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基础知识(整理表格)

胰岛素基础知识(整理表格)
胰岛素基础知识(整理表格)

胰岛素制剂的分类和特点

二.2型糖尿病传统的治疗方式是一种阶梯式治疗模式,从饮食运动治疗开始,继而口服降糖药物单药治疗,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药物剂量,如血糖不能够满意控制,开始联合用药,最后过渡到胰岛素治疗。这种按部就班的治疗模式必然使患者在接受胰岛素治疗之前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一段高血糖状态,当不得不使用胰岛素治疗时,胰岛β细胞功能已经丧失殆尽。因此有必要重新调整目前的治疗策略,在β细胞功能保留更多的情况下,提前启动胰岛素治疗。

四.胰岛素注射方法

胰岛素注射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皮下注射,一种是静脉注射。

皮下注射的部位:四肢上部的外侧和腹壁肚脐周围都可作为胰岛素的注射部位,腹壁皮下注射吸收快而稳定。

注射部位选择方法:有规律地轮换注射。比如,早餐前上臂外侧――午餐前大腿外侧――晚餐前腹壁。而同一部位也要有规律地轮换不同的点来注射。比如腹壁的注射:以脐为中心,以3~4厘米为半径的圆周上开始注射;每隔2厘米注射一次,逐渐向外扩展.到达最大外周后再返回最内圈。

上腹部区域吸收最快,下腹部其次(肥胖的2糖尿病患者上、下腹壁吸收速度相当),上臂外侧吸收速度中等,大腿和臀部吸收最慢。因此,在同一时间,在不同的注射部位注射等量的胰岛素,会有不同的效果。

影响胰岛素的吸收:较高的环境温度,如桑拿浴,热水澡是可以加速胰岛素的吸收,而寒冷则减慢胰岛素的吸收。四肢运动也会增快胰岛素的吸收,而运动对腹壁注射的胰岛素的吸收影响最小。所以,当四肢注射胰岛素后,应避免立即的四肢运动。习惯上午运动,则早餐前注射胰岛素的部位最好选择在腹壁;如果习惯于晚餐后运动,则晚餐前的胰岛素注射部位最好选择在腹壁。

皮下注射技术:

普通注射器注射方法。

(1)抽吸—如果是胰岛素悬液,先充分摇匀胰岛素,然后消毒再抽吸部位;将注射器内抽取少许空气(空气量与预抽取的胰岛素的量相当),注入到胰岛素瓶中,接着抽取所需要的胰岛素量。

(2)如果需要同时抽短效胰岛素和中效胰岛素,或短效胰岛素与长效胰岛素,则一定要先抽短效胰岛素,后抽中效或长效胰岛素。

(3)消毒—用酒精消毒注射部位的皮肤。

(4)正确的进针角度—要根据不同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注射方法。体瘦者,要捏起足够的皮肤,并以45度角注入皮下,以免注入肌肉内。体胖者,可以垂直注射。

(5)胰岛素注射除使用胰岛素注射器外,还有胰岛素笔、胰岛素泵及无针注射器。

五.胰岛素治疗时可能出现全身及局部两大系列副作用:

l、全身反应:低血糖反应、过敏反应、胰岛素性水肿(尤其是下肢)、屈光不正、高胰岛素血症、肥胖、产生抗体而形成胰岛素抗药性。

2、局部反应:①注射部位皮肤红肿、发热、发痒、皮下有硬结;②皮下脂肪萎缩或皮下脂肪纤维化增生。

3.一型糖尿病患者打胰岛素15年后、二型糖尿病患者打胰岛素5-7年左右就会出现并发症。

其他:打胰岛素的患者必须少食多餐,一天吃6餐,比常人增加上午9点、下午3点、晚上睡觉前三餐,正常的早中晚三餐要少吃。

胰岛素的适应症和用法

糖尿病患者在用胰岛素治疗的时候,往往会发现早晨高血糖不易调整。早晨高血糖要引起重视,因为这提示两种可能:一种是“苏木杰现象”,指午夜低血糖后出现早晨高血糖的现1、胰岛素应用适应症 1、1型糖尿病 2、2型糖尿病 1、不宜使用口服降糖药物的患者 2、口服药物原发或继发失效 3、处于应激状态时 4、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5、糖尿病出现严重慢性并发症或合并症 6、老年2型糖尿病,消瘦明显、营养不良或精神抑郁 7、糖尿病合并妊娠或妊娠糖尿病 8、某些继发糖尿病 9、临床类似2型糖尿病但血液ICA或ADA阳性 10、临床暂时难以分型的糖尿病患者 目标:把血糖降到4567(空腹4~5,餐后2小时6~7),控 制血糖不超过5678(空腹<5.6,餐后2小时<7.8) 糖尿病运动糖尿病中医药糖尿病饮食糖尿病与水果 象,多见于1型糖尿病的患者,患者出现苏木杰反应大多由于胰岛素用量不当,或没按时加餐,或病情控制较好时体力活动增加。

#3 2、胰岛素使用原则 1、超短效或短效胰岛素主要控制三餐后的高血糖;中、长效胰岛素主要控制基础和空腹血糖 2、三餐前短效胰岛素剂量分配原则:早>晚>午 3、开始注射胰岛素宜使用超短效或短效胰岛素,初始剂量宜小,以免发生低血糖 4、全日胰岛素剂量>40U者一般不宜一次注射,应分次注射 5、长效胰岛素与短效动物胰岛素混合使用时,短效胰岛素剂量应大于长效胰岛素的剂量 6、调整胰岛素用量应参考临床症状与空腹血糖、三餐前、后血糖、睡前血糖,必要时测定凌晨3时血糖及尿糖水平 7、调整胰岛素剂量不要三餐前的剂量同时进行,应选择餐后血糖最高的一段先调整,若全日血糖都高者应先增加早、晚餐前短效胰岛素的剂量 8、每次增减胰岛素以2---6U为宜,3---5天调整一次 9、糖尿病使用胰岛素应个体化 10、尽量避免低血糖反应的发生

有关胰岛素的考点解析

有关胰岛素的考点解析胰岛素是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的一种重要激素,通过胰岛素可将高中生物必修课和选修课中很多考点串联起来,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1、1965年,我国的科学工作者经过6年多坚持不懈的努力,获得了人工合成的牛胰岛素结晶,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 答:蛋白质 2、结晶牛胰岛素是由两条链组成,其中A链有21个氨基酸,B链有30个氨基酸。从理论上讲,结晶牛胰岛素最多是由-------种氨基酸组成,至少含有-----个游离的氨基和-------游离的羧基。 答;20种(因为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总共就20种);2;2。 3、这51个氨基酸彼此之间是通过------------过程结合成胰岛素的。这些氨基酸形成胰岛素时,共形成了-------个肽键,失去了-----分子水,分子量比原来减少了---------。 答:脱水缩合;49;49;888。提示:-SH+-SH→-S-S-过程中脱去2个氢原子,即形成1个二硫键分子量减少2,胰岛素分子共3个二硫键,所以分子量减少为:(51-2)×18+6=888 4、合成胰岛素的信使RNA至少含有-----个碱基;胰岛素的基因中至少含有-----个脱氧核苷酸。 答:153;306 5、胰岛素和血红蛋白都是蛋白质,但功能却不相同,原因是--------------。 答:氨基酸种类不同,数目不同,排列顺序不同,空间结构也不一样,所以功能就不一样。 6、胰腺是----分泌腺,分泌各种消化酶进入消化道;而胰岛是---分泌腺,胰岛素是由胰岛----细胞合成的,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细胞分泌的,它们是直接释放到----内,二者在调

