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实施方案

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实施方案
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实施方案

***县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老龄事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市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一、背景

(一)“十一五”期间全县老龄事业取得的主要成就。“十一五”时期,是我县老龄事业发展较快的五年。五年来,县、乡建立了老龄工作机构,明确了老龄委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城乡社区成立了老年人协会。各级组织紧紧围绕县委、政府工作大局,坚持“六个老有”目标,齐心协力推进老龄事业发展。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了全覆盖,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有了制度性保障;建立了名称规范、覆盖城乡、按月发放的高龄老人津贴制度,并由补缺型老年福利向普惠型发展;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启动实施了统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逐步完善了城乡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制度,“老有所医”有了保障;城乡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支持政策逐步形成;加快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框架初步形成;着力落实各项涉老惠

民政策,使老年人切实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实惠;老年教育、文化、体育事业稳步推进,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全社会老龄意识明显提高,敬老爱老助老氛围日益浓厚,老年人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二)“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面临的形势。截至2010年底,我县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0.8%,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县老年人口将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十二五”末我县老年人口将达到6.4万。高龄老人、空巢老人和失能老人增速加快,目前,我县80岁以上高龄老人达到1778人,占60岁以上老年人数的9.4%。随着老年人口结构的变化,老年人的需求呈现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快速增长的老年人口使社会保障面临更大的压力;高龄老人、空巢老人、失能失智老人的增加,加大了社会养老服务的压力;日益增长的老年人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更加凸显社会供给的不足;亟待发展的老龄事业和资金投入相对不足的矛盾更加明显;复杂多变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对老龄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工作方针,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注重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完善老龄事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营造良好

老龄社会环境,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努力实现“六个老有”目标,确保老年人生活的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促进老龄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总体目标

建立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老龄事业经费投入增长机制;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完善,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得到满足;老年人社会管理进一步加强,老龄工作组织体系基本完善;社会敬老爱老氛围更加浓厚,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老年人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逐步改善,老年人权益得到更好保护,广大老年人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

(三)基本原则

1、坚持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确立老龄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切实将老龄事业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促进持续协调发展。

2、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老年人切身利益作为老龄事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解决当前突出的老龄问题和应对人口老龄化长期挑战作为老龄事业的全局策略,着重抓好体制机制建设,实现老龄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3、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发挥政府在老龄事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加强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市场培

育和监督管理。创造有利条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老龄事业发展,推进基本养老保障和公共服务的普惠化、均等化、社会化。

4、坚持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巩固和支持家庭养老,促进代际和谐。增强道德规范和法律约束,营造浓厚的敬老爱老助老社会氛围,多措并举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探索符合我县实际、多种形式并存的养老模式。

5、坚持统筹兼顾和分类指导相结合。充分考虑我县实际和人群特征,立足全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合理布局,关注特殊老年群体,稳步推进城镇老龄工作,切实加强农村老龄工作。推动老年群体同其他社会群体之间,不同老年群体之间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三、主要任务

(一)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建立与经济发展、工资增长、物价水平相适应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健全完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断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重点解决城乡丧失劳动能力、特困、留守、空巢、低收入等老年群体的养老问题。二是健全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降低个人负担水平,减轻老年人医疗费用负担。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研究解决退

休职工医疗保险断保问题,实现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待遇与企业缴费脱钩,确保在职期间缴费累计达到最低缴费年限的职工,到法定退休年龄可以享受城镇职工医保待遇。三是不断完善老年人社会救助制度。将符合条件的贫困老年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切实保障其基本生活。切实保障城镇“三无”对象和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正常生活。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扩大救助覆盖范围,提高医疗救助比例,有效缓解困难老年人因病致贫问题。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帮助因临时性、突发性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城乡老年人,解决基本生活困难。四是逐步完善老年社会福利制度。积极探索适合我县特点的社会福利发展模式,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发展适度普惠型的老年社会福利事业。进一步完善高龄老人津贴制度和老年人优待政策,积极为老年人提供多种形式的照顾和优先、优待服务,让广大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加快老年医疗卫生保健体系建设。一是加快老年医疗卫生服务网点建设。将老年医疗卫生服务纳入各级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加快在县级医院设立老年病科室建设步伐,依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社区“一刻钟”卫生服务圈,开展老年人医疗、护理、卫生保健、健康监测等服务,方便老年人就医。二是积极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广泛开展老年健康教育,普及保健知识,提高老年人运动健身和心理健康意识。依托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辖区内60岁及以上

常住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每年进行1次常规健康体检、健康咨询指导和干预、慢性病规范管理。到“十二五”末,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教育普及率和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0%以上。

(三)健全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一是加快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和社会筹资力度,通过新建、改扩建和购臵等多种方式,重点建设县(乡)老年活动中心、街道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推进保障型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符合我县实际的“9073”(居家养老占90%、社区养老占7%、机构养老占3%)养老服务模式。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事业,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形式,增强颐养型、护养型养老机构供给能力,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养老服务。二是大力推进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围绕老年人需求,加快建立县、乡(镇、街道)和社区(村)三级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不断完善配套设施,丰富服务内容,扩大覆盖范围,增强服务功能,让老年人养老有机构、活动有内容、精神有寄托。采取政府资助、社会力量兴办、个人自愿出资的办法建设集为老服务热线、紧急救援系统、数字网络系统为一体的智能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为居家老人提供便捷、周到、优质的服务。培育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中介组织,

