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子沟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旬阳县居金塬矿业有限公司

关子沟铅锌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旬阳县居金塬矿业有限公司

二0一四年九月

编制说明

为全面提高我公司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臵能力,由旬阳县居金塬矿业有限公司安环部负责编制《旬阳县居金塬矿业有限公司关子沟铅锌矿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本预案适用于关子沟铅锌矿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时的应急处臵,为第一次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我公司组织各级领导进行了内部审议,现根据审议结果批准上报该预案进行技术评审。

编制:审核:批准: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1.1 目的 (1)

1.2 编制依据 (1)

1.3 事件分级 (2)

1.4 适用范围 (4)

1.5 工作原则 (4)

第二章企业概况 (6)

2.1 企业基本情况 (6)

2.1.1 企业简介 (6)

2.1.2 自然社会环境概况 (6)

2.1.3 水源 (9)

2.1.4 电源 (9)

2.1.5 企业生产工艺及污染环节 (9)

2.2 周边环境敏感点 (14)

2.2.1 环境质量现状 (14)

2.2.2 环境保护目标 (15)

第三章应急组织体系 (16)

3.1 应急组织机构设臵 (16)

3.1.1 组织机构 (16)

3.1.2 应急组织机构联系方式及主要成员 (19)

3.2 应急救援专业队伍 (21)

3.2.1 现场指挥办主要职责 (21)

3.2.2 抢险抢修队 (22)

3.2.3 治安队 (23)

3.2.4 医疗救护队 (23)

3.2.5 通讯联络队 (24)

3.2.6 电力保障小组 (24)

3.2.7 善后处理组 (24)

3.2.8 物资供应队 (25)

第四章环境风险分析 (26)

4.1 环境风险评价 (26)

4.2 环境风险源分析 (26)

4.3 最大可信事故及后果分析 (27)

4.3.1 炸药库爆炸影响分析 (27)

4.3.2 废石场滑塌影响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3采空区地面塌陷影响分析 (28)

第五章预防与预警 (28)

5.1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28)

5.1.1 炸药库爆炸风险防范措施 (27)

5.1.2 废石场滑塌事故风险防范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3采空区地面塌陷事故风险防范措施 (29)

5.2 预警分级与准备 (30)

5.3 预警发布与解除程序 (31)

5.3.1 预警发布程序 (31)

5.3.2 预警解除程序 (31)

5.4 预警相应措施 (31)

第六章应急处臵 (31)

6.1 应急预案启动 (31)

6.2 信息报告 (32)

6.2.1 企业内部报告程序 (32)

6.2.2 外部报告时限及程序 (32)

6.2.3 报告内容 (33)

6.2.4 通报受影响区域及联系方式 (34)

6.2.5 24小时报警 (35)

6.3 分级响应 (36)

6.4 指挥与协调 (37)

6.4.1 事故发生应急指挥与协调 (37)

6.4.2 事后应急指挥与协调 (40)

6.4.3 结束与善后事宜 (41)

6.5 现场处臵 (42)

6.5.1 应急过程中使用的药剂及工具 (42)

6.5.2 应急过程中采用的过程技术说明 (47)

6.5.3 生产过程中应解决方案 (49)

6.5.4 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撤离方式、方法、地点 (50)

6.5.5 事故现场隔离区划定与隔离方法 (51)

6.5.6 现场应急人员在撤离前、后的报告 (52)

6.5.7 处臵事故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的处理措施 (52)

6.6 信息发布 (53)

6.7 应急终止 (54)

第七章后期处臵 (54)

7.1 善后处臵 (55)

7.1.1受灾的安臵与抚恤 (55)

7.1.2物资的清理与补偿 (55)

7.1.3保险与理赔 (55)

7.2 警戒与治安 (55)

7.3 次生灾害防范 (56)

7.4 调查与评估 (56)

7.4.1 调查 (56)

7.4.2 评估 (57)

7.5 生产秩序恢复重建 (57)

第八章应急保障 (58)

8应急保障 (58)

8.1人力资源保障 (58)

8.2资金保障 (58)

8.3物资保障 (59)

8.3.1现场抢险救护应急设备保障 (59)

8.3.2其他物资保障 (59)

8.4医疗卫生保障 (59)

8.5交通运输、治安维护保障 (59)

8.6通信保障 (60)

8.7科技支撑 (60)

8.8保障制度 (60)

8.9应急物资储备清单 (60)

第九章监督与管理 (61)

9.1 应急预案演练 (61)

9.1.1 演练原则和要求 (61)

9.1.2 演练准备 (61)

9.1.3 演练范围与频次 (62)

9.1.4 演练组织 (62)

9.1.5 应急演练的评价、总结与追踪 (62)

9.2 宣教培训 (63)

9.2.1 应急救援人员培训 (63)

