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CE-nandflash-driver

WinCE-nandflash-driver
WinCE-nandflash-driver

skip to main | skip to sidebar

ARM WinCE BSP Development

WinCE中nandflash驱动开发介绍

作者:ARM-WINCE

先来谈一下flash,flash是一种非易失存储器,一般flash存储设备分为Nandflash 和Norflash。这两种flash各有优缺点。在读写速度上,norflash的读速度快一些,nandflash的写速度会快一些。Nandflash的容量一般都比Norflash大很多,而且相比价格比较便宜。但是Norflash支持XIP,而nandflash不支持,而且Nandflash 可能有坏块。相关的比较,网上很多文章都有介绍,这里就说这么多了。

这里介绍nandflash驱动,在WinCE中,有专门针对flash存储设备驱动的支持,一般传统采用FAL+FMD的架构。在WinCE最新的版本中,也就是Windows CE6.0 R2中,还支持MDD+PDD的架构。在FAL+FMD架构中,FAL层由微软来实现,我们需要实现FMD层的相关接口函数。在MDD+PDD的架构中,MDD 替换了原来架构中的FAL,而PDD相当于原来的FMD,只要实现PDD层就可以了。如果你的系统已经升级到WinCE6.0 R2,那么你应该可以在\WINCE600\Public\COMMON\OAK\DRIVERS目录下面找到这两种架构驱动的源代码。由于MDD+PDD的架构在WinCE6.0 R2中才有支持,本人也没有实现过。所以这里只介绍基于FAL+FMD架构下,nandflash驱动的开发,这也是目前大家都采用的开发flash驱动的架构。

如上面所说,我们需要实现FMD层的相关接口,下面来介绍一下各个接口函数:1. PVOID FMD_Init(LPCTSTR lpActiveReg, PPCI_REG_INFO pRegIn, PPCI_REG_INFO pRegOut):这个是Flash设备的初始化函数。在WinCE启动的时候,要加载Flash驱动时,首先调用这个函数对flash设备进行初始化。如果你的系统中有nandflash的controller,那么你需要在这里对你的nandflash controller进行初始化。如果没有的话,你需要针对你的硬件设计进行相关的片选,时序等进行配臵。返回一个handle表示成功,这个handle将被FMD_Deinit(..)函数用到,如果返回NULL表示失败。

2. BOOL FMD_Deinit(PVOID hFMD):这个函数在nandflash驱动卸载的时候被调用,参数就是FMD_Init函数返回的Handle.一般在这个函数里面,你可以释放一些用到的资源,然后关闭nandflash controller。

3. BOOL FMD_ReadSector(SECTOR_ADDR startSectorAddr, LPBYTE pSectorBuff, PSectorInfo pSectorInfoBuff, DWORD dwNumSectors):这个函数用于读nandflash的一个扇区。对于nandflash来说,分大page和小page,大page 是2048个bytes一页,小page是512个bytes一页。所以大page每个扇区有2048 bytes,小page每个扇区有512 bytes。

startSectorAddr:nandflash物理扇区的起始地址,对于nandflash来说,就是nandflash中从哪个page开始。

pSectorBuff:扇区数据buffer,从nandflash中读出的每一个扇区的数据都存放在这个buffer中。

pSectorInfoBuff:扇区信息buffer,一般每个扇区的信息会被保存在nandflash的带外数据中,针对小page,带外数据有16 bytes,大page有64 bytes。从nandflash 的带外数据将该扇区的相关信息读出来,存放在这个buffer中。dwNumSectors:读取多少个扇区,对于nandflash来说相当于读取多少个page。

4. BOOL FMD_WriteSector(SECTOR_ADDR startSectorAddr, LPBYTE pSectorBuff, PSectorInfo pSectorInfoBuff, DWORD dwNumSectors):该函数用于写nandflash的一个扇区。参数和上面的FMD_ReadSector的参数意思一样,就不多说了。

5. BOOL FMD_EraseBlock(BLOCK_ID blockID):该函数用于擦出nandflash的一个block,参数为要擦除nandflash的block地址,也就是第几个block。

6. DWORD FMD_GetBlockStatus(BLOCK_ID blockID):该函数获得nandflash中某一个block的状态。参数为nandflash的block地址。由于nandflash中可能有坏块,所以针对nandflash,这个函数首先会检查当前块是否是坏块,这个一般通过读取当前block的第0个page和第1个page的带外数据。对于小page nandflash一般是读取第5个byte,对于大page nandflash一般读取第0个byte,如果不为0xff表示该块是坏块。当然,至于具体该读哪个byte,最好还是看一下所用nandflash的datasheet,确认一下,不同的厂家可能有所不同。如果发现该块是坏块,应该返回BLOCK_STA TUS_BAD。如果不是坏块,需要读取这个块的起始扇区的扇区信息。如果读该扇区信息出错,应该返回BLOCK_STATUS_UNKNOWN,否则,判断独到的信息,返回相应结果。

