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

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
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班主任是一份苦差,从早到晚和学生一起摸爬滚打,已是疲惫不堪,如果再碰上几个调皮的学生,足以让你身心交瘁,苦不堪言。近几年我一直尝试着从苦海中走出来,做一名让学生变优秀自己变轻松的“懒”班主任,虽然还未大功告成,但也小有收获,其中最突出的一点感触就是:要学会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的能力。自我教育能力是指学生自觉主动地把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规范在内心加以理解和体验,并通过实践转化为自己比较稳定的自觉行为的能力。然而小学生年纪轻,知识经验少,缺乏自我教育能力,这就有赖于老师通过班集体对学生进行培养和训练。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呢?在工作实践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动机

(一)指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

信心对于一个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它是自我教育的起点,是自我教育的希望。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就能提高学生的信心。即使是最差的学生也有值得别人学习的地方,从而让每位同学都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二)指导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

十个手指有长的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只有充分看到自己的不足点,才能开展自我教育。通过个人讲,相互评,每个人都找出了自身的缺点。学生懂得了人人都有不足的地方,大家都应正视并改正自己的缺点。

(三)激发动机,完善自我

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在充分了解自己、认识自我之后,学生才能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读科学家、名人的故事,看《离开雷锋的日子》、《一个也不能少》等有意义的电影,并让学生记录先进人物的事迹,加深自我体验,从而增强自我教育的自觉性。

二、引导学生参加自我教育的实践活动

从事实践活动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本途径。一方面,实践活动要求有相应的能力水平,另一方面,实践活动又提供了应用和锻炼能力的机会。班主任应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一)实行责任制,进行自我管理

班级里的各项工作都应分配到人,实行责任到人。由于各项工作都有人负责,因此,即使班主任不在,也能按部就班,正常开展工作。在这过程中,班主任并非不管,而是仔细观察,发现其中的问题及时处理,并定期进行总结和表扬,以增强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二)设立“学生班主任”,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求学生“自己会”。学生是班级的主角,班主任的责任就在于领导学生当好主角,使之具有自主意识、自治能力。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应改变了传统的封闭型班级管理体制,建立了开放的、民主的,有学生参与的班级管理体制——设立“学生班主任”,按学号每人轮流当一天“班主任”。在这一天内,其工作职责是组织全体同学参加集体活动、做个别学生的思想工作、督促检查班干部的日常工作。

“学生班主任”制度的设立,可把教育者对学生的要求较好地内化学生自己的意和行动,变“别人要我干”为“我必须这样做”,从而增强其自我管理的自觉性。

三、引导学生正确进行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自我教育的重要方面。它既能使学生得到自我评价的反馈信息,又能加深泶生对自己行为的自我认识,是深化了的认识过程。小学生评价能力的发展规律是,从“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从评人到评己,从片面到全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学生生活在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里。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学生见识的局限性及学生评价能力的发展规律,都要求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对不同年级提出不同的要求。

在低年级,老师要让学生讲清事件事实以后,再谈谈最喜欢谁,应该向他学习什么。对于班内的好人好事,老师要让学生评议,然后再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意见。在中年级,学生不仅要评价事情的本身,不要评价事情发生的原因和后果;做好事的同学要讲讲事先想些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做错事的同学也要说说做错的原因,认清后果。

到了高年级,一般学生能初步排除他律的影响,形成自我的价值观。在这个阶段,学生要会用联系的、发展的、变化的观点去分析虽人或自己,并能作出正确的评价。

四、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在教育这一系统中,教师是控制系统,学生是受控系统,但是,学生不仅是受控系统。同时也是具有自我组织能力的自控系统。他能提出自己的目标,能接受或拒绝教师的控制,能按自己的主张主动行事。因此,只有控制和自我控制结合起来,把教师的控制转化为自我控制,才能使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自我控制表现在坚持有目的的行为和制止不符合道德的行为上。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处于逐步发展中,低年级凭兴趣的成份多些,自控能力差些,到了高年级自我控制能力发展较快。

(一)自定目标,启发自觉

自控的实质就是控制自己朝自己朝着既定目标前时。在进行活动前,如春游、外出看电影,先让学生讨论注意的事项,由小班主任记录,并在出发前提醒大家。通过讨论,把行为规范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这样,在活动中,大家就能约束自己,并相互监督。

(二)告诉方法,克服矛盾

一般说来,小学生都较贪玩,一玩起来往往忘了一切,行为就失去了控制。因此要告诉学生“可以做什么”、“该怎样做”等。在低年级,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高年级,要告诉学生自我控制的方法:自己对自己讲道理,从而使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

(三)借助集体,自我监督

在班集体中,培养自我监督要充分发挥集体的“大我”作用,以集体的与论和班风影响约束每一个学生。

五、培养学生的自我激励能力

激励感情是进行自我激励的重要内容。人的活动,特别是创造性活动的完成,都需要有人的感情支持。一个人在完成了自己预定的计划,做出了某种成绩之后,以一定的活动方式,自己对自己进行奖励,能使自己更深刻地感受到成功的快慰,进而激励自己继续努力。

(一)引进竞争,促进参与

有了竞争,班级就能充满活力,充满朝气。在班集体建设中,鼓励学生参与活动,开展各种各样的竟争,可促使学生不断地激励自我,肯定自我。

(二)诉说成功,满足兴趣

每一个人都有得到别人承认的愿望。让学生把自己的成功告诉同学或父母,可使学生从他人的肯定中获得满足,在他人的赞扬和奖励中获得自信,体验快慰。

总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能够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而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又会极大地促进班集体的建设

班主任工作计划

新学期开始了,本学期根据学校的统一要求,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制定如下班主任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学校总体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目标,围绕学校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为主要内容,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道德。上好每一堂课,规范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开展丰富而有意义的少先队活动,实施切实有效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探索班级工作的新特色。

二、本班学生现状分析三年级共有学生61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23人,男女人数失衡。在个性、学习习惯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其中班干部8人,没有品德特殊的学生。

具体情况分析品德方面本班学生热爱学校、班集体,团结上进、思想端正、遵守纪律、尊敬师长、热爱劳动。能按照《小学生守则》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但由于种种的原因,部分学生身上仍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纪律观念淡薄等现象,可以通过集体教育来转化。

学习方面:

本班学生热爱学习,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专心听讲,发言积极,作业美观大方。个别学生学习习惯不好,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讲,需要进行个别辅导和特别的关注。总的来说,班内学生的学习水平比较整齐,但容易浮躁,需在认真与扎实方面继续培养。

