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公路路政管理事业发展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公路路政管理事业发展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公路路政管理事业发展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公路路政管理事业发展

路政科

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公路路政管理,作为我国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依法保护公路路产、维护公路路权,以及为发展公路事业而实施行政管理的重要使命。在为加快经济发展促进和谐社会构建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加快公路路政管理事业发展中,积极探索,努力实践,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一所谓路政管理,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或公路管理机构依据《公路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为保护公路路产、维护公路路权,以及为发展公路产业,并以公路为对象而实施的行政管理。公路作为全社会的公共产品,其开放性、服务性的特质决定了路政管理必须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和统领路政管理工作实际。 (一)路政管理的社会性广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前提。公路的货畅其流、人便于行的本质,使其成为社会和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

分。由此,形成了公路路政管理必须面向全社会、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特点,并决定着它应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发展和管理的先导和前提。路政管理是代表国家履行公路行政管理的执法活动,它体现了国家的意愿,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但它更多的是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出行便利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畅、洁、绿、美、安、优”公路产品的重要举措和保证。因此,它的一切管理活动都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评判工作成败得失的首要准则。

(二)路政管理系统性严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体现统筹平衡的管理原则。路政管理内容丰富广泛而自成一体,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完备,从发挥作用的类型、领域和层级,都形成了不同要求,构成了科学严密的系统。具备了既有经济方面的政策要求,如赔偿、处罚等,又有控制、协调、服务等方面的作用领域以及在微观和宏观调控下的作用层次。由此,必须按照统筹平衡的发展原则,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内部与外部,国家、集体与个人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控制关系,充分发挥路政管理的职能作用,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起好缓冲、调节和平衡各种利益之间矛盾的作用。

(三)路政管理目的性明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确立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路政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保障公路

的完好畅通,为社会提供便利、舒适、安全的公路交通条件。路政管理的所有工作都应围绕这一明确的工作目标进行。因此,路政管理不是一项注重短期效益和专门求取某种利益的行为,而是应该把它建立在既要确保现有公路本身的长期效益,延长它的使用寿命,增加它的使用效益,又要确保公路在为推进经济社会及其它各项事业发展方面所具有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诸如:在公路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积极探索新的途径,在开发利用公路辅助设施设备、公路两旁用地以及沿路非公路标志等方面,不断实现和提高它的潜在价值,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得益彰。

(四)路政管理实践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倡行不断探索创新的工作机制。路政管理是动态性比较强的管理活动,它将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完善其管理的内容和方式,并不断变更其技术的、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方法、工具和手段。因此,它要求我们在公路路政管理实践中,必须与时俱进,根据发展的形势和情况,不断研究和解决涉及公路路政管理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在管理目标、管理机制、管理手段等方面不断更新和充实。同时,要根据路政管理流动性大、机动性强、跟踪面广和全天候、无间隙作战的特点,注重加强能力建设,不断探索和创新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使路政管理生命力和效用性得以有效加强。

二近年来,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紧紧围绕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大局,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为用科学发展观引领路政管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不少经验。这些工作主要有:

(一)依法规范路政管理执法行为。依法实施行政许可,规范路政许可行为,把路政管理臵于严格依法行政范畴,使公路管理与发展始终沿着法制轨道不断前行。确保做到:一是公开办事依据和秩序。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和手册,上墙公布、当面咨询及公布举报电话等形式,把能够公开的依据程序和工作过程全部予以公布公示。二是逐步完善工作规范和制度。通过制定和落实《路政许可管理规范》、《路政执法廉政制度》和《路政处罚处理案件内部报批规定》等,进一步完善行政许可程序和操作规程。落实行政许可责任制度和监管措施,积极推行重大路政许可项目上门告知制、大件超限运输护送制和首办问责制,规范办理程序和工作行为。三是公开受理处臵各类路政事项。对所有受理事项实行“一站式服务”,不受市、县区域限制。有的还推出了“共产党员受理窗口”,专门解答疑难问题和处理疑杂事项,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使路政许可正确率达到100%,实现了管理效应和社会效应双赢。实践表明,生产与建设是发展,管理也是发展,而且是更有持续力的良性发展。

(二)严格做好依法管理工作。根据法律赋予的职能要求,

认真履行路政管理职责,依法做好公路保护工作,提高管理水平。一是认真实施路政巡查。依法查处各种违法违规案件,确保公路的正常通行秩序。坚持全天候、无间隙的作业制度和24小时予警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臵,使公路始终处于良好的畅通状态。二是积极开展超限超载治理工作。自2004年6月全国开展集中治超工作以来,通过固定和流动检测的形式和办法,打击各类车辆的违法行为。以漯河为例,全市现有3个固定检测点,出动交通执法人员6万余人(次)。已检测车辆5万辆,查处近2万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开展,大大遏制了交通事故、公路被损事件的发生,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拥护,是从源头上促进和保证公路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三是不断强化公路标志标线管理工作。公路管理部门加大投入力度,组织专门人员,认真做好标志标线的设臵和管理工作。以漯河为例,五年来全市公路交通标志标线总投资5883万元,漆划公路标线675590平方米,设臵公路标志12894套,为提高公路的通行水平和通行质量,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通过这些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大大强化了公路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三)不断创新路政管理机制。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给路政管理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针对这些情况和问题,一是提前介入,把问题和矛盾解决在管理前期。对在建项目,

