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庄子

浅谈庄子
浅谈庄子

浅谈庄子《逍遥游》中“游”的审美意境

摘要:追求精神自由是庄子人生哲学的精髓。《逍遥游》则最能体现庄子这一毕生追求,由于无法改变现实。庄子只能通过“游”的方式来寻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实现精神的绝对自由意味着到达“得道”的人生境界。这种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即为审美的意境。

关键词:庄子;逍遥;游;审美

一、何谓“逍遥游"

中国古代散文的传统有大致两类,一类是记叙文,《史记》就是其典型代表;另外一类是直抒胸臆,庄子就代表了这一类。既然庄子写的文章是抒发自我心得,那么为了了解庄子当时的心境就不得不提到其生活环境。庄子生活在战国中期,其时各国争雄,战乱不断,生灵涂炭,面对纷乱的社会环境和残酷的社会现实,长期生活在社会下层而又忧国忧民的庄子.内心所承受的痛苦可想而知。一句“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庄子·天下)),充分显现出庄子俊逸清高的个性和深刻的孤独。孤寂的庄子。如何在沉浊的社会里生存且不会因抑郁而窒息?他心灵的归宿在哪里?

为了探寻其奥妙,选择居于《庄子》内篇之首的《逍遥游》为主要研究对象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其历来为研究庄子思想的学人所重,美学思想必然也不会甘居其后,但是也因此形成众说纷纭的情形。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有《庄子音义》,解篇名云:内篇,内者,对外立名。“逍遥游者,篇名,义取闲放不拘,怡适自得。”郭象注:“夫小大虽殊,而放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逍遥一也,岂容胜负于其间哉!”这是以自得其乐、适性而为来诠释庄子“逍遥”的意思。郭象的注释当时以及后来流行最广。成玄英《庄子序》云:“所言逍遥游者,古今解释不同”。对于逍遥的解释现存三种类型:第一,顾桐柏云:逍者,销也;遥者,远也。销尽有为累,远见无为理。以斯而游,故日逍遥。可见,逍遥的世界是庄子在随心所欲地开拓。庄子以奇崛瑰丽的想像力勾画了一个理想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精神的绝对自由靠物象的极度自由空间得以伸展,鲲鹏展翅九万里,扶摇直上青天,物理空间的限制被缩小甚至取消,庄子的想象力挣脱了任何空间的束缚。第二,支道林云:物物而不物于物,故逍遥不我待;玄感不疾而速,故遥然靡所不游,故日逍遥。楚辞补注:「逍遥,犹翱翔也。相羊,犹徘徊也。」就字面意义来说,逍遥原为徘徊、翱翔之意。徘徊为行的自由,翱翔为飞的自由,逍遥是行动的自由。而憨山大师解释逍遥为广大自得、广

大自在,将逍遥提升到了精神自由的层次。第三,穆夜云:逍遥者,盖是放狂自得之名也。至德内充,无时不适;忘怀应物,何往不通!以斯而游天下,故日逍遥游。这是指既然摆脱了仁义是非的束缚,思想就可以自由遨游了,庄子称之为“游心”,是超脱功利和现实境遇的神游。没有世俗的羁绊,也没有孔子那种不得已而“游”的不平情绪,就可以真正做到无所忌惮,“安时处顺”的畅达,保持淳朴真实的自然心态。摆脱了世俗标准,心理状态成了惟一的尺度,如此自由的心境,人何以能不“逍遥”呢?这里提出了三种逍遥义。其实,对于庄子来说,“逍遥游”既不是用“鳍”在水中的游,也不是用“翼”在空中的游,而是用“心”在世间的游,是精神的苦旅:神游水中的游是鼋滞的,空中的游也还是有风云的挂碍,只有神游是游于“无穷”的逍遥游。

二:《逍遥游》之“游”

逍遥是逍遥,游是游,因为逍遥了才可以游,不逍遥不能游。借用佛家的观念,人生解脱了,才能够得游戏三昧,在人生的境界里面游戏。命运无法改变,精神却可以寻找寄托。庄子为自己找到的出路是“游心”。庄子所讲的“心”与儒家的“心”不同:儒家的“心”侧重于道德之心、伦理之心:而庄子讲的“心”是虚寂空灵的,他称之为“灵府”(<庄子·德充符>)、“灵台”(<庄子·达生>)。形体虽然受着束缚,但“心”却可以在广大无边的世界里邀游。这就是“游心”。《逍遥游》中的"游",指的是游心于"道"的精神境界,庄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是"道"。他在《逍遥游》中为了论证"道"的最高境界,通篇以…大'字为线索",以"小大之辨"作为贯穿全文的枝干。在《逍遥游》中,自然万物大至巨鹏,小到学鸠、斥鴳;寿命长及冥灵、大椿,短至朝菌蟪蛄;社会生活中大德如宋荣子、列御寇,小德如那些名利之徒,小知大知,小年大年,小德大德,在本质上都是没有差别的。不但大小没有差别,而且美丑、贵贱、是非、生死也都同"小大之辨"一样,没有差别。在《齐物论》中,他提出:"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就是说小草杆和大木头,最丑的人和最美的人,以及一切稀奇古怪的事情,都是没有差别的,用"道"这个本体去认识,都是等同的。①

首先,庄子的“游”要摆脱一切凭借(无待)而“游”。鹏鸟必须乘风而游,才能高飞九万里,蜩与学鸠同样需要培风才能飞上不高的枝头,人们都艳羡的逍遥的列子也必须御风才能飞行,这些在庄子看来,都是有所凭借的,所以不是真正的逍遥。那么真正的逍遥,是不①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3页

是就应该是摆脱一切的凭借而“游”?我们知道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没有凭借,如果不凭借氧气,就无法呼吸,不凭借食物就无法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生命的循环,甚至不凭借繁殖,人类何以在地球上生生不息?随后,庄子提出了想要“逍遥”,就要做到“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顺应自然的法则,随着变化而变化。其次,摆功名而“游”。许由是为人称道的大贤人,尧想把天下让给他,许由却以治理理念不同(有为而治和无为而治)的借口表示自己不愿越俎代庖而拒绝了尧;《秋水》中说,庄子在濮水边钓鱼,楚王派人请庄子做大官,庄子却以拖着尾巴在烂泥里爬的乌龟自喻,而不愿做庙堂上的囚徒。世人以追求功名利禄为人生的目的,庄子认为这是对“游”的限制。所以提出“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无功”、“无名”才能实现所谓逍遥游。而我认为,没有一个人这一生都是没有追求过功名的,我们从出生到死去,必然经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然后又归于简单的过程,我们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来到这个世界,然后受环境的影响,孜孜以求,等到人生真的到了需要反思和总结的时候,那一颗心会再度归于平静。也就是说,摆脱应该是从争取的境地升华而出的,「无」的境界仍要从「有」中获得。

