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实验报告

热管实验报告
热管实验报告

《空气热回收测试实验》

实验报告

指导老师:

学生:

学号:

日期: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

一、实验背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已超过一次能源消耗的四分之一,采暖和空调能耗占到了50%以上。由于空调系统能耗所占比例较大,也就同时具备了较大的节能潜力。新风负荷占空调总负荷的20%~30%,采用热回收装置,回收排风的能量,对于减小建筑能耗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实验目的

学生分别对模拟冬夏两季的空气热回收实验进行分析比较,增强对热回收技术的整体认识、对热回收技术的基础理论和设计方法立即,初步掌握空气热回收装置的工作原理和一般设计过程,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

三、实验装置

本实验装置的主要部件由新风模块(水系统、管式换热器、风机、风道)、排风模块(水系统、管式换热器、风机、风道)、直流电源、温度传感器、风速测试仪器、风压测试仪器、数据采集装置等组成。其具体组成与测点分布如下图所示。

测点分布

4.5.6 1.2.3

10.11.12 7.8.9

图1 实验装置与测点分布

四、实验步骤

根据设计标准,室内最小新风量是30m3/(h·人),针对2~5个人的新风量对换热器进行了测试。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1)前期工作:按照所设计的实验系统将实验设备连接好,做好准备工作;热管换热器的准备,利用真空泵将热管换热器抽到所需的真空值,并灌入所需的充液量,最后将管口封死;将换热器装入实验台内,启动风机,通过调节直流电源的电压控制风机的转速,从而控制风速,找出所需要的风速对应的直流电源的电压值。测出热管换热器两侧的压力损失;通过风机使风量达到一定值,保持风速恒定;

(2)通过调节恒温水浴来控制通过换热器空气的温度,测量新风的温度;

(3)调节恒温水浴的温度,测量排风的温度;

(4)调整风量,稳定后重复(2)、(3)步骤;

(5)实验完成后,拷贝数据,关闭所有实验设备、切断电源,整理实验台。

五、实验数据处理

效率公式 =100%t t t t η-?-新风室外

室内室外

模拟冬季空气热回收实验 24n t =℃;8=w t ℃;10℃;12℃;14℃;16℃;

16t ?=℃;14℃;12℃;10℃;8℃

问题数据: 测点

1.2.3 4.5.6 7.8.9 10.11.12 效率 温度 17.21

8.09 24.30 16.67 56.3% 18.33

10.39 24.34 17.78 56.9% 19.27

12.50 24.37 18.75 57.0% 20.02

14.14 24.38 19.50 57.4% 20.72 15.78 24.36 20.21 57.6%

重新实验数据: 测点

1.2.3 4.5.6 7.8.9 10.11.12 效率 温度 17.16

8.28 24.28 16.69 55.48% 18.10

10.53 24.21 17.70 55.31% 18.28

12.15 24.05 17.06 51.56% 19.31

14.27 24.10 18.28 51.29% 20.28 16.20 24.35 19.56 50.12%

模拟夏季空气热回收实验 24n t =℃;28=w t ℃;31℃;34℃;37℃;40℃

4t ?=℃;7℃;10℃;13℃;16℃ 测点

1、2、3 4、5、6 7、8、9 10、11、12 效率 温度 26.18

24.17 28.088 25.97 53.93% 27.62

24.19 30.788 27.45 50.59% 29.17

24.23 33.793 29.03 49.77% 30.90

24.25 37.171 30.82 49.13% 32.52 24.51 40.139 32.49 48.95%

问题数据图

新实验图

六、实验结果及分析

实验结果:

(1)模拟冬季的空气热回收实验数据显示,排风温度比送风温度略低,而模拟夏季工况的数据则显示为排风温度比送风温度略高。

(2)两实验数据均表现为,效率随室外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但不同的是,回收热量的实验效率随温差的增大而增大,但不会一直增大而出现了一个小小的降度;回收冷量的实验效率随温差的增大而减小。

(3)温差高于8℃时,冬季工况比夏季工况在同等温差下效率高;温差低于8℃时无实验数据,但依照趋势,有可能会出现冬季工况效率较低的情况。

结果分析

(1)造成两种工况同种温差下的换热效率不同的原因可能为:虽然温差相等,但热管两侧的绝对温度不同。模拟冬季工况时热管蒸发段空气温度24℃,冷凝段空气温度为8-16℃,而模拟夏季工况则为蒸发段空气温度28-40℃,冷凝段空气温度为24℃。

(2)回收冷量的实验,效率随温差增大而下降的原因可能为:制冷剂的蒸发温度在24℃左右,这就造成蒸发段温度高于24℃能够很好的蒸发,而冷凝段换热前的空气温度是24℃,

换热后的温度就会升高。这就导致蒸汽不能很好地冷凝,使管内压力增大,蒸发温度随之升高。迫使热管工作状态发生改变,换热量减小,换热效率降低。

(3)回收热量的实验中,效率随温差的增大而增大的原因可能为:主要原因还是内部公职的工作状态,温差越大说明冷凝段的空气温度越低,这样就能很好地进行冷凝,相当于改善了热管的工作状态。因此,效率随温差的增大而升高。但不会一直升高。当温差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造成蒸发段的温度降低,因此不能很好的蒸发,管内蒸汽压减小,蒸发温度降低。工作状态发生变化。之后换热效率再怎么改变,不能很好的预测。

(4)先前回收热量的实验结果出现差错的原因:将实验数据又重新处理了一遍,确实处理过程没有问题。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可能是实验过程中未等温度稳定便进行了测量。或者是因为虽说误差控制在0.5℃以内就可以认为是达到了设定温度,但实际温差接近0.5℃就会造成相对比较大的误差,导致了最终的错误。

七、问题思考

1、热管的工作原理、构造【1】及特点【2】

原理热管是利用密闭管内工作液的蒸发与冷凝来传导热量的。工质具有较大汽化潜热, 当管内的液态工质受热蒸发而发生相变, 汽态的工质就携带着大量的热量从管内蒸发段迅

速上升至管内冷凝段。当冷凝段外管壁流过冷却介质时, 管内蒸汽就被冷凝, 蒸汽所携带的汽化潜热被释放出来并同时被管外冷却介质带走, 完成对管外冷却介质的加热;而管内蒸汽则发生汽——液相变, 冷凝水在重力或毛细作用下回流到蒸发段, 使管内维持相变循环,如此周而复始。热管内汽液两相流动与传热状况, 决定于管内热流密度、工质种类、工质充液量、热管安装倾角以及尺寸等多种因素。

构造由于蒸发段液相工质的蒸发是被外部介质加热而实现的, 因此, 称热管的蒸发

段为加热段;冷凝段汽相工质的冷凝则是冷凝部介质冷却而实现的, 因此称热管冷凝段为冷却段。图2是热管传热示意图。

图2 热管示意图图3太阳能收集器

特点与常规换热技术相比,热管具有(1)传热效率高;(2)热管管壁温度具有可调性;(3)恒温特性;(4)适应性强;(5)安全可靠;(6)阻力小;(7)单向导热;等。

2、热管技术当前的应用【1】【2】

热管的应用领域十分广阔, 其效率之高与经济效益之明显, 则更为人们所瞩

1.锅炉尾部余热利用使用热管技术,可将锅炉排放的高温烟气(一般200~250℃)所含余热高效传导至锅炉进风风道, 使锅炉进风作为热管冷却段的冷却介质而升温,从而明显地改善燃烧状况,提高锅炉运行的热效率。工业锅炉是我国耗能最多的设备之一, 目前我国工业锅炉耗煤量约占全国原煤产量的1/3, 而运行效率平均仅60%左右,根据上海在4吨快装锅炉上应用热管的经验,进风风温提高到60 ℃即可使炉膛温度从1000℃提高到1250℃,灰渣含碳量小于15%,效率提高7%。热管技术在锅炉上应用, 可以推广到电站锅炉的空气预热器、水泥厂旋窑的余热利用以及化工工业中的合成塔。

