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法律常识汇总

公务员法律常识汇总
公务员法律常识汇总

1.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在自治权范围内,依法根据当地民族的特点,针对某一方面问题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属于(单行条例)。

2.宪法的本质在于,它是各种( 政治力量 )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

3.我国《宪法》规定,( 社会主义制度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4.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5.如果遇到不能进行选举的非常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 全体组成人员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可以推迟选举,延长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

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7.一切国家机关实行精简的原则,实行( 工作责任制 ),实行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制度,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反对官僚主义。

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主席团)许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

9.根据我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都缺位的时候,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补选;在补选以前,由(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暂时代表主席职位。

10.( 国务院 )有权批准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

11.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 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 )负责。

1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 法律监督机关 )。

13.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 私有财产 )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1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 人民 )。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15.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 自治区主席 )由实行区域自治民族的公民担任。

16.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 省或者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17.(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并且根据调查委员会的报告,作出相应的决议。

18.民族自治地方的界线需要变动时,由上级机关的有关部门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充分协商拟定,报( 国务院 )批准。

19.村民会议由本村( 18周岁以上的村民 )组成。

20.对于罢免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法定程序,在主席团提请大会审议并经全体代表( 过半数 )的同意后,予以罢免。

21.由于( 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

2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 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

23.我国国务院的领导体制是( 整体实行总理负责制,各部实行部长、主任负责制 )。

2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

25.(国务院)有权依照法律规定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26.全国人大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代表,均可向(选举他的人大常委会)提出辞职。

27.根据我国《宪法》,(省、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决定乡、民族乡、镇的建置和区域划分。

2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 原选举单位 )的监督。

29.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国家的军事制度和当地的实际需要,经( 国务院 )批准。可以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

3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公开举行;在必要的时候,经主席团和(各代表团团长)会议决定,可以举行秘密会议。

31.地方性法规与国务院部委规章之间的规范冲突的最终决定权属于( 全国人大常委会 )。

32.全国人大有权( 撤销 )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违背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的自治条件和单行条例。

33.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有权规定规章的主体有:(省级人民政府 )

34.以下选项中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是:( 省人民政府 )

39.以下国务院的部门中,没有权力制定行政规章的是:( 国务院办公厅 )

A.审计署

B.科学技术部

C.国家技术监督局

D.国务院办公厅

41.在我国,享有地方政府规章制定权的机关有:( 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政府 )

42.(行政执行)是联系整个行政过程的核心。

44.张某家住某市闹市区,人口密集交通便利,于是打算在自家的小平房开一个小卖部,便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营业许可,那么营业许可属于什么性质的行政许可?(一般许可)

45.关于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行为,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

A.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的设定机关均应定期对其设定的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进行评价

B.法律、法规授权的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依授权行使行政处罚权和行政许可权

C.行政机关委托实施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的组织应是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

D.行政机关依法举行听证的,应当根据听证笔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和行政许可决定

46.下列属于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共同特点是:(都是以强制的方式实现行政目的)

47.某厂因污染事故被环境保护部门作出以下处理:(1)责令限期治理;(2)罚款8500元;(3)赔偿受污染单位损失16000元。上述决定中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罚款8500元)

48.某省人民政府在建设一条省级公路时,需要占用某地区农民的土地,省政府与被用地农民就各种补偿费用与安置费达成协议,省政府的此项行为属于:(行政合同 )

49.《政府采购法》第26条对政府采购的方式进行了规定。以下哪种方式应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采购方式?( 公开招标)

50.下面关于政府采购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政府采购主体是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组织

B.政府采购的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

C.政府采购的对象是货物、工程和服务

D.采购的目的是为了赢利

51.根据市政府整顿农贸市场的决定,某区工商局和公安局对集贸市场进行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因某个体户乱设摊点,给予其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该个体户不服,申请复议。此案应以谁为被申请人?( 某区工商局 )

52.对河北省邢台市人民政府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复议的,由下列哪个机关管辖?( 河北省人民政府 )

53.甲县乙乡某村农民崔某,对乡政府集资修建公路的行为不满,他应该到哪个法院起诉?( 甲县人民法院 )

63.遗产是指公民死亡时遗留下来的(个人合法财产)。

64、共同历史传统的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的总称,在法学上,称为(法系)。

65.委任状、逮捕证、营业执照都属于(非规范性法律文件)。

66.法系的分类标准是(法的历史传统)。

67.以判例作为正式意义上的法律渊源的有(普通法系)。

68.根据《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制定(除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69.原始社会的社会规范是(习惯)。

70.大陆法系在法的形式主要采用(法典)。

71.在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是指(人民检察院)。

72.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中心环节是(有法必依)。

73.司法解释是指(最高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对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

74.划分国内法与国际法的标准为(法律关系的主体的不同)。

75.违法客体是指法律所保护的而为违法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76.法律事实包括:一法律事件,二(法律行为)。

77.社会主义法产生的特点是(在没有自己的经济基础的条件下产生的)。

78.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共同点是(历史使命相同)。

79.法典编纂是指(是对属于某一法律部门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整理加工,编制成新的系统化的法律文件,因而是一种立法活动)。

80.根据法律效力的强弱程度,可将法律规范分为(强行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

81.法律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能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属于(法律事件)。82.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渊源之一的国际条约是指(我国同外国缔结或我国加入并生效的国际规范性法律文件)。

8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法律所作的解释属于(立法解释)。

84.社会主义法同一切剥削阶级法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社会主义法体现了(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85.法律关系参加者能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权和承担义务的资格在法学上,称为(行为能力)。

86.在我国,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应视为(完全行为能力人)。

87.法律对社会发展能否起进步作用,决定于(法律服务的经济基础是否适应生产力的需要)。

88.最高人民法院对在审判过程中如何具体应用法律、法律规范所作的解释(对下级法院具有普遍约束力)。

89.法律调整的对象是划分部门法的(首要标准)。

90.贯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一原则,适用法律时(应该以党的政策为指导)。

91.法律规范生效的时间,如无明文规定时,其生效时间应是(法律公布之日)。

92.允许法律关系参加者自行确定其权利和义务具体内容的规范,属于(任意性规范)。

93.监察机关有权对下列哪种对象实施监察活动?(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94.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开,未经公开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这属于《行政处罚法》规定的行政处罚原则中的哪一项?(处罚公正公开原则)

95.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行政处罚决定前,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 3 )日内提出;行政机关应当在听证前( 7 )日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

96.部委规章可以创设行政处罚的范围是下列哪个选项?(警告与一定数额的罚款)

