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文艺流派离线作业答案

西方现代文艺流派离线作业答案
西方现代文艺流派离线作业答案

参考答案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西方现代文艺流派》课程作业答案

一、现代西方文学流派概论

(一)名词解释

1.异化

异化(alienation,转让,疏远化)——任何事物离开自己的本质,走向反面,就叫异化;人自己创造的东西反过来成为压迫人的力量,也叫异化。

异化概念经历一个发展过程——黑格尔论述过精神的异化;费尔巴哈论述过宗教的异化;马克思论述过经济的异化。

而现代主义文学表现的则是现代西方社会的全面异化:人与社会的异化;人与人的异化;人与自我的异化;人与自然的异化;人与语言的异化。

2.原始主义

原始主义是对现代化和理性主义的否弃。

现代化是世俗化过程,也是渎神化过程。人的地位挤掉神的地位,理性排斥想像,科学取代神话,事实和逻辑代替想像和幻想。神话意识的丧失导致信仰危机。

现代主义文学出现了神话的回归和现代神话的再创。还有一些作家提出一种摒弃文明的,返祖的原始主义。

3.反英雄

西方文学有着悠久的歌颂英雄,描写英雄的传统。在西方传统文学观念中,一部没有英雄的作品是不可想象的。英雄是正义、美好、英勇等一系列正面的理想的价值的集中体现。然而,二十世纪两次世界大战摧毁了西方人的英雄观念,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英雄与儒夫等传统的价值观一切都被颠倒了;另一方面,二战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社会的越来越体制化使个人的地位越来越显得不重要,所有这一切都促使人们对那些代表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观的英雄观产生了怀疑,而反而对那些调侃、戏仿、讽刺英雄传统的人物产生了兴趣,于是,“反英雄”应运而生。

(二)问答题

1.现代主义是在怎样的条件下产生的?

现代主义产生的根源非常复杂,大致可以从社会的、思想的和文学自身的三个方面入手来加以考察。

一、社会原因

从社会原因方面来考察,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传统文化解体和转型的产物。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传统文化出现解体倾向。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人与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残酷激烈,文艺复兴以来建立的西方人道主义传统逐渐失落;科学万能、理性至上的观念逐渐被非理性主义思潮所取代;勤奋节俭的传统也被享乐主义的风尚所取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但摧毁了西方近代文明的物质基础,也摧毁了其赖以建立的精神支柱,是西方文明传统的一场浩劫。它迫使西方知识分子对整个西方现代文化和传统进行一场深刻的反思。

二、思想原因

从思想上来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有两种的思潮对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产生了深刻影响。

1.强调非理性的现代哲学为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提供了思想基础。

近代西方哲学的主流是理性哲学,强调人是理性的动物,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由理性支配。但这种理性主义哲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被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一些非理性的哲学思潮开始抬头。它们包括唯意志论、权力意志论和直觉主义。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1789-1860)是唯意志论哲学的创始人,他抛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的思辩传统,力图从非理性方面来寻求新的出路,提出了生存意志论。

另一位德国哲学家尼采进一步发展了叔本华的非理性主义倾向,尼采哲学的意义主要体现为对西方文化的两大支柱——理性主义和基督教的批判。在《悲剧的诞生》一书中,他认为,希腊的悲剧是酒神精神(“醉”)和日神精神(“梦”)两者之间的冲突最后达成的一种和谐统一体。

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1859-1941)倡导的生命哲学是对现代科学主义文化思潮的反拨。在他看来,科学和理性只能把握相对的运动和实在的表皮,不能把握绝对的运动和实在本身,只有通过直觉才能体验和把握到生命存在的“绵廷”,那唯一真正本体性的存在。“生命冲动”既是主观的非理性的心理体验,又是创造万物的宇宙意志。

2.突出无意识的精神分析学为现代主义文学探索人类深层心理提供了学理基础。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创立了精神分析学说,颠覆了西方有关人的心理的传统观点。在他看来,人的活动大多是由人类自身无法控制的无意识支配的。而艺术创作就是“白日梦”。伟大的艺术家和精神病人的唯一区别就是前者能够把人类无法满足的无意识欲望和冲动转化为文字、图像或音符,从而释放心理能量,获得精神上的平衡。

荣格将弗氏的个体无意识理论发展为“集体无意识”理论,认为人类艺术活动的真正动机不仅仅是弗氏所谓的童年“创伤”,还有更深层次的整个人类的“集体无意识”,由这些集体无意识积淀而成的象征性的原型意象或模式,通过神话、童话或其他文学艺术形式表现出来。

上述观点均对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

三、文学自身发展原因

从文学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现代主义文学可以说是西方文学克服自身发展危机的必然

产物。

自文艺复兴以来的近代西方文学发展到19世纪末,已经面临严重的自我发展危机。

1.强调“自我”、突出“情感”的浪漫主义演变为浅薄的滥情主义,诗歌变成了“感情的喷射器”,越来越缺乏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内涵。

2.建立在传统的摹仿论基础上的现实主义文学也面临新的转向。至19世纪末,尽管有不少现实主义作家写出了不少好作品,但强调客观、冷静,不动感情的纯

科学式的自然主义风摩一时。

3.现代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发展改变了世界图景,深化人们对物质、时空、因果关系的看法,尤其是对现实的看法:物质是否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现实是否就是我们感官所感觉的那个样子?感官感觉不到的东西是否是物质?种种问题的提出都促使严肃的、有良知的作家重新思考人类与现实、现实与表述的关系。

正是在上述三方面原因共同作用下,现代主义文学应运而生。

2.现代主义有哪些基本特征?

现代主义文学虽然流派众多,特点各异,但从总体上来说,具有以下几个相似或类似的思想倾向和艺术特征。

一、突出异化意识

异化(alienation,转让,疏远化)——任何事物离开自己的本质,走向反面,就叫异化;

人自己创造的东西反过来成为压迫人的力量,也叫异化。

异化概念经历一个发展过程——黑格尔论述过精神的异化;费尔巴哈论述过宗教的异化;马克思论述过经济的异化。

而现代主义文学表现的则是现代西方社会的全面异化:

1. 人与社会的异化

2.人与人的异化

3.人与自我的异化

4.人与自然的异化

5.人与语言的异化

二、突出荒诞意识

荒诞(absurd)原指音乐上的不和谐音。哲学上指个人与其生存环境的脱节,人既不是世界的主人,也不是社会的牺牲品,他对外部世界无法理解,他的任何行为和喜怒哀乐都对它不起作用。世界只是呈现出冷漠,陌生和面孔。

荒诞意识具体表现为:

1.存在的荒诞或荒缪。

2.人的存在的荒诞。

3.文学作品中情节荒诞,人物形象荒诞和语言荒诞。

三、提倡原始主义

原始主义是对现代化和理性主义的否弃。

现代化是世俗化过程,也是渎神化过程。人的地位挤掉神的地位,理性排斥想像,科学取代神话,事实和逻辑代替想像和幻想。神话意识的丧失导致信仰危机。现代主义文学出现了神话的回归和现代神话的再创。还有一些作家提出一种摒弃文明的,返祖的原始主义。

四、强调实验性

现代主义作家大都热衷于各式各样的实验。大体包括两方面:

1.文体实验。打破传统文体,出现反小说、反诗歌、反戏剧等。

语言实验。取消词语的语义性;强调视觉形象和语义的互补(图像诗);词语的音乐性和语义的互补等。

二、象征主义文学

(一)名词解释

1、象征主义

作为一种创作美学,象征主义古已有之,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一道,是文学史上具有原型意义的三种基本创作美学。始于柏拉图,他不统一的物质世界分为二元的现象世界和本体世界,现象世界是本体世界的模本。

欧美现代主义文学中最早出现的一个流派。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然后波及欧洲其他国家,至20世纪20年代,有了进一步发展,成为国际性文学流派。反对肤浅的抒情和直露的说教,主张情与理的统一,通过象征、暗示、意象、隐喻、自由联想和语言的音乐性去表现理念世界的美和无限性,曲折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复杂微妙的情绪、感受。

2、象征

象征(Symbol),在古希腊是指“拼凑”、“类比”。最早指一块书板的两个半块,互相各取半块,作为信物。逐渐用来指那些参加神秘活动的人借以互相秘密认识的一种标志、秘语或仪式。

象征就是指甲事物与乙事物有着重要的密切的关系,甲事物代表、暗示着乙事物。在象征活动中,象征是用小事物来暗示、代表一个远远超出其自身涵义的大事物,如十字架-基督,用具体的人的感觉可以感知的物象来暗指某种抽象的不能感知的人类情感或观念,如狼-贪婪。

神话世界就是象征的世界,又因为神话是文学之母,所以文学与象征不可分离。

3、客观对应物

客观对应物与非个性化手法相关。T.S.艾略特指出,“诗不是放纵情感,而是逃避情感,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运用非个人化手法就得将情感客观化,为情感找到“客观对应物”或“客观关联物”。即与其对应的特定的事物、情景或事件的组合。在主体与客体之间形成同构的关系。客观对应物的作用就是为了间接地暗示和引发情感。这是一种象征主义的理论。

(二)问答题

1、试述象征主义的主要艺术特征。

答:A..主体性的恢复和超越

象征主义反对自然主义和写实主义,主张重新回到内心世界;摒弃对现实世界的模仿,强调想像力。同时又反对主观感情的直接宣泄,强调通过“客观对应物”,将主观世界客观化,象征化。

B.强调暗示和联想

象征主义向指称性语言发起挑战,用隐喻、象征、暗示等手段改造诗歌语言,从而大大发展和强化了诗歌语言的多义复义性和立体性,造成朦胧、神秘的效果。

C.强调通感和联觉

象征主义主张打乱一切感觉的界限,沟通不同感官,幻化出前所未有的境界。西方象征主义诗歌中,法国青年诗人兰波在《元音》一诗中首先对联觉作了发挥,为法语的五个元音加上了色彩。波德莱尔在《契合》一诗中,强调了三方面的“契合”或“应和”:人的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感应契合、人的各种感官的契合、心灵与感官的契合同时发生。其中讲到的第二种契合就是联觉或通感即“芳香、色彩、声音”的“互相应和”。

2、简述《荒原》的艺术特征。

A.运用“非个人化”的手法写作。T.S.艾略特反对浪漫主义诗人将诗歌作为“情感的喷射器”,针对其浅薄的个人主义的表现论,艾略特提出,诗人没有什么个性可以表现,也没有什么感情可以表现。诗人只是一个特殊的工具。从极端的意义上说,没有诗人,只有诗歌。诗歌是有史以来一切诗歌的有机的整体。而诗人只不过是这个有机整体中的一个原素、一个分子。当诗人自以为他在表达个人感情的时候,实际上他不过是在履行他的工具职能,使种种印象和经验在这个工具里用种种特别的意想不到的方式结合起来。但下乘的诗人理解不了这一点,以为诗纯粹是“个人的”;只有上乘的诗人才能深刻地领会到这个真理——“诗不是放纵情感,而是逃避情感,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