三、"游"的审美意境

庄子的时代没有美学,因此我们后人的归纳对庄子那个时代没有意义。但是,作为一个美学命题,我们却能从庄子思想中探寻出一种审美观,而这种审美观在中国古代美学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从今人视角出发,庄子的这种哲学把事物的规定性完全忽视,把"大小"、"美丑"、"善恶"等等完全看作是纯粹主观的东西。这样他就容易给人造成庄子是纯粹主观主义者而非客观唯心主义者。实际上,从庄子的思想出发,庄子不只否定了事物的规定性,甚至连事物本身都加以否定。

首先,在庄子的哲学体系中,大小、美丑这些概念不仅是相对的、同一的,而且更是虚无的,只有作为宇宙本体的"道"才是最高的、绝对的。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是宇宙间一气运化的充满生命力和自然力的美。在中国古典美学中,现象的大小美丑只属于较低层次的美学范畴。叶朗就曾经这么理解过"一个自然物,一件艺术作品,只要有生意,只要它充分表现了宇宙一气运化的生命力,那么丑的东西也可以得到人们的欣赏和喜爱,丑也可以成为美,甚至越丑越美。" 这种"气韵生动"的最高范畴,已经成为中国古典美学显著的审美特征之一。即使是一花一草,一丘一石,也要能够看出事物背后的灵气和气韵来。当然,就审美欣赏来说,对于物象,庄子似乎不看中审美对象的感性外在形态,他更注重观察外在形态

下隐含的精神与气韵。庄子在《逍遥游》以及其它文章中塑造了大量形态丑陋的兀者、支离者、瓮大瘿的形象,他的这种塑造从今天的美学角度看来,表明的是这样的审美意境:外在形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在的精神和力量。美与丑在这里得到了最完美的转化,同时美的极致也升华出来。②这种美的极致显然发轫于庄子"小大之辨"、"道通为一"观点。也给我们标示出一种"自然之美"的审美理想,在《逍遥游》中,那种"御气而行"的潇洒状态实际上就是自然状态,人处于自然中,自然是美的。自然之美含藏着内在生命及活泼之生机,它孕育万物,欣欣向荣,表现着无限的生意。无怪乎庄子在《知北游》中赞叹着:"天地有大美而言,四时有明法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道法自然"这一命题传达了道家美学的一个最基本思想,即关于真与美的统一观。在道家看来,最美的即是最自然的,最高的审美标准和审美境界就是合乎自然之道,体现素朴自然、恬淡无为。一切人为的、违背自然本性的事物,都是对"天地之美"亦即"自然之美"的破坏。那当我们看当今社会,《逍遥游》中的势利之徒,受到名利的束缚;大德如列御寇,亦"犹有所待",也失去了自然之美。③其次,无已、无待的至人、真人是庄子的人格理想,他们能够“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庄子·逍遥游>),不受时空和外物的限制,到达真正的自由之境。这正是庄子所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常人为物欲所累.难以领悟人生之真谛,这是人世的悲哀。但是,心灵进入自由之境也并非完全不可能。“心斋”、“坐忘”的修养方法和践履工夫就是庄子所设计的一条通向精神自由境界的路径。“心斋”,即心“虚”。保持内心的绝对虚静,无情感、无思虑。“坐忘”。就是摒弃一切凡尘俗念,忘记万物,也忘记自己的存在;“同于大通”,就是一切因任大化之自然,内心空无一物,从而直达“道”我为一的境地,我与“道”同体,道即我,我即道。这就是生命的最高境界,即“道”的境界。“道”是道家哲学中的最高范畴,不过庄子所讲的“道”与老子所讲的“道”有所不同,用牟宗三先生的话说:“老子之道有客观性、实体性及实在性,至少也有此形态。而庄子则对此三性一起消化而泯之纯成为主观的境界.故老子之道为‘实有形态’。或至少具备实有形态之姿态,而庄子则纯为‘境界形态’。’④聪指庄子的“道”不是从本体论的意义上讲的,而是一种审美的人生境界。此概括是比较准确的,这种审美境界是庄子人生哲学所追求的终极价值目标。。庄子的自然无为包含有顺应事物自身规律.从而实现规律与自由的高度统一即进行艺术创造的美学原

②叶郎.《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③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3.

④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吏·先秦篇》[A].李维武.徐复观文集(第3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理。实际上自然无为即是“道”的本质特征。庖丁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在我们眼里解牛无非一件普通的技术活。然而在庖丁这里,“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踌,砉然响然,奏刀骼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庄子·养生主>)血淋淋的杀牛场景完全变成了一场艺术表演。充满了音乐和舞蹈之美。庖丁所获得的高度的自由和带来的审美愉悦源于他对“道”之本质的深刻的体认.所以才能超出“技”的层次而将解牛变成艺术的创造。这一寓言正表明庄子从根本上把握住了美与艺术的特征。“因为美与艺术的领域正是规律与自由达到了高度统一的领域,规律不是外在于人的自由、束缚和否定着人的自由的东西。相反,正是在规律不受任何干扰地发生作用的过程中,自由获得了完满的实现。这种规律与自由完全合为一体的境界。即是美的境界。⑤

当然,庄子的这种主张从表面上看否定了一切艺术,因为艺术品的诞生除了人为地创造外,也必然会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与影响,纯自然的艺术创作以及审美状态是不存在、不现实的,在这点上庄子所说的自然之美只是体现了作为一种审美追求,仍然对中国古典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自然之美表现出一种新的美的理想,它是一种最高的美的境界,这可以说是对以往美的理解的一种解脱一种思想境界的释放,而这种释放正是由庄子所带来的。

《逍遥游》带给中国古典美学一个全新的精神形态——关于人的审美关注、潜在能力和自由创造的哲学。《逍遥游》启发了古人的艺术精神,并且影响至今,具有十分丰富的美学内涵。闻一多说:"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 郭沫若曾评价庄子:"秦汉以来的一部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庄子)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这正是《逍遥游》的美学品质之所在。

