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技能训练对体操的影响

心理技能训练对体操的影响
心理技能训练对体操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b9308148.html,

心理技能训练对体操的影响

作者:张甜甜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2017年第11期

[摘要] 竞技体育竞争的胜负主要取决于运动员所具备的竞技实力,但是纵观整个奥运会

的历史,研究者发现:许多具有最强竞技实力的选手在竞争中却往往发挥失常,败阵落马。历届奥运会中,有1/3乃以上世界最强实力者未登上奥运会最高领奖台。著名的“克拉克现象”就是指优秀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不正常表现出所具有的竞技能力,比赛失常的现象。在体操比赛中,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取得成功的必备条件。袁伟民曾经讲过:如果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不过关,训练水平再高,在大赛中也可能拿不到冠军。[1]心理训练也是在培养和发展体操运动员

在训练及比赛中,对负面影响表现状态的控制与调整。因此,体操运动心理训练理论的认知是教练及体操运动员的基本课题。

[关键词] 体操;心理技能训练;影响

[中图分类号] B8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2-0077-01

一、心理技能训练

(一)心理技能训练的定义

心理技能训练,简称PST,心理技能训练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了放松训练、表象训练、注意力集中训练、模拟修炼等内容,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训练者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施加影响使其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并进而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运动行为的过程。

(二)心理技能训练的历史发展

心理技能训练最早来自于临床医学MENTAL TRAINING,之后逐渐被“移植”到其他领域当中。20世纪70年代,心理训练引入了体育界,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心理训练方法体系。

二、心理技能训练在体操项目中的意义与作用

(一)心理技能训练在体操项目中的意义

竞技体操已经进入“空中飞人”时代,仅仅只是身体练习已经很难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更需要加强心理技能的训练,在参加大型比赛前运动员通常会出现紧张、焦虑、肌肉不受控制等现象,若不能及时克服这类现象的发生,在比赛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动作变异,甚至是因为失误而与金牌擦肩而过。而这类现象的出现反映出了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缺失的现象,上述种种现象说明,心理技能训练对运动员能否获得成功至关重要。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课后习题标准答案

学与教的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章 一、填空 1、最初运用角色概念来说明个体在社会舞台上的身份及其行为的心理学家是米德。 2、心理学认为,教师要扮演的角色包括:A、知识传授者,B、团体领导者,C、模范公民 ,D、纪律维护者 ,E、家长代理人等 3、皮格马利翁效应又叫教师期望效应。由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于本纪60年代提出。 4、对教师职业有重要影响的人格品质包括:A、热情与同情心,B、激励与想像.等。 5、心理学家对教师心理品质与其职业成就的早期研究的三种范型是A、问卷调查,B、相关研究,C、实验研究。 6、新教师和专家教师的教学行为存在的差异可以从A、课前,B、课中 ,C、课后 三个教学阶段进行分析。 7、心理学研究提出的缩小新手与专家教师之间差异的有效措施是:A、掌握教学常规与教学策略 ,B、对教学经验的反思 ,C、外部支持 .。 8、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为经验+反思 =成长。 9、师范生从新手到专家水平的教师需要经历如下发展水平 A、新手水平,B、高级新手水平,C、胜任水平,D、熟练水平,E、专家水平。 10、教学效能感的理论来源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概念。 11 低成就感非人性化情绪衰竭情绪衰竭 12 情境认知理论 二、选择题 1、.教师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B、心理过程与认知能力;C、认知能力与人格特征;D、认知能力与教学风格。

2、讨厌教师的教学方法枯燥无味反映学生希望教师充当角色。A.、家长代理人; B、知识传授者; C、纪律维护者;D.模范公民。 3、A 4、据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教师的智力水平、知识水平与学生的学习结果无重大相关。对这一发现最合理解释是: A.、测量方法不可靠;B、.教师的知识与智力不是搞好教学的重要条件;C、在教师的知识 和智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教师的其他特征对教学效果起更大的决定作用;D、研究取样少,不足以说明问题。 5、下面的描述最可能代表专家教师的特征是:A.他总是十分认真备课,教案写得很详细; B.他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当发现有不理解的地方,能及时帮助学生; C.他总是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仔细记录学生的每一处错误; D.它的教案虽然写得不很详细,但它能预见学生可能出现的理解错误。 6、下面哪些做法是与“缩小专家教师与新手差异”的研究相符合的:A.为新教师配备指导教师;B.给新教师压担子、多教课;C.让新教师脱产进修,多学习,只有自己“装满一桶水,才能倒给学生一杯水;D.组织新教师与老教师一道说课、听课、评课。 7、如果要使心理学课程成为教师职业训练的重要课程,根据当代知识分类理论,高师心理学的改革:A.应加强趣味性,增加大学生心理内容;B.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联系大学生自 身的事迹;C.既注重陈述性知识的教学,更注意使心理学原理转化为应用技能;D.改革心理学理论体系,增加理论的严密性。 8、罗森塔尔关于要是的预期的实验表明:A.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影响它对学生的态度;B.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越高,学生的进步越快;C.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胜于其言行;D.只要对学生抱有期望,学生就朝着期望方向发展。 9、根据学习心理学原理,可以将教师反思过程最适当概括为:A自我提问与思考过程;B.自我完善过程;C.师生相互作用过程;D.问题解决过程。 10、情景认知理论认为,学习实质上是:A、一个文化适应与获得特定的实践共同体成员身份的过程;B、学习者细心观察专家的示范过程;C、在专家指导下主动实践的过程;D、学习者观察和模仿共同体内其他成员的行为实践的过程。

