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成品检测作业指导书

造纸成品检测作业指导书
造纸成品检测作业指导书

造纸成品检测作业指导书1/27

1、目的

在一定范围内的非标准实验室条件下,按规定的方法对纸机下机纸卷、涂料和纸机湿部辅料进行检测,使新员工快速掌握工作技能,老员工能统一规范操作,确保公司产品及其他辅料的技术指标符合公司的质量内控标准,以满足客户的要求和期望。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纸机检测站对下机卷筒及其他部分辅料的技术指标的随机检测。

3、参考文件

GB/T450-1989《中华人民共和国纸和纸板的取样方法》

GB/T451.2-1989《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法》

GB/T451.3-1989《纸和纸板厚度测定法》

GB/T462-1989《纸和纸板水分的测定法》

GB/T456-1989《纸和纸板平滑度的测定法》

GB/T7974-1987《纸和纸板白度测定法、漫射/垂直法》

GB/T2679.3《纸和纸板挺度测定法》

GB/T2679.5-1995《纸和纸板耐折度的测定》

GB/T8941.3-1998《纸和纸板镜面光泽度750角测定法》

ISO535-1991《纸和纸板吸水性的测定-可勃(cobb)法》

GB/T12911-1991《纸和纸板油墨吸收性的测定法》

GB/T1541-1989《纸和纸板尘埃度的测定法》

QB/YD/J-03/2010《远大纸业造纸检验手册》

QB/YD/J-16-2010 记录控制程序

QB/YD/J-17-2010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QB/YD/J-18-2010 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4、岗位职责

4.1、熟练掌握本岗位所有的作业标准。

4.2、按照工艺的要求和质检项目之规定,结合车间实际生产过程,保质、保量完成所有规定项目的检测任

务,并把检测数据清楚、详实地记录在检测报表上。

4.3、检测中发现某项指标不合格,要及时通知该岗位操作工(或当班班长)进行调节。

4.4、对检测中出现数据异常时,要重新取样或重新进行确认测试。

4.5、在工艺调节或生产调节时,协助工艺对某些工艺参数进行测试。

4.6、工作态度认真、仔细,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4.7、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4.8、做好本岗位区域范围内的清洁卫生工作,做好所有检测仪器的维护、保养及校正工作,发现问题,及

时汇报给上级领导。

4.9、交接班时必须保持本岗位范围内卫生清洁;必须保持操作台和仪器无尘及各种物品摆放整齐有序。

5、安全守则

5.1、不可在正在转动的仪器上取放试样。

5.2、经常检查各用电仪器的完好情况,防止漏电事故。

5.3、在开拉电烘箱门把或操作其他检测设备时,应先用手背碰触一下,验证是否有漏电现象,再进行操作。

5.4、在取样时要注意电吊和毛卷纸的平稳。

5.5、在上下楼梯或跨越走台时必须抓牢拦杆扶手。

5.6、在走过转动的设备及皮带旁边时要格外小心,万不可试图跨越和钻爬。

6、工作内容和检验频次

6.1、涂料及辅料

6.1.1、每班至少分别检测2次各种新制涂料的固含量、PH值、粘度,并标明测试温度;

6.1.2、每班分别测试1~2次各回料桶涂料的固含量、PH值、并标明测试温度;

6.1.2、每班检测涂1次新制和回料桶背表胶料的固量、粘度和PH值,并标明测试温度;

6.1.3、每班检测1次喷淋淀粉浓度、每天检测1次熬制的涂布粘合剂浓度。

6.1.4、

6.2、成品纸

6.2.1、纸机每卷纸下纸机必须测定定量、厚度、水分;色度值每班测试1次;油墨K&N值每天测试1次;

一浆涂面吸每班测1次;其他规定的指标每2小小时,由检验员作全项检测(定量、水份、平滑、厚度、耐折度、光泽度、挺度、白度、面吸/背吸、涂布量和浆层挂量等),各指标的检测应作好详实的记录,并将不合格数据及时通报班组或纸机及其他相关操作人员;定量要随时检查、水分要经常用手摸及时感觉通知纸机相关人员。

6.2.2、每卷纸下机或每件纸均要观察和记录纸张的外观,看纸面有无发花、尘埃、粘缸、浮渣、线条、刮

刀印、漏涂、油印、水印、水滴点、光斑点、折子、起泡、线条及纸面颜色差别等情况,并作好记录、留好纸样、及时把测试结果反馈给纸机相关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予以纠正和预防。

7、作业标准

7.1、定量和横幅定量差

7.1.1、定义

纸或纸板每平方米的质量。用校准的精度为0.001g的天平直接称量计算,并以g/m2表示,

7.1.2、标准定量裁样器主要技术特性

a、取样面积:100cm2

b、取样面积误差:±0.35cm2

c、取样厚度:(0.1~0.8)mm。 图1

7.1.3、测试和计算定量裁样器

用标准定量裁取器(100cm2)沿下机毛卷筒纸幅横向由工作面到传动面均匀裁取0.01 m2的试样23片或在平张纸的横向均匀裁取试样6片,分别用阿拉伯数字标记,以分度值为0.001g的电子天平分别称量: 结果表示:g=m×100 结果以g/m2(克/平方米)表示,

式中:g为定量

m为天平称重

a、定量

将称量的各点结果沿纸的横幅取其算术平均值表示,平张产品按单张纸平均值表示,结果保留为整数。

b、纸幅横向定量差以%表示

S=(G1-G2)÷G×100

式中:

G1为试样定量的最大值g/m2 图2

G2为试样定量的最小值g/m2 电子天平

G为试样定量的平均值g/m2

7.1.4、天平的校准和操作注意事项

天平应经常用标准砝码进行称量校准,列出校准表。经计量局校准的可以在有效检定周期内使用。每次称量前均要检查天平的平衡状态,必要时应调整天平两边的重锤使指针处于标牌中线位置。电子天平要进行水平校准和归零校准,在天平校准或称量时应防止气流对天平的影响。

7.2、厚度

7.2.1、定义

纸或纸板在两测量板间受一定压力直接测量的厚度,其结果以mm或μm表示。根据纸的厚、溥可取多层或单层测量,以单层测量的结果表示纸的厚度。

7.2.2、仪器及校准

在进行测试前,要看厚度仪百分表的指针是否在零位上,如果不在零位上,偏差大时可通过测量头微调,再通过旋转表盘调整至指针归零,偏差小时可通过旋转表盘调整至指针归零,

7.2.3、测试和计算

a、左手拇指按下拨杆搭起测量头;

b、右手将被测试样放于测量头与量砧之间,试样纸必须全部覆盖量砧;

c、均匀缓慢地放松拨杆下落测量头至与试样接触,拇指完全放松,手离开仪器;

d、记录百分表刻度盘上的读数;

e、按下拨杆抬起测量头;

f、取出试样,进行下一次测量,

g、毛卷筒每卷纸的横幅上共测23点,

h、平张纸在横向均匀取6个点分别测试其厚度;

i、结果处理

厚度:毛卷筒试样测试所得的读数按整个横幅进行平均

计算记录,平张纸按单张纸平均计算记录,

计算结果准确至0.001毫米。

横向厚度差以%表示:V=(h1-h2)÷h×100

h1为试样厚度的最大值mm

h2为试样厚度的最小值mm 图3 厚度仪结构图

h为试样厚度的平均值mm 1.拔杆,2.指针;3.重锤;4.测量杆;

5.测量头;

6.量砧;

7.底座。

j、说明

在测量厚度小于0.03毫米的纸张时应将试样重叠

几层,然后进行测量再以读数除以层数得出层厚度,所测试样不能有起皱、打折、严重卷起现象,较粗糙之纸板测量之厚度数值会偏高,应注意,以毫米表示时,测试数值保留小数点后三位数,以钠米表示时,测试数值保留整数。

7.3、紧度和松厚度

7.3.1、定义

紧度是指单位体积纸或纸板的质量,以g/cm3表示,亦称表观密度,是纸或纸板的一项重要指标,紧度与原料的种类、打浆度、湿压及压光程度、施胶度等因素有关,它对纸或纸板的各种光学性能和物理性能产生较大影响,所以紧度也作为比较各种纸或纸板强度和其他物理性能指标的基础。

松厚度是指一定质量的纸或纸板的体积,即为紧度的倒数,以cm3/g。

紧度和松厚度可由定量和厚度计算得出,

7.3.2、计算:

g

p = ──── 图4

h×1000 厚度仪外型图

hх1000

L= ────

g

p-----紧度g/cm3 L-----松厚度cm3/g

h-----厚度mm g-----定量g/m2

7.4、水份

7.4.1、定义

水分是指纸或纸板在规定的烘干温度下,烘至恒重时,所减少的质量与试样原质量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7.4.2、测试和计算

对于毛卷筒纸,在毛卷下机时立即沿纸卷横幅裁取5cm宽的纸条迅速称重(此法较准确),然后于105±2℃烘箱中恒重后计算水分,或测试定量时裁取的纸板圆片,分别称重;计算横幅上各点的水分和计算整个横幅上的平均水分(此法在空气干燥时有可能使水分结果偏低);对于平张纸,裁取纸页横幅一条宽5cm试样或沿横幅以标准裁样器切取2~4片试样。将取好的待测试样放置在恒温干燥箱中105±2℃,烘至恒重(根据定量的不同一般在1至1.5小时)。注意:水分的取、称样要迅速,以防纸页水分逸失。

计算结果:

g0-g1

W= ────х100%

g0

式中:W ───水份g1───烘后重量g0───烘前重量

7.4.3、天平的校准同4.3

7.5、白度(使用YT-48B型白度颜色测定仪)

7.5.1、定义

白度是指纸张及其他被测含荧光增白剂和不

含荧光增白剂的近白色试样受光线照射后全

面反射的能力,也是纸张或其他白色试样的

光亮程度。基于通过测量纸及纸板或其他近

白色物料蓝光漫反射因素测定白度的方法,

由一物体反射的辐通量与同样条件下完全反图5

射漫射体所反射的辐通量之比,以百分数表示。YT-48A型白度颜色仪7.5.2、仪器外观如图5

7.5.2、键盘面板功能如下表:

键符号功能

“调零”仪器调零用,放黑筒,Rx、Ry、Rz、R457须分别调零。

“校准”仪器校准用,放标准板(或标准纸样),Rx、Ry、Rz、R457须分别调零。“”菜单移位、输入数据时移位、测试状态下删除数据用。

“▲”菜单选中或不选,开关、输入数据时增加键、待测时回放键,可以浏览8浆测量值,并可用键删除测量值。

“↙”菜单确认键、设定多行数据时作为换行键。测色度时作为计算并浏览键。

“设定”设定编号、检索已测色度数据键、设定参考样、选项设定、参数设定、时间设定等。“Ri”、“I”测量涂油墨后Ri,并显示油墨吸收值。注意:有顺序要求必须首先测量未涂油墨R∝值。

“R∝”测量未涂油墨R∝值、或不透明的多层试样的

R∝值。

“R0”“OP.T”测量不透明度、透明度、光散射系数、光吸收系数的单层试样衬黑筒值,并显示不透明度、透明度、光散射系数、光吸收系数(选中项)。注意:测量不透明度、透明度、光散射系数、光吸收系数必须先测R∝值、测量透明度必须先测R84。

“R84”测量单层试样衬84度左右的白板(测透明度用)。

“打印”打印开关,屏幕左下角显示其开关状态。

“D/F”测量光密度Dy、Dz(铅芯浓度),或测量荧光白度F。

“R/F”输入数字参考样时作为计算参考样色度数据用,待测状态时可以测量输入参考样。

“测量”测量键。

“平均”可以对测量数据做平均。

7.5.3、仪器调整

本仪器U=1.28:FA=-0.1。

注意:除了测荧光白度F时需要拉出拉板,其它所有操作都必须推进拉板到底(液晶右下角显示)。

a、接通供电电源,揿后面的电源开关,仪器显示-486-。

b、预热仪器15分钟。

c、拉板定位:推进拉板到底。

d、调零:试样托上放黑筒,按[调零]键,显示00.0再按[ ↙]键(确认),重新显示00.0调零完毕。

然后将手轮转到Rx、Ry、Rz分别做相同的调零操作。

e、输入R457标准值,调准。

将标准工作白板(1号)放在试样托上,按和▲键输入1号标准板的数据后按[↙]键,(如果和标准板数据一致则直接按 [ ↙]键,等3秒左右校准完毕。

然后将手轮转到Rx、Ry、Rz分别做相同的校准操作。

7.5.4、参数设定

a、调节照明紫外辐射分量

如需测量荧光增白试样的R457白度,应放上3号工作板,转动手轮到R457位置,推进拉板,按测量键,

显示数据应该接近3号工作板的R457标准值(以相差不超过0.3为好)。若显示数小于标准值,可用一字小螺丝刀顺时针方向转动拉板旁的调节螺钉(反之,若大于标准值,应反时针方向转动调节螺钉),推进拉板到底(螺钉调节后拉板有可能不到底),再按测量键。然后按7.5.3、d、e调零和校准。如此调节,直到显示数等于3号板R457标准值为止,取下3号板。

b、设定荧光因素U值

如需测量荧光增白试样的荧光白度,还应预先设定U值。

转动手轮到R457位,推进拉板,如7.5.4、a调好照明紫外辐射分量后,试样托上放3号工作标准板(标有白度R457和荧光增白度F数值)。按M键,测定值应等于R457标准值;接着拉出拉板,按F键,显示

F

R457值,U= ,荧光白度修正值FA出厂时已设定。

R457-r457-FA

按设定键,按若干次键选中参数菜单后按↙键,如下图:

1.U :XX.XXX

2.FA:XX.XXX

3.g :XXX.XX

4.c :XXX.XX

打印关按▲修改;

按↙键换行;按设定键退出;

R457

按▲键输入数据、按↙键换行、按设定键退出。U:荧光因素,FA:荧光白度修正值。g:定量单位为g/㎡,c:油墨系数。

7.5.5、测量:

a、ISO亮度(蓝光白度)测量

按7.5.4、a调节照明紫外辐射分量(一次调整后一般一个月内不会变,除非换灯泡)。

推进拉板,转动手轮到R457光路,放上试样,按M键测得ISO亮度。

b、荧光增白度测量

按7.5.4、a调节照明紫外辐射分量、按7.5.4、b设定荧光因素U。转动手轮到到R457光路,放上试样,按测量键测得R457,然后拉出拉板再按D/F键,得到荧光增白度F。

c、色度测量

将手轮转动到Rx、Ry、Rz各测量一次,按↙键即可浏览色度数据(色度选项卡选中的数据)。

+a*表示红色,-a*表示绿色,+b*表示黄色,-b*表示蓝色,L*表示明度。

d、横幅白度差X%

X%=(W1-W2)÷W×100%

式中:W1—最大白度值

W2—最小白度值

W—横幅平均白度值

7.5.6、标准器及其量值

a、传递标准

依计量系统要求,定期由上级计量部门传递的标准量值,用来校准工作白度板,传递标准的性状一般与被测试样相同或接近,常用的传递标准材料有:硫酸钡或氧化镁粉末,白陶瓷,荧光增白塑料或无荧光白色塑料,荧光增白纸或无荧光白纸等。纸厂一般采用荧光增白纸和无荧光白纸作为标准量值。

b、工作标准

本仪器日常调校使用三块工作标准板,其中,1号和2号为无荧光标准板,3号为荧光增白标准板。1号工作板用于日常校准仪器。2号作为校准板要细心保护,必要时用来校对1号板量值,校对方法是:如7.5.3、d、e的调零和校准。用2号板校准仪器,然后实测1号板的R457、Rx、Ry、Rz的量值作为其标准值。3号板用来如7.5.4之a、b调节仪器照明紫外辐射分量。

c、量值传递

传递标准两件,无荧光传递标准有R457、Rx、Ry、Rz量值,荧光增白传递标准有漫射因素R457和荧光增白度值F值。

用无荧光传递标准,参照7.5.3、d、e之调零和校准仪器,然后按荧光增白传递标准,参照7.5.4、a 调节照明紫外辐射分量,再如7.5.4、b计算并设定荧光因素U值。最后实测工作标准板,测定1号和2号板R457、Rx、Ry、Rz量值,测定3号板R457和荧光增白度F值。这样量值就传递给了工作标准板,以后日常工作就使用工作标准板校准仪器,调节照明紫外辐射分量值。

7.5.7、仪器常见故障(见图6)

仪器开机自检后,显示信号不正常的错误。请打开仪器后盖板。

a、检查灯泡是否发光,如不发光请更换灯泡,更换时注意灯丝应跟透镜中心平齐。

b、检查灯泡是否发黑或发白

等异常,如果异常请更换灯泡。

c、如果灯泡正常,请检查其位

置,即灯丝是否和透镜中心平齐,

如果位置不正确,请调整位置。

7.5.8、维修于保养

a、仪器不用时加罩防护,

保持干净;

b、用毕后仪器电源应关闭,

切断电源;图6

c、测试粉末试样后应用干净的纱布揩净测试孔和试样托以免沾粉污染后续试样;

d、不要用手触摸标准器的工作表面,必要时用棉球蘸无水乙醇揩试工作标准板,清除污脏。黑筒使用

后,应开孔朝下放置,以防落坐。标准器存放在附件盒内,保持干净。

e、勿用手触光源灯泡和光学零件。需要清洁时可

用镊子夹脱脂棉蘸无水乙醇擦洗。

f、经常使用的仪器每隔三个月应换新灯泡。图7

g、更换灯泡后应重新进行调整。可勃专用裁样器,裁样直径125mm

7.6、纸板表面吸水性(cobb值)(使用ZB-Ccobb型可勃吸水仪)

7.6.1、定义

单位面积的纸或纸板在一定压力、温度下,在

规定时间内表面所吸收的水量,以g/m2表示。

7.6.2、可勃专用裁样器如图7,

ZB-Ccobb型可勃吸水仪外型如图8。

7.6.3测试步骤

a、每次以ZB-CBD125可勃专用裁

样器切取沿纸页横幅固定位置的试样。图7

b、取一片直径为125mm的圆形试片, 可勃专用裁样器,裁样直径125mm

拿开仪器杯盖,向杯内倒入100±5ml,

温度为 20℃±1℃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c、将试样置于杯口并盖上杯盖,

拧动手扭杆压紧杯盖,左手提起

滚花提帽,右手摇动受柄,使

杯口向下并放下滚花提帽定位

锁定,同时启动秒表开始计时;

d、经45~50s后,提起滚花提帽,

将杯口转至向上并锁定,迅速拧动

手扭杆松开杯盖,取下试样,将试

样与水接触的一面向上,放在仪器

底板预先准备好的吸水滤纸上,然后图8可勃表面吸水测定仪

再盖上另一吸水滤纸,并用压辊向前 1.测量范围:100mmcm2±0.2cm2 2.试验用水量:(100±5)mL 和向后各辗压一次.将试样与水接于 3.压辊长度:200mm±0.5mm 4.压辊质量:10kg±0.5kg

触的一面向内折叠并迅速称量吸水后的试样质量(称量应精确到0.01g);

e、吸水值计算

C=(g2- g1)х100(g/ m2)

式中:g2——为试样吸水后的重量

g1——为试样吸水前的重量

计算结果保留为整数,标准的记号为:在t℃的cobb60

7.7、挺度(使用ZB-TD500型纸板挺度测定仪)

7.7.1、定义

通过测量一端被夹的试样弯曲至给定角度时所需要的力或力矩,该力作用在恒定的弯曲长度上。

7.7.2、仪器主要技术特性

a、测量范围及分档

仪器的测量范围为(1~500)mN.m,整个测量范围分为七档,各档分档重铊质量力度盘分度值见下

表:

力度盘分度值(mN.m) 测量范围

分档铊质量

(mN.m)编号质量(g)

1~5 1 5.098 0.05

1~10 2 10.197 0.10

1~20 3 20.394 0.20

5~50 4 50.986 0.50

10~100 5 101.972 1.00

20~200 6 203.944 2.00

50~500 7 509.860 5.00

注:1mN.m=10cN.cm

b、仪器技术指标

参数指标技术指标

示值误差±2%(各档测量上限值的10%~90%范围)

示值

准确度

示值变动性≤2%(各档测量上限值的10%~90%范围)

摆力臂长 100mm 负荷力臂长 50mm±0.1mm

试验速度 2000/min

额定弯曲角±7.50和±150

7.7.3、挺度仪ZB-TD500外型图

1.力度盘;