⑤刘纲纪.《美学与哲学》 [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

谈谈庄子的道家思想

谈谈庄子的道家思想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哲学家,庄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汉族,蒙(今安徽蒙城,又说河南商丘、山东东明)人。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 庄子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代表作《庄子》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庄子》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无论是在思想史上,还是文学史上,都具有极重要的地位,它对后世的影响,无论是积极方面,或消极方面,也都十分深远广泛。《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从思想上或艺术上讲都是其代表作品,虽然仅此一篇难以穷尽庄子博大精深的思想,但从中亦可使我们窥见他思想的一个全貌。 与佛教相类似的,庄子认为人生有悲的一面。《齐物论》中有“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庄子认为如果能做到“齐物”,那么他便能达到“逍遥”的境界。这是庄子哲学中另一个重要概念,这是个体精神解放的境界,即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庄子并不否认矛盾,只是强调主观上对矛盾的摆脱。庄子用“无为”来解释这一术语,与老子不同,这里“无为”是指心灵不被外物所拖累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这种状态,也被称为“无待”,意为没有相对的东西。这时,人们抛弃了功名利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这句被普遍认为《逍遥游》一篇主旨,同时也是《庄子》一书的主旨。这是一种心与“道”合一的境界。 庄子认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这些观点表现了他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和超脱,对不受时空限制的绝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他理想中的圣人,是吸风饮露、游于天地之正气,不受任何的羁绊,无所依于旁人,逍遥自由的人;他追求一种超凡脱俗,不为任何是非、好恶、喜怒、哀乐内伤其身,使人的自然天性能够自由发展的境界;他认为死是摆脱了世俗烦恼而“反其真”,在妻子死后“鼓盆而歌”。而在当今社会,多少人为了功名利禄苦苦追逐,多少年轻的生命因为承受不了社会给与的沉重的压力选择逃避甚至是选择离开这个不堪重负的社会……要是人们能够体会到庄子思想中的那份淡泊,那份超然,能够让自己有所感悟,虽不能有庄子之豁达但至少我们也能积极面对困难和压力。 无论是逍遥游中的无己还是齐物论中的丧我,它的根本都落在心上,几乎将我与心等价了。庄子在齐物论中思想就是“万物与我为一”,例如,故为为是举莛与楹,历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庄子认为这些看似不相关的事物他们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旧事物的消失即新事物的形成,同理新事物的诞生也就代表着旧事物的消失,世间万物无论美丑,大小都是没有区别的,到最后都归于大同。同时是非这些虚幻的概念也是如此,真理从来不曾有过界限,言论也没有过定数即“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爲是而有畛也”,只有当人们的主观因素掺杂其中时才有了各自对是非的判断,才有了界限。 在《齐物论》中庄子描绘了一个他理想中的世界,一个人民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人与人之间没有争斗,无欲无求,就像陶渊明的桃花源一样,看似美好却不可能存在的社会,庄子是想着实现它,但是陶渊明更加理性,他将其写作昙花一现,然后马上消失再也寻找不见,因为他知道这不可能出现,因此庄子是浪漫的,他喜欢幻想,也正是因为他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才为我们留下了如此丰厚的精神财富。

浅谈老庄的处世态度与政治理论

浅谈老庄的处世态度与政治理论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也是当代中国仅存的几个传承相对完整的信仰之一。作为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往往以“老庄”并称,以其来代表道家。但事实上,老子和庄子的处世态度与政治理论并非完全相同。 处世态度 同样是对于道的追求,较之老子的清静无为,庄子则更加随心所欲。老子从道法自然的宇宙观角度强调人的生命实体存在状态的重要性,而庄子从人性自然和个体生存困境角度,在关注生命的同时,更强调个体精神自由的重要性。因此,老子和庄子在为人处世上产生了分歧。 老子认为如果意欲从现实中有所获取,就不能不讲求策略。故而写道:“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其基本意旨是以柔克刚,来获取成功。正所谓“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这句话的意思是,“所以有道的人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能赢得爱戴;把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生命。”(陈鼓应)“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老子》第三十八章)因此,“柔弱胜刚强”。在现代社会,我们当然不必标榜自己,要求做成圣人,但这种舒张胸怀的态度还是值得学习的。毕竟老子生活于春秋大分裂大动荡之时,在这种险恶的环境中,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再正常不过,要保全自身就要擅用智慧和谋略,理智处世。 对于老子这一大套处世哲学,庄子简直是不屑一顾。庄子本人极崇尚自由,祖上系出楚国贵族,后因楚国动乱,迁至宋国。庄子生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常年隐居,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聘,属于与老子相对的极端,因无欲无求,而无所顾忌,直来直往,锋芒毕露。他也常常列举事物的对立方面,却不循宁弱勿强、宁下勿上之类套路,如说:“合则离,成则毁,廉则挫,尊则议,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庄子》外篇山木第十九)痛苦既是无法逃避,现实就不值得让人流连,不如放德而行,率性存真,获得精神超越。庄子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这

浅析庄子的无为而治论

浅析庄子的无为而治论 摘要:庄子,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老庄”。庄子是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的,所以在形体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种逍遥自在境界。在他的哲学思想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无为。主张君主要顺物而动,随天而行,无为而治,万物才会升腾。这一种“无为而治”属唯心主义范畴,在庄周所处的那个时代,面对丑恶和污浊的社会现象,愤恨当世,找寻不到摆脱现实的道路,只好凭命由天了。但在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21世纪,一个彰显个性、民主、自由的年代,很明显,“无为而治”已顺应不了时代的发展。但是,“无为而治”这一思想在当今是否就一无是处了呢?笔者尝试着已辩证的角度来浅析庄子的无为而治论。 一、“无为而治”的含义 无为而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治国理论。最早由春秋末期的老子提出。老子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无,只有无才符合道的原则,“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而治是道家最基本的政治主张。 无为,即“不为物先,不为物后”,顺乎自然以为治。无为是实现无不为、无不治的前提和条件,“以无事取天下”。《汉书·艺文志》说:道家的无为政治主张是“君人南面之术”,道出了无为政治的基本精神。 二、“无为而治”在古代的发展 无为而治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有很大的影响。汉初的黄老之学吸取了先秦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适应秦末政治动乱之后,民心思定的形势,强调清静无为,主张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对人民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采取不干涉主义或少干涉主义,借以安定民心,发展社会生产。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思想在当时起了积极作用。唐代初年和宋代初年的统治者都曾利用无为而治的思想协调处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有所收效。魏晋玄学家则通过宣传无为而治,引导人们消极、遁世、清淡、无所作为,对社会产生了消极影响。 将无为而治这一思想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典型代表是汉朝宰相曹参。汉朝第一宰相萧何死后,推荐曹参代替自己,曹参接任后,凡事毫不变更,一切都遵循萧何在位时所定的成规办事。曹参当了三年的相国死去,百姓歌颂他说,“萧何制法,整齐归一,曹参接替,守而不失,承其清静,百姓安宁。” 三、无为而治在今天的发展 1、无为而治本来是道家的治国策略,所以治国是无为而治的第一应用。为了贯彻无为而治的方针,各级政府官员既要抛弃各种政绩主义和形式主义,也要抛弃“为人民谋幸福“、“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等仁政理念,宽刑简政、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尽量靠万民的自为无为无不为,靠万民的自治无治无不治,自己做好必要的服务工作即可;同时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信任和依靠下属,让下属去完成各项工作,自已主要做好识人用人的工作。[2] 企业管理 2、无为而治用在企业管理上,要求企业管理者从琐事中跳出来,主要抓好企业发展战略和识人用人的工作,至于具体的研发、技术、生产、销售等工作,要充分依靠员工和下属来做。 3、无为而治用在教育领域,要求老师和家长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充分信赖孩子的能力和发展潜力(即道家的自化能力),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试、去学习、去探索、去发现,甚至去破坏,哪怕他会失败会犯错误也不要紧,因为他会从这些

