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球体。

2、运用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说明地球是球形:(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

再看到船身。(2)月食现象。

3、经纬线特点。

纬线经线

4、 主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180°。主要的纬线:赤道、北极点90°N 、南极点90°S 。

5、 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20°W 、160°E 。

6、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赤道(0°)

7、利用经纬网定位。

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7页,第5题。要会判断A、B两点的经纬度。

8、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

2、地球的公转

3、地球上的五带

第三节地图

1、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2、会判别方向、运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比较比例尺大小、判断山体的不同部位。

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8页,第2题、第4题、第5题。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1、大洲和大洋的分布

七大洲:亚洲(面积最大)、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跨经度最大)、大洋洲(面积最小)

四大洋:太平洋(面积最大)、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面积最小)

2、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1、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如填海造陆)。

2、板块运动特点: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3、世界六大板块的名称、分布

4、能够运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现象。

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15页,第④小题。例如解释珠穆朗玛峰升高的原因、日本多地震的原因。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多变、短时间、不稳定,气候是

长时间的、稳定的。另外气候包含气温和降水两方面。(了解

即可)

2、卫星云图上绿色——陆地,蓝色——海洋,白色——云雨。在图上看到地面一处是绿色,表示当地天气晴朗(卫星云图如右图)

3、(右图)风向的判断:在没有尾羽的一端箭头。右图的风向是西北风

风力的判断:一个尾羽=2级。右图的风力是4级风

4、常用的天气符号(识记)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5、

气温日变化:气温最高(14时),气温最低(4时左右)气温的变化

(课本p51图)气温年变化:北半球陆地(7月最高、1月最低)

南半球陆地(1月最高、7月最低)

气温、降水的分布都受纬度位置、海陆因素和地形因素的影响。

另外要知道: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内陆降水少

另外气温还要掌握地理填充图册P17的1、2两大题。降水主要还要掌握课本P56活动题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6、世界的气候类型分布(主要掌握下面几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

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小雪中雪大雪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分布于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内部

地中海式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低温多雨;分布于温带大陆西岸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分布于温带大陆东岸,扬州就是这种气候类型

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旱,热季酷热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明显旱、雨两季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

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亚热带沙漠气候基本与热带沙漠气候相似,但冬季气温稍比热带沙漠气候低

亚热带草原气候基本与热带草原气候相似,但分布在亚热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年温差小,年降水量季节分布均匀

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很少且集中在夏季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阔叶林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草原气候夏热冬寒,降水较少

温带沙漠气候极端干燥,冬季严寒,夏季酷热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夏季温凉,冬季寒冷,雨水很少且集中在夏季

高原山地气候从山麓到山顶垂直变化

极地苔原气候冬长而严寒,夏短而低温,降水很少

极地冰原气候全年酷寒,极端干燥

温带气候类型中大陆内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这种气候类型在温带区域的分布最广。掌握地理填充图册上P19的第1题、第2题的①(画图尤其要掌握)、③、④P21的第4题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人口和人种

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课本P65页活动题2(计算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并完成题目)

2、世界人口稠密区从纬度位置分析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从海陆位置分析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人口稀疏);从地形因素分析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

3、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就业困难、住房拥挤、交通堵塞、人均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

人口增长过慢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

4、白色人种主要分布于欧洲、美洲、大洋洲、

黄色人种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

黑色人种主要分布于非洲

非洲是黑人的故乡,但为什么美国(属于美洲)这些不是非洲的国家会有黑人分布?是因为欧洲殖民者发现美洲新大陆,要开发美洲,从非洲掳掠了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隶,所以现在美国的很多黑人的祖先都是当时的黑奴。

掌握地理填充图册P23第2题,P24的第4题的②、③,P25的①、②

第二节语言和宗教

5、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

汉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6、三大宗教的分布地区和特点

如阿拉伯地区(即西亚和北非)的人信奉伊斯兰教,如沙特阿拉伯这些国家,宗教活动场所是清真寺;

欧洲和美洲的人多信奉基督教,如英国和美国等,宗教活动场所是教堂;

东亚、东南亚一些人(如泰国人)信奉佛教,佛教多佛寺。

地理填充图册P26页第1题、第2题的②

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7、自然条件:气候、地形、水源、自然资源、土壤、交通、位置

聚落的形成条件

(课本P80图)人文条件:历史文化、宗教、政策

聚落的形成条件了解即可,主要会使用聚落形成条件来进行分析

8、读右图,思考下面的问题

1、三地为什么能形成聚落?

2、假设你是本地区的城市建设局长,你会选三地中哪个建设城

市?并且阐明你的理由?

