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凝集素的研究进展

植物凝集素的研究进展
植物凝集素的研究进展

第48卷第2期

2003年4月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J.W uhan Univ.(Nat.Sci.Ed.)

V0_-48 No 2

ADr.2002.232~ 238

文章编号:0253—9888(2002’)02—0232—07

植物凝集素的研究进展

梁峰,常团结

(商丘师范学院生物系,河南商丘476000)

摘要:综述了有关植物凝集紊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植物凝集紊的分类、糖结合特性、近年来有关植物凝集隶

蛋白晶体结构的研究,以及其与糖结合能力相关的生物学功能.

关键词:植物凝集紊{糖结合活性;晶体结构;功能{抗虫植物基因工程

中图分类号:Q 946.L 文献标识码:A

植物凝集素是一类具有高度特异性糖结台活性

的蛋白,存在于许多植物的种子和营养器官中.第

一个植物凝集素是在蓖麻籽中发现的,到目前为止,

已经发现了多种不同的植物凝集素,在生理生化及

分子生物学方面对它们进行了许多研究,特别是近

年来,克隆了许多植物凝集素基因,对多种植物凝集

素进行了蛋白质晶体结构的研究,对植物凝集素的

生物学功能有了更深的认识.随着抗虫植物基因工

程的研究进展,植物凝集素在抗虫基因工程上的应

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获得了许多转植物凝集

素基因的抗虫转基因植物.本文介绍植物凝集素近

年来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1 植物凝集素的发现

植物凝集素最早发现于1888年,Stillmark在

蓖麻(Ricinus COYT"t1"YtU~ti$L.)籽萃取物中发现了一

种细胞凝集因子,它具有凝集红细胞的作用.以后

多种植物凝集素不断得到发现,在单子叶和双子叶

植物中都发现有植物凝集素的分布,存在于许多植

物的储藏器官和繁殖器官中.植物凝集素长期被认

为是一种典型的种子蛋白,这是由于许多凝集素是

在种子里发现的.现在许多植物营养器官中均发现

了凝集素,非种子来源的凝集素和种子来源的凝集

素同样分布广泛.植物凝集素在种子、营养器官中

的丰度、分布的部位不尽相同.例如,种子来源的凝

集素主要分布在子叶、胚乳和胚轴中.非种子来源

的凝集素在营养器官如叶片、茎、茎皮、鳞茎、块茎、

球茎、根状茎、根、果实、花子房、韧皮部汁液和花蜜

中均有分布 ].

2 植物凝集素的定义

随着植物凝集素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对凝集素

蛋白纯化及其结构的研究表明,植物凝集素是一组

高度异质性的具有特异糖结合活性的蛋白.1888年

凝集素被发现时,根据它的特性被命名为血细胞凝

集素(haemagg|utinln),在随后的很长时期内一直

沿用这个名称直到发现一些植物凝集素选择性地

凝集ABO血型系统中某些类型的血细胞,lectin一

词被提出,用以说明植物凝集素凝集反应的选择性

特征 leetin一词来源于希腊语legere,意思是选

择,但是这个名称并不十分严格,因为它同时包括了

某些具有凝集活性丽非凝集素的蛋白质.从严格意

义上说血细胞凝集素(haemagglutinin)一词更准确

地说明了糖结合蛋白凝集红细胞的能力,但是由于

血细胞凝集素同时具备凝集其他细胞的能力,所以,

凝集素(agglutinin)一词更为台适.尽管haemag一

收藕B期:2001-03-06

作者简介:粱嶂(1966一),男讲师,现从事强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维普资讯 https://www.360docs.net/doc/7210023952.html,

第2期粱峰等:植物凝集素的研究进展 233

glutinin、lectin、agglutinin的准确含义并不相同,它

们通常被用以描述同一类蛋白质,在3个名词中,

leetin一词使用相对较多.凝集素最初的定义是指

非免疫来源的糖结台蛋白,可以凝集细胞或沉淀糖

缀合物.最近凝集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要求根

据凝集素的结构和功能对其进行重新定义.因此,

Peumans和Van Damme在1 995年将植物凝集素

定义为至少具有一个可与单糖或寡聚糖特异可逆结

合的非催化结构域的植物蛋白口].根据这个定义,

一大类具有不同凝集和沉淀糖缀合物能力的植物蛋

白均被包括在凝集素的范畴内.

3 植物凝集素的种类及其糖结合特异性

根据植物凝集素亚基的结构特征,植物凝集素

被分成4种类型:部分凝集素(merolectins)、全凝集

素(hololectins)、嵌台凝集素(chimerolectins)和超

凝集素(superlectins) .根据氨基酸序列的同源

性及其在进化上的关系,植物凝集素可以分为7个

家族:豆科凝集索、几丁质结合凝集素、单子叶甘露

糖结合凝集素、Ⅱ型核糖体失活蛋白、木菠萝素(ja—

ealin)家族、葫芦科韧皮部凝集素和苋科凝集素 ].

本文按后一种分类方法进行介绍.

3.1 豆科凝集素

豆科凝集素是来自豆科植物的一类同源蛋白,

目前已经从7O多种植物中纯化了豆科凝集素,其中

大部分来自种子,豆科凝集素还存在于叶片、茎皮、

根等营养器官中口’.目前还发现一些豆科植物具

有两种或多种凝集素,例如荆豆(Ulex europaeus

L.)的种子含有两种具有不同糖结合活性的凝集

素,扁豆属(Dotichos biftorus L.)的种子、茎、叶片、根中至少有4种具有不同糖结合活性的凝集素 ].

豆科凝集素的糖结合特异性差异很大,大部分属于

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N 乙酰半乳糖胺结台凝

集素,有些识别L岩藻糖、Neu5Aca(2,3)Gal/Gal—NAc,还有的不结台单糖,仅识别寡聚糖.

3.2 几丁质结合凝集隶

许多几丁质结台凝集素均包含有一个或多个橡胶

素(hevein)结构域.橡胶素是从橡胶树的乳液中分离

的、由43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质量蛋白质,属于具

有一个几丁质结合位点的单凝集素.目前已经在禾本

科、荨麻科、罂粟科、商陆科和茄科中发现了几丁质结

台凝集素的存在,它们具有高度的序列同渌性。].

3.3 单子叶甘露糖结台凝集素

单子叶甘露结台凝集素发现相对较晚.1 987

年,发现了第一个单子叶甘露糖结合凝集素雪花莲

外源凝集素(GNA),它仅具有甘露糖结合专一

性口].之后,结构和进化上相关的植物凝集素相继在

石蒜科、风梨科、天南星科、兰科和百合科中被发现,

都仅对甘露糖具有专一性,对许多单子叶甘露糖结

合凝集素的研究发现,它们属于一个在进化上相关

的家族,不仅序列上具有同源性,而且都表现出对甘

露糖的专一性.单子叶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由约12

ku的单体组成同源二聚体或四聚体,但是在前体的

加工和修饰上有很大的差别,近年还发现.编码单子

叶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的基因是一类相关基因组成的

基因家族.对雪花莲属(Galanthus L.)、水仙属等

石蒜科凝集素基因eDNA序列分析表明,它们各自

都有不同的凝集素基因的表达,这可能是有许多同

工凝集素(1ectin isoform)存在的原因[】].

3.4 Ⅱ型核糖体失活蛋白

Ⅱ型核糖体失活蛋白(type 1I ribosome—inacti—vating proteins)具有特异的rRNA N一糖苷酶活性,

能够催化失活真核细胞的核糖体.Ⅱ型核糖体失活

蛋白有1、2或4个相同的亚基组成,每个亚基包括

两个在结构和功能上都不同的多肽.即A链和B

链,两条链通过一个二硫键共价连接.A链具有N一

糖苷酶活性,B链具有糖结合活性.同豆科凝集素

相似,Ⅱ型核糖体失活蛋白也具有不同的糖结合特

异性,主要识别半乳糖或N一乙酰半乳糖胺.目前仅

有少数Ⅱ型核糖体失活蛋白的序列已知.对相思豆

毒蛋白、蓖麻素、SNA—I和SNA-V(来自Sambu—

CUB nigra的茎皮)及SSA(来自Sambucus siebold]一aria的茎皮)序列的比较,发现Ⅱ型核糖体失活蛋白序列具有同源性 ].

