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焦新技术

炼焦新技术
炼焦新技术

炼焦新技术

作者:苏晓晓化工08-1班19号

摘要:在使用常规焦炉炉型的情况下,提高焦炭质量主要集中在对炼焦原料煤的预处理,改善焦炉的加热制度和对焦炭进行后序处理3个方面,本文列举了以上方面的几项新技术。

关键词:原煤预处理改善加热后序处理

1 原料煤的预处理技术

1.1捣固炼焦技术

捣固炼焦,一般是用高挥发份弱粘结性或中等粘结性煤作为炼焦的主要配煤组份,将煤料粉碎至一定细度后,用机械捣固成煤饼,送入焦炉炭化室内炼焦。

装炉煤料捣固成煤饼后.从焦炉的机侧装入炭化室,其密度可以提高到950kg/ms一1 150kg/m3,质量增加27%,炼出的焦炭比顶装煤焦炉生产的焦炭抗碎强提高1%一6%,耐磨强度肘10改善2%一4%,反应后强度C凇提高1%一6%,在相同焦炭质量下,可多用20%一25%的高挥发分弱黏结性煤.使入炉煤料中高挥发分弱黏结性煤的配入量高达70%~80%。

1.2配型煤炼焦技术

配型煤炼焦,就是将炼焦原料煤中的一部分压块成型,再与其它的粉煤混合,人炉炼焦。

在配煤比相同的条件下。配型煤炼焦生产的焦炭与常规粉煤炼焦生产的焦炭比较提高2%一3%,变化不大或稍有改善,JIS转鼓试验指标提高1%-3%,

CRI降低5%一8%,CSR提高5%一12%。焦炭筛

分组成有所改善。大于80ram级产率有所下降,80ram~25ram级显著增加(一般可增加5%。10%),小于25ram级变化不大.因而提高了焦炭粒度的均匀系数。

1.3煤调湿技术(CMc)

“煤调湿”是“装炉煤水分控制工艺”的简称,是将炼焦煤料在装炉前去除一部分水份,保持装炉煤水分稳定在6%左右,然后装炉炼焦。煤调湿不同于煤预热和煤干燥:煤预热是将入炉煤在装炉前用气体热载体或固体热载体快速加热到热分解开始前温度(150℃~250℃),此时煤的水分为零,然后再装炉炼焦;而煤干燥没有严格的水分控制措施,干燥后的水分随来煤水分的变化而改变;煤调湿有严格的水分控制措施,能确保人炉煤水分恒定。

采用煤调湿技术将人炉煤的水分降低至6%~7%,使炼焦耗热量降低。如果按正常入炉煤水分为11%。则采用煤调湿技术后水分降低了5%.以lkg 干煤为基准,炼焦耗热量降低约300kJ一350kJ。

由于装炉煤水分的降低。堆密度增加约7.7%,焦炭的产量也将有所增加。同时。由于入炉煤的堆密度增加和炭化室装煤初期升温速度的提高都能促使焦炭品质的提高,焦炭的粒级分布更趋均匀,粉焦率减少约2%,DI15015提高o.8%~ 1.5%。

1.4煤的预粉碎

一般进行预粉碎的煤种性能较差。气煤和瘦煤硬度较大,一般只对气煤进行预粉碎。这样可以改善煤料的粒度分布。对于不同的配煤选择适宜的预粉碎细度和配合煤细度有助于提高焦炭质量。有试验表明:对气煤预粉碎炼

焦后,M40提高2%以上,M10改善O.5%以上。

1.5配添加剂

所谓配添加物就是在装炉煤中配入适量的黏结剂和抗裂剂等非煤添加物.以改善其结焦性的一种炼焦煤准备特殊技术措施。配黏结剂工艺适用于低流动度的弱黏结性煤料。有改善焦炭机械强度和焦炭反应性的功效。配抗裂剂工艺适用于高流动度的高挥发性煤料,可增大焦炭块度、提高焦炭机械强度、改善焦炭气孔结构。

2 采用焦炉加热自动控制系统

在传统炼焦生产管理中,一旦加热制度制定后,一般不会轻易改变。但因装煤不足,煤的水分波动、煤气的压力波动、天气变化、个别炉号因某种原因延长或缩短结焦时间等.均对煤的炭化过程有一定的影响,如不及时调整,可使焦炉炉温产生波动,供热过量或供热不足。采用加热控制模型后,可实时测量炉组的各种参数,从而达到:

(1)使炉组的加热处于平衡状态,炉组的需热量和能源供给平衡。

(2)燃烧室的供热有可能不一致或炉组在某一段时间供热产生波动。动态调度模型和加热控制模型可以逐渐使全炉组的加热情况保持一致。

(3)如果所测的各种参数与加热制度和规程规定的参数出现较大的偏差,将提示操作人员检查原因,及时给与处理。到目前为止。已经研制和开发了十多种不同类型的焦炉加热最优化控制系统和生产操作指导系统,旨在降低炼焦总成本和提高焦炭质量。实践表明,这些控制系统在稳定加热、降低炼焦耗热量、提高焦炭质量和劳动生产率、改善操作环境以及延长焦炉寿命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3 引进新型熄焦工艺

3.1干熄焦技术

目前,包钢6座JN60型焦炉配套3套干熄焦,由于干熄焦能提高焦炭强度和降低焦炭反应性。对高炉操作十分有利,因而在强结焦性煤缺乏的情况下,炼焦时可多配些弱黏结性煤.尤其对质量要求严格的大型高炉用焦炭,干熄焦更有其意义。

实际生产表明,干熄焦比湿熄焦焦炭M40可提高3%~5%,M10可改善O.2%.0.5%,CRI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干熄焦与湿熄焦的全焦筛分区别不大。由于干熄焦焦炭质量的提高,可使高炉炼铁入炉焦比下降2%-5%。同时高炉生产能力提高约1%。

3.2低水分熄焦技术

在正常条件下,低水分熄焦与传统的湿法熄焦相比,焦炭水分可控制在2%~4%,减少20%一40%,且均匀。低水分熄焦工艺在包钢焦化厂的应用表明:虽然低水分熄焦工艺取样为全焦.可其含水在粗调阶段也比传统熄焦工艺的冶金焦含水低0.65%一1%。而在细

调后,低水分熄焦的全焦含水。比传统熄焦的冶金焦含水要低2.5%~2.9%。可见其降低焦炭水分效果是很明显的。

采用低水分熄焦工艺后。冶金焦水分明显降低,直接给炼铁高炉的操作和节能带来非常可观的效益,按焦炭含水分每降低1%.可降低炼铁焦比1%~1.5%来计算。该工艺生产的焦炭可降低焦比3%一4.5%。

3.3稳定态熄焦技术

稳定态熄焦工艺通过熄焦时焦粒强烈的涡旋流动使其均匀冷却,水分可

调整到2%一4%之间.标准偏差为0.5%。1%。与低水分熄焦工艺接近。

稳定态熄焦时,焦炭处于跳动状态,因此其具有整理功能。可以使焦炭的潜在缺陷提前释放,使焦炭的块度均匀。给高炉生产创造好的条件。抗碎强度、耐磨强度均明显优于传统湿法熄焦。CSR和CRI数值在稳定态熄焦过程中不受影响。

