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视角下的热带休闲农业发展研究

基于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视角下的热带休闲农业发展研究
基于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视角下的热带休闲农业发展研究

基于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视角下的热带休闲农业发展研究

郭凯峰1,2

(1.云南省设计院 规划设计研究分院,昆明650032;2.中国农业科学院 研究生院,北京 100020) 摘要:通过对海南热带休闲农业发展的背景分析,认为大力发展海南热带休闲农业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是城乡统筹背景下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并提出发展海南热带休闲农业的宗旨——“支持农业、服务旅游、改善民生、发展经济”。本文对发展海南热带农业进程中的性质、地位、布局、人员、创新模式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发展热带休闲农业的动力机制进行识别,对发展海南热带农业进程中的主要问题和动力机制活力激发问题给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海南国际旅游岛;热带休闲农业;旅游产业;发展对策

1背景分析

1.1中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目标的实践

城市与农村社会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是世界各国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解决好城乡协调发展问题,是关系到十三亿人民的共同福祉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阶段目标。由此,中共十六届三次会议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1]。

海南作为我国最年轻的省份和最大的经济特区,在城乡产业发展中始终保持具有鲜明特色的活力,正是因为此,海南也更有理由以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为契机,大力发展热带休闲农业,不断提升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互动兼容性,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促进区域农村劳动力获得新的、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也是实现地区经济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城乡统筹的发展目标之一,这为海南发展热带休闲农业奠定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1.2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建设的举措

海南省政府审时度势,准确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勇于抓住历史机遇,于2008年4月25日在海口举行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新闻发布会,向世界正式宣布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行动计划》。根据行动计划,海南旅游业将全面与国际接轨。参照国际惯例,海南争取把国家确定的旅游对外开放和制度创新方面的重大举措,放在海南先行先试,推进海南新一轮更宽领域、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

在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背景下,大力发展热带休闲农业,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是城乡统筹背景下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海南热带特色休闲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城市规划与交通网h t t p ://w w w .c i t y u p .o r g

2海南发展热带休闲农业的发展问题与对策

2.1性质:产业组合问题

休闲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产业。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发达国家兴起到现在,休闲农业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初期的观光农园形态,后期发展到集观光、体验、购物、度假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新型游憩形式,即休闲农业[2-3]。总的说来,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休闲农业是第一产业的有益补充,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经济补充来源。形式上主要是借用旅游的模式,内容上依托第一产业的生产环境、农产品、农业技术展示等进行完善,以农业生产环境、农区景点、农产品等吸引游客。

虽然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将使休闲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真正的休闲农业本质上是以创造休闲环境为其根本落脚点,决定了它不会带来大范围、大尺度的空间位移。海南地处我国最南端,是仅次于台湾的第二大岛,在空间上与大陆相对距离较远,仅仅以第一产业作为热带休闲农业的吸引客源模式显然不够。

当前,海南第三产业发展良好,2008年产业结构比为30:30:40,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较高。海南热带休闲农业应该依托第三产业,以旅游业作为发展尺度和市场切入点,配合旅游产业发展需求制定出适宜于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热带休闲农业发展规划。总的来说,海南热带休闲农业是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海南旅游产业链的重要一环,需要在旅游业发展的宏观统筹体系下,发挥最大的农业产业魅力。

2.2地位:在“海南国际旅游岛”体系中的地位问题

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行动计划》中,对海岛建设阶段目标、签证政策、航权政策、市场开发、旅行社发展、酒店发展、旅游文化要素、服务保障体系、旅游环境创建等多方面制订了战略性计划。在建设国际化的生态型的景区计划中,提出了建设“乡村生态旅游社区”、创建 “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的计划安排,这为发展海南热带休闲农业提供了强大的政策保障。

热带休闲农业的在“海南国际旅游岛”体系中,是休闲产业作为海南经济现代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相伴产生和发展的新兴产业,是海南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3布局:空间布局规划问题

海南目前全岛有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和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受区域交通因素、游客游览线路、旅游基础设施配套等的综合影响,海南热带休闲农业由南至北可以分别设置两个重点发展区域:三亚重点发展区域和海口重点发展区域,客户群主要面向海外国际旅行团、国内短期旅行团等。

同时,结合海口、三亚重点区域的发展,带动周边澄迈、定安、文昌、乐东、五指山等城市规划与交通网h t t p ://w w w .c i t y u p .o r g

的次重要区域发展热带休闲农业。客户群主要面向海内外中短期旅行团、十一黄金周国内旅行团、自助游等,见图1。

图1 海南热带休闲农业空间布局示意图

2.4人员:劳动力培训和保障问题

开发建设热带休闲农业,势必要打造一流的服务景点、创造优良的旅游配套设施、提供优质的服务水平等,这些目标与当地群众的旅游参与意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海南独特的自然与文化习俗,造就了地区农民特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依然延续了各民族的自身传统,与发展现代化的热带休闲农业服务存在一定的距离。这一矛盾的解决需要使当地群众认识到发展热带休闲农业、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等重大事件都是与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并使群众能够掌握自己即将从事旅游服务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可能。建立广泛而深入的公众参与机制,加强管理部门与休闲农业乡镇、乡镇与乡镇、休闲农业乡镇与农户之间的联系和合作[4]。建立和发展热带休闲农业的教育和培训机制,加强当地农户对自身海岛文化、环境资源和休闲农业旅游活动的了解,建立服务自豪感,提高农业资源保护和休闲农业旅游服务质量。结合当地的村规民约,建立明确详细的热带休闲农业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机制。

2.5发展:创新模式发展问题

海南发展热带休闲农业,其创新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从支持农业发展城市规划与交通网h t t p ://w w w .c i t y u p .o r g

角度来看,热带休闲农业是将传统热带农业从第一产业延伸到第三产业,把第一、二、三产业连接了起来,突破了传统热带农业的掠夺式生产模式,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统一[5]。同时也可以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农业资源,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通过消费者参与活动,减少热带农产品的销售环节,加强热带农业与市场的联系,扩大热带农产品销售市场。其次,海南热带休闲农业虽然内生于农业,但其服务对象依然是建立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基础之上的旅游产业,休闲农业得产生、发展、运营、管理都与海南旅游产业同步。再次,海南热带休闲农业无论定位、宗旨如何,都必将对当地农户产生深远影响。不仅在生活质量、生活观念上有所提高,在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生产环境上也有很大的改善。

海南热带休闲农业应该本着“支持农业、服务旅游、改善民生、发展经济”的发展模式进行开发、建设和管理。主要可以发展“热带农务参与型休闲农业”、“海岛乡土民俗体验型休闲农业”、“热带果蔬观光采摘型休闲农业”等模式[6]。

