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让孩子“阳气”起来

小儿推拿让孩子“阳气”起来
小儿推拿让孩子“阳气”起来

小儿推拿让孩子“阳气”起来

■名词解释

小儿推拿疗法——是一种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根据孩子生理病理特点,在其体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施以手法推拿的外治疗法,有防病、治病及助长益智作用。

【背景】宝宝爱偏食,感冒易复发

“过年时崽崽重感冒了一次,还转成了肺炎,搞得全家大小不得安生;没想到4月份又感冒了,咳了一个星期还没好,担心又转成肺炎,送到省人民医院打了一个星期吊针,真是纠结!”“这段时间天气变化太奇特了,昨天15℃,今天30℃,女儿一不小心就着凉咳嗽,只好天天给女儿吃抗病毒口服液。不过昨天又听说,抗病毒口服液吃多了也不好,纠结!”在今日女报/凤网妈妈群里,近期宝宝“反复感冒”及预防措施已经成为妈妈们最“纠结”的话

题。

自从进入春季以来,“反复感冒”已经成为让不少妈妈最容易“感冒”的词汇之一。宝宝反复感冒、发烧甚至肺炎,愁怀了众多妈妈。而“复感儿”也成了某些“动不动就感冒”的孩子的代名词。

对此,在临床上,医生认为,0—2岁的孩子如果一年之内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超过7次;3—6岁,一年内上呼吸道感染超过6次,就称之为“反复呼吸道感染”。这类儿童则被称

为“复感儿”。

对于“复感儿”越来越多这一现象,儿科专家认为,宝宝之所以反复感冒和发烧,往往是因为家长过度呵护造成的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比如饮食上过于迁就,让很多孩子养成挑食的毛病,导致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免疫力也越来越低下。

(湖南中医药大学小儿推拿研究负责人王德军老师在湖南金领伟业开展小儿推拿家长班培

训现场操作)

【专家】提高“阳气”,等于提高免疫力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夏天阳气最旺,但也易发散,温补阳气能提高孩子的免疫力。”湖南中医药大学小儿推拿研究负责人王德军表示,趁着夏季调理好孩子的身体,不但能减少夏季疾病,还能增强体质,对抗秋冬容易发作的支气管炎、流感等。尤其是虚寒体质的孩子,夏天天气过热,若让体内本来就不充裕的阳气过度释放,更易导致内脏虚寒而生病,容易腹泻、咳嗽。因此,夏季帮孩子养阳,保持阴阳平衡很重要。

“从中医理论来看,小儿生理特点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而病理特点为…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而且,儿童生理器官、组织、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抵抗力较差更容易发病,也容易恶变,尤其是换季时节。”而在谈及如何提高孩子的免疫力时,王德军告诉今日

女报/凤网记者,家长可以通过小儿推拿为孩子“平衡阴阳,调和腑脏”。

“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小儿推拿通过对孩子特定穴位和部位的刺激,确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还可以保证孩子气血充盈,饮食不偏,食欲旺盛,发育正常等。”王德军告诉今

日女报/凤网记者,家长可以通过“推拿孩子身体的某一部位,通过经络的联系,使孩子体内

相应的腑脏产生相应的生理变化,不打针,不吃药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那么,什么时候适合给宝宝做小儿推拿呢?“一个是未病先防:通过推拿,让孩子气血调和、经络通畅、阴阳平衡,正气充足,因此可以起到不得病、少得病的功效;一个是既病防变:孩子得病后传变较快,容易发生危急状态,推拿可以起到预防发病、防止发生并发症以及危急病症的作用”。不过,王德军特别提醒,因为孩子的体质更为敏感,家长不能随意学习一些大人推拿手法后,在孩子身上“施展”,因为“小儿推拿的穴位和手法都有特别的讲究”。同时,他也指出,小儿推拿是绿色疗法,不必打针吃药,没有毒、副作用,也不需要医疗器械,手法简单易用,是自然、物理的儿童保健和疾病治疗方式;尤其适合于家长通过培训之后给自己的孩子做;一方面能够强身健体增高益智,还可以防病治病。而对于

小儿推拿的适应范围,王德军表示:“一般来说,小儿推拿疗法主要适宜出生至14周岁以下的儿童,特别是6岁以下的婴幼儿。”

■延伸

感冒发烧,一“推”了之

1 感冒先分“热和寒”,再做推拿治疗

很多家长都知道感冒分为风寒和风热,但是实际上宝宝感冒后,往往寒热错杂,那

么,家长如何进行辨证以及对症施治呢?对此,王德军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可根据宝宝的不同症状来进行推拿.

首先,家长要鉴别宝宝是哪一类型的感冒。风寒和风热感冒的鉴别要点包括恶寒发热的程度、有无汗,鼻涕色质、痰液色质、兼证、舌苔、脉象等。其中,风寒感冒的主要症状为怕冷、不发热或低热,不出汗,流清鼻涕;打喷嚏、干咳、咽喉发痒而痰白、稀、薄,小便清,舌红,舌苔薄黄。对治方式则需要清内热,散表寒。

推拿方法:

家政可以每天给孩子开天门、推坎宫、推太阳、按总筋、分阴阳各24次,补脾经300

次,清肝经200次,清心经100次,清肺经300次,补肾经200 次,推三关30次,推六腑30次,按揉足三里,顺逆时针摩腹各36次,捏脊10次,按肩并2—3次。能起到增强免疫力从

而达到预防、治疗、调理孩子感冒、咳嗽的作用。其中,风寒的宝宝可掐二扇门,拿风池

穴4-—5次;风热宝宝可加清天河水约10次,推脊数10次。

2 发热超过39℃,便可推拿退烧

很多家长最怕宝宝发高烧。对此,王德军认为,发热是宝宝机体的一种防卫反应,而“在发热期间,孩子的免疫系统最活跃,发热越高说明抗病能力越强”。因此,只要机体在同致病菌“战斗”,就有发热存在。只有致病菌全部杀死才能退热。同时,发热还可以增强肝脏解毒功能,所以发热在一点程度上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当然,另一方面,如果孩子发热时间较长,尤其高热的话,又可使宝宝各种调节功能受累,如高热可引起宝宝大脑兴奋增强,烦躁、哭闹,甚至惊厥;而超高热可导致宝宝大脑抑制而昏迷。此外,发热还会影响宝宝的消化功能,长时间发热会使宝宝变得消瘦、虚弱。

发烧分为低、中、高、超高热三种(液温在37.5—38℃为低热,38—39℃为中热,39—40℃为高热,超过41℃为超高热),家长可以在孩子发热在低、中热的时候,采用多休息,多喝水,补充营养,多用物理方法降温,如头部冷敷,温水擦浴等方法。只有发热超过39℃时,才采用退烧中药、中成药、针刺放血、小儿推拿等办法。

推拿方法:

每天给孩子开天门、推坎宫、推太阳、按总筋、分阴阳各24次,清脾经100次,清肝经200次,清心经200次,清肺经300次,补肾经200次,推六腑60次,逆运内八卦20次,清天河水10次,倒推脊10次。按肩井2—3次。多用清天河水、推六腑、逆运内八卦、倒推

脊等退热作用的穴位和手法。

■“养阳”锦囊

1 大汗淋漓,易伤宝宝“阳气”