浅谈庄子“无用之用”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浅谈庄子“无用之用”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20130211班沈炜煜 在《逍遥游》中,庄子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惠子对庄子说:“魏王给了一些大葫芦的种子,我把它种了,结的葫芦极大,能容五石。可是,它的质料不坚固,用来盛水,拿起来就破了,切成两个瓢,又太浅装不了多少东西!因此,这葫芦虽然大,却没有一点实际用处,我索性就把它砸破了。”庄子听了,说:“你真不会利用大的东西啊!有这么大一个葫芦,为什么不考虑把它做成腰舟,漂游江河湖海,作渡江用,而只考虑盛东西呢?你还是个心眼不开窍的人啊!” 同样的大葫芦,惠子认为它大而无用,而庄子却能打破常规,变通用法,把葫芦做成腰舟浮于江湖,使它显示出了新的妙用。由此可见,有用和无用是相对存在的,同样的东西用在不同的地方,其效果大不一样。 庄子认为,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看似“无用”的东西,实际上有其自身的“大用”,只是利用的方式不同或摆放的位置不同罢了。因此,我们对待事物,要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探索事物最大的价值,从而完美地利用它。 在当今这个急功近利、人心浮躁的社会中,庄子的“无用之用”思想或许能给我们带来诸多启发。下面我将从变通创新、节俭环保、用人、教育以及人生观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一、变通创新方面 惠子固执地认为葫芦只能用来装水,而庄子大胆创新,打破了葫芦的常规用法,把以前只能用来盛水转变到可以作为腰舟来使用,合理地变“无用”为“有用”,化“有用”为“巧用”。 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创新意识,尤其是在当今这个发展迅速的社会中。一味墨守成规、不知变通的人,终会失去自身的竞争力,难以跟上时代的节奏,最终会被社会淘汰。古往今来,那些美名远扬的科学家、艺术家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不仅是与他们自身的努力有关,更是因为他们具有强大的创新精神。只

庄子人生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浅谈庄子人生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作者:————————————————————————————————日期: 2

浅谈庄子人生观的当代启示 【摘要】:庄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思想家,他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至今仍被深深推崇。庄子的思想以他的人生观为核心而展开,继而阐述了他对自然、生活、学习、善恶和死生的见解。在庄子的人生观中,既有着消极的态度,也有积极的理想。他不仅推崇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更提出了人如何实现理想目标的方法,以及怎样安身立命、快乐生活的方式。而我们,可以从庄子积极的人生观中汲取精华,努力树立向上的人生观,同时要以史为鉴,在成长中避免一些错误人生观的形成。 【关键词】:庄子、人生观、无为、自然、生死、善恶、 【正文】: 于丹老师说:“儒家是我们的土地,让我们融入社会;道家是我们的天空,让我们心灵自由。”提到圣人,无疑大家都会想到孔子,那么,至人,南华真人呢?又有几人说的出来。这就是庄子,一个乐安天命,淡泊自然的思想家。他以自然的方式生活着,用寓言记录人生,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庄子生活在一个战乱纷纷的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战国时代,烽火连天,人民困苦不堪,这种“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社会,并没有阻止庄子快乐的活着。他的一生,正如他自己所言: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至,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不为福先,不为祸始;其生若死,其死若休,淡然独与神明居。这就是庄子,这就是庄子眼中的自己! 在我国先秦哲学思想中,尤其推崇孔孟。然而,道家却给了我们更多的心灵感悟。在历史文化中,孔子代表中国儒家思想的源头,庄子代表中国道家思想的源头。古人常用“入则孔孟,出则老庄”来界定人生在世的处世与自处。

浅谈庄子的政治思想

浅谈庄子的政治思想 摘要:庄子是先秦时期的唯心主义大家,他的政治思想是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庄子主张统治者治世要使人恢复人之常性,实行无为而治,使社会回归到至善至美的自然当中,恢复混乱之前的正常状态。虽然其治世方案是消极的甚而有些颓废的逃避感觉,但对于我们现在的生活依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当时的社会环境;理想的社会;政治本于常性;无为而治 庄子(前369 -前286年),姓庄,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一说今山东曹县)人,是战国时期一位著名的隐士,也是思想,哲学,文学的集大成者,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后世将其与老子并称为“老庄”。而从古至今,世人看庄子,总是在一个“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飘渺境地,深刻而又虚无,让人捉摸不透。 研究庄子哲学思想的人颇多,但是研究其政治思想的人并不算多。不过其实,他对政治的理解也是有其独到之处的,是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政治思想并不简简单单的就是世人所理解的“无为”二字,而是在他认清了政治为何物之后,才认定了政治不可为。 一、当时的社会环境 庄子所处的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以“礼”为根本制度的政治格局,在绵延了数百年之后,终于支撑不住走向崩溃的边缘,社会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战国之前的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弑君三十六位,亡国五十二次,大小征战不计其数。其间既有诸民族之间的大争斗与大融混,又有中原诸侯之间的争战屠戮,骨肉相残。整个社会礼崩乐坏,民不聊生。”[1]所以后代史家说“春秋无义战”。就在这样的争斗兼并中,诸侯的数量越来越少,到了战国时代,主要只剩下七雄:东齐西秦,南楚北燕,中原韩赵魏。七雄虎视天下,其战争的规模之大、杀戮之酷,前所未有。在这二百四十八年中,大小战争二百二十二次。“争

浅析庄子人生哲学

浅析庄子人生哲学 摘要: 在庄子的哲学中,最核心的内容是人生哲学,其描述了人如何在不如意的现实环境中追求精神的绝对自由。本文从超越自然生死、超越社会环境到超越自我层层递进,进行分析论述,并指出庄子人生哲学的现实意义,有利于现代人在迷惘的现实中寻求解脱。 关键字:庄子;人生哲学;精神自由 目录: 一、超越自然死生 二、超越社会 (一)现实社会 1.时代背景 2.所处环境 (二)理想社会 三、超越自我 (一)世人人格 (二)理想人格 1.超越情感和物欲 2.超越自我 3.回归自然 四、现实意义 (一)积极方面 1.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2.强烈的自我批判精神 (二)消极方面

