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都市圈的空间界定方法研究_以武汉都市圈为例

10都市圈的空间界定方法研究_以武汉都市圈为例
10都市圈的空间界定方法研究_以武汉都市圈为例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中国北京10087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4)

都市圈的空间界定方法研究

———以武汉都市圈为例

□李彦军

摘要】核心城市辐射范围的确定历来是城市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章引入引力模型与场强模型对都市圈空间界定的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考查了武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将结果与"1+8"城市圈进行了对比。最后就武汉城市圈的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都市圈;空间界定;武汉【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26[2008]04-0150-04一、问题的提出

济全球化时代,大都市圈已经成为各国参与国际竞

争的基本地理单元,是所在国促进国家经济增长的引擎。一个内部经济发展协调的都市圈可以使地理

位置、生产要素和产业结构不同的各等级城市承担不同的经济功能,在区域范围内实现单个城市无法达到的规模经济与聚集效益。因此,构造区域性发展优势,解决好同处于一个区域范围内的相关城市彼此间的分工与协作,打造都市圈中各城市的共同发展与繁荣,产生联动效应,形成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就本质而言,都市圈是由一个或多个核心城市与若干相关的周边城市组成的、在空间上密切联系、在功能上有机分工相互依存并且具有一体化倾向的城市复合体,其自身并不存在既定和行政边界,因此,都市圈研究首先应明确都市圈的空间范围。一个明确而又合理的都市圈空间范围是保证一定区域内各城市实现合理功能整合的关键,它是对都市圈进行各项研究的基础。

武汉是“中部崛起战略支点”注①

。武汉都市圈的建设对中部地区发展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007年12月1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文件批准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的建设,不仅对我国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国家为了落实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针和中部崛起战略,推动东、

中、西部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步骤。因此,建设武汉都市圈,不仅是武汉的战略,也不仅是湖北的战略,而是整个国家的战略。如果能够制定出科学的发展战略以迅速推动武汉都市圈的发展,就能为从根本上改变中部塌陷的现状打下基础。

虽然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

改革试验区是以湖北省提出的“1+8”

城市圈为依托的批准的注②。但关于武汉都市圈到底应包括哪些城市,学界一直存在争论。“1+8”

城市圈是以武汉周边100公里为半径的空间距离划分的,虽然空间距离是影响都市圈中心城市辐射范围的重要因素,但都市圈的边界问题绝不仅仅是一个地理空间上的概念,更大的程度上是核心城市经济边界的确定。本文利用引力与场强模型,并结合湖北省的实际情况,对武汉都市圈进行了重新划分,这对于明确武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实现武汉都市圈更好的发展,建设“两型社会”试点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都市圈空间界定原理与方法

城镇体系中的任何一个城镇都在对外辐射自身的影响力,影

响力的大小一般随距离增加而衰减。与此相应,一个地域同时接受数个城镇的辐射,但其中往往有一个城镇的辐射力最大,对该地社会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都市圈是一种经济圈和势力圈,中心城市对周围地区的吸引力与辐射力作用强度随距离的增加而减低。

(一)距离衰减规律

这一原理在社会经济方面的第一个阐述者是冯?杜能,杜氏以区位地租解释不同农业部门的环状分布时,实际上用的就是土地纯收入随其与城市距离加大而衰减的理想模式[1]。对于日益发达的科技、通讯、交通以及跨国公司、异地生产分厂、连锁店等来说,距离已不再是致使经济联系减弱的直接原因,但在某一具体的区域范围内,地域上的近邻效应使中心城市与周围城镇、城镇之间存在诸多方面的经济联系,且这种联系强度及频度一般大于与区域外部城市(镇)间的联系,因此距离衰减规律对都市圈建设依然有实际意义(图1)。该理论是建设都市(经济)圈的重要依据,是都市圈范围界定的根源之一[2]。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经济学研究”(02BJY065)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资助项目”(CUGQNW0804)的中期研究成果的中期研究成果。

图1城市间交流强度变化示意图

对图1表达的信息作如下解释:从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交

流强度变化曲线看,距中心城市较近的范围内由于两者间存在诸多方面的经济联系,保持了较高的交流强度;随着与中心城市距离增大,“流量”

强度减弱,联系下降3。根据其他城市之间交流强度变化曲线看,经济实力薄弱,各种“流量”

相对较少,彼此交流强度较之与中心城市弱,且随距离增加联系更趋松散。因此,拥有确定的中心城市且其周围较近范围内有一批不同规模的其他城市,是都市圈建设的必备条件。

(二)万有引力原理

空间相互作用的强度除了也受距离法则的影响外,同时还与地理事物的集聚规模直接有关,通常用下式来表征两地之间的相互作用[4]:

Iij=KijMiai

Mi

ai

Db

ij

(1)式中Iij表示两地之间的引力(相互作用),Mi、Mj分别表示两个地方的规模(如人口数量、国民生产总值等),ai、aj为指数,实际上反映了空间流的可流动性差异,Dij表示两个地理位置之间的距离,b为距离摩擦系数,Kij为比例系数。式(1)就是地理区位论和区域科学中使用的基本引力模式,表示处于不同位置上的两个中心(城市、经济点、聚落、人群等)之间空间流(信息流、业务流、货流、人流等)的强度。

如上所述,区域(这里指枢纽区)存在着一个和多个中心引力及其周围吸引腹地。从这个意义上说,区域是一个引力场,在区域内的不同位置上,场强的分布存在着差异。

中心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经济中心,具有五个方面的功能:①交通中心②流通中心③生产中心④金融中心⑤科学、技术、教育、管理和信息中心[5]。各级中心城市与其影响区域内的次一级城市、乡村之间的作用,表现为点与点、点与面之间的关系。城市规模愈大,经济愈发达,引力场的范围和强度也就愈大。

距某城市距离为d处的城市“场强”与该城市的规模(通常以人

口衡量)和经济发达程度(通常以工业总产值或国民生产总值衡量)乘积的平方根成正比,而与距离d的平方成反比:

S=P?V!d

2(2)式中s为场强,P为人口数,V为工业总产值或国民生产总值,d为距离,此即距城市任意一点的城市“场强”

计算公式。“场强”

的计算对于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的划分是有参考意义的。对于一个地域来说,可能同时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城市的吸引和影响,这种界定与划分是要在中心城市作用力的“力场”中寻找作用力迅速减少的位置。在分析区域城市间经济上相互作用的空间结构时,可首先根据经济区规划的目标、内容,确定城市经济区域的“边际场强”;然后根据式(2)计算出各城市相

应的经济作用力的“力场半径”和“力场图”

,“力场图”即反映了这一区域城市间经济上相互作用的空间结构,并可以此为依据

(参考)划分出以大中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域的范围。

(三)把引力模型引入都市圈空间界定

目前,我国经济学界与地理学界都在探索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并进行了大量的定性定量分析,建立了一些符合我国国情的测算模型注③。在这些分析中,利用引力模型和场强模型进行都市圈界定的有杨开忠、张召堂等人。杨开忠等人应用引力模

型和场强模型,选取地区城市市区人口、

地区城市市区GDP、城市间的时间距离、北京政治文化可达性系数、接受程度修正系数等指标对中国首都圈的空间范围做出了界定[6](杨开忠,2000)。张召堂以北京、天津为中心城市,采用高汝熹等人的方法计算出经济距离,在核心模块中采用了引力模型和场强模型,然后根据一定的判断标准判断被考察城市是否划入首都圈[7](张召堂,

2005)。

而其他的界定方法大多以单一或复合指标设定标准,符合标准的则划入都市圈。如孙胤社以人流作为反映北京对外联系的指标,以月客流比例在50%以上的县城范围定义为北京的大都市区[8](孙胤社,1992)。周一星教授曾参照西方标准并考虑我