答:1、三地地形平坦、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有河流)

2、选2.因为2位于河流交叉口,交通更加便利;位置佳,距离1和3都很近,便于人力和物力的集散,方便沟通;平坦的地表更多,比1和3更加开阔,发展空间较大。

9、聚落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现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第五章发展和合作

一、国家和地区

1、世界面积位居前六位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2、世界人口位居前三位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

3、地跨两洲的国家,例如埃及(跨亚非)、土耳其(跨亚欧)、俄罗斯(跨亚欧)。

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比较

1、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例如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亚洲的日本等。

2、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例如中国。

3、发展中国家经济较落后的原因。

4、名词解释:“南北对话”、“南南合作”。

三、国际合作

1、世界上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与他们的职责宗旨、倡导精神。(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30页。)

2、联合国成立时间(1945年)、总部(美国纽约)、基本宗旨(“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5个常任理事国(中国、美国、法国、俄罗斯、英国)。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一、二章主要知识点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球体。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3、地球形状的认识 (1)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2)从人造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3)其他证明地球是球体的现象:海边看归船,先看船帆,再看船身;月食;登高望远等。 4、纬线 (1)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2)特点:①指示东西方向。②每条纬线都是一个圆圈(两极除外)。 ③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并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变短。 5、纬度 (1)度数范围: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2)南北纬的划分: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3)纬度分布规律:北纬越向北,度数越大;南纬越向南,度数越大。 (4)南北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5)低、中、高纬度的划分: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6、经线 (1)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 (2)特点:①指示南北方向。②每条经线都是一个半圆形。③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3)两条正对的经线可组成经线圈,且每个经线圈均能平分地球。(一条东经,一条西经,度数和为180°) 7、经度 (1)度数范围: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2)东西经的划分: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3)经度分布规律:东经越往东,度数越大;西经越往西,度数越大。 (4)东西半球的划分:由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小小为东,大大为西) 8、经纬网定位 (1)原理:一个经度和一个纬度,就能确定唯一的一个点,而反之,地球上每一个点的位置,都可以用唯一的经度和纬度来表示。 (2)作用:经纬网在军事、航海、航空、交通以及气象观测等许多方面,都有广泛用途。 9、地球的自转 (1)定义:地球围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2)围绕的中心:地轴(3)周期:24小时(一天)。(4)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转)。(5)地理现象:①昼夜更替②时间的差异 10、地球的公转 (1)定义:地球绕着太阳不停的旋转。(2)围绕的中心:太阳 (3)周期:一年(4)方向:自西向东 (5)地理现象:①季节的变化②五带的划分③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划分依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②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严寒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终年炎热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11、地图 (1)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2)比例尺类型:线段式比例尺、数字式比例尺、文字式比例尺 (3)辨别地图上的方向 ①一般定向: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指向标定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其箭头代表正北方向,判断方向时可采用指向标平移法。 ③经纬网定向: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无论经线、纬线怎样弯曲,在同一经线上,任何一点总是位于另一点的正南或正北方向;在同一纬线上,任何一点总是位于另一点的正东或正西方向。 (4)比例尺的大小 ①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②比例尺较大,表示的地区范围较小,反映的内容比较详细。 比例尺较小,表示的地区范围较大,反映的内容比较简略。 (5)选择适用的地图(课本19页) 12、等高线地形图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 地理 复习提纲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课本1——10页) 1、 地球的形状:球体。 2、 生活中说明地球是球形的自然现象:(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月食现象等 3、 能说明地球大小的数据: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极半径为6357千米); 最大周长是4万千米; 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4、 经纬线特点: (经纬线判别:一般情况,横纬竖经) 纬线 经线 5、 主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0°)、180°。主要的纬线:赤道、北回归线(23.5°N ) 、南回归线(23.5°S ) 、 北极点(90°N)、南极点(90°S) 6、 经纬度的划分和半球划分: 、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20°W 和160°E 组成的经线圈。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赤道(0)

8、利用经纬网定位。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运动形式分自转和公转)(课本11——15页)1、地球的自转

(课本13页) 2、地球上的五带 划分依据:根据不同纬度地带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划分为热带、 北温带、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5个热量带。 有阳光直射现象的地区:热带——即南北回归线之间(23.5 O N~23.5 O S);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寒带(北寒带和南寒带)——即南极圈(66.5 O S) 以南、北极圈(66.5N O)以北 四季分明的地区:温带(北温带和南温带)——即回归线和极圈之间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课本16——28页) 1、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单位必先统一) ※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择地图:(课本19页) 比例尺的大小与所示区域的范围和内容详略程度的关系:图幅相同时, 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越简略(“大小详,小大略”)※阅读方向:(1)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一般指向正北 (2)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陡。(“密陡疏缓”) ※观察右图据等高线的特点判断山体的不同部位: 山峰 盆地:等高线闭合,中间海拔低,四周海拔高 ☆陡崖:等高线重叠的部分(如右图E处)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基础知识

实用文档 七年级上册地理背诵资料 班级:姓名: 一、地球与地图 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3 看得远” 2 “可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有站得高,1 海 边看船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④地球卫星照片⑤月食 2.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6371km ,地球的最大周长约为 4万km ,表面积约为 5.1亿平方千米。 4.南纬与北纬的分界线为赤道,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为赤道;东经与 西经的分界线为本初子午线,东半球与西半球的分界线为 20°W和160°E。 5.南纬纬度变化规律为越往南纬度越大;北纬纬度变化规律为越往北纬度 越大;东经经度变化规律为越往东经度越大;西经经度变化规律为越往 西经度越大。 6.写出下列特殊纬线或经线的纬度或经度。 北极 90°N 北回归线 23.5°N 赤道 0°本初子午线 0° 南极 90°S 南回归线 23.5°S 东西半球分界线 20°W和160°E 7.低纬度是指:纬度0°—30°;中纬度是指:纬度30°—60°;高纬度 是指:纬度60°—90°。

