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

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
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

范文一:

海上钢琴师,以主人公1900s为线索,描写了一个一生都在海上度过,从没踏入陆地的杰出钢琴师。片中很令人叹息的时刻便是他已打算走向陆地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可是在那一刻,他,有往回走了,走回了他一生的家那艘船。片中,多少人慕名而来,甚至邀他制作唱片,让他过上富裕的生活,可是他始终坚持自己在船上这种简单而又单纯的生活。即使在最后生与死的选择中,他也选择了与船共生死。他,就这样葬身于大海,一生都没踏上陆地,不知这是否是他的遗憾,还是说这是他的追求。其实看到最后,我还是不明白他为何如此执着,而且他到底在执着什么?到死都不愿意去感受一下那个他从未了解过的世界........

影片中还值得提出的是,故事中还不乏有温馨动人的时刻,抚养1900长大的dannyboodman,还有一直支持鼓励他的好朋友max,max最后在1900不肯下船是泪流满面,但仍尊重1900的决定。片中也不乏诙谐幽默的场景,在这中愉悦的气氛中引人深思,面对如此热闹的世界,1900怎能忍得住诱惑不下船看个究竟,不明白不明白,也许这就是作者留下让人深思的地方吧。

范文二:

海上钢琴师是一年前我美国的一位网友推荐给我的,当时我问遍了吉林市的音像商店,没有一家有。前几天无意中发现了这部电影的光盘,迫不及待地买了回来。其实我很少看国外的大片,所以也无从比较。这部电影没有<<十面埋伏>>宏伟漂亮的场景,也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也没有<<天下无贼>>的轻松搞笑的氛围,但这并不意味着这部电影一无是处.。可以说这是一部寓意深远的悲剧,连这里发生的爱情都那么短暂和凄凉。

这部电影的主人公名字叫1900,因为他是1900年一位船员在船上捡到的,他无父无母,无名无姓,在这个世上没有任何能证明他是存在的证据。故事情节是由1900的一位朋友以回忆的方式讲述的。1900从小到大,从生到死从未离开过那艘船。他小时候就有很高的音乐天赋,无师自通,他能用音乐去描述他见到的任何事。

在所有人的眼里,如果他离开了那条船,立刻就会拥世人所羡慕的一切,因为他是音乐奇才。为了追寻让他心动的姑娘,他曾下过决心要走下船去,但是在他走到船梯一半的时候,他又回来了。

1900和他的朋友关于他为什么放弃下船的想法的对白可谓经典。大概意思如下:这艘船不只是载人,它也载着梦想。我在有限的琴键上能演奏出无限的美好乐章,自得其乐。如果离开了这艘船,就如同面对着无限大的键盘,面对太多的选择,我会无所适从,我会思前想后,总有一天我会精神崩溃的。那个世界太大了,不是给凡人的,是给上帝的。反正世间无人记得我,我永远也下不了船了。最后那艘船报废了要被炸掉了,他最终也没有被朋友说服离船而去,而是选择了被6吨半的炸药炸成碎片。

其实在每个人的生活领域都有船和陆地之分,你所在的城市、生活的圈子就好比是船;你所不在的城市、不属于你自己生活档次的圈子就好比是陆地。但世人很少会有1900的想法,世人总认为自己生活的那条船太小,不能发挥自己的才华,不能让自己拥有想拥有的一切;如果下了船踏上陆地,就会宏图大展,大有作为。所以太多的人会迷失在没有尽头的陆地上,终生在寻找在追求,直到躺在床上等待死亡时还心有不甘,恨不得向苍天再借五百年来活。这样的人生自然没有满足感,所以根本也就没有快乐可言。

大多数人都有离开生活的小城市到大城市工作生活的念头,这无可厚非,毕竟是人往高处走。但是千万不要只是为了大城市的大而去。比如说你在飞机正飞过一座城市,从高处看,下面到处灯火辉煌,一片光明,所以你一无反顾的直奔它而去。但当你真正走进这座城市时,在你面前的只是一排排的路灯和窗口透出的灯光而已,毫无生气,毫无感情,与你充满的热情想象毫不相关。

向往大城市的人会找出千百个他现在生活的城市的不好的理由,比如环境不好,人们观念落后。。。,可滑稽的是当人们到大城市以后,他们会找工作,买房子,天天只走常走的几条街道,会有几个知心的朋友,实际上他们是在大城市中圈出一块小城市来生活,更可笑的是每到晚上也会和他嘲笑观念落后的小城市的人看同一个电视频道,同一部电视剧。

但愿人们都能有所见有所不见,能在有限的键盘上弹出无限的乐章来,这也许才算是最大的成功。

范文三:

是个被黑人水手在钢琴边上捡到的白人弃婴,伴随着婴儿啼哭的只有一张td字条。thanksdaney,在一片嘲笑声中,充满慈父柔情的丹尼自顾自地大声向工友们解释着。被在1900年捡到的小家伙被命名为了1900,随着大船随着丹尼爸爸在此岸到彼岸间的大海上成长,却由于怕被发觉是个黑孩子而没有踏上过陆地一步。爸爸,妈妈是什么?面对孩子天真的问题,丹尼一边胡乱解释着妈妈,妈妈就是一种马一边赶忙把男孩抱进摇篮哄睡以便今天的问题到此结束。1900目睹了在意外事故中丧生的丹尼爸爸,在众人的祈祷声中葬身大海,那快乐无忧的童年也随着父亲的离去而彻底结束。爸爸瞬间激起巨大的浪花,爸爸转眼消失在无法掌控的看不见的海洋深处,一去不复。深夜的动人钢琴声绽放出年幼的1900音乐的天赋,人们穿着睡衣不可思议的看着这个满脸是灰的男孩玩弄着琴键如此自在娴熟。海上钢琴师诞生了!日复一日年复年,他随着大船从彼岸到此岸,从不肯踏上陆地一步!人们仰慕他的名声,人们钦羡他的艺术,跑来为他贯唱片的商人做着发财的美梦,跑来和他比试钢琴的音乐家满心不服。我的音乐不为俗世演奏,而为上帝演奏!我和我的音乐不容分离。钢琴88个键,从这端到那段,我应付得来。而陆地上的城市无边无际,像巨大的琴键,没有尽头的琴键如何能奏出动人的音乐?从船头到船尾,每次只载客2000,而陆地没有边际,我应付不来!娓娓道来的1900,在朋友理解的目光里随着一声巨响和6吨半的炸药一起同大船发出炙热的光芒投向丹尼爸爸长眠的海底飘升到梦中的天堂~