2.太阳能应用使用低沸点液体如氟利昂做工质的热管, 可以将太阳能高效高速地传导至贮热介质。图3为热管应用在太阳能收集器中的示意图。

3.空气调节器及制冷器具使用低沸点工质(水、氟利昂等)的热管可使工质在室温下蒸发、汽化吸热, 实现对热管加热段周围空气的降温。其冷却段必须有足够的冷却条件, 否则热管内的相变导热循环将不能进行。这可以把热管的冷却段置于室外或箱外, 同时采取压缩式制冷方式或吸收式制冷方式对热管冷却段进行冷却, 制成所谓室外或箱外蒸发器式制冷器具。热管技术在空调系统热回收、房间空调的除湿、冰蓄冷系统以及汽车空调系统中均有广泛应用。

4.散热器热管作为一种高效换热器件可有效地对高温电子元件或高温器械散热。中科院力学所就成功地应用于大功率可控硅散热器的强化散热。美国阿拉斯加冻土地带修筑的高架输油管道与桥梁, 往往因深层地表温度升高而造成管道支柱与桥墩的下陷, 导致管道或桥梁断裂。工程技术人员将支柱或桥墩整体制成巨大的热管, 使地下的热量经密闭在桥墩内的工质传导至地面上并散失到空气中, 有效地避免了桥墩或管道支柱的基础下陷。

5.食品加工将微型热管的冷却段插入待加热食品, 可以从外部通过热管加热向食品

内部高效传输热能, 可对食品内外进行均匀加热,避免通常传导加热方式造成食品外糊内生的现象,完成食品高质量的烘烤加热。

6.医疗技术医学界广泛采用对肿瘤局部加热的方法破坏其组织增生能力并使其逐步萎缩。美国已成功地应用微型热管插入肿瘤使其局部受热, 达到治疗的月的。据报道, 这种治疗方法的效果比使用激光还要好。

3、热管技术应用到办公室和住宅中的可行性

我认为,热管技术应用到办公室或者住宅的话,必须考虑(1)美观问题;(2)设备占地问题;(3)安装、清扫及维护问题;(4)设备的寿命问题;(5)设备的换热效率问题;(6)设备的换热形式问题(包括密闭性等);(7)造价问题;(8)设备噪音;(9)设备的选型;等等。

由于目前用于办公室及住宅的空调不与外界发生空气交换,及无新风进入室内。若开窗换气,则必散失屋内的热量(或冷量)。若采用热管换热来回收热量,则必须指定开窗换气的窗口,且考虑到热管的方向问题,须加以风机。由此,则必须考虑窗口的选择问题。包括窗口位置的选择问题,如不能影响室内的采光,也不能在已建好的民宅的墙上打一个大洞等,还需考虑风机配置的功率大小问题,若采用风机会不会出现对流的问题(图4为示意图)。若要避免对流而把进风口与出风口拉开,则必定增大占地面积并且两口之间的管道势必影响美观。并且须考虑是否应该把设备做成有一定绝热设施的问题。关于效率问题,以北京地区为例,夏季最高温度为32℃左右,空调房间室内温度26℃左右,温差为6℃左右,在实验条件下,传热效率为50%左右,能起到一定的热回收作用,但作用不大;冬季室外温度白天取-2℃,室内温度取20℃,温差为22℃,此时传热效率较高,传热量相对客观,但须做好传热过程的绝热。维护问题也包括如果外界湿度大(如南方地区),在降温的同时可能会出现冷凝水,这就得考虑如何将这部分水排除而不会对墙体等造成影响。

除上述技术性等因素,家庭用户不会关注是否节能,只关注能不能省钱。如果,所配的风机耗电加上设备初投资以及设备维护这些费用比省下来的一点儿电费贵,或者只便宜一点儿,那么对于一般的家庭而言就不希望安装这样一套设备,增添一些麻烦,虽说尽量不影响美观,但也很难做到让设备像个装饰品那样美观。住惯了的家庭一般会有现在模式挺好,不希望改变的心理。也就是说,要想推行必须有一个非常突出的优点来吸引人。如果国家肯给出政策来扶持此技术就更好了。现在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推行的合同能源管理方式来推动节能减排,用户不花钱就能实现节能。也将此项目纳入这种方式进行操作的话,可行性可能会强一些。

图4 风向示意图

总之,总的来说目前状况下应用到办公室及住宅中还有一定的难度。不过,在节能减排的大趋势下,技术问题逐渐得到解决,政策也逐渐导向,不久的将来,应用的前景还是很广阔的。

4、热管技术应用目前存在的问题【1】【3】

1.寿命问题热管的制造一般要涉及许多重要技术环节,如真空制备、真空密封、工质提纯、管材的表面处理以及工质和管材的相容性处理等, 每个工艺环节都会直接影响热管的制造成本和使用寿命。

2.效率问题热管的传热效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3.工业技术问题我国在工程领域应用的热管大多技术含量低, 短时间很难将实验室成果转变为实际应用,不过目前也已经有了一定的解决办法。主要有以下几点问题。

钢——水热管不相容问题工业中大量使用廉价的碳钢——蒸馏水热管, 由于钢——水不相容, 管壁的铁与水起化学反应产生不凝气体——氢。氢附着在热管冷却段的管壁与蒸汽之间, 使冷凝热阻剧增,使热管失效。为避免这种现象发生, 可在热管充液之前对管壁进

Fe O保护膜。也可以在热行酸洗与纯化处理, 并在工质中添加缓蚀剂, 使管壁生成致密的

23

管冷部段顶部安装密封再生排气阀, 在热管制成一年左右以后, 利用该阀将热管项部滞留的氢气排放掉, 形成热管的在线再生。由于热管内壁会逐步形成保护膜,因此一般在一至二次排氢后就可将阀封死,国外已有热管连续正常运行十年的有关记载。

安装倾角问题据试验, 既使是重力式热管了也旅非垂直安装才有最高的传热效率。实验表明,15~60℃安装倾角的重力式热管, 其传热效率基本不变。使用工作芯或利用毛细作用实现相变循环的热管, 则可以进一步提高传热效率并且可以不受安装倾角的限制。

管壁材料与积灰问题大量的工业应用多选择低成本的低碳钢——水热管、为扩大热管的吸热与散热面积, 可以用高频焊、焊接或套装的方式在热管外壁安装翅片, 其间距一般在6~10mm左右。由于热管换热器加热段烟气侧逼问可保持在水露点以上, 因此安装在排烟风道内的热管加热段管壁与翅片可以避免严重的低温腐蚀与粘结性积灰。至于翅片造成的引风阻力, 由于目前锅炉引风功率普遍有余量, 因此不会造成大的影响。

4.价格问题以目前我国热管生产厂家的价格工业用户是可以接受的。当然, 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与售价, 将会给热管技术的应用提供更为乐观的前景。

5、实验收获与建议

实验前期准备我们没有参与,实验过程其实只是调节温度点最后拷贝数据的过程。不过,

实验进行中老师过来后,跟老师的对话受到很多启发。并且,查询了一些资料,对于热管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用自己的知识对其应用于办公室及民宅的可行性及需考虑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收获良多。

