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平面镜成像学案

2[1].3平面镜成像学案
2[1].3平面镜成像学案

平面镜成像学案

姓名班级学号

【学习目标】

1、经历用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知道实像与虚像的概念,了解平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3、学习用“等效替代”的方法确定像的位置,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4、在探究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和科学方法的神奇。

【重点难点】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难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

探究:如图11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活动中所选用的器材和活动过程。

图中玻璃板能否用平面镜代替?为什么?

⑴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

⑵选择蜡烛A和B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

⑶如果在图a中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_________(填写“有”或“没有”)蜡烛的像;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把蜡烛B放到A蜡烛像的位置上,将会看到图c所示的现象。这说

明:。

⑸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

变”)。

(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像与物体到镜面的相等

2.像与物体相同

3.像与物体对应点连线与镜面

4.平面镜成的像是像

注意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虚象。

巩固练习:

1.一人高 1.5m在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则他在镜中的像离镜______m,像离人

______m ,像高______m , 当该人靠近镜时,像______镜(“靠近/远离”);像的大小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

2.一人从平面镜中看到对面墙上钟的像如图5--8所示,则实际时间为 ( )

A .3:40

B .4:20

C .8:20

D .9:40

3。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桌面竖直立一块 作为平面镜.实验时,要使镜后的物体与镜前相同物体的像完全重合,这是为了 ,从而能得到像与物大小 、像与物到镜面距离 的结论.

4.在平面镜前放一支铅笔,如果要使铅笔与它的像垂直,铅笔应该和镜面成_________度,

5.作图:(1)作出图1中物体AB 在平面镜中的像A ’B ’

(2)作出图2中物体ABC 在平面镜中的像A ’B ’C ’

6、爱好足球的小亮在平面镜前观赏自己的全身像。他实际看到的像应是图中的哪一个( )

7.我们在河边看到树木和建筑物的“倒影”和立竿见影的“影”,前者是由_________引起的,后者由___________引起的。

8.一个人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 m 处,则他在镜中的像离他_____m ,若他沿着远离镜面的方向以1 m/s 的速度运动了3 s ,则运动中,像相对于人的速度是______,运动结束时像与人相距______m 。

图 1 B A 图2

平面镜成像导学案

第3节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导学案 课前回顾 1、当光从一种物质射向另一种物质的表面时,被返射回原来的物质中,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__ ,在这种现象中光路是的。 2、光的反射分反射和反射两种,人眼能看见本身并不发光的物体,是因 为。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定律。 3、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表面都具有平面镜的作用,在生活中我们常看到岸边的树木和房屋等在水中的像都是倒立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倒影”,你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 引入新课 日常生活中用到的镜子表面都是平的,我们把这样的镜子叫做平面镜,在镜子里的物体叫做像。照镜子时,观察自己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你的像在平面镜的哪一面?。 (2)在平面镜中,你的像大小跟你的大小一样吗?。 (3)当改变与平面镜的距离时,你的像的大小改变吗?你的像到镜面距离怎样改变? 学习目标 1、了解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过程。 2、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原理。 3、会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或光的反射规律作图 学习过程 探究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与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 观察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你有什么想法? 1、像的脸和你的脸大小相同吗? 2、眨眨你的左眼,镜中的像会眨哪只眼呢? 【假设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和进行实验】认真阅读、完成探究: 器材:坐标纸、___________、支架()、两个一样大的物体()、刻度尺 『实验步骤』 ①将坐标纸平铺在桌面上,把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用支架竖立在纸上,并以其中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玻璃板标有“M”面为镜面,并与直线MM重合 ②把其中一个物体放在玻璃板前,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有贴纸一面朝向镜面 ③拿另一个物体在玻璃板后移动,直到看上去它与物体的像完全重合, 这个位置就是前面物体的像的位置;观察像和物体大小是否相同; 从玻璃板正前方观察 ④以物体底部某一点()在纸上做好标记,同时在像对应的位置做标 记; 在纸上留下记号 ⑤移动物体,重做2次实验,并做好标记。 ⑥用一张白纸放在像的位置上,不经过玻璃板,直接看纸上是否有像; ⑦用虚线把每次实验中物体和它的像在纸上连起来,并用刻度尺分别 测量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物距和像距),将数据记录于下表。 观察连线与镜面是否垂 直?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如右图,由于光的反射,光源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 以后,射入眼睛引起视觉,我们感觉好像是_____(S或S’)发出的光 射入我们眼睛的,我们就说_____(S或S’)是_____(S或S’)在平面镜 中的虚像。由此可见,平面镜成的像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 的。说明:像这样,不是实际光斑形成的像,叫___________。 【评估、交流合作】分析数据,交流讨论,总结平面镜成像特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①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像; ②像与物体的___________相等; ③像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_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④像和物关于平面镜___________。 想一想:为什么使用半透明的玻璃板,并且要与所在平面垂直? 跟踪练习 选做题1如图所示为一只小熊猫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 中的哪一个?() 必做题 2、小明身高1.65m,站在平面镜前3m处,这时镜中小明的像高______m,像到镜的距离_____m。 3、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两岸秀美的山峰在平静的水面清晰地映出“倒影”,它是() A.山的影子B.山的实像C.山倒立的虚像D.山正立的虚像 探究二、平面镜成像作图应用: 1、利用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的关系作图:(如右图) ①过S 点作平面镜的垂线,并延长。②在延长线上截取一点使其到 A.B.C.D. 实验次数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1 2 3 --

