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高等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自主学习是由美国等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时提出的。最近一个时期以来,自主学习越来越引起学科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视[1~3],有人甚至主张培养自主学习者是教育的根本目标。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实现自主学习方式的主体应当是学生。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只是作为教师实施教学计划及完成教学内容的对象。因此,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主体不是学生,学生的学习行为是被动的,学习的每个环节都体现着教师的意志。教师如何在传统的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实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涉及到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等行为模式的改变。但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升,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我们将具体地以大学本科生课程高等数学为例,说明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中的角色与作用。

大学阶段,学习仍然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但是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与小学中学阶段的学习应该有所不同。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小学、中学的学习其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升学,是最终为了进入大学而开展的学习,是一种应试教育为主的学习。那么到了大学阶段,本科生的学习应该如何开展呢?

在实际的大学校园中,很多学生考上大学之后,有一种迷茫感。学习目标不明确,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不知道如何学习。很多学生的学习仍然是以应试(通过考试拿到学分)为目的。因此在大学阶段,学生如何开展学习活动,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显得十分必要。

从学生整体的成长情况看,小学、中学的教育都是通识教育,每个学生所学的内容十分相似。而到了大学,开始分为不同专业,通过学习之后,有了一技之长,走向不同岗位,如工作岗位或继续读研究生等。每个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的内容是不相同的。因此大学阶段的学习也是从学校走向社会之前的一个准备阶段。这段时间的学习除了掌握知识还应该为走向社会获得必要的工作能力打下必需的基础。这也是大学学习有别于中学、小学的学习最主要的地方。我们知道,当前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

代,新技术、新产品、新理论不断被创造或

发现。学生走向新的环境之后,肯定会遇到

新问题,需要新知识来解决,就是还要学

习。但是要注意,这时的学习不再有老师来

辅导,需要自己来完成。这种能力即是自我

获取知识的能力是必需具备的工作能力,

否则有可能被淘汰。正因如此,大学学习阶

段必需培养出足够的自我获取知识的能

力。

正是基于以上分析的几方面,即大学

学习的特点,现状以及为以后必需的工作

能力的获得,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终

生学习的理念,使得大学阶段学习的目的

不仅仅是继承一些已知的知识,而更应注

意的是学习能力的获得、培养和提高、完

善。这里的学习能力主要指的是获得知识

的方法,实际上就是自主学习的能力。大学

生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够适应大学

学习的特点,改变当前的学习现状,在以后

的工作中有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那么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