B.运用非个人化手法就得将情感客观化,为情感找到“客观对应物”或“客观关联物”。即与其对应的特定的事物、情景或事件的组合。在主体与客体之间形成同构的关系。。客观对应物的作用就是为了间接地暗示和引发情感。这是一种象征主义的理论。在《荒原》一四个具有深刻象征性的意象。水——双重性意象,象征以性本能为代表的人类各种欲望,生命之水与死亡之水;火——也是双重性意象,既象征情欲和性感,又象征地狱中的净火。渔王——繁殖神,性无能的象征;骑士——现代人的象征。通过这些意象暗示和引发特定的情感,表现作家对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文明的反思。

C.镶嵌式结构。《荒原》把神话材料、历史典故、文学典故、现实生活片断精心拼结在一起,全诗用了7种语言,50多条注释,通过不同语言、文本之间形成诗的张力。其目的在于唤醒传统,暗示主题。

三、表现主义

(一)名词解释

1、异化

任何事物离开自己的本质,走向反面,就叫异化;人自己创造的东西反过来成为压迫人

的力量,也叫异化。

异化概念经历一个发展过程——黑格尔论述过精神的异化;费尔巴哈论述过宗教的异化;马克思论述过经济的异化。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表现的是现代西方社会的全面异化:人与社会的异化;人与人的异化;人与自我的异化;人与自然的异化;人与语言的异化。

2、荒诞

荒诞(absurd)原指音乐上的不和谐音。哲学上指个人与其生存环境的脱节,人既不是世界的主人,也不是社会的牺牲品,他对外部世界无法理解,他的任何行为和喜怒哀乐都对它不起作用。世界只是呈现出冷漠,陌生和面孔。

荒诞意识具体表现为:

1.存在的荒诞或荒缪。宇宙不具有任何目的论或决定论上的意义,只是偶然的存在。

2.人的存在的荒诞。人来到世上也不具有任何先天的目的或意义。生命只是一种偶然现象。

3.文学作品中情节荒诞,人物形象荒诞和语言荒诞。最突出地体现在卡夫卡、萨特、加缪、尤奈斯库、贝克特等人的创作中。

(二)问答题

1、什么是表现主义?

欧洲的现代主义文学是以表现主义为开端的。表现主义打响了反主流文学的第一炮。表现主义首先从绘画开始,随后波及音乐、戏剧、诗歌、小说等领域。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成为表现主义中心,掀起一个颇有声势的文艺运动,到20年代,影响遍及奥、俄、美、北欧诸国。就文学领域来说,成就最大的是小说和戏剧。

表现主义一词,从字源上看,“表现”原文为EXPRESS,PRESS意为挤压,EX 意为外在化,内在的东西经挤压而外在化,这是一种完全现代的感觉。

表现主义反对印象主义和自然主义。主张:突破人的外在行为表现灵魂世界;突破事物表相而表现内在实质;突破对短暂现实的或感受的抒写而表现永恒真理或理念。

从文学上来看,表现主义有这样一些特征:

1.抽象的人物。没有姓名,没有血肉,不具体,具有将人物符号化的倾向(男人、女人、父亲、儿子、群众、个人等)。

2.强调写内心活动,直觉和梦幻,采用内心独白、梦景、假面具等手段来表现人特的思想感情。

3.离奇的情节和奇特的语言。情节突兀,前后缺乏联系,没有逻辑,不合常情,生与死,人与兽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在语言上,把诗的语言和散文的语言交织在一起,创造一种不连贯的,简练的、电报式的语言。

表现主义的主要代表作家有:

[瑞典]斯特林堡(1849-1912),代表作《鬼魂奏鸣曲》

[德国]盖奥尔格(1878-1945),代表作《从清晨到午夜》

[德国]恩斯特。托勒(1893-1939),代表作《群众与人》

[捷克]恰贝克,代表作《万能机器人》

[美国]尤金。奥尼尔(1888-1953),代表作《榆树下的欲望》

[奥地利]卡夫卡(1883-1924),代表作《城堡》

2、《变形记》如何体现卡夫卡小说的典型风格?

(要点)

A、恶梦般的故事内容和法律;

B、科学般清晰准确和正式的语调;

C.细节的真实性和总体的荒诞性;

D.现实世界与虚构世界的相互转化。

四、意识流小说

(一)名词解释

1、意识流

意识流这一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首先提出。詹姆斯认为,人类的思维活动是一股斩不断切不开的“流”(stream),而不是片断的衔接。他还认为,这种意识流往往具有变化多端和错综复杂的特点。

“心理时间”(psychical time),这是法国哲学家柏格森提出的。柏格森从他的生命哲学出发,提出“绵延”这个概念,认为“真实存在于意识不可分割的波动之

中”;“时间的延续不是一个瞬间代替另外一个瞬间,而是过去不断地前进,吞噬着未来,并在前进中不断地充实自己”。柏格森认为,我们越是进入意识的深处,“心理时间”的概念就越适用。

上述意识流的概念被一些现代西方作家所运用,形成意识流文学。

2、“心理时间”

“心理时间”(psychical time),这是法国哲学家柏格森提出的。柏格森从他的生命哲学出发,提出“绵延”这个概念,认为“真实存在于意识不可分割的波动之中”;“时间的延续不是一个瞬间代替另外一个瞬间,而是过去不断地前进,吞噬着未来,并在前进中不断地充实自己”。“心理时间”与“物理时间”(physical time)不同。“物理时间”是用空间的概念来认识时间,即把时间看作各个时刻依次延伸的,表现宽度的数量概念。而“心理时间”则是各个时刻相互渗透、表示强度的质量概念。柏格森认为,我们越是进入意识的深处,“心理时间”的概念就越适用。

3、“全知型叙述者”

这是叙事学的一个概念。全知型叙述者是一种全视角叙述手法。传统的小说如巴尔扎克式的现实主义小说往往采用这种叙述手法。全知型的叙述者不但对他笔下人物生活中的一切细节了如指掌,而且洞悉他/她内心的一切奥秘。而现代主义小说如意识流小说则摒弃了这种叙述手法,代之以非全知型的叙述手法,叙述的视角只限于主人公能够感知的范围内。

(二)问答题

1、请结合《尤利西斯》分析其中的“反英雄”形象。

布鲁姆——犹太广告经人(对应尤利西斯),穷困潦倒,懦弱无能,庸俗猥琐,似乎患有精神分裂症。儿子早夭,自身丧失性功能,盼望有个养子。妻子毛莉有外遇,也不敢过问。布鲁姆融正常人与非理性人于一身,体现了爱尔兰民族的国民性:仁慈而又狎琐,怯懦而又宽厚,空虚而又动摇。布鲁姆形象的出现标志着20世纪文学中“反英雄”的诞生,反映了现代小说关于人的观念的彻底改变。莫莉——布鲁姆之妻(对应佩涅洛佩),耽于肉欲,整天神志昏迷,完全被动物性本能所支配。

斯蒂芬?达德路斯——青年艺术家(对应尤利西斯之子,特勒马科斯),孤独无靠,精神苦闷,因自幼有“恋母情结”而对亡父有内疚之感,一直寻找着精神上的父亲。

全书围绕上述三个人物混乱的意识流展开,表现了一个无聊、平庸、病态的都柏林小市民世界。布鲁姆把斯蒂芬想像成儿子,斯蒂芬找到了精神上的父亲,毛莉在朦胧中得到了母性和男色的双重满足,构成了庸人主义,虚无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三结合。

2、简述意识流小说的主要手法。

自由联想(asocciation of idear)——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跳跃性,叙述手法显得突兀多变。

英国意识流小说家维吉尼亚?沃尔夫的《墙上的斑点》,整个叙述手法就是用自由联想的手法写成的。作家“力图按照那无数的印象原子坠入人们头脑本来次序去记录它们”,“尽量不掺杂外来的异物。”(插入图片:维吉尼亚?沃尔夫像)

2.时空错乱(synchronize)——打破传统小说以线性时间为序的结构,而采用过去、未来和现在彼此颠倒、互相渗透的写法。这实际上是应用了柏格森的心理时间的理论。

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中对达德路斯上课时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中对白痴班吉的混乱意识的描写都采用了这种手法。

3.内心独白(interior monologue)——类似弗洛伊德治疗精神病人的“自由谈话”法,让人物通过独白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来,不受作家的干扰,使人物内心活动得到自然的无意识的流露,这样一来,传统小说全知型的作家就退出了小说。

乔伊斯在《尤利西斯》中给女主角莫莉安排了一段长达四十多页的独白,表现其临睡前睡意朦胧、意识混乱的状态,是典型的内心独白意识流。

……一刻钟以后在这个早得很的时刻中国人该起身梳理他们的发辫了很快修女们又该打起早祷的钟声来了她们倒不会有人打扰她们的睡眠除了一两个晚间还做祷告的古怪牧师以外隔壁那个闹钟鸡一叫就会大闹起来试试看我还睡不睡得着一二三四五他们创造出来的像星星一样的花朵龙巴街上的糊墙纸要好看得多他给我的裙子也是那个样儿的……

这段文字总长有四十多页,只分段落,没有标点符号,企图表现出女主人公睡意朦胧的情态。

五、迷惘的一代

(一)名词解释

1、迷惘的一代

“迷惘的一代”这个名称是20年代旅居法国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特露特.斯坦因提出的。

斯坦因曾对海明威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后来海明威将这句话写在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的扉页上。

”迷惘的一代”是个松散的文学团体,并没有共同的纲领和组织。但他们无论上思想上和艺术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1. 相似的参战经历和厌战,反战情绪。

2. 迷惘的情绪。包括包括两个方面:

A、失落。他们在战争中失落了青春年华,也失落了理想。感到自己上当受骗。从小接受的一套传统的道德、宗教和伦理标准动摇了。

B、迷路。感到无路可走。用海明威作品中一个人物的话来说,“所有的战争都已结束。所有的信仰都被动摇。”他们被战争逐出了生活的常规,不能适应正常的日常生活。于是沉溺于无所事事的状态。过着一种波西米亚式的流浪生活,酗酒,赌博,谈恋爱,寻找刺激,希望以此摆脱精神上的苦闷。

3. 思考战争与社会和人生的关系,特别是思考和关心战后青年一代的命运。着力描写被战争逐出生活常规的人们的痛苦和追求。

4. 艺术上力图冲破传统,追求艺术创新,广泛使用象征、意识流等现代派手法。

2、冰山理论

“冰山理论”是美国作家海明威提出的理论。海明威曾说,“我总是企图按照冰山原则写作。冰山的八分之七在水面下,只有八分之一露出在水面上。你知道的

东西可以隐而不露,这样只会加固你的冰山。”所谓冰山原则,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并把作者自身的感觉和思想最大限度地隐藏在形象中,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思想深沉却隐而不晦,从而将文学的可感性与可思性巧妙地结合起来。

(二)问答题

1、《老人与海》如何体现海明威小说的“冰山风格”?