一、超越自然死生 《至乐》描述: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人且俨然侵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命乎,故止也。”与自己相濡以沫的结发妻子去世,庄子不但不哭反而鼓盆而歌,从人伦的角度看,这是违背情理的,丧失了一个在社会生活中的人应有的基本情感,故而惠子对此极为不满。然而在庄子眼里,人之生源于自然,人之死又返于自然,相送就要嗷嗷哭泣,岂非不通达明理?妻子睡在天地这个大屋子里即将成为永恒,以天为被以地为席,不再有痛苦和贫穷,所以当然要为她庆贺。 庄子并非只对他人的死看的开,对于他自身,一样看破死生。《大宗师》描述:庄子将死,弟子们欲厚葬,他立刻予以否定:“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赉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如此!”当弟子们又担心乌鸦老鹰会啄食时,庄子宽慰他们道:“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由此可见,庄子对人的生死抱有非常达观的态度,看淡生死,把生和死当作一个必然要发生的过程,一笑而过。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过:“当人想到稍纵即逝的瞬间,他就把现实事物当作是渐趋死亡的,像所有生命的朝生暮死一样,成为生长、腐朽和再生这一周期的一部分。他承认自己是属于自然的,和自然相认同。”①当庄子面对触目惊心的死亡惨状想到生命的脆弱和短暂,像白驹过隙般不可逆转奔向生命的尽头时,他以“自然之道”的价值尺度否定了社会生活中的道德价值。一个人应该因任自然,保持心境或精神上恬静,才是真正的生活。世人多不理解庄子的高义,指责他太过冷漠,以至于后来荀子批评他“不知人”。直至清朝出了一位他的知音,清人胡文英在《庄子独见》中指出:“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② 二、超越社会 (一)现实社会 1.时代背景 (1)战争频发,生灵涂炭。 春秋时期,周室衰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孟子》),一降为“自诸候出”,再降则“政在大夫”,三降至“陪臣执国命”。各国诸侯相继称王尊霸,诺大的疆域成为霸主之间争斗逞凶的场所。春秋五霸,或为一己的私利,或为满足好大喜功的心理,连年发动战争。“杀人之士民,兼人之土地,以养吾私。其战不知孰善?”(《庄子·徐无鬼》)。 战国时期更是以“战”而闻名的时代,春秋时代的流弊愈演愈烈,或者内讧,或者变乱,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社会组织处于无序状态。庄子对历史上的种种混战及其所带来的恶果了然于心:“争地之战,杀人盈野;争城之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战争就是人类规模化的相互残杀,一场战争下来,辄有数万人十数万人,丧生于刀光剑影之中。 (2)等级森严,贫富悬殊。 封建领主制社会,等级森严,人有了三六九等分,对资源的利用配置自然会不平等,随之而来的贫富差距是必然的。“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孟子·梁惠王上》)。然而,王权何来?凭何以王权凌驾于他人之上,王与众人又有何异?“天地之养一也,君独为万乘之主,以苦一国之民,以养耳日口鼻,夫神者不资许也”(《徐无鬼》)。人的生命是道、天赋予的,是自然造化的结果,天赋的人是平等无差别的,因此人权才是最根本、与人的生命共存的基本属性。而王权却是人造出来,强加于众人头上的,完全是人为的,绝非人类的本质属性,而这种附加的成分,却剥夺了人人共有的尊严和

庄子论论文

浅谈庄子之“忘”与“游” 学院:西南大学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班级:2009级汉教三班 姓名:石秀诗学号:222009308011201 【摘要】:“忘”是庄子美学的一个核心,是庄子神行于宇宙遨游于四海的关键所在;“游”可谓是庄子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庄子心灵与精神世界所向往的自由生活。以“忘”而“游”谓之庄子。 【关键词】:庄子、忘、游、庄子思想 引言 有人说:“没有老子,就没有道家思想;没有庄子,道家将被遗忘”这诚然说出了庄子在道家的地位之高。“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无物不然,无物不可”的观点是庄子相对主义的态度。我们知道道家思想以“道”为核心,乃如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那么庄子之道又是什么呢?我们从庄子之道能看到的庄子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历来人们对庄子思想的评论是丰富多彩的。本文以庄子思想中的“忘”与“游”来对庄子本人及庄子道家思想进行浅论。 一、庄子与《庄子》 庄子,闻一多说他是一个“真实的诗人”,郭沫若则说他是一个厌世的思想家,那么庄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又是在那种社会背景下生活的一个人,庄子的《庄子》玄妙的人生哲理是怎样产生的?以上种种都得先从庄子这个人入手。 庄子,这位道家的先圣,生活于春秋战国时代,与孟子生活于同一个时间。在政治混乱、战争频繁、思想活跃的年代里,庄子的生活是多样的。物质上,他是一个编织草鞋为生的穷光蛋;文化上,他是学富五车道家思想的泰斗。他是一个贫穷而富足的人,诚如这段评价说的“他的形象太丰富了,可以一会是敏锐的

人生解剖师,一会儿又是沉淀往事的诗人;一会儿是濮水上悠游的垂钓者;一会儿又是土屋前闲坐的穷汉”○1,当然,他还是一位口才雄辩大师,他与惠子的“鱼之乐”之论以及“枯鱼之肆”、“涸辙之鲋”的故事便是最好的证明。这就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庄子,其人生如梦一场般千变万化。 《庄子》出世以后,与《老子》《周易》于魏晋南北朝被世人列为“三玄”,从此倍受人们推崇,那时文人们“废六经,谈老黄”赋诗论道以“玄”为美为善。《庄子》这一本奇书蕴含了中国古典哲学、美学、艺术学等多方面的思想内容。《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和“杂篇”三个部分。“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内篇最集中表现庄子哲学的观点的是《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等。 庄子与《庄子》都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当中的是与非、虚与实、对与错之精神观是为后人看待现实世界开拓的一个窗口。 二、庄子之“忘” “忘”即是“心亡”——忘记自我意识之意,简而言之为“忘我”。然而,庄子之忘的内容是丰富的,它不仅仅在于“忘我”。 “与其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忘”,是庄子高妙人生的条件关键,诚如武林高手般“忘我”之境才是武功最高之境,手中无剑才是剑招之至。但是,庄子强调的“忘”应该是《逍遥游》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之意,他

