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复习资料2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2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2

第一单元《大同》

1.《大同》一文选自是 (C)。

A.《论语》

B.《孟子》

C.《礼记》

D.《尚书》

2.孔子认为“大同”、“小康”二者最本质的区别是(D)。

A.物质文明建设 B.精神文明建设 C.人事制度D.所有制形式

3.《礼记》所代表的思想体系属于(A)。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4.最早提出“大同”理想的人是(B)。

A.庄子

B.孔子

C.梁启超

D.孙中山

5.“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其中“三代之英”指的是(B)A.尧、舜、禹 B.夏、商、周 C.夏、商、周三代的开国君主 D.舜、禹和商汤6.汉代时有“诗、书、礼、易、春秋”的“五经”之说,其中的“礼经”指的是(B)A.《仪礼》 B.《周礼》 C.《小戴礼记》 D.《大戴礼记》

7.“大同”社会最本质的特征是(A)

A.天下为公 B.选贤与能 C.讲信修睦 D.社会安定

8.“小康”社会最显著的外在特征是(D)

A.天下为家 B.各亲其亲 C.职位世及 D.礼义为纪

9.“大同”“小康”社会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和谐社会”最显著的不同是(D)

A.道德品质 B.生产力水平 C.礼法制度 D.物质水平与精神追求的统一10.儒家的“大同”思想与墨家的“尚同”思想的主要区别在于(A)

A.社会和谐程度不同

B.人们的道德水平不同C.社会管理方式不同 D.文字表述的方式不同11.“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这句话的意思是(C)

A.这六位君主都是通过战争夺取天下的杰出人才 B.这六位君主是超拔杰出的人才C.这六位君主都是谨遵礼法的杰出人才 D.这六位君主是通过选举而产生的人才12.对于上古时代,儒家与道家的认识是不同的,儒家的上古时代并非自然原始的时代,而是他们所称赞的尧舜时代。这个时代虽然也“无为而治”,却不是自然无为,而是道德的自然远行,不再有强迫的礼义制约。(√)

13.《礼记》是战国至秦汉之间儒家思想文献的汇编,以对古代礼制的讨论与阐发为主要内容,其中还结集了如《中庸》、《大学》、《礼运》等蕴含深邃的思想内容的学术论文,它们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名作,影响极其深远,是了解儒家的礼学思想的重要参考依据。(√)14.“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仲尼叹鲁的原因是鲁国作为诸侯国却举行蜡祭,有违礼制。(×)

15.大同社会人人都有一颗关爱他人、扶危济困、恪尽职守、不贪私利之心,这是因为这一社会天下为公、任人为贤、讲求诚信度所造成的。(√)

16.儒家所论述的大同社会不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历史中也是存在的。(×)

《1789年原则》

1.下列哪部著作不是筱敏的作品?(C)

A.《理想的荒凉》

B.《米色花》

C.《长恨歌》

D.《成年礼》

2.下列筱敏的作品中,哪部不是散文集?(D)

A.《阳光碎片》 B.《成年礼》 C.《捕蝶者》 D.《幸存者手记》

3.下列雨果长篇小说中,哪部取材于法国大革命?(B)

A.《悲惨世界》 B.《九三年》 C.《巴黎圣纺母院》 D.《笑面人》

4.法国国庆日是(A)

A.7月14日(巴黎人民第一次起义) B.8月26日(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

C.8月10日(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 D.5月31日(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

5.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是在(A)后通过的

A.巴黎人民第一次起义

B.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

C.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

D.拿破伦“雾月”政变

6.下列四个“宣言”发表的正确顺序是(C)

A.《共产党宣言》——《独立宣言》——《人权宣言》——《世界人权宣言》

B.《共产党宣言》——《人权宣言》——《独立宣言》——《世界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共产党宣言》——《人权宣言》——《世界人权宣言》

D.《人权宣言》——《共产党宣言》——《独立宣言》——《世界人权宣言》

7.“如果我们有一个支点,我们可以把地球举起来。”说这话的是(B)

A.拉斐德 B.潘恩 C.托克维尔 D.富兰克林

8.“每个人都是两个国家——本国和法国——的公民。”说这话的是(D)

A.拉斐德 B.潘恩 C.托克维尔 D.富兰克林

9.《人权宣言》全文共(C)条

A.15条 B.16条 C.17条 D.18条

10.不属于《人权宣言》内容的(D)

A.自由,平等,财产、安全 B.反对压迫,信仰、思想和表达的权利

C.人民主权,三权分立 D.公民的义务

11.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相比,下列表达不正确的是(D)

A.美国革命比法国革命要早 B.法国革命更高贵、更令人激动、更纯粹

C.和美国革命者相比,法国革命者所处的环境更险恶,其精神也更难能可贵。

D.美国的《独立宣言》与法国的《人权宣言》一样,都是世界宪章,具有普世性价值。12.《1789年原则》一文作为历史题材的文化思想随笔,其历史书写的特点非常鲜明,下列不属于其特点的是(D)

A.形象性鲜明 B.现场感强 C.语言明确,善用排比 D.富有文采

13.十八世纪,法国封建制度极端腐朽,国王路易十六将全体国民划分为不同等级,其中,新兴的资产阶级属于(C)

A.第一等级 B.第二等级 C.第三等级 D.介于第二等级和第三等级之间

14.诗集《米色花》、《阳光碎片》的作者都是现代作家筱敏的作品。(×)

15.《1789年原则》作者首先描绘了一幅革命风云画卷,接着阐释1789年原则内涵,然后呕歌先驱者们的伟大精神并将法国革命与美国革命进行对比,最后揭示1789年原则的普世性价值。材料组织富有层次,语言明确有力,使人读来壮怀激烈,酣畅淋漓。(√)

16.什么是革命?在筱敏看来,革命不仅具有摧毁和破坏的力量,更应具有“播种和种植的秉性”。它必须深具人类精神进步的意义,必须在人类精神结构中引起根本性的变化;它还意味着个人权利对专制权力的挑战,它属于平民,与叛乱、政变不同,更与暴政相悖。(√)17.1789年留给人类真正的东西是《人权宣言》。她值得我们用人类迄今所有的文字书写在我们仰首可见的天空,无论这片天空是明媚还是阴黯。(√)

18.自由,平等,财产,安全,反抗压迫,信仰、思想和表达的权利,人民民主,三权分立——这些著名的1789年原则,为近代世界奠立新的社会和政治秩序、新的普世价值铺设了基石,它的诞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重大的事件,以致人们在言说现代社会的时候,只能把1789年作为起点。(√)

19.1789年8月26日,法国国民议会通过的《人权宣言》后来被用作1791年宪法的前言。

(√)20.法国大革命的过程是: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第一次起义,8月26日通过《人权宣言》,斐扬派取得政权;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推翻斐扬派,逮捕路易十六,9月21日召开国民大会,22日宣布成立法兰西共和国,吉伦特派取得政权;1793年5月27日至6月2日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推翻吉伦特派,雅各宾派取得政权; 1794年热月党人发动“热月政变”,推翻雅各宾派政权,后来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取得政权,建立资产阶级帝国。(√)

21.“每一个人都是两个国家——本国和法国——的公民。”说这话的是美国思想家潘恩。(×)22.《1789年原则》是一篇历史题材的文化随笔,是对1789法国大革命精神的阐发与赞美。筱敏的散文比较接近于西方散文(essay)的原意,重视思想和意味。(√)

第二单元《七月》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D )。

A.《山海经》 B.《乐府诗集》 C.《楚辞》 D.《诗经》

2.《诗经》被称为“经”是在( C )。

A.先秦 B.秦代 C.汉代 D.南北朝

3.《诗经》全书共有(D)。

A.100篇 B.105篇 C.300篇D.305篇

4.最早提出“孔子删诗说”的是(D)。

A.孟子 B.荀子 C.司马迁 D.班固

5.《诗经》在当时被划分为“风、雅、颂”,其划分的主要标准是( C )。

A.地域 B.社会作用 C.音乐 D.内容

6.《诗经》用作宗庙祭祀舞曲的是(D)。

A.国风 B.小雅 C.大雅D.颂

7.“风、雅、颂”是《诗经》的(A)。

A.分类 B.表现手法 C.思想内容 D.特征

8.汉代“四家诗”指(B)。

A.齐鲁郑毛B.齐鲁韩毛 C.齐郑韩毛D.齐鲁韩郑

9.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通行的《诗经》属于(D)。

A.齐诗B.鲁诗 C.韩诗D.毛诗

10.《诗经》最基本的句式是(A)。

A.四言B.五言 C.杂言 D.七言

11.《诗经》中写男青年对河边采集荇菜的一位女子的相思,想象着和她相爱的诗篇是(C)。A.《召南·摽有梅》B.《郑风·褰裳》 C.《周南·关睢》D.《邶风·静女》

12.《诗经》中描绘了一个美丽清泠、朦胧迷茫的抒情境界,刻画诗人徘徊追思的形象,借助景物和意象含蓄委婉地表达相思和追怀之情的诗篇是(D)。

A.《邶风·静女》 B.《周南·关睢》 C.《陈风·月出》 D.《秦风·蒹葭》

13.《七月》是一首(B)。

A.表现周人政治生活的诗歌B.农事诗C.反映婚姻问题的诗歌D.反映上层社会生活的诗歌14.汉代儒学家中为“毛诗”作笺的是(C)。

A.毛苌 B.毛亨 C.郑玄 D.班固

15.《诗经》风诗中最长的作品是( B )。

A.《生民》B.《七月》C.《氓》D.《大明》

16.《七月》反映的是(C)的历史。

A.夏民族B.商民族C.周民族D.原始社会

17.“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莎鸡”指的是(D)。

A.公鸡B.蝉C.蝗虫D.纺织娘

18.《诗经·七月》中没有写到的农事生活是(D)。

A.集体狩猎B.岁终祭祀C.修缮门户D.养殖捕鱼

19.《诗经·七月》中的“七月流火”指(A)。

A.天气转凉B.天气炎热C.天气温暖D.天气转晴

20.“春日载阳,有鸣仓庚”中“春日”是指夏历(A)。

A.三月B.四月C.五月D.二月

21.下面是《诗经·七月》中的句子,哪句没有体现出劳动民众在日常生活中的感情变化?(D)。

A.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B.为公子裳,为公子裘,食我农夫;

C.嗟我农夫,上入执宫功;D.同我妇子,饁彼南亩。田畯至喜。

22.“一之日觱发”,“一之日”指的是(A)。

A.夏历十一月B.夏历十二月C.夏历一月D.夏历二月

23.“二之日栗烈”,“二之日”指的是(B)。

A.夏历十一月B.夏历十二月C.夏历一月D.夏历二月

24.“三之日于耜”,“三之日”指的是(C)。

A.夏历十一月B.夏历十二月C.夏历一月D.夏历二月

25.“四之日举趾”,“四之日”指的是(D)。

A.夏历十一月B.夏历十二月C.夏历一月D.夏历二月

26.“蚕月条桑,取彼斧戕”中“蚕月”是指夏历(B)。

A.二月B.三月C.四月D.五月

2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D)。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共有15国风,160篇,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礼时的乐歌,共40篇。

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D.《诗经》中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28.《七月》是《诗经》中(A)的第一首。

A.豳风B.王风C.陈风D.郑风

29.“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出自(B)。

A.《楚辞》B.《诗经》C.《尚书》D.《礼记》

30.《诗经·七月》以(B)为序,深刻而逼真地反映了西周农人的生活状况。

A.农事活动B.时间 C.吃穿住 D.住吃穿

31.《诗经》收集了西周至春秋五百多年间的作品。(√)

32.《诗经》的体制,可分为风、雅、颂。(√)

33.《诗经》中的“雅”,又分为大雅和小雅。(√)

44.《诗经》农事诗中最优秀的一篇是《七月》。(√)

35.《七月》全诗以时间为序,深刻而逼真地反映了西周农人的生活状况。(√)

