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适应网格变形的图像编辑算法

基于自适应网格变形的图像编辑算法
基于自适应网格变形的图像编辑算法

软件学报 ISSN 1000-9825, CODEN RUXUEW Journal of Software,2012,23(5):1325?1334 [doi: 10.3724/SP.J.1001.2012.03998]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版权所有 .
E-mail: jos@https://www.360docs.net/doc/794835161.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794835161.html, Tel/Fax: +86-10-62562563
基于自适应网格变形的图像编辑算法
金 勇, 吴庆标+, 刘利刚
(浙江大学 数学系 ,浙江 杭州 310027)
?
Image Editing Algorithms Based on Adaptive Mesh Deformation
JIN Yong, WU Qing-Biao+, LIU Li-Gang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7, China)
+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qbwu@https://www.360docs.net/doc/794835161.html,
Jin Y, Wu QB, Liu LG. Image editing algorithms based on adaptive mesh deformation. Journal of Software, 2012,23(5):1325?1334. https://www.360docs.net/doc/794835161.html,/1000-9825/3998.htm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a generic framework for manipulating the images based on adaptive mesh
deformation, which allows users to move, scale, rotate, and deform the salient objects in the image and retarget the image into other regions with arbitrary boundary shapes. The image is embedded into a triangular mesh and the manipulation is formulized into a quadratic energy minimization problem. The triangles corresponding to the salient objects are constrained by specific transformations with respect to the deformation types of the objects such as translation, scaling, or rotation etc. The solution to the energy optimization can be obtained by solving one or several sparse linear system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is effective, robust, and efficient and can be integrated into other image processing tools. Key words: 摘 要: adaptive mesh; image editing; image retargeting; rigid transformation; energy optimization
提出一套基于自适应网格变形的图像编辑算法框架,包括图像中特征物的平移、旋转和变形,以及保持特
征物的任意几何边界图像适应.该算法将图像表示为基于图像特征的自适应三角网格,由此将图像编辑问题转换为 带约束的网格变形问题.网格变形由一个二次型能量函数所控制,特征物的平移、旋转和变形可以表述为该能量优 化问题的约束;代表特征物的三角网格在网格变形过程中只允许发生刚性变换.该能量优化问题的全局最优解可以 通过求解 1 个或多个稀疏方程组得到.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效果理想、鲁棒性好、运行效率高,可以有效地应用于 图像处理软件中. 关键词: 自适应网格;图像编辑;图像适应;刚性变换;能量优化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法分类号: TP391
图像编辑一直是图像处理中的基本问题,包括图像特征物的平移、 旋转和变形以及保持特征物的任意几何 边界图像适应 . 图像特征物的平移、旋转和变形在平面动画以及图像渐变中有着一系列的应用 ;图像适应是指 将图像映射到任意几何边界而同时保护图像特征物体的问题 . 图像适应广泛应用于艺术设计系统中 , 同时是三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0871178, 6107007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2011CB302400, 2011JB105000); 国家 收稿时间 : 2010-08-18; 定稿时间 : 2011-01-31
科技重大专项 (2009ZX07424-00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2010QNA3039)

1326
Journal of Software 软件学报 Vol.23, No.5, May 2012
维造型系统中复杂边界纹理映射的有效工具. 图像编辑问题的关键在于操纵图像以达到各自目标的同时尽可能地保持住图像中的特征物 , 作为补偿 ,允 许其他图像区域发生更多的变形或扭曲.用户可以控制图像特征物的目标位置、旋转角度、控制点的拖拽位置 以及图像边界的变形,由此计算出符合用户交互操作而同时图像特征物在视觉上有较少人工痕迹的目标图像. 散乱点插值方法(scattered data interpolation)一直是过去图像编辑问题的热门方法.此类方法通过选取若干 锚点以及设定控制顶点的目标坐标来操纵图像变形 , 目标图像由选取的全局函数插值得到 .Ruprecht 等人 [1] 使 用径向基函数以及局部有界的径向基函数作为插值函数 ;Arad 等人 [2]使用高次基函数作为插值函数 .由于散乱 点插值方法大多使用基于像素点的显式计算方法 ,所以运行效率较高 ,但是应用局限于图像局部变形操作 , 且此 类方法并不考虑特征物的保护. Seam Carving 方法由 Avidan 等人[3]于 2007 年提出,Seam 为一条从图像边界一端到另一端的当前显著度最 低的八联通折线,通过迭代地去除 Seam,达到将图像调整到目标尺寸并且保护图像特征物的目的.Rubinstein 等 人 [4] 随后使用前向能量改进了 Seam 的选取方法 , 使得目标图像在调整尺寸后有更好的连续性 .Rubinstein 等 人 [5] 进而提出同时使用不同的尺寸调整方法处理图像适应问题 , 以减少原始图像与目标图像的差异性 .Seam Carving 方法适用于特征物不突出或者多个特征物的图像 , 其结果非常依赖 Seam 选取的可靠性 , 容易丢失特 征物. 网格变形方法 (mesh deformation)使用四边形网格或三角网格表述图片 ,在图像编辑中被广泛采用 .Lee 等 人[6]尝试采用双变量三次样条以控制网格变形,得到 C2 连续的图像变形结果;Beier 等人[7]允许用户使用直线交 互变形目标;Igarashi 等人[8]提出使用三角网格表述图像的特征物,在变形过程中,代表特征物的三角形尽可能地 只允许发生刚性变换 ;类似地 ,Schaefer 等人[9]采用移动最小二乘法来控制表述图像的正方形网格的变形.Karni 等人[10]定义变形能量以控制图像变形和图像适应,使用局部/全局的方法求解能量极小问题.Gal 等人[11]提出一 种保持特征物的图像任意几何边界适应方法 . 时健等人 [12] 提出一种三角网格参数化的方处理图像适应问题的 方法 ;Jin 等人 [13] 提出了以非均匀缩放控制三角形网格变形处理图像适应问题 , 并且解决了目标图像重叠的问 题 .使用网格来操纵图像变形和图像适应 ,具有高效、易于操作的优点 .然而现有算法很少考虑网格变形的连续 性,会产生一些目标图像的明显不连续的人工痕迹,并且有相当一部分网格变形方法存在着鲁棒性问题. 有效的图像编辑方法应该在图像变形以达到目的的同时保护图像的特征物 , 目标图像应该有较少的人工 痕迹 , 并且效率应尽可能地高以及鲁棒性应尽可能地好 .针对现有方法存在的不足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三 角网格变形的图像编辑算法框架 .本文方法根据图像特征计算代表图像的自适应三角网格 ,采用与三角形仿射 变换有关的能量函数控制网格变形 ,代表特征物的三角网格在网格变形过程中只允许发生刚性变换 . 而相邻网 格在变形过程中发生的仿射变换应尽可能地相似 .该能量优化问题的全局最优解可以通过求解 1 个或多个稀 疏线性方程组得到. 本文算法使用统一框架可以同时处理图像特征物的平移、旋转和变形问题以及图像的任意几何边界适应 问题 , 主要有以下优点 : 算法考虑了三角网格变形的连续性 , 所以变形后的目标图像比较自然 ; 自适应网格使用 加密的网格捕捉特征物 , 使用稀疏的网格表示图像的非重要区域 , 由此 , 特征物的变形有较大的自由度 , 同时 ,算 法的效率也得以保证;由于算法只涉及稀疏方程组的求解,所以鲁棒性好.
1
自适应网格变形
1.1 问题描述 给定源图像 I p , 其长方形边界为 B p . 图像特征物可以由用户交互选择或自动生成 , 特征物集合记为 O , 特征 物体记为 O∈O .图像编辑的目标可以表述如下:特征物平移目标为将各个特征物平移目标向量 A={aO,?O∈O }; 特征物旋转目标为将各个特征物旋转目标弧度 R={θO,?O∈O };特征物变形目标为将一系列控制顶点集合 L 从
L 原始位置拖拽到目标位置 qL = {qv , ?v ∈ L } ,其中,v 为顶点集合 L 中的顶点,几何边界图像适应的目标为将图像

