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分组实验报告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分组实验报告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分组实验报告

学科:科学班级:四年级时间:3.27实验名称通过活动体验关节的作用

实验目的体会关节的作用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回形针,豆子,小口瓶

实验步骤:

1、绑住食指关节,然后写字,穿回形针“项链”、把豆子放进小口瓶;

2、绑住腕关节和指关节,然后系鞋带、拉拉链、写字;

3、绑住膝关节,走路、下蹲;

4、将你的脚尖踮起,然后迅速落下。比较一下在身体挺直和膝关节弯曲两种状态下做这个动作,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实验现象结论如果没有关节,身体就会变得僵硬。关节还有缓冲的作用。

备注

学科:科学班级:四年级时间:4.07实验名称做手臂活动模型

实验目的体会肌肉和关节的运动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绳子硬纸板铆钉(细铁丝)

实验步骤:

1、剪两条硬纸板,其中一条是另一条的两倍宽。把宽的硬纸板

沿长边对折,窄的一端剪圆后夹在对折纸板中间,用铆钉固

定。

2、剪下两段一样长的绳子,分别粘在两侧的纸板上。

3、拉动绳子,活动手臂模型。

实验现象结论纸板相当于骨头,绳子相当于肌肉,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骼运动。关节能使人做多种运动方式。

备注

学科:科学班级:四年级时间:4.21实验名称测走路的速度

实验目的在测量中感受速度的快与慢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秒表、米尺、粉笔

实验步骤:

1、用米尺测出5米距离。

2、用正常步伐走5米,测量需要时间为()。比正常步

伐快一些走5米,测量需要时间为()。

3、用正常步伐走5秒,能走()米;比正常步伐慢一些

走5秒,能走()米。

4、记录、交流

实验现象结论在相同距离情况下,所用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相同时间情况下,所走距离越长,速度越快。

备注

学科:科学班级:四年级时间:4.28实验名称小车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目的开展对比实验研究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运动的快慢与

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秒表、小车、尺子、钩码、砝码盒

实验步骤:

1、在桌面上定好距离,确定起点和终点;

2、挂2个钩码,测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运动的时间为();挂3个钩码,测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运动的时间为();挂4个钩码,测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运动的时间为();

3、实验反复做几次;计算出平均数并比较;

4、记录,交流;

5、整理实验材料,保持整洁

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其他因素不变)实验现象结论

备注

学科:科学班级:四年级时间:5.05实验名称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目的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线越长,摆得越慢;

反之摆得越快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不同长度的线、钩码

实验步骤:

1、做一个摆,并明白一个来回算一次;

2、用摆线30厘米的摆实验,测量15秒可摆动多少次?

3、用摆线15厘米的摆实验,测量15秒可摆动多少次?

4、记录、比较摆的次数;

5、整理实验材料,保持整洁。

摆的快慢与摆重、摆角无关,与摆线长度有关。实验现象结论

备注

学科:科学班级:四年级时间:5.08实验名称正确使用弹簧称

实验目的发现力的大小,会使用弹簧称测量力的大小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弹簧称、钩码、装了文具的笔袋等

实验步骤:

1、使用前检查指针是否在“0”处;

2、将钩码挂在弹簧称上;

3、等指针静止时读数;

4、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平齐;

5、记录;

6、整理实验材料,保持整洁。

被测的力不可超过弹簧称标定的最大数值实验现象结论

备注

学科:科学班级:四年级时间:5.15实验名称研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的关系

实验目的知道在弹性范围内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同样的弹簧6个、钩码、直尺

实验步骤:

1、分别固定6个弹簧的一端,测量长度;

2、在第一个弹簧下挂1个钩码,测量弹簧的长度;

3、在第二个弹簧下挂2个钩码,测量弹簧的长度;

4、以此类推,挂完6个弹簧;

5、记录、交流;

6、整理实验材料。

实验现象结论知道在弹性范围内钩码越多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

备注

学科:科学班级:四年级时间:5.19实验名称体验物体重力

实验目的了解物体受到重力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一桶水

实验步骤:

1、提起水桶时,你有什么感觉?

2、如果你放手,水桶会怎样?

实验现象提起水桶感到很重很吃力;放手后水桶会掉到地上水会洒出来。

实验结论不管是离开地面的物体,还是在地面上的物体,它们都会被地球吸引产生重力。

备注

学科:科学班级:四年级时间:5.26实验名称研究如何减小摩擦力

实验目的探究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1)弹簧称、带钩的重物、尺、圆杆小棍、;

(2)橡皮泥、线、宽口水杯、洗洁精。

实验步骤:

(固体)1、把带钩的重物放在桌上,用弹簧称测量拉动重物所需要的力;

2、把带钩的重物放在几根圆杆铅笔上,用弹簧称测量拉动木板所需要的力;

3、记录、交流;

(液体)4、把橡皮泥分成大小相同的几个小团,分别捏成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和椭圆形;

5、用线绑住这些模型,同时放入有洗洁精的瓶中,比较下沉速度;

