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 RIPng基本配置-1

IPv6 RIPng基本配置-1
IPv6 RIPng基本配置-1

IPv6 RIPng基本配置

一、对路由器进行配置

R1>enable

R1#conf t

R1(config)#ipv6 unicast-routing

R1(config)#ipv6 router rip cisco

R1(config-rtr)#split-horizon

R1(config-rtr)#poison-reverse

R1(config-rtr)#exit

R1(config)#int lo 0

R1(config-if)#ipv6 add 2006:1111::1/64

R1(config-if)#ipv6 rip cisco enable

R1(config-if)#exit

R1(config)#int e0/0

R1(config-if)#ipv6 add 2007:12::1/64

R1(config-if)#ipv6 rip cisco enable

R1(config-if)#ipv6 rip cisco default-information originate

R1(config-if)#no shutdown

R1(config-if)#exit

R1(config)#ipv6 route ::/0 lo 0

R2>enable

R2#conf t

R2(config)#ipv6 unicast-routing

R2(config)#ipv6 router rip cisco

R2(config-rtr)#split-horizon

R2(config-rtr)#poison-reverse

R2(config)#int e0/0

R2(config-if)#ipv6 add 2007:12::2/64

R2(config-if)#ipv6 rip cisco enable

R2(config-if)#no shutdown

R2(config-if)#

R2(config)#int e0/1

R2(config-if)#ipv6 add 2007:23::2/64 R2(config-if)#ipv6 rip cisco enable

R2(config-if)#no shutdown

R2(config-if)#exit

R3>enable

R3#conf t

R3(config)#ipv6 unicast-routing

R3(config)#ipv6 router rip cisco

R3(config-rtr)#split-horizon

R3(config-rtr)#poison-reverse

R3(config-rtr)#exit

R3(config)#int e0/0

R3(config-if)#ipv6 add 2007:23::3/64 R3(config-if)#ipv6 rip cisco enable

R3(config-if)#no shutdown

R3(config-if)#exit

R3(config)#int e0/1

R3(config-if)#ipv6 add 2007:34::3/64 R3(config-if)#ipv6 rip cisco enable

R3(config-if)#no shutdown

R3(config-if)#exit

R3(config)#exit

R4>enable

R4#conf t

R4(config)#ipv6 unicast-routing

R4(config)#ipv6 router rip cisco

R4(config-rtr)#split-horizon

R4(config-rtr)#poison-reverse

R4(config-rtr)#exit

R4(config)#int e0/0

R4(config-if)#ipv6 add 2007:34::4/64 R4(config-if)#ipv6 rip cisco enable

R4(config-if)#no shutdown

R4(config-if)#exit

R4(config)#int lo 0

R4(config-if)#ipv6 add 2008:4444::4/64 R4(config-if)#ipv6 rip cisco enable

R4(config-if)#exit

R4(config)#exit

二、查看IP

R1#sh ipv6 int bri

Ethernet0/0 [up/up]

FE80::CE00:8FF:FEF0:0

2007:12::1

Ethernet0/1 [administratively down/down] unassigned

Ethernet0/2 [administratively down/down] unassigned

Ethernet0/3 [administratively down/down] unassigned

Loopback0 [up/up]

FE80::CE00:8FF:FEF0:0

2006:1111::1

R1#

R2#sh ipv6 int bri

Ethernet0/0 [up/up]

FE80::CE01:8FF:FEF0:0

2007:12::2

Ethernet0/1 [up/up]

FE80::CE01:8FF:FEF0:1

2007:23::2

Ethernet0/2 [administratively down/down] unassigned

Ethernet0/3 [administratively down/down] unassigned

R2#

R3#sh ipv6 int bri

Ethernet0/0 [up/up]

FE80::CE02:8FF:FEF0:0

2007:23::3

Ethernet0/1 [up/up]

FE80::CE02:8FF:FEF0:1

2007:34::3

Ethernet0/2 [administratively down/down] unassigned

Ethernet0/3 [administratively down/down]

unassigned

R3#

R4#sh ipv6 int bri

Ethernet0/0 [up/up]

FE80::CE03:8FF:FEF0:0

2007:34::4

Ethernet0/1 [administratively down/down] unassigned

Ethernet0/2 [administratively down/down] unassigned

Ethernet0/3 [administratively down/down] unassigned

Loopback0 [up/up]