基础胰岛素对体重的影响

药品评价 2011 年第 8卷 第15 期

药品评价 2011年第8卷第15期 另一方面,体重增加会直接导致心血管事件风险的上升,DCCT 研究发现,在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相当的情况下,体重指数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呈正相关。因此,降低胰岛素所致的体重增加对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心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2]。 胰岛素治疗导致体重增加的机制 胰岛素作为一种合成代谢激素,除降血糖外,还具有促进脂肪及蛋白合成的作用,故胰岛素的过度分泌可导致肥胖。而对于采用外源性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导致体重增加还受到分泌模式、行为习惯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一般认为,胰岛素导致体重增加与热量摄入、胰岛素注射量、低血糖发生率,以及生理分泌模式改变等几个方面相关。 1. 胰岛素治疗导致静息热量消耗减少对体重增加的影响 在2型糖尿病发展的早期,静息能量消耗的增加被视为体重减轻的原因之一,而过量的肝糖输出率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后者主要归因于B 细胞胰岛素基础分泌障碍。一项研究表明,胰岛素治疗可有效抑制肝糖输出,从而减少基础能量消耗约30%,提示胰岛素抑制肝糖输出的作用可能导致糖尿病患者体重增加[3]。 2. 尿糖排泄减少对体重增加的影响 通过糖分的肾脏排泄以缓解高血糖状态被认为是机体的一种平衡保护机制,而与之伴随的是热量损失,多数人认为尿糖是糖尿病患者消瘦的原因之一。正常情况下人体肾糖阈为13.9mmol/L ,当血糖得到有效控制后,一方面尿糖排泄量下降,另一方面由于热量流失减少可能导致体重增加。 一项对1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发现,在保证热量摄入均衡的条件下,通过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平均血糖由14.8mmol/L 降至7.7mmol/L ,糖化血红蛋白平均下降3.3%,同时尿糖由428mmol/d 降至39mmol/d ,计算热量损耗较治疗前减少5%;而体重平均增加2.6kg ,其中脂肪增加量为2.4kg 。分析认为,治疗早期体重增加的70%源自于尿糖热量流失的减少。 3. 胰岛素治疗所致外周胰岛素过量化对体重增加的影响 为抑制肝糖的过量输出,正常人B 细胞分泌相对高浓度的内源性胰岛素,经肝门脉系统进入外周循 环,其中超过50%分泌量的胰岛素与肝细胞胰岛素受体相结合发挥降肝糖作用,仅部分进入外周循环;而糖尿病患者由于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当依靠外源性胰岛素拮抗过高的肝糖输出时,其胰岛素需求量并未减少,但由于外源性胰岛素并未进入肝门脉循环,而直接在外周组织发挥作用,形成所谓“胰岛素过量化”,在降血糖的同时,亦造成外周组织脂肪降解抑制以及脂肪合成加速等脂肪生成效应,最终将导致体重增加。 4. 频发低血糖对体重增加的影响 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摄食行为的改变对于其体重的增加亦起着关键作用。由于外源性胰岛素仍不能完全模拟B 细胞的正常生理分泌模式,故接受胰岛素治疗后,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习惯上会受到胰岛素注射模式的影响。 低血糖反应是胰岛素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研究表明,接受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低血糖发生率超过30%。低血糖反应产生饥饿感,继而促使患者非正常加餐或进食增多,导致热量摄入过量,长期频发低血糖可能是胰岛素引起体重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部分患者则以增加胰岛素注射量的方式,对抗过量的饮食,以维持理想的血糖,由于并未真正减少热量摄入,仍可能导致体重的增加。多数情况下,胰岛素剂量的选择和调整主要依据血糖值,而并未先行改变患者的饮食习惯,故在胰岛素注射量和热量摄入量均过量的情况下,体重增加则不可避免。 5. 中枢饱食信号的丧失对体重增加的影响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内源性胰岛素分泌具有调节食欲的作用,餐后高浓度胰岛素分泌将作为饱食信号作用于下丘脑摄食中枢以抑制食欲;而空腹低浓度胰岛素则起着刺激食欲、增加摄食的作用。外源性胰岛素由于难以模拟正常的胰岛素生理分泌模式,故难以发挥饱食信号的作用。有人认为,饱食信号作用的丧失亦是胰岛素治疗导致体重增加的原因之一。然而,持反对意见的观点认为,饱食信号作用丧失可能通过增加外周组织胰岛素抵抗来增加体重,与胰岛素治疗并无直接因果关系[4]。 6. 瘦素在胰岛素治疗中对体重增加的影响晚近研究表明,瘦素在胰岛素增加体重的过程

糖尿病注射胰岛素注意事项与_护理

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有哪些注意事项 存胰岛素,防止胰岛素贮存不当而发生腐坏,平时治疗时应学会自我观察、自我记录,当出现低血糖反应时应注意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需要再冰箱冷藏层保存,且不宜长时间储存,使用中的胰岛素应放在室温下,选择阴凉干燥处放置,避免阳光直射。短效胰岛素为无色透明的液体,而中长效胰岛素、预混胰岛素和超长效胰岛素为均匀的混悬液,轻轻摇晃后可如牛奶状。如果发现胰岛素瓶底有沉淀物,或液体内有悬浮物,有一层冰霜样物体黏附在瓶壁上,提示胰岛素可能发生变性,失去疗效或剂量不准确,不应再继续使用。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观察注射部位有无硬结、皮肤损坏、炎性渗出,必要时应请专业医护人员进行处理。长期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应自备血糖仪,定期对于空腹和餐后血糖进行测量,了解血糖控制情况,并自己建立记录,以便作为复查时医生调整胰岛素用量的依据。患者在注射胰岛素后出现低血糖反应时,可立刻进食淀粉类食物,严重者可以进食糖果或喝糖水。如果仍不能缓解,应及早就医。 患者不妨先学习。