平面镜成像导学案

4.3平面镜成像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的是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学习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探究实像和虚像的区分 学习难点:实像和虚像的区分。 一、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一)、观察在家里照镜子的情形,猜想: 1、平面镜所成的像可能与物体的大小; 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 (二)、设计并进行实验: 1、实验器材:一块、两根相同的、、。 在设计和操作实验时我们需要考虑如下的问题: (1)平面镜如何放置? (2)怎样比较物与像的大小? (3)怎样测定像的位置? (4)移开后面的蜡烛,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上,直接观察 白纸,纸上能否出现蜡烛的像?做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 并完成下面的表格。 2、实验步骤: (1)如上图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在纸上竖直放置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玻璃板的位置。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镜前,观察它在平面镜后面所成的像。 (3)将另一支没有点燃的同样大小的蜡烛B竖立在平面镜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重合,蜡烛B此时的位置就是蜡烛A的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注意观察蜡烛B的大小和蜡烛A 的像的大小是否相同。 (4)把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观察光屏上是否有蜡烛A的像出现。

(5)移开玻璃板,将把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用直线连起来,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6)改变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按上述步骤重复几次实验,并将相应实验现象或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3、实验结论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像和物体的大小; (2)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3)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4)成的像是正立的像;(选填“实”或“虚”) 也可以表述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思考: 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2、实验要求玻璃板和桌面垂直是因为: 3、刻度尺的作用是: 4、选取两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 5、为什么要多次测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6、实验中如果有两块玻璃,分别是3mm和5mm的,你会选择哪个? 知识点二、平面镜成像原理 (一)成像原理: 虚像: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不能 ..用光屏接收,都是正立 ..的。(正立、等大、虚像)

技术与设计一第一课时学案

技术与设计一第一课时 技术及其性质 学习目标: 1.理解技术的内涵及其性质。 2.理解技术与科学的区别和联系。 3.知道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了解专利的作用,有关规定及申请方法。 4.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学会分析设计在技术发明和革新中的作用, 5.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熟悉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了解在设计中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6.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 学习重点: 1.理解技术的性质。 2.知道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了解专利的作用,有关规定及申请方法。 3. .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 考点一技术的内涵 自主学习 1.技术的内涵: 技术是指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遵循自然规律,在长期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技巧和手段,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或人工环境的、和的总和。 2.技术的价值 (1)技术与人 技术具有、、的作用。 (2)技术与社会 a. 技术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b. 技术丰富社会文化的内容。 c.技术改变社会生活的方式。 (3)技术与自然 a.利用技术,人类可以利用和改造自然。 b.人类利用技术和改造自然应有合理的尺度。

