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民歌 音乐欣赏作业

音乐欣赏课程论文科目名称:音乐欣赏

主讲教师:徐玲

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学号:2011210016

姓名:张黎

联系方式:180********

(一)课程论文

浅谈河北民歌

民歌源于生活,对人民生活有着广泛深入的影响,是劳动人民

智慧的结晶。民歌是人类历史上产生最早的语言艺术之一,也是人

民在社会实践中为表情达意而口头创作的一种歌曲形式。它是民族

文化的精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方色彩。河北民歌,顾名思义,融合了河北地区的地域色彩和人文艺术特征,是河北当地的典型艺

术形式之一。河北民歌不仅旋律优美,格调明快,形式丰富,表演

风格明朗活泼,有时还伴以民族舞蹈动作,给人以亲切清新、朴实

大方之感,历来受到音乐界和音乐爱好者的好评。本文借鉴其他民

歌研究者的研究成果,浅谈河北民歌的种类、特征,并结合实例对

比河北民歌与其他地区的民歌。

一、河北民歌的种类

从体裁内容方面来看,现存河北民歌主要可分为“号子”与

“小调”两种。河北民歌的劳动号子主要有“渔民号子”、“搬运

号子”、“打夯号子”三种。“渔民号子”是沿海渔民捕鱼拉网时

喊的号子,特点是分上下腔,一唱一和,曲调变化复杂,音乐性较强。“搬运号子”是搬运工人搬运笨重物件时喊的号子,特点是唱

词简单、重复,曲调富于鼓动性、号召性,振奋人心。“打夯号子”是建筑工人打夯时喊的号子,一人领、众人和,特点是领唱者见景

生情、即兴编唱,唱词幽默诙谐,曲调雄壮有力,演唱声音洪亮。

“小调”的范围很广,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山歌民谣,民间艺人

所编唱的小曲等。河北民歌中的“小调”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它多角度地体现了河北人民多姿多彩的生活与劳作,其特点是曲调

多变,有的朴素流畅,有的欢快活泼。在河北民歌里反映爱情生活

的较多,其内容有表现男女打破封建束缚自由追求爱情的,也有控

诉封建婚姻制度的。这类民歌曲调丰富,感情真挚,情深意浓。

还有一些河北民歌主要是叙述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这类歌曲

的特点是歌词篇幅长大,曲调优美,旋律舒展。由于河北在历史上

有着抗击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这里也流传着不少这类具有新思想

的歌曲,有代表性的是《李玉兰劝夫参军》《送郎参军》《太行山

上的月亮》《八路好》等抗战歌曲,这些民歌一些是从外地流传过来,一些是由民歌填词而成。

从演唱形式上,河北民歌又可分为秧歌调、对口篇和单口唱三种。秧歌调是群众扭秧歌时演唱的一种民歌,曲调有的活泼风趣,

有的高昂喜悦,唱法不下十几种。它们总的特点是,每首歌的结尾

前都加有“冬仓衣冬仓”的锣鼓点,或是加“嗯哎哎咳”的衬词。

在演唱上,有的一问一答,有的指名对唱,类似其他地区“对歌”

的形式。对口篇是两个人对唱的民歌,有的共同叙述一个故事,有

分有合;有的一问一答,说明一些道理。它的演唱形式,起初也是

每人一副竹板,站着对唱,后来才发展成为边舞边唱的《莲花落》,成为评剧的前身。单口唱这类民歌是由一个人单独演唱的,有的在

街头院落演唱,也有的登台演出。

二、河北民歌的特征

河北民歌小调以徴、羽调式为主,旋律起伏较大。由于衬词以

及使用其他手法使歌曲得到扩充,导致歌曲结构发生错综复杂的变

化。有的地区民歌也有歌舞特色,特别是在一些哈哈腔和秧歌中宫

调式最为突出。在拍子上,节奏均匀从容,常用 2/4 拍。

河北民歌通过各种润腔技巧为抒发感情服务,它的一大特色是

大量使用各种衬词。衬词起到了装饰、点缀和烘托气氛的作用,突

出了地方风味。河北民歌中的各种衬字风格不同,需要细细琢磨,

以便唱出它们各自的特点来,以增加民歌的生动性。常用的衬词有“呀”“哪”“哎”“哎呀”“哎啦哎咳呀”“嗯哎哎咳哟”“衣

儿呀儿哟”“得嗬撒”“呀呼咳”等,这种衬词对河北民歌性格塑

造意义重大,加强了主要唱词的表现力。“呕呕”这种衬词与滑音

效果结合起来,半说半唱,渲染一种热烈的气氛,其生动诙谐的效

果使民歌的个性特点一下子就突现出来了。

河北民歌从曲调上看,有的唱腔巧妙运用了装饰音和滑音,具

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为歌曲赋予了动人心弦的魅力。河北民歌和

河北方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些河北地区群众说话拐着弯、有

滑音,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老土儿”音。河北民歌中滑音较多,倚音、颤音、卷舌音装饰音效果,也是它的一大特色。由此可以看出,河北民歌的曲调和人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三、以《茉莉花》为例,对比河北民歌与南方民歌以及其他北方民歌的内

在联系与区别。

《茉莉花》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小调民歌。它从南到北、由东

至西,几乎遍布全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江苏、河北、东北三个

地区的《茉莉花》。它经过千锤百炼,从内容到形式都富于很强的艺

术魅力。也正是因为《茉莉花》作为民歌中的经典曲目在全国的盛

行,所以这首民歌具有很强可比性,特别适合用来对比河北民歌与

南方民歌以及其他北方民歌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1、河北、东北、江苏三地《茉莉花》的各自特征