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开展居家养老服务,鼓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老年康复护理服务。到2015年,全县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村20%以上的社区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三是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养老服务人员培训,培养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逐步建立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实现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化、专业化。逐步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福利待遇。发挥基层老年人协会等群众组织作用,开展助老志愿服务活动。

(四)建立健全精神赡养体系。一是发展老年文化体育事业。加快老年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将老年人列为“文化惠民工程”重点对象,促进老年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加强基层老年文艺组织、体育组织和队伍建设,培训老年文体骨干,普及老年文体活动知识,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文化体育活动,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二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在进行城乡建设、乡(镇、街道)和社区服务中心(站)建设的同时,要安排老年体育健身活动场所。加强社区“老年人生活圈”配套设施建设,利用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空间,积极开辟老年人文化和运动健身场所。三是大力发展老年教育。进一步完善老年教育体制机制,探索老年教育新模式,丰富教学内容。积极支持各有关方面和社会力量参与发展老年文化教育,加大对老年大学(学校)的投入力度。发展远程老年教育,拓展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空间,

为老年人更新知识、发挥余热创造条件。四是营造精神关爱氛围。进一步深化“精神赡养”理念,大力弘扬孝道文化,丰富孝道文化内容,提升孝道文化境界。理解、感受、支持、解决老年人的心理、精神需求,使“物质供养”和“精神赡养”相结合,促进精神养老与物质养老协调发展。五是激发老年人奉献社会。充分发挥老年人在社区服务和管理、关心教育下一代、调解邻里纠纷和家庭矛盾、维护社会治安等方面的作用。大力推进老年志愿服务,发展老年志愿服务组织,积极倡导和支持老年人开展自助互助服务。开发老年人才资源,推进“银龄行动”,探索实现“老有所为”新形式。

(五)构建社会助老环境体系。一是加快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加快推进方便老年人出行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加强对居住小区、园林绿地、既有道路、建筑物,特别是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已建设施的无障碍改造,积极营造关爱老年人的无障碍建设氛围。二是开展“老年友好型城市”、“老年宜居社区”创建活动。根据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要求和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变化趋势,开展“老年友好型城市”、“老年宜居社区”创建活动,改善城市居住和空间环境、人文和社会环境、生态与自然环境、生产与生活环境,促进科学发展与代际和谐,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生命质量。三是营造尊重老年人的社会环境。开展驻隆部队、中小学校与敬老院定期帮扶服务活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把敬老爱老助

老教育纳入青少年和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在社区设臵老龄宣传栏,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播(刊)发尊老公益广告,组织开展敬老模范先进评选表彰活动,着力营造全社会关爱老年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六)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一是完善老龄政策法规体系。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的宣传普及工作,充分发挥各级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作用,确保老年法律法规和政策有效落实。积极开展老年政策法规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全社会依法发展老龄事业、依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意识。二是做好老年人法律援助服务工作。在城乡社区设立老年法律服务网点,为老年人提供及时、便利、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建立健全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社会监督机制,加大对侵害老年人权益案件的查出力度,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七)强化老年人社会管理。一是加强基层老龄工作机构和老年群众组织建设。加强乡(镇、街道)老龄工作领导小组和村(居)老年人协会建设,强化村(居)委会对老龄工作的领导,引导基层老年人协会等老年群众组织规范发展,发挥老年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积极作用。到“十二五”末,90%以上的社区设立老年人协会。二是做好退休人员社区管理服务工作。指导乡(镇、街道)社区社会保障工作平台建设,积极探索利用社区资源做好离退休人员“四就近”(就近学习提供方便、就近活动创造条件、就

近得到照顾拓宽渠道、就近发挥作用搭建平台)服务工作,拓展服务内容,逐步建立家庭、社区、单位、党委和政府工作部门相结合的老年人社会管理服务体系,不断提高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三是加强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创新教育和开展活动方式,增强理想信念教育。发挥离退休党支部、老年人协会、老年大学等组织作用,组织、引导老年人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参与民主政治生活和社会活动。

(八)加快发展老龄产业。一是完善老龄产业政策。发挥政府宏观指导作用,把老龄产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研究制订和落实引导、扶持老龄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老龄产业发展。引导老年人合理消费,培育、繁荣老年用品市场。二是积极培育和开发老龄产业市场。加强信息服务、政策引导、金融支持和市场监管,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产业,逐步形成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力量兴办、企业或机构按市场化要求自主管理的老龄产业发展模式。引导和扶持企业开发生产老年用品和服务产品,重点发展老年护理、临终关怀等服务产业,满足高龄老人对医疗保健和服务性消费的需求。

四、保障措施

(一)发挥党政主导作用。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高度重视老龄问题,切实发挥主导作用,真正把老龄事业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列入经济社会发

展总体规划,及时解决《规划》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切实保障《规划》的落实。县老龄委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部门职能,带头履职尽责,发挥积极作用。县老龄办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督促检查、参谋助手”作用,督促各有关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如期完成《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二)建立多元化长效投入机制。充分发挥公共财政支持老龄事业的主渠道作用,根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老龄工作实际,逐步探索建立老龄事业长效保障机制。县财政分别按每年每名老年人5元的标准安排老龄事业经费,专项用于为老服务设施建设、特殊困难老人的服务补贴和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的运营管理。要实施积极政策,创新投入方式,通过政策扶持、优化环境、加强服务等,鼓励吸引社会力量投入老龄事业,建立政府、社会、个人相结合的老龄事业投入机制,增强老龄事业发展实力。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促进老龄事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倡导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对老龄事业进行慈善捐赠。

