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查及其医学意义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查及其医学意义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查及其医学意义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查及其医学意义

成熟女性因受精的卵子移动到子宫腔内着床后,形成胚胎,在发育成长为胎儿过程中,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产生大量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可通过孕妇血液循环而排泄到尿中。当妊娠1~2.5周时,血清和尿中的HCG水平即可迅速升高,第8孕周达到高峰,至孕期第4个月始降至中等水平,并一直维持到妊娠末期。

一、检测方法

1.胶乳集抑制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

2.放射免疫试验(RIA)

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4.单克隆抗体胶体金试验

二、参考值

妊娠不同时期以及各孕妇之间血清HCG绝对值变化大,一般非孕妇女血HCG<100IU/L,妊娠期间血清HCG水平见下表。

在妊娠最初3个月,HCG水平每(2.2±0.5)天约升高一倍,尿HCG(HCG半定量法)非孕妇女<25 IU/L,孕40天>5000 IU/L,孕60~70天>(8~32)×104 IU/L(清晨尿HCG 水平最高,接近血清水平)。

表妊娠期间血清HCG水平

①异位妊娠:如宫外孕时,本试验只有60%的阳性率,在子宫出血3天后,HCG仍可为阳性,故HCG检查可作为它与其它急腹症的鉴别。HCG常为312~625 IU/L。

②流产诊断与治疗:不完全流产如子宫内尚有胎盘组织残存,HCG检查仍可呈阳性;完全流主或死胎时HCG由阳性转阴性,因此可作为保胎或吸宫治疗的参考依据。

③兆先流产:如尿中HCG仍维持高水平多不会发生难免流产。如HCG在2500 IU/L以下,并逐渐下降,则有流产的或死胎的可能,当降至600 IU/L则难免流产。在保胎治疗中,如HCG仍继续下降说明保胎无效,如HCG不断上升,说明保胎成功。

④在产后4天或人工流产术后13天,血清HCG应低于1000 IU/L,产后9天或人工流产术后25天,血清HCG应恢复正常。如不符合这一情况,则应考虑有异常可能。

3.滋养细胞肿瘤诊断与治疗监测

①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及睾丸畸胎瘤等患者尿中HCG显著升高,右可达10万到数百万IU/L,可用稀释试验诊断如妊娠12周以前1:500稀释尿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液呈阳性,妊娠12周以后1:250稀释尿液呈阳性,对葡萄胎诊断有价值。1:100~1:500稀释尿液呈阳性对绒毛膜癌也有诊断价值,如男性尿中HCG升高,要考虑睾丸肿瘤如精原细胞癌、畸形及异位HCG瘤等。

②滋养层细胞肿瘤患者术后3周后尿HCG应<50 IU/L,8~12周呈阴性;如HCG不下降或不转阴,提示可能有残留病变,这类病例常易复发,故需定期检查。

4.其它更年期、排卵及双侧卵巢切除术均可致黄体生成素升高,因LH与HCG的α肽链组成相同而使采用抗HCG抗体的妊娠试验阳性,此时可用β~HCG的单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克隆二点酶免疫测定鉴别。内分泌疾病中如脑垂体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妇科疾病如卵巢囊肿、子宫癌等HCG也可增高。近年来发现恶性肿瘤如畸胎瘤、胰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肺癌等血中HCG也可升高,因此将HCG看作是癌标志物之一。但必需结合临床情况及其它检查结果综合分析结果综合分析判断。

两种方法检验尿潜血阳性的准确度比较

两种方法检验尿潜血阳性的准确度比较 目的:对比两种方法检验尿潜血阳性的准确度。方法:选取300例空腹晨尿标本,分别采取干化学分析法、免疫胶体金法检测,以人工显微镜作质控,对比两种方法检测准确性。结果:干化学分析法阳性率82.7%,阴性率17.3%;免疫胶体金法阳性率74.7%,阴性率25.3%,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化学分析仪准确度为88%,免疫胶体金法准确度为97%,两组准确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化学分析法与免疫胶体金法均可有效检测尿潜血阳性,免疫胶体金法更准确,临床价值高。 标签:干化学分析法;免疫胶体金法;尿潜血阳性 尿潜血是临床诊断泌尿系疾病常见指标,为肾脏、尿路感染等疾病判定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依据[1]。因此准确判断尿潜血阳性是保证临床诊治合理性的关键环节。随着自动化尿液分析仪的快速发展,使尿常规检测日渐方便,也在临床应用中日渐广泛。显微镜是临床目前诊断尿液的主要手段,其作用不可忽视。本文就以300例空腹晨尿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干化学分析法、免疫胶体金法检测,其诊断准确性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0份空腹晨尿标本选自2011年8月-2013年10月到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300例患者,其尿液标本均为晨尿,约为50 ml,以一次性尿杯送检;男168例,女132例;年龄20~70岁,平均(42.6±3.8)岁。 1.2 诊断方法 选自OL YMPUS显微镜;尿干化学分析仪选自COMBISCAN-500型尿液分析仪及配套试纸;大便胶体金单克隆抗体抗隐血检测试纸。于洁净试管置入10~15 ml晨尿标本,尿液充分浸入试纸,滤除余液。根据尿液沉渣标准化操作规范,对收集尿液标本进行检查,离心管中倒入混合均匀尿液,离心5 min,去除上层清液,以滤纸擦干管口,留约0.3 ml沉渣量,混匀后以尿沉渣检查。2 h内进行干化学隐血、红细胞镜检和胶体金单克隆抗体隐血试验。 1.3 评价指标 以人工显微镜做质控,干化学法检验基础,胶体金法作为对照,阳性:干化学隐血(+)、免疫胶体金法(+)、镜检(+);阴性:干化学隐血(-)、免疫胶体金法(-)、镜检(-);假阳性:干化学隐血(+)、免疫胶体金法(-)、镜检(-);假阴性:干化学隐血(-)、免疫胶体金法(+)、镜检(+)[2]。

