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对物理界的意义

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对物理界的意义
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对物理界的意义

上帝粒子的发现在物理学上的重要意义

摘要:上帝粒子,即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牵动着广大科学家的心,作为标准粒子模型的最后一个被发现的粒子,对重新构建新的粒子场模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的发现不仅证明了标准粒子模型的正确性,也对整个物理世界产生了巨大冲击。

1964年,英国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P.W.Higgs)发表了一篇学术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粒子场假说,预言一种没有质量、能够吸附其它粒子进而产生质量的玻色子的存在,属于按【0,1,......】整数自旋的基本粒子,亦如光子、氢原子等。它自旋的方程和波函数区别于其它粒子,能量状态只能取不连续的量子态,但允许多个玻色子占有同一种状态。希格斯认为,这种玻色子是物质的质量之源,是电子和夸克等粒子形成质量的基础,其它粒子在这种粒子形成的场中游弋并产生惯性,进而形成质量,构筑大千世界。

希格斯这一假说惹业界掀起轩然大波,宇宙学权威斯蒂芬.霍金以100美元押注,向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戈登凯恩打赌“上帝粒子”不存在。一时间,科学家们莫衷于是众说纷纭------ 因为该假说若得以圆证,将颠覆已成定论的粒子场理论,改变人们认识微观世界的方式,对重新认识宇宙起源具有划时代意义。发现它还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有的粒子没有质量,反之亦然。又因它是最后一种未被发现的基本粒子,对重新构建新的粒子场模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若它一旦被“证伪”,希格斯构建的粒子场新标准模型的大厦将倾,而因它在意义上极其重要又实在难找,因此人们又称它为“上帝粒子”。

2012年7月2日,美国能源部下属的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宣布,该实验室最新数据“强烈表明”被称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不过这些数据只是接近证明它的存在。据国外媒体报道,2013年3月14日,物理学家宣称,2012年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发现的一种新粒子就是希格斯玻色子,这种长期寻找的神秘粒子将解释其它粒子如何获得质量。当然,希格斯玻色子发现意义不仅仅在于霍金输了一百块钱,还有其对整个物理世界产生的巨大冲击。

1.质量的起源之谜

科学家此前认为质量的起源之谜与希格斯玻色子有关,弥漫在宇宙中的希格斯场是假定中的量子场,基本粒子与希格斯场之间的相互作用时获得了质量。LHC对撞机ATLAS探测器试验物理学家吉马良斯达科斯塔认为如果没有这个机制,那么一切事物都是无质量的。希格斯玻色子的确认也证明了希格斯机制的正确性。

2.标准模型的最后一块拼图

标准模型在粒子物理学中占据了统治地位,根据其预言的粒子均已被发现,唯独希格斯玻色子还未被发现。ATLAS探测器研究员乔纳斯斯特兰德贝格认为LHC的发现结果将得到确认,我们现有的粒子物理理论是正确的。到目前为止,希格斯玻色子似乎与标准模型的预言相匹配,但是即便是标准模型,依然被认为是不完整的,比如其“遗漏”的暗物质这个重要的角色,而宇宙中暗物质占据了近98%,我们目前所看到的星系团等天体仅仅是极小一块可见的物质。

3.电弱作用力的证明实验前进了一大步

弱相互作用与电磁作用合并成电弱相互作用,两种作用力也被统一为电弱作用力,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有助于解释宇宙中的“根本力量”。在此之前,科学家通过欧核中心超级质子同步加速器(SPS)发现了W和Z玻色子,证实电弱相互作用的存在。如果引入希格斯场,那么两种玻色子就可以混合在希格斯场中而获得了质量。这就解释了W和Z玻色子为什么

会有质量的疑问,此外还统一了电磁和弱相互作用,因此希格斯场将这两股主要的基本力“联合”了起来。

4.揭开宇宙中超对称之谜

费米子与玻色子之间的对称性一直以来是物理学家们研究对象,而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也对超对称理论产生了影响。超对称理论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可以帮助统一其他自然力量,甚至还可以接纳暗物质粒子。但是,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并没有发现任何迹象可暗示超对称粒子存在。

5.验证大型强子对撞机

大型强子对撞机是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粒子加速器,其造价达到100亿美元,隶属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在此之前,它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寻找希格斯玻色子。科学家认为粒子加速器有助于我们在量子水平上认为质量的来源,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和实验室的物理学家们已经工作了数十年,同时也验证了科学家彼得·希格斯等在1964年首次提出的希格斯机制的正确。

6.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意味着宇宙末日吗?

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打开了新的计算方法,有研究人员称宇宙将在数十亿年后面临一场大灾难。希格斯玻色子的质量是时空计算方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伊利诺伊州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理论物理学家约瑟夫·莱肯认为根据这计算结果,可以预见在未来数十亿年后宇宙将面临一场大灾难。这可能是我们所处的宇宙本质上就是不稳定的。

但事情好像还没有那么简单,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014年11月8日(北京时间)报道,就在最近,一个国际研究团队深度分析了欧核中心现有的科学数据后,用一篇论文来砸场子了。他们在《物理学评论d辑》上发表分析称,没错,希格斯玻色子确实可以解释这些数据,但这并不意味着希格斯玻色子是唯一的解释。“从其他粒子中,我们同样能得到这些数据。”该研究团队成员之一、来自丹麦南丹麦大学的粒子物理学家马斯·弗兰森说。“我们认为,它可能是一种叫‘技希格斯(techni-higgs)粒子’的东西。”它们名字相似,在试验中也很容易被混淆,但它们确确实实是完全不同的粒子。因为,它们分别站在解释宇宙诞生理论的不同阵营。

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是标准模型提出的预言。标准模型是一套描述强力、弱力和电磁力这三种基本力及组成所有物质的基本粒子的理论。不过,该模型无法解释宇宙中大量存在的暗物质。至于技希格斯粒子,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它不是一个基本粒子,实际上,它由‘技夸克(techni-quarks)’组成,我们认为技夸克才是基本粒子。技夸克结合在一起可以形成许多不同的粒子,比如技希格斯粒子;而其他的结合形式,可能就形成了暗物质。因此,我们希望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中发现其他一些由技夸克组成的粒子。”如果技夸克存在,就肯定有一种使技夸克结合的力,而这种力,不属于已知的自然界四种基本力中任何一种(这四种力是重力、磁力、强作用力和弱作用力)。因此,一定还有一种尚待发现的力,科学家称其为“技彩力”(technicolorforce)。这样一来,欧核中心宣称发现的新粒子,可能是标准模型中一直有待捕捉的希格斯玻色子;但还有可能是由两个技夸克结合而成的技希格斯粒子。马斯·弗兰森相信,如有更丰富的数据,科学家可以确认这到底是一种什么粒子。若欧核中心启用能量更为强大的粒子加速器,原则上他们甚至可以直接观察到技夸克。