路政部门积极与建设单位联系,在前期征地拆迁中加强监督,并在公路沿线镇(村)广泛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协助各方认真解决路产路权的相关问题。二是联手执法,与政法部门特别是交警建立公路执法联动机制,实行联合巡查,联合执法,进一步提高了管理效率和处臵效果. 三是在路政管理力量缺乏,经费不足的情况下,临聘协管员一起协助路政执法;与乡镇协同在其内部物色合适人选主办一方路政管理工作;在有关管理单位协商成建制设臵路政管理机构(如隧道、大桥)等。这些管理机制上的探索创新,给路政管理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为公路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找到了新的途径和办法。

但是,也应当看到,随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飞跃发展,公路等级、密度的提高,公路里程增长以及公路与其它各项事业发生的紧密联系,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确有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在管理理念形成方面,统筹兼顾不够,影响了工作思路的定位和拓展。习惯于把路政管理限于就事论事的经常性管理上,动辄以审批、处罚、处理等为手段,作为实施公路的主要保护措施。而将管理寓于服务、寓于发展的理念和工作措施则明显不足,因而造成了利益分配导向不确定,各种矛盾交织而统筹兼顾不够的情况存在。实际上,公路作为国有资产和公益性产品,它同样有一个产品的保值增值问

题,只有实现了这一目标,才能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效益,才能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无疑其社会效益是第一位的,经济利益必须服从社会效益。而路政管理则在其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只有充分运用这一杠杆,通过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市场的手段来进行平衡兼顾,才能确保两个效益的“双赢”。因此,在管理理念和工作思路上必须从实施单一的管理转变到服务至上、发展为先,服务、发展与管理并重上来,才能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

(二)在管理体制运行方面,关系没有理顺,影响了管理效能的充分发挥。一是业主代表的利益主体不同,使公路的有限资源难以得到有效发挥。以国有形式出任业主的,很显然在追加投入,确保公路质量方面是能够达成一致的。而以其它形式出任业主的,就会因经济效益和利润问题而难以确保管理工作的到位。二是管理职能的延伸和范围扩大问题难以解决。目前较为现实的是乡村道路的路政管理失控失管情况较为普遍,群众反响亦较强烈。治理超限超载过程中的覆盖面不全、手段不强的课题亦难以破解。三是依法行政的体系不够完备。路政管理基本上是公路部门独家经营,与公安、法院等执法单位的关系尚未理顺,案件的处罚处理较为被动。四是运作程序有的尚不规范。如处罚后罚没款的解缴应委托银行代收,但因有些条件不具备,通常做法是由路政管理部门直接收取罚没款,再解缴给银行或财政,与通行的管

罚分离原则不符。

(三)在管理保障机制方面,装备设备落后,制约了管理职能的正确行使。长期以来,路政管理一直没有作为正规的执法部门和力量而予以重视,致使保障不力,影响了战斗力的发挥。一是装备普遍落后。不少路政人员还是驾驶面包车执行任务,与目前小汽车普及程度很不协调,与担当的工作职能也很不适应。即使是条件好的地区,一个中队(3-5人)也仅配有一辆长安面包汽车。到2008年,才配备数量很少的2000型车。像指挥、临测、救护等专业车辆,基本没有配备,远远满足不了工作需要。二是现代化管理手段缺乏,信息化、网络化的应用尚处于初始阶段。电脑装备几乎为零,大大弱化了应急反应、指挥调度、信息反馈等诸方面的能力及案件处理中的公正度。三是站点用房、工作场地偏少偏紧,且不规范统一。路政人员多在公路机动巡逻,由此带来了工作、休息和集中都很困难的难题。整治超限车辆工作常因场地不足需停歇,走了一批再查一批,影响了执法工作的严肃性、严谨性和连续性。

(四)在管理队伍配备方面,资源配臵和开发受限,路政管理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后劲. 一是人员配臵偏少。现在的路政人员编制出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配备的依据是按照当时省县道的通车里程,至今从未变更过。仅以郾城区为例,当时编制人,管辖公路里程为公里。现在通车里程

已达公里(含农村公路),如此长的战线根本无法实施管理。二是个体素质不高。正式在编人员年龄偏大,受正规院校高等教育的不多,后为弥补人员不足,各地都招聘了部分协管员,因待遇不高、双向选择等原因使部分素质好的人难以留住。三是培训渠道不畅。从上到下没有类似交警、工商、财税那样的正规学校来负责路政人员的培养教育,临时轮训的场地、师资、教材均未统一规范,很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执法队伍。

三公路路政管理是确保公路事业健康持续和谐发展的助动器,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认识上提高,在措施上完善,在工作中努力,方能促进公路事业的不断发展。