1.有人说:“技术及其应用有点像锤子和锤子的使用,给小孩一把锤子,他会无 论什么都用锤子去敲。当我们有了一把奇巧的技术锤子时,我们当中就会有这样 的小孩。我们必须谨防自己受不住诱惑,而拿它敲敲这敲敲那,什么都用它来敲。 我们需要锤子,但是不能滥用锤子。”你能对这段话的理解是() A.我们只要有了技术这把锤子,就可以做任何事情。 B.小孩不会使用锤子 C.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技术 D.技术的未来充满希望也隐含威胁 2.中国内地的免疫手段是世界上最先进和效果最好的,去年初投入使用的禽流感——新城疫苗重组二联活疫苗,是中国最新自行研制的疫苗,既价格低廉又使用方便,可以用滴鼻,饮水,点眼等多种方式实施,减轻了免疫工作的劳动强度,减少了免疫的风险,更利于免疫工作的开展,这说明技术具有的作用。 A.保护人 B.发展人 C.防范人 D. 限制人 3.1912年,在电灯发明50周年的时候,包括美国总统在内的500多名社会名流在华盛顿隆重集会庆祝。爱迪生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出场,他激动的说:“倘若我做的工作给这个社会哪怕只带来一丝的幸福,那我也就因此而满足了……”这主要说明 A.爱迪生对自己的发明很满意 B.技术活动能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 C.技术推动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D.技术解放了人 考点二技术的性质 自主学习 技术的性质: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 1.技术的:技术总是从一定的具体目的出发,针对具体的问题,形成解决的方法,从而满足人们某方面的具体需求。 2.技术的 (1)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 (2)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 (3)技术创新是一个艰难地历程。 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 技术发明是创造自然界从来没有的事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技术革新本身并不是发明,而是在别人的技术发明的基础上,进行某些改进,使其逐步完善、提高,以适应更新的需要。 三次技术革命 第一次技术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它的主要标志是的发明。它带动的主要工业产业有:棉纺织工业、钢铁工业。 第二次技术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它的主要技术标志的发明。主要的工业部门有:电力、化学、石油开采和加工及汽车与飞机制造等工业。 第三次技术革命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它的主要技术标志是原子能、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由此兴起的新兴产业有:电子工业、核工业、

平面镜成像学案

灵宝四中八年级物理学案 课题: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2)主备:张晓换审核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1.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2、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学习重难点1.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作图 2.难点:利用平面镜解决问题。 【课前预习】 1.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____________________;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两侧;等于。 2.一条平静的河,水深3m,岸上的树梢上有一只鸟离水面的距离为12m,则小鸟与小鸟像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m。 3.人逐渐向平面镜靠拢的过程中,人在镜中的像()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4.物离镜面4m,像离镜面_____m,像离物_____m。 5.小孔成像因为_____(“能”或“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所以小孔成像成的是_____像(“虚”或“实”)。 【学习过程】 一、成像原理: 1.人为什么能看到身边物体? 物体或者的光进入人的眼睛,人就看到了这个物体。 2.人能从平面镜中看到物体因为物体的光经过平面镜后进入人的眼睛。 3、平面镜后面的像是形成的(作图说明) 二、平面镜的应用 1.成像:例如:、、等;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例如:、、等; 三、平面镜成像作图 1.识别图形(如图):对称法 MN表示____;AB表示_____;AˊBˊ表示物体AB的_____; AˊBˊ要用虚线是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AO AˊO ,AB AˊB 。 2.某发光点S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分别沿O1A和O2B方向射 出,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在图中画出发光点S的位置.【课堂检测】 1.用对称法作出平面镜中的像 2.已知物体和他在平面镜在的像请你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3.某人从平面镜里看到电子钟示数的像如图所示,这时时刻就是() A.21:20 B.10:21 C.21:01 D.10:51 4.水面也和平面镜一样能成像,我们从水中看到空中的飞机是_______像(填“虚”“实”);若水深为2 m,那么在2000 m高空飞行的飞机所成的像距水面 m。 A B M N O A’ B’

课时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难点 1..定语从句where、when、why(The Attributive Clause --- where, when, why.) 2.学会使用定语从句(Use the Attributive Clause with prep.﹢which or the Relative Adverbs: where, when,and why.) 3 学会写一篇关于伟大人物的文章( .Learn to write a passage about a great person.) 3.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词汇:period, advise…on, continue, fee, fare, gold, be worried about, out of work, stage,vote, position, accept, violence, as a matter of fact, blow up, put in prison, equal,make + O + adj, imagine, in one way, blankets, degree, allow sb to do, guard, stop from, educated, come to power, beg for, terror, fear, cruelty, reward, rights, be proud to do. ②句子※The time when I first met Nelson Mandela was a very difficult period of my life. P34 ※Sadly, I did not have it because I was not born there, and I worried about whether I would become out of work. ※He told me how to get the correct papers so I could in Johannesburg. P341. ※We were put in a position in which we had either to accept we were less important, or fight the Government. ※Only then did we decide to answer violence with violence(only then 此处引起倒装句) ③语法:when, where, why引导定语从句 where 表示地点,只能跟在表地点或场合的名词后。 when表示时间,只能跟在表时间的名词后。 why表示原因,通常跟在reason后引导定语从句。 ④话题:◎谈论Nelson Mandela ◎谈论学生自己心中的名人是怎么样的 2.过程与方法:①问一些关于名人的问题,展示一些名人的图片和资料,引出主题;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3节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学案