3.5 术菠萝素(jacalin)家族

木菠萝素是从木菠萝(arotoearpus integrifolia) 的种子中分离的一种可以和半乳糖特异结合的凝集素.在桑科的其他植物中也发现有类似的凝集素,

以前一直认为桑科凝集素是桑科植物特有的一类小

的凝集素家族,后来人们在其他植物中也发现了与

之序列高度相似的凝集素,于是将它们统归为一个

木菠萝素家族.木菠萝素家族根据其糖结合的专一性,可以分为两个类别,一类是半乳糖专一性的,包括木菠萝素和一些桑科凝集素,亚基由一个短的口

链和一个长的a链组成 cJ;另一类是甘露糖专一性的,都是由多个亚基构成的多聚体,每个亚基由一条肽链构成0 .

3.6 葫芦科韧皮部凝集索

许多葫芦科植物韧皮部汁液中古有一种二聚体

维普资讯 https://www.360docs.net/doc/7210023952.html,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第48卷

的几丁质结合凝集素,对其序列分析表明,除几丁质结合特性外,和几丁质结合凝集素并没有序剐上的

同源性,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它们由一个小的基

因家族编码口.

3.7 苋科凝集素

许多苋科植物的种子中包含一类对GaINAc具

有特异性的凝集素,它们在氨基酸序列和三维结构

上同其他的植物凝集素都不同.

植物凝集素糖结合特异性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

它们对外源多糖亲和的优先性.大部分植物凝集素

对动物糖蛋白的亲和性远远高于植物的典型糖类,

还有的凝集素仅仅结合植物不具有或含量很少的糖类,如几丁质结合凝集素识别真菌细胞壁和无脊椎

动物外骨骼上的多糖,这种对动物和微生物糖类的

优先性表明,植物凝集素的功能可能在于结合外源

糖蛋白而非内源受体.

4 植物凝集素的结构

4.1 豆科凝集素

伴刀豆(Canavalia 玎 rmfs)凝集素(ConA)

等豆科凝集素在结构上非常相似,仅在形成多聚体

的方式和程度上有差异,例如ConA及来自兵豆(Lens culinaris)、豌豆(Pisum sativum L.)的凝集素,其单体由两个p片层构成,两个p片层分别由7

条、6条反向平行的链构成,它们之间通过转折和环

相连,第三个较小的p片层,即s片层将上述两个p

片层连接在一起,S片层由5条较短的链构成(图1,①)_1 l5].虽然豆科凝集素都具有相似的立体结构,但组成单体的肽链并不一样,如ConA等Dioclece

族的单链凝集素的前体仅有一条约25 ku的肽链构

成,而~iciece族凝集素的前体由一条2O ku的口链

和一条5 ku的a链通过非共价键结合在一起.

Viciece族凝集素是二聚体,两个单体非共价相连成

一个对称的、十二链的p夹层状结构(图2,①).Co—nA等Dioclece族凝集素依据pH的情况可以形成

二聚体或四聚体(图2,②).上述两种凝集素在糖结

合位点上没有明显的差异.ConA、香豌豆(La—

thyrus odoratus L.)凝集紊(LoL1)和糖的共结晶研究表明:位于单体上部4个环上的几个氨基酸残基(LoLl中的Asp 、Oly 、Asn”。、Gly跏、A1a加。、Glu 。)决定了糖结合的特异性,其中有些氨基酸残

基在豆科凝集素中是不变的,如LoLl中的Asp 和Asn”,被认为对糖结合活性是必需的,位于一个较长可变环上的两个残基A1 、GIu 表现出较大的

可变性,被认为可能和糖结合的特异性有关.

4.2 单子叶甘露糖结合凝集素

在单子叶甘露糖结台凝集素中,对GNA的研究

最为详细.天然GNA是四聚体,有4个12 ku前体

非共价结合成50 ku的同源四聚体.GNA单体肽链

包括109个氨基酸,形成3个亚结构域(I,Ⅱ,III),其中Ⅱ,Ⅲ亚结构域均是四链的B片层,I亚结构域是一个3链的B 片层,它们之间通过环相连

(图1,②)“”J.在GNA二聚体中(A和D,B和c),

两条肽链C端的链相互交换,参与到I亚结构域中,使之也成为一个4链的p片层,这样GNA单体的3个

片层即由12条链组成,3个p片层按棱柱的方式排列

成一个p棱柱状结构,口片层的方向和棱柱的轴垂直.GNA单体的3个甘露糖结合位点位于有3个0

片层构成的裂隙中,两个GNA二聚体形成GNA四

聚体,形状像一个扁平的王冠,中间有一个较宽的亲水性通道(图2,③).GNA的糖结合位点有4个保守

氨基酸残基,它们位于I亚结构域中(G1n肼,Asp ,Ash9 ,Tyr ),其中Asf As 决定甘舔糖结合特异

性,此外,VaP。也参与了和糖的亲水性结合.

4.3 术菠萝(jacalin)凝集素

木菠萝素的前体由1 33个氨基酸残基a链和

2O个氨基酸残基B链非共价结合而成,12条链构成

的p片层也排列成p棱柱的形状,B片层的方向同B

棱柱的轴平行(图1,④) .结台甘磊糖的木菠萝

凝集素,如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凝集素

(Hehuba)等,也具有相似的立体结构,仅有一条构

成p片层的链不同(图1,③) .天然的木菠萝素

为四聚体,具有4个Gal/GalNAc结合位点(图1,

⑤).菊芋凝集紊在结晶时形成八聚体,八聚体按圆

环形状排列(图2,④) ,其他结台甘磊糖的木菠萝

凝集紊则形成四聚体或二聚体(图2,⑤)口.菊芋

凝集素的糖结合位点包括5个氨基酸残基(Oly ,

Oly”。,Asp ,Val ,Asp 。),它们和甘磊糖通过8

个氢键相连.木菠萝素的糖结合位点和Hehuba的

相似,不同的是其链N端的Oly 替代了Gly .

4.4 I型核糖体失活蛋白

尽管大部分Ⅱ型RIP和Gal/GalNAc结合(蓖

麻素、相思豆毒蛋白),最近从鸢尾属(Irls L.)植物

Iris hollandica的球茎中分离了两种核糖体失活蛋

白(RIP)IRAr和IRAb可以和半乳糖、甘磊糖结

合口,但是IRA B链的结构和其他RIP很相似(图

1,⑤).对IRA B链的结构研究表明,B链的分子质

量为29 ku,包括两个结构域,两个结构域分别包括

4个亚结构域1 、h、1B、17和2 、2a、2B、27.每个

维普资讯 https://www.360docs.net/doc/7210023952.html,

第2期梁峰等:植物凝集素的研究进展

结构域的p片层按三叶草的形式排列,通过a螺旋

相连.两个糖结合位点(Asp 、Se一、Trp 、

Asn 、G Ln 。)位于p链的两端,即Is和2 亚结构

域上,通过7个氢键和甘露糖结合.

5 植物凝集素的功能及其应用

现在对植物凝集素的生理作用还有争议,但比

较一致的看法是凝集素的糖结合活性及其专一性决

定了它们的功能.专一性研究表明外源多糖可能是

许多植物凝集素最可能的受体,外源多糖包括真菌

或植物病毒表面、昆虫或草食动物肠道细胞表面的

糖蛋白.基于凝集素和糖的相互作用,对凝集素的

生理作用有许多假说.例如,植物凝集素被认为和

糖的运输.储藏物质的积累、细胞间的互作,以及细

胞分裂的调控等有关.同样,凝集素和外源糖的结

图l 不同类型植物凝集紊前体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1.LOLl前体-2 GNA前体的p棱柱结构|3.蒲芋块茎凝集素前体的P棱柱结构-4.术菠萝衰前体的p棱柱结构{5.IRAr的口链构成的三

叶草状结构.★表示糖结台位点

维普资讯 https://www.360docs.net/doc/7210023952.html,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第{8卷

合被认为是植物和微生物间的识别、对外源生物防

御机制建立的决定因素.后来人们认识到植物凝集

素不仅在植物体内起作用,如作为氮源、特异的识别

因子等,而且在植物抵抗外来生物如植物病毒、昆

虫、草食动物的防御反应中也起作用.大多数植物

凝集素存在于储藏器官中,它们既可能作为一种氮

源,也可以在植物受到危害作为一种防御蛋白发挥

功能.