7. BOOL FMD_SetBlockStatus(BLOCK_ID blockID, DWORD dwStatus):该函数设臵nandflash某个block的状态,第一个参数是nandflash的block地址,第二个是要设臵的状态。在这个函数中,首先检查dwStatus是不是BLOCK_STATUS_BAD,如果是就对nandflash作坏块标记,然后返回FALSE。如果不是,就将dwStatus写到该block的第0个page的扇区info中。这个函数和上面的函数正好是相反的。

8. BOOL FMD_GetInfo(PFlashInfo pFlashInfo):该函数用于返回flash的信息。其中pFlashInfo是一个包含flash信息的结构。

pFlashInfo->flashType:flash的类型,对于nandflash来说,应该是NAND。pFlashInfo->wDataBytesPerSector:一个扇区多少个bytes,对于大page是2048,对于小page是512。

pFlashInfo->dwNumBlocks:flash中总共有多少个block,查一下所用的nandflash 的datasheet就知道了。

pFlashInfo->wSectorsPerBlock:每个block中包含多少个扇区。

pFlashInfo->dwBytesPerBlock:每个block中包含多少个bytes。

9. VOID FMD_PowerDown()和VOID FMD_PowerUp():这两个函数用于电源管理。FMD_PowerDown()用于关闭flash设备电源,FMD_PowerUp()用于恢复flash 设备电源。根据你所用处理器和相关硬件环境,去实现这两个函数。不实现也不

会影响nandflash的使用。

10. BOOL FMD_OEMIoControl(..):就像很多的IOControl函数一样,根据不同的case,实现相应的功能。针对nandflash来说,这里面的case不一定都需要实现。事实上,如果什么都没有实现,也不影响nandflash的使用。在WinCE的文档中,定义了一些需要实现的case,你可以实现,也可以不去实现。

对于nandflash来说,实现上述函数就可以了。在nandflash出厂的时候,厂家已经对nandflash中的坏块进行了标记。所以第一次对nandflash操作的时候,不要随便擦除nandflash,因为这样可能会把坏块标记擦掉,这样你就判断不出哪个块是坏块了。

关于ECC校验,目前很多处理带有nandflash controller,而且nandflash controller 带有硬件ECC功能。如果没有硬件ECC,也可以使用软件ECC,软ECC的代码可以在\WINCE600\PUBLIC\COMMON\OAK\DRIVERS\BLOCK\MSFLASHFMD\ECC

下找到。一般来说,ECC校验会对512个BYTE产生3个字节的校验码,也就是说对小PAGE来说,每个PAGE有3个字节的ecc校验码;对于大PAGE来说,有12个字节。这些校验码应该在写扇区数据的时候,被写在扇区的带外数据里面。当读扇区数据时,会先把数据读出来,然后根据这些数据计算ecc,再和读出来的ecc进行比较,如果一致,则表示正确。

张贴者ARM-WinCE 时间:下午6:450 评论

标签:FAL, FMD, NandFlash, WinCE

2008年2月13日星期三

WinCE中RTC驱动开发介绍

快到春节了,稍微轻松点了。刚刚在WinCE6.0下开发了RTC的驱动,在这里介绍一下。

RTC就是实时时钟(real time clock)。目前大部分32bit处理器都自带RTC模块,也有外接RTC模块的。一般外接的RTC都是通过I2C总线来访问。如果CPU 本身自带RTC,那通过读取内部寄存器就能访问RTC模块。如果是外接的,就要麻烦一点,还要写个I2C的驱动来访问外部RTC模块。

在WinCE6.0里面,RTC的驱动是在OAL里面实现的,文件名一般都叫rtc.c。在这个文件里面有3个重要的函数,只要实现了他们,RTC的驱动就完成了,函数如下:

BOOL OEMGetRealTime(LPSYSTEMTIME lpst) :获得当前的时间

BOOL OEMSetRealTime(LPSYSTEMTIME lpst):设臵当前的时间

BOOL OEMSetAlarmTime(LPSYSTEMTIME lpst):设臵报警的时间

上面三个函数的参数都是lpst,这里介绍一下:

LPSYSTEMTIME实际上是一个指向SYSTEMTIME结构的指针,关于SYSTEMTIME,定义如下:

typedef struct _SYSTEMTIME { WORD wYear; WORD wMonth; WORD

wDayOfWeek; WORD wDay; WORD wHour; WORD wMinute; WORD wSecond; WORD wMilliseconds;} SYSTEMTIME;

明白了吧,呵呵。

OEMGetRealTime(..)用来获得当前的时间。WinCE启动以后,默认情况下,WinCE 会每隔一段时间调用OEMGetRealTime(..)函数来获得系统的时间,这种方式被称为hardware mode。WinCE还有另一种获得系统时间的方法,被称为software mode,就是通过调用GetTickCount(..)函数跟踪系统的timetick的变化来累加时间。如果要用software mode,那么需要在注册表中做如下的设臵:

HKEY_LOCAL_MACHINE\Platform\"SoftRTC" = 1

我来谈谈我的看法,一般都要使用hardware mode,这样获得的系统时间比较准。software mode获得系统时间不会很准的。

OEMSetRealTime(..)用来设臵当前的时间。当WinCE启动以后,我们会在界面的右下角看到时间显示,我们可以直接在WinCE的界面里面设臵时间,这个时候,系统就会调用OEMSetRealTime(..)把你设臵的时间写到RTC模块里面。这里要提一下,我们都知道在OEMIoControl函数里面有一个case叫IOCTL_HAL_INIT_RTC,这个case用来在初始化的时候设臵实时时钟的初始值,一般在这个case里面会调用OEMSetRealTime(..)函数。参考代码如下:

case IOCTL_HAL_INIT_RTC:

// The kernel has detected a cold boot.

// The real-time clock probably needs to be reset.

if( nInBufSize >= sizeof(SYSTEMTIME) )

return OEMSetRealTime( (LPSYSTEMTIME)lpInBuf );

else

return FALSE; break;

OEMSetAlarmTime(..)用来设臵报警时间。实现这个函数,要看你的RTC模块是否具有报警功能。具备报警功能的RTC会允许你设臵报警时间,当你设臵了报警时间以后,RTC会比较你的报警时间和当前时间,一旦这两个时间相等了,就会产生中断。大致原理就是这样了。所以这个函数里面实际上就是实现设臵一个报警时间,还有就是打开相应的RTC中断。当然在中断程序ISR中,要返回SYSINTR_RTC_ALARM。在应用程序中,我们可以通过调用CeRunAppAtTime(..)来在一个指定的时间运行一个应用程序。这个函数好像会调用OEMSetAlarmTime(..)来设臵报警时间。具体没有试过。

大致就是这些内容,一般在WinCE5.0和WinCE6.0中,RTC没有太大变化。唯一的不同就是在WinCE6.0中,这三个函数都需要添加临界区的保护,以前在WinCE5.0中没有看到过。说了这么多,来举个例子,下面的代码基于实时时钟芯片ISL1208做的,仅供参考:

#define AL_ENABLE 0x80

CRITICAL_SECTION RTC_critsect;

static unsigned char critical_flag = 1;

void I2C_Init(void);

void ISL1208_Init(void);

DWORD I2C_Write(unsigned char slaveaddr, unsigned char regaddr, unsigned char* buf, DWORD num);

DOWRD I2C_Read(unsigned char slaveaddr, unsigned char regaddr, unsigned char* buf, DWORD num);

BOOL OEMGetRealTime(LPSYSTEMTIME lpst)

{

unsigned char buf[12];

DWORD flg;

//RETAILMSG(1, (_T(":::::OEMGetRealTime:::::\r\n")));

if (critical_flag) // 第一次上电

{

InitializeCriticalSection(&RTC_critsect); //初始化临界区

I2C_Init(); //初始化

I2C ISL1208_Init(); //初始化ISL1208实时时钟芯片。

critical_flag = 0;

}

EnterCriticalSection(&RTC_critsect);

memset(buf, 0, sizeof(buf));

flg = I2C_Read(ISL1208, 0x0, buf, 6); //读取ISL1208的时间

if (!flg) //I2C失败,返回错误

{

RETAILMSG(1, (_T("::::::: OEMGetRealTime Error...\r\n")));

return FALSE;