1、注射前充分消毒--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前应对注射部位的皮肤进行彻底消毒,一般选择碘伏,待碘伏完全挥发再注射可预防刺痛。 2、避免同一部位多次注射--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会导致该部位皮下脂肪增生,注射时应避免在同一部位多次注射,可经常轮换,避免产生硬结和脂肪肉瘤。 3、注射时间与注射部位统一--在同一时间注射同一部位可以降低血糖波动性,确保吸收速度和吸收率一致,可以在早晨进行腹部注射,中午进行手臂注射,晚上进行臀部注射等。 4、根据药效选择合适注射部位--皮下组织的厚度直接影响胰岛素的吸收速度、吸收率,使用短效胰岛素或短效与中效混合的胰岛素时,一般选择皮下组织相对较薄的腹部和上臂,中长效胰岛素要求缓慢吸收,最合适的注射部位就是皮下组织较厚的臀部或大腿。 许多糖尿病患者需要每日皮下注射胰岛素2~4次控制血糖,有些患者经过长期的胰岛素治疗出现局部皮下硬结,皮肤感染,疼痛增加等情况,很多患者因此考虑放弃胰岛素注射治疗。这些都是由于没有正确选择胰岛素注射部位而导致的。 胰岛素的常用注射部位包括上臂外侧、腹部、大腿外侧、臀部等,其中腹注射胰岛素吸收最快,臀部注射吸收最慢,肢体介于二者之间。可以根据距离吃饭的时间选择注射部位,如果吃饭提前可选择腹部注射;延迟可选择臀部注射。

糖尿病注射胰岛素的正确方法

糖尿病注射胰岛素的正确方法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胰岛素是终身不可缺少的,目 前应用的速效胰岛素,是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将胰岛素分子结构上的某个氨基酸替换而制成的。大家都知道,使用胰岛素治疗是效果最好、副作用最小的糖尿病治疗方式。如何运用好胰岛素治疗?病友应与医生一起,监测血糖,研究讨论,摸索经验,选择剂量。病友如果能多加学习,自己熟练掌握注射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另外,掌握好胰岛素的注射时间,也是一项重要的学问。胰岛素的注射时间大体有以下几种。 餐前注射 目前临床使用的常规胰岛素是一种六聚体的胰岛素,皮下注射后,需分离成单体后才能吸收入血,起效需时约30分钟。为了使胰岛素与血糖高峰同步,常规胰岛素需在餐前注射。 餐前应监测血糖,按照餐前血糖值来决定胰岛素注射时间。但医学界对于餐前血糖值与注射时间的关系文献介绍并不一致。一般认为,在住院期间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要求需严格些,具体为: 餐前血糖在3.9~6.7mmol/L的患者,在餐前15分钟注射,可适当多进食; 餐前血糖在6.7~10.0mmol/L者,在30分钟注射,按常规进食;

餐前血糖高于10.0mmol/L者,在餐前 45分钟注射,减少进食。 对于老年患者及在家中自行注射胰岛素者,餐前血糖值要放宽些,具体为: 餐前血糖 7~10mmol/L者,餐前15分钟注射; 餐前血糖10~15mmol/L者,餐前 30分钟注射; 餐前血糖高于15mmol/L者,餐前45分钟注射。 单用中效胰岛素者需在餐前30~60分钟注射。 餐时注射 目前应用的速效胰岛素,是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将胰岛素分子结构上的某个氨基酸替换而制成的。 人胰岛素类似物。速效胰岛素的特点是:打开了常规胰岛素的六聚体形式,而成为单体结构,注射后不需要再分离成单体的过程,吸收快,起效时间短。进餐时不需提前注射,而注射后必须立即进食,否则可能出现低血糖。 速效胰岛素作用时间为1~3小时,主要用于降低餐后血糖,因而用于餐时注射时低血糖反应少见,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糖尿病治疗。因为不需要在餐前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在治疗应用中为病友提供了极大便利。但速效胰岛素注射后必须进食,以防止低血糖。

2020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用量计算方法(课件)

2020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用量计算方法(课件)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用量计算方法 一、每日胰岛素用量: 1、按空腹血糖估算:(u)=[空腹血糖(mmol/L)×18-100]×10×体重(公斤)×0。6÷1000÷2 18为mmoil转为mg/dl的系数,100为血糖正常值(mg /dl),×100为mmol转为mg/di的系数,×10换算每升体液中高于正常血糖量,×0.6是指全身体液量为6 0%, ÷1000是将血糖mg换算为克,÷2是指2克血糖使用1u胰岛素,为避免低血糖,实际用其1/2至1/3量。......感谢聆听 简化公式:每日胰岛素用量(μ)=(FBS克数-0.1)×2~3×体重Kg数?例 1 FBS300mg/dl(0。3克),体重50Kg,计算结果为每日量20~30单位。?为避免低血糖,实际用其1/2--1/3量。 粗略公式:空腹血糖mmol/L×1.8=日胰岛素量。空腹血糖mg/dl÷10=日胰岛素量.......感谢聆听 2、按24小时尿糖估算: 病情轻,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阀正常者,按每2克尿糖给1u胰岛素。 3、按体重计算: 血糖高、病情重,0.5-0.8u/kg(公

斤); 病情轻,0.4-0。5u/kg(公斤);病情重,应激状况,不应超过1。0u/(公斤)。 4、按4次尿糖计算: 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阀基本正常,按每餐前尿糖定性“+”多少估算,一般一个“+”需用4u胰岛素。 5、综合估算:人体内影响胰岛素作用的因素较多,个体差异较大,上述计算未必符合实际。故应综合病情、血糖与尿糖情况,先给一定的安全量,再依病情变化逐步调整。 二、怎样分配胰岛素用量:根据上述估算,每日三餐前15-30分钟注射,以“早餐前〉晚餐前>午餐前”的用量分配. 早餐前体内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较多,胰岛素用量宜大一些。短效胰岛素作用高峰时间为2-4小时,午餐前胰岛素用量最小。如果睡前不用胰岛素(晚餐至次日晨再用),晚餐前胰岛素用量应比午餐前大。如果睡前要用胰岛素,则晚餐前胰岛素用量要减少,睡前用量更少,以防夜间低血糖。......感谢聆听 三、怎样调整胰岛素剂量: 在初始估算用量观察2-3天后,根据病情、血糖、尿糖进一步调节胰岛素用量. 1、根据4次尿糖定性调整:只适应于无条件测血糖且肾糖阀正常者) 依据前3-4天的4次尿糖定性进行调整:早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午餐前尿糖,午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晚

