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猪病流行动态及防治策略 杨汉春

当前猪病流行动态及防治策略  杨汉春
当前猪病流行动态及防治策略  杨汉春

当前猪病流行动态及防治策略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杨汉春

一、规模化猪场疫病流行动态

病原多重感染与继发感染十分普遍。近几年来猪病以病原的多重感染或混合感染为主要流行形式,猪群发病往往不是由单一病原所致,而是以两种以上病原体相互协同作用(又称共感染)所造成的,常常导致猪群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危害极其严重,而且控制难度大。多重感染包括病毒的多重感染,细菌的多重感染以及病毒与细菌的多重感染。在病毒的多重感染中,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瘟病毒、猪流感病毒以及伪狂犬病病毒之间的多重感染最为严重,由此造成猪群的双重免疫抑制,抵抗力下降。细菌的多重感染主要涉及猪肺炎支原体、副猪嗜血杆菌、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多杀性巴氏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猪链球菌、附红细胞体等。

病原的继发感染在规模化猪场十分普遍,特别是在猪群存在原发性(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肺炎支原体)情况下,一旦出现应激因素和营养不良,就很容易发生细菌性的继发感染。

猪呼吸道疾病是养猪生产中最为突出的问题。猪呼吸道疾病已成为我国养猪生产中危害严重的疫病,规模化猪场无一不存在,发病率通常在30%~60%,死亡率5%~30%,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预防和控制十分棘手。从母猪、哺乳仔猪、保育猪到育肥猪的各个阶段都存在呼吸道疾病。呼吸道疾病往往不是单一病因所致,而是多病原所造成的(即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引发PRDC的病原可分为两类,一是原发性感染病原,主要包括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肺炎支原体、猪流感病毒、猪瘟病毒、伪狂犬病毒、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等;二是继发性感染病原,主要有副猪嗜血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猪链球菌、猪沙门氏菌等。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的再度肆虐。2006年始发于我国南方数省,并以无法阻挡之势,波及我国主要养猪地区的所谓“高热病”疫情,使我国养猪业再度经受了一次沉重打击,损失巨大,一些疫情严重的地区猪存栏量减少60%以上,不少中小型猪场因此而倒闭,此次疫情造成的损失要远大于1996年暴发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和2002年暴发的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所致的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目前已认定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新变异流行毒株是此次疫情的原发性病原(或之一)。农业部兽医局已公布“高致病性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至今在不少规模化猪场因此次疫情所产生的影响仍在持续。

猪圆环病毒是我国养猪业中必须重视的问题。我国养猪生产经历前几年的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之后,圆环病毒病(PCVD)似乎变得平稳下来,但实际上由圆环病毒2型感染引起的诸多问题,如断奶后消瘦、呼吸道疾病、皮炎与肾病综合征、繁殖障碍等,仍十分严重。猪圆环病毒2型的感染越益加重,特别是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双重感染,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如何有效控制猪圆环病毒2型的感染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猪瘟的控制难度加大,发病率高。近年来,猪瘟疫情十分不稳定,发生猪瘟的猪场增多,而且都是典型的猪瘟。猪场种猪的猪瘟带毒和持续感染问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对猪瘟的控制不能松懈,种猪场猪瘟带毒的净化势在必行。

关注猪流感和一些还不为我们所认识的疫病。近年来暴发猪流感的猪场很多,猪流感已成为我国养猪生产中的主要疫病之一;猪增生性肠炎可能是腹泻性疾病的病因之一;脑心肌炎病毒感染在我国猪群中较为普遍,对哺乳仔猪的致病性和繁殖母猪的危害值得关注。

免疫抑制性疾病对养猪业生产的危害和对疫病控制的影响继续加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和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两大免疫抑制性疾病对养猪生产的危害很大。目前我国蓝耳病阴性场屈指可数,圆环病毒2型阴性场几乎不存在。由此导致猪群免疫功能和健康水平下降,猪群对疫病的易感性增强,成为近年来猪越来越难养、病越来越多的根本原因,是潜在的杀手。在此情况下一旦风吹草动,猪群就会发病。另外,饲料来源的真菌毒素中毒引起的免疫抑制也应加以重视。

二、防治策略

规模化猪场疫病防治。应树立“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综合防治”的观念,坚持“环境控制与饲养管理是基础,疫苗与药物预防是手段,诊断与监测是保障”的理念。

改善猪场的环境条件,提升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的实效性。良好的卫生环境和严格、规范的消毒措施,可有效防止场外疫病传入猪场。降低猪场原发性感染疫病的感染率,杜绝或减少继发性感染的几率。

加强猪场的饲养管理。产房与保育的全进全出,减少和杜绝应急因素,做好通风与保温等措施,避免降低猪群的抵抗力和免疫力;用好料,保证猪群充足的营养,改善猪群的健康状况,保证和提高猪群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使用一些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营养素,如黄芪多糖。加强对饲料来源(如血浆蛋白粉、血球蛋白粉等)污染的生物因子的检测力度。

科学合理使用疫苗,建立猪场科学的免疫程序。

改变药物治疗的观念,实施药物预防与保健体系。通过制定猪场完善合理、科学的用药方案,预防性用药,有效控制细菌性继发感染。

加强疫病诊断与监测。对发病猪群要及时诊断,做好平常的监测与检测,摸清猪场多重感染的原发性感染和继发性感染疾病的种类,建立猪场完善、合理的监测方案。

实施种猪场免疫净化,建立健康的种猪群。

本期特邀专家简介:

杨汉春: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农业部预防兽医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担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秘书长,禽病学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动物传染病学分会副理事长、兽医生物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农业部新兽药审评委员会委员、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审评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分子病毒学与免疫学,畜禽传染病诊断与防治。承担国家“973”项目、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等课题。从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病和脑心肌炎的分子病原学与流行病学、免疫诊断与监测以及与基因工程疫苗等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SCI论文15篇。主编有《中国猪病学》、《动物免疫学》等著作。曾获教育部霍英东青年基金、骨干教师基金、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资助计划等基金的奖励或资助。

xxxx生猪流行病学情况调查报告

xxxx生猪流行病学情况调查报告 根据xx转发《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加强生猪疫病防控工作的通知》(新牧密电【11】5号)要求,于8月1日xx畜牧兽医局召开紧急会议,进行专门安排和部署,要求对xx区域内生猪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等普通传染病进行拉网式普查同时对影响畜产品安全生产的其它因素进行了解和调查,在2011年8月3日至8月20日期间,xx动物疫控中心牵头、动物卫生监督所配合分别与各县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技术人员组成调查组对各县市规模猪场和部分养殖户进行了入户调查,通过询问、谈话交流、查看免疫记录、圈舍养殖情况、填写调查表格等方式,全面了解了当前地区生猪养殖、疫病防治的情况,重点对腹泻病流行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目前生猪年末存栏xx万头。xx县2010年末全县生猪存栏xx万口,规模化养殖场xx个,主要饲养地在xx。xx生猪存栏xx万头只,主要饲养地为xx乡、xx乡、xx、xx乡、xx镇。xx 县生猪存栏xx万主要饲养xx。 二、生猪疫病调查情况