第四章第3节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习目标】 1、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并表述平面镜成像特点。 2、难点:领会“等效替代法”实验思想及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探究发现】 一、平面镜定义:_____的、_______的、能_________的反射面叫平面镜。 二、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 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两个_________的物体,便于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关系; (2)用_________代替平面镜,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玻璃板尽量_____(薄/厚),反射面以玻璃板的_____面(前/后)为准。 2、实验步骤 1)纸上中线处垂直放置玻璃板,描出反射面; 2)放物体A, 眼睛在玻璃板前观察像A'; 3)移动物体B, 与像A'重合,此时B的位置是像A’所在位置; 4)描出物、像位置,测量到镜面的距离 5)观察镜子后的光屏(白纸)能否接到像A' 3、实验结论 1)成大小________、左右________的_____像; 2)像距________物距; 3)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且________。 总之, 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________ !

[跟踪练习] 1、身高1.6m的体操运动员站在平面镜前3m处,他在镜中的像离镜_______m。当他后退时,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2、四幅关于字母“F”经平面镜反射后成像正确的是() 三、平面镜成像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 虚像是由实际光线__________________相交而成,_________用光屏承接。 四、平面镜的应用 1、成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巩固】 1.判断题 1)月亮在2m深的水池中成的像距水面不超过2m。() 2)人离平面镜越远,成像越小。() 2.右下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选择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比较好; (3)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学案】4.2《平面镜成像》01

年级八年级学科物理版本上海科技版 课程标题第四章第二节平面镜成像 一、考点突破: 知识点要求学习目标平面镜成像特点知道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 实像与虚像理解理解平面镜成虚像; 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平面镜成像应用理解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二、重难点提示: 重点:平面镜成像特点。 难点:1. 对虚像的理解;2. 平面镜作图。 知识梳理: 一、知识脉络图 二、知识点拨 (一)平面镜成像 1.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 思考1:人眼是怎样确定物体的? 分析:有光射入人眼,人眼沿光线的逆方向确定物体的存在及位置。 思考2:人眼是怎样看见平面镜中的像的? 分析:如图所示,我们取烛焰上的一点 S来研究,S点会发出很多光线,其中有一部分经平面镜反射进入人眼。因为人眼总是感觉光沿直线传播,所以人逆着反射光线看过去,感到光线是由'S点发出的,'S就是S点在平面镜中的像点。烛焰上的其他点与S点一样,在镜后也有一个像点,无数的像点便组成了烛焰的像。

注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谓虚像,即它不是由实际光线会 聚而成,而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 2. 实验探究: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提出问题:站在镜子前面时,总能看到自己的像,平面镜成像时, 像的位置、大小跟物 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 猜想与假设:物体越近,成像越近;物体越远,成像越远;像与物 体大小相等,离镜面的距离相等…… 设计并进行实验: ①如图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直立一块薄玻璃板,作为平面 镜。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 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同样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竖立 着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 烛关于平面镜形成的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实验时注意观察蜡烛 的大小和它的像的大小是否相同。 ②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 ③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 ④把一个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从侧面观察在光屏上会不会出现一个像。 序号像与物体的 大小关系 物体到平面 镜的距离 (单位:cm) 像到平面镜的 距离 (单位:cm) 像和物体的连 线与平面镜的 关系 正立 还是倒立 实像 还是虚像 1 相等10 10 垂直正立虚像 2 相等20 20 垂直正立虚像 3 相等25 25 垂直正立虚像 体对于平面镜是对称的。 说明:(l)实验中要使用半透明的薄玻璃板,一是容易确定像的位置,二是可以排除玻璃板前、后两个反射面形成重像的干扰。 (2)玻璃板要与桌面垂直,便于测量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3)应在光线较暗的室内进行实验,可以较清楚地看到镜中的像。 注意:平面镜成像的大小总是与物体的大小相等,而与镜面的大小或物体离镜面的距离无关。 思考:为什么离镜子越远,会感觉到所成的像越小?是不是像比物体小? 分析:这是人的视觉造成的,同一个物体离我们越远,我们的眼睛对物体的边缘所张的视角就越小,也就感觉物体越小。我们离平面镜越远,感觉到所成的像越小,就是这个道理,事实上平面镜所成的像总是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平面镜成像导学案教案.doc