(三)扩大老龄工作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户外宣传物等各类媒体和多种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人口老龄化形势的严峻性、老龄问题的复杂性、做好老龄工作的紧迫性,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老龄事业,不断扩大老龄工作的社会影响力,提高全社会对老

龄事业的关注,积极营造有利于老龄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老龄工作机构建设。积极探索建立适应我县老龄事业发展要求的基层老龄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各级老龄工作机构建设,在机构建设、人员编制、办公条件、工作经费上给予保障。加强老龄工作者队伍建设,把老龄专职工作人员的培训、交流、使用纳入组织部门整体规划,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充分发挥乡(镇、街道)和村(居)老年人协会的积极作用,不断提升基层老龄工作的整体水平。

(五)强化激励机制。深入开展敬老模范村(居)创建活动,对成绩突出的村(居)予以表彰。定期组织开展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与表彰,在全社会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局面。

(六)建立监督检查评估机制。各乡(镇、街道)、县老龄委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规划》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各自的规划纲要或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围绕《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紧密结合形势变化和当地实际,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着力培植典型,及时总结推广经验。要破除安于现状、抱残守缺的思想观念,强化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意识,以为老年人办实事、让老年人得实惠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老龄事业发展,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县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将对各乡(镇、街道)、县老龄委各成员单位实施《规划》情况进行督促检查,2013年进

行中期评估,2015年进行全面评估。

护理工作三年发展规划

南昌县人民医院2014 年-2016 年护理工作发展规划为了更好地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促进我院护理工作全面、协调、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高护理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根据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我院工作的发展方向,护理部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未来三年护理工作规划如下:一、加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年门诊综合楼建成搬迁后医院的床位数已达到700 张. ,我院现有护理人员为355 人,床位数与护士之比为 1 :。需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在未来的三年内,逐步规范护理人力资源,保证护士与床位比达到1:. 临床科室的床护比达到1: ,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患者提供直接护理服务,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增进护患沟通,促进医患和谐。 2.根据床位使用率和科室的特点及各科室工作量弹性调配护理人力资源,建立紧急状态下人力资源调配方案,必要时实行单休作为人力资源库的储配。 3.实行护士分级管理,将护士分为N0 N1、N2、N3、N4五个等级,激励护士钻研业务,努力进取不断提高,使护士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稳定护理队伍。二、完善制度建设、逐步落实流程服务。 1.按照《护士条例》的规定,以等级医院评审为契机,完善临床护理规章制度、服务规范和标准,并落实各级各类护士的岗位职责,建立护士岗位责任制,尝试护士的层次使用,至2016 年逐步完善。 2.根据卫生部颁布的《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临床护理实践指南》等的要求,加强培训,结合临床实际,逐步完善各项工作流程。

1.根据全国护理工作会议精神和卫生部关于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的服务 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的意见以及优质护理服务评审细则,力争在2016 全院范 围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2.拟邀请知名专家来院讲课培训,不断提高护理服务品牌,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3.加强护士管理,按照《护士条例》和《护士守则》的规定,全面履行护士义 务,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特别要扎实做好对患者的基础护理,改善服务,努力提高基础护理质量的同时提高护士专业照护能力,让患者在我院住院期间能得到高品质的护理服务。 4.临床护士护理患者实行责任制,推广包干负责方式,使临床护士对所负责的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确保基础护理和各项治疗、护理措施落到实处。 5.要将“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对患者的护理服务过程,在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 6.健全护理质量管理组织,明确分工与职责,充分发辉各级质控组织的作用。 7.护理部将加强护理工作人性化服务理念的教育,将健康教育知识渗透在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每项工作的细节过程中,使患者能感受到方便、快捷、安全、舒适的全方位、多层次优质护理服务,从而满足患者健康需求。四、注重护理安全、全面提升工作质量。 1.护理管理人员直接负责临床护理工作的检查、指导和质量考核,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借助管理工具做持续改进。 2.一方面要根据医师的诊疗计划协助实施治疗措施、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另一方面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制定并落实患者安全目标防范措施。 3.建立并完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认真执行分级护理制度,健全护理安全管理

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前言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也是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为统筹“十三五”期间体育产业的各项工作,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在建设健康中国、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增强经济增长新动能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和“十三五”时期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体育产业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取得较大成绩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体育产业发展乘势而上,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全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产业规模逐步扩大。2014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1.35万亿元,实现增加值4041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0.64%,2011-2014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12.74%,凸显出成为国民经济新兴产业的巨大潜力。二是产业体系日益健全。体育产业初步形成了以竞赛表演和健身休闲为驱动,体育用品为支撑,体育场馆、体育培训、体育中

介、体育传媒等业态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体育与科技、文化、传媒、健康、养老、旅游等相关行业日益融合。三是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体育用品业稳定增长,体育服务业比重逐步提升,体育产业呈现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非公有制经济占据主体的格局。四是产业政策取得重大突破。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体育产业的地位,指明了发展方向。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意见》取得积极进展,为体育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五是体育产业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创新取得突破,体育产业统计工作稳步推进,体育市场监管体系初步建立。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基本实现,我国体育产业总体实力、产业覆盖面、社会参与度、市场认可度又上了一个大台阶。 总体上看,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水平还不高,结构不尽合理;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不强,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亟待推进;公民体育健身意识不强,大众体育消费激发不够;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政策体系还不完善,体育产业公共服务水平有待加强,