答辩的时候,发现了之前一直不明白模拟冬季工况的热效率为什么随温差增大而减小的问题原来是因为实验数据错误,当时处理数据的时候本来是怀疑了一下,不过还是本着遵循实际测得结果的想法继续处理了下去。虽然这个实验不是我做的,不过,总结其中的原因,就能得到教训1、做实验时一定要有耐心,要等到真的稳定之后再开始测量数据,不能一味求快。2、实验处理时要有敢于质疑的精神,不是所有结果都肯定是对的。发现问题不明白的要及时与同学或老师交流,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

不足之处就在于实验前没有对实验真正的目的有足够的了解,导致大部分同学不太明白试验的目的,并且认为是很无聊的实验。我觉得可以在实验之前由班里某位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先进行了解,然后跟大家强调一下实验的背景以及意义等,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大家带着问题来做实验。这样,效果应该就好多了。

八、实验分工

模拟冬季工况实验操作:邢阳,田佳驹数据处理:邢阳

模拟夏季工况实验操作:盖轶静,冯硕数据处理:盖轶静

数据出图:盖轶静

数据分析及问题思考:小组讨论

PPT制作及查阅文献:盖轶静

参考文献

【1】徐中州;郑州轻工业学院;《热管及热管技术的应用》

【2】余霞;王文;上海交通大学;《热管在空调中的应用》;暖通空调 HV&AC 2004年第43卷第5期【3】陈彦泽;大连理工大学;《热管技术及其应用》;现代化工 2003年4月第23卷第4期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报告变容二极管调频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高频电子线路课程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测控1001班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实验四 变容二极管调频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变容二极管调频的工作原理; 2、学会测量变容二极管的Cj ~V 特性曲线; 3、学会测量调频信号的频偏及调制灵敏度。 二、实验仪器 1、双踪示波器一台 2、频率特性扫频仪(选项)一台 三、实验原理与线路 1、实验原理 (1)变容二极管调频原理 所谓调频,就是把要传送的信息(例如语言、音乐)作为调制信号去控制载波(高频振荡信号)的瞬 时频率,使其按调制信号的规律变化。 设调制信号:()t V t Ω=ΩΩcos υ ,载波振荡电压为:()t A t a o o ωcos = 根据定义,调频时载波的瞬时频率()t ω随()t Ωυ成线性变化,即 ()t t V K t o f o Ω?+=Ω+=Ωcos cos ωωωω (6-1) 则调频波的数字表达式如下: ()??? ? ?? ΩΩ+=Ωt V K t A t a f o o f sin cos ω 或 ()() t m t A t a f o o f Ω+=sin cos ω (6-2) 式中:Ω=?V K f ω 是调频波瞬时频率的最大偏移,简称频偏,它与调制信号的振幅成正比。比例常 数Kf 亦称调制灵敏度,代表单位调制电压所产生的频偏。 式中:F f V K m f f ?=Ω?=Ω=Ωω称为调频指数,是调频瞬时相位的最大偏移,它的大小反映了 调制深度。由上公式可见,调频波是一等幅的疏密波,可以用示波器观察其波形。 如何产生调频信号?最简便、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变容二极管的特性直接产生调频波,其原理电路 图6—1所示。

模拟电路实验报告,实验三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电子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日期2014/3/30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二极管的相关特性 2、学会在面包板上搭接测量电路。 3、学会正确使用示波器测量二极管的输入输出波形 4、学习使用excel画出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5、学会正确使用函数信号发生器、数字交流毫伏表。 6、学习使用 Multisim 电子电路仿真软件。 二.实验仪器设备 示波器、函数发生器、面包板、二极管、电阻、万用表,实验箱等。 三、实验内容 1、准备一个测量二极管伏安特性的电路。 2、在面包板上搭接二极管伏安特性的测量电路,给电路加入可调的正向和反向的输入电压,分别测量不同电压下流经二极管的电流,记录数据,用excel 画出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正向输入测量8组数据,反向测量6组。 3、给二极管的测量电路加入正弦波,用示波器分别测量二极管的输入输出波形,解释输出波形的特征。 4,利用二极管和电阻画出或门和与门,并连接电路,测量检验。 四、实验原理

示波器工作原理是利用显示在示波器上的波形幅度的相对大小来反映加在示波器Y偏转极板上的电压最大值的相对大小, 二极管是最常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它最大的特性就是单向导电,也就是电流 只可以从二极管的一个方向流过 电路图: 其伏安特性图为: 电路图为: 动态电路: 正向,二极管两端:

电阻两端: 反向:二极管两端

电阻两端 2)与门,或门可以通过二极管和电阻来实现。

五、实验数据 上述实验图分别对应的波形图及实验数据如下: 正向,二极管两端: 信号类型Vpp:V Vmax:V Vmin:V T:ms 输入信号 5.1 2.43 -2.71 1.9986 输出信号 3.4 0.7 -2.67 1.9997 电阻两端:

变容二极管实验报告

变容二极管调频与鉴频实验 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班级: 日期:

变容二极管调频与鉴频实验(模块3、5)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变容二极管调频器的电路结构与电路工作原理。 2)、掌握调频器的调制特性及其测量方法。 3)、观察寄生调幅现象,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及其消除方法。二、实验原理 调频即为载波的瞬时频率受调制信号的控制。其频率的变化量与调制信号成线性关系。常用变容二极管实现调频。 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如下图所示。从J2处加入调制信号,使变容二极管的瞬时反向偏置电压在静态反向偏置电压的基础上按调制信号的规律变化,从而使振荡频率也随调制电压的规律变化,此时从J1处输出为调频波(FM)。C15为变容二级管的高频通路,L1为音频信号提供低频通路,L1和C23又可阻止高频振荡进入调制信号源。

鉴频器 (1)鉴频是调频的逆过程,广泛采用的鉴频电路是相位鉴频器。鉴频原理是:先将调频波经过一个线性移相网络变换成调频调相波,然后再与原调频波一起加到一个相位检波器进行鉴频。因此,实现鉴频的核心部件是相位检波器。 相位检波又分为叠加型相位检波和乘积型相位检波,利用模拟乘法器的相乘原理可实现乘积型相位检波,其基本原理是:在乘法器的 一个输入端输入调频波)(t v s ,设其表达式为: ]sin cos[)(t m w V t v f c sm s Ω+= 式中,f m 为调频系数,Ω?=/ωf m 或f f m f /?=,其中ω?为调制信号产生的频偏。另一输入端输入经线性移相网络移相后的调频调相波)('t v s ,设其表达式为 )]}(2[sin cos{)(''ω?π ω++Ω+=t m V t v f c sm s )](sin sin[' ω?ω+Ω+=t m V f c sm 式中,第一项为高频分量,可以被滤波器滤掉。第二项是所需要

模电实验1二极管V—I特性曲线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二极管V—I特性曲线课程名称:电子技术实验(模拟)

一、实验目的 1、学习multisim 2001软件的使用方法。 2、学会使用Multisim中直流扫描分析方法来验证二极管的V-I特性曲线。 3、学习如何改变元器件的模型参数。 4、学习如何使用Multisim 2001 中的后处理程序对输出波形进行必要的数学处理。

二、实验步骤 1. 电路原理图 (图一二极管V—I特性曲线电路图) 实验电路图如上图一所示。 直流电压源Vi与1N4148型二极管VD1串联,电流从电压源正极流出经过二极管回到电源。。二极管两端电压降= 电源电压V1。 关联方向流经VD1的电流= 流经电源的电流的负值。 2.实验结果 (图二二极管V—I特性曲线)

