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 正方形

19.3 正方形
19.3 正方形

19.3 正方形

一、教学目的

1.掌握正方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并会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2.理解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联系和区别,通过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联系的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正方形的定义及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联系.

2.教学难点:正方形与矩形、菱形的关系及正方形性质与判定的灵活运用.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本节课安排了三个例题,例1是教材P111的例4,例2与例3都是补充的题目.其中例1与例2是正方形性质的应用,在讲解时,应注意引导学生能正确的运用其性质.例3是正方形判定的应用,它是先判定一个四边形是矩形,再证明一组邻边,从而可以判定这个四边形是正方形.随后可以再做一组判断题,进行练习巩固(参看随堂练习1),为了活跃学生的思维,也可以将判断题改为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

①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吗?为什么?

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吗?为什么?

③对角线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吗?为什么?如果不是,应该加上什么条件?

④能说“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吗?为什么?

⑤说“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对吗?

四、课堂引入

1.做一做:用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如图所示)折出一个正方形.

学生在动手做中对正方形产生感性认识,并感知正方形与矩形的

关系.问题:什么样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正方形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

.......的平行四边形

.....

......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

叫做正方形.

指出:正方形是在平行四边形这个大前提下定义的,其定义包括了两层意:

(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菱形)

(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矩形)

2.【问题】正方形有什么性质?

由正方形的定义可以得知,正方形既是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又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

所以,正方形具有矩形的性质,同时又具有菱形的性质.

五、例习题分析

例1(教材P111的例4)求证: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已知: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如图).

求证:△ABO、△BCO、△CDO、△DAO是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C=BD,AC⊥BD,

AO=CO=BO=DO(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ABO、△BCO、△CDO、△DAO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并且△ABO ≌△BCO≌△CDO≌△DAO.

例2 (补充)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的交点为

O,E是OB上的一点,DG⊥AE于G,DG交OA于F.

求证:OE=OF.

分析:要证明OE=OF,只需证明△AEO≌△DFO,由于正方

形的对角线垂直平分且相等,可以得到∠AOE=∠DOF=90°,

AO=DO,再由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可以得到∠EAO=∠FDO,

根据ASA可以得到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故结论可得.

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OE=∠DOF=90°,AO=DO(正方形的对角线垂直平分且相等).

又DG⊥AE,∴∠EAO+∠AEO=∠EDG+∠AEO=90°.

∴∠EAO=∠FDO.

∴△AEO ≌△DFO.

∴OE=OF.

例3 (补充)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分别过点A、C两点作l1∥l2,作BM⊥l1于M,DN⊥l1于N,直线MB、DN分别交l2于Q、P点.

求证:四边形PQMN是正方形.

分析:由已知可以证出四边形PQMN是矩形,再证△ABM≌

△DAN,证出AM=DN,用同样的方法证AN=DP.即可证出

MN=NP.从而得出结论.

证明:∵PN⊥l1,QM⊥l1,

∴PN∥QM,∠PNM=90°.

∵PQ∥NM,

∴四边形PQMN是矩形.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BAD=∠ADC=90°,AB=AD=DC(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1+∠2=90°.

又∠3+∠2=90°,∴∠1=∠3.

∴ △ABM ≌△DAN .

∴ AM=DN . 同理 AN=DP . ∴ AM+AN=DN+DP 即 MN=PN .

∴ 四边形PQMN 是正方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六、随堂练习

1.正方形的四条边____ __,四个角___ ____,两条对角线____ ____. 2.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①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 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 ③对角线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 ④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 ⑤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

1.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E 、F 分别 为CD 、CB 延长线上的点,且DE =BF . 求证:∠AFE =∠AEF .

4.如图,E 为正方形ABCD 内一点,且△EBC 是等边三角形, 求∠EAD 与∠ECD 的度数.

七、课后练习

1.已知:如图,点E 是正方形ABCD 的边CD 上一点,点F 是CB 的延长线上一点,且DE=BF . 求证:EA ⊥AF .

2.已知:如图,△ABC 中,∠C=90°,CD 平分∠ACB ,DE ⊥BC 于E ,DF ⊥AC 于F .求证:四边形CFDE 是正方形.