参考值与医学决定水平

检验结果的参考值与医学决定水平 目前检验医学所用的技术已涉及到很多最新科学领域,临床生物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和血液学之间将不再存在一个明显的学科分界线。大量的生物技术如:基因克隆技术、生物芯片技术、核酸杂交技术和生物传感技术以及各种PCR 等技术的应用和引进,使一个项目可以用很多检测技术进行测定,有时其结果的临床意义和价值并不完全相同。因而对其检验结果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在众多的检验项目中我们大致可分为筛选性试验和决定性试验两大类。决定性试验是指其检验结果可以对疾病的本质作出诊断的、具有高度特异性的试验。当这项试验一出现阳性结果就即可诊断为该病,而非其它病。如体内查到"SARS"病毒,即可确定为"非典"病人。此类决定性试验对疾病确诊十分重要。但可惜的是这类项目的试验方法目前不多。 大多数的试验是属于筛选性试验。主要是当这项试验阳性时,不能确定所患疾病的本质。由于并非高度特异,用其确诊疾病时常需一种或数种试验,方可确定或排除某病存在的可能性。如仅甲胎蛋白(AFP)异常升高,可以是孕妇、肝炎等等,并不能单凭此增高就确定是肝癌,还要进一步做其他检测,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才行。 由此检验结果就引入了"正常"与"不正常"的概念。过去对所划定的正常值范围是取自x±2SD值,以95%为界,这就意味着正常人中也有5%的人超出了正常值范围,事实上没有绝对健康的"正常"人。以往在医学检验结果判断标准中,用过"正常值"字眼,因而许多人至今习惯于照旧。近10余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认为人从健康到疾病的过程中,检测指标的变化是逐步进行的,不少指标只是在症状明显时才超出正常范围,而且制定"正常值"时检测人数又不会太多,加之各种年龄组间的差异等因素,所谓正常值和正常范围的代表性已受到限制。把正常值范围作为从健康到疾病的分界线显然不正确。因而提出并建立了医学检验结果的参考值和参考范围。 参考值是指具有明确背景资料的参考人群的测定值,可信限被定为95%的参考范围。如果检测值超过相应项目的参考值时,被认为是异常表现。但仍有5%以下的正常人被允许出现此类异常值,这也是筛选检验项目的缺陷之一。作为医生需要掌握的还有医学决定水平。这是不同于参考值的另一类限值,观察是否高于或低于这些限值,可起到在疾病诊断中排除或确认的作用,或对疾病进行分析、分类,作出预后估计,采取相应措施等。以糖尿病患者血糖值为例,一个决定水平为 2.50mmol/L(45mg/dl),低于此值时出现低血糖症状。另外有两个为诊断糖尿病的决定性水平,即患者空腹血糖6.66mmol /L(120mg/dl)及葡萄糖耐量试验餐后一小时血糖9.99mmol/L(180mg/dl)。医学决定水平可作为临床处理的警戒线,是参考值、病理值分布范围及医生临床经验的综合。 所以无论医生、患者及家属,对医学检验结果要有全面正确的理解和分析,明白参考值和医学决定水平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避免机械地将位于"正常范围"内的数据理解为一定正常,而所有在这范围以外的数据一定就不正常的错误观点,使实验数据的解释建立在较为客观的、合理的基础上。从而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判断提供客观的科学依据,成为临床医学有力的助手。

尿常规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WBC镜检(白细胞镜检) RBC镜检(红细胞镜检) 鳞状上皮(鳞状上皮细胞【镜检】) SG(尿比重) PH(尿酸碱度) LEU(白细胞【生化】) NIT(亚硝酸盐) PRO(尿蛋白) GLU(尿糖) KET(尿酮体) UBG(尿胆原) BIL(胆红素) ERY(尿红细胞【生化】) 尿常规在临床上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初步检查,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一旦发现尿异常,常是肾脏或尿路疾病的第一个指征,亦常是提供病理过程本质的重要线索。近年来有不少人强调,负责医生应自己动手做患者尿常规检查,是有利于医生发现肾脏疾病的一般诊断方法。 尿常规检查内容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蛋白质、比重及尿糖定性。 (1)尿色:正常尿液的色泽,主要由尿色素所致,其每日的排泄量大体是恒定的,故尿色的深浅随尿量而改变。正常尿呈草黄色,异常的尿色可因食物、药物、色素、血液等因素而变化。 (2)透明度:正常新鲜尿液,除女性的尿可见稍混浊外,多数是清晰透明的,若放置过久则出现轻度混浊,这是由于尿液的酸碱度改变,尿内的粘液蛋白、核蛋白等逐渐析出之故。 (3)酸碱度:正常尿为弱酸性,也可为中性或弱碱性,尿的酸碱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饮食种类、服用的药物及疾病类型。 (4)细胞:在临床上尿中有重要意义的细胞为红细胞、白细胞及小圆上皮细胞。①红细胞。正常人尿中可偶见红细胞,离心沉淀后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3个。若尿中出现多量红细胞,则可能由于肾脏出血、尿路出血、肾充血等原因所致。剧烈运动及血液循环障碍等,也可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加,而在尿中出现蛋白质和红细胞。②白细胞。正常人尿中有少数白细胞存在,离心尿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5个。异常时,尿中含有大量白细胞,表示泌尿道有化脓性病变,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及尿道炎等。③小圆形上皮细胞。正常尿液中,有时可发现少数脂肪变性的小圆形上皮细胞。若肾小球肾炎时,尿中上皮细胞增多。若肾小管有病变时,可出现许多小圆形上皮细胞。 (5)管型:正常尿液中仅含有极微量的白蛋白,没有管型,或偶见少数透明管型。若尿中出现1个管型,可以反映至少1个肾单位的情况,是肾脏疾病的一个信号,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6)蛋白质:一般认为正常人每日排出蛋白质量为40~80毫克,最多100~150毫克,常规定性检测为阴性。病理性蛋白尿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妊娠中毒症、狼疮性肾炎、放射性肾炎及肾内其它炎症病变、中毒、肿瘤等。

