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评价人员考试复习题(含答案)

职业病危害评价人员考试复习题(含答案)
职业病危害评价人员考试复习题(含答案)

职业病危害评价人员复习题答案

1.采用类比法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时,应当确定拟建项目与类比项目之间的相似性,主要考虑工程一般特性的相似性、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的相似性、环境特征的相似性等。

2. 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3.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至少每个月对高毒作业场所进行一次职业中毒危害因素检测;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职业中毒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4.工作场所的有害因素是缺氧或剧毒品,当浓度很高可危及生命时,则应选用隔离式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等防护用具。

5.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6.全面通风的效果取决于通风换气量和车间内的气流组织两个因素。

7. 最高容许浓度(MAC)主要是针对具有明显刺激、窒息或中枢神精系统抑制作用,可导致严重急性损害的化学物质而制定的不应超过的最高容许接触限值。

8.概括地说,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

9.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后,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验收。

10.当接触浓度超过PC-TWA,达到PC-STEL水平时,一次持续接触时间不应超过15min ,每个工作日接触次数不应超过 4 次,相继接触的间隔时间不应短于60min。

11. 建设项目完工后,需要进行试运行的,其配套建设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试运行时间应不少于30日,最长不得超过180日。

12.建设单位是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的责任主体;建设单位应组织有关专家对预评价报告进行评审,并对预评价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13.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作用:一是为政府监管部门提供技术支撑;二是为用人单位提供技术服务;三是为劳动者提供健康服务。

14.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三类。

15.袋式除尘器属于过滤式除尘器。

16.职业卫生三级预防原则的第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从根本上消除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

17.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18.不同的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不同。如粉尘可导致尘肺病,化学因素可导致职业中毒,噪声可导致职业性耳聋。

1.什么是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答;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是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程度、对劳动者健康影响、防护措施等进行预测性卫生学分析与评价,确定建设项目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可行性,为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工业毒物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环节和形式是什么?

答;工业毒物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环节为原料、辅助材料、中间产品、成品、副产品、夹杂物或废弃物,有时也可来自热分解产物。以固态、液态、气态或气溶胶的形式存在于生产环境中。

3.简述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在什么情况下应当及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

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答: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有下述情况之一的,应当及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1、初次申请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或者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有效期届满申请换证的;

2、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

3、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况。

4. 简答排风罩的评价原则。

答:1、是否根据排风罩的设计原则,合理确定排风方式。能否有效控制生产岗位的粉尘及有害气体,排风方式是关键。一般来说“密”(尽可能密封)、“近”(靠近有害气体及粉尘的发生源)、“通”(要保证足够的排风量)、“顺”(排风罩与尘毒散发相适应)和“便”(方便操作)。

2、是否根据现场情况合理地确定控制风速和控制点的位置,并以此作为设计、计算通风量的依据。随着生产工艺和过程、排风方式和排出的有害气体及粉尘的种类不同,为了有效地控制粉尘及有害气体,就需要针对各种情况,确定合理的控制风速。一般情况下,粉尘的控制点为粉尘飞溅的最远点(或最不利点),有害气体的控制点即工作面边缘点。

3、经实测判断排风量是否达到了应有的设计要求。

5.防毒技术措施大体上可分为哪几类?

答: 预防措施(以无毒低毒物料代替有毒高度物料、改革工艺、生产过程密闭化);治理措施(全面通风、局部通风);净化措施(燃烧法、冷凝法、吸收法、吸附法);个体防护措施。

6.简述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的编制内容?

答:1、总论;2、项目概况及试运行情况;3、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调查与评价;4、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检测与评价;5、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调查与评价;6、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调查与评价;7、建筑卫生学及辅助用室调查与评价;8、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调查与评价;

9、职业健康监护情况分析与评价;10、结论;11、建议。

7. 简述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

答:主要内容为:工程概况、选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布局、生产过程中的物料、产品、建筑卫生学等。

8、如何确定建设项目可能或不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

答:应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来确定建设项目可能或不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如建设项目不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就可确定建设项目不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反之,就可确定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

9.简述超限倍数的应用?如煤尘的PC-TWA为4mg/m3(总尘)和2.5mg/m3(呼尘),测得总尘和呼尘的短时间(15min)接触浓度分别为9mg/m3和5mg/m3,如何利用超限倍数评价?

答∶1、超限倍数的应用

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物质和粉尘,采用超限倍数控制其短时间接触水平的过高波动。在符合PC-TWA的前提下,化学物质的超限倍数(视PC-TWA的大小)是PC-TWA的3-5倍;粉尘的超限倍数是PC-TWA的2倍。

2、超限倍数评价

(1)总尘的短时间(15min)接触浓度分别为9mg/m3,超限倍数为9/4=2.5倍,大于超限倍数2,不符合超限倍数要求。

(2)总尘的短时间(15min)接触浓度分别为5mg/m3,等于超限倍数(呼尘),符合超限倍数要求。

10.简述粉尘防治的8字方针,其中主要的粉尘的防治措施是什么?

答:粉尘防治的8字方针为“革、水、密、风、护、管、教、查”;其中革∶即改革工艺,采用新技术;水∶即湿式作业;密∶即密闭尘源;风∶即通风除尘;护∶即个人防护;管∶即加强维护管理,建立各种制度;教∶即宣传教育;查∶即对职工进行身体检查和对生产场所防尘浓度进行检测。

主要的粉尘的防治措施:湿式作业、密闭抽风除尘、含尘气体的净化。

11.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及其专职技术人员在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活动中有那些执业禁止规定?

答: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及其专职技术人员,在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活动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1)泄露服务对象的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2)伪造、变造、转让或者租借资质证书;(3)超出资质证书业务范围从事技术服务活动;(4)出具虚假或者失实的职业卫生技术报告;(5)转包职业卫生技术服务项目;(6)擅自更改、简化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程序和相关内容;(7)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故意贬低、诋毁其他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8)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违法行为。

专职技术人员不得同时在两个以上职业卫生技术机构从业。

12、简述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应收集的主要资料?

答:1、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主管行政部门对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及设计阶段的审查意见。2、项目的技术资料,主要包括:(1)建设项目概况;(2)生产过程的物料、产品;(3)生产工艺;(4)生产设备;(5)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6)有关设计图纸;(7)有关职业卫生现场检测资料;(8)有关劳动者职业性健康检查资料。3、项目试运行情况。4、国家、地方、行业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5、职业卫生管理的各类资料。

13、通风管道的评价要点有哪些?

