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椭圆_SAE_J941

眼椭圆_SAE_J941
眼椭圆_SAE_J941

SAE

机动车辆驾驶员的眼睛位置

前言---此被推荐实行的SAE标准介绍了眼椭圆——驾驶员眼睛位置的一种统计表示法,它便于对机动车辆视野进行设计与评估。眼椭圆的应用包括后视镜尺寸和位置,雨刮及除霜面积,车柱尺寸及位置,以及一般的外部视野。这些应用在其他SAE标准及ISO标准中有讲解。

这篇眼椭圆修订本是SAE J941自编制以来最有意义的一次修订。新的眼椭圆与旧的眼椭圆不同之处有以下几个方面:

a.俯视图和后视图中椭圆轴线与汽车轴线平行。

b.侧视图中X轴的角度在前部向下倾斜角更大。

c.95%(99%)的眼椭圆:

1.x轴增长了7.5(18.9)mm

2.Y轴减短了44.6(63.6)mm

3.Z轴增长了7.4(10.1)mm。

d.眼椭圆中心定位在更高,更向后的位置。

e.侧视图中眼椭圆中心位置是由一些参数(SgRP, 转向轮位置,座椅坐垫

角度,及有无离合器踏板)组成的函数式确定。

f.眼椭圆不再根据驾驶员座椅靠背角来确定。

g.座椅前后行程小于133mm时的眼椭圆x轴长度与先前SAE J941中是一样

的。Y轴、z轴及眼椭圆中心的位置,则是依据本文中所给出的新的方程式来确定。

h.P点和E点的位置是根据俯视图中到后视镜及A柱的视野线来确定,但要

根据新的眼椭圆形状和位置进行调整。

新增内容及附录,总结如下:

a.美国人群按男女等比例混合后95%及99%人群在固定座椅情况下的眼椭圆

(附录B)。

b.身高和性别按任何比例混合后的人群,在可调座椅和固定座椅下的眼椭

圆的绘制步骤(附录A和C)。

c.切线眼椭圆与inclusive眼椭圆的对比图表。可用这些图表信息来创建

inclusive眼椭圆(附录D)

B类车辆的眼椭圆和以前的 SAE J941是一样的(附录E)。

附录仅仅提供信息,并不是本文的标准化要求。

目录

1.范围 (3)

2.参考文献 (3)

3.名词解释 (4)

4.美国人群男女等比例(50/50)混合后,可调座椅时, 95%和99%眼椭圆 (6)

4.1眼椭圆轴长 (6)

4.2眼椭圆轴的角度……………………………………………………………… .6

4.3眼椭圆中心位置 (7)

5.眼椭圆的确定步骤(A类车辆) (8)

6.P点和E点位置的确定步骤(A类车辆) (8)

附录A 身高和性别按任何比例混合后的人群,可调座椅时的眼椭圆 (10)

A.1椭圆轴的角度 (10)

A.2椭圆中心参考位置 (10)

A.3椭圆的轴长 (10)

A.4最终的椭圆中心位置 (12)

A.5所选世界人口的眼椭圆 (12)

附录B 男女等比例(50/50)混合后的美国人群,固定座椅下,95%和99%眼椭圆 (15)

B.1背景 (15)

B.2椭圆轴的角度 (15)

B.3椭圆的轴长 (16)

B.4椭圆中心位置 (16)

附录C身高和性别按任何比例混合后的人群,固定座椅下的眼椭圆 (18)

C.1轴的角度 (18)

C.2轴的长度 (18)

C.3椭圆中心位置 (20)

附录 D 切线眼椭圆(Tangent cutoff eyellipses)和。。。眼椭圆(inclusive eyellipses) (21)

附录E B类车辆的眼椭圆 (24)

1.范围—此被推荐实行的SAE标准介绍了如何在车内建立驾驶员眼睛的位置,一般用空间眼椭圆模型来表示。

本文还提供了按50/50性别比例混合后的美国人群中95%和99%眼椭圆的创建步骤。

第6部分介绍了P点——用来建立在SAE J1050标准中所描述的直接和间接视野时的左右眼点。定义P点是为了定义在第4部分中涉及到的可调座椅的眼椭圆。

本文适用于A类车辆(客车、多用途客运车、轻型卡车),在SAE J1100中有定义。也适用于B类车辆(重卡),此类车辆眼椭圆与先前在SAE J941标准中是一样的。

附录仅仅提供了一些信息,并不是本文的标准化要求。

2.参考文献

2.1参考文献——以下文献形成了本文中的一部分。除非有其他说明,现都使用的SAE最新版本。

2.1.1SAE文献——Available from SAE, 400 Commonwealth Drive, Warrendale, PA

15096-0001.

SAE J826——定义和测量汽车座椅及乘坐空间时使用的设备

SAE J941(1997)——机动车辆驾驶员眼睛位置

SAE J1050——机动车辆驾驶员及乘客头部位置

SAE J1100——机动车辆尺寸

SAE J1516——参考点的调节工具

SAE Paper 650464——汽车驾驶员眼睛位置,J.F.Meldrum(1965)

SAE Paper 720200——驾驶员头部及眼睛位置,D.C.Hammond and R.W.Roe(1972)

SAE Paper 75056——驾驶员眼睛、头、膝盖空间及座椅位置描述,R.W.Roe(1975)

SAE Paper 852317——卡车驾驶员工作空间的描述,N.L.Philippart and T.J.Kuechenmeister(1985)(SAE 第712页)

2.2 相关联的文献——下面的文献仅仅用来提供一些信息,并非本文所必需的。

2.2.1 SAE文献——Available from SAE, 400 Commonwealth Drive, Warrendale, PA

15096-0001.

SAE J1517——驾驶员所选座椅位置

SAE Paper 680105——眼椭圆及驾驶员前视野考虑因素,W.A.Devlin and

R.W.Roe(1968)

SAE Paper 980012——改善后的驾驶员眼椭圆模型的发展,M.A.Manary,et

al(1998)(SAE SP—1358)

M.S. Sanders (1983), “U.S. Truck Driver Anthropometric and Truck Workspace Data Survey,” Final Report submitted to SAE, Warrendale, PA

B.E. Shaw and M.S. Sande rs (1984), “Female U.S. Truck Driver Anthropometric and

Truck Workspace Data Survey,” Final Report submitted to SAE, Warrendale, PA

2.2.2 其他文献——Available from UMTRI, RIPC, 2901 Baxter Road, Ann Arbor, MI

48109-2150. Email: umtridocs@https://www.360docs.net/doc/7a4825618.html,, 734-764-2171.

W.A. Devlin (1975), “Visibility Design Guide,” Proposed SAE Recommended Practice (also, ISO/ TC159/SC4(USA1)6), SAE Driver Vision Committee, Troy, MI

3.名词解释

3.1 eyellipse——是眼睛eye和椭圆ellipse两个词的缩写式,是用来描述眼睛在空间上相对车辆内部参考点位置的一种统计表示法。见图1.

3.2 眼睛中点——是左、右眼点的中点,或者是驾驶员中心线与左、右眼椭圆的中心连线的交点。

3.3 切面——眼椭圆上的切面

说明:当以一个指定的角度投射或者投射到一个指定的目标时,切面一般认为是一个视野平面。在二维视图中,视野平面被认为是一条视野线。见附录D 中的图D1。

3.4 切线眼椭圆——如果用很多面来划分眼睛的位置,这些面所包络出来的边界就构成了一个三维的眼椭圆,有P%的眼睛位置点落在面的一边,则在另一边就有(100-P)%的眼睛位置点。见附录D.

