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知识第3节

专业知识第3节
专业知识第3节

一、A

1、治疗流行性脑膜炎,下列药物中应首选

A.磺胺嘧啶

B.磺胺甲基异嘿唑

C.甲氧苄啶

D.磺胺醋酰

E.柳氮磺吡啶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磺胺嘧啶血浆蛋白结合率较低,易透过血脑屏障,可用于治疗流行性脑膜炎。

2、下述磺胺药中,蛋白结合率最低,容易进入各种组织的是

A.磺胺二甲基嘧啶

B.磺胺甲嗯唑

C.磺胺嘧啶

D.磺胺间甲氧嘧啶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磺胺嘧啶与血浆蛋白结合较少,容易进入各种组织。

3、不考虑药物剂量,下列反映了药物能够产生的最大效应的名词是

A.药物效价强度

B.最大效能

C.受体作用机制

D.治疗指数

E.治疗窗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最大效能反映药物能够产生的最大效应。

4、药物吸收到达血浆稳态浓度时意味着

A.药物作用最强

B.药物的吸收过程已完成

C.药物的消除过程正开始

D.药物的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达到平衡

E.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到平衡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当药物的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达到平衡时,才能保持稳态血药浓度,因此答案为D。

5、口服苯妥英钠几周后又加服氯霉素,测得苯妥英钠血浓度明显升高,这现象是因为

A.氯霉素使苯妥英钠吸收增加

B.氯霉素增加苯妥英钠的生物利用度

C.氯霉素与苯妥英钠竞争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苯妥英钠游离增加

D.氯霉素抑制肝药酶使苯妥英钠代谢减少

E.氯霉素诱导肝药酶使苯妥英钠代谢增加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苯妥英钠为肝药酶的诱导剂,可以加速其他受同种肝药酶代谢的药物的代谢过程。

6、体液的pH影响药物的转运及分布是由于它改变了药物的

A.水溶性

B.脂溶性

C.pKα

D.解离度

E.溶解度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大多数药物为弱酸或弱碱性,pH影响其解离程度,也就影响了药物的跨膜过程,因此将影响药物的转运及分布。

7、药物的血浆t1/2是指

A.药物的稳态血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B.药物的有效血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C.药物的组织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D.药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E.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下降一半的时间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血浆t1/2是指药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8、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按一定时间间隔连续给予一定剂量,血药浓度达到稳定状态时间的长短决定于

A.剂量大小

B.给药次数

C.半衰期

D.表观分布容积

E.生物利用度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与给药次数和间隔有关。当按一定时间间隔连续给予一定剂量,仅与半衰期有关。

9、某药在体内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在其吸收达高峰后抽血两次,测其血浆浓度分别为1 50μg/ml及18.75μg/ml,两次抽血间隔9小时,该药的血浆半衰期是

A.1小时

B.1.5小时

C.2小时

D.3小时

E.4小时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药物消除公式为At=Aoe-kt,即18.75=150e-9k,k=0.231,t1/2—0.693/k=0.693/0.231=3小时。

10、某药半衰期为36小时,若按一级动力学消除,每天用维持剂量给药约需多长时间基本达到有效血药浓度

A.2天

B.3天

C.8天

D.11天

E.14天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连续用药须经至少5个半衰期达到稳态血药浓度,因此约至少180小时,即约8天。

11、患者女性,55岁。患充血性心衰,采用利尿药治疗。药物X和Y具有相同的利尿机制。5mg药物X与500mg药物Y能够产生相同的利尿强度,这提示

A.药物Y的效能低于药物X

B.药物X比药物Y的效价强度强100倍

C.药物X的毒性比药物Y低

D.药物X比药物Y更安全

E.药物X的作用时程比药物Y短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药物效价强度是指达到某效应的药物剂量,5mg药物X与500mg药物Y能够产生相同的利尿强度,即相同的效应,其剂量比为100倍,效价强度强100倍。

12、某人接受抗哮喘的药物治疗,医生称所用药物具有较高的治疗指数。下面说法是对有关该药治疗指数的最佳描述的是

A.该药的血浆药物浓度需要严密监测

B.该药能够通过血脑屏障

C.该药具有广泛的药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D.该药无严重的不良反应

E.该药药效的最大效应大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较高的治疗指数是指该药的毒性剂量远远高于该药的治疗剂量,因此在治疗剂量下该药的毒性反应小,即无严重的不良反应。

13、大多数药物通过生物膜转运方式是

A.主动转运

B.被动转运

C.易化扩散

D.滤过

E.经离子通道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大多数药物跨膜转运的方式是被动转运。

14、苯巴比妥类药物对肝药酶的影响

A.诱导肝药酶活性,降低自身代谢,产生耐受性

B.诱导肝药酶活性,加速自身代谢,产生耐受性

C.抑制肝药酶活性,加速自身代谢,产生耐受性

D.诱导肝药酶活性,加速自身代谢,不产生耐受性

E.诱导肝药酶活性,降低自身代谢,但不产生耐受性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苯巴比妥类有肝药酶诱导作用,使肝脏药物代谢酶活性增高,加速巴比妥类药物代谢,是产生耐受性、依赖性的原因。

15、某碱性药物的pKa=9.8,如果增高尿液的pH,则此药在尿中

A.解离度增高,重吸收减少,排泄加快

B.解离度增高,重吸收增多,排泄减慢

C.解离度降低,重吸收减少,排泄加快

D.解离度降低,重吸收增多,排泄减慢

E.排泄速度并不改变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碱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中解离减少,非离子型药物增多,容易跨膜,因此重吸收增加,排泄减慢。

16、药物吸收到达血浆稳态浓度时意味着

A.药物作用最强

B.药物的吸收过程已完成

C.药物的消除过程正开始

D.药物的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达到平衡

E.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到平衡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当药物的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达到平衡时,才能保持稳态血药浓度,因此答案为D。