答:通风管道的设计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布置、走向等是否合理;管道设计风速、风量能否满足排风量及携带有害气体及粉尘在管道中运行的需要;对多个排风点的通风系统是否考虑到阻的平衡及各支管应有的通风量;实测的管道风速、风量是否达到了应有的设计要求。

职业危害:指在生产劳动过程及其环境中产生或存在的,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要素或条件的总称。

粉尘分散度:是表示粉尘颗粒大小的一个概念,分散相由越小的尘粒组成时,则分散度越高;反之则越低。它是用粉尘颗粒按直径大小分组的重量百分比表示,即取样粉尘中颗粒直径为d(按直径大小分组的类别)的粉尘重量(克)与取样粉尘总重量(克)的百分比,为该组的分散度。

尘肺病: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灰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疤痕)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工程控制技术措施:指应用工程技术的措施和手段(例如密闭、通风、冷却、隔离等),控制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或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使作业环境中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降至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容许的范围之内。

我国职业病危害形势及特点:①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多,患病数量大;②职业病危害分布行业广,中小企业危害重;③职业病危害流动性大、危害转移严重;④职业病具有隐匿性、迟发型特点,其危害往往被忽视。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来源分类: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按照卫生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分类:粉尘类、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化学物质类、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等十大类。

职业病目录:我过法定职业病共10大类115种:①尘肺②职业性放射性疾病③职业中毒④物理因素所致疾病⑤生物因素所致疾病⑥职业性皮肤病⑦职业性眼病⑧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⑨职业性肿瘤⑩其他职业病。

职业接触限值:是职业卫生标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业的容许接触水平。

噪声:从主观需要来讲,一切不希望存在的干扰声都可称之为噪声。从物理特性来讲,噪声是各种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声波无规律的杂乱组合。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声音都可称为生产性噪声。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是指消除或者降低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者强度,预

防和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或者影响,保护劳动者健康的设备、设施、装置、构(建)筑物等的总称。

工程分析:通过对建设项目的工程特征和卫生特征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了解项目所具有的工艺特点、工艺流程和卫生防护水平,为剖析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性质、时空分布及其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筛选主要评价因子,确定评价单元提供依据。

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调查主要包括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和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及工作环境的卫生学调查。

评价单元: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评价的要求,将生产工艺、设备布置或工作场所划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部分或区域。

职业病危害评价的基本原则: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对建设项目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遵循科学、公正、客观、真实的原则,保证评价工作的独立性,排除非技术人为因素的影响;遵循风险评估的原则,综合分析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应在生产满负荷和正常生产情况下进行;遵循国家质量管理的相关规定。

类比法:通过对与拟评价项目相同或相似工程(项目)的职业卫生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检测以及对拟评价项目有关的文件、技术资料的分析,类推拟评价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对职业病危害进行风险评估,预测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防护效果。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程度、职业病防护措施及效果、健康影响等做出综合评价。

预评价方案:是具体指导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技术文件,应在充分研读有关材料、进行初步工程分析和现场调查后编制,以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为原则,概述本项目的职业病危害特征,明确评价重点、范围、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总论、现有企业概况、工程分析、类比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分析、职业病危害评价、控制职业病危害的补充措施、结论与建议。

职业卫生三级预防原则:病因预防、临床前期预防和临床预防。

职业病防治法的目的: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存在或产生高毒物品的作业岗位,应当按照《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3)的规定,在醒目位置设置高毒物品告知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处理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工作场所使用有毒物品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办理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是指为建设项目提供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为用人单位提供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职业病防护设备设施与防护用品的效果评价等技术服务的机构。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以及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应当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参与审核、审查及竣工验收。每项工作从专家库随机抽取的专家不得少于3人。

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国家对从事放射性、高毒、高危粉尘等作业实行特殊管理。

13.某车间使用稀释剂,每小时消耗量为3kg。稀释剂的主要成分:二甲苯30%,乙酸乙酯

S0

其中∶L-换气量,m3/h;

M-有害物质产生量。Mg/h;

Y

S

-卫生标准中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mg/m3;

Y

-新鲜空气中该种有害物质的本底浓度,mg/m3。

二甲苯消耗量M为∶3×1000×1000×30%=900000mg;

乙酸乙酯消耗量M为∶3×1000×1000×50%=1500000mg;

根据生产实际,职业接触限值选取PC-TWA值,即Y

S (二甲苯)为50mg/m3,Y

S

(乙酸乙

酯)为200mg/m3,Y

≈0

L=900000/50-0+1500000/200-0=18000+7500=25500m3/h=25500/3600 =7.08 m3/s

因此,车间空气符合卫生标准的最小风量为7.08 m3/s。

14.某局部排风系统如下图所示,三个局部排风罩的结构完全相同。

已知系统总风量L=2m3/s,A点静压P

Aj =-100Pa;B点静压P

Bj

=-150Pa;C点静压P

Cj

=-100Pa。

求各排风罩的排风量。

答:根据计算公式Q= ;

其中∶Q-排风罩的排风量,m3/h;

F-罩口连接管测定断面的面积,m2;

P

j

–测定断面的静压,Pa;

ρ-管内气体的密度,kg/m3;

u-流量系数,只与排风罩的结构形状有关。

根据已知条件,F

A =F

B

=F

C

得∶QA+QB+QC=2

QA=QC

因此∶QA=QC=0.62m3/h;

QB=0.76m3/h。

15.某公司拟建年产5万辆轿车生产流水线,设有冲压车间、焊装车间、涂装车间和总装车间。该项目的原材料为钢板,主要辅助材料为涂料(主要成分为苯系物、溶剂汽油)、焊丝(主要含Mn、Cu等)等。其中冲压车间的生产工艺流程为:备料(开卷落料)→冲压成型(各冲压线)→检验(专用检具)→入库。焊装车间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为:组合→焊接→补焊→检查→涂密封胶→车身调整。

(1)简述冲压车间和焊装车间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及其产生的环节(10分)。

(2)简述冲压车间和焊装车间应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10分)。

答∶1、冲压车间和焊装车间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及其产生的环节

(1)冲压车间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及其产生的环节

①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噪声、振动。

②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产生的环节∶冲床生产作业(备料、冲压成型)

