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监测项目一览表

基坑监测项目一览表
基坑监测项目一览表

12

3、当监测项目的变化速率达到表中规定值或连续3d超过该值的70%,应报警。

注:1、h为基坑设计开挖深度,f1为荷载设计值,f2为构件承载能力设计值;2、累计值取绝对值和相对基坑深度(h)控制值两者的较小值;

3、当监测项目的变化速率达到表中规定值或连续3d超过该值的70%,应报警。

基坑监测方案

XXXXXXX地块 基坑围护监测方案 XXXXX勘察院 二0一八年一月

XXXXXXX地块 基坑围护监测方案 项目负责: 校对: 审核: 监测单位:XXXXXX勘察院 监测资质:工程勘察综合类甲级单位地址:XXXXXXX 2018年1月8日

目录 一、项目概述 (4) 二、监测目的 (4) 三、监测执行规和依据 (5) 四、监测项目及容 (5) 五、监测点的布设 (5) 1.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监测 (5) 2.地下水位观观测点 (6) 3.坑顶沉降及水平位移监测点 (7) 4.冠梁水平位移监测点 (7) 5.立柱沉降观测点 (8) 6.支撑轴力监测点 (8) 7.周边管线、桥梁、建筑物沉降观测点 (8) 8.坑外地面沉降监测点 (8) 六、监测项目的实施 (9) 1、监测控制网的布设 (9) 2、深层土体位移(测斜)监测 (10) 3、地下水位监测 (12) 4、竖向位移观测 (12) 5、水平位移观测 (13) 6、钢支撑轴力监测 (14) 七、监测周期、频率 (14) 八、监测控制指标(报警值) (15) 九、监测设备 (15) 十、本工程监测人员的配备 (16) 十一、监测成果反馈 (16) 十二、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 (16) 附: 1、单位资质证书 2、监测人员职称证书 3、监测点平面布置图

一、项目概述 本项目拟建的XXXXX地块位于XXXXXXX东侧、XXXXXX西侧、XXXXXX南侧。总用地面积XXXXXX平方米,建筑面积XXXXXX平方米。本项目主要拟建物包括XXXXXX住宅(18F)、XXXXXX地下室及其他配套设施。 本基坑开挖深度为3.51米-4.61米,坑中坑二次开挖0.59-1.81米。 基坑围护方法:本基坑采用SMW工法桩+钢支撑的围护方式。 基坑西侧开挖边界距离用地红线最近约2.5米,基坑南侧开挖边界距离用地红线最近约2.3米,西侧的用地红线为肛肠医院已建围墙。基坑东侧开挖边界距离用地红线最近约4米,东侧紧贴用地红线有自来水管线及电力管线,基坑开挖边界距离管线最近约6米。基坑北侧开挖边界距离用地红线最近约14米左右,红线外有电力、电信等市政管线。 按照有关规,本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 二、监测目的 通过监测工作,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①、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 由于土体成分和结构的不均匀性、各向异性及不连续性决定了土体力学性质的复杂性,加上自然环境因素的不可控影响,必须借助监测手段进行必要的补充,以便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确保基坑稳定安全,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②、验证设计、指导施工 通过监测可以了解周边土体的实际变形和应力分布,用于验证设计与实际符合程度,并根据变形和应力分布情况为施工提供有价值的指导性意见。 ③、保障业主及相关社会利益 通过对周边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调整施工参数、施工工序、重车进出以及停靠位置,确保地下管线的正常运行,有利于保障业主及相关方的利益。 ④、积累地区性基础工程施工经验 通过对围护结构、周边环境等监测数据的分析和整理,了解施工期间各监测对象的实际变形情况及所受的影响程度,分析基坑施工特征,为地区性类似的工程积累经验。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

监测方案 批准:审核:编写:

监测方案 2012年05月6日 目录 §1概况 (1) 1.1工程概况 1.2环境概况 §2监测技术要求与目的 (1) §3监测方案编制依据 (2) §4监测方案编制原则 (2) 4.1系统性原则 (2) 4.2可靠性原则 (3) 4.3与设计、施工相结合原则 (3) 4.4经济合理原则 (3) §5监测内容 (3) 5.1塔机基础监测 (3) 5.2基坑围护监测 (3) 5.3坑底回弹监测 (4) §6监测点的布设 (4) §7监测控制网的布设 (5) §8监测仪器及方法 (5) 8.1垂直、水平位移监测 (7) 8.2坑底回弹监测 (10) §9报警 (10) §10监测工作计划、周期及频率 (11) §11资料整理与成果提交 (11) §12技术保障措施 (12) §13质量保障措施 (12) §14应急预案 (13) 14.1应急小组 (13)

监测方案 14.2应急小组职责及工作程序 (13) 14.3实施注意事项 (14) §15监测方案布点图 (14)

