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血小板血球仪计数假性增高原因分析

婴儿血小板血球仪计数假性增高原因分析
婴儿血小板血球仪计数假性增高原因分析

婴儿血小板血球仪计数假性增高原因分析

血小板计数是血液常规检验的重要项目之一,血球仪具有检测方便、快速和重复性好等优点。随着血液分析仪的发展与普及,血小板计数对仪器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但在使用血液分析仪的过程中发现婴儿的血小板常有增高的现象。为确保报告准确可靠,针对这种现象,现将日常工作中出现的82例婴儿血小板计数假性增高的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83例血球仪计数血小板增高者均为健康体检儿童,血小板计数355~616×109/L。其中女婴38例,男婴45例,年龄0~2岁。

1.2 仪器

采用Sysmex XT-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原装配套试剂;手工法采用显微镜计数,1%草酸铵稀释液(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推荐)[1]。两法均采手指或足跟末梢血。常规采血,血球分析仪检测血小

板>350×109/L者进行手工计数.实验室对仪器进行定期护、校准,并用质控血液进行监控。手工计数由操作熟练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

2 结果

经血球仪检测83例婴儿血小板计数增高,计数结果355~450×109/L者34例,451~550×109/L者46例,551~616×109/L者3例。女婴与男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其中37例平均红细胞体积(MCV)<65 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24 pg,红细胞分布宽度(RDW)>16%。运用手工法复查后82例正常,仅1例为真性增高,计数384×109/L。后经询问病史得知此患儿为急性败血症恢复期。

3 讨论

血球仪测定血小板的干扰因素很多,诸如操作人员采血技术、试剂、测定杯的洁净程度[2]及温度、测定时间等外因;还有小红细胞、乳糜微粒和红细胞碎片、血小板聚集等内因。标本的采集是保证结果准确性的前提,尤其婴儿采血困难,长时间的挤压及混匀都易导致标本溶血,产生红细胞碎片。血细胞分析仪多数采用电阻法原理进行血小板计数,不能识别小红细胞与红细胞碎片等,很容易将红细胞碎片误认为血小板而进行计数,造成血小板计数假性增高。按照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的建议,1.5~2.2 mg的总地酸钠钙(EDTA)-2K抗凝1 mL的全血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达到抗凝的目的。EDTA的最佳浓度为1.5 mg/mL,但在实际工作中,末梢血抗凝标本要达到合适的抗凝比例是很难的。门诊血常规标本均是采集手指或足跟末梢血。婴儿因为年龄小,配合能力差及来自家长的压力,一般采血量偏少。而血液比例过低、抗凝剂相对过剩,对检验指标造成一定影响。特别是当EDTA的浓度达到2.5 mg/mL时,血小板肿胀、崩解,产正常血小板大小的碎片,这些改变会使血小板计数得出偏高的结果。这点在使用血球分析仪时显得尤为突出。婴儿出生后1~6个月常出现生理性贫血,6个月后婴儿生长发育快速,对膳食铁的需要增加,而此时婴儿的主食中含铁量较低,难以满足需要,容易早期发生缺铁性贫血。婴儿缺铁性贫血属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液中存在许多小红细胞。在检测中若发现血小板直方图有尾部上抬的现象应考虑

是由于仪器无法甄别小红细胞与血小板而引起的假性增高。

目前国内试剂厂商众多,质量良莠不齐。最好选用仪器的原装配套试剂,以防止由试剂纯度差引起的计数偏差。标本放置时间过长,会导致红细胞的破坏。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时,误将红细胞碎片认为是血小板而计入,造成测定结果假性增高。因此采血后最好在15~30 min内完成测定。其他诸如实验室的温度、空气中飘浮的颗粒、电磁波的干扰(使用手机)、仪器接地情况等因素也会影响血小板计数的结果。综上所述,在日常工作中,当碰到异常结果直方图时,应仔细分析原因,并通过手工方法复查以确保检验质量。另一方面,应该加强与临床医生的沟通,了解患者情况,力争做到为临床提供尽可能准确的检验报告。