浅谈庄子人生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浅谈庄子人生观的当代启示 【摘要】:庄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思想家,他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至今仍被深深推崇。庄子的思想以他的人生观为核心而展开,继而阐述了他对自然、生活、学习、善恶和死生的见解。在庄子的人生观中,既有着消极的态度,也有积极的理想。他不仅推崇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更提出了人如何实现理想目标的方法,以及怎样安身立命、快乐生活的方式。而我们,可以从庄子积极的人生观中汲取精华,努力树立向上的人生观,同时要以史为鉴,在成长中避免一些错误人生观的形成。 【关键词】:庄子、人生观、无为、自然、生死、善恶、 【正文】: 于丹老师说:“儒家是我们的土地,让我们融入社会;道家是我们的天空,让我们心灵自由。”提到圣人,无疑大家都会想到孔子,那么,至人,南华真人呢?又有几人说的出来。这就是庄子,一个乐安天命,淡泊自然的思想家。他以自然的方式生活着,用寓言记录人生,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庄子生活在一个战乱纷纷的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战国时代,烽火连天,人民困苦不堪,这种“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社会,并没有阻止庄子快乐的活着。他的一生,正如他自己所言: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至,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不为福先,不为祸始;其生若死,其死若休,淡然独与神明居。这就是庄子,这就是庄子眼中的自己! 在我国先秦哲学思想中,尤其推崇孔孟。然而,道家却给了我们更多的心灵感悟。在历史文化中,孔子代表中国儒家思想的源头,庄子代表中国道家思想的源头。古人常用“入则孔孟,出则老庄”来界定人生在世的处世与自处。

庄子的主要思想_庄子对后世的影响

庄子的主要思想_庄子对后世的影响 ​庄子,名周,字子休,东周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下面是为你搜集庄子的主要思想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庄子的哲学思想主体上继承了老子的体系,并在此之上增加了自己的观点理论。庄子认为“道”是宇宙中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自然规律就是对宇宙的本源阐述。在老子“人法自然”的基础上,庄子提出了天下万物是相互联系的,他认为“道”的自然规律是无边无界的,冥冥之中没有操纵万物的主宰,万物都是自生自养,在天地中自然演化。 庄子的处世思想主张淡然旷达,要从容的面对一切祸福哀乐,不为万物及自身的变化而欣喜悲伤。庄子认为人生在世要追求自由,因为他的自由精神所以庄子一生不追求做官,用功名利禄来束缚自己。庄子主张人之一生时间是有限的而对欲望的追求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欲望是很危险的。 政治思想上庄子不主张推崇古代的圣贤,他认为万物平等,不应该将人划分等级,出现君臣百姓的阶级之别。庄子还反对“人为”的追求,他主张清静无为,只要顺应自然的发展,自然就会出现至德之世。 庄子对后世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齐鸣,产生了诸子百家的

思想碰撞,如法学、儒学、墨学几大显学在政治历史舞台上的交锋争辩。这是一个东方文明思想激烈碰撞的时代,文人学者为了践行自己的理论主张游说列国,相继粉墨登场。 这是一个探索真理追求自我学说的年代,庄子处于此等思想上的大争之世,博读众家,建立自己独特的庄子学派理论。从思想核心和风格上,庄子有别于其他大家诸子,甚至和道学的开拓者老子也有显著不同。老子虽然也寻求道家的无为而治,但是在他的学说中也还有政治主张及目的,老子的学说也有为政治服务的色彩。庄子则是纯粹出世无为的思想学说,他是从自我出发来建立世界观,阐述社会和政治,是完全的形而上学理论。 庄子的思想哲学体系是抽象的本我论,他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和政治诉求,也不寻求统治者的采纳认同,庄子只是通过抽象的思辨来理解探索宇宙真理,而没有试图通过世俗的践行来验证自己的理论。庄子对于后世哲学文化的影响贡献在于他建立了抽象的哲学本我论。庄子最吸引后世瞩目的的是他的“逍遥处世”说。庄子追求的精神自由的思想境界是看淡人生名利之后的洒脱超然,就像是万物轮转我心不动始终如一。这是一种出尘超脱的人生境界。在中国历史上,庄子的抽象哲学本我论没有任何人能够吸收发展超越,庄子代表了中国最高水平的形而上学,后世无一人能够继承。

浅析庄子的美学思想

浅析庄子的美学思想 摘要:庄子的美学思想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以自然之美、虚静之美、自由之美等多重美学思想的内涵,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格塑造以及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庄子美学思想内涵及特性的分析,凸现庄子的美学人生,丰富人们的审美观,使人性更纯洁、人格更完美。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师承老子,以“道”的自然无为的特征作为他人生审美境界的最高理想。他以冷峻和超越的审美目光透视了人生的历程,其追求的人生是自由的人生,也是审美的人生。生命的自由与审美的超越在他那里是和谐统一、不可分割的。其所论所述对中国古典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庄子美学思想的内涵 庄子美学思想的内涵及其丰富,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自然之美 “道”既是庄子哲学的灵魂,也是其美学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属。庄子认为“道”的根本特征就是自然无为,《在宥》篇曰:“无为而尊者,天道也。”《田方子》曰:“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天地日月的自高、自厚、自明是道的自然无为本质的体现。因此以自然为美,他把天地万物的自然本性视为最高最纯的美。《知北游》中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庄子认为天地本身所具有的美即自然之美才是真正的美。世间一切方圆曲直,皆为自然天成,未经雕凿的自然之美是美的极致,《刻意》曰:“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可见庄子论美,力主自然,追求本真。” 庄子以自然为美,因此他从根本上肯定了美与真的一致性。《渔父》中说:“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泥。”“真”是一种与世俗之伪相对立的自然而然的天生本性,是人与天、物与我达成和谐关系的关键所在。在《应帝王》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寓言:“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此寓言的真实含义在于“真”是浑沌的精神实质和本源,而儵与忽为浑沌凿七窍的行为破坏了浑沌的本来面目,失去了真也就失去了生命,最终导致了浑沌的死亡。所以庄子在《秋水》篇中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民”,以人灭天的做法会使自然丧失其本性,而毫无美可言。正如庄子在《天应篇》中的所讲述的“丑女效颦”的故事,西施病心蹙眉被视为美,而丑女仿效西施病心蹙眉却被邻里视为丑。以庄子的审美尺度,西施之美本自然,病心蹙眉也出于自然,故美得有理;丑女之丑本为天生,也可以成为审美的对象,如《德充符》篇中的哀骀它一样,但丑女因为“彼知宾美而不知宾之所以美”而忸怩作态、弄巧争美,不但不美,由于掩盖了自然面貌,反增其丑。可见庄子美学思想内涵的核心就是自然之美和本真之美。 (二)虚静之美 “虚静”是庄子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庄子看来,这是作为生命底蕴的气的一种本原状态。每当庄子谈到“至人”、“圣人”、“神人”这些理想人格时,总在突出他们的特征:不待于物,不害于物。“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这是庄子在《齐物论》里讲至人神妙之处时的描述。在这种状态中,一个神全形具的至人,虽涉及到世界万物的变化,对于利害、生死却能超然物外,虚怀若谷。在自然中,虚意味着无,在精神上,便是一种“心斋”。在《人间世》中,叙述了颜回向孔子请教心斋的故事,孔子说:“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这里,庄子乃是借孔子之口,将人对世界的反映的最高境界视为以气合气,这种境界便是虚,便是心斋,而它的特征乃在于