监测方案 §1概况 1.1工程概况 本工程基坑开挖面积约75000m2,基坑围护周长约1300m,基坑开挖深度为11m,基坑采用钻孔灌注桩,局部门式刚架围护结构,三轴搅拌桩止水,二道混凝土/型钢斜支撑体系。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周边环境等级为二/三级。支撑按照××市《基坑工程设计规程》(DG/TJ08-61-2010)中相关规定,本基坑按二级基坑要求进行施工监测。 1.2环境概况 项目四周分布有道路、楼房和高架桥等建筑物,道路下埋设有信息、雨水、煤气等管线。基坑开口线距最近的建筑物边线仅有15米左右。 拟建场地地貌类型属××平原,地貌形态单一。勘察期间测得勘探点孔口标高一般为3.45~5.11m之间,场地平均标高约4.20m。 拟建场地处于上海地区古河道地层,缺失上海市统编的第⑥层、第⑦层土,地表下深度85m范围内地基土均属第四纪滨海~河口相、滨海~浅海相、滨海、沼泽相、溺谷相、滨海~浅海相、滨海~河口相沉积物。主要由粘性土、粉性土和砂土组成,一般呈水平状分布。此次监测重点为基坑围护桩墙和施工用塔机基础。 §2监测技术要求与目的 本工程的信息化施工监测充分考虑到以下各因素的影响: 1、本工程基坑形状不规则,开挖面积较大,边线较长。工程施工周期长,施工流程较多,包括围护施工、基坑开挖及地下结构施工等部分,工艺复杂。 2、基坑监测数据反馈的及时性和与施工的联动性要求较高。因此,本工程监测工作必须严格按设计及有关管理部门的有关变形控制要求进行实施,同时对基坑围护结构、塔机基础进行重点监测。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由于受地质条件、荷载条件、材料性质、施工条件和外界其他因素的复杂影响,很难单纯的从理论上预测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且,从理论

环境监测计划#(精选.)

环境监测计划 三河矿业 2015年月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0 二、编制目的 0 三、监测依据 0 四、废水治理措施、污染物排放情况及要求 (2) 4.1 废水治理措施及污染物排放情况 (2) 4.2排放要求 (2) 五、监测评价标准 (3) 5.1 监测执行标准 (3) 5.2 执行标准限值 (3) 六、监测内容 (4) 6.1 废水治理设施监测 (4) 6.2废气治理设施监测 (5) 6.3 噪声检测内容………………………………………………… ..5 6.4 监测管理要求 (6) 6.5 监测分析方法及使用仪器 (6) 附件:********************工艺流程图 (8)

一、编制依据 根据公司实际建设情况、环评批复要求及有关环境监测技术规定,编制本年度监测方案。 二、编制目的 环境监测是企业搞好环境管理,促进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的主要保障。通过定期的环境监测,了解公司三废排放情况,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有利于监督公司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及环保设施的运转情况。 三、监测依据 1.《关于三河矿业1000吨/日铅锌选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2.《关于明确1000吨/日选矿吨/日铅锌选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函》 3.《关于1000吨/日选矿吨/日难处理铅锌选矿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初步核定意见的报告》

四、废水治理措施、污染物排放情况及要求 4.1 废水治理措施及污染物排放情况 序号污染物产生环节污染因子治理措施排放去向 1 制酸系统污酸废水pH、Pb等 经石灰中和处理回用 2 金精炼废水pH Cu Ag 3 地面冲洗水COD、CN-、Pb、 Cu 4 脱药废水浮选药剂曝气处理回用 5 氰化贫液CN-、Cu 酸化法处理回用 6 初期雨水/ 沉降池沉降回用 7 生活污水COD、BOD5、氨氮地埋式生活污水 处理装置 排入重义河,最终 进入伊河 4.2排放要求 4.2.1 SO2制酸,尾气经碱液吸收塔脱硫后由30米高排气筒排放,烟尘、硫酸雾、SO2排放应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要求。 4.2.2各类废水分别处理后,外排水要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 ) 表4一级标准要求后排放。 4.2.3根据主要污染物总量初步核定意见,该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为:SO22 5.39t/a,COD 2.211t/a。

工程基坑监测点布设方案

第五章监测点布置和埋设 5.1监测点布设原则 1.以设计提供的《主体围护结构监测平面图》为参考。 2.各监测项目的测点布设位置及密度应与基坑开挖顺序、被保护对象的位置及特性相配套。同时为综合把握基坑变形状况,提高监测数据的质量,应保证每一开挖区段有监测点。遵循规结合实际,参照围护体布置及开挖分区等参数,进行测点布置。 3.基坑监测点总体布设原则: 1)监测点应充分结合基坑工程监测等级、基坑设计参数特性和基坑施工参数特性进行合理布置。 2)监测点布置应最大限度反映基坑围护结构体系受力和变形的变化趋势。 3)基坑围护结构侧边中部、阳角处、受力(或变形)较大处应布置测点,重点区域应加密监测点。 4)不同监测项目的监测点宜布置在同一断面上,便于数据比对。 5)监测点间距布置应满足规要求,应满足设计及相关单位的合理要求。 6)各监测项目的测点布置,需兼顾基坑分块施工特点,确保每分块开挖施工中,均有对应测点有效工作,从而为分块施工过程提供数据信息。 4.区间隧道监测点布置每10环在管顶和管底各设置一个,盾构始发井和接受井部位各设置一个断面。收敛监测布置间隔同隧道管片沉降监测。 5.2围护结构体系观察 基坑工程的现场监测应采用仪器监测与巡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整个基坑工程施工期,与仪器监测频率相对应,应进行巡视检查,并形成书面巡视报表。 巡视检查容主要针对四部分:围护结构、施工工况、周边环境和监测设施。 一般现场巡视容汇总表