海明威曾说,“我总是企图按照冰山原则写作。冰山的八分之七在水面下,只有八分之一露出在水面上。你知道的东西可以隐而不露,这样只会加固你的冰山。”所谓冰山原则,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并把作者自身的感觉和思想最大限度地隐藏在形象中,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思想深沉却隐而不晦,从而将文学的可感性与可思性巧妙地结合起来。小说体现了典型的海明威式叙述风格。

整部小说叙述风格简单,新鲜,干净。小说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大海象征变幻无常的社会生活,马林鱼象征人生的理想,鲨鱼象征无法摆脱的悲剧命运,狮子则象征勇气和力量等。整部小说表现的是作家一生生活经历的总结:人生是一场竞赛。在这场竞赛中,你可能会输掉,但你在精神上仍可保持一种风度——“压力下的风度”。老人虽然没有捕到鱼,但他依然是人生竞赛中的强者,硬汉子。

六、存在主义文学

(一)名词解释

1、境遇剧

境遇剧:萨特创作的存在主义戏剧区别于传统的戏剧,其最大特点在于“境遇”二字。

?这些戏剧不是按照传统戏剧的原则处理人物和环境的关系,而是让环境支配人物,给人物提供一定的环境,让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选择自己的行动,体现自己的本质,表现自己的性格和命运。就是说,要在戏剧舞台上展现人物的境遇,以及在特定的境遇中,剧中人所进行“自由选择”。因此,萨特把自己的戏剧称为“境遇剧”。其中著名的有《苍蝇》、《毕恭毕敬的妓女》、《死无葬身之地》等。

2、荒诞

荒诞(absurd)原指音乐上的不和谐音。哲学上指个人与其生存环境的脱节,人既不是世界的主人,也不是社会的牺牲品,他对外部世界无法理解,他的任何行为和喜怒哀乐都对它不起作用。世界只是呈现出冷漠,陌生和面孔。荒诞意识具体表现为:

1).存在的荒诞或荒缪。宇宙不具有任何目的论或决定论上的意义,只是偶然的存在。

2).人的存在的荒诞。人来到世上也不具有任何先天的目的或意义。生命只是一种偶然现象。

3).文学作品中情节荒诞,人物形象荒诞和语言荒诞。最突出地体现在卡夫卡、萨特、加缪、尤奈斯库、贝克特等人的创作中。

3、自由选择

虽然世界是混乱的,荒诞的,人生下来也是虚无的,荒谬的,但是既然人的本质、

本性不是命定的、先天的,而是人存在以后才获得的,因此人可以设想,选择和决定自己的本质、行为,摆脱世界加之于人的荒谬和黑暗;而这种选择有绝对自由,无需接受任何关于人的普遍性及社会道德准则之类的束缚。这里所谓的“绝对自由”,指的是人在面临各种可能性中进行选择的自主权。萨特说,人的存在就是人的一系列的选择活动,人的本质不在这些活动之外,而是在这些活动之中,“人就照自己的意志而造成他自身”,人每分种都在创造自身,创造自我的本质。“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懦夫使自己懦弱,英雄把自己变成英雄。”

(二)问答题

1、《局外人》如何体现荒诞意识?

《局外人》通过一个名叫默尔索的小职员的命运,强调了存在主义关于世界的存在和人的存在荒谬的思想。

默尔索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单身汉,他对亲情、爱情、友情、法律、宗教等进行了全面的反叛。对他来说,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似乎全是偶然的,荒谬的,与自己无关的,甚至生命本身也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小说以第一人称写了他对待母亲之死的冷淡,对爱情和婚姻的无所谓态度。最后为了朋友糊里糊涂地卷入一场斗殴,糊里糊涂地杀了人,又糊里糊涂地被判了死刑。整个小说为加谬关于存在的荒诞性的思想作了注脚。

七、黑色幽默

(一)名词解释

1、黑色幽默

1939年法国超现实主义作家布勒东率先发表名为《黑色幽默文选》的作品,但没有得到广泛的重视。

1965年,美国作家弗里德曼(Bruce Jay Friedman)编辑了名为《黑色的幽默》(black humor )的短篇小说集,收入十二位作家的作品,该派名称由此流传开来。

黑色幽默又被称为“绞刑架下的幽默”,也可意译为“大难临头的幽默”。此外,它还被称为“病态幽默”、“黑色喜剧”、“绝望喜剧”等。“黑色”含有绝望、痛苦、恐怖和残酷的意思。

黑色幽默与正常的幽默有不少相似之处,但更有一种本质上的区别:两者都对生活保持一种距离感,置身度外地看待自己和环境以及他人的关系。但正常的幽默的思想基础是乐观主义的,人们相信善最终能战胜恶,引发轻松、欢快、明朗的笑;黑色幽默的思想基础却是悲观主义的,既然面对的是死亡、是荒诞,那只能痛极而笑,化痛为笑,只能不以为然地拿痛苦开玩笑,以喜剧的方式去表现悲剧的内涵,从而酿就了苦涩阴郁的笑。

黑色幽默作为一种美学形式,属于喜剧范畴,但又是一种带有悲剧色彩的变态的喜剧。

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它是一种用喜剧形式来表达悲剧内容的文学形式。“黑色”指可怕而又滑稽的客观现实;“幽默”指有自由意志的个性对这种现实所采取的嘲讽态度。“黑色幽默”是一种把痛苦和欢笑、荒谬的事实与平静不相称的反应、残忍和柔情并列在一起的喜剧,也称“黑色喜剧”、“绝望的喜剧”。

2、反英雄

西方文学有着悠久的歌颂英雄,描写英雄的传统。在西方传统文学观念中,一部

没有英雄的作品是不可想象的。英雄是正义、美好、英勇等一系列正面的理想的价值的集中体现。然而,二十世纪两次世界大战摧毁了西方人的英雄观念,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英雄与儒夫等传统的价值观一切都被颠倒了;另一方面,二战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社会的越来越体制化使个人的地位越来越显得不重要,所有这一切都促使人们对那些代表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观的英雄观产生了怀疑,而反而对那些调侃、戏仿、讽刺英雄传统的人物产生了兴趣,于是,“反英雄”应运而生。

3、“第二十二条军规”

出自美国黑色幽默作家约瑟夫?海勒的同名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军规”一词,英语为catch ,此词作为动词意为“捕捉”或“陷入”;作为名词,意为“圈套”或“陷阱”。小说通过一片喧闹、粗野、疯狂、杂乱的氛围,以不露神色的冷峻、幽默和漫画式的嘲讽,揭示出一个严肃的主题:在美国的现实世界里,到处都有“第二十二条军规”,到处都存在着让人啼笑皆非的专横和残暴,以及捉弄人、折磨人,使人无法摆脱的荒谬。“第二十二条军规”作为无法逃避的恶毒逻辑规则的代名词,已进入美国人的日常用语,被人们广泛加以应用。哪里存在着蛮不讲理的残暴和专横,哪里存在着捉弄人摧残人的官僚化网络,它就有一个恰当的名字——“第二十二条军规”。

(二)问答题

1、简述黑色幽默的小说特征。

1)黑色幽默素有“荒诞小说”之称,也是采用荒诞的形式去表现荒诞的内容。黑色幽默小说家突出描写人物周围世界的荒谬和社会对个人的压迫,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表现环境和个人(即“自我”)之间的互不协调,并把这种互不协调的现象加以放大,扭曲,变成畸形,使它们显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同时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闷。

2)黑色幽默作家抛弃了传统小说的叙事原则,打破一般语法规则,采用夸张、悖论、

反讽的手法和克制性冷漠的叙述进行创作。场景奇异超常、情节散乱怪诞、人物滑稽可笑、语言睿智尖刻。以喜写悲,成就蜚然。如托马斯?品钦的小说《伊色谋到了一个鼻子的差事》中对越战中受伤的士兵时是这样描写的:

他们蹒跚的跛行可能意味着在一只腿上布满了伤疤的结缔组织构成的锦缎和浮雕——有多少女人曾经看见了锦缎和浮雕,然而又躲开了?——他们很想把咽喉上的疤痕像华丽而俗气的战争勋章一样谦逊地隐藏起来,他们的舌头从面颊上的一个洞里伸了出来,由于这张额外的嘴巴,他们将永远不能再讲什么秘密的悄悄话。

2、试以《第二十二条军规》为例说明,什么是“反英雄”?

二十世纪两次世界大战摧毁了西方人的英雄观念,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英雄与儒夫等传统的价值观一切都被颠倒了;二战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社会的越来越体制化使个人的地位越来越显得不重要,所有这一切都促使人们对那些代表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观的英雄观产生了怀疑,而反而对那些调侃、戏仿、讽刺英雄传统的人物产生了兴趣,于是,“反英雄”应运而生。

《第二十二条军规》主人公尤索林(一译约塞连)是上尉投弹手,他厌恶战争,求生成为他生活的最高目的。为了逃避战斗,他多次装病住院。为了保全生命,

偷偷往飞行员食物中掺入肥皂水,造成集体腹泄,取消了飞行;深夜溜进作战室偷改轰炸线,从而飞临没有防空系统的安全区;升空后又说飞机出“故障”,要求返航,飞临目标后,他根本不管命中与否,在俯冲投弹的一瞬间,已经做好了向上飞逃的准备。他的衣服沾染了负伤同伴的鲜血后,他发誓不再穿衣服,每天只穿着大头皮鞋、一丝不挂地"像白色的幽灵"一样在军营中游荡,甚至在列队集合时也是如此。有一次,他因歪打正着地击中了一个目标,上司授予他奖章时竟无处戴挂。

在荒诞的世界上,善恶颠倒,美丑易位,英雄就是小人,精英就是渣滓。以卡思卡特上校为代表的上层官司僚,打着为祖国而战的旗号,为了自己的升迁,根本不顾部下的死话,一再提高飞行架次,增加了飞行危险。尤索林清醒地看穿了这一切,与同伴们麻木不仁地丧失了求生本能相比,他才更像一名正常人。难怪大队军医说:现在神志正常的人可能就只剩下尤索林那个狗娘养的疯子了。最后他拒绝回国做战争宣传,开小差逃到中立国瑞士,他说:“我不是要逃避责任,而是要承担责任。”从这个角度看,尤索林的求生有其合理性,他也是反英雄意义上的英雄。

八、荒诞派戏剧

(一)名词解释

1、荒诞

荒诞(absurd)原指音乐上的不和谐音。哲学上指个人与其生存环境的脱节,人既不是世界的主人,也不是社会的牺牲品,他对外部世界无法理解,他的任何行为和喜怒哀乐都对它不起作用。世界只是呈现出冷漠,陌生和面孔。

荒诞意识具体表现为:

1).存在的荒诞或荒缪。宇宙不具有任何目的论或决定论上的意义,只是偶然的存在。

2).人的存在的荒诞。人来到世上也不具有任何先天的目的或意义。生命只是一种偶然现象。

3).文学作品中情节荒诞,人物形象荒诞和语言荒诞。最突出地体现在卡夫卡、萨特、加缪、尤奈斯库、贝克特等人的创作中。

2、反戏剧

反戏剧即荒诞剧。20世纪五十年代出现于法国。其先导是马戏场和民间集市的大众戏剧,如杂技、魔术、笑剧、闹剧等艺术,并明显受到超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和卡夫卡小说的影响。但对它影响最大的则是存在主义哲学关于人生荒诞的思想,这是它的理论根据。

从字源上看,荒诞(absurd)一词,由拉丁文surdus(耳聋)一词演变而来,在音乐中用来指不和谐音,在哲学上指个人与其生存环境脱节。在这个概念中,人既不是世界的主人,也不是社会的牺牲品;他对外部世界无法理解,他的任何行为和喜怒哀乐的感情都对它不起作用;世界只是呈现出冷漠、陌生的面孔。

“荒诞派”这个名称来自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加谬的哲学随笔《西西弗斯的神话》,该文认为人类的境遇从本质上来说是荒诞的。

1950年,法国作家尤金?尤奈斯库的剧本《秃头歌女》第一次演出,标志着荒诞派戏剧的诞生。

1953年,法国另一作家萨缪尔?贝克特的剧本《等待戈多》上演,获巨大成功。

此后不断有此类戏剧上演。

1960年英国戏剧评论家马丁?艾斯林写了《荒诞派戏剧》一书,对之作了专门的研究,全面分析了此类戏剧的思想特征和艺术特征,正式把它们命名为荒诞派戏剧。此后,荒诞派戏剧就在西方的舞台和文学评论界传播开来。

(二)问答题

1、《等待戈多》如何体现“荒诞”意识?