3.5 P点——描述驾驶员平面观察物体时眼睛高度上头部中心点的不同位置。见图2.

3.6 P1、P2点——定位眼睛的位置,用于测量车辆左右两侧的A柱双目障碍。见图2.

3.7 P3、P4点——定位眼睛的位置,用于测量驾驶员左右两侧的后视野范围。见图2.

3.8 E点——表征驾驶员眼睛的中点。一般和P点一起用来描述每种特定的视野。

3.9 inclusive眼椭圆——在其边界内部包括了一定比例的驾驶员眼睛位置点。

图2 相对于95%眼椭圆(座椅行程大于133mm)中眼点的P点位置

图3 P点及眼点

3.10 SAE J826和SAE J1100中的尺寸及定义

a. H点

b. 座椅参考点,R点

c. 踏板参考点(PRP)

d. 踵点(AHP)

e. H点可变范围

f. A19——座椅上升行程

g. H30——座椅高度

h. L6——踏板参考点到方向盘中点的距离

i. A类和B类车辆

4. 男女等比例(50/50)混合后的美国人群,可调座椅时的95%和99%眼椭圆——此类眼椭圆的使用人群见下表一。50/50等比例混合的人群的眼椭圆用来设计A类车辆。

按50/50男女等比例,95%和99%的眼椭圆是按照 4.1,4.2.1中所给出的数据表及等式来建立的。这些眼椭圆用于对驾驶员和前排外侧乘客的座椅进行定位。

4.1轴长——轴长数据见表2及图4。

数值。对于这个比较短的座椅行程,没有去收集新的眼睛位置数据。

4.2 轴的角度—眼椭圆轴线在俯视图(Z平面)和后视图(X平面)中与车辆轴线平行,但在侧视图(Y平面)中前端是向下倾斜的。

4.2.1 侧视图中椭圆轴线角度,β—在侧视图里眼椭圆的角度为

β=12.0 等式1

式中:

β是一个角度(正值,在前部向下倾斜,并与水平线向下成12°角)

-

图4 可调座椅眼椭圆的三视图

4.3椭圆中心位置——等式2,3,4是用来计算眼椭圆中心位置的。见图5。

Xc=L1+664+0.587(L6)-0.176(H30)-12.5t (等式2)

Ycl=W20-32.5 (等式3)

Ycr=W20+32.5 (等式4)

Zc=H8+638+H30(等式5)

式中:

L1是加速踏板参考点的X坐标

L6是方向盘中心点到加速踏板参考点在X方向上的距离

H30是R点至踵点在z方向上的距离。

t是可变值。(有离合器踏板时取1,没有离合器踏板时取0)

W20是R点的y坐标值

H8是踵点的z坐标值。

L1~~H8=(-607,452,369.4,1,-525,75.6)—Xc~~Zc(244.8, -557.5,-492.5,1083)

对于垂直方向可调的座椅,在可调的中间范围内,等式2和等式5会因为H30而有所调整。如果汽车商所定义的R点不在这个中间高度,眼椭圆垂直位置的精确度将会降低。

4.3.1左右眼点及中眼点位置——左眼点Ycl和右眼点Ycr的距离为65mm。中眼点Ycycl,在W20处的驾驶员的中心线上。

图5 眼椭圆定位所需参数,侧视图轴的角度,及质心的定位参数

5. A类车辆眼椭圆定位步骤

5.1确定座椅相关参数A19,W20,H30

5.2确定H8和L6

5.3根据生产车辆中含有离合器踏板车辆的百分比确定t值,如果50%或者更多的车辆使用离合器踏板,则t取1,否则取0。

5.4根据表2所给定的轴长绘制左右眼椭圆,根据等式2,3,4确定椭圆的中心位置。

5.5根据等式1确定侧视图上眼椭圆X轴的前端的倾角。

6. P点和E点的定位步骤(A类车辆)—定义这些点是为了简化在俯视图中涉及到头部及眼部运动的特殊视野要求时的眼椭圆的应用。(见SAE J1050),P点表征了在俯视图中头部运动的中心位置,因此,左右眼点(E点)能够根据特殊的视野要求重新定位。这些都是在男女等比例混合时95%眼椭圆中定义的P点。为了确定P点,需要建立到前方目标(A柱或外部后视镜)的切线。每一个P点都会使左右眼点能够更可能的接近95%眼椭圆三维模型表面上的切点。P点在99%的眼椭圆中未变。

6.1 P点——这些点相对中眼点的位置用表3中的值来确定。见图2

6.1.1 表3中的x,y,z值加到等式2,3,4中去能够得到P点在整车上的坐标值。

6.2 E点——E点相对于P点的位置见图3及下面的等式:

Ex=Px-98 等式6

El=Py-32.5 等式7

Er=Py+32.5 等式8

Ez=Pz 等式9

其中:

Px,Py,Pz 是指P点的x,y,z的坐标值,

Ex,Ez是指左右眼点的x,z坐标,

El,Er分别为左右眼点的y坐标。

附录A

身高和性别按任何比例混合后的人群,可调座椅时的眼椭圆在此附录里面,因为潜在的人员身高分类不同,性别混合不同,或者所需的眼椭圆包络线不同,所以介绍了不同于表1中所列驾驶人群的眼椭圆的构建步骤,。使用者(一般包含25%到75%女性)适用此附录里面所提供的等式。对于女

性中高个儿和矮个儿的驾驶者而言,此眼椭圆在侧视图中轴线的角度及椭圆中心的Z坐标是不正确的。

A.1 轴的角度——在俯视图(Z平面)和后视图(X平面)上眼椭圆的轴线与车辆轴线平行,但是在侧视图中椭圆轴线向前倾斜一定的角度。侧视图中眼椭圆的角度见等式A1.见图5.

β=18.6-(A19)等式A1

A.2 椭圆中心参考位置——参考中心根据等式A2-A4确定。这个适用于NHANES III中定义的人群及男女等比例(50/50)混合的人群。即平均身高为1686mm的使用者。

Xcref=L1+664+0.587(L6)-0.176(H30)-12.5t 等式A2

Ycref=W20 等式A3

Zcref=H8+638+H30 等式A4 式中:

L1是R点的X坐标

L6是方向盘中心点到R点在X方向上的距离

W20是座椅中心线的y坐标值

H8是踵点的z坐标值。

H30是R点至踵点的距离,在z方向上量取。

t是可变值。(有离合器踏板时取1,没有离合器踏板时取0)

如果座椅在垂直方向上可调,在可调的中间范围内,等式A2与A4中会因为H30需要调整。如果制造商所定义的R点位置不在此中间高度,则眼椭圆的垂直位置就不准确了。

A.3 轴的长度

A.3.1 (X)轴长——这里的侧视图轴长就是眼椭圆的X半轴长,并不是总长。见图A1和图A2所示。

侧视图中驾驶员眼睛的定位与他们的身高因素(0.473)有关。例如,两个驾驶员身高相差10mm,则在侧视图上眼睛位置沿着轴线平均相差4.73mm,高者眼睛位置在后。类似的,两个平均身高相差10mm的人,在侧视图上眼椭圆中心位置沿着轴线也平均相差了4.73mm。计算侧视图轴长需要考虑眼睛位置的划分,一类是男性,一类是女性的。因为男女的平均身高不同,因此他们在侧视图沿着轴线的平均位置相差也是不一样的。

M=0.473(SM-SR)

F=0.473(SF-SR)

式中:SM=男性平均身高 SR=参考身高(1686mm)

SF=女性平均身高

图A1—男、女眼椭圆中心点相对参考点在侧视图上的位置

图A2——眼椭圆X轴的端点及长度

另外,还必须考虑潜在的身高变化。确定侧视图轴长的过程包括沿着此轴线建立眼睛的位置,然后沿着此轴线找到椭圆的上下边缘的切点。在侧视图中眼睛位置潜在的划分是两个正态分布的叠合,即男性和女性。

为了简化边界计算,参考中心点一般被看作是坐标原点(沿着侧视图轴线)。边界就计算与参考点偏距。首先,确定男性和女性眼椭圆中心位置,根据等式A5和A6计算。

M=0.473(SM-SR) 等式A5

F=0.473(SF-SR) 等式A6 式中:

M和F是侧视图中沿着轴线,男、女眼睛的中心点相对参考中心的偏距。

SM和SF 是平均男、女身高。

男、女参数分布的标准偏差用等式A7和A8来计算。

式中:

SdM和SdF是沿着侧视图中椭圆轴线,男、女眼睛位置分布的标准偏差。

σM 和σF 是男、女身高分布的标准偏差。

两种方法和标准偏差定义了沿着侧视图中眼椭圆X轴线的两个有重叠的正态分布(见图A2).这些和等式A9和A10一起用来确定眼椭圆的上下边界及前后边界。

式中:

PM是男性在人口中的比例

CF是沿着侧视图轴线,相对参考中心点的眼椭圆的前方边界

CM是沿着侧视图轴线,相对参考中心点的眼椭圆的后方边界

q是切线眼椭圆的百分点

φ是叠加正态分布

为了得出眼椭圆在侧视图中的上下边界,等式A9和A10必须解决CF和CM 的迭代。将等式分解,在等式括号内出现两次的是男(女)的眼睛位置(沿着侧视图轴线)分布上(下)边界。叠加正态分布反映了分布在椭圆上下边界的下方或前方眼睛位置。在等式A9中,假如有1.眼睛位置处于下切线下方的女性比例,2.眼睛位置位于下切线下方的男性比例,然后两个比例以男女性在驾驶人群中的相对比例组合成加权平均值。

最后一步是计算X轴的长度(它是CM与CF的差值)

X轴长=CM-CF 等式A11

A.3.2 Y轴和Z轴的长度——因为身高的不同不会影响到椭圆Y、Z轴的长度,所以他们的计算相对简单。唯一变化的是切线眼椭圆的百分点。顺着这两个轴,眼睛位置的分布是有固定偏差的正态分布。找到轴的端点很简单,大概就是利用转化叠加正态分布来解决排除适当比例人群后的切点。具体见等式A12和A13。

Y轴长=18.34(φ-1(q)- φ-1(`1-q))等式A12

Z轴长=28.39(φ-1(q)- φ-1(`1-q))等式A13

A.4 眼椭圆最终中心位置——眼椭圆X轴前后边界值的计算都是相对于眼椭圆参考中心而言的。边界也许不是围绕参考中心对称的,因此,最终中心位置必须根据等式A14到A16来确定。这些等式将最终的中心定位在顺着使用者中心线,汽车侧视图轴线两切点的中点。

Xc=Xcref+(CF+CM)*cosβ/2 等式A14

Yc=Ycref 等式A15 Zc=Zcref+(CF+CM)*sinβ/2 等式A16

A.5 所选世界人口的眼椭圆——表一中给出的身高值用在此附录中的等式中来建立特殊人群的眼椭圆。警告:使用者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的眼椭圆并未经过视野测试的核实。

表A1:人体测量学(1)

A.5.1 轴长——驾驶员的眼椭圆轴长,适用于男女等比例(50/50),座椅行程大于133mm的情况,见表A2.

