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学SAS例题程序

医学统计学SAS例题程序
医学统计学SAS例题程序

医学统计部分例题运行程序1.例 3-5

data ex3_5;

n=36;

s_m=130.83;

std=25.74;

p_m=140;

df=n-1;

t=abs(s_m-p_m)/(std/sqrt(n));

p=(1-probt(t,df))*2;

proc print;

var t p;

Run;

2.例 3-6

/*用MEANS作配对资料两个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

data ex3_6;

input x1 x2 @@;

d=x1-x2;

cards;

0.840 0.580

0.591 0.509

0.674 0.500

0.632 0.316

0.687 0.337

0.978 0.517

0.750 0.454

0.730 0.512

1.200 0.997

0.870 0.506

;

proc means t prt;

var d;

run;

/*用UNIVARIATE过程作配对资料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

proc univariate data=ex3_6;

var d;

run;

3.例 3-7

data ex3_7;

input x @@;

if _n_<21then c=1;

else c=2;

cards;

-0.70 -5.60 2.00 2.80 0.70 3.50 4.00 5.80 7.10 -0.50

2.50 -1.60 1.70

3.00 0.40

4.50 4.60 2.50 6.00 -1.40

3.70 6.50 5.00 5.20 0.80 0.20 0.60 3.40 6.60 -1.10

6.00 3.80 2.00 1.60 2.00 2.20 1.20 3.10 1.70 -2.00

;

proc ttest;

var x;

class c;

run;

4.例 4-2

data ex4_2;

input x c @@;

cards;

3.53 1 2.42 2 2.86 3 0.89 4

4.59 1 3.36 2 2.28 3 1.06 4

4.34 1 4.32 2 2.39 3 1.08 4

2.66 1 2.34 2 2.28 3 1.27 4

3.59 1 2.68 2 2.48 3 1.63 4

3.13 1 2.95 2 2.28 3 1.89 4

3.30 1 2.36 2 3.48 3 1.31 4

4.04 1 2.56 2 2.42 3 2.51 4

3.53 1 2.52 2 2.41 3 1.88 4

3.56 1 2.27 2 2.66 3 1.41 4

3.85 1 2.98 2 3.29 3 3.19 4

4.07 1 3.72 2 2.70 3 1.92 4

1.37 1

2.65 2 2.66 3 0.94 4

3.93 1 2.22 2 3.68 3 2.11 4

2.33 1 2.90 2 2.65 3 2.81 4

2.98 1 1.98 2 2.66 3 1.98 4

4.00 1 2.63 2 2.32 3 1.74 4

3.55 1 2.86 2 2.61 3 2.16 4

2.64 1 2.93 2

3.64 3 3.37 4

2.56 1 2.17 2 2.58 3 2.97 4

3.50 1 2.72 2 3.65 3 1.69 4

3.25 1 1.56 2 3.21 3 1.19 4

2.96 1

3.11 2 2.23 3 2.17 4

4.30 1 1.81 2 2.32 3 2.28 4

3.52 1 1.77 2 2.68 3 1.72 4

3.93 1 2.80 2 3.04 3 2.47 4

4.19 1 3.57 2 2.81 3 1.02 4

2.96 1 2.97 2

3.02 3 2.52 4

4.16 1 4.02 2 1.97 3 2.10 4

2.59 1 2.31 2 1.68 3

3.71 4

;

proc anova;

class c;

model x=c;

means c/dunnett;

means c/hovtest;

run;

5.例4-4

data ex4_4;

input x a b @@;

cards;

0.82 1 1

0.65 2 1

0.51 3 1

0.73 1 2

0.54 2 2

0.23 3 2

0.43 1 3

0.34 2 3

0.28 3 3

0.41 1 4

0.21 2 4

0.31 3 4

0.68 1 5

0.43 2 5

0.24 3 5

;

proc anova;

class a b;

model x=a b;

means a/snk;

run;

6.例4-6

data ex4_6;

input r time treat $ x @@; cards;

1 1 A 760

2 1 B 860

3 1 A 568

4 1 A 780

5 1 B 960

6 1 B 940

7 1 A 635

8 1 B 440

9 1 A 528

10 1 B 800

1 2 B 770

2 2 A 855

3 2 B 602

4 2 B 800

5 2 A 958

6 2 A 952

7 2 B 650

8 2 A 450

9 2 B 530

10 2 A 803

;

proc anova;

class r time treat;

model x=r time treat;run;

7.例 7-1

data ex7_1;

input r c f @@;

cards;

1 1 99

1 2 5

2 1 75

2 2 21

;

proc freq;

weight f;

tables r*c

/chisq

expected;

run;

8.例7-2

data ex7_2;

input r c f @@;

cards;

1 1 46

1 2 6

2 1 18

2 2 8

;

proc freq;

weight f;

tables r*c

/chisq

expected;

run;

9.例7-3

10.例7-4

data ex7_4;

input r c f @@; cards;

1 1 4

1 2 18

2 1 5

2 2 6

;

proc freq;

weight f;

tables r*c

/chisq

expected;

run;

11.例7-5

data ex7_5;

input r c f @@; cards;

1 1 6

1 2 4

2 1 1

2 2 9

;

proc freq;

weight f;

tables r*c

/chisq

expected;

run;

12.例7-6

data ex7_6;

input r c f @@; cards;

1 1 199

1 2 7

2 1 164

2 2 18

3 1 118

3 2 26

;

proc freq;

weight f;

tables r*c

/chisq;

run;

13.例7-7

data ex7_7;

input r c f @@; cards;

1 1 42

1 2 48

1 3 21

2 1 30

2 2 72

2 3 36

;

proc freq;

weight f;

tables r*c

/chisq;

run;

14.例7-8

data ex7_8;

input r c f @@;

cards;

1 1 431

1 2 490

1 3 902

2 1 388

2 2 410

2 3 800

3 1 495

3 2 587

3 3 950

4 1 137

4 2 179

4 3 32

;

proc freq;

weight f;

tables r*c

/chisq;

run;

15.例8-1

data ex8_1;

input x1 x2 @@; d=x1-x2;

cards;

60 76

142 152

195 243

80 82

242 240

220 220

190 205

25 38

198 243

38 44

236 190

95 100

;

proc univariate;

var d;

run;

16.例8-2

data ex8_2;

input x1 @@;

median=45.30;

d=x1-median;

cards;

44.21 45.30 46.39 49.47 51.05 53.16 53.26 54.37 57.16 67.37 71.05 87.37 ;

proc univariate;

var d;

run;

17.例8-3

data ex8_3;

input x c @@;

cards;

2.78 1

3.23 1

4.20 1

4.87 1

5.12 1

6.21 1

7.18 1

8.05 1

8.56 1

9.60 1

3.23 2

3.50 2

4.04 2

4.15 2

4.28 2

4.34 2

4.47 2

4.64 2

4.75 2

4.82 2

4.95 2

5.10 2

;

proc npar1way wilcoxon;

var x;

class c;

run;