}

LeaveCriticalSection(&RTC_critsect);

buf[2] &= 0x7f; //清除MIL位

lpst->wSecond = (WORD)((buf[0] & 0x0f) + (buf[0] >> 4) * 10); // 获得当前时间,并将时间从BCD码转换为十进制

lpst->wMinute = (WORD)((buf[1] & 0x0f) + (buf[1] >> 4) * 10);

lpst->wHour = (WORD)((buf[2] & 0x0f) + (buf[2] >> 4) * 10);

lpst->wDay = (WORD)((buf[3] & 0x0f) + (buf[3] >> 4) * 10);

lpst->wMonth = (WORD)((buf[4] & 0x0f) + (buf[4] >> 4) * 10);

lpst->wY ear = (WORD)buf[5] + 2000;

return TRUE;

}

BOOL OEMSetRealTime(LPSYSTEMTIME lpst)

{

unsigned char buf[12];

WORD year;

DWORD flg;

//RETAILMSG(1, (_T(":::::OEMSetRealTime:::::\r\n")));

EnterCriticalSection(&RTC_critsect);

if (lpst->wY ear > 2000)

{

year = lpst->wY ear - 2000;

}

else

{

year = 0;

}

buf[0] = (((lpst->wSecond) / 10) <<>wSecond) % 10); //设臵时间,十进制转换成BCD码

buf[1] = (((lpst->wMinute) / 10) <<>wMinute) % 10);

buf[2] = (((lpst->wHour) / 10) <<>wHour) % 10);

buf[3] = (((lpst->wDay) / 10) <<>wDay) % 10);

buf[4] = (((lpst->wMonth) / 10) <<>wMonth) % 10);

buf[5] = ((year / 10) << 4) (year % 10);

buf[6] = (unsigned char)lpst->wDayOfWeek;

buf[2] = 0x80; // Set MIL bit equal 1

flg = I2C_Write(ISL1208, 0x0, buf, 7);

if (!flg)

{

RETAILMSG(1, (_T("::::::: OEMSetRealTime Error...\r\n")));

return FALSE;

}

LeaveCriticalSection(&RTC_critsect);

return TRUE;

}

BOOL OEMSetAlarmTime(LPSYSTEMTIME lpst)

{

unsigned char buf[12];

DWORD flg;

//RETAILMSG(1, (_T(":::::OEMSetAlarmTime:::::\r\n")));

EnterCriticalSection(&RTC_critsect);

memset(buf, 0, sizeof(buf));

buf[1] = (((lpst->wSecond) / 10) <<>wSecond) % 10) AL_ENABLE; //设臵报警寄存器

buf[2] = (((lpst->wMinute) / 10) <<>wMinute) % 10) AL_ENABLE;

buf[3] = (((lpst->wHour) / 10) <<>wHour) % 10) AL_ENABLE;

buf[4] = (((lpst->wDay) / 10) <<>wDay) % 10) AL_ENABLE;

buf[5] = (((lpst->wMonth) / 10) <<>wMonth) % 10) AL_ENABLE;

flg = I2C_Write(ISL1208, 0xC, buf, 6);

if (!flg)

{

RETAILMSG(1, (_T("::::::: OEMSetRealTime Error...\r\n")));

return FALSE;

}

flg = *VIC2_INTENABLE; //使能外部中断1,因为RTC的中断输出接在了处理器的外部中断1上面

flg = INT2_EXT1;

*VIC2_INTENABLE = flg;

LeaveCriticalSection(&RTC_critsect);

// return TRUE if alarm set, FALSE otherwise

return TRUE;

}

DWORD ISL1208_Init(void)

{

DWORD flg;

unsigned char buf[12];

memset(buf, 0, sizeof(buf));

flg = I2C_Read(ISL1208, 0x0, buf, 6);

if (!flg)

{

RETAILMSG(1, (_T("::::::: ISL1208_Init Error...\r\n")));

return FALSE;

}

if ((buf[0] != 0) (buf[1] != 0) (buf[2] != 0) (buf[3] != 0) (buf[4] != 0) (buf[5] !=0)) {//时间被设臵过,证明ISL1208被初始化过,直接返回

return TRUE;

}

buf[0] = STATUS_WRTC STATUS_ARST;

flg = I2C_Write(ISL1208, 0x7, buf, 1, 0); // 设臵ISL1208状态控制寄存器DelayInMsec(1);

buf[0] = INT_ALME 0x80; // 使能ISL1208报警功能,中断输出,单次触发

flg = I2C_Write(ISL1208, 0x8, buf, 1, 0);

if (!flg)