无论讲故事的人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的故事中拥有自己的理解。

蝴蝶效应!是我的第一感触。众所周知,人童年时代的经历完全可以左右他余生的行为模式和思维习惯以及价值取向。对一个弃婴来讲,丹尼爸爸就是他全部的世界,这个世界温暖安全熟悉,这个世界有爸爸的笑脸爸爸的大手和自己的摇篮,这个世界无所谓昏暗的船舱吵闹的机器肮脏的工房,1900总能笑眯眯的看着海水在窗外慢慢泛起又能依偎在丹尼爸爸身边读书朗朗。世界不是孩子的世界,父母才是孩子的世界。不幸的弃婴1900,幸运的和其他小朋友一样有了一个自己的世界,丹尼爸爸。与其说他离不开船,不如说他只是离不开这艘船,这船上有孩子曾经的世界,那里有爸爸的笑脸爸爸的大手和自己的摇篮。与其说他离不开海,不如说他只是离不开这片海,这海里有孩子遗落的世界,那里有他永远可望不可及的爸爸去的地方。如果世界覆灭,年轻的生命丧失生存的根基;如果不再留有期望,那就一起相聚在某个地方。

随手拈来的钢琴艺术,与其说无师自通,不如说和是失聪的贝多芬一样,泯灭了技巧的培训,丢开了规矩的羁绊,奏响生命,震撼灵魂。一个没人收留的弃婴,不会有人教他文化,他不知道艺术的概念;一个被爱收留的弃婴,有一双大手的温存,他知道生命的沉沦。我们不能用坚持艺术理想坚持个人追求这样的俗世概念来衡量一个深深眷恋着过早遗失了温存的孩子,这双曾经用来举着书读给丹尼爸爸听的小手,从丹尼海葬的那一刻起,就敲击着琴键唱响了孤独的灵魂,就在琴键上开始了不停的追寻。直到他确认,他们再也不用离分!

我确认,这是一种坚持。从蝴蝶效应来看,却是一个孩子而不是一个钢琴家的坚持。你听钢琴美妙动听?他却在讲述心事声声!路过的姑娘,你有没有听懂?你听钢琴美妙绝伦?他却在和遗落的世界谈笑风生!震撼得忘记了鼓掌的人们,你们怎能听懂?

上帝带走了丹尼爸爸,上帝带走了大船,上帝带走了大海,那么上帝怎么能抛下这个啼哭的弃婴?他安详平静,十指叩响琴键,开始了和天堂的对话。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五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 今天在家的时候看了一部电影《海上钢琴师》。电影讲述的是一个钢琴天才传奇的一生。 1900年,一艘豪华的游轮上一个孤儿被遗弃在头等舱,最后这个孤儿被船上的水手抚养长大,并把他取名为1900。后来等他慢慢长大之后,人们本来想把他送到孤儿院去,但是她却忽然间消失了,等再一次找到的时候,他却无师自通地显示出非凡的钢琴天赋。从那以后他就成为了这艘豪华游轮的演奏家。他不仅在那些头等舱里面,给那些贵人弹奏钢琴,他也给那些穷人弹奏钢琴,他的音乐真的是绝无仅有的,每一个听过他演奏的人全部都被他深深地打动,但是他永远只在船上演奏,他从来都不曾踏上陆地,直到有一天他爱上了一个女孩,他仍旧是没有为了爱情而踏上陆地开始新的生活。他曾就在那艘船上演奏,就有他自己的音乐,最后船毁了的那一天,他也陪着船一起葬身海底了。 1900他从来都没有离开过那艘船,他在船上过完了他的一生。很多人都在说900肯定很孤独,但是我觉得他一点都不孤独。我认为孤独其实是一种主观的心态,并不是说有人陪伴,就一定不孤独。我很喜欢一句话,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孤独是一群人的狂欢,所谓孤独是在于你的内心是不是拒绝于别人产生交集,如果你跟一群人在一块玩,但是你内心要更感觉不到任何社交的快乐,你不想跟大家一起

嬉笑打闹,而是自顾自的做着自己喜欢的事,那么就算不是一个人也是一种孤独。 1900在电影中说过一句话,他说钢琴有有限的88个键,而城市里有无数个间,但那是上帝的钢琴,他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去弹奏。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吧,我认为他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生命是非常的有限的。早晚都会离开这个世界,但是如果能在这个有限的时间里寻找到让自己快乐的事情,就像1900一样弹钢琴,那么,这一生就是值得的。如果踏足陆地的话,1900可能会害怕自己会被这个花花世界所迷惑,有了这个东西就会想要另外一个东西去,到了这个城市又想要跑到那个城市,这样的话只有无穷无尽的欲望都在折磨着他,这样的话他还不如在船上这一方小天地做着自己觉得快乐的事情,这就足够了。 1900他就好像把生死置之度外,它有着自己的想法,并按着自己的想法去生活,不被外面的世界所诱惑,勇敢地做他自己,勇敢的走他自己的路。就算他只是在这条船上,就算最后听众只剩下自己,但是他这样子就满足了。其实这样子的他才是不孤独的,只要他内心足够坚定足够丰富,那么他一点都不会感到孤独。反而是那些内心没有目标,毫无目的的人才是感到最迷茫,最惆怅,最孤独的人,因为他们连自己想要什么都不知道。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2 海上钢琴师在海上出生;也在海上结束了他的生命;

海上钢琴师英语观后感

海上钢琴师英语观后感 海上钢琴师英语观后感 看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精心整理的海上钢琴师英语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A man, no parents, no names, no legal documents to prove his existence. In his infancy he was abandoned on a steamboat called the Virginia, and he spent his whole life on the ship, and did not step on the land. His profession is the pianist on the Virginia. When “the Virginian” abandoned, failed to change his friends to come to them and the last ship in the sea, sailing together to destroy the decision. The only trace of his life in the world was recorded, a record plate he played. Of course, most of the music in the record can not be heard, even if you do not know who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sound. In the luxury cruise ship Virginia sui generis sea world, named in 1900 1900 abandoned orphans grow up as a genius pianist at sea, on land first attracted talented pianists to challenge, but love also inadvertently come from the window, but at the end of 1900 was decided in the sea from the sea. But I think