人工饲养试验表明,许多植物凝集素对咀嚼式

口器昆虫具有毒性,如麦胚凝集素(WGA)、马铃薯

(Solanum tuberosur~t L.)块茎凝集素、花生(Ar —

chishypogaea L.)凝集素、刺苹果种子凝集素荨麻

属(Urtica L)的凝集素抑制绿豆象幼虫的发

育““].最近的工作发现刺吸式口器昆虫如椰粉虱、

图2 不同植物凝集素多聚体的三维结构摸型

1.LOLI对称的二聚体·2.ConA的四集体结构I 3.GNA 由 D和B-c阿十二聚体形成的四聚体结构;4 环状排列的菊芋凝集紊八聚体

结构;5 术菠萝索的四囊体结构.★表示糖结台位点

维普资讯 https://www.360docs.net/doc/7210023952.html,

第2期梁峰荨:植物凝集索的研究进展

叶蝉、蚜虫等对一些单子叶植物甘露糖结凝集素敏

感 ].例如纯化的雪花莲外源凝集素(GNA)和转

gna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的昆虫饲喂都表

明,GNA可以抗刺吸式口器昆虫,而且可以抗植物

病原性线虫.上述结果都说明植物凝集素在植物

中具有防御功能.

近年来,植物凝集素在抗虫基因工程,特别是针

对蚜虫等同翅目害虫抗性上的应用受到了愈来愈多

的重视.报道的具有抗蚜活性的基因有植物凝集素

基因、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ipt)和番茄抗线虫基因

(Mi)n 。,其中应用最多的植物凝集素基因是雪花

莲外源凝集素(GNA)基因.报道的转植物凝集素

基因的植物有烟草、水稻、马铃薯、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番茄(L c0声 rs£cDn esculentum M川)

等,它们表现出了对桃蚜、水稻褐飞虱、菜园夜蛾及

麦长管蚜等害虫的抑制和抗性.例如,Hilder等0

人将gna置于35S启动子的控制下,转化烟草,对转

基因烟草的叶片及整株虫试表明转基因植株对桃蚜

具有抗性,使蚜虫的个体大小显著小于对照,发育受

到影响,生殖力下降.

植物凝集素对昆虫如同翅目昆虫及动物产生毒

害的机理还不清楚,一般认为植物凝集素可能通过

和糖蛋白,如和昆虫围食膜表面、消化道上皮细胞的

糖缀合物、或糖基化的消化酶等结合从而影响昆虫、

动物的对营养吸收,促进消化道中细菌的繁殖和诱

发病灶,抑制昆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最终达到杀

虫、或对动物产生毒害的作用.

某些浓度很低的凝集素可能参与植物体内或体

外的特定的识别过程,例如豆科植物根部的凝集素

可能参与Rhizobium 和Bradyrhizobium 的识别或

结合,在共生关系的建立中起着决定性园子的作

用.

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单子叶甘露糖结合凝集

素对人和动物反转录病毒(HIV)具有抑制作用,

某些豆科种子凝集素同细菌细胞壁上的胞壁酸、N

乙酰胞壁酸及胞壁二肽有强烈的互作,麦胚凝集素

可以抑制真菌的生长.因此一般认为凝集素可能具

有保护植物抵抗细菌、真菌、植物病毒等植物病原体

侵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Van Damme E J M.Peumans W J.Pusztai A.et a1.Handbook of Plant Lectins:Properties and Biomed—

ical Applications[M].Chichester;John Willey and

Sons Ltd,l997.

[2] Peumans W J.Van Damme E J M.Lectins as Plant Defense Proteins[J].Plant Physio1.1995,109:347—

352

3] Gao Y.Qu L J.Chen zL Study ontheMolecular Bi

o]ogy of Plant Lecdn[J1.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2000,5:18 22.

L4一Peumans W J,Van Damine E J M.Plant Lectins:Versatile Proteins with Important Perspectives in Bio—technology[J].Biotechnology and Genetic.Engineer—

ing Reviews.1998,15:199—228.

[5j Van Damme E J M,Barre A,Smeets K.et al The

Bark Lectin of Robinia Pseud0acacia Contains a Com—plex Mixture of Isolectins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Pro—reins and the eDNA Clones[J1.Plant Physiol,1995.107:838—843.

[6] Van Damme E j M,Barre A,Rouge P.et a1.Molu—cular Cloning of the Ba rk and Seed Lectins from the Japanese Pagoda Tree(sophora japonica)[J] Plant

M ol Bio1.1997.33:523-536.

[7] Konami Y.Yamamoto K,(1saws T,The Primary Structures of two Types of the Ulex Europeus Seed Lectin[J Jounal of Bioechemistry,1 991,109':550 658.

[82 Etzler M E.Vegetative Tissue Lectins from Doliehos giflorus[J] Methodsin Enzymology,1989,179:341—

347.

_g] Van Damme E J M,Allen A K Isolation and Charae—terization of a Lectin with Exclusively Specificity To wards Mannose from Snowdrop(Galanthus nivalis)

Bulbs[J~.FEBSLetters,1 987.215:14O一144

[1o]Young N M,johnston R A Z,Watson D C The Ami—

mo Acid Sequences of Jacalin and the Maclurapomifera Agglutlnin[j~.FEBSLetter.1991.282:382—384.

[11]Van Damme E J M,Barre A,Mazard A M,et a1.Characterization and Molecular Cloning of the Lectin

from Heliznthus Tuherosus[J]. Eur J Biochem,1999.259:135—142.

[12 Bostwick D E,Skaggs M I.Thompson G A.Organi—zation and Charaeterization of CUCUrbira Phloem LectIn Genes[J].Plant Mol Boil,1994.26:887—897

[13]Raina A,Datta A.Molecular Cloning of a Gene Enco—ding a Seed—specific Protein with Nutritionally Balanced Amino Acid Composition from Amaranthus[J].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92.89:11774一¨ 778.

[14]Eddman G M.Cunningham B A,Reeke G N.et a1.

The Covalent and 1 hrec—dimensionaI Structure of Con canavalin J].Proc Natl Acad Sci USA.1972.69;2580—2584

[151 Bouckaert J,Hamdrytk T.Wynes L.et a1.Novel

维普资讯 https://www.360docs.net/doc/7210023952.html,

238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第48卷

Stuctures of Plant Lectins and Their Complexes with Carbohydrates[J].Current Opinon in structural Biol—ogy.1999-9:572—577

[18]Boume Y,Roussel A,Prey M,et a1.Three—dimen—

s[onaI Structures of Complexes of Lathyrus Ochrus

lso]eetin 1 with Glucose and Mannose}Fine Specificity

。{the Monosaccharidc-binding Site[j Proteins

Struct Funet Genet.1990,8:365—376.

r17] Heater G,Kaku H .Go]dstein 1 J,et Structure of Mammose-spec/fic Sn0wdrop(galanthus nivalis)Lectin

is Representative of a New Plant Lecdn Family'[J:

Nature Structural Biolagy·1995,2:472—479

[183 Hester G,Wright c S.The Mamraose—specilic Bulb Lect n from Galanthus Nivalis (Snowdrop) Binds

Mono-and DiN2ammosides日t Distinct Sites.Structurc Analysis of Refined Complexes at 2.3A and 3.0A Res—olution[J].J Mog Bio1.1 998,262:516—831.

[193 Sankaranarayanan R,Sekar Kt Bane~ee R,et a1.A

Novel Mode of Carbohydrate Recognition in Jacalint a Moraceae Plant Lectin with a 8-prism Fotd[1] Nature

Struct Bio1.1996.3:596—603.

[20] Bourne Y.Zamboni V.Barre A.et a1.Helianthus Tuberosus Lectin Reveals a Widspread Scaffold /or Mannose—binding Lectins[j].Structure,1999.7:

1478—148Z

[Z1]Hao Q.Van Damme E J Mt Hause B.et aI.Iris(Iris hollandic~,car.Professor Blaauw/Bulbs Express type

1 and type

2 Ribosome-inactivating Proteins with Unu—

sual Properties[Jj.Plant Physiol,9001.125:866—

878

[20]Barre A,BourneY,VanDamme E J M,eL a1.Man—

nose-binding Plant Lectirts Different Structural Seed—

folds for a Common Sugar—recognition Process[J].Biochimie,9001.83:845-651

[2s]Murdock L L.Huesing J E,Nielsen S S,eLa1.Btolog—Jcal Effects of Plant Lect[ns on the Cowpea Weevil[J].Phytochemistry-1990,29:85—89.

[24]Huesing J E,Murdock L L.Shade R E Rice and

Stingil3.g Nettle Lectins:insecticidal Activity Simila~to Wheat Germ Aggtutinin L J一7.Phy~ochemistr>,1991,

30:3565-3569

r25] Hrider V A.Powel】K S,Gatehouse A M R.et al Expression 0f Snowdrop Leetin in Transgenic Tobacco

Plants Results in Added Protection Against Aphids [J].TransgenicResearch,1995,4:18—25.