《喝茶》

1.下面不属于“言志派”的作家是(D)

A. 周作人

B.俞平伯

C.废名

D. 郁达夫

2.周作人对现代文学最可贵的贡献在于他对(B)的倡导和创作。

A. 小说

B. 美文

C. 现实主义

D. 浪漫主义

3.周作人的《喝茶》选自(D)

A. 《自己的园地》

B.《泽泻集》

C. 《知堂回想录》

D. 《雨天的书》

4.周作人创造了一种(A)的散文艺术风格。

A. 闲适冲淡

B.洞彻犀利

C. 委婉清丽

D.激情奔泻

5.周作人的(A)作品中提到有三脚桥。

A. 《喝茶》

B. 《故乡的野菜》

C. 《北京的茶食》

D. 《鸟声》

6.《喝茶》是(A)的作品。

A. 周作人

B.茅盾

C.闻一多

D. 郁达夫

7.周作人和(B)是中国现代文坛上的两颗巨星,并且是一对亲兄弟。

A.沈从文

B.鲁迅

C.闻一多

D. 胡适

8.下列不是周作人作品的是(D)。

A.《自己的园地》

B.《雨天的书》

C. 《知堂回想录》

D.《伤逝》

9.下面(B)是周作人的作品。

A.《伤逝》

B.《北京的茶食》

C.《迟桂花》

D.《封锁》

10.周作人融西方随笔的谈话风格、中国散文的抒情韵味以及日本俳句的笔墨情趣于一体,形成了独具魅力的“闲话”体言志的小品文。(B)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A.《北京的茶食》

B.《喝茶》

C.《鸟声》

D.《乌篷船》

11.周作人原名周櫆寿,字启明,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散文家、学者,著有散文集《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知堂回想录》等。(√)

《萧萧》

1.沈从文最具代表性的小说是(A )。

A.《边城》

B.《萧萧》

C.《三三》

D.《长河》

2.沈从文的小说大多描写(C)的风土人情。

A. 湘东

B. 黔西

C. 湘西

D. 滇东

3.沈从文不曾在下面的哪所大学任教?(C )。

A. 北京大学

B. 武汉大学

C. 复旦大学

D. 青岛大学

4.“女学生”意象在下面作品( B)中有出现。

A.《柏子》

B.《萧萧》

C.《贵生》

D.《长河》

5.花狗是沈从文小说 ( C)中的人物。

A.《柏子》

B.《月下小景》

C.《萧萧》

D.《长河》

6.下面不属于沈从文短篇小说的作品是(D)。

A.《龙朱》

B.《柏子》

C.《萧萧》

D.《边城》

7.《萧萧》是现代作家(B )的作品。

A. 周作人

B.沈从文

C. 闻一多

D.鲁迅

8.下列不是沈从文作品的是(D )。

A.《萧萧》

B.《长河》

C. 《边城》

D.《竹林的故事》

9.翠翠是沈从文( B)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A.《萧萧》

B.《边城》

C.《柏子》

D.《长河》

10.下面(B)是沈从文的作品。

A.《封锁》

B.《长河》

C.《迟桂花》

D.《竹林的故事》

11.沈从文最具代表性的小说是《边城》。(√)

12.沈从文湖南凤凰人。中国现代作家、古文物专家。(√)

13.《萧萧》里的“女学生”象征自由、妇权、新生事物。(√)

14.小说《萧萧》将“湘西世界”的乡情风俗、自然景致与人事命运浑然一体,描绘美丽得忧愁的牧歌情调,展示湘西底层人民的“自在状态”与素朴坚韧的生命本性。(√)15.短篇小说《龙朱》不是沈从文的作品。(×)

第三单元《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1、《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所具体描述的中心事件是( C )

A.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B.灵王与肥义谋划胡服骑射

C.说服公子成支持胡服骑射D.招兵买马买胡服练骑射

2.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的主要目的是( B )

A.移风易俗,破除陋习 B.加强边防,扩张领土

C.党同伐异,巩固统治 D.废弃儒学,改奉异教

3、下列文章中,主要通过对话展开说理、刻画人物的是(A )

A.《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B.《喝茶》

C.《1789年原则》

D.《晋公子重耳之亡》

4、《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作者是(C)

A.韩愈

B.司马光

C.司马迁

D.柳宗元

5、以下属于编年体通史的是(D)

A.《战国策》

B.《史记》

C.《左传》

D.《资治通鉴》

6、赵武灵王改革成功中善于抓住关键的表现是(D)

A.以朝中重臣、自己的叔叔作为突破口

B.亲自登门做说服工作

C.靠耐心说服,不强制推行

D.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7、赵武灵王改革成功中善于重点击破的表现是(A)

A.以朝中重臣、自己的叔叔作为突破口

B.亲自登门做说服工作

C.靠耐心说服,不强制推行

D.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8、《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这篇文章展开说理、刻画人物的最主要方式是(B)

A.对话

B.抒情

C.写景

D.议论

9、“臣闻中国者,圣贤之所教也,礼乐之所用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则效也。”中的“中国”是指(C )

A.神州

B.中国

C.中原

D.九州

10、“先时中山负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入鄗。”中的“系累”是指(B )

A.拖累

B. 用绳子捆绑,指俘虏

C.联系

D.劳累

11、以下对赵武灵王评价错误的是(B)

A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B力排众意,一意孤行

C不因循守旧,锐意改革.D. 在进行改革时讲究策略,采取恰当的方法

12、以下哪项不属于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的理由(D)

A.加强军备可以抵御外辱

B.前有中山国侵鄗的历史教训

C.叔父保守,拘泥于旧俗

D. 思想文化方面的一次改革

13、以下哪项不属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所体现的历史文化意义有(A)

A.战争形式由车战变为“骑射”

B.古代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C.思想文化方面的一次改革

D.开拓疆土观念的重要性

14、以下哪项不属于赵武灵王成功推行胡服骑射的原因(A)

A.颁布法令,强行推行

B.亲自上门做说服工作

C.运用典型,作为突破口

D.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15、以下哪项不属于公子成听服于武灵王的原因(B)

A.武灵王使之请之在先,又亲自前往劝说

B. 迫于君权的压力

C.武灵王从国家大局利益为重

D. 能礼遇自己,言之有理

16、以下哪项不属于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受到反对的原因( B)

A.与中原民情习惯相悖

B.与中原战争模式相悖

C.与士大夫的传统观念冲突

D.胡服不利于骑兵打仗

17.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南宋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

18.由司马光主持修纂的《资治通鉴》,以纪传体记载了我国自西周至五代一千八百年的历史,其鸿篇巨制,大逾前代。(×)

19.司马光主持修纂《资治通鉴》,他还请来三名助编:刘恕、刘攽、范祖禹。(√)20.《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中,所体现赵武灵王能够改革成功的途径有:抓住关键、重点击破、以身作则、耐心说服、以理服人。(√)

《拟选聪颖子弟出洋习艺疏》

1.在清末,最先倡导派幼童留学西方先进国家的人是(D)。

A.李鸿章B、曾国藩C、丁日昌D、容闳

2.《拟选聪颖子弟出洋习艺疏》作于(A)。

A.洋务运动时期

B.太平天国时期

C.鸦片战争时期

D.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3.曾国藩最有名的作品是( C)。

A.《曾国藩全集》

B.《曾文正公全集》

C.《曾国藩家书》

D.《曾国藩书信集》

4、曾国藩的学术思想属于(B)。

A.法家

B.儒家

C.兵家

D.道家

5、曾国藩写有(),经常以“勤、俭、刚、明、孝、信、谦、浑”“八德”自勉。(B)

A.《曾文正家信》B《曾国藩日记》C.《曾国藩家书》 D.《曾国藩书信集》

6.(C)被后人誉为“治家的理论体系”,“治家的优秀教科书”。

A.《曾国藩全集》

B.《曾文正公全集》

C.《曾国藩家书》

D.《曾国藩书信集》7.被后人推为治家教子的典范的清代名臣是(B )。

A .李鸿章

B .曾国藩C、龚自珍D、刘统勋

8.我国近代由政府派人出洋留学的事业开始起步是从(C )年到1875年,清政府以每年30人为额,共派送120名幼童赴美学习开始的。

A.1870

B.1871

C.1872

D.1873

9.《拟选聪颖子弟出洋习艺疏》又名《拟选子弟出洋学艺折》,是曾国藩在(B )年8月给同治皇帝上的奏折。

A.1870

B.1871

C.1872

D.1873

10、(B )事业被视为“中国近代留学生运动的开端”。

A. 清末幼童赴欧留学

B. 清末幼童赴美留学

C. 清末幼童赴日留学

D. 清末幼童赴法留学11.以下哪项不属于“疏”(“奏折”)这一文体的特点(C )。

A、态度虔诚认真

B、说话细致周到

C、言辞激烈

D、语气委婉深切

12.以下何人不属于清末幼童留学计划培养出的近代著名人物(C)。

A.詹天佑B.蔡绍基C、王国维D、唐绍仪

13、在幕后力促曾国藩上书的著名近代教育家是(A)。

A.容闳B、蔡绍基C、王国维D、蔡元培

14、(B)被称为清朝“中兴第一名臣”和屠杀农民起义的“曾屠户”。

A 、曾纪泽B.曾国藩C、曾铣D、曾天浩

15、第一批留洋幼童里出现了一位我国最早的铁路工程专家,他就是(A)。

A.詹天佑B.蔡绍基C、梁敦宜D、唐绍仪

16.曾国藩论证幼童留学计划的理由非常充分全面,主要包括意义论证和可行性论证两个方面。(√)

17.曾国藩论证幼童留学计划其意义论证包括长远和目前两个角度。(√)

18.清代的谥号中“文正”最高,“文忠”次之,“文恭”再次,曾国藩死后的谥号是文忠。(×)19.近代留学生的派遣始于1872年。从派遣数量的集中趋势来看,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即留学幼童时期,留学日本时期,庚款留学时期,留法勤工俭学时期。(√)

第四单元:人间世《晋公子重耳之亡》

1.《左传》属于(C)体史书。

A.国别体B.纪传体C. 编年体D.其他

2.“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下面人物中,不属于“三士”的是(B)。A.狐偃B.司空季子C.赵衰D.贾佗

3.对下面加横线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A.将适齐。适,适合。B.有人而校,罪莫大焉。校,抵抗。

C.浴,薄而观之。薄,逼近。D.则何以报不谷?不谷,君王自谦之称。

4.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用法的一句是(A)。

A.秦伯纳之。B.离外之患。C.奉匜沃盥D.子盍蚤自贰焉?

5.春秋五霸是指(D)。

A.齐桓公.晋文公.赵武灵王.秦穆公.宋襄公

B.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昭王.宋襄公

C.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郑庄公

D.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

6.下列诸候国在晋公子流亡的过程中全部礼遇的国家是(A)

A.狄、卫、齐、曹B.狄、宋、齐、曹C.狄、郑、齐、楚D.狄、楚、齐、秦

7.晋公子在流亡途中遇到的几个女子几乎都是值得称颂的,她们对重耳性格的成熟起着比照和催化的作用。她们是(A)

A.季隗、姜氏、僖负羁之妻B.怀赢、姜氏、子玉

C.叔隗、怀赢、僖负羁之妻D.怀赢、叔詹、子玉

8.晋公子重耳之亡》这篇文章出自(B)。

A.《春秋》

B.《左传》

C.《国语》

D.《战国策》

9.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 )

A.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

..?不谷:君王自谦之称。

B. .浴,薄.而观之。薄:轻薄。

C.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亲:意动用法,以……为亲。

D.晋郑同侪.,其过子弟固将礼焉。侪:辈、类。

10. “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这一句的翻译正确的是( B )

A.公子如果回到晋国,那么用什么来报答不谷呢?

B.公子如果回到晋国,那么用什么来报答我呢?

C.公子如果反对晋国,那么用什么来报答我呢?。

D.公子如果反对晋国,那么用什么来报答不谷呢?