国国情,按城市周围县市GDP中二、

三产业产值超过70%、劳动力就业中非农劳动力超过60%作为划分中国都市圈的标准[9]

(周一星,2000)。王德根据我们实际情况定义“一日都市圈”

为任意中心为起点,采用公共交通方式出行,单程2.5h内可达范围[10](王德,2001)。

本文利用引力与场强模型对都市圈进行空间界定,要把万有引力公式引入到都市圈空间界定模型中,需要先作一个小的调整,首先是城市质量M,其次万有引力公式中的d。这里,我们用P?V!这样的一种组合来代替城市质量M,则两城市间的作

用力公式可以转变为:

Iij=PiViPjVj!d

2(3)式中,是i与j两城市间的引力;和是两城市的人口数,和是i

与j两城市间的地区生产总值,为两城市间的距离。

但是这里d仍然是空间距离,空间距离概念的重要性是勿庸致疑的,但把d的内涵仅仅界定为两个城市之间的空间距离是不可取的。应该注意到,距离在抽象意义上虽然是同质的,但是对于城市这样一个具体的经济主体来说,距离显然更多地包含了非空间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距离已经异化为一个货币成本和时间成本的组合概念。相距多少公里,只是空间上的绝对距离,而对于城市来说,更重要的是一种时间和货币上的相对距离。所以,我们选用经济距离这一概念。

周边城市与核心城市的经济距离的计算,我们仍采用高汝熹的方法[11]。公式为:

E=α?β?D,(4)

式中:E为经济距离;D为空间距离;α,β为修正权数,α为第一次修正权数(通勤距离修正权数),其取值由城市间的交通运输状况决定;β为第二次修正权数(经济落差修正权数),其取值由周边城市与核心城市的人均GDP值之比决定。具体取值如下表1所示:

表1经济距离修正权数α与β的赋值通勤距离修正权数α交通工

具组合火车汽车轮船

火车与轮船汽车与轮船火车、

汽车与

轮船

权数α

11.21.50.81.10.5

在确定经济距离后,引力模型和场强模型,公式为:

Iic=PiVi?PcVc!E2ic

,(5)Sic=PcVc!E2ic

,(6)

式中:I为城市间的引力;S为核心城市的场强;P为城市市区人口;V为城市市区GDP;i为周边城市;c为核心城市。

经过以上计算,可以得到各城市的判断向量(E',I',S')。

判断标准为:若E',I',S'中有两个以上值为4,则不将相应的城市划

入该都市圈,反之都划入都市圈。

三、武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界定

这里我们以湖北省域范围内12个省辖市武汉市、黄石市、

黄冈市、鄂州市、咸宁市、孝感市、襄樊市、荆州市、宜昌市、十堰市、荆门市、随州市;1个自治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3个省直管县级市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以及与武汉市距离300公里以内的3个省外地级市河南省的信阳、江西省的九江、湖南省的岳阳等19个城市作为备选城市,通过武汉与周边城市的引力与场强状况并参考交通时距等因素确定武汉都市圈范围。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选择能较好反映城市整体经济状况的市区人口(P)及市区工业总产值(G)两个指标进行测算,数据来自《湖北省统计年鉴2006》、《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6》、《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06)》。

(二)计算过程及结果

在武汉城市圈中,武汉市的GDP值明显高出其他城市,占湖北省GDP的34.3%,首位度高,是该都市圈的核心城市。

按照公式(4),我们可以计算出来武汉与周边被选城市的经济距离,将被选城市分为以下四组,各城市相应的组号即为其经济距离判定值E'的值(表2)。

表2武汉都市圈各城市与中心城市的经济距离按照公式(5)、(6),我们可以计算出武汉与周边城市的引力和场强(表3、

表4)。我们将被选城市按经济距离、引力与场强的大小将被选城市分为四组,各城市相应的组号即为其判定向量Y'、C'的值。

表3武汉与周边城市的引力表4武汉与周边城市的场强

基于以上的计算结果,得到判断向量(E',Y',C'),从而可以

根据判断标准界定应当划入该都市圈的相应城市,其结果如表5所示。

表5武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经济落差修正权数β周边城市人均GDP/核心城市人均GDP>70%70%≥比

值≥45%

<45%

权数β

0.8

1.0

1.2

组号经济距离范围

城市

10<E≤100公里

黄石(39.5)、黄冈(75.2)、鄂州(26.5)、咸宁(49.8)、孝感(30.0)

100公里<E≤200公里仙桃(108.2)、潜江(178.2)、

天门(158.4)、

襄樊(180.0)、宜昌(150.0)、荆门(144.0)、随州

(163.8)、九江(156.0)、信阳

(176.4)、岳阳(147.0)

3200公里<E≤300

公里

荆州(237.6)、十堰(268.2)

300公里<E

恩施(337.2)

组号

引力范围

城市

1I>500

2100<I≤500鄂州(236.1)、孝感(119.5)

310<IY≤10010<IY≤100

40<I≤10

黄冈(9.0)、仙桃(7.7)、潜江(2.1)、

天门(2.3)、荆州(2.8)、十堰(1.8)、荆门(6.0)、随州(7.2)、恩施(0.7)、九江(6.0)、信阳(5.9)

组号

场强范围

城市

1S>0.5

黄石(0.858)、鄂州(1.907)、咸宁

(0.540)、孝感(1.488)20.1<S≤0.5

黄冈(0.237)、仙桃(0.114)

30.05<S≤0.1

天门(0.053)、宜昌(0.060)、荆门(0.065)、九江(0.055)、岳阳(0.062)40<S≤0.05

潜江(0.042)、襄樊(0.041)、荆州(0.024)、

十堰(0.019)、随州(0.050)、恩施(0.012)、信阳(0.043)

城市判断向量(E',Y',C')是否划入都市圈

黄石市

(1,3,1)是黄冈市

(1,4,2)是鄂州市

(1,2,1)

计算结果表明,武汉都市圈包括10个省内地级市,2个省直管市,2个外省市,共14个城市。分别为:黄石市、黄冈市、鄂州市、咸宁市、孝感市、仙桃市、天门市、襄樊市、宜昌市、荆门市、九江市、岳阳市

(三)与“8+1”城市圈的比较与政策建议

以上的计算结果与湖北省提出的“1+8”城市圈相比:多出了襄樊市、宜昌市、荆门市,而少掉了潜江。如果再考虑省外辐射范围内的城市,又多出了九江市、岳阳市。

这样的结果的出现,一方面源于官方的界定更多的出于行政规划上的考虑(九江市属于江西、岳阳市属于湖南),另一方面,“1+8”城市圈是从城市的地理空间距离来界定的,而对构成这种空间形态所内含的经济学意义,没有足够的重视与考量,因而出现襄樊市、宜昌市、荆门市没有进入都市圈的情况。

根据国内有关都市圈理论的研究现状,我们认为,仅仅从城市的地理空间距离来划分城市圈固然简单方便,但是却忽略了构成这种空间形态所内含的经济学意义,忽略了主要都市的经济联系强度。借用引力与场强模型来界定武汉都市圈,除了界定都市圈空间范围,而且可以经济判定各城市与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从前边的计算可以看出,武汉城市圈拥有首位度极高的经济中心,但“扩散”效应明显不足,圈内各城市之间经济联系也较弱。周边城市中没有一个引力范畴达到500以上,引力范围在100到500的也只有鄂州与孝感,黄冈、仙桃、潜江、天门等城市圈内城市引力范围在10以下,与长三角城市圈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三长角嘉兴、无锡、南通、宁波、苏州等5个城市与上海的引力范围在500以上,镇江、常州、南京、绍兴、杭州等5个城市引力范围在100-500之间[12]。正因为如此,有人把武汉都市圈比喻为“一头狮子带领的羊群”。