18.例8-4

data ex8_4;

input c g f;

cards;

1 1 1

1 2 8

1 3 16

1 4 10

1 5 4

2 1 2

2 2 23

2 3 11

2 4 4

2 5 0

;

proc npar1way wilcoxon;

freq f;

var g;

class c;

run;

19.例8-5

data ex8_5;

input x c @@;

cards;

32.5 1

16.0 2

6.5 3

35.5 1

20.5 2

9.0 3

40.5 1

22.5 2

12.5 3

46.0 1

29.0 2

18.0 3

49.0 1

36.0 2

;

proc npar1way wilcoxon;

var x;

class c;

run;

20.例8-6

data ex8_6;

input x c @@;

cards;

2 1

2 1

2 1

3 1

4 1

4 1

4 1

5 1

7 1

7 1

5 2

5 2

6 2

6 2

6 2

7 2

8 2

10 2

12 2

3 3

5 3

6 3

6 3

6 3

7 3

7 3

9 3

10 3

11 3

11 3

;

proc npar1way wilcoxon;

class c;

run;

21.例8-7

data ex8_7;

input c g f;

cards;

1 1 0

1 2 2

1 3 9

1 4 6

2 1 3

2 2 5

2 3 5

2 4 2

3 1 5

3 2 7

3 3 3

3 4 2

4 1 3

4 2 5

4 3 3

4 4 0

;

proc npar1way wilcoxon;

freq f;

var g;

class c;

run;

22.例9-1

data ex9_1;

input x y;

cards;

13 3.54

11 3.01

9 3.09

6 2.48

8 2.56

10 3.36

7 2.65

;

proc reg;

model y=x;

run;

23.例9-8

data ex9_8;

input x y;

cards;

0.03 0.05

0.14 0.34

0.20 0.93

0.43 0.69

0.44 0.38

0.45 0.79

0.47 1.19

0.65 4.74

0.95 2.31

0.96 5.95

2.44 1.11

2.69

3.53

3.07 3.48

7.78 5.65

9.82 33.95

18.93 17.16

22.59 8.42

27.96 9.33

;

proc corr spearman; var x y;

run;

24.例11-1

data ex11_1;

input x a b @@; cards;

10 1 1

10 1 1

40 1 1

50 1 1

30 1 2

30 1 2

70 1 2

60 1 2

30 1 2

10 2 1

20 2 1

30 2 1

50 2 1

30 2 1

50 2 2

50 2 2

70 2 2

60 2 2

30 2 2

;

proc anova;

class a b;

model x=a b a*b; run;

25.例11-2

data ex11_2;

input x a b @@; cards;

105 1 1

80 1 1

65 1 1

75 2 1 115 2 1

80 2 1

85 3 1 120 3 1 125 3 1 115 1 2 105 1 2

80 1 2 125 2 2 130 2 2

90 2 2

65 3 2 120 3 2

75 1 3

95 1 3

85 1 3

135 2 3

120 2 3

150 2 3

180 3 3

190 3 3

160 3 3

;

proc anova;

class a b;

model x=a b a*b;

run;

26.例11-3

data ex11_3;

input b c a x@@;

cards;

1 1 1 0.25 1 1

2 0.30 1 1

3 0.75 1 1

4 0.20 1 1

5 -0.10 1 1 1 -0.25 1 1 2 0.10 1 1 3 -0.50 1 1 4 -1.00 1 1 5 0.00 1 1 1 1.25 1 1 2 0.50 1 1 3 0.60 1 1 4 0.85 1 1 5 2.50 1 1 1 -0.75 1 1 2 -0.35 1 1 3 0.40 1 1 4 -0.50 1 1 5 0.10 1 1 1 0.40 1 1 2 0.05 1 1 3 -0.20

1 1 5 -0.10 1

2 1 4.75 1 2 2 4.60 1 2

3 4.55 1 2

4 4.2

5 1 2 5 4.72 1 2 1 3.45 1 2 2 4.80 1 2 3 3.50 1 2 4 3.10 1 2 5 4.30 1 2 1 4.00 1 2 2 4.00 1 2 3 4.25 1 2 4 4.00 1 2 5 4.10 1 2 1 4.85 1 2 2 5.20 1 2 3 4.10 1 2 4 5.00 1 2 5 4.80 1 2 1 4.55 1 2 2 4.30 1 2 3 4.40 1 2 4 4.20

1 2 5 3.60

2 1 1 0.50 2 1 2 1.50 2 1

3 0.75 2 1

4 -0.7

5 2 1 5 1.75 2 1 1 2.10 2 1 2 1.50 2 1 3 2.65 2 1 4 0.90 2 1 5 2.40 2 1 1 2.75 2 1 2 1.25 2 1 3 3.00 2 1 4 0.95 2 1 5 1.75 2 1 1 1.00 2 1 2 1.37

2 1 4 0.62 2 1 5 3.05 2 1 1 2.35 2 1 2 2.55 2 1

3 1.17 2 1

4 1.0

5 2 1 5 2.75 2 2 1 3.75 2 2 2 4.00 2 2 3 4.10 2 2 4 3.27 2 2 5 4.80 2 2 1 4.00 2 2 2 4.05 2 2 3 5.00 2 2 4 4.25 2 2 5 4.02 2 2 1 4.00 2 2 2 4.15 2 2 3 4.20 2 2 4 4.00 2 2 5 4.15 2 2 1 4.25 2 2 2 4.10 2 2 3 4.15 2 2 4 4.25 2 2 5 4.75 2 2 1 4.60 2 2 2 4.25 2 2 3 4.17 2 2 4 4.25 2 2 5 4.80

proc anova;

class a b c;

model x=a b c a*b a*c b*c a*b*c; run;

27.例11-4

data ex11_4;

input x a b c d@@;

cards;

86 1 1 1 1

95 1 1 2 2

91 1 2 1 2

94 1 2 2 1

91 2 1 1 2

96 2 1 2 1

83 2 2 1 1

88 2 2 2 2

;

proc anova;

class a b c d;

model x=a b c d a*b;

run;

28.例15-1

data ex15_1;

input x1-x4 y @@;

cards;

5.68 1.90 4.53 8.20 11.20 3.79 1.64 7.32

6.90 8.80 6.02 3.56 6.95 10.80 12.30 4.85 1.07 5.88 8.30 11.60 4.60 2.32 4.05

7.50 13.40 6.05 0.64 1.42 13.60 1

8.30 4.90 8.50 12.60 8.50 11.10 7.08 3.00 6.75 11.50 12.10

3.85 2.11 16.28 7.90 9.60

4.65 0.63 6.59 7.10 8.40 4.59 1.97 3.61 8.70 9.30 4.29 1.97 6.61 7.80 10.60 7.97 1.93 7.57 9.90 8.40 6.19 1.18 1.42 6.90 9.60 6.13 2.06 10.35 10.50 10.90