(2)焊装车间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及其产生的环节

①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A、粉尘类∶电焊烟尘;B、化学物质类∶锰及其化合物(锰

烟、锰尘、锰化合物)、苯系物、汽油;氮氧化物。C、物理因素∶高温、噪声。D、导致职业病眼病的危害因素∶紫外线。E、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苯。F、电离辐射。

②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产生的环节∶A、组合、车身调整(噪声);B、焊接、补焊(电焊烟

尘、锰及其化合物、氮氧化物、紫外线);C、涂密封胶(苯系物、汽油);D、检查(电离辐射)。

2、冲压车间和焊装车间应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1)冲压车间应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①噪声控制

A、声源控制∶主要方法包括选用低噪声、低振动的设备,产生噪声的设备安装时设置减振

基础、噪声较大的设备设置消音装置等。

B、传播途径控制∶a、图布局合理。例如将高噪声车间与一般噪声较低的车间、生活区分开,以免互相干扰;对于特别强烈的噪声源,可设置在离厂比较远的地区,使噪声最大限度的随距离自然衰减。b、控制生产车间噪声。除选用低噪声工艺流程和生产设备外,对于生产工艺设备的平面布置同样要采取“静闹分区”,防止互相影响,也可以把各车间同类型的噪声源如油压机等集中布置在一个油压机房内,这样不仅防止声源过于分散、扩大噪声污染面,而且也便于采取声学技术措施集中处理c、尽可能利用天然地形上的土坡、树丛和草坪等。d、利用声源的指向性来控制噪声。

C、个体防护∶在声源和途径上无法采取措施,或采取了声学技术措施仍达不到预期效果时,就必须为作业人员提供良好的个体防护用品,例如防声耳塞、防护耳罩、防声帽盔等。

②振动控制∶A、减少振源的激振强度。B、切断振动的传播途径或在传播途径上削弱振动。

C、承受振动的建筑或设备可采取防振措施。

③高温控制∶A、减少热源的热作用,即隔热;B、大量排走热量;C、局部降温冷却。

④劳动过程控制∶A、劳动组织和制度及劳动作息制度应合理;B、劳动强度和生产定额应科学安排,如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生理状况应相适应等。

⑤应充分考虑人机工效,尽可能消除,或减小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如视力紧张等。

⑥生产环境控制∶A、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因素,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的遮挡。B、厂房建筑或布局应合理,保证采光照明充足,通风顺畅等。C、避免作业环境空气污染等。(2)焊装车间应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①有毒化学物质控制∶A、化学毒物预防措施。a、以无毒低毒物料代替高毒的苯系列,是控制有毒物质危害的根本措施;b、改革工艺。尽量选择生产过程中不产生或少产生有毒物质的工艺;c、生产过程的密闭化,是防止有毒物质从生产过程中散发、外逸的关键;d、隔离操作。B、化学毒物治理措施。采取通风排毒措施。C、化学毒物净化措施。对排出的有毒气体应经过相应的净化装置,以达到环境保护排放标准。

②生产性粉尘控制∶A、尘源控制和隔离。将生产过程中散发的焊接粉尘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使其扩散,从而能够使通风除尘系统发挥最大的作用。B、通风除尘系统。

③紫外线∶配戴焊接护目镜等个体防护用品。

④高温控制∶A、减少热源的热作用,即隔热;B、通风排走热量;C、局部降温冷却。

⑤劳动过程控制∶A、劳动组织和制度及劳动作息制度应合理;B、劳动强度和生产定额应科学安排,如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生理状况应相适应等。

⑥应充分考虑人机工效,尽可能消除,或减小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长时间不良体位

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如视力紧张等。

⑦生产环境控制∶A、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因素,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的遮挡。B、厂房建筑或布局应合理,保证采光照明充足,通风顺畅;有毒和无毒作业不安排在同一车间内等。

C、避免作业环境空气污染等。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考试题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参考考试题 一、填空题(15分,15空) 1. 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 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三类。 2.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是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40小时工作周的平 均容许接触浓度。 3. 高温作业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A25C的作业。。 4. 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匚设计、同 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使用。 5. 生产区宜选在大气污染物扩散条件好的地段,布置在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 侧;非生产区布置在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辅助生产区布置在两者之间。 6. 风向玫瑰图上所表示的风向即风的来向,是指从外面吹向地区中心的方向。 7. 放散大量热量或有害气体的厂房宜采用单层建筑。当厂房是多层建筑物时,放散热和 有害气体的生产过程宜布置在建筑物的高层。 8. 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的有毒、有害的生产车间的布置应设置与相应事故防范和应 急救援相配套的设施及设备,并留有应急通道。 9. 浴室、盥洗室、厕所的设计,一般按劳动者最多的班组人数进行设计。存衣室设计计 算人数应按车间劳动者实际总数计算。 10. 空气流动动力的来源主要包括风机动力、热压、风压、密度差。 11. 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选择应遵循无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低毒物质代替高毒 物质的原则。

12. 产生或可能存在毒物或酸碱等强腐蚀性物质的工作场所应设冲洗设施。 13. 在生产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质或易造成急性中毒或易燃易爆的化学 物质的室内作业场所,应设置事故通风装置及与事故排风系统相连锁的泄漏报警装置。 14. 车间卫生特征共分为 _级,应根据车间卫生特征等级设置辅助用室。 15.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和技术 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在其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在其竣工验收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16. 用人单位应当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等的要求,对可能阐述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向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备案、审核、审查或竣工验收。 17.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 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18. 在放散有爆炸危险的可燃气体、粉尘或气溶胶等物质的工作场所,应设置防爆通风系 统或事故排风系统。 19. 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组织上岗_ 前、在岗期 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杳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20. 按通风系统的工作动力分类,通风系统可分为自然通风系统和机械通风系统。 21. 自然通风是利用室外风力形成的风压与室内外空气的温差所产成的热压作用使空气流 动所形成的一种通风方法。 22. 在排除有毒化学物的措施中,可利用自然通风,在多数情况下以采取机械通 风为主。