(一)必须充分认识强化路政管理的现实意义。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在认识上解决建设腿长、管理腿短的问题。应当清楚认识到在当前形势下,加强路政管理工作决非行业之需,而在更广阔的空间意义深远。一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公路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的公共产品,与经济社会发展,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依法履行公路管理职能,使公路更好地服务于事业、服务于人民,同时,规范和协调好各方的利益关系,才能确保社会的和谐发展。二是推进公路事业可持续发展内在动力。经验表明:公路是“三分建,七分养”,公路建设是发展,

公路的路政管理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建设只能解决总量不足上的量的问题,使人民群众“走的了”,而通过路政管理,可提高路网服务水平和公路使用效率,能够解决人民群众“走的好”的质的问题,只有在量的基础上实现质的飞跃,才能实现公路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三是依法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行政要求政府各部门特别是具有执法职能的部门和人员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和程序,公开、公正、公平地开展执法工作,公路路政管理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为依法治路打下了基础。而依法行政的水平、质量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必须纳入依法行政的整体予以加强。四是确保国家公共权益不受侵害的有力保障。公路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它既能直接促进公路沿线地区经济产业带的形成和经济的繁荣,缩短地区之间的时空差距,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同时它又能直接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惠及千家万户的出行方便,因此,加强路政管理,有利于保障公路的畅通和设施完好。确保公共权益不受侵害。

(二)必须大力肯定路政管理的地位作用。在路政管理中,坚持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坚持和谐发展的理念,明确路政管理所处的地位和应该发挥的作用。路政管理是国家法律赋予公路交通部门的一项行政执法职责,也是公路管理的核心内容,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一是法有所赋。199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确立了公路在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法律地位,同时也将路政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定职责予以明确,这标志着公路管理工作从此步入法制化轨道。这以后,又相继出台了《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路政管理规定》等一系列部门规章,初步构筑了以《公路法》为龙头的路政管理法律体系。二是路有所需。路政管理依法行使公路保护职能,可禁止直接危害公路及其附属设施的行为,可以确保建筑红线控制、非公路标志设臵、跨穿公路的审理等路权不受侵犯,是维护公路的秩序畅通,保证公路正常运营的必要手段。三是人有所依。路政管理可依法保护与公路相联系的利益各方当事人的权益。对公路管理机构,公路经营公司,养护作业单位的合法权益,对公路养护施工作业人员,公路管理人员从事生产、执行公务时的合法权益,对公民、法人和社会组织依法享有的使用公路的权益等都能依法保护。由此,确立了公路路政管理的重要地位以及它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必须建设强而有力的路政管理保障系统。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加强公路路政管理的规范化建设。一是要把公路路政管理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进行规划和建设。把路政管理作为发展公路事业的第一要义,明确发展什么,怎么发展,确定一定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标准,使路政管理的内容不断充实和完善。二是要加大投入,

加快基础装备建设速度,象公安、商检、工商、财税部门那样统一标识,纳轨管理。在站点、检测、处理及机动应变等方面,配足配好各类先进装备,使之与整个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同步,以适应公路事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三是要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完善路政工作的联网处理系统,加快统一处罚、审理软件系统建设,加强自由裁量权、审理审批权、处罚权的监督和管理,规范工作程序。四是要加强与法院、公安等单位的协作配合。规范处理(处罚)的执行程序,做到管罚分离,把路政管理纳入整个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轨道。

(四)必须建立一支过硬的路政管理队伍。在路政管理工作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深入贯彻“以人为本”原则。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的建设作为公路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着眼点,作为管理力量的来源。把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作为推进公路管理事业发展的动力。一是机构设臵合理,人员配备妥当。路政管理机构须按照总队、支队、大队、中队的级格设臵并与省、市、县区域管理相配套。人员则根据实际通车的公路里程(包括乡、村公路)进行配备,并根据公路等级确定相应比例。机构、人员性质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二是个体素质要高。提高进人门槛,对路政队员的文化水准、仪表形象及综合素质等要设臵硬性规定和标准,以形成良好的队伍形象。三是建立长久的学习培训基地。从长远看,必

须建立具有大学本科资质的路政学校,按照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进行正规培养,凡进入路政队伍的人员,均由学校提供。在目前情况下,必须建立相对稳定长期的培训教育基地,对路政人员采取不间断的轮训方式。从仪表、队列基础、法律法规、科技知识、专业知识等方面实施培训,不断提高这支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以适应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公路事业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