1) 思想上,它认为世界和人生都是荒诞的,人与社会的关系也是荒诞的。人生下来有着种种期望、理想、追求,但这个世界却不能满足人们的愿望,一切传统的人生价值、尊严、荣誉、道德、礼貌等,都土崩瓦解了。如果按传统原则和标准行事,就会碰得头破血流。这个特征反映了战后西方社会普遍的思想危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的严重脱节。人们对充满灾难的世界无法理解,感到一片混乱。

2)艺术上,采取荒诞的、混乱的艺术形式。采用了一套与传统戏剧截然不同的荒诞手法:

A.打破了以情节和对白为基础的戏剧传统。荒诞派戏剧一般没有故事情节,更谈不上戏剧结构和戏剧冲突。

C.常常带有梦幻和恶梦的性质。大量使用象征手法。剧中出现盲、哑、聋的形象,象征人与世界、人与人无法沟通。

D.在荒诞派作家看来,既然世界和人的存在都是荒诞的,没有意义,那么作为人们之间交往的工具的——语言本身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这类戏没有连贯的语言,更无发人沉思的隽语和机智的对话。它的对白常常是枯燥无味的陈词滥调,不断重复的唠叨絮语,思维混乱、语无伦次、不合语法的句子。

2、论述荒诞派戏剧的艺术特征

荒诞派戏剧又称“反戏剧”或“反传统戏剧派”。其先导是马戏场和民间集市的大众戏剧,如杂技、魔术、笑剧、闹剧等艺术,并明显受到超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和卡夫卡小说的影响。但对它影响最大的则是存在主义哲学关于人生荒诞的思想。在这个概念中,人既不是世界的主人,也不是社会的牺牲品;他对外部世界无法理解,他的任何行为和喜怒哀乐的感情都对它不起作用;世界只是呈现出冷漠、陌生的面孔。它既没有意图,也没有目的,无所谓友好或不友好。

尤奈斯库说,“人生是荒诞的,认真严肃地对待它则显得荒谬可笑。”因此主张以荒诞的形式来表现荒诞的内容,反映荒诞的世界和人生。为此,荒诞派作家采用了一套与传统戏剧截然不同的荒诞手法。荒诞派戏剧一般没有故事情节,更谈不上戏剧结构和戏剧冲突。舞台形象稀奇古怪,支离破碎,没有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戏中人物大多是干瘪、枯萎的木偶式角色。在荒诞派作家看来,既然世界的存在和人的存在都是荒诞的,那么作为人们之间交往的工具的语言本身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这类戏没有连贯的语言,更无发人沉思的隽语和机智的对话。它的对白常常是枯燥无味的陈词滥调,不断重复的唠叨絮语,思维混乱、语无伦次、不合语法的句子。不少剧中出现盲人、哑巴、聋子的形象,象征人与世界、人与人无法沟通。

九、新小说

(一)名词解释

1、客观对应物

客观对应物与非个性化手法相关。T。S。艾略特指出,“诗不是放纵情感,而是逃避情感,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运用非个人化手法就得将情感客观化,为情感找到“客观对应物”或“客观关联物”。即与其对应的特定的事物、情景或事件的组合。在主体与客体之间形成同构的关系。客观对应物的作用就是为了间接地暗示和引发情感。这是一种象征主义的理论。

2、写物主义

这是新小说派主要的理论主张。新小说理论家罗伯-格里耶从现代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出发,认为物我关系是一种距离关系,两者之间的性质不同,也无相辅相成的内在联系。因此,他反对巴尔扎克以人化的方式写物。他主张:1、站在物件之外写物;2、描写事物的平面;3、记录物我距离而非物我分离;4、摈弃人化的语言,引入几何学的描写。写物理论是新小说派失误最多的理论之一,也是极具原创性、开放性和影响力的理论之一。写物主义强调对自然景物和环境实物的描写,而且这种描写既琐碎又繁复。因为,在新小说派作家看来,现实生活既然只是一个“物的世界”,要使作品具有真实性,就必然把对物的描写提到极其重要的位置。而且还必然“毅然决然地站在物之外,站在它的对面”去描写物,而不带任何主观的色彩,不含有任何描写目的,只要表现出“物在那里”就算完成了艺术的使命。只有这样,才能描绘出一个“更实体、更直观的世界”。如罗伯—格里耶的小说《咖啡壶》,整个小说就像一幅静物画,它要表现的是物与物之间的互相映射关系,而没有人的介入。

(二)问答题

1、结合《橡皮》,简述其表现的新小说的艺术特征。

《橡皮》典型地反映了新小说的艺术艺术特征。

1)情节错位与深度模式的消失

小说采用了侦探小说式的题材,而展现的是新小说的写作手法和艺术技巧。《橡皮》写一个政治经济学教授丹尼尔?杜邦遭到暗杀的那一天所发生的事,情节并不复杂。小说有一连串情节的错位:杜邦已死——杜邦未死;枪杀罪犯——错杀杜邦;杜邦真死——杜邦未死。

更为重要的是,传统侦探小说的深度模式消失了。小说虽然以侦破案情为主,却用了大量篇幅写瓦拉斯在城内迷宫般的街道上下意识地到处闲逛,但总是走到杜邦前妻开设的文具店前。他多次以买橡皮为由进入文具店。每次都要描述一番他所需要的橡皮的特点和样式。至于案件的处理结果如何,案件背后隐藏什么样的社会问题等等传统侦探小说要考虑的问题,在这部小说中都被抹擦掉了。事件和人物自己呈现着自己,作者无权也无能力挖掘出其隐秘的含义。每个读者可以凭借自己的体验和想像力来填补被“橡皮”擦掉的空白。

2)物件的静态描写和复现描述

作者把现实世界看作一个物的世界,把对物件的描写提高到一个最为重要的位置。这种物件的描写与传统小说不同,它是“非人格化的”,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客观,准确,犹如一幅幅静物画。如对楼梯、番茄、橡皮、街道的不厌其烦的一次又一次的复现描述。罗伯-格里耶笔下的这个物品世界最大的特性在于可测量,关于文具、关于街道、关于室内装饰、关于物体一样静止不动的人,都以毫厘不爽的精度写出。在他的小说世界中,世界的精确测量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至关重要的。有人认为,罗伯-格里耶可能是一切作家里最好的静物画家。

3) 影视语言和数学公式的推导

作者提供的文本语言,犹如电影中的分镜头剧本,一个视角一个视角地呈现于读者

面前,形成跳跃式的蒙太奇效果。有时,直接采用影视语言的表述方式,每句一行,每行一段,既非诗,也非小说。此外,小说还多次运用数学公式演算,层层推导。

2、“新小说”和传统小说的区别在哪里?

一、文学主张和创作特点

新小说派又称“反小说”派。即要彻底摒弃以巴尔扎克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文

学传统。我们可从新小说派的文学主张和创作特点这两方面来看。

1)文学主张

新小说派作家认为,每个时代的小说都应有自己的表现方式,当今时代变了,工业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而小说艺术却陷入“严重的停滞状态”。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还没有从传统小说观念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他们对传统小说进行了激烈的批评:他们认为,十九世纪盛行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已不适于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感情和他们的生活环境。这是因为:

其一、传统小说从人道主义出发,把人作为现实生活的中心加以描绘,使现实生活的一切(物的世界)彻底地被人的主观感情所浸透,因而掩盖了事物的真实面貌,只是反映了生活和表面。

其二、传统小说为塑造人物性格设计了故事情节。它虽然使人物表现看来似乎自成一体,栩栩如生,实际上却像木乃伊一样死硬僵化,情节“如同细布条一样缠绕着人物”。

其三、传统小说使用形象化的、带感情色彩的语言,只是把一种以人易物的观念强加于人,根本不可能增添什么“描写价值”。比如“无情的烈日”、“严峻的山岭”之类的词不能使人对“烈日”、“山岭”加深了解,只是用一种人化了的语言强加在客体身上。

其四、传统小说具有一种深度模式,采用层层挖掘自然和社会的方式,从人们习见的表现现象背后挖掘出潜在含义(社会和、心理的、哲学的或宗教的)。其实,这种观念起到的是一种“毒药作用”,使人们的意识的反射更加僵化,更难觉醒。长此以往,读者就养成一种被动、懒惰的习性,阻碍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创造力的发挥。

2)创作特点

在对传统小说批评的基础上,新小说派作家形成了自己的创作特点。

A.不注重塑造人物形象和刻画人物性格。在新小说派作品中,人物已经丧失了一切权利,不再是故事的中心。他们或者只是一个以不同方式把许多组生活画面和事物彼此勾联起来的组织者,或者只是一个“视觉”,借以呈现他眼前的种种事物和事件。正因为如此,新小说笔下人物往往只剩下一个影子,人物往往既没有典型的性格也没有清晰的特征,有时连姓名也没有,有的甚至连名字都没有一个。仅用第一人称的“我”或第二人称的“你”来称谓,甚至使读者处于小说主人公的地位,

B.提倡写物主义,这是新小说派主要的理论主张。新小说理论家罗伯-格里耶从现代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出发,认为物我关系是一种距离关系,两者之间的性质不同,也无相辅相成的内在联系。因此,他反对巴尔扎克以人化的方式写物。

他主张:1、站在物件之外写物;2、描写事物的平面;3、记录物我距离而非物我分离;4、摈弃人化的语言,引入几何学的描写。写物理论是新小说派失误最多的理论之一,也是极具原创性、开放性和影响力的理论之一。写物主义强调对自然景物和环境实物的描写,而且这种描写既琐碎又繁复。因为,在新小说派作家看来,现实生活既然只是一个“物的世界”,要使作品具有真实性,就必然把对物的描写提到极其重要的位置。而且还必然“毅然决然地站在物之外,站在它的对面”去描写物,而不带任何主观的色彩,不含有任何描写目的,只要表现出“物在那里”就算完成了艺术的使命。只有这样,才能描绘出一个“更实体、更直观的世界”。如罗伯—格里耶的小说《咖啡壶》,整个小说就像一幅静物画,它要表现的是物与物之间的互相映射关系,而没有人的介入。