5.71 1.78 8.53 8.00 10.10

6.40 2.40 4.53 10.30 14.80 6.06 3.67 12.79

7.10 9.10

5.09 1.03 2.53 8.90 10.80

6.13 1.71 5.28 9.90 10.20 5.78 3.36 2.96 8.00 13.60

5.43 1.13 4.31 11.30 14.90

6.50 6.21 3.47 12.30 16.00

7.98 7.92 3.37 9.80 13.20 11.54 10.89 1.20 10.50 20.00

5.84 0.92 8.61

6.40 13.30 3.84 1.20 6.45 9.60 10.40 ;

proc reg;

model y=x1-x4;

run;

医学统计学题库1

绪论知识点 1. 只要增加例数就可以避免抽样误差。 A. + B. – 2. 等级资料也可认为是一种计数资料。 A. + B. - 3. 概率的取值一定在0~1范围内,频率的取值则不一定。 A. + B. - 4. 客观事物中同质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的。 A. + B. - 5. 观察单位数不确定的总体称为有限总体。 A. + B. - 6. 统计量针对于样本,参数针对于总体。 A. + B. - 7. 统计描述就是用样本推断总体的统计过程。 A. + B. - 8. 有序分类资料就是等级资料。

A. + B. - 9. 统计分析一般包括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A. + B. - 10. 如果对全部研究对象都进行了调查或测定就没有抽样误差。 A. + B. - 11. 对于统计资料的描述可用统计指标和统计图表两种手段。 A. + B. - 12. 有序变量也称连续型变量,变量值可取连续不断的实数。 A. + B. - 13. 分类资料中的各类别必须互相排斥,不能相互包含。 A. + B. - 14. 离散变量在数值很大时可以取小数值,可近似地看成连续型变量。 A. + B. - 15. 统计指标是用来综合说明总体某一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个体某一特征的。

A. + B. - 16. 若以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调查某地1000人中有多少个高 血压患者, 这是________。 a.计量资料b.还不能决定是计量资料还是计数资 料 c.计数资料d.既可作计量也可作计数资料 e.等级资料 17. 某医院用一种中草药治疗9名高血压病人,治疗前后的舒张压见 下表。 病 人号 1 2 3 4 5 6 7 治疗前 11 5 11 12 9 11 11 6 10 9 10 9 治疗后 11 6 90 10 8 92 90 11 0 87 欲比较治疗前后有无差异, 这是_________。 a.计量资料b.还不能决定是计量资料还是 计数资料 c.计数资料d.既可作计量也可作计数资料e.等级资料 18. 一批病人的血球沉降率(%)是________。 a.计量资料b.还不能决定是计量资料还是

医学统计学案例分析 (1)

---------------------------------------------------------------最新资料推荐------------------------------------------------------ 医学统计学案例分析(1) 案例分析四格表确切概率法【例 1-5】为比较中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某医师将 27 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中药和西药治疗,结果见表 1-4。 经检验,得连续性校正 2 =3.13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认为中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基本相同。 表 1-4 两种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比较药物中药西药合计有效 12(9.33) 6(8.67)无效 2(4.67) 7(4.33)合计 14 13 27 有效率(%) 85.7 46.2 66.7 18 9 【问题 1-5】(1)这是什么资料?(2)该资料属于何种设计方案?(3)该医师统计方法是否正确?为什么?【分析】 (1) 该资料是按中西药的治疗结果(有效、无效)分类的计数资料。 (2) 27 例患者随机分配到中药组和西药组,属于完全随机设计方案。 (3) 患者总例数 n=27<40,该医师用 2 检验是不正确的。 当 n<40 或 T<1时,不宜计算 2 值,需采用四格表确切概率法(exact probabilities in 22 table)直接计算概率案例分析-卡方检验(一)【例 1-1】某医师为比较中药和西药治疗胃炎的疗效,随机抽取 140 例胃炎患者分成中药组和西药组,结果中药组治疗 80 例,有效 64 例,西药组治疗 60例,有效 35 例。 1 / 5

医学统计学第六版(马斌荣)课后习题答案

医学统计学第六版(马斌荣)课后习题答案 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医学统计中的基本概念 练习题 一、单向选择题 1. 医学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 A. 医学中的小概率事件 B. 各种类型的数据 C. 动物和人的本质 D. 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E.有变异的医学事件 2. 用样本推论总体,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指的是 A.总体中最容易获得的部分个体 B.在总体中随意抽取任意个体 C.挑选总体中的有代表性的部分个体 D.用配对方法抽取的部分个体 E.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的部分个体 3. 下列观测结果属于等级资料的是 A.收缩压测量值 B.脉搏数 C.住院天数 D.病情程度 E.四种血型 4. 随机误差指的是 A. 测量不准引起的误差 B. 由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 C. 选择样本不当引起的误差 D. 选择总体不当引起的误差 E. 由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 5. 收集资料不可避免的误差是 A. 随机误差 B. 系统误差

C. 过失误差 D. 记录误差 E.仪器故障误差 答案: E E D E A 二、简答题 1.常见的三类误差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和方法加以控制? [参考答案] 常见的三类误差是: (1)系统误差:在收集资料过程中,由于仪器初始状态未调整到零、标准试剂未经校正、医生掌握疗效标准偏高或偏低等原因,可造成观察结果倾向性的偏大或偏小,这叫系统误差。要尽量查明其原因,必须克服。 (2)随机测量误差:在收集原始资料过程中,即使仪器初始状态及标准试剂已经校正,但是,由于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也会造成同一对象多次测定的结果不完全一致。譬如,实验操作员操作技术不稳定,不同实验操作员之间的操作差异,电压不稳及环境温度差异等因素造成测量结果的误差。对于这种误差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至少应控制在一定的允许范围内。一般可以用技术培训、指定固定实验操作员、加强责任感教育及购置一定精度的稳压器、恒温装置等措施,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 (3)抽样误差:即使在消除了系统误差,并把随机测量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样本均数(或其它统计量)与总体均数(或其它参数)之间仍可能有差异。这种差异是由抽样引起的,故这种误差叫做抽样误差,要用统计方法进行正确分析。 2.抽样中要求每一个样本应该具有哪三性? [参考答案] 从总体中抽取样本,其样本应具有“代表性”、“随机性”和“可靠性”。 (1)代表性: 就是要求样本中的每一个个体必须符合总体的规定。 (2)随机性: 就是要保证总体中的每个个体均有相同的几率被抽作样本。 (3)可靠性: 即实验的结果要具有可重复性,即由科研课题的样本得出的结果所推测总体的结论有较大的可信度。由于个体之间存在差异, 只有观察一定

