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重点复习

组织行为学重点复习

1.我国组学术界安组织的分类:1.经济组织,

2.政治组织,

3.文化组织.

4.群众组织.

5.宗教组织

2.组织行为学概念: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科学。

3.科学的研究方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研究程序的公开性.2.收集资料的客观性.3.观察与实验条件的可控性。

4.分析方法的系统性.

5.所的结论的再现性.

6.对未来的预见性. 4.组织管理活动中个体行为特征有哪些:1.行为的自发性、2.行为的因果性.3.行为的主动性.4.行为的持久性.5.行为的可变性

5.气质:被定义为是一种心理活动的动力性特点。它与我们日程生活中提到的“脾气”“秉性”有很相似的内容。所谓动力性特点,说明气质只是一种反应个体行为的方式,强度等特点的心里品质。

6.能力:是明确能力为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基本心理因素,他是基本心里特征之一。这种素质是一种整体的、潜在的。决定与个体先天遗传的特性。

7.能力差异应用原则:1.能力阈限原则.2.能力合理安排原则。3.能力互补原则

8情绪: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所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和情感认识过程一样,也是客观对事物在人脑中的反应过程。

9.如何进行情绪的调试与情感的培养:P190 1.情绪的调节与控制。(1)保持适宜的情绪状态。控制情绪甚至化解自己一些不良情绪,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情绪台的特点,进而适应调节情绪的紧张度,学会按自己的意愿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比如:个体爱好,兴趣,理想,世界观等,甚至个体的能力,气质,性格等,都会存在一种活动过中,带有一定稳定性的活动倾向。在情绪紧张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各种适合自己的方式达到平衡而得到缓和。培养高尚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才能培养人们高尚德情操。深刻鲜明的情感。学习和工作的热忱和乐观主义精神。

2.丰富并端正人们的情绪经验。不适宜的情绪的产生,往往是由于缺乏一定的情绪经验引起的。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交流,进行关于事实,思想,意见和情感方面的交流,来取得相互之间的了解,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改善不良情绪的发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丰富人们的情感体验。首先,通过提高人们思想认识和觉悟,不断丰富人们情感观念;其次,利用文艺作品和各种丰富多彩的的活动,激发情感上的共鸣。最后,努力引导人们学习和个人成长上获得满足,增加愉快的情绪体验。

3.引导人们从多角度看待问题,使情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人们对事物的观察和体验,倘若从一个角度来看,可能引起不安,造成终日烦恼、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问题极可能发现它有积极的意义,使消极的情绪或情感转化为积极的情绪或情感。、培养幽默感,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幽默可以使本来紧张的情绪变得轻松,在,笑声中发现其轻松一面。增添自己生活的乐趣。在困境中不改其欢乐,从不悲观,永不丧气,充满信心奋力向前的一代新人。(仅供参考)10.激励:激励知指的是鼓舞,引导和维持个体努力指向目标行为的驱动力。他对行为起着激发,加强和推动的作用。

11.综合激励模式:美国的罗伯特·豪斯(Robert House)和迪尔(Dell)教授于1981年在大连国际科技管理培训中心讲课时,提出了以数学公式表述的综合激励模式:

公式中M:代表某项工作任务的激励水平的高低,即动力的大小;

Vit:代表工作本身所提供的效价,它所引起的内激励不计任务完成与否及其结果如何,故不包括期望值大小的因素,即期望值为1;

Eia :代表完成任务内在的期望值,也就是主观上对完成任务可能性的估计;

Via :代表完成任务的效价;

Eej :代表完成工作任务能否导致获得某项外在奖酬的期望值;

Vej :代表某项外在奖酬的效价。

(i :内在的;e :外在的;t :任务本身的;a :完成;j :外在的奖酬项目)

上述展开的公式中包括了三项内容:

Vit 表示工作任务本身的效价,即某项工作对工作者本人有用性的大小,也就是这项工作本身的内激励力的大小。

Eia Via 表示工作任务的完成所引起的内激励作用。

Eia ∑Eej Vej 表示各种外在奖酬所起的激励效果之和。其中引入两项期望值,Eia 是对完成工作任务可能性的估计,Eej 是对完成工作任务与获得奖酬的可能性的估计。

12.如何让提高人的积极性:提高人的积极性,必须从内,外激励两个方面入手。1.提高内在激励,内激励来源于工作本身及工作任务完成所直接带来的满足感,对提高激励的政策来说,提高内激励更为重要。2.提高外激励。外激励来源于工作任务完成之后导致的种种外在酬劳,外在酬劳种类繁多,而对每个人对各种外酬劳的需要‘爱好,重视程度不同,应对个人不同需要安排切合实际的奖酬。13.有效激励应遵循的原则:(1)按需激励的原则。激励员工的起点是满足员工的需要,而员工的需要存在这个体差异的动态性,管理者的任务就在于找准员工的需要,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满足员工的各种不同需要,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为此要做到以下三点:1.依据内容激励理论,开发测试员工需要的有效方法。2.在组织内建立多种满足员工不同需求的方法。3.满足不同人的需要。(2)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的原则。(3)奖惩相结合的原则。(4)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原则。(5)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相结合的原则。(6)严格管理与思想工作相结合原则。14.有效激励的手段和方法:(一)目标激励制。制定目标

