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围城》的艺术风格

浅淡《围城》的艺术风格
浅淡《围城》的艺术风格

浅淡《围城》的艺术风格

荥河小学杨波

摘要:钱钟书先生的长篇小说《围城》以留学生方鸿渐为线索,用幽默、辛辣的笔法展现了抗战初期在内忧外患的交相冲击下,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其令人赞叹的精辟比喻、独特的艺术个性,丰富的精神内涵令该小说穿越了时空的阻隔,风靡中外文坛,影响至今。

关键词:《围城》讽刺艺术幽默细节描写方鸿渐

《围城》浓郁的喜剧色彩背后隐藏着深深的悲剧意味。钱钟书用他敏锐的观察力,将社会、人生、心理的病态揭露出来。讽刺与幽默搭配得当,贯穿全文,使读者《围城》有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在《围城》中,讽刺与幽默犹如一卵双生,总是同时出现。正因为这一点,小说中散发出来的幽默的清香就像“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慝性存,无痕有味。”钱钟书先生对人生有着各种新颖、独特的见解,并且博采东西方文化。把作品幽默与讽刺体现的淋漓尽致,并且把深刻的思想赋予笑谈之中。

《围城》中对每个出场的人物进行形象的描写,小说刻画有幽默感的人物,手法含蓄。用其宣泄自己不尽的幽默。精心营造的戏剧性场面令人目不暇接,牵着读者的心。作者精心塑造的一个知识分子形象——方鸿渐,这是一个思想性格非常复杂的人物,他正直热情,既蔑视权贵,又干过买文凭的丑事,既具有浪漫气质,又在冷酷的现实面前表现出退却和懦弱,作者以浓烈幽默手法展现了方鸿渐双重性格的矛盾性。《围城》表现出了对世态人情的精微观察与高超的心理描写艺术。作者刻画才女型人物苏文纨的矜持与矫情,小家碧玉式的孙柔嘉柔顺后面深隐的城府,可谓洞幽烛微;而对嘴上机敏而内心怯弱、不无见识而又毫无作为的方鸿渐的复杂性格心态的剖析,则更是极尽曲折而入木三分。《围城》的描写,自始至终又都贯穿着嘲讽的喜剧情调。小说的基本情节,都围绕着方鸿渐展开,小说的诸多人物,场面也大都从方的观点展现,方的观人阅世的挪揄态度,以及隐含在他背后的小说作者的嘲讽口吻,交错交融,使《围城》的艺术手法别具一格。

一、人物形象的典型性和多样性

(一)、寄人篱下的方鸿渐

方鸿渐是钱钟书在小说中浓墨重彩地描写的主要人物,人物活动贯穿整个故事始终,是当时社会背影下知识分子困顿迷茫的典型。方鸿渐生活中有很多女人,但他生活并不因为那些女人而幸福,反而成了心理上的负担。方鸿渐的生活如一缕无根浪荡的浮萍,从一个屋檐下漂向到另一个屋檐下。

为了安慰周氏丈人,方鸿渐在爱尔兰买了个虚假的博士文凭。在方鸿渐看来这只不过是逗乐丈人而已,谁知趋名逐利的老丈人将事情张扬显耀,成了个“五光十色的肥皂泡”,这肥皂泡在现实生活中频频“破灭”,将隐藏在方鸿渐骨肉里的虚伪逮了出来,置于光天化日下让人唾弃。这虚无的文凭又如一只硕大的风筝,将方的命运拽动拖曳,沉浮不定。

刚回国的方鸿渐脑子还处于一团雾水,就被老丈人拉进银行里当闲职,寄身于周府内,表面上得到了安顿,享受了富贵荣华,但在人后却一再遭周夫人的唾骂,终因激怒了周夫人被遣出了周府。

赵辛楣因为苏文纨和方鸿渐的关系争风吃醋,为了支走方鸿渐,赵给三闾大学校长高松年推荐方前去任教。苏文纨嫁给曹元朗后,赵辛楣才明白方鸿渐并非自己的“同情”,于是和方结为好友。为逃离爱情带来的痛苦,赵辛楣决定和方鸿渐、李梅亭、顾尔谦、孙柔嘉一

起走内地。和赵辛楣结交后,方鸿渐的命运紧黏了赵辛楣。赵辛楣因和三闾大学教授汪处厚的太太发生暧昧关系离校出走后,方鸿渐赖以避身的屋檐又坍塌了。

为一点残存的做人尊严,方鸿渐带孙柔嘉离开了三闾大学,展转到香港。在香港孙柔嘉有身孕,逼着要结婚,一穷二白的方鸿渐愁苦万丈。遇上赵辛楣,方鸿渐将那根在大风大浪中脱了手的救命绳索又攥在手里,再次把命运交给赵辛楣。在赵的介绍下到上海一家馆谋职度生。在上海报馆期间,方鸿渐和孙柔嘉住在孙姑母老屋里,从形式上好像有了归宿,却脱离了主人的脸色,孙姑母通过孙柔嘉这条输送管道将排斥和唾弃的气息传到方鸿渐的耳边。

孙姑母的居高临下同样令方鸿渐无法消受,于是夫妻间的矛盾产生了。感情的折磨和孙柔嘉姑母方面势力的双重重压,方鸿渐不得不得打点行李离家出走。这时候给予方鸿渐以希望的赵辛楣已远居国外,方鸿渐又将把自己的身体寄居于哪里呢?书上没有明说,但我们可以知道方鸿渐只能从一处低矮的屋檐走向另一处低矮的屋檐。

(二)、温文柔软的苏文纨

苏文纨是钱先生赋予三分柔情的大家闺秀,美丽、有才、温柔、典雅,她对方鸿渐情有独钟,方却把她看着两条永远不能交织的平行线。从回国的船上到结婚之前,苏文纨对方鸿渐都是柔情似水的。船上为方鸿渐洗手绢,上岸后给方鸿渐留电话和地址,在情敌赵辛楣面前对方鸿渐的处处维护,这些细无不体现一个女子内心世界里的柔情。

方鸿渐是个坏又坏得不彻底、好又好得不纯粹的人,在生活上死爱面子,在爱情里油嘴滑舌,在态度上玩世不恭,因此他对苏文纨的温柔总是欲擒欲纵。他曾因为“扇面抄诗”落款含糊得罪于苏文纨,但他靠那张油滑的嘴很快就让事情既往不咎;他曾因为请唐晓芙吃饭惹火了苏文纨,但他运用虚伪的殷勤很快就同苏重归于好。在和方鸿渐的交往中,苏文纨处处显得谨小慎微,用女人最富有也最软弱的同情方式对方脉脉含情,但软弱并不能换来爱情,倾心于唐晓芙的方鸿渐并没有对苏文纨产生怜爱。花园里柔媚的月光下,苏文纨摆出砧板上猪肉的模样,方鸿渐也没有就犯,另有所谋的理智抗拒了苏的诱惑,这不能不说是柔情的失败,或许柔软女人的命运大多如此。

在方鸿渐诀别信中,苏文纨得知方的阴险,痛苦之余运用了女人报复男人多用的手段,将方的短处大白于表妹唐晓芙。底细揭穿,方鸿渐的爱情鸡飞蛋打,唇亡齿寒。这大概是多情者殊途同归的结局。

(三)、唐晓芙爱情的偶然与错过

方鸿渐本是去看苏文纨的,却遇上了唐晓芙,这是偶然。前面我们已说过,方鸿渐是个死爱面子的男人。死爱面子的男人最爱做的事情是在女孩子面前张阔。而女人正如唐晓芙所说:“愚蠢处就是喜欢男人的摆阔,这愚蠢不多也不少。”唐晓芙知道了这一点,也去履行了这一点,于是就上了方鸿渐的情感“贼船”,直到知道方鸿渐的阴险,了解方鸿渐过去的龌龊。

唐晓芙也许是真的爱方鸿渐的,只是命运中的“错过”与“偶然”让她受了不小的痛苦。苏文纨将方鸿渐的诀别书拿给唐晓芙看后,唐晓芙如梦初醒,对方鸿渐的行为举动予以无限的鄙夷,于是决定和方断交。

灭掉刚刚燃起的爱情唐晓芙是不情愿的,因此,当她看到方鸿渐伫立雨中时蓦然产生了怜悯。这怜悯不纯粹出于同感,更多的含有对感情的难舍。可是当她准备叫佣人把方唤回来时,方鸿渐却走了。为了感情,唐晓芙给周府打电话,谁知方鸿渐不在,接电话的是一个常将唐晓芙当是苏文纨的佣人,这为她们的情感完全断绝埋下了伏笔。唐晓芙第二次给方打电话时,接电话的还是那个一错再错的佣人,因此才有方鸿渐一拿起电话就怒吼,这一“吼”