(1)DC sweep 分析: 横坐标为V1,纵坐标为流经电源的电流。 输入值:初始值-120V ,结束值20V ,步长0.01。 结果如上图二所示。 得出结果若以Voltage (V )=0为对称轴翻折,即为二极管V —I 特性曲线。 (图三 二极管V —I 特性曲线) 后处理在变量vvi#branch (流经电源的电流)前取负号,即得关联方向流经VD1的电流。 电流如图三所示为经过后处理后得到的二极管V —I 特性曲线。 横坐标为V1,纵坐标为流经二极管VD1的电流。 上图中,(1)部分为反向击穿,(2)部分为反向截止,(3)部分为正向导通。 (2)调整XY 轴数据显示范围,观察门坎电压值 (图四 二极管V —I 特性曲线) 1 2 3

调整输入范围纵横坐标0—2V,纵坐标-0.01V—1A。 观察图四,移动游标,读出门槛电压0.666V。 (3)调整XY轴数据显示范围,观察雪崩电压值 (图五二极管V—I特性曲线)调整输入范围横坐标-102—-98V,纵坐标-1—0.01A。 观察图五,移动游标,读出门槛电压-100.65V。

电路实验四实验报告_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测量

电路实验四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测量 实验内容: 1.先搭接一个调压电路,实现电压1-5V连续可调; 2.在面包板上搭接一个测量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的电路; 3.测量二极管正向和反向的伏安特性,将所测的电流和电压列表记录好; 4.给二极管测试电路的输入端加Vp-p=3V、f=100Hz的正弦波,用示波器观察该电路的输 入输出波形; 5.用excel或matlab画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实验环境: 数字万用表、学生实验箱(直流稳压电源)、电位器、整流二极管、色环电阻、示波器DS1052E,函数发生器EE1641D、面包板。 实验原理: 对二极管施加正向偏置电压时,则二极管中就有正向电流通过(多数载流子导电),随着正向偏置电压的增加,开始时,电流随电压变化很缓慢,而当正向偏置电压增至接近二极管导通电压时,电流急剧增加,二极管导通后,电压的少许变化,电流的变化都很大。 为了测量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我们用直流电源和电位器搭接一个调压电路,实现电压1-5V连续可调。调节电位器的阻值,可使二极管两端的电压变化,用万用表测出若干组二极管的电压和电流值,最后绘制出伏安特性曲线。电路图如下所示: 用函数发生器EE1641D给二极管施加Vp-p=3V、f=100Hz的交流电源,再用示波器观察二极管的输入信号波形和输出信号波形。电路图如下:

实验记录及结果分析: 得到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下: 结论:符合二极管的特性,即开始时,电流随电压变化很缓慢,而当正向偏置电压增至接近二极管导通电压时,电流急剧增加,二极管导通后,电压的少许变化,电流的变化都很大。 2. 示波器显示二极管的输入输出波形如下图(通道1为输入波形,通道2为输出波形):

总传热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二:总传热系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换热器的结构与用途; 2、学习换热器的操作方法; 3、掌握传热系数k计算方法; 4、测定所给换热器的逆流传热系数k。 二、实验原理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冷热流体通过固体壁面(传热元件)进行热量传递,称为间壁式换热。间壁式换热过程由热流体对固体壁面的对流传热,固体壁面的热传导和固体壁面对冷流体的对流传热三部分组成。本实验热流体采用饱和蒸汽走壳程,冷流体为空气走管程。 当传热达到稳定时,总传热速率与冷流体的传热速率相等时, 而即为, 综上可得,其中。 T --- 热流体; t --- 冷流体; V --- 冷流体进口处流量计读数; ---冷流体平均温度下的对应的定压比热容; ρ --- 冷流体进出口平均温度下对应的密度. 三、实验设备及流程 1、实验设备

传热单元实验装置(换热器、风机、蒸汽发生器) ,整套实验装置的核心是一个套管式换热器,它的外管是一根不锈钢管,内管是一根紫铜管。根据紫铜管形状的不同,我们的实验装置配有两组换热器,一种是普通传热管换热器,另一种是强化传热管换热器,本实验以普通传热管换热器为例,介绍总传热系数的测定。 2、实验流程 来自蒸汽发生器的水蒸气从换热器的右侧进入换热器的不锈钢管。而来自风机的冷空气从换热器的左侧进入换热器的紫铜管,冷热流体通过紫铜管的壁面进行传热。冷空气温度升高而水蒸汽温度降低,不凝气体和冷凝水通过疏水阀排出系统,而冷空气通过风机的右侧排出装置。 四、实验步骤 需测量水蒸气进口温度,出口温度,冷空气进口温度,出口温度,冷空气的体积流量以及紫铜管的长度及管径。前四项通过仪表读数可获得,冷空气进口温度可以由另外一块仪表盘读数计算可获得。紫铜

压控振荡器实验报告

微波与天线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压控振荡器 实验指导:黎鹏老师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变容二极管的基本原理与压控振荡器的设计方法。 2.利用实验模组的实际测量使学生了解压控振荡器的特性。 3.学会使用微波软件对压控振荡器进行设计和仿真,并分析结果。 二、预习内容: 1.熟悉VCO的原理的理论知识。 2.熟悉VCO的设计的有关的理论知识。

三、实验设备: 项次设备名称数量备注 1 MOTECH RF2000 测量仪1套亦可用网络分析仪 2 压控振荡器模组1组RF2KM9-1A 3 50Ω BNC及1MΩ BNC 连接线4条CA-1、CA-2 、CA-3、CA-4 4 直流电源连接线1条DC-1 5 MICROWAVE软件1套微波软件 四、实验步骤 1、硬件测量: 1.对MOD-9,压控振荡器的频率测量以了解压控振荡电路的特性。 2.准备电脑、测量软件、RF-2000,相关模组,若干小器件等。 3.测量步骤: MOD-9之P1端子的频率测量: ⑴设定 RF-2000测量模式:COUNTER MODE. ⑵用DC-1连接线将RF-2000后面12VDC 输出端子与待测模组之12VDC 输入端子连接起来。 ⑶针对模组P1端子做频率测量。 ⑷调整模组之旋钮,并记录所量测频率值: 最大_623_______ MHZ。 最小___876_____ MHZ。 4.实验记录:填写各项数据即可。 5.硬件测量的结果建议如下为合格: RF2KM9-1A MOD-9 fo 600-900MHZ Pout≥5dBm 6.待测模组方框图: 2、软件仿真: 1、进入微波软件。 2、在原理图上设计好相应的电路,设置好端口,完成频率设置、尺寸规范、 器件的加载、仿真图型等等的设置。

空气压缩热利用热管换热器的设计计算(互联网+)