9.2.2 员工培训 (63)

9.2.3 司机、监测人员培训 (65)

9.2.4 公众培训 (65)

9.2.5 应急培训记录 (65)

9.3 责任与奖惩 (66)

9.3.1 责任追究 (66)

9.3.2 奖励 (66)

第十章附则 (61)

10.1 名词术语 (67)

10.2 预案解释 (68)

10.3 修订情况 (68)

10.4 实施日期 (69)

第一章总则

1.1 目的

建立健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机制,提高企业应对涉及公共危机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3号);

《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2号);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关于防范环境风险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05?152号);

《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1号);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发…1998?089号国家环保局、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公安部颁布);

《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1.3 事件分级

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特别重大(Ⅰ级)突发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1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的。

(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丧失或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灭

绝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地市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1、2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的;核设施发生需要进入场外应急的严重核事故,或事故辐射后果可能影响邻省和境外的,或按照“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标准”属于3级以上的核事件;台湾核设施中发生的按照“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标准”属于4级以上的核事故;周边国家核设施中发生的按照“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标准”属于4级以上的核事故。

(7)跨国界突发环境事件。

重大(Ⅱ级)突发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的;

(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大批死亡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重金属污染或危险化学品生产、贮运、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炸、泄漏等事件,或因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危险废物等造成的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在国家重点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或居民聚集区、医院、学校等敏感区域的;

(7)1、2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造成环境影响,或核设施和铀矿冶炼设施发生的达到进入场区应急状态标准的,或进口货物严

重辐射超标的事件;

(8)跨省(区、市)界突发环境事件。

较大(Ⅲ级)突发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的;

(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5000人以上1万人以下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物种受到破坏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3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造成环境影响的;

(7)跨地市界突发环境事件。

一般(Ⅳ级)突发环境事件:

除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重大突发环境事件、较大突发环境事件以外的突发环境事件。

1.4 适用范围

适用旬阳县居金塬矿业有限公司关子沟铅锌矿及其邻近单位周边设施可发生的事故和紧急情况带来的环境事故预防和响应措施。1.5 工作原则

企业在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及其响应程序时,应本着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方针,贯彻如下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加强对环境事故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环境事故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防范和处理能力,尽可能

地避免或减少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中长期影响,最大程度地保障公众健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响应。接受政府环保部门的指导,使企业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成为区域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特点,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使采取的措施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危害范围和社会影响相适应。

(3)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应急系统做到常备不懈,可为本企业和其它企业及社会提供服务,在应急时快速有效。

第二章企业概况

2.1 企业基本情况

2.1.1 企业简介

旬阳县居金塬矿业有限公司关子沟铅锌矿地址:旬阳县关口镇大庙村

经济类型:私营

隶属关系:个体

从业人数:86人

单位代码:786961275

邮政编码:725700

联系电话:0915-*******

主要产品:铅锌矿石

设计生产能力:3万吨/年

矿山主要从事井下掘井开拓作业,开采矿种为铅、锌,设计年开采量为3万吨原矿,服务年限12年。矿山采矿方法主要采用全面采矿法开采,局部倾角大于30°的矿体可采用全面留矿法开采。采矿主要指标:矿块综合回收率为89%,贫化率为10%,矿产品出矿品位:铅为2.71%、锌为9.37%。

2.1.2 自然社会环境概况

2.1.2.1 自然环境

(1)地理位臵

陕西省旬阳县关子沟铅锌矿位于旬阳县城60°方位,直距26.5公里的关子沟。行政区划隶属关系属旬阳县关口镇管辖。矿区地理坐标为:

东经:109°34′01″-109°34′36″

北纬:32°57′05″-32°57′42″

交通状况:由关子沟矿区混凝土硬化公路南行9公里与316国道相接,沿16国道西行约44公里直达旬阳县城,交通比较便利。

(2)地形地貌

矿区地处秦岭南坡,汉江北岸,地形北高南低。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550米,位于矿区中部的关子沟上游曹家沟口,最大标高1091.12米位于矿区西部外围,相对高差514米,属中切割低中山陡坡地形。区内自然坡度25°-35°,一般坡度小的地段分布有覆盖层,坡度大的地段多为基岩出露地段,斜坡上冲沟发育。

(3)河流及水系

矿区所在关子沟河为汉江一级支流,从矿区流经8公里汇入汉江,茅坡沟、周家沟、曹家沟为关子沟支流,在矿区中部注入关子沟水系,关子沟水系及其支流常年流水不断,支沟水系流量一般为

0.0005-0.005m3/s,关子沟枯水期流量0.0245m3/s,平水期0.05m 3/s.