17、dC/dt=-KCn是药物消除过程中血浆浓度衰减的简单数学公式,下列叙述中哪项是正确的

A.当n=0时为一级动力学过程

B.当n=1时为零级动力学过程

C.当n=1时为一级动力学过程

D.当n=0时为一房室模型

E.当n=1时为二房室模型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dC/dt=-KCn公式,定义为n=1时即为一级动力学过程,即dC/dt=-KC。

18、体液的pH影响药物的转运及分布是由于它改变了药物的

A.水溶性

B.脂溶性

C.pKa

D.解离度

E.溶解度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大多数药物为弱酸或弱碱性,pH影响其解离程度,也就影响了药物的跨膜过程,因此将影响药物的转运及分布。

19、药物的血浆t1/2是指

A.药物的稳态血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B.药物的有效血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C.药物的组织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D.药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E.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下降一半的时间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血浆t1/2是指药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20、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按一定时间间隔连续给予一定剂量,血药浓度达到稳定状态时间的长短决定于

A.剂量大小

B.给药次数

C.半衰期

D.表观分布容积

E.生物利用度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与给药次数和间隔有关,当按一定时间间隔连续给予一定剂量,仅与半衰期有关。

21、某药在体内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在其吸收达高峰后抽血两次,测其血浆浓度分别为150μg/ml及18.75μg/ml,两次抽血间隔9小时,该药的血浆半衰期是

A.1小时

B.1.5小时

C.2小时

D.3小时

E.4小时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药物消除公式为At=Aoe-kt,即18.75=150e-9k,k=0.231,t1/2=0.693/k=0.693/0.231=3小时。

22、某药的t1/2是6小时,如果按0.5g,每天三次给药,达到血浆坪值的时间是

A.5~10小时

B.10~16小时

C.17~23小时

D.24~30小时

E.31~36小时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连续用药须经4~5个半衰期达到稳态血药浓度,因此需要24~30小时。

23、某药的表观分布容积为40L,如欲立即达到4mg/L的稳态血药浓度,应给的负荷剂量是

A.13mg

B.25mg

C.50mg

D.100mg

E.160mg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Vd=D/C,D=Vd?C=40L?4mg/L=160mg。

24、某药半衰期为36小时,若按一级动力学消除,每天用维持剂量给药约需多长时间基本达到有效血药浓度

A.2天

B.3天

C.8天

D.11天

E.14天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连续用药须经5个半衰期达到稳态血药浓度,因此约180小时,即约8天。

25、pKa与pH的差值以数学值增减时,药物的离子型与非离子型浓度比值的变化为

A.平方根

B.对数值

C.指数值

D.数学值

E.乘方值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pH对弱酸性药物解离影响的公式为:10pH-pka=[解离型]/[非解离型];pH对弱碱性药物解离影响的公式为:10pKa-PH=[解离型]/[非解离型],因此,无论弱酸还是弱碱性药物,离子型与非离子型浓度比值的变化均为指数变化。

26、在碱性尿液中弱碱性药物

A.解离多,重吸收少,排泄快

B.解离少,重吸收多,排泄快

C.解离多,重吸收多,排泄快

D.解离少,重吸收多,排泄慢

E.解离多,重吸收少,排泄慢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碱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中解离减少,非离子型药物增多,容易跨膜,因此

重吸收增加,排泄减慢。

27、一个pKa8.4的弱酸性药物在血浆中的解离度为

A.10%

B.40%

C.50%

D.60%

E.9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pH对弱酸性药物解离影响的公式为:10pH-pKa=[解离型]/[非解离型],即解离度为:107.4-8.4=10-1= 0.1。

28、下列药物中哪一种药的吸收不受首过效应的影响

A.吗啡

B.普萘洛尔

C.氢氯噻嗪

D.利多卡因

E.硝酸甘油(舌下给药)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首关效应(首过消除)指口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后,首先进入肝门静脉系统,某些药物在通过肠黏膜及肝时,部分可被代谢灭活而使进人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药效降低。除口服外,有些药物还可经舌下给药或直肠给药,分别通过口腔、直肠和结肠的黏膜吸收,可避免首先通过肝代谢。

29、对治疗指数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A.值越大则安全范围越宽

B.值越小越安全

C.可用LD50/ED50表示

D.半数致死量(LD50)/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

E.可用动物实验获得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治疗指数(TI)用LD50/ED50表示。可用TI来估计药物的安全性,通常此数值越大表示药物越安全。

30、苯巴比妥过量中毒,为了促使其加速排泄,应

A.碱化尿液,使解离度增大,增加肾小管再吸收

B.碱化尿液,使解离度减小,增加肾小管再吸收

C.碱化尿液,使解离度增大,减小肾小管再吸收

D.酸化尿液,使解离度增大,减少肾小管再吸收

E.酸化尿液,使解离度减小,增加肾小管再吸收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因为巴比妥类药物是弱酸性药物,碱化尿液,可使其解离度增大,减少肾小管再吸收,加速药物排泄,减轻中毒症状。

31、若想快速达到稳态治疗浓度,下列哪种首剂剂量是正确的

A.首剂用量加倍

B.首剂用量减半

C.首剂用量因人而异

D.首剂用量按常规剂量

E.首剂用量依药物作用特点而定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维持量给药常需4~5个t1/2才能达到稳态治疗浓度,如果病人急需达到稳态治疗浓度以迅速控制病情时,可用负荷剂量给药法,即首次剂量加倍,然后再给予维持量,使稳态治疗浓度提前产生。

32、药物的生物转化和排泄速度决定其

A.副作用的多少

B.最大效应的高低

C.作用持续时间的长短

D.起效的快慢

E.后遗效应的大小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药物经生物转化和排泄后,在体内的有效血药浓度会显著下降,作用会逐渐消失。转化和排泄速度快的药物,其作用时间短。

33、为了维持药物的疗效,应该

A.加倍剂量

B.每天三次或三次以上给药

C.根据药物半衰期确定给药间隔

D.每2小时用药一次

E.不断用药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药物半衰期,间隔一个半衰期用药,保持稳态血药浓度。

二、B

1、A.研究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合用或先后序贯使用时引起的药物效应强度和性质的变化

B.在研究、考察药物疗效时,观察药物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变态反应、继发性反应等不

良反应

C.评价新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对上市药品的再评价,对药物不良反应的监察等

D.研究药物在正常人和患者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规律性,

E.研究药物对人体(包括健康者、患者和特殊人群)的生理、生化功能的影响与临床疗效,阐明药物作用原理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1>、药效学研究是指

A.

