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数字地形模型(DTM)与地形分析.

第九章+数字地形模型(DTM)与地形分析.
第九章+数字地形模型(DTM)与地形分析.

南北美洲三角的西端,都有北南走向的山脉。山脉面积大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其余的三分之二在东部,是一块大平原。平原被两座低矮的山脉把它与大海隔离

开来。在北美洲,是拉布拉多山和阿巴拉契亚山;南美洲则是圭亚那山脉和巴西

高原。

房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第九章数字地形模型(DTM)与地形分析

导读:DEM和DTM主要用于描述地面起伏状况,可以用于提取各种地形参数,如坡度、坡向、粗糙度等,并进行通视分析、流域结构生成等应用分析。因此,DEM 在各个领域中被广泛使用。

DEM可以有多种表达方法,包括网格、等高线、三角网等,本章同时介绍了这些表达方法之间的相互转换算法,如由三角网生成等高线,网格DEM生成三角网等等。

1.概述

数字地形模型(DTM, Digital Terrain Model)最初是为了高速公路的自动设计提出来的(Miller,1956)。此后,它被用于各种线路选线(铁路、公路、输电线)的设计以及各种工程的面积、体积、坡度计算,任意两点间的通视判断及任意断面图绘制。在测绘中被用于绘制等高线、坡度坡向图、立体透视图,制作正射影像图以及地图的修测。在遥感应用中可作为分类的辅助数据。它还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可用于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合理规划及洪水险情预报等。在军事上可用于导航及导弹制导、作战电子沙盘等。对DTM的研究包括DTM的精度问题、地形分类、数据采集、DTM的粗差探测、质量控制、数据压缩、DTM应用以及不规则三角网DTM的建立与应用等。

1.1 DTM和DEM

从数学的角度,高程模型是高程Z关于平面坐标X,Y两个自变量的连续函数,数字高程模型(DEM)只是它的一个有限的离散表示。高程模型最常见的表达是相对于海平面的海拔高度,或某个参考平面的相对高度,所以高程模型又叫地形模型。实际上地形模型不仅包含高程属性,还包含其它的地表形态属性,如坡度、坡向等。

数字地形模型是地形表面形态属性信息的数字表达,是带有空间位置特征和地形属性特征的数字描述。数字地形模型中地形属性为高程时称为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简称DEM)。高程是地理空间中的第三维坐标。由于传统的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

构都是二维的,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是一个必要的补充。DEM 通常用地表规则网格单元构成的高程矩阵表示,广义的DEM 还包括等高线、三角网等所有表达地面高程的数字表示。在地理信息系统中,DEM 是建立DTM 的基础数据,其它的地形要素可由DEM 直接或间接导出,称为“派生数据”,如坡度、坡向。

1.2 DEM 的表示法

一个地区的地表高程的变化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表达,用数学定义的表面或点、线、影像都可用来表示DEM ,如图9-1所示。

1)数学方法

用数学方法来表达,可以采用整体拟合方法,即根据区域所有的高程点数据,用傅立叶级数和高次多项式拟合统一的地面高程曲面。也可用局部拟合方法,将地表复杂表面分成正方形规则区域或面积大致相等的不规则区域进行分块搜索,根据有限个点进行拟合形成高程曲面。

2)图形方法

(2.1)线模式

等高线是表示地形最常见的形式。其它的地形特征线也是表达地面高程的重要信息源,如山脊线、谷底线、海岸线及坡度变换线等。

(2.2)点模式

用离散采样数据点建立DEM 是DEM 建立常用的方法之一。数据采样可以按规则格网采样,可以是密度一致的或不一致的;可以是不规则采样,如不规则三角网、邻近网模型等;也可以有选择性地采样,采集山峰、洼坑、隘口、边界等重要特征点。

DEM

表示方法数学方法

图形法

整体

局部傅立叶级数

高次多项式规则数学分块不规则数学分块

点数据线数据规 则不规则

水平线

典型线典型特征

密度一致

密度不一致

三角网邻近网山峰、洼坑隘口、边界垂直线

山脊线谷底线

海岸线

坡度变换线

图9-1:DEM 的表示方法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DEM 最主要的三种表示模型是:规则格网模型,等高线模型和不规则三角网模型。

2.DEM的主要表示模型

2.1规则格网模型

规则网格,通常是正方形,也可以是矩形、三角形等规则网格。规则网格将区域空间切分为规则的格网单元,每个格网单元对应一个数值。数学上可以表示为一个矩阵,在计算机实现中则是一个二维数组。每个格网单元或数组的一个元素,对应一个高程值,如图9-2所示。

图9-2:格网DEM

对于每个格网的数值有两种不同的解释。第一种是格网栅格观点,认为该格网单元的数值是其中所有点的高程值,即格网单元对应的地面面积内高程是均一的高度,这种数字高程模型是一个不连续的函数。第二种是点栅格观点,认为该网格单元的数值是网格中心点的高程或该网格单元的平均高程值,这样就需要用一种插值方法来计算每个点的高程。计算任何不是网格中心的数据点的高程值,使用周围4个中心点的高程值,采用距离加权平均方法进行计算,当然也可使用样条函数和克里金插值方法。

规则格网的高程矩阵,可以很容易地用计算机进行处理,特别是栅格数据结构的地理信息系统。它还可以很容易地计算等高线、坡度坡向、山坡阴影和自动提取流域地形,使得它成为DEM最广泛使用的格式,目前许多国家提供的DEM数据都是以规则格网的数据矩阵形式提供的。格网DEM的缺点是不能准确表示地形的结构和细部,为避免这些问题,可采用附加地形特征数据,如地形特征点、山脊线、谷底线、断裂线,以描述地形结构。

格网DEM的另一个缺点是数据量过大,给数据管理带来了不方便,通常要进行压缩存储。DEM数据的无损压缩可以采用普通的栅格数据压缩方式,如游程编码、块码等,但是由于DEM 数据反映了地形的连续起伏变化,通常比较“破碎”,普通压缩方式难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对于网格DEM数据,可以采用哈夫曼编码进行无损压缩;有时,在牺牲细节信息的前提下,可以对网格DEM进行有损压缩,通常的有损压缩大都是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ation,DCT)或小波变换(Wavelet Transformation)的,由于小波变换具有较好的保持细节的特性,近年来将小波变换应用于DEM数据处理的研究较多。

2.2等高线模型

等高线模型表示高程,高程值的集合是已知的,每一条等高线对应一个已知的高程值,这样一系列等高线集合和它们的高程值一起就构成了一种地面高程模型。如图9-3所示。

图9-3:等高线

等高线通常被存成一个有序的坐标点对序列,可以认为是一条带有高程值属性的简单多边形或多边形弧段。由于等高线模型只表达了区域的部分高程值,往往需要一种插值方法来计算落在等高线外的其它点的高程,又因为这些点是落在两条等高线包围的区域内,所以,通常只使用外包的两条等高线的高程进行插值。

等高线通常可以用二维的链表来存储。另外的一种方法是用图来表示等高线的拓扑关系,将等高线之间的区域表示成图的节点,用边表示等高线本身。此方法满足等高线闭合或与边界闭合、等高线互不相交两条拓扑约束。这类图可以改造成一种无圈的自由树。下图为一个等高线图和它相应的自由树(图9-4)。其它还有多种基于图论的表示方法。

B

A F

C

G

E H

D

图9-4:等高线和相应的自由树

2.3不规则三角网(TIN )模型

尽管规则格网DEM 在计算和应用方面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许多难以克服的缺陷:

1)在地形平坦的地方,存在大量的数据冗余;

2)在不改变格网大小的情况下,难以表达复杂地形的突变现象;

3)在某些计算,如通视问题,过分强调网格的轴方向。

不规则三角网(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 TIN )是另外一种表示数字高程模型的方法[Peuker 等,1978],它既减少规则格网方法带来的数据冗余,同时在计算(如坡度)效率方面又优于纯粹基于等高线的方法。

TIN 模型根据区域有限个点集将区域划分为相连的三角面网络,区域中任意点落在三角面的顶点、边上或三角形内。如果点不在顶点上,该点的高程值通常通过线性插值的方法得到(在边上用边的两个顶点的高程,在三角形内则用三个顶点的高程)。所以TIN 是一个三维空间的分段线性模型,在整个区域内连续但不可微。

TIN 的数据存储方式比格网DEM 复杂,它不仅要存储每个点的高程,还要存储其平面坐标、节点连接的拓扑关系,三角形及邻接三角形等关系。TIN 模型在概念上类似于多边形网络的矢量拓扑结构,只是TIN 模型不需要定义“岛”和“洞”的拓扑关系。

有许多种表达TIN 拓扑结构的存储方式,一个简单的记录方式是:对于每一个三角形、边和节点都对应一个记录,三角形的记录包括三个指向它三个边的记录的指针;边的记录有四个指针字段,包括两个指向相邻三角形记录的指针和它的两个顶点的记录的指针;也可以直接对每个三角形记录其顶点和相邻三角形(图9-5)。每个节点包括三个坐标值的字段,分别存储X ,X ,Z 坐标。这种拓扑网络结构的特点是对于给定一个三角形查询其三个顶点高程和相邻三角形所用的时间是定长的,在沿直线计算地形剖面线时具有较高的效率。当然可以在此结构的基础上增加其它变化,以提高某些特殊运算的效率,例如在顶点的记录里增加指向其关联的边的指针。

邻接三角形 1 X Y Z

2 X Y Z

3

X Y Z 4

X Y Z 5

X Y Z 6 X Y Z 7 X Y Z 8 X Y Z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顶点 5 6

8 7 5 4 2 3 6 5 7 4 6 5 4 4 8 8 8 7

2 1 X

3 1 2 6

4

5 3 4 X X 5 8 7 X

6 2 8 6

7 X X 点文件

三角形文件 1 1 1 2 5 4 4 3

图9-5:三角网的一种存储方式

不规则三角网数字高程由连续的三角面组成,三角面的形状和大小取决于不规则分布的测点,或节点的位置和密度。不规则三角网与高程矩阵方法不同之处是随地形起伏变化的复杂性而改变采样点的密度和决定采样点的位置,因而它能够避免地形平坦时的数据冗余,又能按地形特征点如山脊、山谷线、地形变化线等表示数字高程特征。

2.4层次模型

层次地形模型(Layer of Details,LOD)是一种表达多种不同精度水平的数字高程模型。大多数层次模型是基于不规则三角网模型的,通常不规则三角网的数据点越多精度越高,数据点越少精度越低,但数据点多则要求更多的计算资源。所以如果在精度满足要求的情况下,最好使用尽可能少的数据点。层次地形模型允许根据不同的任务要求选择不同精度的地形模型。层次模型的思想很理想,但在实际运用中必须注意几个重要的问题:

1)层次模型的存储问题,很显然,与直接存储不同,层次的数据必然导致数据冗余。

2)自动搜索的效率问题,例如搜索一个点可能先在最粗的层次上搜索,再在更细的层次上搜索,直到找到该点。

3)三角网形状的优化问题,例如可以使用Delaunay三角剖分。

4)模型可能允许根据地形的复杂程度采用不同详细层次的混合模型,例如,对于飞行模拟,近处时必须显示比远处更为详细的地形特征。

5)在表达地貌特征方面应该一致,例如,如果在某个层次的地形模型上有一个明显的山峰,在更细层次的地形模型上也应该有这个山峰。

这些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最好的解决方案,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3.DEM模型之间的相互转换

在实际应用中,DEM模型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大部分DEM数据都是规则格网DEM,但由于规则格网DEM的数据量大而不便存储,也可能由于某些分析计算需要使用TIN模型的DEM,如进行通视分析。此时需要将格网DEM转成TIN模型的DEM。反之,如果已有TIN模型的DEM数据,为满足某种应用的需要,也需要转成规则格网的DEM。

3.1不规则点集生成TIN

对于不规则分布的高程点,可以形式化地描述为平面的一个无序的点集P,点集中每个点p对应于它的高程值。将该点集转成TIN,最常用的方法是Delaunay三角剖分方法。生成TIN的关键是Delaunay三角网的产生算法,下面先对Delaunay三角网和它的偶图V oronoi 图作简要的描述。

V oronoi图,又叫泰森多边形或Dirichlet图,它由一组连续多边形组成,多边形的边界是由连接两邻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组成。N个在平面上有区别的点,按照最近邻原则划分平面:每个点与它的最近邻区域相关联。Delaunay三角形是由与相邻V oronoi多边形共享一条边的相关点连接而成的三角形。Delaunay三角形的外接圆圆心是与三角形相关的Voronoi多边形的一个顶点。Delaunay三角形是V oronoi图的偶图,如图9-6所示。

图9-6:Delaunay三角网与V oronoi图

对于给定的初始点集P,有多种三角网剖分方式,而Delaunay三角网有以下特性:1)其Delaunay三角网是唯一的;

2)三角网的外边界构成了点集P的凸多边形“外壳”;

3)没有任何点在三角形的外接圆内部,反之,如果一个三角网满足此条件,那么它就是Delaunay三角网。

4)如果将三角网中的每个三角形的最小角进行升序排列,则Delaunay三角网的排列得到的数值最大,从这个意义上讲,Delaunay三角网是“最接近于规则化”的三角网。

下面简要介绍Delaunay三角形产生的基本准则:

Delaunay三角形产生准则的最简明的形式是:任何一个Delaunay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内部不能包含其它任何点[Delaunay 1934]。Lawson[1972]提出了最大化最小角原则:每两个相邻的三角形构成的凸四边形的对角线,在相互交换后,六个内角的最小角不再增大。Lawson [1977]又提出了一个局部优化过程LOP(Local Optimization Procedure)方法。如图9-7所示。先求出包含新插入点p的外接圆的三角形,这种三角形称为影响三角形(Influence Triangulation)。删除影响三角形的公共边(图b中粗线),将p与全部影响三角形的顶点连接,完成p点在原Delaunay三角形中的插入。

图9-7:向Delaunay 三角形中插入点

将该点集转成TIN ,最常用的方法是Delaunay 三角剖分方法,生成过程分两步完成:

1)利用P 中点集的平面坐标产生Delaunay 三角网;

2)给Delaunay 三角形中的节点赋予高程值。

3.2格网DEM 转成TIN

格网DEM 转成TIN 可以看作是一种规则分布的采样点生成TIN 的特例,其目的是尽量减少TIN 的顶点数目,同时尽可能多地保留地形信息,如山峰、山脊、谷底和坡度突变处。规则格网DEM 可以简单地生成一个精细的规则三角网,针对它有许多算法,绝大多数算法都有两个重要的特征:

1)筛选要保留或丢弃的格网点;

2)判断停止筛选的条件。

其中两个代表性的方法算法是保留重要点法和启发丢弃法。

3.2.1保留重要点法

该方法是一种保留规则格网DEM 中的重要点来构造TIN 的方法[Chen 、Gauvara (1987)]。它是通过比较计算格网点的重要性,保留重要的格网点。重要点(VIP ,Very Important Point )是通过3*3的模板来确定的,根据八邻点的高程值决定模板中心是否为重要点。格网点的重要性是通过它的高程值与8邻点高程的内插值进行比较,当差分超过某个阈值的格网点保留下来。被保留的点作为三角网顶点生成Delaunay 三角网。如图9-8所示,由3*3的模板得到中心点P 和8邻点的高程值,计算中心点P 到直线AE ,CG ,BF ,DH 的距离,图右图表示,再计算4个距离的平均值。如果平均值超过阈值,P 点为重要点,则保留,否则去除P 点。 P A B C D

E F G H Z

A E P d

图9-8:VIP 方法示意

3.2.2启发丢弃法(DH —Drop Heuristic )

该方法将重要点的选择作为一个优化问题进行处理。算法是给定一个格网DEM 和转换后TIN 中节点的数量限制,寻求一个TIN 与规则格网DEM 的最佳拟合。首先输入整个格网DEM ,迭代进行计算,逐渐将那些不太重要的点删除,处理过程直到满足数量限制条件或满足一定精度为止。具体过程如下(图9-9):

1)算法的输入是TIN ,每次去掉一个节点进行迭代,得到节点越来越少的TIN 。很显

然,可以将格网DEM作为输入,此时所有格网点视为TIN的节点,其方法是将格网中4个节点的其中两个相对节点连接起来,这样将每个格网剖分成两个三角形。

2)取TIN的一个节点O及与其相邻的其它节点,如图9-9所示,O的邻点(称Delaunay 邻接点)为A,B,C,D,使用Delaunay三角构造算法,将O的邻点进行Delaunay三角形重构,图9-9中实线所示。

3)判断该节点O位于哪个新生成的Delaunay三角形中,如图9-9为三角形BCE。计算O点的高程和过O点与三角形BCE交点O’的高程差d。若高程差d大于阈值d e,则O 点为重要点,保留,否则,可删除。d e为阈值。

4)对TIN中所有的节点,重复进行上述判断过程。

5)直到TIN中所有的节点满足条件d>d e,结束。

图9-9:DH方法转换格网DEM成TIN

(左图虚线为以O为中心的Delaunay三角形,实线为新生成的Delaunay三角形;

右图为高差的计算[注意:此图描述了三维空间])

两种方法相比较[Lee,1991],VIP方法在保留关键网格点方面(顶点、凹点)最好;DH方法在每次丢弃数据点时确保信息丢失最少,但要求计算量大。各种方法各有利弊,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的需要,如检测极值点,高效存储,最小误差,可以选择使用不同的方法。

3.3等高线转成格网DEM

表示地形的最常见的线模式是一系列描述高程曲线的等高线。由于现有地图大多数都绘有等高线,这些地图便是数字高程模型的现成数据源,可以将纸面等高线图扫描后,自动获取DEM数据。由于数字化的等高线不适合于计算坡度或制作地貌渲染图等地形分析,因此,必须要把数字化等高线转为格网高程矩阵。

使用局部插值算法,如距离倒数加权平均或克里金插值算法*,可以将数字化等高线数据转为规则格网的DEM数据,但插值的结果往往会出现一些许多不令人满意的结果,而且数字化等高线时越小心,采样点越多,问题越严重。问题不在于计算插值权重系数的理论假设,也不在于平滑等高线是真实地形的反映的假设,而在于估计未知格网点的高程要在一个半径范围内搜索落在其中的已知点数据,再计算它的加权平均值。如果搜索到的点都具有相同的高程,那待插值点的高程也同为此高程值。结果导致在每条等高线周围的狭长区域内具有与等高线相同的高程,出现了“阶梯”地形。当低海拔平原地区等高线距离更远时,搜索到一条等高线上的数据的可能性就越大,问题更严重。以带“阶梯”地形的DEM为基础,计算坡度往往会出现不自然的条斑状分布模式(图9-10)。

*见“空间分析”一章中的“空间插值”节。

图9-10:等值线插值造成“阶梯地形”的原因

最好的解决方法是使用针对等高线插值的专用方法。如果没有合适的方法,最好把等高线数据点减少到最少,增加标识山峰、山脊、谷底和坡度突变的数据点,同时使用一个较大的搜索窗口。

3.4利用格网DEM提取等高线

在利用格网DEM生成等高线时,需要将其中的每个点视为一个几何点,而不是一个矩形区域,这样可以根据格网DEM中相邻四个点组成四边形进行等高线跟踪。其方法类似于后面描述的利用TIN提取等高线。实际上,也可以将每个矩形分割成为两个三角形,并应用TIN提取等高线算法,但是由于矩形有两种划分三角形的方法,在某些情况下,会生成

不同的等高线(图9-11),这时需要根据周围的情况进行判断并决定取舍。

(a)(b)

图9-11:由于三角形划分不同造成生成等高线的不同在格网DEM提取等高线中,除了划分为三角形之外,也可以直接使用四边形跟踪等高线。但是在图9-11所示的情形中,仍会出现等高线跟踪的二义性,即对于每个四边形,有两条等高线的离去边。进行取舍判断的方法一般是计算距离,距离近的连线方式优于距离远

的连线方式。在图9-11种,就要采用(b)图所示的跟踪方式。

格网DEM提取等高线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如果一些网格点的数值恰好等于要提取的等高线的数值,会使判断过程变得复杂,并且会生成不闭合的等高线,一般的解决办法是将这些网格点的数值增加一个小的偏移量。

3.5 TIN转成格网DEM

TIN转成格网DEM可以看作普通的不规则点生成格网DEM的过程。方法是按要求的分辨率大小和方向生成规则格网,对每一个格网搜索最近的TIN数据点,按线性或非线性插值函数计算格网点高程*。

4.DEM的建立

为了建立DEM,必需量测一些点的三维坐标,这就是DEM数据采集。

4.1 DEM数据采集方法

1)地面测量

利用自动记录的测距经纬仪(常用电子速测经纬仪或全站经纬仪)在野外实测。这种速测经纬仪一般都有微处理器,可以自动记录和显示有关数据,还能进行多种测站上的计算工作。其记录的数据可以通过串行通讯,输入计算机中进行处理。

2)现有地图数字化

利用数字化仪对已有地图上的信息(如等高线)进行数字化的方法,目前常用的数字化仪有手扶跟踪数字化仪和扫描数字化仪。

3)空间传感器

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结合雷达和激光测高仪等进行数据采集。

4)数字摄影测量方法

这是DEM数据采集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利用附有的自动记录装置(接口)的立体测图仪或立体坐标仪、解析测图仪及数字摄影测量系统,进行人工、半自动或全自动的量测来获取数据。

