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中复习方略历史一轮单元评估检测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2015届高中复习方略历史一轮单元评估检测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2015届高中复习方略历史一轮单元评估检测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单元评估检测(十九)

第十九单元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牛顿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但他自己却非常谦虚地说:“如果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从与牛顿取得主要成就的关系来看,这里的“巨人”最有可能是( )

A.伽利略

B.哥白尼

C.达尔文

D.爱因斯坦

2.17—18世纪,启蒙运动在欧洲兴起。启蒙运动的两个关键的概念是进步和理性。启蒙思想家认为人类可以利用理性的力量保持不断的进步,从黑暗进入阳光。“理性”概念的形成受到了下列哪一因素的直接影响( )

A.资产阶级代议制的逐渐建立

B.经典力学体系的确立

C.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出版

D.工业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3.(2013·淮北一模)1939年8月2日,爱因斯坦写信给罗斯福总统,建议美国务必抢在法西斯德国之前制造出原子弹。后来,当原子弹真的从潘多拉魔盒里跳出来后,爱因斯坦陷入了巨大的后悔与痛苦之中。这表明( )

①爱因斯坦出于对人类命运的极大关注

②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③人类社会需要对核科技进行深刻反思

④爱因斯坦反对利用核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2013·安徽六校模拟)爱因斯坦在评价某物理学理论成果时说:“这一发现成为20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下列关于“这一发现”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揭示了空间和时间的可变性

B.推动了现代物理学的重大发展

C.有助于成功地解释光电效应

D.促进了人们深入认识微观世界

5.(2013·宣城模拟)“不合宜者,渐渐澌灭,其合宜者,得以永存,此谓天道自然之理。但其说与耶苏(耶稣)之旨相反,故各国儒士,均不服其言。”这段话提到的学说与下列哪项内容有关( )

A.牛顿的运动三定律

B.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

C.达尔文的进化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6.1859年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这主要是由于( )

A.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与“上帝直接对话”

B.牛顿创立经典力学理论,摆脱神学对科学的束缚

C.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生物“神创说”

D.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突破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

7.“一切动植物繁殖得太快,以致自然界无力供养它们;因此每一代都有许多个在达到生殖年龄以前就死掉了。由什么来决定哪个将生存呢?当然,有几分是纯运气,但是还有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因。”达尔文认为这个“较为重要的原因”是物种能否( )

A.参加竞争

B.适应环境

C.取悦人类

D.具有生命力

8.(2012·福建四地六校模拟)能源短缺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此我国把每年的6月15日至21日定为全国节能宣传周,倡议节约能源。历史上使电成为新能源的关键性科学发明是( )

A.德国西门子研制的发电机

B.美国人爱迪生发明的电灯泡

C.美国人贝尔发明的电话

D.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的内燃机

9.(2013·临沂模拟)“日不落帝国”在一定意义上是英国的工业家、企业主开创的,而不是殖民军队和海军将领们通过征服缔造的。使英国发展为“日不落帝国”的根本原因是( )

A.蒸汽革命

B.资产阶级革命

C.电气革命

D.商业革命

10.为了配合当届世博会“未来世界”的主题,1938年10月在纽约世界展览会工地上埋入了一个装有当代文明记录的容器“时间舱”,并

在地面的石碑上注明:直到5 000年后才能打开。里面可能有( ) A.电话 B.电脑

C.原子弹残骸

D.披头士唱片

11.19世纪,一位到英国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感觉到与她家乡那种“单调的纯净”不同,这种舒服的烟雾“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这种感受的产生反映了她

( )

A.对英国环境污染的漠不关心

B.对化学和医学知识茫然无知

C.为本国的空气纯净深感自豪

D.为工业文明到来而兴奋不已

12.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显露出来;人类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材料中“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是指( )

A.掌握了更高的能量

B.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

C.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D.科技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3.2011年10月,随着美国苹果公司CEO史蒂夫·乔布斯的离世,一

个网络帖子迅速走红:“上帝有三个苹果:一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一个被乔布斯咬了一口,并改变我们每个人看世界的方式。”材料一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序言里,牛顿写道:理性力学应当是研究任何力所引起的运动和产生任何运动的力的科学。因此,本书被命名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因为,自然哲学的一切难题都涉及通过各种运动现象来研究自然力,再通过这些自然力来解释其他现象。

(1)材料中被“砸醒”后的牛顿的伟大发现是什么?牛顿的“众多发现”在人类文明史上产生了什么巨大的历史作用?(6分)

材料二爱因斯坦与牛顿的对话(虚拟)

爱因斯坦:你真伟大,你建立了牛顿力学框架体系,相对论中存在的问题都被你指了出来。

牛顿:你比我更伟大,相对论在许多学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和量子力学一起,已成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包容了我的三条运动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

爱因斯坦:你我的理论都有瑕疵。

牛顿:哪有十全十美的理论,大家不用我们的理论,他们没有别的理论可用,圣人、神仙也要犯错误,你我都是凡人,你我的身躯已经融入了自然界,但是,你我的灵魂还留在人间。

——毛民义:相对论网站(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力学体系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关系。他们留给人类的“灵魂”是什么?(6分)

材料三“科学”一词起源于中国古汉语,原意为“科举之学”。到近代日本翻译西方著作,翻译英文science的时候,引用了中国古汉语的“科学”一词,意为各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和学问。到了1893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也用“科学”二字。此后,“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运用。

