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后严重并发症41例临床分析

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后严重并发症41例临床分析
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后严重并发症41例临床分析

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37458

第一节胸腔穿刺术 【适应证】 1.有胸腔积液者,为明确其积液的性质或抽出胸腔积液以便检查肺部情况。 2.通过抽气、抽液、胸腔减压治疗单侧或双侧气胸、血胸或血气胸。 3.缓解由于大量胸腔积液所致的呼吸困难。 4.向胸腔内注射抗肿瘤或促进胸膜粘连的药物。 【禁忌证】 1.体质衰弱、病情垂危难以耐受穿刺者。 2.对局麻药过敏者。 3.有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出血倾血,大咯血。 4.严重肺结核及肺气肿者。 5.疑为胸腔包虫病患者,穿刺科引起感染扩散,不宜穿刺。 6.穿刺部位或附近感染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术前准备 (1)穿刺点的选择与定位:若是胸腔抽气则多选在锁骨中线第 2 前肋间,若是抽液则多选在肩胛线、腋后线或腋中线第7、8肋间。若为包裹积液或少量积液穿刺,则要依据胸透或正侧位胸片、超声定位。多发性肺大泡反复气胸导致胸壁粘连的必需根据影响学资料确定穿刺点,防止误穿肺大泡导致张力性气胸。 (2)胸腔穿刺包、局麻药物等物品。 (3)向家属及患者详细说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取得患者配合和家属理解。 2.麻醉与体位 (1)体位:抽取胸腔积液时一般为坐位,嘱患者跨坐在椅子上,面朝椅背,可如病情较重可取半卧位。抽气时一般选取半卧位。 (2)麻醉:皮肤消毒,铺单后,用1%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先在穿刺点处做一皮丘,然后将麻药向胸壁深层浸润至壁胸膜,待注射器回抽出气体或液体证实已进入胸腔后拔出麻醉针头。 3.手术步骤 (1)局部麻醉后,应用胸腔穿刺针从皮肤穿刺进入,针头应沿着肋间隙的下部,下一肋骨的上缘进入胸腔。这样既可避免损伤肋间血管,又可作为进入胸膜腔的标志,避免进针过深而伤及肺组织。有经验的医师在针头刺入胸膜腔时能感到落空感,表明针头已进入胸腔。也可采用带有一定负压的注射器,以便更好地显示针头是否进入胸膜腔。 (2)当术者调整好针头位置,可以顺利地抽出气体或液体后,即由助手用血管钳在靠近皮肤表面将穿刺针固定,避免针头移位。穿刺针通过10cm长的乳胶管与一个30ml或50ml的注射针管连接。待注射针管抽满时,由助手用另一把血管钳夹闭乳胶管,取下注射针管排出气体或液体,如此可以避免空气进入胸腔。然后注射针管再连接上乳胶管继续抽吸。 【注意事项】 1.穿刺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人的呼吸及脉搏状况,对于有紧张心理的个别病人应事先消除畏惧,可予穿刺前半小时给予地西泮10mg或可待因0.03g以镇静镇痛。穿刺过程中如发生晕针或晕厥,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2.穿刺针进入胸腔不宜过深,以免损伤肺组织。一般以针头进入胸腔 0.5~1.0cm为宜。在抽吸过程中,肺的复张牵拉刺激会导致病人咳嗽,应将针头迅速退到胸壁内,待病人咳嗽停止后再进针抽吸。

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的并发症及处理

---------------------------------------------------------------最新资料推荐------------------------------------------------------ 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的并发症及处理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的并发症及处理一.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的并发症及原因: 1.引流管阻塞主要是由于引流管扭曲、折叠、受压或未定时捏挤,使管腔被凝血块或脓块堵塞。 2.皮下气肿多由于切口大于引流管直径,引流管不通畅或滑出胸腔,患者剧烈咳嗽致胸内压急剧增高,使胸腔内空气沿引流管进入皮下。 3.疼痛是由于引流管与胸膜摩擦或压迫肋间神经等引起疼痛。 4.肺不张是由于患者术后未做有效咳嗽咳痰或引流不畅所致。 5.胸腔内感染是由于引流液倒流入胸腔,引流时间过长引起伤口逆行感染或未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所致。 6.血胸多由于引流管固定不牢,患者躁动不安,频繁变换体位,管道摩擦血管而并发血胸。 7.纵隔摆动是胸腔闭式引流最危重的并发症。 多系大量胸腔积液、积气引流过快、过多或剧烈咳嗽使气体过快排出胸腔所致。 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的并发症的处理: 1.引流管阻塞: 1 / 4

因此术后应随时观察水封瓶内玻璃管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 水封瓶内水柱不波动,24h 引流液<50ml,夹管 24h 无异常,胸片检查胸腔内无积液、积气,可考虑拔管。 若水柱不波动,患者有胸闷、气急可能是引流管阻塞,应及时检查引流管有无扭曲受压,如有给予排除如通过挤捏引流管或适当调整引流管方向,并用 60ml 无菌针筒抽吸排除阻塞,无效予重新插管。 2.皮下气肿: 为局限性皮下气肿,可不做特殊处理儿天后会自行吸收,若为广泛性皮下气肿,患者出现疼痛、呼吸困难,即通知医生行皮下切开引流,以排出气体减轻症状。 为了避免此并发症的发生,引流管的粗细要适宜,切口大小要适当,妥善固定引流管,并留有足够长度,以防翻身、摆动时脱出胸腔,嘱患者勿剧烈咳嗽,必要时用镇咳药。 一旦滑出应嘱咐患者屏气,迅速用手捏紧引流口周围皮肤,使引流口创缘闭合,然后用凡士林纱布及厚层纱布封闭伤口,并立即通知医生做进一步处理。 3.疼痛: 疼痛患者可经适当调整引流管位置或应用止痛药后好转,如经上述处理仍不能解除疼痛,予以局部封闭后疼痛减轻。 4.肺不张: 应做好术前教育,解释术后咳嗽咳痰对肺扩张的重要性。 一般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后取半卧位,鼓励患者做有效咳嗽咳痰,