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

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 一般心理训练方法 感知觉训练法。对墙传、垫、扣等熟悉球性的练习;传不同重量、弧度、距离球等本体感觉练习;目标性传、垫、扣、发的方位感练习;促进“人与球”和“人与网”在空中合理位置的“空中感觉”练习;设计能固定传、垫动作的简易教具进行限制性或诱导性练习等。 集中注意训练法。运动员结合日常基本技术动作训练在脑中回忆动作形象,使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动作形象上;运动员选择自身的肌肉动作来训练自己的注意力;运动员使自己的注意力稳定在单个或连续动作上。 念动训练法。运用运动表象和自我暗示相结合的心理训练方法。例如,在脑中运用动作技术练习时形成的准确动作表象,选用简单而明确的术语进行暗示,在想像中完成动作。 意志品质训练法。克服主观困难的方法有说服教育、榜样作用、自我命令等。克服客观困难的方法可采用改变负荷大小、练习难度、要求的高低和环境的改变等方式。 赛前心理调节训练的方法 比赛动机训练法。可采用激励、诱导、命令、表扬和惩罚等教育方法来改变训练环境和条件,客观分析可能取胜的原因,利用训练任务的有效刺激、利用传媒的宣传和发挥榜样的力量等来激发运动员的比赛动机。 心理适应训练法。这是促进运动员与竞赛环境之间保持心理协调的心理训练方法。其主要方法有:适应场地设备的训练;适应生活的训练;适应观众的训练;适应裁判的训练;适应比赛气氛的训练。 心理准备训练法。这是通过了解竞赛双方的情况和运用模拟训练等帮助运动员做好参赛心理准备的训练方法。例如,预先了解对方情况及各种与竞赛有关的资料,做好心理上准备;并模拟训练,用语言、音像资料等因素来描绘比赛情景,亦可采用模拟对手特点的实景模拟对抗训练。 赛中心理控制的方法 自我暗示法。运动员在赛时出现情绪不稳定时,可采用具有针对性的如“我必须沉着、镇静”“我感觉良好”“这个动作我能完成好”等默念的方式暗示自己,稳定自己的情绪,驱散周围环境对自己心理上的不良刺激。 注意力集中法。当运动员在赛时遇到诸如观众、对手、裁判或同伴等劣性刺激时,立即找出适合于自己集中注意力的对象,排除所有外界刺激,运用深呼吸和使肌肉紧张起来的方法,把注意力完全集中于将要完成的比赛中。 教练员榜样法。教练员应在比赛中做到临危不乱,遇险不惊,真正成为运动员的“主心骨”。一位运动心理学家曾对教练员说:“比赛的关键时刻,也是运动员最容易极度紧张的时候。此时运动员总会向你投来探寻和求助的目光。你的情绪会通过语言表情、身体动作表

体育运动心理学——心理技能训练概述试卷(含答案)

体育运动心理学——心理技能训练概述试卷(含答案) 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 1.心理技能是通过____________形成的能影响本体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的心理操作系统。 2.运动员心理技能的研究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根据应用范围的不同,心理技能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与运动员运动技能表现有关的一般性心理技能主要有五种,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常用的心理技能测量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6.心理技能训练,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人的心理施加影响,对大脑所进 行的专门化训练,以达到强化心理技能、培养特殊心理能力的目的。简单地说,心理技能训练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智或心理技能的练习。 7.依据心理技能训练的理论基础,心理技能训练的方法可分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8.根据心理技能实施的复杂程度,心理技能训练的方法可分为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9.心理技能训练的作用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10.心理技能训练计划的特点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1.心理技能训练的实施方式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2.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的实施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六个阶段。13.心理技能训练中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4.心理技能训练的全面系统方式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三种方法。

《学与教的心理学》读书体会

《学与教的心理学》读书体会 谭理 我阅读了《学与教的心理学》这本书,读完后深有感触,这本书中提到的很多的教学机制、教学理念,与我们的教育教学息息相关。读后使我对学生的心理尤其是中学生的心理以及学与教的心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很好地促进了自身业务的提高。学与教的心理学的出现把学习论、教学论和教学法统一在一个学科体系之中。有利于我们反思自己的教学,搞清自己的教学的风格与特点。 一、书的框架和主要内容 《学与教的心理学》这本书包括了三部分:教师与学生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它将新的学习论和教学论及其教学设计技术贯穿全书。采取了以学校学习和教学中的心理学问题为基本线索,介绍和剖析学与教的重要方面和主要环节的心理学理论与应用。论述了学习类型与教学条件的相互关系,学生人格特征与教学处理的相互影响,师生间和同学间的交互作用等等。 二、个人收获和体会 《学与教的心理学》揭示出教育过程中应当了解学生的特点,并且阐述了这些特点对教学过程会产生何种影响。作为一名教师,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学会如何有效指导学生学习将是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事情。这本书告诉我们:1、教与学应是不分离的,它就是一个共同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清教学的实质。教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活动。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表达能力、思辩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则永远是教学最本质的核心。 3、明白了学习的本质是人类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超越,我很认同“终身学习”和“学习社会化”的观念和模式。在学校,学习的不是死的知识,而是学习的能力,学习要伴随着人的一生,要学会学习。 4、让学生更新本身原有的学习观念,以前只是注重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了情感,态度,方法,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因为只要掌握了老师讲的东西就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也在一定程度上滋长了学生的懒惰情绪,而现在要转变方式,创造性学习,探索未知的领域。 5、学习不仅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而且需要建立灵敏,完善的反馈调节机制,