4.2数字摄影测量获取DEM

数字摄影测量方法是空间数据采集最有效的手段,它具有效率高、劳动强度低的优点。数据采样可以全部由人工操作,通常费时且易于出错;半自动采样可以辅助操作人员进行采样,以加快速度和改善精度,通常是由人工控制高程Z,由机器自动控制平面坐标X,Y的驱动;全自动方法利用计算机视觉代替人眼的立体观测,速度虽然快,但精度较差。

人工或半自动方式的数据采集,数据的记录可分为“点模式”或“流模式”,前者根据控制信号记录静态量测数据,后者是按一定规律连续地记录动态的量测数据。

摄影测量方法用于生产DEM,数据点的采样方法根据产品的要求不同而异。沿等高线、断面线、地性线进行采样往往是有目的的采样。而许多产品要求高程矩阵形式,所以基于规

*具体的计算方法见第五节第二部分。

则格网或不规则格网点的面采样是必须的,这种方式与其它空间属性的采样方式一样,只是采样密度高一些。

1)沿等高线采样

在地形复杂及陡峭地区,可采用沿等高线跟踪方式进行数据采集,而在平坦地区,则不宜采用沿等高线采样。沿等高线采样时可按等距离间隔记录数据或按等时间间隔记录数据方式进行。采用后一种方式,由于在等高线曲率大的地方跟踪速度较慢,因而采集的点较密集,而在等高线较平直的地方跟踪速度快,采集的点较稀疏,故只要选择恰当的时间间隔,所记录的数据就能很好地描述地形,又不会有太多的数据。

2)规则格网采样

利用解析测图仪在立体模型中按规则矩形格网进行采样,直接构成规则格网DEM。当系统驱动测标到格网点时,会按预先选定的参数停留一短暂时间(如0.2秒),供作业人员精确测量。该方法的优点是方法简单、精度高、作业效率也较高;缺点是对地表变化的尺度的灵活性较差,可能会丢失特征点。

3)渐进采样(Progressive Sampling)

渐进采样方法的目的是使采样点分布合理,即平坦地区样点少,地形复杂区的样点较多。渐进采样首先按预定比较稀疏的间隔进行采样,获得一个较稀疏的格网,然后分析是否需要对格网进行加密,如图9-12所示。判断加密的方法可利用高程的二阶差分是否超过了给定的阈值;或利用相邻的三点拟合一条二次曲线,计算两点间中点的二次内插值与线性内插值之差,判断是否超过阈值。当超过阈值时,则对格网加密采样,然后对较密的格网进行同样的判断处理,直至不再超限或达到预先给定的加密次数(或最小格网间隔),然后再对其它格网进行同样的处理。

图9-12:渐进采样

4)选择采样

为了准确地反映地形,可根据地形特征进行选择采样,例如沿山脊线、山谷线、断裂线进行采集以及离散碎部点(如山顶)的采集。这种方法获取的数据尤其适合于不规则三角网DEM的建立。

5)混合采样

为了同步考虑采样的效率与合理性,可将规则采样(包括渐进采样)与选择性采样结合进行混合采样,即在规则采样的基础上再进行沿特征线、点采样。为了区别一般的数据点和特征点,应当给不同的点以不同的特征码,以便处理时可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利用混合采样

可建立附加地形特征的规则格网DEM,也可建立附加特征的不规则三角网DEM。

6)自动化DEM数据采集

上述方法均是基于解析测图仪或机助制图系统利用半自动的方法进行DEM数据采集,现在已经可以利用自动化测图系统进行完全自动化的DEM数据采集。此时可按像片上的规则格网利用数字影像匹配进行数据采集。

最后数字摄影测量获取的DEM数据点都要按一定插值方法转成规则格网DEM或规则三角网DEM格式数据。

4.3 DEM数据质量控制

数据采集是DEM的关键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任何一种DEM内插方法,均不能弥补取样不当所造成的信息损失。数据点太稀会降低DEM的精度;数据点过密,又会增大数据量、处理的工作量和不必要的存储量。这需要在DEM数据采集之前,按照所需的精度要求确定合理的取样密度,或者在DEM数据采集过程中根据地形复杂程度动态调整采样点密度。

由于很多DEM数据来源于地形图,所以DEM的精度决不会高于原始的地形图。例如U.S.G.S.用数字化的等高线图,通过线性插值生产的最精确的DEM的最大均方误差(RMSE)为等高线间距的一半,最大误差不大于两个等高线间距。通常用某种数学拟合曲面生产的DEM,往往存在未知的精度问题,即使是正式出版的地形图同样存在某种误差,所以在生产和使用DEM时应该注意到它的误差类型。

DEM的数据质量可以参考美国U.S.G.S.的分级标准,共分为三级:第一级,最大绝对垂直误差50米、最大相对垂直误差21米,绝大多数7.5分幅产品属于第一级;第二级DEM 数据对误差进行了平滑和修改处理,数字化等高线插值生产的DEM属于第二级,最大误差为两个等间距,最大均方误差为半个等间距;第三级DEM数据最大误差为一个等间距,最大均方误差为三分之一个等间距。

5.DEM的分析和应用

5.1格网DEM应用

5.1.1地形曲面拟合

DEM最基础的应用是求DEM范围内任意点的高程,在此基础上进行地形属性分析。由于已知有限个格网点的高程,可以利用这些格网点高程拟合一个地形曲面,推求区域内任意点的高程。曲面拟合方法可以看作是一个已知规则格网点数据进行空间插值的特例,距离倒数加权平均方法,克里金插值方法,样条函数等插值方法均可采用。

5.1.2立体透视图

从数字高程模型绘制透视立体图是DEM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应用。透视立体图能更好地反映地形的立体形态,非常直观。与采用等高线表示地形形态相比有其自身独特的优点,更接

近人们的直观视觉。特别是随着计算机图形处理工作的增强以及屏幕显示系统的发展,使立体图形的制作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对于同一个地形形态作各种不同的立体显示。例如局部放大,改变高程值Z的放大倍率以夸大立体形态;改变视点的位置以便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甚至可以使立体图形转动,使人们更好地研究地形的空间形态。

从一个空间三维的立体的数字高程模型到一个平面的二维透视图,其本质就是一个透视变换。将“视点”看作为“摄影中心”,可以直接应用共线方程从物点(X,Y,Z)计算“像点”坐标(X,Y)。透视图中的另一个问题是“消隐”的问题,即处理前景挡后景的问题。

调整视点、视角等各个参数值,就可从不同方位、不同距离绘制形态各不相同的透视图制作动画。计算机速度充分高时,就可实时地产生动画DTM透视图。

5.1.3通视分析

通视分析有着广泛的应用背景。典型的例子是观察哨所的设定,显然观察哨的位置应该设在能监视某一感兴趣的区域,视线不能被地形挡住。这就是通视分析中典型的点对区域的通视问题。与此类似的问题还有森林中火灾监测点的设定,无线发射塔的设定等。有时还可能对不可见区域进行分析,如低空侦察飞机在飞行时,要尽可能躲避敌方雷达的捕捉,飞行显然要选择雷达盲区飞行。通视问题可以分为五类[Lee,J.(1991)]:

1)已知一个或一组观察点,找出某一地形的可见区域。

2)欲观察到某一区域的全部地形表面,计算最少观察点数量。

3)在观察点数量一定的前提下,计算能获得的最大观察区域。

4)以最小代价建造观察塔,要求全部区域可见。

5)在给定建造代价的前提下,求最大可见区。

根据问题输出维数的不同,通视可分为点的通视,线的通视和面的通视。点的通视是指计算视点与待判定点之间的可见性问题;线的通视是指已知视点,计算视点的视野问题;区域的通视是指已知视点,计算视点能可视的地形表面区域集合的问题。基于格网DEM模型与基于TIN模型的DEM计算通视的方法差异很大。

图9-13:通视分析,图上灰色区域为不可见区域

1)点对点通视

基于格网DEM的通视问题,为了简化问题,可以将格网点作为计算单位。这样点对点的通视问题简化为离散空间直线与某一地形剖面线的相交问题。(图9-13)已知视点V的坐标为(x0,y0,z0),以及P点的坐标(x1,y1,z1)。DEM为二维数组Z[M][N],则V为(m0,n0,Z[m0,n0]),P为(m1,n1,Z[m1,n1])。计算过程如下:

(1.1)使用Bresenham直线算法,生成V到P的投影直线点集{x , y},K=||{x , y}||, 并得到直线点集{x , y}对应的高程数据{Z[k], ( k=1,...K-1 )},这样形成V到P的DEM剖面曲

线。

(1.2)以V 到P 的投影直线为X 轴,V 的投影点为原点,求出视线在X-Z 坐标系的直线方程:

]][[]][[]][[][001100n m Z k K

n m Z n m Z k H +?-= (0

(1.3)比较数组H[k]与数组Z[k]中对应元素的值,如果

[]1,1,-∈?K k k

存在Z[k]>H[k],则V 与P 不可见,否则可见。

2)点对线通视

点对线的通视,实际上就是求点的视野。应该注意的是,对于视野线之外的任何一个地形表面上的点都是不可见的,但在视野线内的点有可能可见,也可能不可见。基于格网DEM 点对线的通视算法如下:

(2.1)设P 点为一沿着DEM 数据边缘顺时针移动的点,与计算点对点的通视相仿,求出视点到P 点投影直线上点集{x, y},并求出相应的地形剖面{x, y, Z(x, y)}。

(2.2)计算视点至每个(){}1,...2,1,,,,-=∈K k y x z y x p k 与Z 轴的夹角k β:

???