PTCD(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护理

PTCD(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PTCD(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是在X线或B超引导下,利用特制穿刺针经 皮穿入肝内胆管,再将造影剂直接注入胆道而使肝内外胆管迅速显影,同时通过造影管行胆道引流。PTCD是一种微创的诊疗方法,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恶性梗阻性黄疸,可替代传统的外科姑息胆肠吻合术,已成为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晚期姑息治疗的一种常用方法, 对于已无手术根治机会的胰腺癌、胆管癌、原发性肝癌及肝门淋巴转移等引起的恶性胆道梗阻的病人可解除胆管梗阻, 减轻黄疸, 改善肝功能及全身情况, 延长生存时间和提高生活质量。 PTCD术优点(1)B超定位,穿刺成功率高.创伤小,患者易接受;(2)安全性大,退黄效果明显而迅速:(3)适应范围广;(4)高位胆道梗阻时传统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多,而介入治疗有着较大的优势 术后护理: 1.心理护理:接受PTCD治疗的病人因做过肝移植术,心理上较为悲观抑郁;同时因为体外引流管和引流袋的存在及引流出血液、胆汁等引流物而较为紧张恐惧,此时向他们进一步说明治疗的目的和意义,取得他们治疗和护理上的配合。并说明引流出胆汁是为了减轻胆汁阻塞造成的毒性,术后短时间内引流出少量的血液是正常现象。鼓励病人,将病情好转的信息及时向病人反馈,树立病人战胜疾病信心。 2.一般护理术后患者平卧位休息及禁食水6 h,监测生命体征6 h,密切观察病人腹部体征、症状、引流液颜色,警惕胆道出血、胆汁性腹膜炎及胆道感染等并发症。如有异常及时 通知医生。若病人出现穿刺口疼痛时,协助病人采取舒适的体位,指导患者进行节律性的深呼吸,必要时可遵医嘱予药物止痛对症治疗。 3.引流管的护理 ①保持引流管管通畅,避免扭曲、折叠、受压和滑脱,定期从引流管的近端向远端挤捏每天更换引流袋,保持引流管始终低于伤口,以防胆汁逆流。 ②妥善固定引流管,胆道引流管应用缝线或弹力胶布将其妥善固定于腹壁,做好患者自我保护引流管的健康教育,如:从引流管侧上下床,翻身时动作不宜过大,避免将引流液管拉脱。在引流管出皮肤处与皮肤间垫一条形棉垫让其弧性转弯,使皮内于皮外管成最大钝角,防止管道打折对躁动及不合作的病人,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脱出。 ③防止逆行性感染,尽量采取半坐或斜坡卧位,以利于引流,平卧时引流管的远端不可高于腋中线,坐位、站立或行走时不可高于穿刺口,以防止胆汁逆流而引起感染。 ④每周更换抗反流引流袋,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⑤引流管口周围皮肤覆盖无菌纱布,并保持局部的清洁干燥,如有渗液应及时更换,防止胆汁浸润皮肤而引起炎症反应和引起穿刺口的感染。 ⑥观察引流情况定期观察并记录引流管引出胆汁的量、颜色及性质。正常成人每日分泌胆汁量约为800~1200 mL,呈黄绿色、清亮、无沉渣、有一定的粘性。若胆汁量突然减少甚至无胆汁引出,提示引流管阻塞、受压、扭曲、折叠或脱出,应及时查找原因和处理,若管道阻塞或脱出,应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医生及时

胸腔闭式引流并发症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见并发症 一、复张性肺水肿 (一)发生原因 患侧肺或双肺在短时间内(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得以复张。(二)预防与处理 1.肺长时间压缩的病人,如7天以上,首次排液量≤1000ml,抽液在500ml左右,尽可能少量、多次、间断性引流。 2.大量排气、排液或术后要密切观察病情,凡短时间内发生胸闷、气短、心悸、持续或频繁咳嗽,要高度警惕复张性肺水肿的发生,立即停止有关操作,报告医生并处理。 二、纵隔摆动 (一)发生原因 大量胸腔积液、积气引流过快、过多或剧烈咳嗽使气体过快排出胸腔。引流管脱落形成开放性气胸。 (二)预防与处理 1.大量积液、积气引流时应控制引流速度,一般放500ml后夹管5~10min,根据病人的情况再放500ml再夹管,避免一次放气放液过多过快。 2.剧烈咳嗽者嘱其勿用力过度,必要时应用镇静镇咳药。 三、引流管脱出 (一)发生原因 固定不妥;活动不当拉脱。

(二)预防与处理 1.妥善固定引流管,并留有足够长度,以防翻身、摆动时脱出胸腔 2.严格交接班,做好活动指导,避免拉脱。 3.引流管脱出立即用凡士林纱布及无菌纱布按压创口,通知医生,如按压后病人迅速出现呼吸困难、气管移位、皮下气肿等症状,应揭开纱布,使气溢出。 4.护士不能离开病人,直到医生到场。 四、引流管阻塞 (一)发生原因 引流管扭曲、折叠、受压或未定时捏挤,使管腔被凝血块或脓块堵塞。 (二)预防与处理 1.观察水封瓶内玻璃管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定时挤压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 2.若水柱不波动,患者有胸闷、气急可能是引流管阻塞,应及时检查引流管有无扭曲受压、有无血凝块堵塞,如有血凝块堵塞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鼓励病人尽早下床活动,平时多做深呼吸、有效咳嗽,必要时每2小时一次给与肺扣打。 五、皮下气肿 (一)发生原因 切口大于引流管直径;引流管不通畅或部分滑出胸腔;剧烈咳嗽

