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家的故事

发明家的故事

贝尔-电话之父

贝尔,就是发明电话的人。他1847年生于英国,年轻时跟父亲从事聋哑人的教学工作,曾想制造一种让聋哑人用眼睛看到声音的机器。

1873年,成为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的贝尔,开始研究在同一线路上传送许多电报的装置——多工电报,并萌发了利用电流把人的说话声传向远方的念头,使远隔千山万水的人能如同面对面的交谈。于是,贝尔开始了电话的研究。

那是1875年6月2日,贝尔和他的助手华生分别在两个房间里试验多工电报机,一个偶然发生的事故启发了贝尔。华生房间里的电报机上有一个弹簧粘到磁铁上了,华生拉开弹簧时,弹簧发生了振动。与此同时,贝尔惊奇地发现自己房间里电报机上的弹簧颤动起来,还发出了声音,是电流把振动从一个房间传到另一个房间。贝尔的思路顿时大开,他由此想到:如果人对着一块铁片说话,声音将引起铁片振动;若在铁片后面放上一块电磁铁的话,铁片的振动势必在电磁铁线圈中产生时大时小的电流。这个波动电流沿电线传向远处,远处的类似装置上不就会发生同样的振动,发出同样的声音吗?这样声音就沿电线传到远方去了。这不就是梦寐以求的电话吗!

贝尔和华生按新的设想制成了电话机。在一次实验中,一滴硫酸溅到贝尔的腿上,疼得他直叫喊:“华生先生,我需要你,请到我这里来!” 这句话由电话机经电线传到华生的耳朵里,电话成功了!1876年3月7日,贝尔成为电话发明的专利人。

贝尔一生获得过18种专利,与他人合作获得12种专利。他设想将电话线埋入地下,或悬架在空中,用它连接到住宅、乡村、工厂…… 这样,任何地方都能直接通电话。今天,贝尔的设想早已成为现实。

中外发明家的故事

中外发明家的故事 法拉第 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也是著名的自学成才的科学家。 1791年9月22日出生萨里郡纽因顿一个贫苦铁匠家庭。因家庭贫困仅上过几年小学,13岁时便在一家书店里当学徒。书店的工作使他有机会读到许多科学书籍。在送报、装订等工作之余,自学化学和电学,并动手做简单的实验,验证书上的内容。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市哲学学会的学习活动,听自然哲学讲演,因而受到了自然科学的基础教育。由于他爱好科学研究,专心致志,受到英国化学家戴维的赏识,1813年3月由戴维举荐到皇家研究所任实验室助手。这是法拉第一生的转折点,从此他踏上了献身科学研究的道路。同年10月戴维到欧洲大陆作科学考察,讲学,法拉第作为他的秘书、助手随同前往。历时一年半,先后经过法国、瑞士、意大利、德国、比利时、荷兰等国,结识了安培、盖·吕萨克等著名学者。沿途法拉第协助戴维做了许多化学实验,这大大丰富了他的科学知识,增长了实验才干,为他后来开展独立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1815年5月回到皇家研究所在戴维指导下进行化学研究。1824年1月当选皇家学会会员,1825年2月任皇家研究所实验室主任,1833----1862任皇家研究所化学教授。1846年荣获伦福德奖章和皇家勋章。1867年8月25日逝世。 爱迪生 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被誉为“世界发明大王”。他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方面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和真知灼见。爱迪生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爱迪生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企业家,1879年,爱迪生创办了“爱迪生电力照明公司”,1880年,白炽灯上市销售,1890年,爱迪生已经将其各种业务组建成为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1891年,爱迪生的细灯丝、高真空白炽灯泡获得专利。1892年,汤姆?休斯顿公司与爱迪生电力照明公司合并成立了通用电气公司。开始了通用电气在电气领域长达一个世纪的统治地位。 麦克斯韦 麦克斯韦是19世纪伟大的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1831年11月13日生于苏格兰的爱丁堡,自幼聪颖,父亲是个知识渊博的律师,使麦克斯韦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10岁时进入爱丁堡中学学习14岁就在爱丁堡皇家学会会刊上发表了一篇关于二次曲线作图问题的论文,已显露出出众的才华。1847年进入爱丁堡大学学习数学和物理。1850年转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数学系学习,1854年以第二名的成绩获史密斯奖学金,毕业留校任职两年。1856年在苏格兰阿伯丁的马里沙耳任自然哲学教授。1860年到伦敦国王学院任自然哲学和天文学教授。1861年选为伦敦皇家学会会员。1865年春辞去教职回到家乡系统地总结他的关于电磁学的研究成果,完成了电磁场理论的经典巨著《论电和磁》,并于1873年出版,1871年受聘为剑桥大学新设立的卡文迪什试验物理学教授,负责筹建著名的卡文迪什实验室,1874年建成后担任这个实验室的第一任主任,直到1879年11月5日在剑桥逝世。

发明家名人故事:莫尔斯发明电报的故事

发明家名人故事:莫尔斯发明电报的故事 1832年10月1日,一艘名叫萨丽号的邮船,满载旅客,从法国北部的勒阿弗尔港驶向纽约。 萨丽号邮船缓缓驶出英吉利海峡,进入浩瀚的大西洋。途中,船受到风暴的袭击,在波峰浪谷中颠簸。许多人晕船,乘坐这艘船的美国着名画家莫尔斯也觉得浑身不舒服。 遇到风暴,有什么办法使船不受到影响?莫尔斯与船长聊了起来。 毫无办法!船长说,这只能听天由命了。我给你讲一件事。那是1498年,发现美洲新大陆的哥伦布组织了一支有6条船、300人的大船队直奔赤道,准备去寻找黄金遍地的乐土。可是,途中由于天气太热,船上的食物全部霉烂了。这对于远航的船员来说,是十分可怕的。哥伦布对这束手无策,只好抱着侥幸的心理,写了一封求援信,塞进密封的椰壳里,然后将它投人大海。他指望海水能把这封信

送到西班牙。但是,当哥伦布历经千难万险,返回西班牙时,才知道国内并没有收到那封求援信。连大智大勇的哥伦布对大自然的肆虐都无可奈何,我又能怎么样呢? 的确,在这无边无际的大海之中,一艘船、一个人实在太渺小了。莫尔斯望着茫茫的大海,心中发出这样的感慨。 就在这次旅途中,莫尔斯结识了杰克逊。杰克逊是波士顿城的一位医生,也是一位电学博士。此次他是在巴黎出席了电学研讨会之后回国的。闲聊中,杰克逊把话题转到电磁感应现象上。 什么叫电磁感应?莫尔斯好奇地问。 于是,健谈的杰克逊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了电磁感应现象。说着,杰克逊从旅行袋中取出一块马蹄形的铁块以及电池等。他解释道:这就叫电磁铁。在没有电的情况下,它没有磁性;通电后,它就有了磁性。