常用检验项目医学决定水平

临床常用检验项目的医学决定水平 仅供参考: 一、白细胞计数 参考值(4~10)×109/L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0.5×109/L低于此值,病人有高度易感染性,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治疗及预防感染措施。 3×109/L低于此值为白细胞减少症,应再作其他试验,如白细胞分类计数、观察外周血涂片等,并应询问用药史。` 11×109/L高于此值为白细胞增多,此时作白细胞分类计数有助于分析病因和分型,如果需要应查找感染源。30×109/L高于此值,提示可能为白血病,应进行白细胞分类,观察外周血涂片和进行骨髓检查。 二、嗜酸性粒细胞 参考值(0.05~0.03)×109/L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0.05×109/L在白细胞分类中,由于所占百分率本已很低,所以低于此值临床意义不大,若怀疑有某种病变,则应作为其他检查和试验。 0.2×109/L在白细胞分类中,若达到或超过此值,则应作计数盘手工计数,以获得正确数字。 0.3×109/L达到或超过此值,提示有过敏性疾病,药物反应或寄生虫感染。 三、血红蛋白 参考值成年男性120~160g/L 成年女性110~150g/L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45g/L低于此值应予输血,但应考虑病人的临床状况,如对患充血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则不应输血。 95g/L低于此值时,应确定贫血的原因,根据RBC的多项参数判断此属于何种类型,在作血涂片观察红细胞参数及计数网织红细胞是否下降的基础上,测定血清铁、B12和叶酸浓度,经治疗后观察Hb的变化。 男性180g/L 女性170g/L高于此值应作其他检查如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血清B12和不饱和B12结合力、氧分压等综合评估,对有症状的病人应予以放血治疗。 230g/LHb超过此值时,无论是真性或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均必须立即施行放血治疗。 四、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82~92fl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80fl贫血病人若MCV低于此水平,则应作其他试验如血清铁、铁结合力及转铁蛋白以帮助诊断缺铁性贫血,若确诊则应给以铁剂治疗,并监测Hb。对于海洋性贫血,则应通过对HbA2及HbF定量分析后,亦可作出诊断结论。 100fl贫血病人高于此值时,还应测定血清HB12、叶酸和游离T4浓度,以便帮助诊断 五、血小板(PLT) 参考值(100~300)×109/L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10×109/LPLT计数低于此值,可致自发性出血。若出血时间待于或长于15分钟,和(或)已有出血,则应立即给予增加血小板的治疗。 50×109/L在病人有小的出血损伤或将行小手术时,若PLT低于此值,则应给予血小板浓缩物。 100×109/L在病人有大的出血性损伤或将行较大手术时,若PLT低于此值,则应给予血小板浓缩物。 600×109/L高于此值属病理状态,若无失血史及脾切除史,应仔细检查是否有恶性疾病的存在。

尿常规的临床意义

尿常规的临床意义 健力宝发表于2010年05月27日 19:47 阅读(4) 评论(0) 分类:个人日记 举报 尿液成分 体检的尿液成分 爱迪氏计数[ Back Top ] 英文名称:Addis Count 化验介绍:计算病人12小时尿液沉淀中细胞(包括上皮细胞)、红细胞、管型的数量,用于帮助临床诊断观察治疗效果。参考值:红细胞<50万/12h(小时) 白细胞<100万/12h(小时) 临床意义: (1)各种类型的肾炎病人尿液中细胞和管型数量,可以轻度、中度或显著增高。 (2)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病人,尿液中白细胞增高更显著。 (3)某些肾盂肾炎病人,尿常规检查阴性,但爱迪氏计数白细胞增高。 本-周氏蛋白 [ Back Top ] 英文名称:B-JprO 化验介绍:浆细胞病如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时,尿液中出现一种蛋白质,40~60℃时可以发生凝固,90~100℃时又可以溶解,称为本-周氏蛋白或凝溶蛋白。参考值:对甲苯磺酸法、免疫学法:阴性临床意义:正常人尿液中无本-周氏蛋白。约50%的多发性骨髓瘤病人尿B-J蛋白出现阳性反应;约20%的巨球蛋白症病人尿中出现B-J蛋白。 酚红排泄试验 [ Back Top ] 英文名称:化验介绍:酚红是一种对人无害的染料,静脉注射后,20%为肝脏清除,80%由肾脏排出。酚红排泄试验是检查近曲小管分泌功能的指标。但有些因素如心功不全、休克、水肿都可使酚红排出减少。参考值:临床上以15分钟排泌量在25%以上;2小时总排泌量在55%以上作为成人的正常界限。总排出量为63%~84%(平均70%)。儿童排泌量较成人稍高,老年人稍低。临床意义: (1)降低:见于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炎、肾动脉硬化等,并与病变发展程度平行。尿毒症晚期酚红排泌可降到0。尿路梗阻或膀胱功能障碍时,因排尿困难,酚红排出减慢,可出现1~2小时酚红排泌量反高于15分钟排泌量的现象。 (2)增高:肝胆病变时,肝脏排泄酚红障碍,尿中排泄量增多。甲亢病人血液循环加快,排泄量增加。 生肌酐清除率 [ Back Top ] 英文名称:CCr 化验介绍:生肌酐为体肌酸代产生,血中浓度很稳定。肾脏在一定时间,把若干毫升血浆中的生肌酐全部清除出去,称为生肌酐清除率(CCr)。它反映了肾小球滤过功能。参考值:80~100ml/min(分) 临床意义: (1)作为早期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当肾小球功能轻度损害时,血肌酐、尿素氮可

医学各种参考值

医学各种参考值 、下列为一些常用检验项目的医学决定水平,仅供参考。2013-01-17 18:42:27| 1、白细胞计数(4~10)×109/L、 2、嗜酸性粒细胞(0.05~0.03)×109/L 3、血红蛋白成年男性 120~160g/L 成年女性 110~150g/L 4、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82~92fl 5、血小板(PLT)(100~300)×109/L 6、网织红细胞 0.5%~1.5% +、红细胞比积(HCT)成年男性42%~49% 成年女性 37%~43% 1、尿糖定性与尿糖的大致含量: 符号颜色变化估计尿内糖含量 -颜色不变阴性:尿内无糖 ±不变色,冷却后有少许绿色沉淀微量:少于0.25g/dl +略有颜色改变少量:0.25-0.50g/dl ++绿黄色中量:约0.5-1g/dl +++土黄色大量:1-2g/dl ++++棕红色极大量:>2g/dl 2、SG 比重 1.010一1.025 PH 酸碱度 5一6 3、尿蛋白 30~100mg/24h 4、尿沉渣中白细胞男性0~2/HPF 女性0~5/PHF 5、尿沉淀中红细胞 0~偶见/高倍视野(HPF) 1、凝血酶原时间(PT)假设对照值11.5秒,健康个体约为11~14秒 2、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正常人接近对照值,但对照值取决于方法中使用的激活剂,这里 假设对照值为: 35~45秒

