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期中考试试题

历史必修二期中考试试题
历史必修二期中考试试题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__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I 卷( 选择题和判断题) 和第II 卷(材料分析题和问答题两部分,共100 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客观性试题(共计7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 下列两幅示意图反映了欧洲人对世界认识的巨大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400年之前 1600年之后

A.新航路的开辟 B.文艺复兴的兴起

C.宗教改革的发生 D.启蒙运动的开展

()2. 马克思在《不列颠的印度的统治》中指出:“荷兰东印度公司一心只想赚钱,它对待自己的臣民还不如过去的西印度种植场主对待他们的奴隶。”上述材料主要揭露了?

A.殖民扩张的残暴 B.种植场主的虚伪

C.英荷之间的矛盾 D.垄断组织的扩张

()3. 在19世纪上半期,欧洲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史蒂姆(Steam,即蒸汽机)是英国人。”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①当时使用蒸汽机的都是英国人②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都是英国发明的③当时的英国已广泛使用蒸汽机④蒸汽机的出现是英国

工业革命的象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 在美国,产值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大企业,1904年约1900个,占企业总数的0.9%,而它们拥有的工人占工人总数的25.6%,它们的产值占总产值的38%。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

A.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国B.世界财富的迅速积累到美国

C.美国阶级矛盾极其尖锐D.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出现大型垄断企业()5.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市场需求的日益扩大B.海外贸易和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

C.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D.层出不穷的科技发明

()6.1931年10月18日凌晨,爱迪生走完了84年的人生旅程。为纪念他的伟大贡献,美国各地在爱迪生下葬时?

A.熄灭电灯一分钟B.轮船鸣笛三分钟

C.教堂敲钟84响D.音乐厅齐鸣《英雄交响曲》

()7.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

A.英国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B.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海关

C.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出现 D.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8.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A.增强封建统治的力量B.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诞生

C.抑制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D.引进近代先进科学技术

()9.清政府谕令“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表明清政府已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这一政策的调整发生在?

A.鸦片战争之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甲午战争之后D.辛亥革命之后

()10.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这主要是因为?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洋务运动的推动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D.中国民众的抵制日货运动

()11.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原创办轧花厂,因惧怕官吏们反对,所以表面上依附于日本人的保护之下;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悬挂英国旗,船

尾悬挂中国龙旗。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源是?

A.中外合资生产开始形成 B.民族资产阶级得到了外国的大力支持

C.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 D.民族资本主义生存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2. 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受到摧残打击,趋于瓦解,对民族工业打击最大的是? A.外国资本和商品 B.官僚资本 C.战争破坏D.金融紊乱

()13. 下列生活情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广州、上海的买办穿西装

B.辛亥革命之后,农村女子依旧缠足

C.戊戌变法期间,社交礼仪平等文明

D.在民国时期倡导婚姻自由

()14. “女学士周XX,现年28岁……毕业于美国女子大学。现执教于北京某女子学校……自悬牌之日起,至民国八年一月止,某男士如有与周XX有同等能力及资产者, 每日午后至6时,为会谈期。”对上述广告评论正确的有?

①其背景为辛亥革命后,政府主张婚姻自由②反映当时一些女青年思想解放③

这一现象多出现于中国的大中城市④体现了西方近代进步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5. 在改良社会风俗上,大胆地冲破清朝禁忌,走在时代前列的是?

A.维新派B.顽固派C.洋务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16. 某中学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讨论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生活方式。下列学生的言论,与历史事实不符的是

A.买粮、棉、油得凭票证B.人们普遍注重节约和奉献

C.政府实行”安居工程”,城镇住房宽敞舒适D.人们生活总体差别不大()17. 1956年底,中国私营工业98.7%的户、98.8%的职工、99.5%的产值和私营商业82.2%的户、85.1%的从业人员、93.3%的资本额实现了公私合营,这说明中

国基本完成了?

A.社会主义工业化 B.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8. 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

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下列图片中属于“后来”的是?

①汽船②汽车③电灯④骡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9. 1956年,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的一次成功探索是?

A.召开“八大”并制定正确的路线和方针 B.决定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C.决定实行对外开放

D.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20. 上海某企业因为天气很热,为了不影响生产,决定购买风扇.鼓风机降温。但需要经过十一个部门审批,盖11个章,等最后的章盖完了,夏天已经过去了。这个例子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

A.政企职责不分,国家对企业统得过死

B.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

C.官僚作风严重,办事效率低 D.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21. 当今上海“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这主要是由于?

A.长江三角洲的开放 B.上海完成住房制度改革

C.上海城市交通的改善 D.20世纪90年代以来浦东的开发

( )22. 1929年纽约流行一首儿歌:”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罗斯福总统把美国从地狱拉回人间的主要措施是?

A.实施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B.大力推行”福利国家”政策

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大力开拓国外市场

()23. 下列选项与罗斯福新政相吻合的思想主张是?

A.“政府的唯一职能是创造便于私营企业有利发展的条件”

B.“政府直接插手干预私营企业的自由是最可怕的事情”

C.“我们(政府)所寻求的只是我们经济制度的平衡”

D.“只要大企业得到繁荣,失业者最终也会得到好处”

()24. 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水利史上著名的”大坝时代”,1935年,科罗拉多河上高约223米的胡佛水坝宣告竣工。美国大规模兴修水利的直接目的在于

A.促进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B.促进农业发展以摆脱经济危机

C.兴修水利以防止水土流失D.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25. 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查署,购买并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

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

()26. 下列有关罗斯福新政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促进了社会生产的恢复B.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

C.巩固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 D.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27. 罗斯福在新政不断遭到攻击时曾打比喻说:“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他不会游泳。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感谢他的朋

友救了他的命。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

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罗斯福新政违背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B.罗斯福新政顾此失彼

C.罗斯福新政加剧了美国社会的矛盾

D.资产阶级在危机解除后计较利益得失

()28. “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凶猛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为打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列不属于这一政策内容的是?