身体素质本班大多数学生的体质较好,热衷于体育活动;有少数学生体质较弱,易得感冒等传染性疾病。学生平时体育锻炼较少,需加强体育锻炼。

干部状况,班内大多数干部都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对待工作积极热情,愿为集体服务,为同学服务,责任心比较强,但能力上还缺乏锻炼培养,不够主动,需培养。家长能支持老师的工作,但个别家长不重视家庭教育,能希望与教师积极配合,共同教育好孩子。

班级特点本班学生爱学习、守纪律。男生活泼、好动,爱表现;女生文静、可爱,不爱张扬。总的来说,

班级特点比较稳,但稳中有活。

三、班级工作重点及目标班级教育工作

重点加强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继续进行热爱班级的教育、团结同学的教育,搞好心理健康教育。

具体工作:

1、继续抓好学生的常规养成教育,培养良好行为。

2、搞好班级卫生工作管理、学生的日常行为培养,争创卫生文明示范班。

3、搞好每位学生的自我保护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形成一定的能力。

4、搞好每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其身心都能得到健康地发展。

5、使学生爱科学、学科学,主动探索新知。

本班学生奋斗目标:

1、形成健康向上的良好班风,增强集体凝聚力。

2、争当学校的“优秀班集体”。

3、发展个性特长,促进身心健康。

具体工作:

(1)鼓励支持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的各项活动,力争优异成绩,锻炼能力,培养其集体荣誉感。

(2)注意育人环境的美化,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建立各种生动活泼的评比栏、中队角,每个园地力求美观大方,突出特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3)开展丰富多采的主题班队会,在集体活动中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风。

四、常规管理措施

1、学习方面为使学生在学习上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风气,制定以下措施:

(1)建立健全评比制度,班里建立全方位量化评比栏,取名叫“我最棒!”。学生在某一方面表现好就可以随时加分,学生每得到20分,就可以换一月亮。随着红花个数的增加,表明学生在各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这样,学生一学期的整体表现情况可一目了然。另外,班里还将定期评选“优秀小组”,对每个小组的学习、纪律、卫生情况进行评比,鼓励学生团结合作,培养集体荣誉感。

(2)建立本班的“学习小组”,前后位四个同学为一组,选出小组的组长。“学习小组”中的四位同学要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这一方法培养了同学们的团结协作精神,也是转化后进生的一条有效途径。四人小组的组长不是终身制,而是竞争上岗,谁的奖章多谁就担任,如果下一次评比你超过了组长,那就可以取而代之,这也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2、文明行为方面为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让学生的日常行为也参与评比,具体做法如下:

(1)学生在到校、课堂上、课间、两操、放学等方面表现好的发奖卡,不好的适当减奖卡,由每组的组长记录。

(2)定期对学生进行“十个道德行为”的教育。

(3)利用“优秀小组”的评比,要求小组中的每一位组员都要规范自己的行为,齐心合力才能成为“优秀小组”。

(4)设立中队记录本,进一步完善中队小家务。本学期建立

"中队记录本",将针对两操、放学路队、课间纪律、好人好事进行相应的加、减分,此记录本的加减分将纳入评比栏。

3、卫生方面通过四年的锻炼,学生能够打扫卫生,但不够认真仔细,为此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1)进一步对卫生小组长进行培训,指导他们如何分工,责任到人,增强小组意识,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2)卫生委员和每天的环境小卫士分工明确,把教室内外检查整理干净,警告卫生习惯不良的同学,做好记录。有大问题及时向老师汇报。

(3)利用上午间操的时间,由卫生委员检查个人卫生。

(4)综合各方面表现,结合卫生委员的记录,每周评选一次“卫生标兵”。

五、德育工作措施在德育方面的工作,要处处与学校教育处保持一致。为此我制定以下措施:

1、搞好班级的育人环境,在班内张贴“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标语。让课程表、学生座次表、环境小卫士值勤表、作息时间表上墙。利用壁报栏展示学生的个性特长、美化环境,利用评比栏鼓励学生进步。

2、培养班干部同学的责任心,号召他们积极帮助后进的同学。班主任本着“抓两头,带中间”的原则,不忽视中间学生,让他们同样受到老师的关心,有积极上进的动力,从而也成为优秀的学生。

3、班主任要“学高为师,身正是范”,时刻做学生的表率,身教重于言教。

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班主任要积极学习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以便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正确地给予教育。

2、对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及时地与家长取得联系,实施有计划的教育。要多与这些孩子交流,找到问题的关键,及时进行工作。同时也要做好学生心理转化的记录,从中发现规律,减少学生的心理问题发生率。

3、上好心理辅导课,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4、加强家庭与学校的联系,家长、老师随时反映学生近期的家里、学校的表现,给孩子一个宽松的心理空间。

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有的孩子因为家庭、社会的原因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作为班主任,对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七、学生安全教育

1、经常教育学生要轻声慢步,不可以在走廊里追逐打闹。告诉学生上下楼梯的正确位置,不要拥挤。

2、每天早晨7:30准时进教室,带领孩子早读。下午1:20准时进教室,处理班级事务,注意学生安全。

3、课间要到教室里,等放学后再离开。

八、家访、来访工作的开展

家访中,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在校表现,表扬孩子的优点,委婉地说出孩子存在的不足,并给予合理的建议。对于家长的来访,我会热情地接待。

九、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

本班有几位学生属于特别活泼好动的孩子,自制能力较差,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但保持时间不长。

针对上述情况,转化措施如下:1、班集体内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用大多数学生良好行为来教育他们。

2、对于他们在行为上的不良之处,慢慢纠正,有进步时及时表扬。

3、多给他们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机会,以促进他们积极严格地要求自己。

4、多与家长联系,了解他们在家的情况。与家长一同把孩子教育好。

班内还有几位学生属于听话,举止文明的孩子,但就是在学习方面有些吃力,接受新知识较慢。

针对上述情况,转化措施如下:

1、号召全体学生关心他们,帮助他们。

2、学习委员与学习助理组成学习小组定期在学习方面帮助他们。

3、当他们在学习上有进步的时候,老师要及时表扬。

4、多与家长联系,力所能及地给予帮助。

德育工作计划

我们又迎来了新学期的德育工作,在过去的一学期里,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了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对本学期德育工作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不断创新,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新颁布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当前德育工作的新形势,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

二、工作目标

1.加强师德教育,提高师德水平,努力打造良好的教风。

2.加强阵地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开展好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为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积极创设良好的学风。

3.加强学生法制教育,并加强师生的教育,确保学期内无重大责任事故的发生。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主要工作措施,坚持思想道德建设的首要地位,加强师德建设。