金勇 等:基于自适应网格变形的图像编辑算法
1327
映射到目标几何边界B p.为源图像I p 构造对应的三角网格 Mp,我们通过计算与 Mp 同拓扑而不同坐标的目标网 格 Mq 来达到各种图像编辑和图像适应的目的,目标图像 I q 容易通过目标网格 Mq 得到.由此将图像编辑的问题 转换为操纵原网格 Mp 变形到目标网格 Mq 的问题.直观上,在网格变形过程中,代表特征物的三角形应该只允许 发生刚性变换,而作为补偿,其他代表图像非重要区域的三角形允许发生相对较大的扭曲. 1.2 自适应三角网格的生成 图像的特征物可以由用户提供特征面罩 (feature mask)得到 ,也可以由图像的显著图 (saliency map)[14] 计算 得到 .特征面罩 , 如图 1(b)所示 ,为用户使用选择工具选取特征物体得到 ,如套锁或磁性套锁 [15].图像的每个像素 点由此获得一个数值 σ,σ =1 表示像素点在特征物区域,σ =0 表示像素点在非特征物区域.显著图[14],如图 1(c)所 示 , 通常用来检测图像的显著区域 . 在此 , 图像特征物通常在图像的重要区域位置 , 因此可以使用显著图来代替 特征面罩以得到特征物信息 , 与特征面罩稍有区别 . 显著图分配给每个像素点一个 σ∈[0,1]的数值 , 数值越高 , 显 著度越高. 至此 , 特征面罩或显著图总是给每个像素点分配一个特征数值 σ∈[0,1], 数值越高 , 说明该像素越可能代表 图像的特征物. 自适应的三角网格希望在图像的特征物处采用加密的网格 ,而同时在图像非重要区域使用稀疏的网格 .设 定密网格边长间距为 lmin,稀网格边长间距为 lmax,通常,lmax=3?lmin.与 Jin 等人[13]和时健等人[12]构造三角网格的方 法相似,首先使用 Canny 算子[16]检测特征物的轮廓,如图 1(d)所示,以 Canny 算子检测出的轮廓像素点和图像边 界点为优先选择 ,以 σ lmin+(1?σ )lmax 为采集半径在图像上采集作为三角网格的控制顶点 ,其中 ,Canny 算子的采 集半径总是使用密网格间距 lmin,图 1(e)显示了从 Canny 轮廓(白色顶点 )和图像边界(灰色顶点)获取的网格顶点; 在得到网格顶点后,使用约束 Delaunay 三角化[17]构造得到三角网格 Mp,如图 1(f)所示.对于三角网格 Mp,以T 表 示所有属于网格的三角形的集合,以V 表示所有属于网格的网格顶点的集合,以B 表示三角网格的边界.
(a) 源图像
(b) 特征面罩
(c) 显著图
(d) Canny 算子
(e) Canny 轮廓 (白色 )及边界 (灰色 )对应的网格顶点
(f) 原始网格
(g) 目标网格
(h) 目标图像
Fig.1
Flow chart of the algorithm
图1 算法流程图
每个三角形 t 的特征数值 σt 为该三角形所包含的所有像素特征数值的算术平均值 ,若 σt 超过设定的极限
(0.6~0.8),则将三角形标记为特征三角形,见图 1(f)中的深色三角形,记所有特征三角形的集合为T *.
将相邻的特征三角形归并起来 ,去除三角形数量较少的归并集合 ,即可得到特征物集合 .每个特征物由若干
? ? 个特征三角形来表示 , 特征物集合 O 可以表示为 O = ?O = ∪ t , ?O ∈O ? . 源网格 Mp 的所有顶点坐标 p 记为 t∈O ? ?

1328
Journal of Software 软件学报 Vol.23, No.5, May 2012
p = { pv = ( pvx , pvy )T , v ∈V } ,欲计算的目标网格顶点 q 未知,记为 q = {qv = (qvx , qvy )T }, ?v ∈V } .
在网格 Mp 构造完成以后,根据图像编辑的目标计算各自的优化问题,以求得到目标网格 Mq,如图 1(g)所示 , 目标图像可以很容易地通过目标网格和源图像得到,图 1(h)中的特征物蝴蝶顺时针旋转 30°,且放大 1.2 倍.图 1 显示了本算法的流程. 1.3 网格变形能量 本文算法使用与 Jin 等人 [13]相似的变形能量函数来控制网格的变形 ,以达到一系列图像编辑的目的 .该能 量函数形式为
E = λ ∑ St || J t (q ) ? At ||2 F +μ
t∈T s , t∈T

S st || As ? At ||2 F
(1)
S s + St ; ||?||F 为 Frobenius 范数 ;Jt(q)为三角形 tp∈Mp 变换到 tq∈Mq 实 2 际发生的仿射变换中代表旋转和缩放的部分,为一个 2×2 的 Jacobian 矩阵;同时,Jt(q)可以表示为目标三角形 tq
其中,St 为原始网格三角形 tp 的面积, S st =
? a bt ? 中顶点坐标的线性组合.不同于 Jin 等人[13]仅能够应用于图像适应的非均匀放缩矩阵, At = ? t ? 为三角形 tp ? ct dt ? 变形到 tq 期望发生的仿射变换矩阵,在实际网格变形过程中,某些三角形的期望仿射变换矩阵 At 可以部分确定 ,
以此满足各种编辑需求.比如,边界处的三角形的期望变换矩阵 At 中的两个变量可以确定,而代表特征物的三角 形的期望变换矩阵 At 只允许是刚性变换,或是确定的旋转矩阵,甚至是单位矩阵 I. 虽然矩阵范数的选择有很多,但是采用 Frobenius 范数得到的能量函数(1)为完全平方项形式,有利于能量函 数的极小值求解 . 同时 ,Frobenius 范数确保对应的两个矩阵近乎相等 . 网格变形能量 (1) 的最小化使得为各个三 角形发生的实际变换 Jt(q)尽可能地接近期望变换 At,以此实现对应的编辑目的.同时,相邻三角形的期望变换矩 阵 At 应该尽可能地接近.由此得到的网格变换比较连续,得到的目标图像会更加自然. 根据 Pinkall 等人[18]的结果,网格变形能量 E 的前半部分
t∈T
∑ St || J t (q) ? At ||2 F 可以写成显式形式 :
2 1 Ea = ∑ ∑ cot θti qti ? qti +1 ? At pti ? pti +1 2 t∈T i = 0
(
)
(
)
2 F
(2)
其中, θti 是三角形 t 中与边 ( pti , pti +1 ) 相对的角(上标均对 2 取余). 观察公式 (1) 、公式 (2), 网格变形能量 E 是关于目标网格坐标顶点 q={qv,v∈V } 和三角形期望变换矩阵
A={At,t∈T }的二次型函数.不同的网格变形问题可以由在不同的约束条件下求解能量极小问题得到: (q,A)=argmin(q,A)E(q,A)
虽然我们同时求解 q 和 A,但最终只对网格顶点坐标 q 感兴趣,A 只是作为辅助变量.
(3)
2
网格变形约束和能量求解
本节将提出网格变形过程中的各种约束 , 而不同的图像编辑目标可以表述为若干约束的组合 ,本节最后将
介绍两种在不同约束下求解能量极小问题(3)的方法. 2.1 网格变形约束
2.1.1
顶点坐标约束 边界顶点坐标约束 :在图像特征物的平移、旋转和变形问题中 ,网格边界点的坐标是不变的 ,即 B q=B p;图像
适应对应的网格边界的坐标应该是连续几何边界 B q 的离散 . 总之 , 网格变形过程中网格边界点的目标坐标
B q B = {qv , v ∈ B } 已知,所以,边界顶点坐标约束可以表示为 B , ?v ∈ B qv = qv L
(4)
控制顶点坐标约束 : 特征物变形问题中 , 希望将一系列控制顶点集合 L 拖拽到目标位置 qL = {qv , ?v ∈ L },