一段美丽的爱情被葬送了。我们可以假想,如果方鸿渐知道电话的那头是唐晓芙,那么故事肯定就有了改变,他们的爱情可能就会得到挽回,遗憾这一切都阴差阳错事与愿违了。

(四)、孙柔嘉是系在方鸿渐感情贪婪绳索上的悲剧

孙柔嘉无才无貌,却把方鸿渐管得服服贴贴,是一个利辣刻薄的女性,她是钱钟书先生有意许配给方鸿渐的。才貌双全的苏文纨不好吗?阳光少女的唐晓芙不好吗?方鸿渐由于多情失去了他们。娶一个像孙柔嘉这样的女人是花心男人的下场。三闾大学不如上海,除了有家室的教授太太外,女同志很少,而这时候方鸿渐已不再是白脸少男,为一些正常的自然人性生活,同孙柔嘉合好似乎成不是选择的选择。为了表现方鸿渐在感情上的失足,钱钟书先生特意安排汪太太安排方和赵去相亲一节。

有人说孙柔嘉是文静的女知识分子。是不是女知识分子我不敢否定,但在我看来孙柔嘉是一点文静的影子都没有的,有的只是大大列列。这样的女子做事我们姑且不论,但做女人是很不可爱的。她把丈夫当着一种事业来经营,处处严管强制,最终还是失败了。

除了上面点到的人物外,小说中还有很多人物,如善于调和矛盾、精明的高松年,如小人得志鬼迷心窍的李梅亭,如胆小好色的顾尔谦,如唯唯诺诺的方母等等,由于这些人在小说中无足轻重,恕不一一列举。

二、讽刺手法灵活多样

《围城》中讽刺手法灵活多样,比喻、用典、比较、推理等手法中处处见锋芒,达到近乎完美的讽刺效果。

《围城》中的比喻,来源广泛,标新立异,带有深刻的哲理意味,使人在频频发笑的同时认识了深刻的道理。如"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它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给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是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的新标识",这种带有格言味道的比喻对高松年爬上校长地位后就暴露恶劣本性进行彻底的嘲弄与讽刺。再如方鸿渐一行人坐车从宁波到金华,一路颠簸难受,作者把那辆破车写得妙趣横生:"这辆车久历风尘,该庆古稀高寿,可是抗战时期,未便退休。机器是没有脾气癖性的,而这辆车倚老卖老,修炼成桀骜不驯,怪僻难测的性格,有时使劲像大官僚,有时别扭像小女郎,汽车夫那粗人休想驾驶了解。它开动之际,前头咳嗽,后面泄气,再掀身一跳,跳得乘客东倒西撞,齐声叫唤……一口气走了一二十里,……前面路还走不走呢?它生气不肯走了,汽车夫只好下车,向车头疏通了好一会,在路旁拾了一团烂泥,请它享用,它喝了酒似的,摇摆地前进着。"这里作者把老旧的汽车比成摆架子的官僚,闹别扭的女郎,想象奇妙,新鲜别致,既把汽车的残破不堪形容得淋漓尽致,又把官僚、女郎丑态揶揄得入木三分,嬉笑怒骂之中别有一番愤世嫉俗之情。又如"有鸡鸭的地方粪多,有女人的地方笑多","电话是偷懒人的拜访,吝啬的通信"等等。这种新颖独特的比喻随处可见,让人耳目一新,又带给人深深地思考。

《围城》还擅长用讽刺性的比喻进行评点的技巧,生动风趣,使人忍俊不禁,显示出作者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例如方鸿渐经不起父亲和丈人的两面夹攻,懂得文凭的重要,文章评到:"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自己没有文凭,好像精神上赤条条的,没有

包裹",这一精辟的评点,新颖深刻,含蓄幽默的方式注入了作者强烈的喜怒哀乐的感情,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

《围城》中还采用了重复手法,增强了讽刺的艺术性。德国有一位哲学家柏格森,在一篇谈《笑》的文章中说:"喜剧就是模仿人的机械动作。"对于一些司空见惯的事情,人们往往熟视无睹,但经过作者反复地描写它的状态,就使它犹如笨重的机械一样,屡屡重复着一个动作,造成一种滑稽感。《围城》中的重复手法别有特色,含有几分机智的俏皮劲。留学归来的鲍小姐,袒胸露背,扭捏造作。小说就反复把她比作熟肉店里的熟肉和熏火腿:"因为只有熟食店会把那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紧接着小说中又借用"真理是赤裸裸的"格言,把鲍小姐轻薄、肉感、放荡不羁的习惯,写得惟妙惟肖,令人忍俊不禁。

三、语言诙谐幽默、尖锐泼辣

《围城》中的语言独具特色,无处不闪烁着幽默、智慧的火花,幽默可以说在《围城》贯穿始终,无论是叙述还是评论,都在真实的基础上不作空泛的指责,在讽刺可笑的人和事中让人悟出深刻的道理。如对学国文要出洋深造的分析其它学科"都是从外国灌输进来的,早已洋气可掬,只要国文是土货国产,还需要外国招牌,方可维持地位",这里的"洋气可掬"和"外国招牌",语言尖锐泼辣,对于新学科的内涵,对于一些留学观念,再没有比这样的讽刺更彻底的了,方鸿渐从爱尔兰人手中买到廉价的假文凭后,回信反劝这个骗子改邪归正,爱尔兰人"气得咒骂个不停,喝了酒,红着眼要找中国人打架",书中戏言这是"中国自有外交或订商约以来唯一的胜利"用喜剧性的语言发出悲剧性的感叹,讽刺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贫穷落后导致外交的失败。在讽刺之外,我们更可看到作者的深心和忧虑。对于分析那些自以为有名的人用笔名时说"只怕一个名太大,负担不起了,化了好几个笔名来分","化了好几个避免",只是不负责任或是做坏事的表示,作者对三十年代笔名泛滥的恶劣现象,在尖锐刻薄的语言中进行嘲弄。又如方鸿渐同赵辛楣斗口,书中写道:"方鸿渐也许像这几天报上战事消息所说的'保持实力,作战略上的撤退。'""保持实力,作战略上的撤退"这句话本来是国民党报纸为自己在日寇进攻面前狼狈逃窜所挂的遮羞布,这里通过人物的口点出,就为读者撩开了这块遮羞布,暴露出里面的肮脏东西,巧妙地揭露了国民党的反动政策。像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可以说《围城》的语言处处是幽默,时时有讽刺。

总之,《围城》的讽刺艺术,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丰厚独特的新天地,在小说那对社会不容情面的奚落、挖苦的背后,又蕴涵着作者那样多的对人生的热望,通过方鸿渐的命运,剖析当时灰暗社会的丑陋,更重要的是想唤醒在"围城中徘徊、挣扎的人们,冲破围城,去走自己的新路"。因此,钱钟书独特的讽刺艺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有一席重要的位置。

主要参考篇目

1、《围城》面面观周锦著

2、论《围城》的讽刺艺术张如法

3、评《围城》的冷嘲热讽黄国彬

4、试论《围城》的讽刺艺术曾国农

5、《围城》与中国现代讽刺小说王卫平

钱钟书围城的讽刺艺术

广东省电白县环城中学 黄兆科作者 2005-1-15 11:12:47 【内容提要】本文拟从讽刺艺术的角度分析《围城》的语言艺术。钱钟书先生独树一帜,活用讽刺恰到好处,可谓新奇巧妙,充分体现了作者驾驭语言的高超技术,不愧是一位“语言魔术大师”。本论就对作品中的讽刺艺术作以下四方面的研 究: 一、运用比喻进行讽刺; 二、运用活用词语进行讽刺; 三、运用英文词语进行讽刺; 四、运用文言文词语进行讽刺。 【论文内容】在致老友郑朝宗教授的信中,钱钟书先生恳切地说:“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面对“钱学”高涨的局面,钱钟书先生就是这样保持一个真正学者的谦虚谨慎的态度的。钱钟书 先生的为人、为文都如此可贵。 《围城》是钱钟书的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长篇小说。作品以留法回国的青年方鸿渐为中心,描绘了一群留学生和大学教授的生活、工作、婚姻恋爱等方面所遇到的矛盾和纠葛,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猥琐灵魂与灰色人生,色彩生动地描绘了中国病态社会中学术圈子里伪文化人的真实故事。《围城》是一部具有很深的悲剧意味的讽刺小说,但又充满浓郁的喜剧色彩。作品思想沉潜,寄慨深远,理胜于情,是小说中的宋诗。钱先生的创作基调是讽刺。《围城》语言的独特性在于强烈的讽刺性。社会、人生、心理、道德的病态都逃不出作者敏锐的观察力。钱先生在通篇作品中没有用说教来揭露他所看到的社会弊病,而是用讽刺。由于钱先生这位语言的魔术大师在小说中运用了妥贴而出人意表的比喻,辛辣冷峭的