4.3平面镜成像 学习目标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的是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学习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探究实像和虚像的区分 学习难点:实像和虚像的区分。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一)、观察在家里照镜子的情形,猜想: 1、平面镜所成的像可能与物体的大小; 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 (二)、设计并进行实验: 1、实验器材:一块、两根相同的、、。 在设计和操作实验时我们需要考虑如下的问题: (1)平面镜如何放置? (2)怎样比较物与像的大小? (3)怎样测定像的位置? (4)移开后面的蜡烛,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上,直接观察 白纸,纸上能否出现蜡烛的像?做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 并完成下面的表格。 2、实验步骤: (1)如上图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在纸上竖直放置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玻璃板的位置。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镜前,观察它在平面镜后面所成的像。 (3)将另一支没有点燃的同样大小的蜡烛B竖立在平面镜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重合,蜡烛B此时的位置就是蜡烛A的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注意观察蜡烛B的大小和蜡烛A 的像的大小是否相同。 (4)把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观察光屏上是否有蜡烛A的像出现。

(5)移开玻璃板,将把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用直线连起来,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6)改变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按上述步骤重复几次实验,并将相应实验现象或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3、实验结论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像和物体的大小; (2)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3)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4)成的像是正立的像;(选填“实”或“虚”) 也可以表述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思考: 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2、实验要求玻璃板和桌面垂直是因为: 3、刻度尺的作用是: 4、选取两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 5、为什么要多次测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6、实验中如果有两块玻璃,分别是3mm和5mm的,你会选择哪个? 知识点二、平面镜成像原理 (一)成像原理: 虚像: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不能 ..用光屏接收,都是正立 ..的。(正立、等大、虚像)

第3章《光现象》全章复习学案平面镜成像学案doc初中物理

第3章《光现象》全章复习学案平面镜成像学案doc初中 物理 【学习目标】1.明白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明白什么是虚像,及其虚像的形成.3.明白什么是凹面镜和凸面镜及其应用. 【预习指导】找一面镜子,研究一下物体在镜中成像的特点,然后自学课本60—63页的内容,熟悉61页的实验探究过程.了解一下什么是虚像以及平面镜的虚像是如何形成的.于同学讨论一下生活中哪些现象是平面镜成像.最后阅读?科学世界?部分,了解一下什么是凸面镜和凹面镜,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然后做一下预习练习的题目. 【预习练习】1.某人站在镜子前面,在镜中会看到另一个〝他〞,那么镜中的那个〝他〞确实是那个人在平面镜中的______. 2.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m处,那么镜中的像距平面镜______m,镜中的像与他像距_____m. 3.除了平面镜外,生活中常见的球面镜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凸面镜能使平行光束________,凹面镜能使平行光束___________. 5.生活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体上用到了凹面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差不多上凸面镜. 【典型例题】1.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考查. 【例1】冬冬的身高是1.5m,他站在平面镜前3m处,那么他看到镜中自己的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现象形成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_______m;他在镜中的像高______m 【针对练习1】1.在做课本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某同学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①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放在一把直尺上;②取两只长短、粗细相同的蜡烛,点燃其中的一只放在玻璃板前的直尺上,能够看到玻璃板后显现蜡烛的像;③把另一只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像完全重合;④在直尺上记录点燃的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和未点燃的蜡烛到玻璃的距离;⑤改变物距,重做上面的实验.其中依照步骤③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A 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B 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C 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像是虚像 D 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2.一个人站在竖直挂在墙上的平面镜前,那么平面镜中的像( ) A 为正立的虚像,比人高 B 为正立的虚像,比人矮 C 为正立的虚像,与人等高 D 为正立的实像,与人的高度相等 3.人从远处走近一直立的穿衣镜的过程中,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 ) A 逐步变大 B 逐步变小 C 始终不变 D 无法确定 4.如下图,有人从平面镜中看到的某钟面的时针和分针的位置,那么现在的时刻应为 A.9:03 B.11:15 C.1:45 D.2:57 5.池中水深2.5m,月球到水面的距离为3.8×105km,池边的人看到池中月亮的像距水面____________. 6.在离平面镜前5m处点燃一只蜡烛,这时镜后的像距蜡烛的距离为______cm,假如把镜面移到像处,那么像相对蜡烛向______(填〝前〞或〝后〞)移动了______cm. 2.平面镜反射作图题 【例2】如下图是某点光源S点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试用两种方法确定点光源S的位置. 【针对练习2】1.在图中画出物体在镜中的像. 2.在图上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1题图 2题图 3.如下图,MN是平面镜,A为发光点,B为反射光线上一点,试画出通过B点的反射光线和这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 4.如下图,电工要从A点拉电线到河岸安装一盏路灯O后,再到房B点,路灯O选在何处用导线最短?小明将河岸当作平面镜,用光学作图法专门简单地确定了路灯O的位置,请画出小明所做的图. 3题图 4题图 3.凹面镜、凸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平面镜成像》导学案