胰岛素相关知识试卷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胰岛素相关知识考卷 一、填空题 1、根据来源和化学结构的不同,胰岛素可分为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 2、使用胰岛素注射笔注射胰岛素,推注结束后针头至少停留 10秒后拔出,从而确保药物剂量全部被注入体内,同时防止药物渗漏。 3、胰岛素注射部位可选择:腹部,上臂,臀部,大腿。 4、使用胰岛素的不良反应有低血糖反、体重增加、过敏反应、水肿及注射部位脂肪萎缩或皮下脂肪增生。 5、未拆封的胰岛素,应放在冰箱冷藏,温度在 2—8℃。初次使用需提前30分钟取出,在室温下回温后使用。 6、已拆封使用中的胰岛素,可保存在室温 25℃以下,避免日晒。 7、预混胰岛素注射前应先将药液混匀。 8、中效胰岛素外观呈乳白色混悬液,长效胰岛素外观澄清。 9、可用于胰岛素泵治疗的胰岛素有优泌乐和诺和锐。 二、单项选择题 1、根据作用特点,优泌乐属于( B )胰岛素。 A、短效 B、超短效 C、中效 D、长效 2、根据来源和化学结构不同,诺和锐属于( D ) A、猪胰岛素 B、牛胰岛素 C、人胰岛素 D、胰岛素类似物 3、超短效胰岛素一般在进餐前( D )注射,其作用可持续4-5小时。 A、1小时 B、30--45分钟 C、20—30分钟 D、5-10分钟 4、按作用特点,普通胰岛素属于哪种胰岛素,起效时间多少?( C ) A、短效胰岛素 5—10分 B、短效胰岛素 10—15分 C、短效胰岛素 30分钟 D、中效胰岛素 30分钟 5、甘精胰岛素作用时间可持续24小时以上,属于( C ) A、短效胰岛素 B、中效胰岛素 C、长效胰岛素 D、超长效胰岛素 6、基础胰岛素一般一天注射( A )

胰岛素相关知识试卷含答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与医院 胰岛素相关知识考卷 一、填空题 1、根据来源与化学结构的不同,胰岛素可分为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 胰岛素类似物。 2、使用胰岛素注射笔注射胰岛素,推注结束后针头至少停留10秒后拔出,从而确保药物剂量全部被注入体内,同时防止药物渗漏。 3、胰岛素注射部位可选择: 腹部, 上臂, 臀部, 大腿。 4、使用胰岛素的不良反应有低血糖反、体重增加、过敏反应、水肿及注射部位脂肪萎缩或皮下脂肪增生。 5、未拆封的胰岛素,应放在冰箱冷藏,温度在2—8℃。初次使用需提前30分钟取出,在室温下回温后使用。 6、已拆封使用中的胰岛素,可保存在室温25℃以下,避免日晒。 7、预混胰岛素注射前应先将药液混匀。 8、中效胰岛素外观呈乳白色混悬液,长效胰岛素外观澄清。 9、可用于胰岛素泵治疗的胰岛素有优泌乐与诺与锐。 二、单项选择题 1、根据作用特点,优泌乐属于( B )胰岛素。 A、短效 B、超短效 C、中效 D、长效 2、根据来源与化学结构不同,诺与锐属于( D ) A、猪胰岛素 B、牛胰岛素 C、人胰岛素 D、胰岛素类似物

3、超短效胰岛素一般在进餐前( D )注射,其作用可持续4-5小时。 A、1小时 B、30--45分钟 C、20—30分钟 D、5-10分钟 4、按作用特点,普通胰岛素属于哪种胰岛素,起效时间多少?( C ) A、短效胰岛素5—10分 B、短效胰岛素10—15分 C、短效胰岛素30分钟 D、中效胰岛素30分钟 5、甘精胰岛素作用时间可持续24小时以上,属于( C ) A、短效胰岛素 B、中效胰岛素 C、长效胰岛素 D、超长效胰岛素 6、基础胰岛素一般一天注射( A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7、优泌乐25与诺与锐30均属于预混胰岛素类似物,起效时间( C ) A、5分钟 B、10分钟 C、15分钟 D、30分钟 8、胰岛素吸收速度最快的部位就是( A ) A、腹部 B、手臂 C、大腿 D、臀部 9、预防局部硬结与皮下脂肪增生有效的方法就是( D ) A、减少注射胰岛素次数 B、减少胰岛素注射剂量 C、药物预防 D、注射部位的轮换 10、开封后使用的胰岛素保存期限不超过( B ) A、2周 B、4周 C、6周 D、8周 三、多项选择题 1、目前常用的胰岛素,属于超短效的胰岛素有( AC ) A、诺与锐特充 B、优泌乐25 C、优泌乐 D、诺与锐30

胰岛素基础知识(整理表格)

胰岛素制剂的分类和特点

二.2型糖尿病传统的治疗方式是一种阶梯式治疗模式,从饮食运动治疗开始,继而口服降糖药物单药治疗,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药物剂量,如血糖不能够满意控制,开始联合用药,最后过渡到胰岛素治疗。这种按部就班的治疗模式必然使患者在接受胰岛素治疗之前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一段高血糖状态,当不得不使用胰岛素治疗时,胰岛β细胞功能已经丧失殆尽。因此有必要重新调整目前的治疗策略,在β细胞功能保留更多的情况下,提前启动胰岛素治疗。 四.胰岛素注射方法 胰岛素注射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皮下注射,一种是静脉注射。 皮下注射的部位:四肢上部的外侧和腹壁肚脐周围都可作为胰岛素的注射部位,腹壁皮下注射吸收快而稳定。

注射部位选择方法:有规律地轮换注射。比如,早餐前上臂外侧――午餐前大腿外侧――晚餐前腹壁。而同一部位也要有规律地轮换不同的点来注射。比如腹壁的注射:以脐为中心,以3~4厘米为半径的圆周上开始注射;每隔2厘米注射一次,逐渐向外扩展.到达最大外周后再返回最内圈。 上腹部区域吸收最快,下腹部其次(肥胖的2糖尿病患者上、下腹壁吸收速度相当),上臂外侧吸收速度中等,大腿和臀部吸收最慢。因此,在同一时间,在不同的注射部位注射等量的胰岛素,会有不同的效果。 影响胰岛素的吸收:较高的环境温度,如桑拿浴,热水澡是可以加速胰岛素的吸收,而寒冷则减慢胰岛素的吸收。四肢运动也会增快胰岛素的吸收,而运动对腹壁注射的胰岛素的吸收影响最小。所以,当四肢注射胰岛素后,应避免立即的四肢运动。习惯上午运动,则早餐前注射胰岛素的部位最好选择在腹壁;如果习惯于晚餐后运动,则晚餐前的胰岛素注射部位最好选择在腹壁。 皮下注射技术: 普通注射器注射方法。 (1)抽吸—如果是胰岛素悬液,先充分摇匀胰岛素,然后消毒再抽吸部位;将注射器内抽取少许空气(空气量与预抽取的胰岛素的量相当),注入到胰岛素瓶中,接着抽取所需要的胰岛素量。 (2)如果需要同时抽短效胰岛素和中效胰岛素,或短效胰岛素与长效胰岛素,则一定要先抽短效胰岛素,后抽中效或长效胰岛素。 (3)消毒—用酒精消毒注射部位的皮肤。 (4)正确的进针角度—要根据不同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注射方法。体瘦者,要捏起足够的皮肤,并以45度角注入皮下,以免注入肌肉内。体胖者,可以垂直注射。 (5)胰岛素注射除使用胰岛素注射器外,还有胰岛素笔、胰岛素泵及无针注射器。 五.胰岛素治疗时可能出现全身及局部两大系列副作用: l、全身反应:低血糖反应、过敏反应、胰岛素性水肿(尤其是下肢)、屈光不正、高胰岛素血症、肥胖、产生抗体而形成胰岛素抗药性。 2、局部反应:①注射部位皮肤红肿、发热、发痒、皮下有硬结;②皮下脂肪萎缩或皮下脂肪纤维化增生。 3.一型糖尿病患者打胰岛素15年后、二型糖尿病患者打胰岛素5-7年左右就会出现并发症。 其他:打胰岛素的患者必须少食多餐,一天吃6餐,比常人增加上午9点、下午3点、晚上睡觉前三餐,正常的早中晚三餐要少吃。