97.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

98.下列关于行政裁决特征的表述,(A )是不正确的。

A.行政裁决的对象是特定的民事、刑事纠纷

B.行政裁决的主体是法律授权的特定行政机关

C.行政裁决在形式上具有准司法性

D.行政裁决在效果上具有强制性

99.下列有关我国国家公务员的论述,正确的一项是( D )。

A.国家公务员就是我国行政机关的一切工作人员

B.国家公务员包括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报中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

C.国家公务员分为政务类公务员和业务类公务员

D.国家公务员分为各级人民政府组成人员的公务员和一般公务员

100.行政制裁,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行政违法者依其行政责任所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行政制裁包括(行政处罚,行政处分,劳动教养)不包括(行政处理)

101.根据《立法法》的规定,法律案审议的结果可能是(终止审议,进一步审议,提请表决),不可能是(签署公布)。

102.行政诉讼中的原、被告一般是(原告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被告是国家行政机关)。

103.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1954年宪法)。

104.欧洲大陆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1791年法国宪法)。

105.新中国成立后,从(1954年)起宪法以根本法形式确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106.将宪法划分为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和资本主义类型的宪法,这种分类的科学性,是因为它(揭示了宪法的本质属性)。

107.1954年宪法所确认的基本原则是(人民民主原则与社会主义原则)。

108.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1787年美国宪法)。

109.我国现行的宪法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的第( 4 )部宪法。

110.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对宪法实施的保障,其根本原因是(宪法确认、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111.《共同纲领》规定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是当时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112.《宪法》规定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13.《宪法》规定,我国行使宪法解释权的机关是(全国人大常委会)。

114.把宪法划分为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的依据是(是否有统一的法典形式)。

115.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称为(爱国统一战线)。

116.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1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118.全国人大开展工作的基本形式是(召开全国人大会议)。

119.全国人大代表按照(选举单位)组成代表团。

120.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重要日常工作,由(委员长会议)处理。

121.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中,应当有适当名额的(少数民族代表)。122.(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

123.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本级人民代表团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

124.我国现行《选举法》规定,选区划分的原则(可以按居住状况划分,也可以按生产单位、事业单位或工作单位划分)。

125.选举权的普遍性是指(一个国家内享有选举权的公民的广泛程度)。

126.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127.全国人大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召集。

128.下列哪项内容不属于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逮捕犯罪嫌疑人)

A.收容审查。 B.劳动教养。

C.行政拘留。D.逮捕犯罪嫌疑人。

129.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或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130.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限内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行攻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由下列哪个法院受理执行?( 申请人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

174. 行政法的调整的对象是“行政法关系”。

175. 我国对公务员的考核结果不包括“良好”。

176. 省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称为“地区行署”。

177.政府对中级作出的行为或承诺应守信用,不得随意变更,不得反复无常指的是“信赖保护原则”。

178. 有权改变或者撤消不适当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的是“国务院”。

179. 行政征收是一种“应请求行政行为”。

180. 狭义上的行政给付仅指“社会保障行政”。

181. 行政许可存在的前提是“法律的一般禁止”。

182. 强制划拨、强制抵缴、强制扣缴、强制收兑、滞纳金、强制拆除、责令退还、强制收购等属于“对财产的行政强制执行”。

183. 甲因乙侵犯其商标专用权的行为而请求行政机关裁决,这属于“侵权纠纷的裁决”。

184. 我国第一部对行政处罚程序作了较完备规定的法律是“行政复议法”。

185. 监察对象对监察建议有异议,提出异议的时限为自收到监察建议之日起“30日内”。

186. 确立美国法院对国会立法的违宪审查制度的是“马伯里诉麦迪逊案”。

187. 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或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属于“特殊地域管辖”。188. 不属于行政诉讼当事人的是“证人”。

189.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特色之一是“举证内容包括规范性文件”。

190. 依《行政诉讼法》,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过程中,对于规章“只能参照适用”。

191. 再审行政判决的主要形式的是“变更判决”。

192. 原则上受理行政裁判的执行案件的是“一审法院”。

193.提出‘行政是国家的组织活动’的是“马克思”。

194. 行政机关无权“制定法律”。

195. 国家公务员非因法定事由和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被免职、降职、辞退或受到行政处分的权利是“职位保障权”。196. 对于违法失职的公务员,应当“给予行政处分”。

197. 行政相对人是“行政主体的行为影响其权益的组织、个人”。

198. 在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许多涉及重要的国家和公共利益领域,一般都不适用“行政合同”。

199.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是“非国家机关组织”。

200. 属于我国公务员的权利“辞职”。

201. 作为行政相对人的个人主要指“公民”。

202. 关于‘行政立法’的‘法’,是指“行政法规、规章”。

203. 行政命令的实质是为相对人“设定权利和义务”。

204. 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开始施行的时间是“2004年7月1日”。

205. 关于行政系统内部监督的表述正确的是“行政系统内部监督不可以替代权利机关监督的制度”。

206. 独立行使案件审判权的是“人民法院”。

207. 对一审裁定不服的上诉期限为“15天”。

208. 人民法院审理二审行政案件的审限为“2个月”。

209. 行政诉讼法律适用的主体是“国家审判机关”。

210. 行政主体受胁迫作出的行政行为属于“无效的行政行为”。

211. 公安机关对吸毒者强制戒毒的行为,其性质是“行政强制”。

212. 行政监督的对象是“行政相对人”。

213. 某市区公安分局下设的一个派出所,对公民甲的违法行为予以50元罚款,并对其予以警告,甲不服,欲提起行政复议,享有行政复议权的机关是“某市区公安机关”。

214. 我国公务员不享有如下权利中的“政治中立权”。

215. 对于行政赔偿与行政补偿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二者发生的基础不同,赔偿是因违法行政而导致的后果,补偿是因合法行政而产生的”。

216. 我国《企业登记管理条例》规定:企业在获准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后一年内应开展经营活动,否则视为自动放弃,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吊销其营业执照;这类行政许可属于“附义务性许可”。