11.重耳在流亡过程中,受到不同的礼遇,跟当时列国之间的斗争形势有关。(√)

12.重耳流亡经过不同的国家,分别受到不同程度的礼遇,如齐桓公妻以女,郑文公赠以马,楚成王享之,秦穆公纳之。(×)

13. 重耳在尖锐复杂的诸侯争霸斗争矛盾之中,从一个缺乏雄心壮志、耽于安乐的贵族公子磨炼成为一个有深谋大略的政治家。(√)

14. 重耳的追随者大都是当时晋国的栋梁之材或智能之士。正如僖负羁所说:“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返其国;返其国,必得志于诸侯。”(×)

15.《左传》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体史书。(√)

《伤逝》

1. 散文集《野草》的作者是(C)。

A.老舍B.巴金C.鲁迅D.郭沫若

2. 下列作品集,不属于鲁迅的是(B)

A.《呐喊》B.《天狗》C.《朝花夕拾》D.《野草》

3. 代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和巅峰的作家是(D)

A.茅盾B.巴金C.沈从文D.鲁迅

4. 鲁迅的《野草》是一部(C)

A.杂文集B.短篇小说集C.散文诗集D.抒情小品散文集

5.鲁迅的《故事新编》是一部(B)

A.杂文集 B.历史小说集C.散文诗集D.抒情小品散文集

6.鲁迅唯一一篇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是A

A.《伤逝》B.《离婚》C.《在酒楼上》D.《祝福》

7.中国现代最早创作的话剧剧本是(B)。

A.《玩偶之家》 B.《终身大事》 C.《泼妇》 D.《卓文君》

8.以下集子不是鲁迅小说集的是(D )。

A.《呐喊》B.《彷徨》C.《故事新编》D.《朝花夕拾》

9.“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这句人生感悟出自小说(C )。

A.《幸福的家庭》B.《祝福》C.《伤逝》D.《孔乙己》

10.《伤逝》中的主人公是(A )。

A.涓生、子君B.迅哥儿、闰土C.华老栓、夏瑜D.涓生、阿随

11.“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个性解放的呼声出自(D)

A.郁达夫《迟桂花》 B.鲁迅《祝福》C.鲁迅《幸福的家庭》 D.鲁迅《伤逝》

12.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嘉兴人。(×)

13.鲁迅是《新青年》“随感录”最早和最优秀的作者之一。(√)

14.鲁迅原名周树人,1918年5月发表《狂人日记》时始以“鲁迅”为笔名。(√)

15.《阿Q正传》塑造了贫苦农民阿Q这个不朽的典型,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

16.《呐喊》和《彷徨》是鲁迅的两部短篇小说集,他一生写得最多的是小说。(×)

17.《狂人日记》的小序是用白话文写成的。(×)

18.林语堂和周氏兄弟是《语丝》杂志的主要作家。(√)

19. 小说《伤逝》采取“手记”的方式,用诗一样的语言抒写了涓生的心境,有追忆中的内心独白与倾诉,也有回想里的细节点缀与刻画,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与精湛的白描技法。(√)

20.鲁迅的学术著作有《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

21. 《伤逝》的副标题是“子君的手记”。(×)

《封锁》

1.《封锁》所写的故事发生于()时期的(D)。

A.民国,上海B.抗战,香港C.民国,香港D.抗战,上海

2. 小说《封锁》题目“封锁”的含义可以理解为(C)。

A.空袭警报的拉响,人们被困于车上,形成的封锁状态。

B.暗示日常生活的贫乏而毫无生气。

C.贫乏沉闷而又漫长的日常生存状态,构成对人们的封锁。

D.一个与日常生活失去关联的暂时的真空状态。

3.下列作品不属于小说的是(D)

A.《沉香屑》B.《金锁记》C.《倾城之恋》D.《流言》

4. 张爱玲的小说处女作是(A)

A.《沉香屑》B.《金锁记》C.《倾城之恋》D.《心经》

5.张爱玲移居香港后的小说作品主要有(D)

A.《红玫瑰与白玫瑰》B.《金锁记》C.《倾城之恋》D.《赤地之恋》

6.1943年张爱玲的小说处女作《沉香屑》(第一、二炉香)发表在(A)

A.《紫罗兰》B.《天地》C.《万象》D.《小说月报》

7.在当代女作家中,(A)的创作和张爱玲有些相似,在学界经常把她们放在一起研究。

A.王安忆

B.张抗抗 C .铁凝 D.茹志鹃

8.小说《封锁》的男主人公吕宗桢是一家银行的会计师,女主人公吴翠远是大学的年轻教师。(√)

9.吴翠远在封锁中的深情表现,与封锁解除后的淡漠形成鲜明对比,显示了其虚伪的特点。(×)

10.《封锁》以全知全能的视角叙事,将所有的环境、事件以及人物的心理,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

11. 张爱玲的小说素有“纸上电影”之称,流畅的对话、故事曲折、近乎舞台和电影手法的叙述,被公认为是适合改编成影视剧的文学作品。(√)

第五单元《西绪福斯神话》

1.西西弗神话来源于( B )。

A.印度神话

B.希腊神话

C.罗马神话

D.中国神话

2.加谬的代表哲学思想是( B )

A.浪漫主义

B.荒谬

C.后现代

D.抽象

3.西西弗是一个怎样的英雄(D)

A.战斗

B.爱情

C.复仇

D.荒谬

4.1957年,加缪以“阐释了我们这一代人类良心的难题”而获得的奖项是(A )

A.诺贝尔

B.奥斯卡

C.金熊

D.金狮

5.西西弗的象征意义是(C)

A.真诚

B.浪漫

C.荒诞

D.邪僻

6.《西西弗神话》是加谬何种哲学思想的代表性作品。D

A.虚无主义

B.唯物主义

C.唯心之义

D.存在主义

7.《西緖福斯神话》中的西西弗,是人类荒谬命运的象征与缩影;体现了加缪所主张的反抗精神。(√)

8.《西緖福斯神话》在写法上的特点是:(1)作品的构思以著名神话为基础;(2)西西弗的形象鲜明、生动,使人印象深刻;(3)语言简洁有力,饱含深厚的哲思、诗意与激情。(√)第六单元《<老子>五章》

1.下列加点词的含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B)

A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抱:怀抱

B 道可道,非常道常:永恒的

C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文:文字

D 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居:居住

2.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

A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无,名天地之.始

B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C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涉

D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3.下列句子句式不同的一组是:(C)

A 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无,名天地之始

B 天下莫柔弱于水仕宦于台阁

C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D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 下列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A 《老子》第一章提到的“道”是指一切存在的根源,具有不可说性,不可以概念化,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和根源。

B 第二章强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反映了一种消极的人生观

C 第七十八章说”受国之垢,是社稷之主”,只要能够蒙受国家的屈辱,就可以做君主.

D 第八十章里.老子认为,让百姓不用各种器具, 不去冒险,只要满足他们的温饱需要,就可以使国家太平发展.

5.下列名字不是指陈老子的是(B)

A李耳B重耳C李子D李聃

6.下列有关老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D)

A 老子是春秋时期楚国人B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C老子是中国最早的古儒D《老子》是法家思想的经典

7.老子的人生论包含深邃的哲理,下列论述不是表达事物之间辩证关系的是(C)

A 大成若缺B大直若屈C大辩若拙D大盈若冲

8.老子是中国古代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道”论较早地提出了天地万物的起源。下列论述不是反映这一思想的是(D)

A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B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C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D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9.有关老子所论之“道”不准确的解说是(C)

A“道”是“无”,是一切存在的根源。B“道”永远存在,运行不息。

C“道”是“无”,“无”是“空”,是“零”。

D“道法自然”指出“自然”是万事万物运行应该遵循的最高法则。

10.有关老子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D)

A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

B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C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D老子主张圣人应力求遵循人之道,力求“损不足以奉有余”。

11.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起源与存在的哲学家。(√)

12.孔子的“道”是纳仁入礼的道德思想,属于社会伦理范畴;老子的“道”是万物存在的哲学体系的核心。(√)

13.“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表明老子主张清静以修为的主张。 (×)

14.老子《道德经》中提到的“无”应该理解为“空无”、“什么都没有”的意思。(×)15.老子有句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说明对立的东西是相互转化的,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老子学说的思想精华。(√)

《饮酒》

1.晋代弃官归田,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的诗人是(C)

A孟浩然 B王维 C陶渊明 D谢灵运

2.诗作着力表现田园生活的怡然自得之乐,则有情意真切,格调清解,简洁储蓄,富有韵味的风格特点的诗人是(D)

A孟浩然 B孟郊 C谢灵运 D陶渊明

3.陶渊明《饮酒》中,最富有哲理意味的诗句是(D)

A飞鸟相与还B心远地自偏C结庐在人境D悠然见南山

4.对陶渊明的《饮酒》(其五)赏析有误的一项:(C)

A诗歌表现了诗人不慕功名利禄的高尚节操以及在自然景物中寻找乐趣的恬适心情

B本诗平淡自然而诗意隽永,情与景相应成趣C本诗的主旨句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D诗中的“菊”、“山”、“气”、“日”、“鸟”这些极富诗情画意的景物都点出了“真意”的所在5.对陶渊明的《饮酒》(其五)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

A诗的前四句道出了作者的体验:要拥有心灵的宁静,就应该脱离喧嚣的环境,投身到大自然中,尽情体会生活的快乐。

B“山气日夕佳”中的“佳”字,写出了作者对山气缭绕、夕阳西下一景象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归隐田园的惬意情怀。

C“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意思是:这种生活让人体会到人生的真正意义,但无法用语言表达,只能用心灵去感受。

D本诗描写了恬静、闲适的生活,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亲相融的境界。

6.下列对对陶渊明的《饮酒》(其五)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A这首五言古诗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色的悠闲欣赏,反映出作者厌恶官场腐败、决心归隐自洁的人生追求。

B第一、二句直接道出作者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喜爱,对车马喧嚣的官场生活的厌倦。

C第三、四句自问自答,表现了作者对自由自在、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

D第五---八句将菊花、南山、山中晚景、归林飞鸟构成一幅大自然的美丽画面,作者完全陶醉在悠闲自得之中。

7.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现存125首,但是以下哪类诗不是他诗作的主要内容(C)

A 饮酒诗B咏怀诗C讽喻诗D田园诗

8.下列名号哪个不是陶渊明的指陈(D)

A陶潜B元亮C五柳先生D叔夜

9下列哪项不是陶渊明诗的总体艺术特征B

A自然B深刻C朴素D真情

10.下列哪项不是陶诗的艺术追求(D)

A发乎事,饮酒是其事。B源乎景,采菊、南山是其景。

C缘乎情,心远尘世是其情。D止乎礼,心远、忘言是其理。

11.陶渊明《饮酒》(其一)以邵平为例表达了从自然变化的盛衰更替现象,继而联想到人生的福祸无常,与其追名逐利,倒不如隐遁以远害饮酒以自乐这个观点。(×)

12.苏轼《东坡诗话》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多索然矣。”此论正说明了“望”与“见”的差异在于“意与境会”和“境与意会”。(×)

13.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涉及对隐居方式的评价,他认为“隐逸”只能蛰居山林、遁世索居。(×)

14.陶渊明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意思是“言不尽意”,我们需要“立象以尽意”,但又不能执著于言象,要做到“得意忘言”、“得意忘象”。(√)

15.《五柳先生传》不是陶渊明的自传。(×)

《一九九八廿四节气》

1.《一九九八廿四节气》实际完成的篇数有(B)。

A. 5篇 B.6篇 C.7篇 D.8篇

2.苇岸的籍贯是(A)。

A.北京 B.山东 C.安徽D.江苏

3.苇岸总共出版了(C)本散文集。

A.1 B.2 C.3 D.4

4.苇岸1988年开始写作开放性系列散文作品是(A),成为新生代散文的代表性作品。

A《大地上的事情》B《太阳升起以后》C《秋分》D《一九九八廿四节气》

5.对苇岸作品表述不准确的是(D)