论文翻译及原文

非惯性系中标量场和狄拉克场的非最大纠缠衰减 潘启元荆继良 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南 410081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教育部低维量子结构与调控重点实验室 物理系物理研究所 (2007 年7月18日接收;2008年2月18日发行) 我们研究了两个相对加速的观测者所观察的自由标量场与狄拉克场两种形式之间的纠缠。我们发现,受Unruh效应的影响,初始态参数α与其“归一化伙伴” 两者的同一初始纠缠态将会沿着两条不同的轨道衰减,这里排除了体现闵科夫斯基和Rindler坐标系下自由场的不对等量化的最大纠缠态。在无穷大加速度极限下,标量场中对于任意α的态没有可提纯的纠缠,但是对于狄拉克场总有依赖α的纠缠度。有趣的是在加速度极限下互信息只有初始互信息的一半;这一结果与α和场的形式无关。 DOI: 10.1103/PhysRevA.77.024302 PACS number(s): 03.65.Ud, 04.62.+v, 04.70.D 近年来量子信息理论取得了迅速的进展。并且越来越多的工作已推广到相对论框架下去进行研究。相对论背景下的纠缠已经得到了相当一部分人的注意,因为纠缠可作为主要的资源应用于很多量子信息操作中,如量子远程通信、量子计算等。除了量子信息的潜在利益外,对量子纠缠的研究也能深化我们对黑洞热力学和黑洞信息疑难的理解。因此,许多专家对不同场相对论框架下的量子纠缠进行了研究。 近期,Fuentes-Schuller and Alsing证实了纠缠取决于相对加速的观察者中的一个观察者在加速前的相对加速度的大小,而这两观察者共

享一个最大的纠缠的玻色子或费米子对。他们的结果也表明:不同类型的场对由Unruh效应产生的纠缠衰减在本质上有不同的影响。在这简短的报告中,我们选取一个一般纠缠态作为初始纠缠态: α满足|α|∈(0,1),α和互为“归一化伙伴”。由于初始态参数α的存在,我们将试图观察对于两个相对加速的观察者这个不确定的初始纠缠态将会对纠缠的衰减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需要注意,施瓦兹时空与无穷大加速度极限下的Rindler空间相类似。因此,我们在这个极限下的研究结果可以用来讨论两个玻色子或是费米子模式间的纠缠,当一个观察者掉入黑洞,另外一个刚好以恒定的加速度逃逸时,这一纠缠可以被观测到。 Rindler坐标系适合于描述均匀加速运动的观察者。在闵科夫斯基时空作均匀加速运动的观察者的世界线与原点左边(区域I)和右边(区域II)的双曲线相对应,该双曲线被限制在构成Rindler视界的类光渐近线内,因此两个Rindler区域相互之间理所当然的没有联系。一个均匀加速的观察者被限制在Rindler区域I或区域II并且不能进入到另一个区域。从惯性系来看方程(1)所描述的系统是双向的,但在非惯性系,区域II的一组额外的模变得相关。因此我们将研究惯性系中的观察者Alice检测的模s态和以加速度a均匀加速的观察者Bob检测的模k态之间的纠缠混态。 玻色子纠缠。对于自由标量场,闵科夫斯基真空态可用Rindler时

近代发现史上人类智慧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及其科学意义

世界科学2012. 8●自从首次预测希格斯粒子存在的50年 以来,科学家终于宣布,世界上最期望已久的粒子终于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被检测到。在瑞士日内瓦附近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 )的礼堂内,充满了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口哨声和欢呼声。这一突破意味着解释所有已知粒子以及作用于它们的各种力的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可望得以完成。 发现希格斯玻色子!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 )负责人7月4日宣布,质量约为125至126GeV 的希格斯玻色子分别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 )上的CMS 和ATLAS 子探测器上被发现,确定性水平,或者说标准偏差分别为5西格玛。即使按照粒子物理学家的严格标准,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也足可以认定这种粒子已被发现。“我认为我们已经发现了它,”CERN 总干事罗尔夫· 霍耶尔(Rolf Heuer )在当地时间上午9时开始的久已期盼的新闻发布会即将结束时宣布道。 CMS 项目组的乔·英卡代拉(Joe Incan -dela )和ATLAS 项目组的法比奥拉·贾诺蒂 (Fabiola Gianotti )报告称发现了质量约为 125至126GeV 的希格斯玻色子,并达到5 西格玛的标准偏差。这一结果与去年12月这两个项目组宣布的在统计学意义上稍逊的发现希格斯粒子“迹象”的报告大致相同。 3日晚约11时,人们就开始井然有序地 进入礼堂所在地,并在外露营休息,而于4日 早上才开始排队准备进入的许多人,却因人 满为患而被拒绝进入。之前的几天里,各种传 言、小道消息和炒作满天飞舞,但事实上,发现希格斯粒子几乎是可以肯定的,所以结果并不令人意外。人们有信心相信,一定会是如预期的最好结果。 希格斯玻色子赋予所有基本粒子以质量,是所有物质存在的基础,是希格斯场的最基本单位。希格斯场是一种包罗万象的实体,所有粒子都从中通过。有些粒子,如光子,可以不受阻碍地从中通过,它们是无质量的。而其他一些粒子则更像被困糖浆中的蝇子一样必须用力才能通过。希格斯粒子及希格斯场是标准物理模型中所不可或缺的,但在7月 4日宣布其发现之前,一直未被确定检测到。 新闻发布会上群情激奋,气氛热烈,最早预测希格斯玻色子存在的彼得·希格斯(Peter Higgs ,1964年希格斯玻色子以他的名字命名)也出席了这次新闻发布会,他心情激动地称此发现为“在我有生之年发生的最令人激动的事情。” “这种质量的标准模式玻色子非常好,”贾诺蒂说道,“因为我们可以测量它,感谢大自然。” 近代发现史上人类智慧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方宇宁 希格斯 玻色子 的发现及其科学意义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计算机捕捉到一个典型的希格斯玻色子候选事件‖专稿‖ 4

希格斯波色子

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吴咏时 什么是希格斯玻色子 希格斯玻色子是物理学标准模型当中最后一个待发现的粒子。7月4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 ERN)的科学家宣布,在寻找希格斯玻色子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个新粒子,与希格斯玻色子有吻合之处。一般认为,大约要到今年年底,才有可能确认它是否真是希格斯玻色子。 标准模型是我们当前人类对自然界的一个基本物理理论。它告诉我们自然界4种力中的3个电磁力、强力和弱力是如何发挥和实现作用的。 标准模型的理论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杨振宁-米尔斯规范场理论”(Yang-Mills Gauge Theory),在强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中,杨-米理论是发挥作用的,但在弱相互作用中,杨振宁-米尔斯规范场理论要发挥作用还需要希格斯玻色子的配合。理论上,希格斯玻色子将为杨-米理论中传递弱相互作用的粒子赋予质量,使得弱力成为短程力,符合实验的结果。 这种质量赋予是怎样进行的呢?真空中希格斯玻色子的场可以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状态,理论上叫做凝聚态,打个比方就像稀糖浆或者蜜糖这样的状态。当别的粒子经过这个“稀糖”时,也就是经过希格斯玻色子场的这个凝聚态时,就获得了质量。(实际上,每种玻色子总和一定的场相对应。) 总而言之,希格斯玻色子本身有3个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一是它是标准模型中的最后一个待发现的粒子;二是它给杨振宁-米尔斯规范场理论中传递弱相互作用的粒子赋予了质量;此外呢,实际上,希格斯玻色子给几乎所有的基本粒子以质量,除了传递电磁相互作用的光子和传递强相互作用的胶子。 发现希格斯玻色子的重要学术与现实意义