FE80::CE03:8FF:FEF0:0

2008:4444::4

三、查看路由表

R1#sh ipv6 route

IPv6 Routing Table - 10 entries

Codes: C - Connected, L - Local, S - Static, R - RIP, B - BGP

U - Per-user Static route

I1 - ISIS L1, I2 - ISIS L2, IA - ISIS interarea, IS - ISIS summary

O - OSPF intra, OI - OSPF inter, OE1 - OSPF ext 1, OE2 - OSPF ext 2

ON1 - OSPF NSSA ext 1, ON2 - OSPF NSSA ext 2

S ::/0 [1/0]

via ::, Loopback0

C 2006:1111::/64 [0/0]

via ::, Loopback0

L 2006:1111::1/128 [0/0]

via ::, Loopback0

C 2007:12::/64 [0/0]

via ::, Ethernet0/0

L 2007:12::1/128 [0/0]

via ::, Ethernet0/0

R 2007:23::/64 [120/2]

via FE80::CE01:8FF:FEF0:0, Ethernet0/0

R 2007:34::/64 [120/3]

via FE80::CE01:8FF:FEF0:0, Ethernet0/0

R 2008:4444::/64 [120/4]

via FE80::CE01:8FF:FEF0:0, Ethernet0/0

L FE80::/10 [0/0]

via ::, Null0

L FF00::/8 [0/0]

via ::, Null0

R1#

R2#sh ipv6 route

IPv6 Routing Table - 10 entries

Codes: C - Connected, L - Local, S - Static, R - RIP, B - BGP

U - Per-user Static route

I1 - ISIS L1, I2 - ISIS L2, IA - ISIS interarea, IS - ISIS summary

O - OSPF intra, OI - OSPF inter, OE1 - OSPF ext 1, OE2 - OSPF ext 2

ON1 - OSPF NSSA ext 1, ON2 - OSPF NSSA ext 2

R ::/0 [120/2]

via FE80::CE00:8FF:FEF0:0, Ethernet0/0

R 2006:1111::/64 [120/2]

via FE80::CE00:8FF:FEF0:0, Ethernet0/0

C 2007:12::/64 [0/0]

via ::, Ethernet0/0

L 2007:12::2/128 [0/0]

via ::, Ethernet0/0

C 2007:23::/64 [0/0]

via ::, Ethernet0/1

L 2007:23::2/128 [0/0]

via ::, Ethernet0/1

R 2007:34::/64 [120/2]

via FE80::CE02:8FF:FEF0:0, Ethernet0/1

R 2008:4444::/64 [120/3]

via FE80::CE02:8FF:FEF0:0, Ethernet0/1

L FE80::/10 [0/0]

via ::, Null0

L FF00::/8 [0/0]

via ::, Null0

R2#

R3#sh ipv6 route

IPv6 Routing Table - 10 entries

Codes: C - Connected, L - Local, S - Static, R - RIP, B - BGP

U - Per-user Static route

I1 - ISIS L1, I2 - ISIS L2, IA - ISIS interarea, IS - ISIS summary

O - OSPF intra, OI - OSPF inter, OE1 - OSPF ext 1, OE2 - OSPF ext 2

ON1 - OSPF NSSA ext 1, ON2 - OSPF NSSA ext 2

R ::/0 [120/3]

via FE80::CE01:8FF:FEF0:1, Ethernet0/0

R 2006:1111::/64 [120/3]

via FE80::CE01:8FF:FEF0:1, Ethernet0/0

R 2007:12::/64 [120/2]

via FE80::CE01:8FF:FEF0:1, Ethernet0/0

C 2007:23::/64 [0/0]

via ::, Ethernet0/0

L 2007:23::3/128 [0/0]

via ::, Ethernet0/0

C 2007:34::/64 [0/0]

via ::, Ethernet0/1

L 2007:34::3/128 [0/0]

via ::, Ethernet0/1

R 2008:4444::/64 [120/2]

via FE80::CE03:8FF:FEF0:0, Ethernet0/1

L FE80::/10 [0/0]

via ::, Null0

L FF00::/8 [0/0]

via ::, Null0

R3#

R4#sh ipv6 route

IPv6 Routing Table - 10 entries

Codes: C - Connected, L - Local, S - Static, R - RIP, B - BGP

U - Per-user Static route

I1 - ISIS L1, I2 - ISIS L2, IA - ISIS interarea, IS - ISIS summary

O - OSPF intra, OI - OSPF inter, OE1 - OSPF ext 1, OE2 - OSPF ext 2

ON1 - OSPF NSSA ext 1, ON2 - OSPF NSSA ext 2

R ::/0 [120/4]