A苇岸的作品,是真正的绿色文学。

B不论他的思维方式,对待自然的理念,还是对待人情世故,都体现了一种抛弃了二元对立,将个体置入整体系统的鲜明的生态性。

C苇岸作品文字精美、和煦和深远,在他身后铺开了一条伸向野地——我们真正的家园的路。D苇岸的作品很多,出版过四本文集。

6.苇岸的作品深受(D)的自然观念和伦理思想的影响,使得他的作品风格不同于环境文学。

A茨威格B狄德罗C卢梭D梭罗

7.下列哪个是对谷雨节气的描述(D)

A.“带着冬天色泽和外观(仿佛冬季仍在延伸),就像一个刚刚投诚的士兵仍穿着旧部褪色的军装。”

B.“土地隐没了,雪使正奔向春天和光明的事物,在回归的路上犹疑地停下了脚步。”C.“杨树现在则像一个赶着田野这架满载绿色马车的、鞭子上的红缨已褪色的老车夫。”D.“野兔能够隐身了,土地也像骄傲的父亲一样通过麦子感到了自己在向上延续。”

8.下列哪个是对春分节气的描述(C)

A.“带着冬天色泽和外观(仿佛冬季仍在延伸),就像一个刚刚投诚的士兵仍穿着旧部褪色的军装。”

B.“土地隐没了,雪使正奔向春天和光明的事物,在回归的路上犹疑地停下了脚步。”C.“杨树现在则像一个赶着田野这架满载绿色马车的、鞭子上的红缨已褪色的老车夫。”D.“野兔能够隐身了,土地也像骄傲的父亲一样通过麦子感到了自己在向上延续。”

9.下列哪个是对立春节气的描述(A)

A.“带着冬天色泽和外观(仿佛冬季仍在延伸),就像一个刚刚投诚的士兵仍穿着旧部褪色的军装。”

B.“土地隐没了,雪使正奔向春天和光明的事物,在回归的路上犹疑地停下了脚步。”C.“杨树现在则像一个赶着田野这架满载绿色马车的、鞭子上的红缨已褪色的老车夫。”D.“野兔能够隐身了,土地也像骄傲的父亲一样通过麦子感到了自己在向上延续。”10.下列哪个是对雨水节气的描述(B)

A.“带着冬天色泽和外观(仿佛冬季仍在延伸),就像一个刚刚投诚的士兵仍穿着旧部褪色的军装。”

B.“土地隐没了,雪使正奔向春天和光明的事物,在回归的路上犹疑地停下了脚步。”C.“杨树现在则像一个赶着田野这架满载绿色马车的、鞭子上的红缨已褪色的老车夫。”D.“野兔能够隐身了,土地也像骄傲的父亲一样通过麦子感到了自己在向上延续。”11.《一九九八廿四节气》是苇岸未完成的作品,它所涉及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不断被书写的文学命题,也是苇岸十余年写作生涯中唯一的文学命题。(√)

12.苇岸在写作《一九九八廿四节气》时,每到一个节气就在他居所东部田野,选一个固定的基点,在不同的时间,对不同的画面和角度拍摄一组照片,并形成一段文字。×13.苇岸写作《一九九八廿四节气》,但仅仅创作完其中的八个节气之后,便被病魔夺去了生命。(×)

14.《一九九八廿四节气》主要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平等的、对话的、交流的,而不是把自然人格化,或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15.《瓦尔登湖》一书改变了苇岸的生活方式以及面对整个世界的人生态度,也使苇岸由诗歌的写作改变为对散文的写作。(√)

第七单元《西铭》

1.张载是 B 时期著名思想家和理学创始人之一。

A. 南宋

B. 北宋

C.清朝

D.明朝

2.北宋理学的开山大师是A。

A. 周敦颐

B. 程灏

C.程颐

D. 朱熹

3.“不愧屋漏为无忝;存心养性为匪懈”中的“忝”意思是C

A.增加

B.小心

C. 羞辱

D.恭敬

4.《西铭》原名 A ,是理学家程颐给它改名的。

A.《订顽》B.《砭愚》 C.《正蒙》 D.乾称

5.“灭人欲,存天理”是宋代理学家C的名言。

A.张载 B.周敦颐 C.朱熹 D.孟子

6.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自唐代韩愈以后发展起来的新A学说。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7.“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语出 D 。

A.孔子 B.孟子 C.朱熹 D.张载

8.“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德,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的名言(×)

9.《西铭》是张载贴在学堂西窗上的一段文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10.“存天理、灭人欲”中的“人欲”是指人的口、目、耳、鼻等生理欲望。(×)

11.《西铭》主要阐述孔子《易传》的天道思想,说明乾坤一体,天地一家,归结为一个“孝”字。(√)

12.张载的提出的“民胞物与”与墨子的兼爱思想、佛教的众生平等思想有相通之处。(√)《回答》

1.北岛的诗作《回答》首先发表于 C 。

A.《北岛顾城诗选》 B.《诗刊》 C.《今天》 D.《北岛诗歌集》

2.《回答》写于 B 这个特殊的时期。

A.1975年

B.1976年

C.1978年

D.1979年

3.“新的转机和闪闪的星斗,/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那是五千年的 A 文字,/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A. 象形

B.写意

C.指事

D.会意

4.下列语词中对《回答》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的精神特质描述不正确的是:D

A.反思

B.怀疑

C.愤激

D.悲观

5.北岛,原名 A。

A.赵振开

B.郭路生

C.梁小斌

D.芒克

6.“朦胧诗派”的得名最初源于评论家的否定性评价:C

A.《在新的崛起面前》

B.《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

C.《令人气闷的“朦胧”》

D.《崛起的诗群》

7.“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一代人》)的作者是D 。

A.北岛

B.舒婷

C.江河

D.顾城

8.“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这句诗出自作品 A 。

A.《回答》 B.《宣告》 C.《一切》 D.《无题》

9.北岛在“文革”后期曾以“艾珊”的笔名创作过一部以知情杨讯和萧凌为主人公的“手抄本”小说B 。

A.《公开的情书》

B.《波动》

C.《晚霞消失的时候》

D.《假如这是真的》

10.当朦胧诗在人们评价不一的情况下,舒婷率先得到了出版诗集的机会,她出版的第一部诗集是D 。

A.《致橡树》 B.《一代人》 C.《鸢尾花》 D.《双桅船》

11.北岛是70、80年代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其他重要成员还有舒婷、顾城、梁小斌、陈敬容等。(×)

12.“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表达了诗人对是非颠倒、价值扭曲的现实的深刻批判。(√)

13.《一代人》、《远和近》的作者、被称为“童话诗人”的是朦胧诗人北岛。×

14.“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表达了在“文革”后期告别了政治盲从的诗人面对荒谬现实的大胆质疑和反抗精神。(√)

15.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五人诗选》中收录了五位具有代表性的朦胧诗人的作品,其中除北岛外,主要还有顾城、舒婷、江河、杨炼(√)

《命若琴弦》

1.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史铁生创作的? C

A.《务虚笔记》 B.《我的丁一之旅》 C.《活着》 D.《我的遥远的清平湾》2.下列哪位作家不是北京人?A

A.王安忆 B.史铁生 C.王小波 D.王朔

3.《我与地坛》的作者是A 。

A.史铁生

B.汪曾祺

C.筱敏

D.迟子建

4.下列人物形象不是《命若琴弦》中的是D 。

A.老瞎子

B.小瞎子

C.兰秀儿

D.翁莲

5.《命若琴弦》中的老瞎子最后将一个善意的谎言告诉小瞎子,需要弹断 C 根琴弦,才能

使眼睛复明。他知道,再怎么弹也弹不断那么多根琴弦。

A.1000

B.1100

C. 1200

D.800

6.“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躜动,匆匆忙忙,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这段文字在小说《命若琴弦》中出现了 B 。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 四次

7.“命若琴弦”的寓意是:C

A.生命如同琴弦般脆弱。

B.命运如同琴弦般脆弱易断。

C.人的生命如同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出美妙的乐曲。

D.人的生命如同琴弦,拉紧了容易断裂。

8.“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躜动,匆匆忙忙,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也无所谓谁是谁……”这段文字的象征意义是:D

A.两代人的盲目和孤独

B.人类在宇宙中的困境

C.生命的延续和轮回

D.人类的生存困境和顽强抗争的精神

9.《命若琴弦》的体裁是:A

A.小说

B.散文

C.诗歌

D.戏剧

10.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的作家是:C

A.苇岸

B.北岛

C.史铁生

D.霍金

11. 下列作品中和《命若琴弦》的主题寓意相近的是:B

A.《我的信仰》

B.《西绪福斯神话》

C.《大自然在反抗》

D.《我有一个梦想》

12. “死是一件无须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了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段话出自史铁生的C。

A.《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B.《病隙碎笔》

C.《我与地坛》

D.《务虚笔记》

13.《命若琴弦》中老瞎子的师傅当年把一方无字白纸作为药方封进徒弟的琴槽里,告诉他要弹断800根琴弦才能打开琴槽,取出药方。(×)

14.《命若琴弦》中的老瞎子和小瞎子分别是70岁和17岁。(√)

15.《命若琴弦》中的药方是一方无字白纸,意味着生命“目的本来没有”,人生没有意义。(×)

16.《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是史铁生创作的知情题材的小说。(×)

17.《命若琴弦》是一个抗争荒诞以获取生存意义的寓言故事。(√)

第八单元

1.《汉书》的作者班固是(B)时期人。

A.西汉B.东汉C.春秋D.战国

2.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C)

A.《左传》

B.《战国策》

C.《史记》

D.《汉书》

3.班固有一部词赋作品备受人们称颂,它是(D)。

A.《过秦论》B.《上林赋》C.《西京赋》D.《两都赋》

4.贾让提出的治河上、中、下策中的上策指的是(A)。

A.徙冀州之民当水冲者。决黎阳遮害亭,放河使北入海。

B.多穿漕渠于冀州地,使民得以溉田,分杀水怒。

C.缮完故堤,增卑培薄。

D.善为川者,决之使导;善为民者,宣之使言。

5.《贾让治河三策》:“齐与赵以河为竟。”中的“竟”属于下列哪一种用字现象(D)A.古今字B.异体字C.繁简字D.通假字

6.“河从河内黎阳至魏郡昭阳,东西互有石堤,激水使还,百馀里间,河再西三东,迫厄如此,不得安息。”中的“河”指的是(C)

A.漳河

B.渭河

C.黄河

D.汾河

7.“大川无防,小水得入,陂障卑下,以为污泽,使秋水多得其所休息,左右游波宽缓而不迫。”中的“防”,正确的解释是(A)

A.堤坝

B.防护

C. 防守

D.