95%和99%的眼椭圆能满足多种设计要求。

A.5.2 眼椭圆中心定位——与北美,欧洲人口相比,日本人平均身高较低,所以一般的座椅位置都较高。因为有这些差别所以需要将他们眼椭圆的中心位置进行调整。对日本驾驶员测量可以验证确定椭圆中心位置的等式。

同样,由于北美平均身高比所参考的美国人口身高要高,所以眼睛位置也高,对这类人群也需要一个不同的确定眼椭圆中心位置的等式。

A.5.2.1 在人体测量学基础上的估计———个严格按照人体测量学的方法,根据所求目标人群的平均座椅高度与美国座椅高度的比值来调整眼椭圆中心的Z 坐标值(从R点开始测量)。见如下等式:

Zcref=H8+H30+638*(目标人群平均座椅高度/美国平均座椅高度) 等式A17

调整眼椭圆中心的X值(从R点开始测量)采用等式A5(考虑了目标人群及美国人口的平均身高的差异),见下面的等式:

Xcref=L1-12.5t+[664+0.587(L6)-0.176(H30)]+0.473* 等式A18 (目标人群平均座椅高度-美国人口平均座椅高度)cosβ

表A3给出了椭圆中心相对美国人口眼椭圆中心的调整数值(男女等比例混合),使用了表A1和等式A17和A18的人体测量值。

(1)

附录B

美国成人按照男女等比例(50/50)混合中

95%和99%人群在固定座椅时的眼椭圆

B.1 背景——没有可调的H点或靠背角的固定座椅的眼椭圆。眼椭圆中心的位置可相对固定座椅的H点进行定位。唯一影响固定座椅眼椭圆定位的因素是座椅靠背角,A40.座椅其他调整均认为按照厂商设计说明书上的位置定位。

这类眼椭圆的使用者列在第4部分的表一当中。95%和99%的眼椭圆按照B.1到B.3部分的列表及等式创建。除此比例之外的固定座椅的眼椭圆按照附录C 中的步骤创建。

如果座椅有固定的靠背角,H点可调一定的范围或者座椅H点和靠背角都可调,则没有数据可用来选择或定位一个椭圆。

图B1 固定座椅眼椭圆的侧视图轴线角度及椭圆中心位置

B.2 轴线角度——眼椭圆在正视图和后视图中轴线与汽车轴线平行。

B.2.1 侧视图中轴线的角度——与可调座椅眼椭圆不同,固定座椅最长的轴为Z

轴。Z轴沿着椭圆中心点到H点的连线(称为“H点与眼睛的连线”)向后倾斜。Z轴的角度,取决于座椅靠背角。见等式B1和图B1.

δ=0.719*(A40)-9.6 等式B1

式中:

δ是侧视图中眼椭圆的角度(在垂直高度上相后倾斜)。A40是座椅靠背角。座椅靠背角的尺寸编码取决于乘客座椅的位置。A40-2是第二排乘客座椅,A40-3是第三排座椅(在SAE J1100中有定义)

B.3 轴长——轴长见图B2和表B1

图B2 固定座椅切线眼椭圆—正视图

B.4 椭圆中心位置——等式B2,B3,B4是用来计算眼椭圆中心位置的。中眼点(Ycycl)的位置在与车辆轴线相距W20的座椅中心线上,见图B1.侧视图中椭圆中心位置根据以下等式定位。其中L31为R点的X坐标,H70为R点的Z坐标。

Xc=L31+640sinδ等式B2

Ycycl=W20 等式B3

Zc=H70+640cosδ等式B4 R点坐标编码的选择是根据乘客座椅的位置来定的,例如L31-2,W20-2,H70-2是参照第二排乘客座椅;L31-3,W20-3,H70-3是参照第三排座椅确定的。

B.4.1 左右椭圆中心——左右眼椭圆中心相距65mm,各自距中眼点32.5mm

附录C

适合于所有不同身高及性别比例的固定座椅时的眼椭圆

当使用者与表一中的使用人群不同时,固定座椅时的眼椭圆计算必须按照此附录中的等式计算,因为潜在的身高有区别,性别混合也不一样。

C.1 轴的角度——眼椭圆在俯视图(Z平面)和后视图(X平面)中与车辆轴线平行,但是在侧视图(Y平面)中有一定的角度。

C.1.1 侧视图中眼椭圆的角度——Z轴在垂直方向上的角度,δ,取决于座椅靠背角。见等式C1及图B1.

δ=0.719(A40)-9.6 等式C1

式中:

δ是眼椭圆在侧视图中的角度(在垂直高度方向上向后倾斜),A40为后背角。

C.2 轴长

C.2.1 眼椭圆Z轴的长度——以下所考虑的内容是用来确定Z轴的长度的。

C.2.1.1 男性和女性“H点到眼睛的连线”的距离——这些值由所选男、女的平均身高来计算。

等式C2和C3用来计算“H点到眼睛的连线”的距离。

hM=104.3+0.317SM 等式C2

hF=104.3+0.317SF 等式C3 式中:

SM 和SF分别指男、女的平均身高

hM和 Hf分别是男、女“H点到眼睛的连线”的距离。

C.2.1.2 男、女“H点到眼睛的连线”的标准偏差——根据等式C4和C5来计算“H点到眼睛的连线”长度的标准偏差。“H点到眼睛的连线”距离的平均偏差和标准偏差定义了男、女两个叠加正态分布。这些分布是沿着固定座椅眼椭圆的Z 轴,其具体阐述了驾驶员人体测量影响到固定座椅眼椭圆的定位及其在Z轴上的尺寸的情形。

式中:

sdM,sdF:男女性,顺着眼椭圆Z轴,“H点到眼睛的连线”距离的标准偏差。

,:分别是男女身高的标准偏差

C.2.1.3 眼椭圆Z轴的边界及其长度——步骤和附录A中创建可调座椅眼椭圆的步骤类似。和那个步骤一样,初步的X轴的长度(在这里是Z轴)是通过分布的

上下端点的极限值来确定的。为了计算,等式C6和C7必须解决CF和CM的迭代。1-q=P Mφ((CF-H M)/sd M)+(1-P M) φ((CF-h F)/sd F) 等式C6 q=P Mφ((CM-H M)/sd M)+(1-P M) φ((CM-h F)/sd F) 等式C7

式中:

PM是男性人口比例

CF是顺着Z轴椭圆的下边界

CM是顺着Z轴椭圆的上边界

q是切线眼椭圆的百分点

φ是叠加正态分布

眼椭圆Z轴的长度是H点到眼睛距离上下边界的差值

眼椭圆Z轴的长度=CM-CF 等式C8

C.2.2 眼椭圆X轴的长度——X轴(在侧视图中垂直于Z轴)的长度,取决于H到眼睛的连线相对垂直方向上的角度的变化。侧视图中的角度,δ,是“H点到眼睛连线”角度的平均值。“H点到眼睛连线”角度通常为标准偏差为2.7度的分布。因此边界角度可以通过平均偏差δ、标准偏差2.7的正态分布计算出来。在各个边界角度点处作与“H点到眼睛连线”等长的半径,终点在固定座椅眼椭圆X轴的边界上。在图C1中,用ru和rl来描述半径,它们端点之间的长度就是X轴的长度。这个长度非常接近端点之间弧长,其值为两半径间的弧度与半径(“H点到眼睛连线”的平均值)的乘积。本段所描述的过程用C9算术方程式来表达。

C.2.3 y轴长度――固定座椅下的眼椭圆的y轴与可调座椅眼椭圆相同。顺着Y 轴眼睛位置的分布是一个标准偏差为31.65mm的正态分布,忽略了人体测量学(Roe,1975)。等式C10给出了眼椭圆百分点为q时y轴长的函数式。