217. 属于原始证据的是“文件的原本”。

218. 公安机关对在公共场所酗酒滋事的人进行人身拘束,该行政行为的性质是“行政强制”。

219. 行政裁决是“行政机关对特定民事纠纷的裁决”。

220.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和生命健康权”。

221. 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可以参照“规章”。

222. 不是行政法律关系客体的是“精神财富”。

223. 属于双方行政行为的是“行政委托”。

224. 属于非行政处罚的是“开除”。

225. 不属于行政职权的是“行政审判权”。

226. 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是“公安局法制科”。

227. 行政机关单方面变更和解除合同的,受到损失的相对方“应得到补偿”。

228. 有权制定行政规章的机关是“国务院各部委”。

229. 不属于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派出机关有“居民委员会”。

230. 不属于行政处分的是“警告”。

231. 不属于行政行为的是“行政指导”。

232. 行政立法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

233. 行政主体对某种权利义务关系是否存在或者是否合法有效的确认,属于“对法律关系的行政确认”。

234. 解决行政合同纠纷,通常是经“行政诉讼”。

235. 行政指导的主体是“行政主体”。

236. 行政程序中的停止执行制度体现了“效率原则”。

237. 行政主体实施的行为可以不经听证的是“拘留”。

238. 针对行政机关的惩戒处分可以是“责令检讨”。

239. 审计机关应当自审计决定生效之日起多长时间内,检查审计决定的执行情况“3个月”。

240. 行政复议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

241. 行政赔偿的主要方式是“金钱赔偿”。

242. 行政补偿所需弥补的损失是由“合法行政引起的”。

243. 在行政诉讼中,被告无权“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244. 不属于行政诉讼当事人的是“委托代理人”。

245. 行政诉讼中回避原则不适用于“证人”。

246. 人民法院可以判决变更的是“行政处罚显失公正”。

247. 行政法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原因是“行政国产生”。

248. 大陆法系国家的法源主要限于“成文法”。

249. 法的基本原则是法的“灵魂”。

250. 行政法最重要的主体是“行政主体”。

251.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使的职能是“特定行政职能”。

252. 将行政相对人分为授益相对人与侵益相对人的标准是“行政主体行政行为影响其权益影响的性质”。

253. 行政主体越权行为,在被法定监督主体撤销之前,该行为“有效,仍应视之为行政行为”。

254. 从1994年3月26日国务院第152号令发布的《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是“执行性立法”。

255. 行政命令的主体是“行政主体”。

256. 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行政审批“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257. 关于行政补偿方式说法正确的是“行政补偿须以无义务之特定人遭受特别损失为前提”。

258. 终局裁决行为是“法律规定的”。

259.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260. 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法院应作出“维持判决”。

261. 变更判决适用于显失公正的“行政处罚行为”。

262. 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如不及时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将会给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当事人利益造成损失的,可以“限定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期限”。

263. 在行政诉讼进行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理由不能参加诉讼的“诉讼中止”。

264. 行政法学研究的直接目的是“加强行政法治,完善行政法律调整”。

265. 法的规范中对社会关系的调整最为确定和具体,操作性最强的是“规则”。

266. 书证的保全方法主要是“复制”。

267. 县级人民政府向外派出的机关称为“区公所”。

268. 作为行政相对人的个人主要是指“公民”。

269. 证据证明的对象是“案件事实”。

270. 行政机关发送公文的行为是“要式行政行为”。

271. 被宣布无效的行政处理决定“自始无效”。

272. 决定审判人员回避的是“法院院长”。

273. 某大厦发生爆炸事件,公安机关随即将附近道路封锁,公安机关的这一行为属于“即时强制”。

274. 对非典病人的强制隔离属于“直接强制”。

275. 行政机关可以对“某国企与私营企业间的商标纠纷”进行裁决。

276. 行政合同签定中最主要的方式是“招标”。

277. 最早以法典形式规定行政程序的国家是“西班牙”。

278. 人民法院对于符合受理条件的起诉,应在接到起诉状之日起“7日”内立案。

279. 行政诉讼的判决解决的问题是“实体问题”。

280. 行政机关区别于其他国家机关的实质特征是“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管理国家行政事务”。

281. 区人民政府向外派出的机关称为“街道办事处”。

282. 某公安机关的民警王某在执行治安管理过程中,对相对人张某的合法利益造成损害,对此承担相应责任的是“某公安机关”。

283. 人民法院对不合法的行政行为可以“宣布无效”。

284. 税务机关要求纳税人到税务机关进行税务登记、设置帐簿和要求提交有关资料的行为属于行政强制的“行政调查”。

285. 行政裁决一般不具有“终局性”。

286. 主持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的应当是“非本案的调查人员”。

287. 我国行政赔偿诉讼的举证责任是“谁主张谁举证”。

288. 行政复议机关只能是“行政机关”。

289. 关于一般地域管辖说法正确的是“第一审行政案件原则上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

290. 决定审判人员回避的是“院长”。

291. 不是行政法律行为的是“行政指导”。

292. 行政调查的主体是“行政主体”。

293. 行政法最重要的研究对象是“行政法的内容”。

294. 属于行政法各渊源中效力最高的是“宪法”。

295. 对于涉及行政相对人重大权益的有关行政法规、规章、政策,政府应印制单行本,供公众阅读了解,体现了“行政公开原则”。

296. 行政行为的性质是“为人民服务”。

297. 行政命令的实质是为相对人“设定义务”。

298. 除可以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外,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301. 经过复议的案件,赔偿义务机关是“原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302. 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是“具体行政行为”。

303. 行使行政案件审判权的是“人民法院”。

304.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

305. 可以申请复议的裁定是“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的裁定”。

306. 目前我国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特定法律关系的行政确认不包括“亲子关系的确认”。

307. 听证制度体现了“公正原则”。

308. 行政机关在行使其职能时,要力争以尽可能快的时间,尽可能少的人员,尽可能低的经济耗费办尽可能多的事,体现了“行政效率原则”。

309. 决定政府要服从法律,行政要受法的支配的是“民主政治制度”。

310. 国务院依宪法或法律授权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是“行政法规”。

311. 行政强制执行的目的是“实现义务的履行”。

312. 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一定期限内未被发现,不再给予行政处罚。该期限为“2年”。

314. 不能作为行为诉讼被告的是“受委托的组织”。

315. 可以上诉的裁定是“驳回起诉的裁定”。

316. 在判决作出后立即发生法律效力的是“二审法院的判决”。

317. 行政给付是一种典型的“授益性行政行为”。

318. 在某些复杂情况下,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未能准确判断所涉及财产的价值,强制执行后才发现已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时,应当将多余部分退还被执行人。这体现了“行政强制比例原则和适当原则”。

319. 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代表国家,以国家名义实施的行为,其实现的保障是“国家强制力”。

320. 法的规范中调整范围最广的是“基本规则”。

321. 某市在公务员招考中规定,信仰某教派的人员不得报考,这规定违反了“行政公正原则”。

322. 相对于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是“执行机关”。

323.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履行行政职责中最经常、最广泛使用的一种权力是“行政处理权”。