9.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在图中填出四节气名称并完成下表。 实用文档 10.读教材第14页五带示意图,将五带的名称、分界线名称及相应纬度填入上图中并完成下表。

纬度范围名称地理现象终年炎热,有阳S N热带—23.5°23.5°光直射四季分明,无阳N 北温带 66.5°N23.5°—光直射,也无极S 南温带°—66.523.5°S 昼极夜N 北寒带°—9066.5°N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S °—9066.5°S南寒带 ①。如何确定地图上的方向?11.地图的三要素是指:比例尺、方向和图例③一般②有经纬网的地图,以经纬网定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以指向标定方向 。地图,以“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定方向 。用一句话描述比例尽的大小与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比例尺等于 12 “尺大围小内容详”。地图所表示内容的详略、范围大小的关系。 某一地点高出;相对高度是指 13.海拔是指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曲线,可以重叠但一般不会交闭合 14.等高线具有如下特点:①等高线都是相等;③等高线上所标注的数字表示叉;②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高度 。海拔高度;④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相等,我们称之为等高距 等温线越。;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缓15.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 。密集表示气温差异越大 :16.写出以下地形的等高线特点(第25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地理教案可以作为学校评价地理教师教学的标准之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希望你们喜欢。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范文世界的气候 一、背景与意义分析 本节课是前两节气温和降水知识的概括综合,也是前两节知识的延伸与深化,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总结的能力和探究意识,加强环境教育。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 1、知识积累与疏导:了解气候的概念并能区别气候和天气,世界上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认知率达100%。 2、技能掌握与指导:说出影响气候的因素,学会收集有关气候的数据,运用图片、地图、填表、观察、比较、归纳总结、探究的方法获取知识。利用率达100%。 3、智能提高与训导:通过观察图片地图中发现问题,共同探讨,学会与老师合作、学生合作,能举例说明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互动率达100%。 4、情意修炼与开导:如何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以及对气候灾害预防和减灾。讨论活跃热烈又有序,提出问题、探究意识积极性高。

投入率达95%。 5、观念确认与引导:认识气候在自然地理中和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加强环境意识的教育。认同率100%。 (教学目标的分立表述,有利于教者全面考虑本课教学的思路,有利于课堂教学评估,但是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各教学目标之间是协同和合为一体的。)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 对气候影响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不容易准确分析各类型的气候特征及分布。 四、学程与导程活动: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探究活动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录像:看几幅不同气候的景观图片 2、教师: ⑴同学们是否去过或看到过这些地方?你能从画面上感悟到是什么气候? ⑵同学们通过观察,你们对气候是如何理解的? ⑶谁能描述我们南通的气候特点吗? ⑷谁能知道气候与天气有什么不同? (通过生动形象的画片,让学生感悟到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出问题,学生相互讨论交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才能形成教学问题场。) 探究活动二:合作学习,分析图表。

人教版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球体。 2、运用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说明地球是球形:(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 再看到船身。(2)月食现象。 3、经纬线特点。 纬线经线

4、主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180°。主要的纬线:赤道、北极点90°N、南极点90°S。 5、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20°W、160°E。

6、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赤道(0°) 7、利用经纬网定位。 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7页,第5题。要会判断A、B两点的经纬度。 8、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 2、地球的公转

3、地球上的五带

第三节地图 1、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2、会判别方向、运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比较比例尺大小、判断山体的不同部位。 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8页,第2题、第4题、第5题。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1、大洲和大洋的分布 七大洲:亚洲(面积最大)、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跨经度最大)、大洋洲(面积最小) 四大洋:太平洋(面积最大)、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面积最小) 2、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1、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如填海造陆)。 2、板块运动特点: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3、世界六大板块的名称、分布 4、能够运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现象。 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15页,第④小题。例如解释珠穆朗玛峰升高的原因、日本多地震的原因。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多变、短时间、不稳定,气候是 长时间的、稳定的。另外气候包含气温和降水两方面。(了解 即可) 2、卫星云图上绿色——陆地,蓝色——海洋,白色——云雨。在图上看到地面一处是绿色,表示当地天气晴朗(卫星云图如右图) 3、(右图)风向的判断:在没有尾羽的一端箭头。右图的风向是西北风 风力的判断:一个尾羽=2级。右图的风力是4级风