(二)高度重视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强化行为的内化。

深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根据新的《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修订)》要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班级管理,经常性进行班容班貌检查,将小学生日常规范教育抓细、抓严、抓实,努力达到的日常行为规范的“五无”、“五有”要求,(即地上无痰迹纸屑、墙上无污痕、桌面无刻画、门窗无破损、卫生无死角;课堂有纪律、课间有秩序、言行有礼貌、心中有他人、后进生有进步)。着重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为重点的基础文明养成教育,在教育和训练的过程中要坚持高标准、低起点、多层次、严要求,重训练的原则。通过严格的训练,努力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外化为行为,内化为素质,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逐步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让学生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三)围绕主题月和重要纪念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四)调动各界参与,发挥整合优势

1.提高家教水平

抓好家长学校的组织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做到目标明确、计划落实、规范严格、内容针对性、实用性强,并且认真做好资料搜集,积累工作。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网络;保质保量用好家校联系册,做到每学期同每位学生家长均有一定程度的书面联系,特别重视做好与后进生家长的经常性联系。

2.营造良好环境

加强对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要让学生自觉远离网吧、电子游戏厅和其他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增强道德自律和不良诱惑的免疫力。

幼儿园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最佳时期就是小班阶段,同时也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 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看,年龄越小越单纯,可塑性越强,越容易接受各种影响和教育,此时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及习惯越易成功。同时,小班幼儿的基本动作已发展得比较自如,他们已能够掌握各种运用大肌肉的动作和某些运用小肌肉的精细动作,这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而且他们自身也产生了独立地进餐、盥洗、睡觉、穿脱衣服的愿望。这时,成人既不能撒手不管,也不能包办一切,而要针对他们的发展水平,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机会,帮助他们实现生活自理能力的愿望。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指出:幼儿的智力发展应当同时体现在手指的操作、语言的表达和用脑的思考上,动手、动口与动脑三者之间有着息息相关的内在联系。从小给孩子一双灵巧的小手,是促进孩子思维发展、丰富其语汇、增强其自信心的基础和前提。我们不要荒废孩子双手上的智慧,要教给孩子一些实干、巧干的方法和技能,这是孩子学会生存、学会自主的起点。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幼儿的共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四者认识一致、态度一致、言行一致、行动一致,才会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任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下就能奏效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还小,只要他自己 能做,就要给他创造锻炼的机会,在此基础上,施以言传身教,辅以耐心细致,结合家园同心,只有这样,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才能成为现实。 小班 2015.9

育儿知识 一、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经常看到有的家长对孩子大声地呵斥:“你连这都不知道。”“快点过来,听到没有?!”……我们做父母的往往认为这样居高临下,命令式的语调能体现自己的威严能让孩子更听话。可是你试过另外一种方法吗: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无论是在自己、亲戚、朋友家里还是在公共场合,当你要对孩子说什么的时候,请试着蹲下来,让自己与孩子处在同一高度,用你的手握住孩子的小手,用亲切的目光看着他,然后和颜悦色地对孩子说出你的要求。你是不是发现,用这样的方式对孩子说话,孩子同样听你的话,而且还会更开心地去执行你的“指示”,而且完成得更快更出色呢?达到的是同样的甚至是更好的效果, 二、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当着生人和外人的面教训孩子最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其实,小孩子的领悟能力相当强,当你不想让他做某事时,只要轻轻地摇摇头,或悄悄地对孩子瞪瞪眼睛,他就会明白的,完全没有必要大声说出来。如果你还是不放心,也可以在出门前和孩子达成默契,就当是你们之间的秘密:“如果你看见爸爸摇头,那就说明不能那么做;如果爸爸点头,那就是同意了。” 三、尊重孩子的独立意识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的自主意识也会随之增长。当你喂他吃饭时他说“我自己吃”,当你帮他穿衣时,他说“我自己穿”,可能他会弄得满身是饭,可能他会把衣服穿得一团糟,但我们不要打击你的兴致,而要信任他,鼓励他,给他学习的机会,否则孩子将永远不会“长大”。 四、相互间多多交流 不要只是一味想知道幼儿的各种想法,也应该把你的想法告诉孩子,例如,爸爸上班时做什么工作,妈妈平时喜欢吃什么,爸爸妈妈对宝宝什么表现感到很高兴等等。对孩子敞开你的心扉,孩子也会同样对待你,交流的问题解决了,父母和孩子相互之间就有了默契,这对孩子的成长有益。 小班 2015.10 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浅谈对学生自我教育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浅谈对学生自我教育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班主任在班级教育管理工作中,仅仅依靠班主任个人和少数班干部是不能完成教 育教学任务的。必须依靠全体学生,增强每个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发挥个体能动性。这就是德育的新观念理论:注重道德内化,促进社会道德要求向个体道德需要的转化。 一、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德育新观念之一是要注重道德的内化,内化即是从“纪律”发展到“自主”的过程。必须明确的是,纪律是不可少的,但又不是唯一的,重要的是激发需要,培养主体性,尽快地实现内化,自主自治才是德育的终极目的。班主任工作的任务之一,是启发、引导、促进、加速学生自己思想内部矛盾的运动,即充分调动学生中蕴藏的巨大的自我教育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因此,班主任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 自我认识的能力,是指个体在自我教育中能正确地认识自已,了解自已,清楚地把握自己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品质;正确理解和掌握社会道德和道德的要求。优良的班集体,它能向自己的成员提出严格的要求,不仅促进其成员互相帮助,自己教育自己,而且也使他们在集体活动中互相认识,了解每个成员的社会活动能力。因此,培养优良的班集体,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引导学生自己是培养自我认识的重要途径。 2、培养学生自我鼓舞与自我激励的能力 自我鼓舞与激励的能力,是指个体由道德认识、道德思想和信念在情感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内部驱动力。自我鼓舞与激励能力的大小,取决于个人理想是否远大。因此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把个人成才与社会主义大业联系起来,启发学生去追求内心真、善、美的体验,培养高尚的情操,使道德修养成为自己的精神需要。组识学生开展社会调查,观看好的影片、优秀文艺作品,并开展影评、书评,是引导学生追求内心真善美的重要方法之一。 3、培养学生自我控制与自我调节的能力 自我控制与自我调节的能力,是个体为了实现外部道德的需要,自觉地控制与调节 自己的心理状态和行动方式,克服种种困难,在意志方面表现出来的一种内部力量。自我教育过程,就是认识和情绪体验的过程,也是一意志过程,最后表现为行为,即所谓“知、情、意、行”的统一。一个人自我教育能力水平的发展,是受环境影响、道德规范约束