Yt=31.65*2φ-1(q) 等式C10

图C1 固定座椅眼椭圆侧视图(X、Z)轴及轴线角度,δ

C.3 中心点位置――固定座椅眼椭圆中心点位置是H点到眼椭圆边界连线两端点的中点。方程式C11到C13给出了在整车坐标系下相对于R点的椭圆中心点的定位。

Xc=(CM+CF)Sinδ/2 等式C11

Yc=0 等式C12

Zc=(CM+CF)cosδ/2 等式C13

方程式C6到C13定义了任何人体在固定座椅时的所有参数。眼椭圆的形状,除了在后倾角度上有些小小的变化外,在所有车中是相同的(同样的人体)。然而可调座椅时的眼椭圆定义时是相对与踏板基准点而言的,固定座椅时的眼椭圆的定义是相对于SgRP而言的。因为H点在座椅和靠背定了的情况下是固定的。(参照附录B)

(完整版)椭圆常见题型总结

椭圆常见题型总结 1、椭圆中的焦点三角形:通常结合定义、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勾股定理来解决; 椭圆 22 2 21(0)x y a b a b +=>>上一点00(,)P x y 和焦点1(,0)c F -,2(,0)c F 为顶点的12PF F ?中,12F PF α=∠,则当P 为短轴端点时α最大,且 ① 122PF PF a +=; ②22 2 12122cos 4c PF PF PF PF α=+-; ③12 121 sin 2PF F S PF PF α?= =2tan 2 b α?(b 短轴长) 2、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直线y kx b =+与椭圆22 221(0)x y a b a b +=>>交于 1122(,),(,)A x y B x y 两点,则12AB x =-=3、椭圆的中点弦:设1122(,),(,)A x y B x y 是椭圆22 221(0)x y a b a b +=>>上不同两点, 00(,)M x y 是线段AB 的中点,可运用点差法可得直线AB 斜率,且20 20 AB b x k a y =-; 4、椭圆的离心率 范围:01e <<,e 越大,椭圆就越扁。 求椭圆离心率时注意运用:c a e = ,222c b a += 5、椭圆的焦半径 若00(,)P x y 是离心率为e 的椭圆22 221(0)x y a b a b +=>>上任一点,焦点 为1(,0)c F -,2(,0)c F ,则焦半径10PF a ex =+,10PF a ex =-; 6、椭圆标准方程的求法 ⑴定义法:根据椭圆定义,确定2 a ,2 b 值,结合焦点位置直接写出椭圆方程; ⑵待定系数法:根据焦点位置设出相应标准方程,根据题中条件解出2 a ,2 b ,从而求出标准方程; ⑶在不知道焦点的情况下可设椭圆方程为221Ax By +=;

椭圆解答题练习含答案

椭圆解答题练习(一)姓名__________2013.11.21 1.如图,椭圆()2 2 :101y C x m m +=<<的左顶点为A ,M 是椭圆C 上异于点A 的任意一点,点P 与点A 关于点M 对称. (Ⅰ)若点P 的坐标为95? ?? ,求m 的值; (Ⅱ)若椭圆C 上存在点M ,使得OP OM ⊥,求m (Ⅰ)解:依题意,M 是线段AP 的中点, 因为(1,0)A - ,9(5P , 所以点M 的坐标为2(,55 .………………2分 由点M 在椭圆C 上, 所以 41212525m +=,………………4分 解得47m =.………………5分 (Ⅱ)解:设00(,)M x y ,则22 001y x m +=,且011x -<<. ①………………6分 因为M 是线段AP 的中点, 所以00(21,2)P x y +.………………7分 因为OP OM ⊥, 所以2000(21)20x x y ++=. ②………………8分 由①,②消去0y ,整理得20020222 x x m x +=-.………………10分 所以001 11624 2(2)82m x x =+≤-++-+,………………12分 当且仅当02x =-时,上式等号成立. 所以m 的取值范围是1(0, 2.………………13分

2.已知椭圆C :22221x y a b +=()0a b >> 的离心率2e =,原点到过点(),0A a ,()0,B b - 的直线的距离是5. (Ⅰ)求椭圆C 的方程; (Ⅱ)若椭圆C 上一动点P ()00,y x 关于直线x y 2=的对称点为()111,y x P ,求2211x y +的取值范围. (Ⅲ)如果直线1(0)y kx k =+≠交椭圆C 于不同的两点E ,F ,且E ,F 都在以B 为圆心的圆上,求k 的值. 解: (Ⅰ)因为2 c a =,222a b c -=, 所以2a b =. ……………………………………3分 因为原点到直线AB : 1x y a b -= 的距离d ==, 解得4a =,2b =. 故所求椭圆C 的方程为2 21164 x y +=. ……………………………………5分 (Ⅱ)因为点()00,P x y 关于直线x y 2=的对称点为()111,y x P , 所以010*******,2.22 y y x x y y x x -??=-?-??++?=??? 解得001435y x x -=,001345 y x y +=. 所以22221100x y x y +=+. ……………………………………7分 因为点()00,P x y 在椭圆C :2 21164 x y +=上, 所以22 22201100344x x y x y +=+=+. 因为044x -≤≤,所以2211416x y ≤+≤. 所以2211x y +的取值范围为[]4,16. ……………………………………9分 (Ⅲ)由题意 22 1,1164 y kx x y =+???+=??消去y ,整理得 22(14)8120k x kx ++-=. 可知0?>. ……………………………………10分 设22(,)E x y ,33(,)F x y ,EF 的中点是(,)M M M x y ,

椭圆题型总结(较难)

椭圆题型总结 一、焦点三角形 1. 设F 1、F2是椭圆12 322 =+y x 的左、右焦点,弦AB 过F 2,求1ABF △的面积的最大值。 (法一)解:如图,设2(0)xF B ααπ∠=<<,22||||AF m BF n ==,, 根据椭圆的定义 ,1||AF m = ,1||BF n =,又12||2F F =,在ΔAF 2F 1和ΔBF 2F 1中应用余弦定理,得 22 22)44cos )44cos m m m n n n αα ?=+-??=++??, ∴m = ,n =∴1 1211 ||||2()sin 22 F AB B A S F F y y m n α?=?-=??+ α= =令sin t α=,所以01t <≤,∴2 1()22t g t t t t = =++在(01],上是增函数 ∴当1t =,即2 πα= 时,max 1()3 g t =,故1ABF △ (法二)解:设AB :x=my+1,与椭圆2x 2+3y 2=6联立,消x 得 (2m 2+3)y 2+4my-4=0 ?∵?AB 过椭圆内定点F2,∴?Δ恒大于0.设A(x 1,y 1),B(x2,y 2),则 ?Δ=48(m2+1) 1ABF S ?=|y 1-y 2| = = 令 t =m 2+1≥1,m 2=t-1, 则1ABF S ?? = ∈[1,+∞) f(t)=144t t ++在t∈[1,+∞)上单调递增,且f(t)∈[9,+∞) ∴?t =1即m=0时,ΔABF 1 注意:上述AB 的设法:x =my+1,方程中的m相当于直线AB 的斜率的倒数,但又包含斜率不存在的情况,即m=0的时候。在直线斜率不等于零时都可以这样设,往往可使消元过程简单化,而且避免了讨论。

椭圆机的训练方法

椭圆机的训练方法 “运动是健康的源泉,也是长寿的秘诀——马约翰” 椭圆机又叫太空漫步机,是一种常见的有氧运动,使用动作类似越野滑雪,它的特点在于对膝关节的冲击力小,使用起来更加安全。椭圆机将心肺训练与上下肢训练相结合,通过科学的锻炼,能够塑造健美的形体,还能够改善心肺功能,提高耐力。 椭圆机训练方法: 高强度高频训练: 时间30分钟:跟随椭圆机的间歇训练程序运动(持续30秒到2分钟)。 若是手动模式,手动增加阻力,强度8到9之间,坡度调整到中低水平,持续1至2分钟。之后降低强度和速度,进入休息训练,强度2至3之间。 重复以上的间歇训练,27分钟过后,用3到5分钟低强度运动进行冷身恢复。 爬坡训练: 时间45分钟 爬坡间歇训练、把们按照时间分别平均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双手摆放在可移动把手的中间位置,专注腰部肌肉锻炼(模拟划船运 动) 第二个阶段:抓住把手用力推拉。在训练的结尾,运动强度需达到8级。在结尾, 若感到吃力,可以稍微前倾,压低身体,完成爬坡。 40分钟过后,用5分钟进行冷身恢复。 爬坡训练: 时间:30分钟 通过调整滑轨城度和阻力来增加运动强度。 5分钟热身之后进行三个15分钟间歇训练。每15分钟训练后,进行2分钟低强度运动,做25个自重深蹲或25组自重弓步再返回椭圆机。 在训练期间每隔5分钟进行强度调整:

1、第个5分钟:低城度低力(5-6) 2、第二个5分钟:中坡度、中阻力(6-7) 3、第三个5分钟:高坡度、高强度(7-8) 注意事项: 1、不要在椭圆机上做向后登的运动,有些人认为向后登能更好的锻炼臀部的肌肉,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不管向前还是向后登,对于椭圆机来说其实都是锻炼腿部,尤其是大腿的,但是向后登,平衡不好控制,容易出现危险,而且向后登膝关节的压力会增大,长期以往对膝关节的韧带和肌腱有不良的影响。 2、在使用的时候脚掌一定要贴在踏板上面,这样才能保证运动时的平稳性,减少没有必要的危险。 3、现在很多椭圆机是可以调节坡度的,对于不同坡度,锻炼的效果也有不同,所以我们有的时候在适应一种坡度的锻炼之后换一个难度高一点的坡度锻炼,会更有挑战性,也能更好的塑造完美身材。 4、结束运动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椭圆机运动是有惯性的,我们不能处于高速运动的时候就突然结束,这样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应该慢慢放缓运动频率等机器慢慢停下来之后再在从椭圆机上下来!

