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乙醇胺MSDS

三乙醇胺HS: 2922131000

简介

中文名称:三乙醇胺

中文别名:2,2’,2’’-次氮基三乙醇;2,2’,2’’-三羟基三乙胺;氨基三乙醇;工业三乙醇胺;三乙醇胺;三羟乙基胺;三(2-羟乙基)胺;三羟基三乙胺

英文名称:Triethanolamine 英文缩写:TEA

英文别名:Tris(2-Hydroxyethyl)Amine;Triethanolamine (2-Hydroxyethyl)Amine;Trolamine;2,2',2''-Nitrilotriethanol;1,1',1''-Nitrilotriethanol

CAS号:102-71-6

EINECS号:203-049-8[1]

常用分类:化工>胺>三乙醇胺

编辑本段物化性状

化学式:(HOCH2CH2)3N

结构式:

三乙醇胺结构式

分子式:C6H15NO3

三乙醇胺

分子量:149.1882[2]

沸点(℃,101.3kPa):360

熔点(℃):21.2

相对密度(g/ml,20/4℃):1.1242

相对密度(g/ml,20/20℃):1.1258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5.14

折射率(20℃):1.482~1.485

黏度(mPa·s,35℃):280

黏度(mPa·s,100℃):15

闪点(℃,开口):179

蒸发热(KJ/mol,b.p.):67.520

熔化热(KJ/mol):27.214

临界温度(℃):514.3

临界压力(mPa):2.45

蒸气压(kPa,20℃):0.0013

蒸气压(kPa,210℃):5.333

蒸气压(kPa,252.7℃):8.707

蒸气压(kPa,305.6℃):46.064

性状:无色至淡黄色透明粘稠液体,微有氨味,低温时成为无色至淡黄色立方晶系晶体。露置于空气中时颜色渐渐变深。易溶于水、乙醇、丙酮、甘油及乙二醇等,微溶于苯、

乙醚及四氯化碳等,在非极性溶剂中几乎不溶解。5℃时的溶解度:苯4.2%、乙醚1.6%、四氯化碳0.4%、正庚烷小于0.1%。呈强碱性,0.1mol/L的水溶液pH为10.5。有刺激性。具吸湿性。能吸收二氧化碳及硫化氢等酸性气体。纯三乙醇胺对钢、鉄、镍等材料不起作用,而对铜、铝及其合金有较大腐蚀性。与一乙醇胺及二乙醇胺不同之处是,三乙醇胺与碘氢酸(HI)能生成碘氢酸盐沉淀。可燃。低毒。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

分子结构数据

1、摩尔折射率:38.17

2、摩尔体积(m3/mol):127.3

3、等张比容(90.2K):346.7

4、表面张力(dyne/cm):54.9

5、介电常数:未确定

6、偶极距(10-24cm3)

7、极化率:15.13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1

2、氢键供体数量:3

3、氢键受体数量:4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6

5、互变异构体数量: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63.9

7、重原子数量:10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55.7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化学性质

三乙醇胺的碱性比氨弱(pKa7.82),具有叔胺和醇的性质。与有机酸反应低温时生成盐,高温时生成酯。与多种金属生成2~4个配位体的螯合物。用次氯酸氧化时生成胺氧化物。用高碘酸氧化分解成氨和甲醛。与硫酸作用生成吗啉代乙醇。三乙醇胺在低温时能吸收酸性气体,高温时则放出。

编辑本段制备

方法一:

将环氧乙烷、氨水送入反应器中,在反应温度30-40℃,反应压力70.9-304kPa下,进行缩合反应生成一、二、三乙醇胺混合液,在90-120℃下经脱水浓缩后,送入三个减压精馏塔进行减压蒸馏,按不同沸点截取馏分,则可得纯度达99%的一乙醇胺、二乙醇胺和三乙醇胺成品。在反应过程中,如加大环氧乙烷比例,则二、三乙醇胺生成比例增大,可提高二、三乙醇胺的收率。

精制方法:工业品的三乙醇胺含量在80%以上,其余含有1.0%以下的水,2.5%以下的乙醇胺和15%的二乙醇胺以及少量的聚乙二醇等杂质。精制时用水蒸气蒸馏除去乙醇胺,加入氢氧化钠使三乙醇胺成碱金属盐而析出,分离后中和,再进行减压蒸馏得纯品。

方法二:

用工业品三乙醇胺减压蒸馏精制提取。

编辑本段常用指标

分析项目技术指标和产品等级

Ⅰ型Ⅱ型

三乙醇胺的质量分数/%≥99.0 75.0

一乙醇胺含量/%≤0.50 -

二乙醇胺含量/%≤0.50 -

水分/%≤0.20 -

色度(Hazen单位,铂一钴色号)≤50 80

密度(ρ20)/(g/cm3) 1.122~1.127 1.122~1.127 编辑本段应用

在化妆品(包括皮肤洗涤、眼胶、保湿、洗发剂等)中用作乳化剂、保湿剂、增湿剂、增稠剂、PH平衡剂。在化妆品配方中用于与脂肪酸中和成皂,与硫酸化脂肪酸中和成胺盐。三乙醇胺是乳膏制剂中常用乳化剂,用三乙醇胺乳化的乳膏产品具有膏体细腻,膏体亮白的特点,另三乙醇胺与高级脂肪酸或高级脂肪醇形成的胶体相稳定性好,产品质量稳定,可容外加成分比重高。三乙醇胺是含有卡波姆等酸性高分子凝胶的最常用中和剂,三乙醇胺通过与卡波姆等羧基中和,形成稳定的高分子结构,达到增稠和保湿的应用效果。