迄今为止,物理学的标准模型的分成两个部分,一个就是杨振宁-米尔斯规范场理论,另一个就是与希格斯玻色子有关的对称性破缺的理论。杨振宁-米尔斯理论在理论上是相当完美的,它能给我们很多确定的预言,而且很多都被相当精密的实验所证实。与之相比,希格斯玻色子相关的理论虽然在定性上非常重要,但是在定量上还很不完善,很不成熟。因此,如果希格斯玻色子被发现,第一个重要意义实际上就是在希格斯相关理论的定量研究上促进了物理学标准模型的完善和发展。 现有的理论对希格斯玻色子的质量完全不能预言。这次欧洲科学家发现的新粒子,它的质量约为氢原子核的133倍,如果将来证实它确是希格斯玻色子,这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结果。这个结果为我们将来研究基本粒子理论提供了指导性的方向。例如,在众多的未来需要探索的问题中,一个可能的方向就是,研究为什么有一种玻色子(甚或就是希格斯玻色子),它的质量是氢原子核的133倍。 第二个重要意义,这次进展使得标准模型有关希格斯玻色子的部分,可能通过理论和实验在研究上进一步完善。现在有关希格斯玻色子的研究,定性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定量还基本没有。物理学的研究,不仅仅满足于定性的研究,还要探索定量的研究,而且是非常精确的定量研究,定量是越准确越好,使得科学知识达到准确、精密的程度。 另外一个重要的理论意义,是对未来宇宙早期演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就是说,希格斯玻色子的研究不仅能促进我们对微观世界的理解,也能促进我们对宇观尺度的理解。这也是基础物理学里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极小尺度的现象与极大尺度的现象具有一些微妙的连接。比如说,早期宇宙某个时段的能量标度和我们现在加速器上微观粒子的能量标度是接近的(注:现在的宇宙由于自身膨胀、能量衰减,其能标已经很低了)。这次发现的新粒子的质量是氢原子核的133倍,如果证实是希格斯玻色子,这就是进一步开展研究的重要的能量标度。 从现实意义上说,我有一个这样的看法:好像是一个艺术家,做出了一个很完美的艺术品,这也许和我们日常生活,吃、喝、用,不见得有什么直接联系;但是,在精神上,在科学的理解上,满足了大家的好奇心和对真知的追求,如同我们对艺术审美的需求一样。 这次的科学进展,使我们在寻找希格斯玻色子的征途上又前进了一大步,使人们知道以前的标准模型在希格斯玻色子这一块定性的想法看来还是很不错的。随着研究深入和完善,将来物理学的标准模型将进一步完善,这将使得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登上一个新的高峰、铸就一个新的里程碑。 CERN发现的重要价值 此次,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学术会上公布的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有几个十分重大的价值、重要的进展:

希格斯玻色子解读

希格斯说希格斯玻色子将很快被发现 据新华社日内瓦2008年4月12日电在40多年前预言了希格斯玻色子存在的英国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日前在参观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时对媒体说:“几乎可以确定,很快就可以发现希格斯玻色子。” 希格斯玻色子被认为是物质的质量之源,它是“标准模型”这一粒子物理学理论中最后一种未被证实的粒子,但是它的存在却是整个“标准模型”的基石。 因此,它被称为粒子物理学的“圣杯”,也被称为“上帝粒子”,充满了神秘色彩。 自从希格斯预言这一粒子存在以来,科学家们就一直试图在实验中发现该粒子从而证实其存在,但至今所有努力均告失败。 于2003年开始兴建的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位于法国和瑞士边境地区地下100米深、约27公里长的环形隧道中,耗资总计约20亿美元,预计将于今年6月正式开始运行。届时,它将凭借能使单束粒子流能量达到7万亿电子伏特而成为世界上能级最高的对撞机。科学家普遍期望在这一对撞机的帮助下,能够在前所未有的对撞能量下取得包括发现希格斯玻色子在内的新发现。 不过希格斯认为,发现希格斯玻色子未必一定需要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帮助。他说,迄今已运行多年的美国费米实验室的万亿电子伏特加速器(Tevatron)可能已经获得了希格斯玻色子存在的数据,“这是可能的……希格斯玻色子的身影可能已存在于他们获得的数据中了,只是还没有从数据分析中找到而已”。 新闻资料 粒子物理学的“圣杯”——希格斯玻色子 人们早已发现,自然界中物体之间千差万别的相互作用,可以简单划分为4种力:即引力、电磁力、维持原子核的强作用力和产生放射衰变的弱作用力。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解决了重力问题后,人们开始尝试建立一个统一的模型,以期解释通过后3种力相互作用的所有粒子。 经过长期研究和探索,科学家们建立起被称为“标准模型”的粒子物理学理论,它把基本粒子(构成物质的亚原子结构)分成3大类:夸克、轻子与玻色子。“标准模型”的出现,使得各种粒子如万鸟归林般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家园”。但是这一“家园”有个致命缺陷,那就是该模型无法解释物质质量的来源。 为了修补上述理论大厦的缺陷,英国科学家彼得·希格斯提出了希格斯场的存在,并进而预言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假设出的希格斯玻色子是物质的质量之源,是电子和夸克等形成质量的基础。其他粒子在希格斯玻色子构成的“海洋”中游弋,受其作用而产生惯性,最终才有了质量。尔后所有的粒子在除引力外的另3种力的框架中相互作用,统一于“标准模型”之下,构筑成大千世界。 “标准模型”预言了62种基本粒子的存在,这些粒子基本都已被实验所证实,而希格斯玻色子是最后一种未被发现的基本粒子。因此,寻找该粒子,被比喻为寻找粒子物理学领域的“圣杯”。

百万公众成效测试答案

1、WWW是近几年来迅速崛起的一种服务方式,它是()的缩 写。√ ?A、World Wide Wait ?B、World Wide Web ?C、World Wide Window ?D、World Wide Way 2、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的是:()√ ?A、天鹅 ?B、娃娃鱼 ?C、孔雀 ?D、丹顶鹤 3、人类直到()世纪才证明,空气和固体、液体一样具有重量。√?A、13 ?B、15 ?C、17

?D、19 4、震惊中外的“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______被枪 杀。√ ?A、顾正红 ?B、茅丽瑛 ?C、徐阿梅 5、下面那种行为不会导致农业面源污染。( ) √ ?A、焚烧秸秆 ?B、使用剧毒农药 ?C、测土配方施肥 6、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要着眼于()。× ?A、全党掌握邓小平理论 ?B、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 ?C、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 7、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0千米()√ ?A、正确 ?B、错误