324. 行政指导发生作用是基于相对方的“同意或协作”。

325. 规定了行政法规听证制度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326. 某县税务局委托某企业代为收取该企业职工的个人收入所得税。如果该企业的某次征税行为违法,则负责赔偿的是“县税务局与企业负连带责任”。

327. 派出所干警甲在处理一起打架斗殴案件中,对乙处以30元罚款,如果乙请求国家赔偿应向“该派出所”提出。328.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已经被受理的“不得申请复议”。

329. 组成行政诉讼合议庭的是“审判员”。

330. 管辖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海关处理的案件的是“中级人民法院”。

331. 起诉人对不予受理的裁定,可以“提起上诉”。

332. 应纳税人因拖延纳税期限被处予的滞纳金属于“执行罚”。

334. 在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许多涉及重要的国家和公共利益领域,一般都不适用“行政合同”。

公务员行测常识模块:必背的100个法律知识点

公务员行测常识模块:必背的100个法律知识点 【导读】华图河北省公务员考试网同步河北华图发布:公务员行测常识模块:必背的100个法律知识点,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北华图微信公众号(bdhuatu),答疑微信号dbhuatu521。 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2.法的特征: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国家强制性、普遍性、程序性、可诉性、权利义务性。 3.法的作用可分为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规范作用包括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和强制作用。社会作用一方面,法的社会作用体现在维护阶级统治;另一方面,体现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 4.法律关系构成三要素:主体、内容、客体。 5.法的效力层次: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新法优于旧法。 6.法律制裁以惩罚为主要形式,主要包括:(1)民事制裁。(2)行政制裁。(3)刑事制裁。(4)违宪制裁。 7.宪法集中体现统治阶级建立民主国家的意志和利益,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调整国家根本社会关系,确认和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国家根本法。 8.宪法的特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母法),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9.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权力制约原则。 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也是最高的国家立法机关。 11.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制,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与和平问题。 12.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经常行使最高国家权力的机关,也是国家立法机关。 13.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也是我国的政体和根本政治制度。 14.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普遍性原则、平等原则、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原则、秘密投票原则。 15.特区立法会制定的法律只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国人大常委会认为特区立法会制定的法律有问题,可以发回,但不能撤销。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回的法律自发回之日起立即失效,一般不具有溯及力。 16.特别行政区具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司法权和终审权、处理对外事务的权力,但是没有防务权和外交权。 17.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与政府之间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18.我国人民法院实行四级两审终审制。 19.公民的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知识大全

法律知识大全 第一节法理学 一、法的渊源 1.宪法 作为法的形式,宪法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经由特殊程序制定和修改的,综合性地规定国家、社会和公民生活的根本问题,具有最高法的效力的一种法。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2.法律 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修改、补充、废止的。根据《立法法》第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是国家行政机关体系中最高的规范性文件。 4.地方性法规 地方性法规,是指法定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和颁布的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实施的规范性文件。 5.自治法规 自治法规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即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人大制定的与民族区域自治有关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包括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但不得违背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不得对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专门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 6.规章 规章通常称行政规章,是国家行政机关依照行政职权所制定、发布的针对某一类事件或某一类人的一般性规定,是抽象行政行为的一种。规章包括部门规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规章。 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等级 上述各种法的渊源都具有法的效力,但它们的效力等级又是有差别的。 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备考:法律常识.doc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备考:法律常识 公务员行测考试主要是考量大家的数学推理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备考:法律常识”,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备考:法律常识 公务员考试近两年的难度越来越大,分数越来越高,因此,行测的每个版块都很重要,各位同学在备考的时候要认真把握。通过培训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些板块都是可以快速提升的。但是常识提升起来很慢,而且,大部分同学的准确率都不高,这就导致了常识的分越来越高,如果说常识部分我们不能提升上去,那么对我们整个行测将会有很大的影响。常识,近几年考查的题目,难度有所增加,所以,我们需要,加大平时的积累。常识备考很有必要提前准备。近年考试中,法律常识是必考内容,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法学常识,各位同学可以花时间进行加强记忆。 一、法的概念、特征和本质 1.法的定义 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权利好义务为调整机制,以人的行为及行为关系为调整对象,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价值目标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2.法的特征 (1)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2)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认可和解释,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3)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4)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法的本质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法体现的是整个统治阶级的意志,而不是统治阶级中个别人或少数人的意志,同时也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简单的相加。 二、法的渊源 法的渊源,也被称为法的形式,是指由一定的有权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表现形式。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主要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一般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等。 (一)法的渊源 1.宪法 作为法的形式,宪法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经由特殊程序制定和修改的,综合性地规定国家、社会和公民生活的根本问题,具有最高法的效力的一种法。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2.法律 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修改、补充、废止的。根据《立法法》第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3.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是国家行政机关体系中最高的规范性文件。 4.地方性法规

公务员公共基础法律知识汇总解析四十

公务员公共基础法律知识汇总解析四十 笔者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公务员公共基础的相关法律知识,由于知识点较多,每篇文章只对几个知识点进行讲解。如果需要了解更多内容,请关注笔者系列文章。愿大家顺利通过考试! 公务员公共基础法律知识:犯罪未完成形态之犯罪中止在每一年的事业单位笔试中,法律都是必考的科目,这其中故意犯罪未完成形态几乎每年都会有题目出现,是刑法科目学习的重点内容,其中犯罪中止是个易混淆知识点,所以接下来我们一起细细探讨一下犯罪中止的相关知识。 【真题再现】甲与乙有仇,于是携带匕首去乙家杀乙,路上因心存不忍放弃了杀人念头,甲的行为属于( )。 A. 犯罪预备 B. 犯罪中止 C. 犯罪未遂 D. 犯罪既遂 【答案】B。解析:《刑法》第24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有三个特征:①自动性,行为人自愿放弃犯罪;②及时性,行为人要在犯罪既遂之前放弃犯罪,可以是在犯罪准备阶段,也可以是在犯罪着手之后;③有效性,行为人需要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该题中乙是在去杀人的路上