3.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 中,E 为BC 上一点,AF 平分∠DAE 交CD 于F ,求证:AE=BE+DF .

八、教学反思

A

B

C D E

F

第二十章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

20.1.1平均数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应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在数据统计中的意义和作用: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字,是反映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特征数。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突破的方法:

1、重点:会求加权平均数

2、难点:对“权”的理解

三、例习题意图分析

1、教材P136的问题及讨论栏目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

(1)、这个问题的设计和讨论栏目在此处安排最直接和最重要的目的是想引出权的概念和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2)、这个讨论栏目中的错误解法是初学者常见的思维方式,也是已学者易犯的错误。在这里安排讨论很得当,起揭示思维误区,警示学生、加深认识的作用。

(3)、客观上,教材P136的问题是一个实际问题,它照应了本节的前言——将在实际问题情境中,进一步探讨它们的统计意义,体会它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揭示了统计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4)、P137的云朵其实是复习平均数定义,小方块则强调了权意义。

2、教材P137例1的作用如下:

(1)、解决例1要用到加权平均数公式,所以说它最直接、最重要的目的是及时复习巩固公式,并且举例说明了公式用法和解题书写格式,给学生以示范和模仿。

(2)、这里的权没有直接给出数量,而是以比的形式出现,为加深学生对权的意义的理解。

(3)、两个问题中的权数各不相同,直接导致结果有所不同,这既体现了权数在求加权平均数的作用,又反映了应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要灵活、体现知识要活学活用。

3、教材P138例2的作用如下:

(1)、这个例题再次将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得以及时巩固,让学生熟悉公式的使用和书写步骤。

(2)、例2与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权的形式又有变化,以百分数的形式出现,升华了学生对权的意义的理解。

(3)、它也充分体现了统计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四、课堂引入:

1、若不选择教材中的引入问题,也可以替换成更贴近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例,下举一例可供借鉴参考。

求该校初二年级在这次数学考试中的平均成绩?下述计算方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x =

4

1

(79+80+81+82)=80.5

五、例习题分析:

例1和例2均为计算数据加权平均数型问题,因为是初学尤其之前与平均数计算公式已经作过比较,所以这里应该让学生搞明白问题中是否有权数,即是选择普通的平均数计算还是加权平均数计算,其次若用加权平均数计算,权数又分别是多少?例2的题意理解很重要,一定要让学生体会好这里的几个百分数在总成绩中的作用,它们的作用与权的意义相符,实际上这几个百分数分别表示几项成绩的权。 六、随堂练习:

1、老师在计算学期总平均分的时候按如下标准:作业占100%、测验占30%、期中占35%、

2、为了鉴定某种灯泡的质量,对其中1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进行测量,结果如下表:(单

求这些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 答案:1.

x 小关 =79.05 x 小兵 =80 2. x =597.5

七、课后练习:

1、在一个样本中,2出现了x 1次,3出现了x 2次,4出现了x 3次,5出现了x 4次,则这个样本的平均数为 .

2、某人打靶,有a 次打中x 环,b 次打中y 环,则这个人平均每次中靶 环。

3、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部门经理,现对甲、乙两名应聘者从笔试、面试、实习成绩三个方面表现进行评分,笔试占总成绩20%、面试占30%、实习成绩占50%,各项成绩如表所示:

试判断谁会被公司录取,为什么?

4、在一次英语口试中,已知50分1人、60分2人、70分5人、90分5人、100分1人,其余为84分。已知该班平均成绩为80分,问该班有多少人? 答案:1.

432143215432x x x x x x x x ++++++ 2.b

a by

ax ++ 3.甲x =86.9 2x =96.5

乙被录取 4. 39人

八、教学反思

20.1.3加权平均数(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加深对加权平均数的理解

2、会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从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会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的值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重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2、难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教材P140探究栏目的意图。

(1)、主要是想引出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的计算方法。

(2)、加深了对“权”意义的理解:当利用组中值近似取代替一组数据中的平均值时,频数恰好反映这组数据的轻重程度,即权。

这个探究栏目也可以帮助学生去回忆、复习七年级下的关于频数分布表的一些内容,比如组、组中值及频数在表中的具体意义。

2、教材P140的思考的意图。

(1)、使学生通过思考这两个问题过程中体会利用统计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2)、帮助学生理解表中所表达出来的信息,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3、P141利用计算器计算平均值