Ds]Smigocki A,Neat J w,Jr.et a1.Cytoklnin—mediated Insect Resistance in Nitalians Plants Transfromed with

the lpt Gene[J].Plant Mol Boil.1993.23:325—335.

[27]Rossi M,Goggin F L,Milligan S B,et a1.The Nema—tode Resistance Gene Mi of Tomato Co nfers Resistance Against the Potato Aphid[J].Pro Nail Acad Sci

A,1998.95 9750—9754.

[28]Diaa C.Melchers L S,Hoeykass P J J.et a1.Root Lectin as a Determiant of Host-plant Specificity in the Rhizobium-legume Symbiosis[J].Nature,I989.338:579—581.

[893 Mahmood N.Hay A j.An ELISA Utilizing lmmobil—

ised Snowdrop Lectin GNA for the Detection of Enve—

lope Glycoproteins of H1V and SlY[J2.Journal of Immunological Methods 1992.151:9-13

[∞]Chrispeels M J,Raikhel N V Lectin~.Lectin Genes.

and their Role in Plant Defense~J].Plant Celt.199i.

3 1—9

Plant Lecti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Insect—Resistant Plant Genetic Engineering

LIANG Feng,CHANG Tuan-jie

(Department of Biology.Shangqiu Teachers Co llege-Shangqiu 476000.HengntChina)

Abstract:Plant lectins are proteins possessing at least one non-catalytic domain that binds reversibly to

specific mono or oIigosaccharides.They distinguish themselves from other plant proteins by the ability of

carbohydrate binding.M ost plant lectins are directed to bind foreign polysacehride.Plant leetin is believed

to take part in the defense responses against invader.In this paper we presented a review on the classifica

tion,characters,functions,cryst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s related to the carbohydrate binding activity.

Key words:plant lectim carbohydrate binding ability;crystal structure;functions; insect—resitant

plant genetic engineering

维普资讯 https://www.360docs.net/doc/7210023952.html,

__

植物细胞产酶的研究进展

植物细胞培养产酶的研究进展 王鑫 (吉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平136000) 指导教师: 杨丽萍 摘要:随着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天然产物的 技术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其中,酶是植物细胞培养产生次生代谢产物中的主要产物 之一。本文重点介绍了植物细胞培养产酶的方法和提高酶产量的有效措施,包括植 物培养细胞的技术方法、生产过程中的条件控制、提高酶产量的措施、产生酶的种 类、以及该技术未来的应用和前景。 关键词:植物;细胞培养;酶 Research progress of enzyme production obtained by plant cell culture Wang Xin (College of life science,Jilin Normal University,S iping 136000, China) Instructor: Y ang Liping Abstract:The natural production obtained by using of plant cell culture is progressing steadily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lant cell culture technology. We can get many secondary metabolites by plant cell culture,including enzymes production.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plant cell culture methods to get enzyme production and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enzyme production, including the plant cultured cells technology and methods, the conditions of control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the measures to improve enzyme production, as well as applications and prospects of the technology in the future. Keywords:plant; cell culture; Enzyme 植物细胞培养技术起源于本世纪初,从80年代起就迅速发展起来,并且拥有非常广阔的前景。目前,植物细胞培养主要有两种类型,包括单倍体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1]。植物细胞培养具有很多优越性,它不受环境,以及气候条件的限制,节约了生产空间,增值速度也要比整体植株栽培快很多[2]。植物细胞培养技术主要应用在三个领域,其中就包括有用物质的生产,因为在植物细胞生长过程中会产生丰富的代

中国植物区系特有现象研究进展

中国植物区系特有现象研究进展 关于《中国植物区系特有现象研究进展》,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植物区系特有现象是一个地区的植物区系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文章回顾了植物区系特有概念的产生与发展,简述了特有现象的类型,分别从历史角度、遗传角度、生态角度介绍了一些有重要影响的对特有现象产生原因的解释假说。介绍对比了植物特有现象的一些研究方法,认为在研究一个地区的植物区系的特有现象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特有现象明显的较大的类群,综合运用形态―地理学方法、细胞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等位酶技术等手段来研究,以期取得更为精确的结果。在综述了我国对植物特有现象的研究之后,认为我们应当对我国特有植物进行编目、确立特有中心、加强重要地区的特有现象的研究,为更好的保护珍稀特有植物提供科学依据。 下载论文网/2/view-13088545.htm 关键词:植物;植物区系;特有植物;方法;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1-0177-4

植物区系的特有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演示着生物多样性各方面的特殊性。特有现象是物种遗传分化的结果,种系分化促使物种适应不同的生境,而生境的多样性亦使种系分化。这种连续的、不连续的分化导致物种演化过程中发生间断,进而发生遗传分化使种系繁衍多变。特有现象分化有内因和外因,体现生物多样性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既有普遍性,又具特殊性。例如包括地貌因子、地壤因子、气候因子、边缘效应、岛屿隔离以及自然杂交等(张宏达,1997)。特有现象的发生有明显区域性,反映生物历史地理演化的途径(蒋有绪等,2002)。特有现象无疑是一个地区的植物区系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对特有现象的研究为了解一个特定地区的植物区系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1 特有现象的概念 特有现象是相对世界广泛分布现象而言的,一切不属于世界性分布的属或种,都可以称之为其分布区内的特有属或种。“特有”这概念最早是由瑞典植物学家de. Candolle 于1855 年在其著作《Geographie Botanique raisonnee》(植物地理纲要) 中提出,指局限分布于某一自然地区或生境内的分类学单位;Engler 将其分为新特有和古特有,现在仍然沿用。至1937 年,波兰植物地理学家Szymkiewicz才严格使用了“特有”这个词。Braun- Blanquet(1923) 曾强调指出:一个地区的特有现象的研究和精确解释,构成了一个极高的标准,为了获得有关地区植物居群起源及年龄的任何结论,这种标准是不可缺少的;这个标准使我们更

植物营养研究进展

土壤酸化研究进展 资源与环境学院刘文祥 20081875 摘要:环境酸化是全球变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土壤酸化是环境酸化的一个重要方面。酸雨也是导致土壤酸化原因之一,同时农业措施也是一大主因综述了土壤酸化研究的进展, 主要有土壤酸化的概念、表示方法、研究方法、土壤酸化敏感性、土壤酸化与元素淋失的关系等方面。最后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并给出改良措施,为土壤酸化改良方面给予指导。 关键词:土壤酸化酸雨酸性改良 一、土壤酸化概念与现状 土壤退化是指人类对土壤的不合理利用而导致的土壤质量和生产力下降的过程。主要有侵蚀化、土壤酸化、污染退化、肥力退化和生物学退化。目前,随着人口、环境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土壤退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由酸沉降导致的土壤酸化是全球变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土壤酸化将加速土壤酸度的下降和元素的淋失,土壤贫瘠化;某些重金属元素的淋出则会毒害植物根系。土壤酸化作为土壤退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加速了土壤酸度的提高、大量营养元素的淋失,造成土壤肥力的下降,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由于土壤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处于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枢纽地位,研究土壤酸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尤为重要。 1、土壤酸度和土壤酸化的概念 根据土壤中H+的存在形态,可将土壤的酸度分为两大类型:一是活性酸,是土壤溶液中H+ 浓度的直接反映,其强度通常用pH值来表示土壤的pH值愈小,表示土壤活性酸愈强;二是潜性酸,是由呈交换态的H+、Al3+ 等离子所决定。当这些离子处于吸附态时,潜性酸不显示出来。当它们被交换入土壤溶液后,增加其H+ 的浓度,这才显示出酸性来。土壤中潜性酸的主要来源是由于交换性Al3+ 的存在,交换性Al3+ 的出现或增加, 不是土壤酸化的原因,而是土壤酸化的结果。土壤的潜性酸度和活性酸度可以相互转化,而前者要比后者大得多。然而, 只有盐基不饱和的土壤才有潜性酸。 用石灰位来表示土壤的酸性强度,由于钙是土壤中主要的盐基离子,除了某些碱化土壤外,一般占盐基离子的60%~80%,因此,土壤的酸性强度可以用氢离子和钙离子的相对比例的变化来代表,二者的关系可用数学式pH- 0.5pCa 表示,它代表与土壤固相处于平衡的溶液中氢离子的活度和钙离子的活度差,称为石灰位。强酸性土壤的pH 低至4.0~5.0,其石灰位可低至1.5;盐基饱和的土壤的pH 高至7.0~8.0,其石灰位可高达7.0,其它土壤的石灰位介于二者之间。关于土壤酸化,土壤酸化是指土壤内部产生和外部输入的氢离子引起土壤pH 值降低和盐基饱和度减小的过程,在湿润气候区,土壤形成和发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自然酸化的过程,大气污染所引起的干、湿酸沉降则大大加快自然土壤的酸化速率。 2、土壤酸化现状 从世界范围来看,酸性土壤主要分布在两大地区,一是热带、亚热带地区,二是温带地区。北欧和北美的酸化问题主要发生在灰化土上,而我国的酸性土壤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广大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和云贵川等地,面积约为2.04×108 hm2,主要集中在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广东、广西、海南,大部分土壤的pH 值小于5.5,其中很大一部分小于5.0,甚至是4.5,而且面积还在扩大,土壤酸度还在