这真是太神奇了!莫尔斯仿佛看见了一个奇妙无比的新天地。于是,他向杰克逊请教了许多电的基础知识,比如电的传递速度等等。 莫尔斯完全被电迷住了,连续几个晚上都失眠了。他想:电的传递速度那么快,能够在一瞬间传到千里之外,加上电磁铁在有电和没电时能作出不同的反应。利用它的这种特性不就可以传递信息了吗?他想起了船长给他讲过的哥伦布大海传信的事。信息传递是多么重要啊!41岁的莫尔斯一位颇有成就的绘画教授决定放弃他的绘画事业,发明一种用电传信的方法电报。 从此,莫尔斯走上了科学发明的崎岖道路。没有电学知识,他便如饥似渴地学习。遇到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他便向大电学家亨利等请教。他的画室也成了电学试验室。画架、画笔、石膏像等都被堆在角落,电池、电线以及各种工具成了房间的主角。 很快,莫尔斯就掌握了电磁基本知识。他难备正式向电报发起冲击!

(完整版)十个世界著名科学家的小故事

十个世界著名科学家的小故事 一、牛顿的故事 牛顿是世界闻名的科学家。牛顿小时候很喜欢动物。有一次,他的朋友送给他一只狗和一只猫,牛顿收到礼物非常高兴,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的新朋友,为了便于狗和猫出入房间,牛顿在门边挖了两个洞,一个大一个小,有人问他,你为什么要挖一大一小两个洞呢,牛顿回答说:“狗从猫洞里能过去吗?” 牛顿的童年是不幸的,出世前三个月爸爸就去世了。两岁时,妈妈又改嫁到邻村。牛顿只好与外婆相依为命。他从不乱花钱,唯一的爱好就是搞一些小工艺,把零用钱聚起来,买了锯子、钉锤等一类工具,一放学就躲在房子里敲敲打打。 牛顿学习时精神很专注。有一次煮鸡蛋,心里想着数学公式,竟误把手表当作鸡蛋丢进了锅里。还有一次,从早晨起就计算一个问题,中饭都忘了吃。当他感到肚子饿时,已暮色苍茫。他步出书房,一阵清风,感到异常的清新。突然想到:我不是去吃饭吗?怎么走到庭院中来了!于是他立即回头,又走进了书房。当他看到桌上摊开的算稿时,又把吃饭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立即又伏案紧张地计算起来。 二、爱迪生的故事 爱迪生是世界闻名的发明家。他小时候因为家里穷, 只上了3 个月学, 十一二岁就开始卖报.他热爱科学, 常常把钱节省下来, 买科学书报和化学药品.他做实验的器具, 是从垃圾堆里拣来的一些瓶瓶罐罐.

爱迪生12 岁的时候, 在火车上卖报.火车上有一节给乘客吸烟的专用车厢, 车长同意他在那里占用一个角落.他把化学药品和瓶瓶罐罐都搬到那里, 卖完了报, 就做各种有趣的实验. 有一次, 火车开动的时候猛地一震, 把一瓶白磷震倒了.磷一遇到空气马上燃烧起来.许多人赶来, 和爱迪生一起把火扑灭了.车长气极了, 把爱迪生做实验的东西全扔了出去, 还狠狠打了他一个耳光, 把他的一只耳朵打聋了。爱迪生钻研科学的决心没有动摇.他省吃俭用, 重新做起化学实验来。有一次, 硫酸烧毁了他的衣服; 还有一次, 硝酸差一点儿弄瞎了他的眼晴。他没有被危险吓倒, 还是顽强地做实验. 爱迪生试制电灯, 为了找到一种价钱便宜、使用时间长的灯丝, 不知做了多少次实验.他常常在实验室里一连工作几十个小时, 实在太累了, 就躺在实验台上睡一会儿.他这样不懈地努力, 终於找到了合适的灯丝, 发明了电灯.后来, 爱迪生又发明了电影、留声机......他一生中发明的东西有1000多种. 三、居里夫人的故事 居里夫人是法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玛丽从小学习就非常勤奋刻苦,对学习有着强烈的兴趣和特殊的爱好,从不轻易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处处表现出一种顽强的进取精神。从上小学开始,她每门功课都考第一。15岁时,就以获得金奖章的优异成绩从中学毕业。她的父亲早先曾在圣彼得堡大学攻读过物理学,父亲对科学知识如饥似渴的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也深深

发明家的小故事

发明家的小故事 1、精卫填海 炎帝的女儿在东海里淹死后,灵魂化为一只名为精卫的小鸟。精卫虽小,面对浩瀚的大海却充满自信,经常衔西山的木头,石头去填东海,发誓要将东海填平。精卫这种意志坚决,不畏艰难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有一天,牛顿在花园里散步。突然,一个熟透了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正好打在他头上。这件很平常的事引起了牛顿深深的思考。他想:苹果离开树枝,为什么一定要向地下掉呢?为什么不飞向天空和别的方向呢?因此,他推想地心有一种吸引力,又推想这种吸引力对任何物质都存在。他通过研究,提出了计算引力大小的公式。就这样,牛顿由掉苹果而发现了震惊世界的“万有引力定律”,对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比如说:当物体初速度不够大时,物体总要落向地面,当物体初速度足够大时,物体总也落不到地面,现代人就创造了地球的卫星、火箭了,它们可以一直绕着地球转,可以不落回地面了。说明了凡事要多动脑,多思考,做一个细心发现问题的人。 3. 居里夫人对荣誉的看法 居里夫人是法国的物理学家、化学家。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她一生所遇到的曲折是事都被她平淡地处理了。她还能说出世上每克镭的所在地!这是她最杰出的地方!他父亲从小让她永远坐在前排,从不甘落后。曾获得过许多令世人羡慕不已的荣誉,但她却从不因此而陶醉。居里夫人的一位朋友曾应邀到她家里做客,走进屋里竟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弄英国皇家协会刚刚授予她的一枚金质奖章,不禁大吃一惊,马上对居里夫人说:“现在能够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协会的金质奖章,是极高也是非常难得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就想让孩子们从小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决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就会一事无成。”如果一个人只守着成绩,将会使自己一事无成,如果每个人都能看到这一点实在是太重要了。 4.爱迪生的 爱迪生出身低微、生活贫困,他的“学历”是一生只上过3个月的小学,老师因为总被他古怪的问题问得张口结舌回答不了,老师就当着他母亲的面说他是个傻瓜、将来不会有什么出息。后来他妈妈就从学校把他拉回来自己教,爱迪生虽未受过良好的学校教育,但凭个人艰苦奋斗,还有他的自信、自强、自立和非凡的才智获得巨大的成功。后来他自学成才,以坚韧不拔的毅力、罕有的热情和精力从千万次的失败中站了起来,克服了数不清的困难,成为举世闻名的美国发明家、企业家。他发明了电灯、电话等。为人类做了巨大的贡献,在他的一生中,平均每15天就有一项新发明,他因此而被人们荣誉为“发明大王”。 5.范仲淹