A.把大中企业全都收归国有B.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

C.取消一切商品贸易D.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

()29. 苏联20世纪3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中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损害的直接原因是:

A.政府优先发展重工业 B.轻工业不发生造成消费品供不应求

C.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产品质量低劣 D.国家从农民身上拿走的太多

()30. 某一历史阶段,苏联曾投资50亿卢布在东部大规模垦荒。垦荒地的肥力迅速耗尽,几百万公顷土地遭风蚀,换来了沙化的土地和丛生的杂草。带来这一结果的

苏联领导人是

A.列宁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选择A,错误的选择B;本大题共有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 鸦片战争后,受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一些官僚、地主和商人投资举办近

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32. 抗日战争期间和抗战胜利后,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共同因素是战争的破坏.官僚资

本的压制和北洋军阀政府的苛捐杂税。

33.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

是导致 1959~1961年出现建国以来最严重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

34向明中学历史学习小组收集到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关键词如下:1978年;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

35.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的改革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第Ⅱ卷主观性试题(共30分)

3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欲伸民权,必广民智,欲启民智,必先革除恶风陋习对人民的禁锢。……早在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上书《请禁妇女裹足折》和《请断发易服改元折》,认为女子裹

足,不能劳动;辫发长垂,不利于机器生产;宽衣博带,长裙雅步,不便于万国

竞争,请求放足、断发、易服以便”与欧美同俗”,又说”非易其衣服不能易

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这就把变衣冠作为学习西方文明和推行新政的

一项重要内容,具有启发民智的意义。

材料二下列两幅图分别是清朝(左图)和民国时期(右图)的女性花鞋

材料三 20多年前,”毛式的中山装”一统中国服装市场(见图1)。如今,我们的服装不拘泥于一种风格一种潮流,而能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服饰上演绎出许多文化的

味道来。(见图2)

请完成:

(1)依据材料一,提炼康有为的主张,并分析其目的。(3分)

(2)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哪些运动为中国近代习俗的演变开辟了道路。(2分)

(3)结合材料三分析由”毛式中山装”到多姿多彩的服饰的变化原因。(3分)

3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列是美国2008年和20世纪30年代的场景

材料二 2009年2月11日,经过长时间的讨价还价,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就7 89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文本达成一致,但据最新计算该方案最终将耗资7 870亿美元。

材料三”只有管得少,才能管得好。” ——美国总统胡佛

请完成:

(1)材料一两幅不同时期的图片却反映了相同的问题,是什么? (2分)

(2)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图2中出现的问题?(3分)

(3)对比材料二、三,材料二的做法是否体现了材料三所反映的经济思想?并说出你的理由。(2分)

(4)综合上述材料,美国人民在经济建设中有哪些优秀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2分)

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

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

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材料二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那么,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

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

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

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三 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曾说到“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

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为什么说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4分)

(2)材料二中的“他”是指谁?他所开创的市场经济新模式与往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3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吸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采取的重大措施。(4分)

(4)上述三则材料从本质上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现代化模式,指出它们的相同之处.(2分)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答案

第Ⅰ卷、客观性题:

第Ⅱ卷、 主观性试题

36.(共8分)

(1)主张:放足、断发、易服。目的:革除陋习以开民智、兴民权,为变法提供条件。(3分)

(2)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2分)

(3)改革开放,生产力发展(经济发展),物质生活提高;思想解放,审美水平提高(文化水平提高)(3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

37. (共9分)

(1)都反映了经济危机后出现失业现象,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2分)

(2)实行罗斯福新政:整顿财政金融;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建立社会福利制度;加强社会立法。 (3分)

(3)不能体现。因为材料二体现的是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而材料三却主张自由放任,反对国家干预经济。 (2分)

(4)充满自信,勇于追求,大胆探索,积极应对。(2分)

38. (共13分)

(1)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市场来建设社会主义。(5分)

(2)罗斯福。国家干预经济(或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发挥)。(3分)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国有企业改革;设立经济特区;开发开放浦东;十四大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4分)