这部分篇幅较小,与传统教材那种详细介绍计算器使用方法产生明显对比。一则由于学校中学生使用计算器不同,其操作过程有差别亦不同,再者,各种计算器的使用说明书都有详尽介绍,同时也说明在今后中考趋势仍是不允许使用计算器。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不是利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但是掌握其使用方法确实可以运算变得简单。统计中一些数据较大、较多的计算也变得容易些了。

四、课堂引入

采用教材原有的引入问题,设计的几个问题如下:

(1)、请同学读P140探究问题,依据统计表可以读出哪些信息

(2)、这里的组中值指什么,它是怎样确定的?

(3)、第二组数据的频数5指什么呢?

(4)、如果每组数据在本组中分布较为均匀,比组数据的平均值和组中值有什么关系。

五、随堂练习

1、某校为了了解学生作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对学生作课外作业所用时间进行调查,下表是该校初二某班50名学生某一天做数学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统计表

(1)、第二组数据的组中值是多少?

(2)、求该班学生平均每天做数学作业所用时间

2、某班40名学生身高情况如下图,

请计算该班学生平均身高

答案1.(1).15. (2)28. 2. 165

七、课后练习:

1、某公司有15名员工,他们所在的部门及相应每人所创的年利润如下表 该公司每人所创年利润的平均数是多少万元?

2、下表是截至到2002年费尔兹奖得主获奖时的年龄,根据表格中的信息计算获费尔兹奖得主获奖时的平均年龄?

3、为调查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环保局对所辖的50个居民区进行了噪音(单位:分贝)水平的调查,结果如下图,求每个小区噪音的平均分贝数。

答案:1.约2.95万元 2.约29岁 3.60.54分贝

八、教学反思

60 噪音/分贝

80 70 50 40 90

《19.3 走进互联网》

19.3走进互联网 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的互联及互联网的功能。 2、体会网络在现代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3、学会收发电子邮件。 4、了解互联网的利与弊。 教学重点 对互联网的理解 教学难点 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 教学过程 一、探究新知 1、互联网的定义及用途。 互联网是利用电磁波和通信网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计算机连接起来的庞大网络。 利用互联网,人们可以通过相应的网站,进行学习、娱乐、购物等。由计算机联成的互联网,在现代生活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974年美国国防部国防前沿研究项目署(ARPA)的罗伯特?卡恩和斯坦福大学的文顿?瑟夫开发了TCP/IP协议,定义了在电脑网络之间传送信息的方法。这一协议于上世纪80年代初被世界广泛采用,成为互联网的核心。 1986年,美国建设了第一个互联网骨干网。1994年前后,随着WEB技术等互联网技术的发明,第一代互联网全面成熟,也给世界互联网的领先者——美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利益,促进了美国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的繁荣。 1989年,我国正式开始了互联网建设,但因为种种原因,进展迟缓。1994年,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建设为代表,我国互联网建设进入加速期,先后建成了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科学技术网、中国金桥信息网和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四大骨干网。 1998年,CERNET的研究者在我国第一次搭建了IPV6试验床。2001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支持下,我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地区试验网在北京建成并通过验收,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2003年,国务院批复了由发展改革委主导的8部委“关于推动我国下一代互联网有关工作的请示”,随后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准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CNGI项目开始实施。 2、收发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可以传送包含文字、数据、图像或集画面声音为一体的多媒体信息。 特点:方便、快捷、信息内容丰富多样、节省开支等。 电子邮件地址的格式是固定的,并且在全球范围内是唯一的。 3、网上学校。 在互联网可以建成“虚拟学校”。在这所学校里你可以得到全国最优秀的教师的点拨和指导。我国教育部已通过教育电视台建立了远程教育中心。 4、比较网上学校与传统教学各自的优缺点。 二、教师小结 1、通过学习,总结出互联网的优缺点。 优点:a.人们可以通过相应的网站进行学习、娱乐、购物等; b.资源共享、互联网是一个全球性网络,它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互联网是信息 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高速共享; c.超越时空,就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我们在网上聊天、看电影、接收远程 教育等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 缺点:a.网络游戏使人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 b.利用互联网上网的人多、传播消息快等特点传播虚拟、不健康的信息,干扰人 们的正常生活。 2、电子邮件的收发过程。 计算机用户发送电子邮件——(通过光纤电路传输)——地面站发送信号——(无线电波信号传至卫星)——卫星——(卫星转送无线电信号)——地面站接收和传递信号——计算机收到信息 三、作业课下给我发送一份反应你学习情况的电子邮件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智慧树知到《网络走进生活》见面课答案