植物糖生物学研究进展_尹恒

植物学报 Chinese Bulletin of Botany 2010, 45 (5): 521–529, https://www.360docs.net/doc/7210023952.html, doi: 10.3969/j.issn.1674-3466.2010.05.001 —————————————————— 收稿日期: 2010-01-18; 接受日期: 2010-03-23 基金项目: 863计划(No.2006AA10A213, No.2007AA091601)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No. KSCX2-YW-G-041) * 通讯作者。E-mail: zxm@https://www.360docs.net/doc/7210023952.html,; dyguang@https://www.360docs.net/doc/7210023952.html, 植物糖生物学研究进展 尹恒, 王文霞, 赵小明*, 杜昱光*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辽宁省碳水化合物重点实验室, 大连 116023 摘要 自1988年糖生物学概念提出以来, 国内外科学家在动物、微生物领域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但植物糖生物学的研究进展较慢, 目前少见系统的专著或综述。该文围绕植物正常生长时糖信号、逆境时糖信号、糖蛋白及其糖链、重要糖基转移酶及植物凝集素等植物糖生物学的主要问题, 全面阐述植物糖生物学的各个研究分支, 并介绍各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植物糖生物学的概念, 并将其定义为研究植物与糖类互作机制及植物体内糖(糖链与糖分子)结构及生物学功能的科学。 关键词 糖蛋白, 糖基转移酶, 凝集素, 植物糖生物学, 糖信号 尹恒, 王文霞, 赵小明, 杜昱光 (2010). 植物糖生物学研究进展. 植物学报 45, 521–529. 糖类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含量丰富。但直到20世纪上半叶, 糖类仍被视为是缺乏生物特异性的一类惰性化合物, 只是作为代谢能量来源或充当结构保护材料(如植物细胞壁和昆虫的外壳), 在生物体内功能较少。由于糖类物质结构复杂、糖链分析技术缺乏, 科学家们对其研究关注不多, 使得糖类的研究远远落后于另2种生物大分子 ——核酸和蛋白质。 20世纪70年代以来, 随着糖链解析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尤其是人、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等模式生物基因组测序的完成, 围绕糖类物质的研究工作日渐增多。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糖类物质全面参与了生物的生殖发育、生长、应激等过程, 是很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分子识别的决定因素。最初, 这些围绕糖的研究工作被认为是糖化学的一个分支, 但很快其中大量的生物学工作远远超出了糖化学的范畴, 因此科学家们提出了糖生物化学的概念, 而随着研究内容的进一步深入, 糖生物化学也不能完全涵盖糖在生物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1988年, 生化领域的著名杂志《生物化学年评》发表了英国牛津大学Rademacher 等人题为“糖生物学(Glycobiology)”的一篇综述文章(Rademacher et al., 1988), 标志着糖生物学这一学科的正式诞生。此后, 围绕着糖链结构及糖的生物学功能, 科学家们在糖链与疾病的关系、天然产物中糖的分离提纯以及功能糖的制备与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 取得了一定进展。2001年, Science 杂志汇编了Hurtley 等人的7篇综述和6篇简介, 以《灰姑娘的马车来了》为题编辑了一期“糖和糖生物学”专辑, 对糖生物学最新的研究成果及前景进行了综述和展望, 从而将糖生物学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Hurtley et al., 2001)。2006年, Nature 杂志也推出了糖化学与糖生物学的专辑, 全面介绍了糖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进展。我国糖生物学的开展与国际接轨较快, 1995年金城等人将糖生物学概念引入中国(金城和张树政, 1995), 此后, 我国科学家在糖生物合成和糖链功能解析等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 广义糖生物学的含义是: 研究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糖(糖链或聚糖)的结构、生物合成和生物学意义。但有关糖类结构和生物合成的研究也是已有学科糖化学和糖生物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 所以糖生物学研究和讨论的对象更多地聚焦在一些重要的功能糖、生物体内糖缀合物的生物学功能上。实际上, 糖生物学的研究焦点是糖类和其它分子的关系, 有一种观点认为, 蛋白质和糖类的相互作用是糖生物学的基础(王克夷, 2009)。目前糖生物学的工作多围绕动物、 ·特邀综述·

植物凝集素提取工艺

植物血凝素也称为植物凝集素(PHA),可自制也可购自商品。自制的方法常用生理盐水提取法。 (A)干品制备法(1)选广东鸡子豆10g,用蒸馏水冲洗,置培养皿内用75%酒精一次性浸洗,倒掉酒精留间隙置37℃。恒温箱内24-48小时;(2)在无菌条件下研碎鸡子豆,加生理盐水30ml,摇匀后放入4℃冰箱24小时,第二天再加生理盐水70ml,再置4℃冰箱内24小时。每8-12小时摇荡一次。(也可一次 (3)无菌条件下移入10-50ml离心管内,3000-4000rpm30性加100ml生理盐水); 分钟。在无菌箱内把上清液分装于10ml小瓶,置冰箱冷冻层备用;(4)效价:外周血染色体制备每100ml培养基加PHA约2ml。注:若整个过程未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分装时用G5玻砂漏斗除菌即可。 (B)鲜品制备法:(1)选择完整无破皮鲜菜豆20g,用75%酒精浸泡10分钟;(2)在净化工作中用无菌盐水或蒸馏水漂洗二次,然后置无菌乳钵中捣成糊状,用100ml无菌盐水浸泡封口;(3)移入4℃冰箱中置24小时,中间摇动数次,次日3000rpm30分钟,在无菌情况下分装上清液于10ml小瓶内,置冰箱冷冻层备用。(4)效价:正式使用前先用一定量作效价测定,按效价使用。 青豌豆的.提取:取青豌豆100克,加含0.15M氯化钠的0.01M pH7.0磷酸缓冲液200ml浸泡过夜,经膨胀后用组织捣碎机捣碎,倒入布袋中压榨出水提液,在沉渣中再力0入磷酸缓冲液100ml搅拌,浸泡1时,压榨出水提液,合并水提液,量出总体积。加0.01%叠氮钠防腐。 2.蛋白质沉淀:边搅边加入固体硫酸铵达80%饱和(每升溶液加硫酸铵561克)冷藏过夜。吸取上清液,沉淀再用二层滤纸抽气过滤至干,即得粗制青豌豆素蛋白沉淀物硫酸铵糊。置冰箱保存。 3.亲和层析分离 (1)装柱:取直径为1.0 cm,长度为25 cm的层析柱,按(实验十五)操作,自顶部缓缓加入稀薄的Sephadex G25悬液,待凝胶上升至距顶柱约3-5 cm即可,用1M NaCl溶液平衡10分钟。 (2)加样并收集:称硫酸铵糊0.3克溶于 3 ml IM氯化钠中,离心3000rPm10分钟,取上层悬液上柱,用1M NaCl洗脱收集每管 3.5 ml,在280 nrn紫外光上比色检测,直至吸光值下降到接近零为止。此洗脱峰为不与葡萄糖亲和的杂蛋白峰。 改用含0.2M葡萄糖的1M NaCl进行洗脱。收集每管 3.5 ml,也在280nrn处检测、直至吸光值下降至接近零为止。此洗脱峰为青豌豆素峰,再用1M NaCl 洗脱,再生柱,约需10分钟。 4.青豌豆素生物活性测定。 取新鲜兔血l ml于抗凝管中,离心去除血浆,血球用生理盐水洗涤离心1000rpm /5min三次,直至洗液无血色为止,加生理盐水稀释20倍制成兔红细胞悬液,