B.

C.

D.

E.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机制。

<2>、药动学研究是指

A.

B.

C.

D.

E.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处置的过程。包括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或称代谢)、排泄及血药浓度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

<3>、毒理学研究是指

A.

B.

C.

D.

E.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毒理学研究是指在研究、考察药物疗效时,,观察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变态反应、继发性反应等不良反应。

<4>、药物临床试验研究是指

A.

B.

C.

D.

E.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新药的临床研究包括评价新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对上市药品的再评价,对药物不良反应的监察等。

<5>、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是指

A.

B.

C.

D.

E.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是指研究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合用或先后使用时引起的药物效应强度和性质的变化。

第三节比热容(第一课时)

第三节比热容第一课时 课前导学 1.利用电加热器来加热水和食用油。电加热器每秒放出的热量是的,当它浸没在液体中时,可认为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 2.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该物理量用符号表示,它的单位是,符号是。 3.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所放出的热量,与它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数值上也等于它的。比热容是反映物质的物理量。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 4.由比热容表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砂石,要使它们上升同样的温度,水会吸收更多的。 课堂精练 知识点1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的情况 1.我们猜想: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质量和物质的种类有关,为了验证猜想,我们制定了两个计划: A.让研究对象都升高相同的温度,然后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 B.让研究对象都吸收相同的热量,然后比较它们升高温度的高低 (1)实验室准备了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两个相同的烧杯、两支温度计、天平、铁架台、适量的水和煤油。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仪器。 (2)使用天平的目的是:。 (3)能够准确地控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是本次实验成败的关键。在提供的热源中,你认为选用比较合理,理由是。 (4)水和煤油都升高相同的温度,通过比较,来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 (5)从两个计划中,任选一个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2.下列事实,最能说明物质吸收的热量跟物质种类有关的是( ) A.体积相同的两杯水温度都升高了10℃,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B.质量相等的两块铜温度分别升高5℃和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C.体积相等的水和煤油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D.质量相等的水和铜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同 知识点2 比热容 3.砂石的比热容为0.92×103J/(kg·℃)读作。若某个铜球的比热容为0.39×103J/(kg·℃),则半个铜球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__。 4.下列各种情况下比热会发生变化的是() A.一杯水倒去一半B.水凝结成冰 C.一块铁加工成铁屑D.15℃的水变成45℃的水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试题和答案

基础知识答案 一、选择题 1.E接口是指:(A) A.MSC与MSC间的接口 B.MSC和HLR的接口 C.HLR和VLR的接口 D.VLR和VLR的接口 2. 国内备用网的信令点编码为(B)位。 A.24 B.14 C.8 D.16 3. 在蜂窝通信系统中在满足同频保护比时,能够采用(A)技术,提高频谱利用率。 A.频率复用技术 B.时分技术 C.码分技术 4. 两台计算机通过以太网口用网线直接相连,网线制作时应该按照以下哪种方式(A) A.1和3交叉,2和6交叉 B.1和6交叉,2和3交叉 C.4和5交叉,2和3交叉 D.1和3交叉,4和5交叉 5. CCS7信令网脱离于通信网,是一种支撑网,其三要素是:(A) A.SP.STP和Signalling Link B. SP.LSTP和HSTP C.SP.LSTP和Signalling Link D. SP.HSTP和Signalling Link 6. 七号信令系统结构遵循OSI结构,以下部分那些不属于应用层:(D) A.BSSAP B.INAP C.MAP D.SCCP 7.既是MTP 的用户又是SCCP 的用户的功能实体是:(B) A.TUP B.ISUP C.TC D.MAP 8.当某局向对端局发送_____消息后,随即收到对端发送来的相同的消息,且两个消息的CIC都相同,此时意味着发生了同抢。(D) A.ANN B.ACM C.GSM D.IAM(IAI) 9.两信令点相邻是指:(A) A.两局间有直达的信令链路 B.两局间有直达的话路,不一定有直达的链路 C.两局间有直达的话路和链路 D.两局间话路和链路都不直达 10.哪一类业务的SCCP消息在传送时,SLS是随机选择的?(A) A.0类业务 B.1类业务 C.2类业务 D.3类业务 11. 在两个相邻七号交换局间最多可有_______根相邻链路( A ) A) 16

初中物理笔记--热学

热学知识点1:温度 1.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2.温度计的种类 3.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巩固: 1.对于水银体温计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分度值为?C B.它利用了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 C.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D.可以不采取任何措施进行测量 2.实验室里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如图所示,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计,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图。 体温计:分度值?C 实验室用的温度计不能甩,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分度值1?C 寒暑表:分度值1?C 体温计需要用力甩,可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知识点2:物态的变化 1.物质的三种状态:气态、液态、固态 2.物态变化 气态液态 固态

3.物态变化的例子——天气现象 雨、云、雾、露、霜、雪 【易错点】 ①蒸发和沸腾的异同:蒸发只在液体表面发生,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汽化现象,都要吸热。 ②达到沸点,继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再上升。是由于沸点与大气压达到平衡状态,沸点随外界压力变化而改变,压力低,沸点也低。 【易混淆点】辨别以下几种物态变化: ①水沸腾时壶口冒出的“白气”; ②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 ③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196?C)倒入盛有奶浆的碗制作冰淇淋。观察到杯中液态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霜 ③夏天,自来水常常会“出汗” 巩固: 1.夏天天气炎热,为了防止食物腐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运输车辆上放干冰,利用干冰汽化吸热给食品降温 B.把食材放在冰块上,利用冰块熔化吸热给食材降温 C.给放食材的盒子上盖上湿毛巾,利用水的升华吸热给食材降温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热和能第三节比热容知识点汇总新人教版