第五章改后 数字摄影测量及其发展

第五章数字摄影测量及其发展 测绘1402班寇浪浪 ※1.摄影测量发展的三个阶段及特点: 模拟摄影测量:利用光学或机械仪器对重叠的像片重建三维几何,测绘地形图。 解析摄影测量:计算机取代光学或机械仪器,解析摄影测量产品是数字地图、数字高程。 数字摄影测量:使用数字影像,利用计算机存储、处理数字影像,输出数字地图、数字高程、数字正摄影像,与遥感和GIS集成。 2.全数字化摄影测量:计算机对数字/数字化影像进行全自动数字处理方法。 1)自动影像匹配与定位(计算机视觉方法):特征提取和影像匹配,空间几何定位, 建立高程和正射影像。 2)自动影像判读(遥感):灰度、特征和纹理等图像理解。 3. 数字摄影测量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自动化测图的研究; 1950年------第一台自动测图仪; 60年代,美国研制自动解析测图仪,由计算机实现数字相关; 1988年,第16届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大会,进入数字摄影测量的迅速发展阶段。 4.获得数字图像的方法: 1)利用数字化扫描仪对像片进行扫描,称为数字化影像。 2)数字摄影机(CCD阵列扫描仪或摄影机)或数码像机获得的数字影像; 3)直接由二维离散数学函数生成数字图像。 5. 影像数字化: 将透明正片或负片放在影像数字化器上,把像片上像点的灰度值用数字形式记录下来。 6.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算法: 代数运算、几何运算、图像变换、图像增强、图像编码、图像复原、模式识别、图像融合 7.影像灰度:(透过率T、不透过率O参看教材P140) 透明像片上影像的灰度值反映像片的透明程度,即透光能力。像点愈黑,透过的光愈少; 当光线全部透过时,透过率为1,影像的灰度为0;当光线透过1%,影像的灰度为2。 航空底片的灰度在0.3---1.8之间。

椭圆的定义与标准方程教案

椭圆地定义与标准方程导学案 题型一、椭圆方程地求法 例1、求适合下列条件地椭圆地标准方程 (1)两个焦点坐标分别是(-4,0)和(4,0),椭圆上一点到两焦点地距离地和等于10; (2)两个焦点地坐标分别是(0,-2)和(0,2),且经过点35-22?? ??? ,; (3)焦点在x 轴上,且经过点(2,0)和点(0,1) 练习:求下列椭圆地方程 (1)焦点分别为(0,-2)和(0,2 ),且经过点 (4; (2 )过点,且与椭圆 22 1259 y x +=有相同地焦点. 变式:求下列椭圆地方程 (1 )经过两点(2 和-1? ? ? ; (2)若方程 22 1925x y m m +=+-表示焦点在x 轴上地椭圆,求实数m 地取值范围. 练习:已知椭圆 22 1102x y m m +=--地焦点在y 轴上,若焦距为4,则m= 题型二、椭圆地定义及其标准方程地应用 例2、已知经过椭圆 22 12516 x y +=地右焦点作垂直于x 轴地直线AB ,交椭圆于A 、B 两点,1F 是椭圆地左焦点. (1)求1AF B ?地周长; (2)如果AB 不垂直于x 轴,1AF B ?地周长有何变化吗?为什么?

练习:如果椭圆 22 110036 x y +=上一点P 到1F 地距离为6,那么2PF = 例3、已知椭圆22 143 x y +=中,点P 是椭圆上一点,1F ,2F 是椭圆地焦点,且12120PF F ? ∠=,求 12PF F ?地面积. 练习: (1)设1F ,2F 是椭圆()2 2 2:101y E x b b +=<<地 左、右焦点,过1F 地直线l 与E 交与A 、B 两点,且2AF ,AB ,2BF 成等差数列,则AB = (2)椭圆22 192 x y +=地焦点为1F ,2F ,点P 在椭圆上,若14PF =,则12F PF ∠地大小是 题型三、与椭圆有关地轨迹方程 例4、在圆2 2 4x y +=上任取一点P ,过点P 作x 轴地垂线段PD ,D 为垂足.当P 在圆上运动时,求线段PD 地中点M 地轨迹方程. 变式:设点A 、B 地坐标分别为(-5,0)和(5,0)直线AM ,BM 相交于点M ,且它们地斜率之积是4 9 -,求点M 地轨迹方程.

椭圆常见题型总结

椭圆常见题型总结 1椭圆中的焦点三角形: 通常结合定义、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勾股定理来解决; 0)上一点P(x 0, y 0)和焦点F i ( c,0) , F 2(C ,0)为顶点的 ① PF [ PF 2 2a ; 人任孑),B(X 2, y 2)两点,贝U AB| J i|x 1 x 2| J ik 2J (x 1 X 2)24x 1x 2 2 2 3、椭圆的中点弦: 设A(X i , yj, B(X 2,y 2)是椭圆 务% 1(a b 0)上不同两点, a b M(x °,y °)是线段AB 的中点,可运用 点差法可得直线 AB 斜率,且k AB 4、椭圆的离心率 求椭圆离心率时注意运用: e C , a 2 b 2 C 2 a 2 2 若P(x 0, y 0)是离心率为e 的椭圆^2 1(a a b 椭圆 x 2 y2 !(a b a b PF i F 2 中,F 1PF 2 ,则当P 为短轴端点时 最大,且 ②4C 2 2 PF i 2 PF 2 2 PF 1 PF 2 COS ③ S PF 1F 2 1 1|PF i |PF 2 sin 2 =b tan ( b 短轴长) 2 2、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y 2 kx b 与椭圆笃 a 2 b 1(a b 0)交于 b 2X o ; ~2~ ; a y 。 范围:0 e 1, e 越大,椭圆就越扁。 5、椭圆的焦半径 b 0)上任一点,焦点

为 F i ( c,0) , F 2C O ),则焦半径 PF i a ex o , PR a ex o ; 6、椭圆标准方程的求法 ⑴定义法:根据椭圆定义,确定 a 2, b 2值,结合焦点位置直接写出椭圆方程; ⑵待定系数法:根据焦点位置设出相应标准方程,根据题中条件解出 准方程; ⑶在不知道焦点的情况下可设椭圆方程为 Ax 2 By 2 1; 椭圆方程的常见题型 2 x 2、已知x 轴上一定点 A (1,0),Q 为椭圆 y 2 1上的动点,贝U AQ 中点M 的轨迹方程 4 的轨迹方程是( ) 2 x 2 “ C y 1 4 6、设一动点P 到直线x 3的距离与它到点 A (1,0)的距离之比为-.3,则动点P 的轨迹方 2 2 a , b ,从而求出标 1、点P 到定点F (4,0)的距离和它到定直线 10的距离之比为 1:2,则点P 的轨迹方程 3、平面内一点 M 到两定点F 2(0, 5)、F 2(0,5)的距离之和为 10,则M 的轨迹为( A 椭圆 B 圆 4、经过点(2, 3)且与椭圆9x 2 4y 2 2 2 2 2 A 乞匕1 B x L 1 15 10 10 15 C 直线 D 线段 36有共冋焦点的椭圆为 ( ) 2 2 2 2 C0匕1 x D — 工1 5 10 10 5 2 2 5、已知圆x y 1,从这个圆上任意一点 P 向y 轴做垂线段 PR ,则线段PR 的中点M A 4x 2 y 2 1 B x 2 4y 2 1

椭圆定义、标准方程及性质(一)

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及性质(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椭圆的焦距() A.2 B. C. D. 2、是定点,,动点M满足,则点M的轨迹是() A.椭圆 B.圆 C.线段 D.直线 3、若椭圆的两个焦点分别为,且椭圆过点则椭圆的方程为()A. B. C. D. 4、方程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则k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0,1) 5、过椭圆的一个焦点的直线与椭圆交于A、B两点,则A、B与椭圆的另一焦点构成的周长是() A. B.2 C. D.1 6、已知椭圆的对称轴是坐标轴,离心率为,长轴长为12,则椭圆方程为() A.或 B. C.或 D. 7、已知,则曲线有() A.相同的短轴 B.相同的焦点 C.相同的离心率 D.相同的长轴 8、椭圆的焦点,P为椭圆上的一点,已知,则的面积为() A.9 B.12 C.10 D.8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9、椭圆的离心率为,则= . 10、设是椭圆上的一点,是椭圆的两个焦点,则*的最大值为 . 11、椭圆的焦点分别是,点在椭圆上.如果线段的中点在轴上,那么是倍. 12、已知圆及点,为圆上一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于,则点的轨迹方程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3、如果点在运动的过程中,总满足关系式,点的轨迹是什么曲线?写出它的方程.