(4)都把市场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

案 A A D D A A D B C C D B C D A 题

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

案 C D C A A D C B A C B D B D C 题

31 32 33 34 35 答 A B A B B

高中地理必修2期中考试试题

高中地理必修二期中考试试题 试卷说明: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选择题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30×2=60) 读图1“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示意图”回答11—12题: 1.现阶段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下列哪种情况: A 、①模式 B 、①→②转变 C 、②模式 D 、基本实现②→③转变 2.图中表现有老龄化趋向的阶段是: A 、① B 、①→② C 、②→③ D 、③ 读图 2 “不同国家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3_4: 3.与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相似的类型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图中国家类型④所反映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A 、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过重 B 、少年儿童比重大,就业压力过重 C 、城市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过剩 D 、人口总数太少,劳动力严重缺少 5.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 A 、科技发展水平和人口消费水平不断变化 B 、某地某时期资源总数不断变化 C 、人口不断迁移 D 、国家大型工程建设的实施 读图3完成6—7题: 6.如要在城市中建中心商务区,应建在: A 、A 地 B 、B 地 C 、C 地 D 、D 地 7.以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 地处市中心,方便人们上下班,应大量兴建住宅 B 、B 地交通条件优越,在四个地点中地价最贵 C 、C 地位于城市边缘,环境优美,可兴建高级住宅区 D 、地位于城市郊区,拥有较多的控制土地,最适合兴建大型商业区 8.城市中心商务区的特征是: A 、高楼林立,地价便宜 B 、建筑物低矮,没有明显分区 C 、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经济活动频繁 D 、最中心以批发活动为主 9.在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下,城市每一块土地用于哪项活动,主要取决于: 图 2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及答案2套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及答案2套 模块测试卷一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据《汉书·食货志》记载,赵过发明耦犁法(见图)?用耦犁,二牛,三人?。此耕作方法( ) A.回转方便,耕作较为方便 B.便于普及,利于山地开垦 C.灵活自如,控制耕土深浅 D.显示人力、牛力协作扩大 解析:两牛牵引的耦犁通过人力和牛力的合作,解放了一定数量的劳动力,为精耕细作奠定了人力基础,故D项正确。 答案:D 2.?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这得益于水利工程( ) A.都江堰B.郑国渠 C.漕渠D.灵渠 解析:都江堰是战国时期蜀郡李冰所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现今四川省成都市,根据题目中?天府?,成都被称为?天府之国?,故A项正确。 答案:A 3.古罗马学者普林尼在《自然史》中记载,?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下列叙述与材料不匹配的是( ) A.中国古代丝织业技术十分发达 B.古罗马人非常青睐中国的丝织品 C.中国丝绸经由丝绸之路转运至欧洲 D.私营作坊的兴起使丝织技术更加精湛 解析:题目中并未提到?私营作坊?,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D 4.历史学家巴若斯在描写一位葡萄牙航海家的航海发现时写道:?船员们惊异地凝望着这个隐藏了多少世纪的壮美的岬角。他们不仅发现了一个突兀的海角,而且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下列有关此次航海叙述正确的是( ) A.这位航海家是迪亚士

B.此次航海路线是由西向东横渡太平洋 C.此次航海抵达了印度 D.此次航海促使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解析:题目中的信息?葡萄牙航海家?和?突兀的海角?说明是迪亚士;B 项错误,此次航行是在大西洋中;C项是达伽马;D是新航路开辟的结果而非原因,故本题应选A项。 答案:A 5.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入迷地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但18世纪末以来,西方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造成西方人对中国喜好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鸦片战争B.工业革命 C.殖民扩张D.启蒙运动 解析:18世纪末主要国家进行工业革命,需要大量廉价原料,与材料中?18世纪末以来,西方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相符,故B项正确。 答案:B 6.?欧风美雨包含着凶暴的腥风血雨,也包含着润物无声的和风细雨。与前者相比,后者没有留下那么多的伤痛和敌意,但风吹雨打之下,却浸泡了千家万户。?材料强调的是( ) A.中国走向近代化得益于西方扩张 B.客观评价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建设性影响 C.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西方扩张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 解析:根据题干中?腥风血雨??和风细雨?等关键词可知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对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地区产生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根据题干中?与前者相比,后者没有留下那么多的伤痛和敌意?可知作者重点关注的是其积极方面的影响,故B项正确。 答案:B 7.在?奥登巴恩维尔特的主导下,荷兰联合大商人成立东印度公司,并聚集了650万的资金,差不多相当于300万的欧元……而且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也在这时诞生在阿姆斯特丹。?这段话反映的?这时?是在( ) A.14世纪B.15世纪 C.16世纪D.17世纪 解析:本题考查了荷兰的崛起。荷兰在17世纪建立了商业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故本题应选D项。 答案:D 8.下列史料描述的是中国古代某一朝代在经济领域中出现的一些新气象。据此判断这一朝代应该是( ) 解析:材料信息?不再有先前的那种坊、市之间的严格区分??不禁夜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附答案)

必修二综合测试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图3是南宋李嵩绘制的《市担婴戏图》,作品以细腻的笔法描绘了一副生动的场景:货郎挑着货担走村串巷,货担上商品琳琅满目,货郎正在招揽生意,一位哺乳的妇女在一群孩童的簇拥下涌向货担。从这幅图景中可以得出的认识是 图3《市担婴戏图》 ①宋代商业环境较为宽松②民俗开始成为绘画题材 ③货郎群体深受百姓喜爱④体现理学的家庭人伦观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社日是农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社和秋社之分。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愿望。王驾《社日诗》云:“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社日活动传统主要反映了 A.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B.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 C.节日习俗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D.节日习俗促进了诗歌的发展3.《明律集解附例》载:“凡民间织造违禁龙凤文纻丝纱罗货卖者,杖一百,段

匹入官。机户及挑花、挽花工匠同罪。”这样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抑制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B.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C.宣扬封建王朝法律权威 D.规范丝织行业秩序 4.一个历史小组在讨论对于李鸿章的评价时,发生了分歧: 甲:没有李鸿章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 乙:李鸿章不但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而且是一个大卖国贼 丙: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改变了传统的“夷夏”观,开明的士大夫和官僚们认识到中国再不是“天朝之国”,而是世界各国的一员,并且是远不 如西方各国富强的一员 丁: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促进西方科学技术和其他社会事物的逐步传入,在通商口岸、沿海地区,社会风气也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以上几位同学的评价可能运用的历史史观的顺序是 A.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 B.近代化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 C.全球史观革命史观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 D.社会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 5.有人说:“中国如无一九三五年之币制改革,决不能有一九三七年之抗战。” 以下与法币政策制定的背景相关的是 ①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②实行通货膨胀政策的需要 ③日本侵略中国的威胁④实行金融银本位制的需要