讽刺,机智的幽默以及洞悉入微的心理分析,作品深深地吸引着广大读者。小说一经载,便风行一时,更一版再版,引发了一股《围城》热潮,甚至被译成英、俄、法、德等十多种语言在国外发行,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堪与矛盾的《子夜》媲美。小说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不能不归功于钱 钟书那非同一般的语言技巧。 值得一提的是《围城》中高明的讽刺艺术。《围城》的讽刺不像同时期“左联”作家那样的长枪大戟,勇猛直前地同恶势力作战。在《围城》中钱钟书先生是冷眼旁观,忽而冷嘲,忽而热讽,出尽了那些庸俗知识分子的洋相。读《围城》,必然是一次轻松舒适的经历,小说对人物稍纵即逝的细微心理变化的把握,对人情世态的精确入微的描写,均堪称独到。他的讲述,处处流露出俏皮、诡异、聪明的评论者本色,而幽默之中又可让人体会到潜藏于后的悲剧意味。钱钟书在《<围城>序》中说:“在这本书里,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写这类人,我没忘记他们是人类,只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也就是说钱钟书是着眼于整个人类的。这种忽略阶层和时代的描写手法,也许是《围城》在刚面世时不如《家》、《春》、《秋》那样受欢迎的原因,但也使《围城》的魅力长存——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这里窥见自己的影子。 一、运用比喻进行讽刺 《围城》的成功离不开大量妙趣横生、联篇缤至的新鲜比喻的创造和运用。他在比喻的创辟运用及建设独具风姿的批评语体上开了一代之风气。《围城》用喻之繁富令人叹为观止,随手拈来即妙语成珠,益人神智。在《围城》的讽刺语言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比喻。据有人粗略统计,书中的比喻多达七百余条。钱钟书的比喻别出心裁,超出常人的想象。他利用喻体和本体在价值等级上的强烈反差逻辑性,达到对对象的嘲讽贬抑,使作品显得更加机智、诙谐、幽默。他的比喻之所以取得特别强烈的讽刺效果,关键在于他所用的喻体。书中的 喻体既丰富又新奇,实在令人叹服。 如对沈太太的描写:“她眼睛下两个黑袋,像圆壳行军热水瓶,想是储蓄着多情的热泪,嘴唇涂的浓胭脂给唾沫带进了嘴,把黯黄崎岖的牙齿染道红痕,血淋淋的像侦探小说里谋杀案的线索。”——连用几个想象奇特的比喻来铺陈渲染,读之令人忍俊不禁而又厌恶至极。又如:说“鲍小姐那类女人” 是不“伤春”的,“一切

钱钟书围城赏析 钱钟书《围城》的语言艺术赏析

钱钟书围城赏析钱钟书《围城》的语言艺术赏析 摘要:《围城》这本书中的语言绝不是花哨的,其中的语句之精辟叫中外人士拍案叫绝。在本书中讲述的原本是严肃的内容,但是钱钟书先生却以幽默机智的文字把其中的深意展现在人们面前。关键词:钱钟书;《围城》;语言艺术[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 摘要:皈依基督教的北村一直提倡“良知的写作”,以一颗“指证罪恶”的勇气,直指时代、社会、人性存在的“罪”与“恶”,他不仅关注社会问题,更要从这些社会问题中看出人性潜藏的罪恶深渊,并从基督教的视角出发,对生存困境予以超越。关键词:北村;基督教;生存困境… 摘要:南朝文艺理论家钟嵘尊他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当代美学家李泽厚称赞他为魏晋风度的最高代表;现代学者陈寅恪更是推崇他为我国中古时代之大思想家;他就是田园诗的开创者陶渊明。关键词:隐者;儒道玄佛;质朴天真;平淡自然;菊与酒作者简介:朱婧,曲阜师范大学美…

摘要:《围城》这本书中的语言绝不是花哨的,其中的语句之精辟叫中外人士拍案叫绝。在本书中讲述的原本是严肃的内容,但是钱钟书先生却以幽默机智的文字把其中的深意展现在人们面前。 关键词:钱钟书;《围城》;语言艺术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33-0-01 《围城》使读者深入其中无法自拔,对其中的讲述赞不绝口。《围城》中的语言技巧运用的极其灵活自然,如果没有足够的文学素养,足够的知识积累是绝对写不出如此作品的。一下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围城》的语言艺术 一、幽默机智的语言文字与严肃内容的完美融合 钱先生说“修辞机趣,是处皆有;说者见经、子古籍,变端肃庄敬,鞠躬屏息,浑不醒其亦有文字游戏三味耳。”我虽然不能完美的对钱先生的文字游戏三味做出其表达的深意,但是在《围城》的阅读中也不难看出其中幽默机智的修辞。其中钱先生把严肃的内容与幽默机智的文字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所表现出来的正式钱先生独有的钱式幽默讽刺,文章中的文字所表现的是喜剧式幽默但是其表达的效果确是悲剧的效果,钱钟书的“愤世嫉俗”在他幽默的、轻描淡写的文字中流露无疑。