? ??-=vp pk k Z Z k arctg β (2.3)求得{}k βαm in =。α对应的点就为视点视野线的一个点。

(2.4)移动P 点,重复以上过程,直至P 点回到初始位置,算法结束。

3)点对区域通视

点对区域的通视算法是点对点算法的扩展。与点到线通视问题相同,P 点沿数据边缘顺时针移动。逐点检查视点至P 点的直线上的点是否通视。一个改进的算法思想是,视点到P 点的视线遮挡点,最有可能是地形剖面线上高程最大的点。因此,可以将剖面线上的点按高程值进行排序,按降序依次检查排序后每个点是否通视,只要有一个点不满足通视条件,其余点不再检查。点对区域的通视实质仍是点对点的通视,只是增加了排序过程。

5.1.4流域特征地貌提取与地形自动分割

地形因素是影响流域地貌、水文、生物等过程的重要因子,地形属性的空间分布特征一直是人们用于描述这些空间过程变化的重要指标。高精度DEM 数据和高分辨率、高光谱、多周期的遥感影像,为人们定量描述流域空间变化过程提供了日益丰富的数据源,而且人们对流域地貌、水文和生物等过程空间变化机理理解的不断加深,可以说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空间模拟”的时代。基于DEM 数据自动提取流域地貌特征和进行流域地形自动分割是进行流域空间模拟的基础技术。

基于格网DEM 自动提取流域特征地貌和进行地形自动分割技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流域地貌形态结构定义,定义能反映流域结构的特征地貌,建立格网DEM 对应的微地貌特征。2)特征地貌自动提取和地形自动分割算法。格网DEM 数据是一些离散的高程点数据,每个数据本身不能反映实际地表的复杂性。为了从格网DEM 数据中得到流域地貌形态结构,

必须采用一个清晰的流域地貌结构模型,然后针对该结构模型设计自动提取算法。

1)流域结构定义

可以使用一个具有根的树状图来描述流域结构[Shreve],目前绝大多数算法都沿用这一描述方法。在此结构中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结点集、界线集和汇流区集。如图9-14所示。

图9-14:流域结构

(a.内部沟谷段 b. 外部沟谷段 c. 内部汇流区 d. 外部汇流区 e. 沟谷结点

f. 汇流源点

g. 分水线段

h. 分水线源点)

其具体内容包括几个概念:

1)沟谷线段:一条具有两侧汇流区的线段;

2)分水线段:一条具有两侧分水区的线段;

3)沟谷结点:两条或两条以上沟谷线的交点;

4)分水线结点:两条或两条以上分水线的交点;

5)沟谷源点:沟谷的上游起点;

6)分水线源点:分水线与流域边界的交点;

7)内部汇流区:汇流区边界不包含流域部分边界的汇流区;

8)外部汇流区:汇流区边界包括部分流域边界的汇流区。

沟谷结点和沟谷源点共同组成沟谷结点集,所有的沟谷段组成沟谷段集,形成沟谷网络;所有的分水线组成分水线段集,形成分水线网络。沟谷段集和分水线段集共同把流域分割成一个汇流区集。

沟谷段是最小的沟谷单位,沟谷段可以分为内部沟谷段和外部沟谷段。内部沟谷段连接两个沟谷结点,外部沟谷段连接一个沟谷结点和沟谷源点。同样,分水线段是最小的分水线单位,也分为内部分水线段和外部分水线段。内部分水线段连接两个分水线结点,外部分水线段连接一个分水线结点和一个分水线源点。

汇流网络中每一沟谷段都有一个汇流区域,这些区域由分水线集控制。外部沟谷段有一个外部汇流区,内部沟谷段有两个内部汇流区,分布在内部沟谷段两侧。整个流域被分割成一个个子流域,每个子流域如同树状图上的一片“叶子”。

2)流域特征地貌自动提取和地形自动分割

特征地貌定义与提取:根据网格点高程与周围高程值的关系,将格网点分为坡地、洼地、分水线、谷地、阶地和鞍部等几类。先计算中心点与八邻点的高程差,然后对高程差进行排

序,再根据高程差序列的特性给中心点格网赋一个特征编码。然后通过一系列特征码的组合特征,用模式识别的方法,将格网点划分到已知的特征地貌类别。

山脊线和山谷线提取:山脊线和山谷线的自动探测实际上是凹点和凸点的自动搜索。较为简单的算子是2*2的局部算子。将算子在DEM 数据中滑动,比较每个格网点与行和列上相邻格网点的高程,标出其中高程最小(探测山谷线)或高程最大(探测山脊线)的格网点。对整个DEM 数据计算一遍后,剩下的未标记格网点就是山脊线或山谷线上的格网点。

流域地形自动分割:流域地形自动分割的目标是将整个流域分割成一个个子汇流区。大多数算法是利用3*3窗口计算流向和基于“溢流跟踪”算法确定汇流网络。算法过程如下:

(2.1)格网点流向定义

采用3×3窗口按8方向搜索计算最大坡向为各网格点的流向。分别为8方向赋不同的代码,如右图所示。每个格网有一个从1到9的数值,代表它流向相邻象元的方向,如该象元为凹点,则其值为5(图9-15)。

N 789

46

123

图9-15:格网水流方向定义

几种例外情况的处理:

A .如果一个网格点的最大坡向格网点与之具有相同的高程值,且之前没有其它格网点流向这个相邻格网,则强制流向它。如果还有另外的格网点流向这个相邻格网,则当前格网点为凹点。

B .当两个或多个相邻格网点的最大坡向相等时,先比较各自相邻格网点坡向,如果仍没解决,继续比较相对格网点的坡向,决定赋一个流向。

C .对于具有相同高程值的区域则扩大搜索窗口半径,用7×7窗口,如果需要还可以使用更大窗口。

D .在DEM 数据的外围加一圈高程值为0的格网点,强制其最大坡向流向研究区之外。 当所有的格网点处理完毕后,生成一个编码1—9的流向图。

(2.2)凹点处理算法

由于凹点的存在,有一些流路不会流向流域出口,而是终止于凹点,所以在进行流域自动分割之前,还要对凹点进行处理。流域中凹点既可能是真实的凹点,也可能是由于插值误差造成的,所以不能使用简单的滤波或平滑函数,将凹点全部去除,目的是将凹点造成的断路连接到主沟谷网络。

搜索所有凹点的相邻最低点(有时可能有多个高程相等的最低点),作为凹点的溢出点,以溢出点为起点继续搜索比它的高程低或相等的邻点(已经搜索的点忽略),判断是否有比原凹点更低的格网点,如果没有则以该凹点的溢出点为起点,重复上述搜索过程;如果搜索到比原凹点低的格网点,将凹点和最低邻点的方向倒转。如图9-15所示:高程为48的点为一个凹点,搜索到高程最低的邻点为49,以它为起点继续搜索,找到高程点49,仍比原凹点高程高,则继续搜索,又找到另一个高程点49,再找到高程47的点,比原凹点高程低,结束搜索,按搜索方向修改流向,如图9-16中实线箭头方向所示。

72666357525044

4750

6865605349

66624949525758

64485359606267

67646466697175

图9-16:凹点处理

(2.3)提取汇流网络

根据修改后的流向图,给定一个点,所有流向它的格网点的总和就是该点的汇流区。计算方法是给定一个点,搜索8邻点,记录所有流向它的格网点的位置,然后再以找到的格网点为基点继续搜索记录流向它的格网点,直到没有新的汇流点为止,所有记录的格网点构成该点的汇流区。

通常沟谷的汇流区面积大于其它格网点的汇流区面积,可以通过设定一个阈值,将汇流区面积大于此阈值的格网点,标识为沟谷点。很明显,不同的阈值得到的沟谷网络的复杂性是不同的,这种方法虽然为确定沟谷网络的复杂性提供了灵活性,但也使得沟谷网络的确定具有太大的随意性。

得到沟谷网络后,可以对沟谷网络进行编码。首先对沟谷结点编码。从流域出口开始搜索遍历整个汇流网络,对每个沟谷段的上下游结点进行编码标识,标识值是沟谷段的编码值,并记录下这些结点的位置。其次,把沟谷段中的每个格网点标识为沟谷段的编码值。第三,根据沟谷段上游结点的类型判定沟谷段是内部沟谷段还是外部沟谷段。

(2.4)提取分水网络

递归搜索沟谷段中的每个格网点的汇流区,将汇流区的格网点赋为该沟谷段的标识值,形成各沟谷段的子汇流区。然后进行边界跟踪,提取子汇流区的边界线为分水线,得到分水线网络。最后,对沟谷网络和分水线网络及子汇流区进行拓扑编码,以完成流域地形的自动分割。

5.1.5 DEM计算地形属性

由DEM派生的地形属性数据可以分为单要素属性和复合属性二种。前者可由高程数据直接计算得到,如坡度因子,坡向。后者是由几个单要素属性按一定关系组合成的复合指标,用于描述某种过程的空间变化,这种组合关系通常是经验关系,也可以使用简化的自然过程机理模型。

单要素地形属性通常可以很容易地使用计算机程序计算得到,包括:

1)坡度、坡向

坡度定义为水平面与局部地表之间的正切值。它包含两个成分:斜度——高度变化的最大值比率(常称为坡度);坡向——变化比率最大值的方向。地貌分析还可能用到二阶差分凹率和凸率。比较通用的度量方法是:斜度用百分比度量,坡向按从正北方向起算的角度测量,凸度按单位距离内斜度的度数测量。

坡度和坡向的计算通常使用3*3窗口,窗口在DEM高程矩阵中连续移动后,完成整幅

图的计算。坡度的计算如下:

()()[]2122tan y z x z σσσσβ+=

坡向计算如下:

()()x z y z A σσσσ-=tan ()ππ<<-A

为了提高计算速度和精度,GIS 通常使用二阶差分计算坡度和坡向,最简单的有限二阶差分法是按下式计算点i,j 在x 方向上的斜度:

()()x j i j i ij x z z z σσσ2/,1,1-+-=

式中x σ是格网间距(沿对角线时x σ应乘以2)。这种方法计算八各方向的斜度,运算速度也快得多。但地面高程得局部误差将引起严重得坡度计算误差,可以用数字分析方法来得到更好得结果,用数字分析方法计算东西方向得坡度公式如下:

()()()[]

x j i j i j i j i j i j i ij x z z z z z z z σσσ8221,1,11,1_1,1,11,1---+-++++++-++= 同理可以写出其它方向的坡度计算公式。

2)面积、体积

(2.1)剖面积

根据工程设计的线路,可计算其与DEM 各格网边交点P i (X i ,Y i ,Z i ),则线路剖面积为 1,1112

+-=+?+=∑i i n i i i D Z Z S 其中n 为交点数;D i ,i+1为P i 与P i+1之距离。同理可计算任意横断面及其面积。

(2.2)体积

DEM 体积由四棱柱(无特征的格网)与三棱柱体积进行累加得到,四棱柱体上表面用抛物双曲面拟合,三棱柱体上表面用斜平面拟合,下表面均为水平面或参考平面,计算公式分别为

??????+++=?++=

4432143321343S Z Z Z Z V S Z Z Z V 其中S 3与S 4分别是三棱柱与四棱柱的底面积。

根据两个DEM 可计算工程中的挖方、填方及土壤流失量。

3)表面积

对于含有特征的格网,将其分解成三角形,对于无特征的格网,可由4个角点的高程取平均即中心点高程,然后将格网分成4个三角形。由每一三角形的三个角点坐标(x i ,y i ,z i )计算出通过该三个顶点的斜面内三角形的面积,最后累加就得到了实地的表面积。

5.2三角网DEM 分析应用

5.2.1三角网内插

在建立TIN 后,可以由TIN 解求该区域内任意一点的高程。TIN 的内插与矩形格网的内插有不同的特点,其用于内插的点的检索比网格的检索要复杂。一般情况下仅用线性内插,即三角形三点确定的斜平面作为地表面,因而仅能保证地面连续而不能保证光滑。进行三角网内插,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格网点的检索