血小板假性减少现象分析与处理方法探讨

血小板假性减少现象分析与处理方法探讨 发表时间:2017-01-12T13:54:09.073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30期作者:沈锋吴晓立徐静静段红涛 [导读] 探讨血细胞分析时,造成血小板(PLT)假性减少的原因,以及采取必要的措施对PLT值进行纠正。 (1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无锡 214000) (2无锡市广瑞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无锡 214000) 【摘要】目的:探讨血细胞分析时,造成血小板(PLT)假性减少的原因,以及采取必要的措施对PLT值进行纠正。方法: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PTL计数,筛取110例首次PLT检测值低于50×109/L的住院病人样本,结合镜检法和手工法对样本进行分组分析及纠正。结果:仪器提示的PLT报警信息和镜检法观察到的现象并不每一例都完全一致,对发生聚集现象的样本,重新抽血检测,PLT值都明显升高;PLT直方图没有拟合出现曲线的样本手工法计数值比仪器法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对PLT值低于50×109/L的样本,应结合镜检法、手工法进行纠正,以保证计数值的准确性。 【关键词】血小板;假性减少;镜检;手工计数 【中图分类号】R5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0-0150-02 PLT计数是止血、凝血检查的常用筛选试验之一,低于50×109/L时,值越低出血的风险就会越大[1],所以检测值的假性降低,定会影响临床医生对病情的判断,故计数值的准确性显得尤其重要。本研究筛选首次检测值低于50×109/L的样本进行分析及纠正,现报告如下。 1.研究资料及方法 1.1 研究资料 2015年10月-2016年10月间,筛选样本PLT值小于50×109/L的住院患者的EDTA-K22ml抗凝血110例,其中仪器提示PLT减少合并提示大PLT、PLT聚集报警信息的样本60例(设为A组);仪器提示PLT减少但未合并提示大PLT、PLT聚集提示信息、PLT直方图没有出现电子拟合曲线的样本50例(设为B组)。 1.2 研究方法 1.2.1方法使用COULTER LH750全自动血细胞析仪对所筛选的样本进行检测(下称仪器法)。同时对样本进行推片染色镜检,观察PLT 分布和形态等情况(下称镜检法),染色方法为瑞氏染色。对镜下未见PLT聚集的样本使用血球计数板进行手工稀释计数(下称手工法),稀释液为草酸铵。镜检法发现PLT聚集的标本,及时联系临床,重新抽取静脉血进行检测。 1.2.2镜检结果重新分组标准 A组中镜检法发现PLT聚集样本设为Ⅰ组;A组镜检法未见PLT聚集的样本设为Ⅱ组;B组镜检法未发现PLT聚集的样本设为Ⅲ组。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2003作数据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结果用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2.结果 A组样本中,仪器法首次检测提示PLT报警信息和通过显微镜观察PLT的形态分布等情况的结果,见表1。在A组样本中,20例仪器提示大血小板报警信息中的5例样本,镜检发现是血小板聚集;而15例仪器提示血小板聚集信息中的3例样本,镜检发现是大血小板;其余25例同时提示大血小板和血小板聚集的样本,通过镜检发现,7例样本为大血小板,18例有PLT聚集现象。B组样本中通过镜检法发现有3例样本有聚集现象,PLT聚集簇较少,2到3个PLT聚集在一起,通过重新采血,结果都到大于70×109/L。 依据镜检法分组处理结果:Ⅰ组(35例)重新抽血检测后发现PLT值均有明显升高,与仪器法检测值对比,差异具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Ⅱ组(25例)和Ⅲ组(47例)进行手工法计数,其值分别与仪器法比较,差异均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讨论 通过对本次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经验积累发现:由于PLT聚集被当成细胞[2],进入其他检测通道,而引起PLT计数值降低。检测原理的局限性是导致PLT假性减低的一个原因。本次研究中,检测PLT的方法是电阻抗法,血细胞计数仪检测PLT的范围为2.0~20.0fl,并依据健康人PLT体积分布符合对数正态分布的理论,利用0~70fl的电子拟合曲线,将超出检测范围的异常大小PLT估计计入。Ⅱ组样本由于所含大血小板可能较多,可能被当成了小红细胞或小淋巴细胞,而不被完全计入PLT结果,导致检测值降低,故与手工法计数结果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同时按照这一原理,仪器对PLT体积呈对数正态分布的样本进行计数时,在PLT直方图上能出现电子拟合曲线,在本次研究中,Ⅲ组样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计数 实验目的 掌握血小板的显微镜目视计数方法 实验原理 血液经稀释按一定的比例稀释和破坏红细胞后,滴入血细胞计数板中,在一定的范围内计数血小板的数量,经过换算求出每一升血液中的血小板的数量。 实验器材 1.试管试管架 2.吸管洗耳球 3.微量吸管胶吸头干脱脂棉 4.玻棒 5.改良牛泡板盖玻片绸布

实验试剂 10g/L草酸安稀释液;草酸铵10g EDTA~Na0.12g溶于1000ml蒸馏水中,混匀 实验操作 1.吸取稀释溶液准确吸取10g/l草酸铵多的稀释液0。38ml于小试管里 2.采血加血常规消毒无名指,穿刺后,让血液自然流出,准确采取20ul置于含有草 酸铵的稀释液中,充分的混匀。 3.稀释待完全溶血后混匀1min 4.冲液静置去混匀的血小板混匀液充入计数池,静置10~15min,使血小板充分的下沉。 保持计数池的湿润, 5.计数用高倍镜计数中央大方格的五个角以及中央的共五个中方格内的血小板的数 量 6.计算血小板数量/L=N*5*10*20*1000000=N*100000000000 参考值 注意事项

1.稀释液的要求定期检查稀释液的质量,检测前要用稀释液空白计数,计数值为零时 方可以充液计数。草酸安要洁净,无细菌,没有尘埃污染 2.制备悬浮液时一定要混匀,不可有气泡,要摇动试管至少200次,不可以剧烈摇动 3.计数时光线要求计数时光线不可太强,注意微有折光性的血小板与尘埃的鉴别,附 着在细胞旁的血小板也要计数在内。 4.器材要求器材要标准化。草酸安质量要达到AR或是GR的级别如使用CP级别溶血 的效果是差的 5.药物影响检测前患者要避免服用阿司匹林及其他的抗血小板药物。

血小板平均体积检测的临床意义

血小板平均体积检测的临床意义 血小板平均体积(Meam platelet volume, MPV)是血细胞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血小板活化的一个重要指标。血小板平均体积(MPV)MPV升高,血小板体积增大,活性增强。研究发现MPV与许多疾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脑梗)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其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如下: 一.正常参考值:6.75-12.07 fl(飞升) 二.临床意义 1.鉴别血小板减少的病因。 血小板减少症大致有三种病因:(1)巨核细胞生成不足(如再障);(2)血小板破坏增多(如DIC、ITP);(3)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脾大)。文献报道,可借助MPV的变化来鉴别诊断。一般情况下,PLT减低而MPV增高,为血小板破坏增多所致;PLT减低MPV也减低,为骨髓病变所致。 2.提示骨髓功能恢复的预后价值。 白血病化疗时,全血细胞减少;完全缓解时,全血细胞应恢复正常。有报道指出:MPV增加,是病情开始缓解,骨髓恢复的第一征候。有学者研究发现:白血病化疗时,骨髓抑制期巨核细胞数、MPV和PLT计数三项指标均下降,而骨髓恢复期巨核细胞数的上升比MPV 的上升早1-2天,而MPV的上升又比PLT的上升早1-2天,提示巨核细胞受剌激而影响MPV。在感染的病人中,局部炎症者MPV正常;败血症时有半数病人MPV减低。若MPV随PLT数持续下降,则为骨髓衰竭的征兆,MPV越小,提示骨髓抑制越严重。许多学者认为大血小板代谢活跃,粘附力强,止血性也强。研究结果证明:MPV与PLT体外功能明显相关,胶原和凝血酶诱导PLT聚集速度及程度与MPV呈正相关。有学者发现,有出血倾向者的MPV显著低于无出血倾向者。虽然PLT重度减低,但MPV高于6.4fl时,则出血的发生率较低。