中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汗为心液”,立夏养生要早睡早起,注意养阳,方能与万物生长之势相应。因此要避免孩子玩得太兴奋,大汗淋漓,因“过汉”而伤阳。

2 莫贪凉,少吹冷气吃冰糕

夏季五脏六腑阳气相对较少,但随着空调普及,很多家庭都习惯了整天给孩子吹空调,因此导致阴寒之气频频进入孩子体内。过度喝冷饮冰糕,也会阻遏宝宝体内阳气,因耗

伤阳气而生病。因此,室内空调温度不能过低,一般26℃即可。

3 好心情,有利于宝宝养“阳气”

在中医莅临中,心对应夏季,心为阳脏而主阳气。心能推动血液循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是五脏六腑之“主”。因此,在春夏之交的立夏,孩子若能心情舒畅,少生气,也有利于“养阳”。

4 睡午觉,阳气足了体力好

立夏后,昼长夜短,孩子也要顺应自然变化而晚睡早起,但是夏季天气炎热,对于活泼好动的孩子来说,更容易消耗体力,中午常常感到困倦,可以适当增加午睡时间,帮助宝宝消除疲劳。阳气足,自然体力好。

小儿推拿教学计划

《小儿推拿》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三年级学生划分了对口升学和就业两个方向,学生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本课程开设主要针对于在三年级就业班。现阶段就业班学生总人数94人,由于是第一次教2014级的专业课程,所以对大部分学生的情况不很熟悉,主要是从班主任和以往带成人推拿实训课程中总结的一些情况,对于2014级就业班学生总体来说在学习方面还是比较认真,动手能力比较强,再加上就业目标明确,学习的动力更足。当然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学生在学习水平方面参差不齐,就业班人数较多,对于之后实训课的开展有待进一步完善,另外部分同学学习积极性不够高,态度不够认真,在平时的理论和实训过程中,眼高手低,不能够自觉利用课下时间进行学习,针对这些问题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亟待改善。 二、教材简析 《小儿推拿》教材选用为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教材,主编佘建华。此版本教材定位准确,特色鲜明,注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突出教学重点,知识点明确,有与之匹配的教学大纲。本教材是第二次使用,对于教材中的内容更加熟悉,书中的一些纰漏及时予以标注更改。 三、教学任务 《小儿推拿》是推拿专业得而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用手法作用于小儿体表穴位,用来预防和治疗儿科常见疾病的一门临床科学,是我校中医康复保健专业的必修课。《小儿推拿》的主要任务是,运用中医学基本理论和临床知识,阐述用推拿手法防治小儿推拿常见疾病的基本规律和方法。重点培养学生小儿推拿手法操作技能及运用辨证施治,整体观念指导小儿推拿临床工作的能力;介绍相关儿科学的基本知识。在本课程结束时,学生能较熟练地运用小儿推拿手法,治疗小儿推拿相适应的病种,对于就业班的学生更好地指导就业。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掌握:小儿推拿手法和特定穴位的操作及应用、小儿推拿禁忌证、小儿推拿疗效显着的常见病症的诊治。 熟悉: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诊断方法、小儿推拿特点、影响手法的补泻因素、小儿推拿常用介质、小儿推拿治疗有效的常见病证的诊治。 了解:小儿推拿发展简史、小儿生长发育一般规律、小儿喂养方式和保健措施、小儿推拿注意事项、小儿推拿辅助治疗有效的常见病症。 (二)、能力培养目标 具有熟练地手法技巧,并能根据临床具体病症,从辨证、辨证论治入手拟订治疗原则、推拿处方,合理组合推拿手法。通过系统的学习,能运用所掌握的中、西医基础和临床知识,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一定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对症处理的能力,并能将熟练地手法和合理的操作步骤,灵活地运用于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小儿推拿-脾胃

治疗宝宝胃口差、消化不良的小儿推拿按摩保健方法: 要求: 1、每天推拿按摩约5~10分钟即可,应坚持3个月以上。 2、本手法不宜在饭前空腹或饭后立即进行。 3、推拿按摩时,室内温度应在22摄氏度以上,防止宝宝着凉。 4、小儿推拿按摩的手法应轻重适宜,不要让宝宝觉得不舒服。 第一步 按揉推四横纹:四横纹穴位于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的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操作时,医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食指或中指指端分别按揉四横纹穴,约2~3分钟;也可推四横纹穴,将小儿四指并拢,医者用右手拇指自小儿的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推50~100次。此法具有调中行气、和气血、除胀满的作用。 按揉推板门穴:板门穴位于小儿手掌大鱼际处。操作时,医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揉板门穴。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也可使用推法,由拇指指根推向腕横纹可止泻,由腕横纹推向拇指指根能止呕,来回推可调整脾胃功能。按揉2~3分钟,推50~100次。 推脾经穴:脾经穴在小儿拇指桡侧面。操作时,医者左手中指或无名指夹住小儿左手四指,再以拇指与中指捏住小儿拇指,医者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后,直推小儿脾经穴,从拇指指尖推向拇指根,推50~100次,单方向直推,不宜来回推。此法具有健脾和胃的功能。 按摩掌心:操作时,医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摩小儿掌心50~100次,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 第二步 腹部按摩:小儿采取平卧位,医者用右手四指或手掌,在小儿腹部,以脐为中心,做圆周运动。顺大肠方向为泻,适宜大便偏干者;逆大肠方向为补,适宜大便偏稀者;一般多选择顺逆各半,约按摩50~100次。操作时,手法不宜过重,应轻重适宜;医者手不宜过凉,应温暖。此法有调脾和胃的作用。 第三步 足底按摩(揉涌泉穴):涌泉穴在脚心,屈趾时,足掌心前正中凹陷中。医者用中指、食指或拇指指端揉该穴,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按揉2~3分钟。此法有止吐泻、调脾胃的功能。 其他方法:捏脊的部位 捏脊的部位主要在背部脊柱及两旁,脊柱在背部的正中,是经络中的督脉所在,脊柱的两侧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路线,经络穴位有风府、大椎、腰俞、至阳、命门、腰阳关、八、背俞穴等。通过捏脊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起到通经活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及调整脏腑的治疗作用。 常用手法 捏脊疗法常用手法为捏、拿、推、捻、提五种,临床上,这八种手法综合运用,完成整个捏脊操作过程。 1.捏法:用双手拇、食二指将皮肤提捏起来,所提皮肤的多少要适当,提捏过多不易推进,提捏过少易于滑脱。 2.拿法:是捏法的进一步动作,拇指用力下压,食指用力上抵,拿法同捏法是相互配合,相辅相成的。 3.推法:以食指为主,将提捏起来的皮肤向前推动。具体作法是,将食指二、三节紧贴皮肤,与拇指协调,均匀地向前推进,边捏拿边推进,推进速度应适当,过快则容易滑