护理学基础知识胰岛素使用的注意事项

护理学基础知识:胰岛素使用的注意事项 胰岛素是糖尿病病人常用的治疗药物,胰岛素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也是考试中的常考考点。 使用胰岛素的注意事项: 1.准确用药:熟悉各种胰岛素的名称、剂型及作用特注射器;准确执行医嘱,按时注射。对于每毫升40U和100U两种规格的胰岛素,使用时应注意注射器与胰岛素浓度的匹配。 2.吸药顺序:长、短效或中、短效胰岛素混合使用时,应先抽吸短效胰岛素,再抽吸长效胰岛素,然后混匀。切不可反向操作,以免将长效胰岛素混入短效内,影响其速效性。 3.胰岛素的保存:未开封的胰岛素放于冰箱4?8℃冷藏保存,正在使用的胰岛素在常温下(不超过28℃)可使用28天,无需放入冰箱,应避免过冷、过热、太阳直晒,剧烈晃动等,否则可因蛋白质凝固变性而失效。 4.注射部位的选择与更换:胰岛素采用皮下注射时,宜选择皮肤疏松部位,如上臂三角肌、臀大肌、大腿前侧、腹部等。腹部吸收最快,其次分别为上臂、大腿和臀部。如参加运动锻炼,不要选择在大腿、臂部等活动的部位。注射部位要经常更换,长期注射同一部位可能导致局部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局部硬结。如在同一区域注射,必须与上1次注射部位相距lcm以上,选择无硬结的部位,如产生硬结,可用热敷,但要避免烫伤。注射胰岛素时应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发生感染。 5.注意监测血糖:注射胰岛素病人一般常规监测血糖2?3次/天,如发现血糖波动过大或持续高血糖,应及时通知医生。 6.使用胰岛素泵时应定期更换导管和注射部位以避免感染及针头堵塞。使用胰岛素笔时要注意笔与笔芯相互匹配,每次注射前确认笔内是否有足够剂量,药液是否变质;另外,每次使用前均应更换针头,注射后将针头丢弃。

胰岛素相关知识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药物之一。 目前,胰岛素按来源分: 1、动物胰岛素:从猪和牛的胰腺中提取,两者药效相同,但与人胰岛素相比,猪胰岛素中有1个氨基酸不同,牛胰岛素中有3个氨基酸不同,因而易产生抗体。 2、半合成人胰岛素:将猪胰岛素第30位丙氨酸,置换成与人胰岛素相同的苏氨酸,即为半合成人胰岛素。 3、生物合成人胰岛素(现阶段临床最常使用的胰岛素):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获得的高纯度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其氨基酸排列顺序及生物活性与人体本身的胰岛素完全相同。 在我国临床上常用胰岛素制剂按起效的时间长短分为如下几种: 1、超短效胰岛素:有优泌乐(赖脯胰岛素)和诺和锐(门冬胰岛素)等。本品注射后10~20分钟起效,40分钟为作用高峰,作用持续时间3~5小时,可餐前注射。 2、短效胰岛素:有猪和人胰岛素两种。诺和灵R、优泌林R和甘舒霖R为人胰岛素。本品注射后30分钟开始作用,持续5~7小时,可用于皮下、肌肉注射及静脉点滴,一般在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 *短效中性可溶性人胰岛素,采用国际推荐的黄色色标,用英文字母R来表示,又称它为诺和灵R,具有瓶装和笔芯两种剂型。短效诺和灵人胰岛素起效快,可在餐前30分钟内注射,主要用于降低餐后的高血糖;作用维持时间短,因此需要一天内多次注射,一般每天2-3次。 3、中效胰岛素:有诺和灵N,优泌林N和甘舒霖N。本品注射后3小时起效,6~8小时为作用高峰,持续时间为14~16小时。作用持续时间的长短与注射的剂量有关。中效胰岛素可以和短效胰岛素混合注射,亦可以单独使用。中效胰岛素每日注射一次或两次,应根据病情决定。皮下或肌肉注射,但不可静脉点滴。中效胰岛素是混悬液,抽取前应摇匀。 *中效人胰岛素,采用国际推荐的绿色色标,用英文字母N表示,又称为诺和灵N,具有瓶装和笔芯两种剂型。中效诺和灵笔芯人胰岛素起效较慢,作用维持时间可以达到24小时,主要作用是维持人体胰岛素的基础分泌,每天单独注射1-2次或与短效胰岛素诺和灵R混合使用。 4、长效胰岛素(包括鱼精蛋白锌胰岛素):如来得时(甘精胰岛素)、诺和平(地特胰岛素),本品一般为每日傍晚注射,起效时间为1.5小时,作用可平稳保持22小时左右,且不易发生夜间低血糖,体重增加的不良反应亦较少;国产长效胰岛素是鱼精蛋白锌猪胰岛素,早已在临床使用。本品注射后4小时开始起效,8~12小时为作用高峰,持续时间约24小时,其缺点是药物吸收差,药效不稳定。长效胰岛素一般不单用,常与短效胰岛素合用,不可作静脉点滴。 5、预混胰岛素:根据病人晚餐后及次日凌晨血糖水平来决定晚餐前皮下注射剂量。 由于短效胰岛素与中效胰岛素作用不同,所以经常需要混合在一起使用。为了方便糖尿病患者,减少注射次数,诺和诺德公司上市了预混型人胰岛素,就是把短效胰岛素诺和灵R与中效胰岛素诺和灵N按照一定的比例预先混合好,这样糖尿病患者只需要注射一次就可以注射两种规格的胰岛素。在中国上市的预混型胰岛素有两种:

糖尿病人如何正确注射胰岛素

糖尿病人如何正确注射胰岛素 正确注射胰岛素对糖尿病人来说至关重要,国内外专家都提倡糖尿病人早期使用胰岛素治疗,可见胰岛素对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性。由于糖尿病需要终生治疗,所以就要求糖尿病人自己学会注射胰岛素。不正确的注射胰岛素会导致血糖波动较大,或造成皮肤发炎甚至破溃。那么糖尿病人自己如何正确注射胰岛素呢? 首先,针头应每次更换。很多患者为了省钱同时也觉得自己的胰岛素反正是自己专用的,就会反复使用一个针头,事实上所有的针头都是依照一次性使用标准生产的,重复使用3 次以上就会使针头产生倒刺,在推进拉出的过程中刺激皮下导致皮下脂肪增生,不利于血糖控制的效果。针头更忌混用,切勿多人共用针头。 其次,注射部位每次更换。胰岛素注射部位为上臂侧面及稍向后面、大腿前侧及外侧、臀部、腹部,而在硬结处、瘢痕处和脐周5厘米内不能注射。胰岛素是一种生长因子,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会致皮下硬结,影响正常吸收。应该是在腹部、上臂、大腿和臀部不同部位间轮换注射。并且避免在一个点上反复注射,最好与上次的注射点距离约1手指宽度。 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尤为重要,注射前应先用酒精棉球消毒注射部位皮肤,不建议用碘伏消毒。糖尿病人抵抗力非常低,消毒不规范很容易造成局部感染,而且难以愈合,消毒范围以注射部位为中心5cm见方。胰岛素是皮下注射,注射时用一只手轻轻捏起注射部位2~3厘米宽的皮肤,另一手握胰岛素注射器,将针头以45°~90°角快速刺入注射部位,推注药液,然后放松提起的皮肤。特别要注意的是,推注药液后不能立即拔出针头,应推注药液后继续保持针头停留10秒以上,这样才能保证胰岛素充分吸收。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胰岛素的使用量大幅度增多,胰岛素已成为许多糖尿病病人的终生伴侣。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重视并学会如何正确注射胰岛素,只有正确注射胰岛素才能取得最佳疗效。

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的护理

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的护理 标签:糖尿病;胰岛素;护理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慢性高血糖为公共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日益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现将笔者所在科室使用胰岛素治疗的68例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糖尿病患者68例,其中男41例,女27例,年龄最大85岁,最小21岁,住院天数最长达35 d,最短12 d。 2护理体会 2.1心理护理长期的血糖波动使患者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应多安慰患者,使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心态稳定,配合治疗。强调糖尿病可防可治,解除患者的思想负担。初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担心会成瘾,向患者说明胰岛素治疗的目的和意义,并举例说明,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使患者心情愉快的接受治疗。 2.2使用胰岛素的护理 2.2.1胰岛素的注射工具有胰岛素专用注射器、胰岛素笔、胰岛素泵3种。专用胰岛素注射器,注射器上直接表明胰岛素单位,减少发生剂量错误;胰岛素笔是一种笔式注射器,胰岛素笔直接装入笔内,不需抽取,易于携带;使用胰岛素泵时,将短效或超短效胰岛素装入其储药罐内,按预先设定程序注入体内,也可餐前追加负荷量。 2.2.2使用胰岛素的注意事项(1)胰岛素的分类有人胰岛素、动物胰岛素两种,剂型有短效、中效、长效三种。(2)吸药顺序:长、短效或中、短效胰岛素混合使用时,应先抽短效胰岛素,再抽长效胰岛素,然后混匀,切不可逆性操作。(3)胰岛素的保存:未开启的胰岛素放于2 ℃~8 ℃冰箱保存,切忌冷冻。使用中胰岛素在室温(25 ℃左右)下保存一个月,避免高温及在阳光下暴晒,旅行外出可将胰岛素放于胰岛素专用(冷藏)包内保存。(4)注射部位的选择与更换:注射部位可选择上臂、臀部、大腿前侧、腹部等,硬结、瘢痕处不能注射。注射部位要经常更换,长期注射胰岛素可引起局部皮肤反应,红肿、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出现硬结应行热敷或理疗。注射同一区域,两次注射间的距离在2 cm以上。(5)注射胰岛素时用乙醇消毒胰岛素瓶盖瓶塞,如为混合胰岛素应轻轻揉搓滚动混匀后在进行注射。短效胰岛素于餐前0.5 h皮下注射。(6)注意监测血糖,如发现血糖过高或过低,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糖尿病基础知识考试答案#精选、

糖尿病基础知识考试答案 填空题(每空2分) 1.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的缺陷或/和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 代谢性疾病。 2.常用的口服降糖药可分为胰岛素促分泌剂,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 四大类 3.胰岛由4种细胞构成,分别是A细胞(α),B细胞(β),D细胞(δ),F细胞(PP) 4.生理胰岛素的分泌分为基础分泌和餐时分泌,其中基础分泌量为24 U,进餐刺激分 泌量为24 U 5.胰岛素由51个氨基酸组成,猪胰岛素和牛胰岛素与人胰岛素分别有1和3个氨基酸不 同。 6.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切点126mg/dl( 7.0mmol/l)_,餐后2小时血 糖切点200mg/dl(11.1mmol/l)。 7.因92%经粪胆途径排出,无肾脏蓄积作用。瑞格列奈是目前唯一可以在“肾功能不全” 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安全使用口服降糖药。 8.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为胰岛素抵抗和B细胞缺陷_ 9.从2型糖尿病发病时的并发症检出情况看,发病时已经有5-10年病史。 10.诺和龙(瑞格列奈)为苯甲酸衍生物,起效时间0.5小时,达峰时间与半衰期均为1 小时; 那格列奈为D-苯丙氨酸衍生物,通过肾脏排泄,且其中16%以原型排泄。 选择题(每题2分) 1.人体内降血糖激素是(C. 胰岛素) A.胰高糖素 B. 肾上腺素 C. 胰岛素 D. 胃泌素 2.下列哪一项符合ADA对糖尿病的分型(B. 2型糖尿病) A. 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B. 2型糖尿病 C. 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D. 营养不 良相关糖尿病 3.下列哪项不是1型糖尿病的特点(C. 口服药治疗) A. 易发生酮症酸中毒 B. 常在青少年发病 C. 口服药治疗 D. 自身抗体阳性 4.口服降糖药适应症为: (A) A: 2型糖尿病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血糖控制不满意者 B: 妊娠糖尿病 C: 酮症酸中毒 D: 高渗性非酮症性高血糖昏迷 5.下列哪一项属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A. 冠心病) A. 冠心病 B. 视网膜病变 C. 糖尿病肾病 D. 神经病变 6.1型糖尿病强化治疗的研究是(D. DECODE) A. UKPDS B. DCCT C. Steno-2 D. DECODE

糖尿病注射胰岛素注意事项及护理

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有哪些注意事项 糖尿病患者在长期应用胰岛素注射治疗的过程中应注意正确保存胰岛素,防止胰岛素贮存不当而发生腐坏,平时治疗时应学会自我观察、自我记录,当出现低血糖反应时应注意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需要再冰箱冷藏层保存,且不宜长时间储存,使用中的胰岛素应放在室温下,选择阴凉干燥处放置,避免阳光直射。短效胰岛素为无色透明的液体,而中长效胰岛素、预混胰岛素和超长效胰岛素为均匀的混悬液,轻轻摇晃后可如牛奶状。如果发现胰岛素瓶底有沉淀物,或液体内有悬浮物,有一层冰霜样物体黏附在瓶壁上,提示胰岛素可能发生变性,失去疗效或剂量不准确,不应再继续使用。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观察注射部位有无硬结、皮肤损坏、炎性渗出,必要时应请专业医护人员进行处理。长期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应自备血糖仪,定期对于空腹和餐后血糖进行测量,了解血糖控制情况,并自己建立记录,以便作为复查时医生调整胰岛素用量的依据。患者在注射胰岛素后出现低血糖反应时,可立刻进食淀粉类食物,严重者可以进食糖果或喝糖水。如果仍不能缓解,应及早就医。 不少糖尿病患者为方便,经医生指导后常自行注射胰岛素控制病情,却不能达到较好的疗效,实际上,注射胰岛素大有学问,糖尿病患者不妨先学习。

