1] 1.2 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取得了一定发展成效 随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在大型城市中的蓬勃发展,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数目,而其在我国GDP中所占的比重也在逐年增长,现阶段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结构呈现出以高科技企业为主体,以此带动其他产业共同发展的结构形式。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电影行业、动漫行业、游戏行业以及网络出版业都处于飞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和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多种新型技术的出现也使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更为红火,毫不夸张地说,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初步获得了一定发展成效。 1.3 城市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城市转型的新动力 在我国,所谓支柱产业,指的是相关地区产业增加值超过GDP比重的6%。按照这一标准进行计算,早在2004年,我国的首都北京其文化创意产业便已成为其支柱产业之一。此外,

论城市文化在城市品牌中的效应——以广州市为例

论城市文化在城市品牌中的效应 ——以广州市为例 [摘要] 一个城市是否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它的文化资源、文化特色、文化品位、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城市是以文化来论输赢的。在建设城市品牌的过程中,文化具有其重要作用,品牌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本文围绕城市文化与城市品牌建设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以广州市的的文化与品牌相关现象为例,尝试论述城市文化在城市品牌中的效应,从而指出高度重视和推进文化建设,提高城市文化品位,精心塑造城市形象和打造城市品牌的重要性。 [关键词]城市文化城市品牌城市建设岭南饮食文化广州文化形象 城市文化建设和城市品牌建设是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元素,是塑造这个城市形象的系统工程。它为城市发展提供软环境支持,其先进的理念和符合时代规律的特点引领了城市新一轮的发展浪潮,使城市自身发展与时代潮流相统一,并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城市发展观念。城市文化推动着城市创新,开创了以品牌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新的世纪,我国的城市文化建设和城市品牌建设应面向世界,以建设富有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为主题,以挖掘和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增强文化中心功能为主线,全面推进现代化城市的文化品牌建设。 广州形象 一、广州的城市文化特征 广州是一座有着28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长盛不衰。二千多年前司马迁的《史记》所列举当时全国十九个著名都会中岭南的唯一大都会,而近年的考古发现表明,广州又是秦汉时期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城市。同时,广州又是整个岭南文化圈层的核心,地处珠江三角洲,其远在秦汉时代创造的南越文化就已经奠定了广州城市文化的形态。广州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时刻散发着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岭南园林、岭南盆景、岭南画派、粤剧、岭南园林、骑楼、广雕、广彩、广绣,等等,这些都是广州的岭南文化典型。 广州的民俗文化也同样源远流长。如迎春花市、龙舟竞渡、粤剧、曲艺、广东音乐、粤讴、木鱼、南音、咸水歌、私伙局、沙湾飘色,等等。花市,又称除夕年宵花市,是除夕广州全民性的鲜花集市。据史书记载,广州迎春花市最早现在唐朝末期。鸦片战争后,除夕花市逐渐在广州形成,成为岭南社会文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广州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迎春花市活动已成为广州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内容。 综上所述可知,广州市给世人以如下的城市文化形象特征: 1、历史延续性。自公元前214年秦统一岭南,建筑番禺城以来,至今广州建城历史已有2200多年。两千多年来,广州城中心一直未变,只是由小到大不断扩展,这种城市历史延续不变

我国城市文化印象与发展瞻望

我国城市文化印象与发展瞻望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城市是国家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的集中体现,是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形象而具体的反映。城市能够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我以为,想要城市又好又快发展,不仅要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还要重视城市文化、解放文化力。换句话说,缺乏文化魅力的城市不能算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我国已经进入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应当把进一步认识城市文化、增强文化活力、推动文化繁荣、建设各具特色的城市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怀此愿望,本文就我国城市文化印象、存在的文化误区和对城市文化发展的瞻望,谈谈一孔之见。 一、城市文化印象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我国大城市迅猛发展,中小城市缓慢发展,小城镇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城市里的棚户区被大量改造,狭窄的道路拓宽了,黑烟滚滚的工厂烟囱被拆除了,一座座立交桥出现了。高楼大厦纷纷拔地而起,高档住宅楼和居住区星罗棋布,旧城区和“夺中城”旧貌换新颜,开发区跃然而上。我国的城市发展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每当我们到达一座城市,看到的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城市建设景象。可以说,这是我国城市