8.(A)在论证治理黄河规划方案时首次提出经济补偿的概念,主张筹划治河工费用于安置因改道所需的移民。

A.贾让B.李冰C.郑国D.郦道元

9.按时代先后排列以下作家,正确的一组是(B)

A.晁错、李斯、班固、司马迁

B.李斯、晁错、司马迁、班固

C.班固、李斯、晁错、司马迁

D.司马迁、班固、李斯、晁错

10.班固是西汉时期著名历史学家,与司马迁合称“班马”。(×)

11.贾让提出的治河上策是疏通河道,使之北向入海,可以千载无患。(√)

12.据贾让分析,黄河壅塞之患起于战国割据,壅防百川,各自为利。(√)

13.《贾让治河三策》选自《汉书·天文志》。(×)

14.《汉书》记载西汉从汉高祖到新莽共229年的史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15.“治河.有上、中、下三策”中加点字在现代汉语中的词义范围比旧词义范围“扩大”了。(√)

第九单元《<世说新语>六则》

1.魏晋风流的代表人物是B

A、建安七子

B、竹林七贤

C、曹操

D、孔融

2.被视为魏晋风流故事集的作品是C

A、《晋书》

B、《三国志》

C、《世说新语》

D、《列异传》

3.古代小说中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A

A、《世说新语》

B、《搜神记》

C、《幽明录》

4.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的代表作是B

A、《世说新语》

B、《搜神记》

C、《幽明录》

D、《阅微草堂笔记》

5.“记言则玄远冷峻,记事则高简瑰奇”是 D 对《世说新语》的评价。

A.闻一多 B、朱自清 C、胡适 D、鲁迅

6.《世说新语》共分为 C 个门类。

A、12

B、24

C、36

D、48

7.“支公好鹤”展现的魏晋时代的审美情趣和精神是B

A、轻视外物

B、向往自由

C、冷静坦荡

D、狂放不羁

8.《世说新语》中“身无长物”的故事展现的魏晋时代的审美情趣和精神是A

A、轻视外物

B、向往自由

C、冷静坦荡

D、狂放不羁

9.“小儿辈大破贼”展现了谢安C的气度。

A、轻视外物

B、向往自由

C、冷静坦荡

D、狂放不羁

10.“雪夜访戴”展现的魏晋时代的审美情趣和精神是D

A、轻视外物

B、向往自由

C、冷静坦荡

D、狂放不羁

11.《世说新语》中“试为我一奏”的故事展现的魏晋时代的审美情趣和精神C

A、轻视外物

B、向往自由

C、即兴任情

D、狂放不羁

12.《世说新语》中“闻所闻而来”展现的魏晋时代的审美情趣和精神是C

A、轻视外物

B、向往自由

C、语带玄机

D、狂放不羁

13.《世说新语》的编著者是南宋著名文学家(B)

A. 刘孝标

B.刘义庆

C. 刘向

D. 刘伶

14.下列作家中,没有给《世说新语》做注释的是(C)

A. 余嘉锡

B. 徐震谔

C. 胡适

D. 杨勇

15.下列哪个门类,不属于孔门四科(D)

A. 德行

B. 言语

C. 政事

D. 容止

16.《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的关系》是A关于魏晋风度的论述。

A、鲁迅

B、林语堂

C、周作人

D、胡适

17.下列人物不属竹林七贤的是C

A、阮籍

B、山涛

C、唐寅

D、向秀

18.“鹤轩翥不复能飞”中,“轩翥”的意思是C

A、宽敞

B、明亮

C、开始迅疾飞起

D、翅膀

19.“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中“悉”的意思是D

A、熟悉

B、细心

C、全部,都

D、知道,了解

20.《世说新语》是一部魏晋风流的故事集。(√)

21.《支公好鹤》中的支道林是位道士。×

22.《小儿辈大破贼》中面对大胜镇静自若的是谢玄。(×)

23.《身无长物》的故事反映的是王大的坦荡。(×)

24.“乘兴而行,兴尽而返”的人是王羲之。(×)

25.“竹林七贤”生活在魏晋时期。(√)

26.《世说新语》传承了《论语》隽永简约的艺术风格。(√)

27.《世说新语》共分了32个门类。(×)

《慢慢走,欣赏啊》

1.对朱光潜先生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D

A、安徽桐城人

B、曾留学英国

C、中国现代美学家

D、科普作家

2.朱光潜没有就读过的学校是A

A、北京大学

B、爱登堡大学

C、香港大学

D、武昌高等师范校

3.《“慢慢走,欣赏啊!”》一文,节选于(A)一书。

A、《谈美》

B、《西方美学史》

C、《谈美书简》

D、《给青年的十二封信》4.晚年的朱光潜先生任教于(B)大学。

A、武汉

B、北京

C、厦门

D、复旦

5.《“慢慢走,欣赏啊!”》一文,其主题是讲(B)的关系。

A.文学与艺术

B.艺术与人生

C.善恶与美丑

D.美感与实用

6我国现当代齐名的两位美学大家分别是A

A. 朱光潜、宗白华

B.朱自清、宗白华

C. 丰子恺、朱光潜

D.丰子恺、宗白华

7.《“慢慢走,欣赏啊!”》一文,是《谈美》一书的(D)

A.序

B.前言

C.中间一章

D.终章

8.朱光潜先生认为,C是唯一的自由活动,是“至高的美”。

A、艺术情趣

B、社会理想

C、无所为而为的玩索

D、文学创作

9.“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D的诗。

A、王安石

B、苏轼

C、欧阳修

D、朱熹

10.“春风又绿江南岸”是A的诗。

A、王安石

B、苏轼

C、欧阳修

D、朱熹

11.朱光潜先生认为,俗滥就是自己没有本色而蹈袭别人的成规旧矩。(√)

12.朱光潜先生的“慢慢走,欣赏啊”的文题借用了阿尔卑斯山谷中一条汽车路上的标语。(×)

13.“人生的艺术化”是朱光潜早期美学思想中重要的理论。(√)

14.朱光潜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

15.“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是王羲之关于书法的论述。(×)

第十单元《春江花月夜》

1.长篇歌行《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是(A)。

A、张若虚

B、贺知章

C、张旭

D、包融

2.称赞《春江花月夜》“孤篇压全唐”的现代著名诗人是(B)。

A、朱自清

B、闻一多

C、余光中

D、徐志摩

3.张若虚现存的诗歌作品共有(B)。

A、1篇

B、2篇

C、3篇

D、4篇

4.《春江花月夜》最早是由(A)创作的。

A、陈后主

B、隋炀帝

C、张若虚

D、卢照邻

5.《春江花月夜》重点描写的是(C)。

A、江

B、花

C、月

D、夜

6.被后世誉为“孤篇横绝”,并被闻一多先生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诗是(B)。

A、杜甫《登高》

B、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C、王维《汉江临眺》

D、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下列诗句不是出自《春江花月夜》的是(C)。

A、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B、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C、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D、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8.“吴中四士”不包括的人是(C)。

A、贺知章

B、张旭

C、顾恺之

D、张若虚

9.下列诗句中“可怜”作“可爱”意思的诗句是(C)。

A、可怜春半不还家。

B、可怜楼上月徘徊

C、可怜光彩生门户

D、可怜无定河边骨10.下列不属于七言歌行的作品是(A)。

A、《梦游天姥吟留别》

B、《将进酒》

C、《春江花月夜》

D、《登金陵凤凰台》11.“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运用的修辞手法是(B)。

A、比喻

B、互文

C、拟人

D、顶针

12.“初唐体”指初唐的七言歌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即其代表作。(√)

13.称赞《春江花月夜》“孤篇压全唐”的现代著名诗人是朱自清。(×)

14.张若虚、贺知章、张旭与刘希夷并称为“吴中四士”。(×)

15.“可怜楼上月徘徊”与“可怜春半不还家”中“可怜”的含义相同。(√)

《李白诗二首》

1.著名诗句“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是非同凡响的盛唐之音.其作者是C

A、王维

B、孟浩然

C、李白

D、杜甫

2.李白绝句佳作“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篇名是(D)。

A、《望庐山瀑布》

B、《望天门山》

C、《早发白帝城》

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以下有“诗仙”美誉的诗人是(A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张若虚

4.诗句“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中,“小谢”指(B)。

A、谢安

B、谢脁

C、谢玄

D、谢灵运

5.将李白比作“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的人是(B)。

A、王安石

B、杜甫

C、严羽

D、苏轼

6.称赞李白诗歌“脱口而出,纯乎天籁”的人是(C)。

A、袁枚

B、王国维

C、沈德潜

D、严羽

7.诗句“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蓬莱文章指(C)的文章。

A、诗人自己

B、谢灵运

C、李云

D、谢脁

8.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出自李白(D)。

A、把酒问月

B、峨眉山月歌

C、子夜吴歌

D、月下独酌

38.诗句“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的作者(A)。

A、李白

B、苏轼

C、刘禹锡

D、白居易

9.称赞李白“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人是(B)。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张若虚

10.李白自然与豪放和谐结合的歌行体的代表作是(《 A 》)。

A、宣称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B、月下独酌

C、望庐山瀑布

D、登金陵凤凰台1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这两句诗是他诗歌语言最生动的形容和概括。(√)12.《月下独酌》一诗流露出作者内心深处无限的凄凉之情。(√)

1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商隐诗歌中极富特色的送别名篇。(×)

《秋兴八首(选二)》

1.“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的正常词序为(C)。

A、鹦鹉啄香稻粒余,凤凰栖老梧枝碧

B、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

C、香稻鹦鹉啄余粒,碧梧凤凰栖老枝

D、鹦鹉啄余稻粒香,凤凰栖碧梧枝老

2.《秋兴八首》是(B)诗

A、五言律诗

B、七言律诗

C、五言绝句

D、七言绝句

3.杜甫诗的艺术风格是(C)。

A、冷艳怪丽

B、豪放洒脱

C、沉郁顿挫

D、清新自然

4.杜甫享有(C)的声誉。

A.诗仙

B.诗神

C.诗圣

D.诗魔

5.被称为由盛唐到中唐过渡的集大成诗人是(C)。

A、柳宗元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6.首先创立了“即事名篇,无复依傍”新乐府的唐代诗人是(A)。

A、杜甫

B、白居易

C、元稹

D、李建

7.有“诗史”之你的诗人是(B)。

A、李白

B、杜甫

C、陈子昂

D、李商隐

《无题二首》

1.“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诗句的作者是(B)

A、李煜

B、李商隐

C、刘禹锡

D、杜牧

2.李商隐是(D)时期的诗人

A、初唐

B、盛唐

C、中唐

D、晚唐

3.“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出自李商隐的(C)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全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文学常识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2.《诗经》中的风、雅、颂是按(音乐的性质)来划分的。 3.《诗经》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4.《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国风 5.“在水一方”象征着: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际遇。 6.屈原的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 7.《湘夫人》选自《九歌》,《九歌》是楚地民间祭神的乐歌,共有11篇。 8.先秦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四家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9.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 10.《论语》是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 11.“子曰:不学诗,无以言。”意思是说:不把诗学好,就无法与人沟通、交流。 12.先秦诸子百家中,被称为“显学”的是:儒家、墨家 13.提出“兼爱”“非攻”思想的是:墨家。 14.法家的集大成者是:韩非 1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出自:《孟子》 16.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语出:《道德经》 17.提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是:老子 18.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是:孟子 19.先秦诸子散文中,文学性最强、最富有浪漫色彩的是:《庄子》