——百度名片(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意义的“科学”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积极作用。(8分)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哥伦布认为“是上帝给了他独一无二的天恩,让他去完成托付给他的使命”,“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上帝安排的”。

——林璧属《哥伦布西航思想的形成》南非黑人大主教图图在1984年的一次集会上说:“白人传教士刚到非洲时,他们手里有《圣经》,我们黑人手里有土地。传教士说:‘让我们祈祷吧!’于是我们闭目祈祷。可是当我们睁开眼睛时,发现情况颠倒过来了:我们手里有了《圣经》,而他们手里有了土地。”

材料二很少有领导人会像马丁·路德那样看上去不适宜承担革命领导的任务,因为他的运动是在没有党派和组织的情况下进行的;他的力量来自于他几乎不了解的一种集体的追随力量。然而,也很少有领导者能像他这样戏剧性地唤起人们的意识,或者像他这样对其所在时代的政治和宗教态度产生如此震撼性的影响。

——(美)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领袖》

材料三达尔文《物种起源》的问世,犹如一颗炸弹落在神学阵地的心脏。自然选择的理论,给上帝创造万物的教义以沉重的打击。正如霍登所指出的那样,在生物进化的历程中,中古时代的大爬虫的地位,似乎比十字架的地位更重要。

——张秉伦、汪子春《进化论与神创论在中国的斗争》西方宗教革命和科学革命以来,上帝和理性这两个最高的价值观念都通过新的理解而发展出新的方向,开辟了新的天地。把人世的勤奋创业理解为上帝的召唤,曾有助于资本主义精神的兴起;把学术工作理解为基督教的天职,也促进了西方近代人文教育与人文学术的发展。

——(美)余英时《内在超越之路》(1)根据材料一,结合史实说明宗教在世界近代史上为促进世界整体化起过什么作用。(4分)

(2)材料二中马丁·路德“他的运动”指什么?这一运动发生的原因有哪些?对西欧现代化起到了什么作用?(8分)

(3)达尔文进化论冲击了教会宣扬的“神创说”,除此之外,这一理论还产生了什么影响?根据材料三说明宗教和科学之间的关系。(8分)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本题考查伽利略科学成就的影响。16世纪末17世纪初,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伽利略研究基础上,英国科学家牛顿确认了物体宏观运动的规律。故答案选A。哥白尼的“日心说”与牛顿力学体系无关,排除B;C、D中的人物晚于牛顿,排除。

2.【解析】选B。本题考查启蒙运动的背景,旨在考查牛顿经典力学的思想影响。自然科学的发展使教会的说教不攻自破,人们对自身有了更大的自信,相信自己的理性,而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重大成就就是牛顿经典力学,由此分析B正确。

3.【解析】选A。爱因斯坦并不反对利用核能,但他担忧原子弹给人类带来的威胁。

4.【解析】选A。结合材料中的“分子、原子”等重要信息,可知这一发现应为量子理论。揭示了空间和时间的可变性的是相对论。

5.【解析】选C。本题考查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不合宜者,渐

渐澌灭,其合宜者,得以永存”判断是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理论,“其说与耶苏(耶稣)之旨相反”更加印证了是生物进化论学说。所以正确答案是C。

6.【解析】选C。本题考查生物进化论学说的影响。题干中的信仰危机是指对基督教神学的怀疑和否定,而造成这种危机的生物进化论,否定了基督教神学创世说。所以C正确。

7.【解析】选B。生物要生存和繁育后代,面对残酷的生存环境,不能适应环境的动物个体会死掉,这是“物竞天择”的必然结果。决定哪个将生存的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因,就是“适者生存”。所以B正确。【误区警示】准确理解生物进化论中的原理,排除A。生物在生存和延续的过程中,必须与其他种类的生物或本种类内部的生物进行竞争,但是哪个最终将生存呢,是竞争中的胜利者,这就是适者生存。所以A 是生物能够生存下来必须经历的挑战,而不是决定其能够生存的那个原因。

8.【解析】选A。关键信息是“电成为新能源”。实际可用的发电机的问世,使电成为一种新能源,所以选A。

9.【解析】选A。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时间是在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即蒸汽革命完成以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英国走上大规模对外扩张的道路,以炮舰打开各国大门,将它们纳入英国殖民体系。

10.【解析】选A。四个选项中发明的时间分别为:1876年电话发明;1946年电脑发明;原子弹爆炸是在1945年;披头士乐队1956年成

立。据材料分析,当时埋入的发明只能是1938年之前的发明,所以只有A正确。

11.【解析】选D。在今天看来,“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严重污染了环境,降低了空气质量,是应该被限制的。但是,在工业革命初期,这是工业发展的象征,是人们期盼的、向往的景象。题干材料描述的正是这种心情和向往,所以D正确。

12.【解析】选D。阅读材料可知,科技的发展带来一个潜在的危险就是人类过度开发大自然,这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如环境、能源、社会等问题,所以“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正确选项为D。

13.【解析】第(1)题考查牛顿力学体系及历史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第(2)题考查牛顿力学和相对论的关系。科学的灵魂一问,主要指科学探究精神。第(3)题,回答“科学”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可从近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来回答。

答案:(1)发现:万有引力定律。(2分)

作用:构成了近代力学体系,完成了人类对自然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成为17世纪科学革命的主要成就;促进了近代物理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工业革命的开展与启蒙运动的兴起。(4分) (2)关系:相对论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与发展。(2分)灵魂:科学探究精神。(4分)