十三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

十三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 为贯彻落实**省“十三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方案和抚州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国务院颁发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为全面推动我县“十三五”期间体育事业的发展,在积极倡导和动员广大群众投身各项健身活动,增强全县人民身体素质,努力实现我县体育事业与国民经济、社会事业等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特制定**县“十三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市、县的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发展升级为路径,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为出发点,推进规划创新,使规划工作和成果体系体现战略性、增强约束性、突出指导性,为建设品质大**提供可靠的规划保证和科学的政策指引。 二、总体目标 以加快建设体育强县为根本,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县人民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使全县人民身体素质显著提高,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和体育科学素养进一步增强,开拓体育市场,建设抚州地区体育产业大县,不断提高体育服务水平,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促进城乡之间体育协调发展。 三、基本原则 1、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把**体育事业发展融入到品质大**的建设中来,发挥其独特功能和综合价值。 2、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生。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实现体育惠民。 3、坚持继承创新。主动把握体育事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规律,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和工作方法,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4、坚持开放民主,坚持开门规划。广开言路,问需为民,问计于民,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体育工作者的意见。 5、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围绕我市“三大战役”和“环鄱阳湖经济区”的发展战略,推动**县城市建设,凸显体育特色。 四、基本任务和措施 1、群众体育 群众体育的基本任务:一是完善县、乡、村三级体育组织网络。进一步健全以体育行政部门为主导,以事业性体育机构为骨干,以社团性体育组织为助手,群众性体育健身组织为基础的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及时调整和完善县全民健身领导机构。积极发展城乡基层体育组织,强化体育总会、行业体育协会和人群体育协会建设,推动各类体育协会向乡村、社区发展和延伸,提高乡镇体育活动站覆盖范围和功能作用,努力使县、乡、村等各级群体组织有效对接、统一管理,实现全县群众体育工作组织“有牌子、有人员、有场地、有经费、有活动”的“五有”标准,形成遍布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二是完善国民体质监测制度。积极推行《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和《国民体质检测标准》,建立健全县国民体质监测体系,完善国民体质监测制度,制定国民体质监测年度工作计划,力争“十三五”末5%以上的群众接受检测,指导全民健身科学发展。 三是到“十三五”末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显著增加,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健全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进一步增加。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和科学健身素养普遍增强,体育健身成为更多人的基本生活方式。城乡居民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标准的人数达到90%以上,在校学生普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其中达到优秀标准的人数比例超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

以下是卫生部明确提出来的“十二五”卫生发展总体目标,这目标的实现意味着未来五年国家还需投入最少数千亿元来实现自己对于民生的承诺,这个目标不是靠药品降价能实现的,反过来说药品降价仅仅是这个大棋局中的很小一个方面,资本市场对其的担忧过虑了。 “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在1月6日召开的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在提出“十二五”卫生发展目标时,用了这一组数字进行了具体的描绘。 卫生部明确“十二五”卫生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更加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科学,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显著增强,居民个人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地区间资源配置和人群健康状况差异明显缩小,国民健康水平达到发展中国家前列。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 “十二五”期间,我国卫生发展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四个方面: 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明确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和职责,优化规模、结构和布局,形成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功能互补、信息互通、上下互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改善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妇幼卫生、卫生监督、卫生应急、职业病防治、采供血、健康教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设施条件。 继续加强农村急救体系、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为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职工建设周转房;全面推进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使其总体达到二级甲等水平;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推进综合改革,转变运行机制,完善绩效工资,实现服务功能和模式转变。 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改革管理体制、治理机制、运行机制和补偿机制,加强医疗安全质量监管,促进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改善服务,提高效率。 初步建立国家医学中心体系,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力争每个街道办事处范围设置一所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继承创新中医药,建立比较完善的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科研创新体系,加强中医药队伍建设,发挥传统医学在保护国民健康中的作用。 加快卫生法制建设,实施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和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为卫生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鼓励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健康管理、老年护理、口腔保健和康复健身等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医疗、预防、保健、养老、康复服务需求。 健全医疗保障制度,提高疾病经济风险分担能力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