小儿推拿和成人推拿的区别是什么

https://www.360docs.net/doc/7812979717.html,(了解更多请搜索:东京贝乐) 小儿推拿和成人推拿的区别是什么 一、定义 小儿推拿是指在中医基础理论和相关临床知识指导下,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研究在其体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施以手法,以防治疾病、助长益智的一种外治法。而推拿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在人体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运用各种手法和特定的肢体活动来防治疾病的一种医疗方法。从两者的定义我们不难发现,小儿推拿的定义较为有针对性和具体性,而推拿更具有广泛性和概括意义。 二、主体 小儿推拿的主体是14周岁以下的儿童,以6岁以前效果最佳。而推拿适用于需要调节身体功能的广泛的人群。 三、施术方法与力度 小儿的推拿动作要轻柔,并且适当的缓慢,一般以揉,推,捏,搓为主。关节是不可随便乱拉,抖,摇,扳,身体也尽量不能用点压法。一般手法以大拇指朝内,其余四指朝外,手掌分开成八字型,沿着直线慢慢的向下推。动作的顺序可从肩颈部从上往下走,也可以从尾椎开始从下往上走至肩颈位,再用内为八字做揉捏法。小儿的胸部主要是用掌心和掌根来做象外推拨法,而到了腹部时是要紧贴着皮肤做顺时针推揉法然后再做逆时针推揉法,在从两肋边从外象内做画葫壮。遇到小穴位用指揉法,要用指腹来揉,遇到大面积的穴位要用掌

https://www.360docs.net/doc/7812979717.html,(了解更多请搜索:东京贝乐) 心和掌根来揉。而四肢是从顺的方向来揉和轻搓。而一般大人的需要拥有一定的力度才会有好的效果,其手法大多是以捏,按,压,点,推,拿,搓,揉等为主。遇到关节处还要用到扳法,摇法和拉伸法。大人的皮肤,肌肉,脏腑早已经成熟了,相对也比较厚实,强壮些,所以稍微用点才能有作用。 四、操作时长 由于小儿的皮肤较为娇嫩,所以推拿的时间不宜太长,一般是15~20分钟为宜。而大人为了达到一定的效果,且身体机能已经发育较为完善所以推拿的时间可以较长,一般为30~45分钟为宜。 五、针对疾病的类型 小儿推拿可治疗新生儿相关疾病,例如特有的产伤;营养缺乏性疾病,例如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例如流涎、呕吐、肠绞痛、鹅口疮等;呼吸系统疾病,例如发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神经肌肉骨骼系统疾病,例如小儿惊厥、脑性瘫痪、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斜颈等;变态反应性疾病,例如哮喘;以及心理发育障碍性疾病,例如遗尿症、儿童多动症等。对于儿童传染性疾病,小儿推拿也有很好的效果,例如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细菌性痢疾;其他性疾病,例如夜啼、暑热证等均可以通过小儿推拿来治疗。而成人推拿治疗的范围相比之下也更加的宽广。它包含内科的呼吸、消化、心血管、神经系统、内分泌、

小儿推拿手法与常见病治疗

小儿推拿与常见病的治疗 小儿推拿手法是与成人推拿手法相对而言的,实际上,大多数的手法是既可应用于成人,也可应用于小儿。其实,由于小儿的生理和病理特点,在手法应用上各有侧重而已。小儿推拿的手法特别强调轻快柔和,平稳着实,根据病情的轻重和患儿的年龄的大小,在手法操作次数或时间上有明显的区别,一般说,年龄大病情重者,操作次数多时间长,年龄小病情轻的,操作次数少时间短。 小儿推拿是以小儿疾病为治疗范围,并有独特的诊查手段、穴位及操作方法,除了在阐述病因病机时注意生命特点,在应用四诊时注意望诊,在辩证中以五脏辩证为主外,小儿推拿的特点有这样几个方面:在经学方面,提出五指经学通联的观点,有特定穴位,这些穴位大多集中在头面及上肢部,并且穴位不仅是点状,也有线状、面状,如前臂的三关和六腑穴都是线状,而面部的脾土、肺金、心火、肝木、肾水诸穴均为面状穴,特定穴位的点、线、面状分布的特点更能反映推拿与手法制定为主的特点。 诊断中发展了四诊法,治疗上更重视追根施治和五行生克等基本法则。 1.上肢部 1)脾土 位置:拇指螺纹面,拇指桡侧缘。 主治:消化不良、泄泻、呕吐、疳积等。 临床应用:补脾经能健脾胃、补气血,常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引起的食欲不振、形体消瘦、消化不良等;清脾经能清热祛湿,常用于恶心呕吐、湿热腹泻等。小儿脾胃虚弱不易攻伐太过,故在一般情况下,脾经穴多用补法,脾壮挟持者当用清法。 补脾土法:拇指螺纹面贴在小儿拇指螺纹面上做旋转推法,或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清脾经法: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补法300~400次,清法100~200次。 2)肝木 位置:食指螺纹面。

主治:因风抽搐、烦躁不宁、目赤等。 临床应用:肝经宜清不宜补,若虚证需用补法时,则应补后加清,或以补肾经代之,称为补肾养肝法,清肝经能平肝泻火,熄风镇惊,解郁除烦,常与退六腑,清心火等配伍,治疗惊风抽搐、烦躁不安、五心烦热以及目赤等症。 补:100~200次,清:200~400次。补肝经法,小儿食指螺纹面上旋推法。清肝经法,由指尖向指根直推。 3)心火 位置:中指螺纹面。 主治:高热和神昏、烦躁不宁、目赤、惊搐、小便赤涩。 临床应用,心经宜清不宜补,若气血不足而见心烦不安,睡时易惊等症,需用补法时,可补后加清,或以补脾经代之。清心经,能清热泻心火,常用于高热神昏、面赤口疮、小便短赤等症。多与清小肠,青天河水等配伍应用。 补心经法:在小儿中指螺纹面作旋转推法。请心经法,由指尖向指根直推。泻心火法,在中指螺纹面上夹之。 4)肺金 位置:无名指螺纹面。 主治:咳嗽痰稠、感冒发热、咽喉肿痛。 临床应用,补肺经,则宜补益肺气,与补肾经配伍,用于治肺气虚损、咳嗽气喘。清肺经,能宣肺清热、疏风解表、化痰止咳,与青天河水、退六腑等配伍,治疗感冒、发热、咳嗽痰多等肺经实热症。 操作,补肺经法,在无名指螺纹面上作旋转推法。清肺经法,在螺纹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补、清法,200~300次。 5)肾水 位置:小指螺纹面。 主治:先天不足、遗尿、尿频、虚喘咳嗽。 临床应用,补肾经能补肾益脑,与揉命门、肾俞合用,能补下元,与补肺经合用,能养阴润肺,常用于治疗先天不足、久病体虚、肾虚久泄,多尿遗尿。

实用小儿推拿(含穴位图及手法图)

实用小儿推拿(含穴位图及手法图)【补肺经/清肺经】 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如上图 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下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清天河水】 清天河水(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 穴位:天河水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见上图。约推100~500次。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