8、夯实国内文化建设根基,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从()抓起, 从社会风气抓起,从每一个人抓起。√ ?A、传统文化 ?B、思想道德 ?C、理论教育 9、转基因粮食作物的特点包含()× ?A、产量高 ?B、抗从 ?C、抗除草剂 ?D、抗逆境生存 10、“创客”常用的工具有()√ ?A、电钻 ?B、美工刀 ?C、电烙铁 ?D、热风枪

答题时间:09月27日14:42:20 完成时长:00:14:23 1、美国“棱镜门”事件中,美国国家安全局特工斯诺登泄露“棱 镜”监控项目后叛逃到俄罗斯,为避免进一步扩大泄露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白宫的决策者需要做出应对决策。这一决策的类型是()√ ?A、风险型 ?B、可靠型 ?C、确定型 ?D、不确定型 2、最大的动物是蓝鲸。()× ?A、正确 ?B、错误 3、1920年11月,在共产主义小组领导下成立的第一个工会组 织是______。√ ?A、上海机器工会 ?B、长辛店工人俱乐部 ?C、上海印刷工会

第一部分-标准模型简介

第一部分标准模型简介 粒子物理有两个很成功的理论。其一是统一描写弱电相互作用的温伯格-萨拉姆模型。它是定域规范群为SU(2)L? U(1)Y的理论。其二是描写强作用的量子色动力学(QCD)。它是定域规范群为SU(3)C规范理论,通常人们把这两个理论组成SU(3)C?SU(2)L?U(1)Y规范理论,统一描写强、弱、电三种相互作用,称为基本粒子的标准模型。 在粒子物理学里,标准模型是一套描述强力、弱力及电磁力这三种基本力及组成所有物质的基本粒子的理论。它隶属量子理论的范畴,并与量子力学及狭义相对论相容。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对以上三种力的实验的结果都合乎这套理论的预测。但是标准模型还不是一套万有引力,主要是因为它并没有描述到引力。标准模型常被人缩写作“SM”。 标准模型的内容 标准模型包含费米子及玻色子,其中费米子为拥有半整数的自旋并遵守泡利不相容原理(这原理指出没有相同的费米子能占有同样的量子态)的粒子;玻色子则拥有整数自旋而并不遵守泡利不相容原理。简单来说,费米子就是组成物质的粒子而玻色子则负责传递各种作用力。

电弱统一理论与量子色动力学在标准模型中合并为一。这些理论都是规范场论,即它们把费米子跟玻色子(即力的中介者)配对起来,以描述费米子之间的力。由于每组中介玻色子的拉格朗日函数在规范变换中都不变,所以这些中介玻色子就被称为规范波色子。标准模型所包含的玻色子有: ?胶子-强相互作用的媒介粒子,自旋为1,有8种 ?光子-电磁相互作用的媒介粒子,自旋为1,只有1种?W及Z波色子-相互作用的媒介粒子,自旋为1,有3种?希格斯粒子- 引导规范组的自发对称性破缺,亦是惯性质量的源头。 实际上规范玻色子的规范变换是可以准确地利用一个称为“规范群”的酋群去描述。强相互作用的规范群是SU(3),而电弱作用的规范群是SU(2)×U(1)。所以标准模型亦被称为SU(3)×SU(2)×U(1)。 在众玻色子中,只有希格斯玻色子不是规范玻色子。而负责传递引力相互作用的玻色子——引力子则未能被包括入标准模型之中。 标准模型包含了十二种“味道”的费米子。组成大部份物质三种粒子:质子、中子及电子,当中只有电子是这套理论的

规范玻色子路线

规范玻色子路线: 基本粒子的标准模型示意图 规范场理论:又称杨-米尔斯(Yang-Mills)理论,是研究自然界四种相互作用(电磁、弱、强、引力)的基本理论,是由物理学家杨振宁和R.L.米尔斯在1954年首先提出来的。理论提出相互作用通过交换规范玻色子传递。利用它所建立的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的统一理论,已经为实验所证实,特别是这理论所预言的传播弱相互作用的中间玻色子,已经在实验中发现。杨-米尔斯理论又为研究强子(参与强相互作用的基本粒子)的结构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在某种意义上说,引力场也是一种规范场。所以这一理论在物理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自发对称破缺机制:在粒子物理学里,描述基本粒子的方程可能遵守某种对称性,可是方程的解并不能满足这对称性。由于物理学者并未找到任何外在因素涉及到场方程的对称性破缺,这现象称为“自发”对称性破缺。在粒子物理中,有手征对称性破缺和希格斯机制。利用自发对称性破缺机制,从零质量粒子的理论中去得到带质量的粒子,也使杨-米尔斯理论的重要性显现出来(最初杨振宁与罗伯特·米尔斯解释强相互作用的构想由于杨-米尔斯理论的量子必须质量为零以维持规范不变性并不成功)。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给三位日裔物理学者: 芝加哥大学的南部阳一郎、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的小林诚、京都大学基础物理学研究所的益川敏英,赞赏他们在亚原子物理领域对于对称性破缺的研究成果。 弱电统一理论:1968年S.温伯格(Steven Weinberg )A.萨拉姆(Abdus Salam)在S.L.格 拉肖(Sheldon Lee Glashow)电弱统一模型的基 础上建立了电弱统一的完善理论,理论中认为 电磁作用和弱作用是统一的相互作用。其中须 引入4种规范场,有4 种规范粒子,一种是光 对称性破缺的形象解释:墨西哥帽势能函数:对于绕着 帽子中心轴的旋转,帽顶具有旋转对称性,帽子谷底的 任意位置不具有旋转对称性,在帽子谷底的任意位置会 出现对称性破缺。 Steven Weinberg

破缺的宇称 by 李政道

破缺的宇称* 李政道 一. 序 一个阴暗有雾的日子,有两个小孩在沙滩上玩耍,其中一个说:“喂,你看到那闪烁的光了吗?”另一个回答说:“看到了,让我们走近一点看。”两个孩子十分好奇,他们肩并肩向着光跑去。有的时候一个在前面,有的时候另一个在前面。像竞赛一样,他们竭尽全力,跑得越来越快。他们的努力和速度使他们两个非常激动,忘掉了一切。 第一个到达门口的孩子说:“找到了!”他把门打开。另一个冲了进去。他被里面异常的美丽弄得眼花缭乱,大声地说:“多么奇妙!多么灿烂!” 结果,他们发现了黄色帝国的宝库。他们的这项功绩使他们获得了重奖,深受人们的羡慕。他们名扬四海。多少年过去,他们老了,变得爱好争吵。记忆模糊,生活单调。其中一个决定要用金子镌刻自己的墓志铭:“这里长眠着的是那个首先发现宝藏的人”。另一个随后说道:“可是,是我打开的门。” 我第一次与杨振宁在物理学方面的合作是在1948年的秋天。其次是于1951-52年。然后是1955-62年。最近,一位朋友给我看一 *原文见T.D. Lee: Broken Parity, T.D. Lee, Selected Papers, Vol. 3, Edited by G. Feinberg (Birkhauser, Boston, 1986), p. 487