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了做好公司职业卫生检测工作,为提高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能力,有效控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确保其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以达到控制职业病危害的风险,有效预防职业危害,切实保障员工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在公司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开展对本公司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检测和监督检测,设立环保卫生监测站,建立本公司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档案,并妥善保存;环保卫生监测站具体负责对公司生产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日常监测;监督检测由公司职业卫生管理部门每年委托具备法定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 第三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点的设定和检测周期的确定应符合 GBZ 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等规范要求,由公司职业卫生管理部门、检测人员和被检测单位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共同确定,所有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每年至少检测一次,高毒物质至少每季度检测三次。检测方法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 (一)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指导和管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和检测工作。 (二)公司应配备专职人员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工作,正常生产情况下每月对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进行一次日常监测,每周对作业场所噪声强度进行一次日常监测,并保证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用具的使用情况,一旦出现异常情况,企业自身不具备监测能力的,应当委托有资质的机构进行日常监测。 (三)公司委托具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检测、辨识和评估: 1、职业卫生服务机构根据公司生产现场情况,确定职业危害检测点,并绘制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点分布示意图。 2、对于检测结果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的检测地点或岗位,应该适当 增加检测次数; 3、对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 4、当作业场所、工艺过程、设备发生重大变化时,应重新开展辨识评估。

项目评价试题

(A/P,10%,5)=0.2638 (A/P,10%,12)=0.14676 (A/F,10%,12)=0.04676 (A/P,10%,20)=0.11746 (A/F,10%,20)=0.01746 (P/A,12%,10)=5.65022 (P/A,10%,10)=6.14457 (P/A,10%,3)=2.48685 (P/A,10%,7)=4.86842 (P/F,10%,3)=0.75131 (P/F,10%,12)=0.31863 (P/A,10%,12)=6.81369 1.某企业获得一笔10000元的贷款,偿还期为5年,按年利率10%计算复利,有4种还款方式: (1)每年年末偿还2000元本金和当年所欠利息; (2)每年年末只偿还当年所欠利息,第5年年末一次还清本金; (3)在5年中每年年末等额偿还当年本息; (4)在第5年末一次还清本息。 要求:(1)计算各还款方式每年还款具体数额;(2)画出各还款方式的现金流量图。 2.某企业拟购置一台设备,有两种自动化程度相同且生产率也相等的设备可供选择。已知设备的各项参数如下表所示,基准折现率为10%,请你根据各设备的费 3. 设某航空公司由于业务的扩展,需要引进一架飞机增加运力。飞机的价格是4亿元,使用寿命20年,预计该飞机的净残值为1200万元;如果通过融资租赁获得飞机的使用权,则每年需要支付租金3000万元。该飞机年运营费用为3600万元,维修费年均约1800万元。设基准折现率为10%,采用直线折旧,所得税率为33%,请问应该租赁还是购置飞机? 4.有6个可供选择的独立方案,各方案初始投资及每年净收益如下表所示,当资 =10%,金预算为2500万元时按净现值指数(净现值率)排序法,对方案作出选择(i 5. 某投资项目有两个方案,一个是建大厂,另一个是建小厂。建大厂须投资300万元,建小厂须投资160万元,使用年限均为10年,估计在此期间产品销路好的概率是0.7,销路差的概率是0.3,i=10%。;两方案年净收益如下表。试以决策数决策。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方法

行业资料:________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方法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14 页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方法 1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时,建设单位应当向承担评价任务的机构(以下简称评价机构)提供以下资料: a.建设项目的审批文件; b.可行性研究资料(含职业卫生专篇); c.其它有关资料。 2评价机构按照准备、评价、报告编制三个阶段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程序见附件1。 3准备 准备阶段完成以下工作: a.对建设单位的总平面布置、工艺流程、设备布局、卫生防护措施、组织管理等,进行初步工程分析; b.筛选重点评价因子,确定评价单元; c.编制预评价方案。预评价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a)建设项目概况。 b)预评价目的、依据、类别、标准等。 c)建设项目工程及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内容和方法; d)预评价工作的组织、经费、计划安排。 4评价 评价阶段完成以下工作: a.工程分析; b.职业卫生调查; c.职业危害因素定性、定量分析和评价。 第 2 页共 14 页

4.1工程分析 工程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建设项目基本,包括建设地点、性质、规模、总投资、设计能力、劳动定员等: b.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技术路线等: c.生产过程拟使用的原料、辅料、中间品、产品名称、用量或产量,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主要生产设备,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部位、存在形态,生产设备机械化或自动化程度、密闭化程度; d.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备及应急救援设施: e.拟配置的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f.拟设置的卫生设施; g.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4.2职业卫生调查。 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等技术资料不能满足评价需求时,应当进一步收集有关资料,进行类比调查。 4.2.1收集资料 对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建设项目.应收集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前运行期间的职业病危害监测、健康监护、职业病危害评价等资料。4.2.2类比调查 对新建建设项目,应选择同类生产企业进行类比调查,内容如下: a.选址 同类建设单位自投入使用以来、其选址与国家现行卫生法律、法规的协调情况。 b.总平面布置 第 3 页共 14 页

职业病防治法知识竞赛题库(试题附答案)

职业病防治法知识竞赛题库(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所指的职业病是(B)。A 、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 B、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C、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D、工人在职业活动中引起的疾病职业病防治的法定责任者是(A)。A 、单位主要负责人 B、劳动者 C、医疗机构 D、国家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C)。A 、以人为本,标本兼治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原则是:“分类管理、(B)治理”。A 、彻底 B、综合 C、分期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A)。A 、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B、警示标识 C、警示说明 D、警示语言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有(D)。A 、呼吸道 B、皮肤 C、消化道 D、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A)档案。A 、健康监护 B、工伤保险 C、培训教育(C)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A 、接触有害作业的工人 B、接触有毒、有害的劳动者 C、职业病病人 D、工伤职工《职业病防治法》规定(C)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A 、用人单位B、单位职工 C、劳动者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A)的职业健

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A 、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 B、上岗前和在岗期间 C、在岗期间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应当符合国家(C)标准。A 、劳动保护 B、安全生产 C、职业卫生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C)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A 、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 B、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C、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D、职业病病名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C),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A 、同时审批 B、同时规划 C、同时设计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B)承担。 A 、劳动者 B、用人单位 C、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如果没有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A)承担。A 、用人单位 B、工伤保险基金C、本人进入缺氧密闭空间作业必须使用(B)。A 、防尘口罩B、空气呼吸器 C、防毒面具一旦发现有人晕倒在有限或密闭容器内,下面最适合的急救方法是(C)。A 、第一时间跳下去,把中毒者背上来 B、腰间系上绳子,第一时间跳下去,把中毒者拉上来 C、佩戴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在有人监护的情况下施救D、持续稳定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C)。A 、安排下岗,并给予一次性补贴 B、解除劳动合同C、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