胆道T管 引流及护理

胆道T管引流及护理 一、目的: 1、引流胆汁、减轻胆道压力。 2、支撑胆管,防止胆管狭窄。 二、适应症: 1、原发性或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胆道蛔虫、肿瘤等行胆总管探查术后。 2、肝外胆管扩张、胆管直径在1.2-1.5cm以上。 3、肝总管内脓性胆汁或泥沙样胆汁。 4、肝总管坏死、穿孔。 5、肝外梗阻性黄疸。 三、护理 1、T管妥善固定:T管接引流袋后,用胶布固定于腹壁皮肤上,防管道脱落。 2、保持T管有效引流: (1)平卧位引流管高度应低于腋中线,站立或活动时应低于腹部切口,防引流液逆流。(2)T管不可受压、扭曲、折叠,应经常挤捏。 (3)定时更换体位,防引流管斜面紧贴组织造成引流不畅。 (4)血块及小结石堵塞管腔时,应反复挤压引流管或等到渗盐缓慢低压冲洗。 3、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色、量、性状:正常成人每日胆汗分泌量约为600-1000ml或800-1200ml,呈黄色、稠厚无渣。术生24h内引流量约为300-500ml,恢复饮食后可境到每日600-700ml,以后逐渐减少至每日200ml左右。术后1-2天胆汗量混浊的淡红色或淡黄色,以后逐渐加深,呈黄色。 4、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1)按无菌操作更换引流袋。 (2)在改变体位或活动时注意引流管的水平高度不要超过腹部切口高度,防引流液返流。(3)遵医嘱预防性用抗生素。 5、保护引流管口周围皮肤:每日用75%酒精或0.5%碘伏消毒,T管周围垫以无菌纱布,局部涂氧化锌软膏或皮肤保护膜,防止胆汁浸渍皮肤引起破溃或感染,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如有渗液,及时更换敷料。 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1)、黄疸:在T管引流通畅情况下,术后黄疸时间处长,可能是肝功能受损、胆管狭窄或术中损伤胆管等。应密切观察血清胆红素,肌注vk1,防抓伤皮肤,保持皮肤清洁。(2)、出血:术后早期出血多由于止血不彻底或结扎血管线脱落所到,后期出血可能为T 管压迫胆总管形成溃疡或局部炎症出血。应密切观察出血量,若第小时超过100ml、持续3小时以上,或病人血压下降、P细速、面色苍白等休克征象,应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抢救。(3)、胆瘘:多因胆管损伤]胆总管下段醒阻、T管脱出所致。注意观察腹腔引流情况,若切口处有黄绿色胆汁样引流物,每小时50ml以上者,提示有胆瘘发生。长期有胆瘘者,要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纠正营养失调。 7、拔管: (1)、拔管指征: ①术后两周,病人无腹痛、发热,黄疸消退,血象、血清胆红素正常 ②胆汗引流是减少,每日少于200ml,色清亮 ③胆道造影显示胆管通畅,或胆道镜证实胆管无狭窄、结石、异物 ④夹管试验阴性:饭前饭后各夹管1小时,逐渐增加到全天夹管1-2天无不适主诉。

胸腔闭式引流术并发症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并发症1:复张性肺水肿 原因:患侧肺或双肺在短时间内(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得以复张。预防与处理: 1. 肺长时间压缩的病人,如7天以上,首次排液量≤1000ml,抽液在500ml左右, 尽可能少量、多次、间断性引流。 2. 大量排气、排液或术后要密切观察病情,凡短时间内发生胸闷、气短、心悸、 持续或频繁咳嗽,要高度警惕复张性肺水肿的发生,立即停止有关操作,报告医生并处理。并发症2:纵隔摆动 原因:大量胸腔积液、积气引流过快、过多或剧烈咳嗽使气体过快排出胸腔。引流 管脱落形成开放性气胸。预防与处理: 1. 大量积液、积气引流时应控制引流速度,一般放500ml后夹管5~10min,根据 病人的情况再放500ml再夹管,避免一次放气放液过多过快。 2. 剧烈咳嗽者嘱其勿用力过度,必要时应用镇静镇咳药。并发症3:引流管脱出 原因:固定不妥;活动不当拉脱。预防与处理: 1. 妥善固定引流管,并留有足够长度,以防翻身、摆动时脱出胸腔 2. 严格交接班,做好活动指导,避免拉脱。 3. 引流管脱出立即用凡士林纱布及无菌纱布按压创口,通知医生,如按压后病人迅 速出现呼吸困难、气管移位、皮下气肿等症状,应揭开纱布,使气体溢出。 4. 护士不能离开病人,直到医生到场。并发症4:引流管阻塞 原因:引流管扭曲、折叠、受压或未定时捏挤,使管腔被凝血块或脓块堵塞。预防与处理: 1. .观察水封瓶内玻璃管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定时挤压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 2. .若水柱不波动,患者有胸闷、气急可能是引流管阻塞,应及时检查引流管有无 扭曲受压、有无血凝块堵塞,如有血凝块堵塞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 鼓励病人尽早下床活动,平时多做深呼吸、有效咳嗽,必要时每2小时一次给与 肺扣打。 并发症5:皮下气肿 原因:切口大于引流管直径;引流管不通畅或部分滑出胸腔;剧烈咳嗽致胸内压急 剧增高。预防与处理: 1. 引流管的粗细要适宜,切口大小要适当。 2. 妥善固定引流管,并留有足够长度,以防翻身、摆动时脱出胸腔。 3. 一旦滑出应嘱咐患者屏气,迅速用手捏紧引流口周围皮肤,使引流口创缘闭合,然后用凡 士林纱布及厚层纱布封闭伤口,并立即通知医生做进一步处理。 4. 局限性皮下气肿,不需特殊处理可自行吸收,如疼痛肿胀,应做好止痛及宣教解释工作。 5. 广泛性皮下气肿,患者出现疼痛、呼吸困难,即通知医生行皮下切开引流,或粗针头穿刺 以排出气体减轻症状。 并发症6:肺不张 原因:术后未做有效咳嗽咳痰或引流不畅所。预防与处理: 1. 应做好术前教育,解释术后咳嗽咳痰对肺扩张的重要性。 2. 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后取半卧位,第二天鼓励病人尽早下床活动。 3. 鼓励患者做有效咳嗽咳痰,避免剧烈咳嗽,定时翻身拍背。 4. 鼓励患者做吹气球的动作,利于肺部扩张。 5. 若胸片检查示明显肺不张,可经鼻导管吸痰或应用支气管镜吸痰,必要时行气管