via FE80::CE02:8FF:FEF0:1, Ethernet0/0

R 2006:1111::/64 [120/4]

via FE80::CE02:8FF:FEF0:1, Ethernet0/0

R 2007:12::/64 [120/3]

via FE80::CE02:8FF:FEF0:1, Ethernet0/0

R 2007:23::/64 [120/2]

via FE80::CE02:8FF:FEF0:1, Ethernet0/0

C 2007:34::/64 [0/0]

via ::, Ethernet0/0

L 2007:34::4/128 [0/0]

via ::, Ethernet0/0

C 2008:4444::/64 [0/0]

via ::, Loopback0

L 2008:4444::4/128 [0/0]

via ::, Loopback0

L FE80::/10 [0/0]

via ::, Null0

L FF00::/8 [0/0]

via ::, Null0

R4#

四、测试

R4#ping ipv6 2006:1111::1 source 2008:4444::4

Type escape sequence to abort.

Sending 5, 100-byte ICMP Echos to 2006:1111::1, timeout is 2 seconds: Packet sent with a source address of 2008:4444::4

!!!!!

Success rate is 100 percent (5/5), round-trip min/avg/max = 84/98/124 ms R4#

R2#sh ipv6 protocols

IPv6 Routing Protocol is "connected"

IPv6 Routing Protocol is "static"

IPv6 Routing Protocol is "rip cisco"

Interfaces:

Ethernet0/1

Ethernet0/0

Redistribution:

None

R2#

R2#sh ipv6 rip database

RIP process "cisco", local RIB

2006:1111::/64, metric 2, installed

Ethernet0/0/FE80::CE00:8FF:FEF0:0, expires in 166 secs

2007:12::/64, metric 2

Ethernet0/0/FE80::CE00:8FF:FEF0:0, expires in 166 secs

2007:23::/64, metric 2

Ethernet0/1/FE80::CE02:8FF:FEF0:0, expires in 169 secs

2007:34::/64, metric 2, installed

Ethernet0/1/FE80::CE02:8FF:FEF0:0, expires in 169 secs

2008:4444::/64, metric 3, installed

Ethernet0/1/FE80::CE02:8FF:FEF0:0, expires in 169 secs

::/0, metric 2, installed

Ethernet0/0/FE80::CE00:8FF:FEF0:0, expires in 166 secs

R2#

R2#debug ipv6 rip

RIP Routing Protocol debugging is on

R2#

*Mar 1 01:01:53.863: RIPng: Sending multicast update on Ethernet0/1 for cisco *Mar 1 01:01:53.863: src=FE80::CE01:8FF:FEF0:1

*Mar 1 01:01:53.863: dst=FF02::9 (Ethernet0/1)

*Mar 1 01:01:53.863: sport=521, dport=521, length=132

*Mar 1 01:01:53.863: command=2, version=1, mbz=0, #rte=6

*Mar 1 01:01:53.867: tag=0, metric=1, prefix=2007:12::/64

*Mar 1 01:01:53.867: tag=0, metric=1, prefix=2007:23::/64

*Mar 1 01:01:53.867: tag=0, metric=2, prefix=2006:1111::/64

*Mar 1 01:01:53.867: tag=0, metric=2, prefix=::/0

*Mar 1 01:01:53.867: tag=0, metric=16, prefix=2007:34::/64

*Mar 1 01:01:53.867: tag=0, metric=16, prefix=2008:4444::/64

*Mar 1 01:01:53.871: RIPng: Sending multicast update on Ethernet0/0 for cisco *Mar 1 01:01:53.871: src=FE80::CE01:8FF:FEF0:0

*Mar 1 01:01:53.871: dst=FF02::9 (Ethernet0/0)

*Mar 1 01:01:53.871: sport=521, dport=521, length=132

*Mar 1 01:01:53.871:

SpringMVC配置的基本步骤

Springmvc框架配置步骤 小弟是个新手,有不对的地方请tell me,一起研究探讨。谢谢。 1062140832@https://www.360docs.net/doc/706043752.html, 配置springmvc框架其实不是很难,要现有一个总体的认识,确定要分几步,每一步主要是干什么,不要太盲目。 以为web.xml是项目的入口,所以所有的配置文件,都必须引入到wem.xml中,不然,配置了等于没用。所以,要先从入口入手。 配置web.xml 1、首先引入springmvc-servlet.xml文件 springMVC org.springframework.web.servlet.DispatcherServlet contextConfigLocation /WEB-INF/spring/mvc/springmvc-servlet.xml 1 2、将spring加载到web.xml中 org.springframework.web.context.ContextLoaderListener 3、配置上下文路径 contextConfigLocation /WEB-INF/spring/spring.xml,/WEB-INF/spring/spring-*.xml 说明:如果有很多的关于spring的配置文件,建议分开写,比如事务一个文件(spring-transaction.xml),springmvc-hibernate.xml一个配置文件,这样方便读写。

spring配置文件各个属性详解

spring配置文件各个属性详解 分类:spring 2012-08-09 11:25 9316人阅读评论(2) 收藏举报springaophibernateattributesxhtmlwebsphere 目录(?)[+]一、引用外部属性文件 classpath:mail.properties classpath:jdbc.properties 我们定义了一个PropertyPlaceholderConfigurer类的实例,并将其位置属性设置为我们的属性文件。该类被实现为Bean工厂的后处理器,并将使用定义在文件中的属性来代替所有的占位符(${...}value)。 注意: 而在spring2.5的版本中提供了一种更简便的方式,如: 1. 这样以后要使用属性文件中的资源时,可以使用${属性名}来获得。 二、常用数据源的配置 第一种是:DBCP数据源,(需要加入2个jar文件,在spring中的lib下 jakarta-commons/commons-dbcp.jar和commons-pools.jar)主要配置如下:

配置管理系统

配置管理系统(北大软件 010 - 61137666) 配置管理系统,采用基于构件等先进思想和技术,支持软件全生命周期的资源管理需求,确保软件工作产品的完整性、可追溯性。 配置管理系统支持对软件的配置标识、变更控制、状态纪实、配置审核、产品发布管理等功能,实现核心知识产权的积累和开发成果的复用。 1.1.1 组成结构(北大软件 010 - 61137666) 配置管理系统支持建立和维护三库:开发库、受控库、产品库。 根据企业安全管理策略设定分级控制方式,支持建立多级库,并建立相关控制关系;每级可设置若干个库;配置库可集中部署或分布式部署,即多库可以部署在一台服务器上,也可以部署在单独的多个服务器上。 1. 典型的三库管理,支持独立设置产品库、受控库、开发库,如下图所示。 图表1三库结构 2. 典型的四库管理,支持独立设置部门开发库、部门受控库、所级受控库、所级产品库等,如下图所示。

图表2四级库结构配置管理各库功能描述如下:

以“三库”结构为例,系统覆盖配置管理计划、配置标识、基线建立、入库、产品交付、配置变更、配置审核等环节,其演进及控制关系如下图。 图表3 配置管理工作流程 1.1.2主要特点(北大软件010 - 61137666) 3.独立灵活的多级库配置 支持国军标要求的独立设置产品库、受控库、开发库的要求,满足对配置资源的分级控制要求,支持软件开发库、受控库和产品库三库的独立管理,实现对受控库和产品库的入库、出库、变更控制和版本管理。

系统具有三库无限级联合与分布部署特性,可根据企业管理策略建立多控制级别的配置库,设定每级配置库的数量和上下级库间的控制关系,并支持开发库、受控库和产品库的统一管理。 4.产品生存全过程管理 支持软件配置管理全研发过程的活动和产品控制,即支持“用户严格按照配置管理计划实施配置管理—基于配置库的实际状况客观报告配置状态”的全过程的活动。 5.灵活的流程定制 可根据用户实际情况定制流程及表单。 6.支持线上线下审批方式 支持配置控制表单的网上在线审批(网上流转审批)和网下脱机审批两种工作模式,两种模式可以在同一项目中由配置管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 7.文档管理功能 实现软件文档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创建、审签、归档、发布、打印、作废等,能够按照项目策划的软件文档清单和归档计划实施自动检查,并产生定期报表。 8.丰富的统计查询功能,支持过程的测量和监控 支持相关人员对配置管理状态的查询和追溯。能够为领导层的管理和决策提供准确一致的决策支持信息,包括配置项和基线提交偏差情况、基线状态、一致性关系、产品出入库状况、变更状况、问题追踪、配置记实、配置审核的等重要信息; 9.配置库资源的安全控制 1)系统采用三员管理机制,分权管理系统的用户管理、权限分配、系统操 作日志管理。 2)系统基于角色的授权机制,支持权限最小化的策略; 3)系统可采用多种数据备份机制,提高系统的数据的抗毁性。 10.支持并行开发 系统采用文件共享锁机制实现多人对相同配置资源的并行开发控制。在系统共享文件修改控制机制的基础上,采用三种配置资源锁以实现对并行开发的