发明家的故事

发明家的故事 最著名的发明:计算器 提到达·芬奇和他的发明时,你最好问这样的问题:“什么东西不是他发明的?”因 为他发明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达·芬奇的工作日志里绘有许多东西的设计图,但其中最值 得一提的就是计算器的设计。试想如果缺少简单的复杂的数学运算,那科学将会是什么样子。 达·芬奇堪称文艺复兴开山鼻祖,他能画比如杰作《蒙娜丽莎》,能雕塑,也能发明。他那至今令全世界着迷的日记,描绘勾勒了从人体到直升机和坦克的很多事物。 最酷的事实:达·芬奇日记长达13000多页,至今仍在影响科学研究。2021年,一名英国外科医生还利用达·芬奇设计的方法做心脏修复手术,这件事情本身就让人吃惊,你 若知道达·芬奇当时连人体循环系统工作机理的一点概念都没有时,那简直就是惊诧了。 最著名的发明:无线电 虽然尼古拉·特斯拉生前没有因此得到认可,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最终还是肯定了他 的专利申请,确认是他而不是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 特斯拉也许就是为标新立异而生的。虽然他发明的一种称做“交流电”的输电方法应 用至今,其实他研究的焦点集中于电的理论应用遗憾的是许多研究成果仍停留在绘图板上。就是这个总是自己制作实验设备比如用来聚集电能的著名的特斯拉线圈的特斯拉,提出了 范围涉及从X射线到地震仪的一系列观点。 最酷的事实:特斯拉直到生命快要结束时还在研究一种致命射线。他的观点听起来有 点象科幻故事,美国联邦调查局确实也看不出什么有趣的东西,结果胡佛总统只好下令将 特斯拉的科研资料收走并宣布为“绝密”。 最著名的发明:电池 伏特虽然没有发现电,但是他却想出了一个可将电携带的好点子。要知道“伏特电池”可是现代电池的先驱。 伏特一生职业都在搞电的东西。早期他发明了起电盘即一次充电单板电容,一年之后 致力于封闭室燃气点火发电实验,在此过程中他发现了沼气甲烷,即今天家庭普遍使用的 一种气体。然而真正使其出名的却是“伏特电池”,其实就是一堆锌片和铜片交互排列, 再加上两种金属片之间为增强导电性而浸了盐水的布料而已。但就是这种粗陋的电池向世 界展示了如何利用金属-化学组合生电的奥秘。 最酷的事实:1810年,拿破仑授予伏特伯爵称号,以表彰这位伟大的意大利发明家。但荣誉并未就此打住,1881年,以其名字作为电压的单位“伏特”。

爱迪生的故事【三篇】

爱迪生的故事【三篇】 导读:本文爱迪生的故事【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爱迪生的故事: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 爱迪生在一八七七年开始了改革弧光灯的试验,提出了要搞分电流,变弧光灯为白光灯。这项试验要达到满意的程度。必须找到一种能燃烧到白热的物质做灯丝,这种灯丝要经住热度在二千度一千小时以上的燃烧。同时用法要简单,能经受日常使用的击碰,价格要低廉,还要使一个灯的明和灭不影响另外任何一个灯的明和灭,保持每个灯的相对独立性为了选择这种做灯。这在当时是极大胆的设想,需要下极大的功夫去探索,去试验。丝用的物质,爱迪生先是用炭化物质做试验,失败后又以金属铂与铱高熔点合金做灯丝试验,还做过上质矿石和矿苗共一千六百种不同的试验,结果都失败了。但这时他和他的助手们已取得了很大进展,已知道白热灯丝必须密封在一个高度真空玻璃球内,而不易溶掉的道理。这样,他的试验又回到炭质灯丝上来了。他昼夜不息地用到了一八八0年的上半年,爱迪生的白热灯试验仍无结果。有一天,他把试验室里的一把芭蕉扇边上缚着一条竹丝撕成细丝,全副精力在炭化上下功夫,仅植物类的炭化试验就达六千多种。他的试验笔记簿多达二百多本,共计四万余页,先后经过三年的时间。他每天工作十八、九个小时。每天清早三、四点的时候,他才头枕两、三本书,躺在实验用的桌子下面睡觉。有时他一天在凳子上

睡三、四次,每次只半小时。 到了一八八0年的上半年,爱迪生的白热灯试验仍无结果,就连他的助手也灰心了。有一天,他把试验室里的一把芭蕉扇边上缚着一条竹丝撕成细丝,经炭化后做成一根灯丝,结果这一次比以前做的种种试验都优异,这便是爱迪生最早发明的白热电灯——竹丝电灯。这种竹丝电灯继续了好多年。直到一九0八年发明用钨做灯丝后才代替它。爱迪生在这以后开始研制的碱性蓄电池,困难很大,他的钻研精神,更是十分惊人。这种蓄电池是用来供给原动力的。他和一个精选的助手苦心孤诣地研究了近十年的时间,经历了许许多多的艰辛与失败,一会儿他以为走到目的地了,但一会儿又知道错了。但爱迪生从来没有动摇过,而再重新开始。大约经过五万次的试验,写成试验笔记一百五十多本,方才达到目的. 众所周知,托马斯·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一生总共获得1093项发明专利,是实行专利制度以来获得个人专利最多的人。他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加百分之一的灵感”成为激励人们勤奋努力的座右铭。可以说,爱迪生的贡献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活。在他众多的发明中,爱迪生认为电灯最重要,但他最钟爱的是留声机。下面是电灯发明的过程:灯是人类征服黑夜的一大发明。19世纪以前,人们一般用油灯、蜡烛等来照明。在电灯问世以前,人们普遍使用的照明工具是煤油灯或煤气灯。这虽已冲破黑夜,但仍未能把人类从黑夜的限制中彻底解放出来。只有发电机的诞生,才使人类能用各色各样的电灯使世界大放光明,把黑夜变为白昼,扩大了人类