综上,我们认为,要加强武汉都市圈的建设与发展,需要:

(1)重视都市圈的经济学意义,将襄樊市、宜昌市、荆门市等城市划入武汉都市圈,考虑潜江与武汉的通达性,仍然将潜江划入武汉城市圈。

(2)加强周边城市的发展,增加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使“羊群”变成“狼群”。

(3)与三大都圈中心城市相比,武汉人均GDP相对落后。武汉要成为中部崛起战略支点,就要加快自身的发展,增加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与带动,同时打破行政界线,将周边经济联系较强的九江、岳阳等圈进武汉都市圈。

(4)交通的通达对经济距离有巨大影响,加快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交通建设。

注释:

①2005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到湖北视察时明确提出希望武汉在中部崛起中真正成为重要的战略支点

②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资助项目"(CUGQNW0804)的中期研究成果的中期研究成果

③国外对于都市圈范围的界定原则和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根据中心城市人口以及非农业人口所占比重来界定;(2)根据通勤关系,即按照周围城镇的非农业人口到中心城市上班的人数比例来划分城市经济圈域。而我国由于多种原因,没有通勤率的统计

参考文献:

[1]杨吾杨、梁进社.高等经济地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53-158,416-417,438-440

[2]吴文恒、牛叔文、董晓峰.都市圈经济发展的主要原理及对兰州都市圈建设的启示[J].干旱区地理,2007(2):311-319[3]徐美卿,杨德刚,周艳时.新疆经济增长特征与驱动力分析[J].干旱区地理,2004,27(4):597-602

[4]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359-361[5]韩渊丰等.区域地理理论与方法[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9

[6]杨开忠,李国平.持续首都:北京新世纪发展战略[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7]张召堂.中国首都圈发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孙胤社.大都市区的形成机制及其定界[J].地理学报,1992(6):552-560

[9]胡序威,周一星,顾朝林等.中国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0]王德等.沪宁杭地区城市一日交通圈的划分与研究.城市规划汇刊[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5).38-44

[11]高汝熹,罗明义.城市圈域经济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

[12]李璐,季建华.都市圈空间界定方法研究.统计与决策[J].2007(2)(理论版):109-111

责任编辑:唐兵

咸宁市(1,3,1)是孝感市(1,2,1)是仙桃市(2,4,2)是潜江市(2,4,4)否天门市(2,4,3)是襄樊市(2,3,4)是荆州市(3,4,4)否宜昌市(2,3,3)是十堰市(3,4,4)否荆门市(2,4,3)是随州市(2,4,4)否恩施州(4,4,4)否九江市(2,4,3)是信阳市(2,4,4)否岳阳市(2,3,3)是

长江三角洲都市圈区位优势

题目:试分析天津上海等城市所处的位置,其可进入性,和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文以上海为例) 长江三角洲都市圈区位优势 上海之所以成为长江三角洲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龙头,一是有区位优势,二是有实力。上海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国际航线上,从上海到东京、汉城、香港、曼谷等城市的航程几乎相等,使得上海成为亚太地区的交通枢纽。同时上海又是中国东部海岸带和长江入海口的交汇点,海陆交通十分方便,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和广阔的经济腹地。上海城市的辐射功能也很强。目前,世界许多跨国公司都把驻华总部放在了上海,如飞利浦、通用,国内一些知名企业如春兰、杉杉等也把公司总部迁到了上海。昆山、太仓、绍兴、宁波等地区的进步都依托了上海的发展,无论是人才、技术、资金,还是引资开发工作,以及改革的方案设计,都密切观察上海发展的动向,以此作为自己城市发展战略的思考点。上海大小洋山深水港的建成,将更加强化上海的对外开放地位,使其龙头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提高。 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都市圈中经济实力最强的龙头城市,经济扩散中心和产业布局重心,已经确立了自己未来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目标。在这过程中,上海必须实行“双辐射”战略。所谓的“双辐射”战略是:我国主要以大市场的优势和充分供给的高素质劳动力优势接受发达国家的高技术和充裕资本的辐射。 上海及其周边的长江三角洲构建世界城市群的优势分析 1、具有面向海洋、依托长江、倚靠内陆发达交通联系世界各地的区位优势。长江三角 洲地区临靠东海、黄海和长江,集“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于一身,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为两条轴线的“T”字形开发模式受到国家的重视,成为我国国土开发纲要的重要指导思想,而长江三角洲正处于这一交接点的核心位置。 2、经济实力雄厚。长江三角洲地区已成为我国经济、文化、科技最发达的地区,其经济实力已超过了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素有“金三角”之称。 3、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84年国务院确立的沿海开放城市,本地区就有3个,1990年,国务院又提出开放开发浦东的宏伟计划。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其优越的区位条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具有

日本东京都市圈研究

东京大都市区一体化经验 一、发展概况 东京是世界公认的同城化建设较好的国际大都市。大东京都市圈又称首都圈,是指以东京为中心,半径100公里范围内的地区,主要包括东京都、琦玉县、神奈川县、千叶县、茨城县、群马县、枥木县和山梨县等一都七县,面积36274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9.6%,人口404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2%,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114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倍多。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1/3,尤其是制造业、服务业更是高达60%以上。大东京都市圈是世界闻名的城市集聚区,城市化水平达到80%以上。 二、促进一体化发展的措施 1.一体化(同城化)规划导引的东京都市圈 1956年,日本政府实行“首都圈整顿方案”,规定以东京为中心、半径100公里以内的地区,构建一个“首都圈”,颁布了《首都圈整治法》,并于1958年编制了第一个大东京都市圈建设规划,奠定了区域同城化发展的基础。1968年,日本又发布了第二个大东京都市圈建设规划,提出了将东京作为经济高速增长的全国管理中枢,并实施以实现合理中枢功能为目的城市改造。这次规划使东京中心区实现了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和城市外围地区的开发建设。第三次大东京都市圈建设规划于1976年出台,规划中提出了在首都圈中分散中枢管理功能,建立区域多中心城市复合的设想。第四次大东京都市圈建设规划于1986年制定,进一步对周边城市的职能定位和发展布局进行了调整,同时提出了要强化中心区的国际金融职能和高层次中枢管理职能的设想。 表日本首都圈五次基本规划内容

转移城市结构,由传统的单中心城市向多中心城市转变,从而控制城市规模过度扩张,防止人口、产业和城市功能向核心区过度集中,成为战后东京历次城市规划的中心任务。 1985年,日本国土厅大东京都市圈整备局对区域改造进行了规划,提出将东京一极集中的结构改变为多极、多圈层的城市结构。即将大东京都市圈进一步分成几个自立性的区域,在它下面又细分为业务核心城市和次核心城市,在那里配置政府机关、业务、金融、信息服务等中枢机构或会议场所,培育出自立性强的都市圈,并对各自的职能进行了相对明确的分工。日本政府根据区域职能分工,进行科学合理的投资。 大东京都市圈是根据生产和生活这两大最基本的社会活动,着眼于现代化发展的客观需要,由一群功能不同的大中小城市通过集聚而成的富有生机活力的城市群。目前,大东京都市圈主要由中枢管理城、生产城、居住城、生产和生活兼用城、学园城、游览城构成的。中心城市东京为整个城市群体的中枢管理城,它的主要功能是对整个城市群体的政治、经济活动实行集中统一的组织管理,在文化娱乐方面主要增强它对其它城市的吸引力。其它城市的活动是在中心城市的统一规划下展开的,这些不同类型的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工业过度集中带来的住房紧张、环境污染和交通拥挤等问题,从而形成了中枢管理活动“点”的高度集中和生产、生活活动“面”的水平分散的这种空间分散和内在联系相结合的有机整体。 战略措施及目标:交通协作建设实现环状快速通道;都县协作强化空港机能;东京湾的统一协调利用;构筑高效的大区域物流系统;推进大区域防灾协作;首都国家中枢职能的优