{

RETAILMSG(1, (_T("::::::: OEMSetRealTime Error...\r\n")));

return FALSE;

}

buf[0] = DEFAULT_SECOND AL_ENABLE; // 设臵报警寄存器,设臵报警时间,这里设臵了个默认值

buf[1] = DEFAULT_MINUTE AL_ENABLE; //

buf[2] = DEFAULT_HOUR AL_ENABLE;

buf[3] = DEFAULT_DA TE AL_ENABLE;

buf[4] = (DEFAULT_MONTH + 1) AL_ENABLE;

flg = I2C_Write(ISL1208, 0xC, buf, 5, 0);

if (!flg)

{

RETAILMSG(1, (_T("::::::: I2C Write Error...\r\n")));

return 0;

}

buf[0] = DEFAULT_SECOND; //设臵系统时间,这里设臵了个默认时间

buf[1] = DEFAULT_MINUTE;

buf[2] = DEFAULT_HOUR;

buf[3] = DEFAULT_DA TE;

buf[4] = DEFAULT_MONTH;

buf[5] = DEFAULT_YEAR;

buf[6] = DEFAULT_WEEK;

flg = I2C_Write(ISL1208, 0x0, buf, 7, 0);

if (!flg)

{

RETAILMSG(1, (_T("::::::: I2C Write Error...\r\n")));

return 0;

}

return 1;

}

张贴者ARM-WinCE 时间:下午11:251 评论

标签:RTC

WinCE中telnet,FTP及网络共享的使用方法

WinCE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网络功能,只要在编译WinCE的时候,选择适当的组件,我们就可以在WinCE运行以后通过telnet或者FTP访问WinCE的文件系统,而且还可以相互共享文件夹,现在进入主题:

1. 在WinCE6.0中,打开“Catalog Items View”,然后依次选择“Core OS”->"CEBASE"->"Communication Services and Networking"->"Servers",然后我们会看到“FTP Server”和“Telnet Server”,选中这两项就可以了,接下来就是重新编译工程了。

2. 这里补充一句,我们的BSP里面要支持网络驱动,你的网络可以是基于以太网的网卡,或者基于USB的设备(比如RNDIS),或者其它能支持网络的设备。你可以在注册表里为这个设备设定一个固定的IP地址,也可以使用DHCP(如果你的网络里有DHCP服务器的话)。

3. 脑子有点乱,这里还要补充一下,我们使用telnet和ftp每次登录都输入用户

名和密码比较麻烦,把下面的注册表配臵信息加入到platform.reg里面就可以匿名登录了:

[HKEY_LOCAL_MACHINE\COMM\TELNETD] "UseAuthentication"=dword:0 [HKEY_LOCAL_MACHINE\COMM\FTPD] "AllowAnonymous"=dword:1 "AllowAnonymousUpload"=dword:1 "AllowAnonymousVroots"=dword:1 "DefaultDir"="\\" "IsEnabled"=dword:1 "UseAuthentication"=dword:0

4. WinCE启动以后,假如WinCE的IP地址是192.168.0.86,当然PC要和WinCE 的板子在同一个网段,这个属于网络基础知识,呵呵。通过telnet登录就输入:telnet 192.168.0.86,就应该能够登录到板子上了。如果通过FTP登录,就在PC 上面打开Explorer,然后在地址栏输入:ftp://192.168.0.86就可以了。

上面介绍的应该比较简单。总之,只要你的BSP里面有网卡驱动,在WinCE中选择telnet和FTP就可以了。

下面介绍一下如何在WinCE这边访问PC的共享文件夹:

实现这个功能,我们要在“Catalog Items View”中添加一个组件,依次“Core OS”->"CEBASE"->"Communication Services and Networking"->"Networking-General"->"Windows Networking API/Redirector",然后重新编译就可以了。

在WinCE启动以后,在PC端打开命令行窗口,然后通过telnet登录到WinCE 系统上(比如:telnet 192.168.0.86),然后输入dir命令,就能看到WinCE里面的文件目录了,你会看到一个文件夹叫“network”。这时,使用net use命令将PC 端的共享文件夹映射到"network"文件夹下面。举例如下:

net use a \\dell-01\\share /user:guest

net use是命令;a是映射到本地的“network”文件夹下面的文件夹的名字;dell-01是计算机名;share是计算机上面的共享文件夹的名字;;/user:guest表示登录用户