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 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第二,全面发展观。 第三,协调发展观。 第四,可持续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1、民本发展,就是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坚持以民为本,这是发展的根本要求。 2、全面发展,就是新世纪中国的发展必须涵盖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这是发展的多元内容。一方面,全面发展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也就是包括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本身也应该是全面的。仅就经济发展而言,就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收入分配的改善、经济福利的增进、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完善。 3、协调发展,就是新世纪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要保持发展的不同领域、不同方面、不同要素、不同要求的相互适应、有机配合、优势互补与彼此促进,这是发展的基本原则。 4、可持续发展,就是新世纪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同人口、生态、环境与资源相互适应,这是发展的重要体现。 5、统筹发展,就是新世纪中国的发展必须遵循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是发展的战略指导。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 内涵 胡锦涛说,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胡锦涛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胡锦涛说,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020年(发展战略)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发展战略)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第壹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不是“坚持”也不是“促进”这么壹个动作,而壹定是壹种发展观,“科学”是形容词修饰语,是说这个发展观必须是“科学的”,而不是“非科学的”、“不科学的”或者“伪科学的”。 什么是“发展观”?所谓“观”就是“用...的眼光见...”,所谓“发展观”就是“用...的眼光见发展”,这就好比世界观就是“用...的眼光见世界”,人生观就是“用...的眼光见人生”,爱情观就是“用...的眼光见爱情”。 所以科学发展观,就是“用科学的眼光见发展”。 科学发展观简介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的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壹代接壹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这个主题。全党全国均要增强促进发展的紧迫感,

于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均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提出的时间背景、内容措施、实施情况 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且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许多学者有着共同的感触,只要壹谈到发展,其行为主体除了人之外似乎均不可能担当,这是壹个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线的社会整体进化,它远远超过了“满足人类生存”这壹简单的道德诉求。由此出发,其合理的顺延就逐渐地形成了导致“科学发展观”产生的源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上世纪90年代就认为:“发展越来越被见作是社会灵魂的壹种觉醒”。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生成,正是之上述发展概念的拓广为基础的。 中国发展面临6大严峻挑战 21世纪,中国的发展进程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如下的6大基本挑战:人口三大高峰(即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总量高峰、老龄人口总量高峰)相继来临的压力;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加速整体生态环境“倒U型曲线”的右侧逆转: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巨大压力;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且逐步解决三农问题;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和国际竞争力的培育。所有这些挑战的消解,其实质均于催促着“如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这个总主体。上述这些成为严重制约中国未来发展的挑战,也只能于实现国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统帅下,才能得到真正有效地克服。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核心,紧密地围绕着俩条基础主线:其壹,努力把握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寻求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及其关系的合理性存于。同时,我们必须把人的发展同资源

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

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指导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当前,全市正处在“实施四大战略,推进五个突破,打好老区建设发展翻身仗”和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阶段,各级党组织应全面学习和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自觉以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基层党建工作实践,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基层党建的全过程。 坚持发展为先,围绕中心抓党建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基层党建工作,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坚持把服务发展作为基层党建的工作方向,体现到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 工作内容上突出发展。创新发展理念,自觉把基层党建工作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大局,融入党委和本单位的中心工作,使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在目标上相统一,在部署上相统一,在效果上相统一,真正做到中心工作强调什么,党建工作就突出什么;中心工作需要什么,党建工作

就保障什么;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 工作对象上侧重发展。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积极组织党员学习科学发展观,切实增强围绕中心、服务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创新党员发展模式,坚持把党员培养发展的视线投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投向解“四难”工作一线,投向民生工作部门和服务窗口,投向重点行业和专业技术岗位,重点把助推发展能力强、解决“四难”业绩好、服务民生质量高、人民群众认可的同志发展入党,不断壮大基层党建工作推动发展的力量。 工作力量上兼顾发展。创新党务干部管理模式,注重培养兼职党务干部,采取“岗位练兵”、“党员示范岗”、多岗锻炼、专题培训等方式,着力引导党务干部拓宽视野,修炼“内功”,提升素质,服务发展,做既精通党务工作的“专家”,又了解经济工作、熟悉业务工作的“行家”,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两结合、两促进、两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凝聚民心促党建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党建工作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基层党建工作,一定要增强服务意识和民生意识,始终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切实把以人为本贯穿于基层党建的全过程,体现到基层党建工作的各环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开创信息安全管理新局面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开创信息安全管理新局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开创信息安全管理新局面截至今年6月,我省电话用户总数达到3452万户,宽带接入用户达到269.4万户,备案网站达到6.2万个。信息化发展在造福于经济社会的同时,也带来了必须高度重视的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如何把握网络信息的健康发展方向,在推动社会信息化进程中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维护互联网各方的根本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已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监管能力建设,保证通信行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深刻领会内涵,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信息安全管理工作首先,要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同样通信行业所取得的成果也是建立在改革发展基础上的。发展始终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才能真正提升国家科技实力,因此需要切实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其次,牢牢把握以人为本的核心。通信监管工作要始终坚持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信息安全管理是为保障网络的持续、健康发展,以不断满足和丰富人民的物质和文化需求,通信网络发展的丰硕成果要让人民共享。再次,要牢牢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布局。要坚持统筹兼顾,处理好发展、管理的关系。坚持“两手抓”,发展与管理并重,在加快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发展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形成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