实验现象结论固体:接触面变光滑能减小摩擦力;变滚动液体:流线型物体能减小摩擦力。

备注

四年级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 上册一、制作目的:做小吊车并研究小吊车原理 制作材料及工具:小纸盒吊车臂吊臂支架线绳两个铁丝钩一个剪刀锥子胶水钩码 制作过程: 1.小组分工合作 2.观察小吊车模型组装各部分 ①四个点要对称,固定牢固; ②绳子要从前往后穿,不要穿反了; 3.调试小吊车分别拉动两根线,看看小吊车的臂能否灵活运动. 实验现象:小吊车能(吊起)或(放下)钩码 实验结论:放松上牵引绳,拉紧下牵引绳,吊臂向(下)运动;拉紧上牵引绳,放松下牵引绳,吊臂向(上)运动。 二、、实验目的:研究小车运动的快慢 实验材料:秒表(或电子手表)、长尺、玩具车(学生自带),橡皮泥,马达、电池等(学生自带) 实验过程: 1.小组做好分工:赛车手、计时员、测量员、记录员。 2.找好起点(必要时确定好终点); 3.秒表做好归零; 4.在相同时间内必须进行多次测量(不少于3次),并做好记录 5. .在相同距离内必须进行多次测量(不少于3次),并做好记录 实验结论: 1: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 2:相同距离下所用的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慢) 三、实验目的:通过重锤说明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实验材料:铁锁、(螺母、橡皮、橡皮泥、砖头、石子、)细线等。 实验过程: 1.观察重锤由几部分组成,怎样连接的。 2. 将细线与铁锁连接在一起,检验是否接牢。 3.用自己做的重锤检测教室是否与地面垂直。 实验现象:重锤的锤线都是与地面(垂直)。 实验结论:重力方向是(垂直向下)的 五、、实验目的:模拟昼夜的成因 实验材料:地球仪手电筒或蜡烛小纸人遮光窗帘 实验过程:(1)将地球仪的北极对着北方,在桌面中间放好;(2)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北京(或其他省会城市)的位置贴上小纸人; (3)用手电筒代替太阳光,在正对地球仪1米左右的地方打开手电筒,调整手电筒的远近,以地球仪上清晰地出现明暗两部分为宜;明确地球仪上的白天部分和黑夜部分; (4) 面对地球仪,使它自西向东慢慢旋转(逆时针方向),将小纸人所在的位置旋转到黑夜部分,接着转动地球仪使小纸人再次转到白天部分; (5)两人一组,轮流演示同一位置的昼夜变化。 实验现象:小纸人一会在(白天)的一面,一会在(黑夜)的一面. 实验结论:地球的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下册一、化冰实验 实验材料:酒精灯灯烧杯冰渣天平温度计铁架台计时器记录表 实验步骤:1.用天平称出30克的冰渣,放入烧杯。 2.烧杯和温度计固定在铁架台上。 3.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每两分钟观测一次,记 录冰化成水及水沸腾时温度及质量的变化。 的。如冰、水、(水蒸气)。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分组实验报告

五年级科学实验 第5课我们的营养 实验名称:食物营养成分的检验 实验材料:碘酒、米饭、滴管、白纸、酒精灯、碟子、花生、瘦肉等 实验步骤:1、把少量米饭放在碟子上,用滴管香米饭上滴2-3滴碘酒。2、把花生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 3、将切成细条的瘦肉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 实验现象及结论:1、加入点酒后米饭变成蓝黑色,说明大米中含有淀粉。2、在白纸上挤压花生后,会在纸上留下油迹,说明花生中含有脂肪。3、将瘦肉在火焰上烧,会闻到像头发烧焦的气味,说明瘦肉中含有蛋白质。 实验名称:面粉变蓝实验 实验材料:碘酒、面粉、小碗、筷子、盘子、开水 实验步骤:1、把少许面粉放在小碗里,加一点水用筷子搅拌。2、再倒上开水搅拌。3、待冷却后,取一点放在盘子里,再滴上几滴碘酒。 实验现象:面粉变成蓝色了。 实验结论:这说明面粉中有淀粉 实验名称:验证蔬菜中含有维生素C 实验材料:集气瓶、淀粉、玻璃棒、碘酒、青菜叶 实验步骤:1、在玻璃瓶内放入少量淀粉,倒入开水,搅拌成糊状。2、滴入2-3滴碘酒,乳白色的淀粉变成了蓝色。3、榨取青菜叶叶柄的汁液,滴入玻璃管,边滴边搅拌 实验现象:蓝色的液体又变成了白色 实验结论:这说明青菜叶中含有维生素C 实验原理:碘酒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维生素C能使蓝色的淀粉溶液变回乳白色。 实验名称:提取面粉中的蛋白质 实验材料:面粉100克、粗布一块、面盆、水 实验步骤:1、在面粉中加水,和成面团。2、双手揉搓面团约10分钟。3、用粗布包起面团,浸在水中不断揉搓, 实验现象及结论:白色的面粉从布中渗出,最后留下的面筋就是面粉中的蛋白质。 第六课食物到哪里去了 实验名称:口腔中的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实验材料:试管两支、烧杯、碘酒、温水、淀粉液 实验步骤:1、去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2、在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唾液,并摇匀。3、将两支试管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4、过一会儿,分别往两支试管中加入一滴碘酒。 实验现象:加入唾液的试管中没有什么变化,没加唾液的试管中的淀粉液变蓝。 实验结论:加入唾液的淀粉被唾液中的酶分解成了麦芽糖。 第七课我们的呼吸 实验名称:检验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 方法一: 实验材料:水槽、集气瓶、玻璃片、玻璃管、水 实验步骤:1、手机自己呼出的气体。2、把点燃的火柴放入呼出的气体中实验现象:火柴燃烧变弱,并很快熄灭 实验结论:人体呼出的是二氧化碳。 实验原理:氧气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方法二: 实验材料:澄清的石灰水、烧杯、玻璃管 实验步骤:直接用嘴通过玻璃管向石灰水内吹气。 实验现象: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人体呼出的是二氧化碳。 实验原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第10课声音的产生 实验名称:声音的产生 实验材料:空纸盒、橡皮筋、小鼓、音叉、一盆水 实验步骤 1、把空纸盒去掉盒盖,把橡皮筋紧绷再盒子上,用手拨动橡皮筋,使它发出声音,——皮筋在振动。 2、再鼓面上放少许豆粒,用鼓槌把鼓敲响,观察现象。——鼓面在振动,豆粒上下跳动。 3、用槌敲音叉,听到声音后,用音叉接触水面,观察现象。——水面有波纹,并有小水花溅起,音叉振动。 第11课谁能传播声音 实验名称:声音的传播 实验材料:闹钟、塑料袋、水槽、水 实验步骤:1、把闹钟放在空气中,能否听到声音?这声音是通过什么物体传入耳朵里的? 2、用手指轻轻挠桌面或桌腿,直到耳朵听 不见为止,然后将耳朵贴在桌面上继续挠, 这时能听到声音吗? 3、把闹钟用塑料袋扎好,放到水槽中。将耳 朵紧贴水槽,你能听到闹钟的声音吗? 实验现象、结论:1、能听到声音,声音通过气体传入耳朵。 2、能听到,声音通过固体传入耳朵。 3、能听到,声音通过液体(水)、固体(水槽)传入耳朵。 第12课怎样听到声音 实验名称:怎样听到声音——鼓膜作用的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纸筒(长约15厘米,直径约3厘米)、橡皮筋、火柴、细线、小镜子。 实验步骤: 1、把纸筒去掉底当外耳道;在纸筒的一端蒙上一块橡皮膜,绷劲后用橡皮筋固定,当做鼓膜;把一根火柴棍系在细线上,并固定在橡皮膜的中央。对着镜子再纸筒的另一端发出各种声音,观察火柴棍的现象。 2、将橡皮膜扎破,再对着镜子在纸筒的另一端发出各种声音,观察火柴棍的现象。 实验现象、结论: 1、声波通过纸筒传到橡皮膜上,引起振动,带动着火柴棍跳起来。 2、橡皮膜破了不能形成振动,不能带着火柴棍跳动。 第14课水变咸了 实验名称:溶解实验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一、食物营养成分的检验实验 实验目的:学会检验食物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 实验材料:碘酒、米饭、滴管、白纸、酒精灯、碟子、花生、瘦肉等。 实验过程: 1、把少量米饭放在碟子上,用滴管向米饭上滴2—3滴碘酒,观察发生的现象。 2、把花生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观察白纸上留有的痕迹。 3、将切成细条的瘦肉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注意闻一闻,有什么气味? 实验现象及结论: 1、加入碘酒后,米饭变成蓝黑色,这说明大米中含有淀粉。 2、在白纸挤压花生后,会在纸上留下油迹。说明花生内含有脂肪。 3、将瘦肉在火上烧后,会闻到一股难闻的、烧焦羽毛的气味.说明瘦肉中含有蛋白质。 二、物体在水中的溶解实验 实验目的:认识溶解的特点,理解溶解的定义。 实验材料:三个烧杯、玻璃棒、药匙、食盐、高锰酸钾、沙子。 实验过程: 1、先在三个烧杯中倒入约三分之二的清水。 2、用药匙取适量的食盐,高锰酸钾,沙子分别放入三个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仔细观察三个烧杯中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现象:食盐,高锰酸钾在水中不见了,并且均匀的分散在水中,沙子在水中没有变化。 实验结论:溶解的定义,不溶解的定义 注意事项:1,搅拌方法 2,通过颜色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均匀分布情况 3,通过尝的方法了解食盐在水中均匀分布情况 三、不同材料的溶解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判断不同材料在水中是否溶解。(进一步理解溶解现象)实验材料:烧杯,玻璃棒,小苏打,面粉,粉笔末,洗衣粉,木屑等。 实验过程:同上