海上钢琴师电影观后感作文5篇

海上钢琴师电影观后感作文5篇海上钢琴师电影观后感作文(1) 昨日一来就看到朋友推荐我一部好片子《海上钢琴师》。实话说,我平时不大看电影,外国的更是不轻易碰触,因为感觉他们总喜欢把诸如灾难,暴力,诡异这些东西在视听上大肆渲染罢了,没什么看头,相较之下,我还是更容易接受一些轻柔和缓,温情浪漫的东西,无论是艺术还是生活。 只因《海上钢琴师》是她推荐的,随即寻找打开,直接进入画面,二十分钟后,我在心里笑着说:这家伙,你怎么知道我会喜欢,居然不早告诉!是啊,展现在面前的,绝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分明就是一部浪漫而悠长的史诗,它不是看完之后的唏嘘叹息或捧腹大笑,它是直击灵魂的...... 影片全部的情节是在一艘弗吉尼亚号的海船上一一展开的,主人公是一个非常特别的角色,婴儿的他被船上的铲煤工在高等舱的餐厅里发现,被取了个长长的名字,因为当时是新世纪的第一天,所以1900就被铲煤工顺理成章地加在了他的名字里,于是,他就叫1900了。从此后,1900在船上度过了他的一生,一辈子都没有下过弗吉尼亚号。 八岁时,船上的人们无意间听到一段奇妙的音乐,一个天才钢琴家诞生了,他就是1900。他的曲子从来没有章法,就如他的内心世界一样,根本不存在什么规则,标准之类的东西,他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妈妈”,不知道除海上以外的任何市井之事,但他知道音乐,

他演奏的简直是仙乐。别人无法进入他的世界,而他却可以“看”到遥远的城市,看到那里的大雾,松涛,甚至行走着的人们的表情,他用自己独有的内心世界感知一切,他以音乐的形式传递,抒发。他的乐曲是天籁,一如他的灵魂样纯洁,干净。别人也曾劝他下船,甚至也有爱情的火花在他心中微燃,但终究没有与这些相融。因为他的音乐他的生命是在船上,在大海上。 三十多年来,他以自己的方式感知和传递着他内心的安静,清明和洁净,这是一个何等的境界,这是一个何等的向往。当时无论是下等的工人,黑人,还是贵族白人都向往自由,向往美好的生活,而影片中多次以幻觉的形式出现的美国自由女神,和1900的音乐也正契合了这样一种向往和追求,我把它解读为一种灵魂的诉求。 尘世间的人们,每每被俗务俗事所困所缠,常常逃不出自己编织的种种藩篱,然而,这些东西与一个博大的胸怀,与天地之宽广比起来算的了什么。许多的人,许多的我们身边我们周围普普通通的人,他们往往有着特别的人格魅力,他们在用最原始最本初的内心书写者人生,他们朴素恬淡,但他们,富有。就像1900一样,战争也好,诱惑也罢,似乎与他都没有任何关系,他只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的世界神奇浪漫。他的世界恬淡安宁,这就够了。 海上钢琴师电影观后感作文(2) 艺术是有生命的,这句话在《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中被表现

海上钢琴师读后感

海上钢琴师读后感 海上钢琴师读后感 在众多人依然沉醉在变三和哈七的剧情里,我十分落后的看完了《海上钢琴师》,看罢,方知自己落后太多,使我这个完全不愿意写观后感的人竟然有冲动去跃跃欲试写下这些。标题很俗,千万别介意。希望看官把我的日志用电脑看完,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题记 似水流年,总是无法挽留那些苍白又静美的片段,被光阴掩埋的故事,想用心去珍藏,便偶感瞬间记载下的文字。希望这字里行间留下的蛛丝马迹,能让时间回复,穿过岁月的断层,回到过去——曾经感动心灵的瞬间。 《海上钢琴师》改编自意大利小说名家AleBario的独白剧。 不明身份的孩子,黑人水手的纯良,深夜琴声的美妙,以及游客们的痴迷,似乎一切的一切的剧情,随着缄默的大海在潮起潮落的间隙,都充满的暖色调的悲哀。在海上所发生的一切,用极端浪漫主义手法讲述了主角1900传奇的一生。而主角1900本身有股很特殊的静态美,好似独立于喧嚣之外的透明体,充满才华,有颗脆弱又敏感的心,却怕被人发现。这样的一个男子,在弹钢琴时的画面,竟是如此的赏心悦目:气质优雅,目光飞扬,双手如蝶,曼妙飞舞。 这样的男子,会令人眩晕,接着,便沉醉于他的音乐中。 影片中钢琴是极佳的音乐背景铺垫,在《海上钢琴师》的剧情中更显现张力。

音乐在节奏的调节、力度的控制、声部的均衡、音色的运用,都达到了极佳的水平。 剧情中,音乐动静分明,张驰有致,演奏技巧令人叹为观止,慢奏时,弱音通透得温馨静雅,颤音细密得丝丝入扣,细节纤毫无遗,快奏时,韵律绮丽,节奏鲜明,跳跃感极为活泼,弹跳感触手可及。 翻过乐章的华服,细细的品味这个男子,干净,纯粹。 他一生看尽海上潮起潮落,透明的寂寞,隐隐的忧郁,孤独的浪漫。他可以掌控钢琴上黑白的琴键,却无法掌控城市里交错的街道。他疏离人世,带着对音乐深深的眷恋与纯净得近乎苍白的浪漫,活在与世隔绝的轮船里,沧桑孤独。 他说,陆地上的人喜欢寻根问底,所以虚度了许多光阴。 1900一个人在船上空弹着钢琴。 他说,希望天堂也有钢琴。 然后,那个鲜活的、用音乐筑起的生命坍塌了。 最后,古朴的街道,定格了这段故事的结束。 【扩展阅读篇】 所谓“感” 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

