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论学科构架 重点考点总结

邓论学科构架 重点考点总结
邓论学科构架 重点考点总结

学科构架-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共有十二章,可分为六大部分。

第一部分即§1、2,是总论,主要阐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历史地位。

第二部分即§3,是思想基础,主要阐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也即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第三部分即§4、5,是立论基础,其中§4主要阐述“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这一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内容涉及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5主要阐述“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内容涉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

第四部分即§6,是宏观设计,主要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发展战略。

第五部分即§7~11,是微观展开,其中§7~9分别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10主要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统一;§11主要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环境。

第六部分即§12,是结论,主要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承担者(建设者和领导者),强调社会发展离不开人的活动(第一篇§6.3)。

备考策略

1.从历年命题的情况来看,考查重点是§6~8,考生复习重点是§4、5、6、7、8、9、12。2.本学科的显著特征,是实践性、时效性、政策性都很强。为此,考生复习中要注意两点:(1)对大纲涉及我国现实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一定要学会运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关论断和观点,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背景、问题的症结、解决问题的思路对策(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以及当前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意义。(2)对新增知识点的阐释,一定要以党的十六大报告和中央最新文件的精神为规范,因为试题中对现实经济政治热点问题的回答,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参考答案”,大多是以中央文件的最新提法为依据来制订的。

3.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通方面,要特别注意两个结合:(1)与《形势与政策》的结合,这主要是指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方面,要看每年一次的“党的中央全会”(下半年)和“全国人大代表会议”(上半年)有什么新观点、新论断。凡是这些新观点、新论断在大纲中有对应考点的,复习中一定要把它们吸收进来。具体到今年来说,尤应关注“十一五”规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党的先进性建设等时政内容,考生复习中务必将它们与有关章节的对应考点结合起来把握。(2)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结合,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有关原理,来分析本学科关于经济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考试中可能出现的跨学科分析题。

4.本学科在复习方法上,要以一些重大热点问题为主线,把相关考点串联起来把握。如“建设节约型社会”这个热点,其依据涉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5.1);重要性涉及“科学发展观”(§6.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6.2);基本途径涉及“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6.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6.4)。一般来说,对重大热点问题的准备,在方法上要注意四点,即热点问题对应的大纲考点(在哪里)、热点问题的背景和内容(是什么)、热点问题的解决意义(为什么)和热点问题的解决对策(怎么办)。

§1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1.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一、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

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新增考点]

1.党诞生以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中国特色的革命新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人开始寻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2.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链接与点拨

不要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与“20世纪中国的三次历史性巨变”相混淆。20世纪中国的三次历史性巨变: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打开了近代中国进步的闸门(第三篇§2.1);第二次历史性巨变是新中国的成立,特别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第三篇§4.3);第三次历史性巨变是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二、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和社会历史条件

1.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1)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新技术革命浪潮迅猛兴起,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2)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基础;(3)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依据;(4)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现实土壤。

2.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

(2)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

(3)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并形成理论体系。其中,“南方谈话”是邓小平理论成熟的主要标志。

(4)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1998年3月,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宪法确立为国家的指导思想。

2.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党的十二大第一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科学概念。

(2)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3)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并形成理论体系。其中,“南方谈话”是邓小平理论成熟的主要标志。

(4)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并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1998年3月,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宪法并确立为国家的指导思想。

链接与点拨

(1)邓小平留给我们的最大精神财富是创立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成熟的标志是1992

年春南方谈话。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要点:①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②关于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③关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④关于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⑤关于社会主义曲折前进的思想;⑥关于“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的思想,等等。

(2)和平与发展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战争与革命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3)有关科学概念的形成条件:①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条件(第一篇§1.2);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条件(第二篇§1.1)③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条件(第三篇§1.1);④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条件;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条件(§2.1)。

(4)有关科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①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第三篇§1.1);②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2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一、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重点]

1.邓小平理论科学涵义的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继承毛泽东思想,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全党全国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理论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创造性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2.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它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做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3.邓小平理论既继承和坚持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及立场、观点和方法,又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创新。在当代中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它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做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链接与点拨

有关科学概念的内涵:(1)毛泽东思想的内涵(第三篇§1 2);(2)邓小平理论的内涵;(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2.2)(4)科学发展观的内涵(§6.1)。

二、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理论,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新增考点]

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邓小平理论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改变了中国的国际形象,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因而,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理论,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链接与点拨

有关科学概念的历史地位:(1)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第三篇§7.2);(2)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2.3)。