医学统计学案例分析(1)

案例分析—四格表确切概率法 【例1-5】为比较中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某医师将27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中药和西药治疗,结果见表1-4。经检验,得连续性校正χ2=3.13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认为中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基本相同。 表1-4 两种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比较 药物有效无效合计有效率(%)中药12(9.33)2(4.67)1485.7 西药 6(8.67)7(4.33)1346.2 合计1892766.7【问题1-5】 (1)这是什么资料? (2)该资料属于何种设计方案? (3)该医师统计方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分析】 (1) 该资料是按中西药的治疗结果(有效、无效)分类的计数资料。 (2) 27例患者随机分配到中药组和西药组,属于完全随机设计方案。 (3) 患者总例数n=27<40,该医师用χ2检验是不正确的。当n<40或T<1时,不宜计算χ2值,需采用四格表确切概率法(exact probabilities in 2×2 table)直接计算概率 案例分析-卡方检验(一) 【例1-1】某医师为比较中药和西药治疗胃炎的疗效,随机抽取140例胃炎患者分成中药组和西药组,结果中药组治疗80例,有效64例,西药组治疗60例,有效35例。该医师采用成组t检验(有效=1,无效=0)进行假设检验,结果t=2.848,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有效=1,无效=0)进行进行假设检验,结果t=2.848,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故认为中西药治疗胃炎的疗效有差别,中药疗效高于西药。

【问题1-1】 (1)这是什么资料?(2)该资料属于何种设计方案? (3)该医师统计方法是否正确?为什么?(4)该资料应该用何种统计方法?【分析】(1) 该资料是按中西药疗效(有效、无效)分类的二分类资料,即计数资料。(2) 随机抽取140例胃炎患者分成西药组和中药组,属于完全随机设计方案。(3) 该医师统计方法不正确。因为成组t检验用于推断两个总体均数有无差别,适用于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不能用于计数资料的比较。(4) 该资料的目的是通过比较两样本率来推断它们分别代表的两个总体率有无差别,应用四格表资料的 X2检验(chi-square test)。 【例1-2】 2003年某医院用中药和西药治疗非典病人40人,结果见表1-1。 表1-1 中药和西药治疗非典病人有效率的比较 药物有效无效合计有效率(%) 中药西药14(11.2) 2 (4.8) 14(16.8) 10 (7.2) 28 12 50.0 16.7 步骤如下: 1.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H 0:两药的有效率相等,即π 1 =π 2 H 1:两药的有效率不等,即π 1 ≠π 2 2.计算检验统计量值 (1) 计算理论频数根据公式计算理论频数,填入表7-2的括号内。 (2) 计算χ2值 具体计算略。

《医学统计学》习题及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 1.卫生统计工作的步骤为 c A.统计研究调查、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B.统计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统计描述、统计推断 C.统计研究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D.统计研究调查、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 E.统计研究设计、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 2.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有 A.统计描述和统计学检验 B.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 C.统计图表和统计报告 D.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E.统计描述和统计图表 3.统计资料的类型包括 A.频数分布资料和等级分类资料 B.多项分类资料和二项分类资料 C.正态分布资料和频数分布资料 D.数值变量资料和等级资料 E.数值变量资料和分类变量资料 4.抽样误差是指 A.不同样本指标之间的差别 B.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由于抽样产生的差别 C.样本中每个体之间的差别 D.由于抽样产生的观测值之间的差别 E.测量误差与过失误差的总称 5.统计学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A.任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B.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6.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宜用 A.全距 B.标准差 C.变异系数 D.四分位数间距 E.方差7.用均数与标准差可全面描述其资料分布特点的是 A.正偏态分布 B.负偏态分布 C.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D.对称分布 E.任何分布 8.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变异系数 B.方差 C.极差 D.标准差 E.四分位数间距 9.频数分布的两个重要特征是 A.统计量与参数 B.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 C.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 D.样本标准差与总体标准差 E.样本与总体 10.正态分布的特点有 A.算术均数=几何均数 B.算术均数=中位数 C.几何均数=中位数 D.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 E.以上都没有 11.正态分布曲线下右侧5%对应的分位点为

医学统计学1上课例题

选择 1、假设检验中的第二类错误是指_______所犯的错误 A、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Ho B、不拒绝实际上成立的Ho C、拒绝了实际上不成立的Ho D、不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Ho 2、两样本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中,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时,P 越小,说明_________ 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 B、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C、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D、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3、据以往经验,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率为0.01,在某地随机抽查400 名新生儿,只有1例异常,假设检验时,H1:π≠0.01,则假设检验的P值为_______。 (注:P(0)=0.0180,P(1)=0.0725,P(2)=0.1462,P(6)=0.1045,P(7)=0.0594,P(8)=0.0295,P(399)=0.0000) A、P (≤1)+P(≥6) B、P (≤1)+P(≥399) C、P (≤1)+P(≥7) D、P (≤0)+P(≥8)

4、三组样本均数的比较,先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再进行两两比较,发现第一组与第二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第二组与第三组差别也无统计学意义,但第一组与第三组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于是可认为______ A 、三组样本来自于同一总体 B 、.第一组和第三组来自于两个不同的总体,但尚无法判断第二组究竟来自于哪个总体 C 、第二组来自的总体位于第一组和第三组所来自的总体之间 D 、该两两比较为模糊结论,说明计算中发生了错误 5、为比较槟榔煎剂和阿的平的驱虫效果,有人分别用两法对绦虫患者进行治疗。槟榔煎剂治疗30人,有效23人,阿的平治疗30人,有效18人。要比较两种药物的疗效有无差 别,宜选用 。 A .四格表x 2 检验 2 2 ()A T x T -=∑ B .四格表x 2 检验 校正2 2 (||0.5)A T x T --=∑ C .配对四格表x 2 检验 2 2 ()b c x b c -= + D .配对四格表x 2 检验 校正2 2 (||1)b c x b c --=+

医学统计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四格表确切概率法 【例1-5】为比较中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某医师将27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中药和西药治疗,结果见表1-4。经检验,得连续性校正χ2=3.13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认为中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基本相同。 表1-4 两种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比较 药物有效无效合计有效率(%)中药12(9.33)2(4.67)1485.7 西药6(8.67)7(4.33)1346.2 合计1892766.7【问题1-5】 (1)这是什么资料? (2)该资料属于何种设计方案? (3) 该医师统计方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分析】 (1) 该资料是按中西药的治疗结果(有效、无效)分类的计数资料。 (2) 27例患者随机分配到中药组和西药组,属于完全随机设计方案。(3) 患者总例数n=27<40,该医师用χ2检验是不正确的。当n<40或T<1 时,不宜计算χ2值,需采用四格表确切概率法(exact probabilities in 2×2 table)直接计算概率 案例分析-卡方检验(一) 【例1-1】某医师为比较中药和西药治疗胃炎的疗效,随机抽取140例胃炎患者分成中药组和西药组,结果中药组治疗80例,有效64例,西药组治疗60例,有效35例。该医师采用成组t检验(有效=1,无效=0)进行假设检验,结果t=2.848,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有效=1,无效=0)进行进行假设检验,结果t=2.848,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故认为中西药治疗胃炎的疗效有差别,中药疗效高于西药。