20.先秦诸子中,文章写得汪洋恣肆,并多采用寓言形式来说理的是: 《庄子》 21.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22.先秦诸子散文主要以(议论)为主。 2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用了( 顶真)的修辞手法。 24.“欲摘故纵,请君入瓮”是( 孟子 )惯用的论辩手法。 25.被称为“上古之书”的中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是:《尚书》 26.《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7.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书是:《史记》。 28.成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李将军列传》 29.“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司马迁)提出来的。 30.《上邪》是汉乐府中一首情歌,开头采用了(呼告)手法,“上邪”的意思是“天啊”。 31.被誉为“五言之冠冕”的是: 古诗十九首 32.《古诗十九首》最早收录于南朝梁(萧统)编集的《文选》。 33.《古诗十九首》的主题是:游子羁旅之情;思妇感伤之怀。 34.钟嵘《诗品》评价《古诗十九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35.“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使用了(比兴)手法,以鸟兽眷恋乡土的本性比拟怀恋故乡的感情。 36.阮籍是“竹林七贤”之一,他的代表作是《咏怀》诗82首。 37.“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语出: (南朝)江淹的《别赋》 38.我国文学史上最早大量写作田园诗的诗人是:陶渊明。 39.陶渊明的诗歌风格是:朴素、自然、真淳。 40.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的自传。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1)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 《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 A.国风 B.小雅 C.大雅 D.颂 2. 《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历来被传诵,主要因为其写法上的 独特之处() A.以乐景写哀情 B.以哀景叙哀情 C.以赋法来叙事 C.以“比”法来抒情 3. 下列作品中属于编年体历史着作的是() A.《国语》B.《战国策》 C.《左传》D.《史记》 4.汉乐府的“乐府”本来是() A.词牌 B.音乐机构 C.诗歌总称 D.地域名称 5..曹操《短歌行》的主旨是() A.感慨人生苦短,忧从中来 B.感伤亲朋离散,孤苦无依 C.感叹功业无成,借酒浇愁 D.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 6.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曹操在《短歌行》(其一)中引用,借以表达的心情是( ) A.思慕贤才 B.对贤才无所依托的思虑 C.礼遇贤才 D.与贤才久别重逢的欣慰 7. 《短歌行》中引用《诗经》成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所表达的是() A.对贤才处境的关切B.优礼贤才的态度 C.对贤才命运的忧虑D.求贤不得的苦闷 8.曹操诗歌的风格特点是________。 A.苍凉悲壮 B.豪放飘逸 C. 沉郁顿挫 D. 清新淡雅 9.《秋水》开头有一段河水和海景的描写,其主要作用是() A.赞美河海的雄伟壮观B.表现作者的宽广胸怀 C.增强行文说理的磅礴气势D.暗示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 10.在《秋水》中,庄子用“夏虫不可以语于冰”作喻来说明() A. 人的认识受空间限制 B. 人的认识受时间限制 C. 人的认识受先天素质限制 D. 人的认识受后天教育限制 11.庄子《秋水》中代表庄子观点的人物是() A.庄子 B.河伯 C.北海若 D.河伯和北海若 12.下列成语中,从庄子的话语中引申出来的是() A. 唇亡齿寒 B.四面楚歌 C.井底之蛙 D.缘木求鱼 13.《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所描写的人物中,性格直率而自负的是() A子路B曾皙C冉有D公西华 14.《史记》中篇目最多的是() A. 本纪 B. 表 C. 列传 D.世家 15.下列各句中“于”表被动的是() A.将虢是灭,何爱于虞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C.不似豪末之于马体乎D.然今卒困于此

《大学语文B》机考复习题

《大学语文B》机考 复习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大学语文B》机考复习题 ◎题型:判断题 1、诗经又叫“诗三百”,它共收有西周中叶到东周的300首歌谣。()【错】 2、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我国第一位有稽可考的诗人。()【错】 3、鲁迅追忆旧事的散文集是《野草》。()【错】 4、明代的“四大奇书”包括《三国演义》、《金瓶梅》、《水浒传》和《西游记》。()【对】 5、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实际上写伤春及男女之事。()【错】 6、《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是盛唐边塞诗人岑参的代表作。()【对】 7、北岛、顾城、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对】 8、“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的欧阳修、韩愈,宋代的柳宗元、曾巩、王安石、苏轼、苏洵、苏辙。()【错】 9、《绝对信号》以十分新鲜的戏剧形式,突破了传统戏剧的叙事结构,构建了一个主观化的时空结构,把人物置于现实、过去和虚幻的平台上。()【对】 10、中国现当代诗歌是从“五四”运动开始的,其主体是用白话写作、以打破旧诗词格律为主要标志的新诗。()【对】 11、《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国风。()【对】 12、苏轼《前赤壁赋》的文体是词。()【错】 13、《边城》的作者是沈从文。()【对】 14、宋词就其风格而言可分为豪放和婉约两大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分别的是李清照、柳永和苏轼、辛弃疾等。()【错】 15、王实甫是“元曲四大家”之一。()【错】 16、曹七巧是张爱玲的中篇小说《金锁记》中的被金钱异化的女主人公。 ()【对】 17、汉末魏初,以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为核心,加上孔融、王粲、刘桢、陈琳等所谓“建安七子”,创造了建安文学的辉煌。()【对】

自考04729大学语文复习资料.doc资料

自考04729大学语文 复习资料.

[分享]自考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大学语文》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除中文专业以外其他专业的公共必考课,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的语言文学水平和写作能力而设置的一门文化基础课。 《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考核目标和考试命题,应充分体现语言文学基础课的性质,注意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中国古代、现代和外国文学作品选以及语言、写作等课程的区别,注意与非中文专业开设的应用性文体写作课程相区别。在整个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科体系中,《大学语文》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性文化基础教育职能。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在高中语文程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学应考者的人文素养、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并为学好各类高等教育专业和实施通才教育打下良好文化基础。 (一)学习、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和文学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培养现代人文精神。 (二)阅读、分析精选的古今中外作品名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水平。 (三)借助精选名篇的潜移默化和示范效应,提高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写作能力。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包括语言文学知识、作品阅读分析和作文三

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如下: 一、语言文学知识部分来源: (一)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的考核,应从阅读理解课文的需要出发,只对本教材中所出现的字词、语句的含义进行解释,不作语法方面的分析。(文言文) 1.解释常见文言词语的具体含义。主要是辨识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特别注意掌握那些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 2.解释含有常见文言特殊句式的词组或短语。这些常见文言特殊句式有: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用、被动句式、倒序句式。 3.解释现代语体文中常见的疑难词语。 (二)文学知识 《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知识,主要指的是作家作品基础知识和文体基础知识。作家作品基础知识考核,以每篇作品前的作者或专书简介为依据;文体基础知识考核,以教材中四篇文体简介文章中所涉及的知识为依据。 1.作家作品知识的考核内容,包括作者所属朝代或国别,重要作家的政治主张、文学主张、文学史地位和主要代表作。 2.阅读《议论文的阅读与写作》一文,理解下列名词术语,并能结合教材选篇中的材料予以辨识: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据类别:事实论据、理论论据。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1. 《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 A.国风 B.小雅 C.大雅 D.颂 2. 《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历来被传诵,主要因 为其写法上的独特之处() A.以乐景写哀情 B.以哀景叙哀情 C.以赋法来叙事 C.以“比”法来抒情 3. 下列作品中属于编年体历史著作的是() A.《国语》 B.《战国策》 C.《左传》 D.《史记》 4.汉乐府的“乐府”本来是() A.词牌 B.音乐机构 C.诗歌总称 D.地域名称 5..曹操《短歌行》的主旨是() A.感慨人生苦短,忧从中来 B.感伤亲朋离散,孤苦无依 C.感叹功业无成,借酒浇愁 D.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 6.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曹操在《短歌行》(其一)中引用,借以表达的心情是( ) A.思慕贤才 B.对贤才无所依托的思虑 C.礼遇贤才 D.与贤才久别重逢的欣慰 7. 《短歌行》中引用《诗经》成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所表达 的是() A.对贤才处境的关切B.优礼贤才的态度 C.对贤才命运的忧虑 D.求贤不得的苦闷 8.曹操诗歌的风格特点是________。 A.苍凉悲壮 B.豪放飘逸 C. 沉郁顿挫 D. 清新淡雅 9.《秋水》开头有一段河水和海景的描写,其主要作用是() A.赞美河海的雄伟壮观B.表现作者的宽广胸怀 C.增强行文说理的磅礴气势D.暗示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 10.在《秋水》中,庄子用“夏虫不可以语于冰”作喻来说明() A. 人的认识受空间限制 B. 人的认识受时间限制 C. 人的认识受先天素质限制 D. 人的认识受后天教育限制 11.庄子《秋水》中代表庄子观点的人物是() A.庄子 B.河伯 C.北海若 D.河伯和北海若 12.下列成语中,从庄子的话语中引申出来的是() A. 唇亡齿寒 B.四面楚歌 C.井底之蛙 D.缘木求鱼 13.《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所描写的人物中,性格直率而自负的是() A子路 B曾皙 C冉有 D公西华 14.《史记》中篇目最多的是() A. 本纪 B. 表 C. 列传 D.世家 15.下列各句中“于”表被动的是() A.将虢是灭,何爱于虞?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C.不似豪末之于马体乎? D.然今卒困于此 16.“贻笑大方”、“唇齿相依”、“移风易俗”分别出自( ) A.《庄子·秋水》、《左传·宫之奇谏假道》、《谏逐客疏》

大学语文第二版复习资料.docx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序二篇》 序文:I 序,也称“序跋”,又作“叙”或称“引”,近日又称“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 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在天与人关系上的具体表现。它认为人与天不是处在一种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处在一种部分与整体、变型与原型或人之初与最高境界的关系Z屮。道家、儒、佛教都对“天人合一”有自己的理解。 1、在陈省身先生的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中西文化的不容,把我们带到一个新的春秋时代。”你怎么理解这段话? 答:陈省身先生认为在全球化的今天,中西方文化正处于一个相互冲突、融合的时期。它们是平等的,但也是相互竞争的,正如“春秋”时代的“百家争鸣”。其间不存在主次的观念。 2、你认为季、陈两位在文章中提出的主张相互冲突吗? 答:两位先生都是学贯中西的大家。季羡林先生作为著名的人文学者,关注文化交流问题。他提出“天人合一”是希望能够实现中西文化的优势互补,提醒读者在学习西方文化吋,也要看到西方文化的弊端(人类,特别是近儿百年来的西方人,却反其道而行之,要“征服自然”,在大自然面前翘尾巴)。而陈省身先生以其理性的头脑看到中西文化、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都具有其自己特殊的产生环境(五百年的伟大的科学进展,开启了我们对自然的了解, 也因此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我们同五百年前的人已不是同一种动物了)。在谈到继承问题的时候应该更加理性和辩证。 《语言的功能和陷阱》 王蒙多年前即提倡“作家学者化”,其实优秀的作家开讲学问,也是别具风格的:不是高头讲章,却是妙语连珠,妙趣横生。 语言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学术问题,对语言的研究甚至引发了二十世纪哲学思想的全球性转向。王蒙的演讲当然不是从哲理层血的全方位探讨,但他从社会文化功能的角度来谈, 紧紧结合社会、人生的实际,颇有独具只眼的地方。无论是对于增强社会的批判力,还是自觉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本文对青年朋友都是大有裨益的。 讲演稿 讲演稿也叫演说词,是在较隆重的集会和会议上发表的讲话文稿。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具有针对性、情感性和通俗性的特征。讲演稿的体例讲演稿的正文由开头语、主体和结语三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开头语。开头语的任务是吸引听众、引岀下文。有六种形式:A.由背景和问候、感谢语开始;B.概括讲演内容或揭示中心论点;C.从讲演题目谈起;D.从讲演缘由引起;E.从另件事引入正题; F.用发人深思问题开头。 第二部分:主体。主体即中心内容。一般有三种类型:A.记叙性讲演稿。以对人物事件的叙述和生活画面描述行文;B.议论性讲演稿。以典型事例和理论为论据,用逻辑方式行文,用观点说服听众;C.抒情性讲演稿。用热烈抒情性语言表明观点,以情感人,说服听众,寓情于事、寓情于理、寓情于。 第三部分:结语。是讲演能否走向成功的关键,常用总结全文,加深印象;提出希望,给人鼓舞;表示决心,誓言结束;照应题目,完整文意等方法在激动人心的结语中结束全文。 1什么是讲演? 答:讲演稿也叫演说词,是在较隆重的集会和会议上发表的讲话文稿。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

专升本大学语文经典复习资料汇总合集

专升本大学语文经典复习资料汇总合集 作家与作品汇总: 1 、穆旦《赞美》曹操《短歌行》苏轼《前赤壁赋》王禹偁《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李斯《谏逐客书》陆游《书愤》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苏辙《上枢密韩太尉》姜夔《扬州慢》马致远《秋思》李密《陈情表》(《旗》)舒婷《祖国,我亲爱的祖国》(《双桅船》)魏徴《谏太宗十四疏》范中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月》李清照《声声慢》归有光《项脊轩志》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张岱《西湖七月半》黄庭坚《登快阁》欧·亨利《麦琪的礼物》契诃夫《苦恼》方苞《左忠义公逸事》 2 、《秋水》《逍遥游》选自《庄子》刘义庆《世说新语》曾巩《墨池记》《冯谖客孟尝君》选自《战国策》宗臣《报一刘丈书》老舍《沙滩上的脚迹》《召公谏厉王弭谤》选自《国语》韩愈《祭十二郞文》朱熹《送郭拱辰序》《陌上桑》选自《汉乐府》《行行重行行》选自《古诗十九首》《湘夫人》选自《九歌》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徐志摩《再别康桥》选自《猛虎集》戴望舒《雨巷》选自《我的记忆》张洁《拣麦穗》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王粲《登楼赋》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黄宗羲《柳敬亭传》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张天翼《华威先生》老舍《断魂枪》托尔斯泰《舞会以后》《阿宝》出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3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苦恨年处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贫女》“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