浅析庄子思想

浅析庄子思想 作为道家学派始祖的老庄哲学是在中国的哲学思想中唯一能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学说分庭抗礼的古代最伟大的学说。它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的地位绝不低于儒家和佛家。在庄子看来,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导什么,规定什么,而是要去掉什么,忘掉什么,忘掉成心、机心、分别心。既然如此,还用得着政治宣传、礼乐教化、仁义劝导?这些宣传、教化、劝导,庄子认为都是人性中的“伪”,所以要摒弃它。在知识分子的心目中,老庄,尤其是庄子的哲学是最为适应创造力的需要,最贴合他们内心深处隐微的部分的。它在儒家的规矩严整与佛家的禁欲严峻之间,给中国的知识分子提供了一块可以自由呼吸的空间,它是率性的,是顺应自然的,而反对人为的束缚的,它在保全自由“生命”的过程中,竭尽了最大的心力。 一、自然天真之美 人们常常提起庄子,就和“消极出世”“逃避现实”这些概念联系在一起。《庄子》一书中,虽然没有专门阐述艺术问题和美学问题的篇章,对于美的问题,庄子也没有下过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庄子往往用许多具体生动的譬喻和寓言故事来阐明他的哲学思想表明他关于美的见解。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继承了老子这种自然观,并将老子创生万物的自然之道引向人生,通往自由的审美境界。“道法自然”就是《庄子》一书最核心的主题,意思是:道效仿它自己的样子。“道法自然”对万物来说就是物法自然,天地万物都自然而然地顺着自己的本性变化,顺循大道而行。因此,庄子的美学思想以自然为宗,其自然观普遍地表现在对天地万物、人性、艺术的看法之中。他认为对于天地万物而言,“自然”是在无为中体现无不为,彰显为至高形态的“大美”;对于人性而言,“自然”体现为真诚无伪的本性,它需要战胜欲望、摆脱礼俗而返朴归真;对于艺术而言,“自然”则体现为“技进乎道”,是经过依乎天理的艰苦修炼而达到的自由境界。 首先,对于天地万物而言,自然之道在无为中体现无不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庄子连用“大美”、“明法”、“成理”赞叹“道”在无为中所自然彰显的最高境界。。“道”是宇宙天地的本体和生命。天地有造化之美,美原因乃是万物有自己的本根,这万物的本根就是天地之道。道存在于自然万物之中,自然万物是道的显现,也是美的源泉。庄子在强调保持自然本性的同时,也强调了自由,强调了真美与自由的统一,没有自由,就谈不上自然本性之美。在这里,庄子以“道”的立场破除了以人为中心的狭隘实用的立场。 其次,人性的自然之道体现为去伪存真,回归天然本性。庄子认为,人本与宇宙精神契合无间,与万事万物浑然无分,可是由于世俗的障蔽,使人异化。自然之美是人工所无法比拟的,自然和大道赋予了万物一切禀性,使万物有高有低,有大有小,有华丽有质朴,有长寿和短命。所以我们眼中的世界才会如此的美丽多姿,万物都独有其魅力。倘若用人为地智巧使万物的禀性都一样,那就是太不明智了。在现实社会中,大多人或追名逐利,或规于仁义,皆因“有为”而被万物所累,从而丧失其本真,漠视其生命。看看我们身边发生的一系列事情:美体美容术如隆鼻隆胸风靡世界,到处砍伐树木、填整土地盖房子的现象,海洋鱼类的稀少、河流的污染等等。这些都是是因为人类破坏了原本“无为的自然”才造成的。本来我们与自然和谐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着,但是我们却破坏了这种“和”

庄子的人生观

庄子的人生观 罗建 (北方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微电子系10-1班) 【论文摘要】 庄子的人生,追逐的是生活的理想境界以及对其的实践方法,是对精神自然状态的认知过程,从而达到超脱尘世,无拘无束的精神自由世界。他的这种思想对后世文人乃至各种职业的人们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 淡薄;豁达;自由;自然 引言 在中国古代,涌现出无数的思想大家,他们的思想认知对后世人们的精神追求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而庄子以其独到的思想见解,更给后人以启迪。他超脱自然,追求自由的豁达人生观,正是我们身处物质社会的人们应该学习的。 1、庄子的人生态度 人生为何而活,现在很多人都不禁问到这个问题。追名逐利?富贵荣华?或许在当下这个现实的无法再现实的世界里,这是最重要的;但是对庄子而言,这不是!他宁愿做水中的一条游鱼,也不愿意放弃自由;他宁可毕生穷困,也不沾染名利;他即使在偏僻简陋的小巷中,也不忘自己的志向,致力于对道学的研究。他以其超脱世俗的心态,潇洒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庄子·山木》中记道:庄子衣大布而补之,正逢系履而过魏王。魏王曰:“何先生之惫邪?”庄子曰:“贫也,非惫也。上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王独不见夫腾猿乎?其得楠梓豫章也,揽蔓其枝而王长其间,虽羿、蓬蒙不能眄睨也。及其得柘棘枳枸之间也,危行侧视,振动悼栗,此筋骨非有加急而不柔也,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由此可见,庄子对于自己的处境是何等的洒脱,对名利的淡薄之心也就不言而喻了。 对于庄子的人生观,或许还可以由此看出。“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赉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如此!”“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这是庄子在即将去世的时候对弟子所说的话,试问当世之中还有何人可以有如此气概。庄子所追逐的人生,是精神世界的享受,有着超越世俗的思想认知。在他看来,生与死的界限本来就是不存在的,因为那是自然之规律。既然终究要发生,又何必苦苦逃避,当死亡来临,只需一笑而过而已。 2、对自由的追求 庄子在《逍遥游》中说到:“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在庄子看来,人生在世,之所以会有诸多苦恼,就是因为受制于各种限制,不是一种真正的自由状态。人要得到真正的自由,就要学会超越那些禁制,达到“无待”境界;然后还要放下自己的主体意识,升入到“无己”之境。 很明显,庄子所说的这种自由状态是绝对的自由,然而这种自由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可庄子在《天下》中这样记载:“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可见,庄子追求的乃是一种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有许多不可能实现的梦,但是在精神的世界里,我们却可以实现。在那个虚拟的世界中,我们