工作格局,切实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实现有序发展和有效管理的协调统一。 二、突出实践特色,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当前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整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和挑战。互联网由窄带向有线宽带、无线宽带、除尘滤布电视宽带升级,网络终端由pc向手机、掌上电脑等产品推进以及固定网与移动网的加速融合,网络应用对传统产业的渗透日益加深,各种新业务新技术层出不穷。在内容层面上,网络社区、网络救助等蕴含特殊内容和表现手段的文化形式应运而生,呈现出鲜明的网络时代特征,也影响着网络信息的构成结构、传播方式及民众价值观念。与此同时,网络诈骗与盗窃、网络病毒、黑客攻击、淫秽色情、凶杀暴力、赌博等有害信息和违法犯罪行为,以及攻击我国政府和政治制度、损害党和国家荣誉与利益、危及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等违法犯罪活动越来越猖獗,网络信息安全形势愈加严峻。当前我们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面对日新月异的网络通信技术,缺少适应新情况的科学发展的政策和管理的新思路,对新业务的管理方式仍沿用老办法;分类管理和针对性指导的机制尚未形成,长效管理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我们亟需通过学习实践,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 三、着力推动工作,结合监管实际创新信息安全管理思路实践学习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富有活力的信息安全管理机制,创新管理思路和管理方式,净化网络环境,推进我省互联网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可以在几下几个方面努力: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认真做好贵州民族语言文字工作 贵州省民委副主任刘晖 有机会参加教育部召开到2009年度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感到十分高兴。这里,我就贵州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方面的情况作简单汇报和交流,以求教于各位领导和同志。 一、贵州民族语文工作的基本省情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省份,堪称少数民族语言“富矿”省。语言的多样性决定了贵州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贵州宝贵的人文资源。全省总人口近4000万,其中世居少数民族17个,人口1500多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9%。在全省17个世居少数民族中,除土家族和回族转用汉语外,其他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在全省150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中,有900多万人以母语为主要交际工具,其中有500多万以妇女和儿童为主的人不懂汉语,有200多万人只是半懂汉语。在以少数民族为主的地区,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通晓当地主体少数民族语言的现象较为普遍。 从上世纪50年代新创民族文字诞生后的1957-1958年,贵州陆续开展了苗文(4种)、布依文、侗文和彝文(本民族传统文字)的实验推行工作(期间还在壮族地区推行过壮文)。1959年以后,由于受到极左思潮的干扰曾一度中断。自1981年秋开始,我省民族语文工作得到恢复实验推行。推行工作由最初的几个县逐步发展到高峰时的57个县(市、区、特区)。到目前,共开办农村扫盲点6000

余个,学员45万余人,开展双语教学的学校(点)1350多个,学生37万余人。加上其他渠道的学习,全省掌握民族文字的人数达100余万人;民族语文课本、读物及报刊杂志近100种,出版发行300余万册(份)。 5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我省推行民族语文是成功的,是符合贵州实际的,深受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欢迎,对促进民族教育、提高民族素质、发展民族经济、繁荣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历届省委省政府对民族语文工作十分重视。在2008年10月的全省第六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省委书记石宗源同志明确指出:要因地制宜在不通晓汉语的民族地区开展少数民族语文和汉语文“双语”教育,加大“双语”教师培训力度。林树森省长在2008年5月12日省政府第一次民族工作联席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要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支持力度,使少数民族不但能够更好地融 入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而且使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能够更好地传承”。省民委认真组织学习省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强调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省领导的重要指示精神上来,既要站在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高度认真思考,也要切实遵循教育规律特别是母语教育与民族教育的规律,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协同配合我省教育主管部门,探讨新思路,采取新措施,及时把省领导关于大力支持“双语”教学的指示精神落到实处。2008年12月初,根据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贯彻落实石宗源同志在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主要任务分解表》的通知精神,按照我委的具体分工,语文办提出

