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铁路枢纽总布置示意图2012

各种炮眼布置标准

1、“作业场所有规范的、符合现场实际的施工断面图、炮眼布置三视图、爆破说明书和避灾路线图” 爆破说明书的编制内容,主要包括放炮地点的炮眼布置图和炮眼说明表。 (1)炮眼布置图必须标明掘进工作面的巷道断面尺寸,炮眼的位置、个数、深度、角度及炮眼编号,并用正面图、侧视图和俯视图表示。 (2)炮眼说明表必须说明炮眼的名称、深度、角度、装药量、封泥长度、连线方法和起爆顺序。 (3)爆破说明书必须编入采掘作业规程,并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技术条件及时修改和补充。2、“图板图文清晰、正确,保护完好” 图表按比例绘制,内容、尺寸标注准确、齐全;牌板应附标题栏;牌板表面应保持清洁,无浮尘。 3、“图板悬挂位置合理,便于作业人员观看: 牌板制作应规格统一、悬挂整齐。牌板应悬挂在人行道一侧,上平面距底板高度不超过,距离迎头岩(半煤岩)巷不超过200m、煤巷不超过500m。 4、“现场作业人员熟知三图一表” 一、通用标准 (1)动力电缆和通讯信号电缆进行分类吊挂,通讯信号电缆挂在动力电缆上方,间距大于100mm;信号电缆之间、动力电缆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 电缆钩间距米,吊挂高度距底板不少于1.米;

(2)巷道交岔点处电缆要顺巷帮垂直上行,在巷道肩窝处弯成圆弧,不拐死弯,然后贴顶吊挂到对帮指定位置。 (3)单根通讯信号电缆过帮过顶采用塑料扎头,每米捆扎一扣。 (4)多根电缆从巷道的一边过到另一边时,电缆沿巷顶板贴顶敷设且电缆走向与巷道走向垂直,电缆固定用专用的电缆卡箍(见附图),间距为不大于米。 (5)电缆出开关、接线盒后先向下弯曲,比喇叭口低50mm以上,两侧电缆弯曲弧度自然一致。 (6)小绞车操作台上的四小电器出线必须保证出线弧度。 (7)四小电器出线必须保证四小电器中心线高于两侧电缆50mm 以上。 (8)高压接线盒,两头的电缆余量必须大于500mm,接线盒应与巷道方向一致,用电缆钩或固定架固定在帮上,离巷道底板,并按标准做好接地。 (9)低压接线盒,两头的电缆余量必须大于300mm,四通必须盖向外,小喇叭口朝下用膨胀螺栓固定在巷道帮上。 (10)接线盒两端电缆弯曲部分随电缆自由走向而固定,高度离巷道底板不低于,严禁强行弯曲。遇到风水管时,必须相距300mm以上。 (12)电缆标志牌的悬挂:电缆标志牌必须规格统一,标志牌上的内容包括电缆的管理单位、规格型号、长度和用途等;悬挂地点:在改变电缆直径、接线盒出线端、电缆的拐弯处、分岔处均应悬挂电缆标志牌。在采掘巷道内,原则上沿电缆走向每100米悬挂一块电缆标志牌,不足100米时,至少应在一处悬挂电缆标志牌。在大巷等其它通过电缆的巷道内,每200米悬挂一块电缆标志牌。

炮眼布置图

炮眼布置图(半圆拱断面)比例:1:50

这要看炮采还是炮掘, 1、炮采工作面。一般常用的炮眼布置有以下三种:1、单排眼,一般用于薄煤层或煤质软、节理发育的煤层。 2、双排眼,其布置形式有对眼、三花眼和三角眼等,一般适用于采高较小的中厚煤层。煤质中硬时可用对眼,煤质软时可用三花眼,煤层上部煤质软或顶板破碎时可用三角眼。 3、三排眼,亦称五花眼,用于煤质坚硬或采高较大的中厚煤层。 炮眼角度应满足下列要求:(1)、炮眼与煤壁的水平夹角一般为50度至80度,软煤取大值,硬煤取小值。为了不崩倒支架,应使水平方向的最小抵抗线朝向两柱之间的空档。(2)、顶眼在垂直面上向顶板方向仰起5度至10度,要视煤质软硬和煤层粘顶情况而定,应保证不破坏顶板的完整性;(3)、底眼在垂直面上向底板方向保持10度至20度的俯角,眼底接近底板,以不丢底煤为原则。炮眼深度根据每次的进度而定。一般每次进度有0.8米、1米、1.2米三种。每个炮眼的装药量根据煤质软硬、炮眼位置和深度以及爆破次序而定,通常为150至600克。 爆破采用串联法联线。每次起爆的炮眼数目,应根据顶板稳定性、工作面安全情况而定。条件好时,可同时起爆数十个眼;如果条件差,顶板不稳定,每次只能爆破几个眼,甚至采用留煤垛间隔爆破的办法。 2、炮掘工作面 掘进工作面的炮眼,按其用途和位置可分为掏槽眼、辅助眼和周边眼三类。各类炮眼在工作面上的位置不同,爆破顺序不同,因而在爆破工作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布置原则也不同。 (1)掏槽眼。掏槽眼的作用是首先在工作面上将某一部分岩石破碎并抛出,在第一个自由面的基础上崩出第二个自由面,为其他炮眼的爆破创造有利条件。掏槽效果的好坏对循环进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掏槽眼的布置最为关键。掏槽眼一般布置在巷道断面中央偏下靠近底板处,这样便于钻眼时掌握方向,并有利于其他多数炮眼能借助岩石的自重崩落。在掘进断面中如果存在有显著易爆的软弱岩层时,则应将掏槽眼布置在这些软弱岩层中。掏槽眼应比其他炮眼加深150~200mm,装药量加大15%~20%;如果是相向偏斜的炮眼,眼底间距应相距