【开天门】 开天门(自小儿眉心推向前发际边缘)100次 穴位:天门(攒竹) 位置:自两眉中间至前发际呈一条直线。 操作:用两拇指面自眉心起,交替向上直推至前发际,约推30~50次。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精神萎靡,惊风等。 【揉太阳】 揉太阳(按揉眉梢后太阳穴)100次 穴位:太阳 位置:在两眉梢后凹陷处。有左为太阳,右为太阴之说。 操作:两拇指或两中指端分别在左右两太阳穴上揉动。向前揉为补,向耳后揉为泻。揉30次。主治:外感发热,头痛头晕 ===================================================================== 治疗儿童发烧的穴位按摩 临床上小孩发烧以外感为多,所以小孩若是低烧可以试试上述手法,这样既方便,也可以避免药物的副作用。 这类患儿起病较急,推拿治疗效果较好,但家长在家自行治疗效果不佳的时候,一定要到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 由于小儿的体质不同,病情变化比较复杂,故小儿推拿必须结合时令、气候和症候表现的差异加以辨别和处理。 另外小儿要注意随天气变化加减衣服,以防感冒发烧。日温差也较大时,家长一定要适时给小儿加减衣服,预防感冒。注重合理喂养,不可过食肥腻食物,以免伤食积滞,从而引起发烧。发烧时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大全(附穴位示意图),快快收藏!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大全(附穴位示意图),快快收藏! 小儿推拿要想见效,手法的正确和穴位的准确都是首要的。今天山东金医典的老师们就为大家整理了临床上比较常用的小儿推拿穴位和手法,希望对大家学习小儿推拿有所帮助。 大肠经 【功效】清利肠腑,主治腹泻、便秘、积滞等。 【手法】在食指外侧,向指尖方向推为清,向虎口方向为补,来回推为清补,一般用清补法。 【演示】 胃经 【功效】清脾胃积热,降气和胃,消导助运化,治肚子胀满,积食腹痛,恶心呕吐,便秘,厌食。 【手法】自大拇指下端鱼际外缘黄白皮交汇处,离心推至大拇指根部,此为清法;反之为补;一般用清法。 【演示】

肝经 【功效】舒肝理气,发散外邪,平肝镇惊;主治伤风感冒,惊风,夜啼,斑疹。 【手法】一般用清法,习惯称之为平肝;清法一般从食指指根推到指端。 【专家心得】平肝法常与清肺、推天河水配合应用。起退热,治肺炎的作用。 【演示】 脾经 【功效】健脾益气,调理中焦。主治腹泻、积滞、便秘、唇裂肿痛,口舌生疮,软骨病、瘫痪,虚性咳嗽。 【手法】大拇指末节外侧,离心推之为清,向心推之为补,来回推之为清补。 【演示】

肾经 【功效】和气血,调阴阳,分寒热。主治寒热往来,气血不和,胸膈满闷。 【手法】分阴阳穴在小天心穴往上,掌横纹中间略上处,用拇指罗纹面从穴位中间向左右分推。 【演示】 板门 【功效】宽胸膈,利肠胃,主治呕吐、腹泻、幽门狭窄、痉挛、贲门松弛等。 【手法】以拇指端点住鱼际中点,左右旋揉同数。 【演示】

内八卦 【功效】行气宽中,利膈消滞。主治胸腹胀痛,咳嗽痰喘、积滞、纳呆、百日咳。 【手法】用运法,自乾宫起至兑宫止,环手掌一周,周而复始,旋转摩擦,为顺运八卦。 【专家心得】五脏之气不调,诱发胸膈作闷,痰火郁结,咳嗽交作,小儿百日咳等,都可用运八卦法,以宽胸利膈,开郁降气,且能助气调气,加强中气运化力量,消化食积。 【演示】 小天心 【功效】行气宽中,利膈消滞。主治胸腹胀痛,咳嗽痰喘、积滞、纳呆、百日咳。 【手法】用运法,自乾宫起至兑宫止,环手掌一周,周而复始,旋转摩擦,为顺运八卦。

小儿推拿讲解

小儿推拿讲解 1.定义 小儿推拿,属于中医推拿的一种,医生通过对宝宝身体的穴位进行推拿,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缓解不适、促进宝宝身体健康成长的目的。 2.形成标志 小儿推拿成为一种体系完备的推拿门类始于明朝。自此之后,有了《保婴神术按摩经》这样的学科专着,也出现了一批有临床经验和理论医学基础的医生。 3.特点 (1)穴位 中医常用的点穴穴位主要是点状、线状和面状。 (2)手法 其特点主要是手法轻柔、力量稳定,推拿讲究程序性,可以缓解慢性病、常见疾病。并通过经年经验积累,逐渐形成了“按摩掐揉推运搓摇”的八种主要推拿手法。 (3)经穴 在经穴上有“五指经穴通联”的论断。适合推拿的穴位分别对应了一种脏器器官,有些穴位会呈现点、线或面状分布。 (4)诊断 在诊断上,创造性的开创了腹诊法。腹诊法将归经施治作为重要的指导原则,同时非常推崇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则。 (5)临床操作 临床上不仅要求按摩师有序规范的操作手法,还要求其使用的手法能够起到补泻的作用。在按摩过程中要配合姜汁、滑石粉等,有利于保护宝宝的皮肤不受损伤,还能让手法的疗效得到最大发挥。 小儿推拿作用 1.提高宝宝身体机能 穴位处于人身体上经络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在穴位被有效刺激的条件下,可以调阴阳、益气补血。尤其是对于宝宝来说,还能够增强免疫能力,保证宝宝的饮食均衡、正常成长。 2.缓解小儿病痛 宝宝如果生病的话,通过被按摩与病处对应的穴位,能够缓解病痛甚至痊愈。而中医推拿针对的病症种类很多,范围很广,小到伤风感冒、胃痛等消化性疾病,大到哮喘、近视等。 3.增强宝宝抗病能力 推拿不仅可以增强孩子的免疫能力,还可以减少患传染病的几率。按摩可以调养气血,令经脉畅通,还能预防一些急性传染病。 小儿推拿适用范围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及禁忌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及禁忌 1、小儿推拿适用对象为9周岁以内的小儿。 2、给小儿推拿时,应选择避风、避强光、噪音小的地方;室内应保持清静、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推拿后注意避风,忌食生冷。 3、推拿时家长要保持双手清洁,摘去戒指、手镯等饰物。指甲要常修剪,刚剪过的指甲,一定要用指甲锉 锉平。冬季推拿时双手宜暖。 4、小儿过饥或过饱,均不利于按摩疗效的发挥。在小儿哭闹之时,要先安抚好小儿的情绪,再进行推拿。 5、小儿皮肤娇嫩,按摩时切勿抓破小儿皮肤。家庭推拿一般可使用按摩油或爽身粉等介质,以防推拿时皮 肤破损。 6、小儿推拿手法的操作顺序:一般先头面,次上肢,再胸腹腰背,最后是下肢;也可先重点,后一般;或 先主穴,后配穴。“拿、掐、捏、捣”等强刺激手法,除急救以外,一般放在最后操作,以免小儿哭闹不安,影响治疗的进行。小儿推拿手法操作时间的长短,应根据病情、体质而定,因病因人而异。在临床实践中 推法、揉法运用较多,做摩法用的时间较长。运用掐法、按法时,手法要重、少、快。如果仅按摩一侧手 部穴位,可不论男女,均按摩左手。 7、一般情况下,小儿推拿一次总的时间为10—20分钟。但是由于病情和小儿年龄的不同,在推拿次数 和时间上也有一定的差别。年龄大、病情重,推拿次数多,时间相对长。反之,次数少,时间短。一般每 日1次,重症每日2次。需长时间治疗的慢性病7天至10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可休息数日,然后进行下一个疗程的治疗。做保健性按摩,针对不同的系统,可以进行每日1次或隔日1次的规律性按摩。推拿时穴位可以相对治疗时少取,刺激程度应略低,时间可以保持在15分钟左右。 8、小儿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是:均匀、柔和、轻快、持久。 9、在施行手法时要注意小儿的体位姿势,原则上以使小儿舒适为宜,并能消除其恐惧感,同时还要便于操作。 10、小儿推拿的禁忌证有:骨折、创伤性出血;皮肤破损、皮肤溃疡;烧伤、烫伤;急性、烈性传染病;癌症及危重病症等。 11、每次给孩子推拿最好只针对一个毛病,如果保健和治疗目的太多、推拿的穴位太杂,会影响最终效果。 12、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小儿推拿治疗前,必须有明确的诊断。如果家长不能肯定,请先送 医院就诊!小儿疾病,瞬息万变、刻不容缓,请家长不要疏忽大意。此点切记切记啊! 摩腹法——健脾开胃 腹部按摩能保健养生,这早在《黄帝内经》一书中就有记载。我国唐代名医、百岁老人孙思邈也曾经写过“腹宜常摩,可祛百病”。