大都市圈的圈层结构及资源整合路径

大都市圈的圈层结构及资源整合路径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在大都市圈范围内,形成了被称之为新增长中心的新城市区或新产业空间。这种新增长中心充满活力,已成为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新增长中心倾向于在更大的地理范围内扩散,它引导大都市圈向多中心城市演进,逐步形成了一个与大都市核心区互补与竞争的现代多中心城市结构模式。 一、新增长中心的崛起与多中心结构 新增长中心的崛起。使得大都市圈内部的经济结构和社会景观变得非常复杂。根据新增长中心与大都市区的关系及新增长中心的功能不同,可以将新增长中心分为以下五种情况: 一是副中心区。副中心通常与城市中心区保持快捷便利的交通联系,从空间分布来看,一般与城市中心区在空间上保持一定距离。当城市中心区出现集聚不经济时,城市通过建立副中心把部分功能分散出

去,以避免中心区商务功能过度集中对城市造成的负面影响。 二是边缘新区。边缘新区一般位于大城市核心区边缘,有些以“飞地”的形式存在,它是伴随着城市郊区化发展的加速,中心城区功能逐步外迁,而在大都市边缘逐步形成的功能比较完善,且相对独立于大都市的新城区。 三是新产业空间。它是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以新的生产方式或新的产业组织模式为基本特征的区域。新产业空间往往是在以一种或多种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园或产业园的形式上建立起来的相对独立的地理区域。新产业空间之“新”,最根本的在于它是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与新的城市空间的有机结合。 四是发展走廊。由两个大城市或多个大城市相互向对方扩散形成新的发展区域,这些新区域大多沿着交通通道发展,比较容易被纳入到大都市圈的空间经济系统之中,故称发展走廊。发展走廊是一种“准城市化地区”,它是城市与农村各种要素在一定地理区位上高度混合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空间结构形态。 五是专业化城镇。它们是指在大都市外围形成的具有相当规模和实力的专业特色城镇。这些专业化城镇或者依靠兴办专业市场而发展壮大起来,带动了城

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趋势与空间重构

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趋势与空间重构 ———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汤放华1,陈立立2,曾志伟1,易纯 1(1.湖南城市学院,湖南益阳, 413100;2.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湖南长沙,410081)【摘要】随着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未来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空间将出现三个趋势:区域一体化、信息化与知识化、 生态文明趋势。在此三个趋势的影响下,长株潭城市群必然要进行空间重构,其进行空间重构的措施主要包括:构建区域一体的 “流动空间”体系,构建区域发展所需要的五个支撑网络;构建以生态基础设施为空间分割的组团式空间结构;实现区域等级空间结构的扁平网络化,实现要素流动的无阻隔。在上述三个趋势及措施的指引下,长株潭城市群将增强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已实现其作为中部重要增长极的历史重任。【关键词】空间结构;演化趋势;空间重构;长株潭【中图分类号】TU982.2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2009年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9JJ6060]“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研究”项目资助。 引言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它在给世界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也给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跨国公司推动了新国际地域劳动分工的形成,制造业的国际转移使得当今区域城镇空间的发展日益呈现出网络状的复杂联系,区域城镇发展的前途、层次与绝对的规模已非必然相关 [1][2] ,“城镇在网络中的地位比 空间区位、 工业综合程度等传统的特征来得更为重要”[3] 。“城市体系将不再是传统的行政区相连模式,而是构建在功能节点(中心城市)和发展轴上的商品流、 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流动。[4] ”区域城镇实体空间与影响空间越来越大的分离,世界城市、出口加工区、离岸银行中心等新战略地点的形成,对城镇来讲, 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区域内部一体化发展正逐步加强的同时,“核心-边缘”效应的范围已扩大到国家、 区域之间,在新的空间层次继续得到强化,并呈现迅速加大的趋势。 传统城镇体系的研究往往是将研究地域视作一 个相对闭合的自运行系统,着眼对于本系统内要素的均衡配置及良性运作的探讨,习惯于将城镇作为 点状的要素[ 5] ,仅仅注重城镇之间的关系,而忽视了对乡村、生态空间等地域的研究。 生态环境和人文物质环境的形成都需要漫长的历史积累,一旦破坏往往不可逆转。快速城市化必然带来城市空间的快速扩张, 不可避免的要将一部分既有人文物质、自然生态环境包入到城市空间之中,以往一味以牺牲人文物质环境和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做法已被证明不可持续。因此在新时代下,人文物质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也必须要纳入到区域发展的主线中。 1 空间演化趋势 1.1 区域一体化趋势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地域生产方 式和空间组织方式发生着激烈的变化, 日趋一体化发展的城市集团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载体。各城市集团为增强区域竞争力,在内部以建立一体化的生产体系为前提,打破行政壁垒, 促进生产要素高效流动与优化配置;在外部以建立全球化的市场体系为目标,消除市场障碍,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和城市体系。随着城市集团的发展壮大,将呈现出“区域一体化”的空间组织形态:一

苏锡常都市圈空间关系研究

苏锡常都市圈空间关系研究 【摘要】:城市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大趋势,是伴随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工业化、信息化与现代化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认为,发展都市圈是中国城市化的必然选择,也是应对世界经济一体化、参与世界经济分工与竞争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我国对都市圈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都市圈的定义、划分标准与形成机制,并开展了广泛地都市圈规划。一般认为,都市圈的形成是通过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与吸引作用,使中心城市与周围的城市与农村之间形成分工与合作,形成中心城市与周围地区之间的人口流动、产品流动、资金流动、技术流动以及信息流动等,从而出现以中心城市为中心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圈域,构造一体化的生产与流通网络。具有多中心(或单中心)、内聚性、网络化等特征。都市圈的形成机制主要包括政策机制与市场机制,是政府力、市场力与社会力等共同作用的结果。苏锡常都市圈是江苏省“十五”城市发展战略中提出的,旨在接轨上海,加快与周围地区的分工与合作,减少行政区经济的运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形成都市圈的整体优势,积极参与国内和国际经济联系与合作。由于具有相同的地位位置与自然条件、相同的发展历史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相似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而很早就引起了学者的关注。从苏锡常经济区、苏锡常港口城市群(城市群)到苏锡常都市圈,人们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历史上看,随着区域开发与经济的发展,苏

锡常地区逐渐形成了以苏州为中心的城市体系与市场结构;到明清时期,这一体系发展到极至,苏州的中心城市的地位得到了充分发挥,是区域内也是全国最大的城市,货物、人口、信息等以苏州为聚散中心,并随着城镇的广泛发育,初步构成了大运河城镇密集带和沿长江城镇密集带,从而奠定了现代苏南地区城镇空间格局的基础。鸦片战争后,以上海为中心的港口城市城镇体系与树枝状市场结构取代了以苏州为中心的城镇格局与市场体系,苏州等许多城镇的商业机制削弱,部分城镇与城市衰落。从此,上海作为一个“外在因素”对苏锡常地区的发展与空间关系的演替就施加了巨大的影响。从上海扩散的产业、技术、资金与信息,造就了无锡等新型工业城市的崛起,一方面构建了苏锡常地区近代工业带,另一方面无锡已经取代苏州成为苏锡常地区的经济中心、交通中心与贸易中心,大而一统的区域市场与经济联系被分割。新中国成立后,实行计划经济更加固化了区域的分割,导致城乡之间由分离走向对立,区域二元结构典型;城市之间也各自独立发展,区域联系日益弱化。改革开放后,利益于上海的产业、技术、信息与人才的支持与各种制度的变革,苏锡常地区的空间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苏锡常地区的乡镇工业迅速发展,城乡关系由对立走向互补,城乡二元结构演变为三元结构;县域经济发展速度远快于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市县差距不断缩小,市县格局呈强县弱市;市县之间的社会经济联系有所发展,但受地区利益的驱使,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导致了地区竞争关系强化。外资的大量引入,形成了苏锡常地区与上海及国际的分_L与合作,但也淡化了区域内的经济联