不仅仅是组织发展和管理本身的需要,而且是员工的需要,

员工参与目标制定,可以看到自己的价值和责任,感到工

作的乐趣,从而在实现目标中获得满足感。使个人利益与

组织目标得到统一。(二)工作激励。工作激励是一种外在

激励。自我实现的人是那些力求将自己的潜能极大限度地

发挥出来的人。只有在工作中表现出自己才能,才能感到

极大地满足。工作激励的关键就是使工作丰富化。(三)持

股激励。持股激励就是通过让组织管理者,员工持有组织

的股票,来激励管理者和员工的积极性,把个人利益和组

织利益联合一起,形成利益共同体。(四)榜样激励。榜样

激励具有可感性,说服力强,号召力大,激励斗志,鼓舞

士气,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五)荣誉激励。通过表扬、

奖励集体来激发人们的集体意识,激发责任感和归属感。

(六)组织文化激励。形成自身发的发展机制,并产生效

应动力,形成一种激励。(七)危机激励。面临竞争激烈,

挑战环境,唤起员工危机意识,把这种意识化为动力。

15.群体内聚力有什么作用:领导运用与人有关的知识,达

到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内聚力是成员被群体吸引并愿意

留在群体内的程度。顾名思义,内聚力指的是群体成员彼

此之间的“黏合力:。没有内聚力,一群人不能被称作是一

个群体。(二)影响群体内聚力的因素。1.群体的领导方式

2.外部的影响

3.群体规模

4.群体内部的奖励方式和目标

结构 5.班组的组合6.与外界的隔离。7.群体的绩效8.其他

因素(三)内聚力的作用 1.满意感 2.沟通3.敌意 4.生产

率 5.对改革的阻碍6.群体的意识

16.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以及人际交往的途径:人际

交往的原则:1平等原则是2互利原则3倍用原则4拥容

原则。在组织中,改善人际关系必须从领导和群众两方面

入手。组织的领导者,管理者应主动引导群众内的人际关

系朝积极方向发展,包括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气氛,促进群

体成员之间相互交往,树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制定必要的

措施!搞好民主管理,改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

运用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和训练群体成员正确处

理人际关系的能力,通过细致的思想工作理顺人们之间各

种关系等

17.工作团队的建设过程一般要经过哪些步骤:(一)团队

建设的过程。1.准备工作阶段。2.创造条件阶段 3.形成团

队阶段 4.提供继续支持阶段

18.弱势群体的保护与管理: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可能会处

于不同考虑。一种考虑是基于社会稳定。因为弱势群体的

问题如果处理的不好,就会对社会稳定造成威胁。就目前

而言,要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社会的公正,公平

和正义问题 2.社会保障制度 3.建立政府与弱势群体的沟

通渠道,使弱势群体的利益要求能通过制度化的渠道来表

达。

19影响个体决策的因素:影响个体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因素

包括原型启发,克服功能固着、克服心理定势,发散思维

与聚合思维等。

20.如何理解决策的民主化:决策的民主化,就是吸收下级

参与决策,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使决策的质量和实施速

度得到改善。所谓的参与乃是让个人将其精神与感情注入

到工作环境中,使其为达成群体目标而贡献才智并分担责

任。由此可见,参与包含了三个重要概念:第一,参与是

职工精神与情感的灌注,是参与精力与智慧的投入,而不

仅是体力的技术的投入,是心理的投入而不仅是心理的投

入;第二,参与就是激励职工对工作环境做出贡献,润须

臾鼓励职工表现其创造能力;第三,参与是鼓励下下级用

于接受责任。

21.参与作用与方法:1.参与的含义及作用。2.实行参与的

先决条件(1)时间上允许(2)经济上合理(3)参与者

与决策有关(4)参与者应有必要的兴趣,能力和知识(6)

参与者应摆脱偏见与私利的影响(3.鼓励职工参与决策的

方法。(1)民主讨论(2)听取意见(3)合理化建议(4)

越级参与(5)职工代表大会

22.提高领导工作的有效性:1.组织对领导工作的要求2.领

导者自身素质的提高 3.领导者选聘 4.领导班子结构 5.领

导艺术

23.领导者自身素质的提高:提高领导的素质不外乎两个基

本的途径,即理论学习和亲身实践。理论学习和亲身实践

这两条提劲必须辩证结合,不可偏废。具体来说,要做好

以下工作:第一,要善于搜素书记和快速阅读。第二,要

与有知识的人交朋友。第三,要善于以人为镜,提高自我

意识水平。第四,要自觉地做好思想和工作总结。

24领导者选聘:一个组织领导班子的素质对组织兴衰存亡

具有决定性作用,而要造就一个高素质,强有力的领导班

子,就必须抓好选聘这个关键环节。(一)选聘的标准。1.

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2.职位的要求(二)选聘的

途径1.从组织内部选聘。2.从组织外招聘(三)选聘方法

1.工作模拟法(情景模拟法)

2.实绩考核法

3.分解协调法

4.

面试

25.领导艺术:所谓领导艺术,是指领导者在行使领导者在

行使职能时所表现出来的技能。领导艺术具有随机性,经

验性,多样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只要包括:1.待人艺术2.

提高工作效率艺术

26组织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建立一个开放体系组织机构,必须遵徐以下基本原则:1.

目标明确,功能齐全。2.组织内部必须实行统一领导。分

级管理。3.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力求精干,高效,节约。

任何组织一定要因事调职。因职设人,这样才有可能达到

上述要求。4.有利于转换经营机制和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

效益。5.既要有合理的分工,又要注意相互协作和配合。

6.明确落实各个岗位的责、权、利,建立组织内部各种规

章制度。

27压力:压力是指人在对付那些自己认为很难对付的情况

时,所产生情绪上和身体的异常反应。它是人和环境相互

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内部状态,最焦虑,强烈的情绪和生

理上的唤醒,以及挫折等各种情感和反应。

28影响个人能否体验到工作压力的因素:

组织行为学家的研究成果表明,个人是否能够体验到工作

压力,主要取决于知觉,经历,压力与工作绩效关系‘人

际关系等因素。这是因为每个人做具备有这四个因素的情

况不同,所以压力的体验完全是因人而异的。

情感反应因人而异,受性别,文化背景,遗传,环境和对

付压力的方法等各种因素的制约。

29.什么事组织文化,组织文化的构成:组织文化是组织成

员在较长时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共有价值观,信念,

行为准则及具有相应特色的行为方式,物质表现的总称。

组织文化构成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物质层,制度层,和精

神层。

30组织变革的基本动因:(一)组织变革的内在基本动因1.

组织目标的选择与修正 2.组织结构的改变 3.组织职能的

转变 4.组织成员内在动机与需要的变化(二)组织变革

的外部驱动因素1.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2.组织环境的变动

3.管理现代化的需要

31.个性的概念:个性,在心理学的研究中,被定义为是一

种个体特有的,经常性的,稳定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32.双因素理论:赫兹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是指保健因

素和激励因素

33.性格概念:性格完全是受到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形成

的。是个性心理特征中的核心部分。通过性格整合,使个

体的心理特征成为一个整体。

34.社会知觉:社会知觉是知觉主体的一种特殊社会意识,

它影响着主题心理活动,调解主体的社会行为

35.五项修炼: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第二项修炼;改善心

智模式。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第四项修炼:团队学

习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

案例题到中央电大网看13个案例

答案不详之处,望请同学见谅,供参考!