1、注射前充分消毒--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前应对注射部位的皮肤进行彻底消毒,一般选择碘伏,待碘伏完全挥发再注射可预防刺痛。 2、避免同一部位多次注射--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会导致该部位皮下脂肪增生,注射时应避免在同一部位多次注射,可经常轮换,避免产生硬结和脂肪肉瘤。 3、注射时间与注射部位统一--在同一时间注射同一部位可以降低血糖波动性,确保吸收速度和吸收率一致,可以在早晨进行腹部注射,中午进行手臂注射,晚上进行臀部注射等。 4、根据药效选择合适注射部位--皮下组织的厚度直接影响胰岛素的吸收速度、吸收率,使用短效胰岛素或短效与中效混合的胰岛素时,一般选择皮下组织相对较薄的腹部和上臂,中长效胰岛素要求缓慢吸收,最合适的注射部位就是皮下组织较厚的臀部或大腿。 许多糖尿病患者需要每日皮下注射胰岛素2~4次控制血糖,有些患者经过长期的胰岛素治疗出现局部皮下硬结,皮肤感染,疼痛增加等情况,很多患者因此考虑放弃胰岛素注射治疗。这些都是由于没有正确选择胰岛素注射部位而导致的。 胰岛素的常用注射部位包括上臂外侧、腹部、大腿外侧、臀部等,其中腹注射胰岛素吸收最快,臀部注射吸收最慢,肢体介于二者之间。可以根据距离吃饭的时间选择注射部位,如果吃饭提前可选择腹部注射;延迟可选择臀部注射。

糖尿病胰岛素治疗基础知识

一、胰岛素种类 1、早时从猪、牛胰腺中提取(酸酒精,后盐析,后沉淀),得到的胰岛素含50—60%。这叫无定型胰岛素 后来通过锌离子等结晶,然后沉淀得到90%,反复叫重结晶胰岛素 再后来通过分子筛和树脂层析得到单峰胰岛素,反复层析加两次高效液相色谱纯化,得到单组分胰岛素 我们国家的普通胰岛素多是猪的重结晶胰岛素,我们穷呀。好像还有地方再用吧。 2、动物胰岛素不谈了,我们重点说人胰岛素(临床用的多,诺和灵、优泌林^_^),开始是半合成,,因为猪和人的胰岛素只差一个氨基酸,搞定。后来有了基因重组技术,生物合成。 首先人胰岛素原基因嵌入酵母菌质粒中,然后转染,再繁殖,就OK ! 诺和诺德就是,不过C 肽不是人的,只有3个氨基酸。 3、最后说一下胰岛素类似物,含锌六聚体吸收慢,人们通过IGF1的提示,将28、29氨基酸互换,同样生物活性,吸收快,礼来的L YSPRO ,注意注射时间,就餐即刻或15分 钟内。 五、常见的不良反应: 低血糖;胰岛素水肿(4-6周);体重增加;眼屈光不正。 少见:皮下脂肪萎缩;过敏;耐药。 六、现在比较提倡的胰岛素补充治疗 合理建议: 继续使用降糖药物。 晚10点后中效或长效胰岛素 初始剂量0.2/KG 注意监测血糖,调整剂量或方案 七、胰岛素的替代治疗 首先有一个重要的原则:个体化,这个非常重要,因为临床上遇到的问题实在是千奇百怪。 A 、替代的时机:在一般情况下,外源性胰岛素接近生理剂量时考虑 B 、注意2点:先停口服;替代后可以再联合口服药,特别是增敏剂和糖苷酶抑制剂 C 、生理模型:基础24u ,餐前一般6-8u ,一天40u 左右 D 、每天2次注射——最常用 其主要缺点:如果早餐后2小时控制满意时,午餐前往往出现低血糖,一般处理是10左右加餐。午餐前后血糖控制比较难,往往需要联合口服药。如果晚餐前注射NPH ,往往出现夜间低血糖,而空腹血糖不好。 E 、3、4次注射不提了,这里提一下5次注射,3餐前加2次中效胰岛素。 (比较符合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胰岛素的治疗 一、胰岛素应用适应症 1、1型糖尿病 2、2型糖尿病 1)不宜使用口服降糖药物的患者 2)口服药物原发或继发失效 3)处于应激状态时 4)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5)糖尿病出现严重慢性并发症或合并症 6)老年2型糖尿病,消瘦明显、营养不良或精神抑郁 3、糖尿病合并妊娠或妊娠糖尿病 4、某些继发糖尿病 5、临床类似2型糖尿病但血液ICA或ADA阳性 6、临床暂时难以分型的糖尿病患者 二、胰岛素使用原则 1、超短效或短效胰岛素主要控制三餐后的高血糖;中、长效胰岛素主要控制基础和空腹血糖 2、三餐前短效胰岛素剂量分配原则:早>晚>午 3、开始注射胰岛素宜使用超短效或短效胰岛素,初始剂量宜小,以免发生低血糖 4、全日胰岛素剂量>40U者一般不宜一次注射,应分次注射 5、长效胰岛素与短效动物胰岛素混合使用时,短效胰岛素剂量应大于长效胰岛素的剂量 6、调整胰岛素用量应参考临床症状与空腹血糖、三餐前、后血糖、睡前血糖,必要时测定凌晨3时血糖及尿 糖水平 7、调整胰岛素剂量不要三餐前的剂量同时进行,应选择餐后血糖最高的一段先调整,若全日血糖都高者应先 增加早、晚餐前短效胰岛素的剂量 8、每次增减胰岛素以2---6U为宜,3---5天调整一次 9、糖尿病使用胰岛素应个体化 10、尽量避免低血糖反应的发生 11、当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与短效胰岛素同时使用时,应分别使用注射器抽取药液,并注射在不同的部位 三、胰岛素治疗方案(一般需10----20d完成如下过程:1、初始剂量的选择2、餐前剂量分配3、剂量缓慢调整4、最终治疗量)。 正常人每日胰岛素分泌量为24----32U,空腹平均分泌h,进餐后分泌水平上升为基础值的8----10倍,高达h,因此将24U作为胰岛素的基础量,餐后作为追加量。需要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开始必须用普通胰岛素,经反复调整满意后,为减少注射次数需配合NPH或PZI,正规胰岛素与N混合后,各自起作用,与P混合后剂量比例发生变化。(早餐前或夜间高血糖,胰岛素>50U/d,应睡前加注少量胰岛素,有酮症者增加液体,必要时小剂量胰岛素维持静点)