现场巡视检查以目测为主,可辅以锤、钎、量尺、放大镜等工器具以及摄像、摄影等设备进行。 每日由专人对自然条件、支护结构、施工工况、周边环境、监测设施等的巡视检查情况进行书面记录,及时整理,并与仪器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巡视检查如发现异常和危险情况,应及时通知委托方及其他相关单位。 5.4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监测 基坑开挖期间大面积土方卸载,围护结构将产生一定水平位移,为掌握围护结构顶部位移信息,布设墙顶水平位移监测点,围护结构顶水平位移值亦可作为测斜自管口向下计算时的管口位移修正值。 测点布置与围护结构测斜孔位置一一对应。 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监测点,一般直接布设在顶圈梁上,依据测点布设时机相对圈梁浇筑混凝土时间,可区分为先埋和后埋两种方式。

基坑监测流程规定

基坑监测工作流程及要求 一、业务接洽 要求: 1、了解工程地址,建设单位等基本情况。 2、通过委托单位获取工程地质报告,围护设计方案、电子图等相关技术资料。 3、根据相关规范及设计、甲方单位的要求拟写并签署合同(合同拟写由项目负责人会同业务联系人共同完成)。 二、方案编制 1根据规范及设计,甲方的要求编制监测方案。 2监测方案的内容必须包括以下内容: ○1、工程概况 ○2、监测目的和监测依据 ○3监测项目及监测点的布置 ○4各监测项目、监测方法及精度 ○5监测人员、仪器设备及核定要求 ○6监测周期,变频、报警值及异常情况下的监测措施 ○7监测数据处理机信息反馈 ○8作业安全级质量保证措施 另外还须附上本工程监测点平面布置图或示意图、水准控制网平面布置图或示意图、企业人员资质等相关资料 3、监测方案作为本工程的执行纲领性文件,在编制是应该充分考虑

到实际实施的难易问题,尽量做到监测方案中的实施办法都具有最佳可操作性 4、监测方案中所应用的监测方法,监测频率、周期、报警值等内容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设计要求确定,若监测方案设计人员认为频率过缓或者报警值过大,在请示公司技术负责人,并讨论确认的情况下可在原数据基础上,适当提高报警值及监测频率。但绝不允许擅自将报警值数据改大,将监测频率降低。 5、监测方案中测点数量应与合同内严格一致。 6、在编制监测方案时,应熟读基坑围护设计,了解设计思路,同时还应了解工程的地质状况 7、编制方案完成后,必须经公司领导审核通过后,才可加盖公章,并提交委托单位确认。在委托单位确认后,拿回2份,一份交由公司归档,另一份交由项目负责人使用。 三、监测实施 外业监测实施部分 1、项目负责人,根据监测方案内容到现场尸体踏勘场地,并告知甲方、施工单位、监测班组进场施工 2、项目负责人,在现场踏勘后,安排各班组主要人员召开进场准备会议,在会中明确各班组实施细则,实施时间,质量要求等内容,并做好会议记录。 3、钻机班组、测量班组实施作业时,必须严格按照方案及公司制度

基坑工程监测方案完整版

长江国际花园1.1期住宅小区(凯迪大酒店)酒店二期项目 基坑工程 监 测 方 案 扬州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 二○一九年一月

监测方案 工程名称:长江国际花园1.1期住宅小区(凯迪大酒店)酒店二期 工程地点: 建设单位: 编写: 校对: 审核: 扬州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 2019年01月25日

目录 1. 工程概况 (4) 2. 监测目的及编制依据 (4) 2.1. 监测目的 (4) 2.2. 编制依据 (4) 3. 监测内容及布点方法 (5) 3.1. 本工程主要监测项目 (5) 3.2. 基准点布设 (5) 3.3. 监测点布设 (6) 4. 监测方法及精度 (9) 4.1. 平面控制网及水准基准网 (11) 4.2. 观测注意事项 (11) 4.3. 数据处理及分析 (11) 4.4. 围护桩(坡)顶面位移及沉降 (12) 4.5. 围护结构外围地下水位观测 (13) 4.6. 周围道路及建筑沉降 (14) 4.7. 深层土体水平位移 (14) 4.8. 锚杆内力 (14) 4.9. 巡视检查 (15) 5. 仪器设备和人员组成 (15) 6. 监测频率 (16) 7. 预警值和预警制度 (17) 7.1. 监测报警 (17) 7.2. 监测报警措施 (17) 8. 监测数据的处理及信息反馈 (17) 8.1. 监测数据的分级管理 (17) 8.2. 监测数据的分析和预测 (18) 8.3. 监测数据的反馈 (18) 9. 技术保证措施 (18) 9.1. 测试方法 (19) 9.2. 测试仪器 (19) 9.3. 监测点的保护 (19) 9.4. 数据处理 (19) 10. 服务承诺 (19) 11. 合理化建议 (20)

常见环境检测的分类及检测项目汇总(汇编)

常见环境检测的分类及检测项目 综述 (1) 土壤检测 (1) 土壤 (1) 肥料 (2) 水质检测 (2) 地表水环境质量检测 (2) 地下水质量检测 (3) 生活饮用水检测 (4) 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检测 (5) 城市污水厂污泥检测指标 (7) 空气检测 (7)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 (7) 环境空气与废气检测指标 (7) 工作场所空气检测 (8)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指标 (8) 油气回收 (8) 固体废物与危险废物检测 (9) 声环境与振动指标 (9)

综述 可根据具体需求,环境检测为政府环境质量监管、环境治理以及污染监测等提供技术支撑、为企业提升环保声誉、降低管理风险提升运作效率提供水质、空气、土壤以及电磁辐射检测服务。 不论是政府、企业或是个人,都需要尽量减小对环境的影响,尽可能保护环境。 环境检测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和技术支撑,环境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测领域具备CNAS 和CMA双重资质。 土壤检测 土壤 提供农田、蔬菜地、果园、森林等地的土壤重金属,农药残留检测以及自然保护区、水源水地等地的土壤背景值检测。