南京都市圈规划浅析

南京都市圈规划浅析 班级:城规1211 成员:26 宋晓露 28 马晓婷 29 陈静芳 30 蔡水湄 指导老师:王勇老师 目录

南京都市圈规划浅析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发展已经脱离了独自发展的模式,都市圏的建设成为发展城市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都市圏内城市联动及产业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南京都市圈作为中国唯一的跨省都市圈,地跨苏皖两省,是长三角带动中西部地区

发展的重要传导区域,同时在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南京都市圏的融合、完善与分工将极大地带动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良好的牵引作用。 本研究以南京都市圈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南京都市圈目前的概况及基本特征,分析圈内各产业;其次,基于南京都市圏发展现状与规划远景,将南京都市圈与江苏省其他都市圈进行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结合南京都市圈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规律,提出了优化都市圏的建议。 关键词:基本特征产业分析比较分析优化建议 1.南京都市圈概述 南京都市圈是以南京为核心,以放射状通道为依托,吸引、辐射周边城市与区域,并促进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协作,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可以实施有效管理的区域。[1] 南京都市圈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比较厚实的经济基础、明显的区位优势、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深厚的历史文化等都市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面临着严峻挑战。 区位分析 宏观区位 宏观上,南京都市圈是一个跨省城市群,地跨 苏皖两省,是中国唯一的跨省都市圈,起着连南接 北、承东启西的重要作用,地理位置特殊,城市类 型丰富,是长三角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传导 区域,同时在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 地位。 图1-1 南京都市圈与周边都市圈区位示意图(注:来自网络)中观区位 从中观上看,南京都市圈处于长江三角洲向西部地区推进的中枢,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都市带的一角。 微观区位 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为南京、镇江、扬州、淮安、马 鞍山、滁州、芜湖、宣城八市,包含31个市辖区、8个县 级市和20个县,总面积万平方公里。 同时,南京都市圈是以南京为中心的经济区域带,其 范围锁定在南京周边100公里左右。 图1-2 南京都市圈范围(注:来自网络)

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都市圈发展比较研究

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都市圈发展比较研究 04经济学2班 贺小舟 3104004366 目前我国城市群的发展已进入一个规模化时期。有学者对我国125个城市行政区进行测度后认为,我国现有城市群17个,其中,特大城市群1个(即沪宁杭城市群),大城市群4个(京津唐、辽中南、山东半岛和鲁中南、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从都市圈划分的国际标准来看,目前中国由城市群发展成为都市圈的并没有几个,真正称得上大都市圈的只有3个:长三角、京津唐和大珠三角都市圈。因而了解三大都市圈的发展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对于我国都市圈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三大都市圈发展概况 (一)长三角大都市圈 长三角大都市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居中的地理位置,地处长江三角洲与杭州湾沿岸,以上海市为中心,包括江苏省南部的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扬州、泰州及南通等8个地级市,浙江省北部的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及舟山等6个地级市,另外还有43个大、中、小城市以及540多个建制镇,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O%。人口7861.4万,占全国总 人口的6.1%。 1.自然条件优越,各类资源丰富 长三角大都市圈地处太平洋沿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适中,四季分明,降水丰富,水热条件配合较好,河湖纵横,水网密布,属“水乡泽国”;地势平坦,海拔较低,土壤肥沃、农业、运输和城市建设条件较好;该大都市圈开发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闻名遐迩,旅游资源丰富,如“六朝金粉地”的南京、“人间天堂”的苏州和杭州、太湖之滨的无锡、鲁迅的故乡绍兴、中国革命启航处的上海和嘉兴。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资源为都市圈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江海交汇的区位优势,交通运输网络发达

信息化推进世界主要都市圈及城市群发展研究

信息化推进世界主要都市圈及城市群发展研究 一、国际主要都市圈及城市群信息化促进发展的典型做法 (一)东京都市圈——信息化辐射式带动都市圈发展 日本东京都市圈以东京市区为中心,半径80公里,总面积1.34万平方公里,由东京都、埼玉县、千叶县、神奈川县共同组成。总面积约1.34 万平方公里,人口有3400 多万,全国3.5%的面积上生活着全国27%的人口,并创造着日本三分之一的GDP。东京都市圈的城市化水平高于80%。 从大局出发,日本政府对都市圈进行全方位的统一规划,通过“东京泛在计划”构筑高度普及的信息基础设施;利用智能交通系统,建立起完善的交通体系;全面普及智慧医疗,使得信息化真正惠及民生;多举措开展节能环保,促进都市圈绿色可持续发展。 全方位统一规划,推动都市圈协调发展。为确保都市圈内各城市间的协作,日本政府对整个区域制定了统一的规划。同时政府从都市圈大局出发,出台交通、环境、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产业一体化等区域政策。这些区域政策的实施不受行政区划的限制,不划分具体的城市等级,适用于整个都市圈内的所有成员城市。 泛在信息基础设施,奠定ICT深入应用基础。东京正式实施“东京泛在计划”,在大规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推动信息技术广泛深入应用,目前无线互联已在银座、新宿等购物地区开展推广应用。 先进的智能交通系统,打造快捷“通勤圈”。东京区域的交通运行由智能交通信息系统负责管控,该系统包括交通控制中心和车辆信息沟通系统。交通控制中心通过收集、处理、发布道路交通信息,进行交通信号控制、交通信息交流等,并将信息显示在控制中心中央显示板上,同时将这些交通信息通过不同的方式向社会进行发布。 电子病历全面普及,提升区域医疗信息化水平。东京大都市圈的电子病历系统在各类医院基本普及,基本实现了诊疗过程的数字化、无纸化和无胶片化。电子病历系统整合各种临床信息系统和知识库,提供病人基本信息、住院信息和护理信息等,为护士提供自动提醒,为医生提供检查、治疗、注射等一切诊疗活动的开单等功能。 多项节能环保举措,促进绿色城市发展。东京将信息技术充分运用于写字楼、办公室等办公空间,有效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造就了绿色的办公环境,千叶县采用最新IT技术和太阳、生物学发电技术,在彻底利用城市未利用能源的同时,构筑可整合每栋建筑物的能源管理系统,使整个地区的发电量及耗电量状况实现可视化,从而实现全面节能。 (二)纽约城市群——智慧城市为区域发展迎来新机遇 纽约城市群位于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平原,世界五大城市群之首,北起缅因州,南至弗吉尼亚州,跨越了10个州,包括纽约、费城、华盛顿和波士顿4大核心城市,以及40个10万人以上的中小城市。该区域总面积约13.8万平方公里,占美国陆地面积的1.5%,人口达到6500万,占美国总人口的20%,集中了美国70%的工业。占美国GDP的30%。 在遵从共同的发展战略的前提下,纽约城市群普遍开展了智慧城市建设,在信息基础设施普及、电子政务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智能交通优化城市管理,信息化改善公共服务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全球智慧社区论坛(Intelligent Community Forum,简称ICF)每年评选的智慧城市中,纽约城市群均有成员城市入选“全球七大智慧城市”,如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布里斯托尔、纽约州威彻斯特等。 1.城市群的信息化发展,遵从共同的发展战略 纽约都市圈内的主要城市均将信息化发展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政府和数据开放等方面。究其原因,是因为城市群内核心城市均以《美国国家宽带计划》、《美国数字政府战略》、《美国开放数据行动计划》等战略规划为指导,着力在实现网络普及和数据共享的基础