这样,我们就能在“\network\a”下面看到PC端所共享的"Share"文件夹下面的所有文件了。

总结一下,上面介绍了telnet和ftp的使用,这个对于那些没有键盘鼠标和显示的WinCE系统是非常有用的,通过在WinCE上面使用net use命令可以将PC的共享文件夹映射到本地并进行操作。

张贴者ARM-WinCE 时间:下午11:230 评论

标签:ftp, telnet

2008年1月15日星期二

WinCE中的console重定向

在WinCE中开发BSP的初期,可能我们还没有显示驱动,也没有键盘,鼠标,USB的驱动。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基于Serial串口的console 会感到很幸福,呵呵。

将console重定向到串口比较简单,首先串口驱动必须是好的。然后需要在platform.reg中添加下面的配臵:

[HKEY_LOCAL_MACHINE\Drivers\Console]

"OutputTo"=dword:1"COMSpeed"=dword:9600 ; 38400

"OutputTo"的意思是重定向到哪个串口,比如要重定向到COM1,就设臵为1。

如果定义为0xffffffff表示输出到Debug端口,据说在WinCE6.0中有问题,具体没有试过。

"COMSpeed"是设臵串口的波特率,这里要注意,9600的意思是0x9600,也就是38400,别搞错了。

下面的问题是,我们需要在WinCE启动以后自动运行cmd.exe,这样我们才能在串口看到提示符,如何实现呢?

这里采用的方法是使用Autolaunch.exe,Autolaunch是一个用于自动加载程序的程序,Autolaunch工程可以在网上搜索到,这里提供一个参考网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7b8462976.html,/Downloads/796.aspx

它可以作为一个sub project被添加到WinCE6.0的工程当中,然后打开Autolaunch 子工程里面的Autolaunch.reg,把cmd.exe添加进去就可以了,参考如下:[HKEY_LOCAL_MACHINE\Init]"Depend99"=hex:0a,00,14,00,1e,00,32,00[HKEY_ LOCAL_MACHINE\Init]"Launch99"="AutoLaunch.exe"

[HKEY_LOCAL_MACHINE\Startup]"Process1"="cmd""Process1Delay"=dword:00 0003E8

这样,当WinCE启动以后会自动运行Autolaunch.exe,然后Autolaunch会根据Autolaunch.reg中的配臵启动cmd.exe,这样就可以在超级终端中看到命令行提示符了。

这个功能我是在WinCE6.0下面用的,感觉重定向到串口以后有一些问题:

1。输入字符没有回现,我必须在超级终端里面使用超级终端的回现功能,而不是WinCE中Console本身的回现。

2。命令太少,也就执行个cd, dir等命令,要是运行ipconfig这样的命令,就不行了,没有任何打印信息出来,感觉没有被执行。当然也运行不了其它的程序。个人感觉,这个cmd.exe被重定向到串口以后,功能很有限,只能运行一些基本的命令。查找过他的源代码,在\WINCE600\private\winceos\utils\cmd2\下面。

我个人的看法是,最开始开发BSP的时候,这种方法或许会有一些用,当我们有了ethernet的驱动以后,我们就可以用telnet了,这个方法就可以放弃了。

张贴者ARM-WinCE 时间:上午1:130 评论

标签:console

WinCE BSP中OAL层中的OEMIoControl介绍

在WinCE的BSP中的OAL部分,会有一个ioctl.c或者oemioctl.c文件,里面主要定义了一个叫OEMIoControl(..)的函数。可以说OEMIoControl是一个很有用的WinCE内核输入/输出函数。

在WinCE5.0中,应用程序和驱动程序可以通过调用KernelIoControl(..)函数来访问WinCE内核,导致调用OEMIoControl函数,这样应用程序和驱动程序就可以访问到OAL中的资源了。但在WinCE6.0中,提供了更好的安全性,应用程序能够访问OEMIoControl中的case受到了限制,只有下面的这些case是可以让应用程序访问的:

IOCTL_HAL_GET_CACHE_INFOIOCTL_HAL_GET_DEVICE_INFOIOCTL_HA L_GET_DEVICEIDIOCTL_HAL_GET_UUIDIOCTL_PROCESSOR_INFORMATI ON

如果用户在应用程序中试图访问其他的case,肯定会返回失败的。在WinCE6.0中,驱动程序还像以前一样,可以访问OEMIoControl中的任何case。也许有人

会问,那么我们如何让应用程序也访问到一些case呢??