见面课:构建企业网络 1、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中小型企业网络的特点?() A.结构相对简单 B.性价比要求高 C.采用三层结构 D.性能需求差别大 正确答案:采用三层结构 2、如果某个技术开发型企业有300个信息节点,这些节点都位于同一层楼里,那么可以选用的组网形式是() A.中小型企业局域网 B.集中式中型企业局域网 C.分布式中型企业局域网 D.高可靠性中型企业局域网 正确答案:集中式中型企业局域网 3、关于中小企业网络的规划设计步骤,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企业需求分析、IP地址规划、网络物理设计 B.企业需求分析、网络物理设计、IP地址规划 C.网络物理设计、IP地址规划、企业需求分析 D.网络物理设计、企业需求分析、IP地址规划 正确答案:企业需求分析、网络物理设计、IP地址规划 4、下列选项中属于网络物理设计的范畴的是() A.网络总体需求分析 B.结构化布线需求分析

C.综合布线设计 D.网络设备选型 正确答案:网络设备选型 5、属于服务器的主要参数的是() A.丢包率 B.处理能力 C.端口吞吐量 D.端口聚合 正确答案:处理能力 6、结构化综合布线的灵活性强,适应各种不同的需求。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7、在进行中小企业网络规划设计时,要尽量选择最新的技术。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8、中小企业网络一定要考虑可靠性和安全性。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9、进行中小企业网络规划设计,没必要到实地考察。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10、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电脑主机都属于网络设备。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见面课:构建家庭网络 1、家庭中所用双绞线一般采用哪类() A.屏蔽双绞线 B.无屏蔽双绞线 正确答案:屏蔽双绞线 2、影响网络布线的因素包括() A.噪声 B.近端串扰 C.衰减 正确答案:噪声; 近端串扰 ; 衰减 3、无线以太网包括() A.802.11n B.802.11g

认识互联网+

“互联网+教育”:冰火两重天 一边是“互联网+教育”的“荒漠”,老师都还摸不着头脑;一边却是互联网的“天堂”,各式新鲜的教学方式正逐渐走进课堂。 面对这种冰火两重天的现实,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孟繁华表示,“互联网+教育”将改变教育,但是不会颠覆教育,更不会颠覆学校的现有体制。 互联网时代,奇迹每天都在发生。像“互联网+”这样听起来既专业又时髦的词汇,因为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并从总理口中说出来,着实火了一把。 对于什么是“互联网+”,可以这样理解:互联网+传统集市,淘宝出现了;互联网+传统银行,支付宝出现了;互联网+传统交通,滴滴打车出现了……也就是说,“互联网+”是用互联网思维、技术对传统行业进行改造,改造的结果是新行业形态的出现。 面对火热的“互联网+”,教育当然不能缺位,那么“互联网+教育”,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一所学校、一位老师、一间教室,这是传统教育。 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这就是“互联网+教育”。 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手机课堂,这就是“互联网+教育”的结果。 这些新颖的教学模式在实际中的应用怎么样? 记者调查走访发现,在有的学校,手机尚属违禁品,被发现之后要没收;而有的学校,手机却可以带进课堂,当学习工具。在有的学校,老师的板书必须写在投影用的白板上;而在有的学校,学生却可以通过弹幕在PPT上交流互动。面对这近乎于冰火两重天的差距,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理性地看待“互联网+”给教育带来的影响。 火:互联网教育新模式层出不穷 “茧就好比一种苦难,在茧中不断拼搏,才会挣脱出来;如果蝴蝶不拼搏、不努力,就只会作茧自缚,待在那狭小的空间里,永世得不到挣脱。所以说,面对苦难,不能望而却步,要不断拼搏,在苦难中破茧而出,敢于直视人生的愉悦和惨淡。” 这样充满哲理和正能量的优美文字,出自上海市嘉定区迎园中学初中生邱晗的一篇文章——《在苦难中破茧而出——读<安妮日记>有感》。 迎园中学利用微信公众号的平台,别出心裁地创立了“三百字团”的专栏,专门发表学生的作品。通过这个公众平台,任课教师、学生家长都可以看到学生发表的作品,并会把学生的作品分享到朋友圈。