大都市圈人口空间格局与区域经济发展

大都市圈人口空间格局与区域经济发展 【摘要】:20世纪末期以来,由于信息化、全球化、网络化的共同作用,加速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作为对全球化的响应,与经济全球化紧密相伴而来的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部,区域经济一体化常常表现为以大都市圈为核心竞争力的区域板块。发达国家以纽约、东京、伦敦及巴黎等大都市圈代表,我国则以长三角、珠三角和首都圈三大大都市圈为代表。理论和实证分析都表明,大都市圈是所在国家的主要经济承载区和主要人口承载区。本文首先介绍大都市圈人口空间格局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及研究现状,系统地梳理和探讨了大都市圈的基本内涵和界定标准及相关概念和理论。其次,描述了大都市圈人口空间格局的形成与演进阶段,并分析了推进大都市圈人口空间格局发展的动力机制。在全面介绍了国外有关大都市圈空间联系和人口空间结构变化的一般模式基础上,归纳了各模式的共性及其差异。同时总结了伦敦、纽约、巴黎、东京各大都市圈的人口空间格局演变过程,作为大都市圈人口空间格局变化的国际参照系。第三,把大都市圈作为一个整体,以长三角大都市圈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人口空间格局和区域发展的关系,主要从人口地域分布、人口城市化和人口迁移流动三个方面来分析,探讨人口地域分布和产业格局的关系,大都市圈内城市体系结构、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与工业化、非农化的关系,大都市圈人口迁移与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发展的联动关系等问题。本文采用了定量与定性、宏观与微

观、总量与结构、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并对有关理论和实证问题进行进一步探索,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概括了人口空间格局的表现形式。从时间性来看,分为静态人口分布和动态人口分布;从空间性来看,有垂直人口分布和水平人口分布两种形式;从疏密性来看,人口空间格局有集聚和扩散两种形式。2.把大都市圈的形成与演进划分为四个阶段:城市独立发展阶段——单中心都市圈形成阶段——多中心都市圈形成阶段——大都市圈发展与成熟阶段。并归纳出大都市圈人口空间格局变化的一般模式,即人口空间格局的演变经过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城市化这样的循环过程3.对发达国家主要都市圈人口空间格局演变进行了对比分析:纽约大都市圈人口空间格局的演变经过了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过程;东京大都市圈则经过了城市化——郊区化——再城市化过程;对于伦敦大都市圈(大伦敦县圈),经过了城市化——郊区化阶段,进入了逆城市化阶段;如果考虑到将东南英格兰地区纳入伦敦大都市圈(半径100公里圈)来看,现在仍【关键词】:大都市圈人口空间格局区域经济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207;C91-05

哈尔滨都市圈总体规划2005-2020

哈尔滨都市圈总体规划(2005-2020) 哈尔滨都市圈是以哈尔滨市主城区为中心,“一小时”通勤圈(100公里左右)为半径,主要包括哈尔滨市区及周边的五常市、双城市、阿城市、尚志市、宾县、肇东市等6个县、市,总面积34284平方公里,2004年底总人口842万。

都市圈空间组织结构: 形成“一主三副三核、六轴三圈层”的空间组织结构。 “一主”指哈尔滨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哈尔滨市。 “三副”指目前哈尔滨都市圈中实力较强的三个县市:阿城、双城、肇东。 “三核”指位于哈尔滨都市圈东部和南部、经济发展缓慢的三个县市:宾县、尚志、五常。 “六轴”指贯通都市圈东南西北的“城镇—产业”共生轴线,包括:“哈大齐牡”沿线“城镇―产业”共生轴,“京哈—哈绥”沿线“城镇―产业”共生轴,“哈五”公路、铁路沿线“城镇―产业”共生轴,“同三” 、“哈萝”公路及松花江沿线“城镇―产业”共生轴。

“三圈层”指都市圈因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差异而形成的三个垂直分工明确的圈层:核心圈层、紧密圈层和扩展圈层。 产业集聚区布局: 传统产业集聚区。包括:位于三大动力工业区、平房工业区、油坊街工业区、阿城经济开发区的装备和机械制造业集聚区;以双城食品加工集聚区和江北食品工业集聚区为主的食品制造业集聚区;位于利民工业区、肇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牛家工业区、对青山工业区内的医药化工集聚区;位于宾西工业区和护栏铁东工业区的建材产业集聚区。 新兴产业集聚区。包括:以迎宾路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太平空港和香坊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哈东新材料产业集聚区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位于江北松浦镇北部的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区和出口加工基地。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包括:中心城市哈尔滨和各卫星城市综合性服务中心;依托空港园区形成的国际性物流中心和依托交通节点和产业园区形成的区域专业性物流中心;结合旅游资源形成的特色旅游服务区。 农业产业化集聚区。在卫星城(尤其是五常和尚志)的主要农业产区建设各具特色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木材、中药材等加工基地。

大城市与大都市圈的研究

重新认识大城市和大都市圈 一、对目前全国房地产市场形势的分析和对都市圈的判断 2016年,全国房地产新房市场交易量将创历史新高,可能会达到10万亿的成交额,相对2015年近8万亿的增长速度是惊人的,中央去库存的政策非常有效,不止常州、扬州,甚至东北、哈尔滨也都有不同的成效,去库存的总体目标已经完成,基于此背景和核心城市的地王及价格涨幅过快等因素,政策的一系列收紧是正确的。全国去库存完成已经解决两大问题,一是政府土地可以再持续出让,将大大降低政府的债务,二是开发商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压力也大大缓解。 今年有几个重要的和经济总体形势相关的指标值得大家留意,首先是煤炭价格出人意料地实现了翻倍,意味着传统能源行业去产能化的任务也基本完成,不仅钢材的价格稳住了,用电量也上升了。这意味中国的这一轮经济探底已经结束,即将开始反弹,基本指标明确地验证了这些结论。 2016年的调控源于人民币超发之后,老百姓为了保值,在购买财产的过程中不断加杠杆,比如城镇居民的资产债务由原本的20%迅速提升到50%,整个市场迅速掉头,形成了资产荒。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对大城市和大都市圈重新认识,看清趋势。原先的普遍观点是大城市要限制人口,大都市圈互相之间的同质化严重,目前我的观点是都市圈的发展规律是继续城市化,而且都市圈之间的竞争将由之前忽视人口,迅速转变为人才的竞争、人口流入速度以及数量的竞争。

二、关于市场消费者需求的再研究 资产价格提升后的一个重要市场变化就是消费在升级,主要体现在90后的消费行为上。他们和70、80后完全不同,“活在当下”是90后的口号,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不可阻挡。消费升级、人群的集聚和我们房地产之间的矛盾开始突出,两个主要矛盾点: 第一,大都市圈里分核心都市与外围,这是两个不同的市场,必须要区分。原先分城市我们是分一二线,现在是站在大都市圈和大市场的角度来分配人的居住空间。比如,原先惠州与深圳的关系远,常州与南京也一样,互不相干。现在从大都市圈的角度开始融合了,核心原因是轨道圈的改善,而且随着城际交通的完善,一个城市沿着轨道上班这种生活方式将逐渐成为必然。 第二,沿着轨道交通,通过时间改变空间,对中国城市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消费升级之后,时间将改变空间,核心城区的房地产交易跟这个区绝大多数工作人口是完全没有关系的,全球大都市基本都相似,看纽约、东京、首尔等,发展规律都一样,中国大都市圈也将沿着这个规律发展。 整个房地产行业从业人员的关注点需要转变 第一,真正关注城市的发展规律。 都市圈的一手房市场还会有较长的发展和成熟期,十年左右将基本奠定中国梦,整个大都市圈会趋向于和谐——城市人口持续增加,社会阶层更加丰富,农村人口越来越少。十年后的中国,房地产总量将超过美国,财富价值也将在美国之上,城市的总量更会远远超过美国,将是绝对的世界第一,没有任何怀疑。即将发生这样巨大的变化,我们不仅要有深刻认识,而且对城市化带来的新市场要有深入研究,所以推荐大家读一读《城市的胜利》及另一本经典著作《美国大