3、纤维蛋白原 2.0~4.0g/L 4、纤溶酶原正常人混合血浆(NHPP)的80%~120% 5、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10mg/L 1、红细胞沉降率(ESR)(魏氏法)男性:0一15mm/h 女性:0一20mm/h 1、钾 3.5~5.3mmol/L <3.0mmol/L 会出现虚弱、地高辛中毒和(或)心律失常,>5.8mmol/L先排除试管内溶血造成的高钾,考虑有肾小球疾病,>7.5mmol/L与心律失常有关,也应排除试管内溶血造成的高钾 2、钠 135-145mmol/L ≤115mmol/L可发生精神错乱、疲劳、头疼恶心、呕吐和厌食,在110mmol/L时,病人极易发生抽搐、半昏迷和昏迷, 3、氯化物 96~110mmol/L 4、阴离子隙(AG) 8~16mmol/L 5、二氧化碳分压(PCO2) 4.7~6.0kPa(35~45mmHg) 4.7kPa低于此值而PH>7.5,提示为呼吸性碱中毒。 6.0kPa高于此值且PH<7.35,表明为呼吸性酸中毒。 6.7kPa高于此值,表明换气衰竭,应予以合适的介入治疗。 9.3kPa高于此值,尤其是急性升高,多可引起昏迷。 6、钙 2.25~2.65mmol/L 7、离子钙 1.13~1.32mmol/L 8、磷 0.96~1.62mmol/L 9、镁 0.6~1.2mmol/L 10、铁 9.0~30.0umol/L 1、血尿素(Urea) 3.6~7.1mmol/L 2、尿酸(UA)男性120~420umol/L 女性90~360umol/L ≥640umol/L,肾结石或痛风的高度危险, 3、肌酐(Cr) 44~133umol/L 婴幼儿>40 umol/L,肾功不全可能,成人>530umol/L,肾功能受损,有诊断及评估意义 ,4、总蛋白(TP) 60~80g/L<45g/L, 5、白蛋白(Alb) 35~55g/L 6、胆固醇 2.84~7.11mmol/L <1.81mmol/L严重肝功不全,,若已存在肝病,提示预后不良。 5.18mmol/L此为75%的成年男子血中胆固醇值,高于此水平,提示有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度危险, 5.70mmol/L此为90%的成年男子血中胆固醇水平,高于此值有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度危险, 7.26mmol/L高于此值会由于患动脉粥样硬化而预后严重,。

尿常规检查红细胞高的原因

尿常规检查红细胞高的原因 其实现在很多的人都不懂得该如何去注意自己的身体,经常的去熬夜,或者是使用一些电子产品,对自己身体的伤害都是非常大的,所以要定期的进行体检,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尿常规检查红细胞高的原因。 主要原因: 尿红细胞,即尿液中出现的红细胞。尿红细胞增多是泌尿系统(肾脏,膀胱或输尿管)出血,血液进入尿液导致。这种尿标本也被称作血尿,分为肉眼血尿和显微镜下血尿。肉眼血尿即肉眼就可以看出为血色的尿液。当每高倍视野>3个时,但尿外观并无血色,称为显微镜下血尿。因此肉眼血尿比镜下血尿出血要多,更加严重。 人体正常尿液里没有红细胞或红细胞数量极其稀少,由于肾脏、膀胱或输尿管等原因可导致血红细胞进入尿液,使尿液里的血红细胞数量增加。轻者形成尿潜血,重者形成肉眼血尿。

红细胞,即尿液中出现的红细胞。尿红细胞增多是泌尿系统(肾脏,膀胱或输尿管)出血,血液进入尿液导致。这种尿标本也被称作血尿,分为肉眼血尿和显微镜下血尿。肉眼血尿即肉眼就可以看出为血色的尿液。当每高倍视野>3个时,但尿外观并无血色,称为显微镜下血尿。因此肉眼血尿比镜下血尿出血要多,更加严重。正常范围:每高倍视野<3个。另:当尿红细胞>10时,尿潜血会体现出阳性(+)。临床意义:常见的血 尿原因有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急性肾盂肾炎、泌尿系结石。结核、肿瘤、外伤等。如单纯出现大量血尿则结石的可能性最大。 以上这篇文章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一些尿常规检查红细胞 高的原因,相信大家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初步的认识了,那么在平时的时候如果检查出来自己这样的情况的话,还是不能掉以轻心,要作进一步的检查。