3发展热带休闲农业的动力机制与活力激发对策

发展热带休闲农业不仅需要新理念、新技术、新制度,同样也需要构建有利于整个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海南热带休闲农业是一项集成性、复杂性、高附加值、高度产业链的产业系统,涉及到的环节众多,在动力机制构建中,应该最大程度的发挥人的主观性和能动性,使运营的动力机制发挥最高效、最具有活力的作用。

3.1经济发展动力

2008年末,旅游及其服务业在海南国民经济比重中,分别超过第一、第二产业10个百分点,以40%的结构比例,成为海南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拉动力。人均生产总值突破了2000美元大关,约合2472美元,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稳步迈进[7]。

发展热带休闲农业要依据海南“北部综合经济区、南部旅游圈、西部工业走廊、东部沿海经济带、中部生态经济区”的产业发展布局,持续增加农业产业附加值,促使休闲农业向低污染的新型农业旅游发展,持续提升休闲农业旅游发展质量。在三亚、海口加强基础设施及休闲农业产业的相关配套设施,促进休闲农业成为海南生态经济的绿色动力之一。

热带休闲农业发展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的有效配置与合理流动,关系到海南旅游业整体和长远利益的经济发展战略、政策以及其他公共政策的制定。正确处理发展热带休闲农业与当地经济发展需求、劳动力就业和相关生产要素分配的问题,恰当地确定劳动力、资本、技术在发展休闲农业中的作用以及参与经济收益分配的比重

[8]。使参与生产过程的人对生产的贡献率与社会在分配方面对于他的经济回报率相适应,就城市规划与交通网h t t p ://w w w .c i t y u p .o r g

会使人力资本、货币资本、物质资本以及其他生产要素实现最佳配置、有序流动和高效利用,就会充分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使发展休闲农业和农户经济生活充满活力。

3.2社会发展动力

积极培养和构建海南热带休闲农业教育发展体系,加强热带农业技术人员培养,提升海南导游业务能力。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增加热带农业教育投入力度,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引进休闲农业专业人才,促进社会人力资源积累,增加海南休闲农业的竞争力,以便更好地促进热带休闲农业经济与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协调互动发展。

3.3文化发展动力

从建设海南热带休闲农业的主体角度来看,人既是热带休闲农业建设主体,也是海南文化的主要载体。通过人地关系这一中介以及共同的主体,热带休闲农业发展与海南文化间表现出直接、简单而又原始、天然的联系,需要实现对接与整合。

海南文化具有海岛性、热带性、多元性和兼容性、山地性、海洋性、开疆性、务实性等,同时也存在相对的滞后性和封闭性。海南文化产生于我国第二大岛,作为一种海岛文化,它在我国区域文化体系中所占有的特殊地位是无可替代的。特别是海南文化的热带性,比台湾更加典型,故更具有不同寻常的地域文化意义。发挥海南文化在建设热带休闲农业进程中的积极意义,必将有利于树立海南热带休闲农业的文化品位。

3.4民生发展动力

一切发展是为了人民,发展需要依靠人民,同时发展成果应由人民共享。海南热带休闲农业发展是一项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参与。农民作为开发建设经营热带休闲农业的主体,需要得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不仅在税收政策、管理制度上,还需要在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系列问题中给与一定的优惠政策。多为广大农民谋福利,这样就会得到农民群众的真心拥护,也有利于热带休闲农业稳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3.5国际化发展动力

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 大大推进了我国各领域的国际化进程,旅游形式的多样化为海南热带休闲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平台。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发展热带休闲农业有着自身独特的国际化市场优势,依托全球这个大市场,我们的热带休闲农业如何走好国际化这步棋,政府主导部门和市场微观参与者(农户或者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同样十分关键,只有政府管理、市场微观参与者、休闲农业产品、管理理念等不断创新,市场微观参与者更加注重品牌、标准、市场,海南发展热带休闲农业的国际化之路才会更加扎实。

城市规划与交通网h t t p ://w w w .c i t y u p .o r g

4结论与探讨

热带休闲农业是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重要举措之一,作为我国热带地区发展休闲农业的重要补充,其休闲农业的旅游产品、人文景观,必成为我国热带旅游——休闲农业发展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必将获得国内外的广泛青睐。海南旅游资源的丰富性和极高的品位为热带休闲农业奠定了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同时作为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重要的一环,热带休闲农业必将成为海南新的旅游热点。

A STUDY ABOUT TROPICAL LEISURE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BUILDING OF AN

INTERNATIONAL TOURIST ISLAND OF HAINAN

GUO Kai-feng 1,2

(1. Urban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Division of Yunnan Design Institute ,昆明 650032 China ;2.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北京100020 China )

Abstract: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Hainan's tropical leisure agriculture background analysis that develop Hainan's tropical leisure agriculture is to achieve the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employment and farmers continued to increase income and promote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emerging industries, urban and rural co-ordin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rural context of an effective way to , and proposed the development of Hainan's tropical agriculture and leisure purposes - "to support agriculture, services, tourism, improve people's livelihood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Hainan's tropical agri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nature, status, distribution, personnel, innovative models and other issues were analyzed, and leisur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ropical agriculture and dynamic mechanism to identif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ainan's tropical agri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the main issues and dynamic mechanism energy are given a number of measures to stimulate question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Tourism Island of Hainan ;Tropical leisure agriculture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Strategies

参考文献:

[1]郭凯峰,曹新睿.云南县域新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模式[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2(06):46-49.

[2]王格根哈斯.中国休闲农业发展挑战与对策探析[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8,28(04):37-40.

[3]郭焕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6(增刊):239-244.

[4]尹义坤,刘国斌,胡胜德.日本旅游休闲农业经验对吉林省的借鉴[J].现代日本经济,2008,(2):55-59.

[5]弓志刚,原梅生.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组织创新研究[J].财贸经济,2009,(1):114-117.

[6]帅娅娟.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7]海南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海南省统计局,2009.

[8]郭凯峰,邓莹,吴永莹.基于特色资源的生态脆弱区旅游发展分析研究[J].旅游研究,2009,1(03):6-14.