新人教版初一地理上册全册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整理) 与同学们谈地理 知识教学点: 1、知道地理课的学习内容。 2、知道学习地理的目的、意义。 3、知道学习地理课的学习方法。 能力训练点: 1、初步学会举例说明学习地理的意义; 2、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挑战心理、冒险心理和坚韧性、求异性等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 德育渗透点: 1、使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是社会主义公民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欲望。 2、通过为什么要学地理,帮助学生树立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保护“人类家园”——地球而学习的志向。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1)为什么要学习地理?从学生日常生活和身边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入手,让学生“想一想”。让学生从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出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继而诱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怎样学好地理?首先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初步了解每一章的重要内容。学好地理的方法是“三多”,即多动脑筋想一想;多阅读运用地理图表;多参加地理课外活动,如阅读地理书籍,看电视、读报刊中的地理新闻,在现实生活中汲取地理知识和营养。 2、难点:让学生理解怎样处理好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是本节课的难点。突破此难点,结合当时国内外新闻地理内容,通过教师举例说明。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地球仪,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教学方法:学生自由发言,并且讨论。学生学法: 1、学生结合小学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明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2、学生阅读教材第二页中的彩图,思考他们是否与地理有关?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赤道)4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 1.地球仪 ①地球仪: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地球缩小,制作成的地球模型。 2.经线和经度 ①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是等长的。指示南北方向。经线也称子午线。 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0度经线: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 ②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③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④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3.纬线和纬度 ①纬线:与赤道平行的圆圈。(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指示东西方向。 ②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③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始线,定为0°。赤道以北称为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为南纬,用“S”表示。赤道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④高中低纬度的划分:纬度0°~30°称为低纬度,纬度30°~60°称为中纬度,纬度60°~90°称为高纬度。 4.经纬网 经纬网:地球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点都可用经度和纬度表示。我国的首都北京大致位于116°E,40°N上。 第三节:地球的自转 1.自转方向和周期 地球的自转: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24小时(一天)。在北极上空,我们看到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空,我们看到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更替,时差。 2.昼夜更替 昼夜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地球的自转运动。 3.时间的差异 地球每小时转过的角度是15°;经度每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国际上规定,经度每隔15°划分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0°经线所在地区为中时区。180°经线所在时区为东西十二区,由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合并而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全套】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 与同学们谈地理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知识教学点: 1、知道地理课的学习内容。 2、知道学习地理的目的、意义。 3、知道学习地理课的学习方法。 能力训练点: 1、初步学会举例说明学习地理的意义; 2、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挑战心理、冒险心理和坚韧性、求异性等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 德育渗透点: 1、使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是社会主义公民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欲望。 2、通过为什么要学地理,帮助学生树立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保护“人类家园”——地球而学习的志向。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1、为什么要学习地理?从学生日常生活和身边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入手,让学生“想一想”。让学生从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出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继而诱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样学好地理?首先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初步了解每一章的重要内容。学好地理的方法是“三多”,即多动脑筋想一想;多阅读运用地理图表;多参加地理课外活动,如阅读地理书籍,看电视、读报刊中的地理新闻,在现实生活中汲取地理知识和营养。 2、难点: 让学生理解怎样处理好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是本节课的难点。突破此难点,结合当时国内外新闻地理内容,通过教师举例说明。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具准备: 地球仪,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教学方法:学生自由发言,并且讨论。 学生学法: 1、学生结合小学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明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2、学生阅读教材第二页中的彩图,思考他们是否与地理有关? 3、讨论要学好地理,在课外和课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学好地理的目的是什么?教学过程: 一、做自我介绍 二、给学生提出一些要求 三、新课学习阶段: 1、学生自由发言,然后讨论,拿到地理书,会想到什么? 请同学们回忆小学已学过的自然知识,每个同学举一个例子,说说我们生活、学习、工作中有哪些属于地理知识内容。 2、学生自学教材第二页彩图,说说与地理的关系。 多动脑筋想一想,想什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全册地理笔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全册 地理笔记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海拉尔第五中学七年级上学期地理上学期期末复习笔记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三轴椭球体 平均半径-------6371千米 2、大小:赤道周长-------40000千米 地球表面积亿平方千米 二、纬线和经线 形状特征:圆 指示方向:东西 长度: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向两极逐渐缩小为零。 度数起点:赤道( 0 °纬线) 度数的划分:由0°向南、北度数越来越大,最大度数90°。代号:南纬(S)、北纬(N) 低、中、高纬度的确定:0°--30°--60°--90° 划分半球的界限:赤道(0°纬线) 五带划分:0°°°--90° 三、纬线和经线 形状特征:半圆 指示方向:南北

长度:每一条经线长度都相等。 度数起点:本初子午线( 0 °经线) 度数的划分:由0 °向东、西度数越来越大,最大度数180 °。代号:东经(E) 、西经(W)20 ° W-----160 ° E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1、地球是绕什么自转的 旋转中心:地轴 2、地球沿着什么方向旋转 方向:自西向东 3、地球自转一周是多长时间 旋转周期:一天 /24小时 4、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是逆时针的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是顺时针的 5、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昼夜更替时差 6、发表《天体运行论》,并最早提出“日心说”的是哥白尼。第三节地图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1、比例尺 ①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全册