浅谈_围城_的幽默与讽刺艺术

大 众 文 艺 63 各种艺术都有其表达意义的表现手法,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亦不同。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优秀的作品,总会在某些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显示独特的个性。《围城》即为一篇具有鲜明特色、独特个性的优秀讽刺小说。 《围城》所表现出来的学者式的幽默与讽刺,与契珂夫带着“含泪的微笑”式的辛辣幽默不同,他的幽默处处充满着智慧,比如文章中说:“一个人的缺点正象是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他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家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标识”。 作者用他那看似漫不经心的笔调、灵活多样的幽默与讽刺的手法来批判现实,调侃“芸芸众生”,使人啼笑皆非,回味无穷。 正如钱钟书在该书的序中所说:“在这本书里,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写这类人,我没忘记他们是人类,只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而这一类人物,就是当时病态的知识分子。《围城》中就常用诙谐幽默、尖锐泼辣的笔法指向这些 “无毛两足动物”,这种笔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犀利精妙的心理讽刺 一切琐庸的、可怜的、鄙陋的东西,似乎都不可能逃过一位讽刺幽默作家的眼睛。钱钟书就是一位这样的作家,他善于用犀利精妙的笔触刻画人物心理,形成强烈的幽默讽刺效果。 1、《围城》善于对人物的心理进行细腻地观察、分析和描写。 如张家大小姐矫揉造作、故作矜持的小女儿心态就被刻画得十分传神。张家仗着颇为殷实的家底,自视高贵文雅,处处摆出洋人作派。张父有中文名字却不爱用,偏喜欢别人唤他的洋名。说话还喜欢中国话里夹些无谓的英文字,让儿女觉得高深莫测。在这洋风熏陶下,小姑娘也毫无保留地接受了一切洋本领、洋习气、洋时髦、洋姿势,养就了一身娇气。她的书架上摆放着《莎士比亚全集》、《居里夫人传》等用以充门面的不朽大著,同时也有《怎样去获得丈夫而且守住他》等实用主义的作品。方鸿渐觉得好笑,不由露出笑容,却不料被她看个正着、记在心里,后来方鸿渐无论用什么办法来讨好她,都不能消除她内心的不悦。方鸿渐走后,她说“这人讨厌!你看他吃相多坏……这算什么礼貌?我们学校里教社交礼节的mis Prym瞧见了准会骂他猪猡相Piggy Wiggy!” 还有对范懿这位“女生指导”装腔作势的老处女心态的刻画也十分传神。她听说汪太太要给自己做媒,虽求之不得,却又故作矜持,经过一番自我克制,却仍掩盖不了内心的猴急。汪处厚夫妇请吃饭,她五点钟才过就到汪家。见过辛楣以后,“像画了个无形的圈子,把自己跟辛楣围在里面,谈话密切得泼水不入”。相亲回去的路上,她几次设法要把同行的方鸿渐、刘小姐支开,好留下赵辛楣和她两个人走。当方鸿渐为辛楣解围后,“范小姐对鸿渐的道谢冷淡得不应该,直到女宿舍,也再没有多话”。文中对人物心理作了细腻观察、分析和描写,幽默中含者极浓的讽刺色彩。 作者很善于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讽刺对象在言行举止上的虚假、灵魂的丑陋。 浅谈《围城》的幽默与讽刺艺术 (新邵教师进修学校 湖南 邵阳 422000) 廖又琳 【摘 要】《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在小说创作方面的代表作。这是一篇辛辣而幽默的讽刺小说,它的幽默与讽刺艺术别具一格,讽刺手法灵活多样,讽刺语言诙谐幽默,写人谈事看似漫不经心,却处处充满着智慧,能使读者掩卷深思,回味无穷,使他的讽刺小说具有了极其鲜明的独特个性。 【关键词】《围城》; 幽默;讽刺 如李梅亭的吝啬心理就写得很有讽刺意味。他在赴三闾大学就职的途中,抢着买低等船票,明明是为了自己省钱,却偏偏要撒谎骗取别人的感激、讨得别人的好感;途中遇雨,舍不得用自己的新雨衣,便找借口用别人的遮阳伞,结果被淋湿,还弄脏了衣服,弄得狼狈不堪。他带了一箱药品,准备到内地学校卖个好价钱。当孙柔嘉身体需服仁丹时,他却因为一包仁丹开封后卖不了好价钱而不惜用价钱贵但已开封过的鱼肝油代替,因为已开封的药“好比嫁过的女人,减低了市价”。这样做既行了好心,显示了自己的大方,更重要的是又不至于使自己蒙受损失。至于能不能对症下药,就不在他的考虑的范围之内了。李梅亭这个吝啬鬼的怪诞心理在一次次的心理活动中暴露出来,使人厌恶,那正人君子的假面具也被一层一层地撕下来。这种讽刺,与疾言厉色的抨击不同,它是通过客观地描绘,逐渐地揭示真相来达到幽默的效果,平淡中见谐趣,讽刺味更强。 2、钱钟书还善于制造微妙而又激烈的心理冲突。 如《围城》第三章写赵辛楣发起一次青年知识分子聚会,作者借此——刻画了赵辛楣的嫉妒以及胜利后又失望的心理、董斜川的自傲心、褚慎明的自卑敏感及看客心理。又如《围城》第六章中,写方鸿渐上门拜访三闾大学高松年那一节,因为高松年没有按当时承诺聘他为教授而“兴师问罪”,便是一场微妙而激烈的心理战。一见面,高松年尽管心里对方鸿渐的“兴师问罪”有些畏惧,认为非要费一番唇舌不可,但他表面上还是摆出一副和颜悦色、胸怀坦荡的样子。老于世故的高松年,一面撒谎、一面还能用眼大胆地平视对方,使方鸿渐给“三百瓦特的眼光射得有些不安,觉得这封信不收到是自己的过失,这次来得太冒昧了”。而高松年也为对方未收到信故作惊讶,其“假惊异的表情做得惟妙惟肖,比方鸿渐的真惊惶自然得多”。他高明地用一封子虚乌有的信表明了自己的大度与识才,使方鸿渐不得不满怀感激,从而轻易地将其打发走,解决了这个开始还以为有些棘手的难题。方鸿渐离开时“灵魂像给蒸汽碌碌滚过,一些气概也无。只觉得自己是高松年大发慈悲收下的一个弃物,满肚子又羞又恨,却没有个发泄的对象”。把讽刺对象的心理活动,由隐到显,由暗到明,猛然外化,这种手法体现了作者幽默与讽刺手法的高超。 二、漫画式的描述笔法 钱钟书常用漫画式的笔法勾勒人物形象,以其精妙的笔法,高超地概括出一副副惟妙惟肖的漫画形象。往往人物一出台亮相,行藏未见,便已可知人物的性格及作者的情感态度。 如在法国取得文学博士头衔的“女诗人”苏文纨虽号称“才貌双全”,其“得意之作”却只是一首抄袭来的德国民歌。那位自称“诗人”的曹元朗的“杰作”《拼盘姘伴》,更是令人作呕。这一男一女最后却“珠联璧合”成了“天生一对”,真是绝妙的讽刺。 又如韩学愈从美国的爱尔兰骗子那里买来子虚乌有的“克莱登大学”博士文凭,骗取了大学教授的头衔,他的白俄妻子冒充美国国籍,以便到英文系任英语教授,还可证明了自己文凭的货真价实。为了打击唯一的知情者,他勾结陆子潇,教唆学生蓄意搞垮方鸿渐,一个用心险恶的厚颜无耻之徒形象真是呼之欲出。 尤其是《围城》第七章对汪处厚的肖像描写更是绝妙,使他一出场就给人滑稽迂腐的感觉:“胡子常是两撇,汪处厚的胡 文艺评论

《围城》中的讽刺艺术学习资料

《围城》中的讽刺艺 术

摘要:本文拟从《围城》这部小说讽刺特色的角度分析它的语言艺术,以此来表现钱钟书先生博学睿智的才识,以及他精辟辛辣、幽默隽永、细腻婉转的语言风格。 关键词:《围城》;语言艺术;讽刺特色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创作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从它的艺术价值看,是中国现代文学少数可以传世的佳作。它的创作基调是讽刺,其语言的独特性在于强烈的讽刺性,他崭新的创造在于通篇作品中没有用说教来揭露他所看到的社会弊病,而是活用讽刺来展示各个侧面的丑恶。 一、讽刺手法在《围城》中灵活多样 《围城》中的语言独具特色,无处不闪烁着幽默、讽刺、智慧的火花,《围城》中活用讽刺恰到好处,可谓新奇巧妙,充分体现了作者驾驭语言的高超技术。 一是善于运用文言文语句进行讽刺。钱钟书先生接受过良好的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在《围城》中,钱钟书灵活地运用了文言词语对人物进行刻画与讽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写到方遁翁时,就有如下描述:“女人留洋得了博士,只要洋人娶要她,否则男人至少是双料博士,鸿渐,我这话没说错罢?这跟‘嫁女必须胜吾家,娶妇必须不若吾家’,一个道理。”这里的“嫁女必须胜吾家,娶妇必须不若吾家”是一句文言文,作者通过这一句话,讽刺了方遁翁的男尊女卑的思想,也讽刺了他卖弄学问的本质。还有点金银行周经理的这样一段话:“贤婿才高学富,名满五洲,本不须以博士为夸耀。然令尊大人乃前清孝廉公,贤婿似宜举洋进士,遮几克绍箕裘,后来居上,愚亦有荣焉。”这段话整段都是文言文,作者就利用文言文的作用让读者与自己产生共鸣,讽刺周经理的虚伪、虚荣、市侩的嘴脸。 二是借用英文进行讽刺。一般来说,行文中,现代汉语能表达清楚的,就不需再借用外来词语了,胡乱地使用会有反效果。然而,钱钟书先生在小说中运用了英文,却是达到了讽刺人物的效果。如:张吉民接待方鸿渐时所说的一段话“Hello! Doctor方,好久不见!”“Sure!have a look see!”“Sure!值不少钱呢,Pleny of dough。并且这些东西不比书画。买书画买了假的,一文不值,只等于Waste paper。磁器假的,至少还可以盛菜盛饭。我有时请外国Friends吃饭,那就用那个康熙窑‘油底蓝五彩’大盘做Salad dish,他们都觉得古色古香,菜的味道也有点Old-time。”在这里,作者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张先生那种崇洋媚外的丑态,讽刺了他善于卖弄自己,炫耀自己的走狗身份。 另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钱先生常常利用谐音在人名、词语的翻译上做文章,以达到讽刺的效果。例如李梅亭在自己的名片上将“李梅亭教授”译成英文“professor may din lea”(五月,吵闹,草地),钱先生还假借赵辛楣之口将“梅亭”与“mating”(交配)联系在一起,饱含讽刺之意,使假道学李梅亭的好色本性再一次自然地流露出来。 三是巧妙活用词语进行讽刺,使得语言有别样的异味,给人一种新的感觉。例:“后来跟中国‘并肩作战’的英美两国,那时候只想保守中立,中既不中,立也根本立不住。结果这‘中立’变成只求在中国有个立足之地,此外全让给日本人”。“中立”作者在这里分拆开来