发明家的小故事_短故事高品质版

《发明家的小故事》 发明家的小故事(一): 发明家爱迪生 爱迪生出生在美国的一个农民家庭,母亲是一位乡村教师。爱迪生在童年时代就很爱动脑筋,好奇心个性强,而且什么事都想亲自试试。 有一次,他看见母鸡在卿蛋,觉得很好奇,于是也搂一堆蛋,叭在那里卿小鸡。结果,蛋壳破裂,蛋黄横溢。他也最后明白了:鸡能够孵蛋,但是由于某种原因,人不能孵蛋。 爱迪生八岁那年,走进了学校。但是,他一点儿也学不进老师教的知识,而他喜爱追根问底的习惯却没有丝毫的改变。他提出的问题,经常很古怪,有时候老师也答不出来。 结果,爱迪生成了班里最差的学生。老师认为他在故意捣乱,就让他的母亲把他领回了家。于是,爱迪生就由母亲做他的老师,继续学习。 在母亲的教育下,爱迪生逐渐喜爱上了科学实验。12岁时,爱迪生到火车上卖报。他利 用火车停留的时刻,不断地读书,在读书和生活中不停地动脑、思考。还利用卖报挣的钱买了许多做实验的材料。 之后,他对电学产生了深厚的兴趣。选取了这个目标后,他更加勤奋地读书、学习,掌握了更多的有关电学方面的知识,并发明了留声机、白炽电灯等。爱迪生的一生,共有两千多项发明和创造,是为人类做出突出贡献的一生! 发明家的小故事(二): 发明家蔡伦的另一面 在中国历史上,蔡伦绝对是一个响亮的名字,正因他是和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紧紧联系在一齐的。美国权威著作《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一百名人排行榜》中,将蔡伦列为第七位,仅次于中国的孔子,远在秦始皇之前。蔡伦又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人,仔细审视那张他唯一的画像,你会发现此公面白无须。他是一个宦官。那么,蔡伦的宦海经历如何呢? 发明家蔡伦的另一面公元75年,也就是东汉第二任皇帝汉明帝卸任第三任皇帝汉章帝上 台的那一年,远在湖南耒阳的蔡伦遭遇了他人生的第一次大不幸,他被阉割,成了洛阳宫廷里的一名宦官。 蔡伦为什么会当宦官?正因家穷?非也。蔡伦虽出生于农民家庭,但史书上也没说他家多穷。他之因此会当太监,是正因他长得太过标致,人也太聪明了。据说雅好文艺的汉章帝除了爱美女之外,还喜爱才貌双全的娈童,便举全国之力从天下征召这样的子弟入宫为自己服务。于是,蔡伦就成了宦官。这一年,他不满15岁。 入宫不到一年,蔡伦便当上了小黄门,很快,又当上了黄门侍郎,主管公文的传达工作。这个官不是很大,但却能够让他直接和贵妃命妇以及王公大臣接触。正是在这个时候,蔡伦得到了窦皇后的赏识。

关于创造发明的六个小故事

关于创造发明的六个小故事 2012-04-17 10:21【大中小】【我要纠错】 高跟鞋 15世纪的一位威尼斯商人经常要出门做生意,又担心妻子会外出风流。一个雨天,他走在街道上,鞋后跟沾了许多泥,因而步履艰难。商人由此受到启发,因为威尼斯是座水城,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商人认为妻子穿上高跟鞋将无法在跳板上行走,这样就可以把她困在家里。 岂料,他的妻子穿上这双鞋子,感到十分新奇,就由佣人陪伴,上船下船,到处游玩。高跟鞋使她更加婀娜多姿,讲求时髦的女士争相效仿,高跟鞋便很快地盛行起来了。 -------------------------------------------------------------------------------- 雨衣 1747年,法国工程师弗朗索瓦·弗雷诺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雨衣。 他利用从橡胶木上获得的胶乳,把布鞋和外套放在这种胶乳溶液中进行浸涂处理后,就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 在苏格兰橡胶厂的麦金托什因生活窘迫,无力购买雨具,每逢雨天,只能冒雨上下班。一天,他不小心将橡胶汁沾满衣裤,怎么也擦不掉,只好穿着这身脏衣服回家。室外阴雨绵绵,麦金托什回到家却惊喜地发现,穿在里面的衣服一点没有湿,他索性将橡胶汁涂满全身衣服。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件胶布雨衣。 -------------------------------------------------------------------------------- 剃须刀 1828年谢菲尔德制成一边有保护的刀片,这是安全刀片的前身。

1895年,美国一位推销员吉列偶遇发明家佩因特·佩因特希望赚大钱,想发明一种从从都需要而且一次性使用的东西。 一天,吉列刮胡子,发现剃刀的刀片正适合这种构想。他设计出种安全剃刀夹持柄,但找不到能制成薄刀片的厂家。到1901年,他遇见机械师卡森,才解决了技术问题,使锄形刀架与双刃可换刀片合成一体,并申请了专利。 早在1900年,电动剃须刀已在美国获得专利,但第一种适于商业制造的电动剃须刀是由美国退役陆军上校希克设计,并于1928年获得专利的。 -------------------------------------------------------------------------------- 镜子 我们的祖先早在2000多年以前就制出了精美的“透光镜”。14世纪初,威尼斯人用锡箔和水银涂在玻璃背面制镜,照起来很清楚。15世纪纽伦堡制成凸透镜,是制玻璃时在内部涂上一层汞剂而成。 现代镜子是用1835年德国化学家利比格发明的方法制造的。把硝酸银和还原剂混合,使硝酸银析出银,附在玻璃上。 -------------------------------------------------------------------------------- 拉链 拉链是1891年由美国芝加哥机械师贾德森最先发明的。 贾德森为了解除每天系鞋带的麻烦,就发明一种可以代替鞋带的拉链。这种拉链是由一排钩子和一排扣眼构成,用一个铁制的滑片由下往上拉,便可使钩子与扣眼一个依次扣紧。贾德森把样品送到1893年的哥伦比亚博览会上展出,得到好评,并因此取得了专利。