医学决定水平概述

实用医技杂志2013年2月第20卷第2期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al Techniques,February2013,Vol.20,No.2 医学决定水平概述 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730020)何向东 参考范围过去又称为正常范围,指健康人解剖、生理、生化等各种数据的波动范围,医学决定水平是指不同于参考值的另一些限值。 1概念 1.1参考范围:这些数据不仅因人而异,而且还会因具体内外环境、生理状况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会在一个范围内波动。确定正常范围,常以所谓“正常人”为对象,这些“正常人”并不是指机体任何器官、组织的形态和功能都健康的人,而是排除了影响所研究指标的疾病及有关因素后,所确定的同质人群,所谓正常值和正常范围的代表性已受到限制。因此,目前一般用参考值、参考范围取代过去的正常值、正常范围。1.2医学决定水平:通过观察测定值是否高于或低于这些限值,可在疾病诊断中起排除或确认的作用,或对某些疾病进行分级或分类,或对预后作出估计,以提示医师在临床上应采取何种处理方式,如进一步进行某一方面的检查,或决定采取某种治疗措施等。 医学决定水平可分为不同的等级。例如,血清白蛋白的参考范围为35~50g/L,可将它分为3个医学决定水平,第1级决定水平为20g/L,肝病患者白蛋白低于20g/L时说明预后严重;第2级决定水平为35g/L,为检查所有低白蛋白的界限值;第3级决定水平为52g/L,稍高于参考范围上限,可以排除许多假阳性。再如丙氨酸转氨酶(ALT),它的升高通常为肝细胞损伤所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ALT的极度升高,一般由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或肝性休克所引起大的肝损伤所造成,ALT的测定范围一般在100~4000U/L之间;另一类则反映中度的肝细胞损伤,通常由酒精性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多肌炎所引起,ALT测定范围一般为30~300U/L。ALT的参考范围为5~40U/L,但其医学决定水平则有3个,第1个决定水平是300U/L,它可区别上述肝细胞损伤的2个临床类型,300U/L以上的值表示极度的肝细胞损伤;第2个决定水平是60U/L,此值比参考值上限高50%左右,一般当ALT测定值在40~60U/L之间时,并不能确定ALT的升高是否属于病理性改变,许多不很健康的肥胖者,其ALT值就通常浮动在这范围之内,只有当ALT值>60U/L时,才可明确诊断为肝细胞损伤,所以它是一个确认值;ALT的第3个医学决定水平是20U/L,这是一个排除值,低于此值则可排除许多与ALT升高有关的疾病。又如甲胎蛋白(AFP)检测,参考范围是AFP<25μg/L,而AFP>25μg/L可能为肝炎、肝硬化等疾病,AFP>400μg/L为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阈值,这个值是参考范围上限的16倍。就诊断肝癌的目的而言,AFP的参考范围是没有意义的。 医学决定水平与参考值的区别在于,参考值来源于大量的健康人群中有关实验测定数据,并根据健康人群中不同年龄、性别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群中数据的分布范围,并以此确定参考范围。而医学决定水平是来源于大量的临床患者数据的观察和积累,用于确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情况,并针对这些情况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1]。因此,医学决定水平的界定需要进行大量的临床观察和研究, 心脏死亡、心律失常及猝死的相对危险。尽管胺碘酮控制心房纤颤复发的疗效较高,但由于存在潜在的严重不良反应,如肺毒性、甲状腺功能异常、视神经和外周神经病变、胃肠道功能不良及偶尔会导致尖端扭转室速。因此理论上对于没有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禁忌证的心房纤颤患者不建议把胺碘酮作为一线选择。但由于目前国内尚缺乏其他能够有效预防心房纤颤复发的药物品种,也缺乏相应的临床应用经验。所以实际上胺碘酮一直是节律控制的一线用药,并且由于胺碘酮的致心律失常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因此在没有严重心脏传导系统疾病的患者不需要住院即可开始应用。 2.3.3多菲利特:是一种新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选择性阻断延迟整合钾电流的作用,能够增加心房和心室的有效不应期及延长复极时间,呈剂量依赖性。可降低心脏自律性,延长心房的窦房结恢复时间,高浓度时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或窦性停搏。因此建议开始应用时应住院至少监护72h,并且严密监测肾功能变化情况,避免因药物相互作用发生危险。 2.3.4索他洛尔:一直在欧美广泛应用于心房纤颤转律和窦性心律维持的有效药物。抗心律失常作用具有负向使用依赖特性,在心率较慢时延长动作电位,而在快心率时则使动作电位缩短。延长P-R间期和Q-T间期,能引起尖端扭转性室速(TDP)的危险性较高。因此开始应用时一般建议住院监测,但对于没有或仅有轻微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如果Q-T间期<0.45s,无电解质异常和导致TDP的诱发因素者,也可以在门诊应用。此外对于有明显心室肥厚或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或避免使用。 总之,对于心房纤颤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首先取决于是否存在基础心脏病。认真做好心房纤颤的全面评估,合理用药。另外,长期用药过程中需要严格观察随访,定期检查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电解质血钾等,以及心电图(测量Q-T 间期)。维持窦性心律,防治心房纤颤的复发,对保护心脏功能,减少症状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宁.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心电图学杂志,2000,19(1):10. (收稿日期:2012-10-25) 160··

尿常规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尿常规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WBC镜检(白细胞镜检) RBC镜检(红细胞镜检) 鳞状上皮(鳞状上皮细胞【镜检】) SG(尿比重) PH(尿酸碱度) LEU(白细胞【生化】) NIT(亚硝酸盐) PRO(尿蛋白) GLU(尿糖) KET(尿酮体) UBG(尿胆原) BIL(胆红素) ERY(尿红细胞【生化】) 尿常规在临床上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初步检查,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一旦发现尿异常,常是肾脏或尿路疾病的第一个指征,亦常是提供病理过程本质的重要线索。近年来有不少人强调,负责医生应自己动手做患者尿常规检查,是有利于医生发现肾脏疾病的一般诊断方法。 尿常规检查内容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蛋白质、比重及尿糖定性。 (1)尿色:正常尿液的色泽,主要由尿色素所致,其每日的排泄量大体是恒定的,故尿色的深浅随尿量而改变。正常尿呈草黄色,异常的尿色可因食物、药物、色素、血液等因素而变化。 (2)透明度:正常新鲜尿液,除女性的尿可见稍混浊外,多数是清晰透明的,若放置过久则出现轻度混浊,这是由于尿液的酸碱度改变,尿内的粘液蛋白、核蛋白等逐渐析出之故。 (3)酸碱度:正常尿为弱酸性,也可为中性或弱碱性,尿的酸碱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饮食种类、服用的药物及疾病类型。 (4)细胞:在临床上尿中有重要意义的细胞为红细胞、白细胞及小圆上皮细胞。①红细胞。正常人尿中可偶见红细胞,离心沉淀后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3个。若尿中出现多量红细胞,则可能由于肾脏出血、尿路出血、肾充血等原因所致。剧烈运动及血液循环障碍等,也可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加,而在尿中出现蛋白质和红细胞。②白细胞。正常人尿中有少数白细胞存在,离心尿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5个。异常时,尿中含有大量白细胞,表示泌尿道有化脓性病变,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及尿道炎等。③小圆形上皮细胞。正常尿液中,有时可发现少数脂肪变性的小圆形上皮细胞。若肾小球肾炎时,尿中上皮细胞增多。若肾小管有病变时,可出现许多小圆形上皮细胞。 (5)管型:正常尿液中仅含有极微量的白蛋白,没有管型,或偶见少数透明管型。若尿中出现1个管型,可以反映至少1个肾单位的情况,是肾脏疾病的一个信号,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6)蛋白质:一般认为正常人每日排出蛋白质量为40~80毫克,最多100~150毫克,常规定性检测为阴性。病理性蛋白尿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妊娠中毒症、狼疮性肾炎、放射性肾炎及肾内其它炎症病变、中毒、肿瘤等。