肥料 肥料是提供一种或一种以上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的一类物质,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之一,可提供专业、准确的化肥检测服务,为社会的农业生产、肥料质量提供可靠的依据。 水质检测 地表水环境质量检测 水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而使水的感观性、物理化学性质、化学成分、生物组成以及底质状况等发生恶化的现象。水污染使水的使用价值降低,给水生生物和用水者造成危害,并加剧水资源短缺的矛盾。随着人口的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高速工业化,水污染日益加重,成为当今最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加强地表水环境管理,防治水环境污染,保障人体健康刻不容缓,提供地表水检测服务,让您更好地了解地表水的水质。

基坑围护结构监测点布设方案设计

第五章监测点布置和埋设 5.1 监测点布设原则 1.以设计提供的《主体围护结构监测平面图》为参考。 2. 各监测项目的测点布设位置及密度应与基坑开挖顺序、被保护对象的位置及特性相配套。同时为综合把握基坑变形状况,提高监测数据的质量,应保证每一开挖区段内有监测点。遵循规范结合实际,参照围护体布置及开挖分区等参数,进行测点布置。 3. 基坑监测点总体布设原则: 1)监测点应充分结合基坑工程监测等级、基坑设计参数特性和基坑施工参数特性进行合理布置。 2)监测点布置应最大限度反映基坑围护结构体系受力和变形的变化趋势。 3)基坑围护结构侧边中部、阳角处、受力(或变形)较大处应布置测点,重点区域应加密监测点。 4)不同监测项目的监测点宜布置在同一断面上,便于数据比对。 5)监测点间距布置应满足规范要求,应满足设计及相关单位的合理要求。 6)各监测项目的测点布置,需兼顾基坑分块施工特点,确保每分块开挖施工中,均有对应测点有效工作,从而为分块施工过程提供数据信息。 4. 区间隧道监测点布置每10 环在管顶和管底各设置一个,盾构始发井和接受井部位各设置一个断面。收敛监测布置间隔同隧道内管片沉降监测。 5.2 围护结构体系观察 基坑工程的现场监测应采用仪器监测与巡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整个基坑工程施工期内,与仪器监测频率相对应,应进行巡视检查,并形成书面巡视报表。 巡视检查内容主要针对四部分:围护结构、施工工况、周边环境和监测设施。

现场巡视检查以目测为主,可辅以锤、钎、量尺、放大镜等工器具以及摄像、摄影等设备进行。 每日由专人对自然条件、支护结构、施工工况、周边环境、监测设施等的巡视检查情况进行书面记录,及时整理,并与仪器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巡视检查如发现异常和危险情况,应及时通知委托方及其他相关单位。 5.4 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监测 基坑开挖期间大面积土方卸载,围护结构将产生一定水平位移,为掌握围护结构顶部位移信息,布设墙顶水平位移监测点,围护结构顶水平位移值亦可作为测斜自管口向下计算时的管口位移修正值。 测点布置与围护结构测斜孔位置一一对应。 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监测点,一般直接布设在顶圈梁上,依据测点布设时机相对圈梁浇筑混凝土时间,可区分为先埋和后埋两种方式。

基坑监测方案完整版最新

扬州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 长江国际花园1.1期住宅小区(凯迪大酒店)酒店二期项目 基坑工程 监 测 方 案 扬州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 二○一九年一月

扬州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监测方案 工程名称:长江国际花园1.1期住宅小区(凯迪大酒店)酒店二期 工程地点:泰兴市虹桥镇虹桥大道北侧,飞虹路东侧 建设单位:江苏凯地置业有限公司 编写: 校对: 审核: 扬州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 2019年01月25日

扬州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 目录 1. 工程概况 (4) 2. 监测目的及编制依据 (4) 2.1. 监测目的 (4) 2.2. 编制依据 (4) 3. 监测内容及布点方法 (5) 3.1. 本工程主要监测项目 (5) 3.2. 基准点布设 (5) 3.3. 监测点布设 (6) 4. 监测方法及精度 (9) 4.1. 平面控制网及水准基准网 (11) 4.2. 观测注意事项 (11) 4.3. 数据处理及分析 (11) 4.4. 围护桩(坡)顶面位移及沉降 (12) 4.5. 围护结构外围地下水位观测 (13) 4.6. 周围道路及建筑沉降 (14) 4.7. 深层土体水平位移 (14) 4.8. 锚杆内力 (14) 4.9. 巡视检查 (15) 5. 仪器设备和人员组成 (15) 6. 监测频率 (16) 7. 预警值和预警制度 (17) 7.1. 监测报警 (17) 7.2. 监测报警措施 (17) 8. 监测数据的处理及信息反馈 (17) 8.1. 监测数据的分级管理 (17) 8.2. 监测数据的分析和预测 (18) 8.3. 监测数据的反馈 (18) 9. 技术保证措施 (18) 9.1. 测试方法 (19) 9.2. 测试仪器 (19) 9.3. 监测点的保护 (19) 9.4. 数据处理 (19) 10. 服务承诺 (19) 11. 合理化建议 (20)