第三节 比热容 1、比热容: 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比热容用符号c 表示,它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 比热容是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能力的物理量。 物理意义:水的比热容c 水=4.2×103J/(kg ·℃),物理意义为:1kg 的水温度升高(或 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比较比热容的方法: ①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比较吸收热量多少(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比热容大。 ②质量相同,吸收热量(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升高温度:温度升高慢,比热容大。 2、热量的计算公式: ①温度升高时用:Q 吸=cm (t -t 0) c =Q 吸 m (t -t 0) m =Q 吸 c (t -t 0) t =Q 吸 c m + t 0 t 0=t- Q 吸 c m ②温度降低时用:Q 放=cm (t 0-t ) c = Q 放 m (t 0-t ) m =Q 放 c (t 0-t ) t 0=Q 放 c m + t t =t 0- Q 放 c m ③只给出温度变化量时用:Q =cm △t c =Q m △t m =Q c △t △t =Q c m Q ——热量——焦耳(J );c ——比热容——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 ·℃));m ——质量——千克(kg );t ——末温——摄氏度(℃);t 0——初温——摄氏度(℃) 审题时注意“升高(降低)到10℃”还是“升高(降低)(了)10℃”,前者的“10℃”是末温(t ),后面的“10℃”是温度的变化量(△t )。 由公式Q =cm △t 可知: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是由物体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变化量这三个因素决定的。

通信求职笔试面试前必备材料___通信与网络基础知识总结

1OFDM技术的基本原理 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即正交频分复用技术 在传统的多载波通信系统中,整个系统频带被划分为若干个互相分离的子信道(载波)。载波之间有一定的保护间隔,接收端通过滤波器把各个子信道分离之后接收所需信息。这样虽然可以避免不同信道互相干扰,但却以牺牲频率利用率为代价。而且当子信道数量很大的时候,大量分离各子信道信号的滤波器的设置就成了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上个世纪中期,人们提出了频带混叠的多载波通信方案,选择相互之间正交的载波频率作子载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OFDM。这种“正交”表示的是载波频率间精确的数学关系。按照这种设想,OFDM既能充分利用信道带宽,也可以避免使用高速均衡和抗突发噪声差错。OFDM是一种特殊的多载波通信方案,单个用户的信息流被串/并变换为多个低速率码流,每个码流都用一个子载波发送。OFDM不用带通滤波器来分隔子载波,而是通过快速傅立叶变换(FFT)来选用那些即便混叠也能够保持正交的波形。 OFDM是一种无线环境下的高速传输技术。无线信道的频率响应曲线大多是非平坦的,而OFDM技术的主要思想就是在频域内将给定信道分成许多正交子信道,在每个子信道上使用一个子载波进行调制,并且各子载波并行传输。这样,尽管总的信道是非平坦的,具有频率选择性,但是每个子信道是相对平坦的,在每个子信道上进行的是窄带传输,信号带宽小于信道的相应带宽,因此就可以大大消除信号波形间的干扰。由于在OFDM系统中各个子信道的载波相互正交,它们的频谱是相互重叠的,这样不但减小了子载波间的相互干扰,同时又提高了频谱利用率。 OFDM技术属于多载波调制(Multi-Carrier Modulation,MCM)技术。有些文献上将OFDM 和MCM混用,实际上不够严密。MCM与OFDM常用于无线信道,它们的区别在于:OFDM 技术特指将信道划分成正交的子信道,频道利用率高;而MCM,可以是更多种信道划分方法。 OFDM技术的推出其实是为了提高载波的频谱利用率,或者是为了改进对多载波的调制,它的特点是各子载波相互正交,使扩频调制后的频谱可以相互重叠,从而减小了子载波间的相互干扰。在对每个载波完成调制以后,为了增加数据的吞吐量、提高数据传输的速度,它又采用了一种叫作HomePlug的处理技术,来对所有将要被发送数据信号位的载波进行合并处理,把众多的单个信号合并成一个独立的传输信号进行发送。另外OFDM之所以备受关注,其中一条重要的原因是它可以利用离散傅立叶反变换/离散傅立叶变换(IDFT/DFT)代替多载波调制和解调。 OFDM增强了抗频率选择性衰落和抗窄带干扰的能力。在单载波系统中,单个衰落或者干扰可能导致整个链路不可用,但在多载波的OFDM系统中,只会有一小部分载波受影响。此外,纠错码的使用还可以帮助其恢复一些载波上的信息。通过合理地挑选子载波位置,可以使OFDM的频谱波形保持平坦,同时保证了各载波之间的正交。 OFDM尽管还是一种频分复用(FDM),但已完全不同于过去的FDM。OFDM的接收机实际上是通过FFT实现的一组解调器。它将不同载波搬移至零频,然后在一个码元周期内积

初三物理 比热容知识点及相应练习

第二讲比热容 【益思互动】 一、比热容 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时吸收(放出)的热量 2、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的本领的物理量 3、单位:J/(kg·℃) 4、说明: (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2)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表示:1kg的水温度升高(降低)1℃吸收(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3)水常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二、热量的计算 1、计算公式: Q吸=Cm(t-t0), Q放=Cm(t0-t) 2、热平衡方程: 不计热损失Q吸=Q放 【益思精析】 例题1、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B.物质放热越多,比热容越大 C.物质的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小D.物质的比热容与质量和温度无关 变式1、质量为5 kg的汽油,用去一半后,剩下的汽油( ) A.密度、比热容、热值都变为原来的一半 B.密度不变,比热容、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C.密度、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热值不变 D.密度、比热容、热值都不变 例题2、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热器同时给水和煤油分别加热,在此过程中,水和煤油的温度升高一样快,由此可以判定( ) A.水的体积小于煤油的体积B.水的体积大于煤油的体积 C.水的质量大于煤油的质量D.水的质量等于煤油的质量 变式2、冬季供暖的暖气是用水作工作物质将热量传递到千家万户,这是利用了水的