【问题1-1】 (1)这是什么资料?(2)该资料属于何种设计方案? (3)该医师统计方法是否正确?为什么?(4)该资料应该用何种统计方法? 【分析】(1) 该资料是按中西药疗效(有效、无效)分类的二分类资料,即计数资料。(2) 随机抽取140例胃炎患者分成西药组和中药组,属于完全随机设计方案。(3) 该医师统计方法不正确。因为成组t检验用于推断两个总体均数有无差别,适用于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不能用于计数资料的比较。(4) 该资料的目的是通过比较两样本率来推断它们分别代表的两个总体率有无差别,应用四格表资料的检验(chi-square test)。 【例1-2】 2003年某医院用中药和西药治疗非典病人40人,结果见 表1-1。 表1-1 中药和西药治疗非典病人有效率的比较 药物有效无效合计有效率(%) 中药西药14(11.2) 2 (4.8) 14(16.8) 10(7.2) 28 12 50.0 16.7 步骤如下: 1.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H 0:两药的有效率相等,即π 1 =π 2 H 1:两药的有效率不等,即π 1 ≠π 2 2.计算检验统计量值 (1) 计算理论频数根据公式计算理论频数,填入表7-2的括号内。 (2) 计算χ2值

【孙振球第三版】医学统计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总体: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是同质所有观察单位的某种变量值的集合。 2、有限总体:是指空间、时间范围限制的总体。 3、无限总体:是指没有空间、时间限制的总体。 4、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其实测值的集合。 5、计量资料:又称定量资料或数值变量资料。为观测每个观察单位的某项指标的大小,而获得的资料。其变量值是定量的,表现为数值大小,一般有度量衡单位。根据其观测值取值是否连续,又可分为连续型或离散型两类。 6、计数资料:又称定性资料或者无序分类变量资料,亦称名义变量资料,是将观察单位按照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计数,分组汇总各组观察单位数后得到的资料。其变量值是定性的,表现为互不相容的性或类别。分两种情形:(1)二分类:两类间相互对立,互不相容。(2)多分类:各类间互不相容。 7、等级资料:又称半定量资料或有序分类变量资料,是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分成等级后分组计数,分类汇总各组观察单位数后而得到的资料。其变量值具有半定量性质,表现为等级大小或属性程度。 8、随机误差(偶然误差):是一类不恒定的、随机变化的误差,由多种尚无法控制的因素引起,观察值不按方向性和系统性变化,在大量重复测量中,它可呈现或大或小,或正或负的规律性变化。 9、平均数:描述一组变量值的集中位置或水平。常用的平均数有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和中位数。 10、抽样误差:由于个体差异和随机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和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以及统一总体若干样本统计量之间的差异。 11、I型错误: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H0,这类“弃真”错误称为I 型错误。检验水平,就是预先规定的允许犯I型错误概率的最大值。I型错误概率大小也用α表示,α可取单尾亦可取双尾。12、II型错误:“接受”了实际上不成立的H0,这类“取伪”的错误称为II型错误。其概率大小用β表示,β只取单尾,β值的大小一般未知,,须在知道两总体差值δ、α及n时,才能算出。13、相对数:两个有联系的指标之比,是分类变量常用的描述性统计指标,常用两个分类的绝对数之比表示相对数学的大小。如率、构成比、比等。 14、率:强度相对数,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15、构成比:结构相对数字,表示事物内部某一部分的个体与该事物各个部分个体数的和之比。用来说明各构成部分在总体所占的比重或分布。 16、相对比:简称比,是两个相关联指标之比,说明两指标间的比例关系。两指标可以性质相同,也可以性质不同,通常以倍数或百分数表示。两指标可以是绝对数、相对数或平均数。 17、标准化:采用某影响因素的统一标准构成以消除内部构成不同对总率的影响,使通过标化后的标准率具有可比性。 18、动态数列:是一系列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的统计指标,用以观察和比较该事物在时间上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常用指标有绝对增长量、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 19、非参数检验:相对于参数检验而言,不依赖于总体分布类型,也不对总体参数进行统计推断的假设检验方法,称为参数检验。 20、相关系数:又称Pearson积差相关系数,以符号r来表示。说明两正态变量间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和方向的指标。无单位,其值为-1≤r≤1。相关系数的检验假设常用t检验。 21、回归系数:即线性回归方程的斜率b,其统计意义是当X变化一个单位时Y的平均改变的估计值。在直线回归中对回归系数的t检验与F检验等价。 22、随机划原则:是指在实验分组时,每个受试对象均有相同的概率或机会被分陪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 23、分类变量资料:计数资料,又称定性资料或无序分类变量资料。是将观察单位按照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计数,分组汇总各组观察单位数后得到的资料。其变量值是定性的,表现为互不相容的性或类别。分两种情形:(1)二分类:两类间相互对立,互不相容。(2)多分类:各类间互不相容。 24、无序分类变量资料:计数资料,又称定性资料。是将观察单位按照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计数,分组汇总各组观察单位数后得到的资料。其变量值是定性的,表现为互不相容的性或类别。分两种情形:(1)二分类:两类间相互对立,互不相容。 (2)多分类:各类间互不相容。 25、期望寿命:指同时出生的一代人活满x岁以后尚能生存的年数(即岁数)。 26、检验效能:表达式为1-β,以往称把握度。其意义为当两总体确有差异,按规定检验水准所能发现该差异的能力。 27、观察单位:亦称个体,是统计研究中的基本单位。它可以是一个人、一只动物,也可以是特指的一群人;可以是一个器官,甚至一个细胞。 28、样本含量:样本中包含观察单位数称为该样本的样本含量。 29、变量:确定总体之后,研究者应对每个观察单位的某项特征进行观察或测量,这种特征能表现观察单位的变异性,成为变量。 30、变量值:对变量的观测值称为变量值或观察值。 31、误差:泛指实测值与真实值之差,按产生原因和性质可粗分为(1)随机误差;(2)非随机误差①系统误差②非系统误差。32、系统误差:实验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它的值或恒不变,或遵循一定的变化规律,其产生的原因往往是可知的或可能掌握的。应尽可能设法预见到各种系统误差的具体来源,力求通过周密的研究设计和严格的技术措施施加以消除或控制。 33、非系统误差:在实验过程中由于研究者偶然失误造成的误差。这类误差应当通过认真检查核对予以清除,否则将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34、频率:一个随机试验有几种可能,在结果重复进行试验时,个别结果看来是偶然发生,但当重复试验次数相当大时,总有规律出现。在重复多次后,出现结果的比例称之为频率。