基坑监测方案资料

海曙科技创业大厦基坑支护工程监测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2.《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 3.浙江省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33/T1008-2000); 4.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勘察分院提供的《宁波天元大厦工程地质 勘察报告》; 5.《海曙科技创业大厦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图》(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 院); 6.宁波市城乡建委专家组编写的宁波市行业标准《宁波市软土深基 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暂行技术规定》; 二、工程概况 宁波海曙科技创业大厦基地位于宁波市海曙区,位于中山西路的北侧,南临花池巷,东靠亨六巷,西到布政巷。基地面积为808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59916平方米。地上26层,地下2层,为剪力墙结构,采用孔灌注桩桩基础。 本工程±0.00相当于黄海高程3.8m,基坑开挖深度为约9.5m,基坑开挖面积6645m2,基坑四周延米350m。地下室采用排桩加两道混凝土支撑的支护形式。场地由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勘察分院勘察。结构部分由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一所设计。 三、监测人员

主要监测管理人员表

四、监测目的、内容、布设及要求 (一)监测目的 为了确保支护结构的安全施工,了解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的安全状况,验证支护结构设计对整个基坑施工过程和内部结构进行施工监测非常必要,监测还可以发现在设计中因地质等因素而没有考虑到可能在施工中影响安全的状况为及时对局部进行加固调整施工提供依据,同时可以根据监测资料总结工程经验,为提高设计水平提供依据。 (二)监测内容 1、深层土体位移观测 基坑侧向变形观测是基坑开挖支护施工过程监测中一项地下各处水平位移的监测方法,常用测斜仪进行测量,它是一种可以精确测量垂直方向土层或围护结构内部水平侧向位移的工程测量仪器,本次工程布设9个水平位移测量监测孔。 2、环梁及立柱水平位移观测 基坑开挖工程施工场地变形观测的目的是通过对设置在支护场地的观测点进行周期性的测量,求得各观测点坐标的变化量,提供评价支护结构和地基土的稳定性技术数据, 本次工程布设了33个环梁和立柱水平位移监测点。 3、环梁及立柱沉降测量 沉降测量是通过精密水准仪以某一起始点为基准测量各点每次高程变化得到各相应点的沉降量(可以用国家水准控制网中的水准控制

环境监测方案模板

×××项目 监测方案 ××××××××××有限公司

××年××月××日

×××项目 监测方案 部门负责人:高级工程师技术审定人:高级工程师技术审核人:高级工程师编制:工程师

1环境空气 1.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1.1.1监测点位布设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见表1.1-1及附图1。 1.1.2监测项目及频次 监测频次见表1.1-2。 1.2厂界特征因子监测 厂界特征因子监测点见表1.2-1及附图2。 表1.2-1 厂界特征因子监测点一览表 1.3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6-1995)和《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相关规定。 1.4监测报告 应包括监测结果、各项目监测分析方法与检出限、同步监测的气象数据等。

2.1监测点布设 共设置××个监测断面,详见表2.1-1。 (HJ/T2.3-93)中有关河流或湖泊、水库相关规定,进行河流或湖泊、水库监测点布设。 2.2监测项目 常规水质参数和特征水质参数,具体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并结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中相关规定进行选择。 2.3监测频次 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中相关规定。 2.4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执行《水和废水分析监测方法》中相关规定。

3.1监测点位布设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见表1.1-1及附图3。 3.2监测项目 (1)水质监测:×××(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选择监测因子) (2)井点监测:地理坐标、水位、水温、水量、井深、水井的使用功能、结构。 3.3监测频次 监测一天,每天1次。 3.4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执行《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中相关规定。 注:以上各项可根据《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中相关规定进行适当调整。

工程基坑监测点布设方案

工程基坑监测点布 设方案

第五章监测点布置和埋设 5.1监测点布设原则 1.以设计提供的《主体围护结构监测平面图》为参考。 2.各监测项目的测点布设位置及密度应与基坑开挖顺序、被保护对象的位置及特性相配套。同时为综合把握基坑变形状况,提高监测数据的质量,应保证每一开挖区段内有监测点。遵循规范结合实际,参照围护体布置及开挖分区等参数,进行测点布置。 3.基坑监测点总体布设原则: 1)监测点应充分结合基坑工程监测等级、基坑设计参数特性和基坑施工参数特性进行合理布置。 2)监测点布置应最大限度反映基坑围护结构体系受力和变形的变化趋势。 3)基坑围护结构侧边中部、阳角处、受力(或变形)较大处应布置测点,重点区域应加密监测点。 4)不同监测项目的监测点宜布置在同一断面上,便于数据比对。 5)监测点间距布置应满足规范要求,应满足设计及相关单位的合理要求。 6)各监测项目的测点布置,需兼顾基坑分块施工特点,确保每分块开挖施工中,均有对应测点有效工作,从而为分块施工过

程提供数据信息。 4.区间隧道监测点布置每10环在管顶和管底各设置一个,盾构始发井和接受井部位各设置一个断面。收敛监测布置间隔同隧道内管片沉降监测。 5.2围护结构体系观察 基坑工程的现场监测应采用仪器监测与巡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整个基坑工程施工期内,与仪器监测频率相对应,应进行巡视检查,并形成书面巡视报表。 巡视检查内容主要针对四部分:围护结构、施工工况、周边环境和监测设施。 一般现场巡视内容汇总表