实验结论:有的物体在水中能溶解,有的物体在水中不能溶解. 四、物体溶解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加快物体在水中溶解的方法。 实验材料:烧杯、玻璃棒、药匙、高锰酸钾或(食盐、冰糖)、小锤、热水、冷水等。 实验过程:实验一: 1、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倒入等量的温度相同的冷水。 2、把颗粒大小相同的高锰酸钾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 3、用玻璃棒搅拌其中一个烧杯中的水,观察高锰钾溶解的快慢情况。 实验现象:搅拌的烧杯中的高锰酸钾溶解得快,不搅拌的烧杯中高锰酸钾溶解得慢。 实验结论:搅拌可以加快溶解。 实验二: 1、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倒入等量的热水和冷水 2、把颗粒大小相同的高锰酸钾放入两个烧杯中,过一会钟,观察两个烧杯中高锰酸钾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热水中高锰酸钾溶解的快,冷水中高锰酸钾溶解的慢。 实验结论:用热水可以加快溶解。 实验三 1、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倒入等量的温度相同的冷水。 2、取两块大小相同的高锰酸钾颗粒,将其中一块研成粉末,然后分别同时放入两个烧杯中,观察比较高锰酸钾溶解的快慢。 实验现象:研成粉末的高锰酸钾溶解的快,未研成粉末的高锰酸钾溶解的慢。实验结论:把物体研成粉末可以加快理解。 注意:此实验是典型的对比实验,实验中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应相同。 五、沉淀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沉淀是净化水的一种方法,能除掉水中一部分不溶解的杂质。 实验材料:烧杯2个、玻璃棒2根、明矾、混浊水。 实验过程: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案 1、实验名称:验证空气的存在 实验器材:塑料袋 实验过程:用塑料袋兜空气 实验现象:发现能兜住空气 实验结论:空气存在 2、实验名称:探究空气的性质 实验器材:气球、塑料瓶、线、小木棒等 实验过程:把气球套在瓶子内,吹气球;把两个气球挂在小木棒两头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个;用少许力按气球。 实验现象:气球吹不大;刺破的那头上升;按气球能按扁,放手由恢复原状实验结论:空气占据空间、具有质量、能被压缩 3、实验名称:研究热空气和冷空气的流动性 实验器材:热水、冷水、透明玻璃瓶、玻璃片、香、实验过程:把两个玻璃瓶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然后把香点燃放入其中一个, 在把他们对接一起,中间隔着玻璃片,抽调玻璃片,观察现象。冷热玻璃瓶上下 调换位置观察, 实验现象:热的空气总是上升,冷的总是下降 实验结论: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4、实验名称:调查我们周围空气污染情况 实验器材:镜子、凡士林