医学统计学第一章节测试题1

1.3章节测验已完成 1【单选题】下列哪项内容不是医学统计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 A、统计学基本原理与方法 B、健康与疾病统计 C、卫生服务统计 D、生物统计 E、国民经济统计 我的答案:E 2【单选题】变异是指( )。 A、样本个体观察值的差异 B、相同总体个体观察值之间的差异 C、不同总体个体观察值的差异 D、不同总体抽样人数的差别 E、重复抽样样本统计量的差别 我的答案:B 3【单选题】统计推论的主要内容有( )。 A、估计样本量 B、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 C、统计量组间差别对比 D、不同总体参数差别对比 E、编制频数分布表 我的答案:B 4【单选题】概率是描述某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以下对概率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其值的大小在0和1之间; B、当试验次数n充分大时,频率近似为概率; C、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小于0.05或0.01时,可认为在一次试验中它不可能发生; D、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 E、其概率值是概率分布曲线下界值的尾部面积 我的答案:E 5【单选题】下列分类资料属等级资料的是 A、季节(春、夏、秋、冬) B、职业(工人、农民、专业技术人员、干部、个体工商户) C、血型(A型、B型、AB型、O型); D、学历(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 E、居住地(陕北、关中、陕南 我的答案:D 6【单选题】习惯上,下列属于小概率事件的为 A、P=0.09; B、P=0.10; C、P=0.15; D、P=0.03; E、以上都不是 我的答案:D

7【单选题】抽样误差指的是 A、个体值和总体参数值之差; B、个体值和样本统计量值之差; C、样本统计量值和总体参数值之差; D、不同的总体参数值之差; E、相同总体个体测量值之差 我的答案:C 8【单选题】下列有关抽样误差描述错误的是 A、抽样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B、抽样误差是由个体差异造成的; C、抽样误差可通过增加样本量的方法加以控制; D、抽样误差大小可应用统计学方法加以估计; E、抽样误差大小用标准差表示 我的答案:E 9【单选题】参数是指 A、随机变量; B、总体的统计指标; C、样本的统计指标; D、样本统计量的个数; E、总体统计指标的个数 我的答案:B 10【单选题】为了由样本推断总体,样本应该是 A、总体中任意的一部分; B、总体中的典型部分; C、总体中有意义的一部分; D、总体中有价值的一部分; E、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我的答案:E 11【单选题】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A、根据研究目的而确定的同质个体的全部; B、特定研究对象的全体; C、特定研究对象的全部测量值; D、特定研究对象的全体的个体数; E、特定研究对象的总体参数 我的答案:A 12【单选题】统计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是指( A、随意抽取的总体中任意个体; B、有意识的选择总体中的典型个体; C、依照研究者要求选取总体中有意义的个体; D、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的个体; E、选择总体中容易得到的个体 我的答案:D 13【单选题】抽样的目的是 A、计算样本统计量;

医学统计学题库完整

第一章绪论习题 一、选择题 1.统计工作与统计研究得全过程可分为以下步骤:(D) A、调查、录入数据、分析资料、撰写论文 B、实验、录入数据、分析资料、撰写论文 C、调查或实验、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D、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E、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2、在统计学中,习惯上把(B )得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 A、B、或C、 D、E、 3~8 A、计数资料 B、等级资料 C、计量资料 D、名义资料 E、角度资料 3、某偏僻农村144名妇女生育情况如下:0胎5人、1胎25人、2胎70人、3胎30人、4胎14人。该资料得类型就是( A)。 4、分别用两种不同成分得培养基(A与B)培养鼠疫杆菌,重复实验单元数均为5个,记录48小时各实验单元上生长得活菌数如下,A:48、84、90、123、171;B:90、116、124、22 5、84。该资料得类型就是(C )。 5、空腹血糖测量值,属于( C)资料。 6、用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41人,治疗结果如下:治愈8人、显效23人、好转6人、恶化3人、死亡1人。该资料得类型就是(B )。 7、某血库提供6094例ABO血型分布资料如下:O型1823、A型1598、B型2032、AB型641。该资料得类型就是(D )。 8、100名18岁男生得身高数据属于(C )。 二、问答题 1.举例说明总体与样本得概念、 答:统计学家用总体这个术语表示大同小异得对象全体,通常称为目标总体,而资料常来源于目标总体得一个较小总体,称为研究总体。实际中由于研究总体得个体众多,甚至无限多,因此科学得办法就是从中抽取一部分具有代表性得个体,称为样本。例如,关于吸烟与肺癌得研究以英国成年男子为总体目标,1951年英国全部注册医生作为研究总体,按照实验设计随机抽取得一定量得个体则组成了研究得样本。 2.举例说明同质与变异得概念 答:同质与变异就是两个相对得概念。对于总体来说,同质就是指该总体得共同特征,即该总体区别于其她总体得特征;变异就是指该总体内部得差异,即个体得特异性。例如,某地同性别同年龄得小学生具有同质性,其身高、体重等存在变异。 3.简要阐述统计设计与统计分析得关系 答:统计设计与统计分析就是科学研究中两个不可分割得重要方面。一般得,统计设计在前,然而一定得统计设计必

医学统计学案例分析报告.doc

医学统计学案例分析评述 医学期刊论著:《口岸出入境人员预防接种统计分析》 【题目】口岸出入境人员预防接种统计分析 【研究目标】对口岸出入境人员的预防接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各种跨国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提供参考数据。 【研究人群】2010 年1 月--2012 年5 月口岸接受预防接种的出入境人员6870 位,其基本资料如下:男3678 人,女3021 人;年龄在3-79 岁之 间,平均年龄45.6 岁。经免疫前检查和询问,研究对象均无严重 的疾病,且无接种疫苗过敏史及禁忌症。 【资料类型】本资料是计数资料。 (1)原文:研究对象:选择我处2010 年1 月-2011 年4 月,2011 年5 月-2012 年5月两个时间段6870 位出入境人员,将其按公务人员、船员、劳 务人员、留学人员、旅游探亲及商务等进行分组。 (2)问题:①文献中未明确“我处”的具体含义,没有明确研究对象的来源。 ②文献中未提及“6870 位出入境人员”是如何产生的,即是普查, 还是抽样调查?如果是抽样调查,未明确抽样的方法,是如何应用 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这6870 位研究对象的? 【统计方法】 (1)本论著未明确使用了何种统计学方法,我们组认为:首先应对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若满足正态、方差齐,选择χ2检验,否则应选用秩和检验。 一篇论文结论的正确与否,需根据该篇论文所选用的检验方法和检验结果进行判断。如果没有检验方法或检验方法不合理,就无法知道检验结果是否出错,也就无法对结论进行准确判断。 (2)文献尽管在“1.4 统计学处理”中提及了“使用SPSSl5.2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注明所采用的统计软件,但方法中未注明统计推断方法,没有明确