浅析《围城》的艺术特色

浅析《围城》的艺术特色 [摘要]钱钟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文学大师,他的《围城》是我国“五四”以来新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力作,它以令人拍案叫绝、忍俊不住的精妙比喻,动漫的笔法,细微的心理刻画,描摹人情世态,调侃芸芸众生,讽刺时弊,采用独特的象征,揭示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生哲理,在幽默外表下露出辛辣犀利的笔锋,予人妙趣横生、入木三分之感,散发着让人惊叹不已的文字力量,发人深思。本文将试从语言艺术、讽刺手法、人性的揭示以及文化意蕴四方面浅析围城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 围城语言幽默象征手法人性揭示文化意蕴 鲁迅说:"喜剧就是将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钱钟书的《围城》撕破的是那些学历煌煌的虚伪面孔,作品通过对方鸿渐及他周围的一群人,从热闹的十里洋场到闭塞的三闾大学,从国外留学生活到国内游荡经历的描绘,用漫画夸张的手法嘲弄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揭示了人生如"围困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命名的“围城”有更为深广的社会内容,它象征着当时的人生“一无可进的进口,一无可去的去处”的绝境。①钱钟书以他特有文化教养,机敏、跃动的个人气质,周密、丰盈的书斋思考以冷静、犀利的笔锋触及社会人性的本质,于是我们从中看到了《围城》人物性格中种种懦弱、虚伪、贪婪的人类本性,感受到作者寄寓主题之中的千年忧患、百年孤独。使他的讽刺小说具有极其鲜明的独特个性。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以其深刻的哲理内涵、广泛的社会内蕴以及卓越的幽默讽刺艺术在现代文学之中独树一帜。《围城》作为现代讽刺文学的精品,其讽刺艺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幽默机智的讽刺语言 钱钟书的《围城》属于讽刺文学。它的价值不在于对历史的歌颂,而在于对历史进程中一方面人情世态的揭露。如作者在自序中写道“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个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为了加强讽刺艺术效果,作者用独具才情的笔和一连串幽默生动的语言,描述了一批留学外国的知识分子在抗日后方的特殊环境里所做的无异于常人的事情,讽刺了他们生活中的种种丑态。 那一连串幽默生动的语言,便是作者在书中设下的一个个机关。每个机关里,都藏着机智,藏着巧妙,藏着嘲讽。当读者的心灵被这语言的机关触发的时候,便会自通其意,拍手赞其巧妙。 第一章中,上大学的方鸿渐因为眼红一对对男女同学谈情说爱的“风味”,斗胆给老子写了一封信,要求退掉“在家实习务农”的未婚妻。信上说:“迩来触绪善感,欢寡愁殷,怀抱剧有秋气。每揽镜自照,神寒形削,清癯非寿着相,窃恐我躬不阅,周女士或将贻误终身。尚望大人垂体下情,善为解铃,毋小不忍而成终天之痕。”措词凄凉哀婉,想以之打动老子的心肠。然而“揽镜自照”与“怀抱秋气”却反给老子的反驳留下了再好不过的把柄。其父回信说:“吾不惜重资,命汝千里负笈,汝埋头攻读只不暇,而有余闲照镜耶?汝非妇人女子,何须置镜?惟梨园子弟,身为丈夫而对镜顾影,为世所贱。吾不图汝浦离膝下,已汝染恶习,可叹可恨。……当是汝校男女同学,汝睹色起意,见异思迁;汝托词春秋,吾知汝实为怀春,难逃老夫洞鉴也……”“揽镜自照”本是儿子开口的缘起之词,老子却以之发出一篇道理。“怀抱秋气”亦本是儿子的凭空胡谄,老子却用“怀春”加以反驳,不仅字面酬对巧妙,而且击中要害。两信来往,寥寥数语,却如天造地设,勾画出了一个初涉风月、狡猾而又怯懦的新读书人形象和一个饱经世故、“聪明”而又迂腐的封建遗老形象,讽刺意义自显于其中。 第二章里,方鸿渐想买一套獭绒西装外套,钱不够。在张太太的相亲宴席上,他恰巧打牌赚了近三百块钱,却因小气丢掉了张家的“我你他”小姐。回家的路上:“‘我你他’小姐,咱们没有‘举碗齐眉’的缘分,希望另有好运气的人来爱上您,想到这里,鸿渐顿足大笑,把天空月亮当做张小姐,向她挥手告别。洋

浅谈《围城》的讽刺艺术

讽刺艺术是《围城》的一大艺术特色,它讽刺范围的广泛性、入骨的讽刺意味是通过故事情节及精雕的细节描写自然流露;讽刺手法灵活多样,比喻、典故、比较、推理等随处可见;讽刺的语言更是诙谐幽默,尖锐泼辣,令人赞叹。“将来定与《儒林外史》和《镜花缘》等古典名著永垂不朽”——夏志清 钱钟书以他学贯中西的文化修养,机敏、跃动的个人气质,让他的讽刺小说具有极其鲜明的独特个性,形成了既有尖酸泼辣,又诙谐幽默的讽刺艺术。 “喜剧的艺术就是将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鲁迅。的确,《围城》撕破的是那些学历辉煌的人的虚伪面孔,作品通过对方鸿渐及其周围的一群人,从热闹的十里洋场到闭塞的三闾大学,用漫画夸张的手法嘲弄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揭示了人生如“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这一典型的社会心理。 一、讽刺范围的广泛性 《围城》以方鸿渐的活动为线索,来讽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方鸿渐不断地从被围困的城堡里逃出来或者冲进去,来展示他留学归来所遭遇的人和事。作品中塑造了许许多多的人物形象:不通事务,懦弱无能的方鸿渐;虽混迹于学界,却以在情场上施展手段,争强斗胜为己任的大家闺秀苏文纨;唯利是图,道貌岸然,老奸巨猾,口称维护教育尊严,其实是酒色之徒的伪君子高松年;满口仁义道德,其实是满腹男盗女娼的李梅亭;还有专门背后骂人,又擅长用各种手段来博取男人感情的女生指导等等,诸如此类人物,在《围城》中应有尽有,真的是达到了作者的写作目的:写出某一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 作者在对人物的展示过程中,对官场的腐败、政府的无能、学术的虚伪、社会的落后等不失时机地进行了嘲弄讽刺,他的笔触及了那十里洋场的政界、银行界、新闻界和工商界,描写了寓公们的可笑可鄙的生活,也涉及到江南的小县,浙江到湖南一路上的污泥臭水,还揭露了所谓“自由区”——国立大学内的种种黑幕,反映的社会生活是相当广阔。作者更是站在哲理的高度,来讽刺这些社会现象,从而表现他对中国西式知识分子无情的嘲讽和对中国化了的西方文明的精心审视,《围城》所讽刺的实已远远超出了那个社会,超越了那个年代。二、讽刺意味的自然流露 《围城》的讽刺,丝毫看不出有人为的痕迹,它入骨的讽刺意味是通过情节的发展以及精雕的细节描写,自然而然地达到讽刺目的的(1)、通过情节的发展,达到讽刺目的。 《围城》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描写,勾画出人物那可笑的嘴脸,形象地暴露出人物的卑下的灵魂,让作品收到很好的喜剧效果。如对方鸿渐留洋归来后的一段描写得就十分精彩:方鸿渐留洋归来,“衣锦还乡”,后应母校邀请作关于“西洋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之影响及其学术报告”,是这样说的:“海通几百年,只有两件东西在整个中国社会里长存不灭,一件是鸦片,一件是梅毒,都是明朝所吸收的西洋文明”,“鸦片引发了许多文学作品,古代诗人在酒里找灵感,近代欧美诗人从鸦片里得灵感。梅毒在遗传上产生白痴、疯狂和残废,但据说也能刺激天才。”通过这一情节的描写,那种不学无术、满口荒唐的令人滑稽可笑的形象就跃然纸上。 从整篇小说来看,作者并未对方鸿渐等作过多的评价,而是通过情节的发展,自然地把矛头指向了方鸿渐这一类人的性格弱点,指向了当时那种文化环境和社会政治环境。 (2)、通过精雕的细节,收到了极好的讽刺效果。 自称一生最恨女人的褚慎明,眼睛近视而不配眼镜是因为怕看见女人的脸,并且声称自己的