14、点到定点的距离和它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求点的轨迹方程,并指出轨迹是什么图形. 15、已知点是椭圆上的一点,且以点及焦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1,求点的坐标.

椭圆练习题(经典归纳)

初步圆锥曲线 感受:已知圆O 以坐标原点为圆心且过点1 3, 22?? ? ??? ,,M N 为平面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已知N 的坐标为30,3? ? - ? ??? ,过N 作直线交圆于,A B 两点 (1)求圆O 的方程; (2)求ABM ?面积的取值范围 二. 曲线方程和方程曲线 (1)曲线上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 (2)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上. 三. 轨迹方程 例题:教材P .37 A 组.T3 T4 B 组 T2 练习1.设一动点P 到直线:3l x =的距离到它到点()1,0A 的距离之比为3 3 ,则动点P 的轨迹方程是____ 练习2.已知两定点的坐标分别为()()1,0,2,0A B -,动点满足条件2MBA MAB ∠=∠,则动点M 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___ 总结:求点轨迹方程的步骤: (1)建立直角坐标系 (2)设点:将所求点坐标设为(),x y ,同时将其他相关点坐标化(未知的暂用参数表示) (3)列式:从已知条件中发掘,x y 的关系,列出方程 (4)化简:将方程进行变形化简,并求出,x y 的范围 四. 设直线方程 设直线方程:若直线方程未给出,应先假设. (1)若已知直线过点00(,)x y ,则假设方程为00()y y k x x -=-; (2)若已知直线恒过y 轴上一点()t ,0,则假设方程为t kx y +=; (3)若仅仅知道是直线,则假设方程为b kx y += 【注】以上三种假设方式都要注意斜率是否存在的讨论;

(4)若已知直线恒过x 轴上一点(,0)t ,且水平线不满足条件(斜率为0),可以假设 直线为x my t =+。【反斜截式,1 m k = 】不含垂直于y 轴的情况(水平线) 例题:圆C 的方程为:.0222=-+y x (1)若直线过点)(4,0且与圆C 相交于A,B 两点,且2=AB ,求直线方程. (2)若直线过点)(3,1且与圆C 相切,求直线方程. (3)若直线过点) (0,4且与圆C 相切,求直线方程. 附加:4)4(3:22=-+-y x C )(. 若直线过点)(0,1且与圆C 相交于P 、Q 两点,求CPQ S ?最大时的直线方程. 椭 圆 1、椭圆概念 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2a (大于21||F F )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c 2叫椭圆的焦距。若M 为椭圆上任意一点,则有 21||||2MF MF a +=. 注意:212F F a >表示椭圆;212F F a =表示线段21F F ;212F F a <没有轨迹; 2、椭圆标准方程 椭圆方程为12 2 222=-+c a y a x ,设2 2c a b -=,则化为()012222>>=+b a b y a x 这就是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的标准方程,这里焦点分别是1F ()0,c -,2F ()0,c ,且22c a b -=. 类比:写出焦点在y 轴上,中心在原点的椭圆的 标准方程()22 2210y x a b a b +=>>. 椭圆标准方程:22 221x y a b +=(0a b >>)(焦点在x 轴上) 或122 22=+b x a y (0a b >>)(焦点在y 轴上)。 注:(1)以上方程中,a b 的大小0a b >>,其中222b a c =-; (2)要分清焦点的位置,只要看2x 和2y 的分母的大小,“谁大焦点在谁上”

椭圆机使用说明

椭圆机TR10E4使用说明 一、按键功能 1.MODE(模式选择键) a.压这个按键可以选择--小时、分钟、年份、月份、日期进行设定。 b.压这个按键可以选择--运动时间、距离、卡路里、目标心跳值进行预设。 c.压这个按键可以确认选择各种不同的功能数值,显示在主屏幕上。或确认各种数值输入。 d.压这个按键可以确认--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的数值输入。 e.压住此按键两秒钟可对电子表进行重开机并进入当下数据(日历和时钟)的调整模式。(当使用者重新安装电池,所有的数据将自动归零,需重新设定当下数据) 2.SET(设定键) a.压这个按键可以设定--小时、分钟、年份、月份、日期的数值。 b.压这个按键可以进行预设运动目标的输入:运动时间、距离、卡路里、目标心跳值。使用者可按住此键,用以加快数值的输入(注意:必须是在机器停止的模式下) c.压这个按键可以输入个人数据:性别、年龄、身高、体重。 3.RESET(重新设置键) a.当在进行数值设定状态下,压这个按键可以重新设定数值。 b.压住此按键两秒钟可对电子表进行重开机并进入当下数据(日历和时钟)的调整模式。(当使用者重新安装电池,所有的数据将自动归零,需重新设定当下数据) 4.BODY FAT(测体脂肪率键) 压这个按键进入体脂肪量测模式,然后压MODE键,选择个人数据: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进行设定。完成设定后,再压此按键一次,进行体脂肪率及身体品质指数量测。(注意:必须是在机器停止的模式下进行量测) 5.RECOVERY(心率回复测试键) a.当有心跳数值讯号输入时,压这个按键以执行心率回复测试功能。量测完毕后可压任何按键回到主屏幕。 二、功能显示说明: 1.SCAN-自动扫描 自动将所有的功能:RPM-SPEED-TIME-DISTANCE-CALORIES-PULSE回圈显示于主屏幕上,每一功能显示停留6秒钟。 2、TIME-运动时间 累积计算运动时间,正数时间自00::00到99:59。使用者可利用MODE&SET 按键预设目标运动时间。每按一次SET键,就增加设定值一分钟。当有设定运动目标值时,计数方式为倒数。 3、RPM-每分钟转速 显示每分钟转速。每分钟转速(ROM)和运动的速度(SPEED)的数值,在开始运动后,会每六秒交替显示在左下角的视窗里。 4、SPEED-运动的速度 显示使用者目前运动所达到的速度。时速显示最大值为99。9公里(K)或英哩(M)

椭圆的标准方程与性质

椭圆的标准方程与性质 教学目标: 1 了解椭圆的实际背景,了解椭圆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2 掌握椭圆的定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及简单几何性质. 高考相关点: 在高考中所占分数:13分 考查出题方式:解答题的形式,而且考查方式很固定,涉及到的知识点有:求曲线方程,弦长,面积,对称关系,围问题,存在性问题。 涉及到的基础知识 1.引入椭圆的定义 在平面与两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2c)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集合P={M||MF1|+|MF2|=2a},|F1F2|=2c,其中a>0,c>0,且a,c为常数: 有以下3种情况 (1)若a>c,则集合P为椭圆; (2)若a=c,则集合P为线段; (3)若a<c,则集合P为空集. 2.椭圆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

题型总结 类型一椭圆的定义及其应用 例1:如图所示,一圆形纸片的圆心为O,F是圆一定点,M是圆周上一动点,把纸片折叠使M与F重合,然后抹平纸片,折痕为CD,设CD与OM交于点P,则点P的轨迹是( )

A .椭圆 B .双曲线 C .抛物线 D .圆 【解析】根据CD 是线段MF 的垂直平分线.可推断出 ,进而可以知道结果为定值,进而根据椭圆的定义推断出点P 的轨迹 【答案】根据题意知,CD 是线段MF 的垂直平分线. , (定值),又显然 , 根据椭圆的定义可推断 出点P 轨迹是以F 、O 两点为焦点的椭圆.所以A 选项是正确的 练习1:已知F 1,F 2是椭圆C :22 221x y a b +=(a >b >0)的两个焦点,P 为椭圆 C 上的一点,且 PF → 1⊥2PF ,若△PF 1F 2的面积为9,则b =________. 【解析】由题意的面积 ∴ 故答案为: 【答案】3 练习2:已知F 1,F 2是椭圆x 216+y 2 9=1的两焦点,过点F2的直线交椭圆于A ,B 两点,在△AF 1B 中,若有两边之和是10,则第三边的长度为( ) A .6 B .5 C .4 D .3 【解析】由椭圆方程知,椭圆的长轴 ,则 周长为16,故第三 边长为6.所以正确答案为A. 【答案】A 类型二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例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椭圆C 的中心为原点,焦点F 1,F 2在x 轴上,离心率为 2 2 .过F 1的直线l 交C 于A ,B 两点,且△ABF 2的周长为16,那么椭圆C 的方程为________. 【解析】设椭圆方程为x 2a 2+y 2 b 2=1(a >b >0), 由e =22,知c a =22,故b 2a 2=1 2 .