( ) A.密度大B.比热容大C.质量大D.蒸发吸热

例题3、一个质量为250g的钢刀,加热到560℃,然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室温为20℃,这把钢刀在冷却过程中放出多少热量?若把这些热量给30℃0.5 kg的水加热,水温可以上升多少摄氏度?升高到多少摄氏度? c钢=0.46×103J/(kg·℃) 变式3、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为3:1,吸收相同的热量之后,升高的温度之比为2:3,求 这两种物质的比热容之比. 例题4、水的比热容是煤油比热容的两倍,若水和煤油的质量之比为1:2,吸收的热量之比为2:3,则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 A.3:2 B.2:3 C.4:3 D.3:4 变式4、水温从20℃升高到30℃吸取的热量为4.2×104J,水的质量是( ) A.1 kg B.10 kg C.0.1 kg D.100 kg 【益思拓展】 A.夯实基础 1、质量相等的水和干沙子吸收相等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_______,若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_______.说明了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是_______的.为了描述物质的这种性质,物理学中引入了_______这个物理量. 2、_______________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_______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的单位是_______,符号是_______. 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__,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一桶水倒掉一半剩下的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一大桶酒精和一滴水相比较,它们的比热容_______大. 4、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计算公式是Q吸=cm(t-t0),其中,c表示_______,单位是_______,m表示_______________,单位是_______,t表示_______________,t0表示_______________,单位是_______. 5、冰的比热容是2.1×103J/(kg·℃),当冰融化成水后,比热容是_________,说明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时,比热容是_________的. 6、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盛在两个相同杯子里的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加热,问:(1)在相同的时间内,哪个温度升高的快些_______________;(2)升高相同的温度,哪个需要的时间长些_______;(3)从这个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物理热学公式

初中物理热学公式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初中物理热学公式 一、比热容:定义公式:c= t m Q ? 1、公式中各量及其单位 (1)Q ——热量——J (2)m ——质量——kg (3)Δt ——升高的温度(末温t —初温t o )——o C (“升高到”指末温,“升高了”就是指升高的温度) (4)c ——比热容——J/(kg.o C ) 二、热量的计算公式: (一)Q=cm Δt (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 物质的比热容 、 物体的质量 、 升高或降低的温度 都有关) 【Q 吸=cm(t-t 0);Q 放=cm(t 0-t)】 1.各量及其单位: (1)Q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J (2)c ——比热容——J/(kg.O C ) (3)m ——质量——kg (4)Δt ——变化温度——O C A .对于吸热来说,Δt 是指升高的温度,Δt=t —t 0;对于放热来说,Δt 是指降低的温度,Δt=t 0—t B.“升高多少℃”“ 升高了多少℃” “降低多少℃”“ 降低了多少℃”是指Δt ;“升高到多少℃” “降低到多少℃”是指末温t 2.各量的关系:(1)在Q 和c 一定时,Δt 与m 成 反 比(2)在Q 和m 一定时,Δt 与C 成 反 比; (3)在Q 和Δt 一定时,m 与c 成 反 比;(4)在c 和m 一定时,Q 与Δt 成 正 比;(5) 在c 和Δt 一定时,Q 与m 成 正 比;(6) 在m 和Δt 一定时,Q 与c 成 正 比。 (二)、变形公式:(1)Δt=cm Q (求变化温度) (2)m=t c Q ?(求质量) (3)c=t m Q ?(求比热) 三、燃料燃烧放热公式: 1、固体、液体燃料:Q 放=qm (1)各量及其单位:Q 放——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J q ——热值——J/kg m ——质量——kg (2)各量的关系:在q 一定时,Q 放与m 成正比;在m 一定时,Q 放与q 成正比;在Q 放一定时,m 与q 成反比 (3)变形式:q=m Q 放 (已知质量和放热,求热值);q Q 放=m (已知热值和放热,求质量) 2、气体燃料:Q 放=qv (1)各量及其单位:Q 放——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J q ——热值——J/m 3 V ——体积——m 3 (2)各量的关系:在q 一定时,Q 放与V 成正比;在V 一定时,Q 放与q 成正比;在Q 放一定时,V 与q 成反比 (3)变形式:q=V Q 放 (已知体积和放热,求热值);q Q 放=V (已知热值和放热,求体积) 四、效率问题 效率——有用能量与总能量之比 (一)、锅炉的效率 1、定义:锅炉热效率是指有效利用的那部分(被加热物质吸收)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之比。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热和能第三节比热容知识点汇总新人教版