隧道爆破方案

1.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国家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 2、“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2006年4月26日); 3、《市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办法》(2007年9月3日); 4、垫江县大道新建工程园区主干道路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 5、《爆破安全规程实施手册》; 6、《民用爆破器材工程设计安全规》; 7、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有关资料; 8、我公司拥有的科技工法成果和现有的管理水平、劳力设备、技术能力,以及长期从事公路、市政建设所积累的施工经验。 1.2 编制原则 1、在充分研究设计图纸及认真踏勘工地现场的基础上,采用先进合理、安全可靠、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法; 2、隧道中导坑、正洞钻爆作业必须严格按钻爆设计进行; 3、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爆破效果及时对爆破设计参数进行调整,不断优化爆破设计,达到最好的爆破效果; 4、钻爆设计容应包括:炮眼的布置、数目、深度和角度、装药量和装药结构、起爆方法和爆破顺序等。设计图应包括炮眼布置图、钻爆参数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必要的说明; 1.3 编制围 本方案适用于垫江县大道新建工程区园区主干道路建设工程项目中隧道的爆破开挖 施工(包括中导坑、正洞)。 2工程概况 2.1总体概况 本项目是垫江县大道新建工程园区的主干道路,本项目总长0.94552km(K1+454.480~K2+400),路幅宽度36m,为新建工程段。项目建设标准为城市主干道,设计行车速度为50km/h。 项目起点与转盘相接,接点桩号为K1+454.480。沿家工业园区规划道路布线。拟建隧道位于开县家镇,设计为双连拱公路隧道,隧道宽14.75m,高8.43m,有效净高5m,两洞间距4m,路面设计高程200.91m~207.19。隧道起止里程为K1+770~K2+225,全长455m,

《铁路站场与枢纽》习题三2016年第三次作业解读

北京交通大学远程教育 课程作业

作业说明: 1、请下载后对照网络学习资源、光盘、学习导航内的导学、教材等资料学习;有问题在在线答疑处提问; 2、请一定按个人工作室内的本学期教学安排时间段按时提交作业,晚交、不交会影响平时成绩;需要提交的作业内容请查看下载作业处的说明 3、提交作业后,请及时查看我给你的评语及成绩,有疑义请在课程工作室内的在线答疑部分提问;需要重新上传时一定留言,我给你删除原作业后才能上传 4、作业完成提交时请添加附件提交,并且将作业附件正确命名为学号课程名称作业次数

《铁路站场与枢纽》习题三 一、填空题 27.编组站根据其在路网中的位置、作用和所承担的作业量可分为路网性编组站、区域性编组站、地方性编组站。 28.若在一个铁路枢纽内设两个或以上编组站,根据作业分工和作业量可将其分为主要编组站,辅助编组站。 29.按各车场相互排列位置的不同,编组站布置图型可分为横列式编组站,纵列式编组站和混合式编组站三种。 30.单向一级三场横列式编组站图型的主要缺点是改编列车解体转线困难,改编车流在站内折返走行距离长,当上、下行改编车流不均衡时,能力不能充分发挥,作业效率低。 31.为提高单向二级四场编组站尾部编组能力,可采取增加尾部调车机车台数,出发场向后移,尾部采用“燕尾”式布置, 尾部牵出线上设小能力驼峰,调车场尾部采用对称道岔线束布置,调车场内设编发线,直接发车。 32.调车驼峰可分为大能力驼峰,中能力驼峰,小能力驼峰三类。 33.调车驼峰包括推送部分,溜放部分,峰顶平台。三部分。 34.驼峰调车场头部一般采用 6 号对称双开道岔或三开道岔。 35.车辆在驼峰溜放中受到的阻力可分为机车的推 力、车辆本身重力、和车辆溜放阻力、制动力四种阻力。 36.高速铁路的修建模式有改造既有线模式、自成系统,新建高速客运专线模式、与既有线并行修建客运专线模式。 37.高速铁路中间站的布置图型有主要有设维修基地、不设维修基地两种。 38.客运站的作业包括客运服务、客运业务及旅客列车技术作业三大项。 39.客运站的布置类型分通道式客运站、尽端式客运站及组合式客运站三种。 40.货运站按办理货物的种类分为综合性货站、专业性货运。按服务对象分为公用货运站、换装站、港湾站、工业站。

复杂山区贵阳铁路枢纽总图设计及站点布置

四川建筑 第30卷6期 2010.12 复杂山区贵阳铁路枢纽总图设计及站点布置 严 峻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610031) 摘 要 综合贵阳枢纽内各条铁路线的通道走向及行车组织方案,根据各城市组团位置,结合贵阳市城市发展现状及规划,在整个勘测设计过程中,本着以人为本、有利于城市发展的原则,在不引起铁路工程大量增加的前提下,绕避不良地质及环境敏感区,确定便于旅客出行的站点布置及线路走向。 关键词 复杂山区; 市域铁路; 选线 中图分类号 U 212 32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2010-11-01 [作者简介]严峻(1965~),男,大学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铁路选线设计。 贵阳位于贵州省中部偏北,地处云贵高原的东斜坡上,市域面积8034k m 2,2007年市域人口356 77万人。境内山峦重叠,峡谷深幽,地质复杂,地形起伏大,既有高原山地和丘陵,又有盆地和河谷、台地,海拔最高为1762m,最低506m 。按照贵阳市城镇体系规划,将以贵阳主城区为核心,形成中心城区、五个卫星城市、11个中心镇、14个一般镇的城镇体系结构。在如此复杂的困难市域山区,在不造成引入各线走向方案及标准产生较大的变动前提下,修建便于各城市组团旅客出行、沟通,又不引起工程大量增加的铁路,选线及站点布置非常重要,将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投资和经济效益,如果方案选择不当,甚至影响到项目的可行性。 1 贵阳铁路枢纽概况 枢纽现衔接渝黔、沪昆、湘黔、黔桂四条铁路干线及枢纽南环线、湖林支线、艳山红支线,既有客站为贵阳站,编组站为贵阳南站。 1 1 枢纽在建工程概述 (1)新建龙里~贵阳客车外绕线,同时改扩建龙里站和贵阳站;改扩建贵阳南编组站,同时改建大土经谷立至贵阳南区间形成上下行双线通道(图1) 。 图1 在建客外线及贵阳客站示意图 (2)贵广线:自枢纽东南面引入,货车在麻芝铺车站疏解下线经湘黔线引入贵阳南站,客车线新建龙里北站后经在建客车外绕线串接并扩建贵阳站后引入新建贵阳北站。1 2 枢纽中长期路网规划 根据 全国铁路中长期路网规划 ,贵阳铁路枢纽近期将开工建设成贵客专、长昆客专、渝黔客专、贵阳市域快速环线、贵开线,林织线。并规划预留了贵郑、贵南、贵六客专铁路引入贵阳枢纽。 2 枢纽路网总图设计 随着 全国铁路中长期路网规划 的逐步实施,各条高铁相继引入,枢纽衔接路网构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根据枢纽内既有客货运布局,结合路网通道系统建设及地方城市规划,合理调整、完善枢纽内客运系统、解编系统、客、货车径路、机辆及动车设施等布置,完善和加强干线间沟通交流,联络城市外围组团,服务旅客出行,是非常重要的。合理调整枢纽总图格局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 1 与路网规划相结合 在枢纽总图方案研究时,首先应结合 全国铁路中长期路网规划 及城市规划与地方各部门一起,明确主要客、货运中心站,货运编组场等客、货运控制节点的位置及各条引入枢纽干线的线路走向,使拟建线与规划线衔接好,既要使远期路网客、货流向顺畅、作业量小,又要避免地方和铁路,因规划线路引入产生太大的废弃工程。例如:贵广铁路在可行性研究中,引入贵阳枢纽方案为:利用既有黔桂客车外绕线工程,接轨于既有贵阳客站,先期工程投资最省。但考虑到远期规划的渝黔、长昆、成贵及贵南等干线铁路引入,既有贵阳客站的规模、改扩建环境及地理位置等均不能满足相关铁路引入及便于贵阳市域旅客出行,不能作为主客站继续使用。规划另行选址的主客站,是位于贵阳市金阳新区的新建贵阳北站,虽然贵广线引入新建贵阳北站,先期投资有所增加,但预留了将来相关干线引入条件,并且满足城市规划及发展的要求,便于旅客出行。避免了因贵广线前期在贵阳客站接轨引起既有贵阳客站大规模改建,将来贵阳北修建完毕后,贵广线再引入贵阳北站造成贵阳客站前期投入的改、扩建工程报废问题。 2 2 与既有设施相结合,充分利用既有资源 既有的铁路、车站、维修保养基地等设施,在总图设计时应考虑充分利用,不得轻易废弃,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例如:既有贵阳客站,位于贵阳市老城区西南方向,为既有贵阳 81 铁路与公路设计