经过问卷调查和走访查看等方式,对生猪的疫病情况进行了初步了解,重点对生猪的腹泻为主要症状的发病情况作了调查,就初步调查前况来看,腹泻类传染病呈点状散发流行。 从入户调查和问卷调查情况来看,出现的病名主要有猪传染性胃肠炎、仔猪黄白痢、伪狂犬、猪流行性腹泻、肺炎等,这些病种的确诊均没有经过实验室诊断,仅从临床症状来判断,准确性有待确定。从流行的时间来看,除xx县xx外,半年内没有发生腹泻类传染病大量致死的调查记录,已有的仔猪死亡情况多发生在1-3年前。xx县xx近期有个别养殖户反映仔猪有腹泻死亡情况。死亡数量一般在10头左右。 发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气候原因,冬春、秋冬气候交替时节,容易造成仔猪的死亡,加上很多养猪场保温措施不全造成仔猪死亡率上升,通过此次调查xx基本上仔猪死亡率较高时段就在这两个阶段,约30%仔猪因此原因死亡。 2、消化不良和大肠杆菌交叉感染:饲养管理不善,造成仔猪消化不良和大肠杆菌病感染,造成一部分死亡。 3、饲料霉变:由于饲料发霉,在喂食生猪时造成母猪流产,造成仔猪死亡。

常见猪病防治

常见猪病及其防治 猪病的种类繁多,包括传染病、寄生虫病、内科病、外科病及产科病等,而危害最严重的是传染病,其次是寄生虫病、中毒性疾病和营养缺乏病(含代谢障碍病),这些病如果预防不好,会给猪场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必须实行饲养管理规范化、科学化、防疫措施制度化、经常化,才能更好地控制疾病的发生。要控制猪病的发生,则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科学饲养管理 (1)实行分群饲养; (2)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3)加强哺乳期母猪和仔猪的饲养管理。 2.自繁自养; 3.引进种猪时,要做好检疫; 4.制订合理的防疫制度; 5.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6.认真按免疫接种方案做好免疫工作; 7.有计划地进行药物预防。 一、猪瘟 病原:病原体为该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存在于病猪的全身和体液中,其中淋巴结、脾和血液中含毒量最多。病毒对不利因素作用的抵抗力弱,在干燥环境和一些消毒药作用下易于死亡。发病猪舍及污染的环境在干燥和较高温度下,经1~3周即失去传染性。2%~3%火碱经30分钟可使病毒失去活性,5%漂白粉经营1小时可将病毒杀灭。 流行病学:各品种、年龄、性别的猪都易感,野猪也易感,病猪和带毒猪是传染源,通过粪、尿和各种分泌物排出病毒。感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和呼吸道。侵入门户是扁桃体,后进入血液循环。此病具高度传染性,发病无季节性。 临床症状:潜伏期一般为5~10天。 最急性型:突然发病,症状急剧,体温升高到42度,精神极度沉郁,卧地不起,病猪皮肤粘膜紫绀,出血。急性型:本型最多见,突然发病,病程1~2周,少食或不食,体温持续高热在40~42 度,病猪寒战,鸣叫,喜喝冷水,结膜潮红发炎,有些病猪有神经症状,震颤、痉挛抽搐,病程初期粪便呈干球状,后期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 急性和慢性型:病程较缓和,病程可达20~30天以上,妊娠母猪感染后可能不表现症状,但病毒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引起流产、死胎、畸形、胎儿木乃伊化,或产下的仔猪体质虚弱,出现震颤,最后死亡。 病理变化:全身淋巴结肿大,暗紫色,切面周边出血,呈大理石样,会厌软骨和喉头粘膜、膀胱粘膜、心外膜、肺膜、肠浆膜、腹膜及皮下等处有大小不一的出血点或血斑;肾呈土黄色,表面散有小红点,脾有梗死灶,慢性猪瘟大肠粘膜有出血和坏死,在回音瓣附近和盲肠、结肠粘膜上,可见大小不一的扣状溃疡,突出于粘膜表面。 防治:无特效药物,加强预防工作,严格执行疫苗接种程序。 二、猪细小病毒病 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引起的,其特征:猪细小病毒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猪群,易感猪在怀孕早期感染猪细小病毒时可导致胎儿死亡、胚胎重吸收和胎儿木乃伊化,偶有流产,而母猪本身无明显症状。 流行病学:几乎所有猪群都感染此病,不同品种、性别、年龄的猪都易感,后备母猪比经产母猪易感染,传染源是带毒的公猪和母猪,流产和死胎、活胎及子宫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毒,而带毒猪所产的活猪可能带毒排毒时间很长甚至终生。本病原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可在被污染的猪舍生存数月之久,易造成长期连续传播。 临床症状:猪群爆发此病时,时常与木乃伊、窝仔数减少、母猪难产和重复配种等临床表现有关。 在怀孕早期30~50天感染,胚胎死亡或被吸收,使母猪不孕和不规则地反复发情。 怀孕中期50~60天感染,胎儿死亡之后,形成木乃伊,怀孕后期60~70天以上的胎儿有自免疫能力,能够抵抗病毒感染,则大多数胎儿能存活下来,但可长期带毒。 防治: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在污染的猪场应用疫苗接种或采取自然感染结合,推迟初配日龄的方法。疫苗接种:目前有两种疫苗,一种是疡毒苗,适用于未怀孕的初产母猪;另一种是灭活油乳苗,适用于各种猪。灭活油乳苗在配种前2个月左右注射。 三、猪乙型脑炎 病因:1948~1950年日本学者先后从猪流产胎儿和母猪脑组织中分离出日本脑炎病毒,并用病毒感染怀孕母猪引起死亡和流产。 临床病状:猪突然发病,发烧40~41度,呈稽留热,持续几天或十几天以上。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不食,粪便干燥呈球形,表面常附有灰白色粘液,有的呈关节炎状。 妊娠母猪主要症状是流产或早产,胎儿多是死胎,大小不等或为木乃伊胎。 公猪睾丸肿胀,多是一侧性。病猪精神食欲无大变化,一般转归良好。 预防:在疫区或疫场曾试用日本乙型脑炎病毒疫苗,于流行期前一个月免疫,4日龄以上至2岁的后备母猪都可注射,免疫后一个月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可防止妊娠后的流产或公猪患睾丸炎而造成的生精机能障碍。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2014年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宇宙地镇动物卫生监督站 为了全面掌握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发展和流行规律,科学评估动物疫病发生风险,有效预防各种动物疫病的发生,根据《克旗2014年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的要求,我站适时开展了各种动物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现将我站2014年上半年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设立流行病学调查点 通过对往年各种动物疫病的流行特点和发生发展规律进行总结分析,根据全镇牲畜养殖分布、数量、密度和存在疫情隐患等因素,设立了定点流行病学调查点和专项流行病学调查点。 各种畜禽流调点分别是:一是选择养牛数量大的永隆村为牛病流调点;二是选择羊养殖数量较多的很黑村、新地村为羊病流行病学调查点;三是选取一定数量的规模养殖场户为猪病重点流调点;四是选取刘营子村、大营子村为禽病重点流调点。在重点流调点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的同时,也结合各村防控动态及疫情进行不间断流行病学调查。 二、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一)主要措施 全面认真组织开展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及流行病学调查,一是依靠实验室快速准确的检测技术,对全镇禽流感、鸡新城疫和猪瘟、猪口蹄疫进行血清抽样检测抗体,及时准确的掌握各种动物疫病的免疫情况;二是利用基层动物防疫员对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猪蓝耳病、猪瘟、布病、结核病、鸡新城疫、牛瘟、疯牛病、牛肺疫、痒病等各种畜禽疫病进行了流调和重大动物疫情排查;三是利用规模养殖场户标准化防疫的开展,通过工作人员对辖区内的共计13个规模养殖场进行全面的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的同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四是经常发布信息,提醒全镇广大兽医工作者,重点是基层防疫员随时密切观察疫情动态,这一举措发挥了很好的疫情观察作用;五是利用进行防疫督查、疫情巡查、血样采集的有利时机,以走村入户、临床观察、询问畜主、查看治疗记录、调查了解等方式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二)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根据《克旗2014年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春防期间积极开展了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重点加强了规模养殖场、养殖密集区等重点区域的疫情流调,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共对全镇7个村32个村民组350户养殖户开展了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布病、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鸡新城疫等人畜共患病和外来动物疫病进行了