参考资料:

1煤化工工艺学第二版郭树才编

2炼焦新技术潘立慧魏松波

3炼焦新技术及应用郑文华于振东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4国外炼焦新技术的开发朱久发武钢技术中心

5加强焦炉生产管理,提高焦炭质量张建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焦化厂

炼焦工艺知识点总结

炼焦工艺知识点总结 炼焦工艺 炼焦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到1000℃左右(高温干馏),通过热分解和结焦产生焦炭、焦炉煤气和炼焦化学产品的工艺过程。冶金焦炭含碳量高,气孔率高,强度大(特别是高温强度),是高炉炼铁的重要燃料和还原剂,也是整个高炉料柱的支撑剂和疏松剂。炼焦副产的焦炉煤气发热值高,是平炉和加热炉的优良气体燃料,在钢铁联合企业中是重要的能源组分。炼焦化学产品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因此炼焦生产是现代钢铁工业的一个重要环节。 简介 装炉煤经过高温干馏转化为焦炭、焦炉煤气和化学产品的工艺过程。即煤炭焦化。 炼焦指主要从硬煤和褐煤中生产焦炭、煤气、干馏炭及煤焦油或沥青等副产品的炼焦炉的操作活动。 根据最终温度,有高温炼焦(900~1100℃)、中温炼焦(660~750℃)和低温炼焦(500~580℃)。通常指高温炼焦。 现代炼焦生产在焦化厂炼焦车间进行。炼焦车间一般由一座或几座焦炉及其辅助设施组成,焦炉的装煤、推焦、熄焦和筛焦组成了焦炉操作的全过程,每个炉组都配备有装煤

车、推焦车、拦焦机、熄焦车和电机车,一侧还应设有焦台和筛焦站。近来开发的炼焦新工艺还有:配入部分型煤炼焦的配型煤工艺、用捣固法装煤的煤捣固工艺、煤预热工艺等。 (1)焦炭。 炼焦最重要的产品,大多数国家的焦炭90%以上用于高炉炼铁,其次用于铸造与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少量用于制取碳化钙、二硫化碳、元素磷等。在钢铁联合企业中,焦粉还用作烧结的燃料。焦炭也可作为制备水煤气的原料制取合成用的原料气。 (2)煤焦油。 焦化工业的重要产品,其产量约占装炉煤的3%~4%,其组成极为复杂,多数情况下是由煤焦油工业专门进行分离、提纯后加以利用 (3)煤气和化学产品。 氨的回收率约占装炉煤的0.2%~0.4%,常以硫酸铵、磷酸铵或浓氨水等形试作为最终产品。粗苯回收率约占煤的1%左右。其中苯、甲苯、二甲苯都是有机合成工业的原料。硫及硫氰化合物的回收,不但为了经济效益,也是为了环境保护的需要。经过净化的煤气属中热值煤气,发热量为17500KJ/Nm3左右,每吨煤约产炼焦煤气300~400 m3,其质量约占装炉煤的16%~20%,是钢铁联合企业中的重要气体燃料,其主要成分是氢和甲烷,可分离出供化学合成用的氢气和代替天然气的甲

武汉平煤武钢联合焦化公司实习报告

认识实习报告 目录 1实习概述 (1) 1.1实习目的 (1) 1.2实习意义 (1) 1.3实习时间 (1) 1.4实习地点 (2) 1.5实习要求 (2) 2 认识实习主要内容 (2) 2.1理论知识教学 (2) 2.1.1炼焦学 (2) 2.1.2化产学 (3) 2.2武钢能源动力公司燃气厂 (3) 2.3武汉平煤武钢联合焦化公司 (4) 2.3.1 二号炼焦车间 (4) 2.3.2 二回收车间 (5) 3 实习总结 (6) 4 致谢 (6) 1实习概述 为加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大学生了解武钢然气厂和武钢焦化厂的生产流程,真正体验到化工厂的工作机理,学校为我们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组织了这次认识实习。在本次实习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这对我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让我受益匪浅。 1.1实习目的 到武钢认识实习,是我们化工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我们实践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一。学生在本次实习中,通过在工厂车间的参观学习,听取工程师对各种大型设备的讲解,深入到化工生产的实践之中,获取对化工生产的感性认识。使同学们将所学习过的专业基础知识与认识实习联系起来,同时,为以后《化工原理》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2实习意义 本次实习对我们的学习和对化工的认知有很重要的意义。通过实习,可以解决许多在理论课上解决不了的问题,学到很多理论课程上所学习不到的专业知识。同时,在工厂里面的实习,也是对课程知识的印证、巩固和启发。 从管理人员和工程师们的口中,我们可以得知化工专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从而修正自己的事业理想和奋斗方向。用我们的五官去感受化工生产的真正意义,重新为自己定位,了解本行业的激烈竞争,进而提高我们的创新精神;培养我们的团队精神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在实习过程中,我也认识到了实验与实践的本质区别。在实验室我们的实验没有考虑实验成本,对于三废处理的要求也不是很高,而在工厂里面,为了盈利,这些因素都必须考虑在内。在实验室里,药品、几支试管再加上其他简单的仪器就能实验,而在工厂,我能看到的都是超大型的复

炼焦新技术

炼焦新技术—煤调湿技术 我国现有焦炉生产能力较大,占世界第一位,炼焦煤水分偏高,而且优质炼焦煤日益短缺,围绕现有焦炉和炼焦生产工艺,开发提高焦炭质量和利用炼焦余热的新工艺、新技术是适应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煤调湿技术可降低入炉煤水分,降低炼焦耗热量,增加入炉煤堆密度,提高焦炭质量。近几年来,煤调湿技术在国内外炼焦行业异军突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究其原因是煤调湿技术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可使焦炭和化工产品增产11%,提高经济效益;焦炉加热用燃料降低,减少耗热量;焦炭质量得到提高;充分利用了焦炉余热,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煤调湿(Coal Moisture Control ,简称“ CMC ”)技术简述 煤调湿技术是通过直接或间接加热来降低并稳定控制入炉煤的水分,该技术不追求最大限度地去除入炉煤的水分,而只把水分稳定在相对低的水平,既可达到增加效益的目的,又不因水分过低而引起焦炉和回收系统操作的困难,使入炉煤密度增大、焦炭及化工产品增产、焦炉加热用煤气量减少、焦炭质量提高和焦炉操作稳定等效果。 二、煤调湿的基本原理 利用外界热能将入炉煤在焦炉外干燥,控制入炉煤的水分,从而控制炼焦耗热量、改善焦炉操作、提高焦炭产量或扩大弱粘结性煤的用量。 三、工艺流程及发展 煤调湿技术通过直接或间接加热来降低并稳定控制入炉煤水分,并不追求最大限度地去除入炉煤气的水分,而只是把水分稳定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就可以达到增加效益的目的,又不会因水分过低而引起焦炉和回收系统操作困难。煤调湿技术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日本开始应用,历经了3 种工艺技术的变革:第一代是热媒油干燥方式;第二代是蒸汽干燥方式;第三代是最新一代的流化床装置,设有热风炉,采用焦炉烟道废气或焦炉煤气对其进行加热的干燥方式。 1、第一代煤调湿技术