海上钢琴师中英文双语观后感

《海上钢琴师》不愧为一部经典影片。它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生在船上,长在船上,死在船上,只为钢琴而生的人的一生。他将一生所有的光芒撒在个这艘船上,短暂而凄美。 主人翁(名叫1900)对于这艘船的爱恋不舍,可能类似于我们对于故土的一种眷恋。生于斯,长于斯,故土赋予我们生命以及生命里的一切,这艘船同样赋予他人生的全部价值和情感。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不愿离开他的故土,纵然那土地贫瘠,荒凉,甚至充满危险,纵然外面的世界纷繁多彩,金银遍地,他们从不离开故土一步。对于1900,一个孤儿,他的全部世界就是这艘船,这里就是他的家,他的全部快乐悲伤梦幻激情。可以说他对于这艘船的感情比任何一个人来的都更深沉,更灼热。所以即便是最后一刻,他仍然不会选择离开。 片中最后一段,有主人翁的一段独白,他说他不走,不是因为他站在船板上看到的那些建筑让他感到畏惧,而是因为他看不到世界的尽头。是啊,钢琴的键有始有终,船的甲板有始有终,他可以用有限的键盘奏出无限的乐曲,他可以驾驭这种“有限”,在这里,他就是他。而这个世界呢,没有开始,没有结束,错综复杂的街道,星罗棋布的高楼大厦,有太多的路可以选择,他没有办法去驾驭。驾驭他的人生,他的情感,他的音乐。他只能选择他可以选择,可以驾驭的方式生活,这种方式与世无争,平静自如,不受功名利禄的纷扰。如果一种生活方式,他无法驾驭,他宁可不要!我想这也许是他不选择离开的第二个理由。 他内心的孤独,音乐可知,就如同他的语言,他用它来述说生命,表达情感。其中有这样的一幕,夜晚,在船的酒会大厅,他演奏着,钢琴随着在飓风大浪中左右摇摆船艘,在光洁的地板上,合着音乐的节拍,乎左乎右,时而转圈,时而滑行。让你感受到仿佛他整个人的身心和这音乐,这艘船,这大海早就融合在了一起。他说过,他的音乐和他的人不分开,所以拒绝发布他的音乐胶片。我想,他的内心里,也一定这样笃信,他的这艘船和他的人,不能分开。生命仿佛自他被抛弃的那一刻起,就和这船联系在了一起。音乐,船,他,是“一”,永远无法分开。船的生命结束了,相信他的生命结束,也似乎成为了必然。这也许是他不离开的第三个理由。 对家的深深眷恋,对生存方式的抉择要求,以及早就融为一体的共同的生命,促成了他的悲剧。 然而这真的是悲剧吗就像戏曲在高潮处嘎然而止,人生在巅峰时刻隐退,情人们相拥着步入婚姻,我们看到了最完美的一幕,之后呢看戏曲渐渐索然无味,人生逐渐走向低谷,爱情继婚姻之后埋葬在数不清的家庭琐事里,这就是最真实的世界。他的死,至少震撼了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我们谁也无法想象这样的一位旷世奇才,走下船舶,是怎样开始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心得体会)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一个人,没有父母,没有名字,没有任何能证明他存在的法律文件。他在婴儿时期被遗弃在一条叫“维珍尼亚号”的蒸汽船上,然后一生在船上度过,不曾踏上过陆地一步。他的职业是“维珍尼亚号”上的钢琴师。当“维珍尼亚号”废弃的时候,好友前来的劝解未能改变他与船共存亡,同船一起在海面上毁灭的决定。记录了他曾活在这个世界的唯一痕迹,是一张他弹奏的唱片模版。当然,唱片中的琴声绝大多数人听不到,即使听到也不知道琴声的另一边是谁。 音乐,是一门国际通用的语言,不用解释,就能打动人们的心弦。与生俱来的天赋,造就了这位海上钢琴师。他是一位天才,一位在钢琴领域才华横溢的天才。而一场震耳欲聋的爆炸场面,不仅仅让我们震惊和深感遗憾,也使世界失去了一份奇迹。天妒英才,用在这位海上钢琴师的身上,我不知道合适与否?但人们总说上帝是公平的,他拿走你些什么,总会还给你些什么,就当关上了一扇门时,他总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如此看来,上帝也是方圆有度的。 小学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就告诉我们“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百分之一的天赋。”现在看来,这似乎是一个善意的谎言。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曾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很重要,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还要重要。”至今为止,我们可以十分确定我们都还不是天才!我们没有如这位海上钢琴师般的天赋,但很庆幸的是我们有一个健全的身心。“键盘有始有终,你确切知道88个键就在那儿,错不了。它并不是无限的,而音乐,才是无限的。你能在键盘上表现的音乐是无限的,我喜欢这样,我能轻松应对!”他喜欢做他能轻松应对的事,他觉得陆地上的太多的未知他无法应对,会使他崩溃。他选择了怯步,停下的踏向陆地的步伐,为心灵加上了一把

The Legend of 1900 海上钢琴师英文观后感

"The Legend of 1900" is unique in many ways, the first being that it is an Italian film with English-speaking characters. Tim Roth who has been cast as a villian most of his career does a remarkable job as the adult '1900', the simple man, a gifted piano player, who had a his own particular take on life. The story begins as a ship worker is crawling around the ballroom floor, looking for valuables lost by the wealthy guests, but instead finds a baby. It is the New Year 1900, thus the baby's name. He is raised in the bowels of the ship until at about age 8 or 10 he is noticed playing the piano. He eventually becomes the ship's piano player, and his reputation spreads until Jelly Roll Morton takes a voyage and challenges '1900.' In the end, he lit his cigarette on the hot piano strings! Some spoilers - The film actually starts in more modern times as the trumpet player friend of 1900's is selling his horn and telling the 'Legend of 1900' after the shopkeeper shows him a patched-together record of the piano composition that was lost years earlier, parts hidden in the piano. He tells the story in a series of flashbacks, and at the end finds out the old ship has been stripped of all valuables and is to be sunk the next day by dynamite. But he just knows '1900' must still be aboard the ship, because he knew he never could leave. So he borrows the record and a player and goes to every different part of the dilapidated ship, playing the song, hoping to lure out '1900'. Earlier in the film '1900' said, "My music will never go anywhere without me" and that is why the master disk never left the ship until the piano, with the broken recods hidden in it, ended up in the shop also. More spoilers - '1900' almost left the ship once, he was going to visit NYC and a pretty girl he met, was half-way down the gangplank, suitcase in hand, well-wishers waving goodby, he paused a long time, threw his hat into the water, and went back on the ship. Only years later, as he and his friend spoke in the bowels of the old ship did he explain, "I looked at the city and could not see an 'end.' A piano has 88 keys, you know where it starts and where it ends. But the city alone has hundreds of miles of