幼儿园小儿推拿公益讲座

xx 幼儿园中医育儿及小儿推拿公益专场 一、活动背景与意义: 21 世纪的年轻父母,面临的第一大难题是什么?不会养护自己的孩子。如果孩子一旦不健康,家长便手忙脚乱。西医治疗讲究狠快准的同时给人体带来的伤害已被更多人熟知,抗生素被滥用的情况近年广受关注,据专家介绍,静脉注射会导致孩子大脑至少一周停止生长发育。目前,国家已出台规定门诊停止为患者静脉注射。我们中华健康养生学会通过此次讲座,用传统中医方法,帮家长朋友把孩子的养护质量提升至最优化。教会家长朋友判断感冒初期症状的分型,用小儿推拿、食疗等简单易用的办法解决;学会调理孩子的脾胃,掌握厌食、便秘、便溏等消化系统问题的初步治疗和防护,以及解决因脾胃不良导致的反复感冒。让大家学习中医的育儿智慧,走出误区,不让自己继续以爱的名义伤害自己的宝宝活动目的:不把孩子生病寄托于医院,让每位妈妈都做孩子健康的医生和护士。通过讲座,让每位孩子的家长了解小儿推拿的好处,学会中医育儿知识及少儿保健,给孩子最好的呵护。 二、主办方:中华保健养生协会、酸碱平与人类健康工程、君帮惠民职业技能培 训学校协办单位:xx 幼儿园 三、活动主题:让每位妈妈都做孩子健康的卫士?中医育儿及小儿推拿幼儿 园公益行 四、活动地点:xx 幼儿园 五、活动时间:7月xx日下午4点 六、活动前期准备: 1、活动宣传准备:幼儿园公告栏张贴宣传海报、横幅、展板、活动宣传单、中医养生手册(7月xx日完成) 2、幼儿园工作人员安排召集学生家长参会;并准备好讲座场地(7月xx日完成) 3、提前一周网络宣传预热,幼儿园及老师配合微信宣传 3、邀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科国家高级康复师、新疆医学院中医科教授等专家亲临 讲座授课(7月xx日完成),PPT课件准备(7月xx日完成) 七、活动流程: 第一阶段: a)活动准备:协助工作人员布置活动现场

小儿推拿及足底按摩

《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穴位 小儿保健按摩除了运用十四经穴及经外奇穴外,还有许多特定的穴位。这些穴位不仅有“点”状,还有“线”状及“面”状,且以两手居多。现将小儿保健按摩常用特定穴、操作及作用介绍如下。 1、天门(攒竹) 【定位】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天门穴称开天门。一般次数为30~50次。 【作用】祛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 2、坎宫(眉弓) 【定位】自眉头起沿眉梢成一横线。 【操作】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坎宫穴称推坎宫。一般次数为30~50次。 【作用】祛风解表、醒脑明目。 3、天柱骨 【定位】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由上而下直推天柱骨穴称推天柱骨。一般次数为100~500次。 【作用】祛风散寒、降逆止呕、解热镇痛。 4、胁肋 【定位】从腋下两侧至脐两侧。 【操作】以两掌自两胁搓摩至脐两侧称搓摩胁肋。一般搓摩50~100次。 【作用】顺气化痰、解除胸闷。 5、腹 【定位】自肋弓下至耻骨联合上。 【操作】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称分推腹阴阳;掌或四指摩称摩腹。一般分推100~200次,摩5min。 【作用】健脾和胃、理气消食。 6、肚角 【定位】脐下2寸旁开2寸大筋。 【操作】用拇、食、中三指相对捏拿肚角穴称拿肚角。一般拿3~5次。 【作用】止腹痛。 7、脊柱 【定位】大椎至龟尾(即龟尾尖)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二指自上而下直推脊柱穴区称推脊柱;用食、中二指在上,拇指在下自尾部由下而上捏脊柱穴,同时向前推进,称捏脊。一般推100~300次,捏5~7次。 【作用】推脊柱有清热通络的作用。捏脊柱有调和阴阳、和脏腑、理气血、培元气的作用;还有强健身体,提高免疫力,是小儿保健常用穴位。 8、七节骨 【定位】第四腰椎至龟尾(龟尾端)成一直线。 【操作】用指外侧缘或食、中二指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直推七节骨穴区,分别称推上七节骨或推下七节骨。一般推100~300次。 【作用】推上七节骨能温阳止泻;推下七节骨能泻热通便。 9、龟尾 【定位】在尾骨端。 【操作】用中指揉龟尾穴称揉龟尾;按龟尾穴称按龟尾。一般按揉均100~300次。

幼儿园小儿推拿公益讲座

xx幼儿园中医育儿及小儿推拿公益专场 一、活动背景与意义: 21世纪的年轻父母,面临的第一大难题是什么?不会养护自己的孩子。如果孩子一旦不健康,家长便手忙脚乱。西医治疗讲究狠快准的同时给人体带来的伤害已被更多人熟知,抗生素被滥用的情况近年广受关注,据专家介绍,静脉注射会导致孩子大脑至少一周停止生长发育。目前,国家已出台规定门诊停止为患者静脉注射。我们中华健康养生学会通过此次讲座,用传统中医方法,帮家长朋友把孩子的养护质量提升至最优化。教会家长朋友判断感冒初期症状的分型,用小儿推拿、食疗等简单易用的办法解决;学会调理孩子的脾胃,掌握厌食、便秘、便溏等消化系统问题的初步治疗和防护,以及解决因脾胃不良导致的反复感冒。让大家学习中医的育儿智慧,走出误区,不让自己继续以爱的名义伤害自己的宝宝活动目的:不把孩子生病寄托于医院,让每位妈妈都做孩子健康的医生和护士。通过讲座,让每位孩子的家长了解小儿推拿的好处,学会中医育儿知识及少儿保健,给孩子最好的呵护。 二、主办方:中华保健养生协会、酸碱平与人类健康工程、君帮惠民职业技 能培训学校协办单位:xx幼儿园 三、活动主题:让每位妈妈都做孩子健康的卫士·中医育儿及小儿推拿幼儿 园公益行 四、活动地点:xx幼儿园 五、活动时间:7月xx日下午4点 六、活动前期准备: 1、活动宣传准备:幼儿园公告栏张贴宣传海报、横幅、展板、活动宣传单、中医养生手册(7月xx日完成) 2、幼儿园工作人员安排召集学生家长参会;并准备好讲座场地(7月xx日完成) 3、提前一周网络宣传预热,幼儿园及老师配合微信宣传 3、邀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科国家高级康复师、新疆医学院中医科教授等专家 亲临讲座授课(7月xx日完成),PPT课件准备(7月xx日完成) 七、活动流程:

小儿推拿按摩常见穴位图解大全

小儿推拿按摩常见穴位图解大全 偏方大全网 推拿医术是中国古老的医治伤病的自然疗法、物理疗法,不需要用药就,就能达到治病的作用。宝宝生病了不仅帮助宝宝尽快治好病,还能免去宝宝打针吃药的痛苦。本期专题我们就收集了一些简单易学的小儿推 常用穴位视频教程常见手法穴位查询疾病按摩 头面部(点击看大图) 胸腹部(点击看大图) 腰背部(点击看大图) 手肘部(点击看大图)手背部(点击看大图) 头面部: 百会攒竹太阳坎宫山根(山风)人中迎香牙关(颊车)印堂耳后高骨风池天柱颈骨承浆囟门地仓穴瞳子髎穴四白穴阳白穴睛明穴关穴 胸腹部: 天突膻中乳根乳旁中脘神阙(脐中)腹穴胁肋天枢丹田肚角水分穴期门穴肩禺穴中府穴 腰背部: 大椎定喘肩井风门肺俞脾俞肾俞腰俞七节骨龟尾长强脊柱肝俞胃俞至阳穴厥阴俞穴心俞穴命门穴三焦俞膀胱俞大肠俞关元 上肢: 脾经肝经心经肺经肾经胃经大肠穴小肠穴四横纹(四缝穴)板门内劳宫内八卦小天心(鱼际交)运水人土、运土人水总筋大横纹扇门上马外劳宫三关六腑清天河水合谷穴少商穴甘载威灵精灵外八卦一窝风膊阳池肾顶肾纹掌小横纹小横纹神门穴 下肢: 箕门血海膝眼中三里上痢三阴交解溪丰隆涌泉前承山后承山委中昆仑仆参上巨虚穴绝骨穴梁丘穴阴陵泉

视频:小儿按摩基础知识和技法01视频:小儿按摩基础知识和技法02视频:小儿按摩基础知识和技法03视频:小儿推拿手法3 视频:小儿推拿手法2 视频:小儿推拿手法1 视频:小儿揉肾顶 视频:小儿补肺经 视频:推拿常用手法穴位 视频:小儿常用下肢部穴位 视频:小儿常用上肢部穴位 视频:小儿常用肩背部穴位 视频:小儿常用胸腹部穴位 视频:小儿按摩常用穴位 常见病推拿疗法 视频:小儿支气管炎 视频:小儿腹泻疗法 视频:小儿便秘疗法视频:小儿厌食穴位 视频:小儿呕吐穴位 视频:小儿咳嗽穴位 视频:小儿发热穴位 视频:缓解宝宝疼痛穴位按摩 视频:小儿发热按摩疗法 视频:小儿佝偻病按摩疗法 视频:小儿腹泻按摩疗法 视频:小儿鼻出血按摩疗法 视频:小儿腹痛按摩疗法 视频:小儿推拿常见手法 视频:如何治疗宝宝便秘、腹泻、虚视频:小儿遗尿按摩疗法 视频:小儿口唇燥裂 视频:小儿痢疾按摩疗法 视频:小儿消化不良 视频:小儿便秘按摩疗法 视频:小儿感冒按摩疗法 视频:小儿感冒疗法 小儿生理与病理的特点 认识小儿推拿未病先防的重要性 小儿推拿主要特点是什么 小儿推拿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小儿推拿有什么作用? 认识:什么是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发展史 小儿推拿的中医学原理 小儿推拿的现代医学原理 小儿推拿的特点 小儿推拿的治疗原则 小儿推拿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小儿推拿常用的治法 小儿推拿一般次数与疗程 小儿推拿意外的处理与预防 小儿推拿理论知识:小儿肌性斜颈小儿推拿理论知识:小儿哮喘 小儿推拿理论知识:小儿大便干燥小儿推拿理论知识:小儿多动症小儿推拿理论知识:婴幼儿腹泻小儿推拿理论知识:小儿腹痛小儿按摩常用穴位(图文) 小儿按摩注意事项 小儿按摩常用介质 小儿按摩疗法特点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小儿疾病辨证要素 小儿疾病辨证望闻问切诊 小儿按摩常用12手法(动画演示)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拿法(图文)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捣法(图文)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运法(图文)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捏法(图文)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掐法(图文)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摩法(图文)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按法(图文)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揉法(图文)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推法(图文) 小儿推拿按摩上肢外侧及掌背面穴位图小儿推拿按摩上肢内侧及掌面穴位图小儿推拿按摩头颈部穴位图 小儿按摩全身背面穴位图 小儿按摩全身正面穴位图

小儿推拿讲义

.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小儿推拿简史 一、小儿推拿疗法的含义 小儿推拿疗法即医生用手触及小儿肢体的某些部位和穴位,根据病情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手法操作以求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促进机体的自然抗病能力的防病治病方法。 二、小儿推拿发展简史 小儿推拿疗法是一门古老的医疗学科,是祖国医学宝库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于小儿防病治病的一种特殊治疗方法。小儿推拿疗法有着其独特的风格、神奇的疗效,被愈来愈多的人们所接受。 小儿推拿疗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隋唐时期就有用推拿治疗小儿疾病的记载,但没有形成一个独立完整的体系,如唐代《千金方》中记载了用五物甘草生摩膏方治疗及预防小儿疾病的方法。 相传宋代《颅囟经》是最早儿科专著。 小儿推拿疗法独特体系的形成是在明、清时代,当时有许多有关小儿推拿专著问世。但是现存最早的是明代(1601年)《小儿按摩经》又叫《保婴神术》。当时在推拿治疗疾病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小儿推拿这一独特的体系。 同时不少的小儿推拿专著有《小儿推拿秘诀》《小儿推拿广意》

《幼科推拿秘书》《保赤推拿法》《厘正按摩要术》等,使小儿推拿理论更为完善,为当时婴幼儿的医疗保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也为. . 今天小儿推拿疗法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小儿推拿的适应症禁忌症 小儿推拿疗法对于小儿一般的常见病都可适用,如:外感、发烧、咳嗽、气喘、腹泻、呕吐、厌食、疳积等都有良好的效果。 对于小儿急慢惊风、麻疹、水痘、麻痹等症也都有开窍镇静、透发解肌及增长肌肉的作用。凡皮肤破损、溃疡、创伤等外科疾患不宜采用推拿疗法。 四、推拿操作注意事项 1.推拿室的要求:清洁卫生、温度适宜、空气流通 2.医师的要求:经常修剪指甲,操作前洗手 3.辅料的应用:滑石粉,葱、姜汁,爽身粉,薄荷水,温水 4.推拿用手:左主血,右主气(左右的来源) 5.时间的长短 五、流派问题 小儿推拿从古到今流派很多,目前全国看青岛,山东看青岛,青岛是小儿推拿的发源地、汇集地。 目前青岛小儿推拿主要有三大流派:中医院李德修——著作《小儿推拿讲义》三字经流派,(独穴)