(现场管理)炼焦车间工艺流程

1.炼焦车间 1.1概述 本工程炼焦车间采用4×55孔JNDK55-05型5.5m单热式捣固焦炉。单U形集气管(设在焦侧),双吸气管。两个2×55孔炉组布置在一条中心线上。在每个炉组机侧设一个双曲线斗槽的煤塔。装煤除尘采用双U形导烟管的装煤导烟车(CGT车),将装煤烟尘导到n+2和n-1炭化室。出焦除尘设地面站,采用皮带小车式除尘拦焦机。每2×55孔焦炉配一套新型湿法熄焦系统和预留一套干熄焦装置位置。 1.2炼焦基本工艺参数 炭化室孔数4×55 孔 每孔炭化室装煤量(干) 40.6 t 焦炉周转时间25.5 h 焦炉年工作日数365 d 焦炉紧张操作系数 1.07 装炉煤水分10% 煤气产率330 m3/t干煤 全焦率75% 焦炉加热用煤气低发热值: 焦炉煤气17900kJ/m3 装炉煤水份为7%时炼焦干煤相当耗热量 焦炉煤气加热时2250kJ/kg

由备煤车间送来的能满足炼焦要求的配合煤装入煤塔。通过摇动给料器将煤装入装煤推焦机的煤箱内(下煤不畅时,采用风力震煤措施),并将煤捣固成煤饼,装煤推焦机按作业计划从机侧炉门送入炭化室内。煤饼在炭化室内经过一个结焦周期的高温干馏炼制成焦炭和荒煤气。 炭化室内的焦炭成熟后,用装煤推焦机推出,经拦焦机导入熄焦车内,由电机车牵引熄焦车至熄焦塔内进行喷水熄焦。熄焦后的焦炭卸至凉焦台上,冷却一定时间后送往筛贮焦工段进行筛分。 煤在炭化室干馏过程中产生的荒煤气汇集到炭化室顶部空间,经过上升管,桥管进入集气管,约800℃左右的荒煤气在桥管内被氨水喷洒冷却至85℃左右。荒煤气中的焦油等同时被冷凝下来。煤气和冷凝下来的焦油同氨水一起经吸煤气管道送入煤气净化车间。 焦炉加热用的焦炉煤气,由外部管道架空引入。分别进入每座焦炉的焦炉煤气经预热器预热至45℃左右送入地下室,通过下喷管把煤气送入燃烧室立火道与从废气开闭器进入的空气汇合燃烧。燃烧后的废气通过立火道顶部跨越孔进入下降气流的立火道,再经过蓄热室,由格子砖把废气的部分显热回收后经过小烟道、废气交换开闭器、分烟道、总烟道、烟囱,排入大气。 上升气流的煤气和空气与下降气流的废气由交换传动装置定时进行换向。

配煤炼焦工艺

配煤炼焦工艺 配煤的目的与意义 高炉焦和铸造焦等要求灰分低、含硫少、强大、各向民性程度高。在室式炼焦条件下,单种煤(焦煤除外)炼焦很难满足上述要求,各国煤炭资源也无法满足单种煤炼焦的需求,中国煤炭资源虽然十分丰富,但煤种和储量资源分布不均,因此必采用配煤炼焦。所谓配煤就是将两种以上的单种煤料,按适当比例均匀配合,以求制得各种用途所要求的焦炭质量。采用配煤炼焦,既可保证焦炭质量符合要求,又可合理利用煤炭资源,节约优质炼焦煤,同进增加炼焦化学产品产量。配煤方案的制定是焦化厂生产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焦化厂规划设计的基础,在确定配煤方案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配合煤性质与本厂煤预处理工艺及炼焦条件相适应,焦炭质量按品种要求达到规定指标。符合本地区煤炭资源条件,有利扩大炼焦煤源。 有利增加炼焦化学产品;防止炭化室中煤料结焦过程产生的侧膨胀压力超过炉墙极限负荷,避免推焦困难。 缩短煤源平均运距,便于调配车皮,避免煤车对流,在特殊情况下有一定调节余地。 来煤数量和质量稳定,最终达到生产满足质量要求的焦炭的同时,使企业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不同品种焦炭对配合煤的质量指标要求 不同用途的焦炭,对配煤的质量指标要求不同,为保证炼出质量合格的焦炭,必须保证配煤的质量。中国20世纪50年代初的配煤方案是以气煤、肥煤、焦煤和瘦煤四种煤为基础煤按照一定比例配合确定的。但由于中国炼焦煤资源分布不均衡,不可能在所有地区满足四种煤配合的原则,因而开发了各种配煤技术如用配煤质量指标确定配煤方案。在进行炼焦配煤操作时,对配合煤的主要质量指标要求包括:化学成分指标即灰分、硫分和磷含量,工艺性质指标即煤化度和黏结性,煤岩组分指标和工艺条件指标即水分、细度、堆密度等。 炼焦基本工艺参数:

炼焦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煤化工工艺学课程作业 题目:中国炼焦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姓名:郭晓萍 学号: 2010507345 班级:化工20104班 时间:2013年12月28日

中国炼焦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炼焦技术的发展主要以扩大炼焦煤资源、改善焦炭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节能降耗、改善操作环境、延长焦炉寿命为目标。焦炉仍然以顶装焦炉为主,捣固焦炉等其它炼焦技术逐步发展的特点。 关键词:配煤;捣固炼焦;煤调湿;干法熄焦; 一、概述 近几十年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刺激了炼焦技术的快速提高,中国炼焦技术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 当前主要的炼焦技术有: 1.配煤炼焦技术(配煤专家系统) 2.煤干燥与煤调湿技术 3.配型煤炼焦技术 4.捣固炼焦技术 5.干法熄焦技术 6.炼焦生产自动化技术 7.焦炭后处理技术 从焦炉炉型来讲主要有: ●顶装焦炉 ●捣固焦炉 ●热回收焦炉 ●近年来正在开发的新炼焦技术: ●日本SCOPE21炼焦技术 ●高性能/巨型反应器

中国1978-2010年钢、铁、焦炭产量(万吨)情况: 从上图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焦炭产量随着钢铁产量增加而增加, 2010年全国焦炭产量总计已达3.87亿吨,从品种结构看,供传统冶金焦产量约3.67亿吨、机械制造用铸造焦产量约600万吨、半焦(兰炭)产量约1400万吨。 二、全国炼焦技术现状及特点 炼焦技术的发展主要以扩大炼焦煤资源、改善焦炭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节能降耗、改善操作环境、延长焦炉寿命为目标。 焦炉仍然以顶装焦炉为主,捣固焦炉等其它炼焦技术逐步发展的特点。 1.土焦(改良焦)已基本被取缔 据中国炼焦行业协会初略统计,2010年全国焦化行业已基本实现关停淘汰落后小(老)焦炉。土焦(改良焦)基本淘汰。 2.焦炉大型化炉型 1)顶装焦炉(主力炉型)我国主要焦炉炉型简介