在液体洗涤剂中加入三乙醇胺,可改进油性污垢,特别是非极性皮脂的去除,同时,通过提高碱性可提高去污性能。并且有极好的其相容性。

用作环氧树脂的固化剂,参考用量12-15份(质量分数),固化条件80℃/4h或120℃/2h。也可用于天然橡胶、合成胶的硫化活化剂,丁腈橡胶聚合活化剂,还可用作润滑油和抗腐蚀添加剂等。三乙醇胺的长链脂肪酸盐几乎呈中性,可用作油脂和蜡的乳化剂。

用作溶液中铝离子的络合试剂,这种反应通常是在用另一种螯合物(如能够与多数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络合物的EDTA)进行络合滴定之前,用于将溶液中的特定离子“掩蔽”(不使其参与滴定)。

三乙醇胺及其盐溶液作为水泥熟料(Cement Clinker)研磨工艺中的工程外加剂、早强剂(总质量的0.1%),不仅可以防止粉碎过程粉粒的聚集和气垫作用,提高水泥的流动性和装填密度,而且也可降低粉碎机的动力消耗。但三乙醇胺络合水泥基质中的重金属和放射性同位素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增加它们的溶解度仍然是一个未决问题。

三乙醇胺与油酸反应生成的油酸三乙醇胺脂是用于锅炉水处理、汽车引擎冷却剂、钻井和切削油剂等机械加工工业中缓蚀剂的重要制备组分,保护金属表面,防止氧化。

用作气相色谱固定液。

用作各种重金属的高效螯合剂。

在碱性锌酸盐镀锌中能与锌络合,提高镀液阴极极化作用,使镀层结晶细致,含量偏高会降低沉积速度,偏低则会使镀层发灰粗糙,分散力差,一般含量在20~30ml/L。但三乙醇胺的黏度大,使镀液的电流密度上限降低。

用于纺织工业中是良好的溶剂,吸湿剂。是织物柔软剂的原料。

作为工业气体净化剂,在废气处理中用作去除硫化氢及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

由于可用于制造氮芥毒气,三乙醇胺被列入《化学武器公约》。[1]

其它:药用辅料。[3]可用作酪朊、虫胶、染料等的溶剂。还可用作纤维处理剂、防腐添加剂、增塑剂、照相显影液添加剂、发动机积碳防止剂等。用作增塑剂、中和剂、润滑剂的添加剂或防腐蚀剂以及染料、树脂等的分散剂。还可用作合成表面活性剂、稳定剂。

编辑本段安全数据

RTECS号:KL9275000

危险品标志:Xi[4]

风险术语:R36:

R36 Irritating to eyes. 刺激眼睛。

安全术语:26-39-36;S26;S36;S39

S26 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

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S36 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

S39 Wear eye/face protection. 戴眼睛/面孔保护装置。

危险类别:36/37/38-36

MSDS汇总: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参考文本

可燃性特征:遇明火、高温、强氧化剂可燃;燃烧排放有毒氮氧化物烟雾。

毒理学数据

102-71-6(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1、急性毒性:在胺类中口服毒性最低,大鼠经口LD50:9110mg/kg;小鼠经口LC50:8680mg/kg

2、刺激数据:皮肤- 兔子560 毫克/ 24小时轻度;眼- 兔子20 毫克重度

3、吸入性中毒的可能性小,但如沾染和接触该品,手和前臂的背面可见皮炎和湿疹。生态学数据

该物质对水有稍微的危害。三乙醇胺对眼睛有刺激性,但比一乙醇胺弱,对皮肤的刺激性也很小。

贮运

包装完整、轻装轻卸。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应防潮、避光、密封贮存。远离火种、热源。

氧化剂、酸、铜及铝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MSDS

Name: Triethanolamine 99+% (titr.)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Synonym : TEA; 2,2',2''-Nitrilotriethanol; 2,2,2-Trihydroxytriethylamine; Trihydroxyethylamine; Triethanolamin;

Tris(beta-hydroxyethyl)amin CAS: 102-71-6

Section 1 - Chemical Product

MSDS Name:Triethanolamine 99+% (titr.)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Synonym:TEA; 2,2',2''-Nitrilotriethanol; 2,2,2-Trihydroxytriethylamine; Trihydroxyethylamine; Triethanolamin; Tris(beta-hydroxyethyl)amin

Section 2 - COMPOSITION, INFORMATION ON INGREDIENTS

CAS# Chemical Name content EINECS# 102-71-6 Triethanolamine >99 203-049-8

Hazard Symbols: XI

Risk Phrases: 36/38

Section 3 - HAZARDS IDENTIFICATION

EMERGENCY OVERVIEW

Irritating to eyes and skin.Air sensitive.Light sensitive.Hygroscopic (absorbs moisture from the air).

Potential Health Effects

Eye:

Contact produces irritation, tearing, and burning pain. May cause transient corneal injury.

Skin:

May cause irritation with burning pain, itching and redness.

Ingestion:

Causes gastrointestinal irritation with nausea, vomiting and diarrhea.

Inhalation:

Inhalation of a mist of this material may cause respiratory tract irritation.

Chronic:

May cause liver and kidney damage. Prolonged or repeated contact may cause skin necrosis and/or ulceration of the skin.