砌体结构 重点总结及练习

砌体结构重点总结: 1、块体的设计要求:足够的强度良好的耐久性隔热保温。 2、砌块对砂浆的基本要求:足够的强度、可塑性、适当的保水性。(P10) N,出现一条单砖裂缝,如不继续加载,3、砌体的受压破坏特征:第一阶段:50%-70% u N,单砖裂缝不断发展,在砖内形成一段连续的则裂缝不再发展;第二阶段:80%-90% u 裂缝;第三阶段:裂缝迅速延伸,形成通缝,砌体分成若干小砖柱,受力不均匀,个别砖柱发生失稳,导致砌体完全破坏。破坏都是从单砖裂缝开始,轴心抗压强度是砌体最基本的力学指标。(P12) 4、砖砌体的抗压强度低于单砖抗压强度及大于当砂浆强度等级较低时砂浆强速的原因:砌体横向变形时砖和砂浆存在交互作用,由于砖与砂浆的弹性模量和横向变形系数各不相同,在砌体受压时砖的横向变形因砂浆的横向变形较大而增大,并由此在砖内产生拉应力,所以单块砖在砌体中处于压弯剪及拉的复合应力状态,其抗压强度降低;而砂浆的横向变形由于砖的约束而减小,使得砂浆处于三向受压状态,抗压强度提高。 5、在压力作用下,砌体内单块砖的应力状态有以下特点:①由于砖本身的形状不挖安全规则平整,灰缝的厚度和密实性不均匀,使得单块砖在砌体内并不是均匀受压,而是处于受剪和受弯状态;②砌体横向变形时砖和砂浆存在交互作用;③弹性地基梁作用; ④竖向灰缝上的应力集中。(P13) 6、影响砌体抗压强度的因素:①块体和砂浆的强度等级;②块体的尺寸与形状;③砂浆的流动性、保水性及弹性模量的影响;④砌筑质量和灰缝的厚度。(P13-P14) 7、砌类型及用处:混凝土空心砌块:小型用于承重墙体;加气混凝土砌块:广泛用于围护结构;硅酸盐实心砌块:承重结构;烧结空心砌块:用于建造围护墙。 空心砌块的强度等级是根据他的极限抗压强度确定的。 8、规范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以可靠度指标衡量结构的可靠度,采用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计算。 极限状态分为两类: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的可靠性: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安全等级:一级二级三级。 9、β为可靠度指标,β越大,失效概率pf越小,可靠概率ps越大,结构越可靠。 10、局压的抗压强度高于轴心受压时的强度的原因:①套箍强化作用(未直接承受压力的砌体约束局压砌体的横向变形,抗压能力大大提高);②应力扩散作用。 11、砌体局部受压的破坏形态:①因纵向裂缝发展而引起的破坏‘②(计算避免)、劈裂破坏(构造避免,限制砌体局部抗压强度提高系数λ);③与垫板直接接触的砌体局部破坏(构造措施避免) 12、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方案:①纵墙承重方案:板—梁—纵墙—基础—地基,(空间较大、平面布置较灵活、纵墙承重,开洞受限、横向刚度小,整体性差,适用于单层厂房,仓库);②横墙承重方案:楼面板—横墙—基础—地基(横墙承重,开洞不受限、横向刚度大,整体性好,抗风抗震较好,调节地基不均匀沉降、施工方便,用料较多,适用于宿舍、住宅、寓所等);③纵横墙承重方案:横墙承重和纵墙承重结合(布置灵活,空间较大,整体性较好,适用于教学楼、办公楼、医院等);④内框架承重方案:横面板—梁—外纵墙(柱)—外纵墙基础(柱基础)—地基(平面布置灵活、施工复杂,易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横墙较少,空间刚度较差)

考务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考务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篇一:考务工作总结 【请填写名称】奥鹏学习中心【批次代码】课程考试 ——考务工作总结 报告撰写人:考点主考人: 考试时间:【】年【】月【】至【】月【】日 注:请学习中心及时在平台上报监考人员,监考总人数按不重复监考人姓名计算二、考试组织情况缺席原因:会议情况: 4.其他情况【考试组织过程中的特殊情况说明,也可粘贴一些考场考试情况现场照片】 三、考风考纪情况 1、违纪情节: 2、处理情况: 四、其他问题【例如:招生、教学、学籍等,考务部会将问题汇总反馈给相关部门】 五、对考务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注:非常感谢您对考务工作的支持与配合,请在考试结

束后一周内将电子版考试总结发至奥鹏学务部邮箱(xuewu@https://www.360docs.net/doc/7c7923683.html,) 篇二:考务工作总结 考务工作总结 东港电大 广播电视大学全国统一考试于2005年1月20日—1月25日进行,东港考点承担135科考试任务,共计230场次,参考考生人数4578人次,历时6天。 本次考务工作在省电大、市电大的直接领导下,在我校领导严密组织及我校教务处、教师共同努力下胜利完成任务。现将本次考务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考前准备工作 1.领导高度重视,建立考务工作领导小组 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是顺利完成本次考务工作的保证。东港考点在钟校长的统一领导下,严格按上级要求建立考试领导、考务工作组。考试领导小组: 组长:于崇生 副组长:钟月圆 考务工作组: 组长:钟月圆 副组长:谭成欣 成员:王选良谷旭牧李志强王颖

2、认真学习省市电大文件,建立考试责任制,做好考务工作。学校领导班子对期末考试极为重视,组织学校教职员工认真学习辽宁电大下发的文件,建立考试责任制。责成负责考务工作的同志,认真、仔细地查对考试科目、时间、试卷代号、考试年级、人数,使考试工作顺利进行。 3、加强对考生考风考纪宣传教育 为了使各位考生深刻理解考风考纪的严肃性、重要性,我校在考前一周组织导学教师学习有关加强考风考纪的文件、考生守则、考纪处罚暂行规定等,并责成导学教师及时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考风考纪有关要求. 为了使考生踏入校园考点就感受到考风考纪的严肃氛围,考务小组做了大量的工作。考试前,教学大楼前悬挂“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全国统一考试东港考点”和端正考风、严肃考纪大幅横标。考场封闭,操场上划出警戒区并标示“楼内考试,谢绝入内”警示牌,考场前厅设宣传板,宣传内容有:考场平面图、考试日程表、考生守则、监考人员守则、考纪处罚暂行规定、监考工作操作规程、考生违纪展示表等。 4、按要求设置考场 按30 人的要求设置考场。考场通风透光,卫生整洁,无文字。按 要求贴考号。考场布置完后领导小组会同各监察员逐一检查,认为合格后锁门并贴封条。为了保证考试工作的顺利

武汉大学毛概复习资料 (1)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二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可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