现场巡视检查以目测为主,可辅以锤、钎、量尺、放大镜等工器具以及摄像、摄影等设备进行。 每日由专人对自然条件、支护结构、施工工况、周边环境、监测设施等的巡视检查情况进行书面记录,及时整理,并与仪器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巡视检查如发现异常和危险情况,应及时通知委托方及其它相关单位。 5.4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监测 基坑开挖期间大面积土方卸载,围护结构将产生一定水平位移,为掌握围护结构顶部位移信息,布设墙顶水平位移监测点,围护结构顶水平位移值亦可作为测斜自管口向下计算时的管口位

建筑物沉降观测和基坑变形监测点布设及报告2

2、监测点的布设 2.0.1基坑顶部竖向位移 监测点布设在基坑边坡顶部的,应沿基坑周边布置,基坑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监测点间距不宜大于2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3个。监测点宜设置在基坑边坡坡顶上。 监测点布设在在围护墙上的,应沿围护墙的周边布置,围护墙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监测点间距不宜大于2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3个。监测点宜设置在冠梁上。 2.0.2基坑顶部水平位移 监测点的布设同2.1 基坑顶部竖向位移,宜为共用点。 2.0.3坑外土体深层水平位移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孔宜布置在基坑边坡、围护墙周边的中心处及代表性的部位,数量和间距视具体情况而定,但每边至少应设1个监测孔。 2.0.4 地下水位 水位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被保护对象(如建筑物、地下管线等)周边或在两者之间布置,监测点间距宜为20~50m。相邻建(构)筑物、重要的地下管线或管线密集处应布置水位监测点;如有止水帷幕,宜布置在止水帷幕的外侧约2m处。 2.0.5 锚(杆)索拉力 锚(杆)索的拉力监测点应选择在受力较大且有代表性的位置,基坑每边跨中部位和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宜布置监测点。每层锚杆的拉力监测点数量应为该层锚杆总数的1~3%,并不应少于3根。每层监测点在竖向上的位置宜保持一致。每根杆体上的测试点应设置在锚头附近位置。 2.0.6支护桩桩身内力

支护桩桩身内力监测点应布置在受力、变形较大且有代表性的部位,监测点数量和横向间距视具体情况而定,但每边至少应设1处监测点。竖直方向监测点应布置在弯矩较大处,监测点间距宜为3~5m。 2.0.7支撑内力 支撑内力监测点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监测点宜设置在支撑内力较大或在整个支撑系统中起关键作用的杆件上; 2、每道支撑的内力监测点不应少于3个,各道支撑的监测点位置宜在竖向保持一致; 3、钢支撑的监测截面根据测试仪器宜布置在支撑长度的1/3部位或支撑的端头。钢筋混凝土支撑的监测截面宜布置在支撑长度的1/3部位; 4、每个监测点截面内传感器的设置数量及布置应满足不同传感器测试要求。 2.0.8 围护墙侧向土压力 围护墙侧向土压力监测点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监测点应布置在受力、土质条件变化较大或有代表性的部位; 2、平面布置上基坑每边不宜少于2个测点。在竖向布置上,测点间距宜为2~5m,测点下部宜密; 3、当按土层分布情况布设时,每层应至少布设1个测点,且布置在各层土的中部; 4、土压力盒应紧贴围护墙布置,宜预设在围护墙的迎土面一侧。 2.0.9土体分层竖向位移 土体分层竖向位移监测孔应布置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数量视具体情况确定,并形成监测剖面。同一监测孔的测点宜沿竖向布置在各层土内,数量与深度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在厚度较大的土层中应适当加密。 2.0.10立柱竖向位移 立柱的竖向位移监测点宜布置在基坑中部、多根支撑交汇处、施工栈桥下、

基坑监测方案

洪山体育馆主馆维修及辅助训练馆建设 项目基坑监测方案 编号:LC-CLFA2018-016 编制人: 审核人: 湖北陆诚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2018年03月15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3) 二、工程概况监测目的和范围 (3) 三、监测依据 (4) 四、监测内容及方法 (5) 五、监测频率 (7) 六、报警值 (8) 七、本项目仪器设备 (9) 八、监测工作流程 (9) 九、监测组织管理 (11) 十、其他 (12) 十一、监测点位平面布置图 (12)

洪山体育馆主馆维修及辅助训练馆建设项目 基坑监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基本情况 拟建场地位于武汉市武昌区洪山广场西侧,是洪山体育馆主馆的副馆。本工程地上1层,地下1层(含夹层)。本基坑设计计算深度为12-14.6m,基坑周长约295m,面积约5523.5m2。 2、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埋藏条件、水利性质判定,本场地地下水分为上层滞水、基岩裂隙水。上层滞水主要赋存在(1)层杂填土中,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其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的渗透影响,水量小,水位受季节性控制,本次勘察期间测得上层滞水及稳定水位为地下0.80~1.50m,绝对标高33.96m~35.53m。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在(7)层灰岩中,其补给源主要为裂隙径向补充,水量贫乏,该层地下水对拟建基坑影响较小,本次勘察过程中未测得该层水位。 二、监测目的和范围 1、监测目的 在基坑支护及地下室施工过程中,提出支护结构及周边环境的安全信息:支护结构变形、地下管线变化、周边建筑物及地表变化;并就其变化情况进行及时综合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设计人员可及时更改原设计以达到安全且经济之最终目的,施工单位可掌握工程的安全性,并可针对施工过程中的缺失加以改进,以监测信息指导施工的速度、顺序等,即以监测的信息指导施工。 2、监测原则 可靠性原则;多层次原则;重点监测关键区原则;方便实用原则及经济合理原则。 ※可靠性:监测系统应能真实地反映被监测对象的变形情况,以使所获得的信息可靠,故拟采用多层次监测。