实验过程:把凡士林涂在三面镜子上,放在不同地方实验现象:几天后,观察镜子灰尘多少 实验结论:确定空气污染是否严重 5、实验名称:正确使用酒精灯 实验器材:酒精灯 实验过程:酒精灯的使用 实验现象:无 实验结论:无 6、实验名称:正确使用温度计 实验器材:温度计 实验过程:温度计使用过程 实验现象:无 实验结论:无 7、实验名称: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器材:三种不同温度的水、温度计 实验过程: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 实验现象:无 实验结论:五 8、实验名称:热在固体液体中传递 实验器材:蜡烛、酒精灯、汤勺、试管夹、三角支架、石棉网、木屑、烧杯实验过程:a、给汤勺不同位置滴蜡烛,给其中一个位置蜡烛加热b、把木屑放入烧杯、并加热

教科版四年级上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四年级上科学实验报告单 武冈市新东中心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四年级学生姓名班级实验名称温度与气温实验时间 9月4日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实验目的 仪器器材温度计、百叶箱 1、用温度计测量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气温; 2、测量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选择同一地点); 实验过程 3、把测得的气温填在记录表中。 实验结果优良 教师批注实验有序实验成绩优 实验报告单 年级四年级学生姓名实验名称风向和风速实验时间 9月9日 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实验目的 仪器器材风向标、小风旗 1、学生分组用风向标测试风向。 实验过程 2、学生分组用小风旗测试风速。 3、总结风力大小。 实验结果优良 教师批注实验有序,效果良好。实验成绩优 实验报告单 年级四年级学生人数实验名称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实验时间 9月18日

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容易溶解的现象,能使用过滤装实验目的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仪器器材食盐、沙、面粉、烧杯、筷子、玻棒、水槽、漏斗、滤纸、铁架台 1、食盐+水沙+水 2、用筷子轻轻搅拌,观察,盐和沙分别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同时什么也实验过程可能发生什么变化,生:水。师:对,水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3、面粉+水 实验结果良好 教师批注实验准备充分实验成绩良 实验报告单 年级四年级学生人数实验名称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实验时间 9月30日能借助实验进一步观察多种物质之间的溶解现象,根据溶解的主要特征区分一些实验目的常见的溶解现象。 仪器器材玻璃杯、滴管、酒精、食用油、注射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火柴 1、学生第一次使用试管振荡的方法,在实验之前,教师先介绍和演示试 管振荡。 2、学生开始实验。在三个试管中,分别加入醋、酒精和食用油。实验过程(让学生仔细观察醋和酒精如何扩散,充分描述醋和酒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记录在记录表上。) 3、交流实验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优良 教师批注实验有序实验成绩优 实验报告单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分组实验报告

学科:科学班级:四年级时间:3.27实验名称通过活动体验关节的作用 实验目的体会关节的作用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回形针,豆子,小口瓶 实验步骤: 1、绑住食指关节,然后写字,穿回形针“项链”、把豆子放进小口瓶; 2、绑住腕关节和指关节,然后系鞋带、拉拉链、写字; 3、绑住膝关节,走路、下蹲; 4、将你的脚尖踮起,然后迅速落下。比较一下在身体挺直和膝关节弯曲两种状态下做这个动作,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实验现象结论如果没有关节,身体就会变得僵硬。关节还有缓冲的作用。 备注

学科:科学班级:四年级时间:4.07实验名称做手臂活动模型 实验目的体会肌肉和关节的运动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绳子硬纸板铆钉(细铁丝) 实验步骤: 1、剪两条硬纸板,其中一条是另一条的两倍宽。把宽的硬纸板 沿长边对折,窄的一端剪圆后夹在对折纸板中间,用铆钉固 定。 2、剪下两段一样长的绳子,分别粘在两侧的纸板上。 3、拉动绳子,活动手臂模型。 实验现象结论纸板相当于骨头,绳子相当于肌肉,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骼运动。关节能使人做多种运动方式。 备注

学科:科学班级:四年级时间:4.21实验名称测走路的速度 实验目的在测量中感受速度的快与慢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秒表、米尺、粉笔 实验步骤: 1、用米尺测出5米距离。 2、用正常步伐走5米,测量需要时间为()。比正常步 伐快一些走5米,测量需要时间为()。 3、用正常步伐走5秒,能走()米;比正常步伐慢一些 走5秒,能走()米。 4、记录、交流 实验现象结论在相同距离情况下,所用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相同时间情况下,所走距离越长,速度越快。 备注

2020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全套)

中心小学三年级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年级()班第组 时间 201 年月日 共人第周星期午第节 实验名称怎样让倒立的小丑更不容易从钢丝上掉下来 实验器材小丑卡片、卡纸、环形磁铁、棉线、安全剪刀、钢丝 实 验 方法和过程1、在小丑模型的尖脑袋剪一个小口 2、拉直棉线,将小丑模型头部开口处放在棉线上,上下调整棉线的高低 3、给小丑的手掌对称的地方各贴上一样多的环形磁铁 4、延长小丑的手臂 实验现象给小丑的手掌对称的地方各贴上一样多的环形磁铁,小丑更稳固;延长小丑的手臂,小丑更稳固 实验结论重心下移,重力低于支点,小丑就会更稳定

实验指导老师:组长:组员:

中心小学三年级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年级()班第组 时间 201 年月日 共人第周星期午第节 实验名称测量一天中的气温实验器材气温计 实 验 方法和过程1、用温度计测量倚天中不同的气温 2、测量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选择同一地点,选择室外没有阳光直射、通风的地方) 3、把测得的气温填在记录表中 实验现象 一天中的气温中午的气温高,傍晚的气温低实验结论一天中的气温随着太阳越大,气温越高

实验指导老师:组长:组员:

中心小学年级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年级()班第组 时间 201 年月日 共人第周星期午第节 实验名称制作简易风向标并测定风向 实验器材剪刀、铅笔、吸管、硬纸板、大头针、指南针 实 验 方法和过程1、选一根硬一点的吸管,在吸管两端纵向切开约1厘米的缝隙 2、用硬纸板剪一个大小适中的箭头和一个稍大一点的箭翼 3、别插入吸管两端的缝隙,并固定 4、用一根大头针穿过吸管平衡点,并插入铅笔一端的橡皮中,使其能自由转动 实验现象 风从北方叫做北风,风从南方叫做南风 实验结论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来自北方叫做北风,风来自南方叫做南风 2、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2