基础胰岛素

基础胰岛素 基础胰岛素- 概念正常人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可分为基础胰岛素分泌和进餐后的胰岛素分泌,这两部分胰岛素分泌量大约各占50%。所谓基础胰岛素分泌是指24小时胰岛细胞持续脉冲式分泌的微量胰岛素(约0.5~1单位/小时),也就是说基础胰岛素分泌不依赖于进食或指空腹状态下的胰岛素分泌,基础胰岛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通过抑制肝脏糖原分解及糖异生来减少葡萄糖的产生和维持周围组织器官(如大脑、肌肉等)对葡萄糖的利用,使空腹状态下血糖保持在正常水平。 基础胰岛素- 疾病相关与治疗因此,糖尿病患者基础胰岛素分泌或外源胰岛素补充不足主要表现为空腹血糖升高,当然,血浆基础胰岛素不足或缺乏对餐后血糖也有影响,而且随着空腹血糖的升高,餐后血糖也表现为“水涨船高”。美国糖尿病学会(ADA)与欧洲糖尿病学会(EASD)指南均建议,在生活方式干预和口服糖尿病治疗后,如果血糖控制仍不满意,应尽早开始胰岛素治疗,且首选基础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合用。若此疗法仍不能控制血糖,根据该指南的治疗线路图,建议在此基础上在就餐时再加用速效胰岛素。在刚开始使用胰岛素的时候,之所以建议选择基础胰岛素,是

因为其有效而方便,能降低总体血糖水平。理想的基础胰岛素,如长效胰岛素类似物,能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模式,每天无论何时只需打一次,就能满足24小时的基本胰岛素需求,并且不论剂量多大都不产生明显的高峰值,因此不会因降糖过狠导致低血糖发生。新版中国2型糖尿病治疗指南特别指出,胰岛素治疗是控制高血糖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指南建议,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接受多种口服降糖药治疗3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仍超过6.5%,应考虑尽早加用基础胰岛素。非肥胖患者在饮食、运动和控制体重等措施加上口服降糖药治疗3个月后,如果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仍高于6.5%,也建议开始基础胰岛素治疗。 基础胰岛素- 基础胰岛素类似物的作用 1.作用平稳,一天一次使用:地特胰岛素是通过去掉人胰岛素B30位苏氨酸,采用化学修饰方法将十四碳脂肪酸链酰化到B29位赖氨酸上而获得的新型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其分子结构独特,为中性澄清溶液,皮下注射后通过脂肪酸侧链的作用增加分子间自我聚合能力,形成稳定的六聚体/双六聚体,从而发挥延迟作用。同时,皮下和循环中的地特胰岛素可以通过脂肪酸侧链与白蛋白进行动态可逆结合,进一步发挥延迟作用,从而达到稳定持久的降糖效果。对于作用时间,克莱因(Klein)等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进行的钳夹

糖尿病病人注射胰岛素注意事项

糖尿病病人注射胰岛素注意事项 1.胰岛素的存放温度要求:胰岛素存放温度应该在2~8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直接影 响胰岛素的使用期限,甚至失效,应该避免受热或阳光直射,不能冰冻。如果不能正确存放,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胰岛素的治疗效果。 2.关于胰岛素制剂、类型:胰岛素制剂从作用时间上分为超短效、短效、中效、长效、 超长效和预混,预混胰岛素根据中、短效胰岛素的比例有30R(内含30%短效胰岛素)、50R(内含50%短效胰岛素)。胰岛素剂型有瓶装和笔芯两种:瓶装胰岛素为10ml内含400单位胰岛素,0.1ml内含4单位;而笔芯胰岛素一支为3ml内含300单位胰岛素,0.1ml内含10单位胰岛素,如同样为短效胰岛素笔芯胰岛素剂量是瓶装剂量的2.5倍。因此笔芯胰岛素不能用1ml注射器来抽吸注射,必须安装在胰岛素笔芯内方可使用。 3.胰岛素注射部位及注射的轮换原则、不同部位的胰岛素吸收快慢:人体的皮下均可 注射胰岛素,但最好选择远离关节、神经及血管的部位,如上臂外侧、腹部、大腿前外侧、臀部外上1/4。不同部位胰岛素吸收由快到慢,依次为腹部、上臂、大腿、臀部。 4.各类胰岛素的起伏及达峰时间:这对观察胰岛素的疗效和低血糖反应有着重要的作 用。胰岛素治疗方案是根据其药代动力学而制定的,如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皮下注射即刻起效,故可以进餐时注射;而短效胰岛素(诺和灵R),皮下注射后30min起效,2~4小时达高峰,持续时间6~8小时,故每日三餐前30min注射;中效胰岛素皮下注射后2~3小时起效,8~12小时作用最强,故可临睡前注射来控制次日空腹血糖;预混胰岛素(精蛋白锌胰岛素、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由于是短效和中效的混合,故可早晚一日两次餐前30min皮下注射。 5.选用腹壁注射胰岛素的优点:1)腹部对胰岛素吸收速度均衡,可防止血糖浓度波 动过大2)可减少运动对胰岛素吸收速度的影响3)腹部注射可选面积大,患者自行注射方便,可在腹壁行多点皮下注射。 如何对糖尿病病人实施健康教育 根据病人的个性心理特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对于满不在乎的病人,我们除宣教疾病的基本知识外,重点强调其危害性,使之重视所患疾病;对于惶恐不安的病人,我们首先安慰病人,着重讲解情绪与疾病的关系;而对于沉默寡言、消极逃避的病人,我们耐心的开导、关心体贴,并请病情控制良好的其他病人现身说法,增进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教育内容要制定标准的、切实可行的糖尿病教育计划,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的健康宣教材料;便于记录、整理、评价的糖尿病健康教育表格。教育方法有:1)主动接触病人,积极进行交流:病人一入院,护士热情接待,自我介绍,为其测量生命体征、身高、体重,详细讲解病区环境、设备,主管医生、护士长,并询问病人有何要求,增进病人的信任。2)采取多种形式教育:问答式教育;随机性教育;如输液、发药时为病人讲解药物的作用、用法及副作用等;课堂式集体化教育:每周指定一天下午定为糖尿病健康教育日,分别由专科医生、护士长、护士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糖尿病的预防、治疗、饮食、运动等相关知识,并及时解答病人的提问;出院健康教育:在病人出院的前两天,为其系统地讲解糖尿病的自我监护常识,并在出院当天要求病人及家属复述重点及注意事项,演示指测血糖及胰岛素的注射,解答病人出院前的疑问并定期电话随访。 胰岛素治疗中低血糖发作的相关因素 1.饮食不当:因呕吐、腹泻以及进食减少过者合并有胃轻瘫等并发症,影响食 物的吸收;空腹饮酒;延迟进食如空腹状态下进行一些用时较长的特殊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