金勇 等:基于自适应网格变形的图像编辑算法
1329
所以控制顶点坐标约束可以表示为
L , ?v ∈ L qv = qv
(5)
物体平移约束 :在特征物平移问题中 ,特征物的目标位置已知 ,特征物的坐标可以表示为所包含的网格顶点 1 1 的平均坐标 C O ∑ pv , nO 为属于特征物 O 的网格顶点个数.其特征物的目标网格坐标为 CqO = n ∑ qv , 其期 p = nO v∈O O v∈O 望坐标为 C O p + aO , 所以 ,特征物平移约束可以表述为
O Cq = CO p + aO , ?O ∈O
(6)
2.1.2
三角形期望变换约束 边界三角形约束:因为网格边界点的目标已知,由此,边界三角形的期望变换矩阵 At 中的两个变量可以计算
出来.假设三角形 t∈B,其边界网格边为 (vt1 , vt2 ), 两顶点目标网格坐标 qv1 , qv2 已知.
t t
若该边界三角形属于图像左、右边界Bl,则其期望变换矩阵 At 中的变量 bt,dt 可以确定为
bt = qvx1 ? qvx2
t t t
pvy1 ? pvy2
t
, dt =
qvy1 ? qvy2
t t
pvy1 ? pvy2
t t
, ?t ∈ B l
(7)
若该边界三角形属于图像上下边界Br,则其期望变换矩阵 At 中的变量 at,ct 可以确定为
at = qvx1 ? qvx2
t t t
pvx1 ? pvx2
t
, ct =
qvy1 ? qvy2
t t
pvx1 ? pvx2
t t
, ?t ∈ B r
(8)
特征三角形约束 :在图像平移和旋转的问题中 ,三角形的所发生的期望变换矩阵可以确定 ,特征三角形约束 可以表示为
? cosθt ? sin θt ? ? β O 0 ? At = ? (9) ??? ? , ?t ∈ O ∈O ? sin θt cosθt ? ? 0 βO ? 其中,βO 为三角形所属于的特征物的放缩因子,特征物 O 可以通过控制放缩因子 βO 放大或缩小.若特征物体仅做
平移操作,则θt=0;若特征物体做旋转操作,则θt 为该三角形所属于的特征物 O 的目标旋转弧度θO. 刚性约束 : 在特征物变形和图像适应的问题中 ,我们无法如特征物旋转和平移处理过程中确定特征三角形 的期望变换矩阵 , 但是 , 为了保持特征物不变形 , 代表特征物的特征三角形应该尽可能地只发生刚性变换 , 即尽 可能地只发生旋转.故刚性约束可以写成
?u At = ? t ? ?vt ?u 其中, ? t ? ?vt vt ? ? β Oi ?? ut ? ? ? ? 0 0 ? 2 2 ? , ut + vt = 1, ?t ∈ Oi ∈O βOi ? ?
(10)
vt ? 无法确定,但要求是正交阵. ut ? ?
2.2 图像编辑问题和求解 提出各种网格变形约束后,图像编辑问题可以转化为在不同约束条件下求解能量极小问题(3):
? 特征物平移问题:在顶点约束(4)、约束(6)、三角形期望变换约束(7)~约束(9)下求解能量极小问题(3). ? 特征物旋转问题:在顶点约束(4)、三角形期望变换约束(7)~约束(9)下求解能量极小问题(3). ? 特征物变形问题:在顶点约束 (4)、约束(5)、三角形期望变换约束(7)、约束(8)、约束(10)下求解能量极
小问题(3).
? 图像适应问题:在顶点约束(4)、三角形期望变换约束(7)、约束(8)、约束(10)下求解能量极小问题(3).
若无刚性约束(10),如特征物平移和旋转问题,能量函数(1)为 q 和 A 的二次函数.将未知变量 q 和 A 统一记 为未知向量 z,则能量函数(1)可以写成
E=||Cz||2
(11)
其中 ,C 是由公式 (1) 得到的已知稀疏矩阵 . 由此 , 能量极小问题 (3) 的解可以通过求解一个稀疏线性方程组来

1330
Journal of Software 软件学报 Vol.23, No.5, May 2012
得到. 若存在刚性约束 (10), 如特征物平移和图像适应问题 , 由于刚性约束 (10) 并非确定的线性约束 , 使能量极小 问题 (3)无法通过求解一个线性方程组得到 .为此 ,采用与 Liu 等人 [19] 相似的局部 /全局方法 ,以迭代求解该能量 极小问题 . 在计算初始目标网格坐标后 , 迭代方法分为局部和全局两部分 : 局部步骤计算特征三角形的最优朝 向,全局步骤计算所有网格顶点的目标坐标.以下为局部/全局方法的具体步骤:
(1) (2)
初始化:去掉刚性约束(10),在顶点约束(4)、约束(5)、三角形期望变换约束(6)、约束 (7)下求解能量极 小问题(3),只需求解一个稀疏方程组,即可得到所有目标网格顶点的初始坐标. 局部步骤:为获取各个特征三角形的应该发生的旋转,根据前一步迭代的目标网格顶点的坐标 q,容易 计算其实际 Jacobian 矩阵 Jt(q),由 Gower J 等人[20]的 Procrustes 分析,Jt(q)的旋转分量可由 SVD 分解 得到,利用 SVD 分解,Jt(q)可以写成 J t (q ) = U t ∑ t Vt T , 其中,Ut 和 Vt 为正交阵,Σt 为对角阵.Jt(q)的旋转分 量为 U tVtT , 为了防止发生翻转,还需确保分解后 U tVtT 的行列式为正.实际上,在 SVD 分解中,可以由交 叉协方差矩阵 N t (q ) = ∑ cot θti (qti ? qti +1 )( pti ? pti +1 )T 来代替 Jt(q),以计算其旋转分量.
i =0 2
(3)
全局步骤:由局部步骤中得到旋转矩阵 U tVtT ,可以计算出特征三角形的期望变换矩阵:
0? ?β At = U tVtT ? ? O ? , ?t ∈ O ∈O , β 0 O? ? 以此代替刚性约束 (10)求解能量极小问题 (3),只需求解一个稀疏线性方程组即可得到新的目标网格
顶点的坐标 q,以此作为下一步迭代的初值.迭代若干步后即可得到最终目标网格坐标. 本节的求解算法可以分别求解特征物平移和旋转以及特征物变形和图像适应的问题 , 但有时从线性系统 得到的目标三角网格可能发生翻转.为此,我们可以采用 Jin 等人[13]提出的防止网格翻转的方法,在最后一步迭 代时 (特征物平移和旋转即第 1 步 )加入两组线性不等式约束,以防止三角网格的翻转 .由此,将求解能量极小问 题(3)转化为一个二次规划问题,容易得到其全局最优解.最终得到的目标网格将严格不存在翻转情况.
3
实例和数据
本文所有实例的计算在一台双核 1.75GBHz 处理器以及 2GB 内存的 PC 机上运行.我们使用 Intel MKL[21]
求解能量极小问题中的稀疏线性方程组.网格变形的单步迭代时间大约在 20ms~80ms,局部/全局方法一般在 2 次 ~5 次迭代即可达到目标精度.由于运行效率只取决于网格的尺寸,所以本算法可以胜任各种尺寸图像的编辑 问题. 在此阐明本文的一些参数.密网格边长间距为 lmin 取为 10 像素 ~20 像素,稀网格边长间距为 lmax 取为 30~100 像素.公式(1)中的 λ取为 1.0,μ取为 0.5.公式(8)、 公式 (10)中的 βO 可以用来控制各个特征物的缩放比例,图 2 给出 了将图像映射到扇形边界的例子,作为特征物的鱼被完全保持,同时可以放缩至不同的尺寸.
(a) 源图像
(b) 放缩因子 βO=0.5
(c) 放缩因子 βO=1.0
(d) 放缩因子 βO=1.5
Fig.2
Feature scaling in image retargeting
图像适应中特征物的放缩
图2
图 3 显示了特征物平移和旋转的目标网格和目标图像,图 3(b)中的贝壳向上平移了一段距离,图 3(c)中的贝