C.新小说派作家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地在发展变化,因此作者只能看见眼前的东西,不可能像巴尔扎克的作品那样,由作者事先决定小说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因此,新小说派作家在结构上有意颠倒时间、混淆空间,把过去、将来、现在,把现实、幻觉和回忆杂揉在一起,构成一系列杂乱无章的场面,把小说当作“叙述的实验室”。新小说的情节结构不像传统小说那样有头有尾,结局也不是具有必然性的,因为事物的发展是不稳定的,变化多端,难以预料。如米歇尔?比托的著名小说《变化》就是如此。小说写意大利某打字公司法国分公司经理厌倦了自己的职业和家庭生活,决定和妻子分居。他坐火车去罗马,将情妇接回巴黎共同生活。小说开始,主人公跨进车厢,小说结束时,主人公跨出车厢。主人公的思绪在狭小的空间而上下飞跃,回忆了八次罗马-巴黎或巴黎-罗马之行,并遐想了下一次的旅程。小说最后,主人公决定回到巴黎,重新和妻子生活在一起。

D.深度感的消失。作者只是客观地提供物件和人存在的状况,既不拔高,也不贬低。这样,就把小说改造成一种徒有其名的文学模式,一种非小说的小说。大部分新小说都类似文献、笔录、自白、实验报告,或是记载事物的清单。这一派的作家兼理论家娜塔丽?萨洛特说,新小说不是读者“轻松的娱乐”,读者必须改变阅读传统小说所养成的舒服、被动的习惯,积极参加到小说的创作过程中,与作者一起探索那“深层的真实”——在她看来,这就是潜意识底下的心理活动。她要求读者运用自己的想像力,从小说所提供的不断变化的形象中,抓住事物的真实面目,观察人物内心的奥秘。从这个角度看,新小说属于法国文论家罗兰?巴特所说的“可写的”文本。

十、魔幻现实主义

(一)名词解释

1、魔幻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指的是20世纪中期拉丁美洲小说创作的一个流派。魔幻现实主义是将一种现实与超现实置于同一平面上,将日常生活转化为令人惊叹的非现实加以表现的文体。魔幻现实主义将传统意识、神话传统、民间故事和宗教习俗融为一体,展示了一个多姿多彩、充满想像和幻景,具有多元文化杂交特色的文学世界。主要代表作家有墨西哥当代作家胡安?鲁尔福、阿根廷当代作家博尔赫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等。

(二)问答题

1、试以具体情节为例说明,《百年孤独》如何处理魔幻与现实的关系?

《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品,作家遵循“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的创作原则,把现实和幻想结合起来,造成一种“似真非真,似假非假”的艺术效果。

A.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

B.非线性的时间模式,不断地在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三种时间模式中闪回,造成一种似真似幻、扑朔迷离的魔幻的时间感觉。小说开头的一段是这种魔幻时间观的典型例子。

C.交感的巫术世界和魔幻世界观。

小说展示了一个人、鬼、物交感的世界,体现了具有拉美本土文化特色的、建立在古老的“万物有灵论”基础上的魔幻世界观。

D.神话模式的运用。小说大量运用了从古希腊、希伯来到美洲的神话原型,使人感到历史的延续性。

2、结合《百年孤独》的具体情节,解释其神话模式的运用。

小说大量运用了从古希腊、希伯来到美洲的神话原型,使人感到历史的延续性。马孔多的建造者布恩蒂亚上校与其妻子的乱伦关系,以及其后他们俩离开家乡,去自谋生路的经历令人想到《圣经》创世纪》中亚当与夏娃被放逐的故事。布恩蒂亚上校率领马孔多的人去寻找通向外部世界出路的故事显然与《圣经?出埃及记》中摩西带领希伯来民族寻找迦南地的故事具有某种对应关系。小说中那场下了整整4年零12个月零2天,冲刷了被政府军屠杀的罢工工人的血迹的大雨,也明显与《圣经?创世纪》中大洪水有相似之处。布恩蒂亚家族的大女儿阿玛兰塔终身未嫁,把自己关在家中,不断为自己缝殓衣的情节令人想起荷马史诗《奥德赛》中奥德修斯的妻子帕涅罗帕为躲避求婚者而不断织布的故事。

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百年孤独》是西方文明的一个总结,从它的源头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创世纪》中的创世神话开始,带着对蒙昧状态的伊甸园的净土世界那种质朴和纯洁的深深的怀念。

西方经济学流派_题库及答案(2)

二、简答题 1、什么是李嘉图等价?你如何看待该定理? 在某些条件下,政府无论用债券还是税收筹资,其效果都是相同的或者等价的.从表面上看,一税收筹资和以债券筹资并不相同,但是,政府的任何债券发行都体现着将来的偿还义务;从而,在将来偿还的时候,会导致未来更高的税收.如果人们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会把相当于未来额外税收的那部分财富积蓄起来,结果此时人们可支配的财富的数量与征税的情况一样。 意义:Ⅰ李嘉图等价定理揭示了政府举债的实质,公债无非是以公众未来的税收替代了眼前的税收,消费者的纳税义务并没有消除,只是推迟了而已,即公债是延迟的税收。Ⅱ巴罗提出的当前和未来的每一个消费者都始终关心他自己及后代消费的这一论点,引发出政府是否必须用增加税收的方式来偿还政府债务的问题。 Ⅲ公债在现代社会已成为各国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Ⅳ政府债券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公众的消费支出,进而影响国民收入水平。 2、新古典综合派的含义、代表人物。 Ⅰ含义:只要适当地增强财政货币政策就可以使我们混合经济不会过份的繁荣和萧条,能够达到健全的前进的成长。如能理解这个基本点,那么小规模微观经济学的老古典原理,即它缺乏现实妥当性的论点,也就会自然消失。总之,如果坚持收入决定的近代分析,那么也就确认作为古典派基础的价格原理。所以现在的经济学家被认为是能够填平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鸿沟。Ⅱ代表人物:阿尔文·汉森、保罗·萨缪尔森、詹姆斯·托宾、罗伯特·索洛、弗兰克·莫迪利安尼、劳伦斯·克莱因、阿瑟·奥肯。 3、公共选择学派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论的特点。 Ⅰ研究对象:政府干预和福利经济学的缺陷和局限Ⅱ方法论的特点:(1)经济学是一门交易科学。公共学派认为,经济学不是一门选择科学或资源配置理论,而是一门交易科学或市场理论。政治市场上的基本活动也是交易,政治是个人、集团之间出于自利动机而进行的一系列交易过程。政治过程和经济过程一样,其基础是交易动机、交易行为,是利益的交换。市场是自动交易过程的制度体现(或组织)全体成员之间的复杂交易或契约。经济学就是研究具有不同利益的个体之间的交易或协商的关系,人们在不同的社会组织下通过交易来谋取相互利益,而不同的社会组织就是人们进行合作行动的结果。 (2)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公共选择学派被个人看成是评价、选择与行动的最基本单位,布坎南强调,无论是在集体活动还是在私人活动中、在市场过程还是政治过程中,个人都是最终的决策者、选择者与行动者,而不管产生总体结果的过程与结构有多复杂。 (3)经济人理性原则与利己主义本性。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在公共选择活动中,个人同样是追求某种最大个人利益,或者是追求某种值得追求的目标或有价值的东西,它可能是效用,也可能是净财富,还可能是社会地位、名誉等,总之是认为个人总是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 4、经济学中的预期理论都有哪几种预期? (1)简单预期:这种预期仅以预测时本期的某一变量为参数决定下期的行动。因此, 这种预期往往是幼稚的、简单的, 但在信息闭塞的乡村却普遍存在。(2)外推预期:这种预期以过去经济变量的水平为基础, 根据其变化方向的有关信息作出推断。这种预期无疑比简单预期进了一步.(3)理性预期:在决过程中,经济当事人会充分利用他所获得的信息来进行对未来结果的预期。 5、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政策主张、代表人物。 (1)政策主张:过多的政府干预只能引起经济的混乱,为保持经济稳定,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尽量减少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政府的任务只是在于为私人经济活动提供一个稳定的可以使人充分了解的环境,因此,需要的是稳定的经济政策,而

西方翻译理论流派

西方翻译理论流派 西方的翻译活动#若从公元前(世纪%七十子希腊文本圣经&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问世算起#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自古罗马的西赛罗!)*+,-."’贺拉斯!/.-01*23"以来#翻译学学派林立#学说纷繁$不同时代’不同学派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翻译进行了各自的阐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部西方翻译学史就是一部学派的传承与更替’聚合与交锋的历史$国内对于西方翻译理论的译介与评价也有三十年的历史了#由于不同学者对西方翻译流派划分时所依据的标准不同#一度出现了流派名称混乱的情况$有人把文化学派归于(翻译研究)学派的框架之下456(5%(7#也有人用(文化学派)来统称(翻译研究)学派!张南峰’陈德鸿##$$$"$同是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有人把它归为(解构学派)或译者中心学派456(7%(8#也有人把它归为翻译研究学派4#6$本文通过对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的梳理与评价#一方面呼吁国内学者为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正名)#以方便学术界的理论交流*另一方面希望从西方翻译理论研究中获得启示#以促进国内翻译理论流派的形成$ 一对翻译理论流派的概括和梳理是翻译研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许多翻译理论家都进行过有益的探索$尤金+奈达!5&8!"根据各流派所关注的焦点将当代翻译理论分为四个基本流派,语文学派’语言学派’交际学派和社会符号学派!9*:0;5&’7"$埃德温+根茨勒!<:=0-:>,?1@A,-"在其专著%当代翻译理论& B5&&(C中#根据二战至九十年代初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状态#依据各流派所采用的研

究方法和依据的理论来源将当代译论划分为(美国翻译培训派)’(翻译科学派)’(早期翻译研究派)’(多元体系派)和(解构主义派)五大流派$香港学者张南峰’陈德鸿!#$$$"在%西方翻译理论精选&中将西方翻译理论流派分为语文学派’诠释学派’语言学派’目的学派’文派!并且在大流派下分出小流派的划分方法比较合理"首先!他划分的目的明确#$$为了强调翻译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其次!这种方法以时间为线!把各个流派的发展演变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姻亲关系表述得非常清楚!脉络分明"他的缺陷是在当代翻译理论的划分方法上显得有点混乱!而张南峰的划分更易于被学术界所接受"当然!要想得出公正合理的划分还是得考察一下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的渊源" 二从古代的西赛罗到!"#"年!可以叫做传统的翻译学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基本上没有什么学科意识!理论均零碎而不成系统!作者大多是翻译实践家!理论大多是经验性的"&潘文国!$%%$’%从!"&"年雅可布逊&’()*+,*-(./(+’发表他的著名论文(翻译的语言观)开始到0"1$年!可以叫做现代的翻译学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有朦胧的学科意识!认为需要加强翻译学的理论研究!使之成为一门*科学+"人们把这一阶段的翻译研究称之为*语言学派+&陈德鸿,张南峰!$%%%’或*科学学派+&23+45637!0""8’%从0"1$年霍姆斯发表里程碑性的论文(翻译研究的名与实)开始至今!可以叫做当代的翻译学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学科意识%当代的翻译学阶段是翻译研究最为繁荣的阶段!也是最有争议的阶段%而最大的争端就是*翻译研究学派+之*名+与*实+的问题% 霍姆斯及赞同他主张的一批学者一度被称作*翻