高中生物必修二期中考试试题

2014-2015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2015.5.6 高一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 1、下列有关纯合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由相同基因的雌雄配子受精发育而来 B.连续自交,后代性状能稳定遗传 C.杂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 D.不含等位基因 2、豌豆在自然状态是纯种的原因是()c A.豌豆品种间性状差异大 B.豌豆先开花后授粉 C.豌豆是自花传粉且闭花授粉的植物 D.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 3、下列各项叙述中,不符合相对性状概念的是()b A.芦花鸡和常毛鸡 B.雄鸡和阉鸡 C.光腿鸡和毛腿鸡 D.豆冠鸡和单冠鸡 4、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Rr,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在不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该生物产生的配子类型中有()a A.ABR和aBR B.ABr和abR C.ABR和AbR DABR和abR 5、桃的果实成熟时,果肉与果皮粘连的称为粘皮,不粘连的称为离皮;果皮与果核粘连的称为粘核,不粘连的称为离核。已知离皮(A)对粘皮(a)为显性,离核(B)对粘核(b)为显性。现将粘皮、离核的桃(甲)与离皮、粘核的桃(乙)杂交,所产生的子代出现4种表现性。由此推断,甲、乙两株桃的基因型分别是()D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6、让独立遗传的黄色非甜玉米YYSS与白色甜玉米yyss杂交,在F2中得到白色甜玉米80株,那么F2中表现不同于双亲的植株约为()d A.160株 B.240株 C.320株 D.480株 7、下列关于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合子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①合子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染色体②合子中的细胞质主要来自于卵细胞③受精时精子全部进入卵细胞中④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合在一起,数目变为4N ⑤合子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人体内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共同特点有()d ①两极发出纺锤丝②有同源染色体出现③有遗传物质的复制④有着丝点的分裂⑤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⑥有纺锤体的形成 A.①②③④ B.2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⑥ 9、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发现一个细胞中有8条形态和大小各不相同的染色体,并排列与赤道板上,此细胞处于()d A.有丝分裂中期 B.有丝分裂后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测试题 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3分) 1.张謇评论某人时说:“以四朝之元老,筹三省之海防,统胜兵精卒五十营,设机厂、学堂六七处,历时二十年之久,用财数千万之多……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以善可和之局。”张謇评论的是( )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张之洞 D.袁世凯 2.19世纪70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一个重庆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到一个钱庄……押借一笔款项……(然后)将订货单子寄予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钱庄经理也通知与他有关系的上海钱庄或其分庄,由后者向洋行或其中国的代理人处付予这笔款项。”可见此时的钱庄( ) A.已经完全变成了洋行的附庸 B.在中外贸易中居于关键地位 C.一般不愿支持土货出口业务 D.在洋货内销中具有重要作用 3.1862年,京师同文馆设立。该馆先后开设外语、化学、物理、各国史略、航海测算、富国策、万国公法等课程。据此判断,同文馆( ) A.标志着西学东渐进程开始 B.致力于“变科举”“改官制” C.为洋务运动培养新式人才 D.旨在宣传“德先生”“赛先生” 4.“中国内江外流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无事可以运官粮客货,有事可以载援兵军火,解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以上言论应出自:A.洋务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民族资本家 D.资产阶级革命派 5.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主要表现在 A.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B.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C.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6.阅读下表,从中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1920—1936年中国工业发展水平估算单位:亿元 年份工农业 总产值 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 产值中的% 占工农业总 产值中的%近代工 业产值 手工业 产值 工业总 产值 近代 工业 手工 业 近代 工业 手工 业

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必修二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选择题(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表格内。) 1、“砍伐林木,清除地上的杂草,焚烧作为肥料,然后就挖坑下种”。这种耕作方式应该是() A、“以牛田” B、“刀耕火种” C、灌溉农业D 、精工细作 2、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 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 ) A、都江堰 B、郑国渠 C 、灵渠 D 、芍陂 3、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 A、灌溉 B、制瓷 C、耕种 D、冶铁 4、下列我国古代衣着织物的三种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 A、丝棉麻 B、麻棉丝 C、麻丝棉 D、丝麻棉 5、商品买卖重在诚信,下列朝代最早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的是()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 、宋代 6、中国古代历朝大都强调“重本弃末”“强本弱末”“进本退末”,其目的() ①发展农业②发展商业③限制手工业④限制城市贸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③④ 7、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 ) A. 输华货物总值显著增加 B. 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C. 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D. 劳动力市场不断扩大 8、符合早期民族资本家张謇的是() A、创办了继昌隆缫丝产 B、发起了洋务运动 C、创办了发昌机器产 D、曾经是清末状元 9、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导致“短暂”的主要原因是() A、北洋政府对民族工业扶植不力 B、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 C 、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10、中国民族工业遭到空前的洗劫合破坏是在() A、鸦片战争期间 B、甲午战争期间