道家政治思想

道家政治思想

浅谈先秦道家政治思想 ——以老庄为研究主体 王正琥 [论文摘要]老庄道家哲学是智慧之学,它以“道”为最高的准则,连缀于自然、社会、生活各方面之中,内涵博大精深,蕴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老庄思想以“道”为原则和依据,对现实社会政治生活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严厉的批判,主张“无为而治”,建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彰显了未来社会的生活图景;老庄“天人合一”的理念,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智慧,启发我们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政治思想上与儒家讲礼治、法家讲法治不同,道家主张“无为而治”。以“无为而治”为核心,道家提出了自己系统而深刻的政治伦理理论。和谐社会的构建,从根本上说,就是能否化解各种社会利益矛盾,使整个社会及其生活体系走向和谐发展。道家政治伦理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道家政治思想老子庄子现实意义 On the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pre-Qin Taoism -- Lao Zi and Zhuang Zi to study the main Abstract:The Taoist philosophy of Taoism is the wisdom of its " Tao " to the highest standards, Link in the natural, social and all

aspects of life, meaning broad and contains a profound humanistic spirit. Laozi and Zhuangzi thinking of " Tao " principle and basis for social and political reality of life for exposing a deep and harsh criticism, stands for "inaction and rule" construct "a small country few people" the ideal society, illustrates the life of a picture of the future society ; Laozi and Zhuangzi "Harmony" concept, contains a profound ecological wisdom, inspired us to correctl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he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political ideology and Confucianism stresses ceremony governance, the rule of law Legalists say different, Taoism advocates "inaction rule." "Inaction and rule" as the core, Taoism made their political system and profound ethical theory.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fundamentally speaking, is the ability to resolve social conflicts of interests so that the whole social system and life to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Taoist political ethics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have a positive significance. Key words: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Taoism Lao Zi Zhuang Zi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一、以老庄为核心的先秦道家政治思想概论

浅谈庄子的人生观

浅谈庄子的人生观 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 王文臣 【摘要】庄子是先秦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是中国传统精神哲学独特的奠基人,注重精神自由的人生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颗永久熠熠生辉的璀璨明珠和无价瑰宝.。庄子人生哲学的高明之处在于他直接从“道”去寻找人类精神的根源,将“道”普遍地贯通于现实的人生之中,从而为人的精神关怀、精神理想确立目标,处处都显现出一种特别的人文关怀。庄子认为,现实世界纷繁复杂,但却有其内在的本质,即“道”。人们只要达到对“道”的觉解和体悟,就能从人生中的各种矛盾和烦恼的纠缠中获得精神上的超越,达到“游”的人生最高境界。庄子的超脱人生是其对人生的理想境界和实践方法的思考,是对精神本然状态的自我认识,从而达到一种超脱世俗、无任何约束的精神自由境界。其豁达超脱的人生观,对历代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庄子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超脱于世俗的生活之外,“乘道德而浮游”,彻底摆脱现实社会中一切人际关系的制约和束缚。庄子在《庄子》一书中所要诠释的思想同样值得我们现代人去领悟。 【关键词】超脱;豁达;绝对自由

一、从“有待”达“无待”而“逍遥游” 《逍遥游》作为《庄子》的开篇,列内七篇之首,是贯穿全书的总纲,也是连接所有庄子哲学思想的主线,意味深远。它既是《庄子》的逻辑起点,也是《庄子》的逻辑终点。庄子把现实生活中的功名利禄看得很淡,在他看来,追求功名利禄,就不会有无忧无虑的生活,他以楚国神庙中供奉的神龟为例说,龟宁可活着,曳尾于涂泥之中,也不愿意死而藏于庙堂之上。富贵不能使人全生,反而会成为人生的枷锁。至人无我、无为、无名,与天道一体,达到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这便有了绝对的自由。 “逍遥”一词,在《庄子》中总共出现三十六次,如“逍遥乎寝卧其下”(《逍遥游》),“逍遥乎无为之业”(《大宗师》),“以游逍遥之虚”,“逍遥无为也”(《天运》),“逍遥乎无业之业”(《达生》),“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让王》)等。关于“逍遥游”的解释很多,但是基本意思都是闲放不拘、怡然自得、了无牵挂。“逍遥”一词并非庄子首创,《诗经·郑风》己有“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此外,《楚辞》、《离骚》、《礼记》等都提到过“逍遥”一词,这些所谓“逍遥”都是安然自得之意,且多与形体的怅然徘徊相关。而《庄子》中的“逍遥”不是拘泥于形体的逍遥飘摇,而主要是喻心态的逍遥自得。如“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逍遥游》)“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大宗师》)以纯粹的心态释之逍遥,这是庄子所使用逍遥的独特之处,庄子的逍遥有现在一些精神自由学说的

浅谈庄子“天人合一”自由思想的现代意义

浅谈庄子“天人合一”自由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摘要】庄子的《逍遥游》提出了道家的“三无”境界,“无己、无功、无名”所达到的自由展开了一条走向自我的、超然的、明达的生命路径。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现代人执着于名利,给心灵带来了种种巨大的压力,陷入难以自拔的困境。庄子的自由思想追求精神的解放,在今天仍带给我们一些启迪。 【关键词】天人合一;自由;现代意义 道家认为“天”就是“自然”的代表。自然是自在而已然的存在。“道”是含括万物的整体,亦即无所不在,是天地万物之根源,亦是天地万物之归宿。庄子曰:“人与天,一也。”即人与天是合一的,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庄子所持的宇宙与人的关系是“天人合一”的,是物我两忘的,他以人的完整生命为起点来思考人应当度过一个怎样的生活旅程。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的《逍遥游》提出了道家的“三无”境界,“无己、无功、无名”所达到的自由展开了一条走向自我的、超然的、明达的生命路径。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现代人执着于名利,给心灵带来了种种巨大的压力,陷入难以自拔的困境。庄子的自由思想追求精神的解放,在今天仍带给我们一些启迪。 自由——“相忘于江湖” 张世英这样描述:“婴儿在其天人合一境界中尚无主客之分,根本没有自我意识,这种原始的‘天人合一’,我把它叫作‘无我之境’;有了主客之分,从而也有了自我意识之后,这种状态,我称之为‘有我之境’;超越了主客之分所达到的更高一级的‘天人合一’,应该说是一种‘忘我之境’。”因此,“天人合一”的境界,也是最高层次的精神自由,展示的是最初的本真自我。 《庄子·大宗师》说:“泉涸,鱼相与处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泉涸”是一种隐喻,它表征自然状态的破坏,鱼生活在水中,正如虎豹生活在丛林中,万物各得其所,这便是“自然”。而“自然”与“人为”对立。既然鱼生活在水中是“自然”的,那么,自然状态的破坏只能是“人为”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