小儿推拿脾胃篇

现在的孩子十个有八个脾胃虚寒,如果你家的宝宝有下面的症状,那么他肯定也是这个问题: 孩子消瘦或过胖、脸色发青或黄、易流口水或口水过多、舌苔白厚或黄厚(黄为有热)、口唇干或裂(多为脾虚有热)、易出现湿疹(湿疹的病根在于脾胃虚弱、生湿化热)、厌食或饮食过多(无节制)、腹部胀大或腹胀有气、排气多或放屁有味、腹泻(包括大便次数多,大便质地不好如蛋花样便或便水或水便分离)、便秘(包括大便干如球状、大便几天一次、大便头干后正常、排便困难,多为有热,也有单纯脾虚的)、尿床频繁或小便偏多等。以及孩子主诉的腹痛等。 今天我们来分享一下日常给孩子推拿健脾胃的四大手法。 方法/步骤 1.补脾经500-800次。 脾经所在位置为:小儿拇指螺纹面。 操作方法:旋推或者将患儿拇指屈曲,从拇指桡侧(拇指方向)边缘向掌跟方向直推为补。

2.顺时针摩腹5分钟。 摩腹:以手掌面附着在孩子腹部,以神阙(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摩擦,不宜过重,速度宜快,频率大约每分钟120-160次。 3.揉足三里100次。

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4.捏脊5-7次

捏脊: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病儿皮肤,拇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自尾椎两旁双手交替向前,推动至大椎两旁的一种小儿推拿手法。 具体捏法大家可以到百度视频去看看。 END 注意事项 ?健脾胃四大手法保健,一次做15分钟,一周五天。 ?空腹做效果好,一天做1-2次,坚持一段时间必见效。

特别适合于3岁以下的孩子,3岁以上孩子应适当增加次数和时间

小儿推拿的好处与坏处

小儿推拿的好处与坏处 按摩当中有一种常用的方法就是推拿,推拿适宜不同年龄的人群使用,所以说小儿也可以利用推拿法来治疗疾病。那么小儿推拿有什么好处与坏处呢? 小儿推拿驱外邪,是通过扶助正气来实现的,都没有直接参与到身体里,没有任何东西进去,也没有任何东西拿出来。所以小儿推拿是调理身体,靠身体自身来实现的,这就是中医讲的治本。因此,小儿推拿没有副作用,如果推拿过程中,如果病情加重,通常考虑两种情况,一种是疾病发展的必然过程,一个是护理不当引起的。 小儿推拿主要是通过推拿手法作用于小儿体表特定的穴位,从而调节机体的功能,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根据小儿的形体、生理、病理以及特定穴位的形态位置等特点,专用于防治小儿某些病证的推拿方法。又称小儿按摩。 小儿推拿的治疗法则与内治法基本一样,谨守病机,以期治病求本,调整阴阳,扶正祛邪。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广泛应用于小儿泄泻、呕吐、食积、厌食、便秘、腹痛、脱肛、感冒、咳嗽、哮喘、发热、遗尿、夜啼、肌性斜颈、落枕、惊风等疾病,有较好的效果。 小儿推拿疗法治疗范围广泛,效果良好,但也有一些情况不适合使用,如下: 1.皮肤发生烧伤、烫伤、擦伤、裂伤及生有疥疮者,局部不

宜推拿。 2.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如蜂窝织炎、骨结核、骨髓炎、丹毒等患者不宜推拿。 3.各种恶性肿瘤、外伤、骨折、骨头脱位等患者不宜推拿。 4.某种急性传染病,如急性肝炎、肺结核病等患者不宜推拿。 5.严重心脏病、肝病患者及精神病患者,慎推拿。 小儿疾病的病理特点决定了小儿发病容易、传变迅速,治疗不当或不及时会影响疾病的愈后转归,故推拿疗法应由专业医师执行,且必要时需配合内治法协同治疗。 小儿推拿的关键在于辨证治疗,这就需要明确小儿所患的病症,比如,感冒可分为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如果病症分不清楚就盲目给患儿进行推拿,可引起反作用,使病情愈加严重。因此,家长在给孩子施行推拿之前,最好带孩子到医院进行常规检查,如血常规、便常规等等,这样能更好地辨证治疗。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 1、小儿推拿适用对象为12周岁以内的孩子。 2、给小儿推拿时,应选择避风、避强光、噪音小的地方;室内应保持清静、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推拿后注意避风,忌食生冷。

小儿推拿按摩常见(头面部) 穴位图解

小儿推拿按摩常见(头面部) 穴位图解 610)?'610px':'auto'; }" border=0 alt="" src="https://www.360docs.net/doc/7812979717.html,/DownloadImg/2013/08/0 707/34321347_1.gif" width=137 height=169> 610)?'610px':'auto'; }" border=0 alt="" src="https://www.360docs.net/doc/7812979717.html,/DownloadImg/2013/08/0 707/34321347_2.gif" width=130 height=150>穴位:百会位置:两耳尖直上,头顶正中。操作:用拇指端按揉,约按揉30次。主治:头痛,脱肛,遗尿,惊痫等。 610)?'610px':'auto'; }" border=0 alt="" src="https://www.360docs.net/doc/7812979717.html,/DownloadImg/2013/08/0 707/34321347_3.gif" width=137 height=169> 610)?'610px':'auto'; }" border=0 alt="" src="https://www.360docs.net/doc/7812979717.html,/DownloadImg/2013/08/0 707/34321347_4.gif" width=175 height=138>穴位:天门(攒竹)位置:自两眉中间至前发际呈一条直线。操作:用两拇指面自眉心起,交替向上直推至前发际,约推30~50次。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精神萎靡,惊风等。 610)?'610px':'auto'; }" border=0 alt="" src="https://www.360docs.net/doc/7812979717.html,/DownloadImg/2013/08/0 707/34321347_5.gif" width=137 height=169>

小儿推拿调理宝宝脾胃

小儿推拿调理宝宝脾胃 一、孩子面色发黄或因脾胃虚弱捏脊疗法可治疗 脾胃虚弱偏内寒的患儿要养成吃热饮的习惯,不可过多食用酸奶,以免破坏肠道酸碱平衡。可以多吃山药、芋头、南瓜、薏米,少吃油腻生冷之品。家庭用药可用参苓白术散、婴儿健脾散等中成药。偏内热的患儿要少吃干燥、油炸、辛辣食物,不过量喝流质蛋白饮食如牛奶,多吃南瓜、胡萝卜、海带等食物。家庭用药可选小儿化积口服液以达到清热消食的作用,或间断服用肥儿丸,该药有清热、消食、通便的作用。家长要切记,切不可因宝宝大便干,而过食寒凉类药物。 捏脊疗法有良效 对于此类患儿,推拿捏脊有很好的疗效。具体做法是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握成空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长,然后捏起儿童背部皮肤约0.5~1厘米,从下往上推进。如此反复,每天1~2次。推拿可调整胃肠机能,使人体经络得以疏通,气血周流如常,机体抗病能力增强,达到防病治病目的。捏脊有健脾助消化和强壮作用,可以改善食欲、预防感冒、增强体质。对孩子来说,痛苦少,易接受。 二、小儿脾胃养护讲究章法 小儿胃炎是儿科门诊的常见病,3-6岁的学龄前儿童为多见,近年来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原因大多与小儿的不良饮食习惯有关。副鼻窦炎、龋齿、扁桃体炎等鼻腔、口腔、咽喉的急慢性炎症刺激也可引起胃黏膜炎症。幽门螺旋杆菌阳性