本书,是杨振宁注释的1945-1980年他的论文选1。书中列举的有关我们合作的情况使我大吃一惊。 我很不情愿地重新去追述和回忆那已经破裂的友谊,为此我感到伤心。 二.早期的合作 1946年秋季我十九岁时进入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杨振宁比我大几岁,和我来自中国的同一所大学。当我到达时,他已经在芝加哥大学了。杨极端聪明,在数学物理上特别有天赋。1945年我在昆明遇见过他一次。在芝加哥,我们很快便成了好友。 1948年春,我通过了基础考试,在费米教授指导下开始做我的论文。那时在费米实验室的另一位学生斯坦伯格(Jack Steinberger),正在做μ→e + ……衰变中电子谱的实验。他的测量证实,μ衰变和β衰变一样,包括有四个费米子。很自然, 我的注意力和在芝加哥的其它几位一样,也被这一领域内的问题所吸引。结果就有了我与杨的第一次合作。 1948年秋,罗森布鲁斯(Marshall Rosenbluth)、杨振宁和我开始系统地研究μ衰变和μ俘获。我们发现, 这些反应和β衰变类似,可以用四费米子相互作用描述,其耦合常数也与β衰变中近似相同。随后 1 C.N. Yang:Selected Papers 1945-1980 with Commentary (San Francisco, W.H. Freeman and Company, 1983)

解读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什么是希格斯粒子

解读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什么是希格斯粒子 这是欧洲核子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的ATLAS探测器获得了数据的模拟粒子路径图。希格斯玻色子是当两个质子以14TeV的极高能级相撞时产生的,此后它会迅速衰变为4个μ子,这是一种不会被探测装置吸收的大质量电子。这一图像中,μ子的运行路径用黄色线标示。 根据这一理论,在宇宙大爆炸之后,一种看不见的力,即希格斯场和与之相对应的粒子——希格斯-玻色子一同形成。正是这个场赋予其它基本粒子以质量的属性。 为何这一粒子如此重要? 希格斯场赋予整个宇宙中其它粒子以质量的方式可以用游泳者在水池中受到的水的阻力来做比喻。如果粒子没有质量,它们便可以在宇宙中以光速前进,因为质量的本质便是对物体改变其速度的制约性。 这种粒子最早是什么时候被提出来的? 有关这一粒子的理论最早是在1964年由6位物理学家共同提出来的,其中就包括英国爱丁堡的皮特?希格斯(Peter Higgs)教授。他们当时提出这一粒子的目的就是为了解释质量的起源。

理论上,这一粒子的存在将正好补全描述整个宇宙如何运行的物理学标准模型的缺陷,因此它便显得尤其重要。 如何对其进行搜寻? 欧洲核子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是人类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强大的粒子加速器,它的工作原理是将两束质子流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迎头相撞,在此过程中得到其它粒子。 在1989年至2000年之间,科学家们也曾使用同样位于欧洲核子中心的另一台加速器LEP进行搜寻工作,而由于经费不足被关停之前,美国的Tevatron加速器也进行过对这一神秘粒子的搜寻工作。 科学家们如何能知道自己究竟是否发现了这样的粒子呢? 如果在LHC加速器中进行的数以十亿计的对撞实验中真的产生了希格斯- 玻色子,根据预测,它应当是不稳定的,会迅速衰变为更加稳定,质量更小的粒子。物理学家们需要对这些衰变产物进行分析,并且通过分析来推断这种被称为“上帝粒子”的神秘粒子是否存在。在分析过程中,希格斯粒子是否存在会从数据图形的峰值中体现出来。 六点重大影响: 1. 揭开质量起源之谜 物体的质量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物理学界,而希格斯玻色子恰恰被认为与宇宙中一切物体的质量起源有关。希格斯玻色子与一种场有关,那就是所谓的希格斯场,理论上认为这种场充斥着整个宇宙。当宇宙中的其它粒子在这一场中运行时便获得了质量的属性。这就有点像是大家都在一个游泳池里游泳,然后身上都会被打湿,在这里,被水打湿就像是物体获得质量一样。 美国哈佛大学物理学家杰奥?哥斯达(Joao Guimaraes da Costa)表示:“希格斯粒子的机制让我们能够理解粒子获得质量的途径和方式。”哥斯达是去年欧洲核子中心宣布疑似希格斯粒子发现时,大型强子对撞机(LHC)所属ATLAS探测器设备的标准模型召集人。他说:“如果没有这种机制,那么所有的一切物体都将失去质量。” 确认此次发现的粒子确实是希格斯粒子将证明我们设想的粒子获得质量属性的方式是正确的。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玛利亚?斯皮罗普鲁 (Maria Spiropulu)表示:“这项发现从量子层面支持了我们对于质量来源的看法,而这正是我们当初建造大型强子对撞机的目的。这是一项无与伦比的成就。” 而后,这将进一步为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提供解决的线索,那就是:为什么这些粒子拥有这一质量数值?这个值是如何确定的?对此,哈佛大学物理学家丽萨?兰德尔(Lisa Randall)表示:“这是一个大得多的问题。确认这的确是希

希格斯玻色子概述

希格斯玻色子 希格斯玻色子 希格斯玻色子(或称希格斯粒子、希格斯子Higgs boson)是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预言的一种自旋为零的玻色子,至今尚未在实验中观察到。它也是标准模型中最后一种未被发现的粒子。物理学家希格斯提出了希格斯机制。在此机制中,希格斯场引起自发对称性破缺,并将质量赋予规范传播子和费米子。希格斯粒子是希格斯场的场量子化激发,它通过自相互作用而获得质量。2012年7月2日,美国能源部下属的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宣布,该实验室最新数据接近证明被称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 标准模型给出了自然界四种相互作用中的电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的统一描述,但是在能量低于一定条件后,电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将呈现为不同的相互作用,这被称为电弱相互作用的对称性自发破缺。希格斯粒子就是在标准模型解释电弱对称性自发破缺的机制时引入的。 研究背景 英国物理学家希格斯(P.W.Higgs)提出了希格斯机制。在此机制中,希格斯场引起电弱相互作用的对称性自发破缺,并将质量赋予规范玻色子和费米子。希格斯粒子是希格斯场的场量子化激发,它通过自相互作用而获得质量。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arge Hadron Collider,简称LHC)将有机会发现希格斯粒子。上帝粒子--希格斯粒子 希格斯玻色子被认为是物质的质量之源,―上帝粒子‖是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莱德曼对希格斯玻色子的别称。这种粒子是物理学家们从理论上假定存在的一种基本粒子,目前已成为整个粒子物理学界研究的中心,莱德曼更形象