心存不忍,自愿放弃了犯罪,行为停止在准备阶段,构成犯罪中止,故本题答案为B。 【真题再现】下列属于犯罪中止的是( ) A.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犯罪未发生 B.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C.在犯罪过程中,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结果未发生 D.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准备了工具,但没有着手实施犯罪 【答案】B。解析:该题考察故意犯罪的三种未完成形态,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是指故意犯罪在其产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及阶段中,因主客观原因而停止下来的各种犯罪形态,包含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三种状态的犯罪结果均未发生。《刑法》第22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第23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第24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的区别在于犯罪是否着手,二者和犯罪中止的区别在于是否为自动放弃犯罪。A选项无法判断属于未遂还是中止,B选项属于犯罪中止,C选项属于犯罪未遂,D选项属于犯罪预备。故本题答案为B。 点评:犯罪中止是故意犯罪未完成形态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做该类题目的关键在于把握好犯罪中止的特征,就能很好的找出该类题目的正确答案。

公务员考试法律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客观性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1.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认可和解释,具有国家强制力的社会规范是()。 A.国家政策 B.国家法律 C.社会道德 D.组织纪律 1.B. [解析]根据定义,法律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所以正确选项是B选项。 2.法律规范中规定适用该规范的条件和情况的部分是法律规则的()。 A.假定条件部分 B.法律原则部分 C.纪律规则部分 D.法律后果部分 2.A. [解析]假定条件,是指法律规则中有关适用该规范的条件和情况的部分。即法律规则在什么时间、空间、对什么人适用以及在什么情境下法律规则对人的行为有约束力的问题。所以正确选项是A选项。 3.行政主体不能成为处理涉及自身利益纠纷的裁决者的规定,体现了()。 A.依法行政的原则 B.正当程序的原则

C.讲求效率的原则 D.执法合理的原则 3.B. [解析]行政机关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益的行政行为,必须遵遁正当法律程序。正当程序的内容包括:第一、任何人不应成为自己案件的法官;第二、说明理由;第三、任何人在受到惩罚或其他不利处分前,应为之提供公正的听证或其他听取其意见的机会。所以正确选项是B选项。 5.在我国宪法序言中增加“三个代表”主要思想为指导思想的是()。 A.1988年《宪法修订案》 B.1993年《宪法修订案》 C.1999年《宪法修订案》 D.2004年《宪法修订案》 5.D. [解析]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第四次宪法修正案,第十八条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引下”修改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增加“三个代表:主要思想为指导思想。所以正确选项是D选项。 8.在我国,可以对河流拥有所有权的是()。 A.某渔民 B.某航运公司 C.某合伙企业 D.国家 8.D. [解析]依据《宪法》第九条第一款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所以正确选项是D选项。 15.在民事诉讼活动中,不属于当事人的是()。

公务员考试《法律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

法院、检察院招录公务员考试《法律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10) 满分:100 分时限:120 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核分人 得分 第一部分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在机读答题卡上将你认为 正确的答案的字母涂黑,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共30 题,每题1 分,共30 分。) 1 .合伙企业财产不足清偿到期债务的,各合伙人应当承担( )责任。 A .有限 B .无限 C .无限连带 D .按份 2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人民币( )元的,为不正当销 售行为。 A .2000 B .3000 C .4000 D .5000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并将每年( )定 为全国统一的“植树节”。 A .3 月6 日 B .3 月12 日 C .3 月20 日 D .4 月12 日 4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 )周岁以上的公民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A .14 B .15 C .16 D .18 5 .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为20 年,自( )起计算。 A .发明创造完成之日 B .申请之日 C .专利管理机关受理申请之日 D .专利管理机关核准申请之日 6 .在代理制度中,无行为能力的被代理人如果取得或者恢复行为能力,将导致( )终止。 A .委托代理 B .委托代理和指定代理 C .法定代理或指定代理 D .法定代理或委托代理 7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一般诉讼时效期为( )。 A .6 个月 B .1 年 C .2 年 D .4 年 8 .承担无限责任的企业是( )。 A .合伙企业 B .国有独资公司 C .有限责任公司 D .股份有限公司 9 .当发生劳动争议时,当事人的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当事人一方直接到人民法院起诉 B .当事人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C .当事人一方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D .当事人所在单位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 向劳动争议 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10 .在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中,属于不正当竞争的是( )。 A .季节性降价 B .因清偿债务降价销售商品 C .处理有效期即将到期的商品 D .为与对手竞争、扩大销售、占领市场而降价销售 11 .由我国《公司法》规范的企业是( )。 A .合伙企业 B .外国公司 C .个人独资企业 D .有限责任公司

公务员考试法律专业知识真题

公务员考试法律专业知识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1.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认可和解释,具有国家强制力的社会规范是()。 a.国家政策 b.国家法律 c.社会道德 d.组织纪律 1.b. [解析]根据定义,法律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所以正确选项是b选项。 2.法律规范中规定适用该规范的条件和情况的部分是法律规则的()。 a.假定条件部分 b.法律原则部分 c.纪律规则部分 d.法律后果部分 2.a. [解析]假定条件,是指法律规则中有关适用该规范的条件和情况的部分。即法律规则在什么时间、空间、对什么人适用以及在什么情境下法律规则对人的行为有约束力的问题。所以正确选项是a选项。 3.行政主体不能成为处理涉及自身利益纠纷的裁决者的规定,体现了()。 a.依法行政的原则 b.正当程序的原则 c.讲求效率的原则 d.执法合理的原则 3.b. [解析]行政机关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益的行政行为,必须遵遁正当法律程序。正当程序的内容包括:第一、任何人不应成为自己案件的法官;第二、说明理由;第三、任何人在受到惩罚或其他不利处分前,应为之提供公正的听证或其他听取其意见的机会。所以正确选项是b选项。 5.在我国宪法序言中增加“三个代表”主要思想为指导思想的是()。 a.1988年《宪法修订案》 b.1993年《宪法修订案》 c.1999年《宪法修订案》 d.2004年《宪法修订案》 5.d. [解析]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第四次宪法修正案,第十八条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引下”修改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指引下”,增加“三个代表:主要思想为指导思想。所以正确选项是d选项。 8.在我国,可以对河流拥有所有权的是()。 a.某渔民 b.某航运公司 c.某合伙企业 d.国家 8.d. [解析]依据《宪法》第九条第一款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所以正确选项是d选项。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律禁止流通物的是()。 a.土地 b.毒品 c.军事设施 d.粮食 9.d.