我国养猪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专题(精)教学教材

我国养猪业现状及及今后发展趋势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有7~8千年之久的养猪历史,猪为“六畜之首”,猪肉是我国人民的主要肉食。自80年以来,我国养猪业取得了迅猛发展,猪的年存栏数和年出栏头数及年产肉量基本呈逐年增长趋势,多年来生猪出栏量保持在6亿头以上,市场规模在5000亿元以上,猪肉产量占世界一半。虽然,我国是公认的生猪大国,但不是生猪强国,和美国等先进技术的养猪强国还有一定的差距,疫病、药残、环境污染等因素制约着我国养猪业持续健康发展,但随着文化、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来中国养猪业必然向着集中化、集约化、专业化和工厂化的现代养猪生产体系发展。国外养猪业发展特点: 一、养猪业趋向工业化:养猪场数量逐年减少,养猪规模不断扩大,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如美国从80年到86年间猪场总数从67.04万个减少到34.7万个(减少48%,每场平均猪数从96头增加到147头。在追求生产效率和规模经济效益的同时,养猪的现代化水平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从而实现了高效、低成本的养猪生产。 二、猪品种和类型的转变:脂肪型猪种趋向消亡,而肉用型和瘦肉型猪种在不断增加扩大,这也是国外养猪生产水平高的表现。 三、饲料工业发达:为适应和促进集约化养猪生产的发展,各国都在研制开发能符合猪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标准和全价配合饲料,并从原粮的选择、加工配合、营养的需求、饲料的运输等各方面入手,来调制和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提高饲料的质量和转化效率。 四、高效益的饲养管理新技术:种猪的繁育体系、杂交优势的利用、猪的人工授精、肥猪的全进全出饲养、仔猪的早期隔离断乳和理想蛋白质理论等新的技术理论都被迅速推广运用,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我国养猪业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改革和市场发展,我国养猪业生产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与国外先进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诸多问题困扰着中国的养猪业。

常见猪病预防和治疗

一、猪口蹄疫 (一)临床诊断要点 体温升高到40℃以上;成年病猪以蹄部水泡为主要特征,口腔粘膜、鼻端、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溃烂;乳猪多表现急性胃肠炎、腹泻、以及心肌炎而突然死亡。 (二)防制 1、控制:免疫O型口蹄疫灭活油苗,所用疫苗的病毒型必须与该地区流行的口蹄疫病毒型相一致;选用对口蹄疫病毒有效的消毒剂。 2、预防:后备母猪(4月龄)、生产母猪配种前、产前1个月、断奶后1周龄时肌注猪O型口蹄疫灭活油苗;所有猪只在每年十月份注射口蹄疫灭活苗。 治疗措施 处方1 (1)口蹄疫外源性抗体(超免蛋白—Ⅴ)用法:一次肌肉注射,按1kg体重0.1ml 用药,首次量加倍,可有效控制引发的心肌炎,有效控制死亡;也可用本品做紧急免疫。(如有混感症状需要配合比较敏感的抗生素使用,如头孢噻呋钠、头孢喹肟等)。配合荆防败毒散(瑞特灵)1kg拌500kg饲料,可全群治疗和预防。 (2)0.1%高锰酸钾溶液适量碘甘油或1%-2%龙胆紫液适量用法:先以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患部,然后涂碘甘油或龙胆紫溶液。 处方2 冰冰片5g 硼砂5g 黄连5g 明矾5g 儿茶5g 用法:患部以消毒水洗净后,研末撒布 处方3 贯众散贯众15g 桔梗12g 山豆根15g 连翘12g 大黄12g 赤芍9g生地9g 花粉9g 荆芥9g 木通9g 甘草9g 绿豆粉30g 用法:共研末加蜂蜜100g为引,开水冲服,每日一剂,连用2-3剂。 二、伪狂犬病 (一)临床诊断要点 公猪睾丸肿胀,萎缩,甚至丧失种用能力;母猪返情率高;妊娠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木乃伊;新生仔猪大量死亡,4—6日龄是死亡高峰;病仔猪发热、发抖、流涎、呼吸困难、拉稀、有神经症状;扁桃体有坏死、炎症;肺水肿;肝、脾有直径1—2毫米坏死灶,周有红色晕圈;肾脏布满针尖样出血点。 (二)防治 1、控制 正发伪狂犬病猪场:用gE缺失弱毒苗对全猪群进行紧急预防接种,4周龄内仔猪鼻内接种免疫,4周龄以上猪只肌肉注射;2-4周后所有猪再次加强免疫,并结合消毒、灭鼠、驱杀蚊蝇等全面的兽医卫生措施,以较快控制发病。