springMVC详解以及注解说明

springMVC详解以及注解说明 基于注释(Annotation)的配置有越来越流行的趋势,Spring 2.5 顺应这种趋势,提供了完全基于注释配置Bean、装配Bean 的功能,您可以使用基于注释的Spring IoC 替换原来基于XML 的配置。本文通过实例详细讲述了Spring 2.5 基于注释IoC 功能的使用。 概述 注释配置相对于XML 配置具有很多的优势: ? 它可以充分利用Java 的反射机制获取类结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有效减少配置的工作。如使用JPA 注释配置ORM 映射时,我们就不需要指定PO 的属性名、类型等信息,如果关系表字段和PO 属性名、类型都一致,您甚至无需编写任务属性映射信息——因为这些信息都可以通过Java 反射机制获取。 ? 注释和Java 代码位于一个文件中,而XML 配置采用独立的配置文件,大多数配置信息在程序开发完成后都不会调整,如果配置信息和Java 代码放在一起,有助于增强程序的内聚性。而采用独立的XML 配置文件,程序员在编写一个功能时,往往需要在程序文件和配置文件中不停切换,这种思维上的不连贯会降低开发效率。 因此在很多情况下,注释配置比XML 配置更受欢迎,注释配置有进一步流行的趋势。Spring 2.5 的一大增强就是引入了很多注释类,现在您已经可以使用注释配置完成大部分XML 配置的功能。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向您讲述使用注释进行Bean 定义和依赖注入的内容。 Spring2.5的注释 Spring 2.5 提供了AutowiredAnnotationBeanPostProcessor、CommonAnnotationBeanPostProcessor、PersistenceAnnotationBeanPostProcessor 和RequiredAnnotationBeanPostProcessor这四个主要的关于Annotation 的BeanPostProcessor。 我们可以使用 来方便地、一次性的声明者四个BeanPostProcessor。 1.Autowired... 提供对Spring 特有的Autowired 和Qualifier 注释。

软件配置管理计划

软件配置管理计划示例 计划名国势通多媒体网络传输加速系统软件配置管理计划 项目名国势通多媒体网络传输加速系统软件 项目委托单位代表签名年月日 项目承办单位北京麦秸创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代表签名年月日 1 引言 1.1 目的 本计划的目的在于对所开发的国势通多媒体网络传输加速系统软件规定各种必要的配置管理条款,以保证所交付的国势通多媒体网络传输加速系统软件能够满足项目委托书中规定的各种原则需求,能够满足本项目总体组制定的且经领导小组批准的软件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中规定的各项具体需求。 软件开发单位在开发本项目所属的各子系统(其中包括为本项目研制或选用的各种支持软件)时,都应该执行本计划中的有关规定,但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对本计划作适当的剪裁,以满足特定的配置管理需求。剪裁后的计划必须经总体组批准。 1.2 定义 本计划中用到的一些术语的定义按GB/T 11457 和GB/T 12504。 1.3 参考资料

◆GB/T 11457 软件工程术语 ◆GB 8566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GB 8567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GB/T 12504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GB/T 12505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国势通多媒体网络传输加速系统软件质量保证计划 2 管理 2.1 机构 在本软件系统整个开发期间,必须成立软件配置管理小组负责配置管理工作。软件配置管理小组属项目总体组领导,由总体组代表、软件工程小组代表、项目的专职配置管理人员、项目的专职质量保证人员以及各个子系统软件配置管理人员等方面的人员组成,由总体组代表任组长。各子系统的软件配置管理人员在业务上受软件配置管理小组领导,在行政上受子系统负责人领导。软件配置管理小组和软件配置管理人员必须检查和督促本计划的实施。各子系统的软件配置管理人员有权直接向软件配置管理小组报告子项目的软件配置管理情况。各子系统的软件配置管理人员应该根据对子项目的具体要求,制订必要的规程和规定,以确保完全遵守本计划规定的所有要求。 2.2 任务