-常见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

常见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 石蕾 一、概述 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有的用于导尿,有的用于伤口,胸腔、脑腔、胃肠道、胆道等都有应用。外科引流为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 二、管道的分类 1、供给性管道:特指通过管道将氧气、能量、水分或药液源源不断补充到体内。在危重抢救时,这些管道被称为“生命管”。如给氧管、鼻饲管、输液管、输血管等。 2、排出性管道:指通过专用性管道引流出液体、气体等。常作为治疗、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如胃肠减压管、留置导尿管、各种引流管等。 3、监测性管道:指放置在体内的观察哨和监护站,不少供给性或排出性管道也兼有此作用。如上腔静脉导管、中心静脉测压管等。 4、综合性管道:具有供给性、排出性、监测性的功能,在特定的情况下发挥特定的功能。如胃管等。 三、引流管护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1、选择导管不适合病人 (1)管径过细或过粗过细造成引流不畅通,过粗在插管过程给病人带来痛苦。 (2)引流管太长或太短选择的引流管太长不易通畅,太短易脱出。 (3)引流管软硬度不适过硬操作不便,过软易扭曲引流不畅。 2、各种管道固定不够牢固,接头处衔接不牢在临床工作中经常导管脱出,因衔接不牢引流物污染衣物、床单元等现象。 3、对管道周围皮肤的护理不重视留置引流管期间应该注意周围皮肤的护理,保持周围皮肢清洁、干燥,减低感染的机会。 4、不能保持体外管道的清洁体外管道是否干净清洁不太重视,所以出现体外管壁上积滞有附着物。 5、对引流物的量和性质估算不准对引流液的性质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不能给医生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6、对拔管后的观察不够仔细有时发生拔除后引流口有大量液体流出,往往在工作中,病人拔管后护士不注意对伤口的观察。 四、引流管的护理原则 1、妥善固定选择管径大小合适、软硬适度的导管,导管顶端应是圆滑无刺激、不易刺伤周围组织。留置好引流管后,注明引流管的名称及安置时间。引流管的固定应低于引流部位20-30cm,引流管的长度要适当,要留出余地以便翻身或在床上活动时调节。安置好引流管后,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安置引流管的目的及注意事项。病人在搬移、翻身、排便、下床时应防止引流管脱出及污染,若发现引流管脱落及时与医生联系,给予处理。 2、保持通畅防止引流管扭曲、移位、堵塞、脱落、受压,可定时挤压引流管。当引流管堵塞时可用手快速挤压引流管或用注射器抽生理盐水冲洗管道,冲洗管道时,注意压力不应过大。 3、定时观察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及量,并准确记录做好交班。创腔引流管在术后24小时内一般引流为浓稠的血性液体,24小时后引流液一般在50ml以下,引流液为稀薄的淡红色液体。引流液太少应注意是否位置不当、弯曲、折叠、或被填塞,可以改变位置或冲洗引流管以解除阻塞;引流液量过多,且呈鲜红色血性

探讨肝胆手术后的引流管护理

探讨肝胆手术后的引流管护理 发表时间:2014-07-16T10:57:40.64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3期供稿作者:陈巍[导读] 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需要放置引流管,是希望能够让手术获得比较好的效果,避免因为胆管狭窄导致其出现并发症。陈巍 (黑龙江省医院 150036) 【摘要】引流管护理时肝胆手术必备的护理内容,对于该类患者来说能够起到提升手术治疗效果的目的,避免因为胆管狭窄引起并发症,因此,临床中采取正确的引流管护理可以对患者带来比较好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让患者尽快的康复,尽早出院。【关键词】肝胆外科引流管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3-0215-01 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需要放置引流管,是希望能够让手术获得比较好的效果,避免因为胆管狭窄导致其出现并发症。此次我院为了让肝胆手术患者获得切实有效的治疗,对2009年至2012年的肝胆患者50例进行了研究分析,先有如下的护理报道。 1 临床资料统计 2009年至2012年我院共接收了50例肝胆手术治疗的患者,这些患者中共有女性患者27例及男性患者23例,有22例是单纯腹腔引流,28例腹腔引流和“T”管引流。 2 引流管的护理 2.1 腹腔引流管。①为患者进行无菌操作,将引流管控制在出口平面以下,避免因为逆流而引起的感染情况,对引流口附近的皮肤情况进行研究,如果有红肿和破损要积极的处理。②对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气味进行观察,如果引流量出现较大的变化,患者有胀痛感,还有发热的症状,应该要对引流管进行检查,看是否堵塞或脱落。③将引流管固定好,不要有折叠、挤压,患者的病情允许的话,可以采取体位高于引流管的方式来促进引流。④倾听患者的感受,将其作为护理依据,为患者的疼痛进行缓解。⑤通常来说,进行24小时的引流之后就可以将引流管拔除,一般是3天左右即可。 2.2 T管。①T管临床中是安置在胆总管的下方,从戳口处缝在腹壁上。将引流管固定,让引流管处于通畅的状态,不要造成其挤压。引流袋要求安置在腹部切口下方,高度不要超过切口,患者平躺时也不能比腋中线高,避免因为胆汁反流而导致的感染,但是过低的话会让胆汁流失,也是需要注意的。通常术后一周之内不要进行加压冲洗。②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每日更换引流袋,更换时,接头处以0.5%碘伏擦拭。③观察记录胆汁的量、色、质及有无沉淀物。胆汁正常为金黄色或墨绿色,清亮而无杂质,术后初期,由于胆道炎症、水肿、胆汁分泌功能低下,每天引流量维持在150-200ml左右,随着炎症的消退,胆汁分泌功能逐渐恢复,引流量也随之增加,可达300-600ml,至胆道下端梗阻消失时,胆汁流入肠道部分增多,而排出体外部分减少[3]。若引流量仍然较多,说明胆道远端仍有梗阻,长时间大量丧失胆汁,特别是老年、健康状态较差的病员,可致食欲不振,全身无力或出现低血糖,及其它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紊乱。若胆汁突然减少或无胆汁引出时,应疑是“T”型管脱位、阻塞。应立即行“T”型引流管造影。“T”型引流管引流胆汁的颜色根据胆道炎症和消退由棕黄色转为金黄色,随着炎症的消退,胆汁变为澄清,沉渣减少。如果由“T”型管引出新鲜血液较多,大多数是由于“T”型管压迫胆总管壁,使血管破裂所致,可按医嘱给予止血药,并严密观察,注意血压、脉搏等变化。术后1~2天胆汁显混浊的淡黄色,以后逐渐加深,清亮,显黄色。若呈褐色,混浊,则可能有出血,感染,应报告医生。术后10-14天,患者无腹痛,黄疸等,可先夹管,行胆道造影了解胆道下段是否通畅,若通畅考虑拔管,拔管前在餐前饭后各夹管1小时,观察有无饱胀,腹痛,发热,黄疸等不适症状,1-2日后拔管,“T”型管拔除后,局部伤口以凡士林纱布堵塞,24-48小时会自行封闭,观察伤口渗出情况,体温变化,皮肤巩膜黄染,呕吐,腹痛等情况。如造影发现结石残留,则需要保留“T”型管6周以上,患者需要带管出院,应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和示范“T”型管的护理,并强调带管者要避免提举重物或过度活动,防止“T”型管脱出,拉扯伤口。拔管后定时复查,不适随诊。 3 并发症护理 3.1 引流管脱出。为了避免引流管的脱落,连接无菌引流袋之后,需要对引流管的固定情况进行检查,要求将缝皮缝线结扎固定,将其放置在能够看见的地方,避免因为翻身而受到影响。患者进行翻身的时候要求将引流袋拎动再进行,全麻患者如果尚未清醒,应该对其进行约束,防止无意识的拔管。 3.2 引流管阻塞。引流管术后会有堵塞的几率,如果因为血块、组织等堵塞,应该要进行冲洗,使用稀释抗生素来进行疏通,进行操作的时候,动作不要过大,以免造成其反流,所有的操作都要求是在无菌的条件下进行。 4 讨论 肝胆手术术后使用引流管是常见的事情,目的是希望让患者能够获得比较可靠的恢复,引流管是引流和支撑的作用,防止出现并发症。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引流管护理的时候应该要先进行心理护理,患者术前接受心理护理,可以对引流管护理有所了解,能够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同时帮助患者稳定情绪。还有就是基础护理在引流管护理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对患者的感受进行询问,主动的观察引流液情况和引流管固定情况,让其能够通畅。最后,为了让患者得到有效的护理和康复,需要加强健康教育,对一些可能的并发症进行普及,让患者能够了解引流护理的重要性,学会自我护理,加强安全性。总之,引流管护理是肝胆手术治疗中不可缺少的内容,需要护理人员给予关注。参考文献 [1] 翁小杰.从护理投诉谈加强护理管理[J].护理管理杂志,2010,1l(5):46 [2] 胡开秀.胆道外科手术后T型引流管的护理.西藏医药杂志,2008,2(6)