发展史上划时代的辉煌。 在我国城市发展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如果从文化的高度与深度来考量,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来衡量,不能不说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从对笔者所到过城市的印象来看,主要表现为水泥的城市、失忆的城市、堵车的城市、热饼的城市、分异的城市与脆弱的城市,这些都是应当引起注意的文化现象。人们不仅需要物质世界与物质文明,还需要精神世界与精神文明。上海世博会提示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就是要追求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非常丰富的境界,既要安居乐业,又要赏心悦目,使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得到充实和满足。一座城市如果生产蓬勃发展,经济发达,但缺乏城市文化或文化畸形,那么绝不是人们所追求的美好城市。我们常说,未来城市的竞争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竞争。 所谓“水泥的城市”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城市里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形成了一座座水泥森林。人们生活在远离自然的水泥环境中,出门是楼,回家是楼,到处是楼,给人一种封闭、压抑、冷漠的感觉,从而产生对自然环境和开放空间的渴望。二是城市地面的水泥化程度越来越高,使地面的透气性、渗水性大大降低,城市缺乏生气。城市道路是水泥路面,人行道是水泥板,钢筋混凝土立交桥和高架桥穿越城市,城市城市的护堤也是水泥砌筑的,城市广场的水泥覆盖率很高,城市以园也出现水泥化倾向。三是人们居住在钢筋混凝土构成的高层住宅楼里,早出晚归,相互接触的机会很少,邻里之间不相往来。城市居民的社会文化生活显得十分单调、

公司核心竞争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架

公司核心竞争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对公司目标与战略的回忆与阐释 1、对公司经营目标及战略的简要描述 ?短期目标:2—4年时刻,销售收入排名挤身世界半导体材料行业的前10名; ?长期目标:10—20年时刻,销售收入排名挤身世界半导体材料行业的前5名; ?战略:以我们独特的技术、人才和成本的优势,做好行业巨人的战略合作伙伴。 2、对公司短期目标与战略的详细阐释 2.1、短期目标的阐释: ?2—4年时刻,销售收入排名挤身世界半导体材料行业的前10名,销售收入达10亿人民币。(截止年份:2008年) ?做国内半导体材料行业的领先者,成为国内目标客户的首选。 ?做国际半导体材料行业产业升级换代的及时补充者,成为国际目标客户降低成本的首选,直至战略合作供应商。 2.2、战略重点的阐释 ?技术开发:持续的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适时用全新的产品或新工艺方法制造的产品满足顾客的需要。

?人才素养:确保技术人员在国内同行业中技术水平的一流,能适时跟踪和掌握国际上的技术进展态势,能及时做出创新性的技术开发和工艺改进;确保治理人员的国际视野和务实作风,能充分借鉴行业内的最佳实践,并能及时依照公司经营重点的转移对治理进行适时优化。 ?比较成本: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充分发挥比较成本优势;国际上保证高品质的低成本优势,国内保证高品质的竞争性价格优势。 二、从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后续增长和风险操纵等五个方面对公司战略做出阐释 1、财务方面:在满足目标顾客需求的基础上,实现收益的持续稳定增 长;最大限度的发挥现有资产的价值,实现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低成本运营。 2、顾客方面:我们要保证向目标顾客及时提供符合顾客要求(顾客的 技术标准和产品标准)的产品和服务,对顾客的任何抱怨做出负责任的适时反馈,树立公司在顾客心目中务实、诚信的形象,以实现对已有顾客的保持和新顾客的开发(尤其保证对国际上战略性顾客的维护与开发),保证我们市场占有率的持续增长。 3、内部流程方面:为持续不断的满足顾客的需求,最大限度的保证产 品的低成本优势,我们要保证适度的产品创新和适时的工艺创新,优化产品的制造流程,实现产品制造的准时、高效、品质、安全和低成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