运动员情绪调节与心理训练

运动员情绪调节与心理训练 1、如何调节运动员的紧张情绪? 运动员参加比赛,往往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比赛的规模愈大,给运动员带来的心理压力也会愈重,甚至产生紧张情绪。情绪的过度紧张,可使运动员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一定的反应,诸如:心率过速、呼吸困难、尿频、血压升高、思维受阻、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灵活等。在这种紧张情绪的影响下,运动员比赛时动作僵硬、不协调、多余动作多,不能发挥正常的训练水平,有时还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伤病事故。特别是田径项目中有障碍物的比赛,如跨栏跑、撑竿跳高、3000米障碍等。 为此,运动员在赛前必须进行消除紧张情绪的心理训练。训练中教练员可根据赛前的技术和战术训练的要求,有意识地妥善安排,以调整运动员的参赛情绪。具体方法如下: 一、自然适应的心理训练法。 教练员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运动员参加各种类型的竞赛,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参赛经验,从而消除紧张情绪。此种方法效果颇佳,但费时。 二、临场转移法 运动员产生紧张情绪与比赛现场的气氛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果让运动员暂时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如听音乐、看报纸、聊天等,做些与比赛无关的事情,或者暂离比赛现场,或者让他想一些轻松、愉快的事情……。待运动员逐渐把情绪稳定下来,再回到赛场。 三、模拟法 教练员有意识地仿造一些比赛场面,使运动员身临其境而产生一定的紧张情绪,让运动员在模拟的比赛环境中学会自我调控情绪的方法,以适应比赛。四、自我暗示法 自我暗示法是心理训练中最为有效的方法。自我暗示首先需要编制一些运动员平时所熟悉的习惯言语,用来自我命令,达到自我暗示的目的。自我暗示语是特殊形式的言语,它简略、具体,但语气必须肯定,如:“我一定能取得优异成绩”、“我能发挥正常水平”和“我的竞技状态很好”。不能用否定的言语进行暗示,如:“我千万别紧张”或“我不要碰栏架”等等。跨栏运动员可编这样一套用语:“我今天精神十分饱满”、“我感觉两腿很有力”、“我今天一定会发挥出最好水平”、“我情绪高涨”、“我真想马上参加比赛”、“我精力充沛地在跑道上飞奔”、“我正在参加跨栏跑的比赛”、“我轻松地跑完了全程”。每个暗示语间稍加停顿,用自己所熟悉的语气,缓慢和平静的语调有力地命令自己。然后,再想象着跑完全程2一3次,之后进人比赛状态,准备比赛。赛前要让运动员把精力放在技术上,切莫放在比赛的结果上。 五、放松法 放松法也是一种自我暗示的方法,它可以有效地控制自己的神经系统,摆脱紧张情绪。可用于赛前准备活动后,几分钟的时间内进行。但这种方法只应用于那些有一定心理训练基础的运动员。