冶金新技术

辽宁科技大学 材料与冶金学院 班级:冶金2010-6班姓名:冉君 学号:120103202023

冶金新技术 一、炼焦新技术 抗碎强度(M40)、耐磨强度(M100) 高炉炼铁需要的焦炭是在炼焦炉生产的。将炼焦所用煤粉(含焦煤、气煤、肥煤、瘦煤、气肥煤等)送入焦炉的热化室,供入燃料加热、燃烧,在还原气氛下去除挥发、焦油、保留碳成分炼制红热的焦炭出炉。 我国焦炭的年产量1.2-1.3亿吨,居世界第一,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其中有百分之四十到五十是由土法炼焦生产,故质量差,主要表现在抗碎强度强度、焦炭含灰份指标差距大。对当今大型高炉高强度大喷煤的操作,要求焦炭在高温下不易被co2所侵蚀而造成焦炭在高温下强度下降,故用焦炭的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采作为评价焦炭高温强度的重要指标。 1、提高焦炭质量的新技术 采用高挥发弱粘结性或中等粘结性煤作为炼焦的主要配煤组分。将煤粉碎至一定细度后,用机械捣固成煤饼,送进焦炉炭化室内炼焦。 2、煤调湿技术(CMC) 装炉煤水分控制工艺简称煤调湿,是将炼焦煤料在装炉前除掉一部分水分,保持装炉煤水分稳定的一项技术。与煤干燥的区别是煤干燥没有严格的水分控制措施,干燥后水分随来煤水分的变化而改变。 3、干熄焦技术(CDQ) 干熄焦技术“干熄焦”是相对于用水熄灭炽热焦炭的湿熄焦而言的,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冷的惰性气体(燃烧后的废气)在干熄炉中与炽热红焦炭换热从而冷却红焦。特点为: (1)回收红焦显热 出炉红焦的显热约占焦炉能耗的35%-40%,这部分能量相当于炼焦煤能量的5%。采用干熄焦可回收约80%的红焦显热,平均每熄1t焦炭可回收3.9MPa450℃蒸汽0.45t,甚至更高些。干熄焦节能占焦炉总节能量的50%以上。 (2)减少环境污染 炼焦车间采用湿法熄焦,每熄1t红焦就要将0.5t含有大量酚、氰化物、硫化物及粉尘的蒸汽抛向天空,严重地污染了大气及周围的环境,这部分污染占炼

捣固炼焦技术样本

重视应用捣固炼焦技术 -12-10 所谓捣固炼焦技术( StampCokingTechnology, 简称SCT) , 是一种能够经过增加配煤中高挥发分、弱粘结性或不粘结性的低价煤的含量来扩大炼焦煤资源的方法。其优点如下: ( 1) 提高焦炭质量和节约资源: 煤料经捣固后, 堆密度可提高到0.95~1.15t/m3, 煤粒间接触致密, 比常规顶装煤煤粒子间的间距缩小28%~33%, 所得焦炭的致密程度明显改进, 有明显的改进焦炭质量的效果。同时, 在保证同样焦炭质量的前提下, 可多用20%~30%左右的高挥发分弱粘煤及部分非粘结煤, 扩大炼焦用煤源, 降低对优质炼焦用煤的依赖度和提升焦炭生产的成本优势。( 2) 经济效益显著: 尽管捣固焦炉的捣固机和装煤车的投资高于顶装煤的机械费用, 可是捣固煤饼的堆积密度比顶装煤高1/3, 故相同生产规模的焦炉, 捣固焦炉能够减少炭化室的孔数或炭化室容积, 因此, 捣固焦炉的总投资并不比顶装焦炉高。另外, 捣固炼焦工艺能够比顶装煤炼焦工艺配入更多的高挥发分或弱粘结性的低价煤, 同时增加石油焦及焦粉的配入量, 减少焦煤用量, 直接降低了焦炭的生产成本, 并使捣固焦炉焦炭质量提高, 可相应提高销售价格, 增加销售收入。( 3) 减少环境污染: 与顶装焦炉相比较, 在产量相同的情况下, 捣固焦炉具有减少出焦次数、减少机械磨损、降低劳动强度、改进操作环境和减少无组织排放的优点; 装煤的污染物排放量减少90%; 工艺除尘效率高, 减少了环境污染。 捣固炼焦工艺由于具有诸多优点, 已在许多国家大量采用, 特别是在缺乏强粘结性煤资源的国家。原苏联从1989年开始将一个顶装焦炉改造为捣固炼焦炉以后, 开始在其高挥发分煤矿地区采用捣固炼焦工艺。波兰由于其国内挥发分高的煤源比较多, 适合炼焦的煤源不太丰富, 因此也大量采用捣固工艺。 当前, 世界上比较先进的捣固技术是由德国开发的萨尔堡捣固技术。这种技术应用的较为广泛, 中国青岛管道燃气公司采用的就是这种技术。 德国萨尔堡矿业公司开发的这种新一代捣固技术, 采用薄层连续给料代替传统的分层捣固法, 捣固时间由12min左右缩短到4min左右, 提高了捣固机效