多图详解Spring框架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模式

Spring作为现在最优秀的框架之一,已被广泛的使用,51CTO也曾经针对Spring框架中的JDBC应用做过报道。本文将从另外一个视角试图剖析出Spring框架的作者设计Spring框架的骨骼架构的设计理念。 Rod Johson在2002年编著的《Expert one to one J2EE design and development》一书中,对Java EE正统框架臃肿、低效、脱离现实的种种现状提出了质疑,并积极寻求探索革新之道。以此书为指导思想,他编写了interface21框架,这是一个力图冲破Java EE传统开发的困境,从实际需求出发,着眼于轻便、灵巧,易于开发、测试和部署的轻量级开发框架。Spring框架即以interface21框架为基础,经过重新设计,并不断丰富其内涵,于2004年3月24日,发布了1.0正式版。同年他又推出了一部堪称经典的力作《Expert one-to-one J2EE Development without EJB》,该书在Java世界掀起了轩然大波,不断改变着Java开发者程序设计和开发的思考方式。在该书中,作者根据自己多年丰富的实践经验,对EJB 的各种笨重臃肿的结构进行了逐一的分析和否定,并分别以简洁实用的方式替换之。至此一战功成,Rod Johnson 成为一个改变Java世界的大师级人物。 传统J2EE应用的开发效率低,应用服务器厂商对各种技术的支持并没有真正统一,导致J2EE的应用没有真正实现Write Once及Run Anywhere的承诺。Spring作为开源的中间件,独立于各种应用服务器,甚至无须应用服务器的支持,也能提供应用服务器的功能,如声明式事务等。 Spring致力于J2EE应用的各层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仅仅专注于某一层的方案。可以说Spring是企业应用开发的“一站式”选择,并贯穿表现层、业务层及持久层。然而,Spring并不想取代那些已有的框架,而与它们无缝地整合。 Spring简介 Spring是一个开源框架,它由Rod Johnson创建。它是为了解决企业应用开发的复杂性而创建的。Spring 使用基本的JavaBean来完成以前只可能由EJB完成的事情。然而,Spring的用途不仅限于服务器端的开发。从简单性、可测试性和松耦合的角度而言,任何Java应用都可以从Spring中受益。 ◆目的:解决企业应用开发的复杂性 ◆功能:使用基本的JavaBean代替EJB,并提供了更多的企业应用功能 ◆范围:任何Java应用 简单来说,Spring是一个轻量级的控制反转(IoC)和面向切面(AOP)的容器框架。 ◆轻量——从大小与开销两方面而言Spring都是轻量的。完整的Spring框架可以在一个大小只有1MB多的JAR文件里发布。并且 Spring所需的处理开销也是微不足道的。此外,Spring是非侵入式的:典型地,Spring应用中的对象不依赖于Spring的特定类。 ◆控制反转——Spring通过一种称作控制反转(IoC)的技术促进了松耦合。当应用了IoC,一个对象依赖的其它对象会通过被动的方式传递进来,而不是这个对象自己创建或者查找依赖对象。你可以认为IoC与JNDI相反——不是对象从容器中查找依赖,而是容器在对象初始化时不等对象请求就主动将依赖传递给它。 ◆面向切面——Spring提供了面向切面编程的丰富支持,允许通过分离应用的业务逻辑与系统级服务(例如审计(auditing)和事务()管理)进行内聚性的开发。应用对象只实现它们应该做的——完成业务逻辑——仅此而已。它们并不负责(甚至是意识)其它的系统级关注点,例如日志或事务支持。 ◆容器——Spring包含并管理应用对象的配置和生命周期,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一种容器,你可以配置你的每个bean如何被创建——基于一个可配置原型(prototype),你的bean可以创建一个单独的实例或者每次需要时都生成一个新的实例——以及它们是如何相互关联的。然而,Spring不应该被混同于传统的重量级的EJB容器,它们经常是庞大与笨重的,难以使用。 ◆框架——Spring可以将简单的组件配置、组合成为复杂的应用。在Spring中,应用对象被声明式地组合,典型地是在一个XML文件里。Spring也提供了很多基础功能(事务管理、持久化框架集成等等),将