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适时监测生产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保护员工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xxx公司各部门及人员 3参考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4 术语和定义 4.1职业病危害: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4.2监测:监,监视监听监督的意思;测,测试测量测验的意思。监测,偏重于观察。 4.3检测:用指定的方法检验测试某种物体(气体、液体、固体)指定的技术性能指标。适用于各种行业范畴的质量评定,如:土木建筑工程、水利、食品、化学、环境、机械、机器等等。 4.4评价:通常是指对一件事或人物进行判断、分析后的结论。 5 权责 5.1 安环办负责本制度的拟、修、废。 5.2 相关部门和人员负责按要求具体实施。 6内容 6.1 积极开展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 6.2 安环办负责组织对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评价、制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统计、报告和档案管理工作。 6.3安环办负责对进厂职工进行上岗前和经常性的职业安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的培训,组织对从事有害作业的人员进行上岗前和每年一次的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将检查结果告知职工本人,并对职业病患者调换工作岗位或安排休养。

6.4 各车间、班组负责职业病防治措施的实施,对职业病防治设备进行经常检查、维护和定期检测,保持正常运转,并按规定发给员工符合质量要求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6.5 正常作业人员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并享有获得职业病预防、保健、治疗和康复的权利。 6.6 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员工从事与禁忌相关的有害作业。并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有害作业场所,配备医疗急救药品和急救设施。 6.7 新、改、扩建项目必须严格执行“三同时”规定。工程竣工后要进行职业危害验收监测,验收不过关的项目不得投入生产。 7. 附则 7.1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7.2 制度中未尽事项,或与国家相关规定冲突的,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安全评价考题及答案

安全评价考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根据安全对策措施的制定原则,评价报告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2.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的单元。3.狭义的危险是指系统中特定的危险事件发生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的结合。4.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第“安监管技装字[2002]45号”文件,安全评价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和专项评价。5.防火墙应采用非燃烧材料构成,耐火极限不应低于4小时。6.“三同时”是指生产…………扩建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7.《安全生产法》第25条,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分别按照…………。8.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16-92)将危险危害因素分为6大类,37个小类。这6大类分别是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化学危险危害因素、生物危险危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和其他危险危害因素。9.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是指调整在…………因劳动者或生产经营环境的安全与健康,以及与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有关的…………的总和。即有…………总称。10.按可燃物分类…………,A,B,C,D,C类可燃气体火灾D类带电物质火灾。11.安全评价的目的是查找、分析和预测工程、系统…………及可能导致的危险、危害后果和程度,提出…………,以达到最低事故率] 、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

资效益。12.专项安全评价是针对某一项活动或场所,以及…………等存在的进行的安全评价,查找…………,确定…………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13.《安全生产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14.根据…………,生产场所根据分为…………,其中,、…………一、二级。二、选择题1.下列危险评价方法中能提供事故后果的是(B、C、D )A. 安全检查表法B. 预先危险分析方法C. FTAD. ETA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 )A. 风险评价方法不是一个单一的、确定的分析方法B. 在选择风险评价方法时,应选择“最佳”的评价方法C. 风险评价方法并不是决定风险评价结果的唯一因素 D. 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依赖于评价人员对评价结果的不断了解和实际评价的经验3.安全评价是一个行为过程,该过程包括:(BC )A. 项目工程的可行性研究 B. 评价危险程度C. 确定危险是否在可承受的范围D. 项目的施工图设计4.进行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依据的文件是项目(A )A. 可行性研究报告B. 建议书C. 施工图设计D. 设计说明书5.下列属于特种设备的是(ABC )A. 电梯B. 压力容器C. 客运索道D. 防爆电器设备6.预先危险分析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是(ABCD)A. 识别与系统有关的主要危险危害B. 鉴别产生危害的原因C. 估计和鉴别危害对系统的影响D. 将危险、危害分级7.《安全生产法》17条规定…………6方面的责任,下列属于这六方面责任的有(ABD)A. 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B. 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C. 组织完成本单位的安全评价D. 及时如实报告安全生产事故8.下列属于常用的危险辨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标准

(2002年3月11日卫法监发[2002]63号发布) 1. 总则 1·1 为了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规。 1·2 本规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等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 1·3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应当由依法取得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评价的方法和要求应当符合职业病防治法及本规的规定。 2.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2·1 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时,建设单位应当向承担评价任务的机构(以下简称评价机构)提供以下资料: a. 建设项目的审批文件; b.可行性研究资料(含职业卫生专篇); c.其它有关资料。 2·2 评价机构按照准备、评价、报告编制三个阶段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程序见附件1。 2.3 准备 准备阶段完成以下工作: a.对建设单位的总平面布置、工艺流程、设备布局、卫生防护措施、组织管理等,进行初步工程分析; b.筛选重点评价因子,确定评价单元; c.编制预评价方案。预评价方案包括以下容: a).建设项目概况。 b).预评价目的、依据、类别、标准等。 c).建设项目工程及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容和方法; d).预评价工作的组织、经费、计划安排。 2.4 评价 评价阶段完成以下工作: a. 工程分析;

b. 职业卫生调查; c. 职业危害因素定性、定量分析和评价。 2.4.1 工程分析 工程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容: a.建设项目基本,包括建设地点、性质、规模、总投资、设计能力、劳动定员等: b.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技术路线等: c,生产过程拟使用的原料、辅料、中间品、产品名称、用量或产量,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主要生产设备,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部位、存在形态,生产设备机械化或自动化程度、密闭化程度; d.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备及应急救援设施: e.拟配置的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f.拟设置的卫生设施; g.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2.4.2 职业卫生调查。 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等技术资料不能满足评价需求时,应当进一步收集有关资料,进行类比调查。 2.4.2.1 收集资料 对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建设项目.应收集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前运行期间的职业病危害监测、健康监护、职业病危害评价等资料。 2.4.2.2 类比调查 对新建建设项目,应选择同类生产企业进行类比调查,容如下 a.选址 同类建设单位自投入使用以来、其选址与国家现行卫生法律、法规的协调情况。 b.总平面布置 同类建设单位工作区、生活区,居住区、废弃物处理、辅助用地的分布,尤真是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场所布置、运行、相互之间的影响情况。 c.职业病危害现状 同类建设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性质,近年来工作场所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平均浓度(强度)。