高一化学必修2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1~10小题每题2分,11~20小题每题3分,共50分.每题只有 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9世纪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A.提出了原子学说 B.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C.发现了稀有气体 D.提出了分子学说 2(普)40 18Ar、40 19 K、40 20 Ca三种原子, 它们具有相同的() A.电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层数 D.质量数 3.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B、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 4(普)下列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Na2O B.KOH C.CaCl2 D.CO2 5(普)电子在核外运动时,离核最近,能量最低的在( ) A.N层 B.M层 C.K层 D.L层 6(普)在下列过程中,需要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A.钢铁腐蚀 B.食物腐蚀 C. 工业炼钢 D.塑料老化 7(普)哪一个周期元素种类最多() A.第三周期B.第四周期 C.第五周期 D.第六周期 8.对于反应A2+3B2=2C来说,以下表示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B2)=0.8 mol/ (L·s) B. v(A2)=0.4 mol/ (L·s) C. v(C)=0.6 mol/ (L·s) D. v(B2)=1.8 mol/ (L·s) 9.下列说确的是() A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 B 催化剂可以使不起反应的物质发生反应 C 可以找到一种催化剂使水变成油 D 催化剂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10(普)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 B. KOH的碱性比NaOH的碱性强 C. HBrO4酸性比HClO4强 D. Na的金属性比Al的弱 11.下列各组电解材料和电解液,不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A.锌片,铜片,稀硫酸 B. 铜片,石墨,稀硫酸 C.铜片,石墨,硝酸银溶液 D.锌片,铝片,稀硫酸 12.元素周期表某区域的一些元素多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它们是() A、左、下方区域的金属元素 B、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 C、右、上方区域的非金属元素 D、稀有气体元素 13.A、B、C都是金属,把A浸入C的盐溶液中,A的表面有C析出,A与B和酸溶液组成原电池时,B为电池的负极。A、B、C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A>B>C B.A>C>B C.B>A>C D.B>C>A 14(普)下列物质中,只含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A.NaOH B.NaCl C.H2 D.H2S

高中历史必修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高中精选

高一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史历 分,考100,共33个小题,总分(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本试卷分第Ⅰ卷分钟。试时间100 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所列出的2分,共计603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在现在农村的小块田地里,你偶尔仍能看到农民用铁犁牛耕(或用驴耕)耕1 作的场景。中国古代农民用铁犁牛耕最早出现在.夏朝商朝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A D.唐朝时期 C.汉朝时期 2.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②①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一种自给自足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已生产④需和交纳赋税③的自然经济、①②④ D、①②③ CA、①③④ B、②③④.下列生产工具,按用途划分,不同于其它各项的是 3A.杜诗水排 B.高转筒车 C.马钧翻车 D.风力水车 4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官营、私营手工业的叙述错误的是.A.官营手工业生产范围广,规模大,分工细,代表着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B.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C.官营手工业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生产效率低下,弊端丛生 D.私营手工业兴起于春秋战国,后来从中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

5“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普遍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贫富 D.重农抑商 C.闭关政策 A.土地兼并 B 分化亩。按当时的规定,200春秋末期,鲁国某贵族拥有封地6300亩,另开垦荒地.他应向国家交税的田亩数是亩300亩 D.500.A.100亩 B.200亩 “贾人不得衣丝乘车”.。C“市井,其夫人吕后当政时强调:7刘邦即位之初曾下令: 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的是之子孙不得为官仕吏” B.限制商人的政策A.休养生息政策 D C.禁止经商的.反腐倡廉的政策如果你是生活在唐朝的商人,你来到长安,能够进行的商贸活动有8.你将大部分②为了财产安全,①可以到西市与波斯、大食商人进行交易 ④你通过金银储存在柜坊③你通过设在长安的市舶使进行对外贸易 飞钱方法,可以回老家再将钱取出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9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很大的发展变化,其商业活动已不限制在市内。.有一本专门介绍这种商业活动变化的书籍,请你从下列各项中选出一个比较合适的书名 A.《东京城的辉煌》 B.《西京城的衰落》 C.《汴河两岸好风光》 D.《坊墙去除利工商》 102010年11月11日,在英国伦敦一家拍卖行中,一个粉彩镂空瓷瓶(彩瓷.的一种)以5160万英镑(约5.5亿人民币) 的天价成交,创下中国艺术品在全球拍卖的最高价格。该瓷瓶的制造年代最有可能在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11. 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暮息而归。这种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A.手工业的发展使劳动力需求增加 B.农业的发展使农村出现了富裕劳动力 .劳动力的商品化开始出现C.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出现D 12明清时期涌现出许多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其中最著名的有. D.徽商与京商.徽商与晋商 C.粤商与晋商A.徽商与川商 B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哪一个13.概括了这一段历史的全过程:王朝的振兴 C东方的曙光 DA帝国的彷徨 B中华的荣耀....“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恩格斯说:14”新航路开辟前,欧洲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人迫切地寻找黄金从根本上反映了:黄金是欧洲人解决商业危机的主要途径A. B 掠夺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唯一动力. C《马可·波罗行纪》对欧洲人的强大影响. D商品经济对掠夺财富加速积累的需求..“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15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这段话表明新航路开辟中.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A .教皇发挥了远洋探险的组织作用 B .传播基督教是探险家的根本目的C .教会蜕变成殖民侵略机构 D 19世纪中叶,英国到印度的最便捷的航线是:16.从