医学统计学分析计算题-答案 (1)要点

第二单元 计量资料的统计推断 分析计算题 2.1 某地随机抽样调查了部分健康成人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结果见表4: 表4 某年某地健康成年人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 指 标 性 别 例 数 均 数 标准差 标准值* 红细胞数/1012·L -1 男 360 4.66 0.58 4.84 女 255 4.18 0.29 4.33 血红蛋白/g ·L -1 男 360 134.5 7.1 140.2 女 255 117.6 10.2 124.7 请就上表资料: (1) 说明女性的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的变异程度何者为大? (2) 分别计算男、女两项指标的抽样误差。 (3) 试估计该地健康成年男、女红细胞数的均数。 (4) 该地健康成年男、女血红蛋白含量有无差别? (5) 该地男、女两项血液指标是否均低于上表的标准值(若测定方法相同)? 2.1解: (1) 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的分布一般为正态分布,但二者的单位不一致,应采用变异系数(CV )比较二者的变异程度。 女性红细胞数的变异系数0.29 100%100% 6.94%4.18 S CV X = ?=?= 女性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异系数10.2 100%100%8.67%117.6 S CV X =?= ?= 由此可见,女性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异程度较红细胞数的变异程度大。 (2) 抽样误差的大小用标准误X S 来表示,由表4计算各项指标的标准误。 男性红细胞数的标准误0.031 X S = ==(1210/L ) 男性血红蛋白含量的标准误0.374 X S = ==(g/L )

女性红细胞数的标准误0.018X S = ==(1210/L ) 女性血红蛋白含量的标准误0.639X S = ==(g/L ) (3) 本题采用区间估计法估计男、女红细胞数的均数。样本含量均超过100,可视为大样本。σ未知,但n 足够大 ,故总体均数的区间估计按 (/2/2X X X u S X u S αα-+ , )计算。 该地男性红细胞数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为: (4.66-1.96×0.031 , 4.66+1.96×0.031),即(4.60 , 4.72)1210/L 。 该地女性红细胞数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为: (4.18-1.96×0.018 , 4.18+1.96×0.018),即(4.14 , 4.22)1210/L 。 (4) 两成组大样本均数的比较,用u 检验。 1) 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H 0:12μμ=,即该地健康成年男、女血红蛋白含量均数无差别 H 1:12μμ≠,即该地健康成年男、女血红蛋白含量均数有差别 0.05α= 2) 计算检验统计量 22.829X X u === 3) 确定P 值,作出统计推断 查t 界值表(ν=∞时)得P <0.001,按0.05α=水准,拒绝H 0,接受H 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该地健康成年男、女的血红蛋白含量均数不同,男性高于女性。 (5) 样本均数与已知总体均数的比较,因样本含量较大,均作近似u 检验。 1) 男性红细胞数与标准值的比较 ① 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H 0:0μμ=,即该地男性红细胞数的均数等于标准值

医学统计学案例分析

医学统计学案例分析评述 医学期刊论着:《口岸出入境人员预防接种统计分析》 【题目】口岸出入境人员预防接种统计分析 【研究目标】对口岸出入境人员的预防接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各种跨国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提供参考数据。 【研究人群】2010 年1 月--2012 年5 月口岸接受预防接种的出入境人员6870 位,其基本资料如下:男3678 人,女3021 人;年龄在3-79 岁之 间,平均年龄岁。经免疫前检查和询问,研究对象均无严重 的疾病,且无接种疫苗过敏史及禁忌症。 【资料类型】本资料是计数资料。 (1)原文:研究对象:选择我处2010 年1 月-2011 年4 月,2011 年5 月-2012 年5月两个时间段6870 位出入境人员,将其按公务人员、船员、劳 务人员、留学人员、旅游探亲及商务等进行分组。 (2)问题:①文献中未明确“我处”的具体含义,没有明确研究对象的来源。 ②文献中未提及“6870 位出入境人员”是如何产生的,即是普查, 还是抽样调查如果是抽样调查,未明确抽样的方法,是如何应用 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这6870 位研究对象的 【统计方法】 (1)本论着未明确使用了何种统计学方法,我们组认为:首先应对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若满足正态、方差齐,选择χ2检验,否则应选 用秩和检验。 一篇论文结论的正确与否,需根据该篇论文所选用的检验方法和检验结果进行判断。如果没有检验方法或检验方法不合理,就无法知道检验结果是否出错,也就无法对结论进行准确判断。

(2)文献尽管在“统计学处理”中提及了“使用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注明所采用的统计软件,但方法中未注明统计推断方法,没有明确采用了那种统计方法,即是卡方检验还是秩和检验等。 (3)在没有提及统计方法的前提下,全文也没有表示统计结果,即具体的计算值和相对应的P值,只有P<,表述不完整。 正确的统计分析方法、具体的统计量值和P值是最终准确推断结论的重要依据,三者缺一不可。所以,具体的P值和统计量应在论文表格或文字描述中说明。 (4)统计符号书写不规范: 检验水准表述有误,原文“检验水平取P=”,应改为“检验水准ɑ=”。 【结果表达】 (1)在“不同时间段接种人数比较”中: ①原文:研究将研究对象按照2010 年1 月-2011 年4 月,2011 年5月-2012 年 5 月分为两个时间段进行研究,第一个时间段接种人数为460 6 人,第 二时间段接种人数为2264 人。第二时间段较第一时间段接种人数明显 减少,且具有显着差异性(P<)。 ②错误:结果表述有误:“第二时间段较第一时间段接种人数明显减少,且具有 显着差异性”。2个时间段研究对象数量不同,通过统计分析不能得出 “人数明显较少”的结论,应表述为:按ɑ=水准,差别有统计学意 义,可以认为2个时间段接种人数不同。 (2)在“结果和”的结论中: ①错误:均未明确具体的统计值及相对应的P值,“具有显着性差异”应改为“差 别有统计学意义”。 (3)统计表表示不正确: ①统计表为三线表,在有“合计”一项时,应加一条分隔线。