金勇 等:基于自适应网格变形的图像编辑算法
1331
壳顺时针旋转 45°,图 3(d)中的贝壳同时向上平移了一段距离,顺时针旋转 45°,并且放大到 1.2 倍.图 4 为特征物 变形的示例 , 对冲浪手的手臂进行拖拽 , 其中 , 深色顶点为控制顶点的原始位置 , 浅色顶点为控制顶点的目标位 置,单个的浅色顶点为锚点,即该控制顶点原始位置与目标位置重合.图 5 为图像圆形边界适应的示例,作为图像 特征物体的老人和小孩在目标图像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持 .以上例子中同时给出了原始网格和目标网格 ,以作 参考.
(a) 源图像
(b) 特征物平移
(c) 特征物旋转
(d) 特征物平移、 旋转和缩放
Fig.3
Transition and rotation of features
图3 特征物平移和旋转
(a) 源图像
(b) 原始网格
(c) 目标网格
(d) 目标图像
Fig.4
Deformation of features
图4 特征物变形
(a) 源图像
(b) 原始网格
(c) 目标网格
(d) 目标图像
Fig.5
Image retargeting for circle boundary
图5 图像圆形边界适应
图 6 为本文方法在图像适应中的应用和标准映射与 Gal 等人[11]方法的比较,图像特征物狮子和体操运动员 在标准映射中都发生了明显的扭曲.本文方法和 Gal 等人[11]的方法都较好地保持住了图像特征物.进一步地,与
Gal 等人[11]的方法相比,作为图像非重要区域,图 6 第 1 行中的栅栏和地平线、 第 2 行背景中的地平线和跳马落
板都在本方法中得到了更为自然的变形.

1332
Journal of Software 软件学报 Vol.23, No.5, May 2012
(a) 源图像
(b) 标准映射
(c) Gal 等人 [11]的算法
(d) 本文方法
Fig.6
Comparison of image retargeting algorithms
图6 图像适应方法比较
本文方法可以统一框架处理图像特征物平移、旋转、变形和图像适应问题.图 7 中显示了每一幅图像使用 同一网格同时处理这些问题 . 其中 , 原始图片中的深色顶点为特征物变形控制顶点 , 浅色顶点为锚点 . 由此可见 , 本方法较为灵活,同时计算成本较低.
(a) 源图像
(b) 特征物变形
(c) 特征物旋转
(d) 特征物平移
(e) 图像适应
Fig.7
Generic framework for image editing and retargeting
图7 图像编辑和图像适应统一框架
表 1 给出了部分示例的参数,包括图像尺寸、稀网格间距、密网格间距、网格尺寸、迭代次数和运行时间. 由于线性系统中的稀疏矩阵可以预先设定 , 所以运行时间仅计算网格变形的时间 . 可见 , 本算法效率较高 , 可以 有效地应用于现有的图像处理软件中.

金勇 等:基于自适应网格变形的图像编辑算法
1333
Table 1
图号 图2 图3 图4 图5 图像尺寸 796×524 1024×686 600×429 455×341 lmin 15 15 15 15 Lmax 50 50 40 30
Parameters and running time
参数和运行时间
编号 (b) (c) (d) (d) (d) (d) 编辑类型 特征物平移 特征物旋转 特征物平移、旋转 特征物变形 图像适应 图像适应 迭代次数 1 1 1 4 2 3 运行时间 (ms) 47 21 47 418 187 156
表1
网格尺寸 213V/374T 525V/673T 328V/616T 271V/488T
4
结束语
本文提出一套基于自适应网格变形的图像编辑算法框架 , 可以同时处理图像中特征物的平移、旋转和变
形 , 并保持特征物的几何边界图像适应 . 自适应的三角网格可以有效地捕捉特征物 , 并且提高算法效率 . 用于控 制网格变形的能量极小问题 , 可以通过求解一个稀疏线性方程组或以局部 /全局方法求解多个稀疏线性方程组 得到.本算法效果理想、鲁棒性好、运行效率高,可以有效应用于现有图像处理软件. 未来的工作包括对图像中的一些特征几何曲线 (如直线或圆弧 )进行编辑的问题 ,以及任意几何边界图像适 应问题中如何引导特征几何曲线发生适当的变换 ,以达到减少目标图像人工痕迹的目的 .另外 ,如何更好地控制 图像非重要区域的连续变形也是今后的工作之一. Reference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Ruprecht D, Müller H. Image warping with scattered data interpolation. IEEE Computer Graphics and Applications, 1995,15(2): 37?43. [doi: 10.1109/38.365004] Arad N, Reisfeld D. Image warping using few anchor points and radial functions. Computer Graphics Forum, 1995,14(1):35?46. [doi: 10.1111/1467-8659.1410035] Avidan S, Shamir A. Seam carving for content-aware image resizing. ACM Trans. on Graphics, 2007,26(3):267?276. [doi: 10.1145/1276377.1276390] Rubinstein M, Shamir A, Avidan S. Improved seam carving for video retargeting. ACM Trans. on Graphics, 2008,27(3):1?9. [doi: 10.1145/1360612.1360615] Rubinstein M, Shamir A, Avidan S. Multioperator media retargeting. ACM Trans. on Graphics, 2009,28(3):1?11. [doi: 10.1145/ 1531326.1531329] Lee SY, Chwa KY, Shin SY. Image metamorphosis using snakes and free-form deformations. In: Mair SG, Cook R, eds. Proc. of the ACM SIGGRAPH. Los Angeles: ACM Press, 1995. 439?448. [doi: 10.1145/218380.218501] Beier T, Neely S. Feature-Based image metamorphosis. In: Thomas JJ, ed. Proc. of the ACM SIGGRAPH. Chicago: ACM Press, 1992. 35?42. [doi: 10.1145/133994.134003] Igarashi T, Moscovich T, Hughes JF. As-Rigid-as-Possible shape manipulation. ACM Trans. on Graphics, 2005,24(3):1134?1141. [doi: 10.1145/1073204.1073323] Schaefer S, McPhail T, Warren J. Image deformation using moving least squares. ACM Trans. on Graphics, 2006,25(3):533?540. Karni Z, Freedman D, Gotsman C. Energy-Based image deformation. Computer Graphics Forum, 2009,28(5):1257?1268. [doi: 10.1111/j.1467-8659.2009.01503.x] Gal R, Sorkine O, Cohen-Or D. Feature-Aware texturing. In: Heidrich W, Akenine-Moller T, eds. Proc. of the Eurographics Symp. on Rendering. Nicosia: Eurographics Association, 2006. 297?303. [doi: 10.2312/EGWR/EGSR06/297-303] Shi J, Guo YW, Du ZL, Zhang FY, Peng QS. A mesh parameterization-based image retargeting method. Journal of Software, 2008, 19:19?30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https://www.360docs.net/doc/794835161.html,/1000-9825/2008s103.htm Jin Y, Liu LG, Wu QB. Nonhomogeneous scaling optimization for realtime image resizing. The Visual Computer, 2010,26(6-8): 769?778. [doi: 10.1007/s00371-010-0472-8]

1334
Journal of Software 软件学报 Vol.23, No.5, May 2012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Harel J, Koch C, Perona P. Graph-Based visual saliency. In: Sch?lkopf B, Platt J, Hoffman T, eds. Proc. of the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 (NIPS). Vancouver: MIT Press, 2006. 545?552. Adobe photoshop. https://www.360docs.net/doc/794835161.html, Canny J. A computational approach to edge detection. IEEE Tra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1986,8(6): 679?698. [doi: 10.1109/TPAMI.1986.4767851] Seidel R. Constrained delaunay triangulations and voronoi diagrams with obstacles. Technical Report, Report 260, Graz: Graz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1988. 178?191. Pinkall U, Polthier K. Computing discrete minimal surfaces and their conjugates. Experimental Mathematics, 1993,2(1):15?36. Liu LG, Zhang L, Xu Y, Gotsman C, Gortler SJ. A local/global approach to mesh parameterization. Computer Graphics Forum, 2008, 27(5):1495?1504. [doi: 10.1111/j.1467-8659.2008.01290.x] Gower JC, Dijksterhuis GB. Procrustes Problems.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Intel math kernel library. https://www.360docs.net/doc/794835161.html,
附中文参考文献:
[12] 时健 , 郭延文 , 杜振龙 , 张福炎 , 彭群生 . 一种基于网格参数化的图像适应方法 . 软件学报 ,2008,19:19?30. https://www.360docs.net/doc/794835161.html,/ 1000-9825/2008s103.htm
金勇 (1985 - ), 男 , 上海人 , 博 士生 , 主要研 究领域为数字几何处理 , 计算机辅助几何 设计 .
刘利刚 (1975 - ), 男 , 博士 , 教授 , 博 士生导 师 ,主要研究领域为数字几何处理 ,计算机 辅助几何设计 ,计算机图形学 ,图像处理 .
吴庆标 (1963 - ), 男 , 博士 , 教 授 , 博 士生导 师 , 主要研究领域为图形与图像处理 , 数值 计算方法 ,高性能并行计算 ,计算机模拟 .