地将其称为―指挥着宇宙交响曲的粒子‖。 自1899年汤姆逊爵士发现电子开始,直至如今,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人类一直孜孜不倦的探索着微观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 世界的奥秘。1995年3月2日,美国费米实验室向全世界宣布他们发现了顶夸克时,一套称之为标准模型的粒子物理学模型所预言的62个基本粒子中的61个都已经得到了实验数据的支持与验证,看上去标准模型马上就要获得决定性的胜利,对物质微观结构的探索已经到达了它的尾声,似乎人类也马上就要听到这一跌宕起伏的,充满了高潮与华彩的探索乐章的终曲,但是仍然有一个粒子,游离在这座辉煌的大厦之外,仿佛一个幽灵,这就是希格斯粒子,而且就是这个粒子可能会击垮整座大厦。但是也许会为我们揭示出一条全新的探索旅途。就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个世纪中期以来粒子物理学的发展历史,以及现在处于主流的标准模型理论。 研究历史 在电弱统一理论从建立到获得成功,其中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对称自发破残原理推测出来的希格斯玻色子,用它来解释电弱统一理论中的W+1、W-1、Z0玻色子非零质量的获得机制。 英国物理学家希格斯 但到如今,电弱统一理论已经获得了诺贝尔奖从而得到大家普遍的承认,而作为电弱统一理论基础的希格斯玻色子(X0)仍然没有在大家的视野中揭开它神秘的面纱,这个难题一直以来都困扰着所有从事基本粒子研究的爱好者们。虽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发现它的踪迹,但很多实验表明了电弱统一理论是完全正确

希格斯波色子

希格斯波色子

————————————————————————————————作者:————————————————————————————————日期:

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吴咏时 什么是希格斯玻色子 希格斯玻色子是物理学标准模型当中最后一个待发现的粒子。7月4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 ERN)的科学家宣布,在寻找希格斯玻色子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个新粒子,与希格斯玻色子有吻合之处。一般认为,大约要到今年年底,才有可能确认它是否真是希格斯玻色子。 标准模型是我们当前人类对自然界的一个基本物理理论。它告诉我们自然界4种力中的3个电磁力、强力和弱力是如何发挥和实现作用的。 标准模型的理论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杨振宁-米尔斯规范场理论”(Yang-Mills Gauge Theory),在强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中,杨-米理论是发挥作用的,但在弱相互作用中,杨振宁-米尔斯规范场理论要发挥作用还需要希格斯玻色子的配合。理论上,希格斯玻色子将为杨-米理论中传递弱相互作用的粒子赋予质量,使得弱力成为短程力,符合实验的结果。 这种质量赋予是怎样进行的呢?真空中希格斯玻色子的场可以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状态,理论上叫做凝聚态,打个比方就像稀糖浆或者蜜糖这样的状态。当别的粒子经过这个“稀糖”时,也就是经过希格斯玻色子场的这个凝聚态时,就获得了质量。(实际上,每种玻色子总和一定的场相对应。) 总而言之,希格斯玻色子本身有3个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一是它是标准模型中的最后一个待发现的粒子;二是它给杨振宁-米尔斯规范场理论中传递弱相互作用的粒子赋予了质量;此外呢,实际上,希格斯玻色子给几乎所有的基本粒子以质量,除了传递电磁相互作用的光子和传递强相互作用的胶子。 发现希格斯玻色子的重要学术与现实意义

热力学统计物理 课后习题 答案09571

第八章 玻色统计和费米统计 8.4求弱简并理想费米(玻色)气体的压强公式. 解:理想费米(玻色)气体的巨配分函数满足 () ∑--±±=Ξl l l e βεαω1ln ln 在弱简并情况下: ()() ()()() ??∞ --∞ --±?±=±±≈Ξ02/32/330 2/12/331ln 32 221ln 22ln l l e d m h v g d e m h v g βεαβεαεπεεπ ()( )()[] ? ?? ??? ±-±?±=?∞ --∞--0 2 /30 2/32/331ln 1ln 3222l l e d e m h v g βεαβεαε επ ()?∞ +±?±=02/32/331 32 22l e d m h v g βεαεεπ 与(8.2.4)式比较,可知 U β3 2 ln = Ξ 再由(8.2.8)式,得 ??? ? ???????? ??±=???????????? ??±=Ξ2 /322/322241122411ln mkT h NkT mkT h V N NkT πβπβ 2 /322??? ? ??=-mkT h V N e πα n V N mkT h e V N T == ??? ? ??=??? ????∴--2 /322πα ??? ? ???????? ??±=??? ???????????????? ??±=Ξ??=2 /322/3222412241ln 1mkT h n nkT T N mkT h n kT V p T ππβ 8.10试根据热力学公式 ?=dT T C S V 及光子气体的热容量V V T U C ??? ????=,求光子气体的熵。 解:(8-4-10)式给出光子气体的内能为43 34 215VT c k U π= -------(1) 则可以得到光子气体的定容热容量为33342154)(VT c k T U C V V π=??=---------(2)

62种基本粒子

62种基本粒子 一、轻子(12种){轻子主要参与弱作用,带电轻子也参与电磁作用,不参与强作用} 01、电子 02、正电子(电子的反粒子) 03、μ子 04、反μ子 05、τ子 06、反τ子 07、电子中微子 08、反电子中微子 09、μ子中微子 10、反μ子中微子 11、τ子中微子 12、反τ子中微子 二、夸克(36种)Quark,层子、亏子(6味×3色×正反粒子=36种) 13、红上夸克 14、反红上夸克 15、绿上夸克 16、反绿上夸克 17、蓝上夸克 18、反蓝上夸克 19、红下夸克 20、反红下夸克 21、绿下夸克 22、反绿下夸克 23、蓝下夸克 24、反蓝下夸克 25、红粲夸克 26、反红粲夸克 27、绿粲夸克 28、反绿粲夸克 29、蓝粲夸克 30、反蓝粲夸克 31、红奇夸克 32、反红奇夸克 33、绿奇夸克 34、反绿奇夸克 35、蓝奇夸克 36、反蓝奇夸克 37、红顶夸克 38、反红顶夸克 39、绿顶夸克

40、反绿顶夸克 41、蓝顶夸克 42、反蓝顶夸克 43、红底夸克 44、反红底夸克 45、绿底夸克 46、反绿底夸克 47、蓝底夸克 48、反蓝底夸克 三、规范玻色子(规范传播子)(14种) 49、引力型-中性胶子(Ⅰ型开弦) 上夸克-上夸克 50、引力型-中性胶子(Ⅰ型开弦) 反上夸克-反上夸克 51、磁力型-中性胶子(Ⅰ型闭弦) (反)下夸克-(反)下夸克 52、磁力型-中性胶子(Ⅰ型闭弦) 夸克-反夸克 53、阳电力型胶子上夸克-下夸克 54、阴电力型胶子上夸克-下夸克 55、阳电力型胶子反上夸克-反下夸克 56、阴电力型胶子反上夸克-反下夸克 57、光子(光量子) 58、引力子(还是一个假设) 59、W+玻色子 60、W-玻色子 61、Z玻色子 62、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