当前猪病流行于控制

当前常发病的防治措施 A当前猪病流行于控制-.猪场病猪混合感染特别严重,据调查,猪场内70%以上的发病猪都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疫病混合感染,且80%以上是以病毒病为主,病毒病又以猪圆环病毒病感染,猪繁殖和呼吸系统障碍综合症为主,同时伴发细菌性疫病.细菌性疫病主要以猪链球菌.猪巴氏杆菌病.猪气喘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等为主.在加之饲养环境.饲料及一些非常规因素的影响,使发病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复杂,难以诊断,难治愈,从而造成仔猪成活率降低,淘汰率升高,饲料转化率低,给养猪场[户]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 B.病因分析 1病毒病的多重感染 猪繁殖和呼吸系统障碍综合病和猪圆环病毒病感染在猪场发病的比例最高,或再混合感染猪瘟,猪伪狂犬病等,大多发生于己于10---80日龄的仔猪 2细菌病的多重感染 猪气喘病和猪巴氏杆菌病,猪传染性胸膜性肺炎混合感染,在猪场的发病的比例最高,特别是30—40日龄,50—70日龄的仔猪. 3.细菌病和病毒病的感染 猪气喘病指繁殖和呼吸系统综合症,猪圆环病毒病,温和型猪瘟在猪场发病比例高. C临床特征,在临床多呈现继发感染的特征 1猪繁殖和呼吸系统综合症主要继发猪链球菌病,猪附红细胞体病,仔猪副伤寒.仔猪腹泻综合症. 2猪圆环病毒病主继发链球菌病,猪巴氏杆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瘟[温和型]. 3猪气喘病主要继发猪巴氏杆菌病,胸膜性肺炎,呼吸道综合症 D防治措施 1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特别是加强猪舍环境的卫生消毒,降低污染源,选择效果突出的消毒药,如过氧乙酸,复合碘等. 2加强饲养管理,.有效降低应激因子.改善猪舍内的小环境的调控,密度适中,空气清新,特别注意饲料营养全面,优质. 3制定一套合理的免疫程序,加强免疫接种,做好预防工作. 4饲料中添加药物,预防继发感染. [1]母猪;产前产后一周每吨饲料添加氟苯尼考1000g/T.泰乐菌素500- 800g/T [2]仔猪三针保健;即;3,7,21天分别肌注长效土霉素1-2ml. [3]一周及50日龄前后,饲料中加强力霉素500-800g或氟苯尼考. 5当前猪严重感染常用控制方案. [1]黄芪注射液,氟苯尼考,长效土霉素注射液,并用强力霉素拌料. [2]黄芪加长效磺胺肌注,用氟苯尼考拌料. [3]黄芪加特效米先,用泰乐菌素拌料. E;当前常发病的防治 1猪传染性胸膜性肺炎

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关于××学校聚集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发病情况的初步调查报告 2004年2月25日上午10时30分,我区疾控中心接到××儿童医院医务科电话报告:“该院发热门诊接诊一名××学校的学生,临床诊断为肺炎。据该学生反映,近期其所在学校有数十名学生有发热。”接到报告后,我区疾控中心立即和该学校取得联系,核实相关情况,并及时将初步核实情况电话报告市疾控中心。为进一步了解发病情况,控制疫情发展,我区疾控中心于10时45分派员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现将调查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概况:××学校,位于××区××路××号。该校为寄宿制学校,有48个班级,在校学生1380名,教职员工165名。 (二)发病情况:自2004年2月17日起,该校学生中陆续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病例,截止2月25日下午3时,累计发生91例,分布在22个班级。经调查,首发病例周××,女,10岁,四(6)班学生,住×××宿舍。该患者于2月17日出现发热(40℃),伴有咳嗽、头痛、流涕等症状,当天前往我区人民医院就诊,诊断为“上感”,给予抗炎、对症治疗后,目前已恢复正常返校上课。 患病学生发病时间分布情况见表2—4。 患病学生班级分布情况为:四(6)班12人、四(2)班6人、五(3)班5人,其余班级均有1~2人。 91名发热学生中,目前体温恢复正常并返校上课的有50人,其余41名学生均离校回家正在治疗或恢复中。 对2月25日发病的8名学生调查表明,8名学生均有发热(38~39.5℃)伴咳嗽、头痛、畏寒等临床表现。其中有2名学生已就诊,1人诊断为肺炎,1人诊断为病毒性感冒,其余6人已前往医院就诊,目前诊断结果不详。 (三)流行病学调查:发病学生中仅有1名有流感疫苗接种史。所有发病学生均否认发病前1周内有外出、外来史。教室和寝室均有空调,但本学期开学后一直未使用。每间宿舍有6~7名学生住宿,学生来源于全市各区、县。 (四)病原学检测:对2月25日8名新发病例中2名具有典型症状的学生采样后,立即使用快速诊断试剂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2例标本均为甲型流感阳性。 (五)初步调查分析: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病原学快速检测结果,认为此次发病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高热聚集性发病。 (六)采取措施:我区疾控中心已将现场调查处理情况及时向市疾控中心报告,并要求××学校落实以下工作。 1.加强学校晨检。各班每天由班主任负责统计学生中具有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人数,并填写“学生发热情况统计表”。每日上午8;00时和下午l4:00时前将统计数据告知学校卫生老师,整理汇总后传真至我区疾控中心;遇有特殊情况,及时与我区疾控中心联系。 2.对出现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学生劝告其暂停上课,建议在家休息,待体温正常1周后再返校上课。 3.加强教室、寝室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指定专人负责每日对教室、寝室进行空气消毒(可采取食醋熏蒸消毒和无人时紫外线照射消毒方法),对所有空调进行一次统一的消毒。 4.利用广播、板报等多种形式开展呼吸道疾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体育运动前后注意及时增减衣服,防止着凉。 5.建议有发热学生的班级和同寝室学生服用板蓝根等中成药预防病毒感染。 6.近期学校停止举行集体性活动和使用公共教室。 我中心将每天及时报告该校学生发病的最新进展。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4年2月25日 南昌市甲型H1N1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和疫情处置现