要思想渊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重要理论观点,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具有丰富的内容。毛泽东思想在以下几个方面,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此外,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中子N (不带电荷) 同位素 (核素) 原子核 → 质量数(A=N+Z ) 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Z (带正电荷) → 核电荷数 元素 → 元素符号 原子结构 :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主族元素的 决定原子呈电中性 电子数(Z 个): 化学性质及最高正价和族序数 体积小,运动速率高(近光速),无固定轨道 核外电子 运动特征 电子云(比喻) 小黑点的意义、小黑点密度的意义。 排布规律 → 电子层数 周期序数及原子半径 表示方法 → 原子(离子)的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 随着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 ① 、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呈周期性变化 元素周期律 ②、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③、元素主要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④、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元素周期律和 排列原则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 元素周期表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个别除外)排成一个纵行。 ①、短周期(一、二、三周期) 周期(7个横行) ②、长周期(四、五、六周期) 周期表结构 ③、不完全周期(第七周期) ①、主族(ⅠA ~ⅦA 共7个) 元素周期表 族(18个纵行) ②、副族(ⅠB ~ⅦB 共7个) ③、Ⅷ族(8、9、10纵行) ④、零族(稀有气体)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①、核电荷数,电子层结构,最外层电子数 ②、原子半径 性质递变 ③、主要化合价 ④、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⑤、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⑥、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碱性 电子层数: 相同条件下,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 判断的依据 核电荷数 相同条件下,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条件下,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微粒半径的比较 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稀有气体除外)如:Na>Mg>Al>Si>P>S>Cl. 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如:Li Na + >Mg 2+ >Al 3+ 5、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微粒半径,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如Fe>Fe 2+ >Fe 3+ 决定 编排依据 具 体 表 现 形式 X) (A Z 七 主 七 副零和八 三长三短一不全