发明家名人故事:亚历山德罗·伏特-作文

发明家名人故事:亚历山德罗·伏特 亚历山德罗·伏特,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 年月日出生于意大利科摩,伏特发明电池时已经多岁了,他绝没有想到持续电流对以后的影响会有那么大,因此也没有再作进一步研究,一直在帕维亚大学任教。 年,伏特退休回到故乡,于年月日逝世。 伏特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 八个兄弟姐妹大都就了神职,只有他例外。 伏特四岁才会说话,家里人认为他智力迟钝。 但到了七岁,他赶上了其他孩子,接着就开始超过他们。 他十四岁时便决心当一个物理学家。 当时伏特对占据了当代科学舞台的电现象非常有兴趣,而这种兴趣是由普利斯特利的电学著作引起的。 为此他甚至还写了一首关于电学的拉丁文长诗。 年,伏特被任命为科莫中学的物理教师。 第二年他发明了起电盘。 在给普利斯特利的信中,他首次描述了这个发明。 这个装置由一块覆有硬橡胶的金属电极板和一块带绝缘手柄的金属电极板组成。 摩擦硬橡胶板,使之带上负电荷。 如将带柄极板置于其上,正电荷便被吸引到下表面,负电荷被排

斥到上表面。 上面的负电荷可通过接地排除,这个过程不断继续,直到带柄极板带上很多电荷为止。 这种电荷蓄贮器取代了莱顿瓶,成为电容器的前身,今天仍然使用着。 起电盘发明后,伏特的名声因此传开。 年,他接受了帕维亚大学的教授职位,并继续从事电学研究。 他发明了与静电有关的其他设备。 年,他获得了英国皇家学会的科普利奖章,被选为该会会员。 当选会员后的一天,伏特像往常一样,来到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 突然,一本德国科学家的实验报告汇编引起了他的注意,这本书记载了一个叫斯罗扎的科学家在年做的一个实验。 斯罗扎在实验报告中说:把两个不同的金属分别夹在舌头的上下,然后用一根金属导线连接两块金属块,此时,舌头上会有一种麻的感觉;如果用两块相同的金属片夹在舌头上下,就没有这种感觉。 伏特看完这个实验报告,欣喜若狂。 回到实验室,伏特马上找到一块薄锡片和一枚新银币,并用一根导线将它们连接起来。 果然,他的舌头出现了麻木的感觉。 这是触电的感觉。 伏特对助手说,导线中肯定有电在流动。

发明家励志故事大全

发明家励志故事大全 你身边的一切大小事物,大到宇宙,小都尘埃,都离不开伟大的发明家的发明。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发明家励志故事大全,供大家参阅! 发明家励志故事大全1:自开车的发明故事 此刻,自开车像潮水一样,遍及世界各地,进入家家户户,但自开车的发明过程却十分曲折。很少有人知道,发明自开车的是德国的一个看林人,名叫德莱斯(1785-1851)。 法国人西夫拉克在一个下雨天,在街头浸步时被经过的四轮马车溅了一身泥,这一溅使他突发奇想:四轮马车这么宽,应当把马车顺着切掉一半,四个车轮变成前后两个车轮......于是,1791年第一架代步的"木马轮"小车诞生了。这辆小车有前后两个木质的车轮,中间连着横梁,上方安了1条板凳,像一个玩具。刚刚出现的新东西肯定不是那么完善。这辆"木马轮"既没有传动链条,又无转向装置,自然需要改善。 德莱斯原是一个看林人,每一天都要从一片林子走到另一片林子,多年走路的辛苦,激起了他想发明一种交通工具的欲望。他想:如果人能坐在轮子上,那不就走得更快了吗!就这样,德莱斯开始设计和制造自开车。他用两个木轮、一个鞍座、一个安在前轮上起控制作用的车把,制成了一辆轮车。人坐在车上,用双脚蹬地驱动木轮户

外。就这样,世界上第一辆自开车问世了。 1817年,德莱斯第一次骑自开车旅游,一路上受尽人闪的讥笑,......他决心用事实来回答这种讥笑。一次比赛,他骑车4小时透过的距离,马拉车却用了15个小时。尽管如此,仍然没有一家厂商愿意生产、出售这种自开车。 德莱斯还发明了绞肉机、打字机等,都能减轻劳动强度。此刻铁路工人在铁轨上利用人力推进的小车,也是德莱斯发明的,因此称它为"德莱斯"。 1839年,苏各兰人马克米廉发明了脚蹬,装在自开车前轮上,使自开车技术大大提高了一步。此后几十年中,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自开车,如风帆自开车、水上踏车、冰上自开车、五轮自开车,自开车逐渐成为大众化的交通工具。以后随着充气轮胎、链条等的出现,自开车的结构越来越完善。 1840年,英格兰的铁匠麦克米伦,在德莱斯发明的"小马崽"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善。他在后轮的车轴上装上曲柄,再用连杆把曲柄和前面的脚蹬连接起来,并且前后轮都用铁制.前轮大,后轮小。这样一来,人的双脚真正离开了地面,由双脚的交替踩动变为轮子的滚动。1842年,麦克米伦骑上这种车,一天跑了20千米。 到1861年,法国的米肖父子.在前轮上安装了能转动的脚蹬板,车子的鞍座架在前轮上方。他们把这辆车冠以"自开车"的雅名,并1867年在巴黎博览会上层出,让观众大开眼界。 从西夫拉克一向到雷诺,他们制做的自开车与现代自开车差别较

中外科学家小故事

中外科学家小故事 爱迪生是世界闻名的发明家。他小时候因为家里穷,只上了3个月学,十一二岁就开始 卖报.他热爱科学,常常把钱节省下来,买科学书报和化学药品.他做实验的器具,是从垃圾 堆里拣来的一些瓶瓶罐罐. 爱迪生12岁的时候,在火车上卖报.火车上有一节给乘客吸烟的专用车厢,车长同意他 在那里占用一个角落.他把化学药品和瓶瓶罐罐都搬到那里,卖完了报,就做各种有趣的实验. 有一次,火车开动的时候猛地一震,把一瓶白磷震倒了.磷一遇到空气马上燃烧起来.许 多人赶来,和爱迪生一起把火扑灭了.车长气极了,把爱迪生做实验的东西全扔了出去,还狠 狠打了他一个耳光,把他的一只耳朵打聋了。爱迪生钻研科学的决心没有动摇.他省吃俭用,重新做起化学实验来。有一次,硫酸烧毁了他的衣服;还有一次,硝酸差一点儿弄瞎了他的 眼晴。他没有被危险吓倒,还是顽强地做实验. 爱迪生试制电灯,为了找到一种价钱便宜、使用时间长的灯丝,不知做了多少次实验. 他常常在实验室里一连工作几十个小时,实在太累了,就躺在实验台上睡一会儿.他这样不 懈地努力,终於找到了合适的灯丝,发明了电灯.后来,爱迪生又发明了电影、留声机...... 他一生中发明的东西有1000多种. 赵承嘏,字石民,1885年12月11日阴历十一月初六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县北门一个中药铺主家庭。自幼努力学习经史之义,清末考中秀才,国学根基深厚,毕生喜爱书法。 1905年,赵承嘏刚好年满二十,他弃文从理,官费留学。先后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和瑞士日内瓦大学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曼彻斯特大学有机化学首席教授小潘金William Henry Perkin, Jr.非常赏识赵承嘏 的学识和才能,指导赵承嘏从事萜烯类化合物合成研究作为硕士毕业论文,1911年发表于英国皇家化学会志,这篇13页的长文可能是中国学者在西方科技期刊上发表的第一篇学 术论文。 在日内瓦大学著名有机化学家毕诞Amé Pictet教授指导下,赵承嘏完成了紫堇碱延 胡索甲素的全合成,并于1914年获得博士学位。据考证,赵承嘏是我国第一位化学博士。1916年,赵承嘏前往法国罗克药厂应聘。临别前与日内瓦大学导师和同事合影 1922年,国内传来北洋政府摧残中医学的消息,他婉拒药厂的诚恳挽留以及老师和同事的再三劝阻,决定回国工作,实现中草药化学研究的理想。他说:“祖国需要,刻不容缓,我不怕苦”。由于夫人不愿意离开法国,赵承嘏便毅然只身回到祖国。