海上钢琴师优秀读书心得阅读感悟

海上钢琴师优秀读书心得阅读感悟 海上钢琴师是一部伟大感人的作品,读完之后有什么感想?下面是为你的海上钢琴师读后感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在众多人依然沉醉在变三和哈七的剧情里,我十分落后的看完了《海上钢琴师》,看罢,方知自己落后太多,使我这个完全不愿意写观后感的人竟然有冲动去跃跃欲试写下这些。标题很俗,千万别介意。希望看官把我的日志用电脑看完,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题记 似水流年,总是无法挽留那些苍白又静美的片段,被光阴掩埋的故事,想用心去珍藏,便偶感瞬间记载下的文字。希望这字里行间留下的蛛丝马迹,能让时间回复,穿过岁月的断层,回到过去——曾经感动心灵的瞬间。 《海上钢琴师》改编自意大利小说名家AleBario的独白剧。 不明身份的孩子,黑人水手的纯良,深夜琴声的美妙,以及游客们的痴迷,似乎一切的一切的剧情,随着缄默的大海在潮起潮落的间隙,都充满的暖色调的悲哀。在海上所发生的一切,用极端浪漫主义手法讲述了主角1900传奇的一生。而主角1900本身有股很特殊的静态美,好似独立于喧嚣之外的透明体,充满才华,有颗脆弱又敏感的心,却怕被人发现。这样的一个男子,在弹钢琴时的画面,竟是如此的赏心悦目:气质优雅,目光飞扬,双手如蝶,曼妙飞舞。 这样的男子,会令人眩晕,接着,便沉醉于他的音乐中。

影片中钢琴是极佳的音乐背景铺垫,在《海上钢琴师》的剧情中更显现张力。 音乐在节奏的调节、力度的控制、声部的均衡、音色的运用,都达到了极佳的水平。 剧情中,音乐动静分明,张驰有致,演奏技巧令人叹为观止,慢奏时,弱音通透得温馨静雅,颤音细密得丝丝入扣,细节纤毫无遗,快奏时,韵律绮丽,节奏鲜明,跳跃感极为活泼,弹跳感触手可及。 翻过乐章的华服,细细的品味这个男子,干净,纯粹。 他一生看尽海上潮起潮落,透明的寂寞,隐隐的忧郁,孤独的浪漫。他可以掌控钢琴上黑白的琴键,却无法掌控城市里交错的街道。他疏离人世,带着对音乐深深的眷恋与纯净得近乎苍白的浪漫,活在与世隔绝的轮船里,沧桑孤独。 他说,陆地上的人喜欢寻根问底,所以虚度了许多光阴。 1900一个人在船上空弹着钢琴。 他说,希望天堂也有钢琴。 然后,那个鲜活的、用音乐筑起的生命坍塌了。 最后,古朴的街道,定格了这段故事的结束。 有些电影是你看过之后,心中涌动万千却无从下笔,是你满脑子的思绪却不知从何,《海上钢琴师》就是这样一部让我欲罢不能欲言又止的电影。 看完影片之后,我的唯一感觉是孤独,真孤独。但是1900真的孤独吗之后的很多时候,我都觉得他不孤独,他有满满的用之不尽的

观《海上钢琴师》有感

---------------------------------------------------------------范文最新推荐------------------------------------------------------ 观《海上钢琴师》有感 落叶归根不忘初心 《海上钢琴师》有感 还记得那是2008年1月底,我第一次走进艺考培训学校,那是我接触的跟广播电视编导有关的第一节课影评。老师推开门二话没说为大家播放了这部电影,那是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也是我第一次带着专业的角度去看一部电影。《海上钢琴师》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启迪,更是一种对电影的渴望吧。时隔这么多年过去,我也走上过讲台,每每都会把这部片子拿出来,同那些面临艺考的孩子们,一起体会影片中那经典镜头带来的视觉震撼,一起感受那灵魂音乐带给我们的人性回归。《海上钢琴师》是意大利著名导演吉赛贝·托纳多雷的作品。同《天堂电影院》《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合称为时空三部曲或者说是回忆三部曲,还有的称之为回家三部曲寻找三部曲.三部影片运用了同样的叙事手法,在现实与过去不断穿梭,在追忆与沉思中循环往复。而他的影片配角是特别的存在,贯穿始终,是引路者。吉赛贝·托纳多雷导演作品不多,但每部都堪称精致,获得的奖项也很多。有媒体评论他一如既往地精准:在很短的时间内,将主人公或主要行动做一个非常准确的亮相,虽然身为意大利人,却比纯好莱坞导演拍出的作品还要好莱坞。但在我看来,他的作品叙事结构虽然复杂,但情节清晰流畅,画面精致唯美,音乐婉转缠绵。他总去描写 1 / 11

那些大时代下的小人物的悲欢离合,而在其中我们能看到,爱情、梦想以及对未知的恐惧。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音乐能表情达意,它承载着电影中情感塑造的职能。它贯穿始终,每一曲都那么耐人寻味。《海上钢琴师》被誉为是最不容错过的电影原声带之一。影片的配乐出自现意大利最有名气的音乐大师颜尼欧?莫里克奈之手,他的旋律由于乐思宽广、质朴流畅、极富歌唱性而具有在一瞬间渗透人心灵的强大感染力,包括《天堂电影院》,《洛丽塔》,《索多玛的120天》,都是来自这位大师的作品。而钢琴,作为乐器大家族中的王者,钢琴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社会精神生活不断发展的状态。钢琴初始,因为其做工复杂并且价格不菲,最早只有皇室和贵族才能接触到。然而仅仅300多年的历史,钢琴却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乐器之王。它美好的声音伴随着整部《海上钢琴师》,仅仅88个键,却千变万化,万种风情呈现在我们眼前。《海上钢琴师》这部影片中1900弹得第一首曲子叫做《莫扎特再生》,当时的1900稚嫩生涩,不熟练的弹奏却引来了众人的赞叹。而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出现则是在游轮爆炸前,那时没了钢琴,只有1900灵动的手指。而音乐依旧那么淳朴,好似1900的一生。1900的音乐生涯从它开始,由它终止。1900的人生也如这首曲子一般,简单却耐人寻味,如歌亦沁人心脾。再一首让人记忆深刻的也是贯穿影片的曲子,就是那爱情的旋律。1900用他那自由纯粹的心镨出一曲灵魂深处的曲子,它被录成唱片,流传了下来。这首曲子是回忆的初始,是寻找的初始,是爱情的初始,更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范文(精选3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范文(精选3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范文 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海上钢琴师观后感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 上周和宿舍的一起把《海上钢琴师》看完了,这过去整整一周了,心里还是为电影情节耿耿与怀 我们都说这部电影影响了我们的睡眠,每天躺在床上的时候就开始想1900为什么执着的就是不选择离开大海呢?这么一个天才选择一个有界的轮船生活一辈子,钢琴是他的一生,不对,大海是他的一生,也不对,那么1900的一生到底是什么?我现在还是想不明白他心里的那个信念到底是什么,居然能让这么单纯的人一直坚守自己的信念,没有人能改变他的生活,一直都没有,就算是死亡。1900从小生活在船上,“爸爸”用他自己的方式教导这个天才小孩,可是没有人知道从来没有碰过钢琴的1900可以弹出让人感动的音乐,这又是为什么?单纯是触不可及的,我们这些在复杂的’社会中浪荡了20年的人来说确实想不明白到底为什么 1900也有爱情,他的爱情更是单纯的想让人发笑,他没有去勇敢的为爱而改变,但这是我欣赏的,自己的生活就要自己决定,既然