与同学们谈地理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地理课的学习内容。 2、知道学习地理的目的、意义。 3、知道学习地理课的学习方法。 过程与方法: 学生结合小学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明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是社会主义公民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欲望。 2、通过为什么要学地理,帮助学生树立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保护“人类家园”——地球而学习的志向。 教学过程: 一、做自我介绍 二、给学生提出一些要求 重点强调在每节新课前学生要依据教师提供的预习指导做好课前预习。 三、新课学习阶段: 1、学生自由发言,然后讨论,拿到地理书,会想到什么? 请同学们回忆小学已学过的自然知识,每个同学举一个例子,说说我们生活、学习、工作中有哪些属于地理知识内容。 2、学生自学教材第三页彩图,说说与地理的关系。 多动脑筋想一想,想什么? 3、教师根据学校环境的实际情况,结合当时国内外和实际的地理知识,列举国内外和家乡中诸如大气污染、水污染、资源被破坏、垃圾的处理、人口增长过速等环境问题的典型事例,唤起学生装学习地理知识的强烈愿望,去探索适合国情的人类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真理。 4、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综合地分析地理。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总结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最后思考归纳,为学好地理,应做好哪些准备? 课前准备:除学习用具、教材外,还需要准备地图册,填充图册。 课外准备:注意收集国内外,家乡的有关地理信息材料。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P2—P6) 1.地理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系辞》,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第一次合成了geographica. 2.农业生产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所以农业生产要因地适宜。 由此中国形成了北方以种植小麦为主,主食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主食以大米为主. 3.荷兰位于欧洲,濒临北海,国土1/4低于海平面,被称为“低地之国”,荷兰人筑坝围堤,利用风车做动力不断扩大领土,这一过程称为:围海造陆。 4.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当地气候炎热而干燥(气温、降水),阿拉伯人身着长袍,头戴头巾,长袍多为白色且宽大,因为:①防风沙②反射阳光透气好。 5.在解决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防灾减灾,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地理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P7—P14) 1.现保存世界上最古老的地图是距今4700多年前亚洲西部的苏美尔人刻在泥板上的原始地图。 2.地图分为自然地图(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等)和社会经济地图(工业图、农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两大类。。 2、地图三要素是:一、方向;二、比例尺;三、图例和注记。 3、地图上的定向: ①在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②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指向北,用字母“N”表示。 ③既不是经纬网地图也不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4.实际定向:晴天白天看太阳,太阳永远东升西落,晚上看北极星,北极星永远指向北;无论晴雨白天黑夜指南针都可定向,指向南北。 5.学校南边的胜利大街走向为:东西走向;学校东边的仓程路走向为:南北走向;流经渭南东部的沋河河流向为:自南向北,所以渭南地势南高北低;流经渭南北部渭河的流向为:自西向东,所以渭南的地势西高东低。 6.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7. 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式: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 8.比例尺分子相同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9.图幅大小的相同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表示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列尺约小,表示的氛围越大,表示的地理事物越粗略。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套)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序言 【教材分析】 俗语云:“万事开头难”,地理学科作为自然和人文交叉学科,在初中和高中的课程中扮演着一个相对“尴尬”的角色:初中不受重视,因为中考不考;高中则因为初中基础不好,成为高考薄弱学科,也受尽歧视。作为一线老师,我们无法更改考试制度,学科特色还许我们去体现,唯一的办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你,使其把学习地理当乐趣!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明白地理学科研究的内容和基本的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谈话式 【教学过程】 课前营造气氛:播放《蓝猫淘气3000问》部分片段。 上课铃响:屏幕出现欢迎画面:欢迎同学们进入地理知识殿堂!(营造友好氛围) 地理学科是学什么的呢?《蓝猫淘气3000问》主题歌的歌词给我们做了一定方面的回答!大家应该很熟悉了,下面我们带着问题再一次去听听:根据你的了解判断,歌词中哪些属于地理学科研究的问题?可以解决的问题?师生互动,根据具体情况对话,让学生窥地理科学殿堂一角,激发学生求知欲! 解决关于学习地理的几个问题: 地理学科学什么? 一、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地理 用屏幕显示问题和课本图片,给学生分析的机会,让他们树立信心。 问:右边的图片,说明了一个地方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特长.你能分析它的地理原因吗? ●在沙特阿拉伯,一些旅店把床铺安排在屋顶上。 ●日本人爱吃鱼,市场上的海产品琳琅满目。 ●国际中长跑中,来自东非高原上的选手常能取得好成绩。 ●这些漂亮的服装大多出自我国江浙一带。 学生的分析有合理的、也可能有不合理的部分,教师该肯定的要肯定,即使说错了,也要巧妙地利用别的学生给以纠正,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也不用吝惜赞美之词,至于答案,老师不必说出来,反是留给学生,留个悬念。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基础知识

七年级上册地理背诵资料 班级:姓名: 一、地球与地图 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可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有○1海边看船○2“站得高,看得远”○3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④地球卫星照片⑤月食 2.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km ,地球的最大周长约为4万km ,表面积约为 5.1亿平方千米。 3.列表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形状长度指示方向度数范围 经线半圆相等东西方向0°—180° 纬线圆(两极为点)不相等南北方向0°—90°.南纬与北纬的分界线为赤道,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为赤道;东经与西经的分界线为本初子午线,东半球与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和160°E。5.南纬纬度变化规律为越往南纬度越大;北纬纬度变化规律为越往北纬度越大;东经经度变化规律为越往东经度越大;西经经度变化规律为越往西经度越大。 6.写出下列特殊纬线或经线的纬度或经度。 北极90°N 北回归线23.5°N 赤道0°本初子午线0° 南极90°S 南回归线23.5°S 东西半球分界线20°W和160°E 7.低纬度是指:纬度0°—30°;中纬度是指:纬度30°—60°;高纬度是指:纬度60°—90°。 8.列表比较地球自转与公转的特点。 方向周期地理现象 地球自转自西向东一天昼夜交替,时间差异 地球公转自西向东一年四季变化,五带的形成 节气日期阳光直射点北半球季节北半球昼夜长短北极圈内昼夜长短春分 3.21 赤道春季昼夜等长昼夜等长 夏至 6.22 北回归线夏季昼最长,夜最短极昼 秋分9.23 赤道秋季昼夜等长昼夜等长 冬至12.22 南回归线冬季昼最短,夜最长极夜