组织行为学第1次任务

一、案例分析:王安电脑公司(10分) 王安电脑公司曾是美国IT企业界的一棵闪亮的明星。美籍华裔科学家、企业家王安在美国 波士顿创办了一家驰名世界的“王安电脑公司”,他从600美元投资开始,经过40多年的艰苦奋斗,已发展到拥有3万多名员工,30多亿美元资产,在大约6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 有250个分公司的世界性大企业。成功给他带来荣誉和地位,还给他带来了16亿美元的巨额资产。当我们顺着王安的足迹,浏览他的人生历程,寻找他的成功秘诀之时,不难发现, 王安公司成功的决定因素就在于重视和拥有人才。王安目光远大,办事果断,懂得人才开发的重要,充分重视人的作用,以最大努力发挥公司里每一个人的积极性。 该公司人才济济,有善于经营的副经理拉克斯,有实业家、电子学专家朱传渠,有主管亚太 地区销售工作的销售部经理庄家骏等等。正因为如此,仅1952年-1983年每年的营业额以40%-50%的速度增长,到了1982年经营额高达10亿美元之多。 对于人的使用,自始至终充满尊重、理解和信赖。王安认为,公司是人组成的,能不能把每 个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出来,将关系到公司的成败。具体工作中,他根据员工的不同类型、特点、技术专长和生活需要,实行不同的管理方式。他把设计和研制产品的工程师和科学家看 成公司的灵魂,给他们特殊的礼遇以示尊重,甚至在用词上都特别讲究,从不用“雇佣”之 类的词,只用“聘用”,以完全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尊重他们。而对一个有创造性的技术 人才,即使他有令人难以容忍的错误和缺点,或是骄横自负,或是两个工程师相互对立,王 安都能和他们搞好关系,从而使他们明白公司最高领导人最了解和懂得他们的贡献。公司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某个工程师正在做公司下达的一项设计或研制任务,而且做得很好,公司却因为某种原因突然决定停止这个项目的设计和研制。为了不使这个工程师感到失望,避免挫伤他的积极性,王安总是亲自和这个工程师谈心,给予鼓励和安慰,同时,还千方百计 安排他去完成另一件特别重要的项目,从而维护了这个工程师的自尊。 理解是一种欲望,是人天生具有的一种欲望,人一旦得到了理解会感到莫大的欣慰,更会随之不惜付出各种代价。有一次,一个研究对数计算器的工程师告诉王安,公司的工作计划同他在几个月前达成的夏季度假租房协议发生冲突。王安听后当即表示,如果因为对数计算器问题打乱了他的个人计划,他可以用王安自己的别墅去度假。这件事使这个工程师倍受感动,为了研究课题项目,他不仅没有去别墅,反倒把自己整个的假期都搭上了。 信赖是王安对部下的信条,是王安公司得以生存的基础。随着公司的不断扩大发展,王安作为公司的总经理,把权力和责任越来越多地交给下面的经理人员,努力发挥他们的才干。平日里,王安从不插手一个具体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只是在他认为非要他管不可的时候,他才露面,就是公司开会,他也很少主持。会上,除非某个重要的事情或方面仍没有被引起重

组织行为学复习重点

组织行为学复习重点(根据1班叶老师的复习整理)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的对象与性质 组织: 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成为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 行为(2006.04) 是有机体的所作所为及其活动,即人这种主体对所处环境做出的反应。 组织行为学(2006.07) 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 联系实际,谈谈管理者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意义和作用。(2002.01,2003.04) (1)研究组织行为中的个体行为与管理,可以提高管理者知人善任,合理使用人才的水平。 (2)研究组织行为中的群体行为与管理,可以使管理者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他们所管辖的群体的合理凝聚力和向心力 (3)研究组织行为中的领导行为与管理,可以促使管理者提高领导素质,改进领导行为,掌握领导艺术,增强领导的有效性 (4)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激励理论与应用,可以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组织设计与组织变革的理论与方法,可使管理者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进行组织的改革,增强活力,提高绩效。 (6)研究组织行为学还有利于管理者调适心理平衡,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章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心理测验法(2005.07) 是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量表或精密的测验仪器以及各种图表,来测量被试者有关智力、能力倾向、兴趣爱好、个性性格、成就需要等心理和行为特征的研究方法。 测验的信度(2007.04) 是测量反映被测特征的真实程度,即可靠性。 测验的效度(2007.07) 是指心理测验的有效性,即测验得到的是不是所要测定的心理与行为特征,也就是测验结果是否体现测验所预期效果的程度。 第三章个体差异与管理 知觉: 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把所感觉到的客观事物的各种个别属性联系起来,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该事物各种属性的综合整体反映。 产生错误知觉的思想方法: 主要有知觉防御、首因效应、晕轮效应、投射。 晕轮效应(2002.04,2007.04) 晕轮效应是造成错误知觉的一种思想方法。它是一种以点概面的思想方法。它以事物的某一个特性为依据,而忽视事物的其他特性就对整个事物全面评价,结果产生了错觉。 知觉防御(2004.04) 是指人们保护自己的一种思想方法倾向。 首因效应〈成见〉: 是一种先入为主的思想方法。 投射: 就是以己度人的思想方法。 简述“X理论”的内容及相应的管理方式。(2007.04) (1)内容: A、人的本性是不喜欢工作,没有抱负,怕负责任。 B、自身经济的、安全的需要最重要,以自我为中心。

组织行为学期末重点复习资料

组织行为学期末重点复习资料 1、行为行为是指人或动物表现的,和生理、心理活动紧密相联的外显的运动、动作或活动。所有的行为都是有一连串的动作组成,行为的基本单元是动作。 2、组织是指具有共同的特定目标、资源以及结构的人群集合体,并且时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 3、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综合运用管理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的基本理论来研究组织中的人或群体的心理行为活动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提高组织效率的综合性科学。有三个特性:综合性,双重性,实用性。 4、个体心理特征所谓个体的心理特征,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且在心理活动中经常、稳定的表现出来的特征。有两个特点:1,、个体心理特征对同一个个体来说是相对稳定的;2、个体心理特征具有差异性。 5、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是指靠爱好或兴趣自然联系起来、自发产生的,无正式规定的,成员的地位与角色、权利和义务都不明确的群体。特点是:(一)有较强的凝聚力(二)群体规范性(三)有自然形成的领导人物(四)信息沟通灵敏(五)有强烈的群体意识(六)群体效率高。 6、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又称群体内聚力。是指对群体成员施加各种影响,使之在群体内积极活动和拒绝离开群体的全部力量的总和,是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其表现在1、作为该群体成员的尊严感。2、成员对其他成员的喜欢。3、群体对个人的理想与目标实现的助动力。特点:1、沟通交往频繁。2、友善的言语及非言语沟通。3、归属感强。4、责任感强。 7、群体规范群体规范是由群体成员们所确定的规范化观念和行为准则;群体规范有正式与非正式之分;群体规范是逐渐形成和改变的;群体规范所规定的人们行为变化的范围各不相同;对于违反规范给予制裁的严格程序也各不相同。 8、从众效应/从众行为从众行为,是指个体与群体中多数成员意见和行动不一致时,常不自觉地感受到群体的影响与压力,而在知觉、判断和行为上表现出与多数成员相一致的现象。 9、晕轮效应又称“光圈效应”“成见效应”“日晕效应”“以点概面效应”,它是一种影响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 10、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就是指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本组织所特有的,且为组织多数成员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等的总和及其在组织活动中的反映。其特点:无形性,软约束性,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个性。 11、领导艺术广义的领导艺术包括整个领导,所有领导问题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狭义的领导艺术则指领导者善于熟练而有效地行使领导职能,完成领导任务的技巧。 12、激励 激励是在个人需要和组织目标整合的基础上,形成强烈实现目标的意愿,并促使其付出努力行为的整个过程。激励的前提是能引导和满足个体需要。目的是使员工产生高水平努力行为,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意愿。效果表现在是否按预期加强、引导和维持某种行为。三个关键要素:需要、组织目标和努力。 简答 1、简述群体的特征。1、群体有明确的成员关系 2、群体成员间有持续的相互交往 3、群体有共同的群体意识和规范。 4、群体有共同活动和一致行动的能力 2、简述非正式群体的特点。。(一)有较强的凝聚力(二)群体规范性(三)有自然形成的领导人物(四)信息沟通灵敏(五)有强烈的群体意识(六)群体效率高 3、简述群体规范的含义和功能。群体规范是由群体成员们所确定的规范化观念和行为准则。 1、评价判断功能 2、行为导向功能 3、群体支柱的功能 4、对群体成员的约束功能 5、行为矫 正功能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归纳