化学实验报告 上册 实验名称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目的:1、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2、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器材:蜡烛、小木条、烧杯2个、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观察把蜡烛投入水中的情况。 2、燃着时,火焰分几层,用小木条比较火焰不同部分温度的高低,用烧杯推测燃烧后的生成物。 3、燃灭后,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现象:1、蜡烛是乳白色,柱状固体、无味,能被轻易切成处,放于水中飘浮于水面上。 2、火焰分为三层。小木条上外焰接触的部分被烧焦得最厉害,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珠,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 3、白烟能被点燃。 分析及结论:1、蜡烛难溶于水、质软。2、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有水和CO2生成。3、吹灭蜡烛后的白烟是可燃物。 实验名称: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实验目的: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 实验器材:水槽、集气瓶4个、玻璃片4块、滴管、石灰水、饮料管、小木条 实验步骤:1、用吹气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2、收集两瓶空气。3、在1瓶空气和1瓶呼出气中滴入石灰水、振荡。4、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中。5、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 现象:1、滴入石灰水后,充满呼出气的集气瓶更浑浊一些; 2、插入呼出气中的木条立即熄灭,插入空气中的木条正常燃烧过了一会儿才熄灭; 3、呼气后干燥的玻璃片上有较多的水珠。 分析及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有CO2含量较高,吸入的空气中O2含量较高,呼出气中H2O含量较高。 实验名称2: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熟练掌握药品的取用,给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的操作 实验器材:镊子、药匙、试管、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锌粒、盐酸、碳酸纳粉末、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实验步骤:一、药品的取用 1、用镊子夹取了粒锌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2、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并半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3、量取2ml盐酸加入到试管2中,往试管一中滴加盐酸。 二、结物质的加热:取2ml氢氧化钠溶液倒入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三、洗涤仪器:将本实验中所用的试管、量筒洗干净。 现象:一、3加入盐酸后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外壁发热。 二、先产生蓝色紫状况淀,受热后,变为黑色的沉淀。 分析及结论: 一、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盐酸也锌粒反应放出氢气。 二、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生或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 三、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我们安全、正确、快速的进行实验并获得可靠结果的重要保证。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

(1)实验名称:通过活动体验关节的作用实验目的:体会关节的作用实验器材:回形针,豆子,小口瓶 实验步骤:1、绑住食指关节,然后写字,穿回形针“项链”、把豆子放进小口瓶;2、绑住腕关节和指关节,然后系鞋带、拉拉链、写字;3、绑住膝关节,走路、下蹲;4、将你的脚尖踮起,然后迅速落下。比较一下在身体挺直和膝关节弯曲两种状态下做这个动作,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实验现象:没有被用材料固定前的关节能弯曲,用材料固定后的关节不能弯曲。结论:如果没有关节,身体就会变得僵硬。关节有运动、缓冲的作用。 (2)实验名称:做手臂活动模型实验目的:体会肌肉和关节的运动实验器材:绳子、硬纸板、铆钉(细铁丝) 实验步骤:1、剪两条硬纸板,其中一条是另一条的两倍宽。把宽的硬纸板沿长边对折,窄的一端剪圆后夹在对折纸板中间,用铆钉固定。2、剪下两段一样长的绳子,分别粘在两侧的纸板上。3、拉动绳子,活动手臂模型。 实验现象:拉动绳子,手臂就会弯曲,手臂打直,绳子就变直了。结论:纸板相当于骨头,绳子相当于肌肉,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骼运动。关节能使人做多种运动方式。 (3)实验名称测走路的速度实验目的:在测量中感受速度的快与慢实验器材:秒表、米尺、粉笔 实验步骤:1、用米尺测出5米距离。2、用正常步伐走5米,测量需要时间为()。比正常步伐快一些走5米,测量需要时间为()。3、用正常步伐走5秒,能走()米;比正常步伐慢一些走5秒,能走()米。4、记录、交流。 实验现象结论:在相同距离情况下,所用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相同时间情况下,所走距离越长,速度越快。 (4)实验名称小车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目的:开展对比实验研究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秒表、小车、尺子、钩码、砝码盒实验步骤:1、在桌面上定好距离,确定起点和终点;2、挂2个钩码,测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运动的时间为();挂3个钩码,测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运动的时间为();挂4个钩码,测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运动的时间为();3、实验反复做几次;计算出平均数并比较;4、记录,交流;5、整理实验材料,保持整洁实验现象结论: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其他因素不变) (5)实验名称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目的: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线越长,摆得越慢;反之摆得越快 实验器材:不同长度的线、钩码实验步骤:1、做一个摆,并明白一个来回算一次;2、用摆线30厘米的摆实验,测量15秒可摆动多少次?3、用摆线15厘米的摆实验,测量15秒可摆动多少次?4、记录、比较摆的次数;5、整理实验材料,保持整洁。 实验现象结论:摆的快慢与摆重、摆角无关,与摆线长度有关。 (6)实验名称正确使用弹簧称实验目的:发现力的大小,会使用弹簧称测量力的大小实验器材:弹簧称、钩码、装了文具的笔袋等实验步骤:1、使用前检查指针是否在“0”处;2、将钩码挂在弹簧称上;3、等指针静止时读数;4、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平齐;5、记录;6、整理实验材料,保持整洁。实验现象结论:被测的力不可超过弹簧称标定的最大数值。 (7)实验名称研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的关系实验目的:知道在弹性范围内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 实验器材:同样的弹簧6个、钩码、直尺实验步骤:1、分别固定6个弹簧的一端,测量长度;2、在第一个弹簧下挂1个钩码,测量弹簧的长度;3、在第二个弹簧下挂2个钩码,测量弹簧的长度;4、以此类推,挂完6个弹簧;5、记录、交流;6、整理实验材料。实验现象结论:知道在弹性范围内钩码越多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 (8)实验名称体验物体重力实验目的:了解物体受到重力实验器材:一桶水实验步骤:1、提起水桶时,你有什么感觉?2、如果你放手,水桶会怎样?实验现象:提起水桶感到很重很吃力;放手后水桶会掉到地上水会洒出来。实验结论:不管是离开地面的物体,还是在地面上的物体,它们都会被地球吸引产生重力。 (9)实验名称研究如何减小摩擦实验目的:探究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实验器材:(1)弹簧称、带钩的重物、尺、圆杆小棍、;(2)橡皮泥、线、宽口水杯、洗洁精。实验步骤:(固体)1、把带钩的重物放在桌上,用弹簧称测量拉动重物所需要的力;2、把带钩的重物放在几根圆杆铅笔上,用弹簧称测量拉动木板所需要的力;3、记录、交流;(液体)4、把橡皮泥分成大小相同的几个小团,分别捏成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和椭圆形;5、用线绑住这些模型,同时放入有洗洁精的瓶中,比较下沉速度; 实验现象结论固体:接触面变光滑能减小摩擦力;变滚动液体:流线型物体能减小摩擦力。 (10)实验名称:观察蚕卵和蚁卵实验器材:蚕卵、放大镜、羽毛或干毛笔、养蚕用的纸盆实验步骤:1、用放大镜观察蚕卵和蚁卵。2、观察蚕、蚁的幼虫。实验现象:蚕卵近似圆形,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或黄色的,经1-2天变成淡红、浅褐,再经3-4天变成灰绿或紫黑色,以后不再发生变化。蚕出生后,就是小蚕。实验结论:在气温、湿度适合的时候,蚕才会孵出,小蚕孵出后就要吃食物。 (11)实验名称:观察蚕茧、蛹、蛾实验器材:蚕茧、剪刀、蛹、蛾实验步骤:1、用剪刀剪开蚕蛹,观察。2、观察蚕茧,并用尺量长度。3、观察蚕蛾。实验现象:1、蚕蛹休型粗短,像纺锤。2、蚕茧是由很多根蚕丝组成的。 3、蚕蛾会飞,有6条腿,是昆虫。实验结论:蚕的一生是蚕卵→蚁蚕→蚕→蚕茧→蚕蛾。 (12)实验名称:观察吐丝的蚕实验器材:吐丝的蚕实验步骤:观察蚕吐丝前后的变化。实验现象:蚕在吐丝阶段不吃桑叶,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题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题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实验操作题 1.研究空气的性质(空气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以被压缩等性质) 1实验项目及问题,将杯子倒立压入水中,杯中纸团会湿吗,,杯中气球吹得大? 吗,, 实验现象,杯中的纸团不会湿,瓶子里的气球吹的不大,。实验结论,空气会占据空间 2实验项目及问题,充气气球平衡吊在小棍上,刺破一只气球后是否平衡, ? 实验现象,不平衡,有空气的一端下沉。 实验结论,空气有质量 3实验项目及问题,对着脸松开气球,有什么感觉, ? 实验现象,有气吹到脸上 实验结论,空气会流动 4实验项目及问题,用手压气垫,会有什么感觉, ? 实验现象,袋内有东西向上弹,松开手后气垫有恢复原状。实验结论,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2.研究压缩空气的力量 问题,喷气气球充气量的多少与它跑的距离是否有关, 假设,喷气气球充气量越多,它跑的距离越远。 1操作步骤,?.用绳子穿过吸管,把绳子绷紧, 2 ?.用打气筒打气,旋转喷口,捏紧, 3?.用胶带将打过气的气球固定在吸管上,放气测量飞行距离。实验记录,打10下气的气球,飞行距离远 打20下气的气球,飞行距离更远