(3)①政治:进化论成为推动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主要思想武器;②经济:利用西方先进科技,发展近代工业,促进中国经济发展;③思想:民主、科学的口号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诉求。(8分)

14.【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是科学与宗教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第(1)题,结合材料信息可知,传播宗教是新航路开辟的精神动力,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手段。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使世界结束相对孤立状态,日益连成一个整体。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结合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回答。第(3)题,回答达尔文生物进化思想的影响,指出其把发展、变化等观念引入科学领域,使人类在思想上发生重大革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理论基础,对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影响。关于宗教和科学之间的关系,应指出二者在世界观上是对立的,但不排除宗教在推动人类勤奋工作或科学研究方面的精神影响。答案:(1)推动作用。传播宗教的热情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宗教是殖民者进行殖民统治的重要手段。(4分)

(2)宗教改革。(2分)原因:①天主教会腐败,束缚人们思想;②资本主义发展;③人文主义的传播。(4分)

作用:解放人们思想,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2分)

(3)影响:把“变化”“发展”等观念引入科学领域,使人类在思想上发生了跃进;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4分)宗教和科学的关系:科学与宗教在本质上是对立的。科学在一个领域的成就意味着将宗教的影响从这一领域驱逐出去;科学研究的精神动力可以来自于宗教信仰。(4分)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doc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考点提示 近代科学技术 (1)经典力学、相对论、量子论 (2)进化论 (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知识清单 知识梳理 一、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一)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背景 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生产经验的积累。 思想准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 个人因素——科学家具有科学精神。 (二)经典力学 1、伽利略——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伟大的天文学家、物理学家。 (1)主张:为了解自然界,必须进行系统地观察和实验。 (2)通过实验证实,外力并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只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3)通过实验,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等物理学定律,大大改变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以来有关运动的观念。 (4)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2、牛顿——17世纪英格兰伟大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自然哲学家。 (1)牛顿在其经典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把地球上的物体运动和天体运动概括到同一理论之中,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 (2)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海王星的发现是证明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有效性的最成功的范例。 (3)数学方面,牛顿是微积分的发明者之一。另外牛顿还发现了太阳光的光谱,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等。 (三)相对论的创立: 1、背景:19世纪,随着物理学研究的进展,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研究中遇到的新问题。20 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2、内容: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物体运动时,质量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加,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即会发生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

高中历史近代史大事年表

中国及世界近代史大事年代、时间文艺复兴运动(达芬奇、但丁、米开朗琪罗)世纪14-15 新航路开辟(迪亚士好望角、达伽马印度、麦哲伦环球、哥伦布新大陆)之交16、15 英国斯图亚特王朝,日本德川幕府年1603 ,资产阶级革命开始英国长期会议(查理一世召开)年1640 查理一世断头台,克伦威尔护国公年1653,1649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年1660 光荣革命,威廉为国王年1688 ,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俄国彼得一世改革《权利法案》1689 年,确定了君主立宪制《王位继承法》年1701 起于法国启蒙运动(伏尔泰开明君主、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卢梭天赋人权)世纪18 年1763 英法矛盾,七年战争英国胜英国工业革命左年1760-1840 右年1782,1771 水力纺纱厂,瓦特蒸汽机列克星敦的枪声,美国独立战争年1775日4月7年1776 美国独立,大陆会议杰弗逊《独立宣言》,联邦体制美国费城《合众国宪法》年1787 年1789 华盛顿美国首任总统;《人权宣言》日攻占巴士底狱,法

国大革命,4月7法国路易十六三级会议,拿破仑称帝,颁布《拿破仑法典》年1804 拿破仑帝国覆灭,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年1830年,1815 欧美开始一次工业革命年1820-1840 林则徐虎门销烟年1839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年1840-1842 第二次鸦片战争,四国《天津、北京条约》年1856-1860 林肯当选总统年1860 年1861 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废除农奴制;美国南北战争爆发;中国洋务运动开始,设立总理衙门,安庆内军械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年1862 《解放黑奴宣言》、林肯颁布《宅地法》年1864 普鲁士俾斯麦铁血道路,三次王朝战争,六年统一德国年1865 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南方胜利,美国统一年1868 日本德川幕府倒台,开始明治维新左年1870-1910 以美、德为中心,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德迅速崛起右年1882 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结成同盟国年1894-1895 ,日本占领台湾《马关条约》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惨败,年1894 孙中山,兴中会在檀香山年1895 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

高中历史《世界近代史》说课稿模板

新修订高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高中历史《世界近代史》说课稿模板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High School History "Modern History of the World" Theory Textbook Template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高中历史《世界近代史》说课稿模板 尊敬的各位专家、同仁: 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说《法国大革命》一课。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法国大革命》一课是课标川教版九年级上册《世界近代史》第一学习主题“欧美国家的巨变与殖民扩张”的第4课。法国大革命是继英、美资产阶级革命后一次比较彻底的革命,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它不仅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制度,而且动摇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为以后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在世界历史中有重要意义。 (二)课标要求及教材内容安排 课标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如下。其中前三项目标将在本节课完成。 依据课标,本课教材安排了攻占巴士底狱、《人权宣言》和共和国的诞生、拿破仑和拿破仑帝国三个子目的内容。这