性格决定生活,就不能刻意的改变,否则还是自己的生活么,对吧!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2 中午吃过饭,找到《海上钢琴师》,用电视看和影院效果差不多,很美的片子!我喜欢整部影片弥漫的钢琴声,让我仿佛置身其中。 我喜欢像一九零零那样天马行空,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我一点不觉得他的生活又多悲惨。他是个孤儿,出生在船上,一生也没下过船,没有身份。在人们眼里,他可以用他卓越的琴技换来很多钱,过着人们眼里豪华的生活。但这不是他想要的,他要的只是属于自己世界中的乐曲,他不属于陆地,他已经离不开这艘船了,即使选择死亡,他也毫不在乎。结局看似凄凉,但我能感受到他当时的心境,炸船那一刻他有了归属,回归到属于他的世界——海洋。 虽然结局不是我想看到的样子,要么下船过着他不想要的生活,要么随着破船一起沉入海底,至始至终他都忠于自己的选择。片子中有一段他坐在钢琴前随着钢琴四处移动的镜头,太欢快!太美了!在船身剧烈摇晃的过程中,他沉浸在美妙的乐曲中,没有被当时的情景吓到,仿佛这只是一场游戏。他身上要多童真有多童真,音乐细胞与生俱来的充满他整个身体,一个纯粹的人物! 很多人无法理解他的行为,他完全可以闻名世界,赚很多的钱,有享不尽的富贵,但他就是那么坚定,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知道自己属于哪里。我佩服他的执着!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3 以前一直听说《海上钢琴师》是一部非常不错的片子,我只认为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3篇

海上钢琴师这是一部荡气回肠的电影,是经典中的经典。下面是为你们整理的《海上钢琴师》,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一 电影《海上钢琴师》讲的是一位叫1900的钢琴师在海上生海上长,最后死在海上的故事,当然这位钢琴师不是大西洋底来的人,他生活在船上,生活在一艘类似于泰坦尼克号的大船上。他弹钢琴的才能是天生的,用天才钢琴师甚至是伟大钢琴家来形容他一点也不过分,因为他弹得太好了,所有懂行的和所有看热闹的都为之折服。然而,钢琴师1900对大海的热爱,准确地说是对他一生也没有离开过的那艘船的痴迷,远远胜过其他的一切,当然也包括钢琴。 1998年,吉赛贝·托纳多雷执导了他的第一部英语片——《海上钢琴师》,获得金球奖最佳作曲和欧洲电影奖最佳摄影奖。而真正的让吉赛贝·托纳多雷名震江湖的是1988年的《天堂电影院》,影片不但获得奥斯卡和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同样在欧洲各大电影节上也屡获殊荣。而为这部《海上钢琴师》操刀配乐更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意大利最具风格,著名的资深作曲家埃尼奥·莫里康内(Ennio Morricone)这位大师参与制作的各国电影配乐已不下400部,故被音乐界冠以最多产的作曲家美誉。 现时已经是70多岁高龄的他,仍拥有丰富的创作灵感和素材,在《海上钢琴师》里,大师以钢琴为主配合适当的管弦乐和室内乐创作出音色醉人、旋律优

美和风格隽永的迷人乐章。 就像这部影片的中文译名与”钢琴师”有关的电影一样,钢琴演奏是电影的一大重心,何况这部电影最初正名就是”海上钢琴师的传奇”,它所描写的钢琴家1900是一个飘迫于大洋间的传奇爵士乐手,自然,在影片中是少不了精彩的钢琴演奏,而且是爵士乐的钢琴演出来,莫里克奈的爵士音乐作品,向来就有鲜明出色的个人风格影片中主人公1900所弹出基本上都是轻快俏皮,演奏精彩又富有娱乐性的作品,而《Danny’s Blue》是一首慵懒闲散,情调迷人的蓝调作品,是我个人最喜爱的作品之一。影片除了莫里克奈本人的创作外,也特别邀请Amedeo Tommasi,Gilda Butta等钢琴演奏家,演出Jelly Roll Morton及Scott Joplin等当代名家的爵士音乐作品(The Crave与Peacherine Rag),营造出浓浓的时代氛围,当然,莫里克奈捕捉早期爵士音乐神韵的技巧之传神,当然也不言而喻了。 莫里克奈的大师级地位早已无庸置疑,《海上钢琴师》再一次印证其宝刀不老的实力,音乐风格轻易贴切的悠游于各种领域间,让古典的音乐技巧变得平易近人,直探人心,而且完美的将各种音乐素材重新结合再造,一次又一次为人带来新的音乐创意与音乐感受,不愧是一代大师。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二 《海上钢琴师》描述了男主角1900,一个被遗弃在豪华的“弗吉尼亚人号”

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

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 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 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1 《海上钢琴师》是朱佩赛·多纳托雷导演《个人回忆三部曲》中的得意之作。影片所讲述的是一个天才钢琴家1900孤寂的一生。生于船,长于船,死于船。直到1900死去的那一刻,这个世界也没有为他留下任何的痕迹,没有国籍,没有出生登记,或许令人欣慰的只是那张粘合好的音乐碟。1900从未踏足陆地,相比于那些执着于未知之地,利益之地的维珍尼亚号上的乘客,真正所反映出的是1900所代表的纯洁心灵与这个社会的格格不入。 如果说《海上钢琴师》是朱佩赛·多纳托雷导演对与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认知。那么在影片中,美国便是这种充满利益与诱惑的混沌社会的具体反映。似乎所有的乘客从欧洲远到而来,直至为映入他们眼中的自由女神而惊呼,摘下礼帽,大肆的摇臂,只为迎接那充满可能性的美好未来。影片中的美国承载了大多人的梦想,诸如片中出现的小偷,1900说他总是会第一个发现美国,越是落魄的人越是充满期待。而1900背道而驰。 而整部影片对于1900的刻画则大多深入内心,导演将观众带入了一个自我封闭的纯洁世界。似乎是对这种心灵的美好希冀,但最后1900的与船共沉,又使人觉得这似乎更像是导演对于这个时代之中