(4)气象条件

矿区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根据旬阳气象站实测统计资料,极端最高气温为42.0°C,极端最低气温为-11.6°C,年最多降雨量为1084.4mm,近五年年平均气温16.6°C,年平均降雨737.5mm,雨季为4月中旬到10月中旬,5、7、9月为高峰期。

(5)土壤类型

项目所在地区土壤主要为黄褐土、黄棕壤、沙质壤土、沙质粘壤土、粉沙质粘壤土、壤质粘土分布面积大。黄褐土又称黄泥巴土,分为黄褐土及山地黄褐土。黄褐土分布项目区沿线千山丘陵地带,气候温热湿润,土质粘重密实,通气性差,呈中性至微酸性反应,熟化层较薄,耕性差,养分含量低,产量低而不稳。黄棕壤又称黄泡土,黄棕壤主要分布于项目区沿线秦岭南部浅山区。气候温热湿润,生物循环作用及风化作用强烈,土层深厚,土壤粘重,为大块状和核块状结构,通透性不良,淋溶比较强烈,呈微酸性至酸性反应,水土流失严重,土性凉,秋天多雨,作物不易成熟。厂区主要的地带性的土壤类型为黄褐土、棕黄壤组成。

(6)植被类型

项目地区植被茂密,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该区为秦岭南坡地山丘陵区,海拔在550-1092.12米,落叶阔叶乔木以栓皮栋、麻栎、锐齿栎为建群树种,其次有漆树、红桦、白桦、鹅耳栎、千金榆、榔

树、刺楸、柕栗、水青岗、化香、枇杷、柑橘、核桃、桦栎、屋杦树、木瓜、馍叶树、黄栌、娥树、榆树、蔗树、药树等;针叶树以油松为主,上部有华山松,下部有马尾松;常绿阔叶树以耐寒的栎类为主,如刺叶栎、岩栎、匙叶栎、檀子栎及女贞等;草木植物有大披针苔、黄背草、白茅、龙须草、野菊等;藤本植物有南蛇藤、葛藤等。构成了以落叶阔叶林木为主体,草本藤本植物混生的植被群体。栽培作物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主要有土豆、红薯、小麦、燕麦、荞麦及大豆等。该区林木植被覆盖率为65%。

2.1.2.2 社会环境

(1)社会经济概况

矿区域主要为农业区,工业基础薄弱,农业人口占90%以上,矿区内村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水稻、薯类、豆类等10余种,区内自然景观单一,文化娱乐设施相对薄弱。

(2)文物古迹及自然保护区分布情况

矿区范围内无名胜古迹和自然保护区。

2.1.3 水源

矿区内地表水丰富,主要河流为关子沟及其支流,均属汉江支流,常年流水。雨季水量丰富,干旱季节水量较小,水质良好,能够满足矿山生产和生活供水需求。

2.1.4 电源

矿山生产用电由外部引入矿区10kv专用线路供电。

2.1.5 企业生产工艺及污染环节

2.1.5.1 工业场地总平面布臵

矿区场地共分为三个区,分别为主要生产区,辅助生产区,行政办公区。

主要生产区包括1#矿井、2#矿井、3#矿井、6#矿井,临时堆矿场。辅助生产区有材料库、机修车间等。行政办公区办公楼、车库、食堂。废石场布臵在工业场地西南边曹家沟直线距离1.5km处,由公路连接。

2.1.5.2 主要生产工艺

矿山生产工艺主要为:根据矿体勘察报告、矿体围岩结构和岩石稳定性,结合工艺设计要求,采用的采矿方法主要为浅孔留矿法。矿石与废石均由提升系统分别运至斗仓后,经主运平巷由窄轨牵引机车运输至地表上专用漏斗,最后用翻斗车分别运输至矿场和专用废石场。具体工艺图如下:

采矿工艺流程图

2.1.5.3 产污环节及处臵措施

矿井开采过程中主要污染物为井下排水、扬尘、噪声和废石的排弃;此外,矿井工业场地辅助生产系统及日常生产、生活中将产生生产、生活污废水、炉渣和垃圾等固体废弃物;通风机房、空压机房、机修车间、等将产生设备噪声。

工程污染源分析:

(1)废气和粉尘

本工程对环境空气的污染源主要为粉尘,粉尘主要来源于风井排放以及地面贮运系统的无组织排放。

废气处理措施主要为:

①运矿车辆采取加盖篷布防尘措施;

②道路及运矿车辆采用洒水车洒水降尘。

(2)污废水

污废水来自矿井井下排水和工业场地生产、生活污废水。

运营期污废水处臵措施主要为:

矿井废水经二段中和沉淀处理后回用于井下生产及地面降尘洒水。工业场地区设旱厕,盥洗水用于道路、场地绿化、洒水降尘,不外排。

(3)固体废弃物

固体废弃物:建设期包括掘进废石、场地开挖和道路路基弃土弃渣等,生产期包括采矿石及生活垃圾。

运营期固体废弃物处臵措施主要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