公务员法律基础知识考试试题汇总

公务员法律基础知识考试试题汇总 公务员法律基础知识考试试题汇总(一) 一、判断题 1.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 2.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法治是我们的目标"。╳ 3.我们的民主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 4.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5.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 7.民主法制代替个人专断行政是现代化在政治领域的界碑。√ 8.人民政协是国家立法组织。╳ 9.邓小平提出了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并举的战略。√ 10.维护宪法、法律尊严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1.立法工作要坚持把调整政治活动的法律作为立法的重点。 12.改革最终能否成功决定于经济体制改革。╳ 13.遏制腐败,监督是关键。√ 14.坚持依法治国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15.依法治国作为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伴随农业文明的兴起而出现的。╳ 16.社会主义法治的最基本价值原则是发展。╳ 17.法律是具有内在联系、协调统一的有机体。╳ 18.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发展生产力。╳ 19.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20.我国有权制定法律的是中共中央。╳

21.配套法律是指有一个法律颁布以后,还需要一个或一些与之相关的法律的颁布,才能具体实施。√ 22.实施细则是指一个法律颁布以后,为了便于实施和具体操作,由国家行政机关和地方权力机关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对此作出详细规定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23.我国数量最大的法律渊源是法律。╳ 24.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首先应当考虑的因素是立法权统一。╳ 25.体现和维护人民民主就必须树立法律的权威。√ 26.党的政策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和社会矛盾的调节器。╳ 27.法治的特征植根于民主政治的一般原则。√ 28.法治的核心部分是针对国家权力本身,要求权利监督与制约。╳ 29.程序公正是指法院正确地依据法律规定的具体次序、方式和手续来处理案件。√ 30.市场经济是自主性的经济,即承认和尊重市场主体的意志自主性。√ 31.市场经济要求统一开放的国内市场,也要求市场国际化。√ 32.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精髓。╳ 33.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办事的统一。√ 34.精神文明分为思想道德方面和教育科学文化方面。√ 35.精神文明是指为了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在精神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文明成果。√ 36.社会主义法制的唯一要求是:违法必究。╳ 1. 财产所有权的权能包括( )。 A.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 B.占有、利用、收益、处分权 C.占有、使用、收益、转让权 D.控制、使用、收益、处分权 2. 下列事实中,哪一种事实能发生不当得利之债( )。 A.债务人清偿未到期的债务 B.接受赠与的财产 C.养子女给其生父母的赡养费 D.顾客多付售货员货款 3. 依据我国现行婚姻法的规定,下列属于可撤销的婚姻是( )。 A.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 B.未到法定婚龄的 C.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 D.因胁迫而结婚的 4. 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 )。

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民法

声明:本资料由大家论坛公务员考试专区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自 更多公务员考试信息,考试真题,模拟题:大家论坛,全免费公益性公务员论坛,等待您的光临! 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民法 一、单项选择题 1.合伙合同存续期间,合伙人以外的第三人要求入伙,关于法律是否允许的问题下列表述哪项是正确的? A.依合伙合同的约定决定是否允许 B.不允许。因为合伙合同是基于合伙人间的信任关系而存在 C.合伙合同有约定的,依合同处理,无约定的,须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 D.合同有约定的依约定处理,无约定的,须经全体合伙人过半数同意 答案:C 解析:见《执行民法通则意见》第51条规定;"在合伙经营过程中增加合伙人,书面协议有约定的,按照协议处理;书面协议未约定的,须经全体合伙人同意;未经全体合伙人同意的,应当认定入伙无效?quot;《合伙企业法》第44条第1款规定:"新合伙人入伙时,应当经全体合伙人同意,并依法订立书面入伙协议。" 2.下列行为中,哪项属于默示的民事法律行为? A.租期届满后,承租人继续交付租金,出租人继续收取租金 B.代理期限届满后,委托人没有继续委托,而代理人仍然进行代理行为 C.甲向乙提出书面要约,双方在此之前未有联系。甲在要约中明确提出,若局不在1个月内提出反对意见,视为同意,1个月后,乙沉默 D.甲向其妻子乙提出离婚,乙沉默,后甲以乙的此行为要求法院判决离婚 答案A 解析:不作为的默示只有在法律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双方有约定的情况下,才可以视为意思表示。 3.下列情形中,哪一项的诉讼时效为1年? A.某甲买了1台电热水器,使用中因电热水器漏电而受伤 B.某甲与某乙签订了一承包经营合同,后某乙违约 C.某甲借给革乙1万元,某乙到期不还欠款 D.某甲在某乙处定作一套西服,到期后某甲未及时领取西服,30天后某乙将西服卖掉答案:A 解析:特别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适合A的情况。 二、多项选择题 1.对宣告死亡与宣告失踪的区别,表述正确的是哪些? A.宣告死亡的效果在于终止下落不明人以其原住所地为中心的人身和财产关系;宣告失踪仅在于为完全行为能力失踪人设立财产代管人 B.宣告死亡的法定下落不明期间一般为2年,特殊情况下为1年;宣告失踪的法定失踪期间一律为2年 C.宣告死亡的公告期间为2年,而宣告失踪的公告期间为3个月 D.宣告死亡被撤销,发生返还财产,恢复婚姻关系等效果;宣告失踪撤销则没有这种效果 答案:AD 解析:宣告死亡须下落不明满4年,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满2年,宣告死亡的公告期间为1年,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的公告期为3个月。

2020年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题22(含解析)

2020年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题 (一) 1.甲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涉嫌违规被立案侦查,该案检察人员李某与被害人存在近亲属关系,甲以此为由,提出回避申请。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李某应该自行回避 B.作出回避决定以前,李某必须停止案件的侦查工作 C.李某的回避由检察长决定 D.如果甲的回避申请被驳回,甲有权申请复议一次 2.>>当事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主要有()。 A.申请回避权 B.参加法庭调查、辩论权 C.上诉权(被害人除外) D.抗诉权 3.刑事诉讼法》增加了“尊重和保障人权” ______。体 >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A.体现了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独立性 B.有利于保障公民实现基本政治权利 C. 体现了既惩治罪犯又保护人权的法治精神 D.有利于保障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4.>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将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下列选项中属于该法新增内容的是( )。

A.尊重和保障人权 B.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 C.维护社会主义法制 D.保护公民的民主权利 5.刑事诉讼>中的执行:是指人民法院将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交付执行机关,以实施其确定的内容,以及处理>诉讼>中的问题而进行的各种活动。根据如上定义,以下符合>刑事诉讼>中的执行的是()。 A.甲监狱为张某报请减刑二年 B.乙监狱为李某越狱犯罪提起起诉 C.丙监狱接受A市法院判处的一批刑事犯入监并对其进行入监教育 D.丁县法院收缴对罪犯王某的五万元罚金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B 解析: A项,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8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所以李某应该自行回避。A项正确。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0条第2款规定,对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