2.角度盘;

3.摆;

4.夹纸器;

5.左右推纸辊; 6、调节螺钉;

7.可调支足; 8.水平器;

9.重铊轴; 10.壳体;

11.左右开关; 12.包装锁紧销。

图9挺度仪外型图

7.7.4测试和计算

a、试样裁取尺寸:(长х宽)=70mmх38mm(横向或纵向,纸样要求不弯曲,无折痕,没有纸病);

b、调节可调支足,使仪器圆水平器的气泡居中,按下挺度仪电源开关,接通电源;

c、根椐经验数据或通过测试,确定被测试样的挺度值范围,并根据在力度盘刻度范围的15%-75%之间

读数的原则,选取合适的测量范围重铊;

d、将试样一端垂直地夹持在夹纸器的钳口内,试样中心平面应与夹纸器上部刻线对齐;

e、将试样另一端置于推纸架的两个小辊之间,调节左、右两调节螺钉。当圆辊接触试样后,反旋1/4圈,

以使圆辊与试样间保持一定间隙;

f、按动左右开关键,角度盘转动至摆的中心刻度与角度盘上的15o刻线重合时,关闭开关,记录摆的中

心刻线所指的力度盘刻度值;

g、反方向重复以上操作,取两个方向读数值的平均值;

h、更换试样,进行下一次测试。

i、挺度实测值间接计算法:

从力度盘上读取格数,然后进行计算。

S=nR(mN·m)

式中: n ──不同重铊的分度值

R ──在刻度0~100范围内的实际刻度数(每格为1)

计算结果修约至小数点后两位数

j、如果操作者能熟记选用重铊所对应的力度盘分度值,则可直接读出挺度值(mN.m),不必再经计算。

7.8、耐折度(使用ZB-NZ135MIT 耐折度仪)

7.8.1、定义

纸在一定的张力(拉力)下,所能经受往复1800的折叠次数

以往复折叠的次数的对数(以107.8.2、仪器主要技术参数 a 、测量范围:0~99999次;

b 、折叠角度135±20,折叠速度175±10次/min 。

c 、折叠头宽度为19±1mm ,折叠口半径0.38±0.02mm ;

d 、弹簧张力4.19~14.72N ,每加9.8N 和张力,弹簧压缩至少

e 、折叠口夹缝的距离为0.25,0.5,0.75.1.0mm (四档)。 图10

f .折叠头旋转偏心引起的张力变化不大于0.343N 。 7.8.2、设定参数

仪器出厂时的力值已设定为“F9.81”和本公司规定相同,所以直接按复位键进入测定状态,如果 有特殊要求,可按箭头键,修改“力值”,则完成设定,三档的刻度值标尺图如图10: 7.8.3、测试前准备

a 、取无折痕,无纸病纸样,试样尺寸为:150mm х15mm(横向或纵向)

b 、插上电源插头,按下电源开关,通电预热20min ;

c 、几秒秒后,折叠头将自动对中归位,仪器进入待机状态;

d 、根据试样厚度,选择缝口规格适宜的下夹头,并装于主机摆动轴法兰盘上。 c 、检查下夹头是否停在对中位置,如否,则应旋动旋钮使其对中;

图11 耐折仪外型图

1.张力托;

2.张力杆;

3.张力指针;

4.力值标签;

5.锁紧旋钮;

6.调节旋钮;

7.张力夹头;

8.折叠夹头;

9.折叠夹头旋钮;10.张力夹头;11.控制箱面板;12.打印机;13.张力杆紧固旋钮。

7.8.4、测试

a、按下张力杆,使指针对正张力杆标尺上所需的张力,并旋紧制动螺钉;

b、根据所选张力按动张力选择键进行选择输入;

c、将试样竖直夹持在上、下夹头之间,松开制动螺钉,放松张力杆,对试样施加张力,夹试样时要求

张紧并且不能扭曲;

d、按测试键,开始测试直到试样断裂,试验停止,显示窗显示测试结果(双折次数)。

e、松开下夹头,取出被折断的试样;

f、重复以上步骤,进行下一次试验;

g、如本次测试不满足要求,可按“清除”键,本次测试不记入原始数据;

h、按“统计”键,可显示当前测量次数、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标准偏听偏信差及变异系数;

7.9、平滑度(使用ZB-BK10KB型电脑测控别克式平滑度仪)

7.9.1、定义

试样置于一光滑的玻璃面上,施加一定的压力,在一定的真空度下,一定容积的空气通过试样表面与玻璃面之间的间隙所需的时间,以秒表示,纸张表面越粗糙,间隙越大,透过一定容积的空气所需的时间就越短,平滑度越低。反之亦然。

7.9.2、仪器基本参数

a、大真空容器容积:(380±15)ml

b、小真空容器容积:(38±1.5)ml

c、接触压力(100±2)kg

d、真空度设定范围:

Ⅰ档:(50.66-48.00)kpa

Ⅱ档:(50.66-48.00)kpa 图12 别克式(Bekk)平滑仪基本结构

Ⅲ档:(50.66-48.00)kpa 1.金属压盖;2.胶垫;3.试样;4.玻璃砧;5.玻璃毛细管;

e、泄入空气体积 6.水银杯;7.压砣;8容积管。

大容积:真空度从50.66kpa下降到48.00kpa,泄入空气体积为10.00±0.20ml。

小容积:真空度从50.66kpa下降到48.00kpa,泄入空气体积为1.00±0.05ml。

7.9.3、平测仪外型如力11

7.9.4、测试

a、接通电源,开机预热10~20min,然后进入测试:

b、从一组试样中取2-3个试样开机粗测,根据测得数值选定档位。按清零键,清除以前测试过

的全部数据,使真空度清零重新测试。

注:如果出现按启动键后真空泵不工作,真空度抽不

上去,可能是测试前气缸内气压过高,请抬高重锤进行

放气,连续按中止键几次,使真空度归零,再尝试测试。

c、按“档位”选择键选取所需的测量范围档位。

如不进行选择,则仪器自动设定在第Ⅰ档(15s~300s);

d、在玻璃砧上放上试样,转动仪器操作杆,夹持试

样并开始测试。测试时,真空泵将容器系统真空

度抽至大于50.66kpa,并保持50s后,自动打开

气阀进气,真空度快速降至约50.75kpa时,自动图13

关闭气阀,进入正常测试状态,至真空度降至50.66kpa时,开始记录平滑度值。从停止抽真空到真空度降至50.66kpa之间的这一段时间称为预压时间,当试样平滑度值在50s~400s范围内时,预压时间一般可不超出60s±5s范围,试样平滑度值超出上述范围,预压时间一般可不超出60s±10s范围。对平滑度值特别高的试样,预压时间有可能超出规定范围,这种情况对测试结果影响不大,当显示屏上显示的平滑度值不再变化时,本次测试即告结束;

e、将操作杆转向上侧,更换试样,按7.93、d所述进行下一次测试。

7.10、纸和纸板油墨吸收性能(K&N值)测定

7.10.1、定义:通过测定纸和纸板在规定时间内在标准面积上吸收非干性油墨(K&N油墨)后表面反射因

数R y的降的降低来表示油墨吸收性能。以试样同一表面吸收油墨前后反射因数之差,除以该试样本来的反射因数即为油墨吸收值,以%表示,保留一位小数。

7.10.1、裁取规格为45mmх250mm的纸板,测反射因数Ro;

7.10.2、在已知反射因数Ro的试片上做油墨吸收性;

7.10.3、将标准油墨搅拌均匀,取适量用专用刮板刮在被测试样上,涂墨面积为20cm2,厚度为0.1mm的

正方形或圆形油墨膜,并用秒表开始计时(一般为2分钟);

7.10.4 、秒表计时,在115秒时开始用卫生纸擦除油墨,檫完油墨正好120秒,在试样上留下色调均匀

一致的墨迹,测定试片墨迹中心区域反射因数R1;

7.10.5、油墨吸收值(120S)计算:

R0-R1

油墨吸收值(%)= ────х100+ R K

R0

式中:R0 ──涂油墨前试片表面反射因数Ro

R1 ──涂油墨后试片表面反射因数Ro

R K ──油墨的修正系数(油墨厂家提供)

注:1.将油墨搅拌均匀,取适量均匀放在涂墨样板边缘上。

2.用专用刮板刮在被测试样上,涂墨面积为20cm2 ,厚度为1mm的正方形和园形油墨膜。

3.用秒表计时,手动擦墨。

4.计算油墨吸收KN值,结果取1小数。

5.温度对油墨KN影响较大,填写试验报告单,注明实验室条件(温、湿度)和样品吸墨时间。

7.11、光泽度的测定(使用GM200、600、75o光泽度仪)

7.11.1、试样要求

平整、无折痕、无污染;

7.11.2、仪器标定

a、将折射率为1.567的光洁黑玻璃标准板亮面卡在测量头上,使仪器读数指示为标准板标称值,这样

理想光洁反射面的光泽度为:

G75=378 G60=999.5 G20=2038;

b、标准:用定标好的仪器测量白陶瓷板,其值不应大于100±1光泽单位,否则应检查黑白标准板表面

清洁程度或仪器出现故障,如仪器工作正常,此项工作不必经常进行;

7.11.3、注意事项

标准板应保持清洁,因为标准板不洁会引起测量误差。用无水酒精或高级镜头纸檫试标准板;

7.11.4、测量范围

750角光泽度:0-378(光泽度单位下同)

600角光泽度:0-999.5

200角光泽度:0-2037

7.11.5、测量重复性

0.5光泽度单位

7.11.6、工作环境

0-35℃

7.11.7、操作方法

a、可选择测量750、600、200、涂布白纸析般选择750角。图14

推进拉板(凭手感准确到位)750指示灯主亮,测量750光泽度;拉出拉板到600指示灯主亮,测量600角光泽度;再拉出拉板到200指示灯主亮,测量200角光泽度。

b、打印报告:按打印键,打印指示灯亮,表示打印机连机,再按一次打印键,指示灯灭,表示脱机。

连机时可打印样品编号、测量值、平均值和统计结果。

c、编号:编号作为样品的识别代号,不同样品编不同的号,以便识别。编号的样品,测量、统计之后

内存备查。

按“编号”键,、“

” “▲”“↙”(按“▲”使频闪数字逐渐增加1,按“

”使频闪数字

逐渐数位右移1,最后按“↙”键确认显示的编号成立,打印)。可以给样品编号(两位数字:0。-99),后续测量就属于这个扁号(下表2)