城市规划与交通网h t t p ://w w w .c i t y u p .o r g

现代农业发展特色亮点工作

城厢镇现代农业发展特色亮点工作情况汇报 按照区委、区政府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世界现代田园示范线建设总体要求,我镇按照集成打造高端现代农业产业和产业高端指导方针,打造“现代农业集聚地”的目标,整体推进世界现代田园示范镇建设,努力发展现代农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具体情况和做法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城厢镇位于成都市东北,青白江区域东部,镇域面积46.91平方公里,耕地3.5万亩,辖11个农业行政村,4个农村社区,2个城镇社区,农业总人口4.2万人。镇内有润辰食品有限公司、红旗油脂、迪澳植化、宜家食品、西南科联种业、玉虹罐头厂、天天绿、康祖食品、荣泰清真、成都二牛等10家龙头企业;有食用菌协会、玉虹桥蔬菜专业合作社、万柳种植专业合作社、田园山珍菌业专业合作社等12家农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有十五里、十八湾、兴禾、桂龙、玉虹桥等5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有四川省经济作物研究所、新兴菌种站、食用菌孵化园区等科研机构3所;有恒邦食用菌博览园、绣水稻香、红玫瑰休闲园、芮家风味馆、金河山庄、东方欲晓等一三产互动休闲农家乐20余家;有玉虹桥蔬菜基地、十五里休闲观光园区、今日田园、特色食用菌园区、科联玉米制种基地、贵和高科农业生态园、食用菌博览园、经作所科技实验基地、永乐春大学生蔬菜基地等一批现代农业示范项目示范园区。 二、具体做法 (一)重规划,以“五区一带”的园区划分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框架

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镇党委、政府按照“产业发展,规划先行”的思路,以打造“现代农业集聚地“为目标,从全局上规划全镇现代农业,按照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有机统一的要求,结合我镇地理和区位特点,创造性的提出了“五区一带”的现代农业发展框架,邀请电子科技大学于2010年在全区率先编制完成了城厢镇现代农业总体规划,为我镇现代农业发展指明了发展的道路和方向。 (二)抓典型,以贵和高科等一批现代农业龙头公司为示范 坚持走高现代农业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发展之路,我镇近年来陆续引进和建立了一大批现代农业龙头公司。其中以贵和高科现代农业发展公司、玉虹桥蔬菜合作社、永乐春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代表的农业高端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贵和高科现代农业发展公司坚持以有机标准做农业,采用高科技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战略,探索发展循环农业,建设规模设施农业基地,引种高科技新品种,配套发展休闲观光产业,该农业园区已经被列为成都市现代农业重点发展项目,该公司的多次受到了市、区领导的肯定,现已成为我镇的一张高科技农业宣传名片。 玉虹桥蔬菜合作社是一家省级示范合作社,主要种植大棚蔬菜,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合作社成员由创建初的10余户发展到现在108家,合作社以有机为立足根本,现有西湖瓜、番茄等四项有机认证和玉虹桥蔬菜品牌,带领周边农户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致富道路。 永乐春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我镇大学生创业基地,主要以大棚蔬菜种植为主,其特点就是在农产品销售渠道方面,采取农

关于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调研报告(定稿)

关于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的 调研报告 ——以五指山市为例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李文涵王涛【摘要】本次调研主要针对海南省五指山市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大环境展开,调研范围包括五指山市的南圣镇、畅好乡及周边乡镇,调研对象包括五指山市的旅游资源、教育、基础设施及政策。本次调研力图从该地区的旅游现状出发,探索该地旅游发展缓慢的原因,了解现有的政策以及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其他解决策略。 【关键词】旅游,经济,生态,农业,五指山,少数民族地区一、引言 (一)情况概述 五指山市位于海南岛中南部腹地,周围群山环抱,森林茂密,是有名的“翡翠山城”。是海南省中部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该地因为五指山而闻名省内外,俗话说“不到五指山,不算到海南”。 五指山市为海南岛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市区海拔328.5米,是海南岛海拔最高的山城。市区面积1169平方公里,人口10.7万。昌化江上游支流南圣河从东向西蜿蜒,流贯全城区。此地气候温和,属热带山区气候,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22.4度,年平均降雨量为169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4%。山青水秀,四季如春,非常适合人类居住,有“天然别墅”和“翡翠城”之称,亦被誉为“华夏养生之都”。 山城景色和民族风情是五指山市最主要的旅游内容,有“一山、一林、一情、一城、一路”之说。一山就是五指山,一林就是中部的热带雨林,一情就是中部的黎苗少数民族风情,一城就是通什的城市旅游,一路就是通贯海南岛中部的公路。山、林、情、城、路紧密相连,融为一体,是典型的“绿色生态”旅游城市。 五指山市,犹如镶嵌在五指山区绿涛上的一块翡翠,街道两旁菠萝蜜、椰子树和凤凰树红绿相映,美丽的南圣河像条银白色的飘带绕着山城而过。此地冬暖夏凉,清晨凉风习习,雾锁山城;午间云开雾散,阳光普照;午后乌云聚合,大雨倾盆,往往出现“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奇异景观,飘带似的彩虹点缀天空。五指山还是黎苗传统文化歌舞及工艺品创作和表演的主要基地,民族风情原始、古朴、浓郁,别具特色的宾馆、黎村苗寨等吸引了大量游人,是海南省每年“三月三”黎苗民族传统节日庆典的主要场所。 五指山市主要旅游景点:五指山热带雨林·海南民族博物馆·七仙岭·热带植物园·中华民族文化村·卧龙山·太平

对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几点认识(精)

对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几点认识 建设国际旅游岛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海南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必须要从长远和全局的角度出发,制定总体战略。 省第五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加大旅游开放,推动国际旅游岛建设。这指明了海南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建立海南国际旅游岛,是突出经济特区的“特”字,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产业特色和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推动海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 对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几点认识 建设国际旅游岛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海南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必须要从长远和全局的角度出发,制定总体战略。 省第五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加大旅游开放,推动国际岛建设。这指明了海南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建立海南国际旅游岛,是突出经济特区的“特”字,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产业特色和具有活力的体制机制,推动海南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重大举措。 一、国际旅游岛的特征与内涵 从理论上讲,国际性旅游岛具有明显的国际比较优势,包括实力优势、体制优势和特色优势,在世界或世界的某一区域范围内成为国际旅游事务的服务中心、国际游客的交换枢纽、国际利润的创造中心或国际影响力的扩散高地。国际旅游岛的特征与内涵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国际旅游岛的特征与内涵 从理论上计讲,国际性旅游岛的感召力。包括实力优势、体制优势和特色优势,在 1.旅游形象国际化,具有国际性的感召力。国际性旅游岛应通过特色鲜明的海洋文化、滨海景观、主题活动、形象标识和口号等整体塑造海岛旅游形象,产生国际性的感召力,并形成国际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核心旅游产品国际化,具有国际性的吸引力。国际旅游岛应拥有世界级的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和世界罕见的旅游景观,更要按照国际标准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以休闲度假为主的核心产品,能够产生国际性的旅游吸引力。 3.旅游环境国际化,具有国际性的亲和力。国际旅游岛首先应拥有满足国际游客旅游消费的环境,即基础设施、接待设施、服务设施以及语言环境、旅游服务、市民素质等都应遵循国际惯例和国际标准,能满足主要客源地国游客的旅游消费需求,具有国际性的亲和力。