京津冀都市圈规划

图1-1 代表性城市通达性分析 第一章 区域功能定位 第一节 规划背景 一、国内外发展的宏观背景 (一)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我国的经济地位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未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对区域整体发展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市场容量和消费水平体现的市场条件、以人居环境和区域交通设施为主的基础设施条件、本土研发能力和人才供应为主的创新环境、以及当地企业的配套生产能力等等,将在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把握经济全球化机遇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东北亚经济一体化是提升该地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整体竞争力的客观要求,也是保证该区域经济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已具备一定的客观基础。该地区的经济合作将从中日韩三国小范围、低层次起步,逐渐扩大范围并向高层次推进。加快京津冀都市圈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层次的提升,增强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我国未来在东北亚地区经济格局中占据比较主动的地位。 (三)我国东部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已基本形成,东部沿海地带构成我国经济空间格局的核心轴线,在未来现代化进程中,依然发挥着统领作用。我国北方的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和产业集聚地区的经济整体实力相对较弱。都市圈或者说都市经济区将在我国社会经济系统组织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京津冀都市圈

应在加速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履行主要支撑区域的功能。 二、规划区面临的重大问题 (一)首都优势,科技创新基地和国内外交流枢纽等功能,具有全国意义和世界影响,但内部经济一体化进程相当缓慢。 表1-1北京技术合同流向情况(2003年) 项数金额(亿元)比重(%) 北京15976 120.0 45.2 天津651 4.0 1.5 河北1156 7.0 2.7 京津冀17783 131.1 49.4 全国32173 265.4 100.0 (二)京津冀都市圈呈现世界上少有的巨型双核的空间结构形态,处理好北京-天津发展的关系是本次区域规划成败的关键。 图1-2 1984-2003年京津两市工业总产值 (三)向沿海地区的空间推移和新经济增长极的出现,对区域发展空间结构的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区域统筹发展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 (四)人口产业同资源环境分布格局的特点,给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合作创造了机遇,但统筹区域资源合理配置的难度依然很大。 (五)在我国大都市区中,产业体系最为完整,但竞争力不强,产业空间合理组织的难度较大。

长三角城群一体化发展的路径研究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新视野与践行路径 文\ 郁鸿胜\ Yu Hongsheng \ 上海社科院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导,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长三角区域规划综合组成员, 上海市人民政府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 导读:长三角城市群被誉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城市群整体发展水平居全国城市群之首,但行政壁垒等问题已成为影响城市群加速发展的严重障碍。为此,深化区域要素整合、加强区域制度合作、建立城市群合作机制、加快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等践行路径,是实现长三角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长三角城市群;区域规划;城市首位度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0.04.001 在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竞争不再是区域范围内城市之间的竞争,而是作为一个更大的城市群经济实体,在更广阔的开放式空间范围内参与全球竞争。长三角城市群被誉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城市群整体发展水平居全国城市群之首。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三角地区区域规划》,明确了长三角地区发展的战略地位。但是如何更好地发挥长三角城市群的功能与作用呢?更合理配置各类资源、更明确实现城市功能定位,对于实现长三角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的发展目标,具有战略意义。 一、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长三角区域空间布局的现状 概括起来,长三角区域整体空间布局总体上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基本形成长三角城市群空间布局结构的基础设施体系,城市群域的城市“同城效应”日益显著。长三角区域相继建成沪宁、沪杭、杭宁、同三国道等高速公路以及苏通大桥、沪崇启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使长三角“同城效应”日益凸现。二是长三角区域人口向城镇集中加速,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公共和社会服务设施明显改善。长三角区域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趋势明显,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公共设施和各项社会事业同步推进,共同发展。三是城市群的城市体系布局上呈现出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偏少的扁平状结构。长江三角洲地区16个地级以上城市中,人口超过300万的特大型城市仅有上海和南京2个,人口在100—300万之间的有5个城市,而在5万以下的小城镇有近千个之多。 (二)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的主要问题 一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首位城市作用偏弱,城市的首位度偏低。上海的城市首位度只占全国GDP的5%。与国际发达国家首位城市相比差距较大,如纽约占24%、东京占26%、伦敦占22%、首尔占26%。二是城市群域的城市功能定位与分工不够明晰。长三角城市群域各城市之间的文化、历史、区位、资源条件存在一定的相似型,长期以来形成各城市的经济同构化,城市的定位和职能分工模糊。三是城市群域城镇体系布局中的产业仍属粗放型经济。长三角经济增长基本依赖于资源高消耗,生态环境脆弱,水体污染、大气酸雨、土壤破坏和固体废弃物堆积等问题突出。四是行政区划的行政分割成为合理调整城市群域各城市的规模等级的重要制约瓶颈。长三角地区分属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行政壁垒成为调整城市体系很强的负面影响。 二、国际发达国家城市群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启示 (一)区域面积 国际发达国家城市群的总体区域面积,基本上都将在10—15万平方公里左右,人口规

最新大都市圈的圈层结构及资源整合路径1

大都市圈的圈层结构及资源整合路径(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在大都市圈范围内,形成了被称之为新增长中心的新城市区或新产业空间。这种新增长中心充满活力,已成为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新增长中心倾向于在更大的地理范围内扩散,它引导大都市圈向多中心城市演进,逐步形成了一个与大都市核心区互补与竞争的现代多中心城市结构模式。 一、新增长中心的崛起与多中心结构 新增长中心的崛起。使得大都市圈内部的经济结构和社会景观变得非常复杂。根据新增长中心与大都市区的关系及新增长中心的功能不同,可以将新增长中心分为以下五种情况: 一是副中心区。副中心通常与城市中心区保持快捷便利的交通联系,从空间分布来看,一般与城市中心区在空间上保持一定距离。当城市中心区出现集聚不经济时,城市通过建立副中心把部分功能分散出去,以避免中心区商务功能过度集中对城市造成的负面影响。 二是边缘新区。边缘新区一般位于大城市核心区边缘,有些以“飞地”的形式存在,它是伴随着城市郊区化发展的加速,中心城区功能逐步外迁,而在大都市边缘逐步形成的功能比较完善,且相对独立于大都市的新城区。 三是新产业空间。它是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以新的生产方式或新的产业组织模式为基本特征的区域。新产业空间往往是在以一种或多种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园或

产业园的形式上建立起来的相对独立的地理区域。新产业空间之“新”,最根本的在于它是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与新的城市空间的有机结合。 四是发展走廊。由两个大城市或多个大城市相互向对方扩散形成新的发展区域,这些新区域大多沿着交通通道发展,比较容易被纳入到大都市圈的空间经济系统之中,故称发展走廊。发展走廊是一种“准城市化地区”,它是城市与农村各种要素在一定地理区位上高度混合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空间结构形态。 五是专业化城镇。它们是指在大都市外围形成的具有相当规模和实力的专业特色城镇。这些专业化城镇或者依靠兴办专业市场而发展壮大起来,带动了城镇产业和人口的集聚;或者依靠自身的区位交通、商贸物流、历史文化、自然资源、农优产品等优势条件而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小城镇。 上述五种新的增长中心之间有时存在着重叠关系。比如,边缘新区可能同时又是副中心区和产业园区的载体。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一些沿海发达的大都市中的企业纷纷向城市边缘区迁移,新兴产业在边缘区兴起,大规模的工业园和商业服务网点也有的落户于此.具有完善城市功能的新城区逐渐形成。这些新城区有的是在新产业区基础上形成的,有的则依托边缘城镇发展起来.不论哪种情况,它们往往都是异军突起,扮演了区域新增长中心的角色。 新增长中心的崛起,不仅使大都市由单中心城市结构向多中心城市结构演进,而且新增长中心自身的结构也呈现明显的变化。一方面,大都市的部分职能逐步分散到了这些新的增长中心之中,从而减轻了大都市区的压力:另一方面,又逐渐形成了组团式的卫星城市结构,从而提高了新增长中心的空间容量。 从全球角度看.新城模式只不过是为了解决城市在某个特定发展阶段产生的特定问题孕育而生的一种解决方案。但是,在我国,新增长中心的出现除了冀望它