炮眼布置图

炮眼布置图(半圆拱断面)

根据现场实际岩层硬度对炮眼个数及装药量适当增减(炮眼个数不得超过5个,装药量不超过3kg),但炮眼间距及封泥量必须符合要求。 主题:炮眼掏槽已阅:517 / 回复:0 / (楼主)一、斜眼掏槽 1.单斜掏槽:单斜掏槽适用于中硬及较软的岩层,当岩层中有松软的夹层和层理、节理与裂隙结构时,各掏槽眼应尽量垂直地穿过层理、节理和裂隙,并处于巷道中心线上,避免夹钎或崩倒支架。掏槽眼数一般为1~3个,眼距为0.3~0.6 m,与工作面的平面夹角为50 °~75 °,眼深为0.8~1.5 m,装药满度系数为0.5左右。

2.扇形掏槽:适用于软岩层中有弱面可利用的巷道。它把炮眼布置在较软的煤岩层中并成一排,炮眼向同一方向倾斜,与工作面的平面夹角一个比一个大,形成扇形。掏槽眼的方向可随软层的位置选定,一般为3~5个,眼距为0.3~0.6 m,眼深通常为1.3~2.0 m,装药满度系数为0.5左右,各槽眼利用多段延期雷管依次起爆。 3.锥形掏槽:在只有一个自由面的坚硬岩石或均质岩石中爆破时,采用锥形掏槽。锥形掏槽就是将几个掏槽炮眼的眼底,集中在一点附近,实行集中装药,一齐起爆的方法。 锥形掏槽可分为三眼或四眼锥形掏槽,掏槽呈锥形。眼数、眼深和眼距根据断面大小及岩石软硬而定。眼数一般为3~6个,多为4个。眼口左右间距为0.8~1.2 m,上、下间距为0.6~1.0 m,眼底间距为0.1~0.2 m,眼深应小于巷道高或宽的1/2,各槽眼同时起爆,为了加深掏槽深度和循环进度,可采用分段锥形掏槽。锥形掏槽因槽眼方向不易掌握,钻眼工作不方便,眼深受到限制,目前在巷道掘进中已很少使用。 4.楔形掏槽:楔形掏槽和锥形掏槽一样,都是尽量在炮眼底集中装药,使炸药爆炸时形成更大的威力把岩石爆破成抛掷漏斗,集中装药在眼底呈一条直线。槽眼对称布置,分水平楔形掏槽和垂直楔形掏槽两种,均为同时起爆。水平楔形掏槽只在水平层理发育的岩层中使用,而多数情况都使用垂直

2012炮眼布置图

采煤工作面的爆破工作要求及炮眼布置 (一)采煤工作面的爆破工作要求 采煤工作面爆破工作应满足“五不、两少、两高”的要求。 “五不”:不崩坏顶板;不崩倒、崩坏支架;不崩翻刮板输送机;不留底煤,以减少工人起底煤的工作量;不出大块煤炭,以减少工人二次破碎的工作量。 “两高”:爆破自装率高,爆破后要求煤体松动适度,使尽量多的煤落入刮板输送机,以减少人工攉煤量,同时防止把煤抛到采空区一侧,以提高煤炭采出率;炮眼利用率高,以保证采煤工作面的循环进度。 “两少”:爆破消耗的时间少,应尽量增加每一次爆破的炮眼个数,以减少放炮次数,缩短放炮的辅助时间,提高出煤工效;爆破材料消耗量少,应合理布置炮眼和装药量,降低炸药、雷管消耗量,提高经济效益。 另外,在有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工作面进行爆破作业时,还有特殊的安全要求,概括为以下基本内容: (1)有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工作面,都必须使用取得产品许可证的煤矿许用炸药和煤矿许用雷管。(风险管理世界网-安全员之家) (2)放炮工作必须由经过专门训练、取得放炮合格证的专职放炮员担任。放炮作业包括放炮母线连接脚线、检查线路和通电工作,只准放炮员一人操作。 (3)放炮作业时,放炮员、班组长、瓦斯检查员都必须在现场执行“一炮三检制”和“三人连锁放炮制”。 (4)装药前和放炮前后,必须检查瓦斯。如果放炮地点20m以内瓦斯浓度达到1%时,不准装药、放炮,同时附近20m以内,都必须进行洒水降尘。 (5)炮眼封泥必须使用水炮泥,水炮泥外剩余炮眼部分,应用粘土炮泥充填封实。严禁放糊炮和放炮出现“打筒”现象。 (6)采煤工作面可以采用分组装药,但一组装药必须一次起爆。严禁在一个采煤工作面使用两台放炮器同时进行放炮。 (二)采煤工作面炮眼布置方式 采煤工作面炮眼布置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毫秒雷管使用经验及炮眼图