海南热带花卉产业现状及趋势

目录: 前言 1花卉产业的定义及其特点 2花卉产业的现状 3海南省发展花卉生产的有利条件 气候优势条件 资源优势条件 其他优势条件 4花卉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产品缺乏特色、品质不良 政府导向不力、发展盲目性较大缺乏统一规划、布局不合理政策导向不力花卉科研、新品种开发滞后保鲜技术落后、交通不便组织不完善、缺乏中介机构信息不畅、缺乏销售平台5海南花卉产业的发展思路特色产品定位——热带花卉区域布局、重点突出引种与科研相结合加强保鲜技术的应用、完 善交通网络 龙头企业、花协带动 完善信息体系、构建销售平台 6结语

摘要:由于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全球花卉热的形成,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花卉业的兴起,导致了花卉业的激烈竞争,这就迫使花卉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生产出特色产品、品牌产品,以使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海南作为一个新兴的花卉大省,必须走特色之路,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发展热带花卉。然而,海南花卉业存在:由于起步晚、产业基础较差、产销分离、信息滞后、没有相应的销售平台等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针对海南特有的地理、气候、花卉种质、土地和劳动力等方面的资源特点,就海南花卉产业的发展现状,浅议发展海南花卉产业应如何定位及其应对策略。

关键词:花卉产业市场定位热带花卉 前言 花卉是世界各国农业中唯一不受农产品配额限制和21 世纪最有希望的农业产业和环境产业之一,被誉为“朝阳产业”。花卉产品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大宗商品。随着品种的改进,包装、保鲜技术的应用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花卉市场日趋国际化。花卉生产专业化、管理现代化、产品系列化、周年供应等已成为花卉生产发展的主要特色。2000 年中国花卉种植面积已达万 hm2,销售额540 亿元,出口创汇亿美元,生产面积居世界第一,占世界生产面积的1/3 以上。但产值却不到世界花卉总产值的1%。世界花卉出口贸易额为70 亿美元,荷兰占70%,而中国却占不足 4%[ 1]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中国花卉综合生产配套技术水平低下,管理不到位,产品质量差,缺乏国际竞争力。 在了解花卉产业的发展之前,先 来认识一下花卉这种活体商品的产业特性,以便于理解其市场、技术与生产的独特关系。在生产方面,花卉如一般农作物受气候、地理与生产技术的限制,尽管新的生产技术试图克服自然条件的束缚,但为价格竞争的生产成本考虑,适地适种仍是影响生产区位的基木因子。在市场方面,作为商品作物,花卉较蔬果更属非民生必须的奢侈性文化商品,因此对市场的消费能力至为敏感,一旦其市场面临经济停

(完整版)论海南农业发展地困局和出路

论海南农业发展的困境和出路 【原创】作者:琼涯瞭望 农业是海南的重要经济支柱,在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之后的将近二十年时间里,海南农业在整个中国大陆热带农产品市场方面享尽了许多得天独厚的地位和丰厚的利润。然而,自从中国实施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零关税政策之后,海南热带农业遭受了类似滑铁卢式的冲击,再加上中国大陆地区大棚种植的大力推广,海南反季节瓜菜的优势也在迅速削弱,这无疑使到海南农业雪上加霜。稍微关注海南农业发展的人都知道,目前海南农业整体已经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然而通过仔细的综合分析,本人也发现,上帝在给海南农业关上一道门的同时,似乎又在给它打开了另外一个更大的门。或者说,一直以来海南农业所走的那扇门只是一扇小门或偏门,甚至只是一扇小窗而已。上天很可能为了让海南农业走向一个更大的正门而采用了一种“逼子成才”的方式来关掉了原来的那扇小门。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一直以来,海南农业由于享受着各种优越的自然和政策上的优势条件而没有去挖掘其它更具潜力和更加宝贵的财富一一“热带绿色环保和富硒宝岛”一一这张名片,而这张名片却是一张不可复制、不可效仿、不可夺走而且最具现代农业竞争力的王牌!也是一个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软黄金金矿。目前海南农业被逼入了绝境,该是启用这张王牌的时候了。 本人相信,只要海南能够打出并充分利用好“热带绿色环保和富硒

宝岛”这张王牌,那么,海南农业不仅可以再现往日的风光,还可以大大超越原有的水平和规模,使到海南农业迎来一种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代。但面对四面楚歌的困境和冏途,当今海南农业的出路究竟又在哪里呢?其实做法也很简单,那就是背靠辽阔的中国大陆地区,挂出“海南绿色富硒特色农业”这块金漆牌子来开拓出成千上万个海南特色农产品的“终端市场” !(注意:是“终端市场”而非“批发市场!”)不过,相信不少人会说,嘴上说的轻巧,你上述这种乐观说法的依据具体又在哪里呢? 最近几年,本人经常在天涯“海南发展”版和其他一些县市的版块漫游浏览,看到不少忧岛忧民的海南同乡在过去多年里发表的不少有关海南农业(尤其是海南特色热带农业)经济发展的文章,发现其中有不少是十分富有建设性的见解和建言。不过,又总是觉得,他们的这些观点还是有所欠缺,如这些见解不够细致深入,也较为零碎松散,更没有经过多少深入分析或是没有把它们有机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总体的综合性方案。于是,本人把这些网友们一些很好的想法和闪光的点子汇集起来进行了多方位的思考。在肯定其亮点的同时,也发现其中一些不足之处并提出和补充了一些个人的观点。在此,本人就拿 出来和各位网友们分享。如有说的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拍砖头。若有合理可取的地方也希望来些点赞。但愿这些想法也能对政府的相关部门以及有志于开拓海南特色物产的公司和朋友多少有些参考价值 本人觉得,要想走出一条好的发展道路,首先是既要了解自己的 优点也要知道不足。事实上,海南农业具有的许多优点或优越条件是显而易见的,如拥有中国最大片的热带气候土地,一流的清洁绿色环保条件,大面积的富硒土地、多样美味的热带作物品种、丰富的热带海洋水产

市政府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市政府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一、主要成效 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认真贯彻党的xx大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加强农业,做特农业”产业发展思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业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优质烟叶产业。做大做强“金三明”烟叶品牌。突出发展“翠碧一号”特色品种和生态型无公害烟叶,保持年种植面积在40万亩以上,年产量6万吨以上。笋竹苗木花卉油茶产业。以竹山集约经营为重点,竹子现代科技园为示范,提高林地产出率,大力发展笋竹精深加工,大力发展苗木花卉和油茶产业。新建丰产竹林6.56万亩,种植苗木花卉2.9万亩,新造和抚育油茶林4.2万亩。畜牧水产业。加快发展肉牛肉羊规模养殖,同时积极推进产品深加工。全市生猪年出栏139.71万头,肉牛出栏4.25万头,肉羊出栏18.82万头,家禽出栏2515.13万只,水产品年产量6.4万吨。中药材产业。重点抓好紧缺中药材和制药企业所需的原料药材品种栽培、引进和示范。全市中药材面积达18.44万亩。食用菌产业。突出抓高海拔地区反季节和珍