一本研究型的西方经济学流派教科书_评方福前教授所著_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_

经济评论 2006年第4期ECONOMIC RE VIEW No14 2006 一本研究型的西方经济学流派教科书———评方福前教授所著《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 马 颖 目前在我国设有经济学院(系)的各个院校中,大都形成了包括“西方经济学原理”、 “西方经济学说史”和“西方经济学流派”这三门课程在内的教学体系。从知识结构上来说,这三门课程之间实际上存在着各自独立而又相互补充的关系。国内凡是讲授“原理”的各位同行都清楚,无论他们使用的是“初级”、 “中级”还是“高级”层次的教材,凡是进入“原理”课程的经济学知识基本上是那些已经被学术界所接受并成为定论的假设、定理、模型和结论。尽管在一些国内外教材中介述了一些尚处在学术前沿的存有争议的理论问题,但大部分教材却很少涉及。即使是在那些介绍了新近学术进展的教材中,也很少对那些属于假设、定理、模型及结论之外的知识展开讨论。我们知道,在西方经济学的演进中充满了理论论战。整个一部西方经济学演进的历史就是一部各个理论学派在不断论战的同时,又相互吸收并共同推进理论进步的历史。那些进入被称之为“原理”的教科书中的知识构成了由包括基本假设、基本定理和命题、各种数学模型和基本结论在内的庞大的现代经济学知识体系,但它们都经过了加工,或是被刨去了展现其理论锋芒的“棱角”,或是被做了“截头去尾”处理。因此,原作者的不少原创性思想在筛选进教材的过程中被省略掉了。对于以经济学为专业的学生来说,即使他学过一部流行很广的经济学原理教科书,仍然有可能回答不了如下问题:那些支撑经济学理论大厦的关键概念和定理是谁先提出来的?它们又是如何被提出来的?如何被其他人推进和发展的?这些概念、定理及模型之间的关系如何?它们在现代经济学的演进中有何重要意义?在经济理论和政策领域产生了哪些影响?等等。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在国内现行的教学体系内,只能托付给主讲“流派”和“学说史”这两门课程的教师了。 笔者长期以来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西方经济学原理”、 “西方经济学说史”和“西方经济学流派”这三门课程。授课的年头长了,养成了一种职业习惯,比较关心书市上销售的国内外同行们撰写的教材。近些年来,在市面上能见到不少涉及这三门课程的教材或可以用作参考书的有关专著。在“西方经济学流派”的教科书当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04年底出版的方福前教授所著《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以下简称《流派》)引起了我的关注。细读此书,可以看得出,此书是方福前教授长期研究并经过认真思考和细心整理后而写成的。同目前国内流行的其他教科书相比,该书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重要特色: 第一,此书是一部标准的中级层次的研究型教科书。将此书通读下来,我觉得它是一部标准的中级层次的教科书,既适用于硕士研究生层次,也适合于高年级本科生。作为一部中级层次的研究型教科书,作者在全书的安排上颇费心力。首先,作者在内容的选取上做了严谨而独特的安排。作者显然不想使这部教材给人留下把当代西方经济学各个流派简单堆砌在一起的零散的、杂碎的印象,而是一反国内西方经济学流派教材几乎囊括所有流派的惯例,选取了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供给学派及新凯恩斯主义这五个主流学派以及新制度学派、公共选择学派、奥地利学派共三个非主流学派,而古典学派则作为该课程预备章节也被编入其中。任何人著书立说都需要对所占有的材料进行选取,而不同的选取方式所带来的是不同作者的风格。 551

西方经济学流派

各经济学思想流派观点及评价 (1)货币主义学派(Monetarism)又称“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反对凯恩斯主义的急先锋,其创始人及主要代表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1912-2006)1950年代就开始反对凯恩斯主义。认为长期内存在“自然失业率”(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即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当劳动市场在竞争中达到均衡时,由技术水平、风俗习惯、资源数量等实际因素决定的固有的失业率,包括自愿失业(Voluntary unemployment)、摩擦性失业(frictional unemployment)和结构性失业(Structural unemployment)等。自然失业率是保持零通货膨胀率的最低失业率,当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时,短期内由于货币幻觉,实际工资(Real wages)暂时下降,厂商扩大生产,增加就业,但长期内,由于“适应性预期”(Adaptive expectation),工人会要求提高名义工资(Nominal wage),引起实际工资和失业率回升,结果仅仅是通货膨胀(Inflation)。 弗里德曼还提出“恒常收入假说”(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 of consumption),认为消费者不是根据现期收入而是根据“恒常收入”来安排消费,因此短期内扩张性政策不可能刺激消费,再次否定了干预政策的有效性。 弗里德曼认为“唯有货币最要紧”,主张“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Single-rule policy of money),即每年根据实际国民收入的增长按某一固定比例增加货币供给,以稳定货币,稳定经济,根除滞胀。而要稳定货币,就必须放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实行经济自由主义。1968年美国经济学家布朗纳(K. Brunner)在《货币和货币政策的作用》一文中首次袋子使用“货币主义”一词。 (2)理性预期学派(Rational-expectations school)又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穆思(John F. Muth)1961年发表《理性预期与价格变动理论》(Rational Expectation and the Theory of Price Movements')一文提出“理性预期”概念,1970-1973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卢卡斯(Robert Lucas,1937-2001)进一步阐述,受到萨金特(Thomas J. Sargent,1943-)、华莱士(Neil Wallace)、巴罗(Robert J. Barro,1944-)等人重视。认为:人是有理性的,能够根据相关信息对经济发展作出正确预测,即所谓“理性预期”。在存在理性预期并且工资与价格具有弹性的前提下,人们将会预料到政府的经济政策并采取相应对策,使之无法影响实际国民收入和失业,即所谓“政策无效性定理”(Policy ineffectiveness theorem)。主张政府放弃干预经济,或实行公开的永久不变的政策。 该学派还提出自然率假说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自然率假说(Natural rate hypothesis)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存在一种内在的动态平衡,外力可以暂时打破这一平衡,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平衡。“实际经济周期理论”(Real business cycles theory)由普雷斯科特(Edward Prescott)、朗恩(John Long)、普洛塞尔(Charles Plosser)等人提出,认为经济周期是一种随机波动现象,由技术、战争、人口、自然等实际因素对供给发生冲击引发,市场能够自动调整适应,无需政府干预。 (3)供给学派(Supply-side school)又称“里根经济学”,认为:凯恩斯主义扩张性财政政策,一方面刺激总需求,使人们过度依赖政府,另一方面导致高税收,抑制企业家的积极性,影响供给,结果导致经济滞胀。该学派重新肯定萨伊定律(Say's law),主张减税节支,减少干预,实行自由放任政策,刺激企业家精神,促进供给。但实际执行时,“减税容易节支难”,造成高赤字、高利率、高汇率、高外债等一系列恶果。 供给学派又分“极端供给学派”和“温和供给学派”,前者以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商学院

“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

---------------------------------------------------------------最新资料推荐------------------------------------------------------ “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 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主讲人: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王志伟绪论一、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的历史渊源: 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般指20世纪30年代以后流行于欧美国家和其他某些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学说。 不过,这种经济学说并不是在 20 世纪才产生和出现的,而是从古代发展变化而来的。 为了更好地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各个主要流派,我们有必要在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之前,从历史的纵向发展上粗略地了解一下这种发展和变化概况。 1.古代和中世纪的西方经济学说: (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15世纪)经济学最早产生于古希腊。 在公元前 4-11 世纪时,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奴隶制庄园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偶尔也有一些简单的、少量的商品交换。 一些学者出于奴隶主阶级利益的需要,对当时的一些经济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最早的经济学概念和思想,比如说,关于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看法、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的看法、关于货币的看法等等。 在 12-15 世纪,欧洲处于封建社会的中世纪时代。 1 / 3

在中世纪,经济上是封建的庄园经济和领地经济占主要地位,思想上和政治上是与封建王权的等级统治结合在一起的基督教神学。 在对基督教教义进行世俗解释时,神学家(例如托马斯阿奎纳)在过去的经济思想和观念基础上,以基督教的观点解释了封建经济和少量商品交换中的问题(如高利贷问题)。 尽管中世纪的经济思想在某些方面比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经济思想有所进步,但是,在某些方面,则进展不大,在个别的方面(如价值理论)甚至还有退步。 经济思想和经济学说的发展以一定的、客观的社会经济实践为基础,又反过来反映一定的社会经济实践活动。 近现代的西方经济思想是以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为基础的。 当古代和中世纪的欧洲尚未很好地发展起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时候,作为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先驱的古代和中世纪的经济思想事实上不可能真正成为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和学说的直接先导。 只有伴随和反映近代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重商主义经济学说,才能充当这一角色。 2.近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变化: (16世纪至19世纪60年代)近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变化主要是指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变化。 不过,在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形成之前,曾经有过一个重商主义经济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时期。 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和学说的主要特点是围绕如何发财致富问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评述及代表人物(详)