血小板计数低的原因

血小板计数低的原因 血小板是人体内的主要组织,血小板的数量也是有正常的范围,如果是太多或者是太少对于身体健康都不利。出现了血小板计数低的的情况大家一定要及时的尽早检查和诊断,避免延误了治疗时机,那么血小板计数低的原因有哪些? 血小板计数低的原因有哪些? 1、人体血液里的“血小板”,正常人每立方毫米血液中大约含有10~30万个血小板,它的寿命平均为8~12天,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血小板计数结果低于参考值下限,就是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如果严重了,可以引起一系列症状,如鼻出血,牙龈出血,口腔粘膜出血,胃肠道也可出血、还可出现月经血量多、血尿等。 2、大家可能都知道,血小板是促进血液流通和加速凝血的,当然还能保护毛细血管壁的完整性。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具有形成血栓,堵塞创口,释放与凝血有关的各种因子等功能。在小血管破裂处,血小板成血小板栓,堵住破裂口,并释放肾上腺素, 5-羟色胺等具有收缩血管作用的物质,是促进血液凝固的重要因子之一。 3、通常是由于身体所形成的抗体(有防护症,通常是由于身体所形成的抗体(有防护作用的生化物质)攻击自身的血小板所致。某些急性感染是造成这种病的根本原因,在短时间内输血太多(如在动大手术期间),或发生异常出血和凝血,都可能造成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偏低的危害有哪些? 1、会引起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内出血可危及生命。血小板减少若长期不愈,就会引起粘膜渗血致便血,尿血,呕血等,甚至心脏粘膜出血。 2、引发内脏出血。血小板太低时就会引发内脏的出血,像消化道大出血,颅内出血等,威胁生命。手术后大出血。因为止血与凝血功能不正常,因此术后常会发觉大出血。月经量太多。 3、血小板减少会带来年轻女性月经量太多,严重的人乃至呕血、便血。 血小板低的话就会给自身地阿莱很大的伤害,很可能会引起患者出现内脏器官等出血现象,这些都是很危险的一种情况。以上就是关于血小板计数低的原因介绍,大家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

血小板假性减少原因探讨47

血小板假性减少原因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假性减少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与总结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结果探究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从而在日常的血常规检验中遇到此种 情况,及时复诊或显微镜检查,为临床提供客观、可靠、准确的数据,辅助临床 做出正确的诊疗。结论造成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错综复杂,常见的有采血、采 血量与标本的放置时间、EDTA抗凝剂、某些特殊疾病等方面,还有许多原因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血小板假性减少静脉采血末梢血采集凝块微凝块血小板聚集 EDTA 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症 EDTA-K2 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放置时间血小板聚集力增强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现代高科技不断在血液分析仪上应用,“精密高、速度快、易操作、功能强”是血液分析仪的强劲优势,相比传统手工法其准确、方便、快捷已被广泛应用。但血小板是血细胞分析仪测定中影响因素最大的一项,在日 常的血常规检验中,时常发现假性血小板减少,为了给临床提供客观、可靠、准 确的数据,从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尤其注意血小板的假性减少,分析原因如下。 1.采血方面所造成的血小板假性减少 在日常的血常规检验中,发现血小板检测与采血的顺利与否非常密切。静脉 采血顺利就是见到回血,立即解开止血带,使血液顺畅地流到采血器。如果采血 不顺利,则血流不顺畅,抽血费力。而对末梢血采集则是婴幼儿采大拇指、成人 采无名指,消毒后,左手紧捏手指两侧,右手持采血针迅速刺入,深度以2-3mm 为宜,稍加挤压血液自动流出,擦去第一滴血,然后吸取标本。若采血不顺利, 用力挤压,掺入组织液,造成血小板聚集、破坏。如果出现凝块必须重新采集标本,而难以预料的是造成检测过程中肉眼看不见的微凝块,在这种情况下,血小 板就出现假性减少,根据抽血不顺利的程度不同,也就造成血小板的数量出现假 性减少的程度不一。由于采血不顺利而造成的血小板假性减少,一定要重新采集 血液而进行复检。 2.采血量及标本放置时间导致的血小板假性减少 现在普遍用EDTA盐的真空采血管采集静脉血。1993年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 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Standar dization in hematology, ICSH)推荐用EDTA- K2,含量规定为1.5-2.2mg/ml。血样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血液和抗凝剂的比例。采血量相对较少则抗凝剂比例过高,会造成血小板肿胀,崩解。如果血液量 较多,则抗凝剂相对不足,可能造成标本抗凝欠佳,出现凝块或肉眼看不见的微 凝块,均可造成血小板假性减少。而对于预稀释标本,放置时间过长,也可使血 小板体积肿胀而计数为红细胞或者引起血小板聚集,从而引起血小板的假性减少,所以预稀释的标本检测最好控制在5-30分钟,最长不能超过两小时。时间过长最好重检或用全血复检。 3.EDTA抗凝剂所造成的假性血小板减少 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症〔Ethylenediamine tetra-aceticacid (EDTA)-dependent pseudothrombocytopenia.EDP﹞是由于EDTA盐抗凝血中EDTA诱导血 小板中的特殊蛋白使血小板发生凝集,而造成血小板假性减少。EDTA抗凝剂引起血小板聚集的原因,可能与血小板膜的结构有关,是在EDTA抗凝剂的前提下出 现的免疫介导的血液中冷抗血小板自身抗体,究其原因可能与血小板表面存在某 种隐匿性抗原有关。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因人而异,据报道其发生率