以褐煤干馏提质为基础的多联产技术分析_崔晓曦

以褐煤干馏提质为基础的多联产技术分析 崔晓曦1,2,李忠1,左永飞2 (1.太原理工大学,山西 太原030024;2.赛鼎工程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32) 摘 要 褐煤干馏提质技术可以实现气-液-固产品的分级转化利用,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的资源转化途径。在已有的技术基础上,提出了褐煤提质技术多联产综合利用的构想,根据目标产品的不同,详细论述了以下几种可能实施的多联产耦合实例:褐煤干馏提质技术分别与煤洁净发电、合成化工产品、煤制天然气、煤间接制油等优化组合的多联产系统。 关键词 褐煤提质,干馏,多联产,半焦,焦油,煤气 文章编号:1005-9598(2012)-05-0030-04 中图分类号:TQ530.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2-04-25 作者简介:崔晓曦(1963—),男,山西太原,教授级高工,在读博士,1985年本科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高分子化工专业,现从事煤化工技术的研发工作,E-mail:cuixiaoxi@sedin.com.cn。 褐煤的成分复杂,只作为单一用途来利用会造成很大浪费,如果将多个生产工艺作为一个整体处理,从综合利用的角度出发,对褐煤进行分级转化利用,既能实现煤炭高效低污染利用,也能更好地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低温干馏提质是一个常压热加工过程,在不需要氧气和加氢的情况下,可制得高热值煤气和高附加值的低温煤焦油,充分利用褐煤中氢的潜在优势[1],还可最大限度地从褐煤中获取芳烃和轻质油,同时能对褐煤进行脱水、提质,从而拓宽褐煤的应用范围。我国拥有丰富的褐煤资源,已探明的褐煤保有储量高达1303亿t,约占全国煤炭储量的13%[2],由于褐煤的水分高、发热量低、无黏结性、氧含量高、化学反应活性强等特点限制了其应用范围。目前褐煤多数用于直接燃烧,使得一些可利用的有机物质不能被充分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并且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无益于环境。褐煤具有较高挥发分和化学反应活性等特点,这些特点满足分级转化利用的条件,所以先对褐煤进行干馏提质,初步实现褐煤的气-液-固组分分级转化,进而对气-液-固三相物质进一步分质利用,以物质和能量消耗最少的方式,同步获取清洁的气-液-固态能源和有机化工原料[3],是目前褐煤高效利用的最佳途径。 针对以上现状,本文系统地阐述了褐煤分级转化、分质利用的途径,及以这些途径而确立的资源节 约型、环境友好型的褐煤资源转化路线。根据目标产品的不同,通过优化产业结构、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耦合形成多联产系统,使得资源分级转化,这样褐煤资源既可综合利用,也可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 1褐煤干馏提质实现气-液-固产品分级转化利用 在温和的条件下,按照传统褐煤干馏工艺初步测 算,每吨褐煤(干基)大约可以生产半焦0.6t、低温焦油0.06t和干馏气200m3,褐煤干馏提质的原料投入与产出价值比在1:2.5左右[4],明显提高了经济效益。此外,褐煤干馏提质所得到的固体产物半焦的质量还不到原煤1/2,却富集了原煤约3/4的热值[5]。所以,分质转化对褐煤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褐煤干馏提质,获得气-液-固产品的主要应用范围如下页图1所示。 1.1半焦的加工利用 半焦是褐煤干馏提质的主要产品,一般热值高于 原煤50%~80%。半焦作为一种新型的炭素材料,以其固定碳含量高、比电阻值高、化学反应活性高及其灰分低、硫磷含量低等优异特性和较低的市场价格,有逐步取代冶金焦并广泛用于电石、铁合金、硅铁、碳化硅等生产领域的趋势[6]。其中,灰分低的半焦可用作 第5期(总第162期) 2012年10月 煤化工 Coal Chemical Industry No.5(Total No.162) Oct .2012

日本低成本和环境友好型炼焦新技术的进展(上)

日本低成本和环境友好型炼焦新技术的进展(上) 近年来,钢铁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以及应对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形势,纷纷把研发的重点集中在原燃料新技术的开发方面。焦炭质量好坏对高炉炼铁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炼焦工序是钢铁企业控制污染物排放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低成本和环境友好型炼焦新技术的开发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本文对日本新近研发的新一代SCOPE 21炼焦技术,全部使用弱、非黏结煤生产焦炭技术,以及高反应性焦炭生产技术进行了阐述,重点介绍了这3种技术的研发背景、特点和目前的研究状况以及工业化应用情况。这3种技术的开发对于提高弱、非黏结煤的用量,降低生产成本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日本在开发低成本和环境友好型炼焦新技术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其炼焦新技术的研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保证焦炭质情况下,加大廉价煤的使用量,主要是扩大非黏结煤或者弱黏结煤的用量;二是减少污染物排放。 1 日本典型的低成本和环境友好型炼焦新技术 日本近年来一直致力于进行大量使用弱黏结煤技术的开发。弱黏结煤有以下特征:由于煤在软化温度区域的熔融性指数比黏结煤低,如果单独使用,煤颗粒间的黏着会不充分;大量使用弱黏结煤时,焦炭强度会下降,无法获得优质焦炭。因此,为了能够大量使用弱黏结煤,必须对煤进行一些预处理。为此,日本开发了煤的新型预处理技术,其中包括煤预热技术。

一般认为焦炭是一种多孔质材料,其强度主要受以下因素的支配:基质强度、气孔率、焦炭内的龟裂和缺陷。因此,在配加弱黏结煤的情况下,只有改善这些影响因素,才能大量配加。煤预热炼焦技术是利用热的惰性气体将配合煤快速加热到150℃-250℃后热煤装炉的一种炼焦技术。煤料装入炭化室后,其堆密度比湿煤高10%-15%,由于装炉煤的升温速度加快,塑性温度间隔增宽,改善了煤料的塑性,同时装炉煤的膨胀压力也增大。该项技术适用于膨胀压力较小的高挥发分弱黏结煤。与常规的湿煤炼焦相比,结焦时间缩短了20%-30%,散密度增大了10%-15%,焦炉生产能力提高了30%-50%。并且,由于预热煤不含水分,减少了剩余氨水量;由于不需要机械平煤,免除了平煤时的烟尘逸散;由于预热煤装炉系统密封好,减少了装煤孔的烟尘逸散,十分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在煤的预热炼焦技术和干熄焦技术的基础上,日本开发成功了SCOPE 21技术,该技术既可以把弱黏结煤或者非黏结煤在配煤炼焦中的比例提高到50%,又可大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 为了进一步提高低价弱黏结煤或者非黏结煤在炼焦配煤中的使用比例,日本正在开发Hyper煤(HyperCoal)技术,目的是在炼焦中全部使用低价弱黏结煤或者非黏结煤。 此外,为了高炉能大幅度节能减排,日本正在开发一种新型焦炭——高反应性焦炭。 2 新一代SCOPE 21炼焦技术 研发背景。日本的绝大部分焦炉是20世纪70年代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建设的,近20年来没有新建焦炉,目前焦炉的平均炉龄约为33年,最长的达40

炼焦工艺基本内容

炼焦工艺 1基本组分 焦炭78%、焦炉煤气15~18%、煤焦油2.5~4.5%。 1.2焦炉煤气 氨0.25~0.4%(生产硫铵,我国为0.25%); 粗苯0.8~1%(苯、甲苯、二甲苯); 硫化物0.2~1.5%(可生产硫磺和吡啶) 1.3煤焦油精制 轻馏分:苯、甲苯、二甲苯、重苯; 酚馏分:酚、甲酚、二甲酚; 萘组分:萘、精萘、工业喹啉; 洗油组分:苯类吸收剂; 蒽油组分:提取蒽、菲、咔唑; 沥青:铺路、生产沥青油和电极沥青 2选煤的必要性 煤中的硫包括无机硫(选煤可以部分去掉)、有机硫(物理选煤不能去掉,用浮选法) 煤中还有内在矿物,成矿时混入的粘土(二氧化铝)、沙粒(二氧化硅)、硫铁矿。其中前两种可以通过粉碎、洗选除去。 外在矿物,采煤时混入的矸石。比重大,直接燃烧时为灰分,炼焦时全部留在焦炭中。选煤时除去。 水分,内在水和成矿有关,在配煤时考虑,外在水影响焦炉的操作稳定性。炼焦前需要干燥处理。 3炼焦参数 3.1炼焦阶段 干燥预热:350℃,失去水分。 焦体形成阶段:350~480℃,交连、缩聚、重排,气、固、液共熔体。有膨胀压 半焦形成阶段:480~650℃,增加了气、固相的生成,胶质固化。 焦炭形成阶段:650~1000℃,半焦不稳定的有机物分解或缩聚,产物为气体。750℃后主要是氢气。体积收缩。 3.2炼焦煤 气煤:挥发性大,收缩大,膨胀压小,2~14kPa;胶质体少,粘性差。热解350~440℃(90℃),加入便于推焦,保护炉体。 肥煤:挥发度低于气煤,收缩大,膨胀压小4.9~19.6kPa,胶质体最多,粘性最好。热解320~460℃(140℃)。 焦煤:挥发性适中,收缩量低;成焦强度大,热解390~465℃(75℃)。膨胀压很大14.7~34.3kPa。对焦炉的墙体不利。 瘦煤:挥发度最低,热解450~490℃(40℃),结焦块大,液体少,收缩量最低,粘结性差,膨胀压答19.6~78.4kPa。 3.3配煤指标 水分:8~10%。内在水和外部水总和。 灰分:10.5~11.2%(混入杂质部分),保证成焦率76%,满足高炉需要。 挥发分:18~30% 硫分:80%进入焦炭(1~1.2%),要求控制1%以下。 黏结性:胶质层最大厚度Y=16~18mm。黏结指数65~78%。 膨胀压:安全10~15kPa,选择8~15kPa。