职业病危害评价人员考试复习题(含答案)

职业病危害评价人员复习题答案 1.采用类比法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时,应当确定拟建项目与类比项目之间的相似性,主要考虑工程一般特性的相似性、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的相似性、环境特征的相似性等。 2. 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3.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至少每个月对高毒作业场所进行一次职业中毒危害因素检测;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职业中毒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4.工作场所的有害因素是缺氧或剧毒品,当浓度很高可危及生命时,则应选用隔离式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等防护用具。 5.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6.全面通风的效果取决于通风换气量和车间内的气流组织两个因素。 7.最高容许浓度(MAC)主要是针对具有明显刺激、窒息或中枢神精系统抑制作用,可导致严重急性损害的化学物质而制定的不应超过的最高容许接触限值。 8.概括地说,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 9.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后,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验收。 10.当接触浓度超过PC-TWA,达到PC-STEL水平时,一次持续接触时间不应超过15min ,每个工作日接触次数不应超过4次,相继接触的间隔时间不应短于60min。 11. 建设项目完工后,需要进行试运行的,其配套建设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试运行时间应不少于30日,最长不得超过180日。 12.建设单位是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的责任主体;建设单位应组织有关专家对预评价报告进行评审,并对预评价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13.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作用:一是为政府监管部门提供技术支撑;二是为用人单位提供技术服务;三是为劳动者提供健康服务。 14.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三类。 15.袋式除尘器属于过滤式除尘器。 16.职业卫生三级预防原则的第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从根本上消除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 17.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 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18.不同的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不同。如粉尘可导致尘肺病,化学因素可导致职业中毒, 噪声可导致职业性耳聋。 1.什么是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答;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是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程度、对劳动者健康影响、防护措施等进行预测性卫生学分析与评价,确定建设项目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可行性,为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工业毒物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环节和形式是什么? 答;工业毒物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环节为原料、辅助材料、中间产品、成品、副产品、夹杂物或废弃物,有时也可来自热分解产物。以固态、液态、气态或气溶胶的形式存在于生产环境中。 3.简述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在什么情况下应当及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在水电建设工地中,易产生以下几种职业性危害因素,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精神紧张疲劳,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或不合理的工具等,在炎热季节露天施工的太阳及辐射等,及生产性粉尘等。按国家规定,职业危害是企业行为,应该由企业负责,并且永远由企业负责,职业安全人员的任务是通过深入现场调查劳动条件,把那些严重影响职工身体健康的重点岗位和危害性找出来,进行重点治理,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逐步减轻直至消除职业危害,保护水电建设工人的健康和安全,由于我局是常年野外施工的生产单位,易产生危害因素主要是以下三种:1、生产性粉尘与尘肺病;2、高温危害;3、噪声危害。尤其是粉尘,是我们水电建设者最大的职工危害。 (1)生产性粉尘与尘肺病 1、生产性粉尘对人体的影响 生产性粉尘是指在某些生产过程中散逸到空气中,并能长时间浮游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而我局的生产过程中最易造成大量的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及电焊尘等,长期吸入大量的粉尘,使肺内滞留的粉尘达到一定量,可使肺的防御功能失去平衡,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引起尘肺(矽肺病),在我

们水电建设行业中主要是:矽肺、水泥尘肺、电焊工尘肺、筛分尘肺几种。 2、尘肺病的致因 尘肺病发病与吸入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粉尘浓度、粉尘分散度、粉尘的省电性等有关以外,所从事工作的劳动强度,个人身体状况和个人防护情况等,对尘肺的发病也有一定的影响。 (1)、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越高,发病时间越短,病变速度越快,越易患尘肺。 (2)、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越高,接尘时间越长,吸入人体的量越多,越易患尘肺。 (3)、粉尘对人体呼吸系统的危害程度与粉尘的分散度有密切的关系,粉粒越小,沉降速度越慢,进入肺部的机率越大,对人体危害越大。 (4)、劳动强度越大,越容易患尘肺,个人体质越差,越不注意个人防护,就越易患尘肺病。 (2)高温危害 高温危害:从事野外作业的水电职工,常时间爆晒太阳光下,如未能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外界热量不断地作用于人体,而体内热量散发困难,使体内蓄热过多,在加以体内盐份随汗流大量排出,于是引起头晕、头痛、体温升高、

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 1 总则 1.1 为了规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等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 1.3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应当由依法取得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评价的方法和要求应当符合职业病防治法及本规范的规定。 2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2.1 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时,建设单位应当向承担评价任务的机构(以下简称评价机构)提供以下资料: a.建设项目的审批文件; b.可行性研究资料(含职业卫生专篇); c.其它有关资料。 2.2 评价机构按照准备、评价、报告编制三个阶段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程序见附件1。 2.3 准备 准备阶段完成以下工作: a.对建设单位的总平面布置、工:艺流程、设备布局、卫生防护措施、组织管理等,进行初步工程分析 b.筛选重点评价因子,确定评价单元; c.编制预评价方案。预评价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a).建设项目概况; b).预评价目的、依据、类别、标准等; c).建设项目工程及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内容和方法; d).预评价工作的组织、经费、计划安排。 2.4 评价 评价阶段完成以下工作: a.工程分析; b.职业卫生调查; c.职业危害因素定性、定量分析和评价。 2.4.1 工程分析 工程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建设项目基本,包括建设地点、性质、规模、总投资、设计能力、劳动定员等;

b.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技术路线等; c.生产过程拟使用的原料、辅料、中间品、产品名称、用量或产量,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主要生产设备,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部位、存在形态,生产没备机械化或自动化程度、密闭化程度; d.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备及应急救援设施; e.拟配置的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f.拟设置的卫生设施; g.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2.4.2 职业卫生调查 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等技术资料不能满足评价需求时,应当进一步收集有关资料,进行类比调查。 2.4.2.1 收集资料 对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建设项目,应收集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前运行期间的职业病危害监测、健康监护、职业病危害评价等资料。 2.4.2.2 类比调查 对新建建设项目,应选择同类生产企业进行类比调查,内容如下: a.选址 同类建设单位自投入使用以来,其选址与国家现行卫生法律、法规的协调情况。 b.总平面布置 同类建设单位工作区、生活区、居住区、废弃物处理、辅助用地的分布,尤其是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场所布置、运行、相互之间的影响情况。 c.职业病危害现状 同类建设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性质,近年来工作场所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平均浓度(强度)。 d.职业病防护设备 同类建设单位防毒、防尘、防高温、防寒、防湿、防噪声、防振动、防电离和非电离辐射等各类防护设施配置和运行效果。 护耳用品、防护口罩、防护服、急救箱等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配置和使用情况。 休息室、卫生问、洗眼器、喷淋装置等卫生设施的配置、使用情况。 e.职业病发病情况 同类建设单位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病发生的情况,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案例(包括原因、过程、抢救、整改措施)。 f.组织管理 同类建设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人员设置。 g.专项经费