颜虹的医学统计学案例选

医学统计学案例选 第一章绪论部分 案例1-1着手撰写一份研究计划书,你所选的研究课题应该关系到人类健康。简单叙述立题依据、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需要什么样的资料,如何获得和分析资料,用什么方法表达与展示结果等,请保留你的这份作业,并在学习完本书后再重新翻阅。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应如何修改?你的收获是什么? 第二章实验设计部分 案例2-1《丹栀逍遥散治疗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的临床研究》(河南中医2004年第24卷第8期第62页)欲观察丹栀逍遥散治疗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以某西药作为对照组。将6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按诊疗次序交替分组,即单号为中药组,双号为西药组。请讨论该分组方法是否随机? 案例2-2《单宫颈双子宫畸形28例人工流产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9年3月第15卷第3期172页)通过回顾分析某医院1990年1月至1998年3月期间28例单宫颈双子宫畸形早孕流产的结果,发现人流术前先给予米索前列醇素制剂可使得流产更容易、安全,减少病人痛苦并且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而文中两组的分组方法为:所有病例按就诊先后顺序分组,1995年10月以后的为A组,1995年10月以前的为B组。A组(米索组)于手术前3小时服米索600μg或手术前1小时后穹隆放置米索200μg,然后进行人工流产吸宫术,共14例;B组(对照字)单纯采用常规流产术机械扩张宫颈后吸宫。作者认为该法“符合随机分配法则”。请讨论对照组的设置是否合适? 案例2-3《用24小时食管pH监测法诊断食管原性胸痛》(中华外科杂志1995年33卷第2期第69页)一文中,作者对30例疑为食管原性胸痛患者的24小时食管pH监测,其中16例昼夜均异常,8例白天异常,2例夜里异常,18例胸痛与酸暴露有关。得出食管pH监测是诊断胃食管反流所致的食管原发性胸痛的有效方法的结论,请讨论该文结果是否成立? 案例2-4《强骨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试验》(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4年15卷第4期284页)目的是观察强骨胶囊与骨松宝颗粒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原文共收集骨质疏松症患者307例,其中试验组612例使用强骨胶囊,对照组93例使用骨松宝颗粒,其余开放组52例。但对开放组患者的特征、所用药物、用药方法、观察方法、是否设盲等没有交代。请讨论3组之间有无可比性? 小结 1、一项研究设计的内容包括:提出假说,确定研究类型,确定研究对象的范围和数量,计划的实施与质量控制, 数据管理,统计分析,结果与讨论。 2、实验设计包括3个基本要素:处理因素、实验对象和实验效应。 3、实验设计必须遵循:对照、随机、重复的基本原则。研究中所设立的对照组应尽可能达到对等、同步、专设的 条件;随机包括3方面的内容,及随机抽样、随机分组和随机实验顺序;重复是指研究结果的重复、观察对象的重复和观察指标的重复。 思考与练习 简答题 1、研究设计的作用是什么? 2、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实验设计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实验设计为什么要设立对照?设立对照要注意些什么? 5、随机化的含义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6、区组化的目的是什么? 第三章观察性研究设计概述 案例3-1某地(100万人口)拟开展当地中老年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现况调查,目的是了解当地糖尿病的流行状况,以及与糖尿病患病相关的危险因素。调查对象是当地居住超过5年、4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该研究采取分

医学统计学第六版(马斌荣)课后习题答案(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第一章绪论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答案 1. D 2. E 3. D 4. B 5. A 6. D 7. A 8. C 9. E 10. D 二、简答题 1答由样本数据获得的结果,需要对其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统计描述可以使数据更容易理解,统计推断则可以使用概率的方式给出结论,两者的重要作用在于能够透过偶然现象来探测具有变异性的医学规律,使研究结论具有科学性。 2答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内容包括统计设计、数据整理、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统计设计能够提高研究效率,并使结果更加准确和可靠,数据整理主要是对数据进行归类,检查数据质量,以及是否符合特定的统计分析方法要求等。统计描述用来描述及总结数据的重要特征,统计推断指由样本数据的特征推断总体特征的方法,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3答统计描述结果的表达方式主要是通过统计指标、统计表和统计图,统计推断主要是计算参数估计的可信区间、假设检验的P 值得出相互比较是否有差别的结论。 4答统计量是描述样本特征的指标,由样本数据计算得到,参数是描述总体分布特征的指标可由“全体”数据算出。 5答系统误差、随机测量误差、抽样误差。系统误差由一些固定因素产生,随机测量误差是生物体的自然变异和各种不可预知因素产生的误差,抽样误差是由于抽样而引起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6答三个总体一是“心肌梗死患者”所属的总体二是接受尿激酶原治疗患者所属的总体三是接受瑞替普酶治疗患者所在的总体。 第二章定量数据的统计描述 一、单项选择题 答案 1. A 2. B 3. E 4. B 5. A 6. E 7. E 8. D 9. B 10.

医学统计学案例分析

医学统计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四格表确切概率法 【例1-5】为比较中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de疗效,某医师将27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中药和西药治疗,结果见表1-4。经检2验,得连续性校正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认为中西药治=3.134,疗急性心肌梗塞de疗效基本相同。 表1-4 两种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塞de疗效比较药物有效无效合计有效率(,) 中药 12(9.33) 2(4.67) 14 85.7 西药 6(8.67) 7(4.33) 13 46.2 合计 18 9 27 66.7 【问题1-5】 (1) 这是什么资料, (2) 该资料属于何种设计方案, (3) 该医师统计方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分析】 (1) 该资料是按中西药de治疗结果(有效、无效)分类de计数资料。 (2) 27例患者随机分配到中药组和西药组,属于完全随机设计方案。 2(3) 患者总例数n=27,40,该医师用χ检验是不正确de。当n,40或T,1时, 2不宜计算χ值,需采用四格表确切概率法(exact probabilities in 2×2 table)直接计算概率 案例分析,卡方检验(一)

【例1-1】某医师为比较中药和西药治疗胃炎de疗效,随机抽取140例胃炎患者分成中药组和西药组,结果中药组治疗80例,有效64例,西药组治疗60例,有效35例。该医师采用成组t检验(有效=1,无效=0)进行假设检验,结检验(有效=1,无效=0)进行进行果t,2.848,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假设检验,结果t,2.848,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故认为中西药治疗胃炎de疗效有差别,中药疗效高于西药。 【问题1-1】 (1)这是什么资料,(2)该资料属于何种设计方案, (3)该医师统计方法是否正确,为什么,(4)该资料应该用何种统计方法, 【分析】 (1) 该资料是按中西药疗效(有效、无效)分类de二分类资料,即计数资料。 (2) 随机抽取140例胃炎患者分成西药组和中药组,属于完全随机设计方案。(3) 该医师统计方法不正确。因为成组t检验用于推断两个总体均数有无差别,适用于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de计量资料,不能用于计数资料de比较。 (4) 该资料de目de是通过比较两样本率来推断它们分别代表de两个总体率有无差别,应用四格表资料de 检验(chi-square test)。 【例1-2】 2003年某医院用中药和西药治疗非典病人40人,结果见表1-1。 表1-1 中药和西药治疗非典病人有效率de比较 药物有效无效合计有效率(,) 中药 (11.2) (16.8) 28 50.0 1414 西药 2 (4.8) 10 (7.2) 12 16.7 合计 16 24 40 40.0 某医师认为这是完全随机设计de2组二分类资料,可用四格表de检验。其步骤如下: 1(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