实验结论,喷气气球充气量越多,它跑的距离越远。 3.研究空气是怎样流动的(空气运动) 1?热空气是怎样流动的? 手放在蜡烛上方的感觉:有股热气在上升,有点烫手 纸蛇转动说明:热空气向上,推动纸蛇转动 2?木棍两端悬挂纸杯,保持平衡。加热一个纸杯里的空气,松开扶住木棍的手后,发生的现象是,被加热的一端向上升起 实验现象说明,空气被加热后变轻,向上升。 4.实验名称,研究二氧化碳实验 1?实验方法,把澄清的石灰水倒进装有二氧化碳的瓶子里,摇晃几下观察现象。实验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实验方法,沿着烧杯壁慢慢倒二氧化碳,观察烧杯里高矮不同的蜡烛燃烧的变化。实验现象,杯底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 5、实验名称,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1实验方法,?、把碎冰倒进干燥的玻璃杯中 2?、用卡片把玻璃被盖上,等几分钟。 实验现象,小水珠,露珠,出现在杯的外壁上 实验结论,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6、实验名称,热在固体中的传递 实验方法步骤,

化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指导教师日期: 实验内容:氧气的制取及其性质 实验目的: 1、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2、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实验器材: 大试管、带导管的单孔橡胶塞、集气瓶、水槽、带铁夹的铁架台、酒精灯、玻璃片、坩埚钳、细铁丝、木条、棉花、火柴。 高锰酸钾、木炭、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气密性。 2、向试管内加入适量的高锰酸钾,并在管口塞棉花。 3、固定装置并加热。 4、用排水法收集三瓶氧气并标上1、2、3。 5、检验氧气。 6、氧气与木炭的反应。 7、氧气与细铁丝的反应。 8、实验结束,洗涤仪器,整理器材。 现象: 1、加热高锰酸钾,导管口有均匀连续气泡产生。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 3、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实验结论: 1、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2、氧气具有助燃性。

班级指导教师日期: 实验内容:CO2的制取及性质 实验目的: 1、掌握CO2的实验室制度。 2、掌握CO2的检验及验满方法。 实验器材: 铁架台、试管2支、集气瓶、酒精灯、小木条、澄清石灰水、大理石、稀盐酸 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往试管中装入大理石,倒入占试管容积1/3的稀盐酸。 3、固定仪器。 4、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瓶口盖上玻片。 5、用一根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 6、在另一支试管中装入石灰水,插入导管观察现象。 7、实验完毕后,清洗仪器,整理桌面。 现象: 1、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大理石逐渐减小。 2、伸入集气瓶口的木条立即熄灭。 3、往石灰水中通入气体后变浑浊。 分析及结论: 1、产生的气体是CO2。 2、用燃着的木条做CO2的验满。 3、大理石与稀盐酸的反应是: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初中生物分组实验报告单