的能力呢?不同的课程由于教学内容的不

同,其方法也应有所不同。下面就以高等数

学为了来具体说明。高等数学是大学一年

级很多专业都开设的公共基础课,这门课

是以后学习专业基础课的工具,是学生入

学后面对的一门内容多,较抽象的基础课。

如果在这门课的教学中就开始培养学生的

自主学习能力,那么对以后学生的专业课

学习,是大有益处的。

1 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

首先要让学生清楚每个专业的培养方

案中的每门课程的设置都有它的意义的。

学习这门课,要掌握一些什么内容,这些内

容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作用等。只有清楚了

课程的作用,自主学习的动力才能保证。对

于高等数学这门课程,教师在授课时更应

说明学习的目标,因为很多学生在学习这

门课程时,不清楚课程的位置,设置这门课

程的目标是什么。在课程开始,帮助学生解

决学习的目标,明确课程的作用,对于学生

自主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是有很大的

帮助的。

2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等数学这门课从教材内容上看,比

较抽象,学生学起来比较枯燥。因此培养和

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自主学习的持

续性,不至于半途而废是重要的。高等数学

这门课程是在16,17世纪就发展和完善起

来的,有些内容如极限,求导数在高中就有

所涉及。在讲课中引入课程的历史和当前

的一些发展和应用,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

和提高兴趣。比如,在讲光滑曲线是可以求

弧长的这个定理[4]时,可以简单介绍科赫曲

线的构造,讨论科赫曲线的弧长,引入较新

颖的分形几何的概念;在介绍对面积的曲

面积分时,需要引入曲面的侧的概念,这时

可以在课堂上示范莫比乌斯带这种单侧曲

面以及一些有趣的现象。只有对所学的内

容有兴趣,自主学习才能得以持续的展开。

3 转变学生的学习理念

在当前的环境下,大多数学生的小

学、中学的学习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每节

课要听什么内容,听的方式,课后做什么

练习,练习的量以及怎么复习等等都是

教师布置好的。到了大学,必需有新的的

学习理念,学习应该以学生自己为主体。

高等数学教师要对学生学习理念的转变

做出必要的引导,自觉培养学生自主学

习意识的养成。

首先要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习惯。这

样才能在听课时有针对性,跟上甚至超越

教师的授课节奏;要学会质疑,通过质疑发

现问题。比如对于二阶常系数线性齐次微

分方程的求解分析中,教材直接引入了欧

拉变化,得到了特征方程而后有求解方法。

这里的要质疑的是为什么要引入欧拉变

化?为什么不是等其他的变化?假如说通过

质疑,解决了这个问题,对于这类方程的通

解形式的理解,将是质的飞跃。实际上质疑

在任何领域都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

个重要途径。再则要学会自主复习。复习是

学习过程的必不可少环节,自主复习就是

自己完成已学内容的理解、掌握,是一个综

合提高的过程。在这里重要的是综合分析

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对知识的记忆。比

如学完求极限一章,复习时应该比较各种

函数极限的定义的异同,有哪些常用的求

极限方法,对这些求极限的方法的应用有

什么规律可循等。然后,要通过自己的独立

思考解决问题。这首先在高等数学学习中,

要学会自己做题。有不少学生说,听老师讲

课都能懂,但是自己做题时却不知如何入

手。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时,要有分析问

题,给出解题思路的过程。这个过程有了,

本科生高等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吴春青

(常州大学数理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摘 要:讨论了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以高等数学教学为例,说明了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中的作用,给出了一些具

体的实例。

关键词:自主学习 高等数学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0)11(a)-0139-02

(下转141页)

逐渐地学生也会自己分析问题,有自己的解题思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表现在数学的应用方面,如一个实际问题,怎么描述为一个数学问题而后解决的过程。最后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应该学会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的资料,学会与同学、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以及合理安排学习的时间。

学习理念的转变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面,关键是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对学习环境的充分利用。

4 引入创新意识

创新是学习的终极目标。在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也有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获得,贯穿于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在授课中可以就一些创新的方法加以说明。比如一阶线

性非齐次方程通解的常数变易法,虽然

从数学上理解是变量代换法,但是也可

理解为是先猜想后实现的创新方法。再如

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中,从马尔萨斯的

人口模型到逻辑斯蒂模型的发展,就是

结合实际发现原有模型的不足再加以合

理化发展的创新过程。还有像三个微分中

值定理从特殊到一般的创新过程等。将这

些创新的方法给予一定的说明,使得学

生对创新过程有了一些理解,可以帮助

学生获得以及实现创新意识,完善自主

学习的内涵。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顺应时

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也是学生成才

的必由之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识的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有效促进学

生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全面

提高。

参考文献

[1]冯军霞.教师在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

中的作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10,33(3):263~264.

[2]张慧.运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大学生自主

学习能力[J].文教资料,2010,19:205~

207.

[3]王建华.自主学习与能力培养[J].江苏

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6(5):63~

66.

[4]同济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数学[M].上、

下册(第六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计的思路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完成工作任务需要选取教学内容,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设计教学情境,以真实任务驱动,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教学,实现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一致,突出职业性。

在构建学习情境过程中,课程组在充分的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分析工作过程所需的技术要求和行为规范,确定本课程应培养哪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做到职业素质与综合能力并重,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原则,科学地序化教学内容,使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2学习情境的构建