中国“十二五”规划研究 新的起点上,人们往往是在忙着想两件事情,一件是回首,一件是展望,站在“十二五”规划的浪口,我们深知“十二五”规划更具全局性和战略性。房产、汽车、清洁能源、低碳经济、民生、就业、医疗改革、社会和谐……等等问题与建议在“两会”时期已被提上,“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是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确定航行目标与方向做充足的预言,如何把脉中国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走向、如何更快更好促进中国社会发展,五年发展规划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为此,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借国家规划、产业开发这个强势东风,特邀众学者、研究专家成立“十二五”规划课题组,对“十二五”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做详细客观的评述与综合分析。课题组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以及“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从重点课题项目的提出、前期调研、论证、筛选以及最终确定都具有一整套严格科学的流程和方法,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本课题成员结合当前“十二五”规划动态,通过整理、筛选、分析和判断整理了当前国家“十二五”规划动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报告目录: 【“十二五”规划概要】 2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 2 【“十二五”规划研究重大选题一览】 3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选题参考】 4 【政府“十二五”规划思路和方法】 6 【中国“十二五”规划谋三大转型】 6 【发改委:“十二五”规划八大重点】 7 【科技部:“十二五”科技规划六大方向】 8 【商务部:“十二五”规划拟把内贸放重要位置】 8 【交通部:“十二五”规划避免“漏一、挂万”倾向】 9 【住建部:“十二五”规划房地产发展仍以居民消费为基础】 9【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十二五”期间实施调查失业率】 10【农业部:编制948计划的“十二五”规划】 10 【文化部:“十二五”末基本扭转文化产品出口逆差】 11 【卫生部:疾控“十二五”规划坚持以人为本】 12 【电力行业“十二五”规划重点分析】 12 【中国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十二五”规划思路研究】 13 【钢铁工业“十二五”规划发展思路解析】 15 【能源行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六大重点】 16 【对“十二五”房地产业发展规划的五条建议】 17 【“十二五”规划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指导原则与目标取向】 18【“十二五“规划:助中国汽车业由大到强】 19 【医疗器械产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四方面发展】 20 【煤炭行业“十二五”规划将以减产、整合为主题】 20 【中国通信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测】 21 【中国人民银行:“十二五”期间着重完善金融体系】 23 【碳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规划】 23 【北京“十二五”规划将呈现建设世界城市细则】 24 【广东:争取粤港合作纳入“十二五”规划】 25 【上海“十二五”规划以创新推动城市全面转型】 25 【四川“十二五”规划促进高地建设】 26

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的实施方案

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的实施方案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推进我区老龄事业全面发展,根据国家、省、市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结合我区老龄事业发展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规划背景 “x”是我区老龄事业快速发展的五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老龄工作部门认真落实《x老龄事业发展“x”规划》,全区老龄事业取得长足发展。“x”期间,全区7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就诊免收普通门诊挂号费。全区五保老人实现应保尽保。散居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5520元/年,集中供养标准为每人6720元/年。高龄津贴制度不断完善,截止x年,百岁老人保健费标准达到每人2400元/年,80岁以上高龄老人津贴标准达到每人300元/年。全区现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14家,床位数1957张,其中街镇敬老院8所、床位638张,民办养老院6所、床位1319张;在建农村养老服务中心2所、床位780张。 截至x年底,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7.4万人,占全区户籍人口15%。其中60-69岁老年人口4万人,70-79岁老年人口2.4万人,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1万人。“x”期间,随着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到来,我区人口老龄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老龄问题的社会压力不断加大,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带来的影响将会更加深刻。未来几年是我区建设“x中心、第一城区、善治x”的关键阶段,

也是老龄事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各级单位、各有关部门要正确处理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从制度、物质、文化、组织、精神等方面做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各项准备,切实保障老年家庭和老年人基本生活,促进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x精神,适应人口老龄化新形势,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工作方针,实施积极老龄化战略,注重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完善老龄事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营造尊老敬老助老的良好社会环境,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确保老年人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享受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 (二)总体目标 1、建立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体系基本框架。制定实施老龄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建立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老龄事业发展机制。 2、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养老保险制度在城乡实现全覆盖;老年救助水平不断提高,年均增幅不低于10%;老年福利制度不断完善。 3、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功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为辖区内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全健康档案,每年

体育产业公司 “十四五” 发展规划(专业完整模板)

体育产业公司“十四五” 发展规划 (专业完整模板) 前言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也是加快企业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为统筹“十四五” 期间企业体育产业的各项工作,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在建设健康中国、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增强经济增长新动能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和“十四五”时期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十四五”体育产业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我司体育产业发展取得较大成绩的五年。在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体育产业发展乘势而上,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全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产业规模逐步扩大 2019 年企业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XX万亿元,实现增加值XX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XX%,2016-2019 年体育

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 XXX%,凸显出成为国民经济新兴产业的巨大潜力。 (二)产业体系日益健全 体育产业初步形成了以竞赛表演和健身休闲为驱动,体育用品为支撑,体育场馆、体育培训、体育中介、体育传媒等业态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体育与科技、文化、传媒、健康、养老、旅游等相关行业日益融合。 (三)产业结构明显优化 体育用品业稳定增长,体育服务业比重逐步提升,体育产业呈现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非公有制经济占据主体的格局。 (四)产业政策取得重大突破 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 号,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体育产业的地位,指明了发展方向。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意见》取得积极进展,为体育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五是体育产业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创新取得突破,体育产业统计工作稳步推进,体育市场监管体系初步建立。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纲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主要阐明“十二五”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政策措施,是未来五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第一章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第一节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迈出重要步伐、取得突出成绩的五年。五年来,面对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等重大挑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迎难而上,努力拼搏,全面完成了“十一五”时期各项任务。积极就业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局势保持稳定。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形成,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实现重大突破,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大幅提高。人才资源总量不断增长,人才队伍素质明显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公务员制度不断完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任务圆满完成。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职工工资水平稳步提高。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劳动争议调处机制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机制逐步完善,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十一五”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快速发展,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改革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一系列有利条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就业优先战略,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为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为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为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人力