空气压缩热利用热管换热器的设计计算 杨宝莹 摘 要: 热管技术以其独特的技术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压缩热领域热管技术也逐渐受到重视,除了理论研究热管技术在压缩热领域的应用外,设计出合适的换热设备对热管在压缩热领域的应用也及其重要。热管换热器的计算内容主要有热力计算和校核计算。其中热力设计计算大致可分为常规计算法,离散计算法和定壁温计算法。空气压缩热利用热管换热器一般为气-气型换热器,文章主要针对气-气型热管换热器的常规计算法进行介绍,并给出了一个具体实例的计算结果,以进一步促进热管换热器在空气压缩热利用领域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 热管 压缩热 热力计算 1 引言[1][2][4] 热管换热技术因其卓越的换热能力及其它换热设备所不具有的独特换热技术在航空,化工,石油,建材,轻纺,冶金,动力工程,电子电器工程,太阳能等领域已有很广泛的应用,空气压缩热利用领域冷热流体温差小,因此热管技术也逐渐受到重视。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出合理的热管换热器对于空气压缩热利用领域来说也极为重要。 同常规换热器计算一样,热管换热器的计算内容主要有两部分:热管换热器的热力计算和校核计算。在这里主要对热管换热器的热力计算做个介绍。热管换热器的热力设计计算目前大致可分为三类:常规计算法,离散计算法,定壁温计算法。常规计算法将整个热管换热器看成一块热阻很小的间壁,然后采用常规间壁式换热器的设计方法进行计算。离散计算法认为热量从热流体到冷流体的传递不是通过壁面连续进行的,而是通过若干热管进行传递,呈阶梯式变化,不是连续的。定壁温计算法是针对热管换热器在运行中易产生露点腐蚀和积灰而提出的,计算时将热管换热器的每排热管的壁温都控制在烟气露点温度之上。从而避免露点腐蚀及因结露而形成的灰堵。 压缩热利用系统要处理的对象压缩机排气或吸干机排气,都属于气态介质,因此空气压缩热利用热管换热设备为气-气热管换热器。本文将对空气压缩热利用气-气热管换热器的常规计算法的热力计算做个简要介绍,文中的一次空气是压缩机排气,二次空气是吸干机排气。 2 热管换热器的设计计算[3][4] 2.1已知设计参数 一次空气质量流量M h , 进出口温度T 1,T 11,二次空气质量流量M c , 进出口温度T 2,T 21。一般六个已知量中,只要给定5个即可,另一个参数可由热平衡方程算出,如需要,还需给出一、二次空气的允许压降,二次空气出口温度未知时的计算过程为: ①一次空气定性温度 T h = 2 ' 11T T + (1) 查定性温度下的一次空气物性参数:定压比密度h p C 导热系数h λ粘度h μ 普兰德数h r P ②一次空气放出热量)(' 11T T C M Q h p h h -= (2)

变容二极管调频实验报告(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变容二极管调频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的原理。 2、了解调频调制特性及测量方法。 3、观察寄生调幅现象,了解其产生及消除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测试变容二极管的静态调制特性。 2、观察调频波波形。 3、观察调制信号振幅时对频偏的影响。 4、观察寄生调幅现象。 三、实验仪器 1、信号源模块1块 2、频率计模块1块 3、 3 号板1块 4、双踪示波器1台 5、万用表1块 6、频偏仪(选用)1台 四、实验原理及电路 1、变容二极管工作原理 调频即为载波的瞬时频率受调制信号的控制。其频率的变化量与调制信号成线性关系。常用变容二极管实现调频。 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如图1所示。从P3处加入调制信号,使变容二极管的瞬时反向偏置电压在静态反向偏置电压的基础上按调制信号的规律变化,从而使振荡频率也随调制电压的规律变化,此时从P2处输出为调频波(FM)。C15为变容二级管的高频通路,L2为音频信号提供低频通路,L2可阻止外部的高频信号进入振荡回路。本电路中使用的是飞利浦公司的BB910型变容二极管,其电压-容值特性曲线见图12-4,从图中可以看出,在1到10V的区间内,变容二极管的容值可由35P到8P左右的变化。电压和容值成反比,也就是TP6的电平越高,振荡频率越高。

图2表示出了当变容二极管在低频简谐波调制信号作用情况下,电容和振荡频率的变化示意图。在(a )中,U 0是加到二极管的直流电压,当u =U 0时,电容值为C 0。u Ω是调制电压,当u Ω为正半周时,变容二极管负极电位升高,即反向偏压增大;变容二极管的电容减小;当u Ω为负半周时,变容二极管负极电位降低,即反向偏压减小,变容二极管的电容增大。在图(b )中,对应于静止状态,变容二极管的电容为C 0,此时振荡频率为f 0。 因为LC f π21= ,所以电容小时,振荡频率高,而电容大时,振荡频率低。从图(a ) 中可以看到,由于C-u 曲线的非线性,虽然调制电压是一个简谐波,但电容随时间的变化是非简谐波形,但是由于LC f π21= ,f 和C 的关系也是非线性。不难看出,C-u 和f-C 的 非线性关系起着抵消作用,即得到f-u 的关系趋于线性(见图(c ))。

气气热管换热器计算书

热管换热器设计计算 1确定换热器工作参数 1.1确定烟气进出口温度ti,t3,烟气流量V,空气出口温度頁,饱和蒸汽压力 Pc?对于热管式换热器,ti范圉一般在250°C?600°C之间,对于普通水- 碳钢热管的工作温度应控制在300°C以下.t2的选定要避免烟气结露形成 灰堵及低温腐蚀,一般不低于180°C.空气入口温度的.所选取的各参数值如下: 2确定换热器结构参数 2.1确定所选用的热管类型 烟气定性温度:f 宇_4沁;2沁=310比 在工程上计算时,热管的工作温度一般由烟气温度与4倍冷却介质温度的和的 半均值所得出: 烟气入口处:q =如+営=420?c+严z = 18O°C 烟气出口处:. t2+tiX4 200°C+20°Cx4 l° 5 5 C 选取钢-水重力热管.其工作介质为水.工作温度为30OC~250°C?满足要求.其相容壳体材料:铜.碳钢(内壁经化学处理)。

2.2确定热管尺寸 对于管径的选择,由音速极限确定所需的管径 d v = 1.64 Qc t J厂9必)2 根据参考文献《热管技能技术》,音速限功率参考范闱,取Qc=4kW,在 10 = 56吃启动时 p v = O.1113k^/7H3 p v = 0.165 X 105pa r = 2367.4幼/kg 因此d v = 1.64 I ! = 10.3 mm yr(p v p v)l 由携带极限确定所要求的管径 d _ I 1.78 X Qent P Ji (P L"1/4+P V~1/4)_2^(P L -Pv]1/4 根据参考文献《热管技能技术》,携带限功率参考范围,取Q ent=4kw 管内工作温度t t = 180°C时 P L = 886.9kg/m3 pv = 5.160/c^/m3 r = 20\3kJ/kg J = 431.0xl0^N/m 178x4 因此 nx20L3x(8Q6.^i/4+SA6^i/4)-2 [gX431.0xl0-4(886.9-5.160)]1/4 =13.6nun 考虑到安全因素,最后选定热管的内径为 4 = 22111111 管売厚度计算由式 Pv4 20qcr] 式中,Pv按水钢热管的许用压力28.5kg /nmr选取,由对应的许用230°C來选 取管壳最大应力乐朋=14kg/nim2,而 [

实验1二极管实验报告

北京物资学院信息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_ 电子技术实验名称二极管半波整流实验 实验日期 2012 年 3 月 5 日 实验报告日期 2012 年 3 月 26 日 姓名____曾曦________学号___00__________ 小组成员名称_____________无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模拟电路实验箱系统硬件电路结构和功能 2.掌握虚拟示波器和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为了更好地掌握模拟电路实验箱各组成部件的硬件电路结构和功能,我们将设计一个二极管半波整流电路,用虚拟万用表测量电压、电阻值,应用虚拟示波器测量波形。 三、实验环境 1.实验箱TD_AS 2.PC +虚拟仪器(万用表+示波器) 四、实验步骤(描述实验步骤及中间的结果或现象。在实验中做了什么事情,怎么做的,发生的现象和中间结果) 1.模拟电路实验箱系统硬件结构和功能 ·通用实验单元:基本放大电路、差动放大电路、集成运算电路、功率放大器、串联稳压电路、集成稳压电路。 ·恒压源单元:DC ① +~+12V、;~-12V、。 ② +12V、; -12V、。 ③ +5V、; -5V、; +、。 AC :、。 ·波形发生器单元:输出波形:方波、三角波、正弦波。 幅值:方波 Vp-p:0~12V。 三角波 Vp-p:0~12V。