样的安排既体现了法国大革命发展的时序性,又体现了史实之间的逻辑联系。 科学的教学目标具有良好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拟定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知道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了解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 通过理解《人权宣言》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通过合作学习,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综合归纳能力。通过对拿破仑主要活动的评价,培养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感知、理解法国大革命的基本史实的过程中,掌握对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归纳的方法;在解读《人权宣言》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史料分析、合作探究的方法;在赏析教材插图的过程中,学习以图证史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程中人民参与和推动革命的史实,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化的含义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为主要标志。 从过程来看,它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从内容来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为主要标志,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要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封建社会转化为近代社会。完成这一任务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国家的独立和民族解放(政治),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经济)。 二、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1、1840-1895年,起步阶段。事件主要是洋务运动。 这一时期,政治体制的近代化尚未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而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发展,并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官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投资形式也由官办、官督商办到商办,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同时,近代化也开始从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 2、1895-1927年,整体发展阶段。 此阶段中,学习西方的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结合。 首先,是在“实业救国”的浪潮下,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经济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分为甲午战争后的初步发展和一战期间的短暂春天)。 其次,政治体制的近代化也取得重大突破,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派领导戊戌变法、立宪派发动立宪运动和保路运动、革命派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 再次,思想文化的近代化也有发展,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化转型。(表现为“西学东渐”达到高潮。维新派以进化论为理论基础,主张变法维新实行君主立宪;革命派将西方的国家学说发展为三民主义;激进派则大力提倡民主和科学;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潮的主流。)(新的教育体制开始确立:1905年废除了科举制,为教育体制改革扫清道路;辛亥革命后,南京政府成立了教育部,对教育的内容和学制进行改革。)(产生了新型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的代表是新文化运动的干将。)(产生大量新的文艺作品,文学上有“诗界革命”和“谴责小说”,艺术上有京剧的形成和上海、岭南画派的出现;史学界出现了以梁启超为代表的“史学革命”,发现了甲骨文。)

高中历史近代史必备知识点 五四运动和五四运动后影响

2013高中历史近代史必备知识点:五四运动和五四运动后影响 (一)原因 1 .政治(根本原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阶级矛盾激化。 2 .经济和阶级基础: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3 .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使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4 .国际背景 ( 1 )日本加紧侵华,提出《二十一条》。( 2 )十月革命爆发,为中国革命提供了新方向。 5 .直接原因(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二)爆发 1 .时间:1919 年5 月4 日 2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嫌 一耀拔鳗塑姜飞 才 (三)经过 (四)结果:取得初步胜利 表现为: ①释放被捕学生。 ②罢免三个卖国贼职务。 ③拒签和约。成功原因:中国作为战胜国收回权力是正义之举;各阶层参加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对北京政府的压力;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的据理力争。 (五)意义 ( 1 )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 2 )特点(各阶层作用):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 ( 3 )作用: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看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开始走上了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传播马克思主义。 ( 4 )影响: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①“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主力军,显示了巨大的力量,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运动中起了领导作用,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将承担起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责任,②“五四”运动启发广大人民觉悟,准备了革命力量的联合,因此辛亥革命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③“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主流,为中共创立准备条件。④“五四”运动发生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注意: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鸦片战争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 .同:①社会性质相同,即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革命任务相同,即反帝反封 建。③性质相同即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2 .异:①领导阶级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基本上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无产阶级。②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以从君主立宪制到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作为政治目标,主张走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思想武器,以创建人民民主共和国为政治目标。③革命发展与群众发动的深度、广度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土地问题不能彻底解决;新民

(完整版)世界近代史测试题(含答案)

世界近代史测试题 一。、选择题(25分) 1、17—18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发生了社会巨变,这一巨变主要是指 A.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开辟了新航路B.开始了疯狂的殖民扩张活动 C.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D.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2.英、法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捍卫民主法制的重要檄文有 ①《权利法案》②《独立宣言》③《人权宣言》④《国际歌》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③④ 3、下列哪个国家资产阶级革命具有两重性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 4下列事件中,对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是 ①文艺复兴②启蒙运动③新航路的开辟④三角贸易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观察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A.A点处,查理二世被推上断头台,共和国成立 B.B点处,宫廷政变推翻了复辟的专制统治 C.C点处,该国通过了《人权宣言》,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该示意图反映了法国大革命的曲折性与反复性 6.下列有关《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共同点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A.都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B.都具有历史进步性 C.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D.都反对封建专制 7.下列属于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是 A.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B.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C.专制王权同议会矛盾斗争尖锐 D.殖民压迫激起人民强烈反抗 8.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下列历史文献中,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而颁发的法律文件是 ①《汉谟拉比法典》②《权利法案》③《法典》④《土地法令》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9、英国《权利法案》、法国《人权宣言》、美国《独立宣言》和1787年美国宪法代表着人类民主文明历程的重要成果。它们的内容各具特点,下面对四部文献特点的归纳,正确的是() A.《权利法案》——是三权分立原则的充分体现 B.《独立宣言》——以法律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力 C.《人权宣言》——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1787年美国宪法——宣告从英国殖民统治下独立 10、长达三百多年的罪恶的“三角贸易”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A.提供了大量的黑人劳力 B.摧毁了腐朽的封建统治 C.打通了各洲的贸易通道 D.积累了雄厚的原始资本 11、2013年3月,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逝世,让拉美痛失一位“最伟大的领袖”。大约两个世纪前,拉 美地区也曾出现了一位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的伟大领袖,他就是 A.华盛顿 B.玻利瓦尔 C.章西女王 D.圣马丁 12、英国工业革命时代下列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火车机车②瓦特改良蒸汽机③珍妮纺纱机④飞梭 A.④③②① B.③④①② C.①②③④ D.②①④③ 13、从1880年到1914年,西欧城市人口的比例几乎上升了40%。美国纽约和费城在1820年各有居民10万人,到1870年,分别达到94万人和67万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2020历史中考:《近代化探索专题》