医学决定水平参考值

医学决定水平与参考值 医学决定水平(Medicine decide level ,MDL)是指不同于参考值的另一些限值,通过观察测定值是否高于或低于这些限值,可在疾病诊断中起排除或确认的作用,或对某些疾病进行分级或分类,或对预后作出估计,以提示医师在临床上应采取何种处理方式,如进一步进行某一方面的检查,或决定采取某种治疗措施等等。 例如ALT,它的升高通常都为肝细胞损伤所致,其中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ALT 的极度升高,一般由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或肝性休克所引起的大的肝损伤所造成,它的ALT的测定范围一般在100~4000IU/L之间。另一类则反映中度的肝细胞损伤,通常由酒精性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多肌炎所引起,它的ALT测定范围一般为30~300IU/L。ALT的参考范围为5~40IU/L,它们含意仅指有95.5%的健康人其ALT测定值是在这一区间之内,但其医学决定水平则有三个,第一个决定水平是300IU/L,它可区别上述肝细胞损伤的二个临床类型,300IU/L以上的值表示极度的肝细胞损伤。第二个决定水平是60IU/L,此值比参考值上限高50%左右,因为一般当ALT测定值在40~60IU/L之间时,并不能确定ALT的升高是否属于病理性改变,许多不很健康的肥胖者,其ALT值就通常浮动在这范围之内,只有当ALT值大于60IU/L时,才可明确诊断为肝细胞损伤,所以它是一个确认值。ALT的第三个医学决定水平是20IU/L—比参考值限还低,这是一个排除值,低于此值则可排除许多与ALT升高有关的疾病。

医学决定水平与参考值的根本区别在于: 它不仅对健康人的数值进行研究,以决定健康人的数值区间,同时还对有关疾病的不同病情的数据进行研究,以定出不同的决定性限值。 可提示及引导医师采取不同的临床措施。所医学决定水平看来更合理、更客观、更有助于临床的应用。当然,真正建立起每一项试验的医学决定水平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存在着许多的实际困难。 下列为一些常用检验项目的医学决定水平,仅供参考。 一、白细胞计数 参考值(4~10)×109/L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0.5×109/L 低于此值,病人有高度易感染性,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治疗及预防感染措施。 3×109/L 低于此值为白细胞减少症,应再作其他试验,如白细胞分类计数、观察外周血涂片等,并应询问用药史。`

尿潜血是怎么回事

请问尿潜血是怎么回事? 尿潜血是个名称,就是尿里有“潜在的出血”,是通过尿常规检查出来的。尿常规中有一项红细胞,如果红细胞增多(正常是阴性的,用“—”表示),以其数量来讲,少数就可以成为尿潜血(呈阳性,用“+”表示)。 尿潜血阳性,只能说明尿中含有红细胞成分,但这不是真正从显微镜下见到的有形态的、完整红细胞,而是电脑检查出来的红细胞组成成分。正常人体内红细胞不断破坏,其成分都从尿排出,因此部分正常人尿中亦会出现潜血阳性。一般情况下,红细胞0-1个/高倍镜视野,属正常范围。当显微镜检查尿中红细胞大于3个/Hp时,才能诊断为血尿。 尿潜血是通过对人体尿液做常规检查时的一项指标。在尿常规中检查中有一项是检查尿液中红细胞数量。如果红细胞增多(正常是阴性的),以其数量来讲,少数就可以称为尿潜血。尿潜血作为一个指标,可分为阴性和阳性。如为阳性,是几个加。一般出现尿潜血要考虑是由肾脏的问题或者是由尿路感染引起的。 尿潜血与血尿 尿潜血阳性表示尿液中有红细胞,但不是肉眼血尿,而是通过检验手段发现红细胞。血尿分成肉眼血尿、全血尿、尿潜血阳性;临床上对于血尿还用三杯试验来分析血尿来自何处。三杯试验即患者把一次尿液分三段留在三个试管中,第一管发现血尿,表示出血部位在尿道;若仅最后一杯出现血尿,则表示出血部位来自膀胱;若三杯中都为血尿,则说明血尿来自肾脏。若尿内有血凝块,常表示膀胱或尿道出血。 尿潜血的产生 尿潜血在肉眼下或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有红血球的存在,但如果用试纸检验时却有反应,为何会如此呢?因为当红血球遭破坏时,其内含的血红素就会释放出来,所以尿液试棒才能侦测到血红素的反应。但是红血球为何会在离开身体前就破裂了呢?这是因为红血球本身的寿命已到,如同泡沫般自行溶解,也可能是喝了大量的水,尿液变得淡薄、张力降低,红血球因而破裂,不论如何有潜血时,如同有血尿一般是一种警讯,不可等闲视之。 尿潜血的诊断 基本上潜血在不同年龄及性别上也有不同的考虑,例如年轻女性在验尿时发现潜血,除了临床症状外,应该问一问是否正当生理期,膀胱炎是常见的原因;但是如果是30-40岁的男性,如果没有明显的发炎症状,有时候应该照张腹部X 光片,看看是否有结石的可能,老年男性的血尿或潜血,前列腺肥大列为主要考虑因素之外,也应该接受进一步的静脉内肾盂造影或超音波检查,看看泌尿系统是否有肿瘤。 除此之外,尿液细胞学检查,看看尿液中脱落的泌尿系统上皮是否有恶性细胞的存在,也是检测是否有恶性肿瘤的方法之一,如果X光检查、超音波检查及尿液细胞学检查均为正常,仍有潜血的存在,最好再接受膀胱尿道镜检查,因为X光、超音波有限制性,并非所有的肿瘤都可显现,这时候只有借助肉眼直