高一化学必修2期中考试试题--有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2期中考试试题 相对原子量:H:1 O:16 C:12 N:14 Na: 23 S:16 Cl:35.5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3分,共51分) 1、是γ放射源,可用于农作物的诱变育种,我国用该方法培育出了许多农作物新品种。对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质量数是60 B、质子数是 60 C、中子数是33 D、电子数是27 2、某微粒用表示,下列关于该微粒叙述正确的是 A、所含质量数=A-n B、所含中子数=A-Z C、所含电子数=Z+n D、所含质子数=A+Z 3、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是 A、NaOH B、Na2O2 C、Cl2 D、CO2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及其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B、元素周期表中从IIIB到II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除氦以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 D、同周期元素中VII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较小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C、原电池中阴离子向正极移动 D、原电池正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6、X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m,核内中子数为n,则Wg X2+ 离子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约为 A、 (m+n+2)w/m mol B、 (m-n+2)w/m mol C、 (m+n-2)w/m mol D、 (m-n-2)w/m mol 7、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一定含有共价键 B、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分子中 D、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的化学键一定是极性键 8、有A Z X与A+1 Z X+两种粒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定都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B、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C、质子数一定相同,质量数和中子数一定不同 D、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一定相同 9、已知元素X、Y的核电荷数分别是a和b,它们的离子X m+和Y n-的核外电子排 布相同,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a=b+m+n B、a=b-m+n C、a=b+m-n D、a=b-m-n 10、下列各组的电极材料和电解液,不能 ..组成原电池的是 A、铜片、石墨棒,稀硫酸 B、铜片、石墨棒,硝酸银溶液 C、锌片、铜片,稀盐酸 D、铜片、银片,FeCl3溶液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测试题

1.下列关于新中国“一五”计划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该计划是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导下制定的 B.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其显著特征 C.“一五”建设成就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创造了条件 D.计划的完成使中国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2.“公社的山羊长得壮,上山碰到非洲象,山羊打个大喷嚏,轰隆一声比雷响,大象吓得直哆嗦,扑通跪倒直喊娘‘娘啊娘,还是公社的山羊大,跟它比,我简直就是屎壳郎’。”这首歌谣体现了哪个时期的特色 A.“大跃进”时期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3.台州闻名遐迩的医药企业——方一仁始创于清 道光九年(1829年),历经126年的风雨历程后,该企业的掌门人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改造采用的主要形式是 A.公私合营B.承包经营 C.私有化 D.中外合资 4.下图反映某一时段中国工业经济成份的变化情况,“?”处反映的时段最有可能是 年份 全民所有制 经济 集体所有制 经济 公私合营 经济 前三项 合计 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年19.1 1.5 0.7 21.3 6.9 71.8 ?年32.2 53.4 7.3 92.9 0.1 7.0 A. 1927-1949年 B. 1952-1956年 C. 1956-1978年 D. 1979-1999年 5.下图是一份地方报刊的号外,它说明当时的社会() A.注重科学,实事求是 B.忽视工业,片面发展 C.思想解放,决策民主 D.急于求成,左倾浮夸 6.爱好历史的小王正在看李锐的回忆录书《庐山会 2

议实录》,其中有这么一段描述:1959年六七月间,国务院秘书厅的干部在自由议论学习中,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看,认为进行□□□的条件根本不成熟,发展也太急太猛。由于印刷问题,有几个字看不清楚,你认为“□□□”应该是A.人民公社B.大跃进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D.一五计划 7.1956年,在遭受严重水灾的情况下,农业总产值 仍达到582.9亿元,比上年增长4.9%。1957年,粮食产量达到3901亿斤,比5年前增长19%; 棉花总产量达到3280万担,比5年前增长26%。 这两年中国农业增产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B.实行“调 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C.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了高潮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8.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 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其观点,可能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评价相对较高 A.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B.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9.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主要表现在() A、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B、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 10.《春天的故事》这首歌曾这样唱道:“一九七九 3

高中历史必修二_期末测试卷

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正确的) 1.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 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 )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 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出现于春秋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最主要的土地制度是 ( ) A 、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B 、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 C 、封建君主土地私有制 D 、封建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3.下列材料中,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是 ( ) A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B 、“扬一益二。”(扬州商业繁华居天下第一.益州则居天下第二) C 、“苏湖熟,天下足。” D 、“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 4.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了黑亮如漆的黑陶,洁白如雪的白瓷,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这座 墓葬的时间应不早于 ( ) A 、魏晋 B 、隋唐 C 、宋代 D 、清代 5. 关于我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A .官府设立工官管理工匠,工匠都集中在官府设立的作坊内 B .官营手工业在整个封建社会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生产 C .官营手工业的工匠职业世袭

D.官营手工业生产范围广泛,规模庞大,分工细致,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6.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专著,你能为这本专著选定一个合适的书名吗?() A、《长安城的落日》 B、《坊墙倒塌以后》 C、《汴河两岸》 D、《宋代东京的辉煌》 7.明清时期符合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历史现象是() A、玉米、番薯等作物传入我国并在一些地区广泛种植 B、“湖广熟,天下足”代替了“苏湖熟,天下足” C、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D、苏州的丝织业出现了“小户听大户唤织”与“计日受值”的现象 8我国封建社会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其原因不包括:() A、商业的不稳定性 B、商人流动性大,不易管理 C、鼓励海外贸易 D、强调耕作、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9.据清代叶梦珠《阅世编》载,晚明上海“棉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两,多或数十万两,少亦以万计,以故牙行奉布商如王侯,而争布商如对垒。”材料反映出明代() A商业较繁盛但是缺乏竞争 B 农产品出现商品化趋势 C 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商业资本活跃 D 上海的对外贸易发达 10.下列关于英国殖民帝国的崛起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对外扩张的主要手段是组建大型的商业公司②实行海盗式劫掠而且得到政府的极力支持③在18世纪上半叶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④黑奴贸易给其带来了巨额财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 11.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经济侵略对中国的影响不正确 ...的是()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C.逐渐使中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D.有利于中国手工纺织业发展 12. 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 ..的是() A.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B.建立了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 C.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起到了一定的进步作用

地理必修二期中考试试卷 (1)