1改进的骨骼蒙皮算法模拟皮肤变形

第26卷第12期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Vo l 26No .12 2009年12月 Co m puter Applicati o ns and Soft w are Dec .2009 改进的骨骼蒙皮算法模拟皮肤变形 夏开建 王士同 (江南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江苏无锡214122) 收稿日期:2008-06-20。夏开建,硕士生,主研领域:计算机动画和仿真技术。 摘 要 骨骼蒙皮算法以其速度快等优点在角色人物变形动画中始终是使用最为广泛的皮肤变形算法。针对骨骼蒙皮算法所产 生的 塌陷 、 裹糖纸 等问题,在基于拉伸蒙皮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向皮肤可变区域中增加辅助节点的改进的蒙皮变形技术。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消除骨骼蒙皮技术中存在的 裹糖纸效应 缺陷,真实感效果明显增加。关键词 骨骼动画 蒙皮算法 拉伸 辅助节点 S K IN DEFOR MATION SIMULATED W I TH IMPROVED S MOOTH S K INNING ALGORIT HM X i a K aijian W ang Shitong (S c h ool of Infor ma tion Technol ogy,Ji angnan University ,W uxi 214122,Ji ang su,Ch i na ) Abstrac t S m ooth skinn i ng is al w ays a mo st w ide l y usedm e t hod of sk i n defor m a ti on w ith the advantag e o f a f aster algor it h m f o r t he an i m a ti on of defor m able hu m an and creature characters .H ow ever i t suffers fro m a nu m be r of proble m s ,such as the co llapsi ng elbow and candy w rappe r effec t .The paper proposes a ne w skinn i ng de f o r m ati on techno l ogy that it i ncreases the aux ili ary nodes i n t he ski n variab l e reg i ons based on the stretch s m ooth sk i nn i ng algor i th m.The exper i m ent show s t hat the m e t hod can ban i sh candy w rappe r eff ec t defec ts ,and the rea li sti c e ffect is si gnificantly i ncreased . K eywords Ske leta l an i m ati on Smoo t h sk i nn i ng Stretch A ux iliary node 0 引 言 皮肤变形技术在角色动画 [1] 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 题,近20年来已经得到了很多研究者的关注,但是由于人物动画和一些角色特征都非常复杂,这块研究领域仍然面临很大的困难和挑战。目前主要有两个常见的方法,一个是基于解剖学变形技术,另一个是基于特征皮肤的直接变形。 本文主要应用第二种方法,通常叫作骨骼蒙皮法。皮肤的外形主要是通过骨架上的连接点的转变来控制的,该算法比较简单,而且给动画师留出了足够的创造空间来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但是,蒙皮算法也会出现很多缺陷,最常见的就是 塌陷 问题和 裹糖纸 效应,之后众多学者也作了一些改进,文献[2]讨论了蒙皮算法的严重缺陷,也就是蒙皮算法对大角度旋转的失真,并提出了基于顶点混合技术加以改进,之后文献[3]提出了基于骨骼混合算法,这种方法需要较多的手工调整参数,同时也只能用于有两个关节控制的顶点。文献[4]提出了一种几何方法,虽然该方法能够模拟出比较真实的结果,但是却大大地加大了计算量,同时也增加了计算机硬件的需求。之后文献[5]又在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皮肤拉伸的蒙皮算法,该算法比较简单,但是该方法加大了蒙皮算法的自由度,真实感问题上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 本文在上述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骨骼蒙皮算法的基本原理和一些缺陷,在基于文献[5]的基于皮肤拉伸的蒙皮算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向皮肤可变区域中增加辅助节点的改进的蒙皮变形技术。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改善骨骼蒙皮 技术的 裹糖纸效应 缺陷,真实感效果明显增加。 1 基本蒙皮算法原理 蒙皮是一种基于局部操作的表面变形算法,该方法可以通过图形化界面为每个皮肤顶点指定对应的骨骼以及对应的权 重。 蒙皮 算法速度较快,但是在指定权重时需要动画师具有一定的经验。 蒙皮 方法本质上是一种插值算法,其基本原理可以用下式表示: v != ?n i =1 i M i D i -1v ?n i=1 i =1(1) 其中,v 是变形前的皮肤顶点坐标,M i 表示在初始参考姿态下与皮肤顶点相关的第i 段骨骼的由局部坐标到全局坐标的转换矩阵,D i -1v 表示在第i 段骨骼局部坐标系中皮肤顶点的坐标值, i 表示第i 段骨骼对于当前顶点的权值,v !表示变形后的皮肤顶点坐标。 蒙皮 算法的基本思想是使关节附近的皮肤顶点同时受到与关节相邻的两段骨骼的影响,影响的大小由权值 i 确定。 2 存在的主要缺陷 骨骼蒙皮算法最容易出现的两个问题就是 塌陷 、 裹糖纸 问题。其中, 塌陷 指的是关节弯曲时,皮肤产生的压扁、

ae自带特效中文英对照 (1)

3D Channel三维通道特效 --3D chanel extract 提取三维通道 --Depth matte 深度蒙版 --Depth of field 场深度 --ExtractoR 提取器 --Fog 3D 3D 雾化 --ID Matte ID蒙版 --Identifier 标识符 Audio 音频特效 --Backwards 倒播 --Bass & treble 低音和高音 --Delay 延迟 --Flange & chorus 变调和合声 --High-low pass 高低音过滤 --Modulator 调节器 --Parametric EQ EQ 参数 --Reverb 回声 --Stero mixer 立体声混合 --Tone 音质 Keying 抠像特效 --CC Simple Wire Removal 简单的去除钢丝工具,实际上是一种线状的模糊和替换效果 --Color difference key 色彩差抠像 --Color key 色彩抠像 --Color range 色彩范围 --Difference matte 差异蒙版 --Extract 提取 --Inner/outer key 轮廓抠像 --Keylight(1.2) --Linear color key 线性色彩抠像 --Luma key 亮度抠像 --Spill suppressor 溢色抑制

Blur & Sharpen模糊与锐化特效 --Bilateral Blur 双边模糊 --Box blur 方块模糊 --CC Radial Blur 螺旋模糊 --CC Radial Fast Blur 快速的放射模糊 --CC Vector Blur 向量区域模糊 --Channel blur 通道模糊 --Compound blur 混合模糊 --Directional blur 方向模糊 --Fast blur 快速模糊 --Gaussuan blur 高斯模糊 --Lens blur 镜头虚化模糊 --{Radial blur 径向模糊 --{Reduce interlace flicker 降低交错闪烁--Sharpen 锐化 --Smart blur 智能模糊 --Unshart mask 反遮罩锐化 --Channel 通道特效 --Alpha levels Alpha 色阶 --Arithmetic 通道运算 --Blend 混合 --Calculations 融合计算 --CC Composite 对自身进行混合模式处理 --Channel combiner 复合计算 --Invert 反相 --Minimax 扩亮扩暗 --Remove color matting 删除蒙版颜色 --Set channels 设置通道 --Set matte 设置蒙版 --Shift channels 转换通道 --Solid composite 实体色融合