Section 4 - FIRST AID MEASURES

Eyes: Flush eyes with plenty of water for at least 15 minutes, occasionally lifting the upper and lower eyelids. Get medical aid.

Skin:

Get medical aid if irritation develops or persists. Wash clothing before reuse. Flush skin with plenty of soap and water.

Ingestion:

If victim is conscious and alert, give 2-4 cupfuls of milk or water.

Never give anything by mouth to an unconscious person. Get medical aid if irritation or symptoms occur. Inhalation:

Remove from exposure and move to fresh air immediately. If not breathing, give artificial respiration. If breathing is difficult, give oxygen. Get medical aid if cough or other symptoms appear.

Notes to Physician:

Antidote: None reported.

Section 5 - FIRE FIGHTING MEASURES

General Information:

As in any fire, wear a self-contained breathing apparatus in pressure-demand, MSHA/NIOSH (approved or equivalent), and full protective gear.

Extinguishing Media:

Use water spray, dry chemical, carbon dioxide, or chemical foam.

Section 6 - ACCIDENTAL RELEASE MEASURES

General Information: Use proper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as indicated in Section 8.

Spills/Leaks:

Absorb spill with inert material (e.g. vermiculite, sand or earth), then place in suitable container. Clean up spills immediately, observing precautions in the Protective Equipment section. Provide ventilation. Place under an inert atmosphere.

Section 7 - HANDLING and STORAGE

Handling:

Wash thoroughly after handling. Remove contaminated clothing and wash before reuse. Use with adequate ventilation. Avoid contact with eyes, skin, and clothing. Keep container tightly closed. Avoid ingestion and inhalation. Store protected from light. Handle under an inert atmosphere. Store protected from air. Discard contaminated shoes.

Storage:

Store in a cool, dry, well-ventilated area away from incompatible substances. Keep containers tightly closed. Do not expose to air.

Store protected from moisture. Store protected from light. Store under an inert atmosphere.

Section 8 - EXPOSURE CONTROLS, PERSON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ntrols:

Use process enclosure, local exhaust ventilation, or other engineering controls to control airborne levels below recommended exposure limits.

Exposure Limits CAS# 102-71-6: Belgium - TWA: 5 mg/m3 VLE Germany: 5 mg/m3 TWA (inhalable fraction) Malaysia: 5 mg/m3 TWA Netherlands: 5 mg/m3 MAC Spain: 5 mg/m3 VLA-ED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Eyes: Wear appropriate protective eyeglasses or chemical safety goggles as described by OSHA's eye and face protection regulations in 29 CFR 1910.133 or European Standard EN166. Skin:

Wear appropriate protective gloves to prevent skin exposure. Clothing:

Wear appropriate protective clothing to prevent skin exposure. Respirators:

A respiratory protection program that meets OSHA's 29 CFR 1910.134 and ANSI Z88.2 requirements or European Standard EN 149 must be followed whenever workplace conditions warrant a respirator's use.

Section 9 -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Physical State: Liquid

Color: water-white

Odor: ammonia-like - weak odor pH: 10.5

Vapor Pressure: < .01 mm Hg @ 2

Viscosity: 590.5 CPS

Boiling Point: 335 deg C

Freezing/Melting Point: 22 deg C

Autoignition Temperature: 407 deg F ( 208.33 deg C) Flash Point: 365 deg F ( 185.00 deg C)

Explosion Limits, lower: Not available.

Explosion Limits, upper: Not available.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 Not available.

Solubility in water: Soluble in water.

Specific Gravity/Density: 1.126

Molecular Formula: (HOCH2CH2)3N

Molecular Weight: 149.1099

Section 10 - STABILITY AND REACTIVITY

Chemical Stability:

Stable.

Conditions to Avoid:

Incompatible materials, light, exposure to air, exposure to moist air or water. Incompatibilities with Other Materials:

Moisture.

Hazardous Decomposition Products:

Carbon monoxide, carbon dioxide, nitrogen oxides (NOx) and ammonia (NH3).

Hazardous Polymerization: Will not occur.

Section 11 - TOXICOLOGICAL INFORMATION

RTECS#:

CAS# 102-71-6: KL9275000 LD50/LC50:

CAS# 102-71-6: Draize test, rabbit, eye: 20 mg Severe; Draize test, rabbit, eye: 10 mg Mild; Draize test, rabbit, skin: 560 mg/24H Mild; Oral, mouse: LD50 = 5846 mg/kg; Oral, rabbit: LD50 = 2200 mg/kg; Oral, rat: LD50 = 4920 uL/kg; Skin, rabbit: LD50 = >20 mL/kg; Skin, rat: LD50 = >16 mL/kg.

Carcinogenicity:

Triethanolamine - Not listed by ACGIH, IARC, or NTP.

Other:

See actual entry in RTECS for complete information.

Section 12 - ECOLOGICAL INFORMATION

Ecotoxicity:

Fish: Goldfish: LC50 = 5000 mg/L; 24 Hr.; Unspecified

Section 13 - DISPOSAL CONSIDERATIONS

Dispose of in a manner consistent with federal, state, and local regulations. Section 14 - TRANSPORT INFORMATION

IATA

Not regulated as a hazardous material.

IMO

Not regulated as a hazardous material.

RID/ADR

Not regulated as a hazardous material.

Section 15 - REGULATORY INFORMATION

European/International Regulations

European Labeling in Accordance with EC Directives

Hazard Symbols: XI

Risk Phrases:

R 36/38 Irritating to eyes and skin.