影响血小板计数因素分析

影响血小板计数因素分析 PLT计数是临床诊断和治疗各种原因PLT减少症的重要指标,现各大医院多采用血细胞分析仪对其计数,血细胞分析仪具有快速、方便、重复性好等优点,但在某些条件影响下,计数PLT会出现较大偏差,本文在翻阅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现将有关影响PLT计数综述如下: 1 导致PLT计数升高的因素 1.1 标本放置时间PLT是体积较小的血细胞,易于黏附聚集和破坏,王新花等[1]认为标本放置时间越长,破坏越多;同时,红细胞也不例外,血细胞分析仪计数PLT时,误将红细胞碎片以为是PLT而计入,造成测定结果假性增高,即时测定和1 h测定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建议取标本后一定要在30 min内测定。 1.2 样品溶血不完全文献[2]报道溶血不完全不但影响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的准确性,而且影响下一例样品的PLT计数,由于红细胞碎片冲洗不彻底,造成PLT假性升高;残留于测定杯壁的溶血素可将红细胞破坏成 2.0fl左右的碎屑,导致PLT计数结果偏高。 1.3 试剂质量根据有关会议精神,强调使用与仪器相匹配的原装或高质量的试剂,尤其是PLT的结果,直接反映试剂的质量,进口试剂价格过于昂贵,目前,国产试剂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如过滤不彻底、细菌污染等因素而使基础值偏高,与仪器不匹配;试剂厂家应继续努力,争取生产出高质量的国产化试剂。 1.4 地线和电源血细胞分析仪要求良好的接地效果,如地线未接或接地不良,均可形成静电脉冲信号而影响PLT计数;其主要表现在PLT直方图的起点偏左,并形成许多小峰,这种情况一定要先排除地线和电源的因素,再寻找其他原因。 1.5 药物影响有些药物可以影响PLT的计数,患者输用脂肪乳后影响PLT 计数,认为脂肪乳剂中的脂肪乳颗粒直径和患者PLT相近,导致输入脂肪乳的患者PLT会假性增高,并建议患者输用脂肪乳后如需检测PLT最好在5~6 h以后,如出现PLT过高时应随时和临床联系,最后经血片观察方可报出结果。 2 导致PLT减少的因素 2.1 采血是否规范和顺利采血是否顺利是造成PLT偏低的一个重要因素,静脉经多次穿刺而引起的水肿及皮下出血时,因组织损伤后,组织凝血因子易于混入血液标本,从而产生肉眼看不见的小凝块,是造成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偏低的常见原因,建议这种标本必须重新采血测定;吸取标本量不足也是造成PLT 减少的一个原因,同时会造成白细胞和红细胞的计数减少;另外,标本未经混匀即上机测定是造成PLT结果偏低的又一个容易忽视的因素,所以操作时一定要

造成血小板低致出血原因

造成血小板低致出血原因 造成血小板低致出血原因 1、血小板生成减少或无效死亡 血小板低的发病包括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种,其中获得性血小板生成减少是由于某些因素如药物、恶性肿瘤、感染、电离辐射等损伤造血干细胞或影响其在骨髓中增殖导致的,这些因素还会影响多个造血细胞系统,随后人们就会伴有不同程度贫血、白细胞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明显减少等情况。 2、血小板破坏过多 导致血小板低的原因包括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其中获得性血小板破坏过多包括免疫性和非免疫性,而免疫性血小板破坏过多中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药物血小板减少;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破坏过多包括感染、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情况。 3、病毒因素 临床上发现血小板低患者血清中有较高的抗病毒抗体,而且患者们的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会明显增高,此时就可以判断出人们患上此病是病毒抗原引起的;而且血小板低的发病机理可能是包括病毒抗原在内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血小板fc受体或是病毒抗原产生的自身抗体与血小板膜起交叉反应,共同损伤血小板并被吞噬细胞所清除导致的。

4、细菌感染 一些慢性型血小板低患者在发病前无前驱感染史,主要是由于血小板结构抗原变化引起的自身抗体导致的;其中80%~90%患者与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其中95%血小板低患者为palgg、2/3为palgg和palgm,少数作用为palga和pac;同时抗体直接作用于血小板膜上的糖蛋白,少数作用于复合物,从而就会使血小板寿命缩短和功能改变,人们也就会受到了血小板低的伤害。 血小板低致出血的危害 1.粘膜出血:鼻出血,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和阴道出血; 2.手术后大量出血; 3.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内出血可危及生命。 4.获得性血小板破坏过多,包括免疫性和非免疫性。免疫性血小板破坏过多常见的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药物血小板减少。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破坏过多,包括感染,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温馨提示:血小板减少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血液疾病,但其危害却是不容小觑的,还需要大家尽早接受治疗。常规治疗血小板低的方法无非就是激素类药物,免疫抑制剂,输血小板等方法,对患者症状的缓解作用明显,但治愈后患者病情还会有反复甚至加重的可能,且这些药物对患者副作用也比较大,还需要大家谨慎选择治疗方式。

血球仪检测血小板的临床意义

血球仪检测血小板的临床意义 2015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983528个,比上年增加2096个。其中:医院27587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20770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1927个。与上年相比,医院增加1727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3435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减少3102个。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4321个,乡镇卫生院36817个,诊所和医务室195290个,村卫生室640536个。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17503个。康宇医疗表示血球仪的市场需求量还是很大,但是对血球仪的质量要求更高了,今天主要主要讲一下血球检测血小板的临床意义 什么是血小板呢,康宇医疗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 血小板是体内最小的血细胞。在循环血中能存活14天。血小板的确很小。血小板直径为2~4μm(微米),厚0.5-1.5μm,是有折光的扁圆形小体。血小板由最大的血细胞——骨髓成熟巨核细胞胞浆发育而来。血小板的功能主要是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血小板数量、质量异常可引起出血性疾病。数量减少见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等症。数量增多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病症。质量异常可见于血小板无力症。 血小板计数意义 血小板减少见于: 1)血小板生成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放射线损伤; 2)血小板破坏过多,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药物损伤;