基坑监测总结报告.docx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监测目的 三、监测内容 四、监测依据 五、监测方法 六、监控报警 七、信息反馈八、 九、监测项目数据汇总表及时程变化曲线 十、监测结论及建议 附: 一、基坑监测平面布置图 二、基坑监测项目数据汇总表 三、监测项目时程变化曲线 监测总结报告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正弘空港花园项目6#地块基坑变形监测项目。

感谢你的观看 2、工程地点:郑州航空港区郑港四街与郑港三路交叉口。 3、基坑工程周边环境 3.1、四周较为空旷 为保证基坑开挖期间基坑侧壁的安全和基础施工的正常进行,按照相关规范要求需采用基坑变形监测措施,确保基坑在施工期间能够掌握及时的数据变化量,有效的信息化施工,有异常变化前期能够及时预报并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根据甲方提供的《基坑支护、降水设计总说明》做以参考,基坑开挖深度平均为-10.3米《JGJ120-99和GB50202-2002》的规定,基坑的安生等级为二级.结合基坑支护设计,考虑基坑开挖中对周边建筑物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基坑开挖中必须对基坑的安全实施基坑侧壁的位移和沉降变化等安全检测。 二、监测目的 为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及时提供反馈信息,测定基坑及周边建筑物从当前状态起至变形稳定期间的绝对变化量,对基坑进行健康监测,对意外变形做出及时预报,确保施工和使用中的安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援程》JGJ8-2007及《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测点的布置应以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确定。结合本工程实际,在对工程地基勘察报告及支护降水设计方案分析参考。对感谢你的观看

基坑工程监测项目方案

基坑工程监测项目方案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目录 5 1 2 3 3 3 4 6 17 17 乐湖居二期基坑开挖监测技术方案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简介 拟建场地位于江阴市徐霞客镇,方圆路东侧,外环北路北侧。原场地标高约3.7-5.5米,±0标高6.25米,筏板底相对于±0约为-5.2~-6.35米,基坑开挖深度约4.2~6.5米,电梯井部位开挖较深,约7米,基坑支护安全等级为二级。 2 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在岩土工程中,由于地质条件、荷载条件、材料性质、地下构筑物的受力状态和力学机理、施工条件以及外界其它因素的复杂性,岩土工程迄今为止还是一门不完善的科学技术,很难单纯从理论上预测工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而且理论预测值还不能全面而准确的反应工程的各种变化。所以,在理论分析指导下有计划的进行现场监测是十分必要的。

监测可谓是对工程施工质量及其安全性用相对精确之数值解释表达的一种定量方法和有效手段,是对工程设计经验安全系数的动态诠释,是保证工程顺利完成的必需条件。在预先周密安排好的计划下,在适当的位置和时刻用先进的仪器进行监测可收到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在工程师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调整各项施工参数,使施工处于最佳状态,实行“信息化”施工方面起到日益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先进可靠的手段,建立一个严密的、科学的、合理的监测控制系统,确保该基坑工程及其周围环境在施工期间的安全稳定。 通过监测工作,达到以下目的: 1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 由于土体成分的不均匀性、各项异性及不连续性决定了土体力学的复杂性,加上自然环境因素的不可控影响,必须借助监测手段进行必要的补充,以便及时获取相关信息,确保基坑稳定安全。 2验证设计,指导施工 通过监测可以了解结构内部及周边土体的实际变形和应力分布,用于验证设计与实际符合程度,并根据变形和应力分布情况为施工提供有价值的指导性意见。 3保障业主及相关社会利益 通过对周边建筑物、道路监测数据的分析,调整施工参数、施工工序等一系列相关环节,确保周边环境的正常运行,有利于保障业主利益及相关社会利益。 4分析区域性施工特征 通过对围护结构、道路及地下管线等监测数据的收集、整理和综合分析,了解各监测对象的实际变形情况及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分析区域性施工特征,尤其要关注周边建筑物、道路及地下管线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的大小和变化发展情况。 3 监测方案编制依据 3.1标准、规范及规程 (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4)《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版)GB50021-2001; (5)《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 (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基坑监测方案标准版

基坑监测方案标准 版

新百年国际商业中心基坑 支护监测方案 方案编制人:薛超林 审核:肖宁祥 审定:谢成 广西地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资质证书编号:乙测资字45012034 计量认证证书: 20 1431E 04月20日

目录 1 工程概况 (2) 2 监测目的 (2) 3监测项目 (2) 4 方案编制依据 (2) 5、监测布点 (3) 6 监测方法及观测精度 (3) 7监测频度 (4) 8监控报警 (4) 9数据记录、处理及监测成果 (4)

新百年国际商业中心 基坑支护监测方案 1工程概况 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为14.3米~17.4米,基坑周长约700米。属于临时性基坑支护工程,基坑边坡采用桩锚支护形式,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使用年限为1年。 2 监测目的 1)为基坑周围环境进行及时、有效的保护提供依据。 2)验证支护结构设计,及时反馈信息,指导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的施工。 3)将监测结果反馈设计,为其它区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3 监测项目 1)基坑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 2)基坑周边道路沉降监测 3)基坑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和沉降监测。 4)地下水位监测。 5)基坑护坡顶土体深层位移监测。 主要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边坡有无塌陷、裂缝及滑移。