教育资料 . 第三节 比热容 1、比热容: 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比热容用符号c 表示,它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 比热容是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能力的物理量。 物理意义:水的比热容c 水=4.2×103J/(kg ·℃),物理意义为:1kg 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比较比热容的方法: ①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比较吸收热量多少(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比热容大。 ②质量相同,吸收热量(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升高温度:温度升高慢,比热容大。 2、热量的计算公式: ①温度升高时用:Q 吸=cm (t -t 0) c =Q 吸 m (t -t 0) m =Q 吸 c (t -t 0) t =Q 吸 c m + t 0 t 0=t- Q 吸 c m ②温度降低时用:Q 放=cm (t 0-t ) c =Q 放 m (t 0-t ) m =Q 放 c (t 0-t ) t 0=Q 放 c m + t t =t 0- Q 放 c m ③只给出温度变化量时用:Q =cm △t c =Q m △t m =Q c △t △t =Q c m Q ——热量——焦耳(J );c ——比热容——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 ·℃));m ——质量——千克(kg );t ——末温——摄氏度(℃);t 0——初温——摄氏度(℃) 审题时注意“升高(降低)到10℃”还是“升高(降低)(了)10℃”,前者的“10℃”是末温(t ),后面的“10℃”是温度的变化量(△t )。 由公式Q =cm △t 可知: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是由物体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变化量这三个因素决定的。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全)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会议记录 一移动通信常用的专业术语 基站:即公用移动通信基站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都是以主设备加基站天线的形式呈现,最直观的就是我们现实中看到的铁塔,抱杆,桅杆型的基站。 直放站:是在无线通信传输过程中起到信号增强的一种无线电发射中转设备。直放站的基本功能就是一个射频信号功率增强器。实际上基站在其覆盖范围内并不是100%的覆盖到每个角落,难免会由于某些原因而在有些地方出现信号弱,更甚者出现盲区的现象,这时候就需要直放站进行覆盖,达到消除弱信号或者盲区的目的。因此直放站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将基站信号接入并进行放大,进而改善信号不良区域。 天线(Antenna)——天线是将传输线中的电磁能转化成自由空间的电磁波,或将空间电磁波转化成传输线中的电磁能的专用设备。简单的理解,天线就是负责信号中转的无源器件。 室内分布系统:室内分布系统是将基站信号引入室内,解决室内盲区覆盖;它可以有效解决信号延伸和覆盖,改善室内通信质量;它将基站信号科学地分配到室内的各个房间、通道,而又不产生相互干扰。它是基站和微蜂窝的补充和延伸,有不能被基站和直放站所代替的优势,是大都市中移动通信不可缺少的组成

部分。 盲区:在移动通信中,盲区表示信号覆盖不到的地区,在这样的地区移动信号非常微弱,甚至是没有。由于建筑物的隔墙、楼层等障碍对电磁波产生阻挡、衰减和屏蔽作用,使得大型建筑物的底层、地下商场、停车场、地铁隧道等环境下,移动通信信号弱,手机无法正常使用,形成了移动通信的盲区。 通话质量:顾名思义,就是手机通话时的语言质量即清晰程度。在移动通信中通话质量是一个很重要的网络参数,按照语言的清晰程度将通话质量分为0到7不同的8个级别,0最好,客户通话时的感知最好;7最差,通话时的感知最好,客户。一般正常的通话质量应该为0-3。 信号场强:是指信号信号的强弱。在移动通信中信号的强弱用具体的电平值表示,通过测试手机可以测得,一般-40~-90dBm为可正常通话的强度范围,也可直观的从普通手机的信号显示格数看出。 手机发射功率:手机发射功率是指,手机在寻呼基站时的功率。手机发射功率越高,说明上行越弱,客户感知为拨打电话上线慢。 切换:就是指当移动台(用户手机)在通话过程中从一个基站覆盖区移动到另一个基站覆盖区,或者由于外界干扰而造成通话质量下降时,必须改变原有的话音信道而转接到一条新的空闲话音信道上去,以继续保持通话的过程。 掉话:是指用户手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出现异常而自动挂断的现象。 单通:是指用户双方正在通话时,由于异常出现只有一方可以听见另一方的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物理热学专题复习解析(含答案)

热和能专题复习(一) 扩散、分子热运动、分子间作用力(多考简单填空或单选题目,重要度1) 用图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 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 应(选填“A”或“B”)瓶.根据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 物质处于哪种状态决定于( ). A.物质的温度B.物体内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 C.物质的分子结构D.物质内部分子作用力的大小 固态物质分子间排列比液态和气态分子间排列要紧密得多,所以分子间的作用力更(填“强”或“弱”),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和形状。 王安石在一首诗《梅花》中有“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诗句.诗人根据远处飘来的淡淡的梅花香味判断出“是梅而非雪”,而他从远处就能闻到梅花的香味,是因为() A.分子的体积是非常小的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C.分子之间存在力的作用D.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 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间存在间隙来解释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 B.将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总体积小于20mL C.一根细铁丝很难被拉断 D.从烟囱里冒出的黑烟在空中飘荡 内能及其改变(多考单选和多选,概念模糊个别选项会比较困难,难度中等,重要度1) 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分子间的距离越大作用力也越大 B.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有关 C.震后疾病防控消毒时空气中散发一股浓浓的药味,是药物分子的扩散现象 D.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但功和热量是不同的物理量,单位也不同 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B.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C.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D.物体的温度为0℃时,其内能为零 在下列现象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A.给自行车打气时打气筒变热 B.电炉丝通电后变热 C.晒太阳感到暖和 D.一壶水在煤气炉上加热,温度升高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比热容

初中物理总复习:比热容 1、比热容: 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它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比热容是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能力的物理量。 物理意义: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物理意义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比较比热容的方法: ①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比较吸收热量多少(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比热容大。 ②质量相同,吸收热量(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升高温度:温度升高慢,比热容大。 2、热量的计算公式: ①温度升高时用:Q吸=cm(t-t0) c= Q吸 m(t-t0)m= Q吸 c(t-t0) t=Q吸 c m + t0 t0=t- Q吸 c m ②温度降低时用:Q放=cm(t0-t) c= Q放 m(t0-t)m= Q放 c(t0-t) t0=Q放 c m +t t=t0- Q放 c m ③只给出温度变化量时用:Q=cm△t c= Q m△t m= Q c△t △t= Q c m Q——热量——焦耳(J);c——比热容——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m——质量——千克(kg);t——末温——摄氏度(℃);t0——初温——摄氏度(℃)审题时注意“升高(降低)到10℃”还是“升高(降低)(了)10℃”,前者的“10℃”是末温(t),后面的“10℃”是温度的变化量(△t)。 由公式Q=cm△t可知: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是由物体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变化量这三个因素决定的。 初中物理第 1 页共1 页