好用的高中数学椭圆解题方法

一些好用的高中数学椭圆解题方法 一、设点或直线 做题一般都需要设点的坐标或直线方程,其中点或直线的设法有很多种。其中点可以设为 , 等,如果是在椭圆 上的点,还可以设为 。一般来说,如果题目中只涉及到唯一一个椭圆上的的动点,这个点可以设为 。还要注意的是,很多点的坐标都是设而不求的。对于一条直线,如果过定点 并且不与y轴平行,可以设点斜式 ,如果不与x轴平行,可以设 ,如果只是过定点,可以设参数方程 ,其中α是直线的倾斜角。一般题目中涉及到唯一动直线时可以设直线的参数方程。二、转化条件 有的时候题目给的条件是不能直接用或直接用起来不方便的,这时候就需要将这些条件转化一下。对于一道题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如果转化得巧,可以极降低运算量。比如点在圆上可以转化为向量点乘得零,三点共线可以转化成两个向量平行,某个角的角平分线是一条水平或竖直直线则这个角的两条边斜率和是零。 有的题目可能不需要转化直接带入条件解题即可,有的题目给的条件可能有多种转化方式,这时候最好先别急着做题,多想几种转化方法,估计一下哪种方法更简单。 三、代数运算 转化完条件就剩算数了。很多题目都要将直线与椭圆联立以便使用一元二次方程的韦达定理,但要注意并不是所有题目都是这样。有的题目可能需要算弦长,可以用弦长公式 ,设参数方程时,弦长公式可以简化为 解析几何中有时要求面积,如果O是坐标原点,椭圆上两点A、B坐标分别为 和 ,AB与x轴交于D,则

(d是点O到AB的距离;第三个公式是我自己推的,教材上没有,解答题慎用)。 解析几何中很多题都有动点或动直线。如果题目只涉及到一个动点时,可以考虑用参数设点。若是只涉及一个过定点的动直线,题目中又涉及到求长度面积之类的东西,这时设直线的参数方程会简单一些。 在解析几何中还有一种方法叫点差法,设椭圆上两个点的坐标,将两点在椭圆上的方程相减,整理即可得到这两点的中点的横纵坐标与这两点连线的斜率的关系式。 四、能力要求 做解析几何题,首先对人的耐心与信心是一种考验。在做题过程中可能遇到会一大长串的式子要化简,这时候,只要你方向没错,坚持算下去肯定能看到最终的结果。另外运算速度和准确率也是很重要的,在真正考试的时候肯定不像平时做题的时候能容你慢慢做题,因此需要有一定的做题速度,在做题的时候运算准确也是必须要保证的,因为一旦算错数,就很可能功亏一篑。 五、理论拓展 这一部分主要说一些对做题有帮助的公式、定理、推论等容 关于直线: 1、将直线的两点式整理后,可以得到这个方程: 。据此可以直接写出过 和 两点的直线,至于这两点连线是否与x轴垂直,是否与y轴垂直都没有关系。对于一些坐标很复杂的点,可以直接代入这个方程便捷的得到过两点的直线。 2、直线一般式Ax+By+C=0表示的这条直线和向量(A,B)垂直;过定点 的直线的一般式可以写为 。根据这两条推论可以快速地写出两点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 关于椭圆: 3、椭圆 的焦点弦弦长为 (其中α是直线的倾斜角,k是l的斜率)。右焦点的焦点弦中点坐标为 ,将横纵坐标都取相反数可得左焦点弦的中点坐标。 4、根据椭圆的第二定义,椭圆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与到同一侧的准线的距离之商等于椭圆的离心率。椭圆 的准线是

椭圆综合专题整理(供参考)

椭 圆专题总结 一、直线与椭圆问题的常规解题方法: 1.设直线与方程; (提醒:①设直线时分斜率存在与不-存在;②设为y=kx+b 与x=my+n 的区别) 2.设交点坐标;(提醒:之所以要设是因为不去求出它,即“设而不求”) 3.联立方程组; 4.消元韦达定理;(提醒:抛物线时经常是把抛物线方程代入直线方程反而简单) 5.根据条件重转化;常有以下类型: ①“以弦AB 为直径的圆过点0”(提醒:需讨论K 是否存在) ②“点在圆内、圆上、圆外问题” ?“直角、锐角、钝角问题” ?“向量的数量积大于、等于、小于0问题” ?12120x x y y +>>0; ③“等角、角平分、角互补问题” ?斜率关系(120K K +=或12K K =); ④“共线问题” (如:AQ QB λ= ?数的角度:坐标表示法;形的角度:距离转化法); (如:A 、O 、B 三点共线?直线OA 与OB 斜率相等); ⑤“点、线对称问题” ?坐标与斜率关系; ⑥“弦长、面积问题”?转化为坐标与弦长公式问题(提醒:注意两个面积公式 的 合理选择); 6.化简与计算; 7.细节问题不忽略;

①判别式是否已经考虑;②抛物线、双曲线问题中二次项系数是否会出现0. 二、基本解题思想: 1、“常规求值”问题:需要找等式,“求范围”问题需要找不等式; 2、“是否存在”问题:当作存在去求,若不存在则计算时自然会无解; 3、证明定值问题的方法:⑴常把变动的元素用参数表示出来,然后证明计算结果与参数无 关;⑵也可先在特殊条件下求出定值,再给出一般的证明。 4、处理定点问题的方法:⑴常把方程中参数的同次项集在一起,并令各项的系数为零,求 出定点;⑵也可先取参数的特殊值探求定点,然后给出证明, 5、求最值问题时:将对象表示为变量的函数,几何法、配方法(转化为二次函数的最值)、 三角代换法(转化为三角函数的最值)、利用切线的方法、利用均值不等式的方法等再解决; 6、转化思想:有些题思路易成,但难以实施。这就要优化方法,才能使计算具有可行性, 关键是积累“转化”的经验; 椭圆中的定值、定点问题 一、常见基本题型: 在几何问题中,有些几何量和参数无关,这就构成定值问题,解决这类问题常通过取参数和特殊值来确定“定值”是多少,或者将该问题涉及的几何式转化为代数式或三角式,证明该式是恒定的。 (1)直线恒过定点问题 1、已知点00(,)P x y 是椭圆2 2:12 x E y +=上任意一点,直线l 的方程为0012 x x y y +=,直线0l 过P 点与直线l 垂直,点M (-1,0)关于直线0l 的对称点为N ,直线PN 恒过一定点G ,求点G 的坐标。

问答题(船长班)

第一篇基础知识 (部分题给出答题要点) 第二章海图 1.试述海图局部比例尺和普通比例尺(基准比例尺)的概念。(27、28页) 答:海图局部比例尺:设A为地面上的任意一点,在它的每个方向上有线段AB,如果将它投影到地图上去,变成图上线段ab, 则该地图在A点这个方向的局部比例尺(C)为: 普通比例尺(基准比例尺):一般地图上所注明的比例尺,称为普通比例尺或基准比例尺。它可能是图上各个局部比例尺的平均值,或者是图上某点或某线的局部比例尺。航海上,有时为了便于几张海图联合起来使用,常取某点或某线的局部比例尺,作为几张图共同的基准比例尺,此时,上述基准点或基准线可能不在某张图的覆盖范围内。 2.什么是海图的极限精度?试述海图比例尺与海图极限精度的关系。 海图的极限精度:海图上0.1mm所代表的实地水平长度叫做比例尺的精度,或叫做海图的极限精度 海图比例尺决定海图的精度,人眼只能够分辨清楚图上大于0.1mm间距的两个点,因此当比例尺很小时,能够分辨出的图上最小距离所代表的实际距离也就越大,海图的精度也就越差。当比例尺大时,能够分辨出的图上最小距离所代表的实际距离也就越小,海图的精度也就越高。 3.在航行中为什么要选用大比例尺海图? 答:海图比例尺越大,海图作业的作图精度就越高,比例尺越大,图上所绘制的资料就越详细、准确,海图的可靠性程度就越高。 4.请解释英版海图图式“PA”、“PD”、“ED”、“SD”、“Rep”的含义。 5.试述海图上底质的注记顺序。 6.试说明海图上各种礁石的含义。 7水上航标怎样进行识别? 8.灯标的基本灯质有哪几种? 9试述明礁、干出礁、适淹礁、暗礁的区别 10、试述墨卡托海图上比例尺有何特征? 第二篇船舶定位 第三章船位误差理论 1.什么叫位置线?它有何特性? 答:当驾驶员测量某物标的参数(如方位、距离、某两物标的方位差和距离差等)得到一观测值,并在海图上画出符合该观测值的点的轨迹,称为船舶的位置线。 船舶位置线理论上具有如下特性: 1)时间性:位置线和观测时间是对应的,即运动的船舶在不同时刻具有不同的位置线; 2)绝对性:在位置线上的所有的点都必然符合同一观测值,反之亦然。