心理社会技能训练

A、心理社会技能训练 (一)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识在这里 一、单元目标 1.澄清团体目标,帮助团体成员了解团体的性质。 2.激发大家参与活动的兴趣。 3.促进成员彼此之间的认识和了解。 活动准备:大白纸、笔、《组员心声表》、《团体契约提案》 活动一:大风吹 规则:每小组成员围成一圈,听组织者口令:“大风吹呀!”大家说:“吹向哪儿呀?”一人说“吹向戴眼镜的。”这时戴眼镜的人起来互相换位置然后再坐下,没有执行者受罚表演,让大家开心为好。以同样方式继续,一直进行到大家热身为止。 预期效果:大家都积极发现别人的特点,紧张而专注;学员注意力集中,投入地参与、观察;大家很快熟悉起来了,对活动产生了兴趣。 分享:这时那些独处的人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自己的感受是什么? 活动二:滚雪球 规则: 1.由第一个人用一句话介绍自己开始,每句话包含五个信息,其中包括自己的姓名以及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 2.按顺时针从第二个成员开始,每个成员在讲自己之前必须复述上一个人所讲的内容(如,我是坐在活泼的喜欢读书的爱笑的毕业于陕西师大的××旁边的……的××)。下一个先重复前面两个人的介绍以后再介绍自己,“我是坐在……旁边的……旁边的……××” 3.在介绍的过程中,每位成员都要集中注意力听,努力记住该成员的名字,而且每位成员都有责任帮助对方完整表达。 分享: 1.在参与过程中你注意到了什么? 2.这个过程中你认为自己的困难在哪里? 3.你能完整说出所有人的特点和名字的关键在哪里? 感受:性格特点最容易被记住;有时自己认为别人很难记的东西别人并不这么认为,总想给别人方便反倒因为特意的计划而给别人麻烦;很多时候事情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有别人的帮助将更容易完成任务;描述自己的特点可能会比说出别人的特点更难。 活动三:组员心声 1. 发放《组员心声表》,让每个团体成员填写,以澄清成员对团体的认识、参加团体的初衷和自己对团体的期望。可以让成员直接说出来。 2.辅导员澄清团体的功能、目的和内容。 活动四:团体命名 1.大家各抒己见、发表观点,并记录对团体名称的提案。 2.征求意见,分析讨论并通过小组的命名。 活动五:为团体制定规则 1.发放《团体契约提案》,请各小组成员发表自己的观点,整理成自己团队的制度。 2.将最后确定的制度写在一张大白纸上,每个成员签名,形成《团体契约书》。 认知团体 认识自我、悦纳自我1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的研究与建议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的研究与建议 摘要:本文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和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心理训练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了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认为在训练中心理素质训练是一个重要环节。提高队员心理素质,可以促进和提高青少年篮球运动的水平。 关键词:青少年运动员篮球运动心理训练运动水平 1.前言 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其目的是培养运动员适应篮球项目要求的各种心理品质,克服运动员和运动队在训练和比赛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障碍,同时,通过心理训练进一步磨练运动员的意志、陶冶性格、提高战斗力、改进运动队内部的相互关系,以保证训练取得良好效果,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2.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2.1 情绪稳定 青少年心理训练是一个完全出自内心的自我动员过程,因此教练员应帮助青少年建立对心理训练的高度自觉性、坚定性和良好的训练信念。同时,教练员的情绪状态对青少年进行心理调节的效果也有密切关系。 2.2 参与动机 青少年训练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是推动队员积极学习、刻苦训练以及创造优异成绩、为集体争取荣誉的重要条件。这阶段的青少年动机不统一,又不稳定,教练员应使队员端正动机,明确目的,使队员动机与集体目标有机统一,这样才能使球队齐心协力战无不胜。 2.3 运动员个性 运动员个性、气质在训练和比赛中都能充分体现出来。如运动员兴奋快慢,有的表现欲强,有的面临强手敢于拼搏等等,作为教练员要善于观察,了解队员的性格,发挥运动员个性长处。 3.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法 由于青少年篮球运动技术的获得,比赛的发挥,都是在心理调节下实现的身心结合活动,所以,对心理的训练也就和对技术、战术、身体训练一样重要。 3.1 诱导训练法 3.1.1诱导训练法的概念 诱导训练法是指在训练中采用有效的刺激物把运动员的心里状态引导到某一个事物或方向上去的训练方法,可以顺利完成训练与比赛任务建立良好的心里状态。诱导的途径是多样的。诱导者常常发出语言信号,由运动员的听觉器官接受信息,并按预定要求去实施。鼓励与批评、服与疏导、发与幽默都是诱导的常用手段。 3.1.2 使用诱导训练法应注意: (1)是所采用的诱导手段应是运动员感兴趣的,能引起运动员注意力转移的;(2)是诱导者是教练员、心理学家,也可是同伴,但均应是运动员愿意接受的;(3)是应从诱导的目的、手段、信息传递方式及结果等多方面计划安排某一次诱导训练,切不可随意滥用,以防产生负作用。

学与教的心理学读后感5000字讲课教案

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读书,能使你的知识变得更丰富,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 我阅读了《学与教的心理学》这本书,读完后深有感触,这本书中提到的很多的教学机制、教学理念,与我们的教育教学息息相关。读后使我的业务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对学生的心理以及学与教的心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只有老师和学生们的积极配合,才能达到教学的完美结合。 《学与教的心理学》这本书包括了三部分:教师与学生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它将新的学习论和教学论及其教学设计技术贯穿全书。采取了以学校学习和教学中的心理学问题为基本线索,介绍和剖析学与教的重要方面和主要环节的心理学理论与应用。论述了学习类型与教学条件的相互关系,学生人格特征与教学处理的相互影响,师生间和同学间的交互作用,等等。 从书中,我认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我国教育面临着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要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使教师队伍具备良好的素质。要更新我们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提高自身教书育人的技能。 2、中、小学教育的对象是青少年学生。学生的发展既是教育目标,又是教育的基本依据。教师要想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必须了解学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我应把握学生的认知特征,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3、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是教师的天职。若要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就必须懂得和熟练地运用学习规律。所以我们教师要知道学生认知能力、动作技能和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过程和有效学习的内部与外部条件。 4、教师必须学好教学心理学才能使习得的学习论原理转化为教学技能。为我们的教学决策提供心理学依据和应用技术。 5、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技术,需要许多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作指导。教师必须知道并理解课堂教学的一般过程。课堂上的任何教学方法或技术的选用必须适合教学目标的需要。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顺利完成教学各个环节的任务,必须自始自终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管理。 个人收获和体会: 《学与教的心理学》揭示出教育过程中应当了解学生的特点,并且阐述了这些特点对教学过程会产生何种影响。作为一名教师,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学会如何有效指导学生学习将是他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事情。 教与学应是不分离的,它就是一个共同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清教学的实质。学会全面地去洞察一切,学会将教学置于“共同体”中,学会在整体中去把握;不再教学分离,既要认识到自我的局限,又要善于去发掘自身的潜能。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表达能力、思辩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则永远是教学最本质的核心。 明白了学习的本质是人类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超越,我很认同“终身学习”和“学习社会化”的观念和模式。在学校,学习的不是死的知识,而是学习的能力,学习要伴随着人的一生,要学会学习。没有智慧,知识本身是没有用的。学习不仅是课堂中的事,要创造学习化的社会,我们个人也应该学会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学习不仅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而且需要建立灵敏,完善的反馈调节机制,通过对学习评价理论的学习,更新了评价观,评价决不仅仅是考试,老师的评语。同时也要重视自我评价,而它才是学习过程的出发点与归宿,只有更多地进行自我评价,才能形成自我意识,获得自我超越。