大散光。”“《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终不还。”“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处知为谁生。”“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长风万时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春蚕到死丝方尽,烛炬成灰泪始干。”“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金粉东南十五洲,万重恩怨属名流”龚自珍《咏史》“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江畔可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春江花月夜》“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不忍登高临远”柳永《八声甘州》,“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登快阁》“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 二、基础知识论述 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程颐、朱熹把《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荀子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儒家代表,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学说,是孔子之后先秦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题老师整理版(附答案)

练习题(唐以前) 1.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共篇。 2.《诗经》原名《》或“”,汉以后始称《诗经》。 3.《诗经》分为__ 、___ ___、__ ___三部分,其划分依据是。4.《诗经》的表现手法主要有__ ___、__ ___、__ ___三种。 5.《诗经》以言为主,结构上多用,情致回环往复。6.《采薇》选自《·》,是一位戍边兵士在中所作的诗,追述,反映了时代的戍卒生活。 7.《采薇》一诗以起兴,其中“薇亦止”,到“薇亦止”,再到“薇亦止”表现了时间的推移、心绪的变化。 8.“楚辞”是战国时代以为代表的楚人在楚地民歌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也称“”;又指汉代刘向汇集屈原、宋玉的作品及汉代人模拟之作而成的一部。 9.《》和《》并称“风骚”,分别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传统和传统。 10.《离骚》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最长的一首诗。 11.司马迁认为“离骚”二字的含义为。12.《离骚》是一首具有深刻现实性的主义诗作。诗歌强烈,糅合、历史人物和自然现象编制幻想的境界,以“”作比兴象征,形成了鲜明的风格。 13.写出下列诗句 中加点词的比喻 意义 惟草木之零落 兮,恐美人 ..之迟暮。() 岂余身之惮殃 兮,恐皇舆 ..之败绩。() 荃.不察余之中 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虽萎绝其亦何

伤兮,哀众芳 ..之芜 秽。() 两美 ..其必合 兮,孰信修而慕之。() 14.《离骚》中出 现了很多神话人 物,其中有“给太 阳驾车的 神” 、“给月 亮驾车的 神” ,另外还 有(任举2个)、 等。 15.《论语》主要记载的言行,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是先秦时代最能代表儒家思想的一部体散文集。 16.《学而》是《论语》的第篇,取为篇名。 17.孔子的思想核心是“”。 18.《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它比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 的思想。 19.《逍遥游》认为大至,小至蜩与学鸠,都是而不自由的,只有,达到无己、、的境界才是绝对自由,即逍遥游。 20.《逍遥游》善于用说理,把所要表达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 21.《逍遥游》中包含以下成语的句子是:“姑射神人” “尘垢秕糠”、“断发文身”。 22.出自《逍遥游》的成语除以上所列外还有(至少4个)、 、、等。 23.《逍遥游》中“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这两个比

《大学语文》入学考试复习资料

专科起点本科 《大学语文》课程入学考试 复习资料 (内部资料) 适用专业:专科升本科层次各文科专业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1年11月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入学考试 《大学语文》(专科升本科)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是全国高等学校网络教育统一考试课程之一。为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确保课程考核的质量,充分体现考核标准和内容的科学性、规范性,特根据全国高等学校网络教育《大学语文》课程统一考试大纲,

结合网考特点,修改而成本大纲。 大纲包括考核对象、考核目标、考核内容、考试方式与时间、试卷结构、题型示范、推荐教材等七个部分。 考试对象 考试对象是专科升本科学生。包括文史类专业考生,英语类专业考生,艺术类专业考生,法、医、教育类专业考生。 考试目标 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掌握规范的汉语言文字,具有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在阅读文言文方面、中国古代和现代文学的基础知识方面的要求,略低于中文类学生;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有初步的了解;能对文学作品进行简要的分析和鉴赏;能够较熟练地掌握各种常用的应用文的写作技巧,从而使学生能自觉地学习并继承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一)正确掌握规范的汉语言文字,具有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 1.不写错字、别字和其他不规范的文字。 2.文字通顺,符合汉语语法规范。 3.语意表达清晰,有较强的逻辑性。 (二)文言文阅读能力 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 1.考纲涉及的古今各种文体知识。 2.考纲涉及的中国古代和现当代重要作家及其主要作品。 (1)作家的朝代、字号、文学成就、诗文集名称、代表作。 (2)重要作品的作者、出处。 3.考纲涉及的各种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 (三)作品的分析与鉴赏 1.能准确分析一篇作品的主题、篇章结构、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 2.鉴赏。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要求。 (1)结合文体知识进行鉴赏。 (2)史传文学、小说,侧重于人物、结构、语言的鉴赏。 (3)诗词、散文,侧重于抒情、写景、状物、意象、遣词造句等方面的鉴赏。 (四)文言文阅读能力 熟读大纲所列的古代文学作品,并能准确地将古代散文译成现代汉语。 考试内容与要求 内容: 议论文知识 一、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二、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三、秋水(节选)《庄子》 四、大同《礼记》 五、谏逐客书李斯

最全大学语文复习资料整理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整理 1.诗经的基本知识概述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总共三百零五篇。所以《诗经》又称“诗三百”。《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六义:风,雅,颂,赋,比,兴。汉代传习《诗经》的有齐,鲁,韩,毛四大家。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 2.史传知识概述 我国古代史著卷帙浩繁,按编撰形式分为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三大史体。编年体有:《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其中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体例完善的编年体通史,《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是我国一部自称体系的详尽而周密的编年体史书。 二十四史都属于纪传体史书。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属于纪事本末体春秋三传:《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 3.唐诗知识概述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4.散文知识概述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 古代散文的发展:先秦散文→两汉散文→唐宋散文→明代散文→清代散文。 古代的散文:我国古代为区别于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之为散文。 代表两汉最高成就的史传散文:司马迁的《史记》 百家争鸣不仅产生了诸子散文,也产生了历史散文,诸子散文:《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历史散文:《左传》《战国策》 5.新诗知识概述 新诗发展的历史分为:初创期,探索期,成熟期和深化期。新月派代表:闻一多,徐志摩象征派代表:李金发抒情诗代表:冯至。散文诗代表;鲁迅。 6.小说知识概述 小说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理论上通常认为,借助于艺术虚构,以散体文的形式表现叙事性内容,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对人物的关系,命运,性格,行为,思想,感情,心理状态,活动环境进行描写,是小说的基本特征。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体裁。小说有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 小说的分类有不同的原则,按用语来分,有文言小说,白话小说;按文体来分,有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等等;不过现在通行的分类是分成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三种。《大学》 课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

2018-2018大学语文复习资料(用)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一、神话传说故事 1、神话故事总是充满幻想,但是它们又代表着一种文化,读神话故事就好像徜徉在幻想的海洋里面。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刑天舞干戚……这一个个流传广泛的古代神话传说,无一不展现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的认知和无穷的幻想,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著名的传说故事有:请同学们自己找出来。 二、《诗经》 1、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简称“诗三百”。 2、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3、“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按内容来划分,其中“风”诗 是最具有文学价值的部分;“赋、比、兴”是按其写作手法来区分的诗歌类别。 4、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打比方,比喻,常放在 一段话的开头。兴: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喻之辞也。 5、《诗经》的特点: 1)、多用比兴手法。 2)、重章叠句。 3)、四言为主,兼以杂言。 4)、较多使用叠音字。 6、《邶风.静女》表现了年轻人纯洁无瑕的爱情,静女质朴纯真、活泼可爱,男 子憨态可掬,形象极为鲜明;全诗体现了画境之美、情节之美和情感之美; 全诗主要使用“赋”的手法而不用比兴。 三、《楚辞》与屈原 1、“楚辞”作为古代诗歌体裁之一,是由汉人命名的。由于《离骚》是楚辞的代 表作,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 2、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著名诗人是屈原,屈原最著名的一篇诗歌是《离骚》。其 中名句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与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等。 3、楚辞指战国时期形成的具有楚语和楚音特征的、富于地方色彩和楚地民歌传 统的新兴文学样式,是屈原在楚地民歌基础上加工发展而成的,是屈原等作家创作的富有南方民歌神奇迷离的浪漫精神的作品,是屈原、宋玉等人创作的一部诗集,又被称为“骚体”,是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并且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4、楚辞的特点:浪漫的精神气质、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鲜明的南方楚地特色、 独特的语言风格。 5、独特的语言风格:语气词“兮”字的大量运用、六言句式、华丽的辞藻。 6、《九歌》是屈原根据民间祭神乐歌改写而成,充满了浪漫主义气息、神话色彩 和奇丽的想象。 7、《湘夫人》是屈原《楚辞·九歌》组诗十一首之一,是祭湘水女神的诗歌,和

自考04729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分享]自考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大学语文》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除中文专业以外其他专业的公共必考课,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的语言文学水平和写作能力而设置的一门文化基础课。 《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考核目标和考试命题,应充分体现语言文学基础课的性质,注意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中国古代、现代和外国文学作品选以及语言、写作等课程的区别,注意与非中文专业开设的应用性文体写作课程相区别。在整个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科体系中,《大学语文》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性文化基础教育职能。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在高中语文程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学应考者的人文素养、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并为学好各类高等教育专业和实施通才教育打下良好文化基础。 (一)学习、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和文学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培养现代人文精神。 (二)阅读、分析精选的古今中外作品名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水平。 (三)借助精选名篇的潜移默化和示范效应,提高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写作能力。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包括语言文学知识、作品阅读分析和作文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如下:

一、语言文学知识部分来源: (一)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的考核,应从阅读理解课文的需要出发,只对本教材中所出现的字词、语句的含义进行解释,不作语法方面的分析。(文言文) 1.解释常见文言词语的具体含义。主要是辨识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特别注意掌握那些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 2.解释含有常见文言特殊句式的词组或短语。这些常见文言特殊句式有: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用、被动句式、倒序句式。 3.解释现代语体文中常见的疑难词语。 (二)文学知识 《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知识,主要指的是作家作品基础知识和文体基础知识。作家作品基础知识考核,以每篇作品前的作者或专书简介为依据;文体基础知识考核,以教材中四篇文体简介文章中所涉及的知识为依据。 1.作家作品知识的考核内容,包括作者所属朝代或国别,重要作家的政治主张、文学主张、文学史地位和主要代表作。 2.阅读《议论文的阅读与写作》一文,理解下列名词术语,并能结合教材选篇中的材料予以辨识: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据类别:事实论据、理论论据。 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论证方法:归纳法(含例证法)、演绎法、比较法(包括对比法、类比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全套