Safety Phrases:

WGK (Water Danger/Protection)

CAS# 102-71-6: 1

Canada

CAS# 102-71-6 is listed on Canada's DSL List.

CAS# 102-71-6 is listed on Canada's Ingredient Disclosure List. US FEDERAL

TSCA

CAS# 102-71-6 is listed on the TSCA inventory.

二氧化碳msds

二氧化碳msds 二氧化碳理化性质及危害特性表 物质名称:二氧化碳;碳酸酐危规号:22019 不燃气体 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主要用途:用于制糖工业、制碱工业、制铅白等,也用于冷饮、灭火及有机合成。熔点(?):-56.6(527kPa) 沸点(?):-78.5(升华) 闪点(?):无意义引燃温度(?):无意义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53 饱和蒸气压(kPa):1013.25(-39?) 相对密度(水=1):1.56(-79?) 溶解性:溶于水、烃类等多数有机溶剂。 火灾爆炸危险数据 爆炸上限%(V/V):无意义爆炸下限%(V/V):无意义危险特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灭火方式:本品不燃。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健康危害数据 侵入途径:吸入。急性毒性:LD:—;LC:— 5050健康危害:在低浓度时,对呼吸中枢呈兴奋作用, 高浓度时则产生抑制甚至麻痹作用。中毒机制中还兼有缺氧的因素。急性中毒:人进入高浓度二氧化碳环境,在几秒钟内迅速昏迷倒下,反射消失、瞳孔扩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等,更严重者出现呼吸停止及休克,甚至死亡。固态(干冰)和液态二氧化碳在常压下迅速汽化,能造成-80,-43?低温,引起皮肤和眼睛严重的冻伤。慢性影响:经常接触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者,可有头晕、

头痛、失眠、易兴奋、无力等神经功能紊乱等。但在生产中是否存在慢性中毒国内外均未见病例报道。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眼睛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食入:—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稳定性及反应活性数据 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避免接触条件:—燃烧(分解)产物:— 泄漏紧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储运注意事项:不燃烧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间内。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易燃或可燃物分开存放。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防护措施 职业接触限值PC-TWA(mg/m?):9000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空气呼吸器。眼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氢氧化钠(液碱、片碱)(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氢氧化钠(液碱、片碱)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氢氧化钠 化学品英文名:sodiun hydroxide 中文名称:烧碱 分子式:NaOH 分子量:40.0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环境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本品不会燃烧, 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 形成腐蚀性溶液。具有强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灭火方法:用水、砂土扑救,但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易 - 1 -

国内外胶乳行业发展现状

专论与综述(47~49) 国内外胶乳行业发展现状 席莺,李旭祥 (西安交通大学环境与化工学院,陕西西安710049) 摘要:介绍了国内外胶乳行业的发展现状,讨论了由于胶乳制品存在蛋白质和添加剂造成过敏以及致癌物亚硝胺的析出的解决办法,同时介绍了天然胶乳、合成胶乳的应用领域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胶乳制品;天然胶乳;合成胶乳;胶乳过敏 中图分类号:T Q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045(2001)01-0047-03 我国胶乳工业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品种比较齐全、工艺日臻完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逐年提高、初具规模的独立工业体系[1]。胶乳制品的品种和数量正在稳步增加,在世界胶乳制品市场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我国胶乳行业技术水平同国外相比较,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如何不断开发质量高、品种新的产品,降低成本,同时兼顾环保节能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 天然胶乳 90年代初期,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 DC )提出 在与病人接触的地方采取全面预防的倡议之后,防护性胶乳手套在医疗领域的需求急剧增加 [2] 。 同时,随着爱滋病和肝炎等传染性疾病的日益蔓延,避孕套不仅用作避孕工具,而且作为预防病毒传染的工具也为人们所接受和采用。在半导体、电子、航空、药物、生物以及食品加工等工业领域,工人戴胶乳手套一是为了保护自身免受化学试剂的腐蚀和污染,二是为了保证产品不因人的接触而受到污染,例如,食品及半导体晶片等的加工过程。 目前,天然胶乳凭借其优良的物理性能以及低廉的价格,仍然是胶乳制品的主要原材料。随着胶乳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开发出的胶乳制品有:探空气球、橡胶避孕套、橡胶检查手套、橡胶家用手套、橡胶工业手套、胶乳彩色气球、胶乳指套、胶乳海绵、胶乳胶管等。然而,随着天然胶乳制品应用的日益增多,有关胶乳制品过敏(其中 包括皮炎、哮喘、过敏性反应等症状)的报道也越来越多,引起过敏症状的主要原因是天然橡胶中所含的蛋白质以及一些加工用助剂。胶乳制品上的粉末虽然本身并不是过敏源,但它却是蛋白质传播的介质,粉尘很容易被吸附在皮肤上或被吸入气管和肺部,从而增加了引起过敏症的几率。为了降低天然橡胶的过敏反应,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降低天然胶乳中蛋白质的含量,在干燥和硫化前对胶乳进行淋洗,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洗去可溶性的蛋白质。美国研究人员利用银菊胶研制出一种低过敏反应的胶乳,其过敏性蛋白质的含量仅为天然胶乳的1/3[3]。其次,对胶乳制品的表面进行氯化处理,或在天然乳胶制品外涂敷一层合成胶乳,避免皮肤与天然乳胶的直接接触,此时应注意所选用的黏接剂也应是合成胶乳黏接剂。第三,避免使用易引起过敏的 助剂,比如稳定剂乙醛、四甲基秋兰姆(T MT D ),促进剂秋兰姆、氨基甲酸酯[4]。最后,应尽可能采用无粉胶乳加工工艺。内衬植绒的手套很容易引起过敏症,就是由于其加工过程需要粉末并且不经过氯化处理,同时,为了将绒粒黏接在胶乳表面,要使用大量的天然胶乳黏接剂,而这些因素都会加剧过敏反应。 另外,致癌物质亚硝胺的析出也是天然胶乳制品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马来 收稿日期:2000-10-28;修回日期:2000-11-10 作者简介:席莺(1976-),女,陕西铜川人,硕士,已发表论文5篇。 第19卷 第1期2001年2月 石化技术与应用Petrochemical T echnology &Application V ol.19 N o.1 Feb.2001