2020历史中考:《近代化探索专题》 中国近代化的含义及探索历程 1、含义:是指中国由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思想文化 和社会生活上的近代化。核心是经济上的工业化和政治上的民主化。2、探索历程: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 过程。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洋务运动侧重学习西方技术;第二阶段: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侧重学 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第三阶段:新文化运动侧重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3、特点:从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到学 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不断深入。 【线索梳理】线索1:冲击与反应

线索2:近代化转型1.政治民主化 2.经济工业化 3.思想科学化

线索3:近代化转型近现代社会发展的缩影——城市1.北京北京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主要扮演着政治、文化中心的角色,见证了中国从民主革命到新中国的诞生再到中国开启改革开放,走向富强的历程。 2.上海上海的变迁是中国近现代以来社会发展的缩影。上海不仅是引领中国近代革命的一面旗帜,而且顺应了中国由封闭走向开放的潮流,是近现代中国与世界联系的桥头堡,并最终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 3.南京南京长期是中国近现代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见证了中国近代的屈辱与抗争、民主法治的伟大探索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终结,是中国近代化的缩影。

4.广州广州是近代中国开放的第一批通商口岸之一,中国国民革命的大本营,对外开放起步较早的地区,推动了中国近(现)代化进程。 5.重 庆重庆是近代中国开放的第一批内地商埠之一,是抗战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中心,也是现代我国改革开放时期内地开放较早的地区,是中国从近代衰败到现代崛起的缩影. 线索4:不同国家近代化路径的比较

高中历史必修一中国近代史

第二讲列强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1840年至1900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1.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 直接原因:保护鸦片贸易(1839年6月,虎门销烟。英国政府闻讯,决定借端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过程:1840年6月,英国舰队入侵广东海面,鸦片战争爆发; 1841年初强占香港岛;1842年1月,英军舰队驶抵南京下关江面。 清政府屈辱求和,签订《南京条约》 主要内容:割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关税,由双方商定。 影响: 1.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 2.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 3.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2.第二次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同上 直接原因:修约被拒。 过程: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随后法国加入。英法联军接连攻陷天津、北京,洗劫并火烧圆明园,咸丰帝逃亡热河。 美俄两国趁火打劫,俄国趁机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影响: 1)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遭到更严重的破坏; 2)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 抗(太平天国);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本课要旨: 1.鸦片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拓展海外市场、掠夺生产原料的必然 结果; 2.鸦片战争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3.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 背景:明治维新后,日本军事实力的上升,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 导火线:朝鲜农民起义。 过程:1894年,日本舰队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挑起战端。 朝鲜平壤清军陆战失利。

高二历史 世界近代史部分

高二历史世界近代史部分 政治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一)《权利法案》: ⑴主要内容: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必须定期召开议会。(限制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⑵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 ⑶意义:①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了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②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

(二)责任内阁制: 1、形成 ⑴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 ⑵特征:①责任内阁制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②内阁由下院多数党单独组成,内阁大臣必须是下院议员;下院多数党的首领为当然的内阁首相,他负责挑选内阁成员并拥有免职权。③内阁实行集体负责制,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阁员对外必须全体一致,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④内阁首相的权力——手握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是事实上的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⑶作用:内阁制的建立,使立法机构得以控制行政,有效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 ⑵发展完善:1832议会改革; ①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工业资产阶级为谋取参政权进行了积极斗争(根本原因) ②内容:①富有农民和城镇有产者获得选举权;②新兴工业城市的代表席位增加。 ③影响: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英国议会制度朝着民主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更加迅速的发展。②而工人、贫民的政治权利受到了种种限制。(一分为二) (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意义: 1、特点:⑴国王作为国家的象征,“统而不治”;⑵议会掌权,是国家权力中心,最高立法机关。⑶内阁(首相)是真正掌握实权(行政权)的。 2、意义:①大大削弱了国王权力,议会逐步掌握国家权力,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②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得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是历史一大进步。③议会各党派在代议制下很多问题通过协商和妥协来完成,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④对其他国家民主制度的建设有重要影响。 二、美国共和制联邦政体的确立 (一)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作用 1、主要内容:①联邦制原则: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权利大大加强,但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②中央政府构建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最高司法机关归最高法院。③民主原则:国会议员和总统由民选产生。 2、特点: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3、作用: ⑴积极:①是近代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②宪法体现了“制约与平衡”的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③宪法一定程度调和了各方面的矛盾,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⑵局限性: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 (二)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的经济举步维艰,1929年至1933年间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陷入经济危机,为转嫁危机,西方各国采用货币、倾销等政策向中国倾销商品,严重影响了中国工商业的发展尤其1931至1934年间,中国工商业经历了艰难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在:对外贸易的严重入超,银行钱庄挤兑风潮频发,丝织业停产倒闭,制茶行业举步维艰等方面,致使中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衰退。国民政府面对困境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希望通过改革,达到减轻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目的,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币制的改革,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工商业发展的困境。我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曲折的道路,终于获得了今天的成果,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得到很大的提升。当然,中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中国的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与机遇。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 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民国时期我国的经济状况? 中国民国时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各种予盾的激烈斗争之中,社会经济在动荡、曲折中缓慢前进。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曲折发展的历程,各种经济势力此消彼长的现象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的经济状况。民国时期,在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封建地主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是阻碍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在民