按编号键,接着按空白键(□)即显示Ⅱ(空白),打打印NO :(空白,用户可以自由填写自定的标识)。

d 、预调整、记忆:测量前(或在测量中)可用墨阱或标准板进行调零或调准(下表之4)。经过调准的仪器具有记忆功能,即使长期关机停电仍保持上一次调零调准的信息不会丢失,下次开机后即使不重新调零、调准也可正常进行测试(在非常情况下,万一调零、调准信息丢失,则测量时显示Err0或Err1,提示要重新调零或调准)。

e 、测量、删除当前测量值:按测量键,即显示(打印)测量值(下表之5)。如果觉得本次量有误,或不可取,可按空白键(□),显示的测量值即被删除,显示数变为空白,打印:Delete 。被删除的测量值不参与取平均值、统计值的计算。

f 、操作:一般测量不编号,可以求平均值和统计(如下表5、6、7),但不供调阅。各样品之间可用编号键接空白键分隔,打印NO :(空白)

序号 事项 操作说明

按键 显示 打印 1

选择打印

打印 打印灯亮

2

编制号

01代表数字0

频闪,下同

01

91

91

92

92

No :92

3

选750

推进拉板到底 750灯亮

4

调零

调准

试样夹夹好墨阱

试样夹夹好标准板

(假设标准值G 75=95.0)

调零

↙ 调准

▲ ↙

0 0 0 0 0 0 G XXX. X

G 095. 0 G 95. 0 5

测量

夹试样1,纵向(如果删除刚才

测量值)

测量

G XX.X

G

G 75 XX.X

Delete

(重测纵向)

横向 测量 测量 G XX.X G XX.X

G 75 XX.X G 75 XX.X

6

平均

求纵横向平均值

试样同2-5

平均 …

G 75

(A )XX.X (7)

统计

求5张试样算术平均值

求标准偏差 求变异系数

统计 统计 统计

A. XX.X S. XX.X C. XX.X

AM 75

XX.X SD 75 X.X CV 75 X.X% 8

调阅

例如调92号样品,750

灯亮

查看统计结果

编号

▲ ↙ 统计 统计 统计

Ⅱ XX Ⅱ 92 A. XX.X S.

XX.X

C. X.X

No : 92

AM 75 XX.X SD 75 XX.X CV 75 XX.X

g 、读数保留一位小数,单位以%号表示; 7.12、正面蜡棒值的测定(天津造纸研究所产蜡棒) 7.12.1、定义

根据多层纸板层间强度或质量要求的不同,以熔融蜡棒粘结力的不同分为24个等级,主要表示纸板的不同层间结合强度相对值(原纸一般用10#-14#,涂布纸板一般用6#-10#)。 7.12.2、测试方法

取平展光滑的纸样于平整无痕的台面上,将用酒精灯或打火机熔化的蜡棒下端面紧压在待测纸样上,一般经20-30分钟的冷却后,用一带孔的专用套板平压蜡棒四周,用力垂直向上拔起蜡棒,以纸面刚好拉破的那号蜡棒的上一号蜡棒号表示纸样的蜡棒值,例如,在10#蜡棒上将纸拉破,那么纸样的蜡棒值便是9#。

7.13、纸或纸板耐破度的测定 7.13.1、简介

DN-NP-ZB 型纸板耐破仪符合标准GB/T1539-1989、QB/T1057-98、ISO2759纸板耐破度的测定法。仪器采用了液压传递增法原理测定纸板耐破度,即以一定的压力将试样夹于上、下夹盘间,用一往复恒速唧压筒,将胶膜与试样一起突起,直至试样破裂,所施加的液压的最大值,即试样的耐破值。本仪

器由杭州高新自动化仪器仪表公司生产。

7.13.2、仪器规格及主要技术参数

a、额定电源:AC220V 50HZ

b、工作环境温度:10~30℃

c、工作环境湿度:<80%

d、量程:3000kpa

e、压力分辨力:1kpa

f、示值误差:±0.5%FS

g、示值变动性:<0.5%

h、试样夹持力:≥690kpa

i、送油速度:170±Ml/min

j、上下夹盘孔径:31.5±0.05mm 图15

k、胶膜尺寸:?27.8、?60 、?80

l、硅油型号:201-50LS甲基硅油

m、仪器重量:36kg

n、仪器外型:380mm×480mm×600mm

7.13.3、仪器键盘及指示灯说明

仪器面板共有15个键,其中10个键为功能键和数字健合用,何时作为功能键或数字键,程序自动识别。键功能说明如下:

a、【复位】:数字、功能键,清除全部测试结果数据。按下此键显示穷、窗口闪烁“??????”字

样,提示是否清除全部测试结果,按“确认”键清除,按其他任意键退出复位程序。

b、【自检】:数字、功能键,对打印机、时钟、显示器接口检有无异常。按下此键,若窗口滚动显示“np6000”,

并打印“np6000”字样,则自检部分正常。若有错误,窗口显示其他字样,含意如下:

ERR1:表示打印机无应答。

ERR2:表示读日期、时间错误。

ERR3:表示写日期、时间错误。

c、【置零】:数字、功能键,仪器去皮作用。活塞在“零位”时按下此键,仪器读取传感器当前实测压

强值,并归零,即去皮功能。

d、【删除】:数字、功能键删除最近一次的测试值。按下此键,窗口是、显示最近一次的测定值,按“确

认”键删除此次的测定值,按其他键退出删除功能,不作删除处理。

e、【查询】:数字、功能键,查看所有测试结果。按下此键,左窗口显示最近一次测试数,右窗口显示

此次的测试结果,与“2”、“8”键配合进行上、下翻查询,按“确认”键退出查询功能。

f、【打印】:数字、功能键,打印数据。按下此键将打印整组数据,包括日期、编号、测试结果、最大值、

最小值、耐破度、耐破指数等。

g、【进】:数字、功能键,活塞点动前进(按往前进,松开停止)。按下此键,实现活塞点动前进功能,

“进”指示灯亮,并在右窗同步显示当前液压实际压强值,若前进至上限则点进无效,“上限”指示灯亮。

h、【停】:数字、功能键,停止活塞动作。按下此键电机急停,可在测试中使用,“停”指示灯亮,右显

示窗显示实际液压值。

i、【退】:数字、功能键,活塞退回“零位”。按下此键活塞退回“零位”,“退”指示灯亮,右显示窗显

示实际液压值。

j、【编号】:多功能键,查询或修改编号。按下此键可显示上一次的测试试样编号值,如需变更编号请键入6位数值(键入有误可继续键入数值直至正确),按“确认”键保存,若不需要变更直接按“确认”

键退出。应在打印前检查编号是否正确。

k、【日期】:多功能键,按一次键显示日期,请输入6位完整日期数值,若日期无误,直接按“确认”

键退出。

按第二次“日期”键显示时间,正确输入后按“确认”键退出。

l、【校准】:数字、功能键,生产厂家内部使用。

m、【确认】:功能键,保存修改数值,查询平均值、耐破指数。按一次“确认”键显示耐破平均值,再按一次“确认”键显示耐破指数,反复按“确认”键循环显示平均值和耐破指数,显示如图16:

n、【定量】:功能键,查询或修改定量,按下此键显示上一次设置的定量值,若需变更请键入定量值,按“确认”键保存,不需变更(仅查看)请按“确认”键退出。请在打印前检查定量值是否正确。o、【测试】:功能键,测试试样耐破度。固定试样后,按下此键开始耐破度测试,“测试”指示灯亮,测试进程显示“np----”,试样破裂后显示测试次数与耐破度值,活塞自动返回“零位”,进入下一次测试的准备状态。在测试过程中只响应“停”键,按下“停”键后,测试停止,用户根据需要进行下一步操作。

p、【零位】:“零位”指示灯亮,说明活塞已经退回到底部,胶膜加落到低位。

q、【上限】:“上限”指示灯亮,说明活塞已经推进到顶部。

若“零位”与“上限”指示灯都不亮,则活塞处于“零位”与“上限”之间。

7.13.4、纸板耐破度测试步骤

a、试样的采取、制备和处理

1)、试样为随机采样,每个试样规格为100mm×100mm,在非标准实验室条件下随机测试;

2)、可定期按GB/T450规定进行试样的采取和制备,送往有资质的标准实验室按GB/T10739规定进行湿温处理后的测试数据进行比对。

b、仪器开机及参数设置

1)、接通仪器电源,开机预热15~20分钟,保证此时“零位”指示灯亮;

2)、查看编号、日期、定量是否需要修改,仪器记忆保存上一次的参数设置,若不修改此步骤可省略,或在打印测试数据前再予以确认。

c、纸样耐破度测试

1)、置零去皮、活塞至“零位”,注意:请确保每次测试都由“零位”开始,若在“零位”时液压实际读数不为零,请置零。

2)、将试样放在上下夹盘之间,试样中心放在胶膜之上,顺时针转动手轮夹昆、紧试样,压力表显示夹持力指针读数不得低于690kpa;

3)、按“测试”键,仪器启动推动活塞以试样加压,当试样破裂后活塞自动返回“零位”,仪器记录并显示此次测试的耐破度值,单位为kpa;