3)血小板消耗过多,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4)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脾肿大、输入大量血浆血液受稀释等。 血小板增多见于: 1)急性大失血和溶血后可呈反应性增多; 2)骨髓增生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康宇医疗生产的血球仪,在当地具有影响力,完善了医疗机构的设施设备,增强诊疗安全,规避医疗风险,减少误诊漏诊,得到了当地医院、诊所、医务工作者的好评。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概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 bocytope nia,ITP) 是儿童期最常见的骨髓相对正常 的、皮肤黏膜出血为主要表现的血小板减少性(血小板数<100X 10/L )出血性疾病。既往 曾被称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 nic purpura) 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mmu ne throm bocytope nic purpura), 目前国际儿童ITP工作组已经 建议使用“immune(免疫性)"以强调本病由免疫介 导而发病,避免使用特发性(idiopathic);由于许多患者仅有血小板减少而无出血体征, 紫癫(purpu⑻也被取消,故目前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immune thrombocytope ni a)' 。 ITP分为原发性ITP和继发性ITP两类:原发性 ITP(primary ITP) 是指暂未找到特殊致病原因的单纯 性血小板减少;继发性ITP (sec on dary ITP )是指除了 原发性ITP以外的所有形式的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 少症。继发性ITP包括药物诱导、狼疮相关性以及继 发性ITP ( HIV相关性、HCV相关性、幽门螺杆菌感染 相关性)等。此处特指原发性ITP。 本病见于小儿各年龄时期,3~6岁为高发年龄; 年幼儿中以男性为主、学龄期男女发病相同、年长儿 以女性居多。冬春季高发、夏秋季为发病低谷。 【病因及发病机制】早在1950年William Har- riglon给自己注射了慢性ITP患者血液引起自身出现 了免疫性血小板下降,从此ITP的神秘面纱被逐步揭 开。经过半个多世纪探索,人们了解到了免疫失耐 受(immune failure toleranee) 即免疫活性细胞接触抗 原性物质时从无应答状态改变为异常应答的免疫状 态,是其发病机制。虽然免疫提呈细胞、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参与ITP机制,异常T细胞扩增可能是

EDTA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实验分析及应对措施

EDTA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实验分析及应对措施目的分析使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计数出现假性减少的原因及复查 方法。方法根据该实验室复检标准,采用血小板出现假性减少的50例门诊或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假性减少的原因及其复查方法。结果50例血小板假性减少样本中,42例为乙二胺四乙酸依赖性,3例为大血小板,2例白细胞周围卫星现象,3例冷凝集现象,对这些患者进行复查后可得到正常范围的血小板结果。结论EDTA-PTCP患者经镜检涂片发现聚集现象,可用枸橼酸钠抗凝、无抗凝剂即刻上机、手工计数复查血小板数值以避免误诊。 标签: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血小板假性减少;EDTA (Pseudo thrombocytopenia,PTCP)是一种体外多病因的现象,包括抗凝相关的血小板凝集、大血小板、血小板卫星现象、冷凝集、微小的凝块等。乙二胺四乙酸(EDTA)是临床实验室广泛应用于全血细胞计数及分类的一种最理想抗凝剂,同时也是引起血小板聚集而假性减少最常见的原因。乙二胺四乙酸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EDTA -PTCP)导致血细胞计数仪无法准确计数而出现血小板数量减少或明显减少现象,据文献报道[1]其发生率为0.09%~0.21%。检验出现假性减少结果会造成临床患者的误诊、误治,可能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骨髓穿刺和不恰当的治疗,如输注血小板,激素,甚至脾切除等[2]。此种假性PLT减少一般不需要治疗,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需要与真性血小板减少相鉴别,通过检验科人为手段进行对患者的血常规进行特殊流程处理及纠正PLT结果,可以减少患者不必要的辅助检查和治疗,因此研究EDTA-PTCP正确的诊断方法来提高检验人员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的能力,避免误导临床医生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研究报道近2年42例发现为EDTA-PTCP患者的实验室结果分析及应对措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血常规标本来自该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门诊及住院患者。于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的真空管中静脉采血2 mL,充分混匀后在血细胞分析仪上按程序进行检测,按本科室标准操作规程(SOP)文件的复检规则,对血小板低于70×109/L的标本进行手工涂片复检,发现血小板明显凝集现象均重新抽血复查。共收集50例EDTA所致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病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1~74岁,平均36岁。ICU科3例,妇产科4例,儿科7例,风湿科3例,呼吸内科4例,消化内科2例,神经内科2例,肾内科1例,心内科2例,血液科8例,外科7例,门诊/急诊7例。其中42例EDTA依赖性致血小板假性减少症,3例聚集的为大血小板患者,2例血小板卫星现象,3例为冷凝集诱发的聚集。 1.2 仪器与试剂

血小板计数的意义及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班计数的意义 血小板计数的概念是指计数单位容积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血小板计数的正常值为100~300×10^9/L。血小板减少是引起出血时间延长,严重损伤或在激状态可发生出血。当血小板计数<50×10^9/L时,轻度损伤可引起皮肤粘膜紫癜,手术后可以出血;当血小板计数<20×10^9/L时,常有自发性出血。一般认为,当血小板计数<20×10^9/L时,需要预防性输入血小板。如果血小板计数>50×10^9/L,且血小板功能正常,则手术过程不至于出现明显出血。 1.血小板增多:当血小板计数>400×10^9/L时即为血小板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常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血小板增多症常见于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及癌症患者,此类增多一般不超过500×10^9/L,经治疗后情况改善,血小板数目会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脾切除术后血小板会有明显升高,常高于600×10^9/L,随后会缓慢下降到正常范围。 2.血小板减少:当血小板计数<100×10^9/L即为血小板减少,常见于血小板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等;血小板破坏增多,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消耗过度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家族性血小板减少如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 血小板减少症 疾病简介 血小板疾病是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血小板减少症)或功能减退(血小板功能不全)导致止血栓形成不良和出血而引起的. 血小板数低于正常范围14万~40万/μl. 血小板减少症可能源于血小板产生不足,脾脏对血小板的阻留,血小板破坏或利用增加以及被稀释(表133-1).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严重血小板减少,都可引起典型的出血:多发性瘀斑,最常见于小腿;或在受轻微外伤的部位出现小的散在性瘀斑;粘膜出血(鼻出血,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和阴道出血);和手术后大量出血.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内出血可危及生命.然而血小板减少症不会像继发于凝血性疾病,那样表现出组织内出血(如深部内脏血肿或关节积血). 也可能因遗传导致.男性发病,女性携带.(WAS综合症) 与白血病区别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的典型症状表现为出血,在发病前期,皮肤会出现针扎样红点,之后会发展成块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紫癜的大小不等,小的如黄豆粒,大的能达到手掌那么大。 出现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部位一般在体表皮肤比较松弛的部位,如颈部、眼睛周围、下肢等,并伴有肿痛,严重的会在口腔黏膜部位出现紫斑。血液中正常血小板数量为30万/立方毫米,患病时可减少到4万~5万,当血小板数量降至2万时,患者就有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血尿等,危及生命。