②开挖后暴露的土质情况与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有无差异。 ③基坑开挖有无超深开挖。 ④基坑周围地面堆载是否有超载情况。 ⑤基坑周边建筑物、道路及地表有无裂缝出现。 4 方案编制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 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 50497- 4)《工程测量规范》 GB 50026- 5)《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 8- 6)委托方提供的图纸。 5 测点布置 1)基准点:基准点应设在基坑开挖变形影响范围以外,通视条件良好并便于保存的稳定位置。对于本工程,在距基坑边缘50m外的路边设置三个位移观测基准点,在距基坑边缘50m外的旧有建筑物上设置三个水准观测基准点。 2)观测点:基坑坡顶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观测点沿基坑周边布置,考虑到本基坑较大,观测路线较长,若过多布置观测点,则使当天的工作量过大,在定人定仪器的要求下,势必会影响监测的质量,同时也增大了监测费用。综合考虑,观测点间距

基坑监测技术方案设计

北京新机场工作区工程(市政交通)-道桥及管网工程1标段 基坑监测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7年3月10日

1.1工程简介 (4) 1.2本项目情况概述 (4) 1.3周边环境及场地条件 (5) 1.4工程地质概况 (5) 1.5水文地质概况 (6) 1.6本项目设计方案总体概况 (7) 2.资源配置情况 (9) 2.1测量人员及要求 (10) 2.2仪器设备的配置 (10) 3.监测依据 (10) 3.1国家、行业及地区相关技术规范 (10) 4.基坑变形监测的必要性 (11) 5.基坑监测实施方案 (11) 5.1监测目的 (11) 5.2监测设计及实施原则 (12) 5.3监测工作流程 (12) 5.4监测要求及准备 (12) 6.监测项目及时间段 (13) 7.基准点、监测点的布置 (14) 7.1基准点的布置 (14) 7.2监测点的布置 (14) 8.监测方法 (15) 8.1监测方法 (15) 9.监测技术要求 (17) 10.监测频率及工作量 (20) 11.预警及应急措施 (21) 12.上交的成果资料 (21) 12.1信息反馈与监测成果 (22)

14.监测测量实施细则 (22) 15.实施细则 (23) 附图:基坑监测平面布置图 (24) 1.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工程名称:北京新机场工作区工程(市政交通)-道桥及管网工程(以下简称本项目); 建设单位:北京新机场建设指挥部 勘察单位: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拟建北京新机场工作区工程(市政交通)-道桥及管网工程位于北京市大兴区榆垡镇、礼贤镇和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其具体位置参见图2.1“本项目位置图”。场区范围:南起北区航站楼前,北至远距停车场北边界(人工改道后的天堂河南岸),西起主进场路高架桥A2线西侧约250米处,东至南中轴路东侧450米处,整体布局为“一横四纵”。 1.2本项目情况概述

(完整版)基坑监测方案---模板

第一部分 周边建筑物及基坑监测技术方案

目录 第一章总体概述 (1) 1 工程概况 (1) 2 编制依据 (1) 3 监测目的 (1) 4 主要监测项目 (1) 5 测点布置原则 (2) 5.1 监测布点基本要求 (2) 5.2 监测点布设原则 (2) 6监测频率及周期 (3) 6.1监测频率 (3) 6.2 监测周期 (4) 7 监测控制标准 (4) 第二章现场安全及监测方案 (7) 1 安全文明施工规则 (7) 2监测工作的前期准备 (7) 2.1 收集资料 (7) 2.2 现场踏勘 (7) 2.3 编制施工监测方案 (7) 2.4 监测仪器的检定与标定 (7) 3.主要监测项目及方法 (8) 3.1 沉降观测 (8) 3.2水平位移观测 (10) 3.3沉降观测方法及数据分析 (14) 3.4地下煤气管线测点布置原则 (16) 3.4.1测点埋设及技术要求 (17) 3.4.2 观测方法及数据采集 (18) 3.4.3 数据处理及分析 (18) 3.5 锚杆(索)拉力监测 (19) 3.6预警事务处理 (22) 第三章资源配置及质量控制 (22) 1仪器及人员配置 (22) 1.1投入本项目仪器设备 (22) 1.2投入本项目人员..................................................................... 错误!未定义书签。2质量控制. (23) 第四章相关资料 (24) 1提交资料 (24) 2请甲方协助的相关问题 (24) 附图1 基准点布置示意图 附图2 监测点布置示意图

第一章总体概述 1 工程概况 略 2 编制依据 (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程》DG/TJ08-2001-2006; (4)《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5)《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3 监测目的 (1)使建设单位及其他相关单位能够完全、客观、真实地了解工程各部分的关键性指标,确保工程安全; (2)可以及时了解开挖过程中围护体系的实际状态,对比分析设计条件与现场实际的差异,以便及时修正设计; (3)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接受反馈实测数据及周边建筑物的变形观测资料分析,预测建筑物基坑及周边建筑物的变化发展趋势; (4)对可能发生危及拟建建筑物本体和周围建筑安全的隐患进行及时、准确的预报,确保主体和相邻建筑的安全。 4 主要监测项目 该工程变形检测项目主要由周边建筑物沉降观测、水平位移观测;煤气管道的沉降观测、水平位移观测;基坑围护桩顶水平位移监测;及锚杆(索)拉力监测四部分组成,具体监测项目:(1)基坑西侧三栋六层楼的沉降观测、水平位移观测; (2)基坑西侧煤气管线的沉降观测、水平位移观测; (3)基坑围护桩顶水平位移监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