在青少年跨栏训练中心理技能训练的作用

在青少年跨栏训练中心理技能训练的作用 摘要是通过分析心理技能训练的作用和意义、跨栏运动比赛的心理特征以及影响心理变化的因素,为青少年跨栏训练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促进青少年跨栏运动员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跨栏;心理技能训练;青少年 跨栏跑是一项技术复杂、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的短距离项目,其特点是跑跨结合,不仅要求速度快,而且运动技术复杂。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初学阶段学生容易出现跳栏、绕栏、栏前减速等防御性反射,因此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要求较高。 1心理技能训练概述 心理技能训练(psycholoSical skill training)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施加影响的过程,也是采用特殊的方法和手段使运动员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并进而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运动行为的过程。前者是广义的心理技能训练,后者是狭义的心理技能训练。 2提高运动员的心理活动的强度 完成任何工作任务都需要以稳定的心理活动为基础,对运动员、体育学习者而言,学习和掌握相应的心理技能可以提高他们的心理活动的水平,培养其自我动员与调节的能力。 1)控制人的心理活动。体育运动中,心理活动过强或过弱都会造成动作失调,身体力量不能有效的控制,从而使运动员在心理上和动作上失去平衡,只有心理活动达到适宜的水平,才能满足身体训练技术训练与比赛的要求。 2)恢复与调节心理活动的能量。人们在各种紧张的工作、学习中,要消耗大量的生理能量和心理能量,造成身体疲劳与心理疲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人们的生理与心理能量得不到及时补充和调节,就无法继续坚持工作或运动等。通过心理技能训练,可以恢复和调节己消耗的身体能量与心理能量。跨栏运动比赛的心理特征。 3速度知觉特征 速度知觉是跨栏运动员重要的心理特征,主要是运动员对自己身体的位移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反映,它是运动员准确判断自己的跑速和节奏、合理正确分配体力和力量以及调节速度和节奏所必须具备的心理因素。训练水平较高的跨栏运动员主要是依据肌肉的运动知觉、视觉、听觉的协调活动来判断速度并调节速度。由于长期的专项训练,运动员肌肉本体感受器对神经肌肉的紧张强度、后蹬的力

学与教的心理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新版】

学与教的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个别答案可能不一致,同学们自己核对、相互检校一下) 第一章 一、填空 1、最初运用角色概念来说明个体在社会舞台上的身份及其行为的心理学家是米德。 2、心理学认为,教师要扮演的角色包括:A、知识传授者,B、团体领导者,C、模范公民 ,D、纪律维护者 ,E、家长代理人等 3、皮格马利翁效应又叫教师期望效应。由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于本纪60年代提出。 4、对教师职业有重要影响的人格品质包括:A、热情与同情心,B、激励与想像.等。 5、心理学家对教师心理品质与其职业成就的早期研究的三种范型是A、问卷调查,B、相关研究,C、实验研究。 6、新教师和专家教师的教学行为存在的差异可以从A、课前,B、课中 ,C、课后 三个教学阶段进行分析。 7、心理学研究提出的缩小新手与专家教师之间差异的有效措施是:A、掌握教学常规与教学策略 ,B、对教学经验的反思 ,C、外部支持 .。 8、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为经验+反思 =成长。 9、师范生从新手到专家水平的教师需要经历如下发展水平 A、新手水平,B、高级新手水平,C、胜任水平,D、熟练水平,E、专家水平。 10、教学效能感的理论来源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概念。 11 低成就感非人性化情绪衰竭情绪衰竭 12 情境认知理论 二、选择题 1、.教师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B、心理过程与认知能力;C、认知能力与人格特征;D、认知能力与教学风格。

2、讨厌教师的教学方法枯燥无味反映学生希望教师充当角色。A.、家长代理人; B、知识传授者; C、纪律维护者;D.模范公民。 3、A 4、据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教师的智力水平、知识水平与学生的学习结果无重大相关。对这一发现最合理解释是: A.、测量方法不可靠;B、.教师的知识与智力不是搞好教学的重要条件;C、在教师的知识 和智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教师的其他特征对教学效果起更大的决定作用;D、研究取样少,不足以说明问题。 5、下面的描述最可能代表专家教师的特征是:A.他总是十分认真备课,教案写得很详细; B.他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当发现有不理解的地方,能及时帮助学生; C.他总是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仔细记录学生的每一处错误; D.它的教案虽然写得不很详细,但它能预见学生可能出现的理解错误。 6、下面哪些做法是与“缩小专家教师与新手差异”的研究相符合的:A.为新教师配备指导教师;B.给新教师压担子、多教课;C.让新教师脱产进修,多学习,只有自己“装满一桶水,才能倒给学生一杯水;D.组织新教师与老教师一道说课、听课、评课。 7、如果要使心理学课程成为教师职业训练的重要课程,根据当代知识分类理论,高师心理学的改革:A.应加强趣味性,增加大学生心理内容;B.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联系大学生自 身的事迹;C.既注重陈述性知识的教学,更注意使心理学原理转化为应用技能;D.改革心理学理论体系,增加理论的严密性。 8、罗森塔尔关于要是的预期的实验表明:A.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影响它对学生的态度;B.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越高,学生的进步越快;C.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胜于其言行;D.只要对学生抱有期望,学生就朝着期望方向发展。 9、根据学习心理学原理,可以将教师反思过程最适当概括为:A自我提问与思考过程;B.自我完善过程;C.师生相互作用过程;D.问题解决过程。 10、A 11、B 第二章