各矿井毫秒雷管爆破技术工作汇总 一、普遍存在的问题 1、工人打眼角度控制不好,边眼、顶眼与边帮的距离控制不好,影响爆破效果。 2、工人对不同炮眼的装药量控制较随意,未严格按爆破参数填装。 3、封泥长度不足,基本在20-30cm,与规程要求的封泥长度相差较大,影响爆破效果。(规程要求:炮眼深度为0.6-1.0米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炮眼深度的1/2,炮眼深度超过1米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0.5米)。 4、多数工作面没有两台风钻,只有一名打钻工,大部分队伍即使工作面有两台钻,也不愿意多打空眼,提高掏槽效果。 二、采取的措施 (一)打眼布置合理、控制炮眼深度、角度、间距,重视掏槽眼的布置。 1、坚持“三多一少”的做法,即多打眼、多加固、多炮泥,少装药。 2、增加空眼的布置和优化打眼质量,如坑柄矿在实践中发现,空眼与掏槽眼的距离在小于30cm时作用明显。 3、控制边眼、顶眼与边帮的距离,可减少爆炸冲击波对围岩及支架的破坏。如龙潭矿控制边眼距离边帮10cm,顶眼距离顶板30cm,并控制周边眼的装药量。 4、增加每排炮的炮眼个数,从原来的20-23个提高至26-30个。如牛栏山矿炮眼个数提高到28-30个(三角掏槽眼4个,其中1个空眼,辅助眼6-8个,帮眼8个,顶眼4个,底眼5个,底眼1个)。苏二矿炮眼个数提高到25个(楔形掏槽眼6个,辅助眼4个,周边眼10个,底眼4个)。 5、降低掏槽眼的位置,减少掏槽眼爆破时对迎头支架等的破坏。如牛栏山矿掏槽眼距底眼约30cm,以等边三角形布置,眼间距30*30cm,上眼角度水平,靠下面两个掏槽眼向上翘,垂直角5-10度(难度较大,要求打眼技术较高)。

隧道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进度总体安排 根据业主要求和初步拟定的施工方案、劳动力和设备安排情况,对本 工程进度安排如下: 隧道开挖掘进按照设计文件明洞及棚洞采用明挖法、暗洞按照围岩级别由强到弱依次Ⅲ、Ⅳ级围岩采用台阶法、Ⅴ级围岩采用大拱脚台阶法或CRD法,Ⅱ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法施工。 Ⅳ/Ⅴ级围岩台阶法开挖作业循环时间表 (循环进尺1.5m) Ⅴ级围岩施工作业循环安排 Ⅴ级围岩(交叉中隔壁法)掘进支护施工,按每16h一个循环作业进行安排。每循环进尺0.8~1.6米,按每月工作25.5天计,每月进尺45米,施工作业时,需要合理安排各工序的相互衔接。 Ⅳ级围岩开挖作业循环时间表

工 时 间 (min ) 90 18 27 36 45 54 63 72 81 90 990 测量放样30 钻孔260 爆破90 通风排烟30 清危初喷砼50 出碴240 初期支护260 Ⅳ级围岩采用台阶法或三台阶法施工,钻孔深度2.2m,循环进尺约2.0m。每月开挖进度安排86米。

(1).每循环时间:16h; (2).每天循环:24h/16h/循环=1.5个;每循环进尺2.25米。 (3).每天开挖进度:2.25m/循环×1.5循环=3.37m; (4).每月开挖进度,按每月实工作25.5天(考虑4.5天机械检修等时间影响),3.37m/天×25.5天=86m。 正洞Ⅲ级围岩掘进循环时间表 工序 时 间 (min ) 循环时间(min) 60 120 180 240 300 360 420 480 540 600 660 720 测量放样30 钻孔172 爆破90 通风排烟30 清危初喷砼30

高速铁路枢纽的布置

高速铁路枢纽的布置 我国既有铁路枢纽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运营,已经具备了较完善的运营设施和良好的管理体系。我国近年来才出现的高速铁路在建设标准、服务对象等方面有别于既有铁路线路。高速铁路的出现对既有铁路客站及枢纽的运营效果、运能的发挥等都有重要影响。 因此,高速铁路与既有铁路枢纽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其引入既有铁路枢纽意义重大。高速铁路引入既有铁路枢纽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有高速线引入的具体位置及线路走向、高速铁路车站与既有客站的分布与分工、高速铁路动车段(所)等设备的布局等。 1.高速线引入既有铁路枢纽的原则 (1)高速线的引入要与枢纽的总图规划相适应。 (2)高速线的引入要与城市发展规划密切配合。 (3)高速线引入后要与城市的其他交通方式协调配合。 2.高速线引入既有铁路枢纽的方式 (2)高速铁路车站与既有客站合设时设备设置的原则与要求。 ①高速列车的接发作业、调度指挥都是自成体系的,且使用的沿线设备也不同,普速列车不能进入高速系统;反之亦然。因此,在划分客站车场线路时,要将高速车场与普速车场分开,不能混用。 ②当高速列车下线运行时,车站的高速车场与普速车场间应利用渡线或实行立体疏解,以保证列车顺利转场和接发作业的机动性。 ③当共用客运站房时,为便于旅客换乘,避免高速客流与普速客流在站内的交叉,高速客流的通道、候车室等要与普速客流明显间隔开来。 (3)高速铁路车站与既有客站合设时车场的布置及特点。 ①高速车场与普速车场等高设置在同一平面内。 尽端式车站等高合设车场。该站型为高速线与既有线并行引入既有尽端式客

