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和Intel哪个好

AMD和Intel哪个好
AMD和Intel哪个好

AMD和Intel哪个好

Intel与AMD的大战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了,这不,我今天在百度上碰到一个问AMD和Intel 哪个好的,由这个话题,我来阐述一下我的看法:

AMD集成内存、PCI总线控制器、拥有3DNow X86-64 SSE4A!(Phenom)指令集,而且对于C++、JA V A、以及Oracle都有优化,而且还有着优秀的架构,强劲的浮点运算能力,性能是无须质疑的。

在指令集方面:Intel用的是EM64T指令集,而AMD用的是X86-64指令集。。。前着只支持到36位的物理寻址,而后者支持到40位!!!在逻辑寻址方面,AMD为42位Intel为40位,所以在Intel的白皮书中也提到过Core Duo可能会不支持4GB的内存。。。

AMD的浮点式运算能力也比Intel强再加上3D Now!指令集,游戏能力更是强的要死!!!3D Now指令集+AMD(A Ti)的显卡在VC-1和H.264的硬解方面很是强,而MP4格式针对3D Now!指令集也做了优化!

现在的格局是:游戏=AMD+nVIDIA视频=AMD+A Ti(AMD)

而Intel不支持nVIDIA的SLI(AMD多年合作伙伴+老搭档的关系)而A Ti最新的交火也不支持Intel(因为被AMD收购了嘛),没有显卡的支持,Intel算是废了!

虽然每个核心只能处理三个线程但是AMD出色的架构是无须质疑的!!!AMD架构特别优秀,在同样频率下工作能力是Intel的3倍,而新的“Phenom”处理器更是拥有SSE4A!指令集,让CPU更加优秀!

而Intel的胶水双核、胶水四核纯粹就是把两个核心放到一个U里不仅内存控制器在北桥上,连时间仲裁器也在北桥上,这就意味着连核心交换数据也要通过北桥来执行!

不集成内存控制器使得数据的交换要经过CPU-总线-北桥-内存来执行,而AMD不光整和了内存控制器和集成了PCI总线控制器,不但提高了效率,更是节省了成本(没有北桥芯片)

超频能力也是AMD的特色之一,从黑盒Sempron 2500+ 到黑盒Phenom 9500 都是AMD 强劲的表现,而从P4开始Intel就开始锁倍频,尘步固封,而AMD几乎每一个CPU都可以超频而且集成内存控制器的优点也体现在这里了,不会因超频改变前端总线,超频后内存不会造成瓶颈!

Intel唯一引以为豪的就是物理运算和TDP功耗,而AMD的CPU正逐渐加强物理运算能力现在已经跟Intel平分秋色,所以说,现阶段AMD唯一输给Intel的就是TDP了而Intel的TDP虽底可是北桥功率竟然高达48W!而AMD没有北桥,都是单芯片,主板芯片总功耗只有8W!!!Intel优势何在???

有人也许或说Intel有High-K啊,有LGA 775啊。是的,没错,High-K和LGA 775在防止漏电上确实要比SiO和Sock 940更胜一筹,但是我们还要考虑AMD的处理器是否存在漏电的问题?由于优秀的架构,AMD的CPU从来就没有漏电的问题,反到是Intel不断的改进设计以减轻漏电的危害;而且LGA 775安装很是不方便,一点也不人性化!

还有人说:Intel的缓存大啊,AMD那么点缓存。我只能说,说这话的人一定是火星来的;打个比方,你是喜欢家距离菜市场10公里每个月才卖一次菜,然后保存在你家的巨型冰箱中,然后你每天都在吃着不断老化的食物;还是喜欢菜市场就在你家楼下,每天都可以吃新鲜的食物呢?Intel交换一次数据要从CPU——L1——L2——L3——北桥——内存——硬盘;而AMD就省去了这些,64K的L1只保存了常用数据;512K的L2也只有一些数据的引导;Phenom的L3也是为核心之间的联系而建立的;大部分的数据直接从内存中寻找,不像Intel把时间都浪费到了寻址上了!

有人会说测评啊,实测哪个高啊?先不说别的,问这个问题的人用3D Mark跑过9000分没有?每搭建一个测评环境都需要复杂的配置过程,谁有时间真正的给你弄那些所谓的实测?不过是Intel今天给我100我说Core Duo好,明天AMD给我200我就说Athlon好,自己要有判断力,别人说的话不能全信!

如果非要说Intel有什么超过AMD的话,那就是风扇了,四个螺丝钉固定确实牢靠,不像我家的AMD就两个锁扣摇摇欲坠,要是我换个14CM的大台风估计两天就掉了吧。。。

我就喜欢AMD!!!