给定一点的平面坐标P (x ,y ),要基于TIN 内插该点的高程Z ,首先要确定点P 落在TIN 的哪个三角形中。一般的做法是通过计算距离,得到据P 点最近的点,设为Q 1。然后就要确定P 所在的三角形。依次取出Q 1为顶点的三角形,判断P 是否位于该三角形内。可利用P 是否与该三角形每一顶点均在该顶点所对边的同侧(点的坐标分别代人该边直线方程所得的值符号相同)加以判断。若P 不在以Q 1为顶点的任意一个三角形中,则取离P 次最近的格网点,重复上述处理,直至取出P 所在的三角形,即检索到用于内插P 点高程的三个格网点。

2)高程内插

若P (x ,y )所在的三角形为ΔQ 1Q 2Q 3,三顶点坐标为(x 1,y 1,z 1),(x 2,y 2,z 2)与(x 3,y 3,z 3),则由Q 1,Q 2与Q 3确定的平面方程为

01111333

222

111

=z y x z y x z y x z y x

或 01

3131

312121

2111

=---------z z y y x x z z y y x x z z y y x x 令 ;

;

;

;

133112211331122113311221z z z z z z y y y y y y x x x x x x -=-=-=-=-=-= 则P 点高程为 21

3131212131312112131312111))(())((y x y x x z x z y y z y z y x x Z Z ---+---= 5.2.2等高线追踪

基于TIN 绘制等高线直接利用原始观测数据,避免了DTM 内插的精度损失,因而等高线

ENVI地形分析

第11章地形分析 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简称DEM),是用一组有序数值阵列形式表示地面高程的一种实体地面模型。DEM是数字地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简称DTM)的一个分支,其它各种地形特征值均可由此派生,如坡度、坡向及坡度变化率等地貌特性。DEM还可以计算地形特征参数,包括山峰、山脊、平原、位面、河道和沟谷等。 建立DEM的方法有多种。按数据源及采集方式主要有:(1)直接从地面测量,例如用GPS、全站仪、野外测量等;(2)根据航空或航天影像,通过摄影测量途径获取,如立体坐标量测仪观测及空三加密法、解析测图、数字摄影测量等;(3)从现有地形图上采集,如格网读点法、数字化仪手扶跟踪及扫描仪半自动采集,然后通过内插生成DEM等方法。DEM 的内插方法很多,常用的有整体内插、分块内插和逐点内插三种。 下表对比了几种创建DEM的主要方法。 i 要想快速的获取大范围的DEM数据,卫星遥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随着卫星传感器的飞

速发展,获取的DEM精度越来越高。如目前商业卫星最高分辨率的米GeoEye-1,在使用高质量控制资料时,垂直精度的中误差可达到米,可满足1:5000的地图比例尺生产。可以立体成像的卫星主要有ASTER,ALOS PRISM,CARTOSAT-1,FORMOSAT-2,IKONOS,KOMPSAT-2,OrbView-3,QuickBird,RapidEye,GeoEye-1,WorldView-1/2,SPOT 5/6,Pleiades,以及国产的资源三号、资源一号02C星、天绘卫星等。 由于DEM描述的是地面高程信息,它在测绘、水文、气象、地貌、地质、土壤、工程建设、通讯、军事等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以及人文和自然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工程建设上,可用于土方量计算、通视分析等;在防洪减灾方面,DEM是进行水文分析,包括汇水区分析、水系网络分析、降雨分析、蓄洪计算、淹没分析等的基础;在无线通讯上,可用于蜂窝电话的基站分析等。DEM还广泛用于生产地图产品,如等高线地图、正射地图等。在遥感应用方面,DEM用于制图、正射校正和土地利用分类;还可用于高速公路和铁路的规划中。 地形建模 地形菜单 的Topographic (地形)菜单可以对DEM数据进行打开、分析和输出等操作。 图地形菜单

数字高程模型共14页

本科学生综合性实验报告 姓名学号 专业地理信息系统班级 11级_ 实验课程名称数字高程模型 实验名称坡度等地形因子提取的不确定性研究 指导教师及职称 开课学期 2014 至_ 2015 学年_上学期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编印 一、实验准备

1)DEM网格计算。 Arctoolbox---Data Management Tools ---raster processing ----rasampe 将DEM数据分为30M,60m,90m,100m。

2) 计算坡度 地面某点的坡度是过该点的切平面与水平地面的夹角,是高度变化的最大值比率,表示了地表面在该点的倾斜程度。基于 DEM 数据,利用 Arcgis 的 Slope 工具提取坡度。 分别计算不同分辨率30、60、90、100的坡度图。 如下图所示为30M 、100M 的坡度分布图。

30m 100m 60m 90m 提出的坡面特征分析的自然地域导向表,将坡度重分类为 0°~3°,3°~5°,5°~15°,15°~25°,25°~30°,30°~ 45°,>45°七级。

重分类结果如下图所示:

30M 60M 90M 100M 3) 坡向计算 地面任何一点切平面的法线在水平面的投影与过该点的正北方向的夹角成为该点的坡向。坡向是决定局部地面接收阳光和重新分配太阳辐射量的重要地形因子之一,直接造成局部地区气候特征的差异。坡向还直接影响到诸如土壤水分、地面无霜期以及作物生长适宜性程度等多项重要的农业生产指标。 坡向图: 30m 60m 90m 100m 4)坡向重分类

GIS的核心之一:数字地形分析讲述

第9章 DEM 与数字地形分析 数字地面模型于1958年提出,特别是基于DEM 的GIS 空间分析方法的出现,使传统的地形分析方法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数字地形分析方法逐步形成和完善。目前,基于DEM 的数字地形分析已经成为GIS 空间分析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在测绘、遥感及资源调查、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灾害防治及地学研究各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章首先介绍了数字高程模型的基本概念和建立步骤,然后从基本坡面因子、特征地形因子、水文因子和可视域等方面简述数字地形分析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9.1 基本概念 9.1.1 数字高程模型 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 ,简称DEM )是通过有限的地形高程数据实现对地形曲面的数字化模拟(即地形表面形态的数字化表示),它是对二维地理空间上具有连续变化特征地理现象的模型化表达和过程模拟。由于高程数据常常采用绝对高程(即从大地水准面起算的高度),DEM 也常常称为DTM (Digital Terrain Model )。“Terrain”一词的含义比较广泛,不同专业背景对“Terrain”的理解也不一样,因此DTM 趋向于表达比DEM 更为广泛的内容。 从研究对象与应用范畴角度出发,DEM 可以归纳为狭义和广义两种定义。从狭义角度定义,DEM 是区域表面海拔高程的数字化表达。这种定义将描述的范畴集中地限制在“地表”、“海拔高程”及“数字化表达”内,观念较为明确。从广义角度定义,DEM 是地理空间中地理对象表面海拔高度的数字化表达。这是随着DEM 的应用不断向海底、地下岩层以及某些不可见的地理现象(如空中的等气压面等)延伸,而提出的更广义的概念。该定义将描述对象不再限定在“地表面”,因而具有更大的包容性,有海底DEM 、下伏岩层DEM 、大气等压面DEM 等。 数学意义上的数字高程模型是定义在二维空间上的连续函数),(y x f H =。由于连续函数的无限性,DEM 通常是将有限的采样点用某种规则连接成一系列的曲面或平面片来逼近原始曲面,因此DEM 的数学定义为区域D 的采样点或内插点Pj 按某种规则ζ连接成的面片M 的集合: } ,,1,,1,),,()({m i n j D H y x P P M DEM j j j j j i ==∈==ζ (9.1) DEM 按照其结构,可分为规则格网DEM 、TIN 、基于点的DEM 和基于等高线的DEM 等。由于规则格网结构简单,算法设计明了,在实际运用中被广泛采用。本书中的DEM 仅指规则格网DEM 。 9.1.2 数字地形分析 数字地形分析(Digital Terrain Analysis, DTA ),是指在数字高程模型上进行地形属性计算和特征提取的数字信息处理技术。DTA 技术是各种与地形因素相关空间模拟技术的基础。

数字地形测量学实习报告

淮海工学院实习报告书 题目:数字地形测量实习 学院:测绘工程学院 专业:测绘工程 班级:测绘 112 姓名:许艳超 学号: 2011122712 2013年 7月10日

成绩 目录 1 概述·3 1.1实习名称··3 1.2实习时间··3 1.3实地地点··3 1.4指导教师··3 1.5实习目的及要求··3 1.6仪器及工具··3 2测区概况·3 3平面控制测量·3 3.1平面坐标系统··3 3.2导线等级及精度指标··4 3.3导线控制网的布设··5 3.4导线施测方法··5 3.5数据处理、平差计算··5 4 高程控制测量·7 4.1高程系统的选择·7

4.2精度等级及技术指标··7 4.3水准网的布设··7 4.4高程施测方法··8 4.5数据处理、平差计算··8 5 碎部点测量··9 5.1 碎测量的步骤··9 5.2 测量时应该注意的问题··9 6 成图方法··9 6.1测量数据传输··9 6.2 南方CASS软件绘制地形图··9 7 分幅与编号··10 7.1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10 7.2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编号··10 7.3 1:500地形图的分幅及编号··10 8 实习体会··10 附图、附表··11 1 概述 1.1实习名称:数字地形测量实习 1.2实习时间:2013.6.17-2013.7.14 1.3实地地点:淮海工学院校区第四测区

1.4指导教师:赵宝锋 1.5实习目的及要求 数字地形测量学实习是《数字地形测量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和深化课程所学知识的必要的环节,通过实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具有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劳动态度以及团结协作的集体观念。同时,也使学生在业务组织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方面得到锻炼,为今后从事测绘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本次数字地形测量的实习,是对我们数字化测图学习情况的一次实践检验,同时也是一次让我们在实践中体会理解所学知识,并在实际应用中融会贯通的难得机会。 实习要求: (1) 掌握水准仪、全站仪的使用; (2) 掌握导线测量的外业施测过程与方法、内业数据处理过程与方法; (3) 掌握水准测量的外业施测及内业数据处理的过程、方法; (4) 掌握三角高程导线测量的外业施测及内业数据处理的过程、方法; (5) 掌握全站仪数字化测图的外业测量方法及内业软件的使用; (6) 熟悉大比例尺测图的工作内容及作业过程; (7) 掌握地物、地貌的合理表示与取舍原则。 1.6仪器及工具: (1)水准仪每组一套,包括:水准尺一对、水准仪一台、水准仪脚架一个; (2)全站仪一套,包括:主机、脚架一个、棱镜两个、对中杆两个、充电器; (3)铁钉、斧子 (4)导线测量、等外等水准测量、测量手薄、计算表自备 2 测区概况 淮海工学院第四测区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地处苏北平原,平均海拔高程约3.7米。测区内均为人造河流、湖泊、草地等,另外有体育馆和体育场等。测区属季风特点的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寒暑适宜,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气候温和湿润,常年平均气温14度左右,年平均降水量约910-980毫米之间,降雨期集中在7-9三个月。 测区内地势较为平坦,道路通畅,交通便利,视野开阔这都有利于我们测量的进行。实习中,我们使用中纬全站仪和精密水准仪进行测量作业,同时我们会避开正午的高温天气,利用早出、午休、晚归的作业方法,摆脱酷热天气的影响,使我们的测量实习可以顺利的进行。 3 平面控制测量