4)、待“零位”指示灯亮,转动手轮取出试样,同种纸样进行正反各十次测试。

d、结果处理

1)、耐破指数

耐破指数X(kpa.㎡/g)由下式计算

P

X=

W

式中:P 平均耐破度,单位:kpa;图16

W 试样的定量,单位:g/㎡

e、打印

确认编、日期、定量无误,按打印键进行打印结果。

f、查询

按“查询”键,再配合“2”、“8”进行上下翻,可查询所有测试结果,按“确认”键可查看平均耐破度值和耐破指数。

g、删除

按“删除”键,再按“确认”键,删除最近一次的测试结果。

h、复位

按“复位”键,窗口闪烁“??????”,按“确认”键清除本组全部测试结果。

i、测试完毕

CPⅢ控制网测量作业指导书

XXXX铁路XXXXXX标无砟轨道工程 编号: CPⅢ网布设测量作业指导书 单位: 编制: 审核: 批准: 20XX年X月X日发布 20XX年X月X日实施

CPⅢ网布设测量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应XXXX铁路XXXX-X标CPⅢ网布设、测量工作。 2 作业准备 2.1 前期准备 无砟轨道对线下基础工程的工后沉降要求非常严格,CPⅢ控制网测量应在线下工程沉降变形满足且通过沉降评估后开展;收集设计院的CPⅠ、CP Ⅱ及二等水准控制网的贯通复测成果资料,完成对设计所交CPⅠ、CPⅡ控制点和水准点的贯通复测成果再进行一次复测。 2.2 编制轨道控制网(CPⅢ)布设技术方案 根据现场区段CPⅠ、CPⅡ及二等水准控制网布设具体情况及线下工程已经竣工验收合格工程特点,编制轨道控制网(CPⅢ)布设技术方案,并报贵广公司进行审批。 2.3 仪器配置 ⑴标称精度不低于1″、1mm+2ppmm的智能型全站仪(具有自动搜索、自动照准、自动观测、自动记录功能)。 ⑵不低于DS05级的精密电子水准仪。 2.4 测量人员配备 每一个CPⅢ控制网布设区段设精测小组1个,每个小组成员8人,其中测量工程师1名,测量技术人员1名,测量工6名。 2.5 测量人员培训

测量人员素质高,上岗前均经过培训,主要测量人员要持有贵广公司组织的CPⅢ测量数据采集与平差处理培训结业证书,持证上岗。 2.6仪器设备检定和日常检校 ⑴所有测量仪器、设备均有法定计量检定证书,并在有效期内。 ⑵测量仪器有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均要进行检校。 3 主要技术要求 ⑴《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101—2009) ⑵铁建设[2009]196 号《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601—2009) ⑶铁道部关于印发《时速200公里及以上铁路工程基桩控制网(CPⅢ)测量管理工作办法》的通知(铁建设[2008]80 号) ⑷《客运专线几何状态测量仪技术暂行规定》(科技基[2008]86号) ⑸《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7]85号) ⑹《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⑺《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⑻贵广铁路设计文件及铁道部相关规定 4 测量程序及工艺流程 4.1 测量程序 测量准备CPⅢ轨道控制网布设CPⅢ轨道控制测量CPⅢ轨道控制复测与维护 4.2 测量工艺流程

sop微生物检查操作规程

sop微生物检查操作规程 1目的 建立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 范畴 适用于本厂质监科化验室对本厂生产的固体制剂及物料进行微生物限度的检查。 3 责任 化验员有责任按照本操作规程进行检验、判定,并对检验结果负责。 4 定义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系指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其原、辅料受到微生物污染程度的一种检查方法,包括染菌量及操纵菌的检查。 5 内容 5.1 总则: 5.1.1供试品应随机抽样。一样抽样量为检验用量(2个以上最小包装单位)的 3倍量。 5.1.2 供试品在检查前不得开启,检查全过程均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严防 再污染。 5.1.3 操纵菌的污染检查应做相应的已知菌对比试验,对比菌株为大肠杆菌 [CMCC(B)44102],每批试验已知菌加入量为50-100个。 5.1.4 染菌量的检查或操纵菌的检查均应做空白对比试验。 5.1.5 供试品稀释成稀释液后应在平均状态下取样,凡有抑菌成份或防腐剂的供 试品应做专门处理后进行检验。 5.1.6 供试品稀释后应在1小时内操作完毕。

第2页/共6页 5.1.7 除另有规定外,细菌培养温度为30-35℃,霉菌、酵母菌培养温度为 25-28℃,操纵菌培养温度为36℃±1℃。 5.1.8细菌、霉菌检验结果的报告以1g、1ml或10cm2为单位;操纵菌检验报告 以每1g、每1ml或每10cm2为单位报告“检出”或“未检出”。 5.2仪器、用具 恒温培养箱、隔水式生化培养箱、电子天平,移液管(1ml、10ml)、试管、离心管、双碟、镊子、剪刀、不锈钢吸管筒、酒精灯、取样勺、称量纸、研钵一个、不锈钢双碟筒。 5.2.1用具的包扎 移液管:用纱布包住移液管,然后放入不锈钢灭菌筒内。 试管、双碟:试管在管口塞上纱布棉塞、双碟放入不锈钢双碟筒内。 无菌衣、裤、帽、口罩:用布口袋将洗净的衣裤、帽子、口罩配套后装入,扎紧袋口,再用牛皮纸包好。 5.2.2用具的灭菌 将包扎好的用具,在121±0.5 ℃蒸汽灭菌柜中灭菌30 分钟,物品取出时切勿赶忙置冷处,以免急速冷却灭菌物品内蒸汽凝造成负压,易致染菌,应置烘箱烘干。 5.3培养基、试剂 5.3.1营养琼脂培养基 称取本品36克,加1升蒸馏水,加热溶解后,按需要进行分装,经121℃15分钟灭菌备用。 5.3.2虎红培养基 称本品30克,加1升蒸馏水,加热溶解,分装,高压灭菌116℃20分钟。 5.3.3胆盐乳糖培养菌(BL) 称本品36克,加1升蒸馏水,加热溶解,分装,高压灭菌116℃20分钟。 5.3.4曙红亚甲蓝琼脂培养基(EMB) 称本品42克,加1升蒸馏水,加热溶解,分装,高压灭菌116℃20分钟。 5.3.5生理盐水 称取9 g 氯化钠,加水1000 ml 溶解,分装后于121℃±0.5℃湿热灭菌30分钟,供作稀释剂用。 5.3.6 75%酒精棉 量取无水乙醇75ml,加水稀释至100ml,摇匀,将脱脂棉与75%酒精混合即得。

外加剂试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了规范土建试验室对外加剂检验的工作程序,实现标准化操作,特制定此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砼、砂浆用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缓凝高效减水剂、缓凝减水剂、早强剂、防冻剂、缓凝剂、防水剂等外加剂的进货检验。 3编制依据 3.1GB8076-1997《混凝土外加剂》 3.2GB8077-2000《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3.3JC473-2001、JC474-1999、JC475-1992、JC476-2001、JC477-1992、J(混凝土外 加剂) 3.4GB1345-200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 3.5GBJ82-85《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 3.6GB/J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3.7GB/J2419-2005《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3.8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3.9GB/T28001-2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 4作业项目概述 5作业准备 5.1人员配备: 5.1.1一般工作条件下,要求应配备试验人员3~4人,有专人负责,均必须持证上岗。 5.1.2负责人员必须持有中级证以上的资格证书。 5.2仪器、设备: 强制式搅拌机、2000kN压力试验机 坍落度筒、台秤 50kg 、感量50g 电子天平: 500g、感量0.01g ;1000g、感量1g 砼贯入阻力仪、砼含气量测定仪 容量筒:内径18.5cm、高20cm,容积为5L。 带塞量筒、水泥净浆搅拌机、玻璃板:直径350~400mm 载锥圆模:上口直径36mm,下口直径64mm,高度60mm。

气体检测仪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313 气体检测仪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气体检测仪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一、适用范围 1. 本规程规定了XP314、XP702、XP500、ESP210等型号的检漏仪使用的安全要求。 2. 本规程适用于抢修中心一至四队、抽水队、调压维修队、调压维护队各班组。 二、安全操作规程 1. 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熟知设备的构造、性能、特点,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方准使用。 2. 设备应保持进气口/排气孔的通畅,进口处的过滤网需根据使用环境经常清理、更换。 3. 避免人为的经常用高浓度可燃性气体对设备进行冲击,以防传感器中毒。 4. 禁止设备的进气口/排气口外接压缩气体(气 体>1atm),以免损坏内部气泵、气室。 5. 操作时应用皮套对设备进行保护,以防跌落损坏机壳及内部元件。 6. 设备长时间不使用时,应将电池从设备中取出(充

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

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 编制: 复核: 审核:

(一)施工控制测量工艺流程图

(二)施工控制测量方法及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是针对施工控制测量的特点和作业需要编写的,范围是施工平面控制网、平高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和控制点加密。使用本指导书进行测量作业,应遵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城市测量规范》(CJJ8-99);《新建铁路工程测量技术规范》(TB10101-99);《城市轨道交通标准汇编》等规程规范。 一、准备工作 1.收集资料 1.1广泛收集测区及其附近已有的控制测量成果和地形图资料。 (1)控制测量资料包括成果表、点之记、展点图、路线图、计算说明和技术总结等。收集资料时要查明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平高系统、施测等级和成果的精度评定。 (2)收集的地形图资料包括测区范围内及周边地区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和专业用图,主要查明地图的比例尺、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成图质量等。 (3)如果收集到的控制资料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不一致,则应收集、整理这些不同系统间的换算关系。

1.2收集合同文件、工程设计文件、业主(监理)文件中有关测量专业的技术要求和规定。 1.3准备相应的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城市测量规范》(CJJ8-99);《新建铁路工程测量技术规范》(TB10101-99);《城市轨道交通标准汇编》等规程规范。 2.现场踏勘 携带收集到的测区地形图、控制展点图、点之记等资料到现场踏勘。踏勘主要了解以下内容: 2.1原有的导线点、水准点、GPS点的位置,了解觇标、标石和标志的现状,其造标埋石的质量,以便决定有无利用价值。 2.2原有地形图是否与现有地物、地貌相一致,着重踏勘增加了哪些建筑物,为控制网图上设计做准备。 3.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是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和对施工测量精度的要求,及合同、业主和监理的要求,结合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征,选择最佳布网方案和观测方案,保证在规定期限内多快好省地完成生产任务。 3.1技术设计必须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3.1.1任务概述:说明工程建设项目的名称、工程规模、来

粪便微生物学检验的标准操作程序

粪便微生物学检验的标准操作程序 1 检验目的 做疾病的病原学诊断,查找于疾病有关的病原菌以及了解微生物与疾病的关系,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和流行病学的调查。 2 原理 正常人的肠道中栖居大量的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组成了微生态菌膜屏障。起着健康的作用,腹泻是因为病原细菌或病毒在肠道内繁殖的结果。 3 标本要求 (1)标本类型:粪便。 (2)标本采集:见标本采集手册 (3)标本储存和运输:室温放置,室温运输并立即送检。 (4)标本拒收状态:非无菌方式采集的标本或未按要求部位采取的标本。 4 容器和添加剂类型 均使用灭菌器皿盛放标本 5 试剂 (1)试剂名称:革兰氏染液、氧化酶试剂、3%触酶、血平板、中国蓝平板、SS平板、柯玛嘉平板、相关生化试剂等。 6仪器设备: (1)接种针、接种环、酒精灯 (2)梅里埃ATB药敏鉴定仪 (3)显微镜、SPX-150B型生化培养箱、超净工作台、台式离心机、天平 7 校准程序 (送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所校准) 8 标本的处理