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民法

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民法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声明:本资料由大家论坛公务员考试专区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自 更多公务员考试信息,考试真题,模拟题:大家论坛,全免费公益性公务员论坛,等待您的光临! 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民法 一、单项选择题 1.合伙合同存续期间,合伙人以外的第三人要求入伙,关于法律是否允许的问题下列表述哪项是正确的 A.依合伙合同的约定决定是否允许 B.不允许。因为合伙合同是基于合伙人间的信任关系而存在 C.合伙合同有约定的,依合同处理,无约定的,须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D.合同有约定的依约定处理,无约定的,须经全体合伙人过半数同意 答案:C 解析:见《执行民法通则意见》第51条规定;"在合伙经营过程中增加合伙人,书面协议有约定的,按照协议处理;书面协议未约定的,须经全体合伙人同意;未经全体合伙人同意的,应当认定入伙无效quot;《合伙企业法》第44条第1款规定:"新合伙人入伙时,应当经全体合伙人同意,并依法订立书面入伙协议。" 2.下列行为中,哪项属于默示的民事法律行为 A.租期届满后,承租人继续交付租金,出租人继续收取租金 B.代理期限届满后,委托人没有继续委托,而代理人仍然进行代理行为C.甲向乙提出书面要约,双方在此之前未有联系。甲在要约中明确提出,若局不在1个月内提出反对意见,视为同意,1个月后,乙沉默

D.甲向其妻子乙提出离婚,乙沉默,后甲以乙的此行为要求法院判决离婚答案A 解析:不作为的默示只有在法律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双方有约定的情况下,才可以视为意思表示。 3.下列情形中,哪一项的诉讼时效为1年 A.某甲买了1台电热水器,使用中因电热水器漏电而受伤 B.某甲与某乙签订了一承包经营合同,后某乙违约 C.某甲借给革乙1万元,某乙到期不还欠款 D.某甲在某乙处定作一套西服,到期后某甲未及时领取西服,30天后某乙将西服卖掉 答案:A 解析:特别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适合A的情况。 二、多项选择题 1.对宣告死亡与宣告失踪的区别,表述正确的是哪些 A.宣告死亡的效果在于终止下落不明人以其原住所地为中心的人身和财产关系;宣告失踪仅在于为完全行为能力失踪人设立财产代管人 B.宣告死亡的法定下落不明期间一般为2年,特殊情况下为1年;宣告失踪的法定失踪期间一律为2年 C.宣告死亡的公告期间为2年,而宣告失踪的公告期间为3个月 D.宣告死亡被撤销,发生返还财产,恢复婚姻关系等效果;宣告失踪撤销则没有这种效果 答案:AD

2020年事业单位和公务员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题库及答案(共100题)

范文 2020年事业单位和公务员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1/ 8

法律常识题库及答案(共100题) 2020 年事业单位和公务员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题库及答案(共 100 题) 1. 售楼广告上的内容,开发商应兑现吗?售楼广告和宣传资料仅仅是开发商为了吸引买房的人而做的一种宣传。 如果广告上的宣传内容没有写入合同中,即使将来这些宣传没有兑现,开发商一般也不会因此而承担责任。 如果开发商在这些材料上写得非常明确具体,内容确定,如“送多少钱的精装修”,“绿化面积达到多少平方米”等等,这些内容将对房屋价格以及购房人是否买房产生重大影响,即使这些内容没有写入合同,开发商也要兑现。 所以,一些重要的广告一定要保存好,如果将来发生纠纷,可以作为证据。 参考法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 2. 房地产商承担虚假广告民事责任的必要条件有什么?(1)房地产商发布了虚假广告。 购房者要能够证明广告的内容是虚假的或者部分是虚假的,这种虚假是房地产商主观故意所为。 这是房地产商承担责任的前提。 (2)购房者是受到欺骗和误导。 购房者因为依赖(虚假)广告,对该广告承诺的内容抱有期望才购买房屋的,即受到了欺骗和误导。 如果购房者在购房前已知或应知广告内容虚假,或者购房者的购

房行为与虚假广告无关,则不能认为是受到了欺骗和误导。 (3)购房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 购房者的合法权益受到实际发生的损害,这种损害包括财产的、金钱的、精神的。 (4)损害和虚假广告之间有因果关系。 也就是说,是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了购房者,给购房者的权益造成了损害,即虚假广告与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 参考法条:《广告法》第三十七条 3. 《认购书》一般包括哪些内容?《认购书》的内容包括:①房号及户型。 ②房屋的建筑面积。 ③房屋的价款及计算方式。 ④ 签订正式购房的日期。 ⑤在一方不履行的处理问题。 ⑥开发商的预售许可证号。 ⑦当事人双方基本情况。 参考法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一 -1- 3/ 8

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题含答案

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题含答案 法律常识是常识判断的重点,备考公务员考试的考生需要勤加练习法律常识。接下来,本人为你分享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题(一) 1. 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表述哪些正确?( ) A.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B.劳动、受教育和依法服兵役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C.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 D.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机关即民族自治机关 2.( 不定项选择 )下列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A.警告 B.罚款 C.行政拘留 D.劳动教养 E.拘役 3. 关于行政处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以在法定授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 B.受他人胁迫有行政违法行为的,可以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C.行政处罚的当事人到期不缴纳罚款,每日按罚款数

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 D.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必须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 4.依据《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下列行为中不属于最终裁决,属于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的是( ) A.对国家发改委的复议决定不服向国务院申请裁决 B.广西自治区南宁市政府决定征用南宁市郊区的土地 C.青海省政府依据其作出的行政区划决定而确认某块土地由甲公司享有使用权的行政复议决定 D.湖北省政府调整本行政区域内行政区划的决定 5. 下列可以设定临时性行政许可的方式有( )。 A.国务院决定 B.行政法规 C.省级人民政府规章 D.部门规章 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题答案 1.答案: AC 解析: A项,根据我国《宪法》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 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 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所以,A项正确 B项,根据《宪法》第4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 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根据《宪法》第55条规定:依照法律服兵役和

公务员法律常识题库含答案

公务员法律常识题库含答案 法律常识试题练习能够帮助备考公务员的考生提高公务员考试的行测成绩,以下就由本人为你提供公务员法律常识题库帮助你练习提分。 公务员法律常识题库(一) 1、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这里“未得逞”是指( )。 A、犯罪行为没有实施完毕 B、犯罪目的没有达到 C、犯罪结果没有发生 D、行为没有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2、每年3月,我国都要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汇集北京,共商国事。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 A、代表的任务是参政议政,委员的任务是政治协商 B、代表参与制定国家法律,委员参与对国家重大事务的协商 C、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政协是最高国家监督机关 D、人大直接创建国家管理制度,政协间接创建国家管理制度 3、根据《刑法》关于拘役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张某在拘役期间参加劳动并得到了报酬 B、李某因某事被判处拘役十四个月