10都市圈的空间界定方法研究_以武汉都市圈为例

经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中国北京10087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4) 都市圈的空间界定方法研究 ———以武汉都市圈为例 □李彦军 【 摘要】核心城市辐射范围的确定历来是城市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章引入引力模型与场强模型对都市圈空间界定的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考查了武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将结果与"1+8"城市圈进行了对比。最后就武汉城市圈的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 【 关键词】都市圈;空间界定;武汉【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26[2008]04-0150-04一、问题的提出 济全球化时代,大都市圈已经成为各国参与国际竞 争的基本地理单元,是所在国促进国家经济增长的引擎。一个内部经济发展协调的都市圈可以使地理 位置、生产要素和产业结构不同的各等级城市承担不同的经济功能,在区域范围内实现单个城市无法达到的规模经济与聚集效益。因此,构造区域性发展优势,解决好同处于一个区域范围内的相关城市彼此间的分工与协作,打造都市圈中各城市的共同发展与繁荣,产生联动效应,形成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就本质而言,都市圈是由一个或多个核心城市与若干相关的周边城市组成的、在空间上密切联系、在功能上有机分工相互依存并且具有一体化倾向的城市复合体,其自身并不存在既定和行政边界,因此,都市圈研究首先应明确都市圈的空间范围。一个明确而又合理的都市圈空间范围是保证一定区域内各城市实现合理功能整合的关键,它是对都市圈进行各项研究的基础。 武汉是“中部崛起战略支点”注① 。武汉都市圈的建设对中部地区发展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007年12月1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文件批准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的建设,不仅对我国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国家为了落实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针和中部崛起战略,推动东、 中、西部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步骤。因此,建设武汉都市圈,不仅是武汉的战略,也不仅是湖北的战略,而是整个国家的战略。如果能够制定出科学的发展战略以迅速推动武汉都市圈的发展,就能为从根本上改变中部塌陷的现状打下基础。 虽然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 改革试验区是以湖北省提出的“1+8” 城市圈为依托的批准的注②。但关于武汉都市圈到底应包括哪些城市,学界一直存在争论。“1+8” 城市圈是以武汉周边100公里为半径的空间距离划分的,虽然空间距离是影响都市圈中心城市辐射范围的重要因素,但都市圈的边界问题绝不仅仅是一个地理空间上的概念,更大的程度上是核心城市经济边界的确定。本文利用引力与场强模型,并结合湖北省的实际情况,对武汉都市圈进行了重新划分,这对于明确武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实现武汉都市圈更好的发展,建设“两型社会”试点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都市圈空间界定原理与方法 城镇体系中的任何一个城镇都在对外辐射自身的影响力,影 响力的大小一般随距离增加而衰减。与此相应,一个地域同时接受数个城镇的辐射,但其中往往有一个城镇的辐射力最大,对该地社会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都市圈是一种经济圈和势力圈,中心城市对周围地区的吸引力与辐射力作用强度随距离的增加而减低。 (一)距离衰减规律 这一原理在社会经济方面的第一个阐述者是冯?杜能,杜氏以区位地租解释不同农业部门的环状分布时,实际上用的就是土地纯收入随其与城市距离加大而衰减的理想模式[1]。对于日益发达的科技、通讯、交通以及跨国公司、异地生产分厂、连锁店等来说,距离已不再是致使经济联系减弱的直接原因,但在某一具体的区域范围内,地域上的近邻效应使中心城市与周围城镇、城镇之间存在诸多方面的经济联系,且这种联系强度及频度一般大于与区域外部城市(镇)间的联系,因此距离衰减规律对都市圈建设依然有实际意义(图1)。该理论是建设都市(经济)圈的重要依据,是都市圈范围界定的根源之一[2]。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经济学研究”(02BJY065)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资助项目”(CUGQNW0804)的中期研究成果的中期研究成果。

美国大都市区规划组织的区域协调机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大都市区规划组织的区域协调机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The Regional Coordination Mechanism of American MPOs and Its Inspirations to China 周素红 陈慧玮 引言 区域协调一直是各地政府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在美国的分权体制下,其地区间协调面临的困难更为突出。经过政府和民间的长期努力,目前已初步形成一套相对有效的协调机制。在解决区域间的各类协调问题时,除了通过法律程序缔结州际协定或采用非正式的州际行政协议外,编制区域规划、成立一系列专项政府公共权利机构和政府联合会等对区域的实质性协调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1920年代,随着小汽车的大量使用,城市迅速蔓延,城市与周边地区的联系日渐密切,亟需协调,区域规划与区域协调的呼声日渐高涨。在此背景下,产生了第一批规划咨询和协调机构,包括一系列非政府组织,如1922年成立的区域规划协会(RPA: Regional Plan Association)和部分为解决某一方面问题而成立的政府公共权力机构,如纽约港权力机构,后来更名为“纽约与新泽西港务局”(Port Authority of New York and New Jersey)。但由于各自权力的局限,这些组织和机构所发挥的协调作用是有限的。政府联合会(COG: Council of Government)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局面。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1960年代以后,联邦政府逐渐重视基础设施和环境的区域协调问题,增加了对公路建设、城市再开发和环境整治的联邦基金拨款,并要求地方政府必须提交相应的区域规划和论证报告,才能获得相应的拨款,一批政府联合会(C O G)应运而生。这些C O G 主要行使联邦基金相关法案要求的一系列协调、审核与计划事务,包括提交交通环境影响的评估报告、编制和实施交通与土地利用、交通与经济发展、交通与环境公平等涉及区域发展的各项协调计划,从而将全面的区域协调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由于地方C O G 的主要成员来自各地多个相关政府权力部门,因此能在区域协调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按照其主要职能,COG 可以划分为区域委员会(RC: Regional Council)和大都市区规划组织(MPO: Metropolitan Planning Organizations)两类。其中,R C 主要负责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各政府部门间的协调问题,而M P O 则主要负责与大都市区交通规划和相关基金申请有关的规划和协调工作。目前,全美共有300多个大都市区规划组织,在各地的实际运作中,部分R C 包括了M P O 或直接通过RC 行使MPO 的职能。 在上述关于区域协调的相关组织和机构中,由于有相关法案的保障,C O G 中的M P O 在区域性交通规划和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基金申请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通过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区域规划和协调的重要性日益凸现。本文介绍了美国大都市区区域协调的主要执行机构——大都市区规划组织(M P O)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发挥区域协调作用的主要协调机制——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协调为基础,促进区域用地、环境整治、社会公平、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区域协调。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区域规划和协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建议,认为以立法为基础,建立公共投资再分配机制是政府进行区域协调的有效途径之一。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regional planning and coordination become increasingly significa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ain executive body for metropolitan regional coordination in USA, the history of MPO, and analyses its mechanism.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it proposes some suggestions consider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regional planning and coordination in China. It proclaims that to establish a mechanism for the redistribution of public investment on the premise of legislation would be one of the effective ways in regional coordination between governments. 关键词:美国;大都市区规划组织; 区域协调机制 Keywords: USA; MPO; Regional Coordination Mechanism; 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401019)和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批准号:06YD01)资助。作者: 周素红,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 学院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副教授。zsuhong@https://www.360docs.net/doc/778006785.html, 陈慧玮,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