引起血小板低的原因

血小板减少症的原因主要有骨髓生成血小板不足,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酗酒,巨幼细胞贫血,某些骨髓疾病,都有可能造成血小板减少。我也曾是一位血小板疾病患者,在得病之初不仅翻看了很多书籍,还找了很多医院的权威专家,也算是久病成医吧,不仅对于血小板常识比较了解,对于用药及治疗更是深有体会,尤其是一些西药吃了很多,但血小板一直很低,最低的时候只有20多,要靠去医院输小板维持生命,说真的当时很害怕,但没有办法西药一直升不了血小板,后来一个亲戚给我寄过来【康髓诺】汤药,用了近半年的时间,血小板从20多到50多再到100多,最后逐渐恢复正常,现在不仅不用去医院输血小板了,而且血象一直很稳定,身体各方面也都恢复健康了,以前免疫力低三天两头生病,现在连个感冒都不得。。那么,引起血小板低的原因?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血小板生成减少或无效死亡 包括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种获得性血小板生成减少是由于某些因素如药物,恶性肿瘤,感染电离辐射等损伤造血干细胞或影响其在骨髓中增殖所致。这些因素可影响多个造血细胞系统,常伴有不同程度贫血白细胞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明显

减少。 2、血小板破坏过多 包括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获得性血小板破坏过多包括免疫性和非免疫性。免疫性血小板破坏过多常见的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药物血小板减少。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破坏过多包括感染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3、血小板在脾内滞留过多 最常见于脾功能亢进。 ■血小板减少症常见危害 小板减少性紫癜其特点是血小板显著减少,伴有皮肤粘膜紫癜,严重者可有其它部位出血如鼻出血、牙龈渗血、妇女月经量过多或严重吐血、咯血、便血、尿血等症状,并发颅内出血是血小板减少症的致死病因。 急性型多为10岁以下儿童,所在冬、春季节发病,病前多有病毒感染史,以上呼吸道感染、风疹、麻疹、水痘居多,也可在疫苗接种后,感染与紫癜间的潜伏期多在1-3周。 成人急性期少见,常与药物、感冒、劳累有关,病情比小儿严重,起病急骤,可有发热。主要为皮肤、粘膜出血,往往较严重,皮肤出血呈大小不等的瘀点,分布不均,以四肢为多,粘膜出血有鼻衄、牙龈出血、口腔舌粘膜血泡。 血小板减少症常见危害也常常有消化道、泌尿道出血,眼结膜下出血,少数视网膜出血,脊髓或颅内出血常见,可引起下肢麻痹或颅内高压表现,可危及生命。 总之,血小板减少症常见危害大,因此要重视预防血小板减少症的措施,积极防治疾病。

引起血小板假性升高和假性降低的那些原因

引起血小板假性升高和假性降低的那些原因 我们在日常的检验工作中,采用血球计数仪计数血小板会遇到非致病性(假性)的血小板升高或者降低。 一、血小板的假性升高的原因 (1)某些溶血性疾病,发生血管内溶血,使红细胞如异常血红蛋白症,如在异常血红蛋白症患者中,由于血液中出现了较多的红细胞碎片,这些碎片在血球仪计数时会被划分到血小板的区域里,从而干扰了血小板的计数,导致仪器出现了误差。其他如G-6-PD缺乏,易发生血管内溶血,也会使血小板计数假性升高。 (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经过治疗后,血液内会出现大量细胞碎片,这些碎片也给血小板计数带来干扰,使得血小板假性升高。 (3)输入脂肪乳后短时间采静脉血常规,乳糜颗粒也被血球计数仪误认为是血小板,从而使血小板计数假性升高。 上述三种假性升高都可以用人工涂血片,观察血小板以及红白细胞形态加以矫正。 二、血小板的假性降低的原因 (1)EDTA依赖型假性血小板减少。EDTA-K2作为全血细胞分析的抗凝剂,已经被ICSH认定,并在临床广泛应用。但是EDTA-K2经常导致血小板发生聚集,这与血小板表面存在着隐匿性抗原相关,这样使得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中黏附在一起的血小板被视为非血小板而不被计数,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而且大量成堆的血小板聚在一起,超过了血小板计数阈值设定的范围,因此不被认作血小板。我们可以采取改用其他抗凝剂的方法来消除EDTA-K2对血小板的作用,枸橼酸盐被认为是解决EDTA依赖型假性血小板减少的主要方法之一。此外,对于EDTA依赖性血小板聚集导致的血小板减少可以手工计数血小板加以矫正,同时可通过血小板直方图来协助。 (2)冷凝集素也可以使血小板假性减少。冷凝集素是一种自身抗体,冷凝集素在受冷后很快出现凝集,不但能凝集红细胞,而且能凝集有核细胞和血小板,假性血小板减少。其主要表现为RBC(红细胞计数)Hct(红细胞比积)PLT(血小板计数)假性降低。遇到疑为冷凝集素干