植物次生细胞壁加厚调控研究进展

植物生理学报 Plant Physiology Journal doi: 10.13592/https://www.360docs.net/doc/7210023952.html,ki.ppj.2015.0568 2016, 52 (1): 8–188收稿 2015-10-22 修定 2015-12-15 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30012)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 (2012CB114502)。 * 通讯作者( E -mail: lgli@https://www.360docs.net/doc/7210023952.html,)。 植物次生细胞壁加厚调控研究进展 黄成, 李来庚*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32 摘要: 植物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的特征性结构。植物体中, 所有细胞都会形成初生壁的结构, 而一些特定组织的细胞会在初生细胞壁内侧进一步加厚形成次生壁, 为这些细胞实现正常生理功能和高等植物发育提供必需的结构。本文分别从转录水平调控、激素调控、加厚模式调控及人工调控等方面介绍目前对于次生细胞壁加厚调控的研究进展。关键词: 次生细胞壁; 转录调控; 木质素; 纤维素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区别于动物细胞的一种重要细胞结构。植物细胞完成分裂后, 由中间的细胞板区域开始形成初生细胞壁。一些特殊组织的细胞停止扩展后, 在质膜和初生细胞壁之间形成次生细胞壁。次生细胞壁从结构上可分为S1、S2、S3三层, 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植物次生细胞壁大量存在于维管组织管状细胞和纤维细胞, 提供植物直立生长所需要的机械支撑力, 疏水性木质素的存在加固管状分子以抵抗负压, 使得植物体能够连续高效的运输水分。同时, 在植物生长过程中, 植物积累的大部分光合作用产物储存在次生细胞壁, 构成植物体结构, 是纤维材料和生物质能源原料的重要来源。次生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异分化后产生的细胞结构, 其加厚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目前的研究发现植物体中存在复杂的多级转录网络作用于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合成基因, 从而调控次生细胞壁加厚过程, 多种激素等信号因子也可能参与其中, 木质部纤维细胞和导管细胞次生壁加厚模式与皮层微管密切相关。同时, 由于木质纤维生物质是地球上重要的可再生资源, 人们试图通过各种方式调控次生壁加厚以获得可高效利用的木质纤维原料。本文就这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植物次生细胞壁加厚的转录水平调控 近十几年来关于次生壁转录调控有大量研究, 目前认为次生壁形成主要由一系列NAC 转录因子和MYB 转录因子形成分层次的网络逐级调控下游次生壁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合成, 同时也有很多其他调控因子参与其中。最近一些文章对次生壁加厚转录调控进行了较详细的综述(Wang 和Dixon 2012; Zhong 和Ye 2015a; Nakano 等2015)。 1.1 转录开关因子 拟南芥中有两类NAC (NAM 、ATAF1/2、CUC2)结构域转录因子被发现作为转录开关因子分别调控维管组织导管细胞和纤维细胞次生壁合成。第一类VND (vascular-related NAC domain)基因家族VND1-7被认为参与导管细胞发育。在百日草悬浮细胞系中过表达VDN6和VND7能诱导各种薄壁细胞转分化为具有环纹和螺纹加厚的原生导管细胞以及具有网纹和孔纹加厚的后生导管细胞, 显性抑制这2个基因能抑制拟南芥根中原生导管和后生导管的形成(Kubo 等2005)。随后的研究发现单独抑制VND7的正常功能就能抑制拟南芥根和茎中所有类型导管的形成, 并且可能形成同源或与其他VND 基因形成异源二聚体行使功能(Ya-maguchi 等2008)。VND1-5在拟南芥花序茎中特异表达在木质部, 过表达能激活次生壁合成途径转录因子和酶基因表达, 引起薄壁细胞异常加厚, 显性抑制VND3使花序茎导管次生壁变薄而塌陷, 这些结果表明VND1-5同VND6、VND7一起特异性调控导管细胞次生壁加厚(Zhou 等2014)。第二类包括NST3/SND1 (NAC secondary wall thickening pro-moting factor 3/secondary wall-associated NAC do-main protein 1)、NST1和NST2, 参与开启维管束间纤维细胞和木质部纤维细胞次生壁加厚(Zhong 和Ye 2015a)。拟南芥NST3/SND1特异性表达在维管束间纤维及木质部纤维细胞, 异位过表达SND1能激活非厚壁细胞中的次生壁合成, 显性抑制SND1

植物区系特征成分及地带性分化问题的探讨

文章编号:0529 6579(2000)05 0073 05 植物区系特征成分及地带性分化问题的探讨 崔大方1,廖文波2,王伯荪2 (1.华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642; 2.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摘 要:简述关于植物区系成分以及中国植物区系的研究进展,讨论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等 新技术在开展特征植物区系成分地带性分化以及分子生物地理学研究方面的意义.关键词:植物区系;特征成分;地带性分化;分子生物地理学 中图分类号:Q948 5 文献标识码:A 植物区系的形成是种系长期分化、繁衍、发展的结果,并与区域性自然地理条件、古地质、古气候环境等方面的变化、变迁密切相关.20世纪以来,随着中国植物志、大部分地方植物志编写的全面完成,我国植物学家对植物区系的组成、性质、起源、区系关系及分区等特征开展了全面的研究,使区系学的理论和方法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完善,特别是关于中国植物区系成分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和观点.同时,区系学研究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或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例如在区系发展、演化过程中,区系表征成分、特征成分的发展和演化特征就是一个关键问题,它们将反过来对区系的性质、区系的发展、演化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论述中国植物区系的研究进展、分析特征区系成分的性质,试图说明植物区系成分在形态-地理学、细胞-地理学、分子-(生物)地理学等水平,均存在地带性分化特点,因而将成为植物区系学研究的新途径. 1 关于中国植物区系的研究进展 我国具有现代意义的植物学研究是从本世纪初开始的,早在1918年钟观光就在广西西部、北部采集,1920年陈焕镛在广东、海南采集等.同一时期还有胡先在云南、辛树帜在广西、秦仁昌、蒋英在广西、贵州采集等.早期的研究主要是野外采集和开展分类学研究,经过近70年以来我国植物学家的不懈努力,至90年代止发表了大量分类学、系统学的研究论文,全面完成了 中国植物志 80多卷120多部(分册)及多部地方植物志的编写和出版,极大地促进了对我国丰富植物资源的认识. 从20年代开始在分类学、系统学研究的基础上,我国学者如胡先、刘慎愕、李惠林、侯学煜、钟补求等陆续开展了有关的植物地理学(phytogeography)研究.该学科是19世纪初由Humboldt 和Candolle 等人奠基的一门学科,它以植被的外貌及生活型等作为标志,在20世纪初Engler,Drude,Diels 等人进一步发展了植物地理学的概念,包括分布植物地理学、生态植物地理学、历史植物地理学、植物地理分区等.现代意义的植物地理学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39800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39830310)收稿日期:1999 10 26; 作者简介:崔大方(1964~),男,博士,副教授.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39卷 第5期 2000年 9月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 RSITATIS SUNYATSE NI Vol 39 No 5Sep 2000

植物必须元素及其缺素症状

植物营养元素的生理功能及缺素 一、营养元素种类 植物营养元素可分为必需营养元素和有益营养元素。 (一)、必需营养元素: 1、判定某种元素是不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要看其是否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这种元素是完成作物生活周期所不可缺少的; 2、缺少时呈现专一的缺素症,具有不可替代性,惟有补充后才能恢复或预防; 3、在作物营养上具有直接作用的效果,并非由于它改善了作物生活条件所产生的间接效果,也不是依照它在作物体内的含量的多少,而是以它对作物生理过程所起的作用来决定。 2、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十六种: 大量营养元素:碳(C)、氢(H)、氧(O)、氮(N)、磷(P)、钾(K); 中量营养元素:钙(Ca)、镁(Mg)、硫(S); 微量营养元素:铁(Fe)、硼(B)、锰(Mn)、铜(Cu)、锌(Zn)、钼(Mo)、氯(Cl)。 此外,有人认为,镍(Ni)元素是植物必需营养元素。 (二)、有益营养元素: 有益营养元素是为某些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而非所有植物所必需的元素。如硅(Si)、钠(Na)、钴(Co),它们可代替某种营养元素的部分生理功能,或促进某些植物的生长发育。如: 甜菜是喜钠植物,它可在渗透调节等方面代替钾的作用,并促进细胞伸长,