稀食用菌以及低海拔区域的草生型和城郊型“菜篮子”食用菌。全年栽培食用菌2.7亿袋,产量7.66万吨。果茶产业。加快品种结构调整,引进推广优质品种,发展水果加工和茶叶精加工,扩大名优茶种植面积。全年茶叶面积达24.66万亩,产量2.4万吨,水果面积114万亩,产量84.71万吨。建莲产业。进一步选育和推广优质高产建莲品种,与旅游观光农业相结合,加强深度开发建莲功能食品和医药原料,延长建莲产业链。 (二)产业经营水平不断提升 现有国家级特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和品牌农业金奖企业各2家,省级龙头企业18家,市级龙头企业135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90亿元,带动农户44万户。先后有10个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7个县(市)列入福建乌龙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1个产品获得中国名牌产品,2枚商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1个产品获得出口免检产品,4个产品获得国家免检产品;累计拥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三品”认证产品251个,位居全省前列。 (三)产业适度规模经营不断扩大 全市培育形成泰宁县焦溪村锥栗、大田县大中村大薯、三元区炉洋村脐橙和沙县西霞村蔬菜等225个“一村一品”特色村。烟叶种植户数达4多万户,户均种烟9.82亩,其中20亩以上的种烟户有1984户。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149个,经营林地面积59万亩。生猪规模养殖场270个,年可出栏120万头生猪;规模养羊专业户155户,年

略谈海南节庆活动及其对海南旅游的影响

略谈海南节庆活动及其对海南旅游的影响 --------10 级初教数1班摘要: 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步入正轨。四周环海的海南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温暖湿润的气候,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旅客到海南休闲度假。海南是个有独特旅游资源的胜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对海南旅游业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中,海南岛具有的丰富的民间文化,衍生了许多古老而独特的民间节庆活动,具有民族风俗的节庆活动也给旅游业添色不少,许多游客也因此慕名而来。海南节庆活动是海南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战略中不容忽视的因素。 关键词:海南国际旅游岛休闲度假民族文化节庆活动可持续发展 正文: 2010年,中国国务院将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充分发挥海南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胜地,是海南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 每年的节假日尤其是寒冬季节,海南的旅游量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海南吸引众多游客的原因有四个方面,海南自然地理因素,海南人文地理因素,海南行政区划因素,以及海南旅游资源因素。其具体因素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宜人的气候特征;海南名人文化;海南移民文化;海南节庆活动文化;海南艺术文化;海南迷人特产等等。每个因素对海南的旅游业发展都具有无可厚非的作用,其中,将海南特有的民族风俗和民间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的因素就是海南的节庆活动。 海南的节庆活动,是指海南本地居民为纪念某一个特殊的人或事情,并特意在固定的时间所举办的庆祝活动。其中,汉族与黎苗族的人们庆祝节日的方式各有不同,展示的民间文化与民族风俗也具有不同韵味。 海南的主要节庆活动 在海南众多节日中,影响力较大和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活动有: 换花节。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的晚上,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的府城就沉浸在花的海洋、情的暖风中,这就是一年一度风情独具的换花节。换花节源于之前的换香习俗,在当晚举行的灯会上,不分年龄、民族的男男女女就会相互交换鲜花,并相互祝福。 冼夫人文化节。也称军坡节,时间是农历二月初六至十二。该节日是为了纪念冼夫人这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而设立的。许多海内外民众不辞跋涉之苦,从四面八方赶往海口市龙华区新坡镇"闹军坡"。其内容丰富,当地村民会大搞祭祀,扛供奉的公祖婆祖巡村,请亲朋好友来家中作客,不论是认识与否,只要过了门的就是客了,招呼十分热情,甚至胜过春节年饭,因此吸引很多游客。 三月三。时间是农历三月初三。是海南省黎族人民最盛大的民间传统节日,也是黎族青年的美好日子,又称爱情节、谈爱日,黎语称"孚念孚",是海南黎族人民悼念勤劳勇敢的祖先、表达对爱情幸福向往之情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各地的黎族青年男女汇集一起,参加"三月三"盛会,载歌载舞、谈情说爱,并举行歌舞盛会。其民俗主要特色与价值是黎族生产、生活、娱乐等整体民俗风貌的集中体现,是世人了解黎族文化和历史的窗口。因

国发〔2009〕44号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09〕4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建省办经济特区20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由于发展起步晚,基础差,目前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仍然较低,保护生态环境、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科学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充分发挥海南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胜地,是海南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对全国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示范作用。为扎实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构建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积极发展服务型经济、开放型经济、生态型经济,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结构;着力提高旅游业发展质量,打造具有海南特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旅游产业体系;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快推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逐步将海南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 (二)战略定位。 ——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充分发挥海南的经济特区优势,积极探索,先行试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海南旅游业及相关现代服务业在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充分发挥海南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按照国际通行的旅游服务标准,推进旅游要素转型升级,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开发特色旅游产品,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全面提升海南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 ——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坚持生态立省、环境优先,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发展之路,使海南成为全国人民的四季花园。 ——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发挥海南对外开放排头兵的作用,依托博鳌亚洲论坛的品牌优势,全方位开展区域性、国际性经贸文化交流活动以及高层次的外交外事活动,使海南成为我国立足亚洲、面向世界的重要国际交往平台。 ——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加大南海油气、旅游、渔业等资源的开发力度,加强海洋科研、科普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使海南成为我国南海资源开发的物资供应、综合利用和产品运销基地。 ——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充分发挥海南热带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热带现代农业,使海南成为全国冬季菜篮子基地、热带水果基地、南繁育制种基地、渔业出口基地和天然橡胶基地。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旅游管理、营销、服务和产品开发的市场化、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7%以上,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达到45%以上,力争全省人均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全国中上水平,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综合生态环