(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发明家成长故事_一代宗师蔡元培

蔡元培字鹤卿、子民,号鹤庼,我国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为发展中国教育文化事业功绩卓著。毛泽东称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蔡元培,浙江绍兴人,1868年1月11日出生浙江绍兴府山阴县。蔡元培6岁的时候正式开始读书,老师们开始所选用的启蒙教材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书。蔡元培觉得这些书很有意思,不但内容概括性很强,读起来也是琅琅上口,同学们很喜欢读。其中包括很多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名言警句。直到晚年,蔡元培还能背诵大段大段的内容。 但后来,老师们就开始让大家学习“四书”、“五经”,这些书里论述了儒家的哲学观点、伦理思想和教育原理,是当时学校教育的主要教科书。照理说,这些教科书是中国文化的遗产,其中还不乏精髓之作,值得学习继承。但那些老师的教授方法就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很少讲授其中的道理。尽管蔡元培很聪慧,也要常常背到半夜才能记住那些满篇“之乎者也” 的词句,还常常不知道什么意思。他后来就常在老师布置之外借来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来读。一天,他找到一本《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书,尽管书已经很破旧,但他如获至宝,读得津津有味。从此,他只要一拿起这本书就爱不释手,甚至在课间休息时看。有一次被老师发现,翻了翻就沉下脸说:“看不得,看不得。” 就把书没收了。后来,老师又发现他在看《战国策》,就告诉他说:“写文章的词句都要出自经书,不能用杂书里的句子,否则考官不会录取。” 从那时候起,蔡元培就感觉到中国旧式教育所存在的弊端。自己和周围的同学都像没生命的木头人一样被对待,谈不上发展才能和爱好。他暗想:“我要是将来自己做了老师,一定要采取适合孩子的教学方法,让他们再不用为学习而苦恼。” 蔡元培17岁考取秀才,18岁任塾师,21岁中举人,24岁中进士,26岁升补翰林院编修。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他认为革新必先培养人才,于是走上倡导教育救国之路。同年9月,他弃官归里,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二十世纪初,他在上海组织中国教育会,创办爱国女校和爱国学社,致力于打破封建主义教育,为反清革命培养人才。 1906—1916年间,蔡元培赴德法留学,为兼通中西文化奠定了基础。1912年他出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对封建教育进行改革,初步建立了资产阶级教育体系。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后,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的办学方针,对北大进行全面改革,使之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成为研究学术、传播新思想、培养新人才的基地。 “九·一八” 事变后,他积极主张抗日,与宋庆龄、鲁迅等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对国民党的倒行逆施,援救了一批革命志士和爱国青年。晚年,为抗日救亡事业奔波,努力促成国共合作。蔡元培的一生,主要以教育和科学作为事业的支柱,为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功绩卓著,影响深远。蔡元培写了许多教育方面的著作,后人将其收入《蔡元培选集》、《蔡元培教育文选》和《蔡元培全集》中。 蔡元培是20世纪初中国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创立者。他明确提出废止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封建教育宗旨。倡导以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急务,以道德教育为中心,以世界观教育为终极目的,以美育为桥梁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初步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新教育体制。 蔡元培的教育实践多在高等教育方面。他在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提出大学的性质在于研究高

发明家的故事

学前班探究式活动课程科学探究 课题:发明家的故事 备课时间:2016.2.3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1.能清楚地讲述故事,语言完整、清晰。 2.感受科学家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敢于尝试的个性品质,产生向科 发明家学习的愿望。 3.激发对发明家的敬佩之情,萌发发明创造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能清楚地讲述故事,语言完整、清晰。 学情分析:《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许许多多发明家用他们成长中的事实告诉我们要爱观察,爱思考,勤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因此,本次活动我们通过一系列发明家的故事,引导幼儿感受发明家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敢于尝试的个性品质,产生向发明家学习的愿望。 教具准备:课件,关于发明家的图片。

教学反思:

附1:《数星星的孩子》 张衡,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他创造发了世界上最早观测天象的天文仪——浑天仪。他还发明了测定地震用的“候风地动仪”。小时候的张衡还是一个爱数星星的孩子。 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夜空中。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着头,数着天空的星星。一颗,两颗,一直数到几百颗。 奶奶笑着说:“傻孩子,又在数星星了。那么多星星,一闪一闪地乱动,眼都看花了,能数得清吗?” 孩子说:“奶奶,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您看,这颗星和那颗星总是离得那么远。” 爷爷走过来说:“孩子,你看得很仔细。天上的星星是在动,可它们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我们的祖先把它们分成一组一组,还给起了名字。”爷爷停了停,指着北边的天空,说:“你看,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星。离它们不远,有颗最亮的星,叫北极星。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在转。” 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吗?这个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他看清楚了,北斗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 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就是张衡,长大以后,他刻苦钻研,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 附2:爱迪生小时候 孵蛋的故事(爱思考): 有这么一个孩子,他特别爱动脑筋,好奇心特别强,有一天早晨,全家人突然发现这个孩子不见了,到处找也找不到,一直到了晚上,才发现他趴在鸡舍旁,肚子下面压了一大堆鸡蛋,原来他异想天开,要用自己的身体来孵小鸡,结果事与愿违:蛋壳破裂,蛋黄横溢。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世界著名的大发明家爱迪生。虽然小时候的爱迪生做过许多“傻事”,虽然他曾被学校认为是“最差的孩子”。但是,爱迪生长大后却成了一位闻名世界的伟大发明家,他一生中得到一千多种发明项目的专利。爱迪生在科学技术中最重大的贡献是发明了留声机和白炽电灯。他的各种发明为世界增加的财富可能比历史上任何一个人都多。小时候的爱迪生,曾经凭着他的爱动脑筋救了他的妈妈。这又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听听。 爱迪生救妈妈: 那一年,爱迪生刚满七岁。一天,妈妈忽然肚子痛,疼得在床上直打滚。爸爸急忙骑马到几十里外去请医生。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医生终于来了。一检查,原来妈妈得的是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做手术。上医院已经来不及了医生决定在家里做手术。 医生环顾四周,迟疑了片刻,说:“房间里光线太暗没法做手术。”爸爸说:“那就多点几盏油灯。”医生还是摇头,连连说不行。大家急得团团转。 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不一会儿,他回来了,捧着一面明晃晃的大镜子,身后还跟着好几个小男孩,每个人都捧着一面大镜子。爸爸一见