《围城》中的讽刺艺术

摘要:本文拟从《围城》这部小说讽刺特色的角度分析它的语言艺术,以此来表现钱钟书先生博学睿智的才识,以及他精辟辛辣、幽默隽永、细腻婉转的语言风格。 关键词:《围城》;语言艺术;讽刺特色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创作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从它的艺术价值看,是中国现代文学少数可以传世的佳作。它的创作基调是讽刺,其语言的独特性在于强烈的讽刺性,他崭新的创造在于通篇作品中没有用说教来揭露他所看到的社会弊病,而是活用讽刺来展示各个侧面的丑恶。 一、讽刺手法在《围城》中灵活多样 《围城》中的语言独具特色,无处不闪烁着幽默、讽刺、智慧的火花,《围城》中活用讽刺恰到好处,可谓新奇巧妙,充分体现了作者驾驭语言的高超技术。 一是善于运用文言文语句进行讽刺。钱钟书先生接受过良好的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在《围城》中,钱钟书灵活地运用了文言词语对人物进行刻画与讽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写到方遁翁时,就有如下描述:“女人留洋得了博士,只要洋人娶要她,否则男人至少是双料博士,鸿渐,我这话没说错罢?这跟‘嫁女必须胜吾家,娶妇必须不若吾家’,一个道理。”这里的“嫁女必须胜吾家,娶妇必须不若吾家”是一句文言文,作者通过这一句话,讽刺了方遁翁的男尊女卑的思想,也讽刺了他卖弄学问的本质。还有点金银行周经理的这样一段话:“贤婿才高学富,名满五洲,本不须以博士为夸耀。然令尊大人乃前清孝廉公,贤婿似宜举洋进士,遮几克绍箕裘,后来居上,愚亦有荣焉。”这段话整段都是文言文,作者就利用文言文的作用让读者与自己产生共鸣,讽刺周经理的虚伪、虚荣、市侩的嘴脸。 二是借用英文进行讽刺。一般来说,行文中,现代汉语能表达清楚的,就不需再借用外来词语了,胡乱地使用会有反效果。然而,钱钟书先生在小说中运用了英文,却是达到了讽刺人物的效果。如:张吉民接待方鸿渐时所说的一段话“Hello!Doctor方,好久不见!”“Sure!havealooksee!”“Sure!值不少钱呢,Plenyofdough。并且这些东西不比书画。买书画买了假的,一文不值,只等于Wastepaper。磁器假的,至少还可以盛菜盛饭。我有时请外国Friends吃饭,那就用那个康熙窑‘油底蓝五彩’大盘做Saladdish,他们都觉得古色古香,菜的味道也有点Old-time。”在这里,作者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张先生那种崇洋媚外的丑态,讽刺了他善于卖弄自己,炫耀自己的走狗身份。 另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钱先生常常利用谐音在人名、词语的翻译上做文章,以达到讽刺的效果。例如李梅亭在自己的名片上将“李梅亭教授”译成英文“professormaydinlea”(五月,吵闹,草地),钱先生还假借赵辛楣之口将“梅亭”与“mating”(交配)联系在一起,饱含讽刺之意,使假道学李梅亭的好色本性再一次自然地流露出来。

《围城》的讽刺艺术表达

《围城》的讽刺艺术表达 内容摘要:《围城》讽刺艺术表达中,钱钟书运用讽刺作为自己的武器,积极的进行深刻揭露,通过人物形象,讽刺语言,讽刺手法和细节的捕捉,积极的进行社会时弊抨击,道出了许多的人生哲理,在舒畅无比中,让人心服口服。《围城》对今天的讽刺文学欣赏和创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讽刺形象性语言性方法细节 《围城》是钱钟书的扛鼎之作,作为讽刺小说的代表之一,《围城》与老舍,张天翼和沙丁的讽刺作品一脉相承,却又展现出了日臻完善,成熟的讽刺艺术。在中国讽刺小说历史上鲁迅辛辣冷隽、老舍深切温厚、而钱钟书《围城》中的讽刺却是机智隽永。《围城》被称为奇书,也是一部具有历史地位的长篇小说。在嬉笑中展现出了妙趣无尽,隐喻无穷。在幽默的外表下,深藏着悲剧性的底蕴。《围城》是一部十分吸引人的小说,尤其是其中对虚假学历的讽刺,就是在今天依然具有惊醒的意义。 一.揭世间丑态,树讽刺形象 《围城》中并没有完整的情节线索,其中始终贯

穿的是方??渐的活动。《围城》展示了方鸿渐不断的从围困城堡中冲出来,向自己向往的城堡冲进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展现了其从留学到回国经历的人和事。从购买假文凭,到屈服于包办婚姻等,方鸿渐的怯懦和无能,没有传统文化的节义,也没有西方的竞争精神,展示了怯懦和萎缩的劣根性。《围城》塑造了一批“新儒林”的众生相,苏文纨貌似“才貌双全”,实际上却是唯利是图,矫柔造作。“哲学家”褚慎明道貌岸然,空虚无聊。李梅亭心狠手辣,自私厚颜。高松年好色贪杯,心术不正。 二.创辛辣幽默,语言精准恰当 《围城》的怨言独具一格,不仅仅机智,而且展示着成熟的讽刺韵味。《围城》不管是在叙述,还是在评论中,都是在真实基础上进行务实的指责,在讽刺人和事上给人感悟的空间。方鸿渐从爱尔兰人那里购买了文凭却劝说人家改邪归正,爱尔兰人气的买了酒准备好和中国人打架。在方鸿渐与赵辛楣进行斗口中认为是因为“保持实力,做战略上的撤退”,其实是在讽刺国民党在对日寇的进攻中狼狈逃窜的现状。《围城》心态的描摹,尤其是对唐晓芙初恋心态把握非常深入,同时精细入微的心理描写在一定的意义上充分刻画了老处女范懿和汪处厚的内心活动。阴暗心理的

钱钟书《围城》的语言艺术 学位论文

重庆市高教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钱钟书《围城》的语言艺术) 指导教师姓名xxx 职称 考生单位 邮编409900 电话xxxxxxxxxxx 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 论文提交日期xxxxxxxx论文答辩日期xxxxzzz 主考单位 20年月日

钱钟书《围城》的语言艺术 摘要:《围城》是一部幽默而辛辣的讽刺小说。书中紧紧围绕主人公方鸿渐的生活,抓住其在爱 情和事业中的“城内城外”的生活,并以此为描写主干,展开枝枝叶叶的描写。在作品中,不 仅有别出心裁的比喻,别具一格的讽刺,还有生动形象的夸张等等,钱老先生通过自己的独特 视角将这些有机组合,描绘出一幅三,四十年代旧中国上层知识分子病态畸形生活的画卷。同 时也展示了《围城》的话语色彩,增强了文本魅力。本文将从《围城》的语言特色、《围城》中 辞格的运用、语言风格与语言魅力这三方面对钱钟书《围城》的语言艺术进行简单的浅论。 关键词:围城语言特色语言艺术 一.《围城》的语言特色 由于在文化背景和情境的不同,所选用的交流方式便会存在差异,常见的有书面语和口语的差异,地域文化,语种和语言习惯的差异,等等。由于这些差异的存在,便顺其自然的形成了语言特色。《围城》作为一部描写正处抗战时期受现代文明冲击的高级知识分子生活的讽刺小说,在语言特色方面是独具特色的,文中惯用语的使用,成语的使用,无锡方言词的使用为作品添色不少。 惯用语和成语一般具有两个特点:结构上的稳定性、意义上的整体性。因此在使用时能大大提高语言的交际性能,能够言简义丰的表述内容,生动形象的描绘语意,增强读者对意境的感悟。在《围城》中,惯用语和成语的呈现可谓是琳琅满目,我们跟随作者的笔伐如沐成语与惯用语的海洋,感受最深的是作者对二者的运用如数家珍,给我们的不仅是读之回味无穷,还有思之意义深远。 (一)、在《围城》中,惯用语在小说中有以下作用: 1、从语法上来讲,在文中了充当句子成分。 充当主语,例如: 亏得做官的人栽筋斗 ...,宛如猫从高处掉下来,总能四脚着地,不致太狼狈。(217)[1] 充当谓语,例如:报馆里的人很会敲竹杠 ...,应该有钱吧。(290)[2] 充当宾语,例如: 这人是个撒谎精 ...,他那两罐烟到现在还没抽完,我真不相信。(163)[3] 充当定语,例如:

浅谈《围城》讽刺艺术的特色

浅谈《围城》讽刺艺术的特色 2013级函授汉语言文学一班张莉泾川县移动公司 内容摘要:《围城》是一部以时代为背景,关注时代、关注人生的杰作。《围城》以人物的活动为线索讽刺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它入骨的讽刺意味是通过情节的发展表现出来的,并以精雕的细节把它流露,讽刺的语言更是诙谐幽默,手法多样,反映了当时在中西文化交汇背影下,中国知识分子的真实写照,由于这部小说的主题的复杂性和艺术的独特性,本文无意于小说的内容和主题的分析研究,仅拟对其讽刺艺术的独特性方面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风趣幽默比喻漫画手法名称寓义涉笔成讽 《围城》是钱钟书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是一部让人回味无穷的奇书,它首先让你笑,然后让你哭。在妙趣横生、妙喻迭出的幽默外表下,深藏着令人低徊轻叹的悲剧底蕴。钱钟书的《围城》创作基调是讽刺,撕破了那些学历辉煌的虚伪面孔,作品通过对方鸿渐及他周围的一群人,从热闹的十里洋场到闭塞的三闾大学,从国外留学生活到国内游荡经历的描绘,用漫画夸张的手法嘲弄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揭示了人生如“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这一典型的社会心理。 在中国文学史上就讽刺而言,鲁迅是辛辣幽默,老舍是深切温婉,而钱钟书受古今中西文化的教养,机敏、跃动的个人气质,周密、丰盈的书斋思考,使他的讽刺小说具有极其鲜明的特色和个性,《围城》所表现出来的不单只是讽刺,而是将讽刺与幽默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小说令人吃惊的讽刺效果通过如落英缤纷的比喻和一针见血的漫画笔法,还有名称寓义和涉笔成讽的手法表达出来,形成了小说一个十分突出的艺术特色,使其与《儒林外史》或其他讽刺作品截然地分开,显示出其独有的艺术魅力和强大的讽刺力量,形成既尖锐泼辣又诙谐幽默的讽刺特色。 一、《围城》并没有贯穿始终的主要情节,而是以方鸿渐的活动贯穿全篇。 《围城》中的语言独具特色,无处不闪烁着幽默、智慧的火花,幽默可以说在《围城》贯穿始终,无论是叙述还是评论,都在真实的基础上不作空泛的指责,在讽刺可笑的人和事中让人悟出深刻的道理。在《围城》中,讽刺与幽默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有如一卵双生,总是同时出现。正因为这一点,小说中散发出来的幽默的清香就像“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慝性存,无痕有味。”①形成这种讽刺与幽默的完美结合的原因首先是由于该小说中讽刺形象的独特性,