比热容知识点总结

比热容练习题 姓名;日期; 一、填空题 1.质量相等的同种物质,温度升高越多,吸收的热量_________;同一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_________越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质量相等的两种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升高相同温度时,_______小的吸收热量少. 2.沿海地区的昼夜气温变化不大,而内陆沙漠地区的昼夜气温变化较大,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盛在两个相同杯子里的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加热,问:(1)在相同的时间内,哪个温度升高的快些_______________;(2)升高相同的温度,哪个需要的时间长些_______;(3)从这个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两个金属球甲和乙,加热到相同的温度,然后分别投入两杯初温相同、质量也相同的水中,最后发现投入乙球的杯内水温较高,那么可以断定甲、乙两种金属的比热容c甲_________c乙.(填><或=) 5.一个物体由于温度的变化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少,决定于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已知铝的比热容是0.88×3 10J/(kg?℃),质量是100 g的铝块,升高30 ℃需要吸收_____ J的热量,降低30 ℃放出_______ J的热量. 6.甲、乙两金属球的质量之比是5∶3,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之比为1∶5,则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_______ 7.水的比热是4.2×3 10焦/(千克?℃),它的意思是指质量1千克的水,温度 _____________时__________是4.2×10焦耳 8.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小,这是因为水与干沙土相比__________的__________较大。 9.现有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铝块、铁块和铜块,其比热C铝>C铁>C铜,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末温最高是______块,末温最低的是______块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试题和答案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试题 和答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基础知识答案一、选择题接口是指:(A )与MSC间的接口和HLR的接口和VLR的接口和VLR的接口 2. 国内备用网的信令点编码为(B)位。 3. 在蜂窝通信系统中在满足同频保护比时,能够采用( A)技术,提高频谱利用率。 A.频率复用技术 B.时分技术 C.码分技术 4. 两台计算机通过以太网口用网线直接相连,网线制作时应该按照以下哪种方式(A)和3交叉,2和6交叉和6交叉,2和3交叉和 8.当某局向对端局发送_____消息后,随即收到对端发送来的相同的消息,且两个消息的CIC都相同,此时意味着发生了同抢。(D )(IAI) 9.两信令点相邻是指:(A ) A.两局间有直达的信令链路 B.两局间有直达的话路,不一定有直达的链路 C.两局间有直达的话路和链路 D.两局间话路和链路都不直达 10.哪一类业务的SCCP消息在传送时,SLS是随机选择的(A )类业务类业务类业务类业务 11. 在两个相邻七号交换局间最多可有_______根相邻链路 A A 16 B 4 C 8 D 2 12. 信息信号单元MSU中的业务表示语SI为0100时,表明该MSU属于______用户层 A A 电话用户部分TUP B ISDN用户部分ISUP C 信令网管理SNM D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 13. 信令链路的定位属于 B A LEVEL 1 B LEVEL 2 C LEVEL 3 14. MAP中,取消位置更新程序由_____发起 A A HLR B VMSC C AUC D VLR 15. A 接口指的是_______之间的接口 C A HLR---VLR B MSC---

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总结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2.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第二、分子运动论初步知识 1.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单位:焦(内能也称热能) 5.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内能就越大。 6.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7.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8.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9.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10.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11.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12.比热(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13.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14.比热的单位是:焦耳/(千克?℃),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新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比热容(提高) 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新人教版九年级全册初中物理 重难点突破 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 比热容(提高) 【学习目标】 1、知道物质的比热容的概念、物理意义; 2、记住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是4.2×103J/(㎏·℃); 3、能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生活中的现象,并能设计实验、解决简单的问题; 4、会设计并进行“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的实验; 5、能够利用吸热、放热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要点梳理】 要点一、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1、提出问题: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2、猜想与假设 以水为例:水吸热的多少,与水的质量,水的温度升高有关,不同物质,质量相同,温度升高相同吸热是否相同呢? 总结:物体吸热多少与物质的种类,物体的质量,物体升高的温度有关。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温馨提示:注意控制变量法的使用,取质量相同,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看吸热是否相同,(以加热时间的多少来看吸热的多少) 。 5、分析与论证: 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热是相同的; 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热是不同的。 6、评估、交流与合作 7、分析误差的原因 要点二、比热容(《比热容、热量的计算》一、比热容) 单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所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温度乘积之比,叫做物质的比热容。符号c,单位为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为J/(㎏·℃)。

要点诠释: 1、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 (1)同种物质在同一状态下的比热容与其质量、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及温度的改变无关。 (2)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状态下比热容不同,如冰、水的比热容是不同的。 2、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是4.2×103J/(㎏·℃)。主要表现: (1)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一定质量的水升高(或降低)一定的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较多,我们用水作为冷却剂和取暖用。 (2)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一定质量的水吸收(或放出)较多的热量而自身的温度却改变不多,这一点有利于调节气候。夏天,太阳晒到海面上,海水的温度升高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所以人们住在海边并不觉得特别热;冬天,气温低了,海水由于温度降低而放出大量的热,使沿海气温降得不是太低,所以住在海边的人又不觉得特别冷。 要点三、热量的计算(《比热容、热量的计算》二、热量的计算) 1、吸热公式:Q吸=cm(t-t0) 式中Q吸表示物体吸收的热量,c表示物质的比热容,m表示物体的质量,t0表示物体原来的温度,t表示物体后来的温度。(t-t0)表示温度的升高量。 2、放热公式:Q放=cm(t0-t) 式中(t0-t)表示物体温度的降低量。 要点诠释: 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由物体的比热容、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乘积决定,跟物体的温度高低无关。 【典型例题】 类型一、比热容 1、为了探究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刚和几个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相同的加热器给它们加热。加热器每分钟放出的热量相等,且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和煤油吸收。下表是同学们记录的实验数据,请你根据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ρ煤油=0.8×1033,ρ水=1.0×1033) (1)分析比较_________号两个烧杯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都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比较1、2、3、4号烧杯的实验数据,结合(1)中的结论,归纳后可得出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_________这几个因素有关。 【答案与解析】(1)1、4;比热容大的吸热多。(2)比热容、质量、升高的温度。 【总结升华】本题突出考查了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和转化法。⑴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都相同时,根据热量的计算,比热容大的吸热多。而热量测不出来,但可以转化为加热时间来进行比较。 2、(2015?莆田中考)炎热的夏天,小玥与家人到湄洲岛度假,她站在沙滩上脚感到烫,而当他 站在海水中时脚却感到凉,这主要是因为水和沙子具有不同的() A.热量 B.热值 C.内能 D.比热容 【答案】D