海南省热带水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76736443.html, 海南省热带水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作者:闫冰 来源:《智富时代》2018年第03期 【摘要】2017年,海南省提出要把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打造成海南省的王牌产业,海南热带水果产业作为其中重要一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挑战。本文简述了海南省热带水果产业在产量、产地等方面的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进一步发展海南热带水果产业的对策。 【关键词】海南省热带水果;现状;发展对策 海南省地处热带,岛上出产多种热带水果,据不完全统计,海南拥有热带水果品种29个科、53个属,为全国及世界其他地区所罕见,是海南省的特色产业。2017年,海南省农业厅要在国际旅游岛建设大背景下,努力把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打造成富裕农民、服务全国、振兴经济、绿色崛起的王牌产业。其中热带水果产业是特色高效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 热带水果产值占海南农业产值的近30%,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对海南省热带水果产业现状进行分析,并对以后的发展提出对策,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一、海南省热带水果产业现状 海南省热带水果种类繁多,在种植面积和产量上,主要有菠萝、荔枝、柑橘橙柚、香蕉、龙眼、芒果这六类水果。 根据海南省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菠萝、龙眼、芒果收获面积和产量逐年攀升,柑橘橙柚、荔枝和香蕉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在2012年至2014年到达峰值,之后逐年减少。香蕉收获面积和总产量最多,芒果次之,此后依次是菠萝、荔枝、柑橘柚橙、龙眼。2016年,海南省水果产 量410.14万吨,比上年增长3.7%,芒果和龙眼较上年增幅最大,同为5.5%。 在水果产地上,菠萝主要产区为万宁;荔枝主要产区海口;柑橘橙柚主要产区为琼中;香蕉主要产区为东方、澄迈、儋州、三亚等地;龙眼主要产区为屯昌、定安、文昌等地;芒果主要产区为海口、儋州、白沙、三亚等地。 在水果总产值上,2010年至2015年海南省水果总产值由图1所示: 由图1看出,海南省水果总产值变化趋势稍有起伏,2010年至2012年呈下降趋势,2013年-2015年呈上升趋势,且2013年至2014年增幅较大,2014年至2015年趋于缓和,但仍保持增长趋势。 在热带水果出口方面,目前,我国出口较多的热带作物主要为热带水果类。热带水果为我们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相关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我国为热带水果生产大国,许多

关于海南农村农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的探究(精)

关于海南农村农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的探究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海南省的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和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全省陆地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海南岛形似一个呈东北至西南向的椭圆形大雪梨,总面积3.39万平方公里,是我国仅次于台湾岛的第二大岛。海南岛与广东省的雷州半岛相隔的琼州海峡宽约18海里,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是我国最南端的领土。 海南省四季常绿,素有"天然大温室"之美誉。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海南省始终坚持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打好“季节差、名特优、无公害”三张牌,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科技农业”和“绿色农业”,落实党的农村基本政策,加强农村经营管理,农业生产得到快速发展。海南省农业总产值从1987年的41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605.8亿元,年均递增14.4%。农业已成为海南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和基础产业。 海南农业品种多样,优势明显: 海南岛素有“百果园”的美誉,热带水果遍布全岛各地,主要品种有香蕉、菠萝、芒果、杨桃、绿橙、毛叶枣、红毛丹、火龙果、荔枝、龙眼、番石榴、番木瓜等。建省以来,充分发挥热带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名、优、特、新、稀热带水果生产,使热带水果成为农业经济的又一产业和新的增长点。 近年来,海南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品牌优势,积极面向市场调整优化热作产业结构,加大实用新技术推广力度,重点抓好橡胶新割制、椰子、胡椒高产栽培、橡胶产品加工等技术的推广,有力地推动热带经济作物快速发展。 海南光温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是全国最大的天然大温室,也是全国重要的冬季瓜菜生产基地。近年来,海南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坚持调优、调精、调高的原则,不断优化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品质结构,加快冬季瓜菜产业发展。冬季瓜菜生产逐步走上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轨道。瓜菜品种、品质结构进一步优化,调减了泡椒、小西红柿、冬瓜、黄瓜等品种面积,增加了豆角、苦瓜、毛豆、紫长茄、小南瓜等价高畅销品种面积,引进推广了103个瓜菜新品种,逐步形成了东南、西南、西北、北部和中部地区各具特色的冬季瓜菜优势产业带和优势主产区。 然而海南的农业现状仍有众多的不足之处: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 建省办特区以来,致力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目前拥有充足的电力,便利的交通,这为海南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农业内部的基础设施仍较薄弱,与我国先进省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农业后劲明显不足。具体表现在,农业生产技术条件脆弱,抗灾抗害能力差,至今依然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1996年,海南农业机械总动力176万千瓦,农业人口人均拥有量为0.34%千瓦,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04千瓦,比山东、江苏、广东等先进省份更低,灌溉设施老化,农田水利有效灌溉面积只有17.6万公顷,总总耕地面积40%,农业人口人均拥有量为0.03公顷,为全国平均水的60%,其中旱涝保收面积仅占43%。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机械化程度低,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 2、农村投资环境不利,阻碍农民的投资行为 农户始终是农业投入的重要主体。据1996年农村住户调查统计,在生产性支出中,农民自筹资金投入占70%,而借贷性支出只占30%。据有关统计资料测算,建省以来,农民投入占农业总投入(包括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一直保持在65—80%。尤其是在农业生产所需物质资料的投入方面,如种子、化肥、农药等,农民投入几乎占了绝大部分。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民在农业资金投入方面还具有一定的潜力,但由于投资环境欠佳,如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高,农民负担重,农业的比较效益大大低于其他产业,难于激发农民对农业的投资热情,造成农民的绝大部分收入用于住宅建设和其他非农产业上。虽然近两年国家通过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提高了农业资金的回

特色农业发展情况调查研究

特色农业发展情况调查研究 目前许多地区为了加快经济发展,大力推进特色农业的发展速度,特色农业也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大驱动力。到底什么是特色农业?特色农业到底有那些优势?对此我进行了一项特色农业发展情况调查研究。 特色农业是以追求最佳效益即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最优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的,依据区域内整体资源优势及特点,突出地域特色,围绕市场需求,坚持以科技为先导,高效配置各种生产要素,以某一特定生产对象或生产目的为目标,形成规模适度、特色突出、效益良好和产品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非均衡农业生产体系。特色农业的发展是适应当前社会消费需求、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农业市场细分需要的必然结果。其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特色农业之“魂”是惟我独存或惟我独尊。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物以稀为贵”的道理,对于发展特色农业来讲,也只有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才能“特”起来。二是特色农业之“根”是天赋,也就是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各地的自然条件自古以来就有所不同,如果不切实际地盲目模仿别人,只能落个劳民伤财的后果。三是特色农业之“本”是传统,即我们通常所讲的种植、养殖或加工习惯,尤其是先进的农业科技。而“科技兴农”靠的就是科技进步,如果不管农民有无技术就强迫农民搞特种特养,势必会造成事与愿违、事倍功半。当然,我们并不排除有些种养传统是后天形成的,其关键在于,要真正地形成传统,就不仅需要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逐步培养过程,而且一定要顺民心、合民意,即农民愿意干。 为了为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创造条件,我市将发展设施农业、高效特色农业与中低产田改造结合,在发展现代农业中坚持以发展“一乡一业”为突破口,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发挥资源和区域优势,着力培育主导产业,提升规模化、产业化和区域化水平,努力向“多乡一业”、“一县一业”迈进。此项农业特色产业的培植发展,也取得了多方面的综合效应,有力推进了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农产品规模基地快速膨胀、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水平迅速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特别是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主要成效 总体上看,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加强农业,做特农业”产业发展思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业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主题公园市场营销方案