怎样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怎样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蒙山县新圩镇党委书记梁威龙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五个统筹发展”,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管理民主、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真正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落实到实处,抓出成效。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从五个方面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着力打牢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农村经济。“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致富,产业发展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基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经济发展内在规律的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富裕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才有基础。因此,要把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基本目标,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把农民的持续稳定增收建立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规划为龙头,着力增强新农村建设的科学性 以村镇规划为龙头,建设新村镇。建设新农村,内涵丰富,任务艰巨,需要做长期的、细致的工作,必须“长远规划、分步实施,先易后难、分类推进,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长远规划、分步实施”,就是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句话的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分步骤、分阶段实施。“小康不小康,首先看住房”,村镇面貌是农村综合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但长期以来,各村建设规划大多数忽视了农村住房建设乃至整个村镇建设。五中全会里指出,要“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县、镇政府理应切实担负起责任,以建制镇和自然村为单位,抓紧编制村镇规划,并抓好规划落实,使村镇建设逐步达到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整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脏乱差问题。 三、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培育新农民 素质不高、创业能力不强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根源之一。要“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就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的要求,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依托产业发展对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面向市场为农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使广大适龄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或产业工人。比如说发展行业协会、农业协会等经济组织,为农民和农业生产服务,提高农民在市场中的吸引能力、谈判能力、经济能力,而且还可以在一些方面通过文化活动,组织文化发展,有利于调和矛盾、提高素质、活跃文化氛围。例如,在农村中多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宣传教育活动,“争当文明村民”主题活动,提高村民的素质。活跃文化生活,定期举办各种文体活动,增强农民的文明意识和集体意识。开展卫生建设村组竞赛和卫生公约大家谈活动,增强大家的生态意识。 四、以民主管理为政治保障,创新管理机制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试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原理分析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quote]相关知识点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真理观和唯物主义认识论 1.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作为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是能够为人 们所感觉、所认识的,是能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的。唯物主义物质观理论上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坚持了可知论, 反对了形而上学。实践上则要求人们从“客观实在”出发而不是从主观意志出发,这是做好一切实际工作的思想保证。 坚持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也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2.唯物主义认识论及其意义。(1)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认 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2)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 映,正确的理论指导能使实践达到预期的效果,使实践活动顺利进行。(3)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实践和认 识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真理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表明真理是具体的。真理的具体性所包含的内容和要求是:真理是全面的,真理是历史的,真理是有条件的。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就要正确处理好坚持和发展的辩证关系。 4.真理和价值、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真理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事物及其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价值是事物对人的需要而言的某种有用性,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活动的两大主题,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真理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价值原则指人类要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只有通过正确反映对象并能动地改造对象以满足人的需要才能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相关知识点2: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成果 1.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就是指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1)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2)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3)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4)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必要和意义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必要和意义 这就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这是基本国情。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一,既要讲求经济效益,也要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坚持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标本兼治,突出重点,有步骤地进行环境治理和建设;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环境保护和治理,推进资源开发与节约,依法严格保护环境与生态;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实行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从体制和机制上促进可持续发展。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经济建设中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现在所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才能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真正建立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做到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因此,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科学的发展观要求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市场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

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思想建设 国调1002班刘亚辉学号:71210214 摘要:科学发展观对促进我们大学生思想建设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我们的思想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利用大学校园的 舞台,着力推进我们思想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建设、可持续发展、人生价值 a.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这就要求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中心,加强思想建设,时刻保持思想的进步性,充分发挥当代大学生的聪明才智,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建设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落实到我们身上,就是要我们以思想建设为中心。这就需要我们当代大学生不断构想以人为本的思想模式,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和价值性,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重点要做好以下内容:一是端正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二是要深入进行以爱国主义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和艰苦奋斗的精神状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功立业。三是深入开展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的公民道德教育,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四是深入进行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增强遵纪守法观念,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加强大学生的思想建设,实现人生价值 b.科学发展观运用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明确回答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问题,科学地提出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从而进一步论证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类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辨证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政策》试题及答案85.71分

考试标 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理论与政策》试卷本试卷共有判断题 10 道,单选题 15 道,多选题 10 道,总分 100 分,60 分及格。 所属课 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政策》 倒计时48:6 一、判断题(10 道) 1. 贫富差距太大不利于经济发展,不利于社会稳定。() 正确 错误 2. 解决“三农问题”必然要伤害到城市和工业的利益,伤害到其他社会阶层的利益。() 正确 错误 3. 教育投资是形成人力资本最基础的条件。() 正确 错误 4. 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正确 错误 5. 农村社会保障就是农民生活最低保障。 正确 错误 6.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治国理政,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只有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科学发展观才能落到实处。() 正确 错误 7.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 正确 错误

8. 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是“看城市像欧洲,看农村像非洲”。因此,城市不需要再发展了,只需要全力发展农村。() 正确 错误 9. 农民数量多,素质比较低,收入水平低是理所应当的。() 正确 错误 10. 由于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三农”政策,近几年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在逐渐缩小。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15 道) 1.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 A. 农民 B. 领导 C. 政府 D. 党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理论是() A. 马列主义 B. 以人为本思想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科学发展观 3. 2008年中央1号文件的基本精神是() A. 发展现代农业 B.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C. 多予少取放活

2020年(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

(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壹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于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和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提出的新重大战略思想 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壹代接壹代地永续发展。 胡锦涛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必须始终坚持

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创业发展的具体实践

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创业发展的具体实践 金昌公司自1994年成立、1996年正式投产、1999年赢利以来,利润持续稳定地增长,十五年的艰苦奋斗终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3吨项目”的扎实推进更是标志着金昌公司不断做强做大、科学发展的具体实践。2009年以来,金昌公司党支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企业经济效益这个中心点,紧紧依靠全体党员和干部职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始终保持奋发向上、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精神状态,扎扎实实地推进各项工作。 一、党政班子团结协力,充分发挥核心作用 党支部作为企业的政治核心,十分注重领导班子建设,建立了“三个一”的学习制度,保证了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在党支部的积极努力下,党政班子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形成了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按照新经济组织基层党组织的功能与定位,公司党支部积极融入经济,服务于生产,围绕董事会确定的经营目标和任务,主动参与企业重大事项的集体讨论,为公司生产经营和发展当好参谋和帮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党政班子积极分析研究企业如何“创造竞争优势”,针对特定的市场环境,公司确立了“差异化竞争战略”,已赢得市场竞争优势。今年9月,金昌公司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紧紧抓住市场机遇,创下了三项金昌公司的历史记录,即:创单月生产量的历史新高(9月份新增产量达2114吨,其中外加工393吨);创单月销