10.读教材第14页五带示意图,将五带的名称、分界线名称及相应纬度填入上图中并完成下表。 11.地图的三要素是指: 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如何确定地图上的方向? ① 有指向标的地图,以指向标定方向 ②有经纬网的地图,以经纬网定方向 ③一般 地图,以“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定方向 。 12.比例尺等于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 。用一句话描述比例尽的大小与 地图所表示内容的详略、范围大小的关系。 “尺大围小内容详” 。 13.海拔是指 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是指 某一地点高出 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 14.等高线具有如下特点:①等高线都是 闭合 曲线,可以重叠但一般不会交 叉;②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 海拔高度 相等;③等高线上所标注的数字表示 海拔 高度;④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相等,我们称之为 等高距 。 15.等高线越密集表示 坡度越陡 ;等高线越稀疏表示 坡度越缓 。等温线越 密集表示 气温差异越大 。 16.写出以下地形的等高线特点(第25页): 山峰: 闭合等高线的中心,数值内高外低 ; 山脊: 等高线向低处突出(低突脊) ; 山谷: 等高线向高处突出(高突谷) ; 陡崖: 等高线重合之处 ; 鞍部: 两座山峰之间的低地 。 17.读右等高线地形图,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 名称。 A. 山峰 B. 鞍部 C. 山脊 D. 山谷 E. 陡崖 18.列表比较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第27页图) 平原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海拔高度 低 高 高 较低 地面起伏 小 较小 很大 较大 四周高中间低 19.可以直观的表示地面上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陡缓的是地形剖面 图。 名称 纬度范围 地理现象 热带 23.5°N —23.5°S 终年炎热,有阳光直射 北温带 23.5°N —66.5°N 四季分明,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 南温带 23.5°S —66.5°S 北寒带 66.5°N —90°N 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 南寒带 66.5°S —90°S

2019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2019年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课本1——10页) 1、地球的形状:不规则球体 2、生活中说明地球是球形的自然现象:(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 船身。(2)月食、日食现象等 3、能说明地球大小的数据: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极半径为6357 千米); 最大周长是4万千米; 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4、经纬线特点:(经纬线判别:平面图中一般为横纬竖经) 纬线经线 纬线经线 定义 在地球仪上,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 长度特征长度不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越来越短, 到极点缩为一点 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形状除极点外,纬线都是圆圈所有经线都是半圆 5、主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0°)、180° 6、主要的纬线:赤道、北回归线(23.5°N)、南回归线(23.5°S)、北极点(90°N)、南极点(90° S)

7、经纬度的划分和半球划分 7、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20 °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赤道(0 O) 纬度从0O 开始向北增 大至北纬90O(记作90O N),向南递增为南纬90 O(记作90 O S)。 N S 经度向东递增为东经 (用“E”表示), 经度向西递增为西经 (用“W”表示) 范围:0O (0O经线叫本 初子午线)—180 O 赤道以北:北半球 赤道以南:南半球