职业卫生试卷(评价)含答案

评价试卷 填空题 1 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除遵守前款规定外,应当委 2 3 4 5 6 7 简答题: 1职业病危害告知内容。 1)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 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2)易产生严重职业病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 示说明应该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后果、职 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4)劳动者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 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前款规定,向劳动者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并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相关条款。 2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几类? 按来源分类: (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1化学因素2物理因素3生物因素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三)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按导致法定职业病分类 十大类115项 1)粉尘类 2)放射性物质类 3)化学物质类 4)物理因素 5)生物因素 6)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7)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 8)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 9)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0)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 3职业健康监护分为哪五类? 上岗前检查,在岗期间定期检查,离岗时检查,离岗后医学随访和应急健康检查

4采样前的现场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1)调查生产中使用的原料和辅助材料,包括它们的名称,理化性质,使用数量等 2)调查生产工艺流程,了解中间体,副产品及成品的名称,以及可能产生的废弃物和 逸散物 3)了解生产过程情况,了解工人生产操作方式,经查停留的地点和时间,作业姿势和 劳动习惯 4)了解工作地点空气中有毒物质的存在状况,包括有毒物质的种类,在空气中存在的 状态,估计浓度以及产生,分布,和消散的规律和趋向等。 5)调查卫生防护措施及设施,以及个人防护情况。 判断题 职业病危害较重的用人单位,劳动者超过100人的,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劳动者在1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高温的测量:常年从事高温作业,在夏季最热季节测量,不定期从事高温作业,在工期内最热月测量;从事室外作业,在最热月晴天有太阳辐射时测量。(√) 棉尘病是我国法定职业病中尘肺的一种。(×) 呼吸防护用品从设计上分为过滤式和隔绝式两类。(√) 资质证书有效期满需要延续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该于期满前6个月向原发证机关提出申请。(×) 有泵行采样法根据采样方式不同,分为定点采样和个体采样。(√) 选择题 1人耳对声音感受的特点是(A) A、对中低频敏感,对高频不敏感 B、对中低频不敏感,对高频敏感 C、对低频敏感,对高频不敏感 D、对所有频率一样 2以下空气采样材料不属于采样滤料是(C) A、微孔滤膜 B、超细玻璃纤维滤膜 C、过氯乙烯滤膜 D、活性炭管 3某耳塞为广州高丽坚劳动用品有限公司的产品,其SNR值为28dB,某防尘口罩为3M公司产品,半面罩。工人工作时若能正确配戴,以下关于它们的防护效果叙述正确的是(AC)A、耳塞降噪效果为16.8dB,防尘口罩指定防护因数(APF)=10,即可将空气中粉尘浓度降 低10倍。 B、耳塞降噪效果为28dB,防尘口罩指定防护因数(APF)=100,即可将空气中粉尘浓度降 低100倍。 C、耳塞降噪效果为16.8dB,防尘口罩指定防护因数(APF)=100,即可将空气中粉尘浓度 降低100倍。 D、耳塞降噪效果为28dB,防尘口罩指定防护因数(APF)=10,即可将空气中粉尘浓度降 低10倍。 4根据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对劳动者个体的健康状况结论可分为几种?(C)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 一、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2012)总局令第47号相关制定本制度,为规范作业场所危害因素的监测工作,全面地评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程度,并通过改善劳动作业环境和加强个体防护以实现保护员工身心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我公司有害作业场所对危害因素的监测工作。 三、定义 1、职业危害因素:职业活动中产生或存在的,可能对职业人群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或条件。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 2、有害作业场所监测:指对生产过程中从业人员易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进行定点、定时监测; 四、职责

职业卫生管理领导小组是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的归口部门,负责组织监督本公司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分布、监测、分级管理,对本规定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 五、工作程序 1、总则 作业场所监测数据必须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和可比性,通过监测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接触水平、变化趋势及其危害性做出评定,进而通过改善劳动环境和加强个体防护以实现控制接触来保护员工的健康; 2、监测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有害作业场所的定期定点监测; (2)现有装置、生产设施更新、改造、检修的检测; (3)事故性监测; (4)新建、改建、扩建及技术改造等项目竣工前和竣工后验收的监测; (5)卫生防护技术措施效果评价的监测等。 3、监测点的确定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点的设定和监测周期的确定应符合《工作场所空

气中有毒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等规范要求,由公司总经理、职业卫生管理领导小组与具有相关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共同确定,所有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每年至少监测一次,高毒物质至少每季度检测一次。监测方法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 4、监测点确定后,可根据生产情况进行调整; 5、监测点的认可、确定、变更或取消,须经公司总经理、职业卫生管理领导小组与具有相关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共同审核、认可; 6、具体监测项目由具有相关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和实施; 7、对已确认的监测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按规定监测频次进行监测; 六、监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主要包括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气体、粉尘、噪声等危害因素。 七、监测人员进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工作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毒面罩等相关职业卫生与安全防护用品。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的监测,应根据监测结果,比对国家有关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标准做出符合性判定和评价并出具《监测报告》,并根据监测周期向公司报告。由职业卫生管理领导小组填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结果告知书》,将监测结果通过公示牌向全公司通