运站。 通过式车站等高合设车场。该站型为高速线与既有线并行引入既有通过式客运站。 ②高速车场设在既有客站上方。该站型为高速线高架引入既有客站,在其上方高架设置高速列车车场,负责接发高速列车。车站下方的地面站则作为普速列车车场,承担普速列车的始发、终到和需停站通过的各项作业。上、下两车场通过联络线相连,便于高速列车上、下既有线。 ③高速车场设在既有客站下方。该站型为高速线从地下引入既有客站,在既有客站的地下新建高速车场,用于接发高速列车。既有客站被改造成为普速列车车场,用于承担普速列车的始发、终到和需停站通过的各项作业。两车场间也设有联络线,方便高速列车上、下既有线。 (4)高速铁路车站与既有客站分设。当铁路枢纽采用高速铁路车站与既有客站分开设置的方式时,新建高速铁路车站与既有客站之间的关系是:高速线只引入高速铁路车站,高速铁路车站与既有客站间不设联络线,两类车站之间没有列车的交流。 3.动车段(所)与车站的布置 (1)动车段(所)的布置原则与要求。 ①动车段(所)应该设在有较多列车始发、终到的车站附近,以方便动车出入段。 ②动车段(所)出入高速铁路车站要有独立、便捷的通道,通过联络线与车站合理衔接。 ③动车段(所)应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尽量减少拆迁量和工程施工量。 ④动车段(所)的设置地点、规模应根据列车开行方式、配属的动车数量、外段派驻的动车数量及所担当的修程任务等因素来确定。 ⑤动车段(所)占地面积比较大,所以应尽量修建在荒地、旱地上,少占或不占用农业用地。 ⑥动车段(所)的场地选择要结合城市用地的整体规划。 (2)动车段(所)的布置图及特点。 ①尽端式车站与段(所)呈顺向布置。

铁路站场与枢纽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铁路站场及枢纽 一、单项选择题: 1.道岔中心线表示法中的道岔中心是 [ ] A.道岔尖轨尖端 B.辙叉理论尖端 C.直线和侧线两中心线交点 D.道岔全长的中点 2.两到发线线间距一般为 [ ] A.4000mm B.4500mm C.5000mm D.5300mm 3.信号机一般设在警冲标后( )处以防止机车车钩越过警冲标。 [ ] 左图中,控制f长度的关键因素是 [ ] A.道岔号数 B.钢轨长度 C.线间距 D.不确定 5.中间站若设在曲线上,在特殊困难情况下,Ⅰ、Ⅱ铁路的曲线半径不小于 [ ] A.800m B.700m C.600m D.500m 6.双向编组站有( )套调车设备。 [ ] A.1 B.2 C.3 D.4 7.单向三级三场机务段位置一般应选在 [ ] A.到达场反驼峰方向一侧 B.调车场反驼峰方向一侧 C.出发场反驼峰方向一侧 D.到达场顺驼峰方向一侧 8.双线横列式区段站非机务段端平行作业数量不少于( )个。 [ ] A.4 B.5 C.3 D.2 9.当驼峰解体的车流性质为混合车流时,难行车为 [ ] A.不满载的P50,重47t B.不满载的P50,重34t C.不满载的C50,重47t D.不满载的C50,重34t 10.我国站规规定,在中间站正线上铺设道岔 [ ] A.不能小于9# B.不能小于12# C.不能小于18# D.大于6#即可。 11.梭形车场适合 [ ] A.调车场 B.到发场 C.线路较多的到发场 D.货场 12.警冲标设在两会合线路间,距每线中心线 [ ] A.2.5m B.2m C.4m D.3m 13.当驼峰解体的车流性质为重车流时,难行车为 [ ] A.不满载的P50,重47t B.不满载的P50,重34t C.不满载的C50,重47t D.不满载的C50,重34t 14.车辆在溜放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 [ ] A.基本阻力和风阻力 B.基本阻力和曲线阻力 C.基本阻力、风阻力和曲线阻力 D.基本阻力、风阻力、曲线阻力、道岔阻力 15.重车流指经过驼峰的空车和轻载车占解体车辆总数的 [ ] A.10%以下 B.10%以上 C.15%以下 D.15%以上 16.调车驼峰是由( )组成。 [ ] A.推送线、溜放线、迂回线 B.推送线、峰顶、溜放线 C.推送线、峰顶、迂回线 D.推送部分、峰顶、溜放部分 17.单线区段站到发线使用办法多采用 [ ] A.双进路 B.单进路 C.部分双进路 D.多进路 18.铁路枢纽根据布置图的不同,可分为( )种形式。 [ ] A.12 B.10 C.8 D.6 19.并列式铁路枢纽的特点是( )和( )平行布置。 [ ]

炮眼布置图

炮眼布置图(半圆拱断面) 比例:1:50

根据现场实际岩层硬度对炮眼个数及装药量适当增减(炮眼个数不得超过5个,装药量不超过3kg),但炮眼间距及封泥量必须符合要求。 主题:炮眼掏槽已阅:517 / 回复:0 / (楼主)一、斜眼掏槽 1.单斜掏槽:单斜掏槽适用于中硬及较软的岩层,当岩层中有松软的夹层和层理、节理与裂隙结构时,各掏槽眼应尽量垂直地穿过层理、节理和裂隙,并处于巷道中心线上,避免夹钎或崩倒支架。掏槽眼数一般为1~3个,眼距为0.3~0.6 m,与工作面的平面夹角为50 °~75 °,眼深为0.8~1.5 m,装药满度系数为0.5左右。 2.扇形掏槽:适用于软岩层中有弱面可利用的巷道。它把炮

眼布置在较软的煤岩层中并成一排,炮眼向同一方向倾斜,与工作面的平面夹角一个比一个大,形成扇形。掏槽眼的方向可随软层的位置选定,一般为3~5个,眼距为0.3~0.6 m,眼深通常为1.3~2.0 m,装药满度系数为0.5左右,各槽眼利用多段延期雷管依次起爆。 3.锥形掏槽:在只有一个自由面的坚硬岩石或均质岩石中爆破时,采用锥形掏槽。锥形掏槽就是将几个掏槽炮眼的眼底,集中在一点附近,实行集中装药,一齐起爆的方法。 锥形掏槽可分为三眼或四眼锥形掏槽,掏槽呈锥形。眼数、眼深和眼距根据断面大小及岩石软硬而定。眼数一般为3~6个,多为4个。眼口左右间距为0.8~1.2 m,上、下间距为0.6~1.0 m,眼底间距为0.1~0.2 m,眼深应小于巷道高或宽的1/2,各槽眼同时起爆,为了加深掏槽深度和循环进度,可采用分段锥形掏槽。锥形掏槽因槽眼方向不易掌握,钻眼工作不方便,眼深受到限制,目前在巷道掘进中已很少使用。 4.楔形掏槽:楔形掏槽和锥形掏槽一样,都是尽量在炮眼底集中装药,使炸药爆炸时形成更大的威力把岩石爆破成抛掷漏斗,集中装药在眼底呈一条直线。槽眼对称布置,分水平楔形掏槽和垂直楔形掏槽两种,均为同时起爆。水平楔形掏槽只在水平层理发育的岩层中使用,而多数情况都使用垂直楔形掏槽。垂直楔形掏槽两对水平方向槽眼眼口间距为