C、王某被判处拘役,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D、黄某在拘役期间可以每月回家一天 4、在行政诉讼的执行措施中,可对行政机关采取的是( )。 A、司法建议 B、查封 C、扣押 D、划拨 5、某市劳动部门发现某玩具厂使用一批不满15周岁的学徒工。对此,劳动行政部门拟采取的下列哪一项措施不符合法律规定?( ) A、责令雇主改正,并处以罚款5万元 B、责令雇主,遣返这批学徒工 C、责令雇主承担遣返费用,并给予经济补偿 D、收缴雇主在非法用工期间的经营所得 公务员法律常识题库答案 1、答案: D 解析: 犯罪未遂中的“未得逞”指的是行为没有具备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故正确答案为D。 2、答案: ACD 解析: 本题主要考点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2020年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参照模板

分类专项突破-法律常识(常识部分) 知识点睛与解题技巧 对于法律专业的学生来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的法律常识是非常简单的;但对于非法律专业的学生来说,又是非常棘手的,原因在于他们没学过法律,更不知道会考些什么。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把握复习方向,明确复习重点,下面就一些经常会考到的知识点作简要论述。 一、法律的概念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一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它通过规定人们相互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二、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 法律体系,也称为部门法体系,是指一国的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内部和谐一致、有机联系的整体。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通常包括下列部门法: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诉讼法。 三、宪法修正案(四)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2004年3月14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由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和权威,因此对于宪法的每一次修改,都会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一次修改是对1982年宪法的第四次修改,共14条。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 2003年8月27日,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获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4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法的颁布与实施,是继1989年《行政诉讼法》及1996年《行政处罚法》颁布实施后行政法制建设领域又一部极其重要的法律,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五、行政赔偿 行政赔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侵犯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了损害,由行政机关作为赔偿义务机关对造成的损害履行赔偿义务。构成行政赔偿的,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必须是行政机关行使职权的行为。 (2)必须是行为依法确认违法的。 (3)必须存在损害事实。 (4)损害事实是在执行公务、行使行政管理权过程中发生的,而且与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因果关系。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68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由该行政机关负责赔偿;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由该工作人员所在的行政机关负责赔偿,行政机关赔偿后,应当责令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 六、犯罪 《刑法》第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

公务员考试必背法律常识

2009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150题助你记忆 1、认为下列规定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复议时,可一并向复议机关提出对该项规定的审查申请:(一)国务院部门的规定;(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三)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以上规定不含国务院部委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2、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复议申请,但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60日的除外。 3、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死亡的,其近亲属可申请复议;同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也可以口头申请。 4、对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所属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应向该派出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5、对国务院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应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复议,国务院依照行政复议法规定作出最终裁决。 6、对政府工作部门依法设立的派出机构依照法律、法规或规章的规定,以自己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应向设立该派出机构的部门或该部门的地方人民政府申请复议。 7、对于有行政复议法第15条所列情形之一的,申请人也可以向具体行政行为发生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复议,由接受申请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自接到该复议申请之日起7日内,转送有关行政复议机关,并告知申请人。 8、法律、法规规定复议为必经程序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自收到不予受理决定书之日起或复议期满之日起15日内,依法起诉。 9、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停止执行:(一)被申请人认为需要;(二)复议机关认为需要;(三)申请人申请,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四)法律规定。 10、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申请书副本或申请笔录复印件之日起十日内提出书面答复。 11、申请人、第三人可以查阅被申请人呢提出的书面答复、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材料,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行政复议机关有权拒绝。 12、在复议过程中,被申请人不得自行向申请人或其他有关组织和个人

公务员简明法律知识

公务员简明法律知识(第五章) 1-8 DADBCABD 9-19 ABCD AB BCD ABC ABCE CD ABC BCD ABC BCD AB 20-27 XXX√X √√X 28-33 CABBCB 34-35 AB ABC 36-46 √X√√√X√XXX√ 47-51 CBAAC 52-53 ABC ABCD 54-59 CDACAB 60-63 ABCD BC ABD ABCD 64-70 √√√√√√√ 71-81 DACACD ACCBB 82-88 AB ABC ACD AC BD ABCD BCD 89-92 X√XX 93-96 BCBB 97-103 BD AC ABC ABCD ABCD ABCD ABCDE 104-109√√√X√ 110-114ACDBA 115-125 ABCDE ABC ABCD AC ABCD AB ABCD ABCD ABC ABD ACD 126-132 √√X√X X√ 133-139 CDABACD 140-145 ABCD ABC ABC ABCD AB ACD 146-151 √X√√√X 152-154 CDA 155-160 ABCD ABCD ABCDE ABCD ABCD ABCDE 161-167√XXX√ X√ 168-175 ADBADABD 176-179 ABCD ABC CD BCD 180-186 √√XXXX√X 187-192 CACBCB 193-198 ABCD ABCD ABCD ABCDE ABCD ABCD 199-201 X√√ 202-206 DCBBB 207-212 CDE BD ABC ABCD ABC ABCD 213-217√√√√√ 218-224 CDDCBBC 225-227 ABCDE ACDE ABCD 228-232 √X√√√ 233-243 ACBAADDCABA 244-248 ABCD ABCD ABC ABC ACD 249-X√√√X 254-256 ACD 257-258 ABCD ABCD 259-260 √√261-269 CAACDCBBC 270-273 ABCDE BCDE ABD ABCDE 274-278 X√√√√279-283 BBCAA 284-287 BD ABD BD ABCD 288-294 XX√√X√√ 295-298 CCCC 299-306 ACD BCD ABC ABCD ABD CD BC ABD 307-315 √√√√√X√√√ 316-329 BADCADBDABC CCC 330-338 AB ABC ABC ABCD ABC ABC AB ABCD ABC 339-346 √√XX√√√√ 347-356 DACCBACBCC 357-363 ABD ABCDE AD ABC ABCD ABCD ABCD 364-372 √√√X√√√√√ 373 -375 AAC 376-384 AB ABD AB ABC ABCD ABC ABC AB AB 385-417 √√√√√√X√√XX√√√√√√√X√√√√X√√√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