非洲猪瘟防控调研报告

非洲猪瘟防控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2018非洲猪瘟防控调研报告 一、我区生猪养殖基本情况 第一季度全区生猪养殖户数770户,养殖存栏为36039头;其中规模养殖场数13户,存栏6316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2125头,元旦至今规模养殖场生猪出栏6772头;种猪场3户,存栏2924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1084头;全区生猪散养户780户,存栏约3000头;对比2018年第一季度生猪存栏数42161头,养殖量呈下降趋势。产生原因有二:一是非洲猪瘟传染性强、死亡率高(几乎是100%),目前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规模养殖户唯恐波及致全军覆灭,主动减少养殖数量包括淘汰多年经产母猪和仔猪。二是散养户因为环保要求和我市实施的庭院养猪退养弃养政策以及2018年年底生猪收购价格低于成本而减量存栏甚至收摊弃养。但今春由于价格回升,全国生猪存栏减少,政治经济环境、养殖环节、屠宰、检测检疫环节等众多因素共同影响下,猪肉价格上涨已成必然,又有养殖户开始购进仔猪,增加后备母猪养殖数量。2019春节后生猪养殖数量又持续回升至当前数值。 二、非洲猪瘟防控采取的主要措施 1、非洲猪瘟排查。我区根据非洲猪瘟病毒传播途径制作实施方案,多次下发文件安排部署,多方位、多环节进行缜密排

查。养殖环节:屯留区生猪现存栏约3.6万头,2018年8月至今从养殖环节实施全覆盖排查,多次进行拉网式大排查。尤其进入冬春季节对非洲猪瘟、口蹄疫、高致病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进行严格细致排查,排查覆盖全区所有畜禽养殖户、无害化处理场所,特别是要对城郊结合部、工矿厂区等地排查力度,不留死角。规模养殖场户实施封闭管理。现阶段,排查已进行51轮次,累计排查生猪养殖场户3万余个次,生猪206万头次。屠宰环节:每日派出2-3名官方兽医对我区唯一生猪定点屠宰场入场排查检疫。未发现异常猪只。泔水猪排查:全区经入户认真排查及设立公开电话举报,共排查出13个泔水猪养殖户,共存栏1521头,均未发现非洲猪瘟可疑情况。现均已退养完毕,且排查中未再排查出泔水猪。饲料排查:排查全区21个生猪养殖场和3个饲料生产企业,5个饲料经营门市部、均未发现经营或使用猪血成份、血浆蛋白粉、肉骨粉等动物源性饲料喂猪。市场猪肉排查:市场监督管理局持续对市场、冷库等销售环节生猪产品一一进行排查,严查来自疫区省市生猪产品。庭院养猪摸底排查:对矿区、人口密集区及两场周围的庭院养猪情况进行排查摸底,全区有866户庭院养猪户存栏28530头生猪,现由各乡镇依据实施方案逐步进行庭院养猪退养并养工作。现阶段退养弃养85户6354头。流行病学调查:对规模猪场深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采集样品开展非洲猪瘟疫情筛查,强化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对非洲猪瘟的鉴别诊断能力,及时发现和消除风险隐患。

中国现场流行病学报告

C h i n a F i e l d E p i d e m i o l o g y R e p o r t 中国现场流行病学报告 h 本期焦点: 广州市某中学一起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2014年5月26日,广州市某中学报告多名学生进食早餐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怀疑为食物中毒。区疾控中心 (CDC ) 接到报告后立即前往现场调查处置,并采集病例和可疑食物标本。为进一步核实疫情,查明污染食物及致病因子,提出防控措施和建议,5月27日广东省CDC 、GDFETP 学员和CFETP 学员开展了本次调查。 本次调查病例定义为“2014年5月25–27日,该中学师生和厨师中出现呕吐或具有恶心、腹痛、腹泻 (≥3次/24小时) 中任意2项及以上者”。调查组通过以下方式搜索病例:查看校医务室的门诊日志;对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学生进行访谈;因初三和高三学生学业紧张,由班主任老师询问症状。 共搜索到31例病例。病例的临床表现主要以呕吐 (71%)、恶心 (65%)、腹痛 (58%)为主,少数病例出现头痛 (26%) 和腹泻 (10%) 的症状,无重症及死亡病例。详见表1。 2015年1月15日发行中国现场流行病学报告

表1 2014年5月26日广州市某中学31例食物中毒病例的临床症状 症状 病例数 比例(%) 呕吐 22 71 恶心 20 65 腹痛 18 58 头痛 8 26 腹泻 3 10 首例病例于5月26日上午7时30分发病,末例于26日19时发病,发病高峰集中在上午7时30分至9时30分,符合点源暴露特征 (图1)。 图1 2014年5月26日广州市某中学一起食物中毒事件流行曲线 (间隔30分钟) 学校分为高中部和初中部,高中部约61% (771/1271) 的学生为住宿生,而初中部住宿生仅占3.3% (46/1399)。高中生罹患率为2.4% (31/1271),初中生罹患率为0% (0/1399) (Fisher 精确概率法, P <0.01)。高中部学生的住宿生罹患率为4.0% (31/771),走读生罹患率为0% (0/500)。教职工及厨师中无病例发生 (0/226)。住宿生中,高一罹患率为 5.9% (20/341)、高二罹患率为2.6% (6/227)、高三罹患率为2.5% (5/203),各年级罹患率无统计学差异 (χ2=5.4, P >0.05)。 早餐 区疾控中心 开始调查

安徽省太湖县夏季猪病调查报告示范文本

安徽省太湖县夏季猪病调查报告示范文本 After completing the work or task, record the overall process and results, including the overall situation, progress and achievements, and summari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utur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安徽省太湖县夏季猪病调查报告示范文 本 使用指引:此报告资料应用在完成工作或任务后,对整体过程以及结果进行记录,内容包含整体情况,进度和所取得的的成果,并总结存在的问题,未来的对应策略与解决方案。,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调查 近期太湖县养猪场发生某种夏季疾病,根据本人在当 地调查,通过传染病学和流行病学及临床治疗效果,基本 上判定为夏季高温应激综合症,最近几天当地气候突变, 进入高温、潮湿、闷热的梅雨季节。许多养猪场硬件设施 不全,生活环境恶劣,加上前期猪价过低,许多养猪户降 低饲料营养标准,机体抗应激能力下降。高温环境下,机 体自我调节能力下降。出现一些疾病。 发病状况 许多发病猪体温升高41°左右,皮肤发红,大便干燥, 采料量减半或废绝。病程长达5—7天,但育肥猪死亡率很