煤化学教学大纲

煤化学教学大纲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煤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G02039 【学时学分】64 学时; 4 学分【开课模式】必修 【实验学时】0学时【上机学时】 【课程类型】专业课【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开课单位】石油化工系【授课对象】高职高专(3年制)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为煤化工专业方向的技术基础课,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煤的特征、生成、结构、分析和分类;煤的热解、煤的液化和气化等过程的机理及其理论基础;煤的各种加工产物的组成、性质和应用。目的在于深入了解煤的特性,解决煤炭利用中的各种问题,开发新的加工技术和开拓新的利用途径,使煤炭资源得到合理和有效的利用,同时为学习煤化学工程与工艺学、炼焦学、煤转化技术等课程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煤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必修课。要求学生学完该课程后能够掌握煤的特征、生成、结构、分析和分类;煤的热解、煤的液化和气化等过程的机理及其理论基础;煤的各种加工产物的组成、性质和应用。 三、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及说明: 绪论(2学时) 1.中国的能源概况及煤炭资源 2.中国煤炭的综合利用情况 3.煤利用存在的环境问题 4.煤化学的发展 5.煤化学的内容、特点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煤的外表特征和生成(4学时) 1.煤的种类和外表特征

2.煤的生成 学习煤化学首先应了解煤的种类和外部特征,研究煤的原始物质、煤的生成对研究煤的性质、结构、利用有重要的作用,煤的显微特征已广泛用于煤质分析和煤岩配煤。通过本单元学习,应掌握煤的种类和外部特征;熟悉成煤的原始物质、煤的生成和主要成煤期;掌握煤的宏观和微观特征。重点和难点:按成煤植物划分煤的种类;煤生成的各阶段的变化;煤的显微特征在煤质分析和煤岩配煤的应用。 第二章煤的一般性质(10学时) 1.煤的宏观特征和微观特征 2.煤的物理性质 3.煤的固态胶体性质 4.煤的化学性质 合理利用煤炭资源,通常先对大批量的煤进行采样和制备,获得代表性的煤样,然后进行煤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的结果与煤的成因、煤化程度和煤岩组成等关系密切,加之对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工艺性质做进一步的研究,就可综合科学地评价煤质,确定各种煤的加工利用途径。通过对本单元学习,应了解煤的物理性质;熟悉煤的化学反应;掌握煤样的采集和制备方法;掌握煤质分析中的常用基准和基准换算;熟悉煤质分析的符号表示;掌握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的分析原理、方法和计算;掌握煤的元素分析的原理、测定方法;掌握煤的发热量的测定原理和方法。重点和难点:商品煤样的采样方法;煤样制备的步骤;煤质分析中的常用基准和基准换算;煤的工业分析的原理、分析方法和计算;三种全硫分析的原理、测定方法。 第三章煤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10学时) 1.煤样的采集 2.煤样的制备 3.煤质分析中常用基准和符号 4.煤的工业分析 5.煤的元素分析

炼焦工艺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国内外炼焦工艺的发展状况 摘要:介绍了国内外炼焦技术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分析了当前炼焦工业生产状况,并对高炉对焦炭质量的要求和炼焦工艺的发展作了较系统的介绍。 关键词:炼焦;国内外;工艺;现状;发展 (一)、国内炼焦生产技术状况 1.1 我国炼焦技术发展的回顾 建国初期我国只有日本和德国留下的老焦炉,工艺落后,装备较差,产量很低,根本无法满足新中国建设的需要。1958年,我国自行设计和建设的第一座58型焦炉在北京焦化厂一次投产成功,标志着我国炼焦工业和城市煤气事业有了革命性的进步。随之,一大批66型焦炉和70型焦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为推动我国重工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通过认真学习、吸收国外炼焦新技术,并结合我国国情,设计建设了6m焦炉。仅在短短几年里,6m焦炉迅速推广应用,现已建成高于5m的焦炉39座(其中6m的27座,5.5m的5座,5m的4座),生产能力1800万t,占全国机焦产量的24%,在我国炼焦工业发展中占据了重要位置。进入90年代,焦化环保技术、炼焦自控技术、各种新型炼焦技术和装备发展迅速。我国炼焦工业在设计能力、产品产量、工艺技术水平等方面已逐步跃居国际先进行列。 1.2 炼焦技术发展 截至1998年底,我国共有炼焦企业170余家,有各类机焦炉753座,炼焦能力8010万t/a,其中炭化室高4m以上的焦炉177座,炼焦生产能力5919万t/a,占全国机焦炉座数的23.5%、占炼焦设计生产能力的73.9%。1997年全国生产焦炭13902万t,其中机焦7067.2万t,土焦6728.4万t。 在我国炼焦工业从无到有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在焦炉方面,以宝钢二期6m焦炉为代表的我国焦炉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焦炉的设计、机械设备的国产化率达90%以上,其中焦炉本体的国产化率为100%。 在煤气净化方面,我国不但自行开发了氨水流程、硫铵流程、ADA脱硫工艺、氨焚烧工艺、单塔脱苯工艺等新技术,还通过与国外联合设计、技术引进等方式掌握了全负压煤气净化工艺、AS洗涤脱硫脱氰脱苯工艺、脱酸蒸氨工艺、无饱和器法硫铵工艺、FRC工艺、T-H 法脱硫脱氰工艺、索尔菲班法脱硫工艺、冷法和热法弗萨姆无水氨工艺、氨分解-克劳斯工艺等国际先进技术,并在设备和材料国产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把煤气净化技术和装备推向了国际先进行列。

焦化企业炼焦工艺技术培训课程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焦化企业炼焦工艺技术培训课程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作业指导手册 (炼焦篇) 太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焦化分公司 二OO九年六月

编委: 赵随民焦亦戈田堰年李建中孟晋斌吴建宁刘红革 参加编写人员: 吴建宁尹栋王宏斌 审核: 生产技术处孟晋斌等 审定: 总工程师焦亦戈等 校核人员名单: 尹栋王宏斌