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设计

课题:§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 鹿城中学田光海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对象:高中二年级学生 2.学科:数学 3.课时:2课时 4.教学内容:高中新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选修1-1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二.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圆锥曲线的第一课时,它是继学生学习了直线和圆的方程,对曲线和方程的概念有了一些了解,对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坐标法研究曲线。椭圆的学习可以为后面研究双曲线、抛物线提供基本模式和理论基础。因此这节课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1. 教法分析 结合生活经验观察发现、启发引导、探究合作。在学生的生活体验、直观感知、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步建构概念,为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打下基础。利用多媒体课件,精心构建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平台,启发引导学生观察,想象,思考,实践,从而发现规律、突破学生认知上的困难,让学生体验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获得知识,体验成功。主要采用探究实践、启发与讲练相结合。 2. 学法分析

从知识上看,学生已掌握了一些椭圆图形的实物与实例,对曲线和方程的概念有了一些了解,对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 从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看,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事物的能力,积累了一些研究问题的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语言转换能力。 从学生的学习心理上看,学生头脑中虽有一些椭圆的实物实例,但并没有上升为“概念”的水平,如何给椭圆以数学描述? 如何“定性”“定量”地描述椭圆是学生关注的问题,也是学习的重点问题。他们渴望将感性认识理性化,渴望通过自己动手作图、观察来辨析和完善概念,通过对比产生顿悟,渴望获得这种学习的积极心向是学生学好本节课的情感基础。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椭圆的定义;理解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掌握椭圆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会运用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椭圆模型的过程,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类比、概括能力;通过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进一步掌握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坐标法,并渗透数形结合、等价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堂活动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椭圆练习题(经典归纳)

椭圆练习题(经典归纳)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DQTY-KII

初步圆锥曲线 感受:已知圆O 以坐标原点为圆心且过点12? ?? ,,M N 为平面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已知N 的坐 标为0,? ?? ,过N 作直线交圆于,A B 两点 (1)求圆O 的方程; (2)求ABM ?面积的取值范围 二. 曲线方程和方程曲线 (1)曲线上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 (2)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上. 三. 轨迹方程 例题:教材 A 组.T3 T4 B 组 T2 练习1.设一动点P 到直线:3l x =的距离到它到点()1,0A 的距离之比为3 ,则动点P 的轨迹方程是____ 练习2.已知两定点的坐标分别为()()1,0,2,0A B -,动点满足条件2MBA MAB ∠=∠,则动点M 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___ 总结:求点轨迹方程的步骤: (1)建立直角坐标系 (2)设点:将所求点坐标设为(),x y ,同时将其他相关点坐标化(未知的暂用参数表示) (3)列式:从已知条件中发掘,x y 的关系,列出方程 (4)化简:将方程进行变形化简,并求出,x y 的范围 四. 设直线方程 设直线方程:若直线方程未给出,应先假设. (1)若已知直线过点00(,)x y ,则假设方程为00()y y k x x ; (2)若已知直线恒过y 轴上一点()t ,0,则假设方程为t kx y +=; (3)若仅仅知道是直线,则假设方程为b kx y += 【注】以上三种假设方式都要注意斜率是否存在的讨论; (4)若已知直线恒过x 轴上一点(,0)t ,且水平线不满足条件(斜率为0),可以假设

《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设计

课题:§ 2.1.1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 鹿城中学田光海 一、教案背景: 1. 面向对象:高中二年级学生 2. 学科:数学 3. 课时:2课时 4. 教学内容:高中新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选修1-1 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 2.1.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圆锥曲线的第一课时,它是继学生学习了直线和圆的方程,对曲线和方程的概念有了一些了解,对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坐标法研究曲线。椭圆的学习可以为后面研究双曲线、抛物线提供基本模式和理论基础。因此这节课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1. 教法分析 结合生活经验观察发现、启发引导、探究合作。在学生的生活体验、直观感知、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步建构概念,为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打下基础。利用多媒体课件,精心构建学生自主 探究的教学平台,启发引导学生观察,想象,思考,实践,从而发现规律、突破学生认知上的困难,让学生体验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获得知识, 体验成功。主要采用探究实践、启发与讲练相结合。 2. 学法分析

从知识上看,学生已掌握了一些椭圆图形的实物与实例,对曲线和方程的概念有了一些了解,对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 从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看,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事物的能力,积累了一些研究问题的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语言转换能力。 从学生的学习心理上看,学生头脑中虽有一些椭圆的实物实例, 但并没有上升为“概念”的水平,如何给椭圆以数学描述?如何“定性”“定量”地描述椭圆是学生关注的问题,也是学习的重点问题。 他们渴望将感性认识理性化,渴望通过自己动手作图、观察来辨析和完善概念,通过对比产生顿悟,渴望获得这种学习的积极心向是学生学好本节课的情感基础。 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椭圆的定义;理解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掌握椭圆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会运用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椭圆模型的过程,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类比、概括能力;通过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进一步掌握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坐标法,并渗透数形结 合、等价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堂活动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 兴趣,提咼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2014年高考椭圆综合题做题技巧与方法总结

2014年高考椭圆综合题做题技巧与方法总结 知识点梳理: 1. 椭圆定义: (1)第一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21F F 、的距离之和为常数|)|2(222F F a a >的动点P 的轨迹叫椭圆,其中两个定点21F F 、叫椭圆的焦点. 当21212F F a PF PF >=+时, P 的轨迹为椭圆 ; ; 当21212F F a PF PF <=+时, P 的轨迹不存在; 当21212F F a PF PF ==+时, P 的轨迹为 以21F F 、为端点的线段 (2)椭圆的第二定义:平面内到定点F 与定直线l (定点F 不在定直线l 上)的距离之比是常数e (10<>=+b a b y a x )0(12 22 2>>=+b a b x a y 性 质 参数关系 222c b a += 焦点 )0,(),0,(c c - ),0(),,0(c c - 焦距 c 2 范围 b y a x ≤≤||,|| b x a y ≤≤||,|| 顶点 ),0(),,0(),0,(),0,(b b a a -- )0,(),0,(),,0(),,0(b b a a -- 对称性 关于x 轴、y 轴和原点对称 离心率 )1,0(∈=a c e

准线 c a x 2 ±= c a y 2 ±= 考点1 椭圆定义及标准方程 题型1:椭圆定义的运用 [例1 ] 椭圆有这样的光学性质:从椭圆的一个焦点出发的光线,经椭圆反射后,反射光线经过椭圆的另一个焦点,今有一个水平放置的椭圆形台球盘,点A 、B 是它的焦点,长轴长为2a ,焦距为2c ,静放在点A 的小球(小球的半径不计),从点A 沿直线出发,经椭圆壁反弹后第一次回到点A 时,小球经过的路程是 A .4a B .2(a -c) C .2(a+c) D .以上答案均有可能 [解析]按小球的运行路径分三种情况: (1)A C A --,此时小球经过的路程为2(a -c); (2)A B D B A ----, 此时小球经过的路程为2(a+c); (3)A Q B P A ----此时小球经过的路程为4a,故选D 总结:考虑小球的运行路径要全面 练习 1.短轴长为5,离心率3 2 = e 的椭圆两焦点为F 1,F 2,过F 1作直线交椭圆于A 、B 两点,则△ABF 2的周长为 ( ) A.3 B.6 C.12 D.24 [解析]C. 长半轴a=3,△ABF 2的周长为4a=12 2.已知P 为椭圆22 12516 x y +=上的一点,,M N 分别为圆22(3)1x y ++=和圆 22(3)4x y -+=上的点,则PM PN +的最小值为( ) A . 5 B . 7 C .13 D . 15 [解析]B. 两圆心C 、D 恰为椭圆的焦点,10||||=+∴ PD PC ,PM PN +的最小值为10-1-2=7 题型2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例2 ]设椭圆的中心在原点,坐标轴为对称轴,一个焦点与短轴两端点的连线互相垂直,且此焦点与长轴上较近的端点距离为24-4,求此椭圆方程. 【解题思路】将题中所给条件用关于参数c b a ,,的式子“描述”出来 [解析]设椭圆的方程为122 22=+b y a x 或)0(12222>>=+b a a y b x , O x y D P A B C Q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