低,而体质较弱的母猪在产前产后发病死亡率偏高。许多客户按附红体或温和型猪瘟治疗,效果不佳,许多猪场采用保守治疗方案,几天后自动痊愈。 评估 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较差。在外界环境气温突变升高下,猪体无法抵抗热应激,激发感染了流感、附红体、链球菌、猪瘟等消化道和呼吸道的综合性感染。如果不改变生存环境,营养得不到改善,后期持续高温状况下,会发生复杂性混合型感染,死亡率大大升高。 预防保健治疗方案 预防 要加强猪瘟和链球菌的免疫,免疫时提前在料中加入润生康和健力源。 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好通风、防暑降温工作,在料中

常见猪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常见猪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一、猪瘟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各年龄、品种、任何季节都可流行,传染性极强,是对目前养猪业威胁最大的一种疾病。 1、症状:一般为高热稽留,体温高达40℃以上,病程短则1天,长者达21-30天。初期猪群仅有一头至数头发病,经1周左右同群相继发病,病猪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急性死亡的可视黏膜和腹部皮肤有针尖大密集出血点。亚急性和慢性死亡的则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眼角处有多量脓性分泌物,皮肤有明显的出血点,特别是耳、腹下、四肢、会阴等处。脾脏中部梗死,回盲部有规则性纽扣状溃疡。针尖状出血是各器官的典型症状。有时可见扁桃体溃疡,舌、唇、齿龈结膜有时也可看到溃疡。 2、防治:坚持自繁自养,搞好预防工作,仔猪在出生后21日龄进行首免,普通猪瘟细胞苗4头份/头;60日龄进行二免,宜用猪瘟组织苗4头份/头;对受威胁猪场仔猪可在出生后进行超前免疫,猪瘟组织苗2头份/头,1.5小时后再吃初乳;对于外购仔猪应1周内进行猪瘟免疫,1月后做二免;对于母猪应于每次产后21天与仔猪同时防疫4头份/头;公猪每年春秋两季两次防疫。目前对该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用猪瘟高免血清配合抗生素有一定疗效,但治愈率不高,

建议淘汰病猪。 二、伪狂犬病 该病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笔者发现本病在有些地区有流行趋势,应引起足够重视。 1、症状:1-3日龄仔猪都很正常,第4天就发现有仔猪眼眶发红,闭目昏睡,体温升高到41-41.5℃,精神沉郁,口角有大量泡沫或流出唾液,有的病猪呕吐或腹泻,其内容物为黄色,遇到声音刺激,兴奋和鸣叫,有的病猪后腿抬起呈“鹅步式”。有的以神经症状为主,出现肌肉痉挛性收缩,角弓反张,仰头歪颈,有的呆立不动,头触地或头抵墙,死亡率很高。母猪则可能出现厌食、便秘或结膜炎,很少死亡。有的母猪分娩延迟或提前,有的产下木乃伊或流产,所产弱仔一般2-3天内死亡。 2、防治:预防是目前最好的方法。近年来,血清的效果也比较理想。早期,发现患有伪狂犬可以用高免血清,一般是20日龄以上的,还有治愈的希望。如果预防接种,可以在母猪产前30天进行,散养户一般建议用灭活苗;所产仔猪6-8周龄首免,30天后二免,建议用弱毒活疫苗。隔离、消毒、灭鼠也是非常必要的,以防病菌的传播。 三、弓形体病 弓形体病是弓形虫在无性繁殖过程中寄生在哺乳动物和人的有核细胞内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

2018年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养猪学和猪病防治》试题及答案

2018年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养猪学和猪病防治》试题及答案 1、下列病毒中,不能导致母猪繁殖障碍的是()。 A、猪伪狂犬病毒 B、猪流感病毒 C、猪圆环病毒2型 D、猪瘟病毒 2、我国分离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株均属于()毒株。 A、美洲型 B、欧洲型 C、亚洲型 D、非洲型 3、对伪狂犬病毒最一感的实验动物是()。 A、兔子 B、小鼠 C、大鼠 D、豚鼠 4、下列病毒中属于DNA病毒的是()。 A、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B、猪伪狂犬病毒 C、猪圆环病毒 D、猪流感病毒 5、猪气喘病的病原是()。

A、猪链球菌 B、猪流感病毒 C、猪胸膜肺炎防线杆菌 D、猪肺炎支原体 参考答案:1-5:B A A C D 6、在冬季流行的一种猪传染病,其特征是水样腹泻,病程一周左右,传播快,发病率高,死亡率低,这种传染病首先怀疑为()。 A、猪传染性胃肠炎 B、猪流行性腹泻 C、猪痢疾 D、仔猪白痢 7、剖检病猪,发现大肠有扣状溃疡,应怀疑为()。 A、猪肺疫 B、猪瘟 C、猪丹毒 D、猪链球菌病 8、引起猪的一种慢性呼吸道病,主要症状为咳嗽和气喘, 特征性病变为肺尖叶、心叶呈现肉变,该传染病为()。 A、猪肺疫 B、传染性胸膜肺炎 C、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D、猪支原体病

9、由病毒引起的猪腹泻病是()。 A、猪痢疾 B、猪传染性胃肠炎 C、仔猪副伤寒 D、猪丹毒 10、下列哪种浓度的酒精消毒效果好?() A、55% B、65% C、75% D、100% 参考答案:6-10:B B D B C 11、不能引起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的是()。 A、蓝耳病 B、猪肺疫 C、猪气喘病 D、传染性胸膜肺炎 12、疑似或确诊为口蹄疫的家畜应()。 A、禁宰 B、急宰 C、缓宰 D、治疗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撰写基本要求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撰写基本要求 现场调查报告,是一种全面的总结形式,与科学论文相比,它可能不够精辟和深入,方法学方面不够严谨,但是更加全面。由于现场调查的题材千差万别,因此现场 调查报告的撰写要求也不尽相同。针对群发性疾病(如传染病暴发或流行)的调查, 可能侧重于流行病学与统计学方法的综合应用;针对个案病例的调查,则可能侧重于 对病例临床特征、检测结果的描述,以及逻辑推理在调查过程中的应用等。但不管是 什么题材的调查报告,一些基本要求必须得到满足。 在此,总结经验,对现场调查报告所包涵的要素提出一些要求。根据不同题材调 查工作的要求,其报告可能侧重于其中的某些要素,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完整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包括如下要素: 1.标题 2.前言(事件经过) 3.基本情况 4.核实诊断 5.流行特征(描述流行病学) 6.病因或流行因素推断、验证(分析流行病学) 7.防制措施与效果评价 8.问题与建议 9.调查小结 10.落款 一、标题 “标题”是现场调查报告内容的高度概括,必须简明扼要地向读者展示所做工作 的主要成果。标题应该简练、准确,可包括时间、地点及主要调查内容等要素,有时 可省略时间、地点相关信息,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标题的表达形式:“关于+地点+事件名+的调查报告”。但根据工作内容的不同,标题常常有所变化,如“关于XXXX的调查报告”、“关于XXXX的评价报告”、“XXXX 调查”等。 二、前言(事件经过) “前言”部分主要对事件的发现、报告、调查经过进行简单概括。一般篇幅不宜太