走进互联网时代作文

走进互联网时代作文 21 世纪是一个信息的时代,下面是语文迷整理的走进互联网时代作文 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走进互联网时代作文 1 站在新世纪的地平线上,我们正迎来一个崭新的互联网时代。 回首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如果说,是铁器掘开了农业文明的润土,是蒸汽 机牵动了工业文明的列车,那么,今天,正是互联网的狂飙将我们推上了信息文 明的潮头。 网络已不再仅仅是一种新技术的象征,像其他任何革命性的发明创造一样, 它已成为一股推动社会发展、创造奇迹的巨大力量。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我们 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都无可避免地因之发生了改变。 网络给新时代带来的机遇是前所未有的。 电子商务已被认为是世界经济增长 的新引擎, 互联网商业更成为美国经济持续繁荣的政治原因。 社会财富快速积累, 新旧产业加速融合,数字技术突飞猛进,人类生活日新月异…… 这都要求我们要不失时机,抓住机遇,勇敢面对挑战。 网络给旧时代带来的冲击也是未曾有过的, 其影响不仅为实践者所始料未及, 而且也令理论家们显得捉襟见肘。 传统经济学正面临修正, 旧的竞争规则正趋于 瓦解,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正面临挑战,基于地缘的国家主权观念正经受考验 ……这都要求我们未雨绸缪,仔细研究,从容应付。 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都已纷纷行动,掀起了网上“圈地 运动”。这场运动很可能将决定未来各国在新世界中的地位和角色。那些 速度不够快的竞争者,只能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接受别人制订的游戏规则,为 每一条迟到的信息、每一件过时的产品付出不只是金钱的代价 也许你会认为, 网络的发展只是国家应该考虑的事, 对于许多尚为温饱奔波 操劳的百姓来说,无关痛痒,无足轻重,其实不然。如果说,在工业时代,人民 因 是 否 占 有 资 本 而 被 分 成 了 “ 有 产 阶 级 ” 和 “ 无 产 阶 级 ”,或者“信息富人”和“信息穷人”。因此,有 人说,21 世纪“不在网上的都是穷人”,这绝非是危言耸听。 今天,一股由疏而密,由徐而疾的网络世纪风已经登陆中国,并且正以一种 令人眩目的速度徘徊着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所以,作为一名 21 世纪如日 初升的中学生,更应该抓住机会、把握现在、创造未来,成为新世纪的弄潮儿。 走进互联网时代作文 2

走进互联网时代教案

走进网络时代 山东人民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第二单元天涯如比邻第三课时走进网络时代 课时建议:2—3课时 授课时间:2012年11月29日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网络相关知识的了解,引导学生认识到网络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对利用网络收集信息、与人交流等方面的用途产生兴趣,并形成利用互联网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服务的态度。 2. 通过上网亲身体验和交流网络上发生的一些故事,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当今的时代是网络的时代,网络能带给我们种种便利。 3.引导学生认识到网络带给青少年的危害,提高小学生鉴别能力,以适应网络的发展并获取积极的信息。 4. 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努力增强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及资料《网络的悲哀》、《健康上网守则》等。 学生准备:搜集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的有关事例和数据。 重点难点 通过上网亲身体验和交流网络上发生的一些故事,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当今的时代是网络的时代,网络能带给我们种种便利。 教学过程 活动一:谈话激情,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现代科技飞速发展,随着航天事业的进步,人类腾云驾雾的美梦成真;随着科隆技术的实现,分身术的神话成为现实。你能说说身边有哪些现代科技的发明与应用真正将人类带进了“千里眼”和“顺风耳”的崭新世界?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课题:网络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活动二:认识“网络时代”,了解网络的作用。 1.教师引导: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利用网络来做各种事情。根据平时的了解,我们利用网络都做了哪些事情?如果你在外地通过网络和家人联系,你最想跟他们交流什么?又会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交流呢?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体会网络的重要作用。