解读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解读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何为希格斯粒 子 2013-10-09中国文化传媒网 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 新浪科技讯10月8日讯 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彼得·W·希格斯(Peter W. Hi ggs) 和弗朗索瓦·恩格勒(Francois Englert),以表彰他们对希格斯玻色子(又称“上帝粒子”)所做的预测。那么,到底什么是希格斯玻色子呢? 希格斯粒子是一种亚原子粒子,也就是说,理论上认为它应当是构成宇宙的最基本组成部件之一。但是它仍然有待实验观测证实。科学家们提出的物理学标准模型预言了这种粒子的存在,其作用是解释为何其它粒子会拥有质量。根据这一理论,在宇宙大爆炸之后,一种看不见的力,即希格斯场和与之相对应的粒子——希格斯-玻色子一同形成。正是这个场赋予其它基本粒子以质量的属性。 为何这一粒子如此重要? 希格斯场赋予整个宇宙中其它粒子以质量的方式可以用游泳者在水池中受到的水的 阻力来做比喻。如果粒子没有质量,它们便可以在宇宙中以光速前进,因为质量的本质便是对物体改变其速度的制约性。 这种粒子最早是什么时候被提出来的? 有关这一粒子的理论最早是在1964年由6位物理学家共同提出来的,其中就包括英国爱丁堡的皮特?希格斯教授。他们当时提出这一粒子的目的就是为了解释质量的起源。

理论上,这一粒子的存在将正好补全描述整个宇宙如何运行的物理学标准模型的缺陷,因此它便显得尤其重要。 如何对其进行搜寻? 欧洲核子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是人类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强大的粒子加速器,它的工作原理是将两束质子流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迎头相撞,在此过程中得到其它粒子。 在1989年至2000年之间,科学家们也曾使用同样位于欧洲核子中心的另一台加速器LEP进行搜寻工作,而由于经费不足被关停之前,美国的Tevatron加速器也进行过对这一神秘粒子的搜寻工作。 科学家们如何能知道自己究竟是否发现了这样的粒子呢? 如果在LHC加速器中进行的数以十亿计的对撞实验中真的产生了希格斯-玻色子,根据预测,它应当是不稳定的,会迅速衰变为更加稳定,质量更小的粒子。物理学家们需要对这些衰变产物进行分析,并且通过分析来推断这种被称为“上帝粒子”的神秘粒子是否存在。在分析过程中,希格斯粒子是否存在会从数据图形的峰值中体现出来。 六点重大影响: 1. 揭开质量起源之谜 物体的质量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物理学界,而希格斯玻色子恰恰被认为与宇宙中一切物体的质量起源有关。希格斯玻色子与一种场有关,那就是所谓的希格斯场,理论上认为这种场充斥着整个宇宙。当宇宙中的其它粒子在这一场中运行时便获得了质量的属性。这就有点像是大家都在一个游泳池里游泳,然后身上都会被打湿,在这里,被水打湿就像是物体获得质量一样。 美国哈佛大学物理学家杰奥?哥斯达(Joao Guimaraes da Costa)表示:“希格斯粒子的机制让我们能够理解粒子获得质量的途径和方式。”哥斯达是去年欧洲核子中心宣布疑似希格斯粒子发现时,大型强子对撞机(LHC)所属ATLAS探测器设备的标准模型召集人。他说:“如果没有这种机制,那么所有的一切物体都将失去质量。” 确认此次发现的粒子确实是希格斯粒子将证明我们设想的粒子获得质量属性的方式 是正确的。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玛利亚?斯皮罗普鲁 (Maria Spiropulu)表示:“这项发现从量子层面支持了我们对于质量来源的看法,而这正是我们当初建造大型强子对撞机的目的。这是一项无与伦比的成就。” 而后,这将进一步为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提供解决的线索,那就是:为什么这些粒子拥有这一质量数值?这个值是如何确定的?对此,哈佛大学物理学家丽萨?兰德尔(Lisa Ra ndall)表示:“这是一个大得多的问题。确认这的确是希格斯粒子只是整个过程的第一步,此后我们才能更往前走,这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2. 完善标准模型

大型强子对撞机疑发现上帝粒子(图)

大型强子对撞机疑发现上帝粒子(图) 这是一幅计算机模拟图,显示如果出现一次希格斯事件时,粒子将出现的轨迹模式 这幅图显示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紧凑型μ子螺旋型磁谱仪(CMS)仪器的数据是如何证实或排除希格斯粒 子在不同能级水平上的存在的。

紧凑型μ子螺旋型磁谱仪(CMS)仪器结构示意图,长21米,宽15米,高15米 ATLAS探测设备示意图,长46米,宽25米,高25米,确实是一台超级庞然大物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7月27日消息,希格斯-波色子通常又被称为“上帝粒子”,它被认为是万物的“质量之源”,同时也是标准模型中最后一种未被发现的粒子。物理学界长期以来试图寻找它踪迹的努力皆以失败告终,因此这种行踪诡秘的神秘粒子一直让科学家们为之疯狂。不过现在,来自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数据显示,这种一直以来毫无踪迹的“上帝粒子”可能已经被找到了。 当然在此之前一直就有这种说法,说美国芝加哥附近的费米加速器已经找到了希格斯-波色子,尽管这种说法一度平息下去,但是最近几个月又一次出现起伏,甚嚣尘上。 而这一次的消息则要靠谱的多:欧洲核子中心(CERN)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两台希格斯粒子探测仪器在该设备产生的海量数据中同时记录到了疑似信号。尽管谨慎地说,这一信