办法还是有的,可以看一下\WINCE600\public\common\oak\oalioctl\oalioctl.c,这个文件中定义了应用程序可以访问的case,把你的应用程序要访问的case加到这个文件中的IOControl(..)函数中就可以了。当然,你需要重新编译\public目录。在WinCE5.0中,OEMIoControl函数被定义在BSP中的OAL部分,上面已经提到,应该是ioctl.c或者oemioctl.c,但是在WinCE6.0中,这个函数的定义被移到了\WINCE600\platform\common\src\common\ioctl\ioctl.c中了,这里面的OEMIoControl函数和以前也有了变化,该函数会查一个表:g_oalIoCtlTable[]。该表实际上是一个结构数组,定义了OEMIoControl中所有的case,已经针对这个case的处理函数,还包括一个针对每个case的flag,该flag表示是否使用临界区保护。具体定义如下:typedef struct { UINT32 code; UINT32 flags; BOOL (*pfnHandler) (UINT32, VOID*, UINT32, VOID*, UINT32, UINT32*);} OAL_IOCTL_HANDLER, *POAL_IOCTL_HANDLER;

所以,在WinCE6.0的BSP中,我们只需要实现g_oalIoCtlTable[]就可以了。例如:

const OAL_IOCTL_HANDLER g_oalIoCtlTable[]={{ IOCTL_HAL_POSTINIT, 0, OALIoCtlHalPostInit },{ IOCTL_HAL_GET_HIVE_CLEAN_FLAG, 0, OALIoCtlHalGetHiveCleanFlag },{ IOCTL_HAL_GET_HWENTROPY, 0, OALIoCtlHalGetHWEntropy },{ IOCTL_HAL_GET_IMAGE_SIGNED_STATE, 0, OALIoCtlHalGetImageSignedState },{ IOCTL_HAL_QUERY_FORMAT_PARTITI ON, 0, OALIoCtlHalQueryFormatPartition },{ 0, 0, NULL}};

在OEMIoControl函数中,我们不光要实现OEMIoControl中的case,有一些全局的OAL变量我们也需要定义:

g_oalIoCtlClockSpeed

This global variable contains information about the processor clock speed.

g_oalIoCtlInstructionSet

This global variable contains the processor instruction set identifier.

g_oalIoCtlPlatformOEM

This global variable contains information about the hardware platform OEM.

g_oalIoCtlPlatformType

This global variable contains information about the hardware platform type.

g_oalIoCtlProcessorCore

This global variable contains information about the processor core.

g_oalIoCtlProcessorName

This global variable contains information about the processor name.

g_oalIoCtlProcessorVendor

This global variable contains information about the processor vendor.

其实都是一些硬件及平台的相关信息,定义一下就可以了。

有时根据具体需要,我们还希望在OEMIoControl函数中添加自己定义的case,这个比较简单,只要定义个case,然后在这个case下写你的实现代码就可以了,驱动程序通过KernelIoControl调用同样的case就可以调用到你在OEMIoControl 中定义的case了。关于case值得定义,一般都在2048到4096之间会比较安全,我记得在WinCE6.0下,看微软的代码好像256以上就可以了,具体没有试过,要是保险的话,还是用2048以上的值吧。

张贴者ARM-WinCE 时间:上午1:090 评论

标签:OEMIoControl

OEMAddressTable介绍

一般在ARM架构的CPU上,物理地址都是统一编址的,寻址空间为4GB(32Bit CPU)。也就是说,针对一个ARM的处理器,它可以访问的物理空间是4GB。在WinCE中,ARM中的4GB物理地址空间将被映射为512MB的虚拟内存空间。OEMAddressTable就是一个4GB物理地址空间到WinCE Kernel中的512MB虚拟地址空间的映射表。

在BSP中,会定义OEMAddressTable来描述系统中可访问的物理空间及对应的虚拟地址空间,还有大小。这个表会在WinCE系统开始启动的时候传给MMU,具体到BSP中应该是在OAL中的startup.s中,OEMAddressTable的起始地址会被放到r0寄存器中,然后就跳转到KernelStart里面,KernelStart会用OEMAddressTable完成MMU得初始化。当WinCE启动以后,就只能访问虚拟地址空间了。