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概述 一、组织行为学的含义 1.组织行为是指一定组织中个体、群体和整个组织三者之间以及整个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各种行为。 2.组织行为学是采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从而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3.研究对象:成员个人,群体,整个组织以及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行为。 4.本质:1)组织对其成员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的影响方式 2)组织的各个成员的行为方式及其绩效对整个组织绩效的影响 5.研究组织行为的目的:描述、解释、预测、控制员工的行为 二、组织行为学的性质与特点 1.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特征有:1)边缘性、综合性、跨学科性 2)两重性:艺术性,科学性 3)实用性 2.相关学科和组织行为学的关系:p8 3.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内容

5.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意义:p10 三、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1.管理科学的发展p2 19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主要理论有: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侧重于企业基层人员的操作分析、组织原则和工作监督; 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主要集中于高层的管理原则,如企业的计划、不同层次组织的协调、控制等 马克斯?韦伯:组织理论——认为组织应是一个等级森严、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金字塔结构,为“直线式”组织结构奠定了理论基础。 这三种理论的共同缺点是,轻视或忽视组织中人的因素,仅仅把人看成是一台机器,而完全没有考虑人的思想、情感、主观能动性。 2.行为管理理论的产生p4 产生原因——古典管理学派缺陷:强调物质因素作用,忽视人的主观能动;强调物质鼓励,忽视了社会需要;强调正式组织,忽视非正式组织。单纯科学设计、奖金刺激、等级分明指挥系统不能带来持久活力。紧张而单调劳动和日益严重剥削激起工人们有组织反抗。 标志性事件——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试验 (1924年~1932年在美国芝加哥郊外的西方电器公司霍桑电话机工厂中进行的试验。) 试验背景:1)霍桑工厂的状况:工资较高、福利待遇好但工作效率低下 2)劳资矛盾日益突出 3)工人不是经济人——只追求经济利益 4)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使人们的民主参与意识增强 5)工人的文化水平提高,脑力劳动比例增加,简单的管理方式越来越不可行。 6)希望对工人行为的研究掌握其规律,提高管理水平。 霍桑试验的结果:生产效率不仅受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受社会环境、社会心理的影响。 霍桑试验结论:1)工人是社会人不是经济人 2)非正式组织的存在 3)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和他周围人的关系。 满意的员工是高效的员工。 3.人群关系理论(行为学派时代)p5 主要是对工人在生产中的行为以及产生这些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以便调节企业中的人际关系,提高生产。 主要代表人物:梅奥、马斯洛、赫茨伯格 主要理论:x理论与经济人假设、霍桑实验与社会人假设、Y理论与自我实现人假设、行为科学理论、超Y理论与复杂人假设(权变的观点) 人权关系理论——人力资源学派——组织行为学兴起 4.积极组织行为学:对积极心理品质和能力的测量、开发和有效管理的研究和应用,从而实现提高个体、群体和组织的绩效。 概念:它强调积极心理品质和能力的可测量、可开发和绩效相关性。 积极心理因素: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主观幸福感和恢复力P17 研究对象: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人格特征、积极的社会环境p16 积极心理资本的开发:p19 四、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 主要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心理测验法、案例法、情景模拟法、系统法p12 第二章知觉、归因理论与个人决策 一、个体的知觉与认识过程

组织行为学第一次作业答案(供参考)

- - 《组织行为学》第一次作业答案 欢迎你,窦建华(VC2) 你的得分:100.0 完成日期:2015年01月23日02点43分 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标准答案将在本次作业结束(即2015年03月12日)后显示在题目旁边。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0 分,共4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工作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的配合,或从事 连锁性的工作,( )可能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 ( A ) A.同质群体 B.异质群体 C.混合群体 D.简单群体? 2.完成复杂工作,需要有创造力的工作,或在作出决策太快可能产生不利后果时,( ) 将会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 ( B ) A.同质群体 B.异质群本 C.混合群体? D.简单群体? 3.任务角色和维护角色多的群体属于()。? ( B ) A.人际群体 B.团队集体 C.无序群体 D.任务群体 4.任务角色多而维护角色少的群体属于( )。? ( D ) A.人际群体

B.团队集体 C.无序群体 D.任务群体? 5.在紧急情况下或与公司利益关系重大的问题上,冲突的处理方式是( )。? ( A ) A.强制 B.开诚合作 C.妥协 D.回避? 6.目标很重要,但不值得和对方闹翻或当对方权力与自己相当时,处理冲突的方式是 ( )。? ( C ) A.强制? B.开诚合作 C.妥协 D.回避 7.“途径—目标”理论是( )提出的。? ( B ) A.菲德勒 B.豪斯 C.布莱克? D.耶顿 E.沙特尔? 8.管理系统理论是由( )提出的。? ( C ) A.菲德勒 B.豪斯 C.利克特? D.布莱克? E.沙特尔 9.大型组织拥有的成员一般在多少人左右?( )。? ( C )