号目前还未能清晰到足以判定此项发现,但是这至少意味着这台耗资超过100亿美元,号称是这颗星球上最庞大复杂,同时也是最昂贵的科学仪器,毕竟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LHC项目ATLAS探测设备设计小组发言人法波拉·托内利(Fabiola Tonelli)告诉英国《卫报》记者说:“我们现在还不能下任何断言,但是毫无疑问的,这非常有趣。”而令人振奋的是,另一台探测设备:紧凑型μ子螺旋型磁谱仪(Compact Muon Solenoid,CMS)小组也同样报告了探测到疑似信号结果。 这两个小组各自独立地于周五在法国召开的欧洲物理学会议上报告了自己的结果,这一会议是物理学界最大型的粒子物理学交流平台之一。ATLAS和CMS小组一直以来都在埋头于LHC对撞设备产生的数以亿万计的数据点阵中,苦苦寻找可能显示希格斯-波色子曾短暂存在的统计学信号。 根据此次的最新分析结果,物理学标准模预言的希格斯-波色子类型可能将在大约1400亿电子伏,即140 GeV的能级上出现。 考虑到统计学上的严谨性,此次的数据结果还无法支持一项确定的科学发现报告。不过无论如何,两台设备得到这样非常类似的疑似信号是非常令人兴奋的。 来自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的粒子物理学家唐纳德·林肯(Donald Lincoln)同时也是CMS 小组成员,他说:“如果你现在去询问任何一位有名望的物理学家,他们也不能告诉你任何更多的消息,他们只会说这非常非常有趣,而我能告诉你的,就是:这确实非常非常有趣。” 但是很显然还有很多科学家对此并不信服。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的托马索·多里格(Tommaso Dorigo)教授也是CMS小组成员,同时还担任美国费米实验室CDF小组成员。他说他“没有看到任何和希格斯-波色子有关的疑似信号”。几乎和前面所述的相反,他认为此次LHC所使用的能级恰恰给出了理论预言的希格斯粒子最不可能出现的能级。不过大多数物理学家都同意这样一个说法,那就是有关这种神秘粒子究竟是否存在这一终极问题,物理学家们不久之后应当就能给出一个相当明确的答案。 如林肯就说:“我讨厌进行具体的预测,但是很显然,考虑到目前的表现和进度,我想希格斯粒子被证实或者被排除的时间应该就会发生在最近几个月或几年内。” 寻找希格斯-波色子 寻找希格斯-波色子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事实上这也是当初全世界合力建造这台超大型科学设备的主要初衷。 LHC设备位于法国-瑞士边境,它拥有一个长达27公里的地下环形隧道。在这个隧道中,粒子会被加速到接近光速并迎面对撞。撞击的结果会由安装在隧道各处的各种专用探测器捕捉并进行数据分析。 这种极高能对撞会产生一些极其罕见的物质,但是它们会瞬间衰变成较为常见的亚原子粒子,但是根据仪器记录到的数据,对这些粒子的分布情况,运动方向和速度等数据进行分

超高精度实验证实光子是玻色子_树华

http : w ww .w uli .ac .cn 物理·40卷(2011年)2期 温度的变化关系,其中ΔF N ,S (T )=F N (0,T )-F S (0,T )=H 2c (T )8π,可以通过积分零场下正常态和超导 态之间的熵差来得到,H c 为热力学临界场.过掺杂和欠掺杂的ΔF N ,S (T )表现出不同的行为,随着温度的降低,过掺杂样品的ΔF N ,S (T )的增加要比欠掺杂的快.如果把它们延长至零温,我们就可以得到凝聚能U (0),x =0.79的样品的凝聚能U (0)~2500mJ /g at ,是x =0.48样品的6倍.图5(b )是U (0)/T c 2和氧含量的关系图.对过掺杂区(x >0.79),U (0)/T c 2 基本不随氧含量的变化而变化,但是随x 的减小,U (0)/T c 2 迅速减小,最佳掺杂时的U (0)/T c 2 为过掺杂时的一半.U (0)随x 的突然减小是由于在这些样品中存在正常态的赝能隙,而开始出现赝能隙的氧含量正是0.79附近,即临界载流子浓度p crit =0.19. 4 结束语 比热是重要的热力学量.它的测量可以确定固体的Debye 温度、电子态密度、热激发谱和超导体 的能隙等.但要测量微小的比热变化以及宽温区的电子比热,普通的测量方法遇到了困难.差分比热实 验方法是测量两个样品的比热差,具有高达10-4的比热测量分辨率,比普通的测量方法高近两个量级,使得测量相变时微小的比热变化及宽温区的电子比热成为可能.本文介绍了高分辨连续升温差分比热实验的测量原理和测量方法及其在高温超导体研究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Gopal E S R .S pecific heat at low temperatu res .New York : Plenum Pres s ,1966 [2] 雒建林.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的电子态相图.见:韩汝珊主编. 铜氧化物高温超导电性实验与理论研究(第一章).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20 [3] Loram J W .J .Phy s .E ,1983,16:367[4] 许杰.绝热连续升温差分比热测量装置与聚苯胺低温比热研 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5] Lu o J L et a l .Physica C ,2000,341:1837[6] Loram J W ,Luo J L et al .J .Phys .Chem .Sol id ,2001,62:59[7] Lu o J L et a l .Physica B ,2000,284:1045[8] Loram J W ,Luo J L et a l .Phy sica C ,2000,341:831[9] Lu o J L et a l .arXiv :0112065[10] Loram J W et al .Phys .Rev .Lett .,1993,71:1740 ·物理新闻和动态· 超高精度实验证实光子是玻色子 美国的物理学家对现代物理学的基石———两种基本粒子(玻色子和费米子)遵从两种截然不同的统计行为这一原理,进行了一项极精确的检验.利用激光的实验证实光子遵从玻色-爱因斯坦统计.与以前的实验相比,这一结果使光子实际上是费米子的可能性减少了1000倍. 物理学告诉我们,基本粒子分成两种基本类别:自旋值为整数的玻色子和自旋值为半整数的费米子.玻色子包括携带作用力的粒子如光子、W 和Z 粒子,遵从玻色-爱因斯坦统计.由此产生的一个重要的结果是,许多相同的玻色子可以占据相同的量子态,导致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和产生激光等现象. 费米子包括基本的物质粒子,如夸克和电子,遵从费米-狄拉克统计.相同的费米子不能处于相同的量子态,导致原子的壳层结构及其化学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整数自旋粒子遵从玻色-爱因斯坦统计而半整数粒子遵从费米-狄拉克统计,这一原理可以用量子场论的数学加以证明.但是某些物理学家,包括已故的费曼,被一个事实所困扰,即上述原理并没有简单的解释,而是建立在许多假设的基础上的,其中有些假设是说明了的,而有些则是暗含的.的确,有人猜测这些假设在更一般的物理理论中(如弦理论中),可能不成立. Califor nia 大学Be rkeley 分校的D mitry Budker 和Damo n Eng lish 决定尽可能精确地检验这一所谓的自旋统计定理.他们研究了钡原子的一种特殊的两光子吸收过程,在这过程中,钡原子的总角动量从0变到1.量子力学告诉我们,如果像对于全同的玻色子那样,波函数在交换粒子时是对称的话,那就不可能构建一个总角动量等于1的波函数.换言之,如果光子是玻色子的话,就不可能进行这样一种特殊的具有相同频率的成对的光子吸收过程. 研究人员将两束绿色激光从相反方向射向光学腔中的钡原子束,由两束激光中的各一个光子组成的光子对的能量等于钡原子的吸收能.他们通过测量钡原子吸收光子对之后退激发时发射的光子,发现当这两束激光的能量彼此略有差异时,发生这种吸收现象.但是当这两束激光的频率完全相同时,没有观察到这种吸收现象,证明光子的确是玻色子. 目前在Yale 大学的Budke r 和David DeM ille 曾发表过于他们于1999年进行的类似实验结果,表明光子是玻色子.但是,本文上面介绍的这项新的实验却要精确得多.这是由于改进了实验装置,使得结果的不确定性降低了3个多数量级,结果的精度在90%的置信度上好于1千亿分之4.此工作结果发表在Phy s .Rev .lett .,2010,104:253604 上. (树华 编译自Phy sics World N ews ,1 July 2010) · 120·实验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