正弦波 Vp-p:0~12V。 频率范围(四档):2Hz~20Hz、20Hz~200Hz、200Hz~2KHz、2KHz~80KHz。 ·直流信号源单元:两路~+、-5V~+5V 两档连续可调。 ·开关及显示:12组开关,8组显示灯。 ·元器件单元:包括电位器、电阻器、电容器、二极管。 ·可选配PAC开发板:PAC10、 PAC20 、PAC80。 ·可选配OSC虚拟仪器: 数字存储示波器、X-Y测量:双通道、实时采样率2MHz,存储深度16K。 数字万用表:测量电阻、电容、电压、电流。 2.二极管半波整流电路 3.用示波器测量波形图过程和结果

传热学实验指导书

《传热学》 实验指导书工程热物理教研室编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二00六年九月

前言 1.实验总体目标 通过本实验,加深学生对传热学基本原理的理解,掌握相关的测量方法,熟练使用相关的测量仪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⒉适用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核科学与核工程 ⒊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⒋实验课时分配 ⒌实验环境(对实验室、机房、服务器、打印机、投影机、网络设备等配置及数量要求) 实验用器材及水电等齐全,布局合理,实验台满足2~3人一组,能够满足实验的要求。 在醒目的地方有实验原理的说明,便于教师讲解及学生熟悉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⒍实验总体要求 每一学期前两周下达实验教学任务,实验教师按照实验任务准备相应的实验设备,实验期间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学生要提前预习实验内容,完成实验后按照规定格式写好实验报告,交给实验指导教师,实验指导教师根据实验课上的表现和实验报告给出成绩评定结果。 ⒎本实验的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建议 传热学实验的重点是非稳态(准稳态)法测量材料导热性能实验、强迫对流单管外放热系数测定试验、热管换热器实验,这三个实验都是综合性实验,涉及到传热学的导热基本理论,单相对流换热,热边界层理论,相变换热理论,相似原理等方面的内容,实验仪器涉及到热电耦的使用及补偿方法,比托管的使用,电位差计的使用等等,需要学生对传热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概念有清楚的了解。 难点是准稳态法测量材料的热性能实验时的测量时间不好把握,单管外放热系数实验中实验数据的整理中存在着一些技巧,另外如何调节热管的加热功率使之得到更好的热管性能曲线也存在一些技巧。 教学方法:学生提前预习,做实验之前老师提问;学生仔细观察指导教师的演示;实验室对学生开放,一次没有做成功,或者想更好地掌握实验技巧的学生,可以跟指导教师预约时间另做。

实验二极管和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实验报告

实验二极管和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实验报告实验二极管和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晶体二极管、三极管的外形及引脚识别方法。 2.熟悉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的类别、型号及主要性能参数。 3.掌握用万用表判别二极管和三极管的极性及其性能的好坏。 二、实验仪器 1.万用表 2.不同规格、类型的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若干。 三、实验步骤及内容 1.利用万用表测试晶体二极管 (1)鉴别正负极性

机械万用表及其欧姆档的内部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图中E为表内电源,r为等效内阻,I为被测回路中的实际电流。由图可见,黑表笔接表内电源的正端,红表笔接表内电源的负端。将万用表欧姆档的量程拨到R?100或R?1K档,并将两表笔分别接到二极管的两端如图所示,即红表笔接二极管的负极,而黑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则二极管处于正向偏置状态,因而呈现出低电阻,此时万用表指示的电阻通常小于几千欧。反之,若将红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而黑表笔接二极管的负极,则二极管被反向偏置,此时万用表指示的电阻值将达几百千欧。 (2)测试性能 将万用表的黑表笔接二极管正极,红表笔接二极管负极,可测得二极管的正向电阻,此电阻值一般在几千欧以下为好。通常要求二极管的正向电阻愈小愈好。将红表笔接二极管正极,黑表笔接二极管负极,可测出反向电阻。一般要求二极管的反向电阻应大于二百千欧以上。 若反向电阻太小,则二极管失去单向导电作用。如果正、反向电阻都为无穷大,表明管子已断路;反之,二者都为零,表明管子短路。

2.利用万用表测试小功率晶体三极管 (1)判定基极和管子类型由于基极与发射极、基极与集电极之间,分别是两个PN结,而PN结的反向电阻值很大,正向电阻值很小,因此,可用万用表的R?100或R?1K档进行测试。先将黑表笔接晶体管的某一极,然后将红表笔先后接其余两个极,若两次测得的电阻都很小,则黑表笔接的为NPN型管子基极,如图所示,若测得电阻都很大,则黑表笔所接的是PNP型管子的基极。若两次测得的阻值为一大一小,则黑表笔所接的电极不是三极管的基极,应另接一个电极重新测量,以便确定管子的基极。 (2)判断集电极和发射极 判断集电极和发射极的基本原理是把三极管接成基本单管放大电路,利用测量管子的电流放大系数?值的大小来判定集电极和发射极。以NPN型为例,如图所示。基极确定以后,用万用表两表笔分别接另外两个极,用100K?的电阻一端接基极一端接黑表笔,若电表指针偏转较大,则黑表笔所接的一端为集电极,红表笔接的是发射极。也可用手捏住基极与黑表笔(不能使两者相碰),以人体电阻代替100K?电阻的作用。

换热器计算

换热器计算的设计型和操作型问题--传热过程计算 与换热器 日期:2005-12-28 18:04:55 来源:来自网络查看:[大中小] 作者:椴木杉热度: 944 在工程应用上,对换热器的计算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设计型计算(或称为设计计算),即根据生产要求的传热速率和工艺条件,确定其所需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及其他有关尺寸,进而设计或选用换热器;另一类是操作型计算(或称为校核计算),即根据给定换热器的结构参数及冷、热流体进入换热器的初始条件,通过计算判断一个换热器是否能满足生产要求或预测生产过程中某些参数(如流体的流量、初温等)的变化对换热器传热能力的影响。两类计算所依据的基本方程都是热量衡算方程和传热速率方程,计算方法有对数平均温差(LMTD)法和传热效率-传热单元数(e-NTU)法两种。 一、设计型计算 设计型计算一般是指根据给定的换热任务,通常已知冷、热流体的流量以及冷、热流体进出口端四个温度中的任意三个。当选定换热表面几何情况及流体的流动排布型式后计算传热面积,并进一步作结构设计,或者合理地选择换热器的型号。 对于设计型计算,既可以采用对数平均温差法,也可以采用传热效率-传热单元数法,其计算一般步骤如表5-2所示。 表5-2 设计型计算的计算步骤

体进出口温度计算参数P 、R ; 4. 由计算的P 、R 值以及流动排布型式,由j-P 、R 曲线确定温度修正系数j ;5.由热量衡算方程计算传热速率Q ,由端部温度计算逆流时的对数平均温差Δtm ; 6.由传热速率方程计算传热面积 。 体进出口温度计算参数e 、CR ; 4.由计算的e 、 CR 值确定NTU 。由选定的流动排布型式查取 e-NTU 算图。可能需由e-NTU 关系反复计算 NTU ;5.计算所需的传热面积 。 例5-4 一列管式换热器中,苯在换热器的管内流动,流量为 kg/s ,由80℃冷却至30℃;冷却水在管间与苯呈逆流流动,冷却水进口温度为20℃,出口温度不超过50℃。若已知换热器的传热系数为470 W/(m2·℃),苯的平均比热为1900 J/(kg·℃)。若忽略换热器的散热损失,试分别采用对数平均温差法和传热效率-传热单元数法计算所需要的传热面积。 解 (1)对数平均温差法 由热量衡算方程,换热器的传热速率为 苯与冷却水之间的平均传热温差为 由传热速率方程,换热器的传热面积为 A = Q/KΔt m = = m 3 (2)传热效率-传热单元数法 苯侧 (m C ph ) = *1900 = 2375 W/℃ 冷却水侧 (m c C pc ) =(m h C ph )(t h1-t h2)/(t c1-t c2) =2375*(80-30)/(50-20)= W/℃ 因此, (m C p )min=(m h C ph )=2375 W/℃ 由式(5-29),可得