三《平面镜成像教学案》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熟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分居___________________ 、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_、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____。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什么样的像是虚像。和小孔成像比较,看两者的像是不是一样?有什么区别?虚像实际上是____________,而实像是_________,如果把一光屏放置在镜子后面或小孔的后面,哪一个能在光屏上得到像?答:_________________。 3、能够应用平面镜成像解释一些现象,同时用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初步知道凸面镜和凹面镜的作用。 二、学习重难点 1、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难点:利用平面镜解决问题。 三、导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光在传播过程中是__________传播的。在传播过程中______介质。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______________。 3、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____________________;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两侧;等于。 4、做图。 (二)新知识学习 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按照表格要求写出所用的器材、实验过程、测得的数据及得出的结论。 结果在全班中交流。 做出反射光线 线竖直照到画出平面镜的位

(2)参照书43页图2.3-2绘制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 2、探究虚像和实像 (1)回忆小孔成像的实验,在实验中蜡烛的火焰的像 (填“能或不能”)出现在光屏上。这说明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 (填“实或虚”)像。 (2)如果在平面镜后放置一光屏,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 )出现物体的像,这和小孔成像所成的像 (填“一样或不一样”),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填“存在”或“不存在”)的,这样的像叫虚像。 3、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1)如图是从平面镜中看到一台石英钟的指针位置,此刻钟的实际读数是( ) A 、8点20分 B 、4点20分 C 、3点40分 D 、3点20分 (2)爱好足球的小亮在平面镜前观赏自己的全身像。(如图)他实际看到的像应是图中的哪一个( ) 。 (3)在互相垂直的两个平面镜之间有一烛焰,则烛焰在两个平面镜所成的虚像有几个?(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无穷多个 (4)在两个平行放置的平面镜之间有一发光点,则发光点在两个平面镜中所成的虚像有几个?(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无穷多个 (5)检查视力时,眼与视力表要相距5m 远,如图所示,若视力表距平面镜3m ,人离平面镜的距离应是( ) A .1m B .2m C .3m D .4m 4、阅读书44页科学世界: (1)凹面镜和凸面镜统称___________。 (2)凹面镜对光有 作用,凸面镜对光有 作用。 四、综合练习 1、雨后晴朗的夜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_______ A 、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的是水,背着月光走,上暗处是水; B 、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 C 、迎着月光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 D 、迎着月光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 2、决定平面镜中成像大小的是________ A 、平面镜的大小; B 、平面镜的放置; C 、物体的大小; D 、物体离平面镜的远近。 3、有一个过路人,经过一盏路灯时,灯光照射人所形成的影子长度变化是________ A 、先变长后变短; B 、先变短后变长; C 、逐渐变长; D 、逐渐变短。 4、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若入射光线的方向保持不变,镜面转过θ°,则反射光线的方向 将 转过________ A 、θ°/2; B 、2θ°; C 、θ°; D 、无法确定。 5、池中水的深度是2米,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105千米,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_______ A 、2米; B 、4米; C 、7.6×105米; D 、3.8×105千米。 6、如图所示,两块平面镜反射面夹角为60°,一束光线AO 射到平面镜NP 上,光线经两块平面镜反射后与AO 重合,但方向相反,则AO 与平面镜的夹角是:_______ 在此画图

平面镜成像学案

4.3 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1)学案 学习目标: 设计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活动一】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是否有关 1、【设计问题】明确三个变量,会改变,会测量,会控制 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怎么改变?怎样测量? 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怎样测量? 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怎样控制? 2、像的位置:像在哪? 3、像有多大? 【学生实验】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实验步骤; 1).玻璃板与水平桌面垂直(膜面面向自己),镜面与0刻线对齐 2).将塑料块作为物体放在玻璃板前面的横线上; 3).将塑料块放在玻璃板后面的横线上;调整玻璃板后面塑料块的位置;增加积木的个数,直到从玻璃板前不同角度观察,玻璃板后面的塑料块与玻璃板前面塑料块的像均完全重合,玻璃板后面塑料块的大小即是像的大小 4).将像和物的层级数,记录在表格中 5).改变物的层级数,仿照步骤3,再做一次实验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探究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的关系。 实验步骤:仿照步骤(3)再做4次实验,记录玻璃板前、后塑料块的个数。 1、【设计问题】明确三个变量,会改变,会测量,会控制