长,200-500字即可。“前言”部分可包括以下内容: 1.本次现场调查的由来与背景、目的和意义,引出调查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2.简述发现事件的信息来源,包括接报及上报情况等。 2.交待事件发生经过,以及调查工作的任务来源(如下级请求或上级要求等)。 3.简述现场工作经过,包括调查的地点和时间、参加单位与人员、调查方法、调查工作经过、调查处理结论等。 三、基本情况(背景) “基本情况”是对事件发生地的背景信息进行描述;此部分所包含的内容,应可对调查和分析结论起到支持作用,应避免提供与主体内容毫无关联的信息。一般来说,基本情况可包括如下内容:事件发生地的地理位置、环境、气候条件、人口构成状况、社会经济状况、卫生服务机构、平时疾病流行情况或历史上该疾病在该地区流行状况、该地区有关的预防接种情况等。应重点说明与事件性质和原因有关的本底情况,如虫媒传染病应说明媒介种群、密度与变化情况,肠道传染病重点说明当地卫生状况,等。 四、核实诊断 针对传染病群体性事件的调查,首先要对疾病进行核实诊断,证实暴发或流行的存在。因此,该部分主要对疾病的临床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并展示。主要内容:1.临床表现:描述病人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上的分型及其特点。 2.辅助检查:各种临床辅助检查的结果。根据调查的病种,展示的辅助检查结果应各有侧重,如呼吸道传染病(如SARS)可重点展示肺部X线检查及肺部通气指标,胃肠道传染病应重点展示大便标本检查结果等。 3.主要诊断依据:一般参考各法定传染病的国家诊断标准。如果疾病无公认的诊断标准(如新发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的疾病),应列出病例定义和分级定义。 如果是新发传染病,则临床资料的统计分析应为调查工作重点,以便弄清疾病的特征,为诊断、治疗及防控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五、流行特征(描述流行病学) 针对一起群体性传染病事件,应将事件的真实面貌完整呈现,即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的应用。主要内容: 1.疾病流行强度:总发病数目、发病率、死亡率和死亡率等信息,以及事件的波及范围及人群等信息。 2.疾病流行特征:即“三间”分布----时间分布、地点分布、人群分布特征。

目前我国主要猪病现状、问题及科学防控策略

目前我国主要猪病现状、问题及科学防控策略 杨汉春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疫病控制研究室,北京市100193)目前,猪病对养猪生产的影响和危害仍然很大,如仔猪流行性腹泻持续发生和流行、伪狂犬病的再发和继续流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散发性疫情等给养猪业造成的经济损失依然很大,甚至影响一些猪场的正常生产。因此,做好猪场主要流行疫病的预防与控制,对于稳定养猪生产十分重要。本文就目前我国规模化猪场主要猪病的现状、预防与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防控策略做一概述,供参考。 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1.1 现状 毋庸置疑,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猪蓝耳病”)是目前影响我国养猪生产的首要病毒性疫病,其控制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养猪生产的稳定与否。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毒株流行数年之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总体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许多管理水平高、饲养条件好的大型规模化猪场控制程度较好。猪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降低,呈现散发或地方性流行。由HP-PRRSV引发的临床疫情仍然以发热、呼吸道症状、母猪流产为主,部分病猪出现腹泻、神经症状等。尽管HP-PRRSV仍然是目前的优势流行毒株,但我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毒株的多样性急剧增加,出现了非结构蛋白2基因各式各样缺失的毒株,甚至ORF5基因碱基缺失的毒株,而且出现了疫苗毒与野毒的重组病毒,这与减毒活疫苗的过度使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有可能导致出现新的流行毒株,值得我们关注。 1.2 问题 在我国养猪生产实践中,该病的预防与控制存在问题,特别是在减毒活疫苗的使用方面有不少误区。⑴过分看重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接种,忽视生物安全措施、闭群饲养等技术在预防与控制的实质性作用;⑵减毒活疫苗种类太多,猪场选择无所适从,盲目使用;⑶有的活疫苗的安全性本身就存在问题,有不少猪场盲目使用这些疫苗后,直接导致猪群出现临床症状,包括仔猪的呼吸道疾病、妊娠母猪流产、免疫猪群的副猪嗜血杆菌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细菌性疾病的发病率上升;⑷减毒活疫苗使用不合理、不规范,存在滥用、过度使用、普遍免疫和高频度免疫现象。由于近年来高致病性毒株减毒活疫苗的不合理使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临床复杂性进一步加剧,临床上时常难以分清是疫苗毒所致还是野毒感染造成的。 1.3 防控策略

牧医12级《猪病防治》试卷

《猪病防治》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 1、猪瘟病猪剖检时淋巴结呈、肾脏呈、脾脏呈。 2、猪繁殖障碍性疫病主要临床表现有、、、、 和。 3、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发生后机体功能被抑制,该病常 与、、、等混合感染或协同治病 4、猪感染伪狂犬病病毒时,年龄不同其临床表现不同,出现发热和神 经症状,病死率高;多为隐性感染;表现流产。 5、猪传染性胃肠炎以、为其临床主要特征。 6、仔猪副伤寒的病原是,本病主要发生于仔猪。 7、猪链球菌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 和。 8、仔猪大肠杆菌病,临诊上可分为三种类型,他们分别 是、、。 9、猪肺疫的病原体是,猪气喘病的病原体是,猪接触传染性 胸膜肺炎的病原体是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40分) 1、下列病毒中,不能导致母猪繁殖障碍的是() A猪伪狂犬病毒 B猪流感病毒 C猪圆环病毒2型 D猪瘟病毒 2、我国分离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株均属于()毒株。