尿潜血阳性的原因有哪些

尿潜血阳性的原因有哪些 尿潜血是通过尿常规检查时出现红细胞大量增多的状况,如果在红细胞少数的情况下被称为尿潜血,如果在检查中出现大量的红细胞就是尿潜血阳性,出现尿潜血阳性代表身体有尿道疾病,或者是肾脏疾病的发生,而引起尿潜血阳性的原因有很多,一般情况下是由于肾脏疾病,患有肾病综合征或者是肾炎都会容易导致尿潜血阳性,容易影响身体健康,需要进一步检查,可以通过药物来进行治疗。 ★尿潜血阳性出现原因 出现尿潜血的情况时多样的,首先考虑的是由肾脏或尿路感染引起的。具体分析引起病理性尿潜血的原因: 第一、肾脏疾病,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等都可以造成尿中出现潜血。 第二、炎症。无论是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还是膀胱炎,都

可能引起尿中潜在出血的情况。 第三、结石。肾脏、输尿管、膀胱等结石都可能造成尿潜血。 第四、肿瘤。肾、膀胱、输尿管的恶性或良性肿瘤都可能引发尿潜血。 第五、遗传性肾炎(奥尔波特综合征)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尿潜血。 除此之外,女性会偶尔出现尿潜血,剧烈运动以及药物服用等原因也会引起尿潜血。 ★疾病诊断 基本上潜血在不同年龄及性别上也有不同的考虑,例如年轻女性在验尿时发现潜血,除了临床症状外,应该问一问是否正当生理期,膀胱炎是常见的原因;但是如果是30-40岁的男性,如

果没有明显的发炎症状,有时候应该照张腹部X光片,看看是否有结石的可能,老年男性的血尿或潜血,前列腺肥大列为主要考虑因素之外,也应该接受进一步的静脉内肾盂造影或超音波检查,看看泌尿系统是否有肿瘤。 除此之外,尿液细胞学检查,看看尿液中脱落的泌尿系统上皮是否有恶性细胞的存在,也是检测是否有恶性肿瘤的方法之一,如果X光检查、超音波检查及尿液细胞学检查均为正常,仍有潜血的存在,最好再接受膀胱尿道镜检查,因为X光、超音波有限制性,并非所有的肿瘤都可显现,这时候只有借助肉眼直接观察较小的病灶(膀胱尿道镜)了,如果这些检查均无不正常的发现,我们将这种潜血或血尿称之“良性原因不明性血尿”,可能与身 体的免疫机制有关,日后只需定期追踪即可。 ★阳性治疗 在日常的检查中如果发现尿潜血的异常,首先不要慌张,陷入有病乱投医的误区,最好先从自身反省是否出现过其他的症状,

检验结果在临床诊断中的评价

检验结果在临床诊断中的评价 当前实验室检测项目越来越多,检测费用在整个病人医疗费用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加。为了节约费用。除了精心遴选检测项目外,实验室必须严格执行质量保证措施,发出正确可靠的实验结果,还必须考虑实验结果在临床诊断和使用中的价值。因此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还应包括实验结果的有效评价。一般习惯于将指导结果分成正常与异常两类。正常理解为健康,若测定值不在正常值内即认为检查有病或不良的健康状态,这是片面的,下面从参考修正与参考值的确定,医学决定水平和实验室结果在临床诊断中的评估等几方面的来阐述。 (一)参考值和参考值的确定 由于“正常值”与“正常范围”概念不清机时被废用。Grasnack提出的参考值已被大家甩接受。参考值一般批全部抽样组数据去掉2.5%最小值和97.5%以上最大值这个范围而言。但也有取x±s的。要确定参考值首先要选择参考个体。 参考个体的选择是参考值研究的首要问题,要确定怎样才算是健康,排除非健康者。由于检验项目临床应用不同,对健康有不同的规定,应确定具体的要求,以备他人评价参考样本组的健康状态状态时必要时还要编出调查表。 参考个体须排除的因素有饮酒、吸烟、高血压、肥胖症、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口服避孕药、近期有病、正在用药、滥用药物、滥用捩生素、近期住院,近期手术、近期输过血、环境污染、某种职业等均应列入调查表内,用问卷形式进行调查,最终确定参考个体对象。 在选择参考个体时应尽可能和临床的病人年龄分布情况相似,有的项目还要考虑铆童和老年,不要选择住院或门诊病人作为参考个体,滥用献血员作为参考个体也是不对的。为了确保参考数值的可靠性,应至少取120个参考个体。若需分组统计,第玢一个组也应保证有120个还应补上。要了解数据分布特性,如果数据量高期正态分布或经转换后呈高斯正态分布,才可用x±1.96s表示其参考值勤,或用x±2.58s 表示数据的参考限。如果数据不呈正态分布,可用成分位数法确定2.5%及97.5%位数的参考限为参考值。 参考值数据是否要分组主要根据临床需要并作茧自缚Z检验,以确定分组后均数间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 临床常习惯引用文献或商品试剂盒所提供的参考值,这是欠妥的困为这些参考值来自不同实验室、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仪器。因此应用前需加以验证,有条件者也可建立自己实验室的参考值。 参考值虽可区别健康与异常,但参考值与病理值之间仍然存在着交叉现象,而且生理与病理的划分也不能单靠几个数据来决定,所以诊断学上的根本问题仍未解决,因此有人提出医学决定水平这一概念。 (二)医学决定水平 为了提高诊断指标的临床使用效果,不但要研究健康者的参考值,还要研究其它各种无关疾病患者的参考水平以及有关的疾病的在不同病情时的数据。Bernett首先提出医学决定水平的概念。其目的是在应用各项目结果时,能有比较一致的见解。医学决定水平的应用

尿常规化验单各指标的意义

尿常规化验单各指标的意义 尿液是反应身体健康状况的一个基本指标,而尿常规检查是医院也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检查项目之一。一般来说尿常规异常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它常是肾脏疾病的第一个指征,也是提供病理过程本质的重要线索。随着肾病发病率的逐渐提高,有必要提醒人们注意定期做尿常规检查,有利于及早排查肾脏疾病,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切莫使肾病恶化,发展到尿毒症。 尿常规检查各项正常值: 一般来说尿常规指标中尿蛋白阳性1+、2+甚至是3+说明尿中有蛋白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蛋白尿,一旦出现蛋白尿极有可能是肾脏出现疾病;另外一旦尿蛋白与潜血同时出现,则更有可能说明肾脏出现问题。所以一旦其中一项或是两项都出现异常,建议咨询专业的肾科医生明确病情,以免耽误治疗。 尿常规检查的项目包括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蛋白质、比重及尿糖定性。 (1)酸碱度: 正常尿为弱酸性,也可为中性或弱碱性,尿的酸碱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饮食种类、服用的药物及疾病类型。 (2)比重: 婴幼儿的尿比重偏低,尿比重受年龄、饮水量和出汗的影响。尿