浅谈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的影响因素及其质量控制

浅谈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的影响因素及其质量控制 血细胞分析仪的广泛使用使临床检验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不仅能检测更多的实验参数而且大大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但在计数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也不容忽视,尤其是计数血小板时影响因素比较多,现将使用血细胞分析仪出现血小板假性减少和假性升高的原因及质量控制总结如下: 1 血小板计数假性升高因素 1.1 地线和电源:血细胞分析仪要求良好的接地效果,如果地线未接或接地不良,均可形成静电脉冲信号而影响血小板计数,其主要表现在血小板直方图的起点偏左,并形成小峰,这种情况一定要排除地线和电源的因素,再寻找其他原因。 1.2 试剂质量原因:血细胞分析仪在做血常规分析时,由于稀释液或溶血素过滤不严或被污染导致本底偏高时会引起血小板计数假性增多,故在每天开机做本底检测时发现本底偏高,应进行清洗使本底降至规定范围。 1.3 标本溶血:溶血对红细胞和血小板影响最大,因为红细胞破坏,其计数值减少,而破坏的红细胞形成大小不等的碎片,分析仪将其识别为血小板,使血小板升高,故血细胞分析前应避免溶血。 1.4 小细胞对血小板计数影响:赵勇等[1]报道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计数时,其结果易受红细胞体积的影响,小细胞数量越多,红细胞体积越大,影响越大,即血小板直方图降波向右延伸范围越大,这与血小板间接计数中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学及其量的改变一致。避免方法是注意观察红细胞直方图的起点及血小板降波是否达到基底,否则,应及时做血涂片观察或用显微镜进行直接计数。 1.5 药物影响:有些药物可以影响血小板的计数。钱敏等[2]报道患者输用脂肪乳后影响血小板计数,认为脂肪乳剂中的脂肪乳颗粒直径和患者血小板相近,导致输入脂肪乳的患者血小板会假性增高,并建议患者输用脂肪乳后如需检测血小板最好在5~6h以后,如出现血小板过高时应随时和临床联系,最后经血片观察方可报出结果。 1.6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DIC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仪器法与手工法结果有很大差异,仪器法计数明显高于手工法,这是由于病人血管内溶血产生的红细胞碎片对仪器法计数血小板所造成的正向干扰引起的。血小板直方图显示血小板低鉴别线相对度数超过规定值(PL),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超过正常值。DIC

新生儿血小板低严重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新生儿血小板低严重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新生儿身体敏感脆弱,容易抵抗力和免疫力低下,严重会引起贫血,这些都是会导致血小板低下的其中因素,作为父母要时刻关注宝宝的状态。日常要注意饮食,尽量母乳喂养,补充维生素C,吃些水果蔬菜汁,加强营养供给,适量增加宝宝的运动,提高身体素质等,那么新生儿血小板低严重还有哪些因素? 血小板很低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知道引起血小板减少 的原因是什么因为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亦异.一般临床常见如下三种情况: ①血小板生成减少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急性白血病等 血液病以及应用某些化疗药物后此时常伴有贫血和白细胞减少; ②血小板破坏过多其中多数原因不明部分继发于自身免疫 病及应用某些药物后; ③血小板分布异常常见于脾肿大等,血小板低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要赶紧去医院医治,不可忽视,很多药物只是治标不治本的,用了就升高不用就下降作为父母的你能做的是可以。

考虑食疗推荐以下方剂:参莲粥:取人参9克旱莲草9克白糖适量粳米60克,先将人参切片炖熟;旱莲草洗净煎汤去渣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同入锅加水适量先用旺火烧开再转用文火 熬煮成粥加入人参即成,日服1剂连服数剂,具有补气养血功效。 红枣羊胫骨糯米粥:取羊胫骨1--2根红枣20枚糯米100克,先将羊胫骨洗净敲碎加水适量煎取汤汁去骨后与淘洗干净的粳米和去核的红枣一同入锅先用旺火烧开再转用文火熬煮成稀 继调味后即可食用,具有补脾养血补肾益气功效。 白茅根藕节煎:取鲜白茅根60克鲜藕节60节,将白茅根挖采后洗净切段,将鲜藕挖采后切下藕节洗净切片与白茅根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上下午分服.有清热凉血收敛止血功效。 花生米炖红枣:取花生衣30克红枣20枚,将红枣洗净与花生衣同入锅中加水适量小火煨炖30分钟即成,上下午分服饮汤吃花生衣嚼食红枣,具有补气摄血功效。 蜂乳牛奶:取蜂乳20克牛奶250毫升,将牛奶倒入锅中煮