A美洲型 B欧洲型 C亚洲型 D非洲型 3、猪气喘病的病原是() A猪链球菌 B猪流感病毒 C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D猪肺炎支原体 4、在冬季流行的一种猪传染病,其特征是水样腹泻,病程一周左右,传播快, 发病率高,死亡率低,这种传染病首先怀疑为() A猪传染性胃肠炎 B仔猪红痢 C猪痢疾 D仔猪白痢 5、剖检病猪,发现大肠有扣状溃疡,应怀疑为() A猪肺疫 B猪瘟 C猪丹毒 D猪链球菌病 6、引起猪的一种慢性呼吸道病,主要症状为咳嗽和气喘,特征性病变为肺尖 叶、心叶呈现肉变,该传染病为() A猪肺疫 B传染性胸膜肺炎 C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D猪支原体病 7、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以 肺炎和()为特征病变。 A心包炎 B胸膜炎 C肠炎 D脑炎 8、日本乙型脑炎通过()传播。 A空气 B食物 C饮水 D昆虫 9、猪颈部淋巴结肿胀常由()引起 A葡萄球菌 B链球菌 C棒状杆菌 D猪瘟病毒 10、口蹄疫的病变除口腔、舌、蹄、乳房等处有水泡外,幼龄动物的心肌有灰 白色至灰黄色线状病变,呈现出所谓的()的外观。 A红色心 B黑色心 C虎斑心 D坏死心 11、()常发生在1-4月龄仔猪。 A口蹄疫 B气喘病 C副伤寒 D丹毒 12、猪水肿病的病原体是() A巴氏杆菌 B沙门氏菌 C大肠杆菌 D李氏杆菌 13、下列关于猪痢疾流行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撰写要求

附件3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撰写要求 标题:“标题”是现场调查报告内容的高度概括,必须简明扼要,包括疫情发生地点、涉及内容等要素。一般标题的表达形式:“关于+地点+事件名+的调查(初次/进程/结案)报告”。若为个案病例调查报告还需在标题最后注明病例姓名,表达形式:“关于+地点+事件名+的调查报告(病例姓名)”。 前言:“前言”部分主要对事件的发现、报告、调查经过进行简单概括。一般篇幅不宜太长,200-500字即可,包括以下内容:1.简述发现事件的信息来源,包括接报及上报情况等。 2.交待事件发生经过,以及调查工作的任务来源(如下级请求或上级要求等)。 3.简述现场工作经过,包括调查的地点、时间、参加单位与人员、调查方法、调查工作经过、调查处理结论等。

正文:一般包括基本情况、病例定义及搜索、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流行病学调查情况、病因或流行因素分析、调查结论、防控措施建议、防控效果评价、再发风险评估和经验教训总结等十个部分内容,也可根据事件性质、程度、范围及控制情况,确定报告的次数、形式和内容。 1.基本情况:介绍事件发生地的地理、人口、交通、经济、文化、气候、卫生服务情况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以反映事件产生的客观基础;了解平时疾病流行情况或历史上该疾病在该地区流行状况及相关疫苗预防接种情况等。重点说明与事件性质和原因有关的本底情况,如呼吸道传染病重点描述生活居住情况;肠道传染病重点说明当地卫生状况、水源分布情况;虫媒传染病应说明媒介种群、密度与变化情况;人畜共患传染病应说明当地牲畜家禽养殖情况、动物间监测疫情;输入性疾病应说明病例输入来源、旅行史、境外工作情况等。

我国首例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调查

现代畜牧兽医2018年第10期 2018年8月1日,经通报沈阳市沈北新区五五社 区养猪户张某的猪只连续发生不明原因死亡,疑似非 洲猪瘟。为确认疫情、调查其可能来源及扩散范围,开展了此次调查。1调查方法1.1病例定义疑似病例:2018年7月至8月,沈阳市境内发生皮肤发红或发紫、高热、结膜炎、呕 吐、腹泻、运动失调等症状,剖检呈脾异常肿大、质脆易碎、出血性梗死,或下颌淋巴结出血、或腹腔淋巴结出血的猪。确诊病例:符合疑似病例的条件,按照OIE 推荐 标准检测,血清学或病原学阳性猪只判定为确诊病 例。 1.2病例搜索对张某家病死的2头猪,分别采集我国首例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调查 魏澍1,段亚良1,李树博1,崔基贤1,周晨阳1*,姜 斌2 (1.辽宁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 沈阳1101642.辽宁省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沈阳110015)摘要:2018年8月1日,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五五社区某养猪户出现猪只连续不明原因死亡,疑似非洲猪 瘟。经现场剖检、采样送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国家动物外来病研究中心确诊为非洲猪瘟。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建立了病例定义,通过查阅记录、访谈相关人员开展病例搜索,对疑似病例进行实验室检测。调查结果表明,该养殖户场内发病率为12.3%,病死率为100%。描述了疑似病例的群间分布、时间分布、空间分布。分析表明,违规调运是引起该起疫情的重要风险因素。对照病例定义,经大范围病例搜索,已追踪该起疫情的扩散范围,并采取了扑杀、无害化处理等防控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关键词:中国;非洲猪瘟;首例;流行病学 中图分类号:S85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692(2018)10-0048-03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first African swine fever case in China Wei Shu 1,Duan Yaliang 1,Li Shubo 1,Cui Jixian 1,Zhou Chenyang 1*,Jiang Bin 2 (1.Liaoning center for animal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Liaoning Shenyang 110164;2.Liaoning Animal Health Supervision Institute,Liaoning Shenyang 110015)Abstract:In Aug 1st ,2018,continuous death was found in a small scale swine farm in Shenbei district of Shenyang city,Liaoning province,which was suspect as African swine fever and was confirmed as the first identified case of African swine fever in China by China Animal Health and Epidemiology Center.A field epidemiological enquiry was conducted at the first time;a case def‐inition was constructed,the attack rate and mortality was calculated,the temporal and spacial distribution was described to show the situation.Results of the investigation indicated that the attack rate was 12.3%,the mortality was 100%.Ilegal transport may be a risk factor this out‐break.With a comprehensive control measures including move control,culling and disinfection,this African swine fever case was controlled effectively. Key words:China;African swine fever;First case;Epidemiological inquiry 收稿日期:2018-09-12 作者简介:魏澍(1978-),男,本科,农业推广研究员,主要从事动物疫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通讯作者:周晨阳(1968-),男,蒙古族,本科,高级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检疫监督、动物疫病的预防与控制等工作。魏澍:我国首例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调查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