8.1 沙门-志贺菌:取粪便少许,增菌后转种或将粪便直接接种SS 及中国蓝或麦康凯、伊红美蓝平板,35℃、18-24h后进行鉴定。 沙门氏菌增菌37℃,16-24h,转钟在平板上,增菌液:粪便等于10:1。志贺菌增菌37℃,4-6h,转种在平板上。 注:伤寒病人在发病1—2周采取血液,发病2—3周采取粪便和尿液。 8.2 霍乱弧菌培养:标本接种于碱性蛋白胨水中,进行增菌,增菌培养孵育6—8h后,取表面菌膜移种于碱性琼脂平板/庆大霉素一亚碲酸钾平板上。 8.3 真菌培养:将标本接种于含氯霉素的沙氏琼脂及血琼脂平板上,置25-35℃和35℃孵育24—48h,来鉴定。 9 操作流程 粪便或肛门试子 分离培养增菌培养 麦康凯或中国蓝亚硒酸增菌培养基GN增菌培养基 (适用于沙门菌属)(适于 志贺菌属) SS琼脂 SS及麦康凯琼脂平板分离 三糖或双糖铁培养基 血清鉴定生化反应鉴定药物敏感性 试验 报告 10 质量控制: 参加我科质量管理小组组织的各项质量控制活动

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

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一)施工控制测量工艺流程图

(二)施工控制测量方法及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是针对施工控制测量的特点和作业需要编写的,服务范围是二等以下施工平面控制网、平高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和控制点加密。使用本指导书进行测量作业,应遵守《国家三角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等规程规范。如业主有特殊要求的,按业主要求执行。 一、准备工作 1.收集资料 1.1广泛收集测区及其附近已有的控制测量成果和地形图资料。 (1)控制测量资料包括成果表、点之记、展点图、路线图、计算说明和技术总结等。收集资料时要查明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平高系统、施测等级和成果的精度评定。 成果精度指三角网的高程、测角、点位、最弱边、相对点位中误差; 水准路线中每公里偶然中误差和水准点的高程中误差等。 (2)收集的地形图资料包括测区范围内及周边地区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和专业用图,主要查明地图的比例尺、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成图质量等。 (3)如果收集到的控制资料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不一致,则应收集、整理这些不同系统间的换算关系。 1.2收集合同文件、工程设计文件、业主(监理)文件中有关测量专业的技术要求和规定。 1.3准备相应的规范:《国家三角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 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PS测量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2.现场踏勘 携带收集到的测区地形图、控制展点图、点之记等资料到现场踏勘。踏勘主要了解以下内容: 2.1原有的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GPS点的位置,了解觇标、标石 和标志的现状,其造标埋石的质量,以便决定有无利用价值。 2.2原有地形图是否与现有地物、地貌相一致,着重踏勘增加了哪些 建筑物,为控制网图上设计做准备。 2.3调查测区内交通现状,以便确定合理的高程测量方案,测量时选择适 当的交通工具。 2.4现场踏勘应作好记录,并编写踏勘报告。 3.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是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和对施工测量精度的要求,及合同、业主和监理的要求,结合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征,选择最佳布网方案和观测方案,保证在规定期限内多快好省地完成生产任务。 3.1技术设计必须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3.1.1任务概述:说明工程建设项目的名称、工程规模、来源、用途、测区范围、地理位置、行政隶属、任务的内容和特点、工作量以及采用的技术依据。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标准操作规程

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一个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范围:适用于本企业生产的所有品种,本企业所有洁净生产区域,QC微生物限度检查室,洁净工作室等。 责任者:QC主任、化验员。 规程: 本规程引至《中国药典》2000年版。 1. 概述:微生物限度检查系指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其原辅料受到微生物污染程度的一种检查方法,包括染菌量及控制菌的检查。我公司QC设无菌操作室,用于微生物限度检查。无菌操作室的管理及使用制度见本文附录一。 2. 抽样:供试品应按批号随即抽样,一般抽样量为检验用量(2个以上最小包装单位)的3倍。抽样时,凡发现有异常可疑的样品,应缺陷选用疑问的样品,但因机构损伤明显破裂的包装不得作为样品,凡已能从药品、瓶口(外盖内侧及瓶口周围)外观看出长螨、长霉、虫蛀及变质的药品,可直接判为不合格,无需要再抽样检验。 3. 供试品的保存:供试品在检验之前,应保存在阴凉干燥处,以防供试品中的污染菌因保藏条件所引起致死、损伤或繁殖。供试品在检验之前,应该保持原有包装状态,严禁开启,包装已开启的样品不得作为供试品。 4. 检查: 4.1. 使用设备:电热恒温培养箱、电热恒温水温箱、试管、刻度吸管、量筒、三角瓶、培养皿、试管架、注射器、针头、注射器盒、研钵、75%酒精棉球、紫外灯(365nm波长)。 4.2. 检查的全过程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严防再污染。使用设备、仪器、人员及无菌操作室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见本文附录二。除另有规定外,供试品制备成供试液后,均在均匀状态取样。制成供试液后,应该在60分钟内注皿操作完毕。 标准操作规程

4.3. 培养:除另有规定外,本检查法中细菌培养温度为30-35℃,霉菌、酵母菌培养温度为25-28℃,控制菌培养温度为36±1℃,检验结果的报告以1g、1ml或10cm2为单位。 4.4. 复检 4.4.1. 菌数测定不合格者应复检,控制菌检查以一次检出为准,不再复试,但应保留检出菌株一个月备查。 4.4.2. 以复试项下不合格项目为准,作单项复试。复试需另取同批号样品,测定2次。 4.4.3. 复试报告,以3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报告。 4.5. 检验报告 4.5.1. 检验报告以1g、1ml或10cm2为单位。 4.5.2. 测定菌数报告,以每次测定结果全部平均值报告。 4.5.3. 控制菌按检验结果报告,如未检出控制菌时,报告为“按规定抽样检验结果未检出XX菌”,如抽样中任意一样品要检出控制菌时,报告为“按规定抽样,检出XX菌,不符合药品微生物限度标准。” 4.6. 培养基、试药及稀释剂的相关内容见本文件附录三。 4.7. 供试液的制备:按供试液的理化特性与生物学特性可采取适宜的方法制成供试液。 4.7.1. 供试品的取样及注意事项 供试品取样应有一定数量,以使检验结果具有代表性,正常的供试品一般每批应随机抽取两瓶或两盒以上的包装单位,检验时每次应分取两瓶(盒)以上的样品共10g或10ml。 供试品在检验前,应严格保持包装的原有状态,不得启开,并放在阴凉干燥处,防止微生物再繁殖,以免影响检验结果,凡已将原包装启开,则无代表性应另取样。 供试品稀释后须在1-2小时内操作完毕,防止微生物繁殖或死亡。 供试品稀释成供试液后,应在均匀状态下取样,凡因抑菌或不溶于水的剂型,其供试品应作特殊处理后进行检验。 4.7.2. 液体供试品:取供试品10ml,加入稀释剂90ml中,混匀,作为供试液。油剂可加适量 聚山梨酯80,混匀,吸取相当于10g或10ml供试品,标准操作规程 再稀释成100ml作为供试液;合剂(系指含王桨或蜂蜜者,下同)可用供试品作为供试液。 4.7.3. 固体、半固体或黏稠液供试品:称取供试品10g,置0.9%无菌氯化钠溶液100ml中,用匀浆仪或其他适宜的方法混匀后作为供试液。在制备过程中,必要时可加适量聚山梨酯80,并适当加温,但不应超过45℃。 (1)非水溶性供试品:取供试品5g(5ml)加入含溶化的无菌司盘80 5g、单硬脂酸甘油酯3g、聚山梨酯80 10g混合物的烧杯中,用无菌玻棒搅拌成团后,慢慢加入45℃左右的0.9%无菌氯化钠溶

气体检测仪操作规程

便携式四合一气体检测仪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设备启动前,对罐内气体实施检测,四合一气体检测仪的检查准备,检测操作步骤及安全注意事项。 本规程适用于机械清洗项目对各类储油罐清洗前的气体检测操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SY6503-2000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使用规范 3 四合一气体检测仪检测前的检查准备 3.1检查电池电量是否充足(3.3V以上),不充足及时充电; 3.2检查进气口气滤有无杂物堵住,堵住需清理干净或更换; 4 操作步骤: 4.1开机操作: 4.1.1按[MODE]键并保持1秒,LCD显示“on”,LED亮,峰鸣器响一声,仪器开机; 4.1.2LCD显示版本号,同时进行预热和自检。 4.1.3预热和自检完成致10秒倒计时结束,仪器进入检测模式,确认仪器运行正常。 4.1.4确认确实在抽新鲜空气,确认氧气指示计的指示值确实为20.9%。 4.1.5将取样管端部插入测试点中,待测试值变化稳定后,读数并记

录。 4.1.6从测试点中拿出取样管,置于空气中,待LED显示值回复到空气中状态后,再进行下一测试点测试。 4.2关机操作: 4.2.1按住按键不放,LCD显示5秒倒计时,倒计时结束后LCD显示“off”,随后仪器无显示,仪器关机。 5注意事项: 5.1仪器更换电池或简单维修时应在安全场所进行。 5.2传感器和仪器要注意防水和杂质。 5.3仪器长期不工作时,应关机,置于干燥、无尘、符合储存温度的环境中。 5.4调整好的仪器不要随便打开盖。

硫化氢气体检测报警仪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设备启动前,对罐内气体实施检测,硫化氢检测仪的检查准备,检测操作步骤及安全注意事项。 本标准适用于机械清洗项目对各类储油罐清洗前的气体检测操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COWS施工手册》 3 硫化氢检测仪检测前的检查准备 3.1检查电池电量是否充足,不充足更换; 3.2检查进气口不被杂物堵住,堵住清理干净; 4 操作步骤: 4.1开机操作 4.1.1确认电池已经装入仪器,按住按键3秒,LCD显示“on”,红色LED亮,蜂鸣器响一声,振动器振动,仪器开机。 4.1.2LCD显示版本号,同时进行预热和自检。 4.1.310秒倒计时预热和自检完成后,仪器进入检测模式,显示实时读数。 4.2关机操作 按住按键不放,LCD显示5秒倒计时,倒计时结束后LCD显示“off”,随后仪器无显示,仪器关机。 4.3检测模式说明:

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

分局试验检测中心 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一)施工控制测量工艺流程图

分局试验检测中心 (二)施工控制测量方法及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是针对施工控制测量的特点和作业需要编写的,服务范围是二等以下施工平面控制网、平高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和控制点加密。使用本指导书进行测量作业,应遵守《国家三角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等规程规范。如业主有特殊要求的,按业主要求执行。 一、准备工作 1.收集资料 1.1广泛收集测区及其附近已有的控制测量成果和地形图资料。 (1)控制测量资料包括成果表、点之记、展点图、路线图、计算说明和技术总结等。收集资料时要查明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平高系统、施测等级和成果的精度评定。 成果精度指三角网的高程、测角、点位、最弱边、相对点位中误差; 水准路线中每公里偶然中误差和水准点的高程中误差等。 (2)收集的地形图资料包括测区范围内及周边地区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和专业用图,主要查明地图的比例尺、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成图质量等。 (3)如果收集到的控制资料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不一致,则应收集、整理这些不同系统间的换算关系。 1.2收集合同文件、工程设计文件、业主(监理)文件中有关测量专业的技术要求和规定。 1.3准备相应的规范:《国家三角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1.4了解测区的行政划分、社会治安、交通运输、物资供应、风俗习惯、气象、地质情况。例如了解冻土深度,用以考虑埋石深度;最大风力,以考虑觇标的结构;雾季、雨季和风季的起止时间,封冻和解冻时间,以确定适宜的作业月份。 2.现场踏勘 携带收集到的测区地形图、控制展点图、点之记等资料到现场踏勘。踏勘主

表面微生物测试标准操作规程

表面微生物测试标准操作规程(接触平皿法) 1.目的 建立表面微生物测试标准操作规程,保证测试人员操作规范化、标准化。 2.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本) 3.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对洁净区的表面微生物的检测。 4.责任 质量控制化验员负责实施,QC主管负责监督执行 5.内容 洁净区微生物测试点选择表面微生物监测的采样点数目及其布局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设置: 空调系统验证的结果 房间的大小和布局 房间的用途 与产品的距离 人流物流方向 如何布点:对于同一洁净区,每个相同的取样物体在其不同的地方采2个样。如墙面2个采样点,地面2个采样点,洁净区主要设备2个采样点。

注:表面微生物监测的取样点数应依下列因素确定: 1.洁净区(室)的大小; 2.设备、管路等的复杂程度; 3.生产活动的重要性; 4.易受污染的部位等。 应考虑包含以下部位:每扇门、每个门把手、地板(至少两点)、墙壁(不易被清洁/消毒的部位,至少两点)、公用介 质的管路(不易被清洁/消毒部位)、生产设备的关键性部位(如灌装针、易与人员接触的塑料帘膜、胶塞筒、传输带)等。根据洁净区内设施、设备等表面对产品和洁净室环境的影响程度,通常将表面分为三类:关键表面(与产品、容器及密封件直接接触或暴露于产品、容器及密封件的表面)一般表面(如设备的外表面、墙壁等)和地板,并且分别设定不同的微生物限度要求。 表面微生物的每点取样面积宜控制在25cm2左右。 为避免干扰,宜在生产活动结束后取样。 洁净区微生物测试频率和限度 日常监控一月一次 接触碟(55mm)50cfu/25cm2 ,警戒40cfu/25cm2 ,纠偏 45cfu/25cm2 。 洁净区表面微生物测试方法(接触平皿法)。 洁净区表面微生物测试必须在动态下监测。

H2S气体检测仪使用操作规程

H2S气体检测仪使用操作规程 1、H2S气体检测仪设置 ⑴打开仪表开关的同时按住翻页按钮。 ⑵翻页和复位按钮修改口令使出现需要的口令,然后按下开关按钮确定口令进入设置功能模块。 2、低报警设置 ⑴用翻页和复位按钮设置低报警值(10ppm)。 ⑵按下开关按钮接受设置值并进入高报警页。 3、高报警设置 ⑴用翻页和复位按钮设置低报警值(20ppm)。 ⑵按下开关按钮接受设置值并进入STEL/TWA使能页。 4、H2S气体检测仪使用步骤 ⑴校准检查 a.新鲜空气中打开仪表。 b.确认读数指示当前没有气体存在。 c.校验导管一端接检验气瓶、一端接仪表测试口。 d.打开标定气瓶,校验显示屏上的读数是否在校准气筒的限制范围之内。假如校验检测气体浓度超过仪表报警点,必须有一个报警指示显示。 ⑵H2S测量

a.检测仪在检测界面能显示1%的气体浓度。仪表保持在这页,直到其他页面被选或仪表关闭。 b.假如气体浓度超过报警设置点,发出报警声,报警灯闪烁,报警类型和报警图标交换闪烁。 c.低报警:只要气体浓度降低到不报警浓度点以下仪表自动复位,按下复位按钮可保持5秒的消音,气体浓度一直在低报警以上时仪表一直报警。 d.高报警:在气体浓度降到高报警点以下不会复位,按下复位按钮可保持5秒的消音,当气体浓度一直保持在高报警点以上,报警继续。 三、干粉灭火器使用操作规程 1、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准备好工具用具。 2、检查出粉管是否畅通,是否老化,检查灭火机重量或压力是否符合铭牌规定标准。 3、灭火器必须置于上风头使用,喷管对准火源根部。 4、发现着火首先切断油、气、电源,放掉容器内压力,隔离或搬掉易燃物。 5、操作完毕,将工具用具擦洗干净收回。

环节微生物抽样检验作业指导书

环节微生物抽样检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检测生产车间空气、操作人员手部、与食品有直接接触面的机械设备的微生物指标,达到规定标准,以控制食品成品的质量。 2、参照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15979-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GB/T 18204.1-2002 3、采样与检测方法: 3.1空气的采样与测试方法 3.1.1样品采集: (1)取样频率: a)车间转换不同卫生要求的产品时,在加工前进行采样,以便了解车间卫生清扫消毒情况。 b)全厂统一放长假后,车间生产前,进行采样。 c)产品检验结果超内控标准时,应及时对车间进行采样,如有检验不合格点,整改后再进行采样检验。 d)实验性新产品,按客户规定频率采样检验。 e)正常生产状态的采样,每周一次。 (2)采样方法 在动态下进行,室内面积不超过30 m2,在对角线上设里、中、外三点,里、外点位置距墙1 m;室内面积超过30 m2,设东、西、南、北、中五点,周围4点距墙1 m。采样时,将含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的平板(直径9 cm)置采样点(约桌面高度),并避开空调、门窗等空气流通处,打开平皿盖,使平板在空气中暴露5min对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间不得超过6h,若样品保存于0~4℃条件时,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4h。 3.1.2菌落培养:

(1)在采样前将准备好的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平板置36℃±1℃培养24 h,取出检查有无污染,将污染培养基剔除。 (2)将已采集样品的培养基在6 h内送实验室,细菌总数于36℃±1℃培养48h观察结果,计数平板上细菌菌落数。 (3)菌落计算: 空气细菌落菌数(cfu/m3)=50000*N/AT 式中:A——平板面积,cm2; T——平板暴露时间,min; N——平板上平均细菌菌落数 50000--------系数 3.2工作台(机械器具)表面与工人手表面采样与测试方法: 3.2.1样品采集: (1)取样频率: a)车间转换不同卫生要求的产品时,在加工前进行擦拭检验,以便了解车 间卫生清扫消毒情况。 b)全厂统一放长假后,车间生产前,进行全面擦拭检验。 c)产品检验结果超内控标准时,应及时对车间可疑处进行擦拭,如有检验 不合格点,整改后再进行擦拭检验。 d)实验新产品,按客户规定擦拭频率擦拭检验。 e)对工作表面消毒产生怀疑时,进行擦拭检验。 f)正常生产状态的擦拭,每周一次。 (2)采样方法: a) 工作台(机械器具):用浸有灭菌生理盐水的棉签在被检物体表面(取 与食品直接接触或有一定影响的表面)取25cm2的面积,在其内涂抹10次,然后剪去手接触部分棉棒,将棉签放入含10mL灭菌生理盐水的采样管内送检。 b) 工人手:被检人五指并拢,用浸湿生理盐水的棉签在右手指曲面,从指 尖到指端来回涂擦10次,然后剪去手接触部分棉棒,将棉签放入含10mL

外加剂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了规范试验室对外加剂检验的工作程序,实现标准化操作,特制定此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砼、砂浆用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缓凝高效减水剂、缓凝减水剂、早强剂、防冻剂、缓凝剂、防水剂等外加剂的进货检验。 3编制依据 3.1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 4 材料 4.1`水泥: 采用本标准附录A规定的水泥。 4.2砂: 采用细度模数为2.6~2.9的砂,含泥量小于1%。符合GB/T14684中II区要求的中砂。 采用二级配,其中5mm~10mm占40%,10mm~20mm占60%,满足连续级配级配要求,针片状物质含量小于10%,空隙率小于47%,含泥量小于0.5%。如有争议,以碎石结果为准。 4.4水:采用清洁的饮用水。符合JGJ63混凝土拌合用水要求。 4.5外加剂:需要检测的外加剂。 5配合比 5.1配合比基准配合比按普通砼JGJ/T55进行设计。?掺非引气型外加剂的受检混凝土和其对应的基准混凝土的水泥、砂、石的比例相同。配合比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 A)水泥用量:?掺高性能减水剂或泵送剂的基准混凝土和受检混凝土的单位水泥用量为360kg/m3。掺其他外加剂的基准混凝土和受检混凝土的单位水泥用量为330kg/m3。 B)砂率:掺高性能减水剂或泵送剂的基准混凝土和受检混凝土的砂率均为43%~ 47%。掺其他外加剂的基准混凝土和受检混凝土的砂率为36%~~40%;但掺引气减水剂或引气剂的受检混凝土的砂率应比基准混凝土的砂率低1%~~3%。C)外加剂掺量:按生产厂家推荐掺量 D)用水量:掺高性能减水剂或泵送剂的基准混凝土和受检混凝土的塌落度控制