探讨胆道术后胆道引流管的护理要点

探讨胆道术后胆道引流管的护理要点 摘要:目的探讨胆道术后胆道引流管的护理要点。方法通过对400例胆道手术后胆道引流管的护理,细致地研究和分析以寻求达到最佳疗效的护理方法。结果本组术后并发8例切口感染,2例胆漏,2例胆道出血均经非手术治愈,临床随访和近期观察效果良好。结论术后胆道引流管在胆道外科 手术中应用广泛,有着重要的作用。术后胆道引流管的正确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 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措施之一。 关键词:胆道外科手术引流管护理要点 随着胆道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与技术的复杂化,越来越显示引流管在胆道手术中的重要价值。胆道疾病的外科手术,常常需要在胆管内置管,做内或外引流胆汁。引流管的应用,不仅可以作为临时或短期的胆道引流,防止和减少胆漏的发生,还可以作为胆管内置管,成为胆管的支撑,防止胆管扩张和矫治狭窄,如医源性胆道损伤、胆总管端端吻合、肝门胆管癌处放置的U型管等。术后经胆道引流管做胆道造影,了解胆道有无残留结石或胆管狭窄,以协助诊断评估治疗效果。引流管可作为胆道镜的入路,经T管或U管的痿管,插入纤维胆道镜进一步诊断或夹取肝内、外胆道结石。现将我院20XX年1月至20XX年12月400例胆道外科手术后胆道引流管的护理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20XX年1月至20XX年12月我科行胆道外科手术400例,男190例,女210例,年龄19?75岁,平均48岁,300例胆道探查与引流术,45例胆肠内引流术,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0例胆总管囊肿切除术,20例肝叶切除术。手术后并发8例切口感染,2例胆痿,2例胆道出血。以上并发症均经非手术疗法治愈,恢复良好。 2 临床护理 一般护理 对引流管要标明导管的部位如胆总管T管,胆肠吻合内支撑管。妥善固定,防止脱出,要充分认识脱出的严重性,并告诉家属陪护。不正常的脱出,就意味着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女口:胆汁性腹膜炎且丧失了手术后的后续治疗通道,为以后的治疗造成困难,对胆道引流者除术中皮肤缝线结扎固定外,还要用胶布加强固定,腹带绷扎。尤其是U管的固定十分重要,术后脱管是最常见的问题。 引流物的观察注意胆道引流管引流物的色、量、质、气味等。(1)量:一般

胸腔闭式引流并发症与处理对策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又称水封闭式引流,胸腔内插入引流管,管的下方置于引流瓶中,利用水的作用,维持引流单一方向。胸腔闭式引流是治疗脓胸、外伤性血胸、气胸、自发性气胸的有效方法。是开胸术后重建、维持胸腔负压、引流胸腔积气、积液,促进肺扩张的重要措施。 【并发症】气胸 【发生原因】 1.更换水封瓶时操作不正确。 2.胸管与水封瓶之间的连接系统不牢固,未完全密封。 3.胸腔引流管脱落,主要有引流管自胸腔内脱出和胸腔引流管和水封瓶连接处脱落。 4.水封瓶玻璃管下端开口露出液面。 5.引流管胸壁管口皮肤缝合处松动,未完全密闭。 6.水封瓶不慎被踢倒或打破。 7.拔管后胸壁引流管口处按压时间过短并立即下床活动。 【临床表现】 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短,或伴胸痛,带引流管期间可见水封瓶内持续有气体排出。 【预防及处理】 1.使用前仔细检查引流装置的密闭性,更换水封瓶时,必须确切双钳夹闭引流管,以免造成气胸。 2.经常检查胸管与水封瓶之间的连接系统有无松脱,确保完全密闭。 3.水封瓶玻璃管下端应置于液平面以下3~4cm,保持水封瓶直立位并妥善固定,避免踢倒或打翻。 4.胸壁引流管口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观察引流管口皮肤缝合处有无松动,如有松脱及时告知医生重新缝合处理。 5.运送患者时双钳夹管,妥善固定。