翻译学必读 1语文和诠释学派 二十世纪之前的翻译理论被纽马克(1981)称为翻译研究的‘前语言学时期’,人们围绕‘word-for-word’和‘sense-for-sense’展开激烈的讨论,核心是‘忠实’,‘神似’和‘真理’。典型的代表有John Dryden, Tytler等,而Barnard, Steiner等人则是在他们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2语言学派 Jacobson(1959)提出意义对等的问题,随后的二十多当年,学界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奈达(1969)采取了转换语法模式,运用“科学(奈达语)”的方法来分析他翻译《圣经》过程中的意义处理问题。奈达提出的形式对等说、动态对等说和等效原则都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受众一方。纽马克信奉的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即重视翻译中的语义和交际方面。 3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批评话语分析functional discourse analysis功能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话语分析理论 Discourse Analysis for Interpreters翻译专业演说分析 Pragmatics &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positive discourse analysis积极话语分析 rhetorical or discourse analysis语篇分析Pragmatics and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Mediated discourse analysis中介话语分析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作为应用语言学领域的一个分支,话语分析经历了产生和发展壮大的过程,其理论背景来自M.K.Halliday(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今天,话语分析的方法已经逐步运用到翻译研究中。House(1997)提出的翻译质量模型就是基于韩礼德的理论,他吸收了其中的语域分析方法;Baker(1992) 则为培养译员提供了话语分析和语用分析的范本;Hatim 和Mason(1997)将语域研究拓展到语用和符号学角度 4目的学派 目的学派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德国兴起,是从静态的语言学、语言类型学中剥离出来的。其中的代表人物有,Reiss,Vermmer,Nord 等。Reiss(1971,1988,2000)强调的是文本层面的对等,主张文本的类型和翻译策略结合起来;Holz-Manttari(1984)则认为在翻译过程是一个交际、互动的过程,涉及各种各样的角色。Vermmer(2000)继承并发展了Reiss的观点。 5文化学派the Culture School Even-Zohar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出将文学翻译视为文化的,文学的和历史的过程或系统。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指的是更加注重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进行翻译研究。其中,Lefevere (1992)逐渐从系统理论转向文化学研究,将翻译看作‘重写’的过程,审视围绕着翻译文本的意识形态冲突等课题。Simon(1996) 和一些女权主义者则重点研究文化学研究中的女性意识。后殖民主义文化学方向的代表人物是Bassnett和Trivedi (1999),他们认为,无论在殖民化的过程中还是在被殖民的社会,翻译都十分活跃。文化学派的研究有着各自的研究任务和各自的侧重点,丰富了翻译研究的内容。 6解构学派 本雅明本人不属于解构学派,但他的著作《译者的任务》通常被看作解构学派对翻译研究的缘起和根据。本雅明率先指出,翻译不可能与原作相等,因为翻译过程已经改变了原作,况且,没有蜕变,也就不会产生‘后起的生命’。本雅明认为,译者的任务不是在目标语中复制原文,而是颠覆原语的体系,把潜藏于原文的精神内容表达出来。德里达则更进一步,在他的著作《巴别通天塔》中,翻译被看作一个不断解构和建构的过程。学界认为德里达将翻

西方经济学流派题库与答案

一、西方经济学理论发展史上的“六次革命。 二、凯恩斯在哪些方面对传统的古典经济学进行了革新? 三、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学家是如何解释失业和通胀并存的现象的(新古典综合派在解释失业和通胀并存现象时主要包含哪些理论?) 四、新古典综合派的基本经济政策主张。 五、新剑桥学派的基本政策主张。 六、新凯恩斯主义的假设条件。 七、实际工资粘性理论。 八、信贷供给理论的主要内容?怎么评价? 九、现代货币主义者的经济政策主张有哪些? 十、拉弗曲线。 十一、理性预期学派的货币政策无效性命题。 十二、巴罗----李嘉图等价定理。 十三、科斯定理。 十四、什么是逆向选择?怎样解决逆向选择问题? 十五、委托代理问题及解决途径? 二、简答题 1、什么是李嘉图等价?你如何看待该定理? 2、新古典综合派的含义、代表人物。 3、公共选择学派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论的特点。 4、经济学中的预期理论都有哪几种预期? 5、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政策主张、代表人物。 6、弗莱堡学派的基本观点和政策主张。 8、供给学派是怎么说明边际税率调整原则? 三、论述 1、围绕菲利普斯曲线当代西方经济学家展开了哪些争论? 2、新制度经济学派和新制度学派的区别和联系? 3、比较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理性预期主义,理论和政策上的争论。 4、两剑桥之争是指?主要争论点在哪? 一、西方经济学理论发展史上的“六次革命: 1、第一次革命: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的出版。批判传统的重商主义,主张实行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第一次创立了比较完整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2、第二次革命:19世纪70年的边际革命。对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和生产费用价值论提出质疑,主张效用价值论和边际分析方法。 3、第三次革命: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革命。强调国家干预的政策主张。 4、第四次革命:20世纪50年代,现代货币主义的产生。 5、第五次革命:20世纪60年代的“斯拉法革命”。提出生产价格理论,对新古典经济理论体系提出批判。 6、第六次革命:20世纪70年代的理性预期革命。 二、凯恩斯在哪些方面对传统的古典经济学进行了革新? 1、就业领域:反对萨伊定律。 2、利息理论:认为利息取决于流动偏好和货币供应量。 3、工资理论:认为只要存在有效需求不足,就会存在“非自愿失业”,而不是由单个的劳动市场供求决定。 4、货币理论:有效需求对物价变动起根本作用。 5、分析方法上:侧重总量间相互关系的分析,侧重于总量分析。

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课后答案

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课后 答案 Revised by BETTY on December 25,2020

第一章凯恩斯的经济学 1、凯恩斯以前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可以归纳为哪些基本命题(P7) 答: (1)“萨伊定率”:这集中体现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凯恩斯把它概括为“供给总是能够自己创造需求”的原理和教条。该原理和教条是说,在经济活动中,市场的需求总是没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能够提供多少产品和服务,或者说,社会总供给总是等于社会总需求,不会发生总需求不足(或生产过胜)的经济危机。 (2)市场具有自动调节经济使其趋向或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的机制和功能。这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经济中的充分就业应该是一种常态,即使偶尔出现失业或失衡,也会通过市场的调节作用自动恢复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这就是充分竞争可以自动达到“普遍均衡”(“一般均衡”)的信条。 (3)利息率是货币市场的调节手段。他可以引导人们自动的调节储蓄和投资,使二者达到相等的状态。由此决定了货币市场也总是处于均衡状态。 (4)工资是调节劳动力市场的有效机制。他可以使劳动的供给和需求自动达到相等。由此也决定了劳动市场也是经常处于均衡状态。 (5)货币对于实体经济活动完全不起作用。货币只会影响到价格水平等名义变量,而不会影响到社会的是实际就业量和产量。这就是说,货币是中性的。这种观点就是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二分法”观点。 (6)政府应该对社会的经济活动(货币供给除外)采取自已偶放任态度,而不要加以干预,只要市场机制可以充分竞争下发挥作用,经济就会维持在理想的均衡水平下。在这中情况下 ,经济中的任何经济波动和失衡都是暂时的,不可能长久的。 2、所谓“凯恩斯革命”是什么含义其主要变革何在(含义在P4) 答: “凯恩斯革命”是指凯恩斯否定了以英国剑桥学派为主要代表的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可以自动维持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和谐均衡状况的理论主张和信条,提出了一整套新颖的有效需求理论,并主张通过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积极干预的办法,来消除大规模失业、摆脱经济萧条。这些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被后来的经济学家认为是对以马歇尔,庇古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自由放任的主要经济思想倾向和政策主张的“革命”。也就是后来西方经济学家所说的“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革命”从理论、方法和政策三个方面,对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进行了变革: (1)理论上,凯恩斯反对代表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基本传统观念的所谓“萨伊定律”,强调总需求对决定国民收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2)方法上,凯恩斯复活了重商主义曾经使用过的宏观总量分析方法,克服了此前传统的将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分开的“二分法”,将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合为一体。 (3)政策上,凯恩斯反对“自由放任”和“无为而治”的传统做法,主张国家通过经济政策,主要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进行积极干预和调节。 4、“凯恩斯革命”的理论特点及意义是什么( P10~P11)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当代西方翻译研究的三大突破,两大转向 三大突破 1)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西方翻译研究开始从一般层面上的对两种语言转换的技术问题 的研究,也即从“怎么译”的问题,深入到了对翻译行为本身的深层探究。提出了语音、语法、语义等一系列的等值问题。当代西方翻译研究中的等值论等研究,虽然有它的局限,但它对翻译所作的微观分析,无疑使人们对翻译的过程和目标,看得更加清楚了,更加透彻了。 2)当代西方的翻译研究不再局限于翻译文本本身的研究,而把目光投射到了译作的发起者、翻译文本的操作者和接受者身上。它借鉴了接受美学、读者反应等理论,跳出了对译文与原文之间一般字面上的忠实与否之类问题的考察,而注意到了译作在新的文化语境里的传播与接受,注意到了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传递行为的最终目的和效果,还注意到了译者在这整个的翻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3)当代翻译研究的最大突破还表现在把翻译放到一个宏大的文化语境中去审视。研究者开始

关注翻译研究中语言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的因素。他们一方面认识到翻译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性质,另一方面又看到了翻译研究这门学科的多学科形式,注意到它不仅与语言学,而且还与文艺学、哲学甚至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但是翻译研究最终关注的当然还是文本在跨文化交际和传递中所涉及的一系列文化问题,诸如文化误读、信息增添、信息失落等。 两大转向 1)语言学派的转向 2)从文化层面来审视翻译的转向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语言学派理论 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出现了一批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结构理论、转换生成理论、功能理论、话语理论、信息论等理论的学者,他们把翻译问题纳入到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从比较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义学、符号学、交际学等角度,提出了相对严谨的翻译理论和方法,开拓出了翻译研究的新领域,给传统的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内容。他们是当代西方翻译史上名副其实的翻译理论家,其中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有:雅 可布逊(Roman Jakobsor)尤金?奈达(Eugen A. Nida )卡特福特(J.C. Catford )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 从严格意义上而言,是这批学者对翻译问题的学术探讨,揭开了当代西方翻译史上的理 论层面。

经济学主要流派归纳

现代经济学流派归纳 凯恩斯经济学 一、定义 指凯恩斯在《通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的理论。不包括凯恩斯追随者补充、修改和发展了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起始于凯恩斯经济学。 二、学术渊源 1.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主义 2.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不足论 3.曼德维尔的高消费促进繁荣的寓言 4.霍布森的过度储蓄导致失业和经济萧条的学说 三、凯恩斯革命的含义 它以凯恩斯1936年《通论》的出版为标志,是对传统经济学的背离,在资产阶级学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称为“凯恩斯革命”。 1)方法上,凯恩斯建立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体系,复活了重商主义曾经使用过的宏观总量分析方法,开辟了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一个新时代。 2)理论上,否定代表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基本传统观念的所谓“萨伊定律”,强调总需求对决定国民收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3)政策上,凯恩斯反对“自由放任”和“无为而治”的传统做法,主张国家通过经济政策,主要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进行积极干预和调节。 四、凯恩斯经济理论 (一)就业理论 充分就业:就是指没有非自愿的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劳动力市场上出现的暂时或偶然的供需失调而造成的失业。 自愿失业:指客观上有工作岗位,但劳动者由于种种原因而不愿去就业所造成的失业。 新古典学派从资本主义经济能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均衡出发只承认上面两种失业。 非自愿失业:是指个人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但仍然找不到工作而造成的失业。 (二)有效需求理论 “有效需求”:既是指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又是指投资等于储蓄时的总需求。有效需求不足将导致社会上出现较大规模失业和生产过剩,而市场自动调节的机制将无法发挥出有效作用来纠正这种失调。 三大心理规律:消费倾向规律资本边际效率规律流动偏好或灵活偏好 (三)凯恩斯的投资乘数原理 投资乘数的含义:投资支出的增加必然会导致国民收入和就业量的成倍增加。 乘数原理的作用:凯恩斯通过“乘数”来强调“有效需求”的作用,既把经济衰退或危机的发生归结为有效需求的缩减(投资、消费支出或政府开支的缩减会引起社会总需求按成倍比例缩减),又把扩大总支出(投资支出、消费支出或政府购买支出)以成倍地扩大有效需求,说成是消除经济危机或商业循环的有效手段,从而为倡导国家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四)凯恩斯的货币工资 传统经济学认为:工资具有充分弹性,工资率的变动可以自动调节就业量,劳动力市场是自动实现均衡的,不存在失业;针对传统经济学关于工资率的充分伸缩性的主张凯恩斯提出了“工资刚性”假说。由于工会的集体谈判,使工资向下是刚性的; (五)凯恩斯的利息理论 传统经济学:利率由储蓄与投资决定,利率具有充分弹性;储蓄支配投资:通过利率的自动调节必然使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的理论。凯恩斯认为:利率有下降刚性。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考点归纳总结