混凝土实验室操作规程完整

压力试验机操作规程 1.接通电源,仪器预热5分钟以上,按下启动按钮,关闭回油阀,缓慢打开送油阀,使活塞浮起。 2.输入试样组号P0000(试验编号),设定试件的截面代号S (100×100mm设定1,150×150mm设定2,200×*200mm设定3)。 3.加荷在试件即将接触上压板时按至零,消除系统零误差,继续加荷,直至试件破裂,仪器显示最大力值,依次做完本组试验,自动打印该组数据。 4.按“取消”键,可以结束本组试验,已测数据被存在仪器内。 5.关闭送油阀,同时打开回油阀,切断电源。 6.加载过程中,根据GB/T500812002的规范,对不同时间应控制的加荷率范围如下: 100mm*100mm立方体试块 强度≦C30时,为3.16—5.26KN/s 强度≧C30并为

强度≦C30时,为6.75—11.25KN/s 强度≧C30并为

(完整)高铁CP3控制网测量作业指导书

CPⅢ控制网测量作业指导书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新建合肥至福州铁路(闽赣段) CPⅢ控制网测量作业指导书 1.1CPⅢ控制网测量的准备工作 1.1.1线下工程沉降和变形评估 无砟轨道对线下基础工程的工后沉降要求非常严格,CPⅢ控制网测量应在线下工程沉降和变形满足规范要求且通过沉降评估(以沉降评估单位出具的线下工程沉降评估报告为准)后开展。 1.1.2CPⅡ控制网加密 为了高效、准确地建立CPⅢ轨道控制网,一般情况下都需要加密CP Ⅱ控制网。CPⅡ加密的主要目地是为了方便轨道控制网CPⅢ的观测,以及弥补被损毁的和无法利用的CPⅡ点。在路基、桥梁地段CPⅡ加密可采用GPS测量在原精密平面控制网基础上按同精度内插方式加密;隧道地段应根据隧道长度布设相应精度要求的洞内CPⅡ控制网。 1.1.3精测网全面复测 按《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要求, CPⅢ建网前应对精测网(CPI、CPⅡ及二等高程控制网)进行复测,并采用复测合格的精测网(CPI、CP Ⅱ及二等高程控制网)成果进行CPⅢ轨道控制网测设。 (1)采用GPS复测CPⅠ、CPⅡ控制点时,复测与原测成果较差应满足表1.2-1、表1.2-2的规定。

注:表中坐标较差限差指X 、Y 坐标分量较差。 表1.2-2 GPS 复测相邻点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限差 注:表中相邻点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按式1.2.3计算 ()s Z Y X 2ij 2ij 2ij ?+?+?=s d s 式1.2.3 式中:△Xij=(Xj –Xi )复 –(Xj –Xi )原 △Yij=(Yj –Yi )复 –(Yj –Yi )原 △Zij=(Zj –Zi )复 –(Zj –Zi )原 s---相邻点间的二维平面距离或三维空间距离; △Xij ,△Yij — 相邻点i 与j 间二维坐标差之差(m ); △Zij — 相邻点i 与j 间Z 方向坐标差之差,当只统计二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 度时该值为零(m )。 (2)采用导线复测CP Ⅱ控制点时,满足相应等级规定后,应进行水平角、边长和平面点位较差的分析比较,较差应符合表1.2-3的规定: 表1.2-3 导线复测CP Ⅱ控制点精度要求 (3)水准点间的复测高差与原测高差之较差限差为±L 6。 2 技术依据 (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2) 《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 (3)《关于进一步规范铁路工程测量控制网管理工作的通知》(铁建设[2009]20号);

微生物限度检查操作规程中国药典四部通则样本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微生物限度的检查方法和操作要求;适用于检品 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控制菌的检查。 二、 引用标准:《中国药典》( 通则1105-1106) 三、 目录1.微生物限度标准 2.设备.仪器及用具 3?消毒液、稀释剂.试液及培养基 4. 检查总则(通则1105: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 物计数法,通则1106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控制菌检查法) 5. 微生物计数法检查 6. 控制菌检查法 7. 实验技术 &附件 1. 微生物限度标准 非无菌药用原料及辅料的微生物限度标准 *未做统一规定。 L1成品微生物限度标准

(1).” 一”为不得检出。 (2).目测霉变者以不合格论。 (3).”无”为标准依据或无相应规定。 1.2工艺用水微生物限度标准 1.3内包装材料微生物限度标准 说明:1?”一”为每100 cm2中不得检出。2.目测霉变者以不合格论。3.”无”为标准依据或无相应规定。 2.设施、仪器及用具

2.1、设施: 2丄1?微生物限度检查室及相关设施:微生物计数试验环境应符合微生物限度检查的要求。检验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再污染,防止污染的措施不得影响供试品中微生物的检出。单向流空气区域、工作台直及环境应定期进行监测。 2.12其它设备:高压蒸汽灭菌器;细菌培养箱(30?35?);霉菌培养箱(25-280 ;电炉(或其它适宜的加热装置);恒温水浴;电热干燥箱(250~300匕);电冰箱。生化试剂储存箱。 2.2仪器及器mi 2.2.1.菌落计数器;显微镜(1500X);电子天平或药物天平(感量O.lg); pH系列比色计。 222?玻璃器皿:锥形瓶(250?300ml,内装玻璃珠若干).研钵(玻璃或陶瓷制,f 10?12cm)、培养皿(f 9cm).量筒(100ml).试管(18x 180mm)及塞、吸管(lml分度0.01, 10ml分度0.1)、载玻片、盖玻片、玻璃消毒缸(带盖)。 2.2.3新购的玻璃器皿的清洁:先用流水冲洗,浸泡于1%?2%盐酸(工业用)液中约2?6小时,除去游离碱质,再用流水冲洗。用于化学分析的玻璃仪器,需用重洛酸钾清洁液浸泡数分钟后,再用流水冲洗,最后以纯化水涮洗2?3次,晾干备用。 2.3用过的玻璃器皿: 231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器皿:可随时洗涤。用清水冲洗(或浸泡),除容量仪器外, 可用毛刷和肥皂粉,内外刷洗,再用清水涮洗干净,晾干备 用。容量仪器宜用清洁液浸泡或涮洗,再用流水冲洗,最后以纯化水涮洗 2~3 次。

气体检测仪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气体检测仪安全操作规程(正 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适用范围 1. 本规程规定了XP314、XP702、 XP500、ESP210等型号的检漏仪使用的安全要 求。 2. 本规程适用于抢修中心一至四队、抽水 队、调压维修队、调压维护队各班组。 二、安全操作规程 1. 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熟知设备的构造、性

能、特点,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方准使用。 2. 设备应保持进气口/排气孔的通畅,进口处的过滤网需根据使用环境经常清理、更换。 3. 避免人为的经常用高浓度可燃性气体对设备进行冲击,以防传感器中毒。 4. 禁止设备的进气口/排气口外接压缩气体(气体>1atm),以免损坏内部气泵、气室。 5. 操作时应用皮套对设备进行保护,以防跌落损坏机壳及内部元件。 6. 设备长时间不使用时,应将电池从设备中取出(充电电池应在充满电后),存放于干燥处。 7. 禁止在危险场所对设备进行充电或更换电池。

8. 严禁将设备的构造及电路改动,以免发生意外。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

地形测量作业指导书

地形测量作业指导书(一)地形测量工艺流程图

(二)地形测量方法及要求 一、说明 本指导书只适用于工程施工中局部范围内的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地形测量控制网点是在施工控制网基础上加密得到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应与施工坐标系、高程系统相一致。远离工区时,也可以采用北京坐标系或独立坐标系统。比例尺为1:200、1:500、1:1000和1:2000,按正方形或矩形法分幅。图式符号执行国家最新版本的《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地形测量由于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成图所使用的仪器和软件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不论采用何种方法,成图都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和用户要求。 本指导书中用字母M表示地形图比例尺分母。 二、图根控制点(包括测站点)的测量 1.一般规定 1.1图根点是直接供测图使用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可在各等级控制点上采用经纬仪交会法、测距导线法、全站仪坐标法、三角高程、水准测量、GPS等方法测量。 1.2图根点或测站点的精度以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中误差来衡量,其点位中误差不应超过图上±0.1㎜;其高程中误差不应超过测图基本等高距的1/10。 1.3为了节约,图根点可以采用临时地面标志。 1.4图根点的密度因测图使用的仪器不同要求也不同,只要能够保证碎部点的平面高程精度即可。 1.5测站点可以在测图过程中根据需要随时测放。 2.图根点测量(略) 三、地形测量测绘内容及取舍

地形图应表示测量控制点、居民地和垣栅、工矿建筑物及其他设施、交通及附属设施、管线及附属设施、水系及附属设施、境界、地貌和土质、植被等各项地物、地貌要素,以及地理名称注记等。并着重显示与测图用途有关的各项要素。 地物、地貌的各项要素的表示方法和取舍原则,除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地形图图式执行外,还应符合如下有关规定。 1.测量控制点测绘 1.1测量控制点是测绘地形图和工程测量施工放样的主要依据,在图上应精确表示。 1.2各等级平面控制点、导线点、图根点、水准点,应以展点或测点位置为符号的几何中心位置,按图式规定符号表示。 2.居民地和垣栅的测绘 2.1居民地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主要附属设施应准确测绘实地外围轮廓和如实反映建筑结构特征。 2.2房屋的轮廓应以墙基外角为准,并按建筑材料和性质分类,注记层数。1:500与1:1000比例尺测图,房屋应逐个表示,临时性房屋可舍去;1:2000比例尺测图可适当综合取舍,图上宽度小于0.5mm的小巷可不表示。 2.3建筑物和围墙轮廓凸凹在图上小于0.4mm,简单房屋小于0.6mm时,可用直线连接。 2.4 1:500比例尺测图,房屋内部天井宜区分表示;1:1000比例尺测图,图上6mm2以下的天井可不表示。 2.5测绘垣栅应类别清楚,取舍得当。城墙按城基轮廓依比例尺表示,城楼、城门、豁口均应实测;围墙、栅栏、栏杆等可根据其永久性、规整性、重要性等综合考虑取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