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怎么改变?怎样测量? 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怎样测量? 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怎样控制? 2、【学生实验】实验步骤: (1)将塑料块作为物体放在玻璃板前面的横线上(数量自定),将相同的塑料块放在玻璃板后面的横 线上,调整它的位置和个数,使得从玻璃板前不同角度观察,玻璃板后面的塑料块与玻璃板前面塑料块的像均完全重合,记录玻璃板前、后塑料块的个数; (2)保持玻璃板前塑料块的个数不变,改变它到玻璃板的距离,调整玻璃板后塑料块的位置和个 数,使得从玻璃板前不同角度观察,玻璃板后面的塑料块与玻璃板前面塑料块的像均完全重合,记录玻璃板前、后塑料块的个数。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物(玻璃板前塑料块)到玻璃板的距离/cm 像的大小(玻璃板后塑料块的个数)/个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普阅读《人眼睛看物体为什么近大远小》 远处的树木比近处的树木看起来小得多,远方的高山看起来不如近处的楼房高。人的眼睛看物体 为什么总是近大远小呢?原来,眼睛里的晶状体相当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若看清楚某个物体,必须使它的像落在视网膜上。从人眼瞳孔中心对物体的张角与视角相等,所以视角的大小决定了视网膜上物体的像的大小。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和物体本身的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 关。同样高的两棵树,离开眼睛远的一棵,它的视角比近处的那棵的视角 小,因此,远处的树看起来比近处的小,人眼睛看物体近大远小就是这个道 理。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人眼睛看物体为什么近大远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个学时教学设计

《打电话》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打电话》这篇课文是一段惹人发笑、发人深省的相声。它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年轻人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本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却啰里啰唆聊了老半天,浪费了别人不少时间。相声采用夸张的手法,对那些时间观念不强、废话连篇、缺乏公共道德的人给予了辛辣绝妙的讽刺。 教学思想 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读、演相结合,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2、抓住典型语句,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 3、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理解主要内容,学说相声,了解相声的语言特点。 教学准备 相声音频、课件。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读中感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下列两组成语,让学生朗读。 啰里啰唆废话连篇拐弯抹角婆婆妈妈寡淡无味 简明扼要斟字酌句直截了当言简意赅风趣幽默 师:读了这两组成语,你有什么发现?如果有人和你谈话,你喜欢怎样的表达?为什么? 2、师:看来,说话得讲究艺术。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文——《打电话》,再次感受语言的独特魅力。板书课题:打电话。 二、初读课文,了解相声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文章内容。 2、师:读过课文了吗?文章里出现了几个不太常见的词语,你会读吗?课件出示: 嗞嗞呃耗子啰嗦嘚儿啷甭 指名读。 师:“嗞嗞”是象声词,老式电话拨号声音。“呃”是语气词,“耗子”是什么意思? 师:“甭”这个字最有意思,是个会意字。看到它。你能猜出它的意思吗? 齐读。 3、师:老师也读了这篇课文,觉得它有点怪,跟我们以前的课文不一样!不知道你发现了没有? 生:都是人物对话!文章的内容是一段相声。

平面镜成像教案

平面镜成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通过亲自实验,锻炼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总结、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真正地参与科学的探究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并能顺利地完成合作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另外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究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丽,获得成功的喜悦,并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了解平面镜在日常生活、生产、科技方面广泛的应用,激发求知欲,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初步认识人类生活离不开科学,而科学也真正的服务于社会。 二、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感受探究的各个环节。 (2)难点:虚像的概念 三、实验器材: 每个实验小组电子蜡烛2支、棋子2颗,平面镜一面、平板玻璃一块、火柴、支架、细线、刻度尺、白纸、棋盘、格子板,电脑等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一)视频引入 电影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特技表演,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段悬浮特技表演,一起来看。 要想知道其中的秘密,我们需要先来学习今天的内容:平面镜成像。(二)进行新课 上节课我们也学习了一种像,小孔成像。我们先通过一段微课来回顾:小孔成像。(观看视频) (1)在小孔后面你看到了什么?生:光、光亮 (2)大家都看见了有光透过,你看见小孔所成的像了吗?生:没有 (3)要想看到小孔所成的像,我们需要用一个什么样的器材呢?生:光屏很好,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平面镜成像。 老师手中有一面镜子,观察一下,他的表面有什么特点? 生:平正、光滑的 像这种表面平整、光滑的镜面,物理学中我们叫平面镜。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可以看成平面镜? 生:平静的水面、光滑的大理石表面、光亮的金属、玻璃板等 非常好,这些表面平整、光滑的镜面都是平面镜。而水中的倒影,玻璃中的人都是平面镜所成的像。那么平面镜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呢? 1.猜想 活动:照镜子。同学们可以利用手中的镜子、激光笔,做一做以下4个活动: 1.五指伸平,将手掌扣在镜面上2.闭上右眼3.脸靠近或远离镜子 4.拿激光灯照一照镜子 大家猜想一下,平面镜成的像跟物之间有何关系?把你的猜想写在学案上。