我院《施工图识读与会审》课程组精心实施课程改革,对专业职业岗位标准进行充分研讨,在分析典型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的基础上,选择了施工中常见典型的几种不同结构类型的工程项目如砌体结构、框架结构、钢结构工程为载体,设置了3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均按照“抄图→识图→用图”的步骤序化教学内容,合理地设计了16个源于实际的学习性工作任务,以真实任务为驱动,开展抄图、识图、用图的教学。不仅将课程重心由制图转向识图,而且改变了传统《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在识图教学内容方面覆盖面窄的问题,直接使课程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相对接,学生在真实的工程蓝图识读与会审的实训活动中,通过从图纸到实物,从实物到图纸,由易到难反复强化训练,彻底解决学生缺乏感性认识,空间想象力不够的教学难题,改变学生识图难的现状,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图1)。

3.3各学习情境之间的关系

第1个学习情境是砌体结构施工图识读与会审,其中按照施工单位及使用施工图的相对独立性,又划分为砌体结构土建施工图识读与审核、水电安装施工图识读与审核、装饰施工图识读与审核、砌体结构施工图会审4个子情境,使学生全面掌握施工图从各施工专业性相对独立的识读与审

核到综合性会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安排

了46学时。

第2个学习情境框架结构和第3个学习

情境是钢结构施工图识读与会审,由于水

电安装和装饰工程施工图并不因结构形式

的不同而不同,故不再划分子情境,此内容

以学生识读应用为主,学生有了情境1的基

础,对共性的部分已具备一定的识图能力,

教学侧重于比砌体结构更复杂的框架结构

和钢结构工程结构施工图的识读。

三个学习情境,属性上是并列关系,但

其难度是递进关系,其共性是三种结构类

型的工程施工图的组成部分是相同的,都

是由建施、结施和设施几大部分组成的,个

性是三种结构类型的施工图中结构施工图

识读的难度是递增的,教学中不仅强化其

共性的知识掌握和能力训练,更重要的是

让学生学会区分其三种结构类型施工图识

读与会审的不同点,在层层递进、反复强化

的情境教学中,教、学、做合一,理论与实践

一体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在应用中

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学生对施工图

识读与会审的技能实现循环往复螺旋式上

升。

4 本课程情境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4.1注意施工图识读、审核与会审之间的

关系

施工图审核是工程建设参与各方包

括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

单位各自独立进行的,在充分识读施工

图的基础上发现施工图设计中存在的问

题;而施工图会审是指设计、监理、施工、

建设等单位一起对施工图的会审,由设

计单位集中解答其他各方提出的疑问并

解决设计图中存在的问题。学生施工图

识读、审核、会审能力是循序渐进、逐步

形成的,所以第一个学习情境较清楚地

体现了从施工图识读到审核再到会审的

能力培养过程。

4.2学习情境载体选择的典型性与拓展学

习资源的关系

实际施工中所遇到的工程结构类型是

比较多的,但我们选择了常见典型的结构

类型工程项目为载体,设计教学情境,直接

使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相对接,以第1个学

习情境砌体结构全套施工图识读与会审为

基本项目,以第2个学习情境框架结构和第

3个学习情境钢结构工程施工图识读与会

审为强化提升项目,每个情境按照“抄图、

识图、用图”的步骤实施教学,通过真实的

施工蓝图的识读与会审任务的驱动,让学

生反复强化训练,不同的情境重复的是识

读与会审的过程,不重复的是学习的内容,

施工图识读与会审的实践能力实现螺旋型

上升。

学习情境设计不仅要考虑选择载体的

典型性,还要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考虑

学生将来成长为建造工程师(项目经理)、监

理工程师等,施工图识读与会审技能是支

撑其职业成长的必备关键能力,课程内容

结合专业发展,提供高层剪力墙结构、新型

建筑结构如网架结构、索膜结构、薄壳结构

等施工图学习拓展资源,为学生的可持续

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

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

版社,2007,4.

[2]王明海,山颖.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学习

领域课程学习情境的设计研究[J].教育

与业,2008,36.

[3]张健.试论高等职业教育的情境化教学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1.

[4]白国庆.探索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创新教

育[J].科技创新导报,2008(25).

(上接139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