6.拔管后不能马上下床活动,以免空气从胸壁引流管口处进入胸腔引起气胸。 7.脱管处理: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提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协助医生进一步处理;若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立即双钳夹闭胸壁导管,按无菌操作更换整套装置。 8.一旦出现气胸,应立即去除病因,给予氧气吸入。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动脉血气及神志的变化,协助医生胸腔穿刺或胸腔闭式引流,并保持引流通畅,对症治疗处理。 【并发症】胸腔感染 【发生原因】 1.水封瓶放置位置高于胸部水平,液体逆流入胸腔,造成逆行感染。 2.引流瓶更换不及时,或更换引流装置时未坚持无菌操作。 3.引流管堵塞,胸腔内积血积液未能及时引流引起胸腔感染。 4.患者呼吸功能锻炼指导落实不到位,肺复张不良,胸腔积液未及时排出引起感染。 【临床表现】 患者大多出现发热、呼吸急促,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发绀,或伴胸痛、咳嗽、咳痰,听诊患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预防处理】 1.水封瓶位置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任何情况引流瓶不能高于患者胸腔,以免引流液逆流入胸膜腔造成感染。 2.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避免引流管返折、扭曲,定时挤压引流管,30~60min 一次,以免引流管堵塞,胸腔内积液未及时引流引起胸腔感染。 3.及时更换引流装置脓胸患者每日更换引流瓶一次,引流瓶内需放置一定量的无菌生理盐水。 4.坚持无菌操作换瓶时予安尔碘消毒,预防感染。 5.鼓励并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深呼吸,促肺复张,促使胸腔内积液及时排出,预

PTCD术后引流管的护理

PTCD术后引流管的护理 一、 PTCD 术的定义和手术方式 (一) PTCD 的定义 PTCD 是继经皮经肝胆管造影( PTC )后发展起来的一种非外科手术引流术。是经皮肝穿刺途径置放胆道引流导管,达到胆道引流的作用和胆道梗阻的减黄治疗。 (二) PTCD 的手术方式 是在 X 线或 B 超引导下,利用特制穿刺针经皮穿入肝内胆管,再将造影剂直接注入胆道而使肝内外胆管显影,同时通过造影管行胆道引流,由于 B 超检查可以显示扩张的胆管,并可监视穿刺、置管的整个过程,故目前以 B 超引导下穿刺为主。 二、 PTCD 的临床意义 PTCD 手术可以减压、减黄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全身情况;进行择期手术时通过 PTCD 减黄、全身情况的改善可以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对于老年人、体质衰弱的或者全身情况差、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则更为适宜先行选择 PTCD 术; PTCD 可以经引流管冲洗,滴注抗生素,以改善感染症状;可以进行多次造影,经窦道取石;另外,还可以通过 PTCD 管留置的导管进行化疗、放疗和细胞学的检查。 三、 PTCD 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一)适应证 1. 晚期肿瘤引起的恶性胆道梗阻,行姑息性胆道引流;

2. 深度黄疸病人的术前准备 ( 包括良性和恶性病变 ) ; 3. 急性胆道感染,如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行急症胆道减压引流,使急症手术转为择期手术; 4. 胆道术后胆瘘者,因手术损伤所致的胆管狭窄或肝肠吻合口狭窄者; 5. 经其他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的胆道扩张; 6. 协助诊断肝、胆囊及胰腺的病变。 (二)禁忌证 1. 碘过敏,有严重凝血机能障碍,严重心、肝、肾机能衰竭和大量腹水者; 2.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感染尚未控制; 3. 肝内胆管被肿瘤分隔成多腔,不能引流整个胆管系统者; 4. 超声波检查证实肝内有大液平面,包虫囊液皮内试验( Casoni 试验)阳性,疑为肝包虫病者; 5. 不能控制咳嗽或呃逆者; 6. 病人不合作者。 四、 PTCD 术的优点 PTCD 是经 B 超定位,穿刺成功率高,创伤小,病人容易接受; PTCD 的安全性比较大,退黄的效果明显而且迅速; PTCD 适应范围比较广;对于高位胆道梗阻时传统手术难度大且并发症多, PTCD 手术治疗有着较大的优势。 五、 PTCD 病人的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的变化,注意有无合并脑部、腹部等损伤,判断有无休克、感染、肺不等并发症。 2、评估有无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发叩;有无胸廓活动、气管移位等,判断缺氧程度。 了解患者对胸腔闭式引流的了解程度,有无紧、恐惧等不良情绪。 【护理措施】 1、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和注意事项,给?予心理支持,缓解恐惧、紧心理,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2、根据病情需要做好有关胸腔闭式引流的准备和协助医师实施胸腔闭式引流术。 3、术后24小时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有无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发叩、四肢湿冷、血压下降等,警惕休克发生。 4、患者血压稳定后取半坐卧位,以利于呼吸和引流。 5、保持引流装置的密闭和无菌,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接头松动及脱管。一旦发生引流管从胸腔脱出,立即用手捏闭伤口皮肤,消毒处理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在协助医师进一步处理。 6、保持引流管位置适当,引流瓶应低于引流管出胸腔处60cm以上,避免引流管扭曲、折叠、受压;长管应置引流瓶液平面下3-4cmo 7、保持引流通畅,每1-2小时解压引流管一次,观察胸腔引流管水柱波动(一般4-10cmH2O), 防止堵塞。如水柱波动幅度过大,提示残腔过大或肺膨胀不全;咳嗽时勿波动为引流管堵塞;水柱负压不能维持或有气体排出,考虑有肺、胸壁、管道等处漏气;水柱不断上升,可能在胸腔引流管近胸端有“活瓣”形成。若一般状态下呼吸时有大量气体排出,提示有漏气;呼吸时无气泡溢出而咳嗽时出现,提示余气未排尽。以上情况均应及时处理。 8、评估胸腔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并记录。一般情况下,24小时引流量应小于50mL如引流了;量大于100ml每小时呈浓鲜血,持续4小时不减,应立即报告医师。 9、每日更换胸腔引流瓶,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污染。引流量多时应随时更换。 10、评估患者是否具备拔管的指征:48小时到72小时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淡;X线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患者无呼吸困难,即可考虑拔除引流管。 11拔管后需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皮下气肿、渗液、出血等症状,应及时报告和处理。 【健康指导】 1、交代患者活动、翻身时需保持引流装置的密闭和无菌。 2、鼓励患者拔管后早起活动,以利于肺复,促进肠蠕动,增进食欲,加速康复。