发明家名人故事: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的故事

发明家名人故事: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的故事 1752年7月的一天,在北美洲的费城,一位名叫富兰克林的科学家,做了一个轰动世界的实验: 这天下午,天色阴暗,乌云滚滚。天空中不时闪烁着青白色的电光,传来一阵阵沉闷的雷声,眼看一场可怕的大雷雨就要来临了。 这是最合适的天气!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威廉带着风筝和莱顿瓶(一种可充放电的容器),奔向郊外田野里的一间草棚。 这可不是一只普通的风筝:它是用丝绸做成的,在它的顶端绑了一根尖细的金属丝,作为吸引闪电的接收器;金属丝连着放风筝用的细绳,这样细绳被雨水打湿后,也就成了导线;细绳的另一端系上绸带,作为绝缘体(要干燥),避免实验者触电;在绸带和绳子之间,挂有一把钥匙,作为电极。

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连忙乘着风势,将风筝放上了天。风筝,像一只矫健的鸟儿,渐渐地飞到云海中。 父子俩躲在草棚的屋檐下,手中紧握着没有被雨水淋湿的绸带,目不转睛地观察着风筝的动静。 突然,天空中掠过一道耀眼的闪电。富兰克林发现,风筝引绳上的纤维丝一下子竖立起来。这说明,雷电已经通过风筝和引绳传导下来了。富兰克林高兴极了,他禁不住伸出左手,触碰一下引绳上的钥匙。哧的一声,一个小小的蓝火花跳了出来。 这果然是电!富兰克林兴奋地叫了起来。 把莱顿瓶拿过来。富兰克林对威廉喊道。他连忙把引绳上的钥匙和莱顿瓶连接起来。莱顿瓶上电火花闪烁。这说明莱顿瓶充了。 事后,富兰克林用莱顿瓶收集的雷电,做了一系列的实验,

进一步证实了雷电与普通电完全相同。 富兰克林的这一风筝实验,彻底地击碎了闪电是上帝之火、煤气爆炸等流行的说法,使人们真正认识到雷电的本质。因此,人们说:富兰克林把上帝与闪电分了家。 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绝不是一时冲动所做的。早在数年前,他就致力于电的研究,并在当时人们不知电为何物的时代,指出了电的性质。 在一次研究的意外事件中,他得到启迪。有一次,他把几只莱顿瓶连在一起,以加大电容量。不料,实验的时候,守在一旁的妻子丽德不小心碰了一下莱顿瓶,只听得轰的一声,一团电火花闪过,丽德被击中倒地,面色惨白。她因此休息了一个星期身体才得到康复。 莱顿瓶发出的轰鸣声,放出的电火花,不是和雷电一样吗?富兰克林大胆地提出这个设想。经过反复思考,他推测雷电就是普通的电,并找出它们两者问的12条相同之处:都发亮光;光的颜色相

发明家名人故事: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的故事-作文

发明家名人故事: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的故事年月的一天,在北美洲的费城,一位名叫富兰克林的科学家,做了一个轰动世界的实验:这天下午,天色阴暗,乌云滚滚。 天空中不时闪烁着青白色的电光,传来一阵阵沉闷的雷声,眼看一场可怕的大雷雨就要来临了。 这是最合适的天气!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威廉带着风筝和莱顿瓶(一种可充放电的容器),奔向郊外田野里的一间草棚。 这可不是一只普通的风筝:它是用丝绸做成的,在它的顶端绑了一根尖细的金属丝,作为吸引闪电的接收器;金属丝连着放风筝用的细绳,这样细绳被雨水打湿后,也就成了导线;细绳的另一端系上绸带,作为绝缘体(要干燥),避免实验者触电;在绸带和绳子之间,挂有一把钥匙,作为电极。 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连忙乘着风势,将风筝放上了天。 风筝,像一只矫健的鸟儿,渐渐地飞到云海中。 父子俩躲在草棚的屋檐下,手中紧握着没有被雨水淋湿的绸带,目不转睛地观察着风筝的动静。 突然,天空中掠过一道耀眼的闪电。 富兰克林发现,风筝引绳上的纤维丝一下子竖立起来。 这说明,雷电已经通过风筝和引绳传导下来了。 富兰克林高兴极了,他禁不住伸出左手,触碰一下引绳上的钥匙。 哧的一声,一个小小的蓝火花跳了出来。

这果然是电!富兰克林兴奋地叫了起来。 把莱顿瓶拿过来。 富兰克林对威廉喊道。 他连忙把引绳上的钥匙和莱顿瓶连接起来。 莱顿瓶上电火花闪烁。 这说明莱顿瓶充了。 事后,富兰克林用莱顿瓶收集的雷电,做了一系列的实验,进一步证实了雷电与普通电完全相同。 富兰克林的这一风筝实验,彻底地击碎了闪电是上帝之火、煤气爆炸等流行的说法,使人们真正认识到雷电的本质。 因此,人们说:富兰克林把上帝与闪电分了家。 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绝不是一时冲动所做的。 早在数年前,他就致力于电的研究,并在当时人们不知电为何物的时代,指出了电的性质。 在一次研究的意外事件中,他得到启迪。 有一次,他把几只莱顿瓶连在一起,以加大电容量。 不料,实验的时候,守在一旁的妻子丽德不小心碰了一下莱顿瓶,只听得轰的一声,一团电火花闪过,丽德被击中倒地,面色惨白。 她因此休息了一个星期身体才得到康复。 莱顿瓶发出的轰鸣声,放出的电火花,不是和雷电一样吗?富兰克林大胆地提出这个设想。