《平面镜成像》导学案

《平面镜成像》导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会用平面镜成像特点来解释简单的现象。 2.知道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3.知道平面镜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 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难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虚像。 第一部分(课前预习)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主要探究的是像与物的哪两方面内容? 2、日常生活照镜子的经验表明,平面镜所成的像在平面镜的 ________ (选填“上方”、“下方”、“前面”或“后面”),你是怎样找到像在平面镜里的具体位置的?(点拨:替代法) 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你是如何判断出来的? 4、说一说生活中的平面镜成像现象。 第二部分(课内探究) 一、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一)平面镜成像特点 探究一: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时,物体的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当物体离平面镜越来越远(越来越近)时,物体的像的大小是如何变化的? 2、大胆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行实验、收集数据: (1)把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的中间画一条直线,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竖立在这条直线上。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固定,并记录下此蜡烛的位置。 (3)找到蜡烛的像的具体位置,并记录下蜡烛的像的位置。 (4)比较蜡烛与蜡烛的像的大小关系,将其填入位置1的相对应表格中。 (5)将蜡烛向远离平面镜的方向移动2次(或是靠近平面镜的方向移动2次),然后重复2、3、4步的实验过程,并将其结果填入位置2、3的相对应表格中。 4、分析与验证: 由以上表格所记录的内容,你能够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交流与合作: (1)实验中,我们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来做实验,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2)我们用_______方法找到像的具体位置,从而更有利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学以致用: 一个1.6米高的同学,站在距平面镜2米远的地方,像高。当他向平面镜靠近1米,这位同学的像高变为________。 探究二:物与像的位置关系 1、大胆猜想: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如何?像与物的连线跟平面镜什么关系? 2、实行实验、收集数据:

教学设计包括对本课时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设计包括对本课时教学过程的设计,一般有情景设置(引课)、新课、巩固等环节,不做统一规定,是否选用表格形式自定。要写出每一个教学环节设计意图,以及教学中注意的问题和说明。注意:教学设计(教案)不同于教学实录。请教研员和一线的教师给下面的教学设计(教案)打分或评价。】 一、教材简析 这是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语文第四册第四组的课文。本组教材的四个小故事,都是围绕动手动脑来选编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爱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画风”这个题目引起了课文中的小朋友思考。风看不见也摸不着,怎么画?陈丹、赵小艺、宋涛三个好朋友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结果他们用不同的办法画出了风。 二、教学理念 1、架设教学与生活的桥梁。“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让生活走进学生的语文学习,走进学生的认识世界和情感世界,也让语文教学植根于学生的生活世界而显得丰富多彩,富于生趣。 2、倡导自主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朗读为重要手段,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自由读、分组读,分角色朗读,表演示范读等)语言实践中,培养语言的感悟能力,尤其引导学生抓住人物个性化的句子,读懂课文,把握人物情感,切身体会到遇事善于质疑、思考、解疑带来的无穷乐趣,并树立起自信,同时培养交流合作的意识。 三、学情分析 学生来自海边农村,是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吹着海风长大的,对风特别熟悉,理解文中人物对话较容易,但语言的感受、感悟性还不够敏捷,因而在体会人物情感与心情方面会比较困难。所以在教学中,我以指导朗读为主,来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体验提问题、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情感与乐趣。 四、学习资源 跨越式资源网站(补充《小水滴的一天》、《小水滴旅行记》、《小水滴的梦想》等阅读资源;补充灌溉、浇水、洪水等图片);生字词语卡片、故事录音、反映水的变化的录像片或课件。师生收集水与人类关系的相关资料。打写创作的留言版。 五、教学设计 (四)、朗读感悟,体验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