《数字高程模型》实验讲义[1]

数字高程模型 实验讲义 南阳师范学院环旅学院 地理信息系统教研室编 2011年2月

前 言 Miller于1958年提出首次提出了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的概念。经过40多年的发展,DEM的诸多基础理论问题都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基于DEM的数字地形分析理论与方法体系正在形成,DEM在许多领域的工作中得到了成功应用。DEM已成为各类GIS数据库的核心数据之一。国家测绘部门将DEM作为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ational Spatial data Infrastructure,NSDI)的重要建设项目之一。在理论研究方面,DEM的不确定性、DEM的尺度效应、DEM的地学分析、基于DEM的数据挖掘都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在应用方面,也从一般的地形因子提取、支持三维漫游等简单应用向更多样的形式、更广泛的领域发展。可以说,DEM所代表的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记录海拔的空间数据,更代表着一种地学处理的方法。 适应于学科发展和实践需要,各高等院校的有关专业,特别是地理信息系统、空间信息与数字工程、测绘工程等专业都纷纷将数字高程模型作为本科和研究生课程。我学院办有地理信息系统和测绘工程等专业,数字高程模型一直是此二专业的重要课程。在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我们编写了本实验讲义,供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测绘工程专业的本科教学使用。本实验讲义中,以验证、探索理论知识和传授技能作为基础目标,另外还注重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当代教育理论认为,如果说知识和技能是人才素质的基础,意识则决定了运用知识和技能的动机,能力则是运用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当代地学人才不仅需要具有充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应该具备一系列意识和能力。虽然,高校通常设置培养意识和能力的公共课程;但是,专业课教学也应该将其作为教学目标之一。这样以来,可以根据专业课程的特点有目的地培养特定的意识和能力。本课程所涉及的意识和能力主要包括科学精神、团队意识、创新能力和统合能力等。 本讲义共7个实验,需要16个实验课时。实验类型包括基础型、综合型和设计型。每个实验都有明确的实验目的,有实验原理的详细介绍,实验过程中的必要之处作了解释和提示。实验后安排了思考题,要求学生们通过在实验中的探索来回答这些问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DEM的理论和方法。

实验四 GIS 数字地形分析

合肥工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实验报告 实验四 姓名:谭远富 学号: 专业 : 地信09-2班 任课教师 : 赵萍 数字地形分析 一、实验目的 1. 理解DEM和TIN结构,掌握ArcGIS中建立DEM、TIN的技术方法 2. 掌握利用ArcGIS进行数字地形分析的方法及应用能力 二、实验材料 软件:ArcGIS Desktop ---ArcMap(3D分析模块),实验数据:文件夹ex4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第1步TIN及DEM 生成 在ArcMap中新建一个地图文档,添加矢量数据:Elevpt_Clip、Elev_Clip、Boundary、Erhai 激活“3D Analyst”扩展模块,在工具栏空白区域点右键打开“3D Analyst” 工具 执行工具栏[3D Analyst]中的菜单命令[创建/修改TIN]>>[从要素生成TIN] ; 在对话框[从要素生成TIN中]中定义每个图层的数据使用方式: 在[从要素生成TIN中]对话框中,在需要参与构造TIN的图层名称前的检查框上打上勾,指定每个图层中的一个字段作为高度源(Height Source),设定三角网特征输

入(Input as)方式。可以选定某一个值的字段作为属性信息(可以为None)。在这里指定图层“Erhai”的参数“三角网作为”指定为“硬替换”,其它图层参数使用默认值即可。 生成新的图层tin,在“内容列表”中关闭除“TIN”和“Erhai”之外的其它图层的显示,设置TIN的图层(符号)得到如下的效果。 打开Arctoolbox执行[3D Analyst]中的命令[TIN转栅格],指定相关参数:属性:“高程”,像素大小:50,输出栅格的位置和名称:“TinGrid” 确定后得到DEM数据“TinGrid”,其中,每个栅格单元表示50m×50m的区域。第2步TIN的显示及应用 关闭除“TIN”之外的所有图层的显示,编辑图层“tin”的属性,在图层属性对话框中,点击“符号”选项页,将“边界类型”和“高程”前面检查框中的勾去掉,点击“添加”按钮。 在“添加渲染器”对话框中,将“具有相同符号的边”和“具有相同符号的节点”这两项添加到TIN的显示列表中。 将TIN图层局部放大,认真理解TIN的存储模式及显示方式。 第3步TIN转换为坡度多边形 参考上一步操作,将“具有分级色带的表面坡度”和“具有分级色带的表面坡向”这两项添加到TIN的显示列表中 打开tin的属性对话框,选中坡度,点击[分类] 按钮,在下面的对框中,将“类” 指定为 5,然后在“间隔值”列表中输入间隔值:“ 8, 15,25, 35, 90”,如下图所示: 图层“tin”进行坡度渲染渲染的效果如下图所示: 执行[3D Analyst]工具栏中的命令[TIN转换为要素],如图所示: 查看矢量图层:中要素属性表,如图所示: 第4步TIN 转换为坡向多边形 参照以上步骤,得到坡向多边形图层,其属性AspectCode的数值(-1,1,2,3,4,5,6,7,8,9)分别表示当前图斑的坡向(平坦、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其中1,9 是相同的可以合并为1。 第5步由DEM提取坡度: 加载中前面得到的DEM数据:tingrid 。 打开“3DAnalyst”工具栏,执行[坡度]命令,参照下图所示,指定各参数,点击“确定”后得到坡度栅格Slope_tingri1,其栅格单元的值在0~90度间 变化。 第6步由DEM提取坡向: 关闭“Slope_tingri1”的显示,执行菜单命令:[3DAnalyst]>>[坡向],按下图所示,指定各参数,得到坡向栅格“Aspect_tingr1”。 第7步提取等高线 加载DEM数据“tingrid”,打开Arctoolbox,执行命令:[3D Analyst工具]>>[栅格表面]>>[等值线],按下图所示指定各参数,生成等高线图层:“Contour_tingrid1”。 第8步计算地形表面的阴影图 在上一步基础上进行,打开“3D Analyst工具”,执行[山体阴影]命令,按下图

GIS课程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 课程考核报告 GIS在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应用 学生姓名: 所在班级: 学号: 授课老师: 2013年1月4日

摘要 GIS是多种学科交叉的产物,它以地理空间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实施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是一种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在地质灾害评估中,地形起伏度和坡度、坡向不仅可以定量描述地形地貌特征,同时和滑坡灾害的发育存在很大相关性。需要对评估区域的地形进行空间分析,从而得到所需要的地形分析数据。将GIS技术应用在地质灾害空间分析中,可以较好地解决地形空间分析的问题。主要内容如下:1.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地质灾害分析的关系;2.GIS在地质灾害评估的研究方法,包括其数据的准备、构建格网数字高程模型及地形因子的提取;3.GIS技术在地质灾害评估空间分析过程中的应用。 关键字:GIS;地质灾害;空间分析;坡度;坡向

目录 一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地质灾害分析 (4) 二 GIS在地质灾害评估的研究方法 (4) 2.1 GIS数据准备及分析软件 (5) 2.2 构建格网数字高程模型 (5) 2.3 地形因子的提取 (6) 三 GIS技术在地质灾害评估空间分析过程中的应用 (6) 3.1 三维地形图 (7) 3.2 高程分析 (7) 3.3 坡度分析 (8) 3.4 坡角分析 (9) 四感悟 (9) 参考文献 (10)

一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地质灾害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采集、存储、管理、处理、检索、分析和显示空间物体的地理分布数据及与之相关的属性的计算机系统’它是由一些计算机程序和各种地学信息数据组织而成的空间信息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集计算机科学、地理学、地图学、计算机图形学、测绘学、遥感学、空间科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及数据库技术于一体"以其对空间地理数据强大的存储查询和分析处理功能而鲜明的区别于普通的管理信息系统"它将空间数据处理#属性数据处理#空间分析与模型分析等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具有很强的空间表现力"能够对复杂的地理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存储、检索、管理和分析建模"为我们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多学科集成的基础平台。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有效表达、处理以及分析与地理分布有关的专业数据的一种技术,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快速展示有关地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新的手段和平台。从20世80年代以来,GIS在灾害管理中得到逐步深入的应用:从简单的灾害数据管理、多源数据集数字化输入和绘图输出,到DTM和DEM模型的建立和使用;从GIS结合灾害评价模型的扩展分析;到GIS与决策支持系统的集成;再到WebGIS。GIS的核心是空间数据管理子系统,由空间数据处理和空间数据分析构成。运用GIS所具有的数据采集和提取、转换与编辑、数据集成、数据的重构与转换、查询与检索、空间操作与分析、空间显示和成果输出及数据更新等功能,我们可以根据地质灾害评估的需要,建立以GIS技术为基础的、用于地质灾害评价的空间分析模型,评价结果可以图层的形式显示或者报表、表格形式输出,为专业部门或决策部门提供灾害管理和决策依据。 二 GIS在地质灾害评估的研究方法 地质灾害是包括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裂缝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多、损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造成损失大。应对自然灾害是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之一,与风险共存,始终做到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是减灾和灾害管理的基本点和出发点。 基于GIS技术的面向突发性自然灾害应急响应、利用多源数据的地质灾害风险快速评估方法研究,是面向我国政府部门对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提出的重大需求,服务于政府及地方社会解决突发性地质灾害损失应急评价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为各类突发性自然灾害的救灾、减灾等提供信息保障和决策支持。

数字摄影测量实验报告

《数字摄影测量学》之“4D 产品生产”综 合实习实验报告 一、实验任务及目的 在所有专业课程结束之后,为巩固所学知识,通过毕业前的以实际生产为标准的4D 产品生产实习,进一步深入掌握摄影测量学的基础理论以及全数字摄影测图过程。包括掌握VirtuoZo 的主要模块的功能、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DOM)、数字栅格地图(DRG)、数字线画地图(DLG)的制作工艺与流程。并在4D产品基础上,制作出该区域虚拟现实成果。 此实习主要针对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中摄影测量与遥感方向的本科生。 二、试验流程 设置模型参数设置 影像 参数 设置 DEM 参数 设置 正射 影像 参数 设置 等高 线参 数 模型定向 (内相对绝对) 打开工程 打 开 模 型 核线重采样 影像匹配 编辑匹 配结果 生成 DEM 生成 等高线 生成正 射影像 生成等高线叠合 正射影像 IGS编辑4D产品 将4D成果导入三维软件