7、利用经纬网定位。 用经线纬线及经度纬度的变化规律判断 如图①在③的()方,②在④的()方,①在④的()方,①的经纬度位置为(),位于中纬度地区的有( )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运动形式分自转和公转)(课本11——15页) 1、地球的自转 2.地球的公转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必背基础打印稿)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一.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 2.赤道周长40000千米。 3.经线又称子午线,是连接地球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它们都有无数条。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4.0度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经过了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0度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0度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度数向东依次增大为东经,度数向西依次增大为西经。 5.东半球:20°W向东到160°E西半球:20°W向西到160°E 6.0度纬线是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7.地球绕地轴转是自转,周期是一天,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方向;地球绕太阳转是公转,周期是一年,自转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8.自转产生的现象:a、昼夜交替;b、地方时差异; c、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9.公转产生的现象:a、四季的更替(南北半球季节相反);b、昼夜长短的变化;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0.二分二至日:(以北半球为例) A点: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冬至日(12月22或23日),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B点:太阳直射赤道,春分日(3月20或21),全球昼夜平分 C点: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夏至日(6月21或22日),季节夏季,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D点:太阳直射赤道,秋分日(9月22或23),全球昼夜平分 11.一年中,南北回归线上,一年有一次阳光直射,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两次阳光直射。 12.地球上的温度带五带: 北寒带—有极昼极夜,无阳光直射,终年寒冷 北温带—无阳光直射,无极昼极夜,四季变化明显 热带—有阳光直射,无极昼极夜,终年炎热 南温带—无阳光直射,无极昼极夜,四季变化明显 南寒带—有极昼极夜,无阳光直射,终年寒冷 二.地图 1.地图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1:1000000的意思是: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一百万厘米。 2.相同图幅,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表示范围越大。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表示范围越小。 3.海拔和相对高度 4.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封闭的等高线中心,①周围低,中间高,表示山顶; ②周围高,中间低,表示盆地;③两山顶之间的地方是鞍部;④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陡崖;⑤等高线中间高,两侧低的地方是山脊;⑥中间低,两侧高的地方是山谷。 三.海陆分布和海陆变迁 1.地球上71%是海洋,29%陆地,七分海洋三分陆地。无论怎样平分地球,任何一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亚欧两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亚非两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南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亚、北美洲以白令海峡为界。 3.海陆变迁原因是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次要原因是人类的活动。 4.七大洲面积大小顺序排列为: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跨经度最多的洲是南极洲;跨纬度最多的洲亚洲;平均海拔最高的洲南极洲,平均海拔最低的洲欧洲。 5.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被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内部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比较活跃,世界的火山和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a)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b)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我国位于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6.板块的运动方式: a、碰撞挤压:位于非洲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中海将消失,是由于板块的挤压碰撞;喜马拉雅山的形成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碰撞;科迪勒拉山系(美洲):美洲版块与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挤压碰撞) b、张裂:红海将扩大,是由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作用。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列表格内,每小题2分,共50分)1.(2分)下列哪一位航海家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的() A.哥伦布B.麦哲伦C.达尔文D.哥白尼 2.(2分)关于地球形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棋盘似的正方体B.倒扣的巨锅 C.球体D.圆形 3.(2分)经过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A.6375千米B.6371千米C.6378千米D.6336千米 4.(2分)地球的表面积是() A.4万亿平方千米B.6371千米 C.亿平方千米D.6357千米 5.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是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工具,观察图示地球仪完成5﹣6题 地球仪中“地轴”与地球球面交点称为两极其中北极指向() A.太阳B.北斗七星C.北极星附近D.月球 6.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是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工具,观察图示地球仪完成5﹣6题 将图示地球仪按地球自转方向转动,最早从我们视线中消失的是()A.点B.点C.点D.点 7.(2分)地球仪上的纬线() A.指示南北方向B.长短相等 C.都是半圆D.有无数条

8.(2分)地球上最大的纬线圈是() A.北极圈B.北回归线C.本初子午线D.赤道 9.(2分)地球上0°经线是() A.北极圈B.北回归线C.本初子午线D.赤道 10.(2分)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是() A.赤道B.20°W经线和160°E经线 C.20°E经线和160°W经线D.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 11.(2分)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A.由南向北,度数逐渐增大 B.由北向南,度数逐渐增大 C.由赤道向两极,度数逐渐增大 D.由两极向赤道,度数逐渐增大 12.(2分)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的地点是() A.25°W,25°N B.25°E,25°S C.145°W,45°S D.145°E,45°N 13.(2分)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是() A.赤道B.南回归线C.南极圈D.北回归线14.(2分)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B.地球本身不发光 C.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D.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 15.读图,回答15~17题. 地球公转产生了() A.昼夜交替B.昼夜现象 C.四季变化D.太阳东升西落 16.读图,回答15~17题.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地理上册总复习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 一、地球的形状、大小 1、地球的平均半径:千米;赤道周长:约千米=约里;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2、(1)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0°——30°N(S)为纬度30°——60° N(S)为纬度60°——-90°N(S)为纬度回归线和极圈是五带的分界线为西,小小为东——经度大于160的都在西半球,小于20的都在东半球,其余东经E在东半球,西经W在西半球) 例一:见右图。 1.写出A、B、C、D的地理坐标:A:、 B:、 C: 、 D:、 2.A点位于C点的方向;B点位于C点的方向。 3.A、B、C、D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位于南半球的是,位于东半球的是,位于西半球的是。(填代号) 4.A、B、C、D四点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四季分明的是,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5.假设A点(东九区或西九区)的区时是20点,试求B点的区时是点,北京时间是点。 6.假设A点的地方时是20点,试求B点的地方时是点。

例二:读右图,完成下列习题。 (1)用箭头在图中标出地球的自转方向; (2)填注图中每条经线和纬线的度数; (3)写出图中A、B两点的经纬度。 A. 、; B. 、。 判断依据: 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从北半球上空俯视) 北极为中心的自转方向:逆时针方向 南极为中心的自转方向:顺时针方向 反过来,根据地球自转方向也可以判断该图是北极还是南极为中心。 二、1、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上。 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夏——) 例三:读右图,回答:(10分) (1)写出地球公转至A、B位置时 北半球的节气: A , B 。 (2)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太阳直 射的纬线是,北极圈内有 现象。此时山东省白昼 最长,这一天是在月 ______日前后。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全册