引流管的护理

常见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主要内容: 1、什么是引流及引流管种类 2、如何正确评估管道 3、临床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1.1 常见管道分类 1 、输入性管道,如:胃肠外营养(TPN)、中心静脉。 2 、排出性管道,如:胃肠减压管、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尿管、各类外科手术引流管等。 3 、监测性管道,如:上腔静脉导管、有创动脉置管。 4、综合性管道,如:胃管。 1.2导管按风险程度分三类 1、低危导管:普通吸氧管、普通胃管、导尿管。 2、中危导管:腹腔引流管、各类造瘘管、普通创口引流管、镇痛泵、三腔二囊管。 3、高危导管:T字管、胸腔闭式引流管、动脉置管、气管插管、脑室外引流管、胰腺引流管、透析管、鼻肠管漂浮导管。 2.1 正确评估管道 1、评估内容:留置时间、部位、深度、固定、通畅、局部情况、护理措施。 2、安全护理:看部位、看深度、看置管时间、看是否通畅。 2.2. 临床常见的引流管 1、胃肠减压管 2、胸腔闭式引流管 3、胆道T 管 4、腹腔引流管 5、留置导尿管 6、头部引流管 3.1引流管的共同护理要点 1、妥善固定:固定好引流管,明确标示,留足长度防止牵拉,防止引流管脱出。 2、引流通畅: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引流管反折、受压,经常挤捏引流管,防止引流管堵塞。 3、防止感染:引流袋应低于引流管口,防止引流液逆行感染,操作过程应加强无菌操作。 4、观察引流液: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处理。 3.2胃肠减压管 1、妥善固定:注意胃管的外露长度,防止胃管脱出。 2、保持引流通畅:保证持续负压吸引,定期冲洗胃管,防止堵塞,保证胃管在胃内。 3、防止感染:每日进行两次口腔护理,鼻贴每日更换,每日更换负压器。 4、观察引流液:量、颜色、性状。 5、拔管: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无腹胀,引流液减少,肠鸣音正常,即可考虑拔管。 危重病人插胃管时易误入气管内,应特别慎重应常规证实胃管不在气道在胃内 3.3胸腔闭式引流管 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 气胸——排气减压 血胸——引流淤血、渗出液 有利于肺扩张,减轻呼吸困难 3.4胸腔闭式引流管置管位置 1、气胸:第2肋间锁骨中线处,管端伸向胸腔顶部 2、血胸:腋中线或腋后线第7或第8肋间,管端在肋膈角处 3、脓胸:脓液积聚最低位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胸腔闭式引流术

胸腔闭式引流术 【适应证】 1.中、大量气胸,开放性气胸,张力性气胸。 2.气胸经胸膜腔穿刺术抽气肺不能复张者。 3.血胸(中等量以上)、乳糜胸。 4.急性脓胸或慢性脓胸胸腔内仍有脓液、支气管胸膜瘘 5.乳糜胸。 6.开胸术后。 【禁忌证】 1.凝血功能障碍或有出血倾向者。 2.恶性胸腔积液,持续引流可导致大量蛋白质和电解质丢失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术前准备 (1)认真了解病史,根据X线胸片、CT等影像学资料以及超声检查协助定位,尤其是局限性或包裹性积液的引流。 (2)准备好直径合适的引流管,单纯气胸可选用口径较细的引流管;引流液体一般选用外径约0.8cm透明塑料管或硅胶管。也可选用商用的穿刺套管。外接闭式引流袋或水封瓶。 (3)张力性气胸应先穿刺抽气减压。 (4)向家属及患者详细说明,取得患者配合和家属理解 2.麻醉与体位 (1)麻醉:1%~2%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包括皮肤、皮下、肌层以及肋骨骨膜,麻醉至壁层胸膜后,再稍进针并行试验性穿刺,待抽出液体或气体后即可确诊。 (2)体位:半卧位。气胸引流穿刺点选在第2肋间锁骨中线;胸腔积液引流穿刺点选在第7~8肋间腋中线附近;局限性积液须依据B超和影像学资料定位。 3.手术步骤 (1)沿肋间做2~3cm的切口,用2把弯血管钳交替钝性分离胸壁肌层,于肋骨上缘穿破壁胸膜进入胸腔。此时有明显的突破感,同时切口中有液体溢出或气体喷出。 (2)用止血钳撑开、扩大创口,用另一把血管钳沿长轴夹住引流管前端,顺着撑开的血管钳将引流管送入胸腔,其侧孔应进入胸内3-5cm左右。引流管远端接水封瓶或闭式引流袋,观察水柱波动是否良好,必要时调整引流管的位置。 (3)缝合皮肤,固定引流管,同时检查各接口是否牢固,避免漏气。 (4)也可选择套管针穿刺置管。套管针有两种,一种为针芯直接插在特制的引流管内,用针芯将引流管插入胸腔后,拔出针芯,引流管就留在了胸腔内;另一种为三通金属套管,穿入胸腔后边拔针芯边从套管内送入引流管。 (5)如须经肋床置管引流,切口应定在脓腔底部。沿肋骨做切口长5~7cm,切开胸壁肌肉显露肋骨,切开骨膜,剪除一段2~3cm长的肋骨。经肋床切开脓腔,吸出脓液,分开粘连,安放一根较粗的闭式引流管。2~3周如脓腔仍未闭合,可将引流管剪断改为开放引流。 【注意事项】 常见的并发症如下。 1.引流不畅或皮下气肿多由于插管的深度不够或固定不牢致使引流管或其侧孔位于胸壁软组织中。引流管连接不牢大量漏气也可造成皮下气肿。 2.出血多由于引流的位置靠近肋骨下缘损伤肋间血管所致。