三、内容和形式 ●了解掌握VirtuoZo 的主要功能模块,利用自动空中三角测量软件完 成一个区域的加密任务 ●利用空中三角测量的成果,生成DEM ●进行数字微分纠正,生成DOM,并且进行影像镶嵌 ●采用已有航空影像的调绘资料,结合等高线图完成一幅全要素矢量 DLG 制作 ●对已有的纸质地形图扫描数字化,完成DRG 制作 ●将4D成果,导入三维软件,制作虚拟现实场景; 四、实验准备 ●23×23一对数字航空影像以及相应的影像参数。例如:主距、框标距、 摄影比例尺、成图比例尺、控制点、数字高程模型的间隔参数以及正 射影像的比例尺等。 ●每个学生提供一台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VirtuoZo 及立体观测设备

数字地面模型实验报告

山东师大地理教学实验中心 专业实训实习报告 备注:根据实际要求可加附页。电子文本与此等效。

1.在ArcCatalog中创建等高线图层和等高点图层 1)建立图层。在ArcCatalog 模块中新建一个Shape file文件。 2)设置图层类型。通过Create New Shape file 创建shapefile对话框,给Shape file 文件起一个图层名字,等高线图层为line等高点图层为point,同时在Feature Type 要素类型下拉列表中根据图层类型选择:线图层选择折线line,点图层选择Point点。如图1.1 ,1.2 图1.1 图1.2

3)设置图层坐标系。点击Edit编辑按钮,弹出Spatial Reference属性对话框,在此对话框中可 通过两种方式设置图层文件的坐标系。点击按钮导入poly的坐标系为参考坐标系,如图1.3点击确定完成。 图1.3 2.等高线数字化环境的设置(Snap) 1)加载图层。在Arc Map 中,同时打开栅格图像和矢量图层(Shape file 文件)即line等高线图层和point等高点图层,选中line图层。打开编辑器选择开始编辑,然后在创建要素工具栏中国选择线开始以栅格图像为为基础画出等高线如图2.1,2.2同样的方法进行等高点图层的绘制。完成后如图2.3

图2.1 图2.2

图2.3 3.数字化等高线 1)属性加载字段。等高线图层完成后点击编辑器选择停止编辑,右击line图层-→Open Attribute Table打开表,点击表选项按钮,选择添加属性—添加high高程字段,选择适当类型,点击OK 便完成了对高程点图层的属性设置。等高点point图层中还要添加name字段。 2)点击工具栏中编辑器—开始编辑,开始属性编辑,点击栅格图像上每一个需要矢量化的对象,每矢量一个对象,就要在其属性表中添加相应信息(可以从栅格图像上得到)如每一条等高线需要在属 性表中添加其高程数据,每一个等高点需要添加其名字和高程数据,等高线属性表完成后如图3.1. 图3.1

数字地形模型上机实习二分解

数字地形模型课程实习2 栅格数据 栅格数据是通过指定栅格类型的方式添加到镶嵌数据集中的。栅格类型用于与栅格格式一起标识元数据,例如地理配准、采集日期和传感器类型。栅格格式用于定义像素的存储方式,例如,行数和列数、波段数、实际像素值,以及其他栅格格式特定的参数。但是,根据栅格类型添加栅格数据时,会读取相应的元数据并将其用于定义任何需要应用的处理。 Esri Grid 格式 格网是Esri 栅格数据的原生存储格式。通常包含以下两种类型的格网:整型和浮点型。整型格网多用于表示离散数据,浮点型格网则多用于表示连续数据。 整型格网的属性存储在它的值属性表(V A T) 中。格网中的每个唯一值对应于表中的一条V AT 记录。该记录存储了这个唯一值(V ALUE 是表示特定类或像元分组的整数)和它所表示的格网像元数(COUNT)。例如,如果栅格中共有50 个代表森林的值是 1 的像元,则在V AT 中,这些像元将显示为一条V ALUE = 1 和COUNT = 50 的记录。 图1 Esri Grid 格式 浮点型格网没有VAT,因为格网中的像元可以是给定范围的任意值。此格网类型中的像元不能整齐地落在各个离散类别中。像元值用于描述其所在位置的属性。例如,在使用米作为单位的表示高程的高程数据格网中,像元值10.1662 代表其所在位置高于海平面大约10 米。 可存储为格网值的数据值的范围如下:浮点型格网可存储值的范围为-3.4 x 1038至3.4 x 1038。整型格网可存储值的范围为-2147483648 至2147483647(-231至231-1)。 对于整型格网,此信息仅适用于V ALUE 项。整型格网可将其他INFO 项添加到值范围取决于该项定义的VAT。 格网的坐标系与其他地理数据的坐标系相同。行和列分别与坐标系的x 和y 轴平行。由于格网中的每个像元都与其他像元具有相同的尺寸,因此通过行和列可轻松地确定任意像元的位置和其所覆盖的区域。这样,格网的坐标系就可由像元大小、行和列的数目,以及左上角的x,y 坐标定义。格网也可传递其他信息,例如与格网相关联的坐标系。

使用Civil 3D建立数字地形模型

AUTODESK CIVIL 3D 2007 白皮书 使用 Civil 3D 建立数字地形模型 1. 简介 Civil 3D 软件是Autodesk为土木与基础设施行业提供的三维设计解决方案,适用于勘测、场地规划、总图、道路设计、水利工程、地质矿产等多个不同的行业领域。Civil 3D的功能非常强大,但其中最有价值的是三维数字地形模型。使用数字地形模型,既可用于直观的查看场地的三维效果,也可用于土方计算、纵横断面绘制等设计与计算用途。因此,详细了解如何生成数字地形模型非常重要。本文不是一份全面的Civil 3D入门教材,而是着重讨论如何在Civil 3D中根据多种原始数据创建数字地形模型。 在Civil 3D中,数字地形模型被称为“曲面”。用户需要首先创建一个曲面对象,然后把源数据(例如测量点、等高线、DEM文件等)添加到曲面定义项中,就可以生成曲面。在Civil 3D中创建曲面对象的步骤是:在工具空间的“浏览”选项板上找到“曲面”结点,单击右键,选择“新建”,然后在弹出对话框中输入新建曲面的名称与描述(可选),确定即可。 创建了曲面对象之后,在工具空间的浏览选项板上,展开“曲面”结点前的 按钮,就可以看到 新生成的曲面对象。继续展开该曲面对象以及其下的“定义”结点,就可以看到在“定义”目录下面列出了多种源数据类型。Civil 3D能通过列表中的任一种源数据生成曲面,也可以混合使用多种源数据,只要把这些源数据添加到曲面的定义目录下面即可。然而,根据源数据的类型和质量不同,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手段。下文将详细介绍。 1

2. 使用测量点数据 使用原始的测量点数据创建地形模型是最直接、最准确的方式。在Civil 3D中,如果能获取测量点数据,那么最好是直接从测量点数据创建地形曲面,因为这样能避免通过其它软件进行处理而引入的额外误差。根据具体情况不同,有些时候我们可以取得点数据文件,而有些时候我们只能利用现有DWG图上绘制的测量点对象。因此,根据不同的数据来源,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创建方式。 2.1 使用点数据文件 或 .csv)。例如,右图是一个典型的点数据文件,文件的每一 行表示一个测量点,而四列数据分别表示点编号、X、Y、Z坐 标,列之间用空格分隔。这样的数据格式被称为“PENZ(空 格分隔)”格式。Civil 3D中预定义的数据格式还有NEZ、 PENZD等。格式名称中的每个字母代表的含义如下: P -点编号 E -东距(AutoCAD中的X坐标) N -北距(AutoCAD中的Y坐标) Z -标高(AutoCAD中的Z坐标) D -点描述(任意字符串) 2

数字地形分析1

第一章数字地面模型概述 1.概念解析:数字高程模型、数字地面模型、4D产品 数字地面模型是描述地面诸特征空间分布的有序数值阵列。在最通常的情况下所记的地面特征是高程Z,它的空间分布由X,Y水平坐标系统来描述,也可用经纬度来描述海拔H的分布。上述高程或海拔分布的数字地面模型又称为数字高程模型,以区别于描述其他地面特性的数字地面模型。数字地面模型可以是每三个三维坐标值为一元组的散点结构,也可以是由多项式或傅里叶级数确定的曲面方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数字地面模型可以包括除等高线以外的诸如地价,土地权属,土壤类型,岩层深度以及土地利用等其他地面特性信息的数字数据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或称数字测绘产品)的四种基本模式(4D产品) 2.古往今来,人类一直在寻求如何描述周围及其大区域范围的地形地貌形态及其地表现象的有效表达方式,它们分别是? 绘图方式地图与地形图实物模型摄影术遥感技术数字地形表达 3.地图上表示地貌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便于确定地面上任意一个地面点的高程 便于判断地面的坡向,坡度和量测其坡度 便于清楚地识别各种地貌的类型、形态特征、分布规律和相互关系,量测其面积和体积 4.地形图的立体表示有哪几种表现手段? 写景法地貌晕滃法地貌晕渲法分层设色法 5.数字地形表达的方式可分两大类:数学描述和图像描述。使用傅立叶级数和多项式来描述地形是常用的数学描述方式。规则格网、不规则格网、等高线、剖面图等是图像描述的常用方式 6.数字高程模型、数字地貌模型与数字地面模型之间的关系,看图说明。 数字高程模型派生出数字地貌模型,数字地貌模型纳入数字地面模型 而数字地面模型包括数字地貌模型和非地貌地面特性的数字地面模型 7.数字地面模型描述地表的优点 容易以多种形式显示地形信息。地形数据经过计算机处理后,产生多种比例尺的地形图、纵横断面图和立体图 精度不会损失 容易实现自动化、实时化 8.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或称数字测绘产品)的四种基本模式(4D产品)。 数字正射影象图DOM(Digital Orthophoto Map) 数字高程模型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 数字栅格地图DRG(Digital Raster Graphic) 数字线划地图DLG(Digital Line Graphic) 9.“DEM已经成为独立标准的基础产品,越来越广泛地用来代替传统地形图中等高线对地形的描绘。”如何理解上面的描述(从地形表达手段的技术发展历程及当前的进展入手)?