售量历史新高(9月份销售量达2104吨);创单月万元产值能耗的历 史最低(9月份万元产值能耗为76.01千克标油/万元)。 公司实现了良好的投资效益,也为投资控股方上海石化投资发展公司带来了较好的投资回报,为上海石化股份公司提高经济效益作出了相应的贡献。党支部在公司重大生产经营管理中发挥核心作用的同时,也树立了自己的形象,增强了影响力、号召力和凝聚力。 二、开展“二化二提高”活动,发挥党员带头作用 党支部找准与企业经营活动的切入点,在开展“两带一挑战”主题实践活动中,发动党员和积极分子,努力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获得市场竞争的优势。技质部的党员和积极分子根据市场需要,不断研发新的聚丙烯产品,使公司获得了客户大量订单,开辟了公司新的效益增长点。 党支部在年初围绕党建主题实践活动的要求,并紧密结合投发公司组织部提出的“一创三服务”的主题,制订了金昌公司的党建主题活动计划,在党员和积极分子中积极开展好“两化两提高”的活动,即:“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强化操作规程,提高技能水平”。要求党员及积极分子带领员工从“两化”中降本增效,从“两提高”中实现增值和充值,使称职岗位成为展示“好党员”形象的扎实基础。另外,党组织在纳新、培养上,在重要的、关键岗位充实了先进、忠诚的成份,使党员的先进性作用发挥的更扎实、更明显。这些,都给群众看到了党员的良好形象。 公司拥有一支过得硬的党员队伍,在公司生产急难险重时,党员

当代大学生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自身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是我党“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提出的一种新型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提出的一种新型发展观。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认为科学发展观之于我们的意义有二点:一是科学发展观是作为我党在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总结过去20多年的教训和经验提出来的,是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事关国家兴衰,我们理应掌握这一理念,把自身的和谐健康发展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的结合起来;二是科学发展观中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同样是指导我们学习成长的有力武器,可以使我们全面的审视自己,弥补缺陷,克服弱点,发扬优点,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过硬的社会竞争力以及国际竞争力、个性与人格得到健全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能够提高我们大学生的觉悟,指导我们大学生进行自身建设,完善自己。科学发展观对我们的指导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科学发展关可以指导我们做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辩证的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是对立统一的发展观,这就要求我们把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发展统一起来,把个人的发展置于国家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在个人发展的同时,强调对国家和社会的奉献。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以本,我们重视每个公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同时也强调每一个人的发展是其他人发展的前提,因此要做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 其次,科学发展观可以指导我们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求我们取得学业的成功,而且要求其人格健全,做一个身心都健康的人。人格健全就是指个人的所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我们要以高度的自觉自律精神培养自己的集体主义感、敬业奉献和诚实信用品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摈弃自我中心、功利主义等不良人格品质;并且用自己优良的人格品质感染他人,教育他人,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海原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海原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发展党员工作中,严格按照发展党员“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十六字方针,突出“四个着眼”,切实抓好发展党员工作。 一、着眼于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发展机制 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措施,着力在提高组织领导的认识程度和工作力度上下功夫,努力形成了职责明确、上下合力、齐抓共管的发展党员新格局。 (一)更新观念,变“等上门”为“领进门” 为适应新时期发展党员工作的需要,改变一些基层党组织坐等入党积极分子交了入党申请书后再培养的传统做法,注重从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入手,采取会议、培训等形式,帮助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从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利用党建例会、党支部书记和党务工作者集中培训、党员轮训,把如何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作为一项专题列入培训内容。先后集中培训6次,参训人员达586人次。通过教育引导,各基层党组织都能自觉站在党的事业发展的高度,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把培养教育工作做在入党积极分子递交入党

申请书之前,积极引导他们向党组织靠拢。 (二)落实责任,变“一般号召”为“与奖惩挂钩” 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为强化各级党组织的责任意识,县委加强了对发展党员工作的宏观领导和具体指导,制定了发展党员工作规划,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通知》、《关于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实行培训制、票决制、公示制、责任追究制的通知》,自觉把发展党员工作列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定期讨论研究,年初有计划,半年有检查,年终有总结。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建立党建工作联系点,对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和薄弱环节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研究,认真解决。同时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党建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与经济、精神文明、党风廉政建设等同考核,与年终奖惩兑现挂钩,切实增强了各级党组织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责任感,确保发展党员工作得到扎实有效的开展。 (三)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变“党组织单独抓”为“党群组织共同抓” 为使更多的入党积极分子向党组织靠拢,注重发挥群团