纯洁与美好的消逝,所表现出的深深的无奈。正如1900的名字,他所处的时代是这个没落时期的开始。他将自己拘束在这艘船上,其实是对广阔世界的恐惧。正如他自己所说“使我害怕的,不是我所看到的,而是我所看不到的!”这样的几句台词,发人怜悯。 这是一部荡气回肠的诗意旅程电影,整部影片充满了极端的浪漫主义色彩。故事的一开始,Max的回忆,便将整部影片的发展套路凌驾于现实之上。现实中绝不会有1900这样的人物,但1900又是人们心中良知共性的结合,是人们内心深处纯洁的写照。但这种产物却又与现实社会相抵触,这样两种极端的反差,构造了整部影片艺术基底。 影片的音乐绝对是一大特色,由埃尼奥·莫里康内大师所谱写的乐曲,再一次打动了观众。与影片基调的完美结合,使得整部影片在艺术表现力上得到了质的飞跃。与其他的电影音乐不同的是,片中的音乐不仅是艺术表现的辅助,更是故事情节的直接参与者。几次的演奏,从与Max共度的顺风钢琴,到抛开乐队的个人演奏,再到与爵士乐鼻祖Jelly Roll Morton的飙琴大战,对于女孩的痴情弹奏,以至于最后炸船时内心模拟的悦耳声音。每一次弹琴都融入到剧情发展之中,成为一条主线,同时也成为了影片中最为精彩的部分。 在镜头的使用上,影片出现了大量的对比蒙太奇镜头。比如在到达纽约码头时,乘客们的熙熙攘攘与大厅中1900孤寂身影的对比。一个热闹,一个安静,这样的反差发人深思。在飙琴的一段中,1900的疯狂的弹奏,观众沉迷其中,假发掉了也不知道,还有烟头掉在自己裤子上烧起来了也不知道,以至于最后的惊呼,形成了一静一动的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4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4篇 《海上钢琴师》讲述了一个被命名为“1900”的弃婴在一艘远洋客轮上与钢琴结缘,成为钢琴大师的传奇故事。那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部影片的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一)上周和宿舍的一起把《海上钢琴师》看完了,这过去整整一周了,心里还是为电影情节耿耿与怀。 我们都说这部电影影响了我们的睡眠,每天躺在床上的时候就开始想1900为什么执着的就是不选择离开大海呢?这么一个天才选择一个有界的轮船生活一辈子,钢琴是他的一生,不对,大海是他的一生,也不对,那么1900的一生到底是什么? 我现在还是想不明白他心里的那个信念到底是什么,居然能让这么单纯的人一直坚守自己的信念,没有人能改变他的生活,一直都没有,就算是死亡。1900从小生活在船上,“爸爸”用他自己的方式教导这个天才小孩,可是没有人知道从来没有碰过钢琴的1900可以弹出让人感动的音乐,这又是为什么?单纯是触不可及的,我们这些在复杂的社会中浪荡了20年的人来说确实想不明白到底为什么 1900也有爱情,他的爱情更是单纯的想让人发笑,他没

有去勇敢的为爱而改变,但这是我欣赏的,自己的生活就要自己决定,既然性格决定生活,就不能刻意的改变,否则还是自己的生活么,对吧!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二)有人说,这是一个悲剧。而我却以为,没有比这更好的结局了。 如果1900下了船,不外乎两种结局。一是彻底地被这个肮脏的世界同化;二是迷失了挚爱的方面、郁郁而终。而无论是哪一种,远没有死去幸福。 惟有海洋这般广大的胸怀方可容得下他惊世绝艳的才华。即使陆地上有大把大把的金钱,有形形色色的美人,有灯红酒绿的生活,1900却不属于那里。不属于一个地方的人硬是待在那里,这才是个悲剧。很简单的一个道理,没有人可以说水里和地上哪个更好,鱼属于水,人属于地,只是适合不适合的问题。 与MAX道别的时候,1900说:“原谅我,我的朋友,我不下船了”,不是不想下,而是他不知下了船该如何活下去。记得他决定下船的那一幕:1900在舷梯上站了很久,最后把帽子扔进大海,人却很坚定地走回了船。他不是没尝试过,终不能战胜他的内心,只因那里太纯净。他说他看到无数条街道,却不知道路该往哪里走。 看到这里,应无人再指责他的懦弱了。所谓“不懦弱”的人们会在这个肮脏的世界上很圆滑地活着,他们或是有钱,