增大叶面积;硅是稻、麦等禾本科植物所必需,可增强植株抗病虫害能力,使茎叶坚韧,又能防止倒伏;钴是豆科植物固氮及根瘤生长所必需。固植物所必需,可增强植株抗病虫害能力,使茎叶坚韧,又能防止倒伏, (三)、稀土元素: 稀土元素是指化学周期表中镧系的15个元素和化学性质相似的钪与钇。镧系:镧La* 铈Ce* 镨Pr 铷Nd * 钷Pm 钐Sm* 铕Eu 钆Gd 铽Tb 镝Dy 钬Ho 铒Er 铥Tm 镱Yb 镥Lu* 和钪Sc 钇Y 。 其中的镧、铈、钕、钐和镥等有放射性,但放射性较弱,造成污染可能性很小。土壤中普遍含有稀有元素,但溶解度很低,有效性低。磷肥及石灰中往往含有较多的稀土元素。稀土元素在植物生理上的作用还不够清楚,现在只知道在某些作物或果树上施用稀土元素后,有增大叶面积、增加干物质重、提高叶绿素含量、提高含糖量、降低含酸量的效果。由于它的生理作用和有效施用条件还不很清楚,所以施用稀土元素不是总是有效的。 二、营养元素的生理功能与缺素症状 (一)、一般不需通过施肥补充的营养元素:碳、氢、氧 1、碳、氢、氧是植物体内各种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有机酸等; 2、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糖是由碳、氢、氧构成的,而糖是植物呼吸作用和体内一系列代谢作用的基础物质,同时也是代谢作用所需能量的原料; 3、氢和氧在植物体内的生物氧化还原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需要通过施肥补充的营养元素: 1.氮(N):

植物细胞融合的研究进展_综述_郭学民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第19卷第1期,2005年3月 Jo ur nal o f Hebei N or mal U niver sity of Science&T echnolog y Co llege V o l.19 No1.1M arch2005 植物细胞融合的研究进展(综述) 郭学民1,2,徐兴友1,2,王同坤1,王华芳2,尹伟伦2 (1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河北秦皇岛,066600;2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摘要:概述了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的影响因素,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原生质体培养与融合及杂种细胞、筛选和鉴定的动态。 关键词:细胞融合;原生质体;筛选与鉴定 中图分类号:Q3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983(2005)01-0065-05 细胞融合(cy to mixis),亦称细胞杂交(cell fusio n),是指亲本的两个细胞在特定的物理和化学因子处理下合并为一个杂种细胞的过程[1]。植物细胞融合可分为体细胞杂交(somatic hybridizatio n)和配子-体细胞杂交(gameto-somatic hy br idizatio n),前者是指不经过有性过程,而直接由体细胞原生质体融合产生杂种细胞,形成愈伤组织,并再生出植株的过程[2],后者是指性细胞(如小孢子四分体、精子、精细胞、幼嫩花粉、成熟花粉、卵细胞、助细胞和中央细胞等)原生质体和二倍体原生质体融合产生三倍体杂种细胞,形成愈伤组织,并再生出植株的过程[3]。植物细胞融合是植物细胞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种突破物种生殖隔离、创造远缘杂种的新途径,原生质体技术还可用于细胞突变体的筛选、细胞器移植和外源DNA的导入。 自1960年Cocking[4]用酶法分离出番茄根原生质体后,Natag a和T akebe[5]1970年首次利用烟草叶分离原生质体,经培养获得再生植株;1975年以色列的Vardi等[6]首次从木本植物Sham onti甜橙珠心组织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并从愈伤组织分离原生质体,经培养通过胚状体再生出植株;在禾本科植物中,除在珍珠谷、紫狼尾草用悬浮细胞为材料,较早获得原生质体再生植株外,直到1985年Fujim ur a[7]等率先在水稻原生质体培养中获得了再生植株,才出现了重大突破。现已从许多种内、种间、属间甚至亚科间的体细胞杂交获得杂种细胞系或杂种植株。随着多种植物原生质体的成功培养和融合技术的不断改进,植物细胞融合获得了巨大成功。植物细胞融合包括原生质体的制备、细胞融合的诱导、杂种细胞的筛选和培养,以及植株的再生和鉴定等环节。 1 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 1.1 起始材料 起始材料及其生理状态对原生质体的制备及其活力有很大的影响。在以往的双子叶植物培养中,大多以叶片为分离原生质体的材料,近年来,起始材料的适用范围有了较大扩展。目前,以愈伤组织、悬浮细胞和体细胞胚为材料制备原生质体是最主要的方式;禾本科植物原生质体培养获得成功的试验,几乎都是用从幼胚或成熟胚诱导形成的胚性愈伤组织或胚性细胞系来游离原生质体。采用这些材料制备原生质体方法简便、产量高、不污染、不易破碎。 1.2 基因型 同一植物不同基因型的原生质体脱分化与再分化所要求的条件不同,所以在相同条件下,不同品种的再生能力不同。王光远和夏镇澳[8]在水稻原生质体培养中曾用26个品种进行组织培养,其中仅有3个品种(粳稻农虎6号、国香1号和上农香糯)能成功地用于原生质体培养,获得再生植株。据统计,小麦获得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基因型只有大约10个[9]。基因型的选择在植物原生质体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影响原生质体的产量和活力,而且还影响植株的再生。Cheng和Veillenux证明芙薯(Solanum phureja)从原生质体培养到愈伤组织形成受2个独立位点的显性基因的调控[10]。因此,现有 收稿日期:2004-03-09;修改稿收到日期:2004-12-12

植物的营养液培养及缺素培养

植物生理学实验 植物的营养液培养及缺素培养 姓名 学号 系别 班级 实验日期 同组姓名

一、摘要 为探求各种主要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本次试验采用番茄幼苗为实验材料,用配制的各种缺乏某种矿质元素的培养液进行培养及一种完全培养液,根据28天的持续观察记录,进一步了解矿质元素的作用、特点及对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性。根据观察植物表现出来的性状可得1号营养液为完全营养液,2号营养液缺钾,3号营养液缺氮,4号营养液缺磷。 二、实验原理与实验目的 1、实验原理 只要满足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要求(光、温、水、气、必需元素),植物可以在水中生长。把必需矿质元素配制成培养液培养植物称溶液培养。由于培养液中元素的种类和数量可以人为控制,因此当要了解某种元素是否为植物必需时,只要有意识地配制缺乏该种元素的培养液,根据植物在该培养液中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便可了解该元素的作用以及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必要性。 2、实验目的 掌握植物营养液培养的基本方法; 通过植物的缺素培养,观察并认识N、P、K等矿质元素的专一缺素症状,从而了解N、P、K对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性。每隔7天移苗,并观察番茄的生长状况。 三、材料和方法 1、植物材料:番茄幼苗 2、实验器材:烧杯、移液管、量筒、培养缸、通气设备、pH计、天平、镊子、毛笔、未脱脂棉、瓷盘 3、实验试剂: 500 ml培养液中各种贮备液用量 完全营养液缺氮缺磷缺钾 KH2PO4 25 25 Ca(NO3)2 25 25 25 MgSO4?7 H2O 25 25 25 25 CaCl2 25 NaH2PO4 25 KCl 25 微量元素0.5 0.5 0.5 0.5 Fe-EDTA 1 1 1 1 4、储备液的制备 (1)大量元素的配制 KH2PO4: 54g + 3000ml H2O Ca(NO3)2: 33g + 3000ml H2O MgSO4?7 H2O: 56g + 4000ml H2O CaCl2: 2g + 2000ml H2O NaH2PO4: 30g + 2000ml H2O KCl: 40g + 2000ml H2O

论植物凝集素与植物保护

论植物凝集素与植物保护 所在专业:生物科学 作者:林晓丽 学号:2007231226 摘要:植物凝集素是一种含有非催化结构域并能可逆结合到特异单糖或寡糖上的植物(糖)蛋白,广泛分布于植物界。本文主要综述了植物凝集素近年来的研究概况,简要介绍植物凝集素的分类、结构特性、功能及其应用等方面,从中去剖析植物凝集素在植物保护中所起的作用,为以后更好地利用植物凝集素去保护植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植物凝集素;植物凝集素作用;生物学功能与应用前景;植物保护 植物凝集素是一类具有高度特异性糖结合活性的蛋白,在动物、植物体内广泛存在,迄今为止,已发现1000多种植物凝集素,其中豆科植物凝集素有600多种[1]。植物凝集素最早发现于1888年,Stillmark在蓖麻籽萃取物中发现了一种细胞凝集因子,它具有凝集红细胞的作用[2]。而1936年,Summer和Howess从刀豆种子纯化的伴刀豆凝集素(ConA)是第一个得到纯化的凝集素,而且是第一个被结晶的植物凝集素,也是第一个用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确定结构的植物凝集素[3]。1960年Nowell报道了植物细胞凝集素有促进有丝分裂的作用。1975年Becker等研究了刀豆凝集素分子的三级结构,揭开了研究植物凝集素分子空间结构和功能的序幕[4]。从此人们对凝集素的性质、生理功能、基因结构与表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认识到凝集素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在医学、农业上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1 植物凝集素的分类 植物凝集素它是一类具有特异糖结合活性的蛋白,具有一个或多个可以与单糖或寡糖特异可逆结合的非催化结构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1.1根据植物凝集素亚基的结构特征,可以分为4种类型:部分凝集素(merolectin)、全凝集素(hololectin)、嵌合凝集素(chemerolectin)和超凝集素(superlectin)。 1.2根据凝集素专一识别的糖类的不同,可以分为七个组别:岩藻糖组、半乳糖/N-乙酰半乳糖胺组、N-乙酰葡萄糖胺组、甘露糖组、唾液酸组、复合糖组。 1.3根据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及其在进化上的相互关系,可以分为七个家族:豆科凝集素、几丁质结合凝集素、单子叶甘露糖结合凝集素、2型核糖体失活蛋白、木菠萝素家族、葫芦