培养孩子的情商让孩子更好的适应社会

培养孩子的情商让孩子更好的适应社会 “情商”(EQ)全称应该是“情绪智力商数”,情商则是它的简称,用以描述一个人对自己和对他人的情绪的认知和控制,被誉为除智商以外,人的另一个生命科学的参照元素。 其主要内容包括情绪控制能力、自我认知能力、自我激励能力、认识他人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五个方面。这是一种发掘情感潜力、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关键性的品质要素。 情商和智商对于一个人来说都一样重要,智商有助于成才,情商有助于成功。我们既要成才,也要成功。不仅要事业成功,还要生活成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人生成功。因此,情商可以称为人生成功的翅膀。怎样培养孩子的情商呢? 第一、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家长要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用榜样的力量去塑造孩子。 第二、家长要用好的情绪影响孩子。孩子的情绪往往受家长的影响,平时在生活中,家长要用热情、豁达、乐观、友善等好情绪对待孩子和他人,控制住自己不好的情绪,这样孩子才会具有活泼、大方、快乐、关心他人的优良情绪和性格。 同时大人还要及时排除孩子恐惧、抑郁、悲伤、愤怒等不易被社会接受的坏情绪。家长还要让孩子懂得:应该在什么场合,用什么样的情绪,以便让孩子能自觉地掌握,逐渐形成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 第三、要注意孩子情感的细微变化。家长要与孩子心灵沟通,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对于孩子的要求,只要是合理的、能够满足的,家长应该尽量给予满足;不合理的、不能满足的,则要向孩子说明为什么不能满足的道理。 家长千万不能不关心孩子的痛痒,也不能让孩子放任自流,更不能动辄训斥、打骂,压抑孩子的情感流露。相反,家长应让孩子的情感得到合理的流露,并要了解它产生的原因,需要解决的,应及时加以解决。 第四、要为孩子创造各种人际交往的条件。如果家里来了客人,家长要让孩子相识相伴、沏茶接待。家长也要适当带孩子去参加一些聚会、晚会,让孩子见见各种场面,学习与各种人打交道。 另外带孩子上街,要鼓励孩子问路。乘车、进公园、购物等,都可由孩子付费。孩子在幼儿园或学校当了小干部,都要予以积极鼓励和支持。 第五、要带孩子多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孩子与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生活游戏,他们会相互教会怎样玩耍、怎样相处、怎样生活。 家长要欢迎孩子的小朋友上自己家里来玩,也要鼓励自己的孩子到别的小朋友家里去玩。在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交往的过程中,家长要教育自己的孩子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互相信赖,彼此尊重。 总之“情商EQ”是指一个人控制自我情绪和调节人际关系的能力,是孩子未来成功的关键因素,应引起广大家长的高度重视。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自己照顾自己生活的能力。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也是人的生存能力的具体体现。幼儿期是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幼儿年龄小,可塑性强,容易接受各种影响和教育,此时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及习惯容易成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既要高度重视和幼儿受保护、受关照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堵路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从小对幼儿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对幼儿的全面发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活自理教育中渗透着安全教育,自我保护意识、服务意识的培养;生活自理教育能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如知识经验的积累,做事过程中的统筹安排,且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幼儿还可以学习迁移已有经验;幼儿在学习体验中,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品德;还可以提高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自信心,提高审美能力,为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针对不同年龄特点开展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幼儿自我教育的最好形式,对于有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十分有益,孩子们在获得自理能力的过程中意志力、坚持性以及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也得到锻炼。 家庭和幼儿园是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两个重要场所,这两者教育直接影响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及习惯的养成。然而,现在孩子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较强,究其原因就是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相脱节,例如:在观念上,你认为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对孩子发展很重要,而他却认为学习知识技能更重要;在内容上,你现在正引导孩子刷牙,他却全然不知;在方法上,你用游戏、故事等适合孩子的方法,他却只有命令训斥的方法;在评价上,你总会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并不断鼓励,他却总看到别的孩子好,自己的孩子不行。当双方这些不一致的教育同时作用在一个孩子身上时,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怎么提高?习惯有怎么能养成呢? 在家庭中,造成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成员对孩子过分溺爱,事事处处倍加呵护,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是造成幼儿生活能力低下的首要原因;其次,家长的包办代替剥夺了孩子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并使其形成了依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始终注意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上。在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的创造精神,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创造能力的同时,不断的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从非智力因素入手,促使学生从各方面完善自己,全面提高素质,成为学习、生活的主人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少年,只有当他学会了不仅仔细地研究周围世界,而且仔细地研究自己本身的时候;只有当他不仅努力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而且努力认识自己内心世界的时候;只有当他的精神力量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善的时候,他才能称作一个真正的人。”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始终注意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上。在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的创造精神,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创造能力的同时,不断的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从非智力因素入手,促使学生从各方面完善自己,全面提高素质,成为学习、生活的主人。在实践中,我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工作着手,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 一、学会正确认识自己 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正确的认识自己,才能树立自信心。这是自我教育的基础。学生的很大一部分困惑来自于学习上。日本一位教育家曾做过一个调查,学生成绩差的原因有三分之一是因为缺乏自信,缺乏自信会使人的身心活动和交往活动受到严重阻碍,原有的聪明才智不能得到正常发挥,并产生相当的自卑感。而人由于先天的因素,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这也促使人们要通过后天不断的努力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如果说自卑感是先天存在的,则主要问题是应如何超越自卑,将阻力化作动力。 二、学会经常自我反省 我国古代教育学家主张学生多做些“内省”功夫。所谓“内省”,就是内心省察,主动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进行检讨,这种内省功夫是自愿的,不是被迫的。只有内省,才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全面的分析,不断总结,不断前进。我班有一位择校生,平时较散漫,我行我素,高一上学期违反宿管纪律扣分达20分,作业常欠交,学习不努力,导致与同学关系很僵,平时同学也疏远他。我每次找他谈话,除了肯定他的优点,指出不足及老师对他的期望外,都留下问题让他回去思考,如:为什么轮到他宿舍值日时,宿管扣分较多?老师为什么对他有看法?学生为什么要做作业?对出现的问题今后应该怎么办等等,然后让他把想后的结果告诉我,此时我所要做的工作只是监督他履行自己的诺言。通过多次的工作,他有较大的改变,作业也较少欠交,同学们都觉得他变化很大。我觉得思想教育工作贵在激起学生的思考,犹如画家画花,独画一枝,总要留点天地,班主任的思想教育工作要善于留下“窗口”,让学生自己窥视究竟,在“发现”的过程中接受道理。 三、学会自我控制情绪