第11章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 11.1 考点难点归纳 11.1.1 提纲挈领 新古典理论与凯恩斯经济学的大综合 收入分配是经济研究中最重要的问题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工资价格刚性与市场不能自发出清 货币主义学派自然率与新货币数量单一货币政策 理性预期学派理性预期假说和宏观经济政策的无效 过高的税率效果适得其反和强调减税 用经济人假设进行政治学分析 借鉴新古典的方法进行对制度的分析 11.1.2 内容提要 一、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概述 1.流派的划分 对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流派做出准确的划分是比较复杂的。通常以基本的理论观点、分析方法和政策主张作为划分经济学流派的主要依据。不过,学派的代表人物、师承关系以及地域范围也在一个流派的思想体系的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的划分可参见:本章提纲挈领。 2.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流派的渊源 当代西方经济学是在不断的演进和分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19世纪90年代,马歇尔把约翰·缪勒的古典经济理论和边际学派等一些学派的供求论、效用论、生产费用论等理论进一步综合成一个新的体系,形成了西方经济学的正统——“新古典学派”。然而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爆发,使得新古典学派所构造的以均衡价格为理论基础的,自由竞争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的信条不再令人信服。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通论》,在理论、方法和政策三个方面都提出了有别于新古典学派的主张,新古典学派的主流地位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凯恩斯经济学成为西方经济学的新正统。但是凯恩斯主义在一统天下几十年以后,遇到了它无法解释的“滞涨”现象,再加上一些西方国家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带来的严重的副作用也逐渐暴露出来,从而使得凯恩斯主义陷入了空前的危机。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围绕凯恩斯主义所进行的讨论已经演变为各种流派,它们或者补充和发展凯恩斯经济学,或者对凯恩斯经济学持有异议,或者反对“凯恩斯革命”。总之,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分为两大派:当代凯恩斯主义学派和当代自由主义学派。当代凯恩斯主义学派中,最有影响的两支力量是新古典综合学派和新剑桥学派。此外,在20世纪80年代初又出现了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或称为非均衡分析学派。 新古典综合派理论的修正。由于理论和政策的缺陷,新古典综合派受到来自货币学派、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等非主流经济学派的责难。按时间顺序排列,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反对“凯恩斯革命”的货币主义。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一批经济学家把“理性预期假说”结合到货币主义模式中,形成了理性预期学派,并进一步发展,理性预期学派也被称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又出现了供给学派,并且盛极一时。此外,在自由主义阵营中具有影响的还有公共选择学派和新制度主义学派。 二、当代凯恩斯主义学派

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思潮及流派

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思潮及流派 绪论 一、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的历史渊源 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般是指20世纪30年代以后流行于欧美国家和某些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并且一直延续到现在的经济学说。 (一)古代和中世纪西方国家的经济学说(公元前4世纪至15世纪) 经济学的思想最早产生与古希腊。在公元前4到11世纪时,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奴隶制庄园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一些学者提出了最早的经济学概论和思想,比如说:关于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看法,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的看法,关于货币的看法等等。 在12至15世纪,欧洲处于封建社会的中世纪时代,经济上是封建的庄园经济和领地经济占主导地位,思想上和政治上是与封建王权的等级统治结合在一起的基督教神学占主导地位。 (二)近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变化(16世纪至19世纪)近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变化主要是指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变化。不过,在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产生之前,怎经有过一个重商主义经济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时期。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和学说的主要特点是,围绕着国家如何才能发财致富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在注重发展对外贸易的同时,主张国家对经济活动积极进行保护和干预。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主要产生和发展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初级阶

段,即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取得完全胜利的时期。这一时期大致是17-19世纪中叶。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派所代表的经济思想与重商主义的理论学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其主要特点是主张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自由主义。 古典经济学最主要的成就是提出了以劳动价值论为主要理论基础的一整套经济理论体系。包括价值论、生产理论、资本理论、分配理论、交换理论、货币理论、对外贸易理论。 古典经济学的理论观点的片面性:对经济的生产和供给较为重视,而对消费和需求没有加以重视。 (三)现代西方经济学体系的产生和发展(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 新古典经济学时期是以1871-1874年经济学界发生的“边际革命”为起点,直至19世纪末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的代表作《经济学原理》出版,标志着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新古典经济学和古典经济学相比,主要变化是将以劳动价值论为主体的客观的价值理论改变为主观边际效用价值论,并引进了运用数学的边际分析方法,由强调供给和生产转变为强调需求和消费。(四)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和流派(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在这个时代,既恢复了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国家干预主义经济思潮,使之在经济生活中占据了主流地位,同时也存在原先曾占据主流地位但在凯恩斯主义出现后暂据次要地位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潮。二、近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发展历史上的六次革命

西方经济学流派考试重点答案

三、名词解释 1、萨伊定律: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生产过程中所付之成本会成为生产要素之所得;社会是充分就业的,不会产生生产过剩。 2、菜单成本:菜单成本指企业因对商品价格调整而产生的成本。 4、动态时间不一致性:是指政策当局在t时按最优化原则制定一项t+n时执行的政策,但这项政策在t+n时已非最优选择。 5、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希克斯给中性技术进步所下定义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这种性质的技术进步不会改变工资与利润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份额。 6、混合经济:混合经济就是国家机构和私人机构共同对经济实施控制,也就是政府和私人企业并存,垄断与竞争并存的混合经济制度。 7、卢卡斯批判:主要是指卢卡斯对计量经济学政策评价的批评。卢卡斯认为,在面对政策变化时,大规模宏观经济计量学模型不可能没有变化,因为经纪人可以根据新的环境调整他们的预期和行为。 8、两个剑桥之争:主要是英国剑桥即新古典综合派和美国剑桥即新剑桥学派关于凯恩斯理论的争执。 9、盐水区与淡水区经济学家:美国的新凯恩斯主义者靠近东西海岸被称作“盐水区”经济学家。新古典经济学家更趋向与“淡水区”(五大湖区)的学术机构相关联,被称作淡水区经济学家。 10、双重决策假说:有效需求是指以实际支付能力为支柱的需求。有效需求分析考虑到交易者供给决策对其本身需求决策的限制,是一种双重决策假说。 1、简述新剑桥学派经济增长理论的特点。 新剑桥学派经济增长理论的特点是把经济增长同收人分配问题结合起来考察: 一方面阐述如何通过收人分配的变化来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另一方面说明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收人分配变化的趋势。 2、简析新凯恩斯学派在解释实际工资刚性的微观经济原因时,用到了哪些理 论? (1)隐性合同理论。隐性合同理论寻求理解是什么东西形成了“经济粘合剂”吧工人和企业结合成长期的关系。 (2)效率工资理论。效率工资理论认为企业降低实际工资对自身不利。 (3) 内部人一外部人理论。该理论尝试解释为什么实际工资刚性在非自愿失业情况下能持续存在。 3、简述货币学派的经济政策主张。 反对国家过多地干预经济,倡导经济自由是货币主义经济政策主张的基调。货币学派的经济政策主要有以下几项: “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收入指数化”方案;实行“浮动汇率制”。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评述及代表人物

翻译学必读 1 语文和诠释学派 二十世纪之前的翻译理论被纽马克( 1981)称为翻译研究的‘前语言学时期',人们围绕 ‘ word -for- word '和 ‘ sense -for- sense '展开激烈的讨论, 核心是'忠实','神似' 和‘真理'。典型的代表有 John Dryden, Tytler 等,而 Barnard, Steiner 等人则是在他 们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2 语言学派 Jacobson(1959) 提出意义对等的问题,随后的二十多当年,学界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 奈达( 1969)采取了转换语法模式,运用“科学(奈达语)”的方法来分析他翻译《圣经》 过程中的意义处理问题。 奈达提出的形式对等说、 动态对等说和等效原则都是将注意力集中 在受众一方。纽马克信奉的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即重视翻译中的语义和交际方面。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批评话语分析 function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 话语分析理论 翻 译专业演说分析 语用学 positive discourse analysis 积极话语分析 语篇分析 Pragmatics and Discourse Analysis 语用 中介话语分析 作为应用语言学领域的一个分支, 话语分析经历了产生和发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今天,话语分析的方法已经逐 步运用到翻译研究中。 House(1997) 提出的翻译质量模型就是基于 韩礼德的理论,他吸收了 其中的语域分析方法; Baker(1992) 则为培养译员提供了话语分析和语用分析的范本; Hatim 和 Mason(1997) 将语域研究拓展到语用和符号学角度 4 目的学派 目的学派于二十世纪七、 八十年代在德国兴起, 是从静态的语言学、 语言类型学中剥离出来 的。其中的代表人物有, Reiss , Vermmer, Nord 等。Reiss (1971, 1988, 2000)强调的是 文本层面的对等,主张文本的类型和翻译策略结合起来; Holz-Manttari (1984)则认为在 翻译过程是一个交际、互动的过程,涉及各种各样的角色。 Vermmer ( 2000)继承并发展了 Reiss 的观点。 5 文化学派 the Culture School Even-Zohar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出将文学翻译视为文化的, 文学的和历史的过程或系统。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指的是更加注重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进行翻译研究。 其中, Lefevere (1992)逐渐从系统理论转向文化学研究, 将翻译看作‘重写'的过程, 审视围绕着翻译文 本的意识形态冲突等课题。 Simon(1996) 和一些女权主义者则重点研究文化学研究中的女性 意识。 后殖民主义文化学方向的代表人物是 Bassnett 和 Trivedi (1999) ,他们认为,无 论在殖民化的过程中还是在被殖民的社会, 翻译都十分活跃。 文化学派的研究有着各自的研 究任务和各自的侧重点,丰富了翻译研究的内容。 6 解构学派 本雅明本人不属于解构学派, 但他的著作 《译者的任务》 通常被看作解构学派对翻译研究的 缘起和根据。本雅明率先指出, 翻译不可能与原作相等, 因为翻译过程已经改变了原作,况 且,没有蜕变, 也就不会产生‘后起的生命'。本雅明认为, 译者的任务不是在目标语中复 制原文,而是颠覆原语的体系, 把潜藏于原文的精神内容表达出来。德里达则更进一步,在 他的著作《巴别通天塔》 中,翻译被看作一个不断解构和建构的过程。 学界认为德里达将翻 译研究对‘忠实'的盲目追求中解放出来(陈德鸿, 2000)。 7 口译研究 3 话语分析 Discourse Analysis ( discourse analysis 功能语篇分析 Discourse Analysis for Interpreters Pragmatics & Discourse Analysis rhetorical or discourse analysis 学 Mediated discourse analysis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到九十年代, 展壮大的过程,其理论背景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