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一、实验的目的及原理: 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无关变量,仅仅单一变量改变。例如探究光照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时,应控制除了光 线不同外,其他条件相同。 二、实验器材: 黄粉虫(或蚯蚓、鼠妇)、铁盘(或塑料盒、纸盒)、纸板、玻璃、干湿土 三、实验步骤: 1.取个方形的纸盒,用记号笔在盒内画一条中线 2.将数条或的黄粉虫放入一个纸杯内,然后倒扣在纸盒线的中央,静置2分钟. 3.分钟后取走纸杯,迅速盖好纸盒,一半盖好纸板,一半盖好玻璃板。 4.每隔1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和黑暗处的黄粉虫的数目,统计10次。 5.将统计的结果记录在下列表格内 6.计算出全班各组第10次数据的平均值。 黄粉虫的数目 环 2min 3min 4min 5min 6min 7min 8min 9min 10min 11min 总数平均数境 明 亮 黑 暗 四、实验现象及结论: 五、改进和建议: 六、注意事项: 1黄粉虫可以从花鸟鱼市上卖,随用随买;活蚯蚓可以选择腐殖质丰富、土壤肥沃、湿润、疏松的地方, 如菜园,用铁锹翻土采集.。 2实验室要尽量保持安静,避免震动、以免认为因素的干扰。 3确保除了实验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相同。 实验人员 年月日

练习和使用显微镜 一、实验的目的及原理: 练习使用光学显微镜,学习规范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器材: 显微镜、永久性玻片标本 三、实验步骤: 1取镜和安放 1)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拖住镜座,将显微镜从镜筒中取出。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略偏左边缘处7厘米处,安放好物镜和目镜. 2 对光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物理前端与在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左右的距离)4)用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睛注视目镜,调节反光镜,使反射光经过通光孔、物镜、目镜、镜筒到达目镜内。通过目镜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3观察 5)把所要观察的标本正面朝上放在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得镜筒缓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标本为止(此时眼睛要从侧面看物镜) 7)左眼向镜筒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8)练习将所观察的物象移动到视野中央,先向左移动下标本,看看物象朝哪个方向移动。 9)换成写有“e”的标本,继续观察物象,描述你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 四、实验现象及结论: 显微镜所成的是______(正立/倒立)、_____放大/缩小的像 五、改进和建议: 六、注意事项: 1实验完毕后,把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通光孔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然后把显微镜方进箱里,放回原处。 2如需要擦拭物镜、目镜,必须用擦镜纸,切忌用手直接触摸镜头。 3放置标本时,一定要将物体正对通光孔的中央,否则会找不到像 4转动粗准焦螺旋,不能旋转太快,否则会错过物象。 5几个人共用一台显微镜时,由于个人的视力有限,本来看的很清晰的物象别人可能看不清楚,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整。 6调焦时,要先粗后细。 7用显微镜观察时,两只眼睛要睁开,一边观察,一边画图。 8画细胞结构简图时,图的大小要适中,在纸上的位置要适中,一般略偏左上方,以便在右侧和下放注字和书写名称。 实验人员 年月日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含实验目的及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含实验目的及实验现象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1)实验名称: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实验器材:温度计、线、笔 实验步骤: 1、取一支温度计,用线拴好。 2、将温度计悬挂,(离地面1.5米左右,不能靠拢,在室外注意通风,阳光不能直射温度计)。 3、读数。 4、记录并比较。 实验结果:室内外温度存在差距,通过对大气温度的测量,可以了解当地的气温。 (2)实验名称:气温的测量 实验器材:温度计 实验步骤: 1、选择两个地点:阳光下和背阴处来测量它们的温度; 2、测量一天中,清晨、商务、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 实验结果:1、阳光下的温度高,背阴处的温度低,说明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背阴的地方。2、一天中,中午的时候气温最高,清晨的时候气温最低;还发现在一天中的气温时从低到高,在从高到低的规律变化的。 (3)实验名称: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实验器材:温度计 实验步骤: 1、用喷水壶模拟降水,记录好时间。 2、把雨量器改在水平桌面,读出刻度 3、换算成24小时,核对雨量等级。 实验结果:根据24小时内测的降水量,对照等级表,确定了下雨的等级。 (4)实验名称:观察食盐、沙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器材:烧杯2个、搅拌棒2根、沙、食盐、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你有什么发现? 2、取一小匙淘洗干净的沙,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你有什么发现? 3、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结果:食盐在水中溶解了,沙在水中没有溶解。 (5)实验名称:观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面粉、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2、你发现了什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模拟火山喷发实验 实验材料三脚架、小瓷盘、酒精灯、火柴、土豆泥、番茄酱实验步骤 1、模拟实验:用番茄酱做岩浆,土豆泥做地壳,把土豆 泥放在小瓷盘中,摊成薄饼状,中间倒入适量番茄酱包好, 做成山的形状。 2、把小瓷盘放到铁架台上,隔石棉网加热,看到岩浆从 地壳薄的地方或有裂缝的地方喷出,形成火山。 实验现象番茄酱会穿过土豆泥冒出来。 实验结论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像烧红了的玻璃 似的,通过岩石空隙向上运动。随着岩浆不断上升,遇到 薄弱的地表时,岩浆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地震成因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细木棍或竹筷、毛巾 实验步骤 1、模拟实验:用不同颜色的毛巾做地层,将毛巾叠成几 层,向中间挤压,看毛巾有什么变化, 2、用细木棍或竹筷做地壳,拿一根筷子,慢慢用力弯曲, 体会手上有什么感觉,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 1、用力挤压毛巾,毛巾会形成褶皱。 2、筷子会断裂,手感觉到麻木。 实验结论岩层在收到外力时会发生变形,形成褶皱,当受到的外力 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突然断裂,形成地震。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卵石磨圆的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有盖的大玻璃瓶、水、碎砖块 实验步骤 1、模拟实验:碎石子或用砖头做河道中的石头,装水的 大玻璃瓶做流水的河道。 2、把碎砖块放入盛有水的大玻璃瓶里,把瓶口拧紧。 3、用力摇晃瓶子,过一段时间后观察。 实验现象观察到水变浑浊了,水中有一些砖屑;碎砖块变小了,棱 角变光滑了。 实验结论在水的冲刷和碎砖块的相互碰撞、摩擦的过程中,碎砖块 棱角消失变得光滑起来。从而推想:卵石是在河道中不断 受到水的冲击和相互碰撞形成的。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温度对岩石破坏作用的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酒精灯、页岩、燃烧钳、水。 实验步骤1 、先点燃酒精灯,用燃烧钳夹紧岩石,放在火焰的外焰加热。 2、加热岩石后把它放入水中。反复几次,观察有什么现 象 实验现象岩石表面出现裂缝,有的一块块掉碎屑。实验结论岩石在温度等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发生破碎现象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声音的产生实验 实验材料空纸盒、橡皮筋、小鼓、绿豆、音叉、烧杯、水实验步骤 1、把空纸盒去掉盒盖,把橡皮筋紧绷在盒子上,用手拨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要点和实验解答汇总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重点复习题 第一单元: 1、空气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以被压缩)等性质。 2、被压缩的空气叫(压缩空气)。压缩空气有(弹性)。 3、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4、(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5、(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6、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7、制冷空调应挂在房间的(上方);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下方)。 8、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9、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 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 10、(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 11、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 12、(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13、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有:(植树造林)、(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焚烧垃圾)等。 14、森林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化器)等美誉。 第二单元: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摄氏度)、(华氏度)作单位。 2、(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 3、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先快后慢)。 4、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5、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6、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7、热在(固体)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