走进互联网时代五年级作文

走进互联网时代五年级作文 如果要给我们的时代贴个标签的话, 大多数人会说: 人类已进入了互联网时 代。小编收集了走进互联网时代作文 ,欢迎阅读。 第一篇:走进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 电子商务的推广和运用, 将给时刻准备的人提供一个 全新平等的创业机会, 给每个人一个崭新的生活空间和创业空间, 从某种意义上 讲: 全世界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在不久的将来, 电子商务将使中间商逐渐减少, 更有效地打击制假业的泛滥。促进公平竞争,从而对人类作出具大贡献。要把人 们传统的购物习惯和消费习惯移植到互联网上来, 最基础的是普及教育。 只有普 及才是真正的互联网。 而电子商务又使会员消费和会员制营销有了新的发展方向, 其前景广阔,无与伦比;不管是传统企业的网络化经营,还是真正的网络公司都 将在为社会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 为自己带来丰厚的利润。 未来人们接触最多的 将是电脑和网络,消费创造财富将会是每个人所能感受的全新概念。 进入二十一世纪, 人们没有固定的职业, 失业和倒闭将是新世纪最时髦的名 词。在二十一世纪里,公司的员工遍及全世界各个角落,人们可以身兼数职,可 以在全球众多公司同时供职;随着网络的应用和发展,目前的众多职业,将从地 球上永远消失,虚拟经济已颠覆现实,这是一种趋势,一种潮流,不可逆转。个 人网站的开发和推广, 是新经济时代网上社区的建立和完善, 是自己商业中心的 建立,消费群体的锁定,营销队伍的壮大;有了个人网站,不但可以迅速学习应 用性的计算机、互联网知识,独立地面向全球,从事商贸和社区服务,享受提供 商所提供的优惠购物和多项服务,并且享受其会员网站消费及购物之利润回馈, 代理提供商代理的其它产品。 电子商务的远景和价值不容置疑, 关键是人们是否 能转变观念,能否适应新经济的成长和社会的需要。 第二篇:走进互联网时代 走进网络世界,亲情不再虚幻。对一个远离家乡,异地发展了二十年的人, 亲情被掰成两半,一份仍留在家乡。长时间以来,我只是在跳跃的时空中,感知 着老年人离去,年轻人变老,小孩成人。自网络进入每一个角落,我也有了 QQ 家庭群。哥哥弟弟们会通过他们孩子的 QQ 告诉我他们的近况。甚至小到感冒、 发烧, 抑或是家养的羊生了小羊羔也会通过群告知我。 我通过网络感知着他们每 天的生活节奏。顿时觉得亲情通过几个点串了起来,更真实、更亲切。 走进网络世界,友情变得单纯而真诚可贵。有一年接一个很闹的班,好多同 事都是“谈三班而色变”,我也不例外。种种传说,让我感到给他们

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

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 身处在今天,我们是幸运的,我们正迎来建国六十周年与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这两个具有重大纪念意义的日子。改革开放后,人民的生活正从当时的落后与贫穷走向富裕与进步。随着手机、彩电这些高科技电子产品进入我们的生活,互联网也正向千家万户普及。 我家与互联网 我家早在2004年就安装了互联网。家里刚装上电脑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也知道只要家里有电脑,那就说明自己已经与高科技信息平台接了轨。从此,我便向妈妈认真学习电脑技术,不久后,我便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互联网就像是一张巨网,把全世界、千家万户都连接起来,人们可以在这张网上互发信息,真正做到“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 互联网与家乡 “说起这电脑,它可真是方便,并且还能帮助我们走向致富道路”。听我家乡的二伯说:自从互联网普及之后,就连村上也用上了互联网。以前,家乡人还在发愁怎样摆脱贫穷、走向富裕,现在有了互联网,他们便可以在网上了解农产品价格,销售渠道以及科学治理农田方法等等,有的农民甚至在互联网上交易,买卖农产品,这可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如今,电脑在家乡已经相当受欢迎,有许多家庭经济不错的人家已买上了电脑,这一切都说明大家的致富意识提高了,这真让我欣慰。