中国地图版七年级上册 黄冈庙中学雷立新 2014年9月

与同学们谈地理 第1课时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地理课的学习内容。 2、知道学习地理的目的、意义。 3、知道学习地理课的学习方法。 过程与方法: 学生结合小学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明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是社会主义公民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欲望。 2、通过为什么要学地理,帮助学生树立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保护“人类家园”——地球而学习的志向。 教学过程: 一、做自我介绍 二、给学生提出一些要求 重点强调在每节新课前学生要依据教师提供的预习指导做好课前预习。 三、新课学习阶段: 1、学生自由发言,然后讨论,拿到地理书,会想到什么? 请同学们回忆小学已学过的自然知识,每个同学举一个例子,说说我们生活、学习、工作中有哪些属于地理知识内容。 2、学生自学教材第三页彩图,说说与地理的关系。 多动脑筋想一想,想什么? 3、教师根据学校环境的实际情况,结合当时国内外和实际的地理知识,列举国内外和家乡中诸如大气污染、水污染、资源被破坏、垃圾的处理、人口增长过速等环境问题的典型事例,唤起学生装学习地理知识的强烈愿望,去探索适合国情的人类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真理。 4、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综合地分析地理。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总结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最后思考归纳,为学好地理,应做好哪些准备? 课前准备:除学习用具、教材外,还需要准备地图册,填充图册。 课外准备:注意收集国内外,家乡的有关地理信息材料。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复习题

2014年12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题纲 1、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2、地球的大小: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3、纬线和经线:横纬竖线经(横着的线为纬线,从赤道0度纬线向北90度向南90度; 竖着的为经线,从0度本初子午线向东180度向西180度。) 4、赤道纪念杯(共两座)——在南美洲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市。 5、本初子午线的地面标志——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 6、南北半球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160°E 5、纬线: 分“北纬”和“南纬”,北纬用大写字母“N”表示是英文单词north北的开头字母,南纬用“S”表示。 6、经线:分“东经”和“西经”,东经用“E”表示,西经用“W”表示。 7、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的时间约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自转现象为昼夜交替。 8、地球的公转:绕着太阳不停地公转。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公转现象为季节变化。 9、回归线和极圈:北回归线为23.5°N 南回归线为23.5°S (在回归线上有太阳直射现象)。北极圈为66.5 °N 南极圈为66.5°S . 北极为90°N 南极为90 °S(南北两极有极昼极夜现象)。 10、根据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地球表面划为五个带, 从北至南依次为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11、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是地图的“语言”。 在地图上1:500000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000厘米,即5千米。 例题:在比例尺为1:5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距离为4厘米,则实地距离为20千米。(计算方法:500000化为5千米,图上4厘米,用5千米乘以图上4厘米所代表的距离,实地距离就就等于20千米。) 12、面对地图,辨认方向的方法,①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看指向标的方向,指向标指向北。 ③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东增东经,西增西经,北增北纬,南增南纬。 13、地图种类很多,一般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两大类。 1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15、陆地表面的地形类型有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五种。 16、从太空看到的地球更像水球,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海洋和陆地之比是七比三或7:3。 17、从地球仪上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北极周围是一片海洋,南极周围是一片陆地。18、全球陆地共分为七大洲:即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 大洋洲和南极洲。 19、亚洲面积最大,大洋洲面积最小。面积最大的岛屿是北美洲的格陵 兰岛。 20、亚洲大陆与欧洲大陆是一个整体,合称为亚欧大陆。亚欧大陆是世 界上最大的大陆。 ★★★★★★★★★★★★★★★★★★★★★★★★★★★★★★★ 21、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亚洲和欧洲。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南极 洲。 22、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北冰洋。 23、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三个大洋围绕的大洲是大洋洲。 24、分界线:①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②北美洲和南美洲 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③亚洲与北美洲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④亚洲与欧洲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25、地球上的海洋,北路地分隔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按面积大小, 从大到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平洋的面积几乎 占了全球海洋面积的一半,是面积最大的大洋。北冰洋是面积最小的大洋。 26、世界上最雄伟的山是喜马拉雅山,在山中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证 明了海陆的变迁。 27、欧洲的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 28、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29、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世界上最大的板块是亚欧板块。 30、表示天气的句子,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31、表示气候的句子,秋高气爽、冬冷夏热、清明时节雨纷纷、四季如 春。 32、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 33、?28~26°C 表示,晴最低气温28度最高气温36度。 34、风力是风强弱的级别,共分18级。 35、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刻是午后2时。 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36、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份气温最高,1月份最低。 37、一年中,北半球气温,海洋上,8月份气温最高,2月份最低。 38、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39、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北半球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减,南半球等温线 由北向南递减。低纬向高纬递减。 40、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度。 例如1000米处为10度,2000米处为4度。升高了1000米,降了10个 100米,降低了10乘以0.6度。 ★★★★★★★★★★★★★★★★★★★★★★★★★★★★★★★ 41、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 42、世界年降水规律: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43、雨极:乞拉朋齐,是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干极:阿塔卡玛沙漠, 是世界降水最贫乏的地区。 44、气候主要由气温和降水来决定。 45、就地形而言:地势高气温低,地势低气温高。山地迎风坡多雨,背风 坡少雨。 46、种水稻,热带一年收获三次,亚热带一年收获两次,温带一年收获一 次。 47、2011年10月31日全球人口的总数为70亿。 48、根据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分为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三个主要 人种。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 49、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50、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 51、世界的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 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52、乡村和城市,统称聚落。 53、根据发展水平的差异,大体把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54、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中的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 的南部。 55、大多数发达国家分布在北半球的北部。 56、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成为“南北对话”。 57、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相合作成为“南南合作”。 58、一个人站在南极点上,他的四周都是北。 59、黑龙江省白昼时间最短的一天是冬至日。白昼最长的一天是夏至日。 60、一年中太阳直射两次的是赤道。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