序言 太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焦化分公司《作业指导手册炼焦篇》在厂有关部门的精心组织下,经过专业人员的不懈努力,现已编成册。该手册集炼焦化学工艺理论与我厂多年的生产实践为一体,从规范操作、规范管理的角度入手,较好的体现了它的实用性和指导性,是我厂生产管理、技术培训的很好教材。本书从我厂目前的实际情况出发编写,包含了目前我厂焦炉的工艺生产条件和工艺要求,炼焦车间各个岗位的操作规程和点检要求。这必将提高员工的技能素质、规范员工的岗位操作,并且对提高我厂生产管理水平发挥重要作用,在此,谨向关心和参与手册编写工作的领导和人员表示敬意。 由于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该读本也将在实践和发展中经受检验,望全厂同仁能给予更多的关注,不足之处,敬请指正,以便不断完善和提高。

作业指导手册颁布令 依据ISO9001:2000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为规范管理、规范操作,结合我厂各岗位工艺编写了相应的《作业指导手册》,经审定,现予以颁布。 《作业指导手册》是一本实用性极强的操作手册,意在规范职工操作,提高职工技能,望全体员工认真学习,严格按照标准贯彻执行。 该《手册》炼焦篇自2009年7月1日起实施。 太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焦化分公司 厂长: 二OO九年七月一日

化学与工艺课程创建及革新【论文】

化学与工艺课程创建及革新 1背景及目标 1.1背景 武汉科技大学是由武汉钢铁学院等隶属于原冶金工业部的三所在汉高校通过合并和改名而来。1998年,根据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需要,学校成为第一批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湖北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划转院校。划归湖北省管理后,学校立足于湖北建设、面向中南地区、辐射全国。武汉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始建于1958年,原名为“炼焦化学专业”,1985年改为“煤化工专业”。1992年,按“煤化工”、“城市燃气”和“炭素材料”三个专业分别招生。1996年,随着教育部大学本科专业目录的调整,“煤化工”、“城市燃气”和“炭素材料”三个专业归并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1]。总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以煤化工(焦化)为特色,是武汉科技大学的传统特色专业。武汉科技大学是我国焦化专业人才的摇篮,所培养的焦化专业人才遍布全国各地,且大多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或领导。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形势、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扩大毕业生的就业面,需要不断完善培养目标,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

和采用多学科复合型培养模式,对多学科交叉课程进行整合和调整;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采用宽口径和重基础培养模式的同时突显专业特色。 1.2目标 所构建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体系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具有宽厚基础理论、合理知识结构、较强创新能力、较全实践技能和明显煤化工特色的复合型化工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能在焦化、炭素材料、燃气、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环境保护等行业从事生产管理、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2课程体系建设 2.1整合与优化原有课程 2.1.1整合《工程力学》与《化工设备机械基础》 武汉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在课程整合之前,所开设的《工程力学》学时数为82。《工程力学》是整个课程体系中学时数很大的课程之一,且有些内容对化学工程与工

炼焦学第四章

第二篇炼焦生产 本篇以常规焦炉的炉体、设备和生产操作为主要内容,在阐述几种主要焦炉的炉型结构、设备构造和主要操作要求基础上,讨论焦炉构造、焦炉设备的发展趋势,介绍炼焦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控制和焦炉管理的现代化。 第四章炼焦炉及其设备 第一节炼焦炉 一、炼焦炉的发展 炼焦炉的发展大体可分为成堆干馏、倒焰炉、废热式焦炉、蓄热式焦炉和巨型反应器五个阶段。 我国很早就采用简易方法制造焦炭,据《古今图书集成》等史料记载,早在明代(1368~1644年)或更早就用煤炼制焦炭并用于炼铁等方面。在欧洲,1619年Dudley发现用适当的煤炼成的焦炭可以代替木炭,改善高炉操作。但直到1735年焦炭炼铁才获得成功,所以1735年被认为是炼焦工业开始发展的一年。最早的炼焦方法是将煤成堆干馏,后来发展成为砖砌的窑,此类方法的特点是成焦和加热合在一起,靠干馏煤气和一部分煤的燃烧将煤直接加热而干馏成焦炭,所以焦炭产率低、灰分高、成熟度不匀。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十九世纪中叶出现将成焦的炭化室和加热的燃烧室用墙隔开的窑炉,隔墙上部设通道.炭化室内煤的干馏气经此直接流入燃烧室,同来自炉顶通风道的空气会合,自上而下地边流动边燃烧,故称倒焰炉。干馏所需热从燃烧室经炉墙传给炭化室内煤料。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要求从干馏产生的粗媒气中回收化学产品。为此将炭化室和燃烧室完全隔开,炭化室内生成的粗煤气先用抽气机吸出,经回收设备分离出化学产品后,净煤气再压送到燃烧室内燃烧。1881年德国建成了第一座副产焦炉。由于煤干馏过程中产生的煤气组成是随时间变化的,所以炼焦炉必需由一定数量的炭化室构成,各炭化室按一定顺序依此装煤、出焦,才能使全炉的煤气组成接近不变,以实现连续稳定生产,这就出现了炼焦炉组。燃烧产生的高温废气直接从烟囱排入大气,故称作废热式焦炉。这种焦炉所产煤气几乎全部用于自身加热。 燃烧产生的1200℃左右高温废气所带走的热量相当可观。为了减少能耗、降低成本;并腾出部分焦炉煤气供冶金、化工等其他部门作燃料或原料,又发展成具有废热回收装置的换热式或蓄热式焦炉。换热式焦炉靠耐火砖砌成的相邻通道及隔墙,将废气热量传给空气,它不需换向装置,但易漏气,回收废热效率差,故近代焦炉均采用蓄热式。蓄热式焦炉所产煤气,用于自身加热时只需煤气产量的一半左右。它还可用贫煤气加热,将焦炉煤气几乎全部作为产品提供其他部门使用,这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使资源利用更加合理。 自1884年建成第一座蓄热式焦炉以来,焦炉在总体上没有太大变化,但在筑炉材料、炉体构造、有效容积、装备技术等方面都有显著进展。随耐火材料工业的发展,自本世纪20年代起,焦炉用耐火砖由粘土砖改为硅砖,使结焦时间从24~28h缩短到14~16h,一代炉龄从10年延长到20~25年。由于高炉炼铁技术的进展,要求焦炭强度高、块度匀;由于有机化学工业的需要.希望提高萘和烃基苯的产率。这就促进了对炉体构造的研究,使之既实现均匀加热以改善焦炭质量,又能保持适宜炉顶空间温度以控制二次热解而提高