者还与其父母及家庭其他成员感染有关。某些药物也可引起胃黏膜的损伤,如抗生素。 就诊的患儿常主诉腹痛、腹胀,多为隐痛,也有少数孩子诉刺痛或剧痛。常发生在进食后,也可以发生在食前饥饿时,没有一定的规律。年幼儿童诉说不出准确的腹痛部位,有的以哭吵示意。体检时在中上腹常有较固定的压痛。由于疼痛和消化功能减退,患儿的面色少华,有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和学习易疲劳等表现。其他症状还有呕吐、反酸、恶心、打嗝、嗳气等。 1、热而软的饮食调养 胃病的治疗遵循“三分治七分养”。中医认为“五谷养胃”,粮食对于肠胃最有好处。同时要注意主食与辅食的比例。一般来说,小儿胃炎的饮食宜热宜软。 热指小儿吃进去的食物要温热,禁忌冰镇食品,冷牛奶、冷水果就不适宜。有的小儿吃饭时间过长,造成饮食冰凉也不适宜。 软指食物的质地要松软,易于消化吸收。不吃油炸食品和过于粗糙的食物,如炸鸡腿、油爆虾以及芹菜、笋、咸菜等硬而难消化的食品。腌制食品也会损伤胃黏膜。一般来讲,鱼、蛋、牛奶、香菇、蘑菇、豆腐、鲜嫩蔬菜、瘦肉、童子鸡、鸽子、鹌鹑等食物可经常食用。 2、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饮食要合理卫生,营养素的供给充足,比例恰当,控制饮食量,避免过多或不足。定时饮食,营造愉悦、宽松的进餐环境,不要边吃边玩,也不要边吃边让孩子背书或训斥孩子。每两餐间隔4小时,少吃零食,以使消化道有一个休息的过程。 3、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我国无症状儿童人群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升高,许多患儿都是通过家长传染的。幽门螺旋杆菌可通过口对口传染,为减少家长把幽门螺旋杆菌传染给儿童的机会,孩子最好与家人分食用餐,以防交叉感染。其次,家长要建立良好的喂养习惯,喂养时,必须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同时还要纠正孩子咬手指、啃异物的坏习惯,避免细菌侵入胃中。 4、及时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胃病的治疗需要一定的连续性,否则容易复发。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患儿,提倡家庭成员共同检查共同治疗,应用抗生素治疗杀菌后,还可用中药调理,以期巩固疗效防复发。另外,及时治疗鼻腔、口腔、咽喉等的感染,避免使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

小儿推拿教材(特定穴)

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又称小儿按摩。是指运用手法(特定手法)作用于小儿机体的穴位(特定穴)起到调整脏腑、气血、经络功能,来达到防治小儿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小儿从出生到成年,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其生理、病理、辨证与治疗(包括手法、穴位、操作、次数、时间)等方面都与成人有所不同。 小儿的生理特点是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小儿出生后,机体的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筋肉骨骼等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尚未发育成熟完善。脏腑柔嫩,气血未充,经脉未盛,神气怯弱,内脏精气未足,卫外机能未固,中医学谓之“稚阴稚阳”之体,认为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小儿另一个生理特点是生长发育迅猛,从体格、智力以至脏腑功能,均不断向着完善成熟方向发展,如旭日初升,草木方萌,欣欣向荣,古人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纯阳”。小儿生机旺盛,发育迅速,对水谷精气等营养物质需要迫切,因而常见“阴常不足,阳常有余”。 小儿的病理特点是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若治疗及时易趋康复。由于小儿脏腑功能柔弱,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加之寒暖不能自调,饮食不知自节,外易为六淫侵袭,见易为饮食所伤,更不能耐受突然的强烈刺激,易受惊而病。小儿患病后病情变化迅速,邪气易盛,正气易虚,表现为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若调治不当,易生他变,使轻病变重,重病转危。由于小儿生机蓬勃,活力充沛,脏气清灵,且病因单纯,又少七情的所害,在患病之后,若能调治及时,则好转也快,容易痊愈。 小儿推拿临床辨证以四诊八纲为基础,将临床所获四诊资料,综合分析,做出正确诊断。在四诊当中,以望诊为主,闻、问、切诊为辅。新生儿不会说话,较大小儿也不能全面准确地诉说病情,因此儿科又有“哑科”之称。在临床上问诊大多是通过患儿家属间接进行的。闻诊虽然反映一定的病情,但也不够全面。小儿气血未充,经脉未盛,就诊时多哭闹,气息易乱,造成切脉不易准确。只有望诊不受各种条件限制,反映病情比较可靠。 从八纲辨证来看,小儿属“纯阳”之体,感受外邪后,易从寒化热,因而临床以阳证、热证、实证为多,虚实夹杂次之,纯虚证较少。临诊时应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仔细观察、辨证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由于小儿的肌肤娇嫩,故在治疗操作时,一般要借助一些介质,如滑石粉、薄荷汁、冬青膏等,这些介质不仅有润滑皮肤、防止擦破皮肤,还有助于提高疗效的作用。临床选用介质时也宜辨证应用。 小儿推拿手法应用着重强调“轻快柔和,平稳着实”,年稍长的可参照成人推拿手法的要求。小儿推拿治病在辨证的基础上强调手法的补泻,常用的补泻方法有手法轻重补泻、快慢补泻、方向补泻、经络补泻(又称为迎随补泻法或顺逆补泻)、次数补泻及平补平泻法等。临证时要根据病证选择应用、以达功专力宏,方能体现补泻。 小儿推拿穴位大多数为小儿所特有,称之谓小儿特定穴。多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且以手掌手背居多,操作起来比较方便。在小儿推拿穴位上,采用适当的操作次数、作用时间和刺激强度,则能使疾病尽快痊愈。若次数、时间、力度太过,则可损伤皮肤或加重病情;若不及则无济于事。故在临床上可根据患儿病症的虚实、年龄的大小等,酌情增减、灵活掌握。 由于小儿发病方面的特点,临床上以外感、饮食内伤、热性病居多,故在治疗上多采用解表、清热、消导等方法。对于治疗大寒、大热的穴位及泻法、重刺激手法等,要中病即止,以免损伤小儿正气。另外,小儿患病,传变迅速,易生他变,临诊时必须谨慎果断,不可贻误病情。必要时应中西医结合治疗。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 小儿推拿穴位主要应用特定穴,这些穴位不仅有“点”状,还有“线”状及“面”状。这些穴位以两手居多,正所谓“小儿百脉汇于两掌”。小儿推拿特定穴临床应用时有以下特点:一是穴位与手法往往合起来称呼,如推三关、揉板门、掐老龙等;二是手法操作时间往往是以“次数”为计算。穴位中标示的“次数”仅作为6个月~1周岁患儿临床应用时参考,临诊时还要根据患儿年龄大小,身体强弱,病情轻重等情况而有所增减;三是小儿推拿操作的顺序,一般是先上肢,次头面,再胸腹、腰背,最后是下肢。也可根据病情轻重缓急或患儿体位而定先后顺序,年龄较大患儿可配合经穴使用。四是上肢特定穴位,习惯于推左手,一般不分男女。 第一节头面部穴位 1.天门(攒竹) 定位: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开天门,又称推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