结构力学知识点复习过程

建筑物和工程设施中承受、传递荷载而起骨架作用的部分称为工程结构,简称为结构。 从几何角度来看,结构可分为三类,分别为:杆件结构、板壳结构、实体结构。 结构力学中所有的计算方法都应考虑以下三方面条件: ①力系的平衡条件或运动条件。 ②变形的几何连续条件。 ③应力与变形间的物理条件(或称为本构方程)。 结点分为:铰结点、刚结点。 铰结点:可以传递力,但不能传递力矩。 刚结点:既可以传递力,也可以传递力矩。 支座按其受力特质分为:滚轴支座、铰支座、定向支座、固定支座。 在结构计算中,为了简化,对组成各杆件的材料一般都假设为:连续的、均匀的、各向同性的、完全弹性或弹塑性的。 荷载是主动作用于结构的外力。 狭义荷载:结构的自重、加于结构的水压力和土压力。 广义荷载:温度变化、基础沉降、材料收缩。 根据荷载作用时间的久暂,可以分为:恒载、活载。 根据荷载作用的性质,可以分为:静力荷载、动力荷载。 结构的几何构造分析 在几何构造分析中,不考虑这种由于材料的应变所产生的变形。 杆件体系可分为两类: 几何不变体系------在不考虑材料应变的条件下,体系的位置和形状是不能改变的。 几何可变体系------在不考虑材料应变的条件下,体系的位置和形状是可以改变的。 自由度:一个体系自由度的个数,等于这个体系运动时可以独立改变的坐标的个数。 一点在平面内有两个自由度(横纵坐标)。 一个刚片在平面内有三个自由度(横纵坐标及转角)。 凡是自由度的个数大于零的体系都是几何可变体系。 一个支杆(链杆)相当于一个约束。可以减少一个自由度。 一个单铰(只连接两个刚片的铰)相当于两个约束。可以减少两个自由度。一个单刚结(刚性结合)相当于三个约束,可以减少三个自由度。 如果在一个体系中增加一个约束,而体系的自由度并不因而减少,则此约束称为多余约束。增加了约束,计算自由度会减少。因为w=s-n . 瞬变体系:本来是几何可变、经微小位移后又成为几何不变的体系称为瞬变体系。 实铰:两个刚片(地基也算一个刚片),如果用两根链杆给链接上,并且两根链杆能在其中一个刚片上交于一点,所构成的铰就叫实铰。 瞬铰:两个刚片(地基也算一个刚片),如果用两根链杆给链接上,两根链杆在两刚片间没有交于一点,而是在两根链杆的延长线上交于一点,从瞬时微小运动来看,这就是瞬铰了。两根链杆所起的约束作用等效于在链杆交点处上面放了一个单铰的约束作用。通常所起作用为转动。 截面上应力沿杆轴切线方向的合力,称为轴力。轴力以拉力为正。 截面上应力沿杆轴法线方向的合力称为剪力。剪力以绕微段隔离体顺时针转者为正。 截面上应力对截面形心的力矩称为弯矩。在水平杆件中,当弯矩使杆件下部受拉时,弯矩为正。 作轴力图和剪力图要注明正负号。作弯矩图时,规定弯矩图的纵坐标应画在受拉纤维一边,不注明正负号。 通常在桁架的内力计算中,采用下列假定: ①桁架的结点都是光滑的铰结点; ②各杆的轴线都是直线并通过铰的中心; ③荷载和支座反力都作用在结点上。 根据几何构造的特点,静定平面桁架可分为三类:简单桁架,联合桁架,复杂桁架。 在单杆的前提下,当结点无荷载作用时,单杆的内力必为零。此单杆称为零杆。 由链杆和梁式杆组成的结构,称为组合结构。 链杆只受轴力作用;梁式杆除受轴力作用外,还受弯矩和剪力作用。 三铰拱受力特点: ①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梁没有水平反力,而拱则有推力。 ②由于推力的存在,三铰拱截面上的弯矩比简支梁的弯矩小。弯矩的降低,使拱能更充分地发挥材料的作用。 ③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梁的截面内没有轴力,而拱的截面内轴力较大,且一般为压力。 合理拱轴线:在固定荷载作用下使拱处于无弯矩、无剪力、而只有轴力作用的轴线。 合理轴线:通常指具有不同高跨比的一组抛物线。 影响线 内力影响线:表示单位移动荷载作用下内力变化规律的图形。无论在剪力、弯矩、支座反力的影响线图中都需要标上正负号。影响线是研究移动荷载最不利位置和计算内力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基本工具。 荷载:特定单位移动荷载P=1 固定、任意荷载最不利位置:如果荷载移动到某个位置,使某量Z达到最大值,则此荷载位置称为最不利位置。 影响线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用来确定荷载的最不利位置。 定出荷载最不利位置判断的一般原则是:应当把数量大、排列密的荷载放在影响线竖距较大的部位。 计算结构的位移目的有两个: ①一个目的是验算结构的刚度,即验算结构的位移是否超过允许的位移限值。 ②另一个目的是为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打下基础。 产生位移的原因主要有下列三种: ①荷载作用②温度变化和材料胀缩③支座沉降和制造误差 一组力可以用一个符号P表示,相应的位移也可用一个符号Δ表示,这种夸大了的力和位移分别称为广义力和广义位移。 图乘法的应用条件:①杆段应是等截面直杆段。②两个图形中至少应有一个是直线,标距y0 应取自直线图中。 互等定理包括四个普遍定理:①功的互等定理②位移互等定理 ③反力互等定理④位移反力互等定理。 3、对称结构就是指: ①结构的几何形式和支承情况对某轴对称。 ②杆件截面和材料性质也对此轴对称。(因而杆件的截面刚度EI对此轴对称) 4、对称荷载:对称荷载绕对称轴对折后,左右两部分的荷载彼此重合(作用点相对应、数值相等、方向相同) 反对称荷载:反对称荷载绕对称轴对折后,左右两部分的荷载正好相反(作用点相对应、数值相等、方向相反) 超静定结构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无荷载作用时,由于其他因素(如:支座移动、温度改变、材料收缩、制造误差)的作用也可以产生内力。 超静定结构:由于其他因素(如:支座移动、温度改变、材料收缩、制造误差)的作用可以产生位移也可以产生内力。 静定结构:由于其他因素(如:支座移动、温度改变、材料收缩、制造误差)的作用可以产生位移但不能产生内力。 力法:多余未知力静定结构变形协调(位移相等) 位移法:结构独立结点位移(角、线位移)超静定单杆(是用位移表示的)平衡方程 2、系数EAi /Li是使杆端产生单位位移时所需施加的杆端力,称为杆件的刚度系数。 体系的自由度指的是确定物体位置所需要的最少坐标数目。 拱的基本特点是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会产生水平支座反力。 .静定结构的特性:(1)静定结构的全部约束反力与内力都可以用静力平衡方程求得。(2)温度变化、支座位移不引起静定结构的内力。3)当一个平衡力系作用在静定结构的某一自身几何不变的杆上时,静定结构只在该力系作用的杆段内产生内力。(4).作用在静定结构的某一自身为几何不变的杆 段上的某一荷载,若用在该段上的一个等效 力系来代替,则结构仅在该段上的内力发生 变化,其余部分内力不变。 1.平面杆件结构分类? 梁、刚架、拱、桁架、组合结构。 2.请简述几何不变体系的俩刚片规则。 两刚片用一个铰和一根不通过该铰链中心的链杆或不全交于一点也不全平行的三根链杆相联,则组成的体系是几何不变的,并且没有多余约束。 3.请简述几何不变体系的三刚片规则。 三刚片用不共线的三个铰两两相联或六根链杆两两相联,则组成的体系是几何不变体系,且没有多余约束。 4.从几何组成分析上来看什么是静定结构,什么是超静定结构?(几何特征)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是静定结构,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是超静定结构,有几个多余约束,即为几次超静定。 5.静定学角度分析说明什么是静定结构,什么是超静定结构? 只需要利用静力平衡条件就能计算出结构全部支座反力和构件内力的结构称为静定结构;全部支座反力和构件内力不能只用静力平衡条件确定的结构称为超静定结构。 6.如何区别拱和曲梁 杆轴为曲线且在竖向荷载作用下能产生水平推力的结构,称为拱;杆轴为曲线,但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无水平推力产生,称为曲梁。 7.合理拱轴的条件? 在已知荷载作用下,如所选择的三铰拱轴线能使所有截面上的弯矩均等于零,则此拱轴线为合理拱轴线。 仅供学习与参考