钢琴的工作原理

钢琴的工作原理钢琴有上千个零部件,主要由音源部分、键盘机械、踏瓣系统和外壳4个部分组成。立式钢琴的规格以其背板高度划分,大致分为118cm、120cm、121cm、122cm、123cm、125cm、130cm、131cm、132cm等;重量从200~400公斤不等;在通常情况下,越大的钢琴价格会越贵。 音源部分是钢琴的发音体。琴弦经过击发将振动传至音板而发出悦耳的音响。弦列的长度、粗细、张力决定声音的振动基频产生丰富的泛音。张弦部分应保持良好的音准稳定性和声学品质,通过调整弦轴可调音。钢琴音域按国标标准自A2至C5,共88个琴键。 键盘机械是由琴键、联动器、转击器、弦槌、制音器等部件组成的灵巧传动系统。它可将手指对琴键的弹奏力迅速传递为弦槌对弦的击发,具有多种可随演奏者需要改变表现力的功能。键盘机械的传动性能决定演奏的灵敏度和触感。 踏瓣系统,3个踏瓣分别起改变音的强弱、共鸣和延音的作用。 外壳造型庄重大方、涂饰华丽; 起稳固连接各部件的作用,并具有音箱的功能。 购琴须知 1、必须到正规琴行或正规生产企业的销售门市购买。而且要选择规模较大、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较好的知名企业的产品。注意:产品标识应完整、齐全。有商标及规格型号、说明书、合格证、检验员、出厂日期、保修卡,以及生产企业名称、地址等。(尽量购买本地产品,不仅可避免因气侯差异对钢琴造成的影响,而且价格相对便宜,产品的售后服务也较便利。)2、钢琴音色很重要。首先中音区要好,要连贯一致; 次低音区音色要纯正、洪亮,有穿透性,震撼力强,有钟鸣的效果;两端的音是考核钢琴的设计水平,设计水平越高,两端的音色越好。3一架精美的钢琴,不仅有演奏的功能,而且放于室内还有较强的装饰性。所以,挑选钢琴时,您还应留意产品的外观质量如何。比如,您可察看一下琴壳的油漆是否光滑、平整、明亮,色泽是否均匀,以及钢琴板面有无开裂及划痕等。键盘平整、缝隙均匀,琴键负荷不可太重,以免造成小孩手指的损伤。4钢琴是相对价格较昂贵的耐用消费品,但无论是劣质钢琴还是优质钢琴,刚出厂时从外表到音质和手感都不会有明显的差别(对非专业人员来说),但在一、两年后就会有明显的差别,严重的会出现琴键变形、松动,弹奏困难;音质、手感变差;击弦机零件松动,杂音不断出现;弦轴松动,需要经常调音;音板开裂等现象。 选购方法1从“看、听、弹”三方面去选购。 2、看选购钢琴时要仔细地察看它的外板质地、漆饰、装组工艺等。具体说来是:(1)外壳的上门、下门、项盖、侧板、键盘盖等都是用木料制作,高档琴用原木,普及琴用合成木料,最怕的是用废板材.这种琴往往被贴面板包裹得很漂亮。(2)油漆并不是越亮越好。打个比方说,廉价的镜子照起来很亮,而质地好的镜子不仅照得清楚而且还有层次感。钢苯油漆感觉上应该有一定的厚度、耐看,反照出来的影子有立体感。很亮很“完美”的漆饰,有时候是廉价家具的漆饰。(3)装组的精细程度能反映琴的工艺水平。工艺佳的钢琴外壳装配紧凑,线条流畅,活动间隙均匀(在1mm左右)。 (4)打开键盘盖,工艺好的琴键盘平整,键隙匀称;键子有弹性,摸上去紧密不松动。 (5)打开琴盖,小槌呈直线排列,中间略隆起,小槌的间隙很均匀,弦轴钉上的弦圈应该是三圈半为标准;左弦列的缠弦铜丝要一样高。(6)仔细察看后面的音板。优质音板的外在特征是纹路细密、板色统一、板面平整、装配紧密。 2、听购琴时如何听辨音质是最关键的一环。琴行里又吵又闹而且因运输等原因音准往往也很差,怎么个听法呢?这里有几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1)听其发音长不长。弹响琴键后,不要放开键子,余音越长越好。 (2)听其发音是否统一。低音特别响高音又很短促的琴,最好不要买;另外,某个音特别尖锐、刺耳,低音有“麻音”等现象,都是发音不统一的表现。 (3)听其共鸣是否饱满。共鸣好的钢琴发音圆润,不炸不木,没有杂音;共鸣差者却发音干硬、音头重、传不远。只有在选琴时仔细辨听、对比,才能买到满意的钢琴。 3、弹 (1)轻轻地弹,感受一下键子反应是否灵敏。手感好的琴弹起来轻松灵活,有深度感;黑白键弹力相近,键子有“反弹手指”的感觉。 (2)用力弹,如果有键子声音发炸,则说明在某处有问题,在中低音和中高音的交界处尤其要多重弹几下,检查其衔接程度如何。 (3)如果具备了一定的钢琴弹奏能力,最好在所选的琴上反复地弹一些琶音或宽广的经过句、颤音、震音等,检验其手感和音色。 (4)检验踏板。弹和弦,然后踩下右踏板,听其声音是否洪亮,放开踏板后声音要完全消失,没有任何杂音。尤其重要的是,边弹边踩踏板时,键子照样能反应灵敏。

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看《海上钢琴师》的一点感想

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看《海上钢琴师》的一点感想 感言是人们对事物的看法,观点,看了一部电影是不是也有所启发呢? 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 或许每一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专属他的圣地,在心百回千转的褶皱。 ——题记 海边的细沙洴澼在湛蓝的浅滩里,微风拂过海面,泛起世间最美的涟漪。无边的光向四面聚拢,投射世间的美好。黄昏的海,晚霞与蔚蓝酿就炫目的晕。那一抹光的猩红,海底深处,恍惚中那是绚烂的圣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蓦地想起《海上钢琴师》中的一句话:你只要留神,就能从那些人眼中看见自由女神像,看见美国。或许在那一刻,美国已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美国。就像在布达拉宫山脚下,听着古老梵唱那钟声想起,从头往下精神的肃穆。或许那就是圣地的意义。 不知道为何,这几天难以入眠,耳畔总是响起流水的声响。又或许是在睡梦的世界里下起了雨。每一滴的雨仓促砸在我的眼前,我的耳畔。鼻子能嗅出那洁净中淡淡的海腥味,感受那从天穹微弱的呼唤,血脉中来自蔚蓝的亘古复鸣。那是海水圣洁的遗体,涤荡世间的黑暗。或许这个世界就是一艘大船,而我们乘着它,在茫茫大海之中泅渡,寻找人生的圣地。殊不知我们早已身处其中。

侧耳聆听的少年,化作万千,溯游岁月的圣地。那一刻,心与精神同在,遁入无边的浩渺。 人们从中诞生,海就是我们的母亲。从氨基酸道蛋白质,从细胞到胚胎,从弱小到强大,我们从中一步步地走来。而她已矢志不移的心包容着我们,为我们孕育文明。人类同时也一步一步了解自己的母亲。新航路的开辟,航海贸易的发展,我们进一步了解她,同时她也进一步地付出。当海上军事的发展,一个又一个的强国拔地而起,那不也有她的功劳。当无边的硝烟蔓延,一条又一条的破船流淌水面,她只能暗自神伤。 海洋的历史就是一段人类的发展史。海洋与中华民族亦是不可分割的。我们拥有300万平方千米的海洋面积,拥有者“四海”,拥有悠久的海洋历史。在海上,我们既有过卓越的功勋,也有着屈辱的曾经,但我们相信长风大浪,任重道远。 经久的回忆在脑海缓缓流淌。一切投入深不可测的海洋,圣洁覆盖了一切。曾几何时,我们忘却了一切,以为离开了海。但海与天空一样,包裹着我们孱弱的身躯,用温暖的心为我们付出一切。我们其实并没有离开海,血液是圣洁的分流,他与我们同在。 詹·耶·沃尔德曾言:日子像纸牌搭的房子崩塌了,我在海底醒来。是的,那是我们共同的圣地,永远…… 第二篇: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 一直以来,都很羡慕会弹奏钢琴的人,觉得那在琴键上灵活跃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