比热容和热值知识点分类练习

比热容和热值知识点分类辅导专题 知识点一: 比热容的概念,表示物质吸热放热能力的物理量,属于物体本身的属性 1、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和放出的热量有关 B、物体的比热容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C、物体的比热容与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D物体的比热容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 2、关于比热容、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B、物体的比热容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 C、相同质量的铝和铜,吸收了相同的热量,铝和铜上升的温度相同D冰在熔化过程中,比热容、温度、内能都不变 3、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甲、乙 两种液体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 示,由图象可知() A、甲的比热容比乙大 B、甲的比热容比乙小 C、甲和乙的比热容相等 D开始加热时,甲和乙的比热容为零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桶水的比热容和一杯水的比热容一样大 B、水壶里的水烧开时,水蒸气把壶盖顶起,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用锯条锯本板时,锯条发热,锯条的内能减少 D温度越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越多 5、株洲沿江风光带有一段人造沙滩,在炙热的夏天赤脚踩在沙 滩上感觉烫脚,而站在湘江边的浅水滩处却感到凉爽. 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A、沙子的密度小,水的密度大 B 、沙子的密度大,水的密度小 C、沙子的比热容大,水的比热容小 D、沙子的比热容小,水 的比热容大 6、下列用水的实例中,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特点的是( A、用水浇花 B、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C、用水发电 D、用喷水雾的方法形成彩虹 7、下列有关内能和比热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0 C的物体不具有内能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质量有关 D水的比热容较大,可作为冷却剂知识点二:比热容和热值的计算1、120C的水吸收4.2 X 105J的热量后,它的温度在下列给出的 四个温度中,最多有几个可能温度( )

物质的比热容知识要点汇总

物质的比热容知识要点汇总 知识点1比热容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时,吸收(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比热容的单位由热量、质量和温度的单位共同决定。单位:J/(kg.℃) 例1温度相同的铝块甲和铁块乙,m甲=m乙,将它们分别加热,使其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接触,此时() A、温度从甲传向乙 B、内能从甲传向乙 C、内能从乙传向甲 D、甲、乙间不发生热传递 解析在热传递时,传递的是能量而不是温度,故A不正确。由于能量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所以此题的解题关键是判断甲、乙两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的高低。 由Q甲=c甲m甲(t甲-t0甲),Q乙=c乙m乙(t乙-t0乙),因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有Q甲=Q 乙,又m甲=m乙,所以c甲(t甲-t0甲)=c乙(t乙-t0乙),因为c甲>c乙,t0甲=t0乙,所以t甲知识点2比热容的意义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由物质本身和物质所处的状态决定,对处于某一定状态下的物质来说,其比热容是一定的,跟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温度的高低、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无关。 例2把两个质量相等的20℃的铜球,分别放进质量相等的、温度均为50℃的水和煤油中,达到热平衡后,水和煤油的温度相比哪个低? 思路解析本题是关于热平衡现象的问题。可以利用热平衡方程,以及公式Q=cm△t来解。 误点警示此题中的热平衡是指不计热损失的情况下。 知识点3水的比热容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其应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用水来做制冷剂或取暖;二是调节气候。 例3宿迁境内的洪泽湖在盛夏季节,对周围地区气温起着很好的调节作用,这主要是因为洪泽湖的水面大,水量多。更重要的是因为水的比陆地大,太阳晒后水的 变化比陆地小。 思路解析从小的比热比干泥土的比热大3倍多去理解、分析。 正确解答根据公式,可知当比热较大的水在吸收或放出与陆地相当的热量时,温度的变化较小。所以,本题答案为:比热温度。 误点警示公式Q=cm△t,体现了各种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与物质的比热、物质的质量以及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 知识点4热量的计算吸热计算式:Q吸=cm(t-t0) 放热计算式:Q放=cm(t0-t) 其中Q为热量,单位是J;c为物质的比热容,单位J/(kg.℃);m为物体质量,单位为kg;t0为物体初始温度,t为物体末温,单位为℃。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3章 第3节 比热容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13.3比热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掌握比热容的单位。 2.能用热量的计算公式解决较简单的热量计算题。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2.阅读“气候与热污染”,了解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并了解“热岛效应”。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比热容的定义与应用。 教学难点: 运用比热容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用具: 烧杯两个,各装等量的水和煤油,两支温度计,两个相同功率的电热器(热 得快),两个搅拌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提问:热传递的实质是什么?什么叫做热量?为什么热量的单位跟功的单位相同? (二)引入新课 利用热量单位卡的规定引入新课。 从热量单位卡的规定,我们知道使1克水升高1℃需要吸收的热量是1卡。这个规定中限定了1克的水,限定了温度升高1℃。可见水的质量越多,升高温度的度数越多,需要吸收的热量越多。其实大家也都有这方面的经验。 举例说明物体吸热的多少跟物体的质量和物体温度升高的度数有关。 卡的规定中,还限定了升温的物质是水。那么,其他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吸收的热量是不是跟水一样多呢? (三)新课教学 一、热量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热总是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直到温度相等为止。高温物体放热,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热,温度升高。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或降低时,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少跟什么条件有关呢? 1.热量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我们都有这样的常识,同温度的一壶水和半壶水,要加热到沸腾,一壶水吸收的热量多。同样,要把开水自然冷却,水越少,凉得越快,所以,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质量有关。质量越大,热量越多。 2.热量跟物体升高或降低的温度有关。 同一块铁,把它烧到温度为100℃需要的热量少,继续把它烧到1000℃,需要的热量多。可见,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还和升高或降低的温度有关。温度的变化越大,热量越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