试题总体评价

一、试题总体评价 1、覆盖面广,重点知识重点考查。 本质检卷的知识分布较合理,各重点章节的知识点都有涉及,并且重点知识也在试卷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体现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理念。 2、试题重视基础,紧贴教材 选择题和填空题以基础知识为主干,注重考查,注重考查数学思想方法,考查通性通法。试题中许多题目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公式及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 3、强化通性通法的考查,如第(17)、(99)等,以及代数立体几何,平面解析几何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和综合。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选择题得分率一般,前头基础题一般能得分。 2、填空题得分较好,第16题对导数的意义理解不透彻。 3、三角函数虽说基础,但对题中角的限制范围有些同学重视不够。 4、立几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分点坐标公式记不清,计算错误。 5、对概率型应用题中识图、推理能力较差,有些学生理解题意出现偏差。 6、函数的周期性理解不好,学生会用导数知识解题,但结合不起来。 7、解几第(1)小题较易,但第(3)小题对探究性问题的思路不宽阔。 8、最后一题综合能力较强,得分率低。 三、今后教学应采取措施 1、重视基础 要坚持最基础知识才是最有用知识的原则,狠抓基础知识,基本思想,基本方法的教学。 2、要在重点内容上狠下功夫 纵观近年高考重点内容,函数、导数、数列、立几、解几、概率等内容。

一、试题总体评价 1、覆盖面广,重点知识重点考查。 本质检卷的知识分布较合理,各重点章节的知识点都有涉及,并且重点知识也在试卷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体现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理念。 2、试题重视基础,紧贴教材 选择题和填空题以基础知识为主干,注重考查,注重考查数学思想方法,考查通性通法。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选择题得分率相对较好。 2、综合题由于学生对题意分析不够仔细,以及对语言文字组织能力不够,分数不是很高。 三、今后教学应采取的措施 1、重点是基础 要坚持最基础知识才是最有用知识的原则,狠抓基础知识、基本思想、基本方法的教学。 2、全面了解学生实施个别辅导,因材施教。 3、主要在重点内容上狠下功夫。 4、注重解速度、计算准确和表达能力以及题指导和得分点训练. 5、教学教程中渗透基本思想,加深学生对各种思想方法的体会与提升。

职业病危害评价程序图

*:质控审查由评价单位根据建设项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召开专家评审会或内审会。 **:专家审查的组织、程序与内容按主管部门有关规定执行。 图1-1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流程图 准备阶段

附录1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程序图 *:质控审查由评价单位根据建设项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召开专家评审会或内审会。**:专家审查的组织、程序与内容按主管部门有关规定执行。

附录2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质量控制程序 附表2-1 评价质量控制表 序号评价 阶段 评价程序质量控制 1 准备 阶段 接受用人单位 委托、收集和研读有 关资料、进行初步调 查分析、编制现状评 价方案并进行技术 审核、确定质量控制 原则及要点等。 (1)评价人员对委托单位提供的资料进 行真实性和全面性进行审核,根据需要,由项 目技术负责人决定如何进行初步调查。 (2)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收集的有关资 料和初步现场调查结果编制评价方案,并组织 单位内部有关人员对评价方案进行审查。 2 实施 阶段 依据现状评价 方案开展评价工作。 主要进行工程分析、 职业卫生现场调查、 职业健康监护情况 调查,职业卫生检 测,并进行职业病危 害因素定性、定量评 价及风险评估。 (1)评价人员依据评价方案进行现场职 业卫生调查。 (2)依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标准进行检 测、采样,确保检测仪器均在有效使用期内。 (3)样品运输存储、实验室检验依据国 家工作场所有毒物质测定标准进行。 (4)每个操作过程均由质量控制人员根 据内部质量控制程序进行质量控制的审查。 3 完成 阶段 汇总、分析实施 阶段获取的各种资 料、数据,通过分析、 评价得出结论,提出 对策和建议,完成职 业病危害控制效果 评价报告书的编制。 (1)评价人员依据调查资料、实验室检 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依据相关国家、 地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导则、规范编写 报告书。 (2)项目技术负责人对报告书进行技术 审核、项目质量控制负责人对报告书进行质量 审核。 (3)专家对报告书进行审查。 (4)报告编写人按专家评审建议修改报 告书并由专家组长确认,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和 审核人审核后定稿。 (5)报告书审批人审批。

最新整理职业病危害考试试题.docx

最新整理职业病危害考试试题 一、单选(共10题,每题3分) 1、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其他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劳动者超过 C 人的,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 A、50 B、80 C、100 D、200 2、未按规定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 B 万元以下的罚款。 A、5 B、10 C、15 D、20 3、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或者技术引进建设项目的,自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 C 日内进行申报。 A、10 B、15 C、30 D、45 4、未按规定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进行评审的,根据《“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三十五条(一)项,给予警告,限期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 B 万元以下的罚款。 A、1 B、3 C、5 D、8 5、建设项目完工后,需要进行试运行的,其配套建设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试运行时间应当不少于 A 日,最长不得超过 C 日,国家有关部门另有规定或者特殊要求的行业除外。 A、30 B、60 C、180 D、一年 6、可能突然泄漏大量有毒物品或者易造成急性中毒的作业场所,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事故通风设施,并有效联动,且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 B 。 A、6次/h B、12次/h C、18次/h D、24次/h 7、对准备脱离所从事的职业病危害作业或者岗位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者离岗前 B 日内组织劳动者进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A、10 B、30 C、45 D、60

8、在公布检查结论后,要听取用人单位对检查结论的意见和申辩,并形成陈述笔录,如有异议,用人单位应在 B 日(工作日)内申请行政复议。 A、30 B、60 C、180 D、一年 9、在高毒物品工作场所,设置红色警示线,在一般有毒物品工作场所,设置黄色警示线,警示线设在使用有毒工作场所外缘不少于 C 处。 A、10cm B、20cm C、30cm D、40cm 10、建设单位在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评审中弄虚假的,根据《“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三十六条,责令改正,并处 C 罚款。 A、5千元以上1万元以下 B、5千元以上2万元以下 C、5千元以上3万元以下 D、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 二、多选(共5题,每题4分) 1、用人单位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时,除应当提交《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还需提供下列 ABC 文件、资料。 A、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 B、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情况以及接触人数。 C、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D、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备案文件。 2、建设单位应当会同设计单位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进行完善,并对其 ABC 负责。 A、真实性 B、合法性 C、实用性 D、有效性 3、用人单位应当根据职业健康检查报告,采取 ABCD 措施。 A、对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调离或者暂时脱离原工作岗位。 B、对健康损害可能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劳动者,进行妥善安置。 C、对需要复查的劳动者,按照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要求的时间安排复查和医学观察。 D、对疑似职业病病人,按照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建议安排其进行医学观察或者职业病诊断。 4、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 ABCDE 。 A、作业人员的职业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