Spring Bean 配置说明

Spring配置文件的根元素,包含一个或多个bean元素。 default-autowire属性:默认的bean自动装配模式。可选5种模式。 no:不使用自动装配。Bean的引用必须通过ref元素定义。 byName:通过属性名字进行自动装配。 byType:如果BeanFactory中正好有一个同属性类型一样的bean,就自动装配这个属性。如果有多于一个这样的bean,就抛出一个致命异常,它指出你可能不能对那个bean使用byType 的自动装配。如果没有匹配的bean,则什么都不会发生,属性不会被设置。如果这是你不想要的情况(什么都不发生),通过设置dependency-check="objects"属性值来指定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抛出错误。 constructor:这个同byType类似,不过是应用于构造函数的参数。如果在BeanFactory中不是恰好有一个bean与构造函数参数相同类型,则一个致命的错误会产生。 autodetect:通过对bean 检查类的内部来选择constructor或byType。如果找到一个缺省的构造函数,那么就会应用byType。 default-dependency-check属性:默认的依赖检查模式。可选四种。 none :不进行依赖检查。没有指定值的bean属性仅仅是没有设值。 Simple:对基本类型和集合(除了合作者外,比如其他的bean,所有东西)进行依赖检查。Object:对合作者进行依赖检查。 all :对合作者,基本类型和集合都进行依赖检查。 default-lazy-init属性:默认延迟加载。True 或False 。 用于告诉Spring容器一个类以及它是如何配置的。 class属性:Java Bean 类名。 id属性:Java Bean在BeanFactory中的唯一标识,代码中通过BeanFactory获取JavaBean 实例时需以此作为索引名称。 name属性:同上,如果给bean增加别名,可以通过name属性指定一个或多个id。singleton属性:指定此Java Bean是否采用单例(Singleton)模式,如果设为“true”,则在BeanFactory作用范围内,只维护此Java Bean的一个实例,代码通过BeanFactory获得此Java Bean实例的引用。反之,如果设为“false”,则通过BeanFactory获取此Java Bean实例时,BeanFactory每次都将创建一个新的实例返回。 abstract属性:设定ApplicationContext是否对bean进行预先的初始化。 parent属性:定义一个模板。 autowire属性:bean自动装配模式。可选5种模式。 no:不使用自动装配。Bean的引用必须通过ref元素定义。 byName:通过属性名字进行自动装配。 byType:如果BeanFactory中正好有一个同属性类型一样的bean,就自动装配这个属性。如果有多于一个这样的bean,就抛出一个致命异常,它指出你可能不能对那个bean使用byType 的自动装配。如果没有匹配的bean,则什么都不会发生,属性不会被设置。如果这是你不

spring MVC配置详解

牧涛 --<-<-<@态度决定一切→_→。。。 ?博客园 ?首页 ?新闻 ?新随笔 ?联系 ?管理 ?订阅 随笔- 171 文章- 3 评论- 79 spring MVC配置详解 现在主流的Web MVC框架除了Struts这个主力外,其次就是Spring MVC了,因此这也是作为一名程序员需要掌握的主流框架,框架选择多了,应对多变的需求和业务时,可实行的方案自然就多了。不过要想灵活运用Spring MVC来应对大多数的Web开发,就必须要掌握它的配置及原理。 一、Spring MVC环境搭建:(Spring 2.5.6 + Hibernate 3.2.0) 1. jar包引入 Spring 2.5.6:spring.jar、spring-webmvc.jar、commons-logging.jar、cglib -nodep-2.1_3.jar Hibernate 3.6.8:hibernate3.jar、hibernate-jpa-2.0-api-1.0.1.Final.jar、a ntlr-2.7.6.jar、commons-collections-3.1、dom4j-1.6.1.jar、javassist-3.12.0.G A.jar、jta-1.1.jar、slf4j-api-1.6.1.jar、slf4j-nop-1.6.4.jar、相应数据库的驱动jar 包 SpringMVC是一个基于DispatcherServlet(分发器)的MVC框架,每一个请求最先访问的都是DispatcherServlet,DispatcherServlet负责转发每一个Request请求给相应的Handler,Handler处理以后再返回相应的视图(View)和模型(Model),返回的视图和模型都可以不指定,即可以只返回Model或只返回View或都不返回。 DispatcherServlet是继承自HttpServlet的,既然SpringMVC是基于DispatcherSe rvlet的,那么我们先来配置一下DispatcherServlet,好让它能够管理我们希望它管理的内容。HttpServlet是在web.xml文件中声明的。 spring org.springframework.web.servlet.DispatcherServlet< /servlet-c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