老年科三年发展规划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科三年发展规划 国内外学科现状 由于经济的发展,文化科学的进步,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大幅度的下降,人们平均寿命,人类平均寿命不断提高,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人口结构趋向老龄化。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正在加快,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预计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5亿以上。有关资料还表明,老年患者中约有50%需要康复医学服务。面对老龄问题带来的压力与挑战,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将老年事业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基于中国国情的老年服务设施的建设逐渐发展起来,老年专科的建设也应运而生。 本学科现状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科集老年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及干部保健于一体,目前开放床位56张,是无锡地区规模最大且最具专业水准的老年病治疗中心。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努力,我院老年科的医疗特色逐渐形成,建立了系统的诊疗常规及专科护理常规,目前诊治范围涵盖:老年心血管系统疾病、脑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且具备一定的临床优势,开展多项老年相关诊疗技术。 科室现有医务人员30人,其中医师9人,护士21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1人。 科室环境舒适,医疗设施精良,拥有心电图机、床旁监测仪(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无创呼吸机、心脏除颤仪、指测血氧饱和

度监测仪、脑电治疗仪等多种先进仪器和设备,可为患者提供优良的医疗服务,满足各项治疗需求。 科室注重临床经验的总结和交流,每年都在省级以上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3篇以上,我科同时也承担南京医科大学老年医学教学工作。 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 1.尚未建立基于老年医学特点的独立亚专科; 2.科室人才队伍三级梯队尚未形成; 3.科研能力不强,缺乏中华级及SCI论文,无科研基金项目。 学科3年发展规划 (一)、发展思路:立足一年、眼看三年、心想十年;建设无锡市不仅规模最大而且是名副其实的市级重点专科;最终目的:通过探索、创新和实施,用爱心和信心为老年人提供最佳服务,解决老龄化社会面临的医疗卫生问题。 (二)、按照老年医学特色布局病房 针对老年患者的特点,借助其他医院先进经验,结合我院的实情,建立适合老年人的全新医学管理模式的病房。 1、康复病房 围绕着功能恢复这一核心,对慢性病患者住院全过程实施全面的、连续的、多因素的强化干预治疗。康复病房体现对病人的人文关怀,体现以人为本,把病人的功能预后作为重要的临床目标,使他们能够重新回归社会。

体育事业发展工作思路

体育事业发展工作思路 体育事业发展工作思路 **年,全省体育系统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为根本任务,转变体育发展方式,努力完成十二届全运会参赛任务,大力推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南京办好亚青会和青奥会,为江苏“两个率先”作出新贡献。 (一)全力抓好十二届全运会备战参赛工作。一是咬定目标任务不放松。紧紧围绕“争四保五”这一中心任务,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层层分解落实指标,做到队队有指标、人人有目标。加强参赛备战工作管理和分类指导,按照十二届全运会备战参赛工作整体计划部署,制定冬训、预赛、决赛分阶段工作方案,提高备战工作组织水平。加大金牌攻关力度,以提高组织程度和联合攻关效能为重点,强力推进训科医管一体化,做好对重点项目、重点人员的科研医疗和体能康复保障工作。二是狠抓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不松懈。始终坚持赛风赛纪“高压线”和反兴奋剂“零容忍”,严格遵守运动会各项规定,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获得精神文明代表团荣誉,展现江苏体育的良好形象。三是推动转型升级不停步。认真贯彻全省竞技体育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提高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和优化结构等问题,改革管理体制、竞赛制度、训练方式,尽快出台《竞技体育优化项目结构工作方案》、《省市联办省优秀运动队实施意见》,并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省校联办省优秀运动队实施意见》、《加强篮排足球项目工作意见》。扎实做好运动员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维护运动员切身利益。 (二)加快推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整体设计我省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容、标准、责任主体和实施步聚,使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方式标准化、科学化。一是以大力推进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为抓手,构建面向城市社区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重点抓好新城区体育设施建设和老城区体育设施改造配套,主动融入城乡一体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推进健身步道建设,加强体育公园广场长廊、全民健身户外营地以及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建设,确保今年70%的城市社区完成建设任务。加强各类体育组织或机构建设,经常开展有组织的健身活动或竞赛并形成制度。增强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社会服务功能,进行国民体质测试,建成并开通电子地图,为群众提供体育场馆设施查询、健身咨询等服务。二是以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更新换代、提档升级为抓手,努力提升农村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水平。根据“城镇化”发展要求,对农村基本公共体育服务进行深入调研、整体规划,因地制宜加强乡镇一级全民健身中心建设,拓展健身活动功能和体育服务内容,确保公共体育设施与城镇建设同步发展。在充分听取农民意愿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村级基本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标准,有条件的地方向较大自然村和集中居住区延伸。积极推进镇、村两级体育社团组织建设,加大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积极发展大学生村官社会体育指导员,确保每个行政村或晨晚练健身点有1名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万名体育教师培训工程要扩大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比例,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开展送培训下乡。三是大力加强基层体育社团组织发展。大力发展个人和团体会员,积极发展协会所属健身俱乐部。加强体育社团建设和管理,发挥群众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落实好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大力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切实做好一线社会体育指导员