砌体结构 复习 知识点

砌体结构:指采用块体与粘结材料砌筑而成的结构。 粘结材料分为:水泥砂浆,混合砂浆以及各种改性砂浆等。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提高多层砖房抗震能力的有效措施 块体材料:砖、砌块、石材强度等级符号为MU单位MPa 砖:烧结砖、非烧结硅酸盐砖普通砖尺寸240*115*53 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的强度等级分为:MU 30、 MU25、 MU 20、 MU 15、MU 10 烧结空心砖强度等级:MU10、MU7.5、MU5、MU3.5、MU2.5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强度等级:MU20、MU15、MU7.5、MU5、MU3.5 空心砌块尺寸390*190*190 砂浆是由凝胶材料(水泥、石灰)和细骨料(砂)加水搅拌而成的混合料 砂浆分为:水泥砂浆,混合砂浆和非水泥砂浆。 砂浆的强度等级分为M15、M10、M7.5 、M5、M 2.5五个等级。 砂浆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保水性 为使砌体构成一个整体,必须对砌体中的竖向灰缝进行错缝。 对砖砌体通常采用一顺一丁或三顺一丁砌合法。 横向(网状)配筋砌体:在立柱或窗间墙水平灰缝内配置横向钢筋网。 纵向(网状)配筋砌体:用砂浆面层或砂浆填充竖槽 砌体抗拉和抗剪强度大大低于其抗压强度,抗压强度取决于块体的强度。受拉弯剪破坏在砂浆与块体的连接面上,轴心抗拉、抗弯、抗剪强度决定于灰缝强度,亦即决定于灰缝中砂浆和砌块的粘结强度。 毛石砌体总是沿齿缝弯曲破坏的,故无沿通缝弯曲抗拉强度。 各类砌体剪变模量都可以近似取0.4E,E弹性模量。 极限状态:结构物(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时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 结构的极限状态: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结构作用随时间分类:1永久作用2可变作用3偶然作用 结构的作用效应:作用对结构产生的效应 荷载效应:荷载对结构产生的效应 结构抗力R:指结构或结构构件承受荷载和变形的能力 延性破坏:结构构件在破坏前有明显的变形或其他预兆 脆性破坏:结构构件在破坏前无明显变形或其他预兆 结构可靠度:在规定时间、条件内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我国取用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设计基准期:确定可变作用及与时间有关的材料性能等取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 设计使用年限:设计规定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大修,即可按其预定目的使用的时期。 砌体结构设计表达式 耐久性:指建筑结构在正常维护下,材料性能随时间变化,仍能满足预定的功能要求 影响砌体构件承载力:轴向力偏心、构件长细比 偏心影响系数偏心受压承载力与轴心受压承载力的比值 T形与十字形采用折算厚度,h T(可取h T=3.5i,i为回转半径)代替h 轴向力偏心距e应按内力设计值计算,并不应超过0.6y,y截面重心轴到轴向力所在偏心方向截面边缘的距离。 在砌体局部面积A l上施加均匀压力时,这种受力状况称为局部均匀受压 局部受压强度的提高除套箍作用外,还可能部分是由力的扩散作用所引起。 由上部墙体传给梁端支承面上的压力将通过内拱作用传给梁端周围的砌体 当梁端转动时,梁端支撑处末端将翘起使梁的有效支撑长度a0小于梁的实际支撑长度a 在计算荷载传至下部砌体的偏心距时,对屋盖,假定Nt的作用点距墙的内面为0.33a0,对楼盖为0.4a0 混合结构房屋通常是指主要承重构件由不同的材料组成的房屋。 墙体的作用:既是混合结构房屋中的主要承重结构又是围护结构。 承重方案:纵墙承重方案,横墙承重方案,纵横墙承重方案和内框架承重方案。 计算单元:单元的受力状态来代表整个房屋的受力状态 ①两端无山墙简化为单跨平面排架 u p:水平位移, 取决于纵墙本身的刚度 竖向荷载传递:屋面板-屋面大梁-纵墙-基础-地基,水平风荷载传递:纵墙-基础-地基

最新2020高考文综考点归纳

最新2020高考文综考点归纳 高考文综知识点:政治部分 一、有针对性地复习 一些当前国内外形势发展中的重点、热点问题,十一五规划、神舟六号等重点、热点问题是"应知应会的",也是高考中必须反映的,这就要求在复习中,关注社会重、热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二、抓好基础知识、建立知识框架 在假期能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建好知识框架。 在看课本时,既要"粗看"也要"细看"。"粗看"是把书本由"厚变北,整理出知识框架,用一定线索把各章节知识紧密联系起来;"细看"是把书本由"薄变厚",在前面宏观把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地对这个框架进行丰富补充,把它充实起来。 大知识框架的建立,是为了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分级处理,将每一级知识点放进一张知识网络中去,形成一张完整的知识框架。如何

对知识点进行分级处理呢?举个例子,我国国家对内职能四方面属于第一级知识点,那么经济职能中的四个目标、公共服务职能两方面为第二级知识点,公共服务职能中,创建良好社会环境中包括维护社会治安、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制度三方面内容可以视为第三级知识点。假如把政治学科所有知识点都按照这样一个思路,制作一份最完备层次最清楚的知识结构图,将五本书彻底读薄了,知识体系也就建立起来了,在第二轮复习时就有了最有效的武器——知识框架。 第二个过程,就是把书读厚。对照自己的知识框架,再翻一遍书,看一看哪一个知识点遗漏了,哪一个知识点只注重了前两级知识点而忽视了第三级知识点,都要及时补充。读厚的第二层含义就是找联系点,每一个知识点几乎都可以以某种方式在单科内部其他章节或跨越三科找到相对应的联系点,如政治常识中的以人为本,在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国家机构活动原则、中国共-产-党的宗旨等知识点中都能找到相关叙述。 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适当做一定练习题,这样可以查漏补缺,强化巩固。练习题不必多做,宜精做,首先把老师指定的单元练习类作业认真完成,重点在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然后按照章节顺序做一些专题高考题,它们最大的特点就是规范,有利于培养严谨的学科解题能力。

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78465

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 一.原子结构与性质. 一.认识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 1.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 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 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 2.(构造原理) 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 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 ②.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 ③.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 [Ar]3d54s1、29Cu [Ar]3d104s1. (3).掌握能级交错图和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①根据构造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图⑴箭头所示的顺序。 ②根据构造原理,可以将各能级按能量的差异分成能级组如图⑵所示,由下而上表示七个能级组,其能量依次升高;在同一能级组内,

考研结构力学考点归纳

1.结构几何组成分析:重点推荐大刚片法则,详细讲解一铰无穷远,两铰无穷远,三铰无穷远。 2 .静定结构位移计算:存在支座位移,弹簧,制造误差,外荷载,温度作 用的情况如何求解 3 .力法:重点讲解对称性的应用,超静定桁架,存在弹簧的情况,支座位移,制造误差等情况 4 .位移法:重点讲解对称性的应用,如何快速求刚度系数,存在EI无穷杆如何求解,存在斜杆且有侧移的情况如何求解,存在弹簧的情况如何求解 5.影响线:重点讲解桁架的影响线如何求,存在斜杆的刚架如何作影响线, 超静定结构如何作影响线 6.矩阵位移法:重点概念讲解,如何提高解题速度,组合结构如何求结构 内力 7 .结构动力响应;重点讲解单自由度强迫振动,两个自由度强迫振动如何 求解,存在水平地面运动,竖向地面运动时如何求解,全面分析柔度法及刚度法的应