组织行为学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 1.组织行为学:是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影响的学科,目的在于应用这些知识改善组织绩效。 2.动机:激发并维持个体从事某种活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 3.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4.激励:激发鼓励的意思,即激发和鼓励人们朝着所期望的目标采取行动。 5.群体规范:是群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一些行为标准。 6.沟通:在一定的时间和场合,为了一定目的,借助某种方式传递信息,表达思想和感情,并能被人正确理解和执行、达到某种效果的过程。 7.首因效应(第一印象作用):由于人们在心理上存在认知上的惰性,所以在对待他人的知觉方面,首次印象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产生心理定式作用。 8.社会知觉:即个体对他人、群体及自己的知觉。对他人和群体的知觉是人际知觉,对自己的知觉是自我知觉。此外,对行为原因的认知为归因,也属于社会知觉的范畴。 9.群体决策:指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备选行动方案中确定一个的过程。 10.德尔菲法:是一种集中各方面专家的意见,预测未来事件的方法。 德尔菲法过程:组织者明确问题,收集资料,设计问卷;邀请专家,寄送决策问题相关材料或问卷;专家互不见面独立判断,组织者整理专家意见;反馈首轮决策信息,专家进行第二轮决策;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满意为止。 11.组织文化:指处于一定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中的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共有的、独特的价值观、思想、制度形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组织文化是组织内部所有成员共同认可与遵守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 12.组织变革:组织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相应采取自我完善和自我更新的活动过程,包括合理地确定战略目标、设计组织结构、修订规章制度,最经济地运用组织的人、财、物等资源以达到进一步增强组织的活力,提高组织绩效。 解答题: 1.知觉的基本特性 (1)整体性(2)选择性(3)恒常性(4)理解性 2.刻板印象:即人们常常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按照自己所设定的知觉标准评估他人,对人群进行分类,形成固定形象。 定型作用,往往使人们对他人的认识形成脸谱化,妨碍人们对事物特殊性的理解,而导致偏见。 3、选择性知觉怎样影响知觉过程?举例说明选择性知觉是怎样造成知觉失真的? 4.群体决策的利弊: 利:信息来源广观点的多样性决策结果易被接受和执行决策过程更加合法 弊:浪费时间群体从众压力大少数人控制局面效果与效率低 5.人际关系的作用: (1)影响群体内聚力和工作效率(2)职工的身心健康

《组织行为学》期末重点

“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重点 题型: 一、选择题(10题,4分/题)(人格、沟通、冲突) 二、名词解释(2题,5分/题)(一句) 三、简答(3题,10分/题)(要有针对性) 四、论述(1题,20分)(先定义再论述) 知识点: “组织行为学”: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目的是应用这些只是改变组织绩效。 1.(1)态度:是关于物体、人物和事件的评价性陈述,这种陈述可以是赞同的也可以是反对的,它反映了某一个人对某一对象的内心感受。 (2)态度的组成部分:认知、情感和行为。认知=评估,情感=感觉,行为=行动 (3)态度的类型:工作满意度、工作参与和组织承诺。 工作满意度:它描述了人们对工作特点进行评估而产生的对工作的积极地态度。 工作参与:用于测量一个人从心理上对其工作的认同程度以及认为他的工作绩效水平对自我价值的重要程度。 组织承诺:界定了员工对特定组织及目标的认同,并希望保持组织成员的身份。组织承诺包括了三个独立的维度:情感承诺、持续承诺、规范承诺。 2.退出-建议-忠诚-怠工理论框架: (1)退出:直接离开组织。包括寻找新的工作岗位或者离职。 (2)建议:采取主动的、建设性的努力来改善工作条件。包括提出改进建议,主动与上司以及其他类型的团体一起讨论所面临的问题。 (3)忠诚:被动但乐观地等待环境有所改善。包括面对外部批评时站出来为组织说话,以及相信组织与管理层会做出正确的事。 (4)怠工:被动地听任事态越来越糟。包括长期缺勤或迟到、降低努力程度和增加失误率。 3.情感、情绪和心境的区别 (1)情感:是一种统称,包括人们体验到的所有感情。这个总括概念中包含了情绪和心境两个成分。 (2)情绪是一种强烈的感情,它直接指向某个人或者某个物。 (3)心境则是一种比情绪更弱并且经常缺乏背景刺激的情感。 4.(1)情绪劳动是指,员工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令组织满意的情绪。 (2)情感事件理论:证明员工会对工作中发生的事情产生情绪反应,这些反应又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绩效和满意度。 (3)情绪智力:是一种个人能力,它使得个人具有自我意识、可以觉察他人的情绪和可以管理情绪线索信息。 5.情绪和心境在”组织行为学”中的应用: (1)选拔。在雇佣员工时,尤其是对于那些需要高度社会互动的工作,雇主应该把情绪智力考虑在内。 (2)决策。积极情绪有助于决策,心境好或情绪积极的人更有可能使用启发式方法或经验规则,来帮助他们迅速做好决策。 (3)创造性。心境好的人比心境糟的人更具有创造性。 (4)动机。愉快的心境使人们更具创造性,这又会带来观察他们工作的人的积极反馈。

00152组织行为学-最新复习资料

00152组织行为学最新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成为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 2.人的行为:是指人这种主体对所处环境这种客体所作的反应。 3.行为:行为又可分为广义与狭义。狭义的行为是指人受其生理、心理支配或客观环境的刺激而表现出能被观察到的一切外显的活动。广义的行为除上述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外显行为外,还包括内隐的心理活动。 4.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 5.案例研究法:就是对组织内的个体、群体或组织的一个或几个以至更多变量之间的关系作出描述和说明。 6.观察法:是一种主要依靠研究者的感官,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来收集资料的调查研究方法。 7.心理测验法:是通过观察人的少数具有代表性的行为,依据一定的原则,对人的个性、动机、价值观等心理特征进行分析的过程。 8.问卷调查法:是以一组问题获得相关、有效信息的一种方法。 9.信度:指的是可靠性程度,通过某项测试所得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10.测验的效度:是指心理测验的有效性。 11.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所产生的对这些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特点:只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12.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把所感觉到的客观事物的各种个别属性联系起来,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该事物各种属性的综合整体反映(特点:比感觉高一级,比感觉更全面深刻)。 13.社会知觉:是指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人的知觉。包括对个人、群体和组织特征的知觉。 14.自我知觉:是指主体对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状态的知觉,通过自我知觉发现和了解自己,从而使自己的行为能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要求。 15.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在满足主观需要方面的有用性、重要性、有效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这是人们的一种观点和信念,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价值观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 16.态度:是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17.工作态度:是对工作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18.组织认同感:是员工对其组织认同的程度。 19.工作参与度: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态度,是指员工对自己工作的认可程度、投入程度,以及认为工作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程度。 20.个性:是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特性和意识倾向的较稳定的有机结合。 21.能力:是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性。