十二五规划纲要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摘编) 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规划纲要草案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今后五年,要确保科学发展取得新的显著进步,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基本要求是:——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规划纲要草案提出,按照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与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的要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消费率上升。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工业结构继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提高4个百分点,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科技教育水平明显提升。九年义务教育质量显著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87%。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3.3件。 ——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18亿亩。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10%。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66%,森林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米。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9亿人以内。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以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3.57亿人,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提高3个百分点。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3600万套。贫困人口显著减少。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2016—2020年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2016-2020 年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老龄事业,根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XX 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背景 (一)“十二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二五”时期是XX 市老龄事业快速发展的五年。养老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进一步扩大,养老金水平自2011 年起连续得到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已于2015 年实现全覆盖,全市60 岁以上城乡居民均享受了基础养老待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稳步推进,提高了参保人员的医疗报销比例,基本实现全民医疗的目标。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活动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步。居家养老覆盖面不断扩大,机构养老进一步发展。老年教育、文化、体育事业较快发展,老年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老年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老年优待政策得到落实,建立了户籍80 岁以上高龄老人津贴制度。全社会老龄意识明显增强,敬老爱老助老氛围日益浓厚,老年人权益得到较好保障。老年科学研究有所突破,XX 区被XX 老年学学会评定为富裕型“长寿之乡”。广

大老年人老有所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推动老龄事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一方面,我市处于老年人口快速增长期。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预计我市60 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户籍老年人口将从2015 年的58.45 万人和52.75 万人分别增加到2020 年的77 万人左右和67 万人左右。人口老龄化、高龄化以及家庭小型化、纯老住户增多的趋势日益突出,对老年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我们的人口老龄化意识还不够强,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和网络建设相对滞后,老年产业和老年服务市场发展较慢。这些问题,各级领导和老龄工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认真解决。 二、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XX 省的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从建设“民富市强、幸福XX”实际出发,适应人口老龄化新形势,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改

老年病科建设发展规划

老年病科建设发展规划 由于经济的发展文化科学的进步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类平均寿命不断提高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人口结构趋向老龄化。根据联合国世界老龄大会及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我国步入了老年型国家行列。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正在加快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 2020 年预计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亿以上。有关资料还表明老年患者中约有 50%需要康复医学服务。 面对老龄问题带来的压力与挑战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受世界发达国家老龄化工作的启发我国就开始逐步有组织有领导地发展老龄事业。并于近年来以法令形式要求各级政府将老年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基于中国国情的老年服务设施的建设逐渐发展起来。老年病专科的建设也应运而生。医院建立老年疾病防治、健康管理中心和预防、咨询、护理、康复等机构综合医院要设立老年人门诊和老年病房这是发展趋势。 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努力我们老年病科的医疗特色逐渐形成根据老年患者多病共存病情进展迅速等特点将老年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作为我科重要医疗特色。此外我科还在老年痴呆、老年心脑血管疾病、老年糖尿病形成了临床明显的优势。开展多项老年相关诊疗技术强化血糖控制及持续监测、糖尿病足检测等。 一、学科发展思路和指导思想 一、发展思路立足一年、眼看五年、心想十年二、指导 思想建设株洲市名科、最大规模的老年病房。 三、学科发展方向通过探索、创新和实施用爱心和信心为老年人提供最 佳服务“替儿女尽效心为家庭分忧愁”。 医疗方向 1.老年重症医学是老年医学领域的一个普遍存在的、严重的临床问题老年住院患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高、病情凶险死亡率高达 70-100% 但目前尚无有效的解决方案。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病死率和器官衰竭的病死率与器官衰竭数目显著相关。老年重症医学是研究老年医学领域中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状态下对心脏、肺脏、肾脏、脑等多个器官保护的临床医学。在此领域我科已有的危重症患者监护和抢救设备有床旁心电、血压、指脉氧监测仪、多台血糖监测仪、除颤仪等。我科医务人员已熟练掌握危重症监护和抢救的技能如深静脉置管、气管插管等。重症救治已经成为我科的医疗特色。 2. 老年肿瘤的发生机制及早期筛查老年人肿瘤发病率显著高于年轻人。老年人肿瘤发病率高尤其前列腺肿瘤我科已作为入院常规对病人进行筛查。 医疗特色

医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医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医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x医院创建于1950年,历经半个世纪的变革与发展,现已成为集医疗、预防、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xxx等医院,是xx县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技术力量最雄厚的综合医院,是xx县急救中心、xx县事故司法鉴定中心、xx县医保定点单位、xxx实习医院、xxxxxx医院的网络医院。曾荣获xxx市“文明单位”、“物价信得过单位”、“药品抽检无假药单位”、“先进党总支”“xxx市抗击非典先进单位”“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多项光荣称号。“十二五”期间是医院建设发展的关键阶段和重要机遇期,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抢抓机遇,科学谋划,求真务实,加快发展,现结合医院实际,对“十一五”期间工作做以回顾并制订医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一、“十一五”期间发展概况 “十一五”期间,我院全面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各项工作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医院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床位规模进一步扩大,门诊量、出院人次和业务收入明显增加;特色优势进一步发挥,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得到加强;人才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有所突破;对外交流和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医院知名度和品牌形象获得提升。 (一)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2005年我院有职工xxxx人,副高职称xxx人,中级职称xxx