互联网的末来 现如今,每一台知名电脑的CPU(中央处理器)大多是由美国英特尔公司制造的,并且获得了广泛的信赖,可以说垄断了市场。如果我们中国也能制造出那样棒、那样强大的硬件,那么不仅是我们,这会给整个国家都带来益处,当然,这也需要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才能够实现,所以,这需要我们全民都支持和理解。 在互联网如此普及的今天,相信互联网的道路还能走很远。这条道路,也许充满着艰辛,但也一定是充满着探索与尝试的。

主题班会教案:走进网络

走进网络 教学目的: 互联网的建设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初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但网络信息鱼龙混杂,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不利的一面。应通过有效引导,使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获取更多的知识,同时避免陷入“误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顺利完成中学学业,以崭新姿态把握自己,迎接马上临近的初考。 教学过程: 二十一世纪是网络的时代,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都离不开网络。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快捷、便当的互联网便为大家了解、认识、探索外面的世界提供了一条捷径。不容忽视的是,当前许多同学却沉溺于“网吧”不能自拔,把大量的时间用于上网聊天、游戏和交、友等,给自己、家庭、学校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这节班会课我们来走进网络、讨论网络、正视网络。 一、上网情况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上网情况 1、你是否有上网() A、有上网 B、没有上网 2、上网的时间() A、经常 B、一周一次 C、一月一次 D、偶尔有 3、上网的目的 A、看热点新闻 B、上聊天室聊天 C、玩游戏 D、查找学习资料 4、(1)上网入聊天室() A、有 B、没有 (2)入聊天室占上网时间的比例() A、全部 B、3/4 C、1/2 D、1/3以下 (3)入聊天室的目的 A、交朋友 B、学习 C、倾诉 D、渲泄 5、(1)上网玩游戏() A、有 B、没有 (2)玩游戏的时间占用电脑时间的比例() A、全部 B、大部分 C、小部分 D、没有 (3)玩游戏的目的() A、娱乐 B、锻炼手脑 C、赌博 D、竞赛 (4)认为玩电脑游戏是() A、增长了知识 B、锻炼了手脑 C、影响了学习 D、影响健康 6、互联网对个人兴趣爱好性格的影响() A、兴趣更广泛、求知欲更强 B、对其它活动的兴趣减少 C、淡化了与人的交往,性格比以前孤独 D、业余时间充实有意义 二、学生阐述对互联网的认识(对互联网不客观、错误的给予纠正和引导) 三、小品表演和上网心理分析 1、小品表演:

初中信息技术走进因特网教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走进因特网教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虽非考试学科,但对学生的终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必学的基础学科,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一起来看看吧。 教材分析: 本课是山东教育出版社版本的《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模块二第1课。随着网络应用的普及,大部分学生已经有过课外上网的经历,但对因特网的概念并不是很了解,上网习惯和行为有待规范。通过本课学习,引导学生体验通过因特网获取信息的高效和便捷,养成文明上网的习惯,感受因特网在改善自己或他人的学习、生活方式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因特网的上网常见的方式; (2)了解网址的结构和作用; (3)学会使用IE浏览器浏览网站; (4)学会合理利用网络信息改善学习和生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掌握从互联网浏览信息的方法; (2)通过情境体验、同伴交流,学会甄别和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树立文明上网、安全上网的意识;

(2)感受网络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影响,提高自律意识和能力; (3)增强对长辈、对社会的爱心与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IE浏览器的使用;甄别信息。 难点:理解网址的作用;甄别信息。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感恩家人的呵护,唤起学生对家中老人的关注,进而导入课题。 【设计意图】现代社会,"空巢老人"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大多数家庭对孩子的关注远远大于对老人的关注,本环节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学会关爱长辈,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产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解决现实问题的学习需求。 二、探究新知 (一)了解因特网 启发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以学生熟知的概念比喻,帮助学生理解因特网的概念。 【设计意图】本环节在尊重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学会思考,用生动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专业术语。 (二)认识浏览器 学生自学教材课本,自主探究,尝试找到并打开自己电脑中的浏览器。学生演示交流打开浏览器的几种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