用! 第一题:结构的几何组成分析 首先考虑该结构能不能减二元体,使结构由繁变简。减二元体行不通的话,可考虑加二元体,即将一个三角形(小刚片)不断在其上添加二元体形成大刚片, 然后再考虑两刚片法则及三刚片法则。 对于杆件比较少的结构可直接应用两刚片法则或三刚片法则。其次要注意的是3种无穷远铰的情况。一般第一大题不可能考得很难,基本概念很重要,属于送分题。 第二题:一般为作结构的弯矩图,无需计算过程 包括刚架和桁架,梁式结构比较简单,考得比较少。该题主要考察能否快速准确作出弯矩图,只要稍微有些错误就会不得分。该题型技巧性的东西比较多,不能蛮干,尤其是当结构为超静定结构时。主要是考察对力学概念的灵活运用,技巧性的东西往往体现在支座的特殊性,如滑移铰支座、固定铰支座、滑移支座,杆件连接的特殊性如铰接或滑移连接。有时可能结构是超静定结构,但往往用位移法分析的话是一次超静定,要熟记位移法中各种常见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要熟练掌握位移转角公式,当然也可以使 用力矩分配法。一定不要养成惯性思维认为该题型考的题都是静定结构。 第二题:一般是考影响线 熟练掌握机动法、静力法以及二者的结合应用。历年来真题考得比较多的依次为:梁式结构画影响线(用机动法)、桁架画影响线(机动+静力法)、间接荷载作用下的梁

结构一注总结砌体结构

基本设计规定 1、应验算的内容 砌体结构应进行承载力验算(荷载组合按4.1.5,结构重要性系数与安全等级和设计使用年限有关);正常使用不需验算而通过构造要求满足;还应该作为刚体进行倾覆、滑移等验算(荷载组合按4.1.6)。 2、静力计算方法 1)静力计算方案根据屋盖或楼盖类别、横墙间距,按表4.2.1确定。 2)作为刚性或刚弹性方案的横墙,其水平截面开洞比例、厚度、长高比应该符合4.2.2要求,若不能符合,但能符合4.2.2注1的要求,仍可视作刚性或刚弹性方案横墙。 3)要会计算三种方案在水平荷载下的内力。其实三种方案的原理一样,只不过空间性能系数不一样——弹性方案(1.0)、刚弹性方案(0.33~0.81)、刚性方案(0)。 4)对于上柔下刚的多层房屋,顶层可按单层房屋计算(4.2.7)。 3、刚性方案的计算假定按4.2.5执行: 1)单层房屋,上不动铰下嵌固; 2)多层房屋,竖向荷载下每层为两端不动铰,水平荷载为连续梁; 3)上墙传为的力作用点位于上墙底中心,本层梁荷载作用要考虑偏心; 4)梁跨度大于9m时,还应该按梁墙刚接后算出梁端弯矩并将之折减后分到上下墙。4、风荷载 当符合4.2.6的多层刚性方案房屋要求时,可不考虑风荷载;当不满足时,对于多层刚性方案(水平力按连续梁计算),其每层墙端由风荷载引起的弯矩可按4.2.6简化计算。 5、壁柱墙的翼缘宽度按4.2.8确定。 6、施工阶段未硬化的砌体,其强度应该按砂浆强度为0查得,并应该乘以1.1调整系数。

无筋砌体构件 1、计算高度 1)构件的高度H 底层应该从基础顶面算起,当为刚性地坪时,可取自室外地地面以下500mm处。其它层为楼板或侧向支承间距离。对无壁柱山墙,可取层高加1/2墙尖高,有壁柱墙,取壁柱总高。 2)计算高度按表5.1.3确定,与计算方案类别有关。注意,对于纵向(排架面外方向)无支承的砖柱,应该再乘以1.25。 3)无吊车双阶柱下柱的计算高度按5.1.4确定。 2、整体承载力计算 1)偏心距不应大于0.6y。 2)高厚比按5.1.2计算,并查取相应的承载力影响系数。 3)承载力验算按5.1.1进行。 3、局部承压验算 1)局部均匀受压 首先按5.2.2计算局部抗压提高系数,注意每种情况不应该大于相应限值。然后按5.2.1计算局部均匀受压承载力,注意不应该考虑承压面积小时强度折减,但应该考虑采用水泥砂浆(如基础砌体)时的折减。 2)梁端支承处的局部受压_无刚性垫块 按5.2.4计算。注意砌体的抗压强度应该折减(小面积折减系数,应该按墙段截面积算,而不应按局压面积算)。由于“卸拱”效应,应该考虑上部荷载折减系数;对于带壁柱的T形截面墙段,其A0的计算(是否考虑翼缘部份)应该视有效支承长度有没有伸入墙体部份而定,具体计算方法可参考《施》P728。 3)梁端支承处的局部受压_有刚性垫块 按5.2.5计算。注意在计算合力影响系数时,高厚比按小等于3查取,偏心距是指对垫块的偏心距。 4)垫梁 按5.2.6计算。当梁与墙体同宽,并且梁下设中心垫块时,认为荷载沿墙厚方向均匀分布,相应的系数应该取为1.0。 4、受拉、受弯、受弯构件的受剪、受剪构件的验算按5.3~5.5计算。 5、关于灌孔砌体的强度拆减 1)对于面积折减,应该先折减再灌孔; 2)对于水泥砂浆,也应该先折减再灌孔; 6、高厚比验算 1)高厚比验算按6.1节进行。 2)自承重墙允许高厚比修理正系数,对于承重墙取为1.0。 3)带壁柱的墙高厚比验算,应该验算横墙间墙高厚比和壁柱间高厚比,前者验算时厚度应该取为壁柱有效宽度(左右翼缘因开洞情况可能不一样宽)内T形截面的折算 厚度(等于3.5i)计算,并且其洞口修正系数计算时应该取横墙间距和横墙间总洞 口宽度;后者验算时间距取为间距取为壁柱中距(此间距不影响计算方案),厚度 为墙厚,并且洞口修正系数计算时应该取壁柱中距和壁柱间总洞口宽度。 4)带构造柱的墙高厚比验算,应该验算横墙间墙高厚比和构造柱间高厚比,前者验算时与普通墙一样,只不过其允许高厚比应该乘以提高系数以显示构造柱的贡献