危险化学品清单及MSDS资料

MSDS物质安全数据表 一、油漆MSDS 编号:MSDS-02 学品名称:油漆 危险性类别:第3类易燃液体。 特性及注意事项:各种颜色及粘度的液体。有不适宜气味。闪点及水溶性依成分而定。含有“P”的物质10%或10%以上及及含标有“PP”的物质1%以上为海洋污染物。 闪点:23-61℃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雾状水、干粉、抗溶泡沫、二氧化碳,禁用水柱。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备注:油漆类中某些货物可能含有20%或20%以下、含氨量不超过12.6%的硝化纤维素。本规定不适用于这些货物。应按硝化纤维素的规定运输。散装和罐柜运输应符合有关规定。 应急措施:适用于易燃液体,闪点23-61℃c.c.,溶于易燃溶剂中的易燃物质。当处理溢漏或扑救火灾时要穿防护服。 注意事项:避免所有火源(如:明火、无防护灯、电动手工工具。) 泄漏处置: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使用吸收材料收集起溢漏物,并用安全的方式处理。当发生火灾时,用水雾、泡沫或干粉灭火。不得用水射流。用大量水保持相领的容器冷却。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衣着,用大量水冲洗至少10分钟;化学性灼伤时,用肥皂水清洗患处;若水泡已破,用凡士林纱布覆盖作面;疼痛时,口服扑热息痛或肌注吗啡。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至少10分钟;敷1%的氯霉素眼膏;剧痛时服扑热息痛或肌注吗啡。就医。 吸入:立即将伤员撤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暖、吸氧;必要时采用人工呼吸或心脏按压术。就医。 误食:保暖,饮水;口服活性炭加水混合物,尽力避免伤员呕吐;必要进行人工呼吸,症状

严重时迅速就医。 二、天那水MSDS 编号:MSDS-05 化学品名: 天那水 第一部分成份/组成信息 化学品名称:天那水(混合物)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接触。 健康危害:吸入或吞食有害,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蒸气可能造成头痛、恶心、麻木、头晕等症状。 环境危害:该混合物对环境有严重的危害,对空气、水环境及水源可造成污染,对鱼类和动物应注意。 燃爆危险:天那水中溶剂为易燃易爆化学品,其蒸气和液体易燃,液体会累积电荷,蒸气比空气重会传播至远处,遇火源会造成着火和爆炸。 第三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用肥皂和大量水清洗,脱去被沾染之衣物,要风干并洗涤干净后再穿,受沾染之皮鞋要在空气中完全风干后方可再穿。 眼睛接触:如果与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10分钟,并请医生诊治。 吸入:立即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若呼吸困难,进行人工呼吸,注意保暖,立即送医。 食入:应由医生决定是否应催吐。

危险化学品(二氧化碳)

中核二三建设公司方家山项目部 方家山核电工程 MSDS 材料安全数据 —二氧化碳 carbon dioxide MSDS 二氧化碳 carbon dioxide 一、成份辨识资料: 中(英)文名称: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 ),压缩气体,无色,无味。 二、危害辨识资料: 紧急概要:此气体以高压方式灌裝于钢瓶内,为一无毒、无味、无色、不可燃之气体. 在低浓度时,对呼吸中枢 呈兴奋作用, 高浓度时则产生抑制甚至麻痹作用,甚至窒息。 吸入:在低浓度时,对呼吸中枢呈兴奋作用, 高浓度时则产生抑制甚至麻痹作用。中毒机制中还兼有缺氧的因素。 急性中毒:人进入高浓度二氧化碳环境,在几秒钟内迅速昏迷倒下,反射消失、瞳孔扩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等,更严重者出现呼吸停止及休克,甚至死亡。 眼睛、皮肤接触: 固态(干冰)和液态二氧化碳在常压下迅速汽化,能造成-80~-43℃低温,引起皮肤和眼睛严重 的冻伤。 慢性影响: 经常接触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者,可有头晕、头痛、失眠、易兴奋、无力等神经功能紊乱等。 环境影响:无。 三、急救措施: 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四、灭火措施: 特殊灭火程序:本品不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五、泄露处理方法: 1.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2.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 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3.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4.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清理方法:允许排至大气。 六、安全处置与储存方法: 处置:密闭操作。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 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远离易燃、可燃物。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泄漏应急处理 设备。 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易(可)燃物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七、曝露预防措施: 工程控制: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皮肤及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注意事项: 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氢氧化钠(液碱)(MSDS)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性能数据(MSDS) 标识中文名:氢氧化钠(液碱)英文名:Sodiun hydroxide 中文名称2:烧碱英文名称2:Caustic soda 分子式:NaOH相对分子质量:40.01 CAS号:1310-73-2危险性类别: 化学类别: 组成与性状主要成分:含量: 工业品一级≥99.5%; 二级≥99.0%。 外观与形状:白色不透明固体,易潮解。 主要用途:用于肥皂工业、石油精炼、造纸、人造丝、染色、制革、医药、有机合成等。 健康危害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爆炸特性与消防燃烧性: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 可致人体灼伤。 闪点(℃):无意义 爆炸下限(V%):无意义爆炸上限(V%):无意义 引燃温度(℃):无意义最大爆炸压力(Mpa):无意义 最小点火能(Mj):无意义 危险特性: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本品不会燃烧, 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 形成腐蚀性溶液。具有强腐蚀性。 灭火方法:用水、砂土扑救,但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浓硫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浓硫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浓硫酸 化学品英文名称::Sulfuric acid 分子式:H2SO4 相对分子质量:98.07 危险品编号:81007 熔点(℃):10 沸点(℃):290 相对密度:1.83;3.4 外观及性状:兰色油状液体,无味 禁忌物:有机物、氰酸盐、碳化物、雷酸盐、苦味酸盐、金属 企业名称: --- 地址:--- 邮编:--- 电子邮件地址:-- 传真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 技术说明书编码:--- 生效日期:---年---月---日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慢性影响: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浓硫酸 CAS号:7664-93-9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先用干布试去,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最后用小苏打溶液冲洗,严重时应立即送医院。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注意:身防止皮肤直接接触.用棉布先吸去皮肤上的硫酸,再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最后用0.01%的苏打水(或稀氨水)浸泡.切勿直接冲洗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完整版)二氧化碳MSDS