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王光胜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人才是多样性的,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其独具特色的个性才华。因此衡量教育是否成功应该看学生的个性是否得到了发展和完善。所谓个性是指在人生观支配下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其特点表现为普遍性、多样性和特殊性,即同一时代的人群,个性中有着共同点,比如现在学生表现出来的“自我意识强”“心理承受能力差”等具有这一时代印记的普遍特点;但是同一群体中的个体又因不同的性格、气质表现出个性的多样性和特殊性,而我们现在的教育体制是以班集体为教育客体,针对的是他们的共性特征,很难涵及每个学生个性中的特殊性,当然,找学生单独谈话,或进行家访可以弥补日常工作中的不足,但我认为最好的、行之有效的个性教育的方法是对其进行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个体把自身作为教育对象,按社会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主动求教、自觉进行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它是以自我认识为基础、自我要求为开端、自我完善为目的,经过自我体验、自我践行而达到教育目的的一个过程。它是让学生站在教育者的立场,分析自己的个性特征,认识自己的心理状态,用自我暗示的方法来完善个性,开发自我潜能,达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只有这样不断的提高自我教育能力,才有可能让每个学生自觉主动的去获取知识、认知自我,最大限度的发挥潜能,形成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完善的个性心理品质。 为学生提供交流平台,可师生交流或同学间交流,如总结可以包括:(1)适应能力,适时作息,状态良好,整洁大方;(2)理财能力,住学生至少月底有饭吃,有车费等;(3)交往能力,和谐相处,共同进步;(4)学习知识的能力,主动学习,不耻下问(5)创新能力,学而致用,动手实践,成果交流;另外,评改总结,避免了个别谈话时就事论事或审问式的传统教育模式,从而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学生写周记的过程实质是跟老师作心与心的交流,这种平等、民主、开放的教育方式,既有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又有对其自尊心的保护。 自尊心是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前提条件,是克服其消极因素力量源泉。有了自尊心,才能自信、自重、自强。我们在评改总结时,如果注意尊重学生的思想表现,启发鼓励他们内在的精神努力和上进愿望,保护学生身上的一切好的东西,哪怕是非常微小的闪光点,那么无疑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如一个学习较差的学生在周记中这样写道:“我虽然成绩不好,可我在追、在赶、在拼命的学,但我无论如何摆脱不掉同学们那瞧不起的眼神,老师,我是不是完了?”我在评语中这样写道:“你是个上进心很强的同学,有着敢于拚搏的勇气,老师相信你,为你加油,让我们一块努力吧!”短短几句话给了他很大的精神动力,它不再像以前那样颓废、悲观了,不再自寻烦恼了,经过努力,肯定会有较大进步。 当然对学生人格尊重的同时,还要利用评改总结的机会,针对其心理状态的不稳定性,让学生明确什么是真、善、美,懂得什么时光荣与耻辱,启发学生自觉通过“内省”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从而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再如一个在运动会上失利的同学这样写道:“在比赛时,尽管我全力以赴,但最终还是到数第一。看着同学们那失望的眼神,,我难受极了,心中感到一阵阵屈辱,老师,我如何面对全体同学呢?”我在评语中这样写道:“人生贵

学生的自我教育

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 在我所从教的9年中,接触的都是校中校学生,文化课成绩低,学习能力弱,自我约束力不强,逆反心理强,总觉得自己是大人了,力求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老师、家长在他们心目中的权威降低。他们不再以老师为中心,不再绝对服从老师的命令,你也不可能再像初中那样对他们哄哄吓吓就可以了。他们中有的人情绪不稳定,多变化,可以说软硬不吃;这给高中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了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我都坚持做好“导”的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在生活、学习上给以适当的指导,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良好的自我管理机制,不仅可以创造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也使我从繁琐的班主任工作解脱出来,做到事半功倍。 陶行知先生说过“最好的教育是教育学生自己做好自己的先生”,就是要让学生养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好习惯,并持之以恒。如果一味地亲力亲为,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地位,做事缺乏主动性、独立性、自觉性和进取心。促进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促进学生自我管理的管理才是真正的管理。学生的自主管理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运用学生自身的能力进行自我教育和发展,让学生能够在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实践中创造性地完善自我的一种管理机制。我也发现让每个学生在学会管理别人的同时,也学会约束自己、正视自己、发展自己、超越自己,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律走向自觉、自为,进而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并形成互相管理,互相监督,共同提高,全

面发展,富有个性的和谐班集体。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不断摸索,不断调整,不断适应,我一直坚持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评价的教育模式,找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班级的教育方法,真正实现低进高出,在2013年的高考中取得了令学校、家长、学生满意的好成绩。 一、转变观念,给学生足够的信任 其实“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我们必须先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意识,更新观念,把自己看作学生的同学、朋友。学生是一个主体,他的思维有时比老师还活跃。如果处理班级问题时令班主任焦头烂额、理不清头绪的事,在班上公开解决,学生的方法很多,并且很有效。这就说明要想把班级工作做好,让学生参与进来是最明智的抉择。如果你把班级的管理权放给学生,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我们不能再有“师道之尊”,应该是“师生互尊”。我们要自己转变教育思想,在教学工作中,班内的一些事务要常与学生坐下来讨论决定,让每一位学生都发表意见,以致有些事情得到合理解决。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学生,要把手中的权放给学生,即使我们有这样那样的担心,有时候也只能作为一个参与者而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指挥者。我们只能是引导者,给学生建议,而不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那就涉及到了我接下来要说的:二、以“法”治班,以“情”感化。 “法”,即班级管理的制度化,当然制度化管理实质上应该以尊重学生为本,它的最大前提就是把每位学生看成是一个具有自身价值

幼儿教育随笔:幼儿社会技能的培养.doc

幼儿教育随笔:幼儿社会技能的培养 在听了王美芳教授的幼儿社会技能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后,感到收获很多。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具有重大的意义。儿童的社会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是否能够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在探讨儿童社会技能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采取科学的方法培养儿童的社会技能,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决定了我们对儿童青少年的教育不仅要传授科学知识、发展学科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儿童的社会技能,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现在的孩子有些存在社会技能问题,由于成人的一些不恰当教育方式,导致孩子们普遍存在自私、任性的现象。如:我班的季天宇,在家里是爷爷、奶奶、父母的掌上明珠,要什莫给什莫,说一不二!然而来幼儿园后也是一个小霸王,看到别的小朋友拿这个好东西,他就抢过来占为己有,如果别的小朋友不给他,他就大打出手。所以,经常和小朋友发生战争,在小朋友们间的“人缘”极差。 听了王教授的课以后,我想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多教他们学习有效的交往技能,培养他们的社会技能,帮他们建立和维持好良好的同伴关系,学会灵活的采取恰当的策略解决同伴间的冲突,让他们日后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并取得较大的社会成就! 2020-03-15 在听了王美芳教授的幼儿社会技能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后,感到收获