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阶段特征)

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1840—1949) 第一阶段:中国近代化的全面启动:(1840—1912) 【阶段特征】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下,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由农耕文明时代开始向工业文明时代演进。近代化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生活等领域全面展开。 政治:(1)民族危机加深:列强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与反动势力的勾结。史实: (2)政治民主化,法制化:先进的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在反对封建专制反对殖民侵略,追求民主富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史实: 经济和阶级:工业化,市场化:列强侵华,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农产品更多商品化,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新的经济、阶级出现并发展。史实: 思想:民主化、科学化:中国人将救灭图存与向西方学习相结合,从器物学习到制度学习,经历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史实: 生活:19世纪中期,伴随近代工业起步,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汇,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冲击着中国的社会生活。史实: 第二阶段: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发展(1912~1927) 【阶段特征】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阶段,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阶段,社会两大主要矛盾趋于汇流——体现为广大人民群众同清朝统治集团和北洋军阀统治集团的矛盾。资产 阶级道路行不通,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并发挥重要作用。 政治:民族危机继续加深;从帝制到共和的历史巨变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次历史巨变,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工人阶级开始登上中国政治舞台,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史实:(1)民族危机加深:一战爆发,与日本签《二十一条》;袁世凯北洋政府独裁卖国;思想上复古尊孔;巴黎和会上列强把山东权益出让给日本。(2)政治民主化,法制化:A民族资产阶级:从帝制到共和的历史巨变(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国,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一系列的反北洋军阀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等失败。B无产阶级:1919年五四运动,工人阶级登上中国政治舞台,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C革命统一战线:1924年1月——1927年7月,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经济: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但1919-1926年出现萧条。 史实:民族工业短暂春天。一战之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跌价竞争,民族资本主义开始走向萧条。 思想:民主共和、实业救国成历史主流。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国际:一战(1914-1918);俄国十月革命(1917)。 史实:A民主共和思想、实业救国思想。B1915年新文化运动。C1918年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D孙中山新三民主义。 社会生活的变革:实质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文化逐渐融合,且保留了中华文明的文化特色。史实: 第三阶段:中国近代化的曲折阶段(1927~1949年) 【阶段特征】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交替、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近代化艰难地进行。主要有:中华民族与日本侵略者,中国人民与国民党反动派矛盾。 政治:(1)民族危机: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官僚资本、日本的侵华、美国的侵略等因素,使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历经曲折,几乎陷入绝境。 (2)中国人民的抗争:A:1927~1936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国共十年对峙),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八七会议、农村包围城市新道路、长征、遵义会议、西安事变和平解决。B1937~1945年,日本侵华,国共两党合作,全民族抗战开始,两个战场。中国抗战胜利意义全民族抗战是胜利根本保证。C:1945年8月~1946年6月,中国面临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抉择:重庆谈判、重庆政协,民族战争向国内战争过渡阶段。D 1946年6月~1949年9月,国民党进攻解放区,解放战争。 1.防御阶段:国民党全国军事进攻1946年6月国民党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2.反攻阶段: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947年6月。3.决战阶段:三大决战1948年9月1949年1月。4.北平谈判和渡江作战:国民党政权被推翻。 经济:民族工业的夏、秋、冬三季史实: 思想: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成熟。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推翻三座大山。史实:萌芽:国民革命时期;《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解决领导权与农民问题。形成: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提出。成熟:抗日战争时期:《论持久战》1940《新民主主义论》(标志)1945年《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七大确立为指导地位。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入城市。 1

高中历史 中国近代史

第二章中国近代史 第一节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概念: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形态) A.半殖民地:政治:形式上保留中国的主权政府,实际上由外国势力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经济:中国社会经济独立地位丧失而成为西方的附庸。 (主权部分丧失但没有完全丧失) B.半封建:政治:封建势力维持在中国的统治地位,但近代资本主义政治思想制度在形成中; 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存在,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因素产生、发展; 文化:封建思想观念延续,近代西方社会科学理论传入。 (保留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二列强侵略与民族危机(必修一P24) 1.鸦片战争(1840—1842年) ⑴背景:①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迅猛,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②清朝日趋衰弱腐败,内部危机严重。 ⑵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⑶《南京条约》(1842年8月) 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使香港成为英国进一步侵华的基地。 赔款2100万银元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贫困;开创了列强对 中国勒索赔款的先例。 使中国东南沿海门户洞开,便利了外国势力的侵入。 开放五处为通商口岸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⑷《南京条约》附件(《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 ①内容: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等特权。 ②影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领土主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规定形成了“利益均沾”惯例,便利了 列强对中国的共同侵略。 ⑸影响 A.政治: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签订不平等条约,国家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 B. 经济:中国成为西方列强倾销商品的市场和原料供应地。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第二次鸦片战争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工业诞生)。C.思想:萌发开眼看世界的新思想。林则徐、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迈出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器物,把这一思想付出实践)。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⑴原因:①根本原因:列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②直接原因:“修约”要求被拒绝。 ⑵结果: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焚烧圆明园。英法美俄等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⑶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⑷影响:①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②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一部分官绅开始主张学习西方“长技”,自强求富,兴起了洋务运动。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⑴原因:①根本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对外扩张野心膨胀,制定了以 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②具体原因:日本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转移矛盾。 ⑵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作业)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7·江苏高考)英国哲学家培根倡导一丝不苟地记录经验性的实验,促进科学的发展;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主张用数学法则作为表述人类理性的最高法则,从事科学研究。17世纪一位科学家承袭了他们的传统,他创立的理论体系() A.揭示了基本的宇宙法则 B.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 C.确立了太阳中心说理论 D.阐明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 A[根据材料可知“17世纪”的这位科学家承袭了前人的传统(培根的实验方法、笛卡尔的数学法则),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位科学家是牛顿,他创立了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经典力学体系,精确描述了宇宙运行的法则,故A项正确;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的是20世纪初提出的量子论和相对论,B项错误;创立太阳中心说理论的是哥白尼;C项错误;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中揭示了时空的本质属性,D项错误。] 2.(2019·洛阳联考)有人认为牛顿的经典力学“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之大的成就。”这种看法() A.认为自然科学促进了文明进程 B.准确概括了经典力学的内涵 C.认为经典力学推动了人类文明 D.对经典力学的作用有所夸大 C[工业革命、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分别从属于经济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故这种看法认为经典力学推动了人类文明,C项正确。] 3.一位科学家曾根据某一理论提出三大预言:引力场实际上是一个弯曲的时空;在强引力场中光谱将向红端移动;引力场会使光线发生偏移。这一理论()