组织行为学第一次作业第一题

⑴根据西方人性假设理论,王安的人性观属于哪一种? ⑵如果用M(积极性的高低)=E(期望值)?V(效价)来表示王安激励员工的过程,那 么请你指出这个模型中什么是目标、变量和关系? 答:1.从案例我们可以看出王安目光远大,办事果断,懂得人才开发的重要,充分重视人的作用。对于人的使用,自始至终充满尊重、理解和信赖。王安认为,公司是人组成的,能不能把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出来,将关系到公司的成败。平日里,王安从不插手一个具体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只是在他认为非要他管不可的时候,他才露面。而且公司内部每一个员工的意见他都爱听。公司很少解雇员工,他以最大努力发挥公司里每一个人的积极性。 根据西方人性假设理论,王安的人性观属于“自我实现人性的假设”。此假设认为:第一、工作可以成为满意的源泉;第二、人们在实现他们所承诺的目标任务时,会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第三、对目标、任务的承诺取决于实现这些目标、任务后能得到的报偿的大小;第四、在适当条件下,一般的人不但懂得接受,而且懂得去寻求负有职责的工作;第五、在解决组织问题时,大多数人具有运用相对而言的高度想象力、机智和创造性的能力。 2.如果用M=E*V来表示王安激励员工的过程,那么这个模型中目标是自我实现、变量是王安和员工,关系是尊重、理解和信赖。激发力量=效价×期望值(M=V.E)M代表激发力量的高低,是指动机的强度,即调动一个人积极性,激发其内在潜力的强度。它表明人们为达到设置的目标而努力的程度。V代表效价,是指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即一个人对某一结果偏爱的强度。(—1≤V≤1)。E代表期望值,是指采取某种行为可能导致的绩效和满足需要的概率。即采取某种行为对实现目标可能性的大小。(0≤E≤1)。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1 一、名词解释 1.群体 2.沟通 3.领导力 4.态度 5.价值观 二、简答题 1.动机理论包括哪些? 2.群体发展有哪些阶段? 3.人为什么要加入群体? 三、分析说明题 1.霍兰德人格-工作适应性理论的意义是什么?根据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分析下你的职业人格类型和适合的职业。 2.什么是激励?利用激励的三要素分析一下你自己目前的激励水平。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群体:指为实现特定目标,两个或更多的人相互影响、互相依赖而形成的组合。可分为正式的和非正式的。 2.沟通:对意思的传达和理解 3.领导力:领导力就是影响一个群体实现目标的能力。 4.态度:是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5.价值观: 代表着基本的信念:“个人和社会接受一种特定的行为或终极存在方式,而摒弃与其相反的行为或终极存在的方式。” 二、简答题 1. 动机理论包括:早期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麦戈雷格的X理论Y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戴维麦克莱兰的需要理论。当代动机理论:认知评价理论、目标设置理论、自我效能理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 2.群体发展阶段:形成阶段-震荡阶段-规范阶段-执行阶段-解体阶段 3.人为什么要加入群体? 安全需要-地位需要-自尊需要-归属需要-权力需要-目标实现的需要 三、分析说明题 1.霍兰德人格-工作适应性理论的意义是什么?根据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分析一下你的职业人格类型和适合的职业。 人职匹配可以提高工作满意度、降低离职率。人格可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种类型。适合的职业 2.什么是激励?利用激励的三要素分析一下你自己目前的激励水平。 动机是一种过程,它体现了个体为实现目标而付出的努力的强度、方向和持续性。强度:个体试图付出多大的努力。方向:指向有利于组织的目标坚持性:个体的努力可能维持多长时间。自己目前的激励水平。

《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复习攻略终极版

《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复习攻略终极版 1. 组织行为学(名词解释):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目的是应用这些知识改善组织绩效。 2. 态度(名词解释,选择题): 含义:态度是指关于物体、人物和事件的评价性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赞成的,也可以是反对的,它反映了一个人对于某一对象的内心感受。 构成:认知,情感,行为。 1)认知指个体对态度对象的认识,理解和评价。 2)情感指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喜爱或厌恶的情感体验。 3)行为指个体以某种行为方式对某人或某事做出行动的意向。 3. 工作满意及其影响因素(名词解释、简答题或选择题): 含义:工作满意度是指由于对工作特点进行评估而产生的对工作的积极感觉。 影响因素:工作本身、薪酬、晋升机会、主管、同事 ◆事件或条件: 1.工作:工作本身 2.奖励:报酬,数量,公平性,依据合理性; 晋升,机会,机会合理性; 认可,表扬,赞誉,批评等。 3.工作背景:工作条件,时间长短,休息多少,设备,空间宽敞,气温,通风,厂 址等。 ◆人物: 1.自己:价值观,技巧,能力 2.单位其他人:领导(管理风格,管理技能,行政技能) 同事(权力,友好态度,合作互作) 3.单位外其他人:顾客(技术能力) 家人(支持,对职务的理解) 其他(按职位划定) 4. 人格(名词解释): 含义:个体对他人的反应方式和交往方式的总和,它常常通过个体表现出来的、可以测量的人格特质进行描述。人格是决定人们的心理行为上的共性和差异性的一套稳定的倾向和特点。 大五模型 ①外倾性:这一维度描述的是个体对关系的舒适程度 ②随和性:这一维度描述的是个体服从别人的倾向性 ③责任心:这一维度是对信誉的测量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第一节组织行为学概述 ·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就是运用各种相关学科的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从而提高管理者对本组织及其成员行为的预测、引导与控制能力,以便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科学。 ·科学管理前期(1900前) 科学管理时期(1900-1945): 泰勒(科学管理学):动作研究与时间研究、计件工资之与差别工资制 法约尔(管理学之父):管理的14项原则、管理的五个要素(计划、组织、指 挥、协调、控制) 韦伯(理性官僚制):官僚行政组织 人群关系学派(1927-1945): 霍桑试验:照明度试验、继电器装配式研究、组合线路室试验、采访研究 梅约:①“社会人”假设,社会与心理因素也能影响人的生产积极性。 ②生产率的升降主要取决于工忍受家庭与社会形成的态度以及组织内 的人群关系。 ③企业组织中存在无形的非正式组织,彼此有特殊感情、志趣相投、 互相默契左右成员的行为。 权变学派(1945至今): ①采用开放概念来研究组织,考虑外在环境因素对组织内部特性的影响。 ②利用系统概念来研究复杂的组织。(环境因素,政治社会文化经济教育…) 卡斯特、罗森茨·威克——系统分析组织理论《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 权变方法》 莫尔斯、洛西——权变理论(应变理论、超Y理论)“复杂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 古典经济学家与古典管理学家关于人性的假设,X理论,即大多数人就是: ①懒惰的,尽量逃避工作。 ②没有雄心壮志,宁愿收人领导也不愿承担责任。 ③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矛盾,必须靠外力强制。