高考考务工作总结

篇一:2014年我校考点工作总结 精心组织无纰漏、齐心协力促圆满——2014年全国普通高考孝感市综合高中考点工作总结 014我校继续承担高考考试组织工作,本次高考我校考点共设考场38个,参考总人数有1114人。其中艺术理科考场9个,考生258人;高职对口考场21个,考生627人;技能高考文化综合考场8个,考生229人。结合2014新高考的特点,考点领导小组严密组织、合理安排,全 体工作人员精心准备、细心工作,为期两天的高考工作圆满结束,整个考务工作受到了省市巡视员、上级领导、考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好评,现将考点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领导,落实到位 校领导高度重视高考考场设置工作,将该项工作作为学校5-6月份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5月初学校成立 了高考考务工作小组,各位校级领导都为考务领导小组成员。高考考点工作办公室下设立了考务、保密、医务、后勤、保卫等工作小组,分工协作,各司其责。工作小组共召开了三次会议:在第 一次会议上考务办公室以表格的方式将准备工作分解到各科室,定出完成时间,进行倒计时检查;在第二次会议上工作小组检查了各科室的准备工作进展情况,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最后一次会议是考务督办办公会,主考王拓率领工作小组所有成员仔细检查每个考场的监控和音 响设备是否完好、桌椅是否无字迹和平整,桌椅间距是否合乎要求,教室后面的黑板内容是否已 被擦除,教室文化建设内容是否被覆盖等等,有问题的要求立即整改。校领导的高度重视确保了 我考点考场机构健全、人员充实、职责分明、准备充分。 二、调试设备,技术保障 孝南考区今年继续加强标准化考场建设,在区考试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学校 有考场装配视频监控都和省网互联互通,技术上实现了高考期间72小时视频实时不间断监控。 安排专人负责日常维护管理,确保考试期间全天候2人值班监控各考场情况,考试期间确保各考 点视频监控清晰,全面覆盖,不留空白,确保各种屏避设施和探测设备正常运行,确保今年高考 组考工作万无一失。 三、严把细节,确保公平 围绕这一指导思想,我考点在“五个统一”上下工夫,即统一配备防作弊器材,考场内统一悬挂计时钟表,

大学毛概心得体会

大学毛概心得体会 读一本好书仿佛似于圣人对话,它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丰富我们思想。 《毛泽东思想概论》就这门课来讲,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学说。毛泽东思想深深扎根于中国沃土之中,它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过程,也是近现代中国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过程。毛泽东思想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而是发展的学说。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长期革命与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 要谈毛泽东思想,首先要了解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所在。毛泽东思想作为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其自身的科学体系、丰富的内容和理论特色、理论的特殊贡献。另一方面,毛泽东思想作为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作为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其各部分内容又是随着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发展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的。所以在当今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下,毛泽东思想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且被人们运用于各个领域,起着不可替代的领导作用。 毛泽东思想包括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政策和策略、思

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多个方面的内容以及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三个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本本”或“原则”出发;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学习‘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这一节,我明白毛泽东思想是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我们学习他的理论固然重要,但是我认为学习一个理论是怎样产生的更重要。我们作为大学生,总比能一直去模仿别人的理论,而应该学者树立一种独创自己的一套理论的意识,通过自身的经历和观察到的现象去不断总结,不断地去完善自己的一套理论。 此时我忽然想起一句话“一直被模仿,不曾被超越。”在这里,我着重强调树立独创意识,并付出行动的重要性。 学习‘科学发展观’这一节,我了解到二战借宿后,加快经济的增长成为了各国的共识,然而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而应该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而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我国要完成工业化和

最新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1)

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了解测定物质组成和结构的常用仪器(常识性了解)。 专题二第一单元 1.认识卢瑟福和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 2.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的概念。 3.了解电子层、原子轨道的概念。 4.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轨道能级顺序。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 5.了解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能用电子排布式、轨道表示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第二单元 1.理解元素周期律,了解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2.知道根据原子外围电子排布特征,可把元素周期表分为不同的区。 3.了解元素第一电离能、电负性的概念及其周期性变化规律。(不要求用电负性差值判断共价键还是离子键) 4.了解第一电离能和电负性的简单应用。 专题三第一单元 1.了解金属晶体模型和金属键的本质。 2.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有关物理性质。了解金属原子化热的概念。 3.知道影响金属键强弱的主要因素。认识金属物理性质的共性。 4.认识合金的性质及应用。 注:金属晶体晶胞及三种堆积方式不作要求。 第二单元 1.认识氯化钠、氯化铯晶体。 2.知道晶格能的概念,知道离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低、硬度大小与晶格能大小的关系。 3.知道影响晶格能大小的主要因素。 4.离子晶体中离子的配位数不作要求。 第三单元 1.认识共价键的本质,了解共价键的方向性和饱和性。 2.能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及其形成过程。认识共价键形成时,原子轨道重叠程度与共价键键能的关系。 3.知道σ键和π键的形成条件,了解极性键、非极性键、配位键的概念,能对一些常见简单分子中键的类型作出判断。注:大π键不作要求 4.了解键能的概念,认识影响键能的主要因素,理解键能与化学反应热之间的关系。 5.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知道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常见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第四单元 1.知道范德华力和氢键是两种最常见的分子间作用力。 2.了解影响范德华力的主要因素,知道范德华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3.了解氢键的概念和成因,了解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能分析氢键的强弱。