很多。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具有重大的意义。儿童的社会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是否能够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在探讨儿童社会技能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采取科学的方法培养儿童的社会技能,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决定了我们对儿童青少年的教育不仅要传授科学知识、发展学科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儿童的社会技能,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现在的孩子有些存在社会技能问题,由于成人的一些不恰当教育方式,导致孩子们普遍存在自私、任性的现象。如:我班的季天宇,在家里是爷爷、奶奶、父母的掌上明珠,要什莫给什莫,说一不二!然而来幼儿园后也是一个小霸王,看到别的小朋友拿这个好东西,他就抢过来占为己有,如果别的小朋友不给他,他就大打出手。所以,经常和小朋友发生战争,在小朋友们间的“人缘”极差。 听了王教授的课以后,我想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多教他们学习有效的交往技能,培养他们的社会技能,帮他们建立和维持好良好的同伴关系,学会灵活的采取恰当的策略解决同伴间的冲突,让他们日后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并取得较大的社会成就! 2020-03-15 在听了王美芳教授的幼儿社会技能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后,感到收获很多。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具有重大的意义。儿童的社会

托班宝宝自理能力的培养

托班宝宝自理能力的培养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主要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和床铺,独立进餐和洗盥,自己洗脸、洗脚和洗小手帕等。孩子自理能力差,主要原因有: 1、家庭成员的溺爱包办。 在幼儿园凡是孩子能做的事,老师都注意培养孩子自己学做,从小养成孩子做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的习惯。但回到家父母尤其是爷爷奶奶常溺爱孩子,嫌孩子自己吃饭太慢或弄脏衣服而急于去喂他,孩子一切生活全部由成人包揽,养成孩子事事依赖成人的坏习惯。 2、孩子没有掌握自理的方法和技能。 孩子因年龄小,在自理时常不懂程序和方法,碰到实际困难,爸爸妈妈不是教会孩子,而是去代替孩子做,导致孩子不会自理。 3、缺少必要的反复练习的机会。 孩子刚学会穿衣服时兴致很高,且常得到父母的鼓励表扬。但学会后孩子便失去兴趣而不愿再做,父母就代替去做,使得孩子失去了一次次练习的机会。 那么怎样训练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独立能力呢? 1.根据孩子生理发展特点,逐步提出要求,从易到难,从简到繁。 2-3岁的孩子可训练自我服务的各项本领,如吃饭、洗手、刷牙、包括自己上厕所 2、为孩子生活自理创设必要的、合理的条件。 如:最好有自己的小床、小被子;衣服要放置在低矮的橱里,便于孩子取放;洗脸盆要小而轻便,洗脸巾要短且薄等。 3、教会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方法和技能。 如:教孩子擦脸顺序是:用毛巾擦眼睛、脸部、鼻子、前额,然后擦耳朵、耳背,最后擦颈部等。 4、要持之以恒,反复训练。 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在实践中不断巩固,从而养成自觉爱劳动的习惯。成人对孩子做得好的,要及时给予表扬,同时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作用。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现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所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我们要把这项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有专家指出:幼儿能力与习惯的培养是在学前期。作为幼儿园,我们能否抓住这个关键阶段,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与生活自理现状,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高低的关键。 一、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 家长无条件的包办代替,使幼儿形成一种错误认识: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父母会帮着干(要喝水了,父母会端水来;要起床了,父母会给穿衣服……),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让幼儿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要不怕苦,不怕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如通过谈话“我是乖宝宝”、“我长大了”、“我学会了……”等活动,利用提问、讨论、行为练习等形式,让幼儿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干好

浅谈培养学生的自律

浅谈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自我教育是一个人在思想品德修养中自觉能动性的表现,形成自我教育能力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培养的最终目的之一。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为了切实有效地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思想政治课教师更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具体操作时,则应遵循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规律,利用可行的方法有目的地进行。 一、根据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是以自我意志的发展为基础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能力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身存在的心理特点、品质、自我价值和自己应该成为(或可能成为)怎样的人的认识。道德品质的发展依赖于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是道德品质发展的基础,如果个体没有清楚的自我意识就不可能有明确的道德意识和自觉的道德需要,当然也就不可能有自觉的道德行为和稳定的道德品质。 根据这个规律,我用以下两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能力:第一,诱导学生在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中认识自我,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教育自己。自我认识是自我教育的基础,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才能确定合理的行为方向,用精神力量进行自我约束,使自己变得更高尚。我在讲授自我形象的内容时,当时班内恰巧有几位同学穿着打扮很另类。我没有对这种行为大肆批评,而是设计了几个题目让同学们讨论:1、人们为什么喜欢打扮?2、人们应不应该打扮?3、作为学生应如何打扮?由于这些问题是学生感兴趣的,因而学生们讨论得异常热烈,讨论后得出的结论是学生应该打扮,但不应该花费过多的精力,应该打扮得简洁、自然、大方,既要注重外在美,更应注重内在美。这样经过讨论,很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从上例我们可以看到,由于阅历浅、经验少、判断是非的能力弱,学生在做有些事时并不清楚自己做的对错,有的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做。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自己行为与行为后果中认识自我,才能增强自我意识。 第二种方法是让学生在同他人的比较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中认识自我。学生不喜欢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而是愿意主动去探究,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才有说服力,印象才深刻。在讲授认识自我相关内容时,为使学生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课前让学生完成这样一个调查题目,如下图: 我要这样发扬自己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要这样克服自己的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位同学在调查完后感叹道:“以前我没有发现自己有这么多缺点。通过这次活动我觉得我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二、根据道德品质形成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自我激励能力 自我激励是个体以某种刺激作为诱因,调动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自己的行为动机。发展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儿童从出生时的无道德状态发展到有道德状态,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稳定的行为倾向形成的过程,是稳固的需要-动机-行为方式结构系统的构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自我需要是促成自我激励的重要条件,自我激励又是促成自我教育的动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激励能力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核心。根据这一规律可以从培养道德需要入手,培养学生的自我激励能力。 道德需要是个体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真正动力,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它直接决定着一个人在各种道德情境中会产生什么样的动机。儿童的道德需要是在与社会的交往中产生的,他们在家庭和学校中都会努力地在生活中寻求自己的地位,在周围人们的心目中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