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史时间表

中国近代史时间表 1840鸦片战争(英) 18415三元里人民抗英(《申谕英告示》,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 18428《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 18654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1866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虹口创办发昌机器厂 海关试办邮政 1872上海轮船招商局(近代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 1873广东南海商人陈启源在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 《昭文新报》(汉口) 1877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 1882电话传入中国 1883—1885中法战争,打开中国的西南门户 1884新疆行省设立 1894兴中会成立,“振兴中华” 9黄海海战 中日甲午战争 1895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 4《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两半化程度;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三国干涉还 辽是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开端) 反割台战争 俄国军舰在胶州湾“过冬” 1896“大清邮政局”建立(辛亥革命后改称中华邮政局) 8上海徐园放映“西洋影戏”,是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 189711德国占领胶州湾 12俄国强占旅顺口和大连湾 18986维新变法(戊戌变法)开始(维新变法中,《强学报》、《中外纪闻》、《时务报》)康有为出版《孔子改制考》 严复翻译《天演论》出版 18999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列强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义和团运动爆发 年底袁世凯围剿义和团 张謇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 1900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9《辛丑条约》,沦为两半社会,此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1905中国同盟会成立 《定军山》,中国人民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 1906天津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建成 无线电报创设 朱执信《民报》发表《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介绍马克思

世界近代史知识点整理知识分享

世界近代史知识点整 理

世界古近思想史知识点总结整理 一、普罗塔戈拉等智者学派的观点与苏格拉底观点的异同 1、相同点 (1)都把哲学研究的中心放在了与人类自身密切相关的问题上。可以把二者看做是西方人文主义的先驱。 (2)都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2、不同点 (1)背景:智者学派与雅典民主政治的高峰相伴,而苏格拉底时期雅典政局动荡。 (2)内容:在普罗塔戈拉那里,人还只是个体感性的人,而在苏格拉底那里,人则成了具有普遍性的理性思维的人。即在“人是万物的尺度”中人对自己的认识仍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而在“认识你自己”中人对自己的认识则已经具有了理性认识的含义。 (3)影响:普罗塔戈拉被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以他为代表的智者运动也被看做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而苏格拉底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与18世纪启蒙思想的特点极为相似,因此可以把他看做是启蒙思想家的先驱和战友。 特别提示:虽然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有思想认识的差异,但他们的思想却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在当时起了很大的启蒙开导和解放思想的作用,因此他们都是古代希腊先哲的代表人物。 二、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与古希腊人文精神的比较 1、相同点: (1)都注重人与人类社会; (2)都将道德看作是政治的基础,认为匡正道德是振邦救国的根本。 2、不同点:

(1)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不同。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人,而古希腊思想家们则特别强调“个体”的人。 (2)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不同。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而古希腊思想家强调人的平等。 (3)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态度不同。儒家思想注重将社会和人文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忽视自然科学的探究;古希腊思想家比较关注的是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在对自然的研究中讲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法,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 (4)作用不同:前者服务于君主专制,后者有助于民主政治。 三、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比较 1、相同点 (1)时代背景: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时期。 (2)运动性质: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的诉求。 (3)斗争对象:都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 (4)理论来源: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马丁·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 (5)政治支持:人文主义者需要国王、贵族和富商的庇护,马丁·路德得到封建诸侯的保护。 (6)影响相同:都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近代文化繁荣,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不同点 ①对待宗教的态度不同: 文艺复兴(以人为中心)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还是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中西方近代化进程

中国近代化进程与西方近代化进程的区别 引文 要厘清一个“区别”的概念,首先需要了解问题主体的含义,主体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发生的时间区间以及过程。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国与西方近代化分别的含义、原因以及发展历程,之后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的诱因出发详细分析二者之间的区别。 正文 一、中西方的近代化含义 中国的近代化起源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列强的坚船利炮敲开了腐朽封闭的封建王朝大门,让逾三百年未在国际舞台抛头露面的华夏民族第一次赤裸裸地暴露在蒸汽时代的闪光灯下,结束于1895年的甲午战争,史学界的一些观点认为甲午中日战争,北洋海军的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战败后割地赔款的中国也不乏有识之士在痛定思痛,首先在清廷中有一席之地的洋务派(高级官僚)开始发声,他们倡导一场以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发展实业为主的革新运动,并且提出鲜明口号“师夷长技,中体西用”。洋