田径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

田径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 蚌埠七中梁夫超 心理训练对于进一步提高田径运动员的水平和能力有积极的意义与作用。不同的心理训练阶段,都应有自己的目标、要求、评定方法及控制手段。心理训练应与学校田径运动的技术、战术训练相结合,帮助运动队员形成具有个人特点的技、战术风格。系统的心理训练可提高田径运动员的认知水平,为队员个体的进步服务。 对于田径运动员的训练,在平常我们运用最多的是技术和战术方面的练习,也就是通过大量的运动负荷以及模拟比赛来进行的。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对于田径运动员心理活动的了解和心理训练,却没有或很少涉及到。 运动心理学实际上出现的时间并不长,它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但是直到1976年,才真正为运动所用。心理训练的方式和计划是多种多样的,若应用得当,心理训练一般会取得显著效果。 在多年从事教学与训练中,我觉得在心理训练中实行如下方法会对田径运动员的运动水平有所提高和帮助。 下面简要地谈谈这几个方面的心理训练: 1.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是许多心理学家所依赖的一种训练类型,并且各有不同的达到效果的手段和方法。这种训练的好处体现在运动中,可以预防损伤、调整机能,成为其他心理训练的基础等。 放松能够使肌肉减少紧张度,而紧张往往会引起损伤。就好像柔软的柳枝能够随风摇动,而干硬的树干却容易被折断一样,一个处于肌肉松弛状态的运动员比处于肌肉紧张状态的运动员优越的多。放松的另一种好处是人在生理上表现出消耗能量减少。在许多次的训练中发现,一个田径运动员做准备活动时,如果没有任何要求,在放松状态下自己跑十圈,跟在有要求、紧张状态下跑十圈,最后他们所用的时间一样,但外在表现却大不一样,例如体现在呼吸状态和疲劳状态上,放松的队员要轻松的多。

读《学与教的心理学》心得体会

读《学与教的心理学》心得体会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我阅读了《学与教的心理学》这本书,读完后深有感触,这本书中提到的很多的教学机制、教学理念,与我们的教育教学息息相关。读后使我的业务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对学生的心理以及学与教的心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只有老师和学生们的积极配合,才能达到教学的完美结合。 《学与教的心理学》这本书包括了三部分:教师与学生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它将新的学习论和教学论及其教学设计技术贯穿全书。采取了以学校学习和教学中的心理学问题为基本线索,介绍和剖析学与教的重要方面和主要环节的心理学理论与应用。论述了学习类型与教学条件的相互关系,学生人格特征与教学处理的相互影响,师生间

和同学间的交互作用,等等。 一、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会发生很多在人际之间,与环境之间甚至是自我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冲突发生时,我们常常陷入悔恨,自责或是指责他人及环境的痛苦的深渊中不能自拔。比如:与同事之间在工作上发生一些摩擦有时候各自都认为无道理或是没必要,但就是因为谁也放不下面子,谁也不搭理谁,搞得大家在工作中气氛很是紧张。现在我不断在学习中成长,能以平和的心态去处理与同事之间的关系。 二、每一个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带有情绪,这种情绪都被认为是负性的情绪。在工作中或在某些环境里不允许有这样或那样的情绪发生,或会面时有这样或那样的情绪,这时我们会无力去面对,在不经意间,就毁坏了辛苦建立的一段关系。比如:对“愤怒”而言,以前我很害怕这类情绪的发生,在很多时候是避开它,一旦不小心触犯了它时,就会不知所措,要么被“愤怒”操控,失去理智,做出许多事

心里咨询基本技能训练

第三阶段——咨询员的反应与当事人的自我探索 一、初层次同理心——同理心是咨访最重要的技巧或态度之一。 1、同理心分为两个层次:初层次同理心与高层次同理心。 练习1 根据案例来对感受或内容反应 例如:一位学生向你抱怨说:“这算什么嘛!我花了整整一星期写的报告,只得到乙,而小王临时东抄西揍的居然得甲,你说老师是怎么当的呢?简直就没有标准嘛!”试看下面的不同反应: 咨询员甲:不会的,老师改作业一定有他的标准,虽然无法百分之百公平,但一定尽量公平,你误会老师了。 咨询员乙:你不应该先抱怨老师不公平,你应该先检讨自己,一定是哪里不好,才会得“乙”,老师给分一定是有道理的。 咨询员丙:你不要太难过,世界上的事情就是如此,不公平的事太多了,只要众多认为自己写得好就行了,不必太在乎别人的看法。 咨询员丁:你知道小王的报告内容如何吗?和你的报告有什么不同吗?也许你要先弄清楚,才对以后写报告有帮助。 咨询员戊:你认为老师对于报告的分数打得不公平,所以你很生气。 2、同理心反应——表达初层次同理心时的一些共同问题: (1)避免假装了解(2)避免鹦鹉学语式的模仿(3)避免当事人漫谈(4)避免滞留在第一阶段(5)避免反应过分冗长(6)避免以问题代替同理心(7)注意用语层次与当事人的背景配合 同理心的层次:

层次反应方式 1 咨询师反映的内容和当事人所谈的内容不相同,并且也不 了解当事人最表面的意思与情绪,甚至使当事人产生不被 信任、无价值、言语荒谬、被批判等感觉,显示出咨询员 不关心、不信任当事人。忽略当事人想法与行为的差距, 只是被动地接受当事人消极的行为,不想与他有更进一步 的关系。 2 咨询师只反映出当事人部分的表面感觉或曲解他所表达的 内容,在没有真正了解当事人说话内容前,即已依咨询师 自己对它的经验加以曲解反映;或提出不当的建议;或以 专家姿态出现而非表达其真正感受。咨询师曾简短地回答 对当事人所提事件的看法,但并未接受他所有真正感受与 行为的差距,故二者间只是表面层次的沟通。 3 咨询师能反映当事人说话的感受,又未曲解其内容,以一 种开放坦诚的态度完成彼此间的沟通;但对他所提出的问 题尚未能直接立即给予指点方向或行动。简而言之,即咨 询师对当事人提出的问题,能开放地表达对这事的看法与 经验,而且能指出当事人行为上表现的差距,但对解决问 题的行动则未予提出,咨询员以较笼统,不牵涉个人内在 意义的方式和当事人谈论二人间的关系。 4 咨询师不只反映当事人说话的内容,也表达内在的感觉和 意义,更进一步顾及到他的利益,并表达热切的关心,主

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第五版全册重点知识复习资料精编

学与教的心理学复习资料 皮连生主编第五版 全册资料重点精编 呕心沥血-值得下载 第一章良好教师的心理特征及其培养 学习目标: 教师的认知特征、人格特征与其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及其启发。 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及其启发。 专家教师与新教师差异的表现及其启发。 对教学经验的反思与新教师成长的关系。 第一节良好教师的心理特征 1、(p4)角色是个体在特定社会关系中的身份及由此而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教师心理品质预期职业成就的早期研究的三种范型:问卷调查相关研究实验研究) 2、(p5)教师应怎样承担以上角色?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团体领导者, 纪律维护人,以及家长的代理人和模范公民。 3、(p6—p7)教师的认知特征与其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1)教学的效果与教师的智力并无显著相关。(2)教师的知识水平同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无显著相关。(3)教师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能力以及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合理性与教学效果有较高的相关。 4、(p7)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人格特征: 1.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2.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5、(p7—p8)教师的人格特征与成就之间的关系:(1)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人格特征:○1.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2.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教师心理特征与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年龄 阶段特征存在着相互的作用。(2)要深入探索教师的特征怎样影响其事业成就,还应更进一 步从师生相互作用的角度开展广泛研究。 6、(p8)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1)罗森塔尔等人的测验(1968年)“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实际是普通的智力测验)罗森塔尔把教师期望的自我应验的预言效应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后人也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或教师期望效应)(2)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包含两方面:一是对学习潜力的推测,二是对品德发展的推测。(3)教师期待对学生的影响并不是一个有意 识的过程。(4)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不一定能实现自我应验的语言效应。

学与教的心理学知识点

学与教的心理学知识点 基本性常识是教师资格证考试选择题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类,它占据很大一部分的分值,因此给考生的教师资格证笔试复习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很容易遗漏一部分知识。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学与教的心理学知识点,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1、三山五岳 三山:黄山、庐山、雁荡山; 五岳: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 2、三皇五帝 三皇:燧人(燧皇)、伏羲(羲皇)、神农(农皇);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3、三教九流 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4、三姑六婆 三姑:尼姑、道姑、卦姑; 六婆: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 5、三纲五常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6、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杨玉环、貂婵

7、古代四大才女:蔡文姬、班昭(又说上官婉儿)、卓文君、李清照 8、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文征明、祝枝山、徐祯卿 9、京剧四大花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10、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 11、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12、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 13、农业指南:《齐民要术》、《农桑辑要》、《农书》、《农政全书》 14、四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纪君祥《赵氏孤儿》 15、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 四大名楼】山西鹳雀楼、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 16、四大名园:北京颐和园、苏州拙政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 17、四大名湖:杭州西湖、武汉东湖、嘉兴南湖和济宁北湖