围城的讽刺艺术

浅谈《围城》中的讽刺艺术 庆丽 《围城》是钱钟书的第一部也是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以“尖刻”闻名。是一部具有很深的悲剧意味的讽刺小说,但又充满浓郁的喜剧色彩。钱先生的创作基调是讽刺,并大胆运用讽刺手法,把社会、人生、心理、道德的病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比喻应用在《围城》中呈现出新颖离奇、博学睿智、生动活泼、深刻尖锐的特点。。作品以留法回国的青年方鸿渐为中心,描写了一群留学生和教授在生活、工作、恋爱、婚姻家庭的“围城”中挣扎奋斗和失败的历程,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猥琐的灵魂与灰色的人生,生动地描绘了当时中国病态社会中学术圈子里伪文化人的真实故事。钱钟书《围城》的创作之所以成功,能够在讽刺艺术上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并非偶然,是以其高深的学问和丰富的知识为依托,在现实的基础上巧妙地运用比喻和典故,信手拈来作品却浑然天成,具有一种真正诗意的特性,从而给人们以美的享受。本文就对作品中的讽刺艺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运用典故进行讽刺 《围城》中运用典故,刻画人物心理,增强了文章的讽刺意味。文中采用大量的中外文化、文化典故,围从中国先的《诗经》到清代的同光体诗,从希腊的《伊索寓言》、阿拉伯《天方夜谭》到美国的轶事、法国的名句等;容除文学之

外,还涉及哲学、、兵法、医学、生物等知识。典故的运用既增加了知识性和学术性,又为这部小说横添了一笔绝妙的讽刺。 (一)善于运用典故 如:写上司驾驭下属的技巧,尽学洋人赶驴子,在驴子前面,唇吻之上挂一串萝卜,引诱驴子拼命向前,这是取自法国《列那狐》中的生花妙笔。又如:方鸿渐买博士文凭时,引经据典为自己的荒唐行为辩护:“柏拉图的《理想国》里就说兵士对敌人,医生对病人,官吏对民众都应该哄骗。圣人孔子,还假装生病,哄走了儒悲,孟子甚至对齐宣王撒谎装病。”认为自己买文凭哄骗父母,也是“孝子贤婿应有的承欢之志。”这里连用几个中西典故,细腻逼真的写出了方鸿渐自我解嘲和自欺欺人的心理,增强了讽刺的力量和批判的力度。再如《论语·子》有“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围城》里则有这么一段:“大学校长分文科出身和理科出身两类。文科出身的人轻易做不到这位子,做到了也不以为荣,准是干政治碰壁下野,仕而不优则学,借诗书之泽,弦诵之声来休养身心。”在此,钱钟书显然反用其典,谓:“仕而不优则学。”松年是学昆虫学的,但仕途失意,碰壁下野沦落为校长,从“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一变为“仕而不优则学”,语气之间充满了揶揄、调侃的机智语趣,增加了著作的生动性,增添了一丝丝的嘲讽之意。 (二)善于运用古语 作者多次运用古语点明“围城”的含义,例如关于Bertie结婚离婚的事,钱钟书引用一句英国古语:“说婚姻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的

浅谈《围城》的讽刺艺术

浅谈《围城》的讽刺艺术 摘要讽刺艺术一直是《围城》的一大亮点,文章从人物、情节发展、细节描写、讽刺手法、语言特色四方面论证了讽刺艺术在《围城》在的体现。《围城》以人物的活动为线索讽刺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讽刺意味是通过情节的发展,以精雕的细节来自然流露,没有给人一丝做作的痕迹,同时,讽刺手法灵活多样,比喻、用典、比较、推理等处处见锋芒,讽刺的语言更是诙谐幽默、尖锐泼辣,令人赞叹。 关键词《围城》;讽刺艺术;细节描写 在中国文学史上就讽刺而言,鲁迅是辛辣幽默,老舍是深切温婉,沙汀是沉毅浑厚,张天翼是冷峭尖刻,而钱钟书的讽刺有独到之处。他的古今中西文化的教养,机敏、跃动的个人气质,周密、丰盈的书斋思考,使他的讽刺小说具有极其鲜明的独特个性。有时锋芒毕露,脱颖而出:有时运用譬喻,奇趣横生,既有中国《儒林外史》式的冷嘲,又有马克·吐温式的热讽,形成既尖锐泼辣又诙谐幽默的讽刺特色。《围城》中这种讽刺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方鸿渐为活动线索讽刺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围城》并没有贯穿始终的主要情节,而是以方鸿渐的活动贯穿全篇。通过方鸿渐不断地想从被围困的城堡里逃出来,展现他留学回国后所经历的人和事。作者对作品中的每个人物都有不同程度的讽刺。方鸿渐不通事务、无能懦弱,苏文纨坐冷若冰霜孤芳自赏。高松年撒谎老练、作假超真,对下属的妻子不怀好意,以生物学原理治校。李梅亭表面道貌岸然,实际男盗女娼、贩卖药材、勾搭妓女。这里面也有专门背后骂人,又擅长用各种借口来博取男人情感,包括采用假冒作家题字赠书的女生指导,也有由教员蜕变成“资本家走狗的走狗”的女大学生,有自称为“老古董”而打扮得妖形惨状,所写东西搬来搬去,几十篇如同一篇,宣言不问政治却随同已受伪职的丈夫离职遁去的报馆女编辑,也有认为机会要自己找,快乐要自己寻,换情人像换衣服一样随便,出洋学医而学到了不致怀孕的性开放女郎,形形色色的人物在《围城》中应有尽有,确实达到了作者想要写出某一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的目的。 二、讽刺意味通过情节发展和精雕的细节自然流露 《围城》通过人物可笑嘴脸惟妙惟肖的勾画出人物卑下的灵魂,使作品收到良好的喜剧效果。如书中对主人公方鸿渐流洋归来后的一段描写就十分精彩:方鸿渐留洋归来,“衣锦还乡”,颇为惊动了家乡那个小小的县城,先是报上登出新闻,继则应邀回母校作关于“西洋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之影响及其学术报告”。方鸿渐是这样说的:“海通几百年,只有两件东西在整个中国社会里长存不灭,一件是鸦片,一件是梅毒,都是明朝所吸收的西洋文明。”“鸦片引发了许多文学作品,古代诗人向酒里找灵感,近代欧美诗人都从鸦片里得灵感。梅毒在遗传上产生白痴、疯狂和残疾,但据说也能刺激天才”。对方博士这一宏论,作家未作任何品