Cass软件上机实验报告

学院:市政与测绘工程学院专业:测绘工程 班级:1002601 姓名:翟彬彬 学号:1002601-04 实验时间:2011年10月 实验地点:湖南城市学院 指导老师:王平

目录 实验一、点号定位 (3) 实验二、测制地形图 (7) 实验三、测制地籍图 (13) 实验四、用南方CASS软件进行数字化 (21) 实验五、CASS在工程中的应用 (25)

CASS软件上机实验报告 实验一、点号定位 班级:1002601 姓名:翟彬彬学号:1002601-04 一、实验目的 1、了解CASS数字化地形地籍成图软件集成环境界面和功能; 2、掌握地形图的基本作图方法,熟悉CASS常用的操作命令。 3、学习如何做一幅简单的地形图。 二、实验原理 根据输入坐标数据文件的数据大小定义屏幕显示区域的大小,以保证所有点可见,然后再在所定区域内展点,再根据所展的点号及其属性画出相应的地物和地貌。 三、实验内容 演示地形图的成图过程,介绍点号定位的成图模型。 四、实验数据 在本次试验中,所用数据为测绘1002601班指定的“study.dat”数据文件。

五、实验步骤 1、定显示区 进入CASS主界面,鼠标单击“绘图处理”项,在出现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定显示区,在出现的对话窗中输入坐标数据文件名,确定后命令区显示最小坐标(米):X=31056.221,Y=53097.691;最大坐标(米):X=31237.455,Y=53286.090。 2、选择测点点号定位成图法 移动鼠标至屏幕右侧菜单区之“测点点号”项,按左键,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输入点号坐标数据文件名,命令区提示:读点完成!共读入106个点。 3、展点 先移动鼠标至屏幕的顶部菜单“绘图处理”项按左键,这时系统弹出一个下拉菜单。再移动鼠标选择“绘图处理”下的“展野外测点点号”项,按左键,出对话框,输入对应的坐标数据名后,便可在屏幕上展出野外测点的点号。 4、绘平面图 按照具体方法绘制要求得到的平面图,最后得到成果。如绘制平行等外公路时,选择右侧屏幕菜单的“交通设施/公路”按钮,在弹出的界面中找到“平行等外公路”并选中,再点击“OK”,命令区提示:绘图比例尺1:输入500,回车;点P/<点号>:输入92,回车;点P/<点号>:输入45,回车;点P/<点号>:输入46,回车;点P/<点号>:输入13,回车;点P/<点号>:输入47,回车;点P/<

摄影测量实验报告书

摄影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通过阅读实习指导书,了解4d的基本概念,了解VirtuoZo NT系统的运行环境及软件模块的操作特点,了解实习工作流程,从而能对4d产品生产实习有个整体概念。 2、掌握创建/打开测区及测区参数文件的设置,掌握参数文件的数据录入完成原始数字影像格式的转换。 3、通过对模型定向的作业,了解数字影像立体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全过程,并能较熟练地应 用定向模块进行作业,满足定向的基本精度要求,掌握核线影像重采样,生成核线影像对。 4、掌握正射影像分辨率的正确设置,制作单模型的数字正射影像,掌握等高线参数设置,生成等高线,通过正射影像或叠加等高线影像的显示,检查是否有粗差,掌握DEM拼接及自动正射影像镶嵌。 5、掌握立体切准的基本专业技能,掌握地物数据采集与编辑的基本操作,掌握文字注记的方法 6、学会使用图廓整饰模块,掌握图廓整饰中各项参数的意义及其设置方式,生成图廓参数文件,制作完整的DOM图幅产品,生成图廓参数文件,制作完整的DRG图幅产品。 7、通过对实习成果的分析,了解数字产品的基本质量要求,总结实习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实习成果的不足之处,并能分析其原因。 8、理解数据格式输出的意义,了解VirtuoZo NT系统的数据格式输出的具体操作。 二、实验步骤及方法 1、建立测区与模型的参数设置 数据准备完善后,进入VIrtuoZo主界面,首先要新建一个测区,通过文件-打开测区,我们可以新建一个名为hammer的测区,系统默认后缀名为blk,默认保存在系统盘下的Virlog文件夹里。这个blk文件其实只是个索引文件,它最终指向的是测区设置里面的测区主目录文件夹。建立好blk文件之后,系统会自动弹出“设置测区”的对话框,我们按照原始数据提供的信息,相应填写该对话框,填写好之后保存退出。 进入“设置-相机文件”,找到刚才在设置测区对话框中新建的相机检校文件,双击进入参数设置界面,相机参数可以直接通过输入按钮,输入原始数据里面已有的cmr文件。 编辑界面。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报告

宝鸡文理学院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实习报告 教学单位:地理与环境学院 专业名称: 14级测绘工程 学生姓名:王小霞 学生学号: 201493134010 指导教师:徐春迪张辉 2015年7 月3 日

一、实习目的 1、熟悉GIS软件——ArcGIS的体这种系结构,掌握ArcMap用于地图数据的编辑、显示、查询和分析等功能,了解ArcCatalog对数据的管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GIS软件应具备的基本功能。 2、掌握地图扫描矢量化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并通过图像配准,进一步理解坐标变换的原理与方法。 3、掌握利用ArcMap对数据的获取及存储,熟悉ArcMap的空间查询、叠加、缓冲区分析等常用的地图分析功能,能有效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掌握地图渲染方法及制图输出。 5、根据采集数据集,建立DEM,并基于DEM进行地形因子提取,制作专题图,并进行三维可视化,了解虚拟现实的构建过程。 二、实习任务 (1)熟悉ArcGIS (2)完成给定区域的地图矢量化,建立地理数据库。 地理数据库中的数据采用分层组织,先从几何特征分为:点、线、面三大类基本类型的空间对象。 (3)进行地图编制,制作专题地图并进行渲染输出。 (4)以采集的等高线数据建立数字高程模型。 三、实习内容(附实习具体操作步骤) 1、熟悉ArcGIS软件结构及基本功能 2、地理数据库的创建 3、图像配准及矢量化 4、空间查询 5、地图渲染 6、制图输出 7、构建TIN 四、实习时间 2015.6.23——2015.7.3

五、实习地点及时间安排 实习地点:科技楼518实验楼机房 实习时间:上午(1~4节课)、下午(5~8节课) 六、实习总结 1、通过这次实习,让我基本熟悉了GIS软件——ArcGIS的体这种系结构,掌握了ArcMap 用于地图数据的编辑、显示、查询和分析等功能,了解了ArcCatalog对数据的管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了GIS软件应具备的基本功能。 2、掌握了地图扫描矢量化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并通过图像配准,进一步理解了坐标变换的原理与方法。 3、掌握了利用ArcMap对数据的获取及存储,熟悉了ArcMap的空间查询、叠加、缓冲区分析等常用的地图分析功能,能有效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 4、掌握了地图渲染方法及制图输出。 5、根据野外采集的离散点数据集,建立了DEM,并进行三维可视化,了解了虚拟现实的构 建过程。 6、在完成了此次的实习后,我更加学会了怎样更好地学习、更好地与同学交流,遇到不懂的通过自己上网查询、求助同学、向师哥师姐及老师请教,因此也让实习进行得很开心、 较顺利。如此,提高了自己的交流能力,也增进了同学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情感,这 次实习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意义非凡。 7、当然此次实习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实习一开始我并没有利用点、线、面的捕捉功能,对于矢量化中拓扑关系的建立,一开始都是手动连接,导致后面多边形之间放大后空隙较大,也不得不返工检查补修,造成了不少时间的浪费。所以在实习中,遇到不懂的或不理 想的应该多询问老师,这也让我明白了“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的含义。在此后 的学习中引以为鉴,脚踏实地去学习、去工作、去生活。 七、实习注意事项: 1、各图层坐标系严格一致,均为Gauss-Kruger,Beijing-1954-GK-Zone-18; 2、尽量多数字化一些内容,尽量提高数字化精度; 3、每加一图层,最好至少矢量化一个要素,否则很难保证在一个视窗范围内显示; 4、及时保存实习结果。

摄影测量学教学大纲

《摄影测量学》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测绘工程 学时48 学分 预修课程测量学、控制测量学、测量平差、计算机程序设计 制订日期2004年9月 一、编写说明 (一) 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该课程属于技术性、实用性特强的测绘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摄影测量技术作为现代测绘技术体系的重要分支,是一门在多种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综合探测技术。 其目的是讲述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利用摄影测量这一技术手段测制各种基本图件的过程与步骤,以及了解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了解测绘科学中大地、航测、制图三者的关系与联系,并掌握与大地测量有密切关系的摄影测量和遥感有关部分。在数字测图普及时期,摄影测量技术作为快速、精确、经济、实用的外业数据采集最佳方法应用越来越广,越来越深入,在各生产单位正逐步得到推广。也是进行“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采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在推进测绘成果数字化、集约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本课程的讲授,让学生们深刻理解测绘的深邃内涵,进一步增强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更好地为生产、生活服务。为学生参加摄影测量生产、规划设计和科研打好基础。 (二) 本大纲制订的依据 测绘科学和相关学科的迅猛发展,导致“数字测图”已成为国民经济各行业对测绘产品需求的首选。而摄影测量无疑是数字测图外业数据采集最佳方法,在各级生产部门正逐步得到普及和推广,作为培养新型复合测绘专门人才的高校,旨在对摄影测量的理论、技术、工艺进行系统全面的阐述,同时对其国内外发展动态进行介绍。近年来实验室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实验与实习条件大大改善,现有软硬件环境基本可以满足摄影测量实验与实习要求。因此,本大纲制订始终以测绘技术的发展、市场需求、人才培养计划和实验室条件为依据。 (三)大纲内容选编原则和要求 考虑本课程的性质、特点以及实际情况,在教学内容选编时遵循以下原则: 1.以摄影测量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重点,来构架学生的知识体系; 2.以实验室的软硬件环境为依托,以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核心来开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3.内容选编上力求系统、科学与实用,摒弃陈旧、过时的课程内容; 要求学生掌握摄影测量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练掌握全数字化摄影测量系统软件的操作与应用,具备数字测图、综合探测和数据处理的实践能力。 (四)实践环节 《摄影测量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极强而又非常抽象难理解的课程,对先期储备知识要求很高。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有关知识,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结合实际情况,具体安排了如下实验: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大纲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6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是环境生态类的信息技术学科方向的一门极为重要的专业技能课,它是通过在《地理信息系统》理论课基础知识讲授的同时,所进行的基本技能训练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运用桌面地理信息系统为实验平台进行一整套流程的实际操作与训练。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技能与应用方法,培养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这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专题应用和分析的能力,并了解国际上GIS最新发展的分析技术与方法。 1、教学目的: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同时结合实例数据和应用模型,掌握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和解决资源、环境和生态科学领域中的具体问题。 2、教学要求:通过实验要求学生熟悉以ARC/INFO和MapInfo为选例的GIS 软件的基本功能,掌握GIS的主要输入和输出设备的使用方法,掌握地理数据的输入、编辑和输出方法,掌握主要的空间分析方法,并能够分析一些简单的数据,通过实验使学生得到基本技能的系统训练。 3、教学任务:数据输入(手扶跟踪数字化输入、扫描输入),数据处理(数据转换、图形编辑、系统库编辑、误差校正、投影变换等),数据管理(图形库管理、属性库管理),空间分析(查询检索、属性分析、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等),DEM的生成和相关地形因子图的提取(坡度、坡向、地形图),成果图的设计和输出等内容。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实验一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安装、功能、特点(2学时) 实验目的:了解国内外常见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功能、应用与特点 实验内容: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安装方法、实验数据的准备、软件功能演示与介绍 1、ARCGIS、MAPINFO(1学时); 2、MAPGIS、SUPERMAP以及实验数据准 备(1学时) 实验要求:重点掌握ARCGIS DESKTOP的功能与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