荐语 社会能力就是孩子解决冲突和与人相处的能力,人是社会动物,没有社会能力的孩子很难取得成功。 舒尔博士提出的“我能解决问题”法,通过对话、游戏和活动等独特的方式教给孩子自己学会怎样解决问题,如何处理与朋友、老师和家人之间的日常冲突,以及寻找各种解决办法并考虑后果,并且能够理解别人的感受,从而与人和谐相处,成长为一个社会能力强、充满自信的人。 作者简介 默娜·R.舒尔 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美国亚拉尼大学心理学教授。她为家长和老师们设计的一套“我能解决问题”训练计划,以及她和乔治·斯派维克(George Spivack)一起所做出的开创性研究,为她荣获了四项国家级大奖:一项美国心理健康协会大奖(1982年)、三项美国心理学协会大奖(1984年、1986年、1994年)。她还是心理健康和预防青少年行为问题方面的媒体顾问。 精华解读 以下内容为《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一书精华解读,供广大书友们学习参考,

欢迎分享,未经允许不可用作商业用途。 目录 引言:我的读后感 一、教会孩子怎么做,而不是替他做 二、对话范例1:关于打人 三、对话范例2:关于捉弄人 四、指导孩子间的问题 五、对话范例3:我不喜欢你 正文 引言:我的读后感 这本书是杨霞大夫推荐给我的,对我的帮助非常大。 以前见到孩子出现任何问题,我们的第一反应总是想办法替他解决问题,或者告诉他如何去解决问题。 但这本书中所教授的ICPS的方法,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帮助孩子学会解决社会交

往问题。通过提问而不是告知,通过启发而不是评判,让孩子自己学会思考,乐于思考。 可以说,这本书让我和孩子的生活都变得快乐了很多。 一、教会孩子怎么做,而不是替他做 假如你的孩子抢了别人的玩具,你会怎么做? 不管他:小孩子就是这样的,长大了他就懂了。 控制他:我数三下,1,2,3! 贿赂他:听话,爸爸给你买个玩具。 培养他: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本书所介绍的方法叫作 ICPS(Interpersonal Cognitive Problem Solving)人际认知问题的解决。但因为这个名词太过学术化,后来被家长们简化为(I Can Problem Solve)我能解决问题。缩写字母一样,都是ICPS。

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03073 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心得体会Experience of cultivating children's self-care ability

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心得体会 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心得体会 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看,年龄越小越单纯,可塑性越强,越容易接受各种影响和教育,此时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及习惯越易成功。同时,小班幼儿的基本动作已发展得比较自如,他们已能够掌握各种运用大肌肉的动作和某些运用小肌肉的精细动作,这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而且他们自身也产生了独立地进餐、盥洗、睡觉、穿脱衣服的愿望。这时,成人既不能撒手不管,也不能包办一切,而要针对他们的发展水平,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机会,帮助他们实现生活自理能力的愿望。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指出:幼儿的智力发展应当同时体现在手指的操作、语言的表达和用脑的思考上,动手、动口与动脑三者之间有着息息相关的内在联系。从小给孩子一双灵巧的小手,是促进孩子思维发展、丰富其语汇、增强其自信心的基础和前提。我们不要荒废孩子双手上的智慧,要教给孩子一些实干、巧干的方法和技能,这是孩子学会生存、学会自主的起点。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幼儿的共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四者认识一致、态度一致、言行一致、行动一致,才会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任

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下就能奏效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还小,只要他自己能做,就要给他创造锻炼的机会,在此基础上,施以言传身教,辅以耐心细致,结合家园同心,只有这样,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才能成为现实。 可以在这输入你的名字 You Can Enter Your Name Here.

浅析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浅析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摘要:学习阶段是一个人在道德、智力和社会方面肯定自己的时期,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也是社会对他们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管理能力指导引导管理方法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进入更多依靠自我管理的技工学校后,学生如果不增强自我管理的意识与能力,将大大影响在厂内实习的效果。崇尚自我和追求个性解放是当今学生的共同特征,过多的外部约束,容易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进入职业学校这一相对宽松的环境,他们有较多的机会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教师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转变观念,在自我管理意识、自我管理方法等方面寻找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途径。 一、指导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做好这项工作的前提是要研究学生,全面了解学生,直面学生的现实状态。一方面,从小在父母呵护下长大的孩子,缺乏独立生活的经验和能力。现有的家庭教育与基础教育模式限制了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空间,社会结构与社会节奏的变化使家长与孩子、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机会减少,造成他们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甚至孤独感、失落感、压抑感常常伴随其左右。另一方面,随着知识程度的加深、社会视野的扩大,学生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比较明显地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参与”意识。他们已经不满足于直面灌输,而越来越热衷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主张,尤其对于自己的事更是追求自作主张、自我管理。为提高学生在厂内自我管理的能力,用事实案例对学生进行讲解教育,如:2008年某工段技校实习学生王某操作数控机床,加工套形工件时,右手扶着工件,踩脚踏板启动顶尖装置,在顶尖伸出顶住工件端面时,右手未及时抽出,不慎将右手食指挤在工件和顶尖之间,造成食指挤伤,立即送往医院,诊断为右手食指指尖骨折。 总结原因,是学生安全意识不强,装套形工件时应用手托住套中间位置,而不应拿着套形工件的端面。教师用经验和教训引导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通过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把学校的管理要求和规章制度落到实处,保证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健康成长。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强烈的自我管理意识,是保证实习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引导学生形成自我管理意识 教师一方面不能压抑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一方面要正确引导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老师要充分发扬民主,对学生要改“管”字当头为“理”字当头。学生由于阅历较浅、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其自我管理意识难免偏激、难免盲目,这就要求老师进行科学引导,而科学引导的前提是尊重学生,勇于、善于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同欢乐、共悲伤。在平等信任的师生关系中,引导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走向理性、走向强大。第一,首先针对不同工种的要求开设安全教育课程,鼓励同学对身边的不安全因素进行研究,参与学生的探讨等,逐步形成自我管理意识。第二,组织学生进行非专业素质基础教育与素质拓展,加强对学生的学业指导和就业指导,引导学生形成自我管理意识。最后再不断分析总结,用经验和教训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 三、指导学生掌握自我管理方法 自我管理需要一定的方法,如果没有自我管理方法做后盾,学生自我管理能