结构力学的知识点

双筋计算方法: 一As与As' 1、截面计算 1)假设a s=65mm,a s'=35mm,求得h0=h-a s 2)验算是否需要双筋。Mu= f cd bh02§b(1-0.5§b) 3)取§=§b,求As'=【M- f cd bh02§(1-0.5§)】/【f sd'(h0- a s')】 4)求As=【f cd bx+f sd'As'】/ f sd 其中x=§b h0 下面选钢筋,钢筋层净距,钢筋间净距(大于30mm和直径d),保护层厚度,再计算a s和a s' 二、已知As',求As 5)假设a s,求得h0=h-a s 6)求受压区高度x= h0-√h02-2【M- f sd'As'(h0- a s')】/f cd b 7)当x﹤§b h0且x﹤2 a s'时,As=M/【f sd(h0- a s')】 当x≤§b h0且x≥2 a s'时,As=【f cd bx+f sd'As'】/ f sd 8)选择受拉钢筋直径的数量,布置截面钢筋(同上) 2、截面复核 1)检查钢筋布置是否符合规要求 2)将As=?As'=?h0=?f cd f sd' f sd 若带入x=【f sd As- f sd'As'】/f cd b ≤§b h0 ﹤2 a s' 用Mu= f sd As(h0- a s')计算正截面承载力 若2 a s'≤x≤§b h0,矩形截面抗弯承载力 Mu= f cd bx(h0-x/2)+ f sd'As'(h0- a s')

一、As与As'均未知 1、截面设计 1)求偏心距e0=M/N 长细比l0/h﹥5,考虑偏心增大系数η(l0/h≤5时,取η=1)假设a s= a s'=45.当ηe0﹥0.3 h0时,为大偏心,反之, ξ1=0.27+2.7 e0/ h0 ξ2=1.15-0.01l0/h η=1+1/【1400(e0/ h0)】(l0/h)2ξ1ξ2 2)令§=§b,求As'=【Ne s- f cd bh02§b(1-0.5§b)】/ f sd'(h0- a s') ≥ρmin bh (ρmin=0.2%)取σs= f sd 求As=【f cd bh0§b+ f sd'As'-N】/ f sd≥ρmin bh 二、已知As',求As 1)求偏心距e0=M/N 长细比l0/h﹥5,考虑偏心增大系数η(l0/h≤5时,取η=1)假设a s= a s'=45.当ηe0﹥0.3 h0时,为大偏心,反之,2)计算受压区高度x= h0-√h02-2【Ne s - f sd'As'(h0- a s')】/f cd b 当2 a s'﹤x≤§b h0时,取σs= f sd 求As=【f cd bx+ f sd'As'-N】/ f sd 当x≤§b h0 x≤2 a s'时,As=Ne s'/ f sd(h0- a s') 3)选钢筋,看配筋率是否符合ρ+ρ'≥0.5%,纵筋最小净距(一般为30mm),重取a s= a s'=?,计算保护层厚度是否满足要求,最小截面宽度b min 2、截面复核 1)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

砌体深化设计总结

砌体深化设计总结 一、砌体深化步骤: 1、确定设计图纸中砌体结构的材料,是用砖还是加气块,通常在图纸设计说明中有表明。 2、确定所确定材料的尺寸,不管是砖、小型砌块还是加气块,常规的尺寸也是比较多的,根据设计图纸中的要求以及现场施工进行选择。 3、确定各项砌体材料的灰缝宽度,一般砌体的水平竖向灰缝宽度8~12mm,宜为10mm,加气块的灰缝宽度还跟所用的砂浆有关,如果在设计图纸中未做说明,就需要查阅相关规范。 确定了标准砌体的尺寸及灰缝宽度,可绘制配砖图 二、配砖图绘制方法: 1、要根据结构图纸中墙体、梁的尺寸及位置,再对照建筑图纸中砌筑墙体的位置,确定砌筑墙体高度,绘制整个砌筑框架,把混凝土结构的内容都绘制完整。 2、根据图纸,确定是否在有水环境,是否有反坎高度的要求,一般我们在厨房、卫生间等位置的砌筑墙体要求设置高度大于150mm坎台,一般设计会要求设200mm反坎,当然具体情况还是要看设计图纸,需要参照规范的参照规范。 3、确定所绘制的墙体有没有门窗洞口,如果有门窗洞口,就要确定门窗洞口的尺寸和位置,先行绘制,同时,要注意,在有门窗洞口的情况下通常会有过梁或者窗台压顶的要求,有相关设置要求的话也将其绘制出来。绘制完后,从门窗洞口两侧开始排列砌体,同时在门窗洞口的两侧要放置混凝土预制块,隔一放一,以便后期门窗安装。 4、确定所绘制砌筑墙体有没有达到系梁、圈梁、构造柱的设计要求,有要求的话就需要再添加绘制。 5、确定小墙垛的设置要求,砌筑墙体长度较短时,是否不砌筑墙体,直接支模浇筑混凝土。 三、深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a)砌体排布应尽量利用整砖,断砖尽量符合模数(如120、240、370),靠近模数调整,减少规格。 b)竖向缝、水平缝、顶缝宽度应留设合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