④缺乏理智,不能克制自己,容易受人影响。 ⑤为满足基本生理需要与安全需要,会选择经济上获利最大的事去做。 ⑥少数能克制自己的人应负起管理责任。 ·社会人假设: 梅约等人根据霍桑试验结果提出来的 ①交往需要使人们行为的主要动机,就是人与人形成认同感的主要因素 ②专业化分工与机械化市劳动趋于单调,必须从工作的社会意义上寻找安 慰。 ③非正式组织通过人际关系所形成的影响力比正式组织的奖励措施与奖励对 人具有更大影响。 ④组织领导者应满足职工归属、交往与有益的需要,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自我实现人假设: 行为科学与人力资源学派一些代表人物提出,Y理论 ①人就是勤奋的,只要环境条件有利,就会工作。 ②人能自我管理、自我控制。 ③在适当条件下,人会自我调整,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统一起来。 ④正常情况下,人会主动承担责任。 ⑤大多数人有高超的想象力与智力,在现代工业社会,只能得到部分发挥。·复杂人假设: 埃德加·沙因等人提出,超Y理论。 ①人的需要纷繁复杂,随发展阶段、生活条件与具体环境不同而改变。 ②人在同一时间会有多种需要与动机,相互作用,结合为统一的整体,形成错 综复杂的动机模式。 ③人的都估计就是内部需要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组织中可以产生 新的需要与动机。 ④人的需要结构及其与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人对工作的满意度与投入 度。工作能力、工作性质、与同事的关系都有可能影响其积极性。 ⑤由于人的需要不同、能力各异,对统一管理方式会有不同的反应,所以没有 任何时代、任何组织与任何个人的普遍适应的唯一正确的管理方式。

组织行为学形考第一次任务

一、案例分析(50分)王安电脑公司 思考题: 1、根据西方人性假设理论,王安的人性观属于哪一种? 2、这种人性观在管理方式上是怎样体现的? 3、如果用M=E*V来表示王安激励员工的过程,那么请你指出这个模型中什么是目标、变量和关系。 答:(1)从案例我们可以看出王安目光远大,办事果断,懂得人才开发的重要,充分重视人的作用。对于人的使用,自始至终充满尊重、理解和信赖。王安认为,公司是人组成的,能不能把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出来,将关系到公司的成败。平日里,王安从不插手一个具体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只是在他认为非要他管不可的时候,他才露面。而且公司内部每一个员工的意见他都爱听。公司很少解雇员工,他以最大努力发挥公司里每一个人的积极性。根据西方人性假设理论,王安的人性观属于“自我实现人性的假设”。此假设认为:第一、工作可以成为满意的源泉;第二、人们在实现他们所承诺的目标任务时,会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第三、对目标、任务的承诺取决于实现这些目标、任务后能得到的报偿的大小;第四、在适当条件下,一般的人不但懂得接受,而且懂得去寻求负有职责的工作;第五、在解决组织问题时,大多数人具有运用相对而言的高度想象力、机智和创造性的能力。 (2)按照Y理论的假设,主管人员就不会太担心是否对职工给予了足够的体贴和关心了,而会较多地考虑怎样才能使工作本身变得具有更多的内在意义和更高的挑战性。管理自我实现的人应重在创造一个使人得以发挥才能的工作环境,此时的管理者已不是指挥者、调节者和监督者,而是起辅助者的作用,从旁给予支援和帮助。激励的整个基础已经从外在性的转到内在性的了,也就是从组织必须干些什么事来激发起职工的积极性,转到组织只是为职工的积极性提供一个表现与发挥的机会而已,而这种积极性是本来就存在的,只不过要把它引向组织的目标。在管理制度上给予自我实现的人以更多的自主权,实行自我控制,让工人参与管理和决策,并共同分享权力。 (3)如果用M=E*V来表示王安激励员工的过程,那么这个模型中目标是自我实现、变量是王安和员工,关系是尊重、理解和信赖。激发力量=效价×期望值(M=V.E)M代表激发力量的高低,是指动机的强度,即调动一个人积极性,激发其内在潜力的强度。它表明人们为达到设置的目标而努力的程度。V代表效价,是指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即一个人对某一结果偏爱的强度。(—1≤V≤1)。E代表期望值,是指采取某种行为可能导致的绩效和满足需要的概率。即采取某种行为对实现目标可能性的大小。(0≤E≤1)。

(完整版)组织行为学复习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 1、组织行为学综合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生物学、伦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在组织管理工作的实践中,来解释组织中人的行为。反映了组织行为学的()。B.多学科交叉性 2.科学管理学派把组织中的人看作是()。A. 理性的经济人 3.行为学派把组织看成一个封闭的社会性的模式,梅约通过著名的霍桑试验证实只有把人当作()。B.社会人 4.组织行为学具有多层次性的特点,第一层次是(),这是研究组织行为学的基础和出发点。A.个体 5.决定人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是()。A.气质 6.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B.本我 7.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 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于()。B.晕轮效应 8.个性中受“现实原则”所支配的部分是指()。A.自我 9.在个性结构中居于可控制地位的最高层的是()。C.超我 10.精力充沛,但局限于从事内容多变的活动,行为反映灵活而敏捷,情绪易表现和变换,行为的外倾性明显,对行为的改造较容易,是属于()。A. 多血质 11.精力充沛,胆量较大,好猛干,但往往粗枝大叶,兴奋性行为反应敏捷而迅速,但要把兴奋性行为转变为抑制性行为较不灵活;情绪的抑制较难,易表现暴发性情绪;行为的外倾性明显;对兴奋性行为的改造较不容易,是属于()。B. 胆汁质 12.有精力,但沉着平稳,行为反映迟缓,不灵活不敏捷;情绪易受抑制,不易表露,行为的内倾性明显;对兴奋性行为的改造较容易,是属于()。C. 粘液质 13.对事物的感受性很强,特别敏感多疑,精力较不足,忍耐力较差,胆量较小,行为反应中细心谨慎,但迟疑缓慢,带有刻板性,情绪易波动且持久,行为的内倾性严重;对行为的改造较难D. 抑郁质 14.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A. 性格 15.人们比较容易注意观察能满足需要的那些事物,而对那些与满足需要无关的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种保护自己的一种思想方法倾向是()。A.知觉防御 16.在进行社会知觉的整个过程中,对象最先给人留下的印象,往往“先入为主”,对后来对该对象的印象起着强烈的影响,这是()。C.首因效应 17.人们对某类社会对象形成了固定的印象,并对以后有关该类对象的知觉发生强烈的影响,这属于()D.定型效应 18.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A.价值观 19.个体对人对事所持有的一种具有持久而又一致的心理和行为倾向是()。B.态度 20.如果我们在知觉活动中,只能注意到某个事物或个人比较突出的特征,并用这个特征代表其整体的性质,这种现象就是()C.晕轮效应 21.()是指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的一般态度,即对所从事的工作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C.工作满意度 22.霍桑实验的资料使梅约得出了与以前不同的对人性的认识,即提出了关于()的假设。B.社会人 23.表扬、奖励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能满足员工的()。A.尊重需要 24.如果职工A认为和职工B相比,自己报酬偏低,根据公平理论,A会采取以下哪种行为()。B.减少自己的投入 25.当某种行为出现后,给予某种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不利后果,以期减少这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或消除该行为,这种强化方式是()。A.惩罚 26.通过不予理睬来减弱某种不良行为的强化方式是()。C. 自然消退 27.某公司年终进行奖励时,发给受奖员工每人一台电风扇,结果许多员工很不满意,认为公司花钱给他们买了个没用又占地方的东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C.公司没有做到奖人所需、形式多变 28.经常表扬、奖励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能满足员工的()。A.尊重需要 29.激励的目的是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从根本上说,()是积极性的本源。A. 需要 30.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力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的群体属于()。B.正式群体 31.工作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的配合,或从事连锁性的工作,()可能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A.同质群体 32.完成复杂工作,需要有创造力的工作,或在作出决策太快可能产生不利后果时,()将会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B.异质群体 33.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单元在目标上互不相容或互相排斥.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或行为上的矛盾,是()。A.冲突 34.当与双方利益都有重大关系时.当你的目标是向他人学习时.需要集思广益时.需要依赖他人时.出于感情关系的考虑时,处理冲突的方式是()。B.开诚合作 36.每一成员在群体中都表现出自己特定的行为模式,我们称之为( )。B.角色 多项选择题 1.组织行为学的特点有()。A.边缘性 B.综合性 C.两重性E.实用性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包括()。A.调查法 B.谈话法 C.实验法 D.个案研究法 E.观察法 3.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有()。A.个人主观内在因素 C.客观外在环境因素 4.影响人的行为的内在因素主要有()。A.生理因素 B.心理因素 C.文化因素 D.经济因素 5.影响人的行为的外在因素主要有()。A.组织内部的环境因素 B.组织外部的环境因素 6.人的行为特征有:A.自发的 B.有原因的 C.有目的的 D.持久性的 E.可改变的