聚类分析算法解析.doc

聚类分析算法解析 一、不相似矩阵计算 1.加载数据 data(iris) str(iris) 分类分析是无指导的分类,所以删除数据中的原分类变量。 iris$Species<-NULL 2. 不相似矩阵计算 不相似矩阵计算,也就是距离矩阵计算,在R中采用dist()函数,或者cluster包中的daisy()函数。dist()函数的基本形式是 dist(x, method = "euclidean", diag = FALSE, upper = FALSE, p = 2) 其中x是数据框(数据集),而方法可以指定为欧式距离"euclidean", 最大距离"maximum", 绝对值距离"manhattan", "canberra", 二进制距离非对称"binary" 和明氏距离"minkowski"。默认是计算欧式距离,所有的属性必须是相同的类型。比如都是连续类型,或者都是二值类型。 dd<-dist(iris) str(dd) 距离矩阵可以使用as.matrix()函数转化了矩阵的形式,方便显示。Iris数据共150例样本间距离矩阵为150行列的方阵。下面显示了1~5号样本间的欧式距离。 dd<-as.matrix(dd)

二、用hclust()进行谱系聚类法(层次聚类) 1.聚类函数 R中自带的聚类函数是hclust(),为谱系聚类法。基本的函数指令是 结果对象 <- hclust(距离对象, method=方法) hclust()可以使用的类间距离计算方法包含离差法"ward",最短距离法"single",最大距离法"complete",平均距离法"average","mcquitty",中位数法 "median" 和重心法"centroid"。下面采用平均距离法聚类。 hc <- hclust(dist(iris), method="ave") 2.聚类函数的结果 聚类结果对象包含很多聚类分析的结果,可以使用数据分量的方法列出相应的计算结果。 str(hc) 下面列出了聚类结果对象hc包含的merge和height结果值的前6个。其行编号表示聚类过程的步骤,X1,X2表示在该步合并的两类,该编号为负代表原始的样本序号,编号为正代表新合成的类;变量height表示合并时两类类间距离。比如第1步,合并的是样本102和143,其样本间距离是0.0,合并后的类则使用该步的步数编号代表,即样本-102和-143合并为1类。再如第6行表示样本11和49合并,该两个样本的类间距离是0.1,合并后的类称为6类。 head (hc$merge,hc$height)

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自适应图像增强算法

崔 冲 丁建华 (大连海事大学信号与图像处理研究所 大连 116026) E-mail cui_chong@https://www.360docs.net/doc/794835161.html, ; huazai0135020@https://www.360docs.net/doc/794835161.html, 摘 要:针对含有微弱纹状物或点状物的图像,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自适应图像增强算法,首先根据小波变换提取出图像中不同变化频率的微弱纹状物,再对这些微弱纹状物进行自适应放大,加大其对比度,从而达到增强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有着良好的增强效果。 关键词: 图像增强;自适应;小波变换; 1 引言 由于受光照、设备等因素的制约,实际摄取的图像会含有较大的噪声,灰度对比度低,某些局部细节没有明显的灰度差别,使人眼或者机器难以识别,因此有必要进行图像增强,为后续处理做准备。 常用的图像增强算法,比如直方图变换、直方图均衡等都有很好的增强效果,但这些都是全局性算法,对某些灰度集中且对比度低的图像,如含有微弱纹状物或点状物的图像,应用这些算法反而会降低清晰度[1],本文根据此类图像的特点,在已有算法的基础上[2],利用小波变换,根据图像信号的变化频率自适应调整求均值的邻域窗口大小,从而使得慢变和快变的信号同时得到增强。 2 基本原理 先介绍一种简单的增强算法[2],为讨论方便,取出一副数字图像中某一行的像素数据形成一维数据信号,它表示数字图像中某一行的灰度变化信息。如图1所示。增强微弱 )(x f 变化就是增强波形中缓变部分,从而使得波形中微弱的波峰和波谷尽可能得到增强。为此,需要求出的慢变均值,再求出其差值)(x f )(x g )()(x g x f a ?=Δ,即可提取出波峰和波谷。下一步就是对这个差值信号进行自适应放大:a Δa A x p Δ?=)(,A 为放大系数,A 应能按照自适应变化,当大时,A 值小,当a Δa Δa Δ小时,A 值大。经自适应放大后的波形如图2所示,显然,中微弱的波峰和波谷都得到充分的放大。 )(x p )(x f 图1 原始信号f(x)波形 图2 增强后的信号p(x)波形 https://www.360docs.net/doc/794835161.html,

AE--特效-Effect菜单中英文对照

【Effect菜单】 特效控制←Effect Controls 上一个特效←Reduce Interlace Flicker 全部删除←Remove All 有储收藏←Save Favorite 应用收藏←Apply Favorite 最近收藏←Recent Favorites 三维通道←3D Channel ┗3D Chaccel Extract →提取三维通道 Depth Matte →深度蒙版 Depth of Field →场深度(景深) ExtractoR →提取器 Fog 3D →雾化3D ID Matte →ID蒙版 Identifier →标识符 音频←Audio ┗Backwa rds →倒播 Bass & Treble →低音和高音 Delay →延迟 Flange & Chorus →变调&和声 High-Low Pass →高通/低通 Modulator →调制器 Parametric EQ →EQ参数 Reverb →混响 Stereo Mixer →立体声混合 Tone →音质 模糊与锐化←Blur & Sharpen ┗Bilateral Blur →双向模糊 Box Blur →盒状模糊 CC Radial Blur →CC放射状模糊 CC Radial Fast Blur →Ccy放射状快速模糊 CC Vector Blur →CC矢量模糊 Channel Blur →通道模糊 Compound Blur →复合模糊 Directional Blur →方向模糊 Fast Blur →快速模糊 Gaussian Blur →高斯模糊 Lens Blur →镜头模糊 Radial Blur →径向模糊 Reduce Interlace Flicker →降低隔行扫描闪烁 Sharpen →锐化 Smart Blur →智能锐化 Unsharp Mask →非锐化遮罩通道←Channel ┗Alpha Levels →Alpha色阶 Arithmetic →运算 Blend →混合 Calculations →计算 CC Composite →CC合成操作 Channel Combiner →通道组合 Compound Arithmetic →复合运算 Invert →反相 Minimax →扩亮扩暗 Remove Color Matting →移除蒙版颜色 Set Channels →设置通道 Set Matte →设置蒙版 Shift Channels →转换通道 Solid Composite →实色合成

基于四面体控制网格的模型变形算法 (1)

第20卷第9期2008年9月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JO U RN A L O F COM PU T ER AID ED D ESIG N &COM P U T ER G RA PH ICS Vo l.20,N o.9 Sep.,2008 收稿日期:2008-07-15.基金项目:国家 九七三 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2CB312101,2006CB3031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603078);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NCET 06 0516).赵 勇,男,1982年生,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几何处理.刘新国,男,1972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几何处理、真实感绘制、虚拟现实等.彭群生,男,1947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CC F 高级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真实感图形、虚拟现实、科学计算可视化等. 基于四面体控制网格的模型变形算法 赵 勇 刘新国 彭群生 (浙江大学CAD &CG 国家重点实验室 杭州 310058)(z haoyong@cad.z https://www.360docs.net/doc/794835161.html,) 摘要 提出一种鲁棒的保体积保表面细节的模型变形算法.首先将输入模型嵌入到一个稀疏的四面体控制网格 中,并且通过一种改进的重心坐标来建立两者的对应关系;然后通过用户的交互,对控制网格建立一个二次非线性能量函数对其进行变形,而输入模型的变形结果则可以通过插值来直接获得.由于能量函数的优化是在控制网格上进行的,从而大大提高了算法的效率.与此同时,提出一种新的能量!!!Laplacian 能量,可以使四面体控制网格进行尽量刚性的变形,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大尺度编辑过程中模型形状的退化现象.文中算法还具有通用性,可支持多种模型的表示方式,如三角网格模型、点模型等.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保持输入模型的几何细节、防止明显的体积变化,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 模型编辑;四面体控制网格;刚性变形;L aplacian 能量;通用性中图法分类号 T P391 Shape Deformation Based on Tetrahedral Control Mesh Zhao Yong Liu Xing uo Peng Qunsheng (S tate K ey L abor atory of CA D &CG ,Zh ej iang Univ ersity ,H ang z hou 310058) Abstract A robust shape deformation algo rithm w ith the feature o f both vo lum e and surface detail preserv ing is presented.Fir st,the input m odel is embedded into a coarse tetr ahedral co ntro l mesh,and the m odified bar ycentr ic coordinates are employ ed to establish their relationship.Then acco rding to user s editing,the contro l mesh is defor med by solving a quadric no nlinear ener gy m inimization pro blem,and the deform ation is passed to the embedded m odel by interpolatio n.As the optimization pro cess is applied to the control mesh composed of sparse vertices,the efficiency is g reatly improved.Meantime,w e incor porate a new energ y,called Laplacian energ y,into the energy equatio n to m ake the tetrahedral contro l m esh deform as rigidly as possible,thus avoiding shape degenerations even under ex treme editing.Our algor ithm acco mmodates various shape repr esentations,such as triangular meshes,point clouds etc.Experiments demonstrate that the Laplacian energy is very effective in preserv ing geom etric details and pr eventing unreasonable volume changes. Key words shape editing;tetrahedral contr ol m esh;r ig id defor matio n;Laplacian energ y;generality 近年来,随着三维数据采集技术的不断发展,三维数字几何模型已经在数字娱乐、工业设计、医学辅 助诊断、文物保护等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数字几何处理作为计算机图形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得