文献综述—植物细胞壁中纤维素合成的研究进展

植物细胞壁中纤维素合成的研究进展 摘要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植物细胞壁执行生理功能的基础,也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类物质。本文对纤维素合成、合成中所需要的酶以及纤维素沉积中微纤丝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和探讨,并对纤维素合成的深入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纤维素合成纤维素合酶蔗糖合酶微纤丝

Recent progress on ellulose synthesis in cell wall of plants Abstract cellulose is a major component in cell wall and carries out many importnt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In addition,it is necessary material for human life and production. The rcwnt progress in cellulose synthesis,the function of relative enzymes and microfibril in proess of cellulose synthesis were reviewed. The studies in cellulose synthesis were propected 【Key words】:cellulose synthesis cellulose synthase sucrose synthase microfibril

细胞壁是由纤维素和果胶质交结形成的多糖和蛋白质及其它成分构成的三维网络结构,也是植物细胞区别于动物细胞的重要特征之一。过去,细胞壁被认为是一惰性结构,只具有机械支持和防御功能。但随着实验技术和方法的不断创新和应用,人们逐渐认识到细胞壁作为植物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还与植物细胞的物质运输、信号传导等生理功能有关[1]。组成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和木质素等,其中纤维素和木质素是森林木材中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非粮食类生物质的主要成分,因此细胞壁被认为是地球上可再生的重要植物生物质资源。近年来,有关植物细胞壁各组分的生物合成、细胞壁的构建模式、细胞壁与植物的生长发育等问题,特别是植物细胞壁的形成及其调控机理的研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本文对植物细胞壁中的纤维素合成、合成中所需要的酶以及纤维素沉积中微纤丝的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今后深入研究纤维素的合成及其机理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1 细胞壁的组成及其功能 植物细胞壁一般分为初生壁、次生壁和中胶层( 胞间层) 三层结构。初生壁位于中胶层和次生壁之间,主要由多糖、蛋白质、一些酶类以及钙离子和凝集素等组成。其多糖成分主要为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质。细胞壁中的纤维素是由β-1,4 葡萄糖残基组成的不分支多糖,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在初生壁中,纤维素微纤丝沿着生长轴方向有序地排列,这种排列模式是决定细胞伸展方向的关键因子[3]。半纤维素中以木-葡萄糖苷含量最高,主要功能是交连纤维素微纤丝。果胶质在细胞壁水合、粘连以及细胞生长过程中,以及在细胞壁的延展性和弹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4]。次生壁是当细胞的伸长生长停止后,细胞初生壁继续生长加厚形成的,它在结构和组成上高度特化,与初生壁有很大的不同。次生壁有多层沉积,具有比初生壁厚的纤维素,而且微纤丝的排列也比较有规律。在次生壁中除含有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外,还含有木质素,这是一类不溶性的芳香类聚合物。它在细胞壁中与纤维素紧密交联形成一个疏水的网状结构,阻止细胞进一步伸长,且增加了细胞壁的机械强度以及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因此木质素在维持植物正常结构、运输水分和养料以及抵抗不良外界环境的侵袭中具有重要作用。中胶层在初生壁之外,其组成和细胞壁的其余部分很不相同,富含果胶质,蛋白质的成分也与初生壁和次生壁大不相同[5]。蛋白质是组成细胞壁的另一类主要成分,主要包括富羟脯氨酸糖蛋白( HGPRs) "富含甘氨酸的蛋白( GPRs)富含脯氨酸的糖蛋白( PRPs) 和阿拉伯半乳聚糖蛋白(AGOs) ,它们在植物细胞生长过程中均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细胞壁组分中除纤维素和胼胝质在质膜上合成以外[1],果胶质、木质素以及细胞壁蛋白质均在细胞质中合成。

植物凝集素的分离纯化及部分性质测定

第11周 2011-5-3/4 植物凝集素的分离纯化及部分性质测定 分离纯化工艺策略: 主要是根据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来选用各种纯化技术。工艺次序的选择策略包括: 1.应选择不同机理的分离单元组成一套工艺; 2.应将含量多的杂质先分离出去; 3.尽早采用高效分离手段; 4.将最昂贵、最费时间的分离单元放在最后阶段。也就是说,通常先运用非特异、低分辨的操作单元,如沉淀、超滤和吸附等,这一阶段主要目的是尽量缩小样本体积,提高目的物浓度,去除最主要的杂质(包括非蛋白质类杂质); 5.随后是高分辩率的操作单元,如具有选择性的离子交换色谱和亲和色谱,而将凝胶过滤色谱这类分离规模小、分离速度慢的操作单元放在最后,这样可以使分离效益大大提高。色谱分离的次序。一个合理组合的色谱次序能够克服某些方面的缺点,同时很少改变条件即可进行各步骤之间的过渡。 如: ◇在离子交换色谱之后进行疏水作用色谱,不必经过缓冲液的交换,因为多数蛋白质在高离子强度下与疏水介质结合能力较强。 ◇凝胶过滤色谱放在最后一步又可以直接过渡到适当的缓冲体系中以利产品成形保存。总之,蛋白质的纯化大至步骤为:样品经初步提取筛除部分杂质后,选择不同的层析手段相互配合进一步提纯。 第一部分离子交换层析 1. 原理: 离子交换层析(Ion-exchange chromatography,IEC)是以离子交换剂为固定相,以特定的含离子的溶液为流动相,利用离子交换剂对各类化学物质或生物大分子因电荷差异而产生不同的结合力,从而将混合物中不同组分进行分离的层析技术。 Cation exchanger(阳离子交换): 层析介质本身带负电荷,交换带正电荷物质 Anion exchanger (阴离子交换):层析介质本身带正电荷,交换带负电荷物质–当缓冲环境 pH > pI, 蛋白质带负电 –当 pH < pI, 蛋白质带正电 –当pH = pI, 蛋白质不带电 –以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分离蛋白质的原理和方法为例: 将阳离子交换树脂(本身带负电荷)颗粒填充在层析管内,带正电荷的蛋白质(pH

植物细胞壁结构特征与生物质高效利用分子机理研究

植物细胞壁结构特征与生物质高效利用分子机理研究 植物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壁蛋白等组成。细胞壁不仅决定植物细胞大小、形状和机械强度,而且对植物形态发生、细胞生长和分化、细胞信号传导、水分运输以及应对外界刺激反应皆起重要作用。 基于细胞壁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物质,全球已开始大力推动木质纤维乙醇的发展,并相继开展了植物细胞壁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木质纤维乙醇生产主要包括三个步骤:(1)预处理解离细胞壁聚合物;(2)纤维素酶解释放可溶性糖;(3)酵母发酵可溶性糖产乙醇。 然而,由于植物细胞壁已进化出复杂的网络结构和化学机制用于抵抗微生物和动物的分解,故细胞壁的抗降解屏障从本质上决定了木质纤维乙醇成本高、效率低和第二次环境污染。初步研究表明,影响细胞壁高效降解及转化的主要因素包括:(1)细胞壁中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紧密包裹纤维素,使纤维素酶可及性低;(2)天然纤维素结晶度高,其酶解效率低;(3)细胞壁降解产生抑制物多,影响乙醇发酵等。 因此,解析细胞壁结构,鉴定出提高生物质降解效率的关键细胞壁结构因子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然而,遗传改良作物细胞壁结构不仅需要提高秸秆生物质产量和降解效率,同时还需保证粮食产量与品质。 基于以上科学问题,本论文将从生物质降解转化、能源植物选育、生物质合成机理三个层面分别进行研究和讨论。其主要结果如下:第一章(生物质降解转化):利用已收集到的大群体芒草材料,通过系统生物学分析,鉴定了在各种物化预处理条件下,影响生物质酶解的细胞壁关键结构因子,即芒草半纤维素分支度(Ara/Xyl)显著降低纤维素结晶度(Cr I),提高生物质产糖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