二氧化碳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二氧化碳 化学品英文名称:Carbon dioxide 产品推荐用途:二氧化碳可以用于制碱工业,制糖工业,在焊接领域可以用作保护气,在塑料行业有用作发泡剂的(很少见)也可以用于生产聚合物(研发阶段) 固体二氧化碳(干冰)可以用作制冷剂 干冰可以用于人工降雨 干净可以用于冷藏运输领域 产品限制用途:非说明书规定用途的其他任何用途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长时间过量吸入会引起昏迷,反射消失,瞳孔散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呼吸停止,休克死亡。皮肤、眼睛接触干冰或液体二氧化碳会引起冻伤。 GHS危险性类别:加压气体-冷冻液化气体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警告 危险信息:长时间过量吸入会引起昏迷、反射消失、瞳孔散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呼吸停止、休克死亡。皮肤、眼睛接触干冰或液体二氧化碳会引起冻伤。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呼吸防护:通风环境下不需防护。 眼睛防护:操作液体二氧化碳设备可使用防护眼镜,防止飞溅冻伤眼睛。 皮肤防护:操作液体二氧化碳装置时使用棉手套,防止冻伤。 工程控制:生产、使用场所保持自然通风。 事故响应: 产品本身无火灾危险,为防止外来火灾对压缩气体包装钢瓶造成的危险,可就近配备泡沫式灭火器。对火场中的气瓶用大量水降温,防止爆炸,并迅速转移至安全空旷处。吸入,立即转移至空气新鲜通风处,重者立即就医。皮肤、眼睛接触,用自来水冲洗,就医。 安全储存:储存场所应保持通风和防止阳光曝晒,库温不宜超过35℃。 使用时对气瓶应有防止倾倒的措施。 废弃处理:少量废气可直接排入大气中。 物理化学危险:产品系灭火剂,为防止外来火灾对压缩气体包装钢瓶造成的危险,可就近配备泡沫式灭火器。 健康危害:长时间过量吸入会引起昏迷,反射消失,瞳孔散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呼吸停止,休克死亡。 皮肤、眼睛接触干冰或液体二氧化碳会引起冻伤。 环境危害: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大气能破坏地球臭氧层,少量二氧化碳废气可直接排放。

氢氧化钠MSDS--中英文对照

MSDS Material safty data sheet 1.物质的理化常数 1.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国标编号:82001 CAS:1310-73-2 International Code:82001 中文名称:氢氧化钠 Chinese Name:Qing Yang Hua Na 英文名称:Caustic soda;Sodium hydroxide English name :Caustic soda;Sodium hydroxide 别名:固碱;烧碱;火碱;苛性钠 Synonim:Solid Sodium hydroxid , Caustic Soda , Sodium Hydrate 分子式:NaOH 分子量:40.01 Chemical Formula:NaOH Molecular:40.01 熔点:318oC沸点:1390oC Melting Point:318oC Boiling Point:1390oC 密度:相对密度2.12 Density:Relative Density 2.12 蒸汽压:739 ℃ Vapor Pressure:739 oC 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和甘油,不溶于丙酮 Dissolubility :Well soluble in water , alcohol and glycerine, insoluble in acetone 稳定性:稳定 Stability: stable 外观与形状:白色不透明固体,易潮解 Appearance :white and opaque olid , very hygroscopic 危险标记:20(碱性腐蚀品) Hazard Symbols : 20 (Corrosives presenting alkalinous properties) 用途:用于肥皂工业、石油精炼、造纸、人造丝、染色、制革医药、有机合成等Use : For soap industry,petroleum refining , papermaking , artificial silk , dye, Leatherworking , medicine , organic synthesis and so on. 2对环境的影响: 2. Environmental Effects : 一、健康危害 一、Potential Health Effects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Pathways: inhaled, ingested 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或烟雾会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 皮肤和眼与NaOH直接接触会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 和休克。 Effects:Severe irritant and corrosive . Inhalation of dust or mist may cause irritation of eyes and respiratory tract ,corrosion of nasal septum . Contact with skin and eye may