基于自适应网格变形的图像编辑算法

软件学报 ISSN 1000-9825, CODEN RUXUEW Journal of Software,2012,23(5):1325?1334 [doi: 10.3724/SP.J.1001.2012.03998]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版权所有 .
E-mail: jos@https://www.360docs.net/doc/794835161.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794835161.html, Tel/Fax: +86-10-62562563
基于自适应网格变形的图像编辑算法
金 勇, 吴庆标+, 刘利刚
(浙江大学 数学系 ,浙江 杭州 310027)
?
Image Editing Algorithms Based on Adaptive Mesh Deformation
JIN Yong, WU Qing-Biao+, LIU Li-Gang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7, China)
+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qbwu@https://www.360docs.net/doc/794835161.html,
Jin Y, Wu QB, Liu LG. Image editing algorithms based on adaptive mesh deformation. Journal of Software, 2012,23(5):1325?1334. https://www.360docs.net/doc/794835161.html,/1000-9825/3998.htm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a generic framework for manipulating the images based on adaptive mesh
deformation, which allows users to move, scale, rotate, and deform the salient objects in the image and retarget the image into other regions with arbitrary boundary shapes. The image is embedded into a triangular mesh and the manipulation is formulized into a quadratic energy minimization problem. The triangles corresponding to the salient objects are constrained by specific transformations with respect to the deformation types of the objects such as translation, scaling, or rotation etc. The solution to the energy optimization can be obtained by solving one or several sparse linear system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is effective, robust, and efficient and can be integrated into other image processing tools. Key words: 摘 要: adaptive mesh; image editing; image retargeting; rigid transformation; energy optimization
提出一套基于自适应网格变形的图像编辑算法框架,包括图像中特征物的平移、旋转和变形,以及保持特
征物的任意几何边界图像适应.该算法将图像表示为基于图像特征的自适应三角网格,由此将图像编辑问题转换为 带约束的网格变形问题.网格变形由一个二次型能量函数所控制,特征物的平移、旋转和变形可以表述为该能量优 化问题的约束;代表特征物的三角网格在网格变形过程中只允许发生刚性变换.该能量优化问题的全局最优解可以 通过求解 1 个或多个稀疏方程组得到.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效果理想、鲁棒性好、运行效率高,可以有效地应用于 图像处理软件中. 关键词: 自适应网格;图像编辑;图像适应;刚性变换;能量优化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法分类号: TP391
图像编辑一直是图像处理中的基本问题,包括图像特征物的平移、 旋转和变形以及保持特征物的任意几何 边界图像适应 . 图像特征物的平移、旋转和变形在平面动画以及图像渐变中有着一系列的应用 ;图像适应是指 将图像映射到任意几何边界而同时保护图像特征物体的问题 . 图像适应广泛应用于艺术设计系统中 , 同时是三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0871178, 6107007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2011CB302400, 2011JB105000); 国家 收稿时间 : 2010-08-18; 定稿时间 : 2011-01-31
科技重大专项 (2009ZX07424-00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2010QNA3039)

小波理论及变形分析模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教学方案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变形分析与预报理论轮 所属院系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制定人杨帆

第一章绪论 1. 变形监测的内容、目的与意义 变形监测的基本概念 变形监测的内容 变形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2.变形监测技术及其发展 3.变形分析的的内涵及其研究进展 变形分析方法简介 变形分析研究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绪论 第2.1 变形监测技术与方案设计 变形监测内容的确定 监测方法、仪器和监测精度的确定 监测部位和测点布置的确定 变形监测频率的确定 综合变形监测系统 2.2 监测数据处理方法 1.变形监测网的数据处理 (1).平均间隙法加最大间隙法 (2).卡尔曼滤波法 2.变形监测点的数据处理 (1)回归分析法 (2)其他方法

2.3 变形监测资料分析及成果表达与解释 资料整理的主要内容 观测资料分析阶段 资料分析常用方法 提交成果资料 成果表达 成果解释 需要回答以下问题: 1. 性质:是为什么性质的监测?状态安全监测还 是交通安全监测或运行安全监测; 2. 是否需在不同荷载情况下,对变形体的变形模 型做检验验证? 3. 是否需根据岩土力学性质建立物理力学模型? 4. 工程整治的效果怎样? 5. 是否需对地球物理假设进行验证? 6. 是否需对工程建筑物进行监测和检验? 7. 采取措施后是否需做建筑物的安全证明? 2.4 监测数据处理平差程序设计与实现 监测数据处理平差程序设计(实验) 1.秩亏自由网平差原理 精度评定 程序设计 设计CLeve 类 各个函数的实现(见程序:) 在菜单中实现计算 计算结果 参考文献: 本章主要内容: 变形监测内容的确定 监测方法、仪器和监测精度的确定 监测部位和测点布置的确定 变形监测频率的确定 综合变形监测系统 控制网优化设计问题的分类及解法

RLS自适应均衡算法及其应用

现代信号处理 学号: 小组组长: 小组成员及分工: 任课教师:聂文滨教师所在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2015年 11 月

RLS自适应均衡算法及其应用 摘要 在移动通信领域中,码间干扰始终是影响通信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产生码间干扰的要原因是信道的非理想特性,多径传输是导致信道非理想特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通信质量,减少码间千扰,在接收端通常都要采用均衡技术抵消信道的影响。而在使用均衡器的大多数通信系统中,信道的特性是未知的。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信道响应是随时间变化的。此时,简单的线性均衡器难以满足系统的基本要求,必须使用具有较强的时变适应能力的均衡器,即自适应均衡器。在传统的均衡器中,自适应算法必须是以已知的训练序列为前提才能开始进行,然而实际信道中训练序列的传输往往是比较困难的,同时也会降低通信系统的效率。盲自适应均衡器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课题背景及课题研究的意义,阐述了RLS均衡算法的基本概念和基础,并用MATLAB进行仿真。 关键词:码间干扰均衡滤波均衡器