武汉平煤武钢联合焦化公司实习报告

认识实习报告 目录 1 实习概述 (1) 1.1 实习目的 (1) 1.2 实习意义 (1) 1.3 实习时间 (1) 1.4 实习地点 (2) 1.5 实习要求 (2) 2 认识实习主要内容 (2) 2.1 理论知识教学 (2) 2.1.1 炼焦学 (2) 2.1.2 化产学 (3) 2.2 武钢能源动力公司燃气厂 (3) 2.3 武汉平煤武钢联合焦化公司 (4) 2.3.1 二号炼焦车间 (4) 2.3.2 二回收车间 (5) 3 实习总结 (6) 4 致谢 (6) 1 实习概述 为加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大学生了解武钢然气厂和武钢焦化厂的生产流程,真正体验到化工厂的工作机理,学校为我们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组织了这次认识实习。在本次实习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这对我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让我受益匪浅。 1.1实习目的 到武钢认识实习,是我们化工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我们实践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一。学生在本次实习中,通过在工厂车间的参观学习,听取工程师对各种大型设备的讲解,深入到化工生产的实践之中,获取对化工生产的感性认识。使同学们将所学习过的专业基础知识与认识实习联系起来,同时,为以后《化工原理》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2实习意义 本次实习对我们的学习和对化工的认知有很重要的意义。通过实习,可以解决许多在理论课上解决不了的问题,学到很多理论课程上所学习不到的专业知识。同时,在工厂里面的实习,也是对课程知识的印证、巩固和启发。 从管理人员和工程师们的口中,我们可以得知化工专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从而修正自己的事业理想和奋斗方向。用我们的五官去感受化工生产的真正意义,重新为自己定位,了解本行业的激烈竞争,进而提高我们的创新精神;培养我们的团队精神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在实习过程中,我也认识到了实验与实践的本质区别。在实验室我们的实验没有考虑实验成本,对于三废处理的要求也不是很高,而在工厂里面,为了盈利,这些因素都必须考虑在内。在实验室里,药品、几支试管再加上其他简单的仪器就能实验,而在工厂,我能看到的都是超大型的复杂的机械和错综复杂的管道。这些场景都升华了我们对化工的认知,也充分说明了本次认识实习的重要意义。 1.3实习时间 2013年9月2日—9月13 日共两周。

(完整word版)煤化工工艺学.docx

煤化工工艺学 第一章绪论 1.化学工业;( 1)石油化工( 2)氯碱化工( 3)煤化工( 4)天然气化工( 5)精细化工 2. 煤化学工业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实现煤综合利用的工业,简称煤化工;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燃料以及化学品的过程 3. 煤化工包括;(1)炼焦化学工业{ 煤的中高低温干馏 工业( 4)煤制化学品工业(5)煤加工制品工业 } ( 2)煤气工业(3)煤制人造石油 4.中国能源现状,多煤,贫油,少气 5.煤的种类,根据煤化作用可以分为,泥煤,褐煤,烟煤,无烟煤 6.从煤加工过程区分,煤化工包括煤的干馏,气化,液化和合成化学品等 7.煤化工分类及产品示意图 第二章煤的低温干馏 1.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受热分解成煤气,焦油,粗苯和焦炭的过程,称为煤干馏(炼焦,焦化) 2.按加热温度的不同分类( 1)低温干馏 {500 ℃ - 600℃} ( 2)高温干馏 {900 ℃ - 1100℃} ( 3)中温干馏 {700- 900℃} 3.低温干馏的特点( 1)仅是加热过程( 2)常压操作( 3)不用加氢,不用氧气 4. 煤的性质,物理性质;孔隙率,粒度,机械强度。化学性质;水分;灰分余物 } ;挥发分 { 煤在隔绝空气加热后溢出的物质,(煤气,煤焦油)(1000- 1700℃),反应性 { 完全燃烧后的 } 固定碳( FC)灰熔点 5.煤低温干馏产物的产率和组成取决于原料煤性质,干馏炉结构和加热条件 6.焦油产率( 6% -25 %)半焦产率( 50%-70 %)煤气产率( 80-200 ) 7.半焦的用途( 1)民用和动力用煤( 2)炼铁( 3)生产冶金型焦 8.低温干馏煤焦油是黑褐色液体,主要成分;轻酚萘洗蒽沥 9.低温煤焦油用途( 1)制取液体燃料( 2)提取酚 { 制药,塑料,合成纤维 } ( 3)生产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

炼焦新工艺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炼焦新工艺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高温炼焦是煤气化、液化、炭化等转化技术中最为成熟的工艺,也是高炉炼铁、机械铸造最主要的辅助产业。近年来,我国实际焦炭产量占世界总焦炭产量的一半左右,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焦炭生产和出口国。由此刺激了炼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建和改造焦炉数量直线上升,焦炉大型化比例显著提高。干熄焦、捣固炼焦、焦炉信息化改造、炼焦生产自动化等一批新技术得到推广和应用。扩大弱黏煤利用、配煤专家系统、煤与不同添加物的共焦化以及改善焦炭热性质等应用型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中国炼焦技术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日益提高。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炼焦技术的发展状况并作了简单论述。 1.国内炼焦工艺 1.1国内炼焦技术发展的回顾 建国初期我国只有日本和德国留下的老焦炉,工艺落后,装备较差,产量很低,根本无法满足新中国建设的需要。1958年,我国自行设计和建设的第一座58型焦炉在北京焦化厂一次投产成功,标志着我国炼焦工业和城市煤气事业有了革命性的进步。随之,一大批66型焦炉和70型焦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为推动我国重工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通过认真学习、吸收国外炼焦新技术,并结合我国国情,设计建设了6m焦炉。仅在短短几年里,6m焦炉迅速推广应用,现已建成高于5m的焦炉39座(其中6m的27座,5.5m的5座,5m的4座),生产能力1800万t,占全国机焦产量的24%,在我国炼焦工业发展中占据了重要位置。进入90年代,焦化环保技术、炼焦自控技术、各种新型炼焦技术和装备发展迅速。我国炼焦工业在设计能力、产品产量、工艺技术水平等方面已逐步跃居国际先进行列。 1.2国内炼焦技术的发展 截至1998年底,我国共有炼焦企业170余家,有各类机焦炉753座,炼焦能力8010万t/a,其中炭化室高4m以上的焦炉177座,炼焦生产能力5919万t/a,占全国机焦炉座数的23.5%、占炼焦设计生产能力的73.9%。1997年全国生产焦炭13902万t,其中机焦7067.2万t,土焦6728.4万t。 在我国炼焦工业从无到有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在焦炉方面,以宝钢二期6m焦炉为代表的我国焦炉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焦炉的设计、机械设备的国产化率达90%以上,其中焦炉本体的国产化率为100%。 在煤气净化方面,我国不但自行开发了氨水流程、硫铵流程、ADA脱硫工艺、氨焚烧工艺、单塔脱苯工艺等新技术,还通过与国外联合设计、技术引进等方式掌握了全负压煤气净化工艺、AS洗涤脱硫脱氰脱苯工艺、脱酸蒸氨工艺、无饱和器法硫铵工艺、FRC工艺、T-H法脱硫脱氰工艺、索尔菲班法脱硫工艺、冷法和热法弗萨姆无水氨工艺、氨分解-克劳斯工艺等国际先进技术,并在设备和材料国产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把煤气净化技术和装备推向了国际先进行列。 在环保方面,开发和掌握了高压氨水喷洒无烟装煤、热浮力罩、焦炉装煤与推焦集尘系统、带消烟装置的大型焦炉机械、干法熄焦工艺、焦化污水生物脱酚技术、活性炭吸附污水净化技术等现代炼焦工业的环保技术;特别是我国自行开发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焦化污水生物脱氮技术,在山东薛城焦化厂工业试验成功后并在宝钢二期焦化工程中应用,取得了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