丁腈橡胶的基本性能及用途

字体大小:| | 2010-08-28 16:56 - 阅读:135 - :0 ,由丁二烯与丙烯腈共聚而制得的一种合成橡胶。是耐油(尤其是烷烃油)、耐老化性能较好的合成橡胶。丁腈橡胶中丙烯腈含量(%)有42~46、36~41、31~35、25~30、18~24 等五种。丙烯腈含量越多, 耐油性越好,但耐寒性则相应下降。它可以在120℃的空气中或在150℃的油中长期使用。此外,它还具有良好的耐水性、气密性及优良的粘结性能。广泛用于制各种耐油橡胶制品、多种耐油垫圈、垫片、套管、 软包装、软胶管、印染胶辊、电缆胶材料等,在汽车、航空、石油、复印等行业中成为必不可少的弹性材料。 丁腈橡胶基本性能 主要采用低温乳液聚合法生产,丁腈橡胶具有优良的耐油性,其耐油性仅次于聚硫橡胶和氟橡胶,并且具有的耐磨性和气密性,粘接力强。丁晴橡胶的缺点是不耐臭氧及芳香族、卤代烃、酮及酯类溶剂,不宜做 绝缘材料。丁腈橡胶耐低温性差,电性能低劣,弹性稍低。 丁腈橡胶主要用途 丁腈橡胶主要用于制作耐油制品,如耐油管、胶带、橡胶隔膜和大型油囊等,常用于制作各类耐油模压橡胶制品,如O形圈、油封、皮碗、 膜片、活门、波纹管等,也用于制作胶板和耐磨零件。

公司代理经销南帝公司的产品有:普通丁腈橡胶、特殊丁腈橡胶、丁腈胶乳、热塑性弹性体(TPV)等。其中镇江南帝主要牌号:NANCAR 1051、1052、1053、1052M30、1043N、2845、2865、2875、3345、3365、4155等。特殊丁腈橡胶有以下: ??羧化丁腈(XNBR):NANCAR 1072、1072CG、3245C 具优越耐磨性,适用于下列橡胶制品: a. 高耐磨的输送带、工业制品、纺织胶辊、及特殊鞋底等制品。 b. AB胶系接着剂及丙烯酸酯系接着剂。 c. 环氧树脂改性应用。 d. 软性电路板。 ??充油丁腈(NBR/DOP):NANCAR 1082 适用于超低硬度(40 Shore A以下) 并兼具耐油特性之橡胶制品,如:工业胶辊、工业制品等。 ??丁腈/PVC (NBR/PVC):NANCAR 1203D、1203HD、1203L D、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耐油性,适用于下列橡胶制品: a. 耐臭氧的汽车部品(防尘套及胶管)、工业制品(胶板及杂件)、及电缆被 覆等制品。 b. 耐酒精汽油、低萃取燃料油管。 c. 耐溶剂的胶辊(工业胶辊、造纸胶辊、印刷胶辊)及纺织皮圈等制品。 d. 保温材料及运动器材等发泡制品。 ??丁腈/PVC/DOP (NBR/PVC/DOP):NANCAR 1204D 适用于超低硬度并兼具耐油耐臭氧之橡胶制品,如:印刷胶辊厂、工业制品等。 ??预交联丁腈(NBR):NANCAR 1022 具良好的尺寸安定性,特别适用于PVC改质,提高橡胶质感。 ??超低,极高丙烯腈丁腈(NBR):NANCAR 1965、4580

MSDS模板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乙基香兰素 产品名称 : Vetec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急性毒性, 经口(类别4) 皮肤刺激(类别2) 眼刺激(类别2A)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 急性水生毒性(类别3)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警告 危险申明 H302 吞咽有害。 H315 造成皮肤刺激。 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 H335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H402 对水生生物有害。 警告申明 预防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P280 穿戴防护手套/ 眼保护罩/ 面部保护罩。 措施 P301 + P312 如果吞下去了: 如感觉不适,呼救解毒中心或看医生。 P302 + P352 如与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冲洗受感染部位. P304 + P340 如吸入,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并保持呼吸顺畅的姿势休息.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12 如感觉不适,呼救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P321 具体治疗(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0 漱口。 P332 + P313 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 就诊。

氢氧化钠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

氢氧化钠m s d s安全技术 说明书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氢氧化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标识 中文名:氢氧化钠,烧碱 英文名:Sodium hydroxide; Caustic Soda 分子式:NaOH 相对分子质量: CAS号:1310-73-2 危险性类别:第类碱性腐蚀品 化学类别:无机碱 第二部分主要组成部分与性状 主要成分:含量≥96% 外观与性状:白色不透明固体,易潮解。 第三部分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粉尘刺激眼睛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睛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不燃 闪点(℃):无意义 危险特性: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蒸汽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灭火方法:用水、砂土扑救,但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露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耐酸碱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大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清洁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小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 第七部分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干燥清洁的仓库间。应注意防潮和雨淋。应与易燃或可燃物及酸类分开存放分装和搬运时要注意个人防护。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破损。雨天不宜运输。 第八部分防护措施 车间卫生标准 中国MAC (mg/m3): 前苏联MAC(mg/ m3): 美国 OSHA 100ppm,2mg/m3 ; 美国TLV-STEL ACGIH2mg/ m3