Abstract In the field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 the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has always been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communication. Causes to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is a non-ideal properties of channel, multipath transmission channel is not ideal, the important factor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mmunication, reduce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often on the receiving end to adopt balanced technology to offset the effect of channel. In using equalizer for most of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annel is unknown. And in many cases, the channel response is change over time. At this point, the simple linear equalizer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the system, you must use strong time-varying adaptive equalizer, namely adaptive equalizer. In traditional equalizer, adaptive algorithms must be based on a known training sequence is the premise to begin, but the actual training sequence in the channel of transmission is often more difficult, at the same time, it will reduce the efficiency of communication system.Blind adaptive equalizer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topic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research,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basic concepts of RLS equalization algorithm and the foundation, and MATLAB simulation. Keywords: balanced filter equalizer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maya中常用的几个变形器deformers的详解

lattice 晶格变形器 晶格变形器中重要的是对于晶格分段数的调节 正常情况下是应该在添加晶格之前或添加晶格之后立刻进行调整; 但如果想在晶格添加之后并且晶格已经经过调整发生了变形的情况下,则我们应该使用edit lattice下的: reset lattice=重置晶格,将晶格的形状和transform属性都恢复到创建初始的情况下 remove lattice tweaks=移除晶格变性效果,将晶格的形状恢复到创建初始的情况下,但transform 属性不恢复 使用它们进行调整之后再添加晶格的分段数 lattice不但可以对模型物体产生影响(lattice---object), lattices之间(lattice---lattice)也仍然互相产生影响 Base Lattice晶格基本体: base lattice与influence lattice之间的距离决定了变性的效果 只有在base lattice之内的模型才会产生变形,因此base lattice决定了晶格变形的范围、位置和偏移 模型受lattice的变形效果是由lattice的local属性决定的, local属性实际上是指lattice的一个quadruped 控制效果---只有在一个晶格网格之内的模型才会发生变形,否则不会变形;但如果提高local lattice divisions的数量在会增加lattice的一个网格的控制范围,可以用来制作更平滑的变形效果

deformation order变形器顺序 不同的变形器的不同添加顺序会对同一个模型产生不同的变性效果 我们可以通过调节deformation order来得到我们所要的正确的变形顺序 如何改变变形器的顺序: >右键点击模型 >inputs/all inputs >变形器的影响顺序是从下向上依次来进行计算的,在最下边的最先计算,在最上边的最后计算 >中键拖动要改变顺序的变形器放到所要放置的顺序中 BlendShape 融合变形器 blendshape是通过记录target objects上的点的位置的改变,在base object上集合所有target objects的形状 blendshape中有多个target objects和一个base object, 而且通常情况下, target objects与base object的拓扑结构都应是一致的,从而保证变形效果的正确,所以通常情况下target objects 是从base object中复制出来的 但blendshape只记录复制出来的target objects物体上点(元素级别中:points, CVs, lattice points)的位置上的变化,而不会记录target objects整体的位置、旋转或是大小的变化,因为这一变化中target objects中的元素“点”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位置变化,所以必须进入target objects的“元素级别”来调整点的位置变化来保证模型变形的可记录性 blendshape通常用在“角色表情”的制作当中 BlendShape Node=为所添加的融合变形器进行“命名”,这点尤其在表情制作时尤为重要

自由变形技术在RAE2822翼型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第40卷第5期国防科技大学学报Vol.40No.52018年10月JOURNAL OF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Oct.2018doi:10.11887/j.cn.201805008http://journal.nudt.edu.cn 自由变形技术在RAE2822翼型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陈立立,郭正,侯中喜 (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湖南长沙 410073) 摘要:采用自由变形技术实现对RAE2822跨声速翼型表面的参数化,采用试验设计方法对设计参数进行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样本训练,最后采用Kriging代理模型和MIGA、NLPQL优化算法进行优化分析,将得到的优化变量进一步进行计算流体力学分析获得最后的优化结果。计算结果显示,自由变形参数化方法简单易行,可实现直接对网格的变形;优化的结果相比于原始翼型,升阻比增加了57.2%,从而证明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RAE2822;自由变形;代理模型;升阻比;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TP211.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2486(2018)05-045-09 Applicationoffree-formdeformationtechniquefor RAE2822airfoiloptimizationdesign CHENLili,GUOZheng,HOUZhongxi (College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Changsha410073,China)Abstract:FFD(free-form deformation)technique was applied to achieve the parameterization of RAE2822transonic airfoil.Then the method of DoE(design of experiment)was used to obtain the sample values of design parameters by 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numerical simulation.Lastly,the optimization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by using the Kriging surrogate model and MIGA,NLPQL optimization algorithm.The CFD values with optimized design parameters were regarded as the final result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FD parametric method can directly realize deformation on airfoil mesh.Compared with original airfoil,the lift-to-drag ratio of optimized airfoil increases by57.2%,therefore,the proposed method is feasible and effective. Keywords:RAE2822;free-form deformation;surrogate model;lift-to-drag ratio;optimization design 自由变形(Free-Form Deformation,FFD)方法由Sederberg和Parry[1]于1986年首次提出。在模型参数化方法中,FFD和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参数化法都具有高效率和普适性等优势[2],得到了广泛应用。 CAD参数化可以实现较大范围的外形变化,但是CAD参数化对复杂外形的参数化依然比较困难。对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而言,外形参数化后还要进行网格的划分,这无疑增加了设计的流程和时间,虽然FFD技术只能实现较高质量的小范围到中等尺度网格变化,不太适合较大尺度的变形,但是FFD 是在同一套网格上进行变形,有效减少了CAD参数化重建模和网格划分的工作量,在细致优化阶段相比于CAD参数化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同时具有控制变量少的优势。文献[3-4]通过类型函数(Class-Shape Transformation,CST)参数化的方法研究了RAE2822翼型的优化问题,可以有效提升翼型的升阻比。朱雄峰等[5]采用动网格实现翼型的优化设计,增加了优化结果的鲁棒性和可信度。白俊强等[6]采用CST参数化和径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模型优化显著提高了RAE2822翼型的气动性能。陈颂等[7-8]建立由翼型表面控制点位移反求各个FFD控制点位移的求解模式实现翼型参数化,优化结果显著减小了设计状态下的翼型阻力。王科雷等[9]采用解析形状函数法对RAE2822翼型进行参数化建模,采用Kriging代理模型进行优化得到的翼型升阻比增加了约31%。Kenway等[10]采用FFD 方法实现了对CRM(common research model)机翼的优化设计,取得了较好的优化结果。Koo等[11]运 *收稿日期:2017-08-14 基金项目: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资助项目(CX2016B004) 作者简介:陈立立(1990—),男,陕西礼泉人,博士研究生,E-mail:724043509@qq.com; 郭正(通信作者),男,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E-mail:guozheng@nudt.edu.cn 万方数据

聚类分析法总结

聚类分析法 先用一个例子引出聚类分析 一、聚类分析法的概念 聚类分析又叫群分析、点群分析或者簇分析,是研究多要素事物分类问题的数量,并根据研究对象特征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的多元分析技术,它将样本或变量按照亲疏的程度,把性质相近的归为一类,使得同一类中的个体都具有高度的同质性,不同类之间的个体都具有高度的异质性。 聚类分析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样本自身的属性,用数学方法按照某种相似性或差异性指标,定量地确定样本之间的亲疏关系,并按这种亲疏关系程度对样本进行聚类。 描述亲属程度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把样本或变量看出那个p维向量,样本点看成P 维空间的一个点,定义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另一种是用样本间的相似系数来描述其亲疏程度。有了距离和相似系数就可定量地对样本进行分组,根据分类函数将差异最小的归为一组,组与组之间再按分类函数进一步归类,直到所有样本归为一类为止。 聚类分析根据分类对象的不同分为Q型和R型两类,Q--型聚类是对样本进行分类处理,R--型聚类是对变量进行分类处理。 聚类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对于位置类别的样本或变量,依据相应的定义把它们分为若干类,分类过程是一个逐步减少类别的过程,在每一个聚类层次,必须满足“类内差异小,类间差异大”原则,直至归为一类。评价聚类效果的指标一般是方差,距离小的样品所组成的类方差较小。 常见的聚类分析方法有系统聚类法、动态聚类法(逐步聚类法)、有序样本聚类法、图论聚类法和模糊聚类法等。 二、对聚类分析法的评价 聚类分析也是一种分类技术。与多元分析的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较为粗糙,理论上还不完善,但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与回归分析、判别分析一起被称为多元分析的三大方法。 聚类的目的:根据已知数据,计算各观察个体或变量之间亲疏关系的统计量(距离或相关系数)。根据某种准则(最短距离法、最长距离法、中间距离法、重心法),使同一类内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