举个例子,比如我们要开发一个Flash的驱动程序,那么首先我们知道这个flash 所接的片选对应的物理起始地址是多少(假如是0x60000000),大小是多少(假如是0x2000000)。如果我们要在WinCE中访问它,就必须为它定义一个虚拟地址(假如是0x80000000),并添加到OEMAddressTable中,这样,我们才能在我们的驱动里面通过这个虚拟地址访问到flash。

虚拟地址不是随便定义的,WinCE中有规定,必须在0x80000000---0x9FFFFFFF。实际上WinCE创建了两套虚拟地址空间,一个是0x80000000---0x9FFFFFFF,是Cache Enabled。另一个是0xA0000000---0xBFFFFFFF,是Cache Disabled。有啥区别呢:

如果我们访问的这个空间只是一段内存空间(比如SDRAM),那么就可以用Cache Enabled的空间来访问,这样存取数据的速度会比较快,因为数据被保存在Cache 中。

如果我们访问的这个空间是一个外设的地址,那么我们就要使用Cached Disabled 的空间来访问,这样才能使CPU与外设同步。

可能说得有点绕,我的经验就是:只要是SDRAM,可以用Cache Enabled空间访问。如果是寄存器,就用Cache Disabled空间访问。

如何定义OEMAddressTable呢,如果安装了WinCE5.0或者6.0,那么提供的参考BSP中都已经有定义了,在BSP目录下搜索“OEMAddressTable”,一看代码就明白了,这里重复一下,格式如下:

虚拟地址物理地址大小

比如:

OEMAddressTable:

dd 0x80000000 0x60000000 0x2000000

dd 0 0 0

上面这个表定义了一个flash的物理地址到虚拟地址的映射,物理地址是0x60000000,虚拟地址是0x80000000,大小是32MB。OEMAddressTable最后必须以0结尾,表示OEMAddressTable结束。

总之,说白了就是一张物理地址/虚拟地址映射表,当我们要在WinCE中要访问

相关硬件的时候,查查这张表,然后通过虚拟地址就可以访问了。如果没有定义,自己添加一个物理地址到虚拟地址的映射就好了。

张贴者ARM-WinCE 时间:上午1:020 评论

标签:OEMAddressTable

2008年1月3日星期四

在WinCE5.0和WinCE6.0下,编译选项介绍

在WinCE5.0中,在"Build OS”菜单中,我们会看到不同的编译选项:"Sysgen","Build and Sysgen"和"Build and Sysgen current BSP"

Sysgen:不用多说,当你在"Catalog"中添加或删除了新的item的时候,就用这个吧。

Build and Sysgen:当你更新了\public目录下的源代码的时候,你就需要用这个了。一般比如在打patch以后,可能就需要进行Build and Sysgen了。

Build and Sysgen current BSP:当你只改变了你的BSP部分的代码,就可以用这个选项。据说,当你改变了\platform目录下的代码,也可以用这个,具体没有试过。

在WinCE6.0中,在VS2005的"Build"菜单中,有一个“Advanced Build Commands”,其中有很多编译选项:

"Sysgen":相当于执行命令"blddemo -q”,一般第一次编译或者是改变了"Catalog"中的item的时候,就用这个了。

"Clean Sysgen":相当于执行命令"blddemo clean -q",按照文档上的说明,当修改了%_WINCEROOT%\Public\CEBASE\OAK\Misc\Cesysgen.bat的时候,或者改变了以SYSGEN,BSP为前缀的环境变量的时候,需要使用这个来编译。

在此我说一下我个人的经验,一般只有第一次创建完工程的时候,我会用"Sysgen"命令,以后只要是改变了SYSGEN为前缀的环境变量的设臵或者是"Catalog"中的item,我就会使用"Clean Sysgen",而改变了以BSP为前缀的环境变量要看具体情况,也不一定就要用"Clean Sysgen"。继续...

"Build and Sysgen":相当于执行命令"blddemo",当改变了\public目录下的代码,比如你打了WinCE的patch,你就需要用这个了。

"Rebuild and Sysgen Clean":相当于执行命令"blddemo clean cleanplat -c",相当于清除上一次编译生成的文件,然后重新编译\public目录和你的工程。

"Build and Sysgen Current BSP":相当于执行命令"blddemo -qbsp",仅编译\platform目录下的代码。所以当改变了\platform目录下的代码的时候或者说改变了BSP的代码的时候,可以用这个来编译。

"Rebuild and Clean Sysgen Current BSP":相当于执行命令"blddemo -qbsp -c",相当于完全重新编译\platform目录下要编译的代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