模电实验报告二极管使用

模拟电路实验二——二极管实验报告 0 石媛媛 1、绘制二极管的正向特性曲线(测试过程中注意控制电流大小): 一开始,我用欧姆表测量了二极管电阻,正向基本无电阻,反向电阻确实是很大。 然后我们测量其输出特性曲线,发现很吻合: 1、在电压小于某一值时确实没有电流,之后一段电流很小(几毫安~几十毫安); 2、当二极管两端电压大于左右时电流急剧增大(后测试二极管正向压降约为),这个就是 其正向导通电压。二极管被导通后电阻很小,(图中可看出斜率很大,近似垂直)相当于短路。 3、当我们使电压反向,电流基本为零,但是当电压大于某一值(反向击穿电压)时电流又开始增大。 2、焊接半波整流电路,并用示波器观察其输入输出波形,观察正向压降对整流电路的影响;

电路图: 方波正弦波 三角波 半波整流电路的效果:输出信号只有正半周期(或负半周期),这就把交流电变为直流电。这是由于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但是电的利用效率低,只有一半的线信号被保留下来。 3、焊接桥式整流电路,并用示波器观察其输入输出波形;

电路图: 桥式整流电路是全波整流,在电压正向与反向时,分别有两个管子处于正向导通区、两个管子在反向截止区,从而使输出电压始终同向。而且电压在整个周期都有输出,效率高。 但是发现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信号(尤其是三角波时)未达到理想波形,应该是电路板焊接的焊接点不够牢固或其他问题导致信号的微失真。 5、使用二极管设计一个箝位电路,能把信号(0-10V)的范围限制在3V~5V之间: 设计的电路:

电路原理:当输入信号在0—4V时,4V>U1,二极管正向导通;输出电压稳定在4V左右当输入信号在4V—10V时,二极管反偏,相当于断路,此时电路由电源,1K电阻,51Ω电阻构成。因为要想使输出值小于5V,所以我选择了一个较小阻值电阻和一个大阻值电阻串联,这样51Ω电阻分压小,故输出电压一直小于5V,起到了钳位效果。 实验数据: 输入电压/V 输出电压/V 4 6 10 实验心得: 1、焊接心得:A、锡越少越牢固,不要在一点反复焊接,很容易使之前的焊点虚焊。 B、焊接前做好规划,把该点处要连的元件和导线尽量一次连好。 C、短距离连接可以用元件本身(如电阻两端的细锡线)或点连,长距离链接要用带皮的导线。 D、电源线正负要区分好颜色,方便后续操作。 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这次我们组因为焊接技术不到位,在一点出反复焊接,又丑又不牢靠从而在桥式整流电路的效果中出现误差的错误了。 2、对于数据的记录上感受更深入了。实验数据记录是为了得出实验结论的需要,没有确定 的比例,不需要事先给自己规定好每隔多少取值。比如二极管一开始我们取1V,2V,都没有什么电流,这段的数据就可以间隔很大的略记,而后面二极管被导通后,电流变化很快,这一段就要在小间隔下记录,才能绘制出理想的二极管输出曲线。 3、对于自己设计电路,我觉得首先要理解电路的功能,比如一开始我们就从网上找了很多 钳位电路的例子但是都是对交流电的,而在本次实验中,处理的应该是直流电,这就不适用了。第二,要好好学好模拟电路的课程,明白原理才能更好的设计。比如钳位中,我们首先想到的应该是用到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以及一个固定电源的作用,知道了这些,设计变得更有目的,才能快而准确。 不过这次实验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惊喜,没想到自己设计的电路一下子就能工作了,体会到了工科学生那种在纸上演算,觉得原理上一定能实现,结果一做果然符合自己预期的快感。感觉很有成就感。

热管换热器实验

热管换热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热管换热器实验台的工作原理; 2. 熟悉热管换热器实验台的使用方法; 3. 掌握热管换热器换热量Q和传热系数K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二、实验台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热管换热器实验台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实验台由翅片管(整体绕制)、热段风道、冷段风道、冷段和热段风机、电加热器(Ⅰ—450W,Ⅱ—1000W)、工况选择 —测温元件 7—温度数显仪表8—工况选择开关9—琴键开关10—支架11—热段风机热段中的电加热器使空气加热,热风经热段风道时,通过翅片管进行换热和传递,从而使冷段风道的空气温度升高。利用风道中的热电偶对冷、热段的进出口温度进行测量,并用热球风速仪对冷、热段的出口风速进行测量,从而可以计算换热器的换热量Q和传热系数K。

三、实验台参数 1.冷段出口内径:D=180mm 2.热段出口内径:D=180mm 3.冷段传热表面参数: 翅片管长280mm 钢管直径21mm 翅片直径40mm 翅片个数104个 4.热段传热表面参数: 翅片管长280mm 钢管直径21mm 翅片直径40mm 翅片个数104个 四、实验步骤 1.连接电位差计和冷热端热电偶(如无冰水条件,可不连接冷段热电偶,而将冷段热电偶的接线柱短路。这样,测出的温度应加上室温); 2.接通电源; 3.将工况开关按在“工况Ⅰ”位置(Ⅰ-450W),此时电加热器和风机开始工作; 4.用热球风速仪在冷、热段出口的测孔中测量风速(为使测量工作在风道温度不超过40℃的情况下进行,必须在开机后立即测量)。风速仪使用方法,请参阅该仪器说明书; 5.待工况稳定后(约20分钟后),按下琴键开关,切换测温点,逐点测量工况I的冷热段进口温度(参看实验台结构图); 6.将工况开关按在“工况Ⅱ”位置(Ⅱ-1000w),重复上述步骤,测量工况Ⅱ的冷热段进口温度; 7.验结束后,切断所有电源。 五、实验数据处理 将实验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中:表1 [附]将实验所用的仪器名称、规格、编号及实验日期、室温等填入上表中的备注栏。 计算换热量、传热系数及热平衡误差: 1.工况Ⅰ(Ⅰ-450W) 冷段换热量 Q L =ρL ___ L v·F L·C PL(t L2-t L1) [W]

实验二 二极管和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实验报告

实验二 二极管和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晶体二极管、三极管的外形及引脚识别方法。 2.熟悉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的类别、型号及主要性能参数。 3.掌握用万用表判别二极管和三极管的极性及其性能的好坏。 二、实验仪器 1.万用表 2.不同规格、类型的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若干。 三、实验步骤及内容 1.利用万用表测试晶体二极管 (1)鉴别正负极性 万用表及其欧姆档的内部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图中E 为表内电源,r 为等效内阻,I 为被测回路中的实际电流。由图可见,黑表笔接表内电源的正端,红表笔接表内电源的负端。将万用表欧姆档的量程拨到100?R 或K R 1?档,并将两表笔分别接到二极管的两端如图所示,即红表笔接二极管的负极,而黑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则二极管处于正向偏置状态,因而呈现出低电阻,此时万用表指示的电阻通常小于几千欧。反之,若将红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而黑表笔接二极管的负极,则二极管被反向偏置,此时万用表指示的电阻值将达几百千欧。 电阻小电阻大 (2)测试性能 将万用表的黑表笔接二极管正极,红表笔接二极管负极,可测得二极管的正向电阻,此电阻值一般在几千欧以下为好。通常要求二极管的正向电阻愈小愈好。将红表笔接二极管正极,黑表笔接二极管负极,可测出反向电阻。一般要求二极管的反向电阻应大于二百千欧以上。 若反向电阻太小,则二极管失去单向导电作用。如果正、反向电阻都为无穷大,表明管子已断路;反之,二者都为零,表明管子短路。 2.利用万用表测试小功率晶体三极管 (1)判定基极和管子类型 由于基极与发射极、基极与集电极之间,分别是两个PN 结,而PN 结的反向电阻值很大,正向电阻值很小,因此,可用万用表的100?R 或K R 1?档进行测试。先将黑表笔接晶体管的某一极,然后将红表笔先后接其余两个极,若两次测得的电阻都很小,则黑表笔接的为NPN 型管子基极,如图所示,若测得电阻都很大,则黑表笔所接的是PNP 型管子的基极。若两次测得的阻值为一大一小,则黑表笔所接的电极不是三极管的基极,应另接一个电极重新测量,以便确定管子的基极。