马外2017-2018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答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四国某年人口变动图”,回答1~2题。 1.根据图中数据判断,人口增长属于原始型的国家是(A) A.甲B.乙C.丙D.丁 2.下列关于乙国可能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 A.人口增长快,人均资源占有量减少 B.人口增长快,加大环境人口容量 C.人口增长缓慢,城市化进程明显减慢 D.人口增长缓慢,出现了劳动力不足 下图是四类国家的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与我国当前人口增长模式相符的类型是(C) A.①B.②C.③D.④ 4.关于④类型国家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城市人口比重过高,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B.人口素质偏低,教育压力过大 C.青壮年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过大 D.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劳动力短缺

5.2010年,该市0~4岁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A) A.3% B.6% C.6.2% D.3.2% 6.该城市近三十年来人口结构变化产生的影响是(C) A.青壮年养育子女的负担逐渐加重 B.生育率逐渐增加 C.该城市逐渐迈向老龄化社会 D.青壮年男子逐渐外移 安徽省单独二胎政策于2014年1月23日起正式施行,成为继浙江省后全国第二个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的省份。据此,回答7—8题。 7.下列不.属于浙江、安徽两省率先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原因的是(A) A. 经济水平的大幅提高 B. 低生育水平稳中趋降 C. 家庭规模持续缩减 D. 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8.“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对安徽未来十年的影响为(B) A.减轻家庭及社会的养老负担 B. 影响劳动力人口的职业构成 C.降低家庭抗御风险的能力 D. 加大适龄人口的就业压力 9.我国“十一黄金周”,大批国内外游客前往四川九寨沟,这种现象属于(D) 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 C.省际人口迁移 D.人口流动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如下图),回答10~11题。 10.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明显的一组城市是(C) A.abc B.acd C.abd D.bcd 11.据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判断,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的是(B)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单元检测卷(一)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与下图中形似的农具出现在中国的( ) A.东周 B.西汉 C.唐朝 D.明朝 2.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 A.精耕细作 B.男耕女织 C.千耦其耘 D.集约经营 3.据下幅示意图判断,推动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中耕作方式演变的决定性因素是( ) A.生产力 B.上层建筑 C.经济基础 D.政策导向 4.某古籍记载:?扬郡以风帆数扇,俟风转车,风息则止,此车为救潦,欲去泽水,以便栽种。?此农具出现于( ) A.曹魏 B.唐代 C.宋代 D.明清 5.?乡村纺织,尤尚精敏,农日殴之时,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材料主要表明( ) A.家庭手工业有了较大发展 B.自然经济受到了明显冲击 C.重农抑商的观念有所淡化 D.社会生产中出现雇佣关系 6.春秋中期以后,出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和范蠡弃官经商,?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等现象。这说明当时( ) A.官营工商业有了进一步发展 B.私营工商业迅速兴起和发展 C.私营工商业已超过官营规模 D.官营和私营工商业地位平等 7.《汉书·周勃传附子亚夫传》云:?亚夫子为父买工官尚方甲楯五百被可以葬者。取庸苦之,不与钱。庸知其盗买县官器,怨而上变告子,事连污亚夫。?材料信息主要反映的是( ) A.工官工场的产品不允许作为商品出售 B.西汉极力压制民间商业发展 C.工官工场产品技术水平最高 D.工官工场以生产奢侈品为主 8.?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这首《秘色越器》诗( ) A.反映了唐朝瓷器生产的较高水平 B.歌颂了宋代五大名窑出产的青瓷

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测试卷

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诗是对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所反映的当时社会最基本的一种耕作方式是( ) A.火耕 B.刀耕 C.石器锄耕 D.铁犁牛耕 2.观察下列一组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图片,所能得到的正确认识不包括( ) A.铁制农具出现并推广使用 B.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 C.农用动力出现革命性变化 D.使用水排鼓风冶铁 3.北魏时期,孝文帝开始推行“均田制”。某班同学对这一制度有以下四种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该制度能够促进经济恢复 B.该制度能使农民获得一定的土地 C.该制度能够消灭土地兼并 D.该制度能够使社会生活相对稳定 4.中国古代瓷器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始于(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5.北宋时出现纸币“交子”,说明了( ) A.北宋造纸业发达 B.北宋印刷技术先进 C.金属货币数量不足 D.商业的高度发展 6.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专著,你能为这本专著选定一个合适的书名吗?() A.《长安城的落日》 B.《汴河两岸》 C.《坊墙倒塌以后》 D.《宋代东京的辉煌》 7.明朝后期,出现“末富居多,本富居少”,江南农村人口“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商者,三倍于前”的社会现象,这说明( )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商品经济相当繁荣 8.中国民族火柴业兴起于清末,发展于民国。这期间,内忧外患重重,但民族火柴业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先进,从弱到强,在夹缝中脱颖而出,顽强成长。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它?通过观察下列两幅民族火柴业留下的商标—火花,你得到的答案是( ) A.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 B.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C.辛亥革命的有力推动 D.北洋军阀的鼎力援助 9.开中国近代教育先河的政治派别是( ) A.洋务派 B.维新派 C.革命派 D.顽固派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期末考试试题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兰州一中2015-2016-2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高一物理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其中1-8题是单项选择题,9-12题为多项选择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有漏选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1. 关于物体做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B .质点作曲线运动,动能一定时刻在变化 C .作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D .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不可能作直线运动 2.关于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由P = t W 知,力做功越多,功率就越大 B .由P =Fv 知,物体运动越快,功率越大 C .由W =Pt 知,功率越大,力做功越多 D .由P=Fv cos θ知,某一时刻力大速率也大,功率不一定大 3.为m 的物体在高H 处重力势能为mgH ,从静止开始自由落下.当动能等于重力势能的2倍时,经历的时间为 A . g H 34 B .g H 6 C .g H 32 D .g H 2 4.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最终落回抛出点,假如小球所受空气阻力大小恒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抛出时的速度大小和落地时的速度大小相同 B .小球上升的时间大于下落的时间 C .小球上升时合力的功率大于下落时合力的功率