从比喻看《围城》语言艺术的精美

从比喻看《围城》语言艺术的精美 《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和最用心经营的小说,自面世以来,有多少人为它哭、为它笑、为它深深长叹、为它久久思索。钱钟书以他洒脱幽默的文笔,述说着一群知识分子的快乐与哀愁。《围城》也是一副栩栩如生的世井百态图。作者将自己的语言天才并入极其渊博的知识,添上一些讽刺主义的幽默调料,以一书而定江山。人生的酸甜苦辣千般滋味,均在《围城》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钱钟书在《围城》一书中,运用高超的讽刺幽默手法,大量的奇妙比喻,以丰富的知识容量,构成了小说独特的风格。小说中妙语连珠,新意迭出,明明在写某一事物,却往往旁逸斜出,多方引喻,使事物喻见鲜明,显得格外跳脱。几乎每写一人一事,瞬息之间与此相类的万种思想,中外典故,理论学识,生活印象,都一齐奔汇而来,充满着文学的、哲学的、历史的意味。 《围城》的成功离不开其中的诡异新鲜,丰富多彩,妙语连珠的新鲜比喻的创作和运用。《围城》一书中所用比喻之处,有数百之多。且堪称妙喻的也可以说是多不胜数,美不胜收。作者常常涉笔成趣,让那些机智的巧喻脱口而出。正像钱钟书先生自己所讲的“比喻正是文学语言的根本”《围城》的语言特色中最为成功的又当推此比喻艺术。其比喻妙趣横生,连篇实至,耐人寻味。 《围城》中机智幽默,妙语横生的比喻就常常让读者会心的一笑。小说写船到香港,方鸿渐和鲍小姐上岸吃西餐,一段生动的比喻让人忍俊不禁:“上来的汤是凉的,冰淇淋倒是热的;鱼像海军陆战队,已登陆好几天;肉像潜水艇士兵,会长期伏在水里;除醋以外,面包、牛酒无一不酸。” 钱钟书还善于突破常规的思维模式,夸饰以不可能为可能,比喻以不同类为同类。出奇制胜,精巧独特。他形容外国买办“说话里嵌的英文字”,“不比嘴里嵌的金牙”,比作“牙缝里嵌的肉屑,表示饭菜吃的好,此外全无用处。”以“肉屑”相喻,不仅新鲜,而且含讽,趣味顿生。又如把精心打扮出了汗的脸比作“半融化的奶油喜字蛋糕”;老头子恋爱像“老房子着了火,烧起来没救的”,“科学家像酒,愈老愈可贵,而科学像女人,老了便不值钱”。这些比喻妙喻连珠,作者以奇特的想象,将具体的本体和抽象的喻体,庄严的本体和戏谑的喻体,美妙

浅论钱钟书《围城》的讽刺艺术

浅论钱钟书《围城》的讽刺艺术 摘要 《围城》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风格独特的长篇小说。作者钱钟书在他所熟悉的生活环境里, 以其生动细腻的笔触表达了他独特的生活感受, 是五四以后新文学中的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小说着力于描写"现代中国的某一部分社会, 某一类人物", 即主要由三、四十年代一部分欧美留学生和大学教授组成的知识社会、知识阶层人物, 从剖析他们个性、道德上的弱点入手, 揭示其精神上所处的重重困境, 由此而反映出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的腐朽和没落。从而表述了作者——一个爱国的、信仰科学和民主的知识分子对于旧时代生活的深刻讽刺和感伤。小说广泛全面深刻地揭露了知识分子的灰色人生, 在这个意义上, 它的确是一部新的《儒林外史》。在小说的表现手法上, 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讽刺艺术, 作者既能有声有色地绘出人为的可笑可卑的行为, 以透视其五脏六腑, 又能以自己的博识, 设计精巧、超拔的比喻, 对人物作愚弄嘲讽, 笔酣墨饱, 无不淋漓尽致。 本文试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围城》的讽刺艺术的手法和方法加以论述。 一、通过巧妙的结构安排, 以点带面的描写, 达到讽刺的目的 小说的结构非常的精致, 它以方鸿渐为中心人物, 通过他的生活经历以点带面地描绘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所特有的部分上层知识分子的生动群像, 深刻剖析了他们空疏、虚伪、卑琐的灵魂。

首先, 表现在社会对主人公方鸿渐生活遭际与个性弱点 的描述。方鸿渐留学英、法、德国, 归国途中与一些留学生"谈起外患内乱的祖国, 都恨不得立刻就回去为它服务"。可是, 他一旦回归封建家庭与资产阶级社会的生活圈中, 便只能为 个人的谋职与恋爱婚姻浑浑噩噩地忙碌。又由于他为人比较善良、软弱, 故在名利场与情场上屡屡败北, 最终不能不陷入精神上麻木困顿的绝境, 小说由解剖他的个性弱点与精神困境 入手, 巧妙地讽刺、揭露了畸形的世态人情。 方鸿渐最突出的个性弱点是怯懦, 他学的本是中国文学, 却偏要出洋"深造"。此事未免滑稽, 可在殖民化的旧中国却不失为时髦之举。留学四年, 兴趣虽广, 却学无专长, 最后迫于父亲和岳父的压力, 不得不于回国前买一个假文凭寄回去搪塞。不料岳父立即将他的博士照登报大肆吹嘘。这些文字看来是写方的经历与个性弱点, 落笔处却都巧妙地针砭了崇洋媚外、好尚虚荣的社会风习。在恋爱婚姻方面, 虽然真心爱上了唐晓芙, 却由于遭到苏文纨的中伤而致失恋。后来他到内地的三闾大学任教, 又接连受到老奸巨滑的校长的欺骗, 卑劣无 聊的同事的暗算, 在这里由于种种原因而与孙柔嘉结合了, 但孙并非他真正的意中人, 她多疑善妒, 专横有主见, 常动不动就与方争吵, 最后在一次空前的吵闹中导致决裂。作品往往由这类貌似锁屑的人物个性弱点和家庭纠纷, 来抒发对旧时 代生活的讽刺与无可奈何的感伤, 在艺术表现上更为独到。 其次, 小说以方鸿渐的生活经历为线索, 将讽刺的笔锋 伸展到中上层知识社会的各个角落。从对于人物个性与道德的批判入手, 揭露和抨击畸形的社会世相。

《围城》的艺术性

一、《围城》的艺术性 作为一部文学作品,艺术水平和艺术感染力是衡量其艺术成就的主要标准。对于《围城》的艺术性的评价,在研究界发表的论著很多,由此也产生很多争论。就目前来看,争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围城》中议论性文字的大量存在,有没有损害作品的艺术性;《围城》牵涉到的知识很多,有没有掉书袋的嫌疑;作为讽刺小说,《围城》在中国讽刺小说中的地位等等。笔者不惴浅薄,参与其讨论,表达出自己的浅见。 1.威力无比的议论 我们都知道《围城》这部作者中有大量的议论的文字,评论界对于《围城》中的“议论”向来是说法不一,各有千秋:有的说不好,说作者这样做是对小说人物的画蛇添足:“做为全知叙事者的叙事主人公自我观念的独语状态贯穿整部小说”1,使整个小说的情节大打折扣。有的则认为这正是钱老的高妙所在:“妙语连珠,能言巧辩,俏皮挖苦,借题发挥,挪榆奚落,文字游戏,反讽情态,一应俱全。”2而我们单单从文本的角度来关照这篇小说,正是因为这大量的议论性的文字的存在使得《围城》不仅有着特殊的叙事手法,也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本现象,这是在现代文学史中小说的创作中不多见的。所以我们才说《围城》是一部非常特殊的小说。这样看来,议论性文字的大量存在形成了这部小说的独特的叙事手法,我们可以从这里影射到其它的很多作品,从而开始讨论一个议论性文字的多寡到底对文学作品的艺术性有无决定性的作用的问题。 1王卫平:《围城与中国现代讽刺小说》《江海学刊》1996年第1期 2爱?摩?福斯特:《小说面面观》苏炳文译。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

我认为《围城》中存在的议论多数是从文本的情节出发,甚至很多的议论对于丰富发展情节都起到了绝妙的功效。它对作者塑造人物形象、情节的展开以及对主题的表达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其意义是重大的。 文本中有这样一段叙述:“他们那县里人侨居在大都市的,干三种行业的十居其九:打铁、磨豆腐、抬轿子……就是发财做官的人,也欠大方”,在这里作者不仅对方鸿渐的家乡习俗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最后两句的议论更是为后面方鸿渐岳父大人的出场和人物性格的塑造进行了铺陈,这显然是别有用心甚至是良苦用心的。这种夹叙夹议的叙事方式在文本中还出现了很多次,再比如,对方鸿渐买假文凭前的心理描写:“方鸿渐受到两面夹攻,才知道留学文凭的重要。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自己没有文凭,好像精神上赤条条的,没有包裹。”这段的精妙点评与其说是作者对于文凭论的辛辣嘲讽,不如说是钱钟书对于像方鸿渐一般的知识分子在面对文凭的问题时心路历程的精彩再现,让人有深切的认同感,特别是当下的知识分子看到这里的时候,都会偷偷的去面壁——羞愧难当,多年之后自己的一点小心思居然被几十年前的钱老一览无余。当然,嘲讽还不是最终的目的,文本后来的情节发展中方鸿渐买假文凭的行为我们就可以完全理解了,因为作者在这里早早就做了铺陈。 文本中的第三章有一段方鸿渐写信给梦中情人唐晓芙的心理描写:“他恨不能用英文写信,因为文言信的语气太生分,白话信的语气容易变成讨人厌的亲热;只有英文信容许他坦白地写……”,这又是钱钟书惯用的在塑造人物时叙议结合的手法,从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到直接的行为。此刻作者仿佛进入方鸿渐的头脑,想用通过什么样的语种来传情达意的方式来体现他对唐晓芙的深情,表面上看好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