羧基丁腈胶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羧基丁腈胶乳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投资公司

第一章概述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羧基丁腈胶乳项目 (二)项目选址 某经济开发区 项目选址应符合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和项目占地使用规划的要求,同时具备便捷的陆路交通和方便的施工场址,并且与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保护相一致。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56908.44平方米(折合约85.32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69.64%,建筑容积率1.60,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5.40%,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67.12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56908.44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39631.0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1053.50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68430.48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4921.00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12台(套),设备购置费5227.06万元。 (七)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1071915.68千瓦时,折合131.74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14166.33立方米,折合1.21吨标准煤。 3、“羧基丁腈胶乳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1071915.68千瓦时,年总用水量14166.33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132.95 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39.71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 23.95%,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 项目符合某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符合某经济开发区产业结构调整规 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 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 产生明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17672.4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4258.6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68%;流动资金3413.7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32%。 (十)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MSDS报告模板

物质安全资料表(MSDS表)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 化学品英文名称: 企业名称: 生产商: 地址: 电子邮件地址:邮编: 产品编码:版本: 企业应急电话(国家或地区代码)(区号)(电话号码): 传真号码(国家或地区代码)(区号)(电话号码): 第二部分:危险品概述 危险性类别:高闪点易燃液体 警示图:危险 象形图: 侵入途径:1.皮肤接触 2. 眼睛接触 3. 误食 健康危害:对皮肤、眼睛、粘膜有刺激、致敏作用。 燃爆危险:易燃。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主要成分含量% CAS No. 150#溶剂油35-55 526-73-8 添加剂12-24 ------- 二乙二醇丁醚10-20 112-34-5 6#溶剂4-12 64-04-0 3488N 6 9003-27-4 石油醚 2-7 -------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和肥皂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切断泄漏源。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灭火时尽量切断泄漏源。灭火时消防人员必须在安全距离以外或有防护措施处操作。消防人员应穿戴全身防护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 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 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

(完整版)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

1,1,1-三氯乙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1,1-三氯乙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 1,1,1-trichloroethane 中文名称2:甲基氯仿 英文名称2: methyl chloroform 技术说明书编码: 612 CAS No.: 71-55-6 分子式: C2H3Cl3 分子量: 133.4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1,1,1-三氯乙烷≥95.0% 71-55-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轻者表现为头痛、眩晕、步态蹒跚、共济失调、嗜睡等;重者可出现抽搐,甚至昏迷。可引起心律不齐。对皮肤有轻度脱脂和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能燃烧,并产生剧毒的光气和氯化氢烟雾。与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能发生强烈反应。与活性金属粉末(如镁、铝等)能发生反应, 引起分解。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 20 TLVTN: OSHA 350ppm,1910mg/m3; ACGIH 350ppm,1910mg/m3 TLVWN: ACGIH 450ppm,2460mg/m3 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含量: 工业级一级≥95.0%; 二级≥91.0%; 三级≥90.0%。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 pH: 熔点(℃): -32.5 沸点(℃): 74.1

氢氧化钠英文版MSDS(物料安全资料)

1. Identification of the substance/preparation and of the company/undertaking Identification of the product Sodiun Hydroxide Manufacturer/supplier identification Company: Guangdong Guanghua Sci-Tech Co.,Ltd Address: PostCode:515000 E-mail: Emergency telephone No.:. Fax No.: 2. Hazards identification Classification of the substance or mixture Classification according to Regulation (EC) No 1272/2008 [EU-GHS/CLP] Skin corrosion (Category 1A) Serious eye damage (Category 1) Acute aquatic toxicity (Category 3) Label elements Pictogram Signal word Danger Hazard statement(s) H314 Causes severe skin burns and eye damage. H402 Harmful to aquatic organisms. Precautionary statement(s) P280 Wear protective gloves/ protective clothing/ eye protection/ faceprotection. P305 + P351 + P338 IF IN EYES: Rinse cautiously with water for several minutes. Removecontact lenses, if present and easy to do. Continue rinsing. P310 Immediately call a POISON CENTER or doctor/ physician. Supplemental Hazard Statements none 3. Composition/information on ingredients Synonyms Sodiun Hydroxide CAS-No.:1310-73-2 M: 40.00 g/mol Molecular formula:NaOH 4. First aid measures If inhaled

危化品MSDS-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 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氢氧化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n hydroxide 中文名称2:苛性钠;烧碱 英文名称2:caustic soda 主要用途:广泛用作中和剂,用于各种钠盐制造、肥皂、造纸、棉织品、丝、粘胶纤维、橡胶制品的再生、金属清洗、电镀、 漂白等。 2. 危险性概述 2.1 危险性类别:碱性腐蚀品、强腐蚀。 2.2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2.3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 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2.4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2.5燃爆危险:不燃,无特殊燃爆特性。 3. 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主要成分CAS RN 含量(%) 氢氧化钠1310-73-2 96.0 4. 急救措施 4.1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 分钟。如有不适感,就医。 4.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 分钟。如有不适感,就医。 4.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4.4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5. 消防措施 5.1 危险特性: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本品不会燃烧, 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 形成腐蚀性溶液。具有强腐蚀性。 5.2有害燃烧产物:无意义。 5.3灭火方法:本品不燃。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5.4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6. 泄漏应急措施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碱服。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塑料布覆盖泄漏物,减少飞散。勿使水进入包装容器内。用洁净的铲子收集泄漏物,置于干净、干燥、盖子较松的容器中,将容器移离泄漏区。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