如何培养孩子自我教育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自我教育能力 育儿宝典 01-23 1558 : 如何培养孩子自我教育能力 有人认为,孩子的教育除了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外,还应该加上自我教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中华民族向来就有自我教育的传统,并有许多自省、自悟的榜样。 所谓自我教育的能力,是指一个人能及时了解自己,检讨自己,并依靠自己的人格力量来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向的一种能力。它反映的是一个人心智成熟的水平,也是一个人心理成长的基本保证。 而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家长则要学会做好六大员: 1、观察员。要做好观察员首先要多听:听孩子讲学校的事情,讲电视里的故事。孩子在讲述的过程中自然有他的观点和评价;其次,还要多看:看孩子面对矛盾冲突时的行为和神态,从而了解孩子内心的感受和情感。做观察员看似简单,实则考验家长的耐心和胸襟。一些家长因为自身情绪的焦虑或自身认识上的问题而无法做到安静地观察,或者观察了一半就忍不住去干预孩子,对事情妄下结论,往往剥夺了孩子自我教育的机会而不自觉。 2、运动员。家长做运动员并非单指和孩子一起上场比赛,而是说,家长要能够和孩子一起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比如说:和孩子一起看一本书,一起看一个电视节目,一起去参加植树等。孩子会在家长的处理方式中寻求不同的观点,并

不断地修正自己。做运动员的意义在于使家长与孩子形成互动,并使孩子在互动中建立起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为孩子的自我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3、指导员。做孩子的指导员就是不要把正确答案直接告诉他,而是要引导他自己发现答案。这是孩子自我教育的核心部分。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离开了孩子的自我领悟,家长的教育是没有生命力的。 4、孩子观点和做法的推销员。一旦发现孩子意见正确,或表现突出,就要大力支持,并在家庭中极力推销他的观点或做法。 5、实施计划的协助员。做孩子计划的协助员就是要协助孩子去实施他的计划,或经常支援、巩固他的正确想法,直到孩子养成习惯和形成品质。 6、评判员。做孩子的评判员就是当孩子出错时,或有突出成绩时,父母要及时进行评价。如果说家长做孩子的推销员和协助员的意义在于树立孩子自我教育的信心,而做评判员的意义则在于对孩子自我教育中的一些偏差及时矫正,对一些好的认知及时肯定,对一些好的行为及时强化。

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实现班级管理自主化 作者:政教处文章来源:《中国德育》点击数:1137 更新时间:2009-12-21 班级是一所学校的基本组织,加强班级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集体,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因此,加强班级管理十分重要,本人级就班级管理过程中实行民主管理,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等方面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采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能力 怎样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我认识,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保持昂扬向上的斗志,这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关键,我们通过实验探讨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做法比较有效。 1、坚持写日记、周记。要求学生及时把自己所看、所思、所感写出来,不断深化对自己的认识,以利于逐步提高自己。 2、坚持写班级日记。当天的值日生写好当天的《班级日记》,主要内容包括:记录当天写在黑板左侧的名言警句;当天班级学生表现;当天课堂及晚自习纪律情况;对好人好事提出表扬,对不良现象提出批评;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独到的观点;对班级或个人提出意见或建议。班级日记虽然只是值日生所写,但是一方面它所反映的是全班同学的情况,另一方面,人人都可以评写班级日记,所以它对提高学生自我认识水平具有很大的作用。 3、实行写说明书制度 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让学生自己

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于是我们建立写说明书制度。说明书内容包括:事情的起源及过程,原因及后果分析,得失分析,今后怎么办等。“说明书”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检讨书”,说明书应在老师与学生一起平等交流、分析之后由学生写出,有利于学生真正认识自己的问题并努力改正,而检讨书是一种纯惩罚行为,缺乏人性关怀。实验证明:学生出现问题后愿意写说明书,而不愿写检讨书。 4、建立民主生活会制度 我们将团员民主生活会制度扩大化,建立起定期召开的全体学生民主生活会制度。 组织形式:以小组为单位召开。 会议内容:a)每一个学生小结前阶段自己各方面的情况,总结成绩,认识不足;b)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c)组长小结本组学生情况,指出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注意事项:一定要说真话,讲求实事求是,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民主生活会取得成效的关键。 5、给家长写信 给家长写信。根据学校要求召开部分学生家长联系会,在准备家长会的过程中,要求每个学生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写一封信,谈自己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取得那些成绩,存在那些问题,都要如实给家长汇报,还要写今后的打算。这样做的目的有二:其一,促使学生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其二,让家长对孩子的状况及心理想法有一个认

老师读书心得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读后感

老师读书心得《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 读后感 吃过晚饭,忙完了手里的事物之后,我打开了“樊登读书会”,认真倾听了《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这本书。它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首先简要介绍社会能力就是要教会孩子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着重突出“教会孩子怎么做,而不是替他做”的理念。书中具体介绍了一种方法,叫ICPS,即人际认知问题的解决。整本书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ICPS的方法来教会孩子解决人际关系问题。 该书所介绍的方法具体要这样做:方法一:和孩子玩字词游戏或看图游戏。陪孩子看图片或者动画片的时候要经常问孩子,图片中的人是什么感觉?图片里的人心情如何?比如光头强,当他被熊欺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方法二:理解他人的感受。在生活中教孩子观察他人的感受,让孩子能够识别开心、伤心、生气、骄傲、沮丧等情感类词汇。 方法三:讨论感受。和孩子讨论他自己以及别人的感受,而不是评判孩子的感受。 这当中,还要带领孩子认识更多的字词,带领他们用这些词造句,这样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会多起来。那么当孩

子和他人发生矛盾,家长该怎么做呢?具体步骤是:1.首先看问题是什么?(你们现在出现了什么问题?)2.感受如何?(你们俩的感受如何?分别是什么感觉?)3.怎么办?(谁有办法让你们俩都高兴?)4.行,写出这些办法。5.如果不管用,那么我们可以试试不同的办法,直到找到解决办法。6.告诉孩子这个就叫做(分享)、(宽容)、(协调)..... 不过,仅仅交给孩子方法是不够的,还应教会孩子,考虑后果。 这本书带给我了很多的思考,想到了自己作为一名教师,平日里在教育学生的时候,面对孩子们的错误,时常会因为一时生气,而一味地指责、批评他们。现在想想,这样做效果甚微。 因此,我给自己明确了要求:面对犯错的孩子,要沉下心来,首先询问事情事物缘由,其次,还要学着站在他的角度,体会他的内心感受;接下来,跟着孩子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最后和孩子们一起尝试,有没有更好的可以操作的办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