2017第一次组织行为学自考

第一节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单选、简答]对于组织行为学的概念,我们需要把握的几点。 (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特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 (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是提高预测、引导及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提升工作绩效及员工满意度。 [多选、简答]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1)跨学科性。(2)系统性。(3)权变性。(4)实用性。 (5)科学性。 [单选、简答]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调查法。(3)个案分析法。(4)实验法(5)心理测验法(6)情景模拟法 [简答]基于“经济人”假设的管理。(1)采用任务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2)管理工作只是少数人的事情,与工人无关。(3)实施明确的奖惩制度。 [多选、简答]基于“复杂人”假设的管理。 (1)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来提高管理效率。 (2)采用富有弹性的、灵活多变的领导方式。 (3)关注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第二节关于个体行为的解释 [多选、简答]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1)学习是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2)心理学研究的是可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 (3)行为源于后天学习。(4)刺激影响行为。 [多选、简答]新华生主义的主要理论。 (1)托尔曼的理论。(2)赫尔的理论。(3)斯金纳的理论。 [单选]赫尔是内驱力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多选]内驱力主要有两种:原始性内驱力和继发性内驱力。 [名词解释]继发性内驱力:是指情境(或环境中的其他刺激),这种情境会随着原始性内驱力的下降而成为一种内驱力。

[名词解释]人的行为:是指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包括人的欲望、动机、情感、态度及意志在行为上的表现。 [多选、简答]人的行为的基本特征。(1)目的性。(2)自主性。(3)社会性。(4)连续性。(5)持久性。(6)可塑性。 第三节影响人的行为的心理因素分析 [名词解释]心理过程:是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它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 [名词解释]意志: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行动,并努力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多选、简答]意志活动的特点。(1)意志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2)意志活动是自觉克服困难的活动。(3)意志活动是由一系列的随意活动实现的。 [多选、简答]良好意志品质的表现。 (1)坚毅性。(2)果断性。(3)自制性。 [名词解释]个性心理:又称为人格,是个体带有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第一节需要、动机与行为 [多选、简答]需要的特点:(1)指向性。(2)多样性。(3)层次性。(4)潜在性。(5)可变性。 (6)社会制约性。 [多选、简答]动机的三种机能。 (1)始发机能:动机是个体行为发生的直接动因。 (2)选择机能:动机能指导人们作出相应选择,使得行为朝着既定方向、预期目标前进。 (3)强化机能:行为结果的好坏,会驱使动机重复出现或不再出现。 第二节价值观、态度与行为 [名词解释]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一个人基本的信念和判断。 [简答]态度对行为的影响。(1)态度影响认知和判断。(2)态度影响行为效果。(3)态度影响忍

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重点笔记

第一部分:导论: 一、管理的职能 (一)计划:确定组织的目标;制定达成这些目标的总体战略;把计划划分出各种层级,以便对不同的活动进行整合和协调。 (二)组织:决定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谁来承担这些任务;如何把任务进行分类; 谁向谁报告工作以及在什么地方做出决策。 (三)领导:激励下属;指导别人的活动;选择最有效的沟通渠道以及解决成员之间的冲突。 (四)控制:对组织的绩效进行监控以保证事情按预期方向发展,以及纠正重大偏离。 二、管理者的角色 明茨伯格界定的管理角色: 三、管理者的三大技能 技术技能:应用专业知识或技术的能力; 人际技能:无论是独自一个人还是在群体中,能够与人共事、理解他人和激励他人的能力; 概念技能:分析和诊断复杂的情况的智力水平。 四、组织行为学

(一)含义:组织行为学(OB)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行为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目的是应用这些知识改善组织绩 效。 (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 (1)三个层次:个体群体组织 (2)基本模型: A.因变量:一个受某自变量影响的反应 (也是组织行为研究者想了解的). 生产率:对效果(实现目标)和效率(以低成本实现目标)两方面的测量。 缺勤率:指的是没来上班的现象 流动率:指员工永久地离开一个组织,这可能是主动行为也可能是非主动行为 工作场所中的越轨行为:违反重要的组织规则,从而威胁组织和个人健康的主动性行为 组织公民行为:是一种由员工自由决定的行为,它不包括在员工的正式工作要求当中,但这种行为无疑会促进组织的有效运作和作用 工作满意度:代表的是态度而不是行为;由于对工作特点进行评估而产生的对工作的积极感觉 B.自变量:因变量变化的假设性原因;因变量的主要决定因素 (3)研究方法: (4)历史发展(了解) 第二部分:个体 一、传记特征: 对人的了解,最简单的、最容易得到的就是其基本状况信息,比如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等等。这些信息被成为传记特点(bi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二、能力 (一)心理能力:从事心理活动所需要的能力 心理能力维度:算术、言语理解、知觉速度、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空间视觉、记忆力 多维智力包括四个亚成分:认知、社会、情绪、文化。 (二)胜任(与优秀的绩效有因果关系的个体特征) 学习理论 三、情绪和心境 (一)定义 情绪:是一种强烈的情感,它直接指向人或物。情绪由具体事件引起、持续时间短、本质上是具体的,且数量很多、通常伴随显著的面部表情、本质上是行动表现。 心境:是一种比情绪更弱并接经常(虽然并不总是)缺乏背景刺激的情感。心境原因通常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