务派在清廷中央以爱新觉罗奕訢为首,地方上辅之以一批如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等的实力干臣。整个运动浩浩汤汤持续15年之久,近代化的概念最早是从英语单词“modernization” 中脱身而来,本身就标注了浓厚的“舶来品”标签,由于封闭锁国几百年的酝酿,本土的华夏文化更是与外来的先进文明在一定时间区间内存在冲突。此外,近代化运动毕竟代表着更加优秀的生产力,所以在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发展促进作用,但在僵化的封建政治体制和以小农经济为主导的封建农耕文明之下,这种相对先进思潮与发展方式注定是得不到生存的空间与发展机会。 世界另一头的“欧罗巴”早在18世纪就爆发了一场“从英国发起的一次技术发展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这不仅仅是一次技术改革,它更从技术领域迅速蔓延到经济、政治领域并带来巨大影响,技术领域的革新带来了更强大的生产力,而生产力的改革促进了经济与政治的发展。所以,人们普遍认为西方世界的近代化进场是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蒸汽时代的来临大大提高了社会的单位生产率,这直接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以经济基础的改变为诱因,促成了多起政治上的变革,新的政治体制登陆欧洲。 下面本文将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中西方近代化的区别。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世界近代史(政治、经济部分).docx

. 世界近代史(政治、经济) ★世界近代史与近代化 1、世界近代史是指:公元14 世纪~ 1917 年,世界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确立对世界统治的历史。 2、近代化:即现代化。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就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过程,具体表现为: 经济上: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转化(工业化、商品化、市场化) 思想上:愚昧迷信向民主科学转化(自由化、科学化) 政治上:专制独裁向民主法制转化(民主化、法制化) ★世界近代史教材内容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 近代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 世界近代文学艺术 ★世界近代史阶段划分 (1)14世纪~ 18 世纪:手工工场时代(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2)18世纪 60 年代~ 19 世纪中期:蒸汽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 (3)19世纪 70 年代~ 20 世纪初: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 ★手工工场时代

【阶段特征】资本主义萌芽与资本原始积累;人的解放;人类社会从分散孤立开始走向整体 【大事件】 ⑴经济:新航路的开辟(15、16 世纪) ⑵文化:文艺复兴( 14~ 17 世纪)宗教改革(16世纪) 近代自然科学(哥白尼、伽利略) (二)、17-18 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兴起 【阶段特征】 17、18 世纪,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为了获得相应的政治和经济权利,开展了反对封建专制(殖民)统治和等级制度的政治革命。首先,英国爆发了反对专制王权的政治革命,为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的确立开辟了道路,也为启蒙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土壤,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形成。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套政治构想。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新兴的美国开创了政治新体制,法国大革命摧毁了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法治取代人治、公民取代臣民,为工业文明的到来开启了大门。 【大事件】 ⑴经济: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荷兰、英国;17~ 18 世纪) ⑵政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689年) 美国独立战争和1787年宪法 法国大革命( 1789 年~ 1794年) ⑶文化:牛顿经典力学体系(1687 年)启蒙运动(17~18世纪) ★蒸汽时代: 18 世纪 60 年代~ 19 世纪中期 【阶段特征】 18 世纪下半叶,英国市场的扩大促进了技术的革新,引发了工业革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二部分近代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专题七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发展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专题

专题七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发展-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 专题综合训练(七) (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揭阳模拟)容闳(1828—1912年),毕业于哈佛大学,为中国留美之第一人。1901年就义和团运动对学生说了一番话:“汝以义和团为乱民乎?此中国之民气也,民无气则死,民有气则动,动为生气,从此中国可免瓜分之局,纳民气于正轨,此中国少年之责也。”这里“纳民气于正轨”应是( ) A.加强对民众的爱国主义教育 B.对民众爱国热情进行理性引导 C.将民众的爱国运动纳入政府的领导 D.加强对民众行动的规范管理 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容闳认为光有爱国主义情感还不够,还要青年对此进行理性的引导,才不会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成为“乱民”,故选B项。 2.(2018·安庆模拟)1908年,清政府颁布的《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规定:城镇乡均为地方自治体。乡设立议事会和乡董,实行议事与行政分立。乡议事会在本乡选民中选举产生,为议事机构。材料反映了( ) A.自治带有较强的欺骗性 B.自治受西方民主宪政影响 C.清政府对地方失去控制 D.清政府已经放弃专制统治 解析:选B。根据材料“乡设立议事会和乡董,实行议事与行政分立。乡议事会在本乡选民中选举产生,为议事机构”可以看出晚清时期的自治受到了西方民主宪政的影响,故B 项正确。 3.(2018·汕头模拟)1913年2月13日,某县议会议长在私人日记中写道:“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八日:阖邑之人仍推予充本县议会之议长……若峻辞不往,势必失邑人之望,一应其请,久必招众之怨。”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共和体制逐步被民众所认同 B.基层政权组织思想成分复杂 C.清朝帝王年号仍被允许使用 D.底层民众不满民主共和体制 解析:选B。题干材料“若峻辞不往,势必失邑人之望,一应其请,久必招众之怨”表明当时基层政权组织思想成分复杂,故选B项。 4.(2018·宁夏模拟)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在袁世凯即将就任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