题目: 一、请论述以下语段反映了有关孔子的哪些思想?(字数300字左右)(30分) 1.子曰:?有教无类。? 译文:孔子说:?对任何人都可以有所教诲,没有种类的限制。? 2.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年少子弟在家就应孝顺父母,出外居乡里就应尊敬兄长,谨慎从事,言而有信,博爱民众而亲近仁人。躬行仁德之后尚有余力,就用来学习文化技能。? 3.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译文:子路问道:?听到以后便去实践它吗??孔子说:?有父兄在世,如何能不奉命行事,听到以后便去实践它呢?? 冉有问道:?听到以后便去实践它吗??孔子说:?听到以后便去实践它。?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以后便去实践它吗?’先生说:‘有父兄在世。’冉求问:‘听到以后便去实践它吗?’先生说:‘听到以后便去实践它。’我疑惑不解,大胆冒昧地问问。?孔子说:?冉求退缩不前,因此使他勇进;仲由争强好胜,因此使他谦退。? 4.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孔子说:?不到发愤求知的程度不进行开导,不到欲言不能的程度不进行启发。举示一方不能推知其他三方,对这样的人就不再絮烦进行教诲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罔然无知;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二、诗词赏鉴:请对以下诗词解读大意并作出赏析。(字数300字左右)(30分) 阁夜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教学文案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辅导资料 一、选择题 A型题: 1.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B.《史记》 2.《汉书·苏武传》“全其老母”句中的“全”字意为:A.使……保全 3.《论语·季氏》“季氏将伐颛臾”展开议论的方式是: E.对话 4.《汉书》是我国第一部: C.纪传体断代史 5.屈原的代表作是: C.《离骚》 6. 《九辩》的作者是: C.宋玉 7.《诗经》是我国: C.第一部诗歌总集 8.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的是: A.《诗经》 9.下列诗句属于《诗经·小雅·采薇》的是: B.昔我往矣,杨柳依 依 10.《诗经·周南·汉广》中“南有乔木,不可休思”的“思”是:C.语尾助词 11.《诗经》又称《诗》或《诗三百》,定名为《诗经》始于: D.汉代 12.“楚辞”一名最早见于:D.《史记》 13.《论语》属于: A.语录体 14.法家代表人物是: E.韩非 15.“在天愿作比翼冀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句出自: C.《长恨歌》 16.《苏武传》选自: A.《汉书》 17.被后世尊之“亚圣”的是A.孟子 18.“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指的是: E.《史记》 19.忠君爱国、坚贞不屈的形象指的是: E.苏武 20.用宫体诗旧题来写,却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诗风明快的诗是: C.《春江花月夜》 21.李白被称为: B.诗仙 22.《过故人庄》的作者是: C.孟浩然 23.“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的作者是: D.李商隐 24.下列诗句属于《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的是: D.君不见走马 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25.下列词句属于苏轼的是: D.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26.晚唐“小李杜”中的“李”指的是: D.李商隐 27.“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作者是: E.白居易 28.《春江花月夜》中“春江潮水连海平”下一句是: A.海上明月共 潮生 29.杜甫《秋兴八首》(其一)是一首: B.七言律诗 30.《长恨歌》中“歌”指的是:E.诗体形式的一种 31.岑参属于:A.边塞诗派 32.词的各种名称都与什么相关? C.音乐 33.属于典型的婉约派的词人是: D.李清照 34.《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作者是: C.晏殊 35.词的句子与诗相比,显得长短不齐,所以又被称为: D.长短句 36.张孝祥的词风接近于哪位词人: A.苏轼37.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 B.欧阳修 38.韩昌黎指的是: A.韩愈 39.“明月几时有”下一句是:C.把酒问青天 40.元杂剧中男主角称: D.末 41.孔子思想的核心是: B.仁 42.《汉书》的作者是: C.班固 43.《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的“行”意为: B.行列 44.《诗经》的诗体为: A.四言诗 45.《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B.纪传体通史 46.“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出自: C.李白 47.《汉书·苏武传》中“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中的“去”意为:E.通“弆”,意为“收藏” 48.律诗产生于: C.唐代 49.《诗经·卫风·伯兮》是一首:D.思妇诗 50.《采薇》中“薇亦作止”的“止”是:C.语气词 51.《诗经·王风·黍离》中“ c”下一句是:B.不知我者,谓我何求5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 A.以乐 景写哀,以哀景写乐 53.下列《诗经》中的诗每句尾皆用“兮”字的是: E.《月出》 54.下列诗人中不属于“初唐四杰”之一的是: C.张若虚 55.《离骚》是一首: B.抒情诗 56.《湘夫人》的姊妹篇是: D.《湘君》 57.晚唐七绝圣手指: C.王昌龄 58.道家的代表人物是: D.老子 59.被闻一多先生在《宫体诗的自赎》中称誉为“诗中的诗,顶 峰上的顶峰。”的是:C.《春江花月夜》 60.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唐代诗人是: C.白居易 61.荀子属于: D.儒家 62.《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是: D.张若虚 63.成语“分崩离析”出自:C.《论语》 64. 具有豪放飘逸诗风的诗人是: D.李白 65.下列词句属于李清照的有: A.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 先流 66.《苏武传》中通过李陵、卫律、张胜等人的行为表现苏武 坚贞不屈形象的手法是: B.对比衬托 67. “居无何”意为:D.过了不久 68.李白诗歌的主要特点是: A.浪漫主义 69.属于山水田园诗派的诗人是: E.王维 70.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语自:D.《孟子》 71.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是: C.沉郁顿挫 72.词在唐代一般被称为: E.曲子词 73.具有“贺梅子”称号的词人是:B.贺铸 74.有人认为词是从诗发展而来的,所以称词为: B.诗余 7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是: A.苏轼

复习资料(大学语文)

复习资料(大学语文)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答案中只有一个是准确的,请选择出来填在题中的括号里) 1、()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A.《史记》 C.《国语》 2、《诗经》又叫做( A.《诗歌》 C.《论语》 B.《诗经》 D.《论语》) B.《诗三百》 D.《语言》 3、“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指下列()艺术手法 A.比C.赋 B.兴D.铺陈 4、“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指下列()艺术手法 A.比C.赋 B.兴D.铺陈 5、《诗经》中带有诸侯国地方色彩的部分是() A.风 B.雅 C.比 D.颂 6、《诗经》中的“国风”共有( A.150篇 )篇B.105篇D.610篇)传统 C.160篇 7、《诗经》奠定了中国文学的(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D.表现主义C.象征主义 8、《诗经》是我国( A.六言诗)的高峰 B.四言诗 D.七言诗 C.五言诗 9、楚辞最鲜明的特点是( A.独特的国别文化色彩) B.独特的地域文化色彩

C.独特的政治文化色彩 D.独特的时代文化色彩 )所编 10、《楚辞》是西汉时期的学者( A.刘向C.宋玉 B.屈原D.司马迁 11、屈原的一篇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抒情诗歌是() A.《离骚》C.《九章》 B.《九歌》D.《渔父》 12、屈原的一篇在楚国民间祭祀乐歌的基础上加工的一组抒情诗歌是() A.《离骚》C.《九章》 B.《九歌》D.《渔父》 13、屈原的一篇全诗向天地自然、古往今来提出了170多个问题诗歌是() A.《离骚》 B.《九歌》 D.《天问》 C.《九章》 14、宋玉的代表作是( A.《离骚》) B.《九歌》 D.《九辩》 C.《九章》 15、《诗经》和《楚辞》在文学史上并称() A.“经骚” C.“诗楚”B.“诗骚” D.“风骚” 16、在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可以向往追求却永远达不到追求目标的一种意境是() A.爱慕情境 C.企慕情境 17、( B.敬慕情境 D.思慕情境)是中国诗歌史上最早的一首送别诗歌 A.《鲁风·燕燕》C.《王风·燕燕》 B.《邶风·燕燕》D.《郴风·燕燕》 18、“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出自于() A.《王风·燕燕》C.《卫风·黍离》 B.《王风·黍离》D.《陈风·月出》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重点 一.《鹿鸣》 1.本诗选自《诗经~小雅》。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305篇,另 有6篇笙诗。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有160篇,分15国风;雅共105篇,分大小雅;颂共40篇,分周、鲁、商颂。风,即音乐曲调;十五国风,即各地区的曲调。雅,即正,指朝廷正乐。颂,宗庙祭祀之乐。 2.历史上有广泛影响的“献诗”、“采诗”、“删诗”之说,透露了《诗经》作品的来源和编定的一些信 息。 3.诗经中作品有两个作用:一是用于典礼、讽谏、娱乐;二是教化、教育。鲁诗出自鲁人申培,齐诗 出自齐人辕固,韩诗出自燕人韩婴。 4.《周礼》把礼分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五类。燕飨诗可分为飨礼诗、燕礼诗、 乡饮酒礼诗三种。 5.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dān,同“耽”)。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6.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苹草。我有一批好宾客,弹琴吹笙奏乐调。一吹笙管振簧片,捧筐 献礼礼周到。人们待我真友善,指示大道乐遵照。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蒿草。我有一批好宾客,品德高尚又显耀。示人榜样不轻浮,君子贤人纷纷来仿效。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佳宾嬉娱任逍遥。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芩草。我有一批好宾客,弹瑟弹琴奏乐调。弹瑟弹琴奏乐调,快活尽兴同欢笑。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佳宾心中乐陶陶。 二.《山鬼》——屈原 本篇选自《楚辞九歌》(《九歌》共11篇) 楚辞与《诗经》并称“诗骚”。被视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 1、默写: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2、披着石兰啊结着杜衡,折枝鲜花啊聊寄相思。 我痴情等你啊忘却归去,红颜凋谢啊怎能永葆花季? 抱怨公子啊怅然忘却归去,你思念我啊却没空到来。 风声飒飒啊落木萧萧,思慕公子啊独自悲伤。 3、分析山鬼形象。 山鬼即一般所说的山神,因未获天帝正式册封在正神之列故仍称山鬼。本篇是祭祀山鬼的祭歌,山鬼是一位美丽的女山鬼,是一个多情、痴情但却失恋的美女,她深感孤寂,饱含凄婉,内心忧愁,是一个失意与哀怨交织的形象。 联系作者的经历,山鬼其实是屈原的写照。前者无法得到美好的爱情,后者无法实现远大的理想。 三.《燕歌行》---曹丕 A.乐府题目上冠以地名,是表示曲调的地方特点。“燕”是北方边地,征戍不绝,所以《燕歌行》多写离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一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一 1. 《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 A.国风 B.小雅 C.大雅 D.颂 2. 《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历来被传诵,主要因为其写法上的独特之处() A.以乐景写哀情 B.以哀景叙哀情 C.以赋法来叙事 C.以“比”法来抒情 3. 下列作品中属于编年体历史著作的是() A.《国语》 B.《战国策》 C.《左传》 D.《史记》 4.汉乐府的“乐府”本来是() A.词牌 B.音乐机构 C.诗歌总称 D.地域名称 5..曹操《短歌行》的主旨是() A.感慨人生苦短,忧从中来 B.感伤亲朋离散,孤苦无依 C.感叹功业无成,借酒浇愁 D.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 6.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曹操在《短歌行》(其一)中引用,借以表达的心情是( ) A.思慕贤才 B.对贤才无所依托的思虑 C.礼遇贤才 D.与贤才久别重逢的欣慰 7. 《短歌行》中引用《诗经》成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所表达的是() A.对贤才处境的关切 B.优礼贤才的态度 C.对贤才命运的忧虑 D.求贤不得的苦闷 8.曹操诗歌的风格特点是________。 A.苍凉悲壮 B.豪放飘逸 C. 沉郁顿挫 D. 清新淡雅 9.《秋水》开头有一段河水和海景的描写,其主要作用是() A.赞美河海的雄伟壮观B.表现作者的宽广胸怀 C.增强行文说理的磅礴气势D.暗示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 10.在《秋水》中,庄子用“夏虫不可以语于冰”作喻来说明() A. 人的认识受空间限制 B. 人的认识受时间限制 C. 人的认识受先天素质限制 D. 人的认识受后天教育限制 11.庄子《秋水》中代表庄子观点的人物是() A.庄子 B.河伯 C.北海若 D.河伯和北海若 12.下列成语中,从庄子的话语中引申出来的是() A. 唇亡齿寒 B.四面楚歌 C.井底之蛙 D.缘木求鱼 13.《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所描写的人物中,性格直率而自负的是() A子路 B曾皙 C冉有 D公西华 14.《史记》中篇目最多的是() A. 本纪 B. 表 C. 列传 D.世家 15.下列各句中“于”表被动的是() A.将虢是灭,何爱于虞?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