中学生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中学生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摘要】心理训练对于进一步开发学校运动队员的水平和能力有积极的意义与作用。不同的心理训练阶段,都应有自己的目标、要求、评定方法及控制手段。心 理训练应与学校田径、球类运动的技术、战术训练相结合,帮助运动队员形成具 有个人特点的技、战术风格。系统的心理训练可提高运动队员的认知水平,为队 员个体的进步服务。 【关键词】松弛调节意象感知 对于运动队员的训练,在平常我们运用最多的是技术和战术方面的练习,也 就是通过大量的运动负荷以及模拟比赛来进行的。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 于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1 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是许多心理学家所依赖的一种训练类型,并且各有不同的达到效果 的手段和方法。这种训练的好处体现在运动中,可以预防损伤、调整机能,成为 其他心理训练的基础等。在许多次的训练中发现,一个运动队员做准备活动时, 如果没有任何要求,在放松状态下自己跑十圈,跟在有要求、紧张状态下跑十圈,最后他们所用的时间一样,但外在表现却大不一样,例如体现在呼吸状态和疲劳 状态上,放松的队员要轻松的多。 放松训练并不是运动心理学家所首创的。采用放松的方法,早已是冥想和瑜 珈的组成部分,它也是中国太极精神的组成部分。在大学时,一次体育系组织我 们去听一场高规格的气功与训练的报告会。给我印象较深的是,当时一位大师说:“放松时,你只要闭上眼睛,注意力集中,一直默念‘青龙踞于西渭,白虎隐于东方’就可以起到放松的效果,至于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就不用深究了。”后来我想,可能是默念这句话的音节与所表现出呼吸的节奏以及意念相配合从而达到放松吧。 2 紧张训练 在比赛中,几乎所有的运动员都会出现紧张,当然并非紧张就一定不好。只 有当紧张导致影响技术水平的发挥时,才有进行紧张训练的必要。有些运动队员 在紧张和逆境时,反而能促使其更好地发挥水平,但有些会导致感觉乏力,精神 不集中,从而影响技术水平的发挥,降低竞赛水平。例如我校体育高考队的一名 学生,平时训练在队中都是数一数二的,但在参加全省的体育高考专项测试时, 却表现紧张发挥失常,与平时训练成绩出入很大。对于像这一类队员,就需要进 行紧张训练。我们在心理学中了解到,紧张是由过分的焦虑所引起的。因此。可 以用下面的这种方法,即,运动队员故意使自己感受紧张和焦虑,也就是运用意 想使自己再次经历生活中令人紧张的事件,通过这样的训练,使运动队员对紧张 和焦虑的忍耐程度逐步提高。每个运动队员可能表现的紧张状态不同,有些表现 为上肢肌肉紧张,有些表现为下肢乏力,有些表现为心跳加速,头昏脑胀,这些 可以通过放松来排除。也就是我们通过意想体验紧张后随即进行放松训练,不断 重复后,运动队员就逐渐会运用放松来克服紧张和焦虑。 3 思维控制训练 大多数情况下,太多的言语,太多的顾虑,太多的思考,会使队员难以发挥 水平,即所谓欲速而不达的道理。 3.1 解决出现的问题。“我不行了,但愿别抽筋”之类的想法,反倒会引起运动 队员所不希望的抽筋。他们对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身体信号,都十分留意,因为所有这些身体信号都是动作是否合理的标志。例如,一个好的运动队员在跑

《学与教的心理学》读书感触

《学与教的心理学》读书感触 《学与教的心理学》读书感触提要:学会全面地去洞察一切,学会将教学置于“共同体”中,学会在整体中去把握;不再教学分离,既要认识到自我的局限,又要善于去发掘自身的潜能 更多资讯 《学与教的心理学》读书感触 阅读《学与教的心理学》这本书深有感触,书中提到的很多的教学机制、教学理念,与我们的教育教学息息相关。使我们对学生的心理以及学与教的心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只有老师和学生们的积极配合,才能达到教学的完美结合. 《学与教的心理学》包括三个部分:教师与学生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它将新的学习论和教学论及其教学设计技术贯穿全书。采取了以学校学习和教学中的心理学问题为基本线索,介绍和剖析学与教的重要方面和主要环节的心理学理论与应用。论述了学习类型与教学条件的相互关系,学生人格特征与教学处理的相互影响,师生间和同学间的交互作用,等等。 下面谈谈对教与学的心理学的认识:学与教的心理学是一门把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两个分支学科结合起来,阐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以及教师如何为学生有效学习创设适当条件,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学习的心理学新学科。它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及与之相关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一方面深刻的体会到教与学这是两个相互影响和促进的过程,对于我们重点研究学校教学或更细些的课堂教学和我们这么多年的学习生活体会是一致的;另一方面,还认识到教学它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而在每一个过程都应当有正确的理论去指导,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目前来说个人收获和体会是:《学与教的心理学》揭示出教育过程中应当了解学生的特点,并且阐述了这些特点对教学过程会产生何种影响。作为一名教师,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学会如何有效指导学生学习将是他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事情。教与学应是不分离的,它就是一个共同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清教学的实质。 学会全面地去洞察一切,学会将教学置于“共同体”中,学会在整体中去把握;不再教学分离,既要认识到自我的局限,又要善于去发掘自身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表达能力、思辩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则永远是教学最本质的核心。明白了学习的本质是人类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超越,我很认同”终身学习”和“学习社会化”的观念和模式。在学校,学习的不是死的知识,而是学习的能力,学习要伴随着人的一生,要学会学习。没有智慧,知识本身是没有用的。学习不仅是课堂中的事,要创造学习化的社会,我们个人也应该学会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让学生更新了本身原有的学习观念,以前只是注重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了情感,态度,方法,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而这些方面是很重要的;注重学习活动的创新性,以前习惯于接受老师或书本的现成知识,懒得思考。因为只要掌握了老师讲的东西就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也在一定程度上滋长了自己的懒惰情绪,而现在要转变成发现式,创造性学习,探索未知的领域。学习不仅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而且需要建立灵敏,完善的反馈调节机制,通过对学习评价理论的学习,更新了评价观,评价决不仅仅是考试,老师的评语。同时也要重视自我评价,而它才是学习过程的出发点与归宿,只有更多地进行自我评价,才能形成自我意识,获得自我超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