炮眼布置图

炮眼布置图(半圆拱断面)比例:1:50 这要看炮采还是炮掘,

1、炮采工作面。一般常用的炮眼布置有以下三种:1、单排眼,一般用于薄煤层或煤质软、节理发育的煤层。 2、双排眼,其布置形式有对眼、三花眼和三角眼等,一般适用于采高较小的中厚煤层。煤质中硬时可用对眼,煤质软时可用三花眼,煤层上部煤质软或顶板破碎时可用三角眼。 3、三排眼,亦称五花眼,用于煤质坚硬或采高较大的中厚煤层。 炮眼角度应满足下列要求:(1)、炮眼与煤壁的水平夹角一般为50度至80度,软煤取大值,硬煤取小值。为了不崩倒支架,应使水平方向的最小抵抗线朝向两柱之间的空档。(2)、顶眼在垂直面上向顶板方向仰起5度至10度,要视煤质软硬和煤层粘顶情况而定,应保证不破坏顶板的完整性;(3)、底眼在垂直面上向底板方向保持10度至20度的俯角,眼底接近底板,以不丢底煤为原则。炮眼深度根据每次的进度而定。一般每次进度有0.8米、1米、1.2米三种。每个炮眼的装药量根据煤质软硬、炮眼位置和深度以及爆破次序而定,通常为150至600克。 爆破采用串联法联线。每次起爆的炮眼数目,应根据顶板稳定性、工作面安全情况而定。条件好时,可同时起爆数十个眼;如果条件差,顶板不稳定,每次只能爆破几个眼,甚至采用留煤垛间隔爆破的办法。 2、炮掘工作面 掘进工作面的炮眼,按其用途和位置可分为掏槽眼、辅助眼和周边眼三类。各类炮眼在工作面上的位置不同,爆破顺序不同,因而在爆破工作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布置原则也不同。 (1)掏槽眼。掏槽眼的作用是首先在工作面上将某一部分岩石破碎并抛出,在第一个自由面的基础上崩出第二个自由面,为其他炮眼的爆破创造有利条件。掏槽效果的好坏对循环进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掏槽眼的布置最为关键。掏槽眼一般布置在巷道断面中央偏下靠近底板处,这样便于钻眼时掌握方向,并有利于其他多数炮眼能借助岩石的自重崩落。在掘进断面中如果存在有显著易爆的软弱岩层时,则应将掏槽眼布置在这些软弱岩层中。掏槽眼应比其他炮眼加深150~200mm,装药量加大15%~20%;如果是相向偏斜的炮眼,眼底间距应相距100~200mm。 (2)辅助眼。辅助眼又称崩落眼,是大量崩落岩石和继续扩大掏槽的炮眼。辅助眼要均匀布置在掏槽眼与周边眼之间,其眼距一般为500~700mm,炮眼方向一般垂直于工作面,装药系数(装药长度与炮眼深度的比值)一般为0.45~0.60。如采用光面爆破,则紧邻周边眼的辅助眼要为周边眼创造一个理想的光爆层。(3)周边眼。周边眼是爆落巷道周边岩石最后形成巷道断面设计轮廓的炮眼。周边眼布置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巷道成型是否规整。周边眼可分为顶眼、帮眼和底眼。顶眼和帮眼应布置在设计轮廓线上,但为了便于钻眼,通常向外偏斜一定的角度,这个角度根据炮眼深度来调整,眼底落在设计轮廓线外不超过100mm。现场操作时,角度的把握以钎肩和轮廓线作为参照物,控制眼底距轮廓线的距离。底眼的最小抵抗线和炮眼间距通常与辅助眼相同,为避免爆破后在巷道底板留下根底,并为铺轨创造有利条件,底眼眼底应底于底板150mm,为利于钻眼和避免炮眼积水,眼口应比巷道底板高150~200mm。水沟眼可同底眼一同打出。 爆破落煤,由打眼、装药、填炮泥、联炮线及放炮等工序组成。要求保证规定进度,工作面平直,不留顶煤和底煤,不破坏顶板,不崩倒支柱,尽量降低炸药和雷管消耗。因此,要根据煤层的硬度、厚度、节理和裂隙的发育状况及顶板条件,正确确定钻眼爆破参数,包括炮眼排列、角度、深度、装药量、一次起爆的炮眼及爆破次序等。

隧道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进度总体安排 依照业要紧求和初步拟定的施工方案、劳动力和设备安排情况,对本 工程进度安排如下: 隧道开挖掘进按照设计文件明洞及棚洞采纳明挖法、暗洞按照围岩级不由强到弱依次Ⅲ、Ⅳ级围岩采纳台阶法、Ⅴ级围岩采纳大拱脚台阶法或CRD法,Ⅱ级围岩采纳全断面法施工。 Ⅳ/Ⅴ级围岩台阶法开挖作业循环时刻表 (循环进尺1.5m) Ⅴ级围岩施工作业循环安排 Ⅴ级围岩(交叉中隔壁法)掘进支护施工,按每16h一个循环作业进行安排。每循环进尺0.8~1.6米,按每月工作25.5天计,每月进尺45米,施工作业时,需要合理安排各工序的相互衔接。 1 / 65

Ⅳ级围岩开挖作业循环时刻表 工 时 刻 (min ) 90 18 27 36 45 54 63 72 81 90 990 测量放样30 钻孔260 爆破90 通风排烟30 清危初喷砼50 出碴240 2 / 65

初期支护260 Ⅳ级围岩采纳台阶法或三台阶法施工,钻孔深度2.2m,循环进尺约2.0m。每月开挖进度安排86米。 (1).每循环时刻:16h; (2).每天循环:24h/16h/循环=1.5个;每循环进尺2.25米。 (3).每天开挖进度:2.25m/循环×1.5循环=3.37m; (4).每月开挖进度,按每月实工作25.5天(考虑4.5天机械检修等时刻阻碍),3.37m/天×25.5天=86m。 正洞Ⅲ级围岩掘进循环时刻表 工序 时 刻 (min ) 循环时刻(min) 60 120 180 240 300 360 420 480 540 600 660 720 测量放样30 钻孔172 3 / 65