D .小球上升过程的机械能损失小于下降过程的机械能损失 5.质量为m 的小球被系在轻绳的一端,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设某一时刻小球通过轨道最低点,此时绳子的张力为7mg ,此后小球继续做运动,经过半个圆周恰能通过最高点,则在此过程中小球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为 A.mgR/4 B .mgR/3 C .mgR/2 D .mgR 6.如右图所示,两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它们的质量相等,在甲图用力F 1推物体,在乙图用力F 2拉物体,两种情况下,物体都做匀速运动,经相同的位移,则F 1和F 2对物体做功W 1和W 2关系为( ) A .F 1 = F 2 B .F 1 < F 2 C .W 1 < W 2 D .W 1 > W 2 7.如图长为2L 的轻杆上端及其正中央固定两个质量均为m 的小球,杆竖直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杆原来静止,现让其自由倒下,设杆在倒下过程中下端始终不离开地面,则A 着地时的速度大小为 A. gL 1551 B. gL 3052 C. gL 305 1 D. gL 155 2 8.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一质量为m 、套在粗糙竖直固定杆A 处的圆环相连,弹簧水平且处于原长.圆环从A 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 处的速度最大(B 为杆AC 中某一点),到达C 处的速度为零,AC=h .如果圆环在C 处获得一竖直向上的速度v ,恰好能回到A .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 .则圆环 A .下滑过程中,加速度一直减小 B .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 14 mv 2 C .从A 下滑到C 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量等于mgh D .在C 处,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14 mv 2 ﹣mgh 9.两颗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质量之比m A :m B =1:2,轨道半径之比r A :r B =3: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们的动能之比为E k 1:E k 2=1:6 B .它们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a A :a B =1:9 C .它们的向心力之比为F A :F B =1:18 D .它们的周期之比为T A :T B = 3:1 10.在奥运比赛项目中,高台跳水是我国运动员的强项.质量为m 的跳水运动员入水后受到水的阻力 甲 乙 θ θ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及答案2套

高中历史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及答案2套 模块测试卷一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据《汉书·食货志》记载,赵过发明耦犁法(见图)“用耦犁,二牛,三人”。此耕作方法( ) A.回转方便,耕作较为方便 B.便于普及,利于山地开垦 C.灵活自如,控制耕土深浅 D.显示人力、牛力协作扩大 解析:两牛牵引的耦犁通过人力和牛力的合作,解放了一定数量的劳动力,为精耕细作奠定了人力基础,故D项正确。 答案:D 2.“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这得益于水利工程( ) A.都江堰B.郑国渠 C.漕渠D.灵渠 解析:都江堰是战国时期蜀郡李冰所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现今四川省成都市,根据题目中“天府”,成都被称为“天府之国”,故A项正确。 答案:A 3.古罗马学者普林尼在《自然史》中记载,“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下列叙述与材料不匹配的是( ) A.中国古代丝织业技术十分发达 B.古罗马人非常青睐中国的丝织品 C.中国丝绸经由丝绸之路转运至欧洲 D.私营作坊的兴起使丝织技术更加精湛 解析:题目中并未提到“私营作坊”,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D 4.历史学家巴若斯在描写一位葡萄牙航海家的航海发现时写道:“船员们惊异地凝望着这个隐藏了多少世纪的壮美的岬角。他们不仅发现了一个突兀的海角,而且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下列有关此次航海叙述正确的是( ) A.这位航海家是迪亚士

B.此次航海路线是由西向东横渡太平洋 C.此次航海抵达了印度 D.此次航海促使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解析:题目中的信息“葡萄牙航海家”和“突兀的海角”说明是迪亚士;B 项错误,此次航行是在大西洋中;C项是达伽马;D是新航路开辟的结果而非原因,故本题应选A项。 答案:A 5.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入迷地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但18世纪末以来,西方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造成西方人对中国喜好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鸦片战争B.工业革命 C.殖民扩张D.启蒙运动 解析:18世纪末主要国家进行工业革命,需要大量廉价原料,与材料中“18世纪末以来,西方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相符,故B项正确。 答案:B 6.“欧风美雨包含着凶暴的腥风血雨,也包含着润物无声的和风细雨。与前者相比,后者没有留下那么多的伤痛和敌意,但风吹雨打之下,却浸泡了千家万户。”材料强调的是( ) A.中国走向近代化得益于西方扩张 B.客观评价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建设性影响 C.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西方扩张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 解析:根据题干中“腥风血雨”“和风细雨”等关键词可知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对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地区产生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根据题干中“与前者相比,后者没有留下那么多的伤痛和敌意”可知作者重点关注的是其积极方面的影响,故B项正确。 答案:B 7.在“奥登巴恩维尔特的主导下,荷兰联合大商人成立东印度公司,并聚集了650万的资金,差不多相当于300万的欧元……而且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也在这时诞生在阿姆斯特丹。”这段话反映的“这时”是在( ) A.14世纪B.15世纪 C.16世纪D.17世纪 解析:本题考查了荷兰的崛起。荷兰在17世纪建立了商业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故本题应选D项。 答案:D 8.下列史料描述的是中国古代某一朝代在经济领域中出现的一些新气象。据此判断这一朝代应该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