九年级物理全册分组实验报告单(人教版) 答案

九年级班级:姓名: 实验名称: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 实验目的:让学生了解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 实验用品: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试管2支、试管夹、温度计2只、秒表、冷水、食用油实验步骤: (1)、组装好铁架台,将盛有等质量的水和 食用油的两试管底部紧贴在石棉网上,用同 一盏酒精灯加热,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 通过温度计观察两试管中液体温度的变化; (2)、记下两种液体温度先后达到50摄氏 度时所用的时间; (3)、将升高相同温度时所用时间的不同转换成吸收热量的不同; 实验结论: 物质种类质量初温末温升高的温度加热时间吸收热量水60 20 45 25 6 多 食用油60 20 45 25 3 少 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温度时,所用时间较长的物质水吸收的热量较多,即吸收热量的能力较强(比热容较大)。 小组成员: 教师评分:

九年级班级:姓名: 实验名称:连接串联和并联电路 实验目的:会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实验用品:学生电源灯座及灯泡单刀开关导线 实验步骤: 1、组成串联电路 (1)按上图的电 路图,连成实 物电路图(要求元件位置不动,并且导线不能交叉)。 (2)闭合和断开各开关,观察开关是同时控制两个灯泡,还是只控制其中一个灯光泡. 实验结论:串联并联 1在串联电路里只有一条电流路径;用电器同时(选填“同时”或“单独”)工作,它们之间会(选填“会”或“不会”)相互影响;开关控制___所有___用电器;如果开关的位置改变了,开关的控制作用__不变__. 2、在并联电路里有多条电流路径;用电器单独(选填“同时”或“单独”)工作,它们之间不会(选填“会”或“不会”)相互影响;干路开关控制___所有___用电器,支路开关控制__所在之路上的____用电器。 小组成员: 教师评分: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空气占据空间 实验器材:空饮料瓶、气球 实验步骤: 1、套气球。 2、吹气球。 3、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气球吹不大,这是因为瓶内的空气占据了空间。 实验目的:压缩空气性质 实验器材:针筒注射器、橡皮 实验步骤: 1、抽一针筒空气。 2、封住针筒注射器头。 3、推活塞。 4、观察现象。 5、重复3与4步骤。 实验结论: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实验目的:比较水与空气的相同与不同 实验器材:烧杯、水槽、注射器、橡皮、小塑料瓶、圆底烧瓶 实验步骤: 1、将水、空气分别装入不同的容器里,比较其形状。 2、将空小塑料瓶放入水槽,观察水流入瓶中,空气跑出的情形。 3、分别将水、空气吸入注射器。 4、将注射器,一端顶住橡皮,推动注射器,比较。 实验结论:水与空气都可流动,形状都能改变,水很难被压缩,空气可以被压缩。实验目的:观察冷热空气的对流现象 实验器材:热水、集气瓶、玻璃片、透明水槽、线香、火柴 实验步骤: 1、将两个一样大的玻璃瓶分别放在冷、热水槽中使之变热或变冷。 2、在热瓶中放入点燃的香,当瓶内充满烟后移走香,立即用玻璃片将瓶子盖上。 3、将冷瓶倒放在有烟的热瓶上,抽掉玻璃片,观察烟的流动。 4、重复1.2步骤,将冷瓶和热瓶的位置上下对调,观察烟又会如何流动。 5、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且会向上升,冷空气下降形成对流。 实验目的:空气的成分 实验器材:固定在玻璃上的蜡烛、透明规则圆柱形玻璃杯、水槽、红色水、火柴 实验步骤: 1、将固定在玻璃上的蜡烛放入有红色水的水槽中。 2、点燃蜡烛。 3、将透明玻璃杯罩在蜡烛上。 4、观察现象。 5、将玻璃杯连同玻璃一同取出,正放于桌上。 6、把燃烧的火柴伸入玻璃杯内。 7、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空气中有支持燃烧和不支持燃烧两种气体,分别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 实验目的:认识二氧化碳 实验器材:锥形瓶、集气瓶,带有玻璃管的塞子、软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