浅析血小板计数异常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浅析血小板计数异常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发表时间:2012-07-16T15:39:47.54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9期供稿作者:吴守义 [导读] 消除临床医务人员及患者对结果的质疑,而达到和谐的医患关系,促进科室健康发展。 吴守义 (甘肃省会宁县中医院检验科甘肃会宁 730700)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9-0166-02 【摘要】寻找血小板计数异常的各种原因,提高实验室对血小板计数检测的准确性,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和疾病的治疗依据,确保用药的安全,需加强对标本的验收,仪器影响,治疗等过程中引导起变化进行分析,从主观和客观因素两方面进行严格要求,尽而减少分析异常,而得到准确结果,就必须对分析仪器进行监测、纠正系统误差、严把标本接收关,对治疗前后标本做好时间与用药的备注,及时与临床进行联系,确保结果真实可靠。 【关键词】血小板异常原因 随着现代检验医疗设备的飞速发展,血球分析仪已成为各医院进行血细胞计数的主要工具,已基本取代了过去传统的手工做法,具有快速、方便、准确、重复性好的优点。因此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也得到相应提高。但是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血小板计数的结果出现较大的异常,仪器却无法直接体现。由于检验工作量大,实验室呈流水线形式报告,而个别标本的抽查和手工复查也未能完全防止异常结果的产生。因此,检验人员对仪器各种性能掌握,对血小板影响因素的了解就显得十分重要,只有掌握这些影响因素,才能对结果做出准确判断,查找原因,及时进行纠正,避免异常报告发出,确保临床诊断和治疗。多年来,笔者对住院及门诊病人就血小板结果出现较大异常进行原因查找,从中对患者的准备、标本质量、仪器本身、药物作物四方面进行了探讨,现做如下分析: 1 患者的准备 采血前患者应尽量减少运动保持平静。住院患者应在早晨卧床时取血,冬天门诊患者从室外进入室内,应等其暖和后采血。患者的精神状态、样本采集时间、吸烟、季节等因素,对血小板计数结果均有一定影响。 2 加强对标本的验收查对,是确保血小板计数准确的主要因素 2.1 抗凝剂的使用要求标本是否用EDTA-K2进行抗凝且抽取的血量是否符合抗凝剂比例要求,不适宜的抗凝剂以及血量过多直接影响血小板计数结果偏低。接收标本时要仔细查对。 2.2 正确的采血方法抽血时避免反复穿刺将组织液抽出或将气泡混入,抽血时要求流畅,避免在淤血、伤口、溃疡等附近采血,使用压脉带时间不宜过长,避免血小板总数结果不降,坚决杜绝输液侧进行抽血。对于预稀释血进行测定时,采血针刺应稍深,使血自然流流出,避免因挤压而产生结果异常。 2.3 标本的转运对于采集的标本要在半小时内送检,避免血小板因聚集、黏附破坏等因素而造成结果偏低,红细胞大量破坏,细细胞碎片增加,而使血小板计数结果假性升高,因此应避免不正确的抽血和标本时间过长导致红细胞破坏的主观因素。 3 由仪器因素引起血小板计数结果的异常 3.1 试剂要求对于使用的溶血素必须在有效期内,避免使用过期、失效、变质的溶血剂,对溶血素的加样必须准确。否则因红细胞的破坏不全,使红细胞碎片及小红细胞计入血小板总数而引起血小板假性增高,在血小板直方图20fl处出现上扬不与横坐标重合,而红细胞直方图左侧出现一小峰。此时应对仪器进行清洗维护并校标溶血素加样器,再进行标本测定,避免出现成批异常结果。 3.2 计数仪的安装及工作环境 血小板的测定是通过电压变化形成脉冲信号或光散射进行检测计数,因此,必须要求有稳压器并有良好的接地线,否则产生静电脉冲信号而使血小板的起点左偏,并有许多小峰形成。计数仪必须安装在干净清洁,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远离电滋波及噪音对仪器的干扰,确保计数准确可靠。 3.3 加强仪器维护保养,定期进行液路管道系统检查 科室要有专人对仪器进行维护保养,避免堵孔半堵孔现象。定期检查液路管道系统,对老化变形的管道及时清洗或更换,避免血小板因黏附和聚集而导致计数结果异常变化,影响计数准确性。 4 疾病在治疗中引起计数结果的异常变化 4.1 输血因素对于输血后的患者,其血小板出现大小不一,计数后结果常常现出错误提示(R)。表现为血小板直方图血小板宽度增大,重复测定时会出现很大差距,从而使结果极不可靠。对于多次输血的患者体内产生外源性抗原的同种免疫,再次输入后产生血小板特异性抗原—抗体复合物,使输入的血小板及自身血小板受到破坏,而使计数结果不够稳定。 4.2 脂肪乳的影响对于输入脂肪乳的患者,由于脂肪乳的颗粒很小,直径约为2-4微米,而血小板的测试范围为2-20微米,因此测定结果计入了脂肪乳颗料而使总数假性增高。过于输入脂肪乳患者如需进行血常规检测,建议在5—6小时后再进行采血检查,确保计数准确。 4.3 药物因素对于长期使用青霉素、地高辛、双氢克尿塞、甲基多巴等药物的患者,这些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形成抗原,刺激机体产生血小板抗体,有的药物还可引导起血小板卫星现象,从而使血小板总数减少。 综上所述,做为一名检验人员不权要求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更应该有丰富的实验经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在日常工作中随时观察和分析处理问题,不能盲目的进行操作测试和签发报告。只有对合格标本进行正确的测定,科学合理的检测结果,才能为病人提供真实可信的实验数据,满足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加强业务学习,随时结合临床实际,及时查找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加以分析解决。消除临床医务人员及患者对结果的质疑,而达到和谐的医患关系,促进科室健康发展。参考文献 [1]BC-5380血液细胞计数仪操作. [2]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3]钱敏,张杰、童明庆.病人输脂肪乳后血小板计数准确性的探讨[J].临床检验杂志.2011,19(4):252-253.

血小板减少的常见原因分析

血小板减少的常见原因分析 血小板是形态不规则的小体,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3微米。由骨髓巨核细胞的细胞分隔而成。巨核细胞逐渐成熟,胞浆增大,出现颗粒,最后断裂形成血小板。长期以来它被认为是细胞碎片,现已证明是能进行新陈代谢的活细胞。循环中血小板在正常情况下,每立方毫米血液中有10--30万个,生活约10天,但其中约1/4有生理功能,其余的可能为衰老的无活性者。衰老的血小板大多在网状内皮系统中破坏。血小板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非常复杂的结构和组成。血小板中存在着许多与肌动蛋白的聚合,交联成束或膜连结相关的蛋白质。血小板有多种细胞器,其中最重要的是各种颗粒成分,如α颗粒、致密颗粒(δ颗粒)与溶酶体(λ颗粒)。血小板有两种特有的膜系统,即开放管道系统(ocs)和致密管道系统(DTS)。血小板膜含有多种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往往连接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支链而成为糖蛋白,正常循环中的血小板不能与血浆纤原结合,只有当血小板被活化时才能与维血浆纤原结合,介导血小板聚集。这一控制功能对于机体保持正常血流,只在必要时发挥止血功能有重要意义。 血小板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止血,加速凝血,防止出血;并能嵌在血管内皮细胞间隙处,保持血管内皮完整性,并有修复作用,当组织受伤出血时,血小板常成群聚集,促进血液凝固而起止血作用。 血小板低于100×109/L时即可称为血小板减少,低于50×109/L时可有出血倾向。血小板减少常见于以下情况和疾病: (1)血小板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纤维化、放射线损伤等; (2)血小板破坏或消耗过多: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淋巴瘤、风疹、药物过敏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3)血小板分布异常:脾功能亢进; (4)放射治疗和化疗等。 在我们日常工作中,导致血小板降低的一个非病理的重要因素是由于抗凝剂导致血小板聚集和抽血操作不当导致的血小板聚集。EDTAK2做为抗凝剂,使得血液不凝固并保持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体积形态不发生改变,从而进行血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