CPU的处理性能不应该去看主频,而INTEL正是基于相当相当一部分人对CPU的不了解,采用了加长管线的做法来提高频率,从而误导了相当一部分的人盲目购买。CPU的处理能力简单地说可以看成:实际处理能力=主频*执行效率,就拿P4E来说他的主频快是建立在使用了更长的管线基础之上的,而主频只与每级管线的执行速度有关与执行效率无关,加长管线的好处在与每级管线的执行速度较快,但是管线越长(级数越多)执行效率越低下,AMD的PR值可能会搞得大家一头雾水,但是却客观划分了与其对手想对应的处理器的能力。为什么实际频率只有1.8G的AMD 2500+处理器运行速度比实际频率2.4G的P4-2.4B 还快?为什么采用0.13微米制程的Tulatin核心的处理器最高只能做到1.4G,反而采用0.18微米制程的Willamette核心的处理器却能轻松做到2G?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以上两种“怪圈”的存每块CPU中都有“执行管道流水线”的存在(以下简称“管线”),管线对于CPU的关系就类似汽车组装线与汽车之间的关系。CPU的管线并不是物理意义上供数据输入输出的的管路或通道,它是为了执行指令而归纳出的“下一步需要做的事情”。每一个指令的执行都必须经过相同的步骤,我们把这样的步骤称作“级”。管线中的“级”的任务包括分支下一步要执行的指令、分支数据的运算结果、分支结果的存储位置、执行运算等等……最基础的CPU管线可以被分为5级:1、取指令2、译解指令3、演算出操作数4、执行指令5、存储到高速缓存你可能会发现以上所说的5级的每一级的描述都非常的概括,同时如果增加一些特殊的级的话,管线将会有所延长:1、取指令1 2、取指令2 3、译解指令1 4、译解指令2 5、演算出操作数6、分派操作7、确定时8、执行指令9、存储到高速缓存1 10、存储到高速缓存2 无论是最基本的管线还是延长后的管线都是必须完成同样的任务:接受指令,输出运算结果。两者之间的不同是:前者只有5级,其每一级要比后者10级中的每一级处理更多的工作。如果除此以外的其它细节都完全相同的话,那么你一定希望采用第一种情况的“5级”管线,原因很简单:数据填充5级要比填充10级容易的多。而且如果处理器的管线不是始终充满数据的话,那么将会损失宝贵的执行效率——这将意味着CPU的执行效率会在某种程度上大打折扣。

那么CPU管线的长短有什么不同呢?——其关键在于管线长度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可以说它把原来的每一级的工作细化,从而让每一级的工作更加简单,因此在“10级”模式下完成每一级工作的时间要明显的快于“5级”模式。最慢的(也是最复杂)的“级”结构决定了整个管线中的每个“级”的速度——请牢牢记住这一点!我们假设上述第一种管线模式每一级需要1个时钟周期来执行,最慢可以在1ns内完成的话,那么基于这种管线结构的处理器的主频可以达到1GHz(1/1ns =1GHz)。现在的情况是CPU内的管线级数越来越多,为此必须明显的缩短时钟周期来提供等于或者高于较短管线处理器的性能。好在,较长管线中每个时钟周期内所做的工作减少了,因此即使处理器频率提升了,但每个时钟周期缩短了,每个“级”所用的时间也就相应的减少了,从而可以让CPU运行在更高的频率上了。如果采用上述的第二种管线模式,可以把处理器主频提升到2GHz,那么我们应该可以得到相当于原来的处理器2倍的性能——如果管线一直保持满载的话。但事实并非如此,任何CPU 内部的管线在预读取的时候总会有出错的情况存在,一旦出错了就必须把这条指令从第一级管线开始重新执行,稍微计算一下就可以得出结论:如果一块拥有5级管线的CPU在执行一条指令的时候,当执行到第4级时出错,那么从第一级管线开始重新执行这条指令的速度,要比一块拥有10级管线的CPU在第8级管线出错时重新执行要快的多,也就是说我们根本无法充分的利用CPU的全部资源,那么我们为什么还需要更高主频的CPU呢??回溯到几年以前,让我们看看当时1.4GHz和1.5GHz的奔腾四处理器刚刚问世之初的情况:当时Intel公司将原奔腾三处理器的10级管线增加到了奔腾四的20级,管线长度一下提升了100%。最初上市的1.5GHz奔腾四处理器曾经举步维艰,超长的管线带来的负面影响是由于预