主题公园市场营销方案 当主题乐园发展到一定规模、具有较高的品质和较好的企业形象后,就已经拥有了一种无形资产,要善用这种无形资产,结合其他业种、业态,做关联业务的开发。下面 ___给大家分享主题公园方案,欢迎参阅。 __欢乐世界 市场营销方案 __欢乐世界目前的施工进度,预计在xx年10月份开业,营销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xx年6月底前,为“相识”期,重点在于让目标消费群体知道__的大概情况,例如位置、所含项目等。 第二阶段在xx年7月、8月、9月,为“相知”期,重点在于让目标消费群体对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并且无比期待,为客户营造一个美好的游玩环境。

第三阶段在开业后,这无疑将进入宣传的高潮,为“相恋”期。客户从想象期进入了现实,完成了整个体验的过程,并会为之做出相应的评价,同时产生口碑效益。 第一阶段具体工作: 1、健全自身的视觉识别系统,在园区内统一标识。 2、对游乐区域进行分解,并对每个区域进行文字性的描述,使其更有内涵,并对园区内现有员工进行培训,确保每一位员工都可以对来访者进行详尽的介绍。 3、在园区外围进行户外广告的宣传,高炮、围挡等。 4、制作游园线路图,宣传册等宣传品。 5、在电视台、电台、报纸等主流媒体投放软广,慢慢吸引市民对__的关注度。 6、建立微博、,每天更新,并对所有的员工都分配粉丝任务量,在小范围内扩大知名度。

7、在当地门户社交网站上刷帖。 8、市场调研,了解当地的学校。 第二阶段具体工作: 1、持续更新微博、微信,并对粉丝量做进一步的要求,对微博微信的粉 进行有奖转发的奖励。 2、 7.8月份正值暑假期间,联合各大培训学校进行校内宣传,宣传的方 式有传单发放,VIP会员卡的预售,通过这种渠道拿到相关的 ___信息。 3、 8月底、9月初时当地大中小学生开学报到的时间,提前分配好时间, 在学校门口展台,由吉祥物的人偶配合合照,开展“寻找最美笑容”的活动。投稿的方式:微博、微信、email。

海南省_国际旅游岛_建设的客源市场分析及政策建议

482 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客源市场分析及政策建议 赵云 尚前浪 (云南财经大学,云南 昆明 650221) 【摘 要】通过运用亲景度指标,定量分析了2000年与2007年海南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中的部分外国人市场的统计数据,揭示了海南省入境旅游市场的亲景度特征。并结合市场竞争态的分析方法,将海南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分为稳固市场、新兴市场、潜在市场和瘦弱市场。文章还从旅游产品开发的角度,对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产品开发提出积极的建议,从而为合理、有效地开发海南入境旅游市场,提高入境旅游市场竞争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亲景度 入境旅游 海南 市场竞争态 客源市场结构对于旅游目的地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有着重要的意义。海南省是全国重要的入境旅游目的地之一,每年都吸引着大批海外游客。深入认识海南省的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及其特点对于海南旅游业进一步发展极为重要。本文通过运用亲景度的分析方法对海南省部分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进行了分析,以便政府及相关部门在管理方面更为主动、科学地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同时也对旅游服务行业发展提供参考。 一、研究背景 研究不同类型外国游客在目的地选择上的偏好,传统的做法是按年度计算出到某地的旅游客源国人数与到某地的旅游外国人数之比值,以此作为参照百分数,根据其比重的大小得出目的地的客源市场份额。这种方法从纵向来对客源国到旅游目的地的人数进行对比,可以为目的地决策部门提供一定参考,但难于比较不同客源国游客对某旅游目 的地的偏好程度。亲景度理论是马耀峰教授[2]于2003年提出的,主要反映入境游客进入 中国大陆后,对不同城市的选择几率和偏好。目前,国内一些学者运用亲景度指标研究客源市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王力锋运用亲景度指标对海南省的入境客源市场进行了 研究,苏红霞运用该指标对西安市的英国客源市场进行了分析,马耀峰[3]以全国6个旅 游热点城市为背景对美国旅华市场的拓展提出建议,汪德根[4]则运用该指标从时空的角 度对苏州的入境旅游市场进行探讨。 亲景度L 是指到某地的某旅游客源国人数M i 占到某地的外国旅游者人数 M 1之比,与到该地所在国旅游的某客源国人数C i 占到该地所在国旅游的外国人数C 1之比的商。其实质上反映了某一客源国(地)旅游者对某一个旅游目的地的喜爱程度,其数学含义是某客源国(地)游客人数在某一个旅游目的地的市场份额,与某客源国(地)游客人数在全国的市场份额之比,也就是两个比重的比即偏爱指数,用公式表示为: L =11 C C M M i i ,也即,亲(疏)景度 =旅华外国人数旅华客源人数旅景外国人数旅景客源人数 亲景度L 为大于等于1、等于零和小于1的数。L 为大于、等于 1 的客源国称为亲

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与精准扶贫融合发展研究

理论研究 当代农村财经2019年第3期 海南农村已经基本解决绝对的生存贫困问题,绝对贫困人口锐减,但相对贫困问题依然突出。海南贫困地区传统产业比重大,加之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季节性以及市场风险等因素的影响,农业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客观与现实要求,深入分析海南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依托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主导地位,变特色产业优势为产业发展强势,实现与精准扶贫的有机融合发展,是加快推进海南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效路径。 一、海南农业产业扶贫现状分析 (一)海南省贫困概况1.贫困人口数量及分布。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海南省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共计47.7万人,贫困村300个,贫困发生率 8.9%,五指山市、临高县、白沙县、保亭县和琼中县为国定贫困县,儋州市为贫困人口最多的市(县),有67个贫困发生率超过20%且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的深度贫困村。到2018年10月底,海南省共有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3.3万户、贫困户人口12.64万人,未出列贫困村83个(含35个深度贫困村),未脱贫摘帽贫困县(市)5个,全省贫困发生率为2.2%。(见表1) 2.致贫原因。根据“海南省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手册”记载,致贫原因有:因病、缺资金、缺劳动力、缺技术、因学、缺土地、因残、缺水、因灾、交通条件落后、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其他等12项。未脱贫贫困户致贫原因前三位的为因病(22.27%)、缺资金(20.42%)、缺劳动力(17.40%),共计20921 户73545人。 从劳动能力分析,未脱贫贫困人口中,有普通劳动能力66080人、占52.01%,无劳动能力和丧失劳动能力59869人、占47.13%,有技能劳动力仅有144人、占0.11%。分析致贫原因,对因丧失劳动能力和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可以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经营权、房屋财产租赁或者委托经营等方式增加贫困户资产性收益,解决其脱贫;通过开展实用农业技术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高贫困户生产技能,解决缺技术而遇到的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问题;通过整合财政涉农和产业扶贫资金,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培育热带优势特色产业,解决缺资金及由于自身发展力不足的问题,最终通过特色产业带 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 □孙铁玉林宇环于志华 摘要:本文把海南省18个市县(除三沙市、洋浦经济开发区外)作为调研地区,以五指山市、白沙县、临高县、保亭县、琼中县五个国家级贫困县为重点,通过实地调查、深度访谈,深入了解海南农村贫困状况与致贫原因、产业扶贫规模与分布、产业扶贫模式、资金投入与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优势、产业比较效益及精准扶贫作用机制,以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指导,提出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与精准扶贫融合发展的构建思路和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热带农业;产业扶贫;精准扶贫机制;脱贫攻坚*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与精准扶贫融合发展模式研究》[课题编号:HNSK (YB)18-95]的研究成果。 2