比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肾脏的浓缩功能,故测定尿比重可作为肾功能试验之一。 (3)细胞: 在临床上尿中有重要意义的细胞为红细胞、白细胞及小圆上皮细胞。①红细胞。正常人尿中可偶见红细胞,离心沉淀后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3个。若尿中出现多量红细胞,则可能由于肾脏出血、尿路出血、肾充血等原因所致。剧烈运动及血液循环障碍等,也可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加,而在尿中出现蛋白质和红细胞。②白细胞。正常人尿中有少数白细胞存在,离心尿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5个。异常时,尿中含有大量白细胞,表示泌尿道有化脓性病变,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及尿道炎等。③小圆形上皮细胞。正常尿液中,有时可发现少数脂肪变性的小圆形上皮细胞。若肾小球肾炎时,尿中上皮细胞增多。若肾小管有病变时,可出现许多小圆形上皮细胞。 (4)蛋白质: 一般认为正常人每日排出蛋白质量为40~80毫克,最多100~150毫克,常规定性检测为阴性。病理性蛋白尿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妊娠中毒症、狼疮性肾炎、放射性肾炎及肾内其它炎症病变、中毒、肿瘤等。《蛋白尿如何治疗》 (5)尿糖定性:

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潜血阳性标本和镜检结果比较

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潜血阳性标本和镜检结果比较目的:对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潜血阳性标本和镜检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行尿液检查的310例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均在15 min内行尿液分析仪检查和显微镜检查,对于两组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310例尿液标本中尿液分析仪检测阳性结果200例,其中镜检示红细胞184例,镜检无红细胞16例,假阳性率8.0%,尿液分析仪检测阴性结果110例,其中镜检无红细胞106例,镜检有红细胞的有14例,假阴性率12.7%,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有差异。结论: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查不可相互替代,各有优缺点,绝不可以用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替代显微镜检查,应相互结合,对于临床诊断更为准确。 标签:尿液分析仪;潜血;尿液 尿液潜血检查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检查项目,目前较为常用的检查方法有尿液分析仪检查和显微镜对于尿液中红细胞的检查。显微镜下检查,在临床上较为耗费时间、精力,新兴的尿液分析仪检查,较为快捷、便利[1]。目前在临床上尿液分析仪应用普遍,但其属于半定量检查,在临床的检查可信度值得推敲。本文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行尿液检查的310例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同时进行尿液分析仪检查和显微镜检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行尿液检查的310例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56例,女154例,年龄17~49岁,平均(36.54±5.3)岁,测定前1 d均未服用相关药物,均在15 min内行尿液分析仪检查和显微镜检查。 1.2 方法 1.2.1 尿液分析仪测检测取10 ml新鲜的尿液,混匀,然后将尿试纸条浸入其中1秒后取出,利用尿液分析仪进行检测,然后自动打印结果。 1.2.2 显微镜检查留取10 ml新鲜的尿液,然后以1500转/min的速度进行离心,5 min后取出去掉上清液,留取沉淀0.2 mg,然后进行混匀,混匀后取20 μl滴定在载玻片上,再加盖盖玻片,最后以低倍镜进行观察,再以高倍镜辨认细胞。 1.3 评价标准 1.3.1 尿液分析仪测评价可分为-、+/-、+、++、+++、++++等报告结果。

临床检验方法学评价

临床检验方法学评价 目前,临床实验室中所使用的检验方法,多为常规分析方法,一般使用商品试剂,基本上可以满足临床检验的要求。由于作为常规分析方法的商品试剂种类繁多,其检验结果的质量也不相同,因此,临床实验室在建立新的检验方法时,应对该方法的基本性能进行评价,以掌握方法的特征,判断其能否满足使用要求。在选择方法并对其进行评价时,可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检验结果的可溯源性 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是临床医生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在临床实验室中如何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是每个检验人员必须关心的问题。通常,在检验过程中使用可溯源性校准品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前提,而参加室间质评价活动,可以发现实验室结果准确性的偏倚。 检验方法学分类包括:决定性方法(definitive method ):经详尽研究尚未发现不准确度或不确定性原因的方法;参考方法(reference method ):经详尽研究证实其不准确度与不精密度可以忽略的方法;常规方法(routine method ):可满足临床或其他目的需要的日常使用的方法。 标准物质又称参考物质(reference material ),是一类充分均匀,并具有一个(或多个)确定的特性值的材料或物质,用以校准仪器设备、

评价测量方法,或给其它物质赋值。标准物质的定值结果一般表示为:标准值±总不确定度。“标准物质证书“是介绍标准物质的技术文件,是研制单位向用户提出的质量保证书和使用说明。附有证书的标准物质称为有证标准物质(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 CRM ),其特性值由建立了溯源性的程序确定,使可溯源至准确复现的表示该特性值的计量单位,且每个标准值都附有给定置信水平的不确定度。 一级标准物质(primary reference material ):稳定、均一,采用高度准确、可靠的若干方法定值,可用于校准决定性方法及为二级标准物质定值。在我国,一级标准物质是测量准确度达到国内最高水平的有证标准物质,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颁布并授权生产。如:人血清无机成分分析标准物质(GBW09135 )和血清胆固醇标准物质(GBW 09138 )。 二级标准物质(secondary reference material ):用一级标准物质校准,参考方法定值。如:红细胞微粒标准物质—GBW (E )090001 、胆红素标准物质—GBW ( E )090002 、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溶液标准物质—GBW (E )090004 和纯化血红蛋白标准物质—GBW (E )090011 。 校准物(calipator ):用二级标准物质校准,常规方法定值。用于对常规方法和仪器的校准。 质控物(control material ):具有与检测过程相适应的特性,其成份与检测样本的基质相同或相似。应使用充分均一和稳定的质控物,其瓶间变异必须小于监测系统预期的变异,其常规检测应有助于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