河北民歌《茉莉花》具有典型的河北曲调其节拍节奏宽长而舒展。它的旋律起伏较大、速度较慢,常常会加上语气衬腔、衬词等。比南方地区的《茉莉花》有较多的跳进和字前装饰。再加上歌唱中

的顿音与下滑音的运用,增添了北方小调的叙述风格,突显河北民

歌的悠扬、婉转、舒展。演唱者常常边歌边舞,具有很强的歌舞性。通过赞美茉莉花含蓄地表现了男女间淳朴柔美的感情。

东北民歌《茉莉花》具有北方民歌小调特点,旋律简练朴实、

诙谐幽默、速度较缓,抒情中具有热情开朗的性质。起句的衬词与

结束句的衬腔首尾呼应对答,颇有特色。曲调棱角分明、柔中有刚、起伏自然,把人们热爱茉莉花的喜悦之情表现得十分真切。也表现

出东北人乐观、豪爽性格和能歌善舞的特点

。东北的《茉莉花》就如同快人快语的东北人性格一样热情、洒脱、豪迈、挺拔。

江苏民歌《茉莉花》婉转精美、感情深厚含蓄。它旋律优美,

非常准确地体现了江南委婉柔和与甜美的风情。具有独有的江南风

格生动的刻画了一个文雅娴淑的少女被芬芳的茉莉花所吸引。

2、河北、东北、江苏三个地区《茉莉花》的相通性

三个地区民歌《茉莉花》在歌词和词义上基本相同,反映了男

女之间的爱情故事,同时也反映了女子对爱情的向往和憧憬以及对

茉莉花的喜爱。其题材都来源于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其次三

个地区民歌大致以上下句结构为主,第二句由第一句引申而来,同

时它们的旋律大都以级进为主。再次,三个地区民歌《茉莉花》在

调式上都是同属民间小调徵调式。徵调式给人以清新、柔美、婉转、悠扬的音乐效果。同时它们在音乐上都具有边歌边舞的特点,给人

一种愉悦的感觉。

3、河北、东北、江苏三地《茉莉花》的差异性

江苏的《茉莉花》旋律以清丽、婉转著称,最具江南小调特点。歌曲流畅而又有江南语言的节奏特点,充分表达出人们对茉莉花的

爱恋之情。歌曲曲调细腻、优美,以五声音阶曲折的级进为主,小

跳进很少。旋律婉转流畅,有典型的南方民歌的特点。

河北的《茉莉花》旋律起伏较大、音域较宽、速度缓慢,它是

带变音的六声音阶曲调更具有叙述性。衬词有“呀”“哪”“哎”“哎呀”“哎啦哎咳呀”“嗯哎哎咳哟”“衣儿呀儿哟”“得嗬撒”“呀呼咳”等,显现出北方爽朗和明快的音乐风格特点。全曲以节

奏型为主使音乐色彩更明亮些。

东北民歌《茉莉花》在旋律上与河北《茉莉花》的关系比江苏

的更接近,在词曲的配置上江苏的《茉莉花》更密集,多为一拍一

字或半拍一字,在演唱速度上略快些。其区别就在于东北的《茉莉花》棱角更大些,没有那么细致。尽管最后的拖腔旋律的骨干音与

河北《茉莉花》的拖腔完全一致,但风格却完全不同。它的曲调显

得比河北的平直、朴实,跳进更多,幅度也更大些。不具有西北那

种音程的大跳。东北民歌《茉莉花》的衬词处理上,采用了“哪”、“嗯啊”、“哎嗨哟”、“哎咳咳哟”等,具有东北二人转的典型

腔式特征。

由此可见,三个地区的《茉莉花》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又具有

各自鲜明的特色。从另一个侧面我们也可以看出河北民歌与北方民

歌和南方民歌在风格上的对比。河北民歌具有北方民歌共有的起伏

多变、格调明快、朴实大方的特征,又具有西北民歌那种音程的大跳,与南方民歌细腻、优美、婉转的特点形成鲜明对比。总之,民

歌的风格不分优劣、各具特征、百花齐放,均为艺术中的瑰宝。

(二)课程内容整理

这学期,音乐欣赏五次课主要讲了“音乐的产生”、“音乐是

人类的第二语言”、“音乐是人类表达情感的重要语言”,介绍了“西方的古典音乐”,重点还介绍了“民歌”,最后一节课我们还

学习了“键盘音乐”,包括键盘音乐的起源、发展以及几位重要键

盘音乐作曲家,如音乐之父-巴特、乐圣-贝多芬、钢琴诗人-肖邦、

钢琴之王-李斯特等。

(三)课程感想

学习了音乐欣赏这门课,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应该重新认识

各类音乐综艺节目。应该说,音乐欣赏这门课虽然课时有限,但是

极大地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尽管课上学习的都是一些乐理的皮毛,但是我们会悲哀地发现自己对这样一些皮毛也只是略知一二。

其实我们大部分人就是带着这样的音乐背景去追捧着那些大红

大紫的明星,盲目地跟了各类音乐综艺节目的风。这类综艺节目往

往依托炫酷的舞台效果吸引观众眼球,以朝气蓬勃的俊男靓女打造

明星效应。很多情况下,我们只是欣赏了歌手们热火的表演之后,

急切地等待评委的最后抉择。喜欢的歌手胜出了,观众欢呼雀跃;

相反,喜欢的歌手被淘汰了,观众各种吐槽。至于这胜出或者淘汰的原因,我们不得而知。这其中的一些幕后规则,大家心知肚明。

学习了这门课程,我们应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些音乐类综艺节目。不要一味的盲目跟风,要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有一些想法,能够表达出一套自己的合理见解。也不要全民沉迷于流行歌曲的浪潮中,我们要给民族音乐(包括民歌、戏曲等)一些关注,只有这样,我们的传统文化才能健康地传承下去并得到发扬光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