隧道爆破设计方案台阶法完整版

隧道爆破设计方案台阶 法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隧道爆破设计方案 (台阶法) 一、工程概述 本合同段有四座隧道。隧道区域处于构造剥蚀丘陵—低山地貌区,主要出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碎石土、中元古武当山群片岩和上元古界震旦系上统灯组片岩。本段内短隧道为Ⅳ、Ⅴ级围岩,中长隧道为Ⅲ、Ⅳ、Ⅴ级围岩,其中Ⅳ级围岩采用台阶法爆破开挖(Ⅴ级围岩主要采取人工配合机械开挖,不需要爆破)、锚、喷、格栅、网、初期支护,全断面复合式衬砌。爆破方法采用光面爆破。 二、光面爆破的特点 光面爆破施工,可以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增强围岩的自承能力,特别是在不良地质条件下效果更为显着,不仅可以减少危石和支护的工程量,而且保证了施工的安全;由于光面爆破使开挖面平整,岩石无破碎,减少了裂隙,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超欠挖量。据有关资料统计,光面爆破与普通爆破相比,超挖量由原来的15%~20%降低到4%~7%,不但减少出碴量,而且还很大程度的减少了支护的工作量,从而降低的成本,加快了施工进度。根据公路隧道“新奥法”施工的需要和工程地质条件,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我标段的四座隧道中的Ⅲ、Ⅳ级围岩决定采用光面爆破施工。 三、光面爆破方案的确定 目前,大断面隧道光面爆破施工有2种方法:一是预留光爆层法;二是全断面一次性开挖法。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条件及围岩情况,本段隧道采用全断面一次性开挖法。 四、台阶法(Ⅳ级围岩)光面爆破设计方案(结合前文内容) 1.光面爆破不偶合系数、装药直径 公式: /k i D d d ==

式中 D一不偶合系数; dk—炮眼直径,mm; di—炸药直径,mm; a—爆生气体分子余容系数; P—爆生气体初始压力; —岩石的三轴抗压强度; c r—绝热指数,;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周边眼的药卷,我们采取将标准φ32mm的2号岩石乳化炸药沿轴线对半切(相当于φ20mm)。这个数值与理论计算值相近,则实际周边眼不偶合系数 D=dk/di =42/20=,符合规范中软岩装药不耦合系数D=的要求。 式中: dk炸药—炸药直径; di炮眼—炮眼直径。 2.确定周边眼间距(E)、最小抵抗线(W)和相对距系数(K) 最小抵抗线与开挖的隧道断面大小有关。在断面跨度大,光爆眼所受到的夹制作用小,岩石比较容易崩落,最小抵抗线可以大些,断面小,光爆眼所受到的夹制作用大,最小抵抗线可以小些,最小抵抗线与岩石的性质和地质构造也有关,坚硬岩石最小抵抗线可小些,松软破碎的岩石最小抵抗线可大些。我标段四座隧道岩质主要为软岩,故确定最小抵抗线(V)为~。 相对距系数是周边眼间距(E)与最小抵抗线(V)的比值,是影响爆破效果的重要因素。 K= E/V 式中, E为周边炮眼间距,cm;V为最小抵抗线,cm; K值总是小于1,当d=38~46mm,E=30~50cm, V=40~60cm时,K=~。

隧道爆破方案

隧道爆破方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1.编制说明 编制依据 1、《国家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 2、“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2006年4月26日); 3、《重庆市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办法》(2007年9月3日); 4、垫江县南阳大道新建工程园区主干道路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 5、《爆破安全规程实施手册》; 6、《民用爆破器材工程设计安全规范》; 7、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有关资料; 8、我公司拥有的科技工法成果和现有的管理水平、劳力设备、技术能力,以及长期从事公路、市政建设所积累的施工经验。 编制原则 1、在充分研究设计图纸及认真踏勘工地现场的基础上,采用先进合理、安全可靠、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法; 2、南阳隧道中导坑、正洞钻爆作业必须严格按钻爆设计进行; 3、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爆破效果及时对爆破设计参数进行调整,不断优化爆破设计,达到最好的爆破效果; 4、钻爆设计内容应包括:炮眼的布置、数目、深度和角度、装药量和装药结构、起爆方法和爆破顺序等。设计图应包括炮眼布置图、钻爆参数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必要的说明; 编制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垫江县南阳大道新建工程区园区主干道路建设工程项目中南阳隧道的爆破开挖施工(包括中导坑、正洞)。 2工程概况 总体概况 本项目是垫江县南阳大道新建工程园区的主干道路,本项目总长(K1+~K2+400),路幅宽度36m,为新建工程段。项目建设标准为城市主干道,设计行车速度为50km/h。 项目起点与南阳转盘相接,接点桩号为K1+。沿赵家工业园区规划道路布线。拟建南阳隧道位于开县赵家镇,设计为双连拱公路隧道,隧道宽,高,有效净高5m,两洞间

隧道工艺流程

隧道工艺流程

施工进度总体安排 根据业主要求和初步拟定的施工方案、劳动力和设备安排情况,对本 工程进度安排如下: 隧道开挖掘进按照设计文件明洞及棚洞采用明挖法、暗洞按照围岩级别由强到弱依次Ⅲ、Ⅳ级围岩采用台阶法、Ⅴ级围岩采用大拱脚台阶法或CRD法,Ⅱ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法施工。 Ⅳ/Ⅴ级围岩台阶法开挖作业循环时间表 (循环进尺1.5m) Ⅴ级围岩施工作业循环安排 Ⅴ级围岩(交叉中隔壁法)掘进支护施工,按每16h一个循环作业进行安排。每循环进尺0.8~1.6米,按每月工作25.5天计,每月进尺45米,施工作业时,需要合理安排各工序的相互衔接。 Ⅳ级围岩开挖作业循环时间表 2

Ⅳ级围岩采用台阶法或三台阶法施工,钻孔深度2.2m,循环进尺约2.0m。每月开挖进度安排86米。 3

(1).每循环时间:16h; (2).每天循环:24h/16h/循环=1.5个;每循环进尺2.25米。 (3).每天开挖进度:2.25m/循环×1.5循环=3.37m; (4).每月开挖进度,按每月实工作25.5天(考虑4.5天机械检修等时间影响),3.37m/天×25.5天=86m。 正洞Ⅲ级围岩掘进循环时间表 4

1.Ⅲ级围岩每月开挖进度安排120米。 (1).每循环时间:12h; (2).每天循环:24h/12h/循环=2个;每循环进尺2.35米。 (3).每天开挖进度:2.35m/循环×2循环=4.7m; (4).每月开挖进度,按每月实工作25.5天(考虑4.5天机械检修等时间影响),4.7m/天×25.5天=120m。 5