发明家瓦特的故事

发明家瓦特的故事 一个夏日的早晨,天气晴朗,画眉在树上唱着悦耳的歌。在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校园里,有一个人正在散步。他迈着缓缓的步伐,在绿茵茵的草坪上踱来踱去。他时而望着广阔的天空,时而瞧瞧乎坦的操场,时而皱起双眉……突然,他脸上流露出笑容,心情豁然开朗,他想出来了,想出了解决蒸汽机的有效办法。他高兴地跑起来,脚步腾空。霎时间,他的身影便出现在陪伴他多年的操作台上。他就是蒸汽机的发明家瓦特。曾有人说:"瓦特发明蒸汽机,是因为他有超人的天才和智慧。"其实不然。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还是讲讲关于瓦特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发明创造的故事吧。 水蒸汽的启示 随着智育的发展,瓦特对客观存在的一些事物都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产生了好奇和钻研之心。这为他以后发明蒸汽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瓦特的故乡--格林诺克的小镇于上,家家户户都是生火烧水做饭。对这种司空见惯的事,有谁留过心呢?瓦特就留了心。他在厨房里看祖母做饭。灶上坐着一壶开水。开水在沸腾。壶盖啪啪啪地作响,不停地往上跳动。瓦特观察好半天,感到很奇怪,猜不透这是什么缘

故,就问祖母说?什么玩艺使壶盖跳动呢" 祖母回答说:"水开了,就这样。" 瓦特没有满足,又追问:"为什么水开了壶盖就跳动?是什么东西推动它吗?" 可能是祖母太忙了,没有功夫答对他,便不耐烦地说:"不知道,小孩子刨根问底地问这些有什么意思呢。" 瓦特在他祖母那里不但没有找到答案,反而受到了冤枉的批评,心里很不舒服,可他并不灰心。 连续几天,每当做饭时,他就蹲在火炉旁边细心地观察着。起初,壶盖很安稳,隔了一会儿,水要开了,发出哗哗的响声。摹地,壶里的水蒸汽冒出来,推动壶盖跳动了。蒸汽不住地往上冒,壶盖也不停地跳动着,好象里边藏着个魔术师,在变戏法似的。瓦特高兴了,几乎叫出声来,他把壶盖揭开盖上,盖上又揭开,反复验证。他还把杯子、调羹遮在水蒸汽喷出的地方。瓦特终于弄清楚了,是水蒸汽推动壶盖跳动,这水蒸汽的力量还真不小呢。 就在瓦特兴高采烈,欢喜若狂的时候,祖母又开腔了:"你这孩子,不知好歹,水壶有什么好玩的,快给我走开!"她漫不经心地说。 他的祖母过于急躁和主观了,这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的话,险些

(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发明家成长故事_轰动世界的“克隆先驱”童第周

童第周是我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1902年5月28日,章第周出生于浙江鄞县的一个偏僻山村里,母亲务农,父亲教私塾。小第周自幼随父识字,读《三字经》、《神童诗》等传统的蒙学课本。他天资聪颖,很快就在学童中显示了出类拔萃的才华。 小第周好奇心极强,眼睛好“管事”,嘴巴好发问。有一天课间休息,他和其他学童在屋檐下石头台阶上做游戏,发现石板上有一串光溜溜、圆润润的小窝坑,心中就顿生疑问:“这是谁凿的呢?做什么用的呢?”他想不明白,放学回家后便问父亲,父亲微笑着回答:“这些小窝坑不是人凿的,是那屋檐上的水滴出来的!” 小第周偏着脑袋不相信:“檐上水滴在人脸上手上都不疼,怎么会把那么硬的石板滴出窝坑来呢?” 父亲觉得儿子很能用脑子思索,就蹲下身子指着那些小窝坑耐心地解释:“一滴水当然敲不出窝坑来,但是,长年累月不断地滴,滴它个许多年,不但能满出窝坑来,而且还能把石头滴穿呢!有个成语就叫‘滴水穿石’。其实,天下许多事都是这样的,读书也是这个道理啊,大学问家肚里的知识,也是靠一点一滴积累的,一个字一个字地认,一本书一本书地读!一天两天,一年两年,许多年下来,自然就成了学问家了!” 小第周认真地点头:“阿爸,我会一本一本地读下去,读破万卷书,做个学问家。” 父亲高兴地抚摸着儿子的头,鼓励他说:“好样的!男儿当有这个志气!” 小第周长大了。像村里所有农家孩子一样,勤劳懂事,放学后他常帮家里喂猪干农活。 14岁那年,父亲病逝了,小第周便顶替父亲当起小先生教起学童来。“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小第周通过当先生,深感自己知识有限,便希望再读些书。后来他考进了食宿免费的宁波第四师范学校。由于原来基础太差,尽管起早贪黑地苦学,但还是跟不上,他第一学期的总平均分数只有45分。根据规定,他必须退学或留级。他向校长一再恳求,学校见他很诚恳也能苦学,便勉强同意他跟班试读一学期。 此后,他就与“路灯” 常相伴,天蒙蒙亮,他在路灯下读外语;夜熄灯后,他在路灯下自修复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他的平均成绩达到70多分,几何还得了100分。这件事让他悟出了一个道理: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也能办到,世上没有天才,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之后,这也就成了他的座右铭。 1922年,童第周考到复旦大学读心理系。童第周的老师郭任远是美国留学生,他在心理学上有一个突出的贡献,就是打破了曾经风行一时的“动物本能说”。比如,猫吃老鼠是什么原因呢?当时世界流行的看法认为猫吃老鼠是本能。郭任远对此提出异议,他用一系列试验,推翻了唯心主义的“本能” 说,证明了猫吃老鼠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试验方法是把猫和老鼠从小关在一起,它们并不相犯,等猫稍大些,有时想触犯老鼠时,便在其间安一个小“电网”,猫一伸爪,便触电,猫爪就立即缩回来了。过一段时间后,再把“电网” 去掉,猫再也不去动老鼠,而是相安无事了。这个试验证明,猫不是从娘肚子里生下来就想吃老鼠的,而是后来“学会” 的。通过这个试验,使童第周联想到,一切都要通过实验,通过实验打破前人的学说。这是他从郭任远老师那里得到的终生难忘的教诲。 1927年毕业后,任中央大学生物学助教。1930年到比利时比京大学留学。在比利时,童第周的学业有了更大的进步。尤其在实验胚胎学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童第周的老师布拉赛教授是国际上有名的生物学家。他多次竖起大拇指说:“童,真行。” 最让同行佩服的是童第周完成了一种剥除青蛙卵膜的手术。这种现在看来很简单的操作在当时可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