实验二 二极管和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实验报告

实验二二极管和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晶体二极管、三极管的外形及引脚识别方法。 2.熟悉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的类别、型号及主要性能参数。 3.掌握用万用表判别二极管和三极管的极性及其性能的好坏。 二、实验仪器 1.万用表 2.不同规格、类型的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若干。 三、实验步骤及内容 1.利用万用表测试晶体二极管 (1)鉴别正负极性 万用表及其欧姆档的内部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图中E为表内电源,r为等效内阻,I为被测回路中的实际电流。由图可见,黑表笔接表内电源的正端,红表笔接表内电源的负端。将万用表欧姆档的量程拨到100 ? R或K R1 ?档,并将两表笔分别接到二极管的两端如图所示,即红表笔接二极管的负极,而黑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则二极管处于正向偏置状态,因而呈现出低电阻,此时万用表指示的电阻通常小于几千欧。反之,若将红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而黑表笔接二极管的负极,则二极管被反向偏置,此时万用表指示的电阻值将达几百千欧。 电阻小电阻大 (2)测试性能 将万用表的黑表笔接二极管正极,红表笔接二极管负极,可测得二极管的正向电阻,此电阻值一般在几千欧以下为好。通常要求二极管的正向电阻愈小愈好。将红表笔接二极管正极,黑表笔接二极管负极,可测出反向电阻。一般要求二极管的反向电阻应大于二百千欧以上。 若反向电阻太小,则二极管失去单向导电作用。如果正、反向电阻都为无穷大,表明管子已断路;反之,二者都为零,表明管子短路。 2.利用万用表测试小功率晶体三极管 ( 1)判定基极和管子类型 由于基极与发射极、基极与集电极之间,分别是两个PN结,而PN结的反向电阻值很大,正向电阻值很小,因此,可用万用表的100 ? R或K R1 ?档进行测试。先将黑表笔接晶体管的某一极,然后将红表笔先后接其余两个极,若两次测得的电阻都很小,则黑表笔接的为NPN型管子基极,如图所示,若测得电阻都很大,则黑表笔所接的是PNP型管子的基极。若两次测得的阻值为一大一小,则黑表笔所接的电极不是三极管的基极,应另接一个电极重新测量,以便确定管子的基极。

传热学实验

《传热学》 实验指导书与报告 工程热物理教研室 传热学实验室编 班级: 姓名: 学号: 华北电力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目录 (一)非稳态(准稳态)法测材料的导热性能实验. . . . . . . . . . . . .2 (二)强迫对流单管管外放热系数测定实验. . . . . . . . . . . . . . . .9 (三)热管换热器实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 附:铜—康铜热电偶温度与毫伏对照表

实验一非稳态(准稳态)法测材料的导热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测量绝热材料(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和比热、掌握其测试原理和方法; 2.掌握使用热电偶测量温差的方法。 二.实验装置(图2和图3) 按上述理论及物理模型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说明如下: (1)试件 试件尺寸为100mm×100mm×δ,共四块,尺寸完全相同,δ=10~16mm。每块试件上下面要平齐,表面要平整。 (2)加热器 采用高电阻康铜箔平面加热器,康铜箔厚度仅为20μm,加上保护箔的绝缘薄膜,总共只有70μm。其电阻值稳定,在0—100℃范围内几乎不变。加热器的面积和试件的端面积相同,也是100㎜×100㎜的正方形。两个加热器的电阻值应尽量相同,相差应在0.1%以内。 (3)绝热层 用导热系数比试件小的材料作绝热层,力求减少热量通过,使试件1。4与绝热层的接触面接近绝热。这样,可假定式(4)中的热量q c等于加热器发出热量的0.5倍。

(4)热电偶 利用热电偶测量试件2两面的温差及试件2、3接触面中心处的温生速率,热电偶由0.1㎜的康铜丝制成。 实验时,将四个试件齐迭放在一起,分别在试件1和2及试件3和4之间放入加热器1和2,试件和加热器要对齐。热电偶的放置如图3,热电偶测温头要放在试件中心部位。放好绝热层后,适当加以压力,以保持各试件之间接触良好。 三.实验原理 本实验是根据第二类边界条件,无限大平板的导热问题来设计的。设平板厚度为2δ,初始温度为t 0,平板两面受恒定的热流密度qc 均匀加热(见图1)。求任何瞬间沿平板厚度方向的温度分布t(x ,τ)。导热微分方程式、初始条件和第二类边界条件如下: ),(x t =??ττ0=τ时, x=0处,

变容二极管频率调制电路实验

实验八 变容二极管频率调制电路实验 1、 实验目的: 1. 了解变容二极管调频器电路原理和测试方法; 2. 了解调频器调制特性及主要性能参数的测量方法; 3. 观察寄生调幅现象,了解其产生原因及消除方法。 2、 预习要求: 1. 复习变容二极管的非线性特性,及变容二极管调频振荡器调制 特性; 2. 复习角度调制的原理和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的组成形式. 3、 实验电路说明: 本实验电路如图8-1所示。 图8-1 本电路由LC正弦波振荡器与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两部分组成。图中晶体三极管组成电容三点式振荡器。C1为基极耦合电容,Q的静态工作点由W1、R1、R2及R4共同决定。L1、C5与C2、C3组成并联谐振回路。调频电路由变容二极管D1及耦合电容C6组成,W2、R6与R7为变容二极管提供静态时的反向直流偏置电压,R5为隔离电阻。C7与高频扼流圈L2给调制信号提供通路,C8起高频滤波作用。 四、实验仪器: 1. 双踪示波器 2. 万用表 3. 频率计 4. 实验箱及频率调制、解调模块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1. 静态调制特性测量 1)接通电源; 2)输入端不接调制信号,将频率计接到TP1端,示波器接至TP2观察波形; 3)调节W1使振荡器起振,且波形不失真,振荡器频率约为5.6MHz 左右;

4)调节W2使TP3处的电压变化(Ud—二极管电压),将对应的频率填入表5-1。 Ud(V) f0(MHz) 表8-1 2. 动态测试: 调节频率调制电路的f0 =6.5MHz,从P1端输入F=2KHz的调制信号Um,,在输出TP1端观察Um与调频波上下频偏的关系(用频率分析仪测量⊿f(MHz)),将对应的频率填入表5-2。 Um(V)00.10.20.30.40.50.60.70.80.9 ⊿f(MHz) 上 ⊿f(MHz) 下 表8-2 6、 实验报告要求: 1. 整理各项实验所得的数据和波形,绘制静态调制特性曲线; 2. 求出调制灵敏度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