图8.2-1 光面爆破施工工艺流程图

各种炮眼布置标准

各种炮眼布置标准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1、“作业场所有规范的、符合现场实际的施工断面图、炮眼布置三视图、爆破说明书和避灾路线图” 爆破说明书的编制内容,主要包括放炮地点的炮眼布置图和炮眼说明表。 (1)炮眼布置图必须标明掘进工作面的巷道断面尺寸,炮眼的位置、个数、深度、角度及炮眼编号,并用正面图、侧视图和俯视图表示。 (2)炮眼说明表必须说明炮眼的名称、深度、角度、装药量、封泥长度、连线方法和起爆顺序。 (3)爆破说明书必须编入采掘作业规程,并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技术条件及时修改和补充。2、“图板图文清晰、正确,保护完好” 图表按比例绘制,内容、尺寸标注准确、齐全;牌板应附标题栏;牌板表面应保持清洁,无浮尘。 3、“图板悬挂位置合理,便于作业人员观看: 牌板制作应规格统一、悬挂整齐。牌板应悬挂在人行道一侧,上平面距底板高度不超过,距离迎头岩(半煤岩)巷不超过200m、煤巷不超过500m。 4、“现场作业人员熟知三图一表” 一、通用标准 (1)动力电缆和通讯信号电缆进行分类吊挂,通讯信号电缆挂在动力电缆上方,间距大于100mm;信号电缆之间、动力电缆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 电缆钩间距米,吊挂高度距底板不少于1.米;

(2)巷道交岔点处电缆要顺巷帮垂直上行,在巷道肩窝处弯成圆弧,不拐死弯,然后贴顶吊挂到对帮指定位置。 (3)单根通讯信号电缆过帮过顶采用塑料扎头,每米捆扎一扣。 (4)多根电缆从巷道的一边过到另一边时,电缆沿巷顶板贴顶敷设且电缆走向与巷道走向垂直,电缆固定用专用的电缆卡箍(见附图),间距为不大于米。 (5)电缆出开关、接线盒后先向下弯曲,比喇叭口低50mm以上,两侧电缆弯曲弧度自然一致。 (6)小绞车操作台上的四小电器出线必须保证出线弧度。 (7)四小电器出线必须保证四小电器中心线高于两侧电缆50mm 以上。 (8)高压接线盒,两头的电缆余量必须大于500mm,接线盒应与巷道方向一致,用电缆钩或固定架固定在帮上,离巷道底板,并按标准做好接地。 (9)低压接线盒,两头的电缆余量必须大于300mm,四通必须盖向外,小喇叭口朝下用膨胀螺栓固定在巷道帮上。 (10)接线盒两端电缆弯曲部分随电缆自由走向而固定,高度离巷道底板不低于,严禁强行弯曲。遇到风水管时,必须相距300mm以上。 (12)电缆标志牌的悬挂:电缆标志牌必须规格统一,标志牌上的内容包括电缆的管理单位、规格型号、长度和用途等;悬挂地点:在改变电缆直径、接线盒出线端、电缆的拐弯处、分岔处均应悬挂电缆标志牌。在采掘巷道内,原则上沿电缆走向每100米悬挂一块电缆标志牌,不足100米时,至少应在一处悬挂电缆标志牌。在大巷等其它通过电缆的巷道内,每200米悬挂一块电缆标志牌。

各种炮眼布置标准

各种炮眼布置标准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

1、“作业场所有规范的、符合现场实际的施工断面图、炮眼布置三视图、爆破说明书和避灾路线图” 爆破说明书的编制内容,主要包括放炮地点的炮眼布置图和炮眼说明表。 (1)炮眼布置图必须标明掘进工作面的巷道断面尺寸,炮眼的位置、个数、深度、角度及炮眼编号,并用正面图、侧视图和俯视图表示。 (2)炮眼说明表必须说明炮眼的名称、深度、角度、装药量、封泥长度、连线方法和起爆顺序。 (3)爆破说明书必须编入采掘作业规程,并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技术条件及时修改和补充。2、“图板图文清晰、正确,保护完好” 图表按比例绘制,内容、尺寸标注准确、齐全;牌板应附标题栏;牌板表面应保持清洁,无浮尘。 3、“图板悬挂位置合理,便于作业人员观看: 牌板制作应规格统一、悬挂整齐。牌板应悬挂在人行道一侧,上平面距底板高度不超过,距离迎头岩(半煤岩)巷不超过200m、煤巷不超过500m。 4、“现场作业人员熟知三图一表” 一、通用标准 (1)动力电缆和通讯信号电缆进行分类吊挂,通讯信号电缆挂在动力电缆上方,间距大于100mm;信号电缆之间、动力电缆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 电缆钩间距米,吊挂高度距底板不少于1.米;

(2)巷道交岔点处电缆要顺巷帮垂直上行,在巷道肩窝处弯成圆弧,不拐死弯,然后贴顶吊挂到对帮指定位置。 (3)单根通讯信号电缆过帮过顶采用塑料扎头,每米捆扎一扣。 (4)多根电缆从巷道的一边过到另一边时,电缆沿巷顶板贴顶敷设且电缆走向与巷道走向垂直,电缆固定用专用的电缆卡箍(见附图),间距为不大于米。 (5)电缆出开关、接线盒后先向下弯曲,比喇叭口低50mm以上,两侧电缆弯曲弧度自然一致。 (6)小绞车操作台上的四小电器出线必须保证出线弧度。 (7)四小电器出线必须保证四小电器中心线高于两侧电缆50mm 以上。 (8)高压接线盒,两头的电缆余量必须大于500mm,接线盒应与巷道方向一致,用电缆钩或固定架固定在帮上,离巷道底板,并按标准做好接地。 (9)低压接线盒,两头的电缆余量必须大于300mm,四通必须盖向外,小喇叭口朝下用膨胀螺栓固定在巷道帮上。 (10)接线盒两端电缆弯曲部分随电缆自由走向而固定,高度离巷道底板不低于,严禁强行弯曲。遇到风水管时,必须相距300mm以上。 (12)电缆标志牌的悬挂:电缆标志牌必须规格统一,标志牌上的内容包括电缆的管理单位、规格型号、长度和用途等;悬挂地点:在改变电缆直径、接线盒出线端、电缆的拐弯处、分岔处均应悬挂电缆标志牌。在采掘巷道内,原则上沿电缆走向每100米悬挂一块电缆标志牌,不足100米时,至少应在一处悬挂电缆标志牌。在大巷等其它通过电缆的巷道内,每200米悬挂一块电缆标志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