投入xxxx万元用于设备的更新和配置。五年来多次组织临床科主任,护士长到上级医院学习观摩,学习管理经验,引进新技术,开展新项目,五年来共学习引进xxx项新技术如骨科的转子间粉碎骨折锁定板内固定术,外科的甲状腺瘤切除术,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为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扩大了医疗服务范围。 (三)医院各种标准 2009年与2005年相比,医院固定资产由xxxx万元发展到xxxx 万元,增章率为124%;2005年业务总收入为xxxx万元,2009年达到xxxx万元,增加了104%;年平均增长率为20%以上;各项医疗效益指标节节攀升,床位使用率由58%上升为71%;出院人数由xxx 人上升为xxxx人,增加了22.5%;门急诊总人数由xxxx人次\年增至xxxxx人次\年,增长率为4%;;平均住院日由xx天降低为xx天;年手术例数由xxxx人次增至xxxx人次,增长率为89%;药占比由xxx%下降至xxx%。 (四)医院管理情况 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人事分配制度革新,全面开展干部竞争上岗,实行了以岗位绩效考核为主的分配制度改革;积极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医疗质量安全、门诊服务流程、医疗服务行为和费用等各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改观。 积极开展了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

体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内容

体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内容 一、指导思想 为推动我县“十三”期间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有效发挥体育在 富强文明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为实现“xxxxx”的奋斗目标,立足 我县实际,提出体育事业“十三五”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体育发展 的法律法规,本着“经营体育”理念和向市场推动发展思路,认真贯 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增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 意见》,贯彻落实国务院提出的《关于增强发展体育产业促动体育消 费的若干意见》,加快工作指导转变,以增强全县人民体质,提升群 众健康素质为根本目标,加快设施建设,强化活动展开,完善组织网络,持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实现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 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体育事业的新发展、新跨越,使之形成 体育参与形式由政府动员和大众自助消费转变。营造出重视体育、支 持体育、参与体育的社会氛围,将全民健身上升为我县发展战略。 二、基本原则 ——科学发展原则。紧紧围绕建设xxx这个中心,协调体育与经 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确立体育内部协调发展的关系,确保体育 事业全面、可持续发展。 ——社会化发展原则。在政府投入为主的前提下,积极推动体育 社会化发展,鼓励和倡导民营、个体等多种所有制企业投入体育事业,增强体育事业发展后劲与活力。 ——依法治体原则。进一步健全体育法制体系,逐步形成以《体 育法》为基础,以体育行政立法、行政许可、行政执法、行政复议和 行政诉讼为主要内容的较为完善的体育法律制度体系。

三、发展目标 在“十二五”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上,再经过五年的艰苦奋斗,全 面提升xx体育整体实力,努力形成体制机制灵活、人才结构合理、场 地设施优良、群众体育普及、体育产业繁荣、赛事活动丰富、体育社 团活跃的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四、重点工作任务 (一)群众体育 ——充分重视群众体育工作,全面落实《全民健身条例》,持续 提升群众的体育意识,培养群众的健身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体 育氛围,推动群众体育活动社会化、生活化、多样化、科学化、制度化。大力展开全民健身运动。办好各级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到2020年,全县要力争形成二个在全省范围有较大影响、深受群众欢迎的大 型群众性“品牌”活动(赛事),平均每年的活动和赛事要在15次以上,吸引参与的人数要达到5万人次,群众体质明显提升,体育人口稳步 增加,占全县总人口的70%以上,(体育人口的计算方法为,学生每天 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社会人员每周锻炼三次,每次20分钟以上);达 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标准人数占总人口的80%左右。 ——健全体育组织网络。建立体育总会,使其与体育行政部门密 切配合来协调各体育社会团体的关系,增强体育社团的社会功能,充 分发挥体育总会和各体育社团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到2020年, 全县人均体育活动场地达到2.5平方米以上,社会指导站(点)发展到400个以上。全县县级体育社团总数达到50个以上,并辐射到镇和重 点村(社区),形成网络。 ——增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和管理。到2020年,十三五期间,县 城内要完成一场三馆一中心建设(一场三馆,即建设一处标准的体育场、一所标准的游泳馆、一所标准的体育馆和一处标准的乒羽馆;一中心, 即在县城内建设一座少儿、老年活动中心并与健身馆于一体的室内综 合健身馆和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室外建成两个灯光篮球场和一个足球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2011年5月 目录 一、“十一五”时期会计工作的基本情况 二、“十二五”时期会计改革与发展面临的形势 三、“十二五”时期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四、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建设 1.完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 2.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3.强化会计执法检查 4.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宣传培训工作 五、完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5.完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6.深化会计准则持续国际趋同 7.加强对会计准则实施情况的指导和监督 六、全面推进事业单位和政府会计改革 8.全面推进事业单位会计改革 9.建立健全政府会计准则体系 七、完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 10.抓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贯彻实施工作 11.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体系 八、逐步建立以会计信息化为基础的企业综合报告统一平台

12.持续推动通用分类标准的实施和扩展应用 13.全面推动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 14.建立统一的企业综合报告平台 15.加快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步伐 九、推动注册会计师行业做强做大和规范发展 16.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 17.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法规制度建设 18.构建大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协调发展的合理布局 19.大幅拓展注册会计师执业领域 20.加大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和引导力度 21.强化注册会计师行业行政监管和诚信建设 十、全面实施《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 22.加快会计领军人才培养 23.强化总会计师地位和职能 24.健全会计人员评选表彰机制 25.深化会计职称制度改革 26.加强会计从业资格管理 27.完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 十一、进一步加强农村会计工作 28.加强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 29.规范农村会计基础工作 30.加强农村会计从业人员队伍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