读取指令的出错从而造成的执行效率严重低下,甚至根本无法同1GHz主频的奔腾三处理器相对垒,但明显的优势就是大幅度的提升了主频,因为20级管线同10级管线相比,每级管线的执行时间缩短了,虽然执行效率降低了,但处理器的主频是根据每级管线的执行时间而定的,跟执行效率没有关系,这也就是为什么采用0.18微米制程的Willamette核心的奔腾四处理器能把主频轻松做到2G的奥秘!固然,更精湛的制造工艺也能对提升处理器的主频起到作用,当奔腾四换用0.13微米制造工艺的Northwood 核心后,主频的优势才大幅度体现出来,一直冲到了3.4G,长管线的CPU只有在高主频的情况下才能充分发挥优势——用很高的频率、很短的时钟周期来弥补它在预读取指令出错时重新执行指令所浪费的时间。但是,拥有20级管线、采用0.13微米制程的Northwood核心的奔腾四处理器的理论频率极限是3.5G,那怎么办呢?Intel总是会采用“加长管线”这种屡试不爽的主频提升办法——新出来的采用Prescott核心的奔腾四处理器(俗称P4-E),居然采用了31级管线,通过上述介绍,很明显我们能得出Prescott核心的奔四处理器在一个时钟周期的处理效率上会比采用Northwood核心的奔四处理器慢上一大截,也就是说起初的P4-E并不比P4-C的快,虽然P4-E拥有了更大的二级缓存,但在同频率下,P4-E绝对不是P4-C的对手,只有当P4-E 的主频提升到了5G以上,才有可能跟P4-3.4C的CPU对垒,著名的CPU效能测试软件SuperPi就能反应出这一差距来:P4- 3.4E的处理器,运算Pi值小数点后100万位需要47秒,这仅相当于P4-2.4C的成绩,而P4-3.4C运算只需要31秒,把同频率下的P4-3.4E远远的甩在了后面!!AMD 2500+处理器,采用了10级管线,只有1.8G的主频却能匹敌2.4G 的P4;苹果电脑的G4处理器,更是采用了7级管线,只有1.2G的主频却能匹敌2.8C的P4,这些都要归功于更短的管线所带来的更高的执行效率,跟它们相比,执行效率方面Intel 输在了管线长度上,但主频提升方面Intel又赢在了管线长度上,因为相对于“管线”这个较专业的问题,大多数消费者还是陌生的,人们只知道“处理器的主频越高速度就越快”这个片面的、错误的、荒谬的理论!!这就是Intel的精明之处!!!

新一代的Conroe管线并不少于AMD,Conroe14条,AMD13条,超长流水线也并未使其效率不高,Intel的NetBurst有分支预算和预读取技术,也不是因为流水线长多任务就行,Intel也有一个叫HT的技术.那才是关键,单核的至尊有了HT技术便虚拟出两个核,这才是多线程,流水线跟这有什么关系.如果Intel的分支预算单元和预读取单元够强,Intel的 1.8GHz都成了AMD FX-62了.只是核心面积不够,Intel便精简了那部分的设计.现在的指令集基本都一样,AMD也没快到哪去,而且SSE3指令集在AMD那里简直是虚设,Intel对这才是正道,AMD单周期只执行SSE3一条指令,而Intel对其优化了,单周期执行两条指令,所以AMD的多媒体才赶不上Intel,这是有原因的.也并不是AMD比一倍的Intel快.Athlon 3000+主频1.8GHz也只是与Intel P4的2.6,2.8GHz相当.而且效率是与CPU的微架构有关系,仅与此有关.例如,说IA-32是Intel 的所有CPU的宏观架构,AMD是x86架构,这两者谁也不能说谁好,相反,X86中的K8一代的微架构就比IA-32的NetBurst微架构好,而最近的IA-32的Core微架构就比x86的K8微架构要好了.所以就造成了大众所说的现象了.

另外,浮点单元本来就有三个,1个双精度浮点乘法器,1个双精度浮点加法器,1个FMOV数据搬移器.三者缺一不可,AMD三个,每样一个,Intel也三个.每样一个,一些人可能是把算数运算单元看成浮点执行单元,分ALU,AGU,没错AMD每样三个,Intel每样两个,所以就造成了大众所说的Intel浮点运算能力不如AMD.

随着Intel新一代的core微架构的诞生和新一代的Intel产品的上市,K8已显疲态,Core 2 Duo 的E6600是conroe双核心的产品,主频2.4GHz,1066MHz,L2Cache为2MB才316美元,在SYSmark 2004 SE测试中,AMD的FX-62得分为276,而E6600为339,Office Productivity中FX-62得分为215,E6600为276,而FX-62售价至少为700美元以上......我就不说什么了.况且Windsor核心的FX-62的主频2.8GHz,比E6600高,热设计功耗(TDP)为125W,而Intel的E6600,TDP最高为80W,Intel已经全面起用性能功耗比这个概念了,孰优孰劣,不言自明了. 大多数人愿意看这些分数,其实也没多大用的,至多是个参考的.也不是贬低INTEL的上代处理器(P4 PD那代,不包括扣肉)的确性能不高,低频还可以,尤其是高频处理器,INTEL的高频处理器低能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主频越高,所提高的性能越小.为什么INTEL的P4不要了?P4这么成熟,全中国连文盲都知道什么叫“奔腾4”,这么成熟的产品怎么就说换就换了呢?因为P4处理器所采用的NetBurst微架构性能已经无法提升了.连设计时理论上10G 的一半都没达到,超过4G就烧了,坏了!也并不是一些人认为Intel平台的整机价格贵,有时AMD甚至比它还贵,现在的Conroe新品上市,主板也并不是只有P965和975X可选,946的一些型号也是可以的.现在来讲,我倒是觉得Intel的性能比AMD要好呢.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