海南当前农业现状与产业情况分析

海南当前农业发展现状与产业情况分析 海南省位于我国的最南端,土地面积5302万亩,占全国热带土地面积的42.5%,是我国最具热带海洋气候特色的地区,全年温热,平均温22-26℃,雨量充沛,有“天然大温室”之称,非常适合发展热带高效农业。 1海南省热带水果生产概况 2009年全省热带水果种植面积预计260万亩,其中收获面积200万亩,预计产量270万吨。其中香蕉种植面积70万亩,产量150万吨,芒果种植面积70万亩,产量30万吨,荔枝种植面积42万亩,产量9万吨,菠萝种植面积23万亩,产量28万吨,龙眼种植面积16万亩,产量3万吨,绿橙种植面积2万亩,产量3万吨,杨桃种植面积3万亩,产量2万吨,番石榴种植面积5万亩,产量6万吨,其他水果种植面积19万亩,产量29万吨。 香蕉主产区在乐东、东方、海口、澄迈、临高、昌江、三亚、文昌等市县,芒果主产区在三亚、乐东、东方、昌江、陵水等市县,荔枝主产区在海口、文昌、琼海、陵水、儋州、澄迈、定安、屯昌等市县,菠萝主产区在琼海、万宁、文昌、海口等市县,冬春季节上市的热带水果主要有香蕉、菠萝、番石榴、杨桃、番木瓜、绿橙、毛叶枣及早熟芒果等,以香蕉上市量较大。 2 海南省各市县农业概况

2.1 海口市农业概况 2.1.1以橡胶、胡椒为主的热带作物产业,作物总面积22.1万亩,其中橡胶14.1万亩,胡椒2.9万亩,椰子 3.5万亩,槟榔1.6万亩。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地区的大坡镇、三门坡镇、红旗镇、甲子镇、云龙镇等地。 2.1.2优质热带水果产业:近五年,随着结构的不断优化,海口种植业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以香蕉、荔枝为主的热带水果产业发展迅猛,品质不断升级,总面积达到30.1万亩,2009年水果产量2 3.49万吨,同比增长3%。水果基地主要分布在海口中部、东南部的大坡镇、三门坡镇、红旗镇、等地及西部的永兴、石山等羊山地区。70%的水果主要销往外,2007年以来,每年水果出口量达400-2000吨左右。 2.1.3 农业经济主要指标全年农业总产值54.86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种植、畜牧业产值25.16亿元和18.59亿元,同比增长4.5 %和11.3%;林业产值2.74亿元,渔业产值5.55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 3.2%、10.1%和8.3%。农民人均纯收入5658元,同比增长9%。 2.2 定安县农业概况

攀枝花特色农业发展

攀枝花特色农业发展情况介绍

攀枝花南亚热带特色农业发展情况 攀枝花市农牧局 二〇一一年二月 近年来,攀枝花市充分发挥南亚热带光热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南亚热带特色效益农业,倾力打造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农业主导产业和产品,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产量逐年提高,品质不断提升,农产品品牌逐渐壮大,优质农产品营销网络日益完善,初步建成了特色水果、早市蔬菜、优质烤烟、畜牧水产、林业生物等五大特色农业基地。在南亚热带特色产业的支撑和带动下,农民经济收入快速增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蓬勃发展。 一、发挥资源优势,倾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 由于独特的南亚热带气候资源条件,攀枝花农业表现出鲜明的热带、南亚热带特色,与省内其他地区相比,具有产品珍稀、品质优良、效益突出等特点。 (一)光热资源优势。攀枝花属高海拔、低纬度、高原型内陆山地“岛状”南亚热带立体气候类型,是天然大温室。具有光照强(全年日照时数近3000小时,无霜期300天以上)、温度高(年均气温21℃左右,≥10℃年有效积温高达6600--7400℃)、昼夜温差大(夏天昼夜温差≥10℃,冬天昼夜温差≥20℃)、年温差小(全年温差≤10℃)、不受台风(或梅雨)影响、降雨集中(雨季集中在6-10月,年总降水量800-1200毫米)的特点,有利于植物生长过程中蛋白质、糖份等干物质的积累,使攀枝花的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呈现出 2

品质优、错季上市的特征。 (二)特色农产品优势。攀枝花的许多农产品在省内是唯一能生产的地方,或者是唯一能最大限度发挥错季节上市优势的地方。 晚熟芒果:与全国其它热作区相比,攀枝花种植的中、晚熟芒果在8—11月成熟,比我国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芒果产区晚上市2—3个月,错开了销售旺季,市场销售行情好,经济效益高。2010年,攀枝花芒果的市场平均零售价达到了每公斤7元以上,平均亩产值超过万元。2010年8月,攀枝花成功举办了首届芒果节,对提升攀枝花芒果声誉起到了重要作用。 冬春枇杷:以米易县、盐边县为主的攀枝花枇杷,较福建、成都等地早1-3个月,上市时间正处于元旦、春节黄金季节,市场竞争力极强。2010年初,攀枝花枇杷销售均价达到每公斤16元左右,单价最高达到了每公斤100元,经济效益极高。 早春蔬菜: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攀枝花就作为我国重要的“南菜北调”基地,为“三北”及周边市场提供优质蔬菜产品。攀枝花生产的早春蔬菜产品具有无公害、品质优的特点,上市时间处于海南菜之后、其他省市设施菜上市之前的市场空档期(1-4月上市),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2010年,攀枝花早春设施蔬菜平均亩产值超过了2万元,市场销售均价每公斤超过了3元,四季豆、豇豆每公斤均价更是达到6元以上。菜农亩纯收入平均达到了10000元以上,个别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