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发展新思维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20X)年 10月 29 日)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 的丰硕成果,是统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纲,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行 动指南,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近年来,XX 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与兄弟县市区发 达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作为一名乡镇党委 书记认为,如何身体力行落实科学发展观,秉持忧患意识,以平常 心和积极态度认真对待新形势下的机遇与挑战,牢固树立“在发展 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致力于发展”的思想,引导大家以更宽 广的视野思考发展,使跨越发展成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和共同目 标,是欠发达地区乡镇干部不可或缺的秉性和能力;如何抢抓机遇、 加快发展、拉近差距,实现后发崛起,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的首要任务。下面,我结合实际,谈几点想法。 一、要增强发展意识。 党的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重大的理论 创 新,是思维定式突破和思想观念升华,都会极大地推动社会实践、 引领时代变革。对此,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不断深化 对科学发展观的领会和把握。 (一)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发展中实现统筹兼顾。 展的撑杆是机遇,赢得机遇,就赢得发展先机。我们不仅要 善于从 本地区所处的周边环境变化中强抓“新 58省道通车、区域一体化进 程加快”等机遇,加速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积极对接温台沿海产 业带。还要善于在“如何突破土地、资金、人才瓶颈制约”和“如 何做学习实践 科学发展观 心得体会 坚持科学发展观 树立发展新思维 推动科学发

强、做大县域中心城镇”等挑战中把握机遇!要充分认识逆境中蕴含的重大机遇和有利条件,变压力为动力,在发展中把握机遇,在赶超中缩小差距,在竞争中赢得主动。同时,机遇是青睐有准备 的人的,也是叠加的,只要我们增强机遇意识,心无旁骛地行动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将机遇转化为发展的现实,也会为发展创造下一个机遇。 (—)重点与全面结合,在发展中追求协调可持续。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提升中心城镇功能,发挥对周边地区的人口和要素的极化效应,建成浙南闽北具有山区特色的现代化生态型城镇;并以科技、体制创新和观念转变为动力,着力创造有利于资金、技术、人才集聚的良好环境,建立起产业定位合理、比较优势明显、空间相对集聚、生态环境良好的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发展与城镇化良性互动。 (三)信心与行动同步,在发展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作为欠发达地区,我们面临比发达地区更多的困难和挑战,部分干部缺乏 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勇气。因此,要把学习实践活动引向深入,用认真态度对待学习,务实态度对待工作,严格态度对待管理;进增强自信心,克服等、靠、要思想,立足自身,敢做敢当,把一些好的发展举措和办法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着力破解农村难点、热点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增强工作能力、提升精神境界。 二、要突出发展特色。特色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和灵魂,抓住了特色经济,就牵住了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所以要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创新发展路子,谋求转危为机,走出困境,是实现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

科学发展观 主持词

历史的长河翻滚着昔日英勇的浪涛 时光的琴弦弹奏着科学发展的旋律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东风吹遍了泽州大地,科学发展之火燃起了泽州人民创新进取的热情,如今的泽州正日益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 1 走进泽州的山山水水你会发现泽州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漂亮别致的住宅小区整齐划一,村容村貌告别了往日的脏乱差…这里绿树成荫,花香满园;百姓安居乐业,老少怡然自得。这是新农村建设给山区百姓带来的可喜变化,这是农民的幸福生活。请听报告《新起点实现新发展,昂首领跑全省新农村建设》,报告人:宋建慧。 2 环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环境是我们共有的财富。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延续都与资源环境密切相关。人类向大自然过度的索取已经遭致了无情的报复:台风、暴风雪、洪涝、干旱、地震等灾情不期而至。面对惨痛的生态教训,我们应

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呢?请听陈豫军的报告《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为了我们共有的财富》。 3 科学发展观似一声春雷响彻了神州大地 科学发展观像一场春雨涤荡着我们的心灵 万人大问卷、理论大培训、发展大讨论、课题大调研、典型大展示。。。一个接一个的活动掀起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一轮又一轮高潮,请听秦亚利为您讲述《科学发展在泽州》。 4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天地之间,莫贵于人。”以人为本,就是要激发人对真善美的追求,点亮人性的光辉;以人为本,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人在奉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个人价值与团队价值融为一体,共创繁荣与幸福。请听报告《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广电事业大

发展大繁荣。》报告人:县广电局局长马才富。 5 泽州人民勤劳勇敢,泽州人民开化大气。 2003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科学发展观的主题,吹响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号角。五年来,泽州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外出招商引资、调整产业结构、创办各类企业、推进企业改制,是我县经济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新的跨越。请听杜娟的报告《争先发展的新起点,煤铁之乡的新跨越》。 6 生命是棵树,安全是土壤。血的教训告诉我们,一次事故就是一个违章的过程,一次事故就是一个放纵隐患的必然结果。发展为重,安全为天。让我们牢记安全为生命,平安保幸福的价值理念,感悟生命的可贵,感悟安全的重要。请范彦庆为您作报告《坚持安全发展,奏响幸福乐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