肝胆外科术后引流管的护理措施

肝胆外科术后引流管的护理措施 发表时间:2012-10-23T10:48:52.85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7期供稿作者:黄孝玉[导读] 术后放置引流管,加强护理观察、充分健康指导,可以观察术后是否有渗血、腹腔出血、胆漏等。黄孝玉(重庆市铜梁县人民医院肝胆外科重庆铜梁 402560) 【摘要】术后放置引流管,加强护理观察、充分健康指导,可以观察术后是否有渗血、腹腔出血、胆漏等,又便于引流出残留于腹腔的少量积血和积液,也不会延长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此种方法在临床实践中被证实是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方法。【关键词】肝胆外科手术引流管并发症护理学 在肝胆外科手术中,引流管的放置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甚至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选用合适的引流管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避免再次手术,术后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是肝胆外科病人能否顺利康复的重要问题。现将253例术后带管病人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1年06月至2012年06月共护理肝胆手术带管病人253例,年龄20~67岁,其中男153例,女100例。胆道腔内引流管103例,腔外引流管150例,其中腔内引流管有151例;行烟卷引流条引流者25例,T管引流者153例,双套管引流者130例,同时行“T”管和三套管引流者20例。 2 合理放置引流管 2.1 双套管和三套管特点 双套管和三套管都是将外界吸引装置连接引流管,其外层的乳胶薄膜可以阻隔大网膜等组织,防止堵塞引流管,而且乳胶薄膜管形成多个皱形的波纹脊,利于引流液持续渗入套管内。三套管是在双套管的基础上改良而来,使被吸引区保持负压吸引,并利用空气气流的流动解决引流管阻塞问题,使引流更为充分。文献报道使用三套引流管,引流更加通畅和彻底,并可放置较长时间而不致管腔堵塞,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适应证:术后预计将不可避免发生感染的手术;出血、胆汁、肠液漏出较多或引流液黏稠的手术;各种吻合口可能发生漏或感染者;较长时间的手术或操作复杂的手术。 2.2 T管 T管因形状而得名,主要应用于胆管内胆汁的引流,连接于无菌引流袋,拔管时间在3周左右,老年人或体质差的病人应适当延长,在4周左右拔管,确保窦道形成完好。适应证:凡胆总管探查术、Oddic括约肌切开与成形术、胆总管损伤修补术或胆肠吻合术等,在胆总管均需留置T管引流。 2.3 烟卷引流条特点 烟卷引流条是利用棉纱微孔间隙的虹吸作用和腹内外压力差将腹腔内残留血液、渗液引出。烟卷引流条的引流效果最佳,但血浆蛋白易堵塞纱布,随时间的延长,引流效果降低;在纱布中残留的血液是细菌繁殖的最好培养基,故不宜长时问留置,一般不超过48 h。适应范围:对血液、体液不多的引流最适合。 3 护理措施 护理人员在治疗操作中应注意妥善固定引流管,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保持引流管通畅的重要性,避免患者变更体位或下床活动时将引流管拉出。避免打折、扭曲,各管分接引流袋,保证引流通畅,及时清倒、记录引流液,定期更换引流袋,引流袋放置于腹部平面以下,杜绝反流,预防逆行性感染。三套管常规接中心泵负压吸引器,引流量多时,持续吸引;引流量少时,酌情间隔吸引。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并准确记录。引流液增多,若为血性且量多,提示腹腔内有活动性出血;若为淡黄色液体,提示有腹水;若有脓性絮状物,提示腹腔有感染;若为草绿色,提示有胆汁流出;若为粪渣,提示有肠瘘。出现以上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并作相应处理。正常胆汁为澄清金黄色液体,成人每日约700~1200ml,若胆汁混浊,颜色改变或出现脓性絮状物时,提示有胆管感染;胆汁中有细小褐色沉淀,很可能是引出的碎石或胆液;若胆汁量少或清稀,提示肝功能差。拔管的护理:当引流管中无液体引出,T管造影证实胆管通畅即可拔管。拔管后观察腹部体征,有无发热等,以及拔管后的引流口有无渗血或渗液。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指导:必须正确全面了解术后各种引流管的目的与意义,向患者做耐心地解释工作,以减轻患者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T管引流的改进:因为胆汁为人体重要的消化液之一,对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因此,为避免胆汁的大量丢失,我科对传统的胆道腔内引流管即T管引流实行了改进,将持续引流改为间断引流。术后闭管时机及时间长短是根据手术及胆汁引流情况而定。一般指征为胆汁清澈,胆道感染控制,肠功能恢复,一般在术后3~4天每次进餐后夹闭T管1~2 h,其适应症是:胆管通畅,胆汁清澈无感染,尤其适应胆道支架引流管。使胆汁反流入肠道,减少胆汁丧失,有利于消化,恢复胆盐的肠肝循环,增加胆道内压,减少肠内容物逆入胆道引起感染的机会。 4 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 引流管脱出:常因活动或睡眠不慎误拉引起,因此术后应妥善双重固定引流管,用别针或胶布将引流管固定于床单上,同时强调患者自身保护引流管的重要性。引流管阻塞:引流管术后有可能被胆液、凝血块、癌栓及脱落的坏死组织堵塞,应经常挤压引流管或用稀释的抗生素溶液冲洗疏通。操作时,动作应轻柔,避免用力抽吸,并应严格无菌操作,胆管有出血者,可用1:1000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冲洗胆管壁,切忌用凝血酶等促进凝血块形成的药物;确诊凝血块堵塞,冲洗后引流不佳者,可耐心观察,有些凝血块可自行脱落。长期置管者应注意检查和定期冲洗,冲洗液量和压力不宜过大。感染细菌可沿引流管向腹内深部迁移,并生长繁殖,造成继发感染,应加避免。参